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堂经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课堂;真实语境;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中,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对于听到或读到的英语词汇和句子虽然熟悉,却搞不清在具体语境中句子的确切含义;或者在运用英语时,常常有表达出不符合英语习惯的或与使用场合不协调的语句。二、真实语境的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众所周知,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课堂形式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英语教材中的有些重难点,学生听起来不一定能理解,但是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语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可以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交流、探索、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交际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一)行动研究的目标:
本文以课程标准和有效语境创设的相关内容为指导,通过行动研究探索真实语境创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践和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针对课文教学重点,总结出可行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方案:
第一次行动研究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实际操练。
第二次行动研究目标:利用本课文本设置有效语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本次行动研究是在本校五年级的两个班开展的。将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六册Unit 1 Lesson 5 What do they like to do?这一课分别在五(1)班、五(2)班实施课堂教学。课后通过前一个班具体情况进行反思并修改教学设计,再对下一个班进行教学,经过不断地反思和理论分析找出有效设置真实语境的方法。
教学内容: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六册Unit 1 Lesson 5 What do they like to do?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介绍李明及家人喜欢干什么,属于My family这一话题。主要句型是I like to…和He/She likes to …。所涉及的是学生熟悉的活动,如play checkers, work on the computer等,重点要区别like to与likes to。
学情分析:由于是农村的孩子们,英语的学习氛围不浓厚,而且很多家长并不能起到辅导的作用。有一部分的孩子们对英语已经开始感觉到枯燥乏味了,因此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语境中去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知识。
第一次行动研究: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真实语境活动,引导学生实际操练。
(1)教学过程描述
这是在五(2)班上的一节课,该班学生总人数为32人,英语水平中等。在本次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我设计的导入环节是看动作,猜短语。在做完动作之后,大部分的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课堂上,于是紧接着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呈现新知:首先,衔接导入环节的动词短语,抛出句子:I like to read a book.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 like to ……”这个句型学生已经学过,所以表达起来并没有问题。接着,通过实物展示学习新单词“newspaper”, 并加上动作引出新短语的学习“read the newspaper”.在学生完全掌握了新词和新短语的基础上,接着便引导学生通过传递玩偶的游戏操练新词、短语和句型“What do you like to do? I like to …”
重点知识呈现部分:本课的重点是在巩固表示娱乐活动的动词短语基础上,正确区别运用like to与likes to,特别加深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理解。紧接着我将引出I know Wang Tianyu likes to read books. She is a girl. So We can say: She likes to read books.通过师生交流和板书,自然渗透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变化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理解中进行运用。接着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展开采访调查活动来巩固练习所学句型。
课文的详细理解:在学生完全理解了新词和重点句型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通过提问,听音,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让学生能整体理解文本。
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写的任务Choose one of your family member, write about his/her name, age, what does she/he look like? what does he /she do?And what does he/she like to do?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展示。最后,让表现相对较好的小组上台展示。
总结环节:利用本课文本内容,让学生一起Chant,以巩固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记忆。
(2)反思与发现:
在本次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按照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但是却没有趣味性;在交际活动中,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学生的采访没有得到展示,因此,学生的成就感也未能得到满足。
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我对全班的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研究调查问卷,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95%,这就意味着本课已基本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另外,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喜欢“小采访活动”,我分析是因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机会比较多。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证明设置真实的语境可以将机械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总的来说,本次研究基本达到了研究的目标,即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真实语境活动,引导学生实际操练。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导入环节并不够自然,也未能体现本课的主题语境,没能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第二,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对于新句型的理解和运用不够。仍然是由于教师对语境处理的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对新句型的理解得不够透彻。
第二次行动研究目标:利用本课文本设置有效语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教学过程描述:
导入环节:课件出示Li Ming家人的全家福,提问:Who are they?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语境。复习了Li Ming’ s Family Tree之后,引出歌曲《Family Love》,紧接着出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o they like to do?”
新知呈现:课件出示课文的一幅插图,让学生回答问题。利用本课文本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这样的具体语境中,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清晰、快速的学习了新知。
在文本的第二部分,利用有趣的猜一猜游戏:What do Li Ming and Jing like to do?猜测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之后通过Li Ming和 Jing 的爱好的不同,让学生直接善于发现、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即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like后面要加 “s”.自然渗透了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变化的语法知识和相同与不同。
巩固练习环节:在本环节里,仍然使用“小组采访的活动”,让学生自由采访。
拓展环节:由Li Ming家人的全家福延伸到学生自己的全家福,小组内展开讨论,在真实的语境中,学生的表达更自然、更流畅了。
(2)反思与发现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大的语境,就是由李明的家人延伸到其家人的喜好。最后再拓展自己家人的喜好。学生们很感兴趣,由于是和他们自己息息相关的,所以表达起来也更流畅了,本次的教学各个环节也更加流畅了。
同样,本次研究之后,也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调查问卷,发现有59.5%的学生觉得本课不难,比较容易理解。有59.5%的学生能够选出“What does Li Ming’s aunt like to do?”的正确答案,这就体现出在设置的真实语境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的印象,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住本课重点知识。和上一次教学相比来说,本次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时间上也把握比较好,对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处理得相对得当。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四)行动研究小结:
本节课我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作意识等。两次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使得第二次的教学效果更好。但是,本次教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教学节奏仍然太快,学生有跟不上的情况。第二,在课的总结部分处理的不够恰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知识结构。
四、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创设真实语境的几点教学建议
有效创设真实语境对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通过本次的教学行动研究及深入的课后反思,笔者归纳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创设真实语境的几点教学建议:
(1)导入环节和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紧密、流畅。
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意这部分内容与新知的联系性。例如,在第一次行动研究中,以做动作猜短语来做导入部分,并不能显而易见的体现本课主题,缺乏联系性,因此学生感觉会比较紧张。
(2)充分利用教学材料设置有效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新词句,为学生培养语言能力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我认为,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因此,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新词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所学知识,深化知识记忆。并在具体语境中去运用所学知识。
(3)在教学中,教师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要密切与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情感态度相结合。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取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措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贯穿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走入语境、理解语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参考文献:
[1]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4):33~37.
[3] 林立,200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王金霞,2010,《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策略》,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