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市场调节的弱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调节的弱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调节的弱点

第1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绿色建筑的未来走向已经非常明确。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绿色建筑的发展逐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绿色建筑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其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加以发展。第二,绿色建筑应以低碳社区和生态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认识到建设行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影响,将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不仅考虑到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办事,最终实现建筑物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都能够保持与自然平衡发展,实现降低资源消耗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更舒适、健康,保持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2.1积极引导和培育绿色建筑市场

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主要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市场调节失灵,现有的市场经济不会将产品的环境费用计入总成本中,不能充分地反映绿色建筑的环境和社会价值。因此,政府就必须加大调控力度,通过适当的干预纠正“市场失灵”的状况,可以通过对绿色建筑进行补贴或对非绿色建筑征税等措施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和高度竞争性等,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也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就必须通过法律、行政、道德等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和干预,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2.2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这限制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推广机制和评价体系,以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省资源、节省能源”的发展目标。要通过激励性政策与强制性政策并举的方针,实现绿色经济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体系。

2.3科学认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材、节水、节地、节能,起到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于绿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同时考虑到各种节能技术的兼容性,必然会增加各项成本开支。由于绿色建筑考虑到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发展绿色建筑时,也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看待成本增量。增量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为提高产出量而增加的成本。根据增量成本的理论,绿色建筑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起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作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有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其效益完全能够弥补建设阶段的增量成本。

2.4保持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使经济与环境更加的协调。经济和环保的双重目标要求现代建筑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政策不合理等,限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政府的调控功能,适度地对建筑市场进行干预,使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保持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第2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竞争;市场;定位;经营

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市场特征逐渐显现,高校在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上应逐步贴近市场,走向市场化管理。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面向市场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因此,无论是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市场机制均适用于教育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在人员、资金、设备等要素的交换,以价格为信号,通过市场直接进行。高等学校主要应直接面对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政府。社会的要求可以直接反映到高等学校,而不再依靠政府作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需要科技服务的单位和提供资金的单位成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的行为者,并构成教育市场、毕业生市场、科技服务市场、办学要素市场等主要市场。

高等教育的市场调节性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市场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社会及政府这些高等教育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关系;高等教育内部带市场性质的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和调节机制。高等学校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投入-生产-产出”的过程。高等学校培养的高级劳动力和创造的科技知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势必商品化。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受市场调节,普遍存在两大法则:竞争法则,表现为院校竞争、学生竞争、教师竞争等形式;交换法则,主要作用于高校与学生、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也不能盲目进行市场调节,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市场属性将日益显现。我们必须看到目前高校已经开始了激烈的竞争。经营好一所高校,应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否则高等学校将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选择高等教育的目标市场

(一)高校定位分析

在营销学中,定位就是一种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位置的行动。同样高校作为教育市场的供应者,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香港科技大学在成立后短短10年时间里,其商学院就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世界50佳,美国将其会计专业排为第1名,其秘诀之一是当初的定位准确。教育部长周济认为,学校科学定位是最为基础的战略思考,关键是“特色”,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当前各校办学思路的致命弱点是“缺乏个性,模式趋同,定位不够准确”。高校定位的实质就是对发展方向的总体把握和找准自身的位置。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大学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发展空间和方式将得到不断拓展,将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找准定位,并实施相应的分层次管理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二)高教市场目标导向战略研究

1、分析市场机会由于不同高校在办学层次、发展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上不尽相同,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也不相同。故可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并测量子市场的需求,评估要为之服务的对象潜在数量。

2、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即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营销学认为,所有产品都可以进行某些程度差异化。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对于受教育时间、内容的不同,高等教育市场同样根据消费者,即学生需要服务的差异化进行细分。

3、市场目标化。根据细分的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时,高校必须考虑细分市场的目标结构和自身的资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服务面向的最终定位,即选准教育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确定自己的办学样式和教学内容。例如,处在较高层次的高校所放弃的专科教育,就可以成为民办高校主打层次。

三、识别分析竞争者,确定竞争战略

(一)识别竞争者

加入WTO以后,对高等教育服务所做出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已向世贸组织的成员开放,开放教育会面临以下方面的挑战:生源市场、办学市场、人才市场、互联网。而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竞争者也将不仅来自国内。

(二)分析竞争者

确定了主要的竞争对手,必须辨别其特点,分析其战略、目标、优势、劣势及反应模式,进行顾客价值分析,对比在高教目标市场中其自身在与竞争者满足顾客能力的不同。

(三)做出战略决策

每一所高校都应以“教育规律+利益法则”作为其运行的基础进行自主性的办学,在基于市场竞争法则的基础上,克服大学发展过程中已有的制度性的路径依赖,形成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确定“有选择性卓越”的发展战略。同时在获得较为充分的竞争信息后,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制定竞争策略(见表1):

四、实施高等教育经营战略

(一)明晰产权

高校产权指的是高校财产的权利,它是由学校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所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力或职能以及产权对产权主体的效用或带来的好处。它分别回答了产权主体必须干什么、能干什么,以及产权主体必须和能够得到什么。学校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我国高校产权的界定比较简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基本产权结构。高校投资主要来自国家,国家是高校的当然所有者,高校法人实体则行使学校财产的使用权,政府拥有高校财产的最终所有权,高校拥有法人财产权,即高校财产现实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部分收益权)。但我国高校产权界定没有转让权,其弱点是当教育这种共有资源的产品日益面对市场的时候,不利于成员对市场价格做出及时反应,也阻碍了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导致资源无法向最有效使用它的人转移。当人们对稀缺资源没有控制和占有权利时,就不会产生产权的经济行为。另外,高校产权归属不清。目前我国高校的产权结构已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高校投资多元化,高校产权结构已不再是单一国有的了。除了政府所拥有的那部分学校产权属于公共产品外,其余如学生的学费投入、社会集资投入、私人捐赠的投入等产权则属于私人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即使这些私人产品的产权理论上不用返还个人,但也不能自然划归政府,而应划归学校才对。在学校内部也经常出现因产权关系不清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无形资产也在不断地流失。由于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对缓慢,僵化的人事制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高校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人才市场的运作秩序也比较混乱,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经营好高校,必须着手对高校产权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我国高校应以独立法人主体的身份拥有独立的产权。在经济上,财产权益不受外来干预,在学校内部设置相应机构,把产权分解,由不同机构和人员分工行使,使利益获得最大化。要使投资者具有重大经营决策权,具体经营由下属管理,实现权、责、利协调发展。

(二)多元投资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体制和模式已被打破。政府投资在高校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投资路径必然多元化。所高校筹资融资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筹资与融资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融资方式上可以采取吸纳银行贷款、接受社会捐赠、企业及个人投资等多种方式,在资本运营方式上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用市场机制、规则及国际惯例来经营学校,创造经济效益。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拨款,这目前仍是高校投资的主渠道。要充分利用高校学术优势和科研优势,争取上大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多争取科研经费。要大力开展筹资活动,如为招生开展的宣传活动、为获得校友和企业的捐助而开展的游说活动、举办校庆等等。凭借高校信用融通资金,开展银校合作。开展资本运营活动,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使其闲置资金得到保值增值,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注重效益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提高办学效益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它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提高办学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是当今世界高等学校的共同追求。在学校内部,效益和质量是密不可分的,质量的提高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效益的提高要以一定的质量为前提,提高质量与效益是高等学校的工作目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干预过多,不讲求办学效益。由于高等学校又属于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的市场考验,又没有破产的压力,没有降低成本提高业绩的内在压力,从而导致效率较低。

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从内涵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教育过程中人财物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值,也称为效率。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对社会的整体性积极影响。要经营好高校,就要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物力资源利用率、财务资源利用率以及人才培养水平、科研能力、生均成本等,还要提高高校的规模效益,努力提高生师比,实现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大。要提高高等教育结构效益,在层次结构效益、科类结构效益和组织结构效益上下功夫。目前,要着力进行结构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的资源利用率,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整合。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员利用效率,把高校内部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新近成立的保监会,无疑应根据新的监管体制和我国未来保险业的发展确立其监管任务、内容和原则等。因为,此次保险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宗旨显然不应局限于监管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依据----《保险法》对保险监管方式已作了明确规定,所以,我国保险监管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并联会改变。

一、我国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保险业短短的发展历史上,有较长的一段时期实施的是保险模式和政策。应当指出,这种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垄断经营模式在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保险不属于商品的经济范畴,保险经营行为本质上是政府行为,保险监管也失去了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险垄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也愈加明显,打破这种市场垄断经营模式已具有客观必然性。1985年,我国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这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保险市场应采取多元化模式,否定了垄断经营模式,从而掀开了我国保险业的新篇章。从理论上说,制定这一法规的基本目的在于确立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体制,推进保险经济发展;制定这一法规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具有提高经济活力、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保险一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运行和发展时,保险是否应被监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什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在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为: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保险销售过程的特殊性、保险经营对象的负债性、保险基金的返还性、保险业务的分散性、保险影响的广泛性等。事实上,上述经营特殊性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并非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并不足以说明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上每一公司的要价(边际收入)会等于边际费用,在这一点上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但是,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弱点和平共处足。当市场信息能够在完全竞争方式下运罢,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1)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就付也代价便可行到处自外部经济的女处。(2)市场竞争失灵。例如,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往导致垄断,而垄断的存在会产生进入市场的障碍,从而破坏市场机制,排斥竞争,导致效率的损失。(3)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微观决策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4)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当买者和卖者间出现这种情况时,产品价格总是等于所有销售产品的平均价值。这样在同一价格条件下,销售更有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将会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那些低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则会利用这种机会占据市场,结果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市场逆选择,导致市场失灵。此外,竞争者会以另一方的信息减少为代价取胜,发生扼止对方信息来源的道德风险。

从我国保险实践看,同样存在着上述“市场失灵”的情况。如:有的保险公司依靠行政手段、采取强制的展业方式;有的保险公司违规经营,无序竞争,并形成垄断势力;由于保险经营特殊性,保险公司对市场调节信号缺乏敏感性,人个寿险市场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保险人相比,被保险人的信息相对不足,被保险人的经济福利不能最大化,有时还会由于虚假的信息提供和不公正交易使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用信息对称进行逆选择。因此,为了弥补保险市场运行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为了减和或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及其影响,保险监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我国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和性质

“保险监管应当干什么?”,也就是说,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首先,应明确保险监管中监管的含义与管理和监督、管理经济计划中的含义不同。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二是调控保险业发展。保险监管的性质是国家干预保险经济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基本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得,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具体而方,政府执行的主要经济职能是:(1)确立法律体制;(2)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3)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4)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就某一行业而方,国家的干预职能同样表现为规范和调控。就调控而言,国家对行业的调控主要表现为制定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1)直接干预。具体手段有直接投资、强制性的行政管制等。(2)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异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工资政策等,来改变其产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3)立法措施。通过立法,干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形成。(4)指引和协调。主要是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信息服务。

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样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消除“市场失灵”情况的同时,应制定保险产业政策,调控保险业的发展并同样应采用上述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需要指出,在我国由于保险市场经程度较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也较低,更需要政府行使部分配置保险资源的职能,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在我国保险监客实践中,应当注意把保险监管的这两部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在保险监管中,也应防止出现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干预的范围超越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职能,妨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过份强调政府的调职能,忽视了完善市场机制的任务。也就是说,应防止国家监管变成经济计划管理的情况发生。

还需指出,在履行调控保险业发展这一保险监管职能时其中重要一点是如何使用权保险业发展能满足企业、家庭和个人处理风险的要求,对于这一监管任务,可以视了保险监管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保险理论和实践往往将保险监管的伤和目的简

单地限定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方面。虽然,这一监管任务并没有错,但是这种看法和做法往往限制了保险监管者的视野,忽视了社会上非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保险业所承担的风险,因顾及公司自身利益始终限于传统的风险种类而没有发展时,那么保险监管者与保险经营者事实上处于同一地位。

三、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保险监管运行的基本问题:一是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即谁来管;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即管理什么,及通过监定活动应达到什么预期的结果;三是有明确的监管手段,即如何管。因此,监管目标是监管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管活动的基础。

监管目的可分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一般来说,总目标往往是一种理论概念和一种总体性认识,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因为,总目标没有解决在一定时期内监管者具体的监管内容和任务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是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交并取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应确定一定时期更专一的目标,以及所必各部门的若辅助目标,否则,企业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也无任何意义。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通常还提出保险监管的目标。从内涵上看,监管目标也就是通过监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但是,监管目的与监管目标还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监管目的更具有内在规定性。类似于监管总目标,而监管目标则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因此,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保险监管目的应当是明确的,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意义和价值,而保险监管目标则因各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环境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就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而言,保险监管的总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一般而言,保险监管总目标的确立与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内在联系,其主要内容是保证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保险的经济保障作用。对此,我国《保险法》在第1条也作了相应规定保险法律监管是“为了规范保险活动,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险监管应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仅益,但我们并不能认为,保险公司的破产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失败,政府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的总目标是保障保险事业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保证保险事业中的保险公司不破产。

就保险监管目标而言,问题主要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如何确立一定时期的具有操作性的保险监管目标,这也是保险监管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此外,保险监管总目标身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缺乏可操作性的特点。例如“保护保险当事人利益”,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矛盾,保险公司的发展意味着保险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险利润不断增加,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则表示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不能丧失,同时应使用权被保险人交纳尽可能和的保费,得到尽可能大的保障。因此,根据保险业务阶段的自身特点和环境的不同,如何在保险人世间被保险人发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和取舍,也是保险监管者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各国保险实践看,在保险业发展初期,监管者倾向于重视保险业的成长,培育保险市场,而在保险业相应成熟时期,则更多地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保险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三到五年内)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培育保险市场,增加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形式多样、地区分布鞋合理、市场要素完善的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其理由是:

目前我国保险业总体水平还偏低,与国外保险业相比较,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业的作用无论在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保险业供需失衡,从总本上看,这种失衡表现为保险供给小于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已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营主体不足,缺乏有效竞争机制,缺乏市场创新,保险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保险市场的垄断性依然非常明显。此外,各地区保险产业分布鞋极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步入最佳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保险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市场蛋糕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的。此外,经过前一段时期对保险市场的治理整顿,强化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已明显趋于规范化。经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对保险业的冲击,保险公司经营者也更加成熟。

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比以前更加完善。无论在保险监管方法、监管手段,还是监管的法律依据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加强和完善。加之目前中国保险监和委员会的成立,不能再以监管力量不足为理由而推迟保险市场主体培育的步伐。

从目前全国保险市场总体数量看,民族保险公司的数量已不占优势,尽管目前民族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依然较大,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但是,从未来发展看,这咱中资历和外资公司数量上的关系,显然不利地我国保险业发展。

第4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单靠农民个人力量就显得越来越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下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力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订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2.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3.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由于市场波动、突发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手段

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中的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

第5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一、新公共管理概述

在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信奉“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除了邮局和警察以外,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几乎可能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存在而度过他的一生。”[1]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那时国家行政职能普遍很少确是事实,通常仅限于国防、外交、治安、税收等寥寥数项。政府只扮演一个“守夜人”的角色,社会经济活动完全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支配和调节。伴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纯市场调节的弱点便暴露无遗:过分的自由主义导致财富过分集中,分配悬殊;所谓契约自由与意思自由,反而成为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与压迫;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特点,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社会停滞。

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体系。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让位于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市场失灵”及其导致的大灾难使人们转而过分地相信政府、相信行政权,认为政府及其行政权是万灵的,能够医治“市场失灵”等种种“病症”。于是,国家行政职能大为扩张,行政的疆域大大地突破了国防、外交、治安、税收、邮政等传统的边界[2]。

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石油危机、经济“滞胀”、传统官僚体制失效等原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空前的经济衰退和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从而引发了政府的改革浪潮。同时,西方社会科学中各种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取得了迅猛发展。在公共管理实践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下,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它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很快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般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组成的网络化行动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和方式,在公共参与下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管理活动。新公共管理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特征:(1)新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2)公共管理主体的广泛性、公共管理过程的民主化;(3)公共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宗旨;(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行政国家的理念

第6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pricing mechanism behavi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and in this sense, government pricing mechanism is the livelihood issue. There are defects that can not be overcome for market economy, government regula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macro-control on the economy, one of way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government pricing mechanism.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government, how to better establish price mechanism to make it truly realize regulatory objectives of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stabilizing the economy, benefiting the people is a real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pricing mechanism and discuss author's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a's medical service price regulation.

关键词: 价格机制;政府调控;改革与发展

Key words: price mechanism;government regulation;reform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303-03

1 我国现行政府价格机制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1.1 我国现行政府价格机制制定的目的 我国经30多年的价格改革,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开放,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价格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是市场和民生的一面镜子。虽然,现阶段我国价格上涨程度未必能导致通货膨胀,而且我国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也值得信赖,老百姓不用过度担忧。可是当老百姓觉得物价飞涨,收入依旧稳定时,商品价格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态和消费观念,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此同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种法律制度、约束机制未能及时健全和完善,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也就乘虚而入。因此,加强政府价格机制制定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课题,更是摆在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1.2 政府价格机制制定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价格是否管理、管多管少、物价机构是否成立等问题,在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要解决这些争议,必须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制定价格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一种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经济,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主要是由其自身的调节机制调节,即“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但是,市场本身的弱点与不足在现代经济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单一的市场调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市场缺陷的存在,需要政府运用有形的手进行适度的干预,需要政府制定价格机制管理价格。同时,政府也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价格管理的手段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政府价格机制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现行政府价格机制制定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定价程序发起方地位不均衡且集体审价机制不健全 按照现行《价格法》和《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发起政府定价程序。但在实践中,政府定价程序的启动,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经营者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申请的,二对于定价机关发动政府定价程序,目前多是基于对价格总体水平的监测,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对价格实施的临时干预。

第7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传统课堂教学一是学习方式单一,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二是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之中。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对学生主动发现、独立思考以及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长远讲,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改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课堂教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应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能学,二是想学,三是会学,四是坚持学。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会学。一般来讲,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足以应付高中所面临的课程,而新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本又一改往日政治课本的严肃、枯燥、远离实际的面貌,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的许多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事实证明,具备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对自己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只要我们适当激励,正确引导,想学根本不是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在于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认为政治只是背背书而已,结果可想而知。由于不会学,长此以往也就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倦,前面的好奇心前功尽弃,后面的坚持学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使其会学,应该是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使其会学呢?一般来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

一、及时指导

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求教师要教学生会学,重学法指导,研究表明,中学生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认识自己的学习类型。认识学习任务与目标,认识制约学习任务完成的因素等;培养学生能够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能够激活与保持适度的学习心理状态,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掌握反馈与调节的方法,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掌握思维的方法,掌握分析、综合的方法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扶持下,掌握学习策略,进入学习情境,发挥智慧潜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知识链: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链内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而且还可迁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内容上,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二、创设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有多种方法,如:直问法、曲问法、设问法、反问法、激问法、追问法、说问法、特问法、逆问法、侧问法,并结合实物展示、画面展示、音乐展示等,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之后,其学习策略会有一个大的改进和提高。比方说“追问法”创设问题情境,即在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内容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衔接的难度,以及时唤醒、运用那些与新授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高一《经济学》在讲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教材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于是笔者就设计:①货币是如何产生的?②金银为什么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启发学生思维,结论就很容易理解:由于金银在货币产生之前在自然界中就已存在,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由于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易于携带等天然的特性,使它们天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优点,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以及货币与金银的辩证关系。

三、展示思维

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学会思维。

四、汲取教训

第8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第9篇: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

1.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使农民富裕,从而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稳定。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①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比较薄弱;②农业生产率低,农业效益低;③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城乡贫富悬殊扩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问题原因。

生产力方面:

⑴ 物的因素: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⑵ 人的因素: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⑶ 市场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国际竞争。

生产关系方面:

农民负担重;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4.解决我国农业的思路。

发展我国农业,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①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③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④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

生产关系方面:(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⑴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⑵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免农业税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⑷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生产力方面:(依靠科技,面向市场)

⑴加快和深化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⑵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注意几个问题:

1.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②我国是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③我国粮食总量供过于求是阶段性、地区性的,人均粮食产量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④耕地、水资源紧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供给的需求,决定了对粮食问题始终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培育。

(2)举措: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注意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抓好粮食生产,是保证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重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注意保护好基本农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其次要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再次,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水平,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

2.关于农民增收问题:

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四是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4.关于农村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

5.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问题。

6.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2)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发展农村教育,是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后劲;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农村教育,还有利于推进西部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正确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措施有:①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②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③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④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⑤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财政支持,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4)积极推进城镇化。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②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有利于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二.工业化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工业的地位:主导地位(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平)

2.存在的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化没有完成;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3.解决措施:把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具体措施:

⑴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信息产业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

⑵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

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劈就业岗位,充分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4.意义: ①经济效益的提高;②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③推进城镇化的建设;④增加劳动就业;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及意义

1.地位:衡量一国经济发达程度。

2.第三产业的发展。

⑴技术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分工、协作,直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劳动力资源)

⑶消费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市场)

⑷国际交流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促进、推动)

3.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①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既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何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现状--相对滞后)。

四.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权利:依法取得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2.义务: 提高职业技能;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① 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而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使每个劳动者都遵守职业道德。)

②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4.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例题: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已过花甲之年,历时三年,跋涉十几万千米,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制作了一部系列音乐风光片《长歌万里情》,引起群众高度赞扬。与此相反,另有两篇有关歌星的报道却令人遗憾甚至愤慨:一是歌星演出前嫌酬金少而罢演;二是歌星演出时用磁带代唱。这三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1. 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2. 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 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行为遵守了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些歌星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㈠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它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原则:要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社会保障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社会保障费用需要多渠道筹集。

(2)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㈡就业问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会逐步增加,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需要进城务工。但这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这是增加就业的有利因素。

2.解决就业问题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解决就业问题: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关系:

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扩大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扩大就业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具体措施:

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要坚持把抓好发展作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途径,确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岗位增加的目标。(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作用。);

第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竞争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和就业能力,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五,既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又要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

第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扩大国际交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第七,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大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

第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例:

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就业问题。

2.调整经济结构必然增加失业。

3.农民进城务工是城镇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4.管它什么职业,只要稳定干一辈子就行。

选择职业时,考虑相对稳定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劳动者要适应这种环境,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必然趋势。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

5.工作既要舒适又要多挣钱,否则不如待业。(哲学考虑)

选择职业时,考虑收入是无可非议的,必须从整个社会经济收入水平和个人劳动能力水平考虑收入较高的职业。不能只想收入高不高而不考虑个人能力,更不能宁肯不就业也不选择收入低的职业。

6.工作必须合乎个人的志趣、爱好。(哲学考虑)

(考虑个人劳动能力及相应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