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材料检测检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材料检测检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材料检测检验报告

第1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食品药品检验报告书的作用

检验报告书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开展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检验品的技术鉴定成果,记载了检验过程中的检验环节,是经过系统整理需立卷保管的文字资料。检验报告书是抽验检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法定依据,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关系到生产经营企业的利益和声誉,甚至关系到其生存。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档案类别繁杂,而检验报告书是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的主要工作成果,所以检验报告书档案的库存量远远大于其他档案的库存量。党的十以来,国家对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进行了改革,相应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也进行了整合。完成整合后,食品药品检验部门报告书的数量激增,所以做好检验报告书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发挥其利用价值既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面临的一项挑战。

二、食品药品检验报告书归档存在的问题不足

目前检验报告书存档工作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1.检验报告书管理不够完善。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事业单位,在档案人员配置、档案硬件、软件配置等方面相对薄弱,造成检验报告书的归档工作落实不到位;一般文书档案交于综合科的档案管理人员,而检验报告书档案要么分布在各个科室,要么就存放于业务科。不管是在检验科室还是业务科室,一般没有实行集中管理,而临时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实现检验报告书档案的有效管理;2.归档制度不够健全。因欠缺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归档制度不完善不统一,归档原则不够强,有一定随意性,降低了档案本身的价值;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欠缺。受人员、编制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没有专设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档案的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而且大部分所学专业也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档案管理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报告书归档的质量。

三、食品药品检验报告书归档的建议

1.报告书规范是做好归档工作的前提条件。报告书的书写随意性比较大,经过多年的总结,现在的报告书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要求,这对于做好归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报告书的重要价值,决定了报告书的地位。首先报告书要确保有效性,一份有效的报告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其次报告书书写要规范,报告书完整规范,能够提升报告书的利用价值。对检验报告书进行归档管理,前提这必须是有效规范的报告书,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发挥历史资料的作用,实现一定参考价值。

2.依法归档是做好归档工作的根本。国家提倡依法治国,在工作中,具体到档案工作中一样讲究依法治档。“法”大到国家的法律,比如说保密的义务,如果因为档案管理人员泄密造成重大影响,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法”小到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制度,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有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借阅管理制度 、档案保密管理制度 、档案复制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销毁制度等。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检验报告书档案,制度是管理档案的依据,既能让我们尽快熟悉档案工作,也能减少档案管理方面的错误。

3.领导重视是做好归档工作的保障。首先领导重视在无形中起着引导作用,从而引导全体职工对档案工作的态度,重视的结果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检验报告书的管理。其次因为领导重视,为人员、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增加了筹码,从而为做好检验报告书的归档工作提供了现实条件。

4.明确责任是做好归档工作的手段。首先要明确报告书统归综合科管理。报告书管理比较分散,造成报告书归档工作的困难。一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归综合科管理,相对于检验科室,在档案管理方面综合科具备一定的经验。其次在各个环节报告书都要规范管理。存放在各科室期间,科室要明确专人管理,针对报告书的暂管要参照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制定,按照综合科统一的分类方式、归档格式来进行日常管理。

第2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要出具一份高质量信息充足的检验报告,首先要有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切实可行有效的规章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应的记录表格,应涉及到抽样、运输、贮存、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报告整个过程,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抽样时,抽样人员二人以上应自始至终都在样品现场,并且同时开具抽样单(包括:任务来源、抽样单位、产品名称、注册商标、规格型号、生产单位、地址、抽样地点、样品数量、样品等级、样品编号、执行标准、检验依据、生产日期、抽样基数、抽样方法、抽样时间、抽样人员各自签名、企业陪同人签名并对检毕样品处理进行约定如取回、报损、放弃及联系方式、封条编号)字迹工整、清晰,如有更改要加盖名章或手印,样品加贴双方人员签名封条;委托检验时,由委托单位提供样品,签订委托协议,对样品状态进行描述,由客户填写样品名称、注册商标、联系人、电话、邮编、传真规格型号、生产单位、地址、生产日期、样品数量、约定检验目的、检验依据及项目、检验费用、检验完成时间、报告领取方式、检毕样品处理、委托方保证声明、检验机构声明、样品编号、双方代表签名、检验室验收签名、一式三份一联业务存档、二联交检验室附存档报告后、三联交客户。样品运输、贮存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受到污染、损坏、变质、丢失。

业务科室做好样品登记,检验样品备查样品分开,填写样品流转卡开具检验任务通知单,检验室领取检验样品,检验室主任向检验人员分配检验任务,检验人员检验时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标准按类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当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按照上一级标准进行检验;若被检产品的材料变化和性能要求不属于上一级标准范围内时,可依据企业标准组织检验。

检验报告的原始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可靠、无误,使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量具要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化学试剂、标准溶液 要在保质期内,检验人员一定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要进行期间核查,使用在培人员一定要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

原始数据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依据、检验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环境条件、使用仪器设备型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过程描述、使用大型仪器检验项目要有曲线谱图并给出方法和仪器的检出限、检验员签名、同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以备出现异常情况核查、各步运算要根据测量精度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严格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原始记录字面工整,如改动时要双杠改并盖检验员名章。例:“正确错误”,改动后文字或数据要填写在改动处上方。原始数据记录整理完毕检验员交审核员审核后,原始数据记录与抽样单或委托协议书、检验任务通知单装订一起,编制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要具有完整、准确和科学的概括性,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涂改,用字要规范,这样才能提供出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

第3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之相适应建筑消防对消防系统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并且自动化进程越来越快。一个建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消防系统比较多,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和电动防火门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涵盖的专业也比较多,有给排水、电气及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风空调等;承担施工、调试及检测任务的配合单位也不少,通常涉及总包单位、相关专业工分包单位、设备供应单位及系统第三方检测单位。因而,消防系统的施工、调试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也不能达到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消防工程的越来越严格验收要求。由于建筑市场近年来施工队伍随工程规模扩展,部分施工及管理人员对消防工程对规范的掌握不深刻,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不严格,施工、调试和检测要求及内容不甚了解,对验收的程序不清楚,本文对消防系统施工、调试、检测与验收的有关内容进行简要汇总,旨在让同仁们对建筑消防系统施工、调试、检测与验收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给予指导与参考。

二消防系统的施工及调试

1 消防系统的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及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施工承包单位具备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体系外,还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A设计施工图纸会审。施工图在消防行政主管部门及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技术文件齐全的基础上进行。图纸会审是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化要求的前提条件,必须认真仔细。图纸问题通常反映不少的设计遗漏及对规范的理解不正确以及现场安装调试的问题,这里不列举,希望大家在认真理解规范的基础上在工作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B有针对性地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做到能有效地指导施工,切实可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批准。

C 施工前要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及要求有一个很透切的了解。消防的安装内容通常有:消防报警控制室设备安装、探测器及控制模块安装(多种)、电动阀防火安装、排烟口送风口安装、电动防火门安装、挡烟垂壁的安装、还有灭火设备的安装(水灭火设备及气体灭火设备)、消防广播消防电话的安装等,这些安装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一一交底。

D 洽商安排与土建及其它工种的配合条件,消防工程的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相互配合;与消防系统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建设、监理、设计、总承包及施工单位共同会检。会检的组织宜由建设、监理或总承包单位负责。

E 施工过程的检查与验收。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消防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落实“三检”制度,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及认可签证。

2 消防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消防系统调试包括单系统调试(含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

A 消火栓系统的调试。消火栓系统在所属系统内单机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调试的步骤:

消火栓系统调试最重要的是消防水泵的调试,必须按规范要求对主泵及备用泵故障自动切换及主泵、备用泵手、自动启泵(消防控制及现场启停泵)等功能的调试。

B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调试。在所属系统内单机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调试的步骤为:

喷淋泵系统调试最重要的是消防水泵的调试,必须按规范要求对主泵及备用泵故障自动切换及主泵、备用泵手、自动启泵(消防控制及现场启停泵)等功能的调试。

C 防排烟系统的调试。在所属系统内单机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防排烟系统调试分为机械正压送风系统调试和机械排烟系统的调试。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调试主要是正压送风机的启停是否正常及设计正压部位余压值的测定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排烟系统的调试主要是进行排烟风机的调试和排烟口风速的测量。排烟风机的调试主要是进行了风机的手动启停试验和远距离启停试验。

D 防火卷帘的调试。防火卷帘的调试分三部分1机械部分的调试(限位装置、手动速降装置和手动提升装置),2电动部分调试(现场手动启停按钮升、降、停试验)3自动功能调试(在联动调试中进行),防火卷帘的施工安装调试通常由生产厂家进行,施工承包单位配合。

E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的调试。可分为二部分:1自动报警系统自身器件连接、登录、联动关系的编制及输入, 2是模拟火灾信号检查各系统是否按编制好的逻辑关系执行。这一调试过程至关重要,是系统能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关键工作,也是系统安装调试的重点与难点,主要高度检查报警器的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手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同时检验系统的联动逻辑是否能按设计要求的控制要求进行联动,必须有产品生产厂家、关联专业施工安装单位、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还要得到监理单位的认可。

消防系统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将系统投入试运行120小时,检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D 消防系统的检测及出具检测报告

三消防工程的检测

(一) 机构及检测依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人大颁布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二十七条、十八条明确规定,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工程合格的检测报告才能申请消防工程验收,消防设施检测单位从事检测业务,必须依法经省公安消防部门行政许可获得资质,并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

检测依据:《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建筑工程消防评定规则》GA836-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等26种。

第三方消防设施检测单位通常依照上述依据按系统将消防工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单项系统进行检测,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和电动防火门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按评定规则将各检测项目分为A、B、C三类项目,单系统判定时,当A类项的合格率为100%,B类项的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的合格率不小于70%,则单系统判定为合格;整体工程判定时,当整体工程所有A类项合格率为100%,所有B类项合格率不小于90%,所有C类项的合格率不小于70%,且整体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单项B类项目合格率均不小于90%,则整体工程判定为合格。也就是说,A类项目绝对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否则工程无法通过检测,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区分A类项。尽管B、C类项目允许出现一定数量的不合格,但它们是工程质量含金量的重要体现,施工中应尽量避免不合格。

(二)消防检测须提供的相关资料

A. 公共部分

1) 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签署的建筑消防审核意见与设计变更通知单。

2) 技术档案(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系统调试记录、系统联动试验记录、系统试压、冲洗记录、系统竣工表等等)

3) 系统设计说明

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系统竣工图

2. 调试报告

3. 报警主机与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的型式检验报告

4. 线路穿用非金属管的合格证及型式检验报告

5. 联动控制柜控制设备的相关联动逻辑关系

C. 消防给水灭火系统

1. 系统竣工图(消火检系统及自动喷淋系统)

2. 消防水池容积图或建设单位出具的水池容积证明(盖章)

3. 气压给水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与型式检验报告

4. 湿式报警阀安装使用说明书与型式检验报告

5. 管道及附件喷头合格证与型式检验报告

D. 气体灭火系统

1. 系统竣工图

2. 贮存容积、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集流管、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的型式检验报告与出厂合格证

3. 管道及其附件的出厂合格证

E. 防火卷帘门、电动防火门系统

门体与防火卷帘门控制箱的型式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F. 防排烟系统

1. 系统竣工图

2. 风机与风口的出厂合格证排烟管道材料型式检验报告与出厂合格证

3. 防火阀的型式检验报告与出厂合格证

G.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1.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灯的型式检验报告与出厂证明

2. 系统竣工图

四消防工程的验收

(一)消防工程的验收组织程序

A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设施调试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

B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按照资料审查、现场核查和功能测试、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

C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现场核查和功能测试应当按照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许可文件,对建筑防火、消防设施等外观质量进行现场检查,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涉及距离、宽度、长度、面积和时间等可测量的指标进行现场测量,对消防设施的功能进行现场测试;

D实施建筑工程现场核查和功能测试前,应当听取各分项工程竣工验收情况汇报,随机确定抽查楼层(防火分区)及部位,楼层(防火分区)及部位应当具有代表性,现场核查以楼层(防火分区) 及部位为单位,就相关验收项目逐项进行检查并记录核查情况;

E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F 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当形成《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质量报告》,各参加人员应当签字确认;

G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建筑工程消防验收

(二)验收参加人员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B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设计负责人;

C土建、消防设施、装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D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分项监理工程师;

E设施检测单位项目检测负责人;

F自动消防设施安装调试单位技术负责人

(三)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应当具备下列资料

A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相关记录及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B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C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D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E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F其它有关材料。

五结束语

第4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药品质量检测技术;高职

贵州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175家[1],受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持,贵州省苗药生产企业,如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实现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黔药特色优势产品,如仙灵骨葆胶囊、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益心舒胶囊、维C银翘片、抗妇炎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咳速停糖浆、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肺力咳合剂、宁沁泰胶囊、热淋清颗粒、全天麻胶囊、妇科再造丸等,逐步形成以贵州百灵、益佰、神奇、同济堂、信邦、威门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在我院很多专业都有开设,我们从制药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出发,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2],培养适应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岗位要求的,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3]。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的理论是我国学者姜大源在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于21世纪初提出来的[4]。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展课程设计已被广泛应用,课程体系设计要体现系统化,即一门课程至少有3个或3个以上学习情景。学习情景设计[5]是否合理要根据以下原则判断:一是学习情景之间是平行、包容或递进的关系;二是每个学习情景设计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重复的不是内容,而是过程或者步骤;三是比较应在同一范畴,不同学习情景属于同一范畴,载体相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均应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步骤进行[6]。

2学习情景设计

2.1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有了药物制剂技术、药理学、仪器分析等知识基础,但存在基础薄弱、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较弱、对学习兴趣不浓、团队合作精神欠缺等问题。因此,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够知识、强技能”原则,以提高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典型黔药为载体,从单项检测到综合检测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遵循药品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即原辅料进厂检测—包装材料进厂检测—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检测,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理论,我们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解构、整合,将课程内容重构为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原料药检测技术、辅料检测技术、包装材料检测技术、半成品检测技术、成品检测技术(5个剂型)六大学习情景。依据药品质量检测基本流程:取样—检测(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填写检验原始记录表—出具检验报告书4个步骤,设计了针对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片剂、胶囊剂、糖浆剂、滴眼剂、注射剂进行分析、检测、出具检验报告的30个学习任务,增强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原料检测能力、辅料检测能力、包装材料检测能力、半成品检测能力、成品检测能力和质量检验报告书书写能力等。

2.2学习情景任务描述

学习情景1共9个学习任务,学习情景2~5分别有4个学习任务,学习情景6有5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情景设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包含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任务都以典型黔药为载体,结合《中国药典》或质量标准、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学生进行药物质量检测、书写质量检验报告书等,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我们以典型黔药为载体,依托校中厂———贵州大西南中药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研讨法等教学方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如在学习重量差异检查法时,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课前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4构建过程化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前,课程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成绩=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50%)。课程改革后,我们从学习态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3方面进行考查,学生成绩=学习态度(20%)+理论知识(30%)+专业技能(50%);学习态度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等;理论考试包括平时作业、章节测验、实训情况等,用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取代传统的实训报告;专业技能考核:结合取样、检测、填写检验原始记录表、检测报告、处理异常情况等工作过程,设计了5个考核项目,并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考核内容更加贴近岗位要求,既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又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5课程建设方向

目前,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在国内同类院校都有开设,我们将多门课程优化整合,紧贴职业岗位要求,紧跟行业、企业、产业发展,紧跟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内同类课程比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本课程改革思路虽然得到姜大源教授的认可,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5.1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原课程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探索,修订教学标准、优化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鼓励专兼职教师积极开展教科学研究,撰写教研、教改论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第5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检测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原因有多方面,有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因素,有施工工人的技术素质的因素,有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质量的因素,有施工环境的影响因素等。诸多因素的施工结果都可能会导致火灾隐患、风刮下坠、保温效果差等施工质量问题,本文从多年的施工经验中总结了解决这些质量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从而达到保证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质量的目的。

一、外墙保温特点

不同的建筑在节能上的要求不同,根据节能标准在施工时将保温材料同墙体固定复合,通过该种方式降低建筑墙体的导热系数,达到隔热的目的,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保温能力。保温材料大多为导热系数较低的块材或者松散材料,可以通过直接粘附于墙上的办法进行安装,也可以将材料同外装饰一齐挂在墙面上。外墙保温分为三种:外保温、夹心保温以及内保温,就保温效果而言,外保温效果最佳。以下就外保温特点展开叙述:

1、外保温能够消除热桥效应。

2、建筑采用外保温的形式后,能够使得室内贮存更多热量,这是由于保温材料内部实体墙热容较大,因而可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3、对外保温加强后,以室内热环境保持为前提对室温做适当的降低,不但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的适宜,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以此节约能源减少采暖负荷。

4、由于墙体外添加了外保温材料,因此建筑内部的主体墙温度会相对较高,从而湿度相对较低。由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主体墙热应力减小,因而裂缝、变形以及破损等主体墙的病害出现几率就会相对降低。

5、外墙保温优点概述:(1) 外墙保温从技术结构上分析能够减少外界环境(降水、紫外线、温度等)对主体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2)扩大使用空间。由于外墙保温材料设置在外部,因此会节约内部空间。(3)在旧房改造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优势,且不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二、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防火安全问题

现在常用的EPS,XPS,PU 均属于有机保温材料,虽阻燃但不代表不燃。虽然保温隔热效果较好,但易老化,再加上现在市场上的材料多是以次充好,易燃材料代替阻燃材料。如果发生火灾的话,材料在燃烧时释放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有毒烟雾,不仅会加速大火蔓延,而且容易造成被困人员及救援人员伤亡; 无机材料则存在粉尘和细小纤维,既污染空气又易滋生细菌,早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隐患。

(二)外墙裂缝问题

由于外墙面暴露在室外自然环境下,受大气温差变化引起墙体结构发生热应力变化。墙体收缩的变化量要大于保温板的变化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复的收缩变化作用会导致墙体裂纹的出现。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系统通常采用点粘法施工,往往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整体贯通的空腔正负风压对保温隔热墙面进行挤或拉,产生的力的释放点均在板缝处,也易造成板缝处开裂。

(三)建筑节能缺乏全过程的监管

节能在宏观层面上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而政府部门对于设计环节的监管较为重视,对于其他环节的监管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在管理体制上各级主管部门存在职责不清、沟通不畅,最终导致节能流于形式。

三、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检测工作

(一)加强外保温系统材料的进场验收

施工单位应该委派专业技术员或质检员与库管一起对进场材料验收,除对外观、规格、包装、数量等检查验收外主要是审查其质量证明文件。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通常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及相关性能检验报告等。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成套技术或产品是由供应方配套提供、对于其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材料、工艺,工程施工单位既无法控制、也难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耐久性在短期内更是难以判断,因此主要依靠厂方提供的型式检验报告加以证实。由厂方提供的型式检验报告十分重要。它不仅起着证明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该种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安全性和耐候性符合要求,同时还意味着厂家或供应方承担该产品或成套技术一旦出现问题时法律责任。型式检验是由生产厂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及其实用性所作的检验;其报告称为型式检验报告。通常在工艺参数改变、达到预定生产周期或生产数最时进行。施工单位审查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时,一定要求材料供应商向施工项目提供完整全面的外保温系统材料检验报告。

(二)加强外保温系统的见证取样送检

见证取样送检是指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具备见证检测资质和节能试验项目的计量认证的能承担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试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送检往往与材料进场复验交叉进行,现场建筑活动中,通常是施工单位实验员在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随机取样送检,而省略了施工单位的材料进场复验。这样,要么加重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任务,监理工程师为了保证进场的工程材料质量安全,不得不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要么监理工程师对所有进场材料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第五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最的30%进行监理工作,就不能保证材料的100%合格。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100%合格,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单位对材料进场复验的自觉性。

(三)加强外保温系统的现场实体检测

加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现场实体检验,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在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中,必须现场实体检测。

1、粘接胶浆与基层之间、保温层与粘接浆之间、抗裂层与保温层之间的3个施工阶段的现场拉拔试验;

2、外墙护首层及勒脚和易碰撞的部位、其他部位的抗冲击试验;

3、采用“围护结构钻芯法检测节能做法”随机对钻芯进行取样检验检测; 4、此外,建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和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进行现场实体检测。当条件具备时.也可直接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检测。目前仅在节能示范工程中使用的“工程竣工一年后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规定现场抽检传热系数”的检验方法应该加以推广。加强现场实体检验,促使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而改善施工环境,挑选具备相应资质的劳务队,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交合格的工程。

结语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整个建筑节能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是解决建筑整体保温系统工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高外墙保温质量就必须加强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进场验收,进场复验,见证取样送检和现场实体检验,控制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从而达到保证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才晓冰,唐志勃. 浅谈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及现状[J]. 山西建筑,2011,22:201-202.

[2]卢文英.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建筑节能[J]. 福建建设科技,2005,05:69-71.

第6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

锅炉压力器作为学校、工厂与事业单位常见设备,既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还可为用户营造较高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来看,锅炉压力容器主要用于腐蚀物、有毒物、易燃易爆等物质的盛装容器,其在高危险性、高温度、高压强的环境下,易发生物质泄露问题,从而对人员生命安全产生危害。因此,确保人员安全,强化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刻不容缓。

1锅炉压力容器设备常见缺陷

首先,结构缺陷。锅炉压力容器结构缺陷常表现为制造环节,因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出现的质量缺陷,如设备强度、设备刚度、设备稳定性等不达标。该种问题的存在,可在设备早期结构检测中得以凸显。其次,密封缺陷。化学物质和管道、泄露蒸汽与阀门均是锅炉压力容器较为普遍的密封缺陷,不仅具有高隐蔽性的特点,还易衍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建议若要规避该类型缺陷,则应做好日常检测工作,待缺陷问题查明后,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最后,防护缺陷。如脚手架尚未搭建、搭设不合理、支撑不到位、防护距离短等问题,应严格依据制造流程、检测流程切实相应执行标准,用以从根本上规避锅炉压力容器设备缺陷问题的发生。

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检验流程

结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关规定,锅炉压力容器需每1年施行外部检验,每2年施行内部检验。其具体制造检验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完善配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技术资料,如出厂资料和发证资料、化检记录与运行记录、维修记录以及改造记录、检验报告等;将锅炉内水排净并停炉,保持锅炉设备各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待内部冷却后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制定相应措施规范,促使锅炉、热力系统间管道隔断,关闭电源;燃气或燃油型锅炉,还应对气油来源予以隔离;检验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窒息、烫伤防护措施;对锅炉内部炉渣、烟灰与垢渣实施清理;对锅炉内部构件进行检查,如排污装置、分离装置和汽水挡板等,配备安全照明装置。(2)宏观检验。宏观检验(外观检验)是以目测为基准,对锅炉外观重点区域进行目测,如视孔与门孔窥视,着重锅炉受压点是否存在结焦与变形、积灰与泄露等问题;卫燃带、耐火砌筑是否发生脱落与破损等问题;承重支架过热与卡死、裂纹、变形与腐蚀等状况是否发生。附件检验包含安全阀、压力表检验。前者应以《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蒸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依据,施行安全阀试验与校验工作,并对其回座压力、正定压力与封性等指标予以记录,加固铅封工作;针对控制式安全阀,还应做好控制回路、控制源检验工作。后者主要对压力表数量与量程、表盘直径与精度进行检验;水位表安全水位、正常水位是否明确标识;通过对水位表的冲洗,判断汽水连管间畅通效果是否良好。(3)内部检验。待锅炉压力容器宏观检验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开展内部检验工作,如受压元件扳边、焊缝与开孔处检验,观察其是否存在腐蚀、裂纹与裂口等现象;管壁腐蚀、磨损效果检验,尤其针对流速快、吹灰器部位的管壁检验工作;锅炉拉撑元件、被拉元件裂纹与断裂问题;锅筒、砖衬处腐蚀问题检验。(4)检验报告。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完成后,应依据锅炉运行现状,编制相应检验报告,并选用机打或文本书写的形式,切忌不可涂改。其锅炉检验报告需加盖检验人员、审核人员与批准人员签字、机构证号和公章、检验专用章等。此外,检验人员还肩负检验报告真实性与完整性之责,需在报告填写时,遵循准确性、真实性原则。

3强化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策略

(1)工艺与质量管控。无论任何工序的开展,质量控制均是其核心内容,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人员安全。同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工作也应如此。例如:在锅炉实际制造环节,依据规范性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对其予以加工,结合质量控制的手段,对其进行严格管控,以此避免系列性生产问题、质量问题的发生。针对此,锅炉厂商应在生产前,对制造图纸、生产工艺、制造工序进行明确规定,并通过对生产人员作业行为的合理把控,切勿不可随意操作,以免突发事故。(2)加强检验质量。鉴于诸多因素的限制,锅炉压力容器易在制造环节频发各类问题。虽然锅炉设备常见缺陷得以有效控制,使其避免报废,但却因检修、检验工作的反复进行,使之检验人员丧失工作热情,从而降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质量。除此之外,质量不过关、严重超标等问题,也是导致锅炉返厂与报废的直接原因。因此,厂家应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工作中,加强检验质量重视力度,通过对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的严格化控制,确保锅炉设备质量合格,并具备可靠性与安全性优势。(3)材料质量把控。原材料质量是影响锅炉设备制造质量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厂家应在原材料入场前,利用质量监督、质量控制等多种手段,对材料采购范围与选取范围予以明确,待采购结束后,施行材料质量检验工作,用以改善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现状。

4结束语

总结上文,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作为锅炉设备制造工序的核心环节,其检验结果是判定锅炉设备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因各类因素的约束,导致锅炉压力容器常面临结构缺陷、密封缺陷与防护缺陷等问题,厂家、检验人员应通过工艺与质量管控、加强检验质量、材料质量把控等策略的施行,方可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

参考文献:

[1]魏立新.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54.

[2]陈东辉.探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问题[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00224.

[3]徐繁忠.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6(17):279.

第7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市政;给水;管线;防腐;质量;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饮用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百姓对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给水管道发生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给水管道的用材质量是安全供水的保障,前期质量预控,对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有无环境危害影响关系重大。

工程发展简介:

当今原水输水管道及配水管道有铸铁管、玻璃钢加砂管、PE管、混凝土钢衬管、钢管、复合钢管等,但经验用管多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材质Q235B标准SY5037-2000,原水输送管线埋地内外防腐要求:管线内外防腐采用内外抛丸除锈sa2.5级,标准GB/T8923;外壁3PE防腐或环氧煤沥青防腐辅以阴极保护联合防腐方案,外防采用3PE普通级防腐,厚度不小于3.0mm ,标准SY/T0413-2002 、GB/T23257-2009,环氧煤沥青防腐五油四布防腐,厚度不小于600微米,标准SY/T0447-96;内防腐环氧树脂涂料或水泥砂浆衬里,当前多采用饮用水无毒无溶剂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干膜总厚度不小于200微米,标准SY/T0457-2000;工地安装焊缝端口内外壁及坡口采用硅酸锌车间底漆或可切割可焊接防腐涂料,干膜厚度20-40微米;防腐管材、管件考虑责任追溯宜厂家加工直供。

防腐形式优化:

外壁防腐:

为确保野外作业施工质量本项目外壁防腐采用3PE防腐管,全称为熔结环氧/挤塑聚乙烯结构防护管,3PE防腐管道结构:第一层环氧粉末(FBE>100um),第二层胶粘剂(共聚胶)170~250um,第三层聚乙烯(PE)2.5~3.7mm。该防腐管生产效率较高,涂层附着力好,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的同时又具有抗冲击和机械损伤性能强的优点,有效保证涂层运输后的完整性,避免了沥青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前期成本投资大,施工环节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管道补口必须采用环氧无溶剂涂料+热收缩套补口,执行标准:SY/T0413-2002 。生产工艺流程:

裸管检查—预热—抛丸除锈—微尘处理吹扫—除锈检测—管端贴纸—中频加热—粉末静电喷涂—黏结剂缠绕—3PE聚乙烯缠绕—水冷、切断—针孔高压静电检测—涂层检验—标记—端部处理、成品保护。

2、埋地钢管内壁防腐:

钢管及钢管件内防腐应先进行喷砂除锈后达到Sa2.5级经微尘处理后,采用饮用水无毒无溶剂树脂防腐涂料进行高压无气喷涂、手工刷涂、轴涂,干膜总厚度不小于200微米,执行标准:SY/T0457-2000。

内防工艺流程:

预热—抛丸除锈—管内吹扫—内喷涂或滚刷—高温固化—涂层检测—成品保护。

3、焊口内外防腐:

接口焊缝管口防腐采用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优良的高速焊接性能,极好的气割性能,能与多种上层涂料配套,优良的长期防腐性能,极好的耐磨损、耐热、耐屈曲性能,是预处理后的临时保护车间底漆。

在确认管口60~100mm范围内外防腐清理干净达到Sa2.5 级并确认表面清洁干燥后进行手工刷涂和辊涂。

三、复合管控制要点:

1、螺旋焊接钢管应符合SYT5037-2000标准,管材定尺12.0米,壁厚偏差±0.5mm,焊缝应平滑过渡,余高不应超过2.5mm;

2、防腐层原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3、防腐原材料使用前均应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检验机构的相应性能项目检测;

4、防腐管生产厂家应对选定的防腐材料在生产线上做适用性试验,并对防腐层性能进行检测;

5、钢管经40℃-60℃预热后进行抛丸除锈表面处理,达到GB/T8923规定中的Sa2.5级要求,微尘吹扫后4h内进行涂敷;

6、除去管端预留长度60-100mm的聚乙烯层,涂刷防锈可焊涂料硅酸锌车间底漆一遍;

7、管口钝边1.0-2.0mm,单边坡口30±2.5°。

四、质量检验及施工注意事项:

1、喷砂除锈钢管表面质量标准应依据相应照片或标准板进行目视比较检验;

2、防腐层外观采用目测法逐根检查,表面应平滑、无暗泡、无麻点、无皱折、无裂纹、色泽均匀;

3、防腐管采用在线电火花检漏仪进行25KV电火花测试;

4、采用磁性测厚仪测量均布的防腐层厚度;

5、防腐管产品标识应清晰、准确、完整;

6、防腐管吊装不得损坏防腐层,储存堆放DN≥800的管线应小于3层,并露天存放不宜超过1年,做好遮盖维护;

7、补口施工在焊缝检查测试合格后进行基面处理,内壁无毒环氧树脂漆,外壁搭接部位聚乙烯层打磨至表面粗糙,涂刷无溶剂环氧树脂底漆,再预热缠绕热收缩带,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8、对补口位置外观逐个检查,均做电火花检测和粘结力检验;

9、补伤缺陷宜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补伤片修补,当≥30mm损伤还需增补热收缩带包覆。

五、交档资料管理及后评价:

1、防腐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2、补口及管件防腐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3、补口及管件防腐施工记录及检验测试报告;

4、补伤记录及检测检验报告;

5、业主单位所需其它相关资料;

6、跟踪评价资料。

结束语

总之,在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保证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原材料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是管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中,要对管道的原材料材质、防腐形式、防腐层厚度、接口处理等都要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进行施工操作,提高技术标准,保证施工质量为安全供水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维华.《城市给水管道》[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吕斌.《浅谈给水管道施工与处理》[J].给水排水2010(12).

第8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锅炉检验;压力容器;水压试验;白粉煤油检查法;无损检验检测方法

0.概述

锅炉是一种承压容器,一般以水或有机载体为介质,常运行在高温、高压、复杂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容易出现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并有出现爆炸的潜在危险。所以,在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加大锅炉检验检测工作的力度,确保检验质量,控制事故发生率,保证其高质量运行,仍是我们面临的一种重要的任务。

1.锅炉的定期检验检测工作

在合理的时间段对锅炉设备做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具体检测方式包括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及水压试验三种。质量控制手段要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检验方式及特点等因素确定。

1.1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指在锅炉在停炉、放水、冷却、通风后对其进行的检验工作,具体检验内容为:对锅炉安全运行起负面作用的因素,如裂纹、起槽、过热、变形、泄漏、腐蚀、磨损、水垢等。检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要拆除妨碍检查的汽水挡板、分离装置、给水、排污装置等锅筒内件,并准备好用于照明的安全电源。若检验部位高出地面超过3m,需搭设脚手架。检验人员应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状况,确定重点检验部位。检验时,对重点检验部位要重点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检测完毕,要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做出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限制条件运行、停止运行四种检验结论。

1.2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指锅炉在运行时对其进行的检验工作,检验内容有锅炉管理检查、锅炉本体检验、安全附件等方面。例如检验人孔、手孔是否漏水、漏汽,汽、水阀门和管道的情况,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锅炉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情况等。主要是在不妨碍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宏观检验。检验人员需提出针对问题的建议,出具检验报告、做出允许运行、监督运行、停止运行三种检验结论。

1.3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要依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相关规定,对锅炉受压部件强度和严密性进行检验。具体检验內容包括试验周期、准备工作、环境要求、试验压力值取定、合格标准、处理意见及检验结论等。

2.锅炉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主要依靠看、听、摸或利用简单的小工具进行

如外观目测检查法、锤击检查法、白粉煤油检查法、灯光检查法等。对此下面进行简略的介绍:

2.1外观目测法

此方法主要就是通过人的肉眼检查来找出缺陷所在,对于发现壁板较为明显的问题,如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焊接等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适用的。特殊情况如灰尘覆盖导致不确定钢板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时,可先对其进行砂纸打磨,再用10%~14%的硫酸或硝酸溶液清洗,利用放大镜检查。对板边有怀疑时,可用小锤将铁锈、水垢敲掉并擦净,再用5~10倍放大镜检查。

2.2锤击检查法

检查锅炉另一个很常用的方式就是锤击检查法,检验锤以0.25~0.5kg为宜,一头圆,一头尖。为了保证敲击对锅炉问题反映的客观性,首先要确保检验锤手柄木料的坚实度,牢固且不带裂缝。通过锤击检查,听锤击发出的声音和检验锤回弹程度,检验人员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锅炉裂纹、松动、腐蚀、焊接等缺陷。例如,对于锅筒、炉胆等部位,质量完好的情况敲击声应该清脆、单纯,反之腐蚀反映出的声音为混浊、迟钝;若敲击声沙哑,则表示受压元件已经产生裂纹;若出现发木的闷声,提示着水垢积存或夹灰、夹层情况。

2.3白粉煤油检查法

对于通过锤击法发现的金属裂纹,为更深入了解裂纹的具体情况,就可利用这种方法。先用擦净金属表面,用砂纸打光,接着用10%~14%硝酸溶液浸蚀清洗。待其自然干燥后,涂上煤油,再待约半个小时,擦掉煤油,在裂纹部位涂上白粉。在用小锤轻轻敲击金属裂纹附近或其背面,就能够清楚地看出裂纹形状,长度及去向。

2.4灯光检查法

灯光检查法对锅筒、集箱、管子等不均匀腐蚀、变形和粗裂纹等缺陷的检验最为适用。就是对金属表面用灯光依次照射,灯光检查时,尽量使灯光与金属表面平行,若金属表面有腐蚀现象,就会在灯光下发现黑色的斑点;而对于变形,则有明暗相间的现象;对于金属表面的粗裂纹可在灯光下显示一条明显的黑线。

2.5其他检查方法此外,还有检查弯曲度的拉线检查法,检查腐蚀深度或鼓包的直尺检查法以及检查尺寸的样板检查法,测量焊接接头的高度、宽度、以及装配元件的相对位置的焊缝检验尺检验法等。实际检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

3.无损检验检测方法

3.1 X射线检测

X射线探伤可用来检验设备的内部缺陷,需根据检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及检验方式对被检对象进行射线透照,接着做好潜影处理工作,取出X探伤底片,以便对设备的内部缺陷进行准确的判定。评片工作要求准确提出缺陷性质、大小、位置、形状、数量和分布情况,根据工件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判定其是否合格,同时,推断缺陷的未来发展趋向。

3.2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探伤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查出平面缺陷、钢板的分层及焊缝中裂纹、未焊透等缺陷。其在板、管材等原材料以及锻件、铸件等加工产品的检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选定探伤时间、方法、仪器、方向、频率、晶片直径及折射角。对于不满足检验条件的工件,要进行适当的修整,选择合适的耦合剂和耦合方法,确定探伤灵敏度,进行粗探伤和精探伤,最后对探伤结果进行分析、评定,出具检验报告。

3.3表面渗透检测

渗透探伤是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查各种表面开口缺陷,如裂纹、折叠、气孔、疏松和冷隔等。其不受材料及化学成分限制,亦不受缺陷形状和尺寸的影响,不仅可检查黑色及有色金属铸件、焊接件及锻件等,还可以检查陶瓷、塑料及玻璃制品等。但如果工件表面过于粗糙,其造成的假象会降低检验效果。探伤前,应考虑到被检物表面上可能出现的缺陷种类及大小,被检物的用途、表面粗糙度及探伤剂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接着进行渗透、乳化、干燥、显像等处理,并注意对探伤剂、对比试块、探伤结果标识记录的质量检查。

3.4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是利用磁现象来检测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方法.,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也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磁感应线方向夹角小于20°的缺陷。检测时,应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工件进行预处理、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悬液、磁痕的观察与记录、缺陷评定、退磁、后处理等,并注意区分由于工件的几何形状不连续产生的伪缺陷。

第9篇:材料检测检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检验报告;及时性

品管圈(QCC)是由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1。急诊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患者生死攸关,有助于医生对急诊和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尽早做出精准评估,是衡量检验科整体质量和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活动通过统计我院急诊检验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TAT)的数据,分析影响急诊检验报告发出及时性的各种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解决问题,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情况本科室于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圈名“自由圈”;圈员11名,其中副主任检验师1名,主管检验技师1名,检验师7名,检验士2名;并推选出圈长1名,负责对活动进行管控与统筹安排;科室主任担任辅导员,对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活动实施时间为2015年1—7月。1.2主题选定各圈员发挥头脑风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想象力,列出7个待解决的问题,以评价法[1]19进行主题评价,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共11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确定“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发出的及时性”为活动主题。1.3衡量指标①实验室内标本TAT即自标本送到实验室签收时间到报告结果时间,体现实验室报告的时效性;②参照湖南省卫生厅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2013年版)》,并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和医院临床科室的意见,定义本实验室急诊三大常规及血气分析标本的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以30分钟为标准,急诊凝血常规、D二聚体、脑脊液常规等以60分钟为标准,急诊生化、免疫标本的以120分钟为标准。③急诊报告的及时性是指急诊报告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及时率=急诊标本在规定时间内发送报告总数/急诊标本总数×100%。1.4活动计划拟定按照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等10个步骤实施[1]19,圈长按照计划书对圈员进行详细分工,大家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进度安排实施。1.5现况把握对2015年1月的9554份急诊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及时6526份(68.3%),不及时3028份(31.7%),其中不规范开单1709份,流程不规范928份,停电215份,仪器故障89份,其他87份。根据80/20原理,最终将不规范开单和流程不规范作为活动改善重点。1.6目标设定通过对圈成员综合能力评估,确立圈能力为71.9%,根据品管圈目标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68.3%+(1-68.3%)×87.1%×71.9%=88.2%。即本次活动将急诊报告的及时率提升至88.2%。1.7解析-要因分析对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急诊报告及时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人员讨论及查检统计得出主要原因有:急诊医嘱不规范、执行不及时;急诊项目设置不规范;无独立急诊实验室;无急诊专用试管;仪器检测速度慢、老化;人员责任心不强。1.8对策拟定与实施对要因进行真因验证,确定本次活动的真因为:急诊医嘱开单不规范、急诊项目设置不规范、无独立急诊实验室、无急诊专用试管等四大问题。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并遵循PDCA循环原理严格执行。具体措施为:①针对医务人员对急诊医嘱开单不规范,急诊项目设置不规范问题。医务科充分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制定我院第一部《急诊检验管理规范》,并在院内进行。《规范》中明确了职责、急诊检验项目范围、检验流程、检验时限及奖惩措施等。②针对无独立急诊实验室的问题。我科建立专门急诊实验室,配备专用急诊检验仪器,并完善信息系统,在LIS系统开发信息提示功能,对即将超过规定时间仍未发出的急诊检验报告,超时按钮会变成红色,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发送检验结果。③针对无急诊专用试管问题。我院采购部门订购了急诊专用试管,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为能快速识别急诊标本,走急诊流程,规定医生开具的所有急诊检验项目一律使用急诊专用试管进行抽血,并优先送检。1.9效果确认对2015年6月12818份急诊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未超时11498份(89.7%)。急诊检验报告发出及时率提升至89.7%,超越预期目标。1.10标准化通过此次活动,将《急诊检验管理规范》制定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操作实施,为急诊检验报告的及时发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真正做到了急诊检验项目既能满足危急情况下临床诊断治疗,又不过度浪费急诊资源。

2结果

2.1有形成果急诊检验报告发出的及时性超越预期目标。急诊标本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及第90位百分数改善后较改善前均有明显缩短,见表1。2.2无形成果活动后品管圈成员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等较活动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QCC手法选用方面有明显提高。

3讨论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发出及时性的应用,提升了检验人员急诊观念,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急诊意识;建立急诊实验室,启用专用急诊试管,从而优化急诊检验标本处理流程;制定急诊检验的管理规范,使急诊检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开发急诊检验自动提醒模块,对即将超时仍未审核发送的检验报告进行提示,及时发现漏检或延时未审核报告。本次活动尽管达到了预期目标,仍存在部分不足,如医生开单不规范、急诊试管使用不规范、部分圈员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等。通过品管圈活动,顺应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自下而上,自动自发,团队合作”的基层质量管理理念,实现品质管理的目标,继而牢固树立起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构建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2],从而提高医院总体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