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第1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国有资产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控制的一系列程序与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国有资产增值以及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控制度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关键

内控制度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购置、使用以及处置的具体标准,是国有资产保值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内控制度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公司结构,对国有资产的运营进行监督与制约,从而保证各项资产的运营安全。另外,由于内控制度的制定、落实均围绕企业目标最大化而开展,因此内控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资产增值的先决条件。

二、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一)意识问题

目前,部分国企领导层尚未认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未意识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内控制度的强大推动力,甚至将独断专行与内控制度混为一谈,进而缺乏建设内控制度的主动性。

(二)环境问题

良好的宏观与微观环境,是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国企改制后,大部分企业均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尚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独断专权、信息失真等问题频发。

(三)制度问题

我国大部分企业内控制度落后,制度制定缺乏连贯性与科学性,且大部分内控制度主要针对事后控制,缺乏对事前、事中过程的控制。此外,内控制度的制定往往忽略了对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控制。

三、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阶层学习与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以及国有资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在领导阶层的认同与支持下,才能真正发挥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宣传、会议、教育等方式,在员工之间形成“内控制度”观念,促使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内控管理过程中来,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优化环境

首先,完善组织结构。彻底改变传统链条过长的企业管理体制,明晰职位、具化职责,畅通信息交流的双向渠道,积极打造合作、协调、控制的组织结构。其次,健全企业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积极营造创事业、努力工作、“能者上”的工作氛围,强化物质激励,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执行力与创造力。再次,积极打造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引导员工形成价值认同感,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执行力。再次,打造有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在信息化社会中,应以互联网为依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信息处理的快捷性、安全性与透明度。

(三)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是加强内控制度实施的关键。具体对策如下:一是积极出台相应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包括多个方面,例如,计划管理制度、投融资制度、财务控制制度等。国有企业需在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遵循合法性、适应性、全面性等原则,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二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必须全面分析企业运行风险,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与控制策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风险预警管理委员会,由领导阶层、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生产销售人员等共同组成,通过各阶层、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分析,积极识别企业运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三是严格监督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是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必须完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评估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例如,责任审计实施情况、决算审计制度的实施情况、审核会签制度实施情况以及对原材料、银行账户的不定期抽查情况等;第二,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置,充分发挥审计与监督职能,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四是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将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日程,促使培训工作常态化。职工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还能全面提高员工整体服务效能,并有效促进内控制度的实施。笔者建议,一是明确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形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员工健康发展提供空间支持;二是从整体上确定员工培训培养流程,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将培训考核结果与员工评优、岗位调动、薪资升降等相挂钩,在择优、公平、竞争原则下,优化科学用人机制,全面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个人与行业的双赢。五是科学考评机制。国有企业必须打破传统“大锅饭”局面,彻底改革以往程序简单、内容笼统的考核制度,积极建立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结合岗位性质、工龄、任务、贡献等因素,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考评与日常考核,将员工工资与出勤、安全、质量、工时定额等因素相结合,通过量化考核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企的深化改革发展,内控管理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企业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产增值。

参考文献:

[1]陈达明.国有资产安全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3(27)

第2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 工业制造企业 财务 内控制度

一、工业制造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足

财务内控制度是否能够得到充分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企业所有的资金和资产能否实现合理配置和使用。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应当保证足够的执行力。而就现阶段工业制造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现状而言,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缺乏对内控执行情况的有力监督,导致基层员工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不甚了解,或者由于单位缺乏有力监管以及员工懒散,导致有章不循的现象出现。执行力不足直接导致内控制度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所以,对于工业制造企业而言,下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宣传,并不断加大执行力度。

(二)缺乏有力的制衡牵制机制

在工业制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巨额的周转资金,生产环节也比较多、各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机械设备等都必须迫切需要有效管理,如果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不能建立相应地牵制机制,无法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资金管理人员趁机监守自盗等腐败情况的发生,导致企业资产外流,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形成长期性亏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同时,由于缺乏牵制机制,导致权力运用制衡控制因此失衡,容易导致集体舞弊和贪污情况的发生。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制衡牵制机制上,利用机制确保各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加强监督,提高企业财产保全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率。

(三)信息沟通不畅

通过信息沟通,能够将企业的不同部门有机粘接在一起,并为工业制造企业制定有效战略,加快管理方法改进与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财务管理活动与以经济活动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并广泛渗透于各个生产环节。如果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那么各个部门对财务内控目标也就一无所知,同时,财务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财务问题也不慎了解,无法从财务角度为管理者财务决策提供充足的资料和信息。此外,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善就会对部门预算信息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导致财务控制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致使预算控制等活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另外,如果长期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还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内控漏洞,不利于企业内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对其生产经营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四)风险评估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现如今,市场环境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面临各种风险,这就需求企业加强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资金风险等的评估工作。而目前的情况,很多工业制造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水平亟待提高,对市场风险的预估不足,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筹资渠道过于单一,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失败的风险。因此,对于工业制造企业而言,为了有效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重视风险评估,做到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予以避免,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五)财务内控制度修改完善滞后

在内部控制制度修订时,往往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的环境变化进行,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于每年重新梳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现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而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修改与完善过于缓慢,滞后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速度,致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工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宣传工作,强化执行监督

首先,工业制造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宣传,让每个员工都能对自己岗位有关的内部控制有所了解,并做到自觉遵守。同时,还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为了推动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执行,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绩效考评与奖惩制度,通过对员工进行立体化的绩效考评,让员工做到对内控制度的自觉遵守,并采取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确保他们能够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二)加快完善内控制度的牵制机制

要加快完善内控制度的牵制机制,并广泛运用于审批和执行中,重大事项采取的集体决策制,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制度,打造相互牵制的管理格局。在会计核算方面,应当提高财务人员的独立性,尽可能地降低因工作岗位和职位升迁对其正常工作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工业制造企业规模比较庞大,那么就可以实行会计轮岗制,也可以是会计委派制,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层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务人员的监督作用。

(三)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性

通过加强内部沟通,能够有效化解部门间的矛盾与问题,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在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设计与完善的过程中,加强和其他部门的交流,从而促进内控活动的相互交叉融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财务内控目标独立导致管理矛盾发生,从而实现管理的相互补充与支持,促进部门间的相互融合,内部管理信息质量的提升,使财务预算更加准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监督管理目标顺利得以实现。

(四)加强风险评估的内部控制建设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风险评估是企业为了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所带来的风险而对企业的资金筹集方案进行科学设计的重要手段。在采取风险评估措施,应当从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三方面着手,使财务的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对财务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的充分利用,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企业经营风险,并对资金管理及使用的风险级别及影响进行准确评估,并从财务角度提出相应地应对措施。在设计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充分考虑财务控制职能,并将其作为财务程序和制度化的重要内容,促进企业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内审职能,加快内控制度完善

对于工业制造企业而言,应对做好内部审计优化工作,及时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并重视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让他们的知识结构及时得到更新,提高他们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洞察力和业务能力水平,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找出管理漏洞以及内部控制缺陷,并给出相应地完善意见和对策。当前,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也要及时根据工业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与完善,确保企业内控管理目标顺利得以实现。

三、结语

第3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内部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化;措施

内控制度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正常运营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随着建筑工程量的提升,企业项目业务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健康运行,提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现阶段,我国建筑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的竞争越来越大,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也逐渐复杂,为建筑施工企业运营增添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施工企业向着微利化趋势发展,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其根本目的在于明确企业的管理职权,构建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风险抵抗与预防的能力。另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规避风险,及时的纠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企业各种财产的完整与安全。

二、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控制度执行力不足现阶段,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内控意识,没有意识到内控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按照个人的意志进行重大决策,家族式管理现象严重,有时为了节省人工费用,实行一人多岗多职的模式,对内部企业员工没有明确的职位分工,造成企业管理混乱。

另外,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与制度的企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企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根本的内部控制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制度、内控环境制度、控制活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信息沟通制度等。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更是有待加强。甚至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涵盖所有的内部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全部的生产项目中,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混乱,不能准确的核实企业的财务情况,获取的相关信息也不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企业内控人员素质偏低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时有据可依,而制度的制定却需要拥有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复杂,作为企业内控的中心,财务部门工作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会计工作技能,还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由一定的了解,并通晓企业的生产工艺。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离上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主要原因。

4.建筑企业内控制度缺乏弹性,与外界市场环境变化不太适应

建筑施工项目运作过程中,施工企业的工作包括企业融资、地质勘查、材料设备准备、施工、质量管理、人工工资结算、施工合同签订、工程验收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一般较长,而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缺乏弹性,不能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导致企业内部失衡,从而影响工程施工的工期与质量,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优化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议

1.不断的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有直接的关系,完善企业内控环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宣传力度。(2)充分发挥建筑施工企业董事会的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日常运作进行适当的约束,使其能够认真履行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3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断的提升企业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统一的积极生产理念,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监督,落实企业内控制度

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可以采取会计业务记录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信息技术管理控制等措施。在企业财务、审计、税务等部门应该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合理分工,同时加强企业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相互监督的良好机制。

在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分工的前提下,应该建立相应的企业考核、组织、调节等机制,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对每一个部门设定一定合理的权限,并逐渐形成统一、紧密的管理体系,有效的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各条款项的内容。

3.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要点,推行经济化运作模式

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内控制度的建立应该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动企业经济化的运作。就目前而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企业预算控制。(2)施工合同控制。(3)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另外,建筑工程施工,内部控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等方面的控制,保证工程在规定工期内高质高效完工。

四、总结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根.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探讨[J].企业经营与管理,2012,32(14):124-125.

[2]王怡仁.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管理锦囊,2013,15(2):99-100.

第4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摘 要 现代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较为有效的一种措施是内部控制,而作为我国最重要能源基础产业之一的煤炭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煤炭量供应充足、能源市场平等竞争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具有内控制度不健全,即使部分企业健全也不与现代经济环境相适应等缺点,这对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较为不利。本文对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的意义与现状进行阐述,对加强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的措施包括加强内部财务收支审批控制、加强内部成本的控制等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内控制度 建设 改进

在我国煤炭企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占据其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内控制度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不断的阐述与完善。内控制度是一个完整且严密的体系,是企业一系列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总称,是对企业内部资源与运行管理进行规范的系统化制度,已经形成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流程以及方法。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亦是其进行规避管理风险与资源整合重要的部分,对企业稳步、健康且快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的意义

煤炭企业是一种资源型的企业,丰富的煤炭资源赋存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赋存不等于有好的效益与发展。对新的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探索,提升企业价值不仅是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煤炭企业的选择,而且是所有煤炭企业必须面临与研究的课题。当前煤炭形势处于较好时期,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但是这恰恰将许多深层次矛盾与制约发展问题掩盖[1]。因此,在这种对煤炭企业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还应该大力建设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具有较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使其发展壮大,而不求创新、落后的机制亦可使其垮掉。

煤炭企业属于资源型的企业,煤炭资源丰富、稳定、长期的供应是其赖以生存与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有煤炭资源充足的供给,还要整合控制各类资源,建立较为强劲的内部管理机制,方可提升企业的价值与效益。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不仅可以使煤炭企业汇总整合所有资源,依据企业发展目标与市场变化制定短期与长期的管理计划,而且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与会计信息公正合法,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法律允许下进行。

二、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现状

当前,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内控观念较为薄弱、审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负债经营导致财务风险高等不好的现状[2]。许多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建立较为健全的内控制度,或者虽然建立内控制度但却不健令,延续传统经营管理的模式,注重对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环节进行控制,却忽视对内部结构进行整体的控制,导致企业的发展与其治理机制不协调。此外,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停留于较为原始阶段,将内部监督看为内部控制,把内部控制看作一堆堆手册、各种制度与文件,甚至将其视为内部资产安全控制。

煤炭企业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较为强烈的风险意识,也缺少风险处理的能力。还有一些虽然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没有建立较为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及缺少高素质专业人员,导致内部审计作用得不到发挥。此外,部分煤炭企业未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导致账务管理较为混乱,经常出现会计账务造假以及无证上岗现象,为企业带来众多不可预见经济风险。事实上只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素质,有深刻法制与道德观,严格遵守规定与程序就可以避免审计风险。

三、加强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改进的措施

1.加强内部财务收支审批控制

对健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进行建立较为简单,其难点在于贯彻执行。企业内部的各项费用支出要进行集约化的管理,高度集中审批权限,避免产生审批漏洞。首先,对于财务收支审批范围与权限,承担的相应责任与执行的程序要明确。其次,要执行问责制,对违反规定的一些财务收支,其审批人、经办人等涉及人员对于经济责任都要共同承担。再次,要加强内部审计的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是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内控制度强化的基本措施,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

2.加强内部成本的控制

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对目标成本进行控制,对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再层层的落实于个人身上。其次,进一步细分落实在每个环节中的控制目标,并且落实于行动上。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对实际成本进行严格计算与反复审查要依据目标成本,并且及时发现浪费现象与节约方法,利用有用因素,消除不良的影响,不断开发成本降低的潜力。其次,要以国家相关规定为依据进行内部成本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正确的计算,对各项费用支出要严格的控制。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要加强其固定资产的控制。固定资产管理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其管理如果失控,造成的损失将超过一般商品存货。虚列修理支出、虚增(减)折旧、固定资产闲置不处理、固定资产盘盈不入账、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盲目构建是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常见的漏洞。因此,要加强固定资产相关业务的控制。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首先要编号建立固定资产的卡片,对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以及大修理计划要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固定资产,消除安全的隐患[3]。其次,加大技改的投入,促进固定资产的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设备,保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固定资产技术的先进性。再次,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于损毁及盘亏的物资要对责任人的过失进行追究,使其依据损失赔偿。

3.加强职位控制

企业牵制性的职务控制的加强,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内部存在关联的一些工作流程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企业内部相互制约的职务控制范围要明确。要彻底分离相容的职务,比如物资清查与物资保管要分离;项目记录与执行要分离;审核稽查与执行要分离;经济项目的项目执行应该同授权批注相分离。这样可以使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之间相互牵制,有效避免一个部门管理多数职位的现象,将经济活动整个过程置于大众监督的氛围之内,有效降低舞弊与渎职现象的发生率。

4.加强内部会计信息控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及外部信息的完整与真实,煤炭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内部会计信息记录的体系,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完整、真实。具体的控制措施为,首先,会计出具的所有原始凭证都应该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所有记账凭证应该附有内容一致的相应的原始凭证。其次,凭证应该确保连续编号,不可篡序使用。再次,要定期复核凭证的填制、记账与编制报表等工作。最后,对账目进行设立要有细分与总分,对细分账与总分帐进行核对,相关业务的经办人处理完业务后要签名盖章,明确责任。还应该定期分析检查会计信息,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总之,煤炭企业是资源型的企业,而丰富、稳定、长期的煤炭资源供应是其长足发展与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有充足煤炭资源的供应,还需要整合控制各类资源,建立强劲的内部管理机制,方可提升企业的价值与效益。而明确工作范围、内容以及责任是加强煤炭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尤其对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煤炭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以及实现要充分重视,并且要不断的地进行改革与完善,最终确立与企业实际相符合,适用于现代经济形势且行之有效的一套内控制度。

参考文献:

[1]郭忠刚.浅谈国有煤炭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国外资.2011.34(23):214-215.

第5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结算中心

我国铁路企业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同时,通过对资金流向的监管,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但是,随着铁路多元化改革进程的深入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保障铁路运营及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强化铁路企业集中资金管理的力度;如何完善资金结算中心内控制度,进一步促进铁路资金的良性循环,保证资金安全有效,成为资金管理中急需关注和强化的问题。

铁路企业非常重视资金管理,强调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防范资金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以建立和完善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为内容的资金结算内控制度,则是资金风险监管的基础和关键。从结算机构成立起,铁道部财务司陆续出台了许多具有较强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内控措施,建立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以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资金结算内部控制制度。但从改革发展的迅速推进上来看,现有的内控体系还不完善,内控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内控效果也不甚理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还没有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最高管理层负责的体制。另外,机构层次过多,环节过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

2.对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甚至把内部控制与各项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片面追求利益,忽视了风险控制。

3.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任何严密的规章下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管理岗位上的人员是可靠的、尽责的。但实践证明,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组织结构及分工不合理,管理者也有的不可靠,也就是说,权力必须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否则,再好的规章制度也会因为管理者的疏忽大意而无法发挥作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金融案件表明,对部分基层机构负责人制约不严、监督失控是案发的主要原因。

4.信息渠道不畅。由于机构管理层次多,信息的收集、传送、分析的手段落后,加之信息存在失真现象,致使全面、准确、快速传输信息的目标无法实现。从纵向上看,一些政策及相关实施程序没有较好地贯彻到每一位员工,员工对自己在内控程序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清楚;从横向上看,信息的交流没有畅通的渠道,许多信息无法共享。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不仅不能发挥其在内控中的重要作用,还势必会影响或误导下一步的控制对策。

5.部分内控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近几年来,一些合资公司、建设指挥部的相继成立,反映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老的制度不能覆盖所有的风险点,新制度又没能及时完善充实,致使内控出现盲点,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6.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铁路企业建立了很严格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尽管设置了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和执行上缺乏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不能完全达到制度要求,致使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如严格意义上的职能分离是指将某些职务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或工作人员担任,以避免或减少发生差错和弊端而进行的控制。但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中,从企业内部到外部的转移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和牵涉的人员都比较多,难以对其流转过程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容易存在操作上的漏洞。

二、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充分认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目前,全路内部资金管理的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业务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多元化经营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发展速度越快,越需要缜密的制度来巩固成果,严格管理,强化控制。坚持从严治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使内部的各项结算业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这是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部门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首先应该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对铁道部、公司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在内部制度面前,干部职工人人平等,必须严格遵守,不得 违反,一旦违反就进行追究,承担责任。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认识问题,才能克服内部制度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内部制度的权威性,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构筑起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

2.建立和完善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制度。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分离、程序制约与岗位制约制度。大力推行内部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定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工作标准;按照不同的岗位,明确工作任务,赋予各岗位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对责任适当分离,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其次,要完善业务控制制度。在健全资本金制度、实行存调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并严格实施,特别要注重建立和分析具体的业务流程,针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设计专门的管理控制制度。第三,要按照规范化、授权分责、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安全谨慎原则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加强会计检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第四,建立可疑情况报告及检查等欺诈控制制度,并通过教育、示范、监督与技术控制,防止内外部欺诈行为的发生。在对各项业务进行控制时,还应当注意借助计算机建立“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将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及规程等内容进行计算机程序化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对各项业务的控制活动中。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交流制度。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交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涵盖其全部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对其进行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保证在纵向上、横向上信息交流渠道畅通无阻,确保有关人员掌握必要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共享信息,为内部控制体系各要素的运转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便及时发现内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

4.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要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运转有效,必须对其进行连续的监管。通过设立只对最高决策层负责的地位独立、监督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由内审部门独立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并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价。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内部审计检查制度和非现场审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结算资金内控制度的总体有效性进行连续性监管,推进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5.严格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笔业务中。一是加强结算业务受理的柜面监督,有效防范各类支付风险,特别是票据、有价单证等。二是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落实业务处理过程中以及营业终了的各项核对环节。加强内外帐务的核对,确保内外帐务核对相符。三是加强对重要空白凭证领用的管理。对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结算机构负责人必须按旬检查,稽核部门必须按月检查,对检查走过场或管理不善,造成帐实、帐款不符的,一定要严肃处理。四是充分发挥事后监督作用,将事后监督的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的监督重点、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五是严格执行密码管理制度,实现联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计算机、会计、审计部门都要把密码作为对网点工作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大违章处罚力度。

6.强化大额资金使用及重大经济事项联签制度执行力。所有结算人员都要首先树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凡计划外、预算外的大额资金的使用及重大经济事项实施,在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规定的决策程序后,必须由公司总经理、总会计(经济)师或代行其职能的公司领导、主管业务的公司领导、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经济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财务部门和资金结算机构方可受理。同时建立大额资金动向报告制度,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大额资金支付动向必须及时向资金结算机构和公司财务部门报告;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向公司总经理和协管领导报告;公司亿元以上的大额资金支付动向及时向铁道部报告。

由上可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强化执行力度,才能充分发挥资金结算机构在资金集中结算、资金调剂、对外融资、支付监督和信息反馈的职能,才能有效保证铁路建设和运营资金支付的安全有效,才能保证资金管理流程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安全、有效。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的修改。只有不断地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改进,才能建立有效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保障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合规。

参考文献:

[1]袁 琳:资金集中控制和结算中心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陆文菁: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之友 2009年第11期.

[3]陈招文:浅议如何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第10期.

[4]俞莉萍:集团企业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 市场周刊2004 (11).

[5]陈 军:浅谈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山东电大学报2010年第03期.

[6]赵洪武 李 礴 孙德新:铁道资金结算会计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4).

[7]王立德:浅谈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北方经济2009年第22期.

第6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作用

现阶段的企业,要积极立足于财务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同样是确保资金资产的相关方面的安全,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好企业的资金运动,规划好各项企业管理活动,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真实性,确保财务报告的有效性,最终实现经营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个企业的内控管理涉及到的各项决策、反馈等环节。内部控制不仅要适应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但也要与法律法规的实际发展完全一致,并符合企业的要求,员工必须执行,以保证位置,设置合理的责任,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有效协调,实现高效运行,确保资产和可靠的经济信息安全。具体来讲,主要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企业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执行。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不能超越国家法律,内部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严格依据有效的管理授权和审查程序。二是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分析宏观政策环境,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可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可以有效地处理,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规避风险。三是有利于保证资产的有效增值。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可以确保员工积极有效的开展文化宣传工作,避免的行为,确保资产的安全,提高利用效率。四是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在企业的内部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积极的创新有关流程管理,完善员工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制约管理机制,保障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五是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劳动岗位的有效分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功能,可以将信息及时有效的快速反馈,确保整改措施,才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活动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与企业的管理相结合,还要具备广泛性、全局性、牵制性以及调整性。财务管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加强内部控制是第一选择,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预测、分析、决策以及评价手段等方式,有助于实现财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协助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内控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内容,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借助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相互协调与高效运转,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完善企业内控建设。财务管理在真正的企业生活中至关重要,实践中个人认为是很重要,因为良好的财务决策,可以节省不少财政支出,提高企业的最终经济利益,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还有内部管理方面的控制,员工可以按照制度进行实施工作,协助内部控制,内控是最为关键的,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但是就长远的发展来看,良好的内部程序化管理,可以实现经济优化优势,提高个人的效率,最终完善内控建设。

(二)有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建设

财务管理在协助企业结构方面,协调相关利益方面,能够完善控制与监督职责,它能够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行。财务管理活动能够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存在公平与效率失衡,所以,企业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优化企业管理的治理模式,才能有效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改善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在实践活动中,企业往往是两权分离,就会导致利益的分歧,模式管理上的矛盾,但是企业在实践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失衡的现象,就会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高效的工作质量绩效管理,高效率的管理才能够有高效率的回报,才能够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

(三)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完善会计信息,保证有效的财务管理,才能够实现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的采集整个过程的完善,在各个环节如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以及汇总方面,都为财务管理奠定有效的环境基础。内控制度的建立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作弊行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步。实践中,由于很多人为的原因疏忽导致财务数据的不真实,导致的数据失效,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讲,保证有效的财务管理,才能够高效的管理数据,财务管理可以是电算化模式的管理,规范好各个模块的职能,实现各个环节的财务优化配置管理,及时发现错误,保证企业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是关键。

(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构建防腐败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主要还要建立健全有效地惩治与预防机制,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有效的行使监督和管理,优化内部制约体系,完善重大项目安排计划以及资金使用方式,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反腐败的管理机制的构建,主要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权力制约机制;第二,探讨责任机制;第三,重点监管机制。基于财务管理的基础,提高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在企业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操作上的弊端,会给企业的相关人员留下的漏洞,因此针对重点部门的监管,可以强化资金管理,优化组织内部管理,建立责任机制,重点对有缺陷的部门进行财务梳理,流程化环节模式重点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构建内控机制,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强化财务管理,优化内控管理,有助于保证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扩展,建立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缺陷,有效地贯彻落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全面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云燕,杨小璐.试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4,11(24):211-213.

[2]赵晓斌,吕小薇.浅谈如何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09):162-164.

第7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 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有效实施

一、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以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为目的,规范公司各种业务流程为内容,建立并实施的一整套责任体系。内控建设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内控建设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5月,财政部、审计署等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实行。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监督等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设计不完善

为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序推进,我国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下制订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了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遵循的四项原则,即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的原则;坚持运营效率与企业效益结合的原则;坚持国际先进经验与公司实践结合的原则;坚持全员参与与分级负责结合的原则。

目前,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建设不够重视。具体体现为:少数企业未建立内控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不系统、不完善,只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某项或某几项业务中的部分关键点进行控制,或者虽然制定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控制制度,但设计过于简单或流于形式,未能遵循科学的构建原则,与实际脱钩。在当前职能制组织架构居多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不健全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

(二)企业内控制度实施不到位

目前,部分企业虽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但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1.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缺失及管理体制等原因,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

2.风险控制责任不落实。具体表现在内控流程中关键风险点的控制责任不够明晰,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

3.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少数人参与,与“内控建设涉及到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的内部控制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部分员工完全未参与,包括内控流程的建立完善和执行,不利于流程的完善和有效执行,无法达到内控目的。

4.内控制度培训不到位,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内控目的和自己在内控建设中的角色并不很清楚,风险意识淡薄,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三)内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1.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其次,内部审计职能未将内部控制评审作为其重点工作来抓,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防错防弊”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力量薄弱,阻碍了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2.外部审计以财务报告审计为主,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有限,政府及其他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以上外部因素制约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

三、有效实施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内控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控控制开始的;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从成功企业的实践看,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在于人才、资源、核心技术,而最前提、最持久的关键优势是制度。而内部控制历来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因此,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地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强化执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管控企业经营活动,对提升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现状及分析,要实施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从内控制度设计层面和企业执行层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各级领导思想上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推动内控建设

1.思想决定行动。企业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以强化管理、有效控制、防范和规避风险为目标,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环节入手,查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高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

3.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需要。无论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还是执行环节,都能变“要我控制”为“我要控制”,从而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最佳效果。

(二)应落实风险控制责任

内控建设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在优化流程、确定风险控制点的基础上,将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使每一位员工都有风险控制的责任和控制目标,并认真履行其职责,促进内控制度的实施。

(三)加强对各级领导及员工的内控制度及流程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大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及各自在内控建设中的职责,熟悉各岗位相关的内控流程,强化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主动参与内部控制。

(四)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为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内部最主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就是内部审计,为此,企业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并且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对企业实行日常持续监督和专项审计监督相结合,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企业应重视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评价结果,与内部审计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全面有效。

(五)企业内部应强化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根据内外部审计及其他监督机构的审计监督结果,以考核手段督促各级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及业务流程,杜绝形式主义,提高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六)内控建设应常抓不懈

企业的内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企业要把加强内控建设作为公司的一项长期任务和基础性工作,长抓不懈,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建立风险控制的动态管理机制,为企业的持续、健康、有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第8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并且,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澎湃汹涌,要求我国经济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对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对国内竞争对手的同时,还要应对外国企业的强大攻势。企业要有强大的竞争力,经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力保障。

公司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制度建设。完备的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度建设使业务的办理有了依据,能够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流畅性,但是还应该看到:制度建设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有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因此,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

现代管理赋予会计新的使命。会计不再是简单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基本职能。会计的本质、灵魂在于内部控制。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丈高楼,毁于蛀虫。这说明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对于各项业务的办理以及办理各项业务的人,要有制度约束,要有牵制、控制,不能放任自流。惟有如此,才能防止“祸起萧墙”,才能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公司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随着国家各项经济法规、会计制度(2001)和会计准则(2006)的出台,国家在不断地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据此着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以后的时间内,继续制定、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健康协调地发展,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内控制度的目标定位应该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公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控制度的建设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内控制度包括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等,要求公司的每个部门相互配合,从公司全面的业务上进行系统考虑,要求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首先必须根据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对业务流程中的各个不相容岗位进行划分,明确岗位职责,保证不相容岗位不兼任,以及确保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使内控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的管理目标,并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中,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无论是对财的控制,还是对物的控制,其最终结果是对人的控制,同时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这就要求制度的制定者进行“换位”思考,充分揣测被控制对象的思想状态,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也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严格经济责任考核机制,把制度约束和自我约束结合起来,使员工的收入与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结合起来,实行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使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自觉做到按制度办事。

内控制度的建设,要注意制度的动态性、时效性。公司外部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公司要生存、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随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内控制度也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根据公司发展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内容,树立动态的管理监督理念,避免内控制度对业务行为的不协调性和控制上的滞后性,使内控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业务的监督、控制,保证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规范公司的各项经济行为,保证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制度办事,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各项行为的合规性、合法性,从而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必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控制度的实行,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规范各项业务的办理,保证各个岗位的会计人员按其职责办事,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及时遏制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内控制度能否按照当初的设计思路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去,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归根结底取决于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今,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提升执行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提升企业的执行力与企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执行力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概念,也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简单的服从,它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内控制度制定后的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能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管理上切忌只喊口号不做事,制度制定后并不等于达到了管理的目的,关键是通过制度管理实现企业的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有了好的执行力,等于有了好的保证。将内控制度落在实处,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使员工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

第9篇: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市政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176-02

市政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担负的社会责任更为具体一些,在某种意义上是将政府对大众的服务意识转变为具体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加,市政企业也不例外。因此,有必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一、市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第一,市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资料的产生和保存制造了相互制衡的条件,能够有效防止错误、堵塞漏洞,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近几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制造虚假的财务账簿,编造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衔接环节脱节而出现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因内控制度执行乏力致使相关规定形同虚设,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完善的内控制度保障了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第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市政企业资金来源多为政府投资,并且市政工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用好、管好市政企业资产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市政企业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能够有效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浪费、贪污、不合理使用等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财务工作的随意性,在源头上制止腐败等经济犯罪事件的发生,避免资产流失,保障了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防范企业风险。与其他经济个体相同,市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包括投资、融资、资金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加。市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形成完善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风险管理监控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基础保障,从而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与意见,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二、市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新会计法对内部控制制度做了明确的定义,但内部制度的内容却没有固定的模式,企业不同,实际实施效果也不同。具体来讲,市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与完善。

(一)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财务部门在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结算、审核、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会计资料,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有法律责任。真实、准确的会计资料能够使管理者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更加清楚的看清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济状况,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市政企业有必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市政企业构建内控制度首先应进一步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一是要划分清楚财务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市政工程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会涉及一些人员,有出纳、记账人员、审计人员、财产保管人、申请人、审批人等等,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审批制度及业务流转程序,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防止越权行事。在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时,各业务主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并交由上级单位批准,办理后还应交财务部门审核。在这个流程中,所涉及人员必须亲笔签名,以明确责任。

二是相关工作人员职务要分离。市政工程施工时,工点较多,这时往往一人肩负多个职责,而监控制度跟不上,就会出现一些财产损失事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时,材料管理在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保管等方面账、物管理要分离,并且原始资料上应具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签字手续;记账人员应与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的审批人、申请人、经办人、出纳等的职务相分离。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以及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三是完善会计稽核制。会计稽核涉及到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工作。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财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成本费用归集不规范、做账依据不充分、会计挂账不规范等问题,应当采取会计稽核制,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成本费用计划指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进行审核,督促市政工程的财务工作者规范做账,防止会计核算出现差错,从而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二)建立全面预算控制体系

市政工程预算是市政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考核成本费用的凭证之一,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项目直接成本控制,要求事前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有项目规划。预算应在参考以往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使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具有可比性、对应性,提高了预算的可执行性。在编制预算时,应由计划部门牵头,财务、安质、技术等部门协同编制,编制的预算经主管签字后生效。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对其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督,找出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算成本存在偏差的地方,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从而加强成本控制。另外,为确保预算的贯彻执行,市政企业还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同采取会签制度,由各职能部门签署审阅意见,杜绝法律诉讼风险,合同管理部门可根据合同的重要程度,对合同额度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审批级别,做好事前监督检查,以减少事后的经济纠纷。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找出潜在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市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着重加强对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与此同时,市政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机制,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审计人员能够排除各种干扰,独立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连续性的跟踪审计监督,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四)加强对原始记录的控制

原始记录是企业进行业务核算的基础,加强原始记录控制,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市政工程的项目预算书、材料差价签证、工程变更记录、竣工决算书等是确认收入的原始记录;人工费用,工程物资,机械设备作业、维修及其他费用是核算成本的原始资料。市政企业应制定规范的信息传递流程,确保原始记录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企业各部门,方便各业务部门及时进行经济核算。

(五)其他控制

除加强以上各部分控制外,市政企业还要加强对自带劳务队的控制和职工素质控制。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时,有时可能会需要劳务队的协助。在选用劳务队时,应综合考虑劳务队的技术、经济实力、信誉等方面,召开劳务队评审会进行集体研究评选。同时,还应加强与劳务队的合同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各方面的权责利。市政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素质的控制,因为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以及企业既定目标能否实现。市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与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对员工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除此之外,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对市政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市政企业还应着重加强这些方面的控制。

三、小结

市政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时,首先应树立起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负责人必须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实施负责。有关部门应定期举办财政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使企业管理者通过学习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以增强其内控意识,这样才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同时,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市政企业还应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内控检查的权威性,将内控考核奖惩制度纳入企业考核奖惩体系,制定奖惩实施细则,通过对考评指标进行量化,使考评指标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以确保内控制度的权威性,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从而更为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 崔又强.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J].现代商业,2010,(3).

[2] 马金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09,(10).

[3] 楼青仙.信息化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构[J].会计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