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商业道德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道德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道德重要性

第1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业道德 战略管理 社会责任

商业道德是商业从业人员在商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战略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带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组成。商业道德是维系着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纽带,指导着整个战略管理活动。

一、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制定

1.必须要用商业道德观念来指导确定企业愿景和使命

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未来将成什么样子、任务是什么、业务是什么?企业愿景和使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什么的企业愿景和使命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驾驭在商业道德之上,做一个有商业道德的企业,否则终被社会抛弃。

企业确立愿景和使命不仅要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企业相关者的利益。除了要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外,还需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同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富有竞争力。

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期望?怎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杆衡量标称,这杆标称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各个利益参与方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底线,任何一方都不能逾越和破坏,否则将遭到惩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遵守商业道德,否则企业在起跑线上走错方向注定企业必然失败。

2.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基础上

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上,任何战略目标都必须坚持这原则。因为战略目标是建立在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企业愿景和使命是战略目标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战略目标的终点,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也是要让企业愿景和使命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是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之上,因此,战略目标也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

3.从商业道德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

战略目标实现有许多途径会产生多种方案,如何评价并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是战略制定阶段最后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实施手段。

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评价方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违背企业愿景和使命。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满足企业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只能用商业道德这杆标称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各利益相关方最满意的备选战略作为最佳战略!从短期和表面上看,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受损,但从长远大局看,社会更和谐稳定,这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收益更大。用商业道德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对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二、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实施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去保证。如何才能确保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1.企业职能部门在制定策略时要恪守商业道德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靠职能部门去执行实现的,职能部门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分解,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最低层的职能部门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职能部门在制定战略目标策略时必须恪守商业道德,不能因为职能部门目标只是战略目标的小部分,个别职能部门为了追求近利不惜放弃商业道德原则,这种做法会伤害到企业的信誉,破坏企业的形象,对企业造成很坏的影响,甚至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职能部门制定策略时要坚持与企业愿景和使命一致的原则,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方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策略。 2.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守商业道德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基业常青”,必须有一种核心价值观指导,这种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商业道德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领导风格、责权体系等,然后再把这些商业道德观念及商业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实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战略实施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不同的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战略实施者必须在商业道德观念的指导下,对企业战略进行完整的全过程动态权变管理。根据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的情境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恰当的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要培养一种商业道德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战略实施的关键,企业有了好的战略方案后,需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贯彻实施。这就需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去激发员工热情、积极性使得目标得以实现。怎样企业文化才有凝聚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企业成员的认可并形成共同价值观念。能获得企业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前提是必须有道德的,任何没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得不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三、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战略的好坏应该有一个标准来评判,这个标准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从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立到战略的制定与选择、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中商业道德都起到指导决定性的作用。

商业道德是战略评估的评判标准,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决定企业必须做一个讲商业道德、有社会公德心的企业;战略目标也必须是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在战略制定与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守商业道德,在满足自身利益同时最大满足各相关方利益力求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能做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事情从而使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第2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企业的公众形象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又能够体现出公司的治理水平,好的公司治理必须要深入其骨髓。以此类推,企业的内部运营是否健康也能够通过外部体现出来。

最佳的公司治理实践不是法人股东和董事之间的简单较量,而是关乎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的达成。这些目标可能是由企业创始人设立的,但一定是被各利益相关方接受、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当然,有的相关方拥有较多的股权、比其他人受益更多,而且不同的群体希望从企业获得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识别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并对这些不同需求进行协调,这是企业保持平稳运行的起点。

外部监管对于企业文化的建立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同样,要实现理想状态,并将公司治理做到最好的任务应该交给各利益相关者,他们能够也应该通过适当参与来使企业目标变成现实。

法则1: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商业道德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的经营方式必须超越单纯以利润为基础的模式,转而采用适用于所有人的经营模式,即固守三重底线: 社会底线、经济底线和环境底线。

影响商业道德的因素:

1. 长期增长

巨额利润总是充满吸引力,它有可能使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容易实现,以及能够更好地防范风险、增强稳定性。然而,无论是宏观的经济发展还是微观的企业发展,已经有无数从繁荣到萧条的例子。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新评估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应该看到利润越大伴随的风险也越高。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由于缺乏长期计划,大多数国家陷入破产的边缘。

2. 降低成本及风险

有人可能认为只要得到员工和贸易伙伴的默许,企业主就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来运营自己的企业,因为没有其他股东的参与,只有企业主自己的投资会面临潜在的风险。然而,根据多年对不同环境下商业行为准则的观察,我们发现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道德观念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任、忠诚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忠诚与信任度不仅对于企业运营效率和有效性有着极高的价值,同时还影响企业管理伴随的成本。换言之,高度道德化经营的企业无需为保护自己免受欺诈而花费太多,同时能够保持士气、维护共同发展目标。这应该促使企业认识到遵守商业道德的重要性,使良好的公司治理观念渗透到所有的企业。

3. 反资本主义情绪

一些较大的企业由于利润高而受到来自商业和金融界之外的负面评价,显然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之大,总有人怀疑这些利润并不都是通过道德的手段获得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完全不道德的手段。例如,由于公众缺乏足够的信息,银行利润和高管薪酬(特别是奖金)之高一直饱受争议。

4. 资源有限

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企业纷纷采取行动降低资源消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重复使用率,但仍很难扭转这一趋势,尤其是在主要的发展中国家。

有经验的人能够通过和董事及高管的谈话洞察企业的道德立场,当然也可以通过和员工代表,尤其是主管客户和人事管理的员工进行讨论来获取相关信息,最后可以根据财务总监的谈话获得证实。

法则2:企业目标一致

企业目标不一致可能面临以下两种风险:

1. 缺乏共同、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方向。轻则导致效率低下,重则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因为目标和战略方向不清晰,决策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应对竞争压力的时候。

2. 利益相关者意见不统一。如果缺乏有效沟通,企业的大多数利益相关方不清楚或不同意董事会关于企业目标的观点,那么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关系不协调的局面,从而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

企业目标不一致是企业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建立清晰的企业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期审查,不仅使用传统的战略管理方法,还需要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如果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无法就企业目标达成共识,那么这一目标将很难顺利实现。

目标一致是根据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反馈而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凝聚力。企业应该把目标一致作为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并促进目标的实现。董事会必须时刻以这种目标作为指导,并争取利益相关者的一致意见,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法则3: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司治理同样可以被认为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公司治理的第三条法则是良好的公司治理需要有效的战略管理过程。这就要求公司的有序管理、有规则运行,其所依据的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定目标,并适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制定可行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组建相应的部门负责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成立控制和报告部门推动企业的有效管理,并对战略和目标做出必要调整。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战略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或将风险降至最低,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计划,这不仅对于利益相关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好的公司治理也是极其重要的。

法则4:组织有效性

组织有效性本身不应该被视为一种目标,而是最终实现企业目标的途径。通过实施持续性的战略管理,并建立适当、有效的组织形式,才能实现企业目标。组织缺乏有效性,企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企业运营方式和非管理层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之间的关系也不具有稳定性。维护企业运行的有效性必须适当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合理照顾。

在设计组织有效性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关键因素:

企业形态:组织结构有五种基本类型:

直线型:企业由个人运营,没有正式结构,超出一定规模不可行;

职能型:组织按照职能元素划分为销售、市场营销、生产、财务等不同部门。但这种划分适合规模较小、集中度高的企业。随着企业不断成长,不同部门之间需要更多协调;

直线职能型: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中央支持服务相结合,需要更复杂的管理技术,但在大企业中,这种机构有利于支持产品开发和市场业务;

模拟分权制:适合较大的组织,企业高管不过多参与日常运营控制,他们的角色更像投资公司;

矩阵式:代表了一种更复杂的组织形式,企业、部门和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的责任;这种结构的优势是能够发挥技能和经验优势,但也会因为最终责任混乱备受批评。

类型:有三种基本的管理风格:

战略规划型:管理层做出整体规划并制定详细的中央计划,部门各司其职;

财务控制型:管理层将自己视为各部门的股东或银行家,极少参与各自产品或市场策略的制定;

战略控制型:管理层允许各部门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代替整体规划,并在各部门之间取得平衡。

法则5:企业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4条法则外,企业沟通在所有法则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了解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识(包括沟通的质量)到披露企业运行的完整细节(如董事酬劳),沟通在里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信息披露程度千差万别,但规范公司治理的各种规则也显示出企业沟通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规则使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有了保障,但很少涉及企业内部沟通。在这种规定下,只有通过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才能真正了解我企业本身以及企业文化是否符合商业道德、企业运行是否令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满意。

在关于战略管理重要性的讨论中,我们同时发现要了解企业战略实施情况和企业目标实现状况,需要有直接针对利益相关者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系统实施所需要的资源应该作为企业经营规划的一部分。一个好的系统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工具来了解企业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没有一流的系统做保障,就可能无法获得必要的信息,甚至获得错误的信息。很多监测和报告系统的设计只关注财务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第五条黄金法则关注企业沟通渠道的建立,以及如何使这些渠道和整个报告系统保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的满意;监测企业战略进展;确保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同时,这些系统还要具备以下特征:

能够服务于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客户、企业主、员工、供应商和其他贸易伙伴以及当地社区;

总体上能够体现公司治理系统下的企业运行状况,特别是针对每个目标群体都有特定的目标。按照这一标准,系统需要具备下列四大因素:

道德标准:突出企业道德,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了解董事会创建、维护的企业道德形象;

企业发展目标:报告企业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特别要照顾到特定利益相关者的特殊需求;

组织结构:突出企业组织的有效性,能够实现利益相关者希望实现的目标,并照顾到他们的个人利益;

企业报告:通过高质量的沟通来展示企业对问责制和透明度规则有很好的理解和坚持。

在企业报告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高标准来确保企业沟通便于理解、确保报告能够提供受众需要的信息,并符合他们对企业沟通的预期,同时权衡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忽视任何一个群体。

第3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清明上河图》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和民间商业活动的一时盛景。虽然这幅画也只描绘了北宋首都汴京从郊区到街市的片段,但是这座拥有上百万居民的世界大都会的商业繁荣景象仍留给后人以很大震撼。可惜的是,当下中国已经完全拜倒在西方的工业化规模经济面前,商界流行着学习西方从科学主义的娘胎里产出的营销策略、商业法则,对中国传统的商业智慧则不屑一顾,不免厚此薄彼。我们并不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必须将中国的传统奉为圭臬,而是因为中国传统商业智慧的价值尚未被理解、认可、传承与运用。

今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所著《商贾智慧》荣登“北参书榜”的经济类图书第一名。该书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座“商贾传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讲述了《史记》中记载的部分商人故事。在当今到处弥漫着毒素和陷阱的商业领域,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混沌。从最早的商业起源发掘中国商业传统的内在精神根底,以史为镜,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理解商业法则,也未可知?

智慧与道德

中国经济信息:您书中谈到的商人智慧,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您如何看智慧与道德的关系?

李晓:智慧侧重于做事的技巧与观察问题的角度、方法论。道德是基于对真善美的认可与追求,基于人类的良知。大的智慧是基于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觉地按照规律来办事。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本质必然的联系。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与他人的利益协调起来。这是道德也是规律。具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是对这种规律有深刻认识的人。大德方有大智。

现在人们对道德的认知走入了误区,对道德好像有一种排斥或者惧怕,对智慧有着天然的认可。历史告诉我们两者存在高度重合的区域。

中国经济信息:现在确实有人把商业与道德对立起来,甚至认为道德只是失败者、弱者的护身符。

李晓:这种说法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失败者失败的真正原因,也没有看到成功者的成功路径。这种观点似乎有一个预设前提,即成功建立在不道德的基础之上。古往今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成功必须符合道德,否则他的成功终究会被人类文明的潮流抛弃。

那种认为道德只是失败者、弱者的护身符的谬论如果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很可怕,可怕之处就在于那时的人也许不成其为人了。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在于人有人性,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就在于良知和理性。它告诉我们即使我追求最大的利益也不能完全从我的利益出发。人利己,但前提是不损害他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性让我们能够推己及人地思考问题。

将道德抛弃的社会将充满兽性。真正按丛林法则办事的社会,是相互摧残、自我毁灭的社会,西方有一种政治学理论认为,正是为了避免人类在自相残杀中自我毁灭,才出现了政府来加以约束和监管。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古代的商人智慧在当今的主流商业社会里还保留了下来了吗?

李晓:书中讲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商人白圭奉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法则,这与“股神”巴菲特“别人贪婪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时候我贪婪”高度相似。两人时空相距甚远,但他们的做法一致,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符合人类的商业规律。这也证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古代的商业智慧、商业伦理依然还有魅力,时间不同,但事物的本质没变。

中国经济信息:据您所知,中国的企业家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商业智慧的重要性吗?

李晓:有一部分大企业家开始认识到传统商业道德的价值,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利己先利人”“思利及人”这样传统的商业道德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部分企业家在实践中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传统商业智慧的现代价值。

法制与法则

中国经济信息:中国商人现在的很多行为与上世纪初的美国市场相似?这是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李晓: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并非中国独有。20世纪初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重,但为什么现在很少呢?原因就在于理性和良知。理性的力量使得政府加强监管,健全有关的法律和机构,例如建立FDA,采取措施逐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造假成本提高,道德水准也提高了。目前,我们处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处于新旧交替的真空时期。

中国经济信息:道德的自我约束是不是随着法制健全而产生的被动过程?

李晓:法制是一方面,社会舆论也是一方面。对于造假者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这是法制所无法取代的。当然,这只有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中国经济信息:中国当今的经济进程是否也在步美国后尘,进入资本时代?

李晓:资本只是一个要素。资本的价值不体现在资本本身,而是要看它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其价值评判必须与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场资本游戏,缺乏实体的支撑,这种游戏终究会变成一场闹剧,惨淡收场。

经济虚拟化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方面资本天然是逐利的,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人,看到了资本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面临着人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的影响,利润持续下滑。

资本是理性的。经济要素如果不创造物质财富,整个经济就会变得泡沫化。事实上,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正是为国内制造业的复兴创造条件。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终究离不开实体经济的依托。

中国经济信息:您的研究成果中,谈及最多的是宋朝。您如何看待宋朝的商业活动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地位?

李晓: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中国古代甚至现代的商业行为、价值判断与观念,有不少都从宋端而来。宋代民间的商业活动甚至比汉唐发达得多,唐代城市的结构为坊市分离(即住宅区与商业区分离)。唐代的坊类似于今天的居民小区,但是宋代打破了“坊”与“市”分离的格局,打开围墙,直接面临街道来开设店铺。这种格局便是今天商业街道的雏形。

宋代商业往来中产生了繁荣的信用交易,出现了纸币。由于海上贸易的发达,指南针也出现于宋代。这些发端于宋代的商品与交易行为,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变得很常见。

中国经济信息:宋朝民间商业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李晓:除了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生产发展之外,政府管制放松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原因。管制较为严格的唐代规定只能在东市与西市做买卖,并且定时开市与闭市。宋代民间的商业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都不受限制。同时,宋朝对商业行为,如赊买赊卖等,作详细规定,用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东京梦华录》当中对宋代的东京市井的繁华有生动描述,书中介绍皇城东南的金银采帛交易时说,“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政府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保证了市场的正常运转。

中国经济信息:是什么样的契机和动机使您走向百家讲坛?

李晓:古代的商业史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近来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政府呼吁企业家应该流淌道德的血液。道德应该有一个立足点和结合点,即中国固有的传统美德和源远流长的商业文化。道德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人类良知的觉醒与传承。道德有法制不可替代的功能,它可以唤起人们的自律,而且它的执行成本相比法制要低得多。

第4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用;企业市场营销;虚假宣传;营销效率;企业竞争

一、企业信用在市场营销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一)良好的企业信用能够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效率

企业信用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首先企业信用对于企业的资产引进、生产材料的供给等有较大的影响。企业资产的引进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投资者只有能在对该企业投资中获取丰厚的利益时其才会向企业注入资金。企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拥有良好的形象与信用,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企业则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因此提升。投资者除了考虑能够在企业中获取多少经济效益之外,其还考虑企业是否具备高度责任感,能否维护投资者在企业的合法权益等,而投资者考虑的这些问题的基本要求为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具备良好的企业信用。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企业如需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则必须引入大量的外源资金,从而利用这些资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外源资金的引入受企业信用的影响很大,如果企业信用缺失,则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投资者获得的经济效益减少,投资风险大,投资者则会拒绝向这些存在信用危机的企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因此受到限制。企业与生产材料供给商之间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能够给两者都带来丰厚的利益,而企业与生产材料供给商之间的互利关系是建立在企业信用良好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企业信用缺乏,生产材料供应商获得的利益就会减少,与存在严重信用危机的企业建立生产材料供给关系,生产材料供给商的利益甚至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在建立企业与生产材料供给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时生产材料供给商会对企业的信用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因此如果企业的信用度较低则企业的生产材料供给线会受到影响,企业的生产制造也会随之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

(二)企业信用影响企业形象,进而影响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的外在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其市场营销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社会企业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一些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偷工减料,将劣质产品流通在市场之上,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正是一些企业这种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不负责任的市场营销手段,当下社会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缺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这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今社会消费者对企业严重不信任,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将企业的品牌形象作为其选择商品的重要标准,一些品牌形象好的企业在目前企业信用严重缺失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及企业外在社会形象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有多重要。企业信用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形成企业的品牌效应。企业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了连锁的品牌效应之后,企业的市场营销效率会因此而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大幅度增长。

二、目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信用问题

(一)企业竞争中的信用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激烈。良好的企业竞争关系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越来越恶劣。企业竞争关系的恶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商业机密的相互窥探,恶意损害有竞争关系企业的形象,利用不正当手段挖取有竞争关系企业的人才。众所周知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理论基础都是通过企业自身研究开发的,或者是企业经过合法途径购买知识产权或生产权利后再投入实际生产制造的。每个企业研发或购买的知识产权及生产权利及技术都是国家法律保护的,其他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其生产制造的权利或者生产技术必须要经过这些产品及技术的拥有企业的同意,并协商支付一定的知识产权及生产权利、生产技术等购买费用。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盗用其他企业产品技术、通过商业间谍获取企业商业机密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不道德的商业竞争行为不但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其还触犯了我国商业相关法律。企业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水平,研究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及产品,生产制造出质量优良的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提供优良的服务等才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而恶意中伤其他企业的社会形象,诋毁有竞争关系企业的声誉等,这些违背商业道德的不良竞争行为是以损害其他企业利益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其不仅使其企业信用度严重缺失,其还违背了商业道德,触犯了国家法律,虽然这种行为能给企业带来短暂的效益增长,但其最终也逃不开国家及社会的惩罚,最终可能会给企业致命性的打击。除此之外,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在企业竞争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各个企业都想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不正当手段来挖取其他企业的优秀人才,这种不良竞争行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企业的信用。目前我国企业之间不良竞争行为有很多,有的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这些违背商业道德及法律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自身的信用,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

(二)企业市场营销中商品宣传不实的问题

目前企业为了增加其产品的知名度会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宣传其产品。积极宣传企业的产品能够提升该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宣传产品的内容与实际产品严重不符。其不仅大幅度强化了宣传产品的性能优势,隐藏了宣传产品的缺点,其还大大夸张了产品的实际性能,从而误导消费者。企业的这种虚假宣传或者严重夸大的宣传营销手段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用及社会形象。企业虚假宣传产品及夸大宣传商品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其误导了消费者对产品及企业的认知,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一旦发现企业的这种欺诈行为就对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而企业便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产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

三、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提升企业信用的措施

(一)杜绝企业市场营销中虚假宣传现象发生

企业营销离不开对企业及其生产产品的宣传。积极的对企业及企业产品进行宣传能够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但企业虚假宣传的手段不仅不能提升企业营销的效率。其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及品牌形象,因此在企业宣传营销中要严重杜绝虚假宣传和过于夸大宣传现象的发生。企业要提升自身及其产品的影响力,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把关企业生产制造的每一步骤,并不断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新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企业只要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尽可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在经过企业宣传营销手段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如实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其不仅提升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其还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提升了企业自身的信用度。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注重提升企业营销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及营销职业素养。转变企业营销人员的理念,让营销人员坚持以顾客为上帝的理念,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尽量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产品信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宜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信用度,进而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

(二)加强对企业市场营销的监督,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的信用

在企业市场营销中一些市场营销工作人员以工作的便利牟取个人利益,从而损害了企业的信用,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的监督工作,从而督促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企业市场营销的监管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监管体制,然后再科学制定市场营销规章制度,弥补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漏洞,提升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而帮助企业市场营销监管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以杜绝企业市场营销中营销人员为牟取私利而影响企业信用,现象的发生,从而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及效率。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中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分析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中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其解决措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志瑛.论企业市场营销中“信用”因素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1):23-24.

第5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孔子的《论语》告诉我们企业道德经营的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一是诚信原则,二是义利原则,三是仁爱原则。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国古有“无信不立”之说,《论语》中孔子说 :“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企业道德经营的必备要义。儒家常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先决条件就是诚信。

诚信是我国传统的商业道德。早在战国时,对商业活动就有“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要求。在商业发达的明清之际,商家无不标榜诚信,也大都“以儒道经商”。晋商与徽商就是中国古代以诚信经商势力最大的两股商业力量。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们的成功之道。

诚信是现代企业的黄金品牌。时至今日,许多知名企业已经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海尔的高层管理者将不合格的冰箱砸掉,就是要实现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承诺“决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冰箱流向市场”。 “诚信”是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诺基亚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诚信的实质。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基础,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立价值观必须纳入的内容。当前中国企业一个突出问题便是诚信缺失。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很大,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作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三鹿和如今的双汇就是最好的明证。加强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基本保证。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确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已深入人心,对其再赋新意,让其再植灵根,对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大有好处的。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和开展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避免三鹿和双汇悲剧重演的重要法宝。

《论语》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由此延伸出来的义利原则也是企业在道德经营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

孔子又在《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以坚持道义为快乐,小人以追逐财利为快乐;在经济关系上,义是处物质利益关系的最高准则,所有道德的人都要遵守,做到在物质利益前不做非分之想,不贪不义之财。《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等,都是主张先义后利,强调经济生活的道德原则,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精神价值重于物质价值。这里就包含了把义和利统一起来的思想。并且认为“义”重于“利”。认为在义和利发生冲突,不可兼得时,强调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重视道德境界的追求,重视人格尊严和气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谨尊仁义之德,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先利顾客,后自己获利。“不义之财不可得”,更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企业职业道德具有主观上的“利他”性和客观上的“利己”性,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利他”是“利已”的前提基础,“利己”是“利他”必然结果。只有依据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而去致富,其富才能持续下去。“义”是“利”的手段和途径。企业在实践中视顾客为上帝,对用户负责,必须会赢得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孔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家修炼》、《老子的人生三宝与企业管理》、《孔子的“四毋”与企业家修炼》)

孔子提出“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义利原则就是中国企业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孔子的伦理道德论述中,以“义”作为评判企业和人的行为的道德原则。这里的“义”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它所承担的“义”。没有履行它的社会责任。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抛弃。例如:“三鹿奶粉”和“双汇事件”就是把利放在了第一位,而把义丢到了脑后。中国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义利观”伦理道德是企业构建价值观也必须遵循的哲学理念。

儒家伦理道德的另一基本核心是“仁爱”。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孔子又在《论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曾提出“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企业道德建设中,如果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很重要的部分。今天的中国企业如果秉承 “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的价值观。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危害社会及人民利益的事件了。

第6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企业;信用;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深水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并且在二十一世纪初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而中国的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中国的企业在面对着非常多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很多各方面的挑战。当前社会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化的分工,以及高度开放的市场,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等等,这些也都对中国的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而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以及国际化分工的日益清晰细化,企业在市场营销当中,如何把握好信用度,就已经成为了企业在进行经营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的企业如何在当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当中,把握好自身的信用,进而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企业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去经营。

一、企业的信用度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企业的信用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企业的相关信用对于自身的供给线以及销售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信用程度不仅对于自身的营销效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是对地方的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市场经济有着更深层的利益推动。市场营销,目的就是在于让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经营的利润,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创造利润的目的,首先就要对市场上的消费者的心理有所把握。在企业的市场经营和供销当中,要更好地考虑到消费者在这个市场的交易当中的切实利益,并且尽可能对这种利益进行保护。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性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一旦没有了自身的信用度,那么很容易就会损害到市场经营的各方,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实际利益。而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一旦对于自身的信用度给予提升,那么能够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上给予大大的支撑和提升,并且对于当前的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也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市场的经营环境也会因为企业的信用度增加而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进而对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而企业的信用度出现缺失的情况,比如对于市场份额的枪战,以及开展非法的竞争,对于对方公司的相关机密材料进行窃取,进行商业上的贿赂或者是相互诋毁的情况,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不利。

所以,市场营销的进一步规范化,让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进一步在合法的框架中运行,能够更好对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把握,并且对于企业的信用是较大的提升,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当今的市场竞争当中,不断让自身发展更为稳定和长远,并且主动履行自身的经济责任以及社会责任,把对消费者以及市场的稳定和利益的维护作为自己的责任,对于欺诈以及虚假行为进行竭力的地址,严禁生产出假冒以及伪劣的产品,把企业的道德标准作为规范自身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尺度,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赢来更为稳定的先机。所以,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行为中,企业的信用,能够更为有效地对企业的营销效率进行提升。

(二)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企业的信用度能够让企业降低营销上的成本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活动中,企业都会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上面注入一定量的资金,进而对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企业的技术的革新有着姣好的推动,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总额和实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占有市场上面的份额,并且让自己处于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高地,往往会对企业的生产上以及经营上的成本进行降低,进而对自身的利润空间进行拓展。不过企业除了对自身的技术上进行突破,并且优化产业链的结构之外,还要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巩固,这样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当中的交易行为给予足够的支持,避免出现劳务上面的纠纷,或者是商品质量上面的问题,减少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争端。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双方当中,一旦当中有一方出现了信用程度方面的问题,企图在市场交易的过程当中采取投机倒把的行为,以机会主义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经营,那么就会导致双方在交易互信上面出现不可以被磨灭的裂痕,如果在这个阶段当中沟通也出现了相关的不畅通的情况,对于交易上的公平方面的计划有所违背,这样就容易产生出更多不必要的成本。

所以,不诚信的市场交易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得到一定的短暂利益,但是从长远上看,一旦东窗事发,将会导致企业为此支付出更多的财力以及人力,增加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成本,进而让市场中交易的双方的礼仪遭到损害,长此以往,一旦沦为了行业之间的不良风气,将会对市场经济的正常稳定地运行造成很严重的负担。所以,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企业对于自身的信用程度的保障,一定要有相对应的商业道德标准,这样才能够对于交易过程中双方的利益进行保障,进而避免不必要的企业成本开支。

(三)企业在市场营销之中,企业的信用度能够打开市场的格局

当前世界的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化大分工的背景下,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也就决定了全世界的经济正趋向与一体化的格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而让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和世界的经济运行轨道进行接轨,促进了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渐呈现出多元的市场发展趋势,这也将要求中国的企业要开拓自身的经营格局,让自己的市场能够逐渐和当前的国际市场接轨。而国际市场的监管机制相对于中国较为完善,以及国际市场对于经营理念也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氛围,重视企业的信用程度,并且对于企业的不诚实行为视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责任不足的问题,一旦中国的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时候,出现不诚信的行为,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对于今后的企业,乃至于中国的产业市场开拓,都将成为一种沉重的信誉包袱,不容易实现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

所以,对于当前的市场营销国际化的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实力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对自身的信誉程度进行保护以及打造,进而让国际市场的大客户以及中小型的市场消费者、家庭的消费者予以信赖,这就需要企业对于自身的信用程度给予一定的重视、关注。企业的信用度一定要符合当前国际的商业标准。当前国外对于企业的市场行为也有专门的规范机制,对于进入一些大型专业化的商业圈子,都会有权威的部门进行信用的评级,乃至于国家的商业信誉和债务违约行为,都会受到监督机构以及评级机构的重视,随时提升或者降低对于这些市场参与者的信用评价级别。

而当前中国的企业,由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还是处在于初步阶段,很多和市场交易配套的一些评价机制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都还没有跟上,这些不完善的机制给了部分不法企业以诚信经营方面的漏洞,有部分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率的提升,不惜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把企业的信用弃之如敝屣。这也是当前部分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之后,不熟悉国外市场经营的诚信原则,结果出现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导致货物被退回滞销的情况。

所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提升自身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企业信用程度,能够帮助其打开国际市场,并且让企业进一步开放化和国际化,真正让自己与整个国际市场进行接轨。

二、当前市场营销中诚信度缺失的现状

当前中国的市场营销行为十分活跃,很多中国的企业都加强了自身的市场营销的实力,进而让自身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当中赢得了先机。不过,正如前文也有所提及,部分中国企业趁着中国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了中国有部分企业以不正当的方式进行市场的营销活动,进而对国家,对市场以及对企业自身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市场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企业自身的利益。笔者联系当前中国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行为当中出现的一些信用程度缺失的情况,对此进行总结如下。

第一,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出现调研过程的信用程度缺失。当前中国的市场竞争程度激烈,很多中国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市场的调研,并且强化自身的市场调研的实力,加大对市场调研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希望以合理并且科学的市场调研,来支持企业的各项市场行为的科学化以及有效化。但是,当前中国的部分企业,因为没有按照正当以及合法的方式来进行市场的调研,所以企图用其它的一些非正当的手法去盗取其它的企业的市场调研成果。或者是透过一些非法的商业间谍活动,以此对其它企业的市场状况进行刺探,掌握对方的一些技术资料以及商业的秘密,进而对市场的稳定有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第二,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在产品的推广上出现不诚信的行为。产品进行推广以及营销,是整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当中的关键环节,有部分企业在市场的营销过程中,为了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进而在市场的产品推广过程中,采取一些不诚实的手法进行推广,企图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和企业所宣传的不符合。

第三,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部分的企业进行的价格营销方面存在信用度的缺失。部分企业会出现价格欺诈的行为,价格欺诈主要是在定价方面存在不正当的情况,以此对购买者的经济利益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价格上面也有一些行业中的经营者出现价格上面的掠夺,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作为优势企业来打击其它的竞争者,迫使其它的参与竞争的企业退出市场。或者部分企业会采取带有歧视性的价格设置,进而产生价格的垄断,或者是形成秘密协议,形成价格上的攻守同盟,都应该视为一种市场价格营销上的价格不诚信行为。

三、对提升市场营销中企业诚信程度的建议

当前的中国市场上的企业诚信不足已经较为严重,从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诚信缺失各种现状上分析,当前中国从宏观的监督机制以及管理责任不清晰有着比较根源性的原因,而从社会的氛围上,商业道德不被重视,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端。所以,要强化对市场营销中企业的诚信不足给予遏制,就需要在当前的市场机制等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重视。笔者结合当前的市场营销实际,对于提升市场营销中企业的诚信程度给予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要完善企业的市场营销信用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强化商业诚信的执法力度

从市场管理的实践上看,当前我国对于市场营销中的商业立法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对于完善企业的诚信程度,则是需要国家有相对比较健全的商业诚信的法律,因此,应该从两个角度上对国家的商业经营中的诚信问题进行法律的规范。

第一方面,要充分对于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监督机制相对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参考,并且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要以比较完备的行政规定进行颁布,尽快让社会的商业诚信走上适当的轨道。特别要注意参考当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相关规定,尽可能要促进中国企业的信用程度能够经得起每个市场的管理方和消费者的考研。并且要完善当前的惩罚机制,努力在市场经济当中,营造更好的商业道德氛围。

而第二方面,则是考虑在市场营销活动当中,进行诚信执法机制的完善,要建立并且健全当前的监督机制以及执行机制,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诚信立法的权威,真正震慑不法之徒。

(二)完善市场的信用结构,并且进一步促进监督机制的形成

政府需要在市场的信用结构方面进行带头作用,进一步地推动政府的在社会诚信建设当中的服务职能。政府要在法律的规范下,公布企业的诚信名单,对于企业的诚信与否能够让市场进行了解。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考虑对企业的诚信进行管理。

市场也可以为企业的诚信提供服务,通过建立并且完善市场信用评级机制,对一定范围内的企业建立相关的诚信的数据库,并且对这些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时间以及各方面的营销行为上,对这些企业进行信用程度的评级。这样能够让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是否诚信给暴露出来,让缺乏诚信的企业受到社会的惩罚。

企业也应该对于自身进行监督,要建立道德评价的机制,对于企业内部的诚信问题进行更好重视,鼓励员工重视诚信,并且监督自身的行为,以更高的商业道德标准要求企业自身。

参考文献:

[1]唐丽娟.邹建达.信用 一种社会资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

第7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晚会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晚会中每一个事例都让人瞠目结舌,发人深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1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无论是消费者协会,还是消费者,即便是一些媒体,对315非常关注,非常纯情。尤其是通过315,让消费者更放心,让消费市场更健康,从而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

我觉得,在人们呼唤天天都是315的当下,更应该建立诚信315。如今保护消费者权益已经颇受消费者关注,也受市场关注,但是商业道德,商业诚信却并没有做到315。因而商业诚信和商业道德的缺失已经危害到我们的社会,对此,总理曾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建立诚信315,就是让商家不能少了诚信,不能少了商业道德,只要做到诚信315和道德315,才会让消费者天天都是315。

其实,诚信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是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讲信用的人,这样的人处处受欢迎,时时受尊重。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避免和他打交道,甚至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企业更应该讲诚信才能发展,社会更应该有诚信才有和谐。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古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一个企业不讲诚信,更就不会有市场,也没有发展的天地。对于一个人要讲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更要讲诚信,对于社会也应该有诚信。

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更带来了麻烦。诸如:毒牛肉,牛肉膏,染色馒头,硫磺姜,瘦肉精,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于是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诚信,唤起商家的良知,让消费者天天都是315。

诚信315,就是让消费者感受到商家和企业的诚信和道德,让每一个企业家身上都流趟着诚信和道德的血液。在如今社会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让消费者草木皆兵的现实面前,通过诚信315换起社会的良心,人们的诚信意识,企业的诚信责任,助推社会共同建设诚信大厦,筑起诚信铜墙铁壁,共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2。日常消费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过少,往往容易掉入各种误区与陷井,为了维护消费者权利、曝光不法黑心厂商、彰显媒体的责任与公信力,315打假晚会自1991年在我国应运而生。30年的积累和沉淀,3月15日俨然已成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商家小心翼翼,民众满心期待。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315”不仅是消费者的盛大节日,更是消费者权益的“提醒日”。我们广大消费者也需要主动维权、积极维权,捍卫自己神圣的权利。宪法与法律赋予了公民权利,公民就有责任维护好、行使好,“永不放弃”就是责任担当。公民的维权,是捍卫公民权利的尊严,是捍卫市场秩序的尊严,同时,还能够“倒逼”市场监管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到“网络诚信,消费无忧”的主题上来说,就是要从自身提高意识、注意风险。在使用、存储、分享个人信息时,及时鉴别和防范各种可能的危险源,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一旦个人信息遭泄露,网民也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才能使互联网真正成为让公民放心的安全之网,才能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放心消费,才能让公众都享有“稳稳的幸福”。

总之,消费者权益还需要宣传与普及,不能只在315这天强调消费者权益,要让消费者认识到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消费者权益不能单单只靠政府部门的力量,还需依靠群众,曝光更多通过欺诈虚假宣传从中获利的企业,呼吁更多人关注、提倡、重视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们能会用、懂用、善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向不良商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说不。

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3在今年的3.15晚会中,揭穿了很多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俗语说:国无信则不强。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孟子也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我们底为何而活着?现在的社会到底怎样了?人,是地球上等的生物了,与其它的生物相比所不同的除人类有自己独特的,复杂的语言外,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了。其它动物也有感情,但那总比不上人与人之间的了!人可以有冤仇,但人可以宽容,可以理解,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让我不能理解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在淡薄,人的心理也有不断扭曲的嫌疑,欺骗、坑人、造假......有个人行为,有公司行为,有单位行为,出门在外,还能相信谁?

古有人无信不立可见诚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诚信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的发展潜力是民族的道德标准。不管对个人而言,还是企业,诚信在现代市场中意味着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早在十年前,3。15晚会就说到过诚信。然而,诚信在市场中并没得到商家的重视。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在经济上的攫取暴利,不惜抛弃诚信,不惜代价。共铸诚信,有你有我,这不但是口号,我们更应当付诸实践当中往,深切理解消费者的利益。为此,国家质检总局爷为此做出很多的努力。为把我国的市场打造成诚信市场付出了很多。但是仍有很多不法商家冒天下之大不韪新海消费者的利益。从中赚取利益。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礼节之邦自称,诚心更是作为君子的必要准则之一,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现代的市场中,则更需要一种诚信维护百姓的权益。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没有诚信的企业是没法长时间生存的,我们的身旁天天上演着无数这样的例子。我们应当呼吁全社会:共铸诚信,有你有我。

诚信是治国之计,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无信、掩人线人、弄虚作假,社会就无从安定。古有欺君之罪,欺君不但是冒犯尊严,而且会误导决策。欺民亦不可,所以有水可载船亦可覆船之说。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中国古代思想家更是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唐朝魏征把诚信说成是国之大纲,可见诚信多么重要。人,为了钱,冲昏了头脑,泯灭了正义和良知,那是多么的可怕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义和良知会显很多么重要!正义和良知的价值就是对社会和更多的人负责!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诚信气力。一个人的气力有限,亿万人民的气力无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必须聚集我们全社会的诚信气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从本身做起,事事诚信,时时诚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好,我们的家园会更好。人心齐,泰山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诚信气力,最微小的气力也能化为涓涓细流,聚集成不可克服的磅礴气力,托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4又是一年315,又有老百姓津津乐道的315晚会。然而,业内却戏称,315晚会就是办给各个企业老总和公关部看的。进入3月份,公关总监们就开始千方百计打听今年自己的公司有没有“上榜”,315当晚,他们紧张地守在电视机前,如果被点名就立即开始危机公关,如果没被点名就庆幸又平安度过一年,洗洗睡觉。只留下第二天老百姓们照例对晚会上被曝光的企业和产品义愤填膺。

但是,剩下的364天呢?这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产品和行为就不存在吗?回答是同样存在,只是不那么引人关注。因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投诉渠道不够畅通。

我国的消费投诉电话是12315。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透露,调查显示只有70%的城市居民知道“12315”。有个部级领导买的商品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找到张茅,才知道是工商总局管消费投诉。

而且,12315投诉电话推广了这么多年,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热线太热,打不进去。张茅自己也承认,工商系统内部检查12315的时候也打不通。现在统计12315投诉总量的时候,工商部门其实对数据也“发虚”,因为有些投诉相关部门并没有接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3月份,工商总局建设了12315第一期互联网平台并正式开通。只要关注微信12315公众号,就可以网络投诉。上线仅9个月,网络平台就解决了38万件投诉,效率非常高。

不过,这套系统还有待改进升级。比如,同电话一样,投诉时消费者需要提供商家名称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消费者往往很少记得商家的准确名称。而且,有的洗衣店、小饭馆根本没有证照,在工商的市场主体系统里查不到,无从投诉。

这些问题,把消费者拦在了投诉的大门外。怎么解决?首先还是应该借助技术力量。据了解,工商总局即将上线二期互联网投诉平台,将增加电子地图功能,消费者点击购买地点后,工商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在线处理举报。

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市场监督作用,及时处理投诉信息,依法处理不法商家。

第三,还要尽可能地把消费者的投诉变成强有力的威慑。比如,继续推进企业投诉公示试点,将企业被投诉的情况经由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以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选择服务时,可以提前查询。如果发现这个商家有多次被投诉的经历,或者是解决投诉特别不给力,就要多留个心眼。同时,还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曝光这些被投诉的企业和商家,让全社会共同监督。

总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该只是企业公关在315当天的一次大考,应该成为所有商家时时敬畏的一条准则。

央视315晚会观后感500字5转眼又到3月15日,这一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这一天,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就是守在电视前观看央视每年的315晚会,这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场盛会。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已过去数日,在这个被广大消费者视为“打假”盛宴的特别日子里,央视315晚会披露了一系列的不合格商品和一些失信企业,从家具家电、日用百货到酒店餐饮,再到医疗用品,可谓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各行各业,真是让人忧心忡忡。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诚信建设也不能只靠“315”。与其“315”当天大肆曝光不法企业和商家,倒不如平日里让这些商家成为“过街老鼠”。如果每一天都成为了“315”,平时不法商家就无处藏匿,消费者就不用等到“315”时再狂欢,合法权益也不愁得不到保障。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是得从制度建设入手:首先监管务必要严,把严管的口袋扎紧了,企业和商家就无漏洞可钻。其次要畅通举报渠道,当消费者的权益受了损,要让他们知道去找谁,而且找了就得有人管。再次要建立不诚信档案,商家一旦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要广而告之让其“臭名远扬”,这远比罚款更让商家“肉痛”。

第8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为贯彻落实省公路管理局《开展治理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监字2号),切实做好对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工作,推动治理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入开展,特提出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按照“抓得住、抓得紧、抓得实”的工作方针,通过对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使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教育,使全省公路系统各部门工作人员受到一次依法行政、严格自律的深刻教育;

促进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办工作,遏制商业贿赂滋生蔓延的势头;发现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一步改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推动防治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建设。自查自纠工作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确定的职责分工:

各单位负责所属单位及所管或参建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办负责本项目,路局纪委会同局后勤服务中心负责路局机关及其所管项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此次自查自纠工作从xx5月中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调查摸底

(一)宣传动员。

从5月上旬开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所属单位及参与所管项目建设的企事业单位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文件,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开展工作的自觉性。采用报刊、网站等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本系统、本单位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宣传动员情况要在5月12日以前报路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全面开展调查摸底。

第9篇:商业道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司法;社会责任;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070-02

当前,公司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大多数商业主体都认识到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权事务的突出关注和国际社会的主流都表明了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可以预见公司社会责任将成为国际商业社会中公司管理者的主要议题。

一、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

新《公司法》一改1993年旧《公司法》为国有企业服务的习风,更多的强调了市场调节与公司自治,可谓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立法。相较旧《公司法》而言,新《公司法》在社会责任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些许不足。

1.立法规定过于原则。新《公司法》的实施,大力弘扬了公司自治与章程自治,有识之士赞赏有加,但是在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方面却显得不足。新《公司法》第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虽然新《公司法》第5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公司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该规定仍是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令人遗憾的是纵观新《公司法》就落实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却所涉甚少,在具体如何实现公司社会责任上也缺乏相应规定。不可否认,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仍是较模糊的概念,但是基本公司立法在公司目标上必须就公司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实践公司伦理责任以及公司自行裁量责任做出回应。不然,良好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图景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2.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健全的法律机制可以使制度建设事半功倍,构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制度也需要法律机制予以保驾护航,公司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信息披露、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提案等机制来实现的。新《公司法》虽有相关规定,但就其立法目的来说,仍是以平衡股东之间的利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出发点,所以很难说有关这些机制的规定是出于完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首先,在信息披露机制上,新《公司法》仍只是针对公司股东与债权人进行信息公开,而且这种信息公开最主要是财务性公开,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无任何保障。其次,在股东代表诉讼机制上,新《公司法》并没有说明该机制如何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服务,这就难免使该机制回到“为股东谋利”的股东本位上去。虽然能够保证在公司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股东利益不受损,但并不能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得到保护,这显然也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立法宗旨相违背。最后,在股东提案机制上,新《公司法》确认了监事与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东的提案权,但在提案内容上基本限于公司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内的内容,而新《公司法》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通常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事项,比如环保、社区利益或劳工保护无涉,因此,提案内容的狭窄使得股东提案制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必要予以完善。

3.相关组织保障机制存在不足。公司社会责任的组织保障不足,也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立法不完善,为向来之流弊。从内部治理来看,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缺乏保障。在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非常集中,主要被国家所控制,而且不能进行流通,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又过于分散。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小股东的侵害。同时,董事会成了控股股东发号施令的工具,不能为小股东利益考虑,更不能通过其道德责任实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从共同治理来看,过分强调股东本位,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在股东本位指导思想下,包括职工、债权人在内的广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显得无足轻重,很少有制度考虑到他们的参与权。《公司法》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条款寥寥无几,更无涉及利益相关者原则性的条款。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相比更加强调了公司自治,实际上是强调了股东自治,使得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强制性规范相对减少。虽然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上有所完善,但还是很不够的。

二、完善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措施分析

1.完善人权保障的具体法律依据。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应当延伸到中国的整个法律体系。在整合中国相关法律的过程中,应当改革中国传统股东大会的组成结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消费者与其他非股东利益代表在公司机关中的参与制度;董事会也应导入劳动者、消费者、与其他非股东利益代表的参与制度,同时应当设置专门负责社会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并由社会任免;应进一步改革公司监督机制,以确保公司经营者对社会负责;有必要制定公正、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协调股东利益与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利益的行动指南;应当允许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影响公司章程;必须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中的职工代表参加公司机关制度;可以制定详细的、协调股东与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在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则,以引导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增强非商事目标对董事权力与义务的影响,实质性地践行公司社会责任;对滥用公司法人资格、践踏社会正义的股东适用公司法人资格否认理论,强制公司及其股东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推广到公司从事商事违法行为的所有场合,把经营者报酬与其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程度挂起钩来,以保护受影响的非股东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涉及公司的行政责任体系改革也应配套进行。

2.建立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委托理论,当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及信息不对称时人会产生不利选择与败德行为,同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交易双方中处于信息优势方会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不利于处于信息劣势方的一方。因此,如果行为主体是信息充分的,当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时,行为主体的货币选票不投给企业,那么企业不敢不履行社会责任;如果政府对企业的监控足够强,惩罚足够大,企业慑于严重的处罚成本也不敢不履行社会责任。然而,现实的经济实践表明,行为主体拥有的信息不仅是不充分的,而且其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由此导致了作为具有优势信息一方的公司利用其充分的信息优势来逃避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好地发挥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公司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监督功能,以便更好地促使公司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建立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公开制度。为了避免一味地强调公司公开其信息,损害公司的自身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对公司公开其信息的内容,方式等作出严格的限制。以便在保障公司商业秘密不被侵犯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公司与社会的信息对称。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披露的信息中应当包括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社区活动、企业行为、商业道德等内容;对于披露的方式可以采用单独编制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

3.建立公司捐赠法律制度。从现代美国案例来看,已经直接允许商业公司为公共福祉、人道、教育、或慈善等目的,使用公司资源,不待证明该行为可为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有鉴于公司之捐赠并非被认为是逾越权限之行为(或能力之外的行为),已经是潮流趋势而为各国所采取,此外弱国禁止公司基于慈善等公益目的而为之捐赠,势必影响整体社会福利。因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立法的潮流,明文立法承认公司之捐赠行为,并以此鼓励公司善尽社会责任。我们在确立公司捐赠行为合法性的同时,必须对于公司实施捐赠数额的标准、公司捐赠行为的决定主体以及公司捐赠行为税收优惠措施加以明确的规定,以防止公司对捐赠行为在其内部发生纠纷。对于上述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由法律直接规定公司中行使捐赠行为的主体,并且对捐赠行为主体及其捐赠权限作出限定;第二种方式主要是由法律作出原则性的规定,具体捐赠行为的主体及其权限等授权于公司,由公司章程作出具体的规定。比较上述两种方式,笔者认为第二种方式较为合理,其理由为将捐赠主体及其权限等规定授权于公司章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法律的僵化性,体现了“私法自治”的法理理念,同时又体现了法律对公司的适当干预。

从人权运动的角度来看,公司社会责任是人权事务民间化的一种方式或一个方面。公司社会责任既是对传统商业行为的全新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公司发展的全球走向。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站在人权的高度,以人为本,兼顾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为社会的财富创造和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成铭.人权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