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

第1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主要特征:

1、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经过科学概括;

3、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作用:

第2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人是有思想的,是社会和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兴趣的培养要放在大的背景下进行,放在自然中,放在社会中,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激发兴趣。高中地理教材中课后有许多活动题,这些题目五花八门,内容很有趣味性。把这些活动大体分类,分为教学问题研究、户外考察研究、课堂研究与户外调查相结合三类,教材中安排了这些活动题目,就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生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细致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实践活动有积极性,这种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地理活动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整体性较强,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活动课程,还可以使在自然地理中抽象的问题、难理解的定义得到合理的解答,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和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高中是孩子和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具有孩子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活动是直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内容十分有趣,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在活动教学中得到培养,在高中教材课后“地理活动”题中,有些要求学生自己绘制图形、通过地图来辨识地区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特别是关于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它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含义,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举例来说人教版必修一中有些活动题,“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热力环流的实验,河流堆积地貌的演示”等,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在课堂上亲身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

在地理活动中,还有一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地理观察能力,这就是――户外活动。它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社会调查或者野外考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如对河流侵蚀的认识,可以把学生带到有河流的地方,近距离观察河流一侧的堆积,另一侧的侵蚀,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由此我们得出地理学习要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一个恰当的平台,加上教师的细心教导,学生主动的考察,“把地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的实践经验,这样‘地理活动’也就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这一目标”。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地理活动的内容和类型多种多样,特别是课外活动,这种类型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让积极主动的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活动中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辅助学生完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既要以师长的身份来要求学生,又要以朋友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老师在活动中能够循循善诱,帮助解答问题,切忌教师直接讲解答案,否则会有相反的效果。

第3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第4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数据采集 外业调查

1引言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产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外业调查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地理国情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需求,并结合普查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进行了设计和规定。 2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

2.1 内容

普查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还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外业调查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进行遥感影像样本数据的采集,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2.2 要求

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按时报送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真实、可靠。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保密。

根据任务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特点、人类活动特征,按照任务分工与进度计划,合理规划、分批次开展外业调查工作。确定外业调查范围的时候,应着重考虑不同内业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先普遍后特殊的方法开展工作。外业调查的主要内容为:

(1) TAG为“2”或者无法确定且做有醒目标注的图斑,同时,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分类覆盖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2) 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要素内容;

(3) 遥感影像上不易区分的地物类型,尤其是“同谱异物”和“异谱同物”的地物类型。例如在我院承担的测区范围内,果园、针叶林与桉树在影像上纹理非常相似,是外业核查的重要对象之一;

(4) 具有特殊色调、纹理、几何图案的影像;

(5) 新增或发生变化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图斑。

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中的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图斑和要素,一般以县域为单元,结合实际通行条件,对每类图斑和要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实地核查;同时,采集解译样本数据。最终核查后成果必须保证普查成果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普查成果质量优良品率达到80%以上。

作业过程中尽量补充收集专题资料,并进行分析利用。外业调查时,应对调查对象的内容逐项判别,根据既定的野外判别标准,结合专业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现场判别周围覆盖类型、地物边界、地物属性等内容,根据实际采用的外业调查方法准确记录调查信息。

3调查方法与主要流程

3.1方法

利用外业调查工作底图,采用数字调查系统或其他有效方式,对内业分类与判译中无法确定边界或属性的要素和无法准确确定类型的地表覆盖分类图斑,开展实地核实确认,对新增和发生变化的信息分类要素和图斑进行补调或补测。调查过程中,采集影像解译样本数据,记录调查路线和工作区域,并把其结果完整反映到元数据中,最终形成外业调查成果。开展外业调查可选择的方式包括: a. 采用数字调查系统的方式; b. 采用纸质调查底图配合笔记本电脑的方式; c. 采用纸质调查底图外业标绘内业整理的方式。

根据我院测区数据生产情况以及考虑外业核查的便捷与否,主要采用纸质底图与电子底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外业核查。

3.2流程

3.2.1 资料准备

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首先应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资料的收集。收集的资料主要与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以及国情要素数据采集、元数据生产等有关。为保证高效合理的使用已收集到的资料,在资料使用前需对其进行甄别和筛选。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是外业调查的基本依据和重要资料,底图应满足《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出测前应准备好数据或纸质底图,确认普查底图的制作满足要求,当采用纸质普查底图时,其比例尺根据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图斑在图面上的密集程度确定。对于我院承担的测区情况,地物相对较多时外业普查底图采用1:5000比例尺分幅,地物相对较少时外业普查底图采用1:10000比例尺分幅。

3.2.2 人员及设备 充分考虑任务区域的工作量,根据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地理国情信息内容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和编制工作小组,所有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具体情况可根据作业单位条件和工作区域特点而定。高山、荒漠及其他困难地区,不得单人作业,每个小组至少需配备2 名作业人员和1 名司机。 3.3 地表覆盖分类调查 实地调查底图上标注的疑问图斑,包括类型、范围,可到达区域实地进行解译样本拍摄,并做好记录。实地核查底图上选取的样本图斑,进行核对、确认、拍摄样本和记录。对内业解译的图斑、类型和属性,按照70%比例进行抽样核查,抽样样本应尽可能分布均匀合理。当核查发现内业判读正确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扩大核查范围,增加抽样比例,并采集相应的解译样本数据,以利于内业修改,确保最终成果满足质量要求。 4质量保证

外业调查质量控制应加强对生产作业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重要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检查,对有普遍性或带有倾向性的质量问题应进行全面检查,杜绝质量问题遗留到下一环节。检查比例应符合相关质量文件的要求。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作业人员应认真修改,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以示负责;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普查成果,应全部退回普查作业人员返工返修,直至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对数据采集调查的要求非常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保数据的正确率,以此保证地理国情普查的准确性。我们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对技术手段、技术设备的操作水平的提升,并经过一定的实践后,才能够做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从而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GDPJ01-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2]袁立明.关注首次地理国情普查[J].地球,2013,(7):23-27.

第5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美丽旅游环境;两个圈层;构建要素

儒家文化当今社会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在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状况却不容乐观。在清华同方网中,查词条“儒家文化在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获八十九篇论文,几无一例真正反映和论述这一内容。再查词条“儒家文化在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得一千零七篇论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也几近空白。即使偶有为之,也多是就某一景区的传统文化特质、或是对文化的某一载体如建筑或建筑装饰、或对某一区域或区域内的某一资源环境保护等展开研究。有个别文章虽然研究了旅游环境,但仅仅是就环境直接研究,并未引入儒家观点或以儒家文化视角加以阐述。由此看来,对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方面的应用研究,是颇为贫瘠和单薄的。基于这一前提,笔者欲将这这一领域稍掀开一个视点,作浅显尝试。

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于“礼”和“仁”,就是儒学的本质和本源。由本源发展而来,经过数代儒学大师的推崇和发展,对儒学本源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①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抗,提出了“性恶论”。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儒家学说从源头上发展出“性善”与“性恶”的对抗性理论,对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延伸应用的启示是:追本溯源,是人类的本能和永恒的追求。显然,旅游环境构建的本质是美丽,这是旅游环境构建的源头和内驱力。旅游环境的美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美,一是人工美。还未生发人类之前的地球环境,可称之为纯粹的自然美,这时的环境就是一张白纸,是纯自然的存在和世界固有的状态,未沾染上半点人类的印痕。人类祖先生于地球之后,美丽的纯自然就宣告了它的结束,此后的自然环境再也脱不了人的干系。虽然这时候的自然美,同样可划分为自然美与人工美两种,但与人结合后,也只能是指人工影响下的有人的烙印的自然之美。因此,我们当下研究的旅游环境构建的美丽本源,就是指有人时代影响下的自然环境的美丽构建。当然,也包括建筑在自然环境之上的人文环境的美丽构建。

放眼当今,纯自然或纯人文的旅游环境,是不可能存在的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或自然与人文的人为划分,是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主体环境。这种环境,在美丽构建中又可划分两大类型,或称为两大圈层更为合适。一个圈层是旅游背景(旅游界常称之为旅游环境,指景区之外的旅游环境),一个圈层是旅游景区或景点(但也包括旅游景区点之内的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或旅游景区(点),都是属于旅游规划的内容。自改革开放伊始,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至今已逾三十余年,翻看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库专家成员所做的部分全国性旅游规划案,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旅游规划偏重于旅游景区(点)的规划设计。少量规划案中涉及到旅游背景或环境问题,但只是作为其中一个篇章或一个要点迫不得已的略写,重景区重景点轻环境轻美丽背景的现象,在旅游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呈现着普遍性,这显然与儒家所秉持的“中庸”之道相违背。《中庸》第一章纲领里讲:“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这一意思是说,“中”乃指不偏与一方,“庸”指常规、不变之理。传统观点认为,孔子孙子子思是《中庸》的作者。他指出:中庸,放开来可充塞天地间,收拢来可深藏与隐密内心,意味是无穷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附和中庸之道的人是孔子心中高尚的人。儒家宣扬的“中庸”,是着眼于人性修养这一角度的,如包括学习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包括做人规范:“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三达德”(智、仁、勇),修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至德。后世常将儒学中庸之道的“中”延伸使用,其核心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不偏于一方。旅游环境与旅游景区是旅游规划的两个核心内容,偏于任何一方都显示出旅游规划这一学科的不成熟。共属于旅游规划“母体”上的两个圈层,也可用儒家所持“中庸”里的“庸”作进一步诠释。“庸”讲的是不变之理,恒常性。旅游环境与旅游景区作为规划两个核心,肯定同样具有恒常性,除非旅游规划学科消亡。但是,从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来看,又与中庸里“庸”的含义存在着极大差异性,这应是对儒家思想的逆向引申认识。两个圈层,并非是具有严格界限的两方,并非是非阴即阳、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从理论上,可以将两者进行绝对的区分,但在规划实践中,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状况。两个圈层之间,在实际规划中经常处于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互为前提、互为背景或景区点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句话说,旅游环境可变为旅游景区点,旅游景点可变为旅游环境。如杭州西湖、泉城公园,将院子围墙一拆成为公共休闲空间和场所,名义上为景区,实则已成为旅游的环境或城市旅游的背景空间,这在旅游上已有新的称呼,被称为“场地类景区”或不收门票的景区。还有一例,我国多数城市都建有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号称城市大客厅,被赋予了旅游和健身休憩的功能,称之为旅游景点当不为过,但称为城市中的美丽环境中似乎更为恰当。

现实中两个圈层的关系,还会进一步复杂化。所有的旅游景区内部必须得依托旅游背景或旅游环境而存在,旅游环境或旅游背景做到一定质量,可上升为旅游景区(点)。因此,构建好景区内部或景区(点)的旅游环境,不仅可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同时也必将提升旅游景区(点)所在区域的旅游品质,而这一点恰恰是旅游规划所忽视的。大量的旅游景区尤其是景区环境的低劣和杂乱,使得旅游景区成为一个个杂乱差环境中的美丽孤岛,即使旅游景区做得再优美,也必然导致游客对景区所处区域整体上的评价打折。当然,若景区及景区内部的旅游环境再做得不尽人意的话,旅游效果可想而知。提升旅游环境的优美度,已成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品质和景区旅游氛围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举。改造提升或重新打造的思路很多,借鉴儒家思想指导我们更好的构建美丽旅游环境,是众多思路中的首选。

《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儒家的“和而不同”观,实质是“”。总理在国际外交上所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方针”,实际就是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而不同”观,从人的修养出发,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管理等若干层面。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重在借鉴和倡导“和”。“和而不同”观中的“和”,是指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最终达到和谐。优美旅游环境的创建和提升,也离不开这一观点的延伸指导。优美旅游环境的构建,不是“观念和利益”之间搏弈后的和谐,而是“各种要素有机运用”组合后的和谐。旅游环境构建的基本要素大致有六个:自然地理、交通、建筑、植被、配套设施、文化,六大要素还可分解为若干个子要素,如自然地理,有各种的山、水等;交通有道路、桥梁、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类型;建筑有中式、西式、东亚、西亚、少数民族、宗教建筑之分;植被有南方、北方、高大与短小、灌木与草木之分;配套设施,如各种工程管线、路灯、广告牌、下水井、弱电等,文化的要素极复杂和繁多,不再列出。总之,要素(包括子要素)无论多少,最终组合的总目标是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整体上要达到或统一、或均衡、或对称、或动感、或雄壮、或刚劲、或柔和、或流畅、或轻婉、或轻巧、或稳定、或有节奏、或有韵律、或主从分明、或比例适中、或符合黄金定律美感,或几种美感相叠加等。旅游环境组合构建后整体上呈现出的和谐度、优美度、视觉舒适度、完美结合度,是评判旅游环境优劣的主标准之一。反过来说,各种要素组合后呈现出杂乱、无序、失衡、突兀、参差不齐、坚硬、沉重、生涩、单调的环境效果,就是严重的不和谐。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杜维明对“和而不同”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同”与“和”的区别是:“和”的对立面是“乱”。“异”是“和”的必要条件,无“异”就不能“和”。杜先生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和”与“异”是互为前提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同一”,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个性”就是“异”。整体上呈现“和谐美”的旅游环境,是有缺憾的美,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钢筋混凝土浇铸成的水泥丛林,虽然整齐划一,但却是窒息压抑的。如何才能达到“异”,是旅游环境构建必须慎重考虑的。对于这一点,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提供给相应的思路,由思路可沿展成方法。《荀子·劝学篇》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与“冰”来自于构成要素,却胜于要素本身,奥妙在于构成的理化方法。这一理念,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不谋而合。旅游环境是否优美,最终取决于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这种组合绝不是简单的相加、堆砌、排列或叠加,而是受制于多种技巧和方法。组合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空间、尺寸(如体量、大小、厚薄、宽窄等)、色彩、形状、材料。以上各种构景要素(包括子要素)组合在什么空间内、组合成多大体量、赋予何种颜色、呈现出哪种形状、使用什么材料,是根据构建者的思路和想法变化而变化的。同样一条街道、一个庭院、一个村落等,由不同人将各要素用不同方法组合起来,旅游环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同一人所为,在不同时段也会表现出相异。

“和”与“异”是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两种追求,不能偏颇任何一方,否则又可能出现与儒家思想相违背的局面。《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反映了儒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偏于文,亦不偏胜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李泽厚引《朱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过犹不及”是儒家极为重视的理论思想,实质是要注重“度”。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很重要,但度的把握更重要。偏重“异”就意味着忽视“和”,重视“和”必须兼顾“异”。这就需要环境构建者对构建区域作深入调研,将所构建区域的各要素包括子要素情况烂熟于心,再恰当运用组合方法,最终达到旅游环境的“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美。

旅游环境的构建,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环境的再造或重造,二是提升或改造。毫无疑问,再造重造或提升改造,都应追求多样又统一、有个性又和谐的美。但是,这种追求的前提是环境必须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的改变提升必须是以不牺牲资源为代价。环境构建不美,只能是功夫不到家。在构建美丽环境的过程中,让环境资源遭到破损甚至灭迹,那就是罪过了,这一点尤为重要,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对这一问题就有过类似阐述。《孟子》中曾论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认为:牛山的树木曾经很繁茂,用刀斧砍伐,繁茂必然不能保持。山上的树木日夜生长,嫩芽新枝长出来,放牧牛羊后,山变成光秃秃,人们就以为这山不曾长过成材大树。人物一理,有些人之所以丧失善心,类似刀斧天天砍树,善心被经常“砍”掉,最终善心不保。

孟子此段话本意是为说明如何保住“仁义”“善良”之心,无意间却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过度砍伐或过度放牧。孟子不仅看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保护的方法。《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粮食吃不完,就得做到不耽误农时;鱼鳖吃不完,就得做到大塘捕捞不放细鱼网;木材用不完,就得按时令采伐。孟子的思想观点不言而喻,与当今时代我们常讲的可持续发展如出一辙。这一思想放之在旅游环境构建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做就必须做好,就得构建出真正秀美的环境。否则,环境构建不好,甚至构建过程中环境还遭到破坏,宁可不做。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旅游景区。

儒家的思想博大精深,难以穷尽,给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无尽的宝藏,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思想;和合思想;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思想;荀子《劝学》篇中体现的人要有恒心有毅力的规劝思想;甚至在儒家“礼”的思想上发展为“隆礼”、并成为法家思想源头的思想等,均可被旅游环境的构建广为借鉴引申,生发出有效的方法。“天人合一”与“和合”思想可指导解决当下环境膨胀、环境危机、生态恶化的问题;“人定胜天”与“做事情要有恒心毅力”的思想,可引申说明在美丽旅游构建中,要重视人的作用,更要端正做这一事情的态度,这如同儒家的“义利”观。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不仅仅追求利益的驱动,根本上是为了使当代幸福并造福子孙后代。“礼”上升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规则,就是法。礼法,是约束全社会的。同样,我们可以引申应用到旅游环境构建中。旅游环境构建的美丽与否,不是凭主观判断,更不能凭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嗜好,而应交由相应的专业机构和公民进行打分评价,最终筛选而出。专业机构打分和公民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的有效应用。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儒家思想,成为指导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思想源泉和构建方法的生发库,在此我们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还有待于假以时日坐下来,细细揣摩,认真体味,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

第6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大面积、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大规模提高教学效果的比较典型而稳定的教学程序的综合”。基于这样的概念,笔者以为,萧山区教研室提出的教学新范式就是在“学为中心,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可以大规模提高教学效果的、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比较典型而稳定的教学程序的综合。

全国及浙江的典范杜口与昆铜等中学的课改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让我们对课改也充满信心。但这些学校“一校一模”“一科一模”的课改模式,其不能体现各学科特质与各学科模块化知识特质,这是课改前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萧山区教研室提出了各学科“一科多模”教学新范式的架构与实践。

萧山区思想与社会学科的新范式课堂教学改革,从试点学校的“一校一模”到本学科的“一科多模”的实践,同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初中思品社会学科“一科多模”教学新范式架构与实践

(一)模型架构

在“学为中心,教学生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思品社会学科各模块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架构了以下学为中心、教学生学“一科多模”的课堂新范式,见图1。

(一)实践解读

下面以我们的实践为例对各模块范式作简单解读。

1.思品模块: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自主预习,感受生活―互助合作,理解生活―巩固训练,学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和理念,联系生活、理解生活、学会生活无疑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质和追求。根据对学科特质的这一理解,我们构建了这样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范式。这一范式既符合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也符合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规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这是众多学科的共性做法,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则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而又契合教学主题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教学中,教师用网络语言作自我介绍,很清新、简洁、自然,也很新潮、时尚,学生很感兴趣。

(2)自主预习,感受生活。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脱离教材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就是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体悟基本的概念、原理的,是学生学会生活的很好的学本;现在的学生生活经验总体是缺乏的,让学生先行自学教材,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生活感受,为进一步地探究容易引起烦恼和困惑的生活难题奠定基础。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安排了这一教学环节。

(3)互助合作,理解生活。通过自主预习,感受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肯定还是肤浅的,需要教师创设新的情境,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并在互动中通过合作和分享来扩展自己的经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学习过民主的生活。如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网的骄傲、网的悲伤、网的期盼三大主题板块来组织教学,每一板块的教学操作按组内讨论交流、组间展示评点两大环节展开,中间插入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特点充分呈现,从中学生对网络的利弊有了比原先更为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对生活中如何扬长避短利用好网络有了新的思路。

(4)巩固训练,学会生活。在对生活已有相当水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多样、灵活、适切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关注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及时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是颇为有有益的。故还要安排这一环节。

2.地理模块: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预习,感知事实―合作研学,建立联系―引例思考,形成观念。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最终目的是认识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促进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的品位和精神体验的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无论是地理学的概念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地理学科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一要学生能感受与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及相互关系,二是在感受、体验学习地理基本知识、概念、规律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于这样的、对学科特色的理解,我们提炼了以上地理模块的基本范式。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这一环节与前面提到的思品模块相同,但具体情景突出了地理性的特质,如区域景观图、区域地图、地理实物与模具、地理实验等等,通过将这些形象的、直观的、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地理情景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课堂学习的兴趣。如在《气象万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爱斯基摩人与苏丹人的生活场景引出气温差异,通过热带雨林与沙漠景观图引出降水的差异,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感知气候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指标去描述其特征这样的规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拉近了学生已有知识与将要学知识间的距离,引起学习的兴趣,同时引课也很自然。

(2)自主预习,感知事实。地理学科的知识按性质分类有地理理论性知识与地理事实性知识,其中地理事实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景观等)是学生可以直接从教材上感知学会的,本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的理念,所以我们安排了“自主预习,感知教材”这一环节。

(3)合作研学,建立联系。地理学中的理论性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的学习,对学生而言相对学习层次要求较高,如地理概念的形成与同化、地理原理的发现与接受、地理规律的归纳与应用等学习过程要求学生经过大脑的一系列编码才能习得。这就要求在学习时安排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学习方式,通过生生、师生的相互沟通、交流,在观点的碰撞中来习得这些理论性知识。另外地理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了具有整体性的地理环境特征,所以我们设计与提炼了“合作研学,建立联系”这一学习环节。如在《气象万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气候初体验(归入哪类气候)―气候再判断(从特征、分布、典型城市等方面展示归类正确与否)―气候终决选(写出并展示判断依据,形成各气候特征描述与分布规律)”三个环节的小组合作研学,很好地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也让学生初步形成了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性这一地理规律。

(4)引例思考,形成观念。前文中提到,地理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地理学科“实践性”的课程性质与“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安排了“引例思考,形成观念”这个最后学习环节。如在《气象万千》一课的教学中,最后教师出示爱斯基摩人与苏丹人两个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爱斯基摩人与苏丹人的衣着(人类生活)与气候(地理环境)的比较中形成“人地和谐”的观念。

3.历史模块: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预习,感知教材―分理主线,合成体系―运用史料,培养思维

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社会发生事件的记载及人类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历史是以时间、人物、社会制度等为线索而被记载下来的。历史基本线索就是历史的内在联系,会理会用历史基本线索,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项能力。历史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制度的思辨以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是非、美丑、善恶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是历史课程教育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建构了这样的历史模块的教学范式。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该环节与前面思品与地理模块相同,但情景主要为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小故事、反映历史事实的电影电视剧等,突出历史情景的史味。如在《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教学时,教师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宫》引入课堂,并通过“湖南卫视决定:启动《宫》之第二季《穿越秦朝》拍摄”引出关键人物――秦始皇。引课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2)自主预习,感知教材。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历史知识教学,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珠性,其史实的基本要素、发展过程、人物事迹等内容,基本属于识记类知识,通过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是可以独立或合作自学完成的。如《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中学习任务一中的两个表格,其中表格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就是因为表格一中的学习内容均为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且在课本中都交代清楚了。因此,对于一些课时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既有利于了解基本的史实,为教学的深化打下基础,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培养学生的初步理解认识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可以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感知,识记历史基本知识,阅读教材插图、知识链接、课后阅读理解等,为对应教师的深化教学和概念解释做铺垫。实施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自主阅读、习题引领、学生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3)分理主线,合成体系。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发展的线索规律和阶段的基本特征。这一特点,作为初学的学生是难以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叙述、分析及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得以完成。这里面不仅有历史发展主线的归纳、发展规律的探索、阶段特征的概括,还有历史概念的解释、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以及人文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其主要宗旨是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整合分散的知识点,使之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历史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判断和分析的方法与标准,最终为独立认知历史知识、评判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这一环节除了教师专业性的讲述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学案等,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4)运用史料,培养思维。作为一门中考科目。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概念的认知、问题的把握、特征的分析等,是中考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的效益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归纳复习材料、解释图表信息、归纳阶段特征、辨析人物事件、探求历史规律的能力,使之在应对相应的问题解答时,有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减少在做题时出现思维的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相当的材料分析设计意识,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有关方法和材料、全面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变式迁移、独立做题、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实施。

各模块按课堂学习活动可分为三种课型:情景式课型、破题式课型、对话式课型;各模块按教学内容程序可分为三种课型:新授课课型、复习课课型、讲评课课型。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展开阐述,仅以思品模块情景式课型为例。

这类课型主要的外显形式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由具体的情景作为引领,这些情景包括图片、视频、学生表演等等,但无论哪种情景形式,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围绕情景材料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以九年级思品《灿烂的中华文化》施教为例,在引入时呈现的是“奥巴马登长城”的情景,目的是引出中华文化的课题,进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呈现教师登长城及“山海关旅游收入”等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以此情景为凭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呈现本人拍到的照片及网络上“脑残体”文字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讨论游客的这种行为及产生的后果,目的是教学如何继承和发扬广大中华文化。

三、成效与反思

(一)符合学习规律,提升综合学力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这个人们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即学生的获得与应用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故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课堂只是注重了听觉与记忆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综合认知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培养了大量“只会记忆知识”的“高分低能”学生。而“学为中心,教学生学”新范式课堂通过“独立先学、合作互学、展示交流”等学习活动的组织,实现了“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综合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符合学科特色,达成教育目的

思品与社会学科由初中思想品德和初中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组成,“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是这两门课程的共同性质,“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理念。故我们的思品与社会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学会生活;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小课堂如何走向大社会”,让学生学会做人。显然,以前思品与社会“教师讲,学生听”的“唯知识”的课堂只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吸收者与接受者,而根本不会处理其所面对的社会大环境、个人直接遇到的学校生活小环境与家庭环境的种种关系,生活、生存能力得不到提升,我们的课程目标也就得不到实现。而“学为中心,教学生学”思品与社会新范式课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真正达成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课程教育目的。

(三)符合评价要求,促进教学有效

第7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图像系统;用图;能力

Abstract: In the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he study image’s primary purpose is to let the student in the life practice, solves the actual problem nimbly using the image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er wants to utilize the geographic pattern system fully, the relation production life practi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domestic current event hot spot, the focal point, in inquired into that “the life world” promotes the student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to use the chart ability.

Key words: image system; chart; ability

捷克著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道:“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当做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有一定用途的去教。”这就是说,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东西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我们身边的事实之一,并且还要让他们懂得,掌握这些知识对生活是很有用处的。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后劲去学、去主动地了解和掌握它们。地理图像系统尤其是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教学中,几乎每一节课都会用到图像,读图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不会或根本不习惯于用图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运用地理图像系统,培养学生生活中的用图能力呢?

1利用地图、景观图片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掌握获取并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表现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界或经济事象的地图、图画、照片、剖面图、示意图等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再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应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读图解惑,进而掌握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讲授《中国的铁路和公路》一课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布置学生对照地图,设计从常德市到张家界、岳阳、到杭州、苏州、泰山、到北京等地进行旅游的最佳路线方案,要求在地图上标注所选择的交通方式、途经城市、穿过的地形区及沿途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等。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非常兴奋,他们都积极参与,除主动在课本上查找相关资料外,还多途径去查找其他信息,综合应用多种地图,通过讨论合作,最后拿出令人较为满意的方案。这样的训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提高学生的用图水平。

2结合图像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图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要学会用图,首先就要在读图过程中建立空间概念,这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习惯于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辨别各种物体,如教室、操场、树木、校门等位置关系,而地图所表示的空间关系、空间范围,却远远超出他们的视野所及,因此,教师应多用图像系统,依靠直观方法进行教学,并加强指导学生结合图像制作等实践活动建立起较大范围内的空间观念。

新教材中有很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其中就有许多是图像制作等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基本的点和线,理解并掌握经纬网的应用,建立空间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绘制校园简易平面图或上学路线图,使学生认识、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初步掌握绘制地理草图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用图意识;制作基本地形模型,并在制作的过程中观察、认识并理解等高线和实际地形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3联系“生活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在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要重视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

初一地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学会看地图》的课后“活动”,是根据一幅简单的指向标地图,查找相关事物的地理位置,判读方位,并根据图中的比例尺计算直线距离等。这一道活动题就是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例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重新选取学生所在地区的地图,将“活动情境”变为“生活情境”,设计一些更为实际的问题,考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图像知识。

4联系身边的新闻事件,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

地理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对社会负责任的国际性的公民,当然也应该多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尤其是“在知识方面,地理教育绝不是某些现象和事实的罗列,以及各种资料的简单堆砌和记忆。而必须着眼于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各种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环境内各系统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和理解。”教育既然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那么地理教育自然也不能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让学生能够多结合身边的新闻事件,通过自己的探究,去理解国内外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等,促进“四个学会”,做社会中的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和细心的国际国内形式的观察员,不仅要关心我国的一些大事,如“神州六号”成功上天、西藏铁路的开通、三峡大坝已经开始蓄水发电、“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现状等,还要关注与世界区域有关的一些事件,如印巴核武器竞赛、韩朝和谈及朝鲜核问题、巴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等。

第8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 基于线性景观文化廊道的武汉东湖湖岸空间形态整合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武汉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市低碳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及策略 基于SWOT的乡村旅游分析 基于黑色旅游视角下重庆防空洞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青奥会背景下南京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休闲时代背景下的辽宁温泉旅游SWOT分析 武汉东湖景区营销分析 基于SWOT分析下的泰州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SWOT分析下的酉阳县区域旅游发展研究 保护生态环境背景下武汉东湖环湖绿道设计 基于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武汉市红色旅游景点推广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旅游营销策略分析 武汉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 武汉东湖文化资源的旅游商品化及其发展思路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红色旅游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阳江滨海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庄园旅游开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基于旅游背景下的武汉东湖景观swot分析 基于旅游背景下的武汉东湖景观swot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毛 婷 ")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我认为这对于景观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也不愧为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分析基于被设计对象的各种背景要素,充分认识武汉东湖各种因素的综合力量,才能做出立足地方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吸引旅游客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滨水旅游景观。关键词:武汉东湖;旅游;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75-01一、武汉东湖景观旅游的优势(一)文化优势区域研究法是城市文化特色定位研究的基本方法,而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等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对城市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有3500年的建城史,武汉东湖是展示武汉地域性文化与提高城市品味的绝佳地段,因为这里汇聚了高品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据统计,自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920万人次,仅听涛和磨山两个景区旅游门票和旅游服务收入就达1亿2千万元。根据武汉东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从旅游产业组合的基本要素出发,可以整合为: 荆楚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二类。1.荆楚文化①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的青铜铸造工艺、丝织刺绣工艺、漆器制造工艺、哲学、散文、辞赋、音乐、舞蹈、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②名山古寺文化。武汉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2.现代科技文化主要分为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两个方面武汉市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科技人才在中部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优势。其资源组合系统主要有:717研究所、光电研究所、水利部水生态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七十家。其中国内顶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1家;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科技机构25家;国家级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家;具有国家顶级设计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6家。

第9篇: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在教学中和课余多观察、多总结

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学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在教学中要观察老教师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对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对学生骨干的培养,要观察学生在课余活动中所玩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了解他们制定的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对这些规则加以总结,并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之中很好地推广,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多实践、多利用

由于地域不同,资源的特色不同,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在教学中要多利用这些可用的优秀资源,为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锻炼身体的动力。

三、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体育课堂和课程资源也应该有所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堂教学创新一条非常有效的手段。资源的创新要根据本地区、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从而创新出适合学生身体发展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服务,为学生快乐学习和科学锻炼服务,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多交流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体育教学中不可能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考虑得很周到,在方方面面都处理得合理,所以在平时多和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技能,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和意见。例如打乒乓球时,他们采用一球挂号的方法,挂上号后再采用三球制或六球制的比赛方法,在六球制中到1:4、2:5时就下台,这样比赛的好处是轮转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同时每球必争,认真对待每一个球,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又不乏人情在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感到自己一定能胜对手,就让他挂上号,在比赛中顺利地保住自己的台主位置,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另一个方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只要我们多和同行交流,多和学生交流,多和社会爱好体育的人士交流,就会开发出更多的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服务。

五、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