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安全运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运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运营报告

第1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危妊娠;管理;母婴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53-02

高危妊娠无论对孕产妇本人还是胎婴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增加。特别是重度高危妊娠会对母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是保证安全妊娠、确保母婴安全、降低胎婴儿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金江镇卫生院妇保组扎实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础上,把重症高危妊娠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行全方位管理(妇保组由妇产科医生组成,职称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三级)。经过我们的努力,成功的挽救了4例濒临死亡的重危孕产妇的生命。重点监护管理2例重症高危妊娠至安全分娩。追踪管理28例重症高危妊娠。没有发生因重症高危妊娠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现象。

1具体做法

1.1领导重视,大力支持

各级领导对本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网络。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是扎实做好农村高危孕妇管理工作的有利条件。

我镇妇保组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从副县长、县妇联、卫生局长、保健院院长到卫生院长,都十分重视妇幼保健网络的建设。对妇幼保健工作特别是高危妊娠的管理都给以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先在财力上、人力上给以大力支持,健全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在县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的管理指导下,我镇增加了村委会与村级妇幼卫生协管员数名。由政府出资每人每月适当补助,落实并增加了妇幼保健经费。解决了人力不够,经费困难的问题。年终卫生局及县保健院根据考核结果给以表彰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此外,各级领导还定期听年工作情况汇报与重点病例管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对于那些重点、难点且贫困的孕妇病例,院长及妇保人员一起入户做思想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动员住院并减免孕检费与住院费。对山区少数高危特困孕妇,由领导倡议职工捐款,给以全免住院医药费。使患者与家属深受感动。特别是2005年始,云南省降消项目拨专项救助贫困孕产妇资金。给我们乡镇级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结合新农村合作医疗减免政策,使我们高危孕妇的管理工作能更好的顺利开展,并提高了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2007年香格里拉县卫生局为了提高全县住院分娩率和高危孕妇管理率,在使用降消项目资金和农村合作医疗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文件,规定顺产住院费500元,剖宫产住院费1 200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贫困孕产妇及高危孕妇的孕检费及住院费困难的后顾之忧。使高危孕妇能自觉进行孕检与住院分娩。

1.2制度落实,措施得力

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和《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监督评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高危妊娠中重度高危的管理。根据降消项目责任目标,在卫生院又成立了危急孕产妇抢救小组。把可能造成母儿危险的重症高危孕妇作为重中之重的管理对象。对其进行重点及时的管理追踪。

为了降消项目能在高危孕产妇管理上得到规范、顺利、有效的实施执行。我们院妇保组在不断强化落实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工作指责及分片包干行政村孕产妇的管理。明确了乡村级工作范围与指责、任务与指标。使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2000~2008年以来,镇医院妇保组还加强了村级保健医生工作情况的质量控制,每季度进村入户进行工作质量检查。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加强了乡村两级妇保人员的责任心。有力地保证了管理质量。使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追踪得到实实在在的进行,为确保母婴安全夯实了基础。

1.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

我院妇保组根据降消项目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书,组织人员到各自然村开展“孕妇学校”,讲解孕产知识,动员住院分娩。并利用宣传栏、VCD片、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保健知识传授给群众,使孕产妇认识到系统管理的重要性。自愿并能按期接受产前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把针对性的保健知识送到孕产妇家中,提高她们自身和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对重症高危妊娠者加强管理,从而保证其安全妊娠和分娩。

2结果

2000年1月~2008年9月30日,金江镇妇保组共追踪管理重症高危妊娠28例。我们通过入户追踪管理,一对一的宣传教育,督促产前检查、服药或入院治疗。管理的28例重症高危孕妇全部安全分娩。在金江镇妇幼保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9年来金江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保持在100%,没有发生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3体会

3.1领导重视、保健人员认真扎实工作是基础

通过这9年来对重症高危孕产妇的成功追踪管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管理措施的得力、制度落实、保健医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健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是扎实做好农村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更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3.2关注重点个体和群体

我们的经验是在扎实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和群体。给以她们更多的关注、更多更好地服务,从而保证其安全妊娠与分娩,最终达到母婴安全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萍.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68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60-61.

[2]俞洁茹. 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评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137.

[3]尹红,莫建娇,唐年娥,等.永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94.

第2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tro vehicle manufacturing is completed before the formal launch of test and inspection acceptance and vehicle operation safety assessment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including relevant methods,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measures.

关键词:地铁车辆试验检验验收安全评估

Keyword:vehicle;test;inspection;acceptance;safety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地铁由于其载客量大、准时、低碳环保,备受青睐。截止2012年底,我国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达2,017km。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的地铁运营已经形成了网络,并且这种运营网络还在不断扩大。北京于2013年3月已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世界第一繁忙的地下铁道,上海地铁700万以上大客流日渐常态化,其中最大日客流量达到近850万人次。此外广州日客流量达500万人次,深圳日客流量达200万人次,可见地铁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

地铁运行体系中的关键设备车辆系统在制造完成后要进行各种试验,同时要通过各种检验和验收,以保证投入正式运营后的安全可靠。地铁车辆试验分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其中型式试验在项目首列车上实施,例行试验则应针对每辆车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车辆检验和验收包括:出厂检验、到货检查、试验线调试、初验收和预验收等,之后要对地铁车辆运营安全进行评价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营。地铁车辆在通过车辆质量保证期验证后进行最终验收。

2 车辆试验

车辆制造完成后投入运营前,在首列样车上将按照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内容以GB/T 14894-2005标准为基础,除对某些项目的试验另有规定外,试验和计算均以最大运行速度为基准速度。车辆试验包括3个方面,型式试验:以证明其设计的正确性和产品性能;例行试验(出厂试验):对相同设计产品进行的试验;研究性试验:仅为获得某些信息而进行的试验,研究性试验项目不作为验收项目。

2.1车辆型式试验内容

列车制造完成后投入使用前的型式试验,主要包括静态试验和线路运行试验项目,要求首列车在车辆厂和用户实际线路上进行,试验内容以合同文件和GB/T 14894-2005标准为依据。静态试验项目包括:称重试验、噪声测量试验、压缩空气设备的气密性检查和运行试验、耐压试验、照明试验、工作条件和舒适性检查、车辆采暖试验、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检查、接地线和回流线检查等;线路运行试验包括:最大坡度试验、牵引性能试验、空转滑行保护系统效率测定、再生制动试验、列车故障的救援试验、制动闸瓦和车轮的热容量试验、紧急制动/快速制动试验、电空混合制动试验等

2.2车辆型式试验要求

如果设计、工艺、生产场所、材料有所改变,型式试验及相关的列车试验将重新进行。 试验前需制定试验大纲。试验大纲包括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设备、仪器仪表、时间安排、应用标准、评定标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型式试验完成后,需在2个月之内向甲方提交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原始数据测量规则、计算公式、 图表、 试验结果与技术规格书中规定容许值的比较、误差分析、结论等。

3 车辆检验与验收

3.1出厂检验

在型式试验完成后进行出厂检验,主要检查内容为:检查部件及整车的生产、安装和内部结构以及车辆状态。

①制造商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图纸,对不符合 “技术规格”要求的进行整改,并作为将来车辆验收的依据之一;

②抽查将要装车的零部件、生产工艺和现场记录等,对关系到车辆质量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③静态调试和动态检查,目的在于证实列车及各系统的功能基本正常,可以发运至用户所在地;

3.2到货检查

①对到货的列车完成编组后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内外清洁、无损伤;随车

文件和技术文件资料齐全;

②出具到货检查报告并由有关各方代表签字;

③到货检查中发现的货物箱数短缺、包装损坏等现象,应做好记录并签字确认。

3.3初验收

对列车进行初验收部件包括:

①车下设备检查:走行部、制动装置、电气系统、受流器、车钩、车体外部

②车上设备检查:电气系统、空调控制柜、内装、贯通道

③车顶检查:车体车顶检查、车顶空调检查

④通电功能检查:基础数据测试、制动系统功能测试、电气系统功能测

试、车门功能测试、空调功能测试

3.4预验收

3.4.1首列车的预验收

①首列车到达用户现场经调试后,做预验收检查,进行正常操作及功能检查。

②首列车试运行此期间不得出现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③用户根据预验收报告向制造商发放预验收证书。

3.4.2后续列车的预验收

①在用户现场进行(包括静调和200km动调)。

②制造商需随同列车提交该车的整车例行试验报告、车辆履历簿、出厂前检查报告、在用户现场的调试报告及随车附件等。

③预验收进行2000km稳定试运行,列车投入实际运营。

4 地铁车辆运营安全的评价

车辆运营安全的评价包括车辆安全性能与安全防护措施、车辆防火性能、车辆可靠性。

4.1 安全性能与安全防护措施评价标准

①车辆防止脱轨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倾覆系数应符合GB/T 1489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的有关规定。

②列车两端的车辆可设置防意外冲撞的撞击能量吸收区。

③动车转向架构架电机吊座与齿轮箱吊座应在寿命期内不发生疲劳裂纹。

④客室车门应具有非零速自动关门的电气联锁及车门闭锁装置,行驶中确保车门的锁闭无误。

司机台应设置紧急停车操纵装置和警惕按钮。

前照灯在车辆前端紧急制停距离处照度应符合GB/T 7928《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4.2 车辆防火性能评价标准

①.车辆的车顶、侧板、内衬、顶棚、地板应使用不燃或阻燃材料。

②.车厢地板上的铺物、座椅、扶手、隔热隔声材料、装饰及广告材料等应使用不燃或阻燃材料。

③.各电路的电气设备连接导线和电缆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所用材料在燃烧和热分解时不应产生有害和危险的烟气。

4.3 车辆可靠性评价标准

车辆由于故障退出服务(下线)统计不大于0.1次/编组•万km。

5 结束语

地铁列车在投入正式运营前的试验、检验验收和安全评估是保证地铁列车运

营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经验表明,在对列车的试验和检验中,会发现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对于提高列车质量、保证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对于地铁列车的试验、检验验收和安全评估,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严肃认真对待,以期在正式投入运营后,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平稳舒适的交通工具。

参考文献

第3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关键词:燃气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生产运营

1前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其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对于城市居民的燃气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城市燃气施工工程出现问题,就会对市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的燃气建设中,针对其中存在的设备管理问题、燃气工程设计方案不科学合理,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避免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促进城市燃气工程的顺利施工,保障城市燃气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的难点

2.1施工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其施工设备管理存在漏洞,是其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安全缺乏监管,使得设备存在不符合使用标准的问题,加之工作人员不能正确使用设备,进而在施工中出现失误,影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

2.2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漏洞

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漏洞,对设计方案不能科学的进行规划,也是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燃气工程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情况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进而使得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不符合其施工情况。

2.3安全措施和教育不到位

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建设中,对工程的安全措施的实施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到位,进而影响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建设。由于燃气工程施工建设中其不安全因素对燃气的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燃气施工建设的安全措施的实施和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解决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问题的策略

3.1强化安全措施的实施和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措施的实施和安全教育,是解决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城市燃气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对工程施工进行安全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对用电进行安全管理,在用电管理中,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资格证,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方可上岗。之后,在安全措施的实施中,要在带电的周围进行警示牌的树立,防止由于触电出现安全事故。其次,要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进行施工前,管理部门要针对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解,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在进行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要强化安全措施的实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而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燃气工程的顺利实施。

3.2加强对施工设备进行监管

在进行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监管,规范使用标准,进而保障城市燃气安全生产运营管理质量。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设备的安全使用是城市燃气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安全规范。在城市的燃气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监测,定时对设备进行管理,保障设备能够随时使用。同时,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对监测人员进行责任分配,一旦设备管理和监测出现问题,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进而减少其相互推卸责任和扯皮现象的出现。此外,通过对设备管理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条例规范,对设备管理进行制度化,进而保障施工设备的质量。故此,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设备的安全标准,加强对施工设备进行监管,进而提高城市燃气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

3.3优化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

在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中,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良,进而提高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效率。在进行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中,首先要先对施工区域进行调查,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其形成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以及建筑物分布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包括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之后设计人员根据调查报告对城市燃气工程进行图纸设计,在没有涉及到施工安全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进一步优化施工的设计图纸和方案。此外,在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中,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解,使得施工能够顺利实施。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能擅自改版施工图纸,防止出现施工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优化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保障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提高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的燃气工程施工中,保障燃气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是我国燃气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城市居民安全使用燃气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对我国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中的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的实施以及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监管,优化燃气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而不断提高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运营的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鑫.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2):00302~00302.

[2]吕慧.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16(7):191~191.

[3]冯渝华.谈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1):52~52.

[4]周士崇.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130~131.

第4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关键词:运营安全 结构监测 日常巡查 管控

X924.3

1.引言

在地铁建设与运营工程当中,沉降往往是造成隧道开裂、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地下铁路而言,隧道的沉降将会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联动监管、分工负责、及时处置”的原则,重点对地铁隧道永久结构监测、保护区结构监测和巡查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对地铁运营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变形监测的实施

运营线路永久结构监测是指对线路结构、轨道和设备设施等进行的长期变形监测;保护区结构监测是指保护区内因其它工程的施工而对地铁结构进行的变形监测。巡查分为日常巡查和保护区巡查。日常巡查是指对结构、轨道、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常态化形变和表象检查;保护区巡查是指对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活动的检查及其对影响范围内地铁结构、轨道、设施设备等进行的形变和表象检查。

变形监测是用测量仪器以地方坐标、线路或轨道中心线等为基准进行监测。当采用“独立、假定或相对”基准时,零状态应进行联测和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测。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水平和沉降位移、断面变形、收敛、垂直度、裂缝、渗漏水等。监测内容和频率应根据结构型式、线路所处水文地质条件等分别确定,并根据变形数据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内容。每次监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包含本次变形量、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变形曲线图、裂缝与渗漏情况及图片等内容;零状态还应进行摄像,全面记录结构、轨道、设备设施等的初始状态。

保护区结构监测方案应经专家评审通过,监测基准应与工后、轨后、永久监测保持统一或进行联测,并将它们的监测点纳入到保护区的结构监测工作中。

相关部门应建立巡查制度并纳入到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中,并视巡查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3.数据的整合、分析与安全评估

为便于数据分析和管理,永久监测数据应与保护区监测数据和巡查信息进行整合。

变形监测数据控制指标: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总变形值为限值,限值的三分之一为报警值,限值的三分之二为警戒值,并以结构累计变形值和变形速率作为监控指标。

根据监测报告对监测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分类统计和预测等后,形成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应包含:1)车站、区间监测数据小于报警值、报警值~警戒值、警戒值~限值、大于限值的监测点个数及占总监测点的百分比;2)监测点变形速率、曲线和累计变形量;3)最大变形点变形曲线和速率;4)周边施工工况与地铁变形情况时空对照;5)渗漏、裂缝统计;6)报警值以上数据的预测和预报;7)建议和采取的措施等。当变形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以上时,除上述内容外,报警值以上区域还应增加以下内容:8)隧道结构所处地质条件及地铁设计、施工情况;9)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相对弯曲率;10)轨道状态和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

4.安全管控及处置

(1)监管单位应根据监测进展和数据变化情况等,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并重点研究变形超标区段的处置工作和编制简报。(2)当结构监测数据超出限值时,且变化速率超标时,在非保护区监测区域,监管单位应及时提交安全评估报告,研究处置方案;在保护区监测区域,应及时通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咨询会,确定下一步工作和方案。(3)当结构等出现非正常情况,如鼓出、裂缝(增加或发展过快)、新增渗漏水、道床与结构脱离等形变和轨道平顺度、设备设施发生变化等情况,监管单位应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5.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结构监测是结构养护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监测数据判断结构的安全并指导结构养修,两者密不可分,因此需要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及时。但是目前大多数地铁单位监测内容及手段单一,仅将沉降监测作为监测项目,监测手段也是人工监测。在未来的监测工作中,可以逐步扩展监测内容,监测手段上大力推广自动化及人工辅助相结合,将单一性监测变成综合性监护,以全面把控地铁结构状态。(2)为防止管理部门及环节过多,容易导致工作流程繁杂,影响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问题,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细化监测管理工作,多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大监测项目管控的力度、深度,加强现场巡查、抽检,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等,力争工作流程机制化、全面化,以切实适应各地区地铁的特点。

第5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 本报记者 张乔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热的词就是“移动电子商务”了。近日,艾瑞咨询报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电商业务已超过移动增值业务,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大细分行业,占国内移动互联网业务总量的42%。近日,咨询公司智库在线的一份监测报告显示,中国联通“沃商店”自2012年3月至今,新增应用数量放缓。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让电信业和互联网碰撞得更为直接。而在电子商务领域,通信运营商的前途命运备受质疑。随着移动电商用户的增长,通信运营商能否渡海,有待它们各显神通。

近年来,运营商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除了手机支付和手机交易的迅速发展外,运营商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购物平台。2009 年以来,三大运营商意识到内容服务对其主导地位的冲击,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中国移动的“MM 商城”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如此,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笔者归纳了移动电商发展不尽完善的三个方面。

第一,移动支付安全性受到质疑。用户总是青睐有身份验证或者有第三方保证的支付方式。而目前主要的移动支付方式为:话费、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以及采用预存等方式在移动服务商里建立的专门账户。

第二,运营商依托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有着先天的优异条件,然而,被加上“户口”的手机品牌不能跨运营商使用,无疑使运营商失去了大量的网外客户。比如,飞信自从诞生之日起,数年的时间里,其功能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依然主要停留在中移动运营商旗下网络的范畴。而米聊、微信的崛起,让飞信的发展步履维艰。

第6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安全管理

1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最新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40个城市(不含港澳台)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6736.2km。共有65个城市线网规划获批,63个城市在建规划线路总长达7339.4km[1]。为此,切实加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2];另一方面,沿线建筑工程大量开发和施工,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危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10月12日,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因隧道上方违法施工,隧道被钻机刺穿,钻管砸坏行驶列车,泥浆大量涌入轨行区,造成该段轨道交通停运,大量乘客滞留;2017年12月6日,某市轨道交通11号线因隧道上方违法施工,隧道被打桩机作业击穿,致使列车与桩头发生碰撞,列车严重受损,相关轨道交通设备不同程度损伤,运营被迫中断。因此,若缺失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将严重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安全、运营秩序甚至是乘客安危[3]。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交通命脉,其安全性极为重要。轨道交通要保,大楼要建。切实加强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城市建设及物业开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2控制保护区管理

2.1制定管理制度

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必须合法、合规、合理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是必要前提。行业内相关管理制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城市轨道交通条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实施办法》。《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是地方性法规,是各地关于轨道交通的最高效力文件,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均应制定轨道交通条例。在制定轨道交通条例之前,大多在建城市均会先制定和出台《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作为轨道交通管理的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实施办法》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制定的实施细则,旨在明确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的具体流程。

2.2明确管理范围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交通运输部门及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划定,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阶段,以沿线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中线为基线,每侧各60m范围内为控制保护区。在建或建成线路控制保护区分为安全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两个层次,其范围分别如下:1)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外边线外侧5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2)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外边线水平投影外侧3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3)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外边线外侧3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4)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变电站、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集中供冷站、基岩标、分层标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和场段用地范围外侧2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5)轨道交通过河、湖隧道工程结构外边线外侧各100m内为安全保护区,50m内为特别保护区。

2.3落实管理工作

关于具体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方案审核、安全评估、实施监管、巡查管理、应急管理、归档管理几个部分。1)方案审核。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核主要分两个阶段:a.用地出让阶段。根据轨道交通在建及规划线路对拟出让地块提出控制性建议。b.方案联审阶段。依据相关规范,根据建设项目与轨道设施的空间关系、建设地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工程设计方案、受影响轨道设施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状况判断项目建设对轨道交通的影响程度分级,并提出方案联审意见。对轨道交通影响程度较大的项目,进行轨道交通安全专项评估。2)安全评估。对轨道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需开展专项安全评估及专家审查工作。轨道交通安全评估通过计算分析、工程类比和专家咨询等,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的外部作业实施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量化外部作业对临近轨道较近结构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根据风险性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预防或防护措施,以保障外部作业实施过程中轨道交通结构的安全。安全评估工作应贯穿于外部作业的设计、实施、工后等多个阶段,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现状安全评估、外部作业影响预评估、外部作业施工过程评估和外部作业影响后评估。3)实施监管。实施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施工前备案管理。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到轨道公司备案,并签订《轨道交通设施保护安全协议》。b.施工过程监管。监管项目是否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安全评估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的保护措施。根据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对轨道交通设施的潜在风险,提出需重点监管的工程,确定关键监管工序。c.监测管理。重大影响项目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专项监测,审阅轨道保护专项监测日常报告,及时掌握轨道结构状态,处理轨道保护监测数据报警。d.安全后评估管理。工程对轨道设施影响趋于稳定后,结合施工总结报告、轨道保护专项监测报告(必要时),编制《工程建设对轨道交通设施及运营安全影响后评估报告》,并通过评审,适时结束工程实施监管,解除双方安全协议。4)巡查管理。已建、在建线路日常巡查管理。制定巡查计划,对已建和在建线路控制保护区开展定期巡查,掌握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项目建设情况和对轨道交通的影响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劝阻和上报。巡查完成后,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以及下阶段处理建议。规划线路日常巡查管理。制定巡查计划,对规划线路控制保护区开展定期巡查,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批复方案实施,对于未按批复方案实施的工程,现场应及时告知制止并要求整改。5)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可以分为:应急预案管理、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在项目施工备案阶段,对项目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后予以备案。现场监管阶段,根据工程对轨道的影响程度,到现场监督检查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出现危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情况,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生效后,轨道公司需监督执行相关工程施工应急预案。6)归档管理。轨道控制保护区建设项目全过程记录及归档,包括项目工程审查审批、过程监管资料和监测总结报告等各种文字、图形和影像资料,按轨道公司归档资料管理办法归档。

第7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本文就地铁在不同阶段的系统维修管理模式初步分析了地铁运营业主、维保方对地铁电梯运行产生的干扰。

关键词:自主独立维保;外包维保

1.地铁电梯系统维修保养内容概述

地铁电梯系统是为乘客创造一个往返于地面和地铁列车间的运输工具,是提升地铁客运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乘客无障碍、安全、舒适出行的必要公用设施,主要由自动扶梯、无障碍乘客电梯和轮椅升降平台组成。电梯因其设备功能的特殊性,其维修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乘客的搭乘舒适度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做到周期性地对设备进行保质保量地维修和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梯事故(故障)的处理原则:在运营期间对故障的处理要求“先修复后分析”。当维修人员接到故障报告后应在60分钟内(应急救援应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若预计修复时间将超过2小时或无法修复需请求技术支援时,专业工程师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应按流程规定向调度回复请求消除故障号并填写故障处理记录。重大设备故障还须由专业工程师组织进行分析并提供故障处理分析报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整改以避免今后出现同类故障。故障分析报告应存档备查。

2.自主独立维保模式的优劣分析

自主独立维保模式是指在地铁电梯安装、调试完毕,试运行合格并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合格证后,方可移交至地铁运营公司,由地铁运营公司全权负责其运行、保养、维修工作。

这种维保模式的优势在于: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交通系统的实际管理执行机构,其职能涵盖了包括地铁电梯系统在内的所有地铁运行子系统,在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方面容易全盘考虑、统筹安排,责任可落实到具体人员,责任界定明确,有利于扩大地铁运营公司的职能范畴,增强地铁运营公司的独立性。

这种维保模式的缺点在于:安全监管和维修需要独立设置,可能造成地铁运营公司内部维保部门人员编制过度膨胀,工作量不够均衡,形成人浮于事,互相推诿责任的不良局面,进而导致日常维保工作质量的降低。一旦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紧急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其次,作为地铁运营公司内部独立的职能部门,维保部门势必要求大笔经费投入保证供应大量的日常设备及备品备件,如果缺乏有效的财政核算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地铁运营财政资金的无谓流失。此外,核心技术和专用备品备件依然受制于人。简而言之,自主独立维保模式对外界的依赖性较低,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当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其运行处境必将日益艰难,故国内较为明智的地铁运营业主一般较少考虑将此种维保模式作为地铁运营全过程管理的唯一选择。

3.外包维保模式的优劣分析

外包维保模式是指运营业主授权具有相应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质的外包维保商全权负责设备维保工作,包括每天定时派人巡检、记录设备运转状况,响应、处理所有地铁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供应安装替换所有设备耗材。

根据业主管理力度,外包维保模式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不同的子模式:

(1)由维保商执行一切地铁电梯系统的具体维护保养修理工作,业主对维保过程进行调度、监控、检查,并全权负责维保所需配件材料的供应管理;

(2)由维保商整体包干地铁电梯系统所有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包括负责调度维保检修相关人力资源,执行日常监控检查采购供应维保所需一切耗材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使之正常运转运营方原则上不介入维保项目过程管理,只对维保项目的工期质量、费用进行综合控制管理,必要时出面协调关键事务。

这种维保模式的优势在于:维保商负责综合统筹地铁电梯设备质量管控维护,有利于在地铁电梯设备的维保期内组织各类供货商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因其专业且维保人员熟悉设备原理、性能和常见疑难问题,能够以相对较低的维护成本保持设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状态,备品备件较之运营商自主维保模式与联合维保模式更为齐全。另外,省会城市电梯维保服务市场相对成熟,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维保商或大型生产制造单位综合实力均较强,能够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相对较为合理的报价。

所以说,外包维保模式是一种相对成本最低的选择,适宜于当地具有较为成熟的专业维保市场。地铁运营单位通常采取的做法是采用谈判机制、委托地铁电梯的供应商作为日后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维保服务承包商,希望受益于供应、安装、维护保养等一整条成熟而高效的服务链。此种选择相对比较具备现实意义及可操作性,正日渐成为目前国内地铁电梯采购市场的主流做法。

4.运营业主与维保商在地铁电梯维保过程中的风险均衡

任何人造机械的运行都包含潜在故障风险,风险是以一定几率发生的负面事件,它的存在是不以事务操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运营商出于保障地铁电梯系统正常运行的刚性需求,维保商出于赢取业务扩大服务经营范围的刚性需求,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方会合作。电梯维保模式的选择,归根结底是运营商与维保商双方基于不断变化的技术经济状况,对各自所承担的电梯系统运行风险比例的不断分配调整。通过市场行为调节风险分担,是当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与设施管理的主流做法。

第8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纵观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少数已开通多条线路的轨道交通单位对运营介入工作比较重视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更多轨道交通单位仍处于摸索阶段。运营介入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运营介入总体滞后,主要介入时间节点还停留在验收、接管阶段,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缺乏运营方意见。(2)组织机构设置不当,不能提供足够的协调力度和有效沟通渠道。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单位甚至不设立组织机构,导致运营介入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3)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轨道交通公司仅了指导性的原则,无配套的规章文本和工作制度进行落实,介入工作不能顺利实施。(4)工作内容不明确,介入组织工作未能形成标准工作流程,诸多问题不能在建设前期得以反馈、纠正。

2运营介入策划

介入工作策划应与新线工期策划同步进行。针对目前轨道交通介入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需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

2.1成立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需精简高效。依据轨道交通项目管理特点,可成立三层(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垂直管理架构(见图1),统筹管理、分层对接。此机构专门针对运营介入工作成立,不影响也不替代原公司各部门职能,同时满足后期验收接管、联调演练等工作组织需求。决策层的领导组由监管部门、建设单位、运营单位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介入工作的指导方针,决策工作组上报事宜,决定重大问题处理意见。指挥层的工作组由建设单位及运营单位的相关部门经理组成,负责统筹指挥介入工作的开展、协调处理各类问题、督促相关方落实问题整治。执行层的各专业组由建设单位、运营单位专业(车间)负责人组成,负责介入工作的具体实施,汇总、对接、处理各类问题,提出问题处理意见。

2.2建立工作机制

为使组织机构有效运作,必须配套对应的工作机制。运营介入需制定系统化工作机制,包括管理办法、规章文本、工作制度、资料归档等。运营介入总体工作机制见图2。(1)审定、《运营介入新线建设管理办法》。此办法是运营参与新线建设的核心管理文件,明确界定运营介入新线建设工作中各相关方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方式、要求等,并组织实施运营介入工作。(2)建立规章文本体系。依据轨道交通工程特点,与介入工作相关的规章文本主要包括安全(含工地)管理规章、验收工作流程、移交管理办法、联调演练总体方案、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方案等。以上规章,部分可结合前述参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修订或新编。(3)制定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具体体现为运营介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有效运作手段,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周报制度、对接制度、协调制度、考核制度等。(4)成果总结与资料归档。所有介入过程相关的技术资料、会议纪要、问题记录表、现场记录、调试记录、专题报告等均按照工程验收资料归档。在线路开通运营后,进行运营介入总结,形成介入成果文件,作为后续线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2.3制定工作计划

2.3.1采取WBS(工作结构分解)进行工作分解原则上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营前的工程行为均属于建设方职能。“运营全介入”要求运营方全面参与试运营前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可采取WBS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工作结构分解(见图3),以明确运营介入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2.3.2依据工期策划制定介入计划在WBS基础上,提前制定总体计划及实施计划。总体计划应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工期总策划进行制定,主要是统一各部门之间的阶段性工作安排,并落实年度人、财、物等筹备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应结合各设备设施设计、施工、调试具体计划制定,是介入工作的落地执行计划。2.3.3动态调整实施计划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原工程进展会实时变动。一方面,介入实施计划必须随工期实况动态调整、优化,提高计划可行性;另一方面,运营介入也应根据运营筹备的需求(如试运行期3个月等),对工期的实施提出调整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轨道交通线路能如期、顺利、安全地开通试运营。

3运营介入组织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可划分为工程前期、工程实施、验收接管、综合联调演练等4个阶段。运营介入新线建设工作需结合工程实况采取有效方式分阶段逐步组织实施。有效地介入工作方式包括组织调研、开展专题、提供或审核各类资料、参与会议、现场检查、跟进施工作业、参与调试等。

3.1工程前期阶段

(1)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方应向运营方提供规划选线等基本情况;运营方应根据线路运营经验,对工程可行性报告运营相关章节内容提出修编意见,并参加工程可行性报告交流和专家评审会。(2)总体及初步设计。建设方、总体设计单位就设计技术原则及依据征求运营方意见;运营方应选取部分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并就设计文件相关章节内容提出意见。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设计文件初稿,安排运营方参加设计文件会审,并就运营方所提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反馈。(3)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设计(含设计变更)后,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施工图目录和具体图纸资料,并组织运营方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强审工作,运营方及时提出意见。

3.2工程实施阶段

(1)工程招标。在编制工程招标技术文件时,建设方安排运营方参与用户需求书及技术要求的研讨工作,运营方应组织调研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功能要求、技术规格、维护保养、备品备件、专用工器具、专业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需求。建设方安排运营方参与设备系统开标、授标前澄清、合同谈判等工作,运营方及时安排人员参与。(2)设计联络。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设备系统设计联络相关文件,组织运营方专业人员参与设备系统设计联络、设计沟通等相关会议。运营方应结合运营需求审核技术资料,对设备系统的具体技术细节提出意见,积极配合完成设计联络工作。(3)设备系统生产制造。建设方组织运营方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设备的监造、调试、出厂验收等工作。运营方需依据设计文件、合同技术文本、试验大纲、运营需求等,参与相关设备的制造、验收过程,及时提出优化建议。(4)施工、设备安装、装修。运营方依据工程筹划、计划、工程进度等相关文件,跟进现场施工(含隐蔽工程)进度,掌握工程施工动态和重点工程进度,及时调整优化运营筹备工作。建设方敦促施工单位、供货商及时提交设备安装相关技术资料并向运营方提供,协助运营方参与现场施工、设备安装等监理、工地例会。运营方依据技术资料、相关规范要求,及时提出施工安装存在的相关问题。建设方将相关例会会议纪要抄送运营方相关部门。(5)单体(系统)调试。运营方需根据运营筹备、人员培训计划需要,向建设方、供货商提出设备系统资料需求及培训需求;建设方、供货商根据运营方需求,按计划提供设备系统的技术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等文件资料。运营方应及时学习研究并提出资料的优化及补充意见;各供货商应按要求进行修订,并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建设方组织运营方参与设备(系统)单体调试,运营方安排专业人员配合,完成后在调试记录上签字确认。单体(系统)设备调试完成后,供货商向运营方提供系统调试报告、测试记录表、遗留问题汇总表等。

3.3验收接管阶段

(1)工程验收。运营方应作为建设方代表成员参与各阶段工程验收工作,就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建设方相关人员沟通协商;建设方相关人员对问题作跟踪处理并明确回复。为确保试运营评审顺利进行,建设方须在各阶段验收后向运营方提供1份非正式的验收资料。正式验收资料应在竣工资料交接时一并向运营方移交。(2)三权接管。三权接管主要包括属地管理权、设备使用权、调度指挥权的交接。运营方与建设方共同起草编制接管方案,并经领导组审核后实施。移交前及移交过程中工作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各专业组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及期限。对重大行车、消防、设备的安全问题,专业组、工作组组织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不能协商一致的问题,报领导组决定处理意见。

3.4联调演练阶段

(1)综合联调。运营方牵头组织,协同建设方各部门共同实施综合联调工作。运营方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综合联调发现的问题。建设方相关部门敦促各相关设计、施工、供货商积极处理运营方提出的问题并作回复。(2)运营演练。运营方应负责编制试运行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建设方需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配合试运行的演练、保障等工作,确保在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前基本完成试运行及各项演练。运营方应将试运行及运营演练的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建设方就报告所列问题及时组织整改。(3)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运营方需及时全面配合评审主办部门编制试运营准备综合报告及提供相关资料,并参加评审会议,负责运营相关内容汇报及交流。根据试运营专家评审会的评审报告,建设方负责实施相应工程整改工作;运营方应积极配合为整改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整改相关记录及备案。

4问题收集与处理

4.1问题收集

运营介入实施过程中,各方应采用统一EXCLE表格对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对于每个问题,所需填写的内容不限于表1所列项。填写问题纪录表的具体规范填写要求见表1。

4.2问题处理

所有发现问题应按收集、反馈、协调、整改或消除、归档等进行处理。处理过程总体遵循分层协调、逐级上报原则。遇重大问题,专业组可直接上报工作组、领导组处理,具体流程见图4。

5结语

第9篇:安全运营报告范文

仔细阅读这份报告,有三点印象深刻。

一是,整篇报告贯穿绿色发展理念。无论是董事长致辞,还是各地区负责人访谈,绿色环保健康安全(HSE)都是其重点关注和沟通内容。拉美地区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还孕育着全球最为丰富多样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公司的各项作业,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公司严格遵守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HSE和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HSE标准等在全球开展和运营油气业务HSE管理九项原则。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当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积极践行安全、绿色、节约的发展模式,把对环境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建立起了适应拉美地区运营项目的HSE管理系统和方法,保证公司在拉美20年运营中从未发生任何重大USE事故。厄瓜多尔安第斯石油项目因在生产过程中出色地保护了雨林环境而荣获世界石油组织评选的“最佳HSE/可持续发展奖”。

二是,用技术赢得信任。拉美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区之一,但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的开采,到1993年中国石油通过国际招标首次进入秘鲁石油开发市场时可以说是已进入开发后期。中国石油接手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一些边际老油田,公司采用自身的成熟试用技术,运用在国内老油田积累的丰富经验,采用合理的开发配套技术,为资源国解决了油气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油田增储上产、提高采收率和超重油油藏开发等难题挖掘油田潜力,改善开发效果,使老油田回复青春,实现了油田的稳产和上产。这些成功探索形成的“中国石油海外合作油气田规模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不但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也受到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同时这些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让拉美地区石油界同行高度认同,获得当地政府、石油公司及当地社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