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民生建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建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生建设的意义

第1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移民;李毛庄;参与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83-03

目前,有关生态移民的研究很多,综观这些研究,多数都是在阅读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对生态移民的定义、类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欲采用实地研究方式,运用参与式方法,对宁夏盐池县李毛庄生态移民过程进行全面考察,从当地移民成员的立场发掘生态移民之后新村建设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发动移民成员的智慧,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宁夏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工程以及促进移民新村的长久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宁夏生态移民项目背景

所谓生态移民,是指在生态系统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激化,人类为了生存而主动调整其自身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对平衡所进行的人口迁移[1]。“生态移民”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当代生态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情况下产生的。

“十二五”期间,宁夏提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目标,决定启动历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西海固生态移民工程,下决心解决西海固地区35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2]。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国家易地扶贫移民开发试点项目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生态移民来源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和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2003年又扩大到地质灾害发生区。根据各县摸底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需要实施搬迁的总人口为302 794人,其中: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167 764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104 490人、地质灾害发生区30 540人[3]。本文的调研对象李毛庄就属于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包含于此次国家生态移民项目的范围中。

二、李毛庄移民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花马镇四墩子行政村李毛庄自然村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4公里,属于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地带。本村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风沙大,常年降水量少,年降水量仅有270毫米左右。本村共有51户,200人,常住户43户,150人左右。从2002年开始,李毛庄村开始进行移民,将旧李毛村的2 000亩滩地(贫瘠的草地)规划出来,作为移民居住区域,并给予建房补贴每人1 000元,统一构建四间瓦房、羊棚等,并重新分配扬黄水地每人3亩。目前已转入新村户口的农户约有30户,剩余的13户仍住在老村①。

生态移民后形成的新村,从发展趋势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笔者通过调研之后发现,随着农业开发和移民搬迁的深入实践,各种影响移民新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此次调研运用参与式方法,通过村领导访谈、农户访谈(36户)、座谈会、社区资源图等方式,发现李毛新庄在新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在经济发展规划上缺乏周密性和长远性

李毛新村的整体规划仍然是将开发土地、安置移民、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村中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移民区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难以突破低层次封闭循环的经济模式。在新村,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和副业(外出打工)。随着禁牧政策进一步实施,单个农户的养殖规模逐渐缩小。在县政府的引导下,李毛新村将主要劳动力由饲养绵羊转向了种植大棚蔬菜。虽然大棚蔬菜的种植已经跳出了“开地种粮吃饱肚子”的框框,开始在发展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但是种植模式还是处于低水平运作中。首先,村中没有大棚蔬菜合作社,全靠农民自己解决蔬菜种植的各种问题,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其次,在蔬菜销售方面,也是农户单独面对市场,缺乏议价能力,无法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收入方面,种植蔬菜的收入仅占新村农户收入的小部分,还没有成为村庄的支柱性收入。每个大棚的收益平均在1 000元左右,只能解决村民部分生计问题;此外,李毛新村及邻村周边,都没有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由此看来,李毛新村仍以发展初级农业为主,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形成农业产业链条,整个经济模式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层次。

2.移民区用水矛盾突出

李毛新村村民在用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水成本偏高。在新村,耕地主要靠扬黄水和机井水灌溉。由于当地沙地、盐碱地面积较大,水资源相对稀缺,加上当地农民使用最原始的灌溉技术,使得新村生产用水量与用水成本都偏高。在新村,每年灌溉扬黄水5次,每次约50分钟,一亩地一次25元,约浇灌130立方水,但是在除去流失后,实际灌水量只有80立方左右(流失比约40%)。机井水使用泵抽水,一个泵购入成本3 000—5 000元,每度电0.25元,一亩地大概用约20元的电费。由此可见,尽管每户村民重新分得了更多的扬黄水地,但是高额的水费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成本,这些水费导致一些作物种植基本不赚钱,或仅获得微利;二是水资源不足导致部分荒地无法开发利用。由于受到原水利设计扬水能力不足的影响,村里约20%的可利用荒地无能力开发;三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新村有五口井,但都是八、九十年代开掘的。机井中使用的水泵多数也是九十年代配备的。当前这些设施严重老化,经常出现损坏,大大降低了灌溉效率。同时,修理费用的增加对于村民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3.移民区出现贫困反弹现象

生态移民区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李毛新村的移民户多是贫困农户。搬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削弱了他们的经济能力,由此出现了贫困反弹现象。一方面,搬迁后的建设费用给移民增加了负担。在新村,每户分得四间宅基地后必须统一构造四间房。政府的建房补贴是每人1 000元,远低于房子的造价。很多村民为了建房,把家里仅有的积蓄全拿出来,有些农户甚至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另一方面,主要生计方式的改变使村民收入水平降低。李毛庄村民在搬迁之前,多数家庭以养殖业(多数以养羊为主,少部分家庭养猪)为主要收入来源。在移入新村之后,由于政府给予统一大小的宅基地、庭院,加上禁牧政策的严格执行,村民只能缩小其养殖规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政府从去年开始鼓励村民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很大(每个大棚总建设资金约5 500元,国家补贴3 500元,每个大棚需投资2 000元),加上首年收益不高,每个大棚仅收入约1 000元。村中只有三成农户选择大棚种植。很多村民不适应从养殖到种植大棚蔬菜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变得更加贫困。这样,面对搬迁时所承担的高额成本,原本经济基础很薄弱的村民逐步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4.移民区缺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新村,除了水泥路外,看不到其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于撤点并校,村中没有小学,村民只能每天去县城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样浪费了家长很多时间精力;村中没有医务室或其他诊所,村民就医只能到县城去。虽然新村离县城不远(约4、5公里),但是一些急诊、小病等还是无法获得便捷有效的治疗;村中没有公共借阅室和公共娱乐设施,村民缺少新型文化娱乐活动;村中虽然已经修了水泥路,但是没有配套安装路灯等设备,这使得村民的夜间活动很不方便。

三、解决李毛庄移民区所出现问题的建议

李毛庄移民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但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归为这一点:宁夏生态移民项目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规划,注重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的执行。从地区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家决策必须结合基层经济、技术、文化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并修正规划方案。生态移民项目总体规划是好的,但是具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移民区村民的实际需求的考虑,没有进行以移民需求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这不能说是唯一原因,但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充分考虑移民的实际需求。参与式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参与式发展规划是发展的利益相关群体不断地分析问题,利用当地资源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活动,并在实施发展活动过程中通过监测和评估界定新的问题、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活动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决策过程和行动过程。参与式发展规划强调的是由发展主体参与,以解决问题和行动为导向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4]。

所以,我们在进行生态移民新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参与式的具体方法,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村民共同协商,诱发他们集体讨论共同提出以下措施来解决李毛庄的问题。

1.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链整合水平

李毛村村委和村民需要改变观念,将原来的“政府拿钱、农民种田”传统模式转变为政府投资搞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入外商投资和移民自筹等多种方式,建立具有经济实力和开发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得这些企业在新村中生根发芽,成为带动移民区产业开发的坚实力量。另外,要特别重视培养当地龙头企业和中间力量,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为移民进行各种生产提供加工、物流、销售等服务。

2.建立节水高效农业体系

对于李毛庄的用水矛盾,笔者发动村民集体讨论,通过共同协商,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修建蓄水池调节季节性水量不均的问题;第二,由村委会牵头成立用水基金,该基金主要由政府补贴、村中集体经济、村民集资组成,用来满足村民各类有关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资金需求;第三,引进并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成立用水小组,自我管理扬黄水和机井水。村民提议用水小组由政府的代表支渠长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协调机井的使用,监督扬黄水浇地。这一组织必须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赋权和村民的承认,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用水小组的成立有助于培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

3.解决贫困反弹问题

生态移民后,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一些农户出现贫困反弹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政府和村民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县、乡各级政府应首先了解村民所处的现状,所拥有的技术与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尽快掌握种植大棚蔬菜的关键技术。具体来说,政府应该为大棚种植及时提供一些后续服务,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指导、销售出路问题、蔬菜再加工企业的建立等,以引导更多的村民接受这一蔬菜种植这一生计方式。另一方面,村民本身要改变依赖国家援助、政府补贴来过日子的心态,积极更新观念,自主学习主动与村领导沟通、协调,将自己需求表达出来,使政府提供的有益资源高效利用,使政府政策充分发挥其优势。

4.加强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在李毛新村,村领导应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项措施解决村民生活的不便:一是村支部可以将有孩子在外上学的家长组织起来,鼓励他们共同出资,专门雇车接送孩子,以解决家长接送难的问题。村支部如果有经济能力可以提供一些补贴;二是在村中设立基础的医疗门诊,以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村支部可以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请建立医疗门诊,如果建立医疗门诊有困难,可以组织村中有医学背景的人在村中建设小型门诊站点,为村民的急诊提供就医便利;三是村支部中可以经常组织举行些健康的娱乐活动,以培养良好的村风;四是村支部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尽快解决道路配套设施的修建问题。根据村中的财力,先在主干道上修建路灯,并请村民监督工程的实施。村支部应该向上级部门申请财力支持来修建路灯等设施。

四、小结

通过对宁夏李毛庄新村建设的调研,我们发现新村中存在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用水紧张、贫困反弹、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村民自身需求为中心,以村民利益为导向,与村民协商共同制定规划方案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生态移民”这一政策内在的目标和要求,才能真正推进移民区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宁,龚世俊.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

[2]宋丽燕.生态移民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扶贫攻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

[3]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DE/OL].sdpc.省略/dqjj/fpkf/ydfpb

第2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民生新闻 和谐社会 差异化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以铺天盖地之势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内容“剑走偏锋”、节目内容失衡带来的受众结构失衡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目前的民生新闻中,然而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全国民生新闻热潮中,各地电视台竞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视民生新闻为挽回收视率的杀手锏。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省会城市在晚间黄金时段至少有两至三档民生新闻,更有多者达七至八档,出现民生新闻“共生”的局面。

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趋近,形式相仿,内容也雷同,多个栏目争夺同一资源,这种内耗式的竞争只会让各自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也是对媒体资源的浪费。“共生”不一定能“共荣”。就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其收视率滑落已成不争的事实,甚至有很多跟风而新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其收视率始终处于低谷,“民生新闻是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也受到质疑。

当高收视率的神话被打破之后,寻求差异化的战略应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何为差异化战略?事实上,差异化战略就是特色战略,即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或者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需要为差异化支出额外成本,但其产品或服务突出的特色优势使该企业可以制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位,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如图1所示)。

图1:差异化如何实现超额利润

差异化战略对中国传媒组织的现实意义在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传媒组织必须走出同质化竞争的误区,只有以独特性才能赢得消费者,而这两点也正是差异化的主要驱动力。(如图2所示)

图2 :差异化的主要驱动力

依据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大众传媒行业的特点,传媒组织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基础有:一是以信息内容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二是以细分市场为基础的受众差异化;三是以品牌形象为基础的声誉差异化。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民生新闻的差异化战略。

一、内容差异化

针对民生内容存在的低俗化、庸俗化倾向,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群众利益。虽然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实际上,不少小事既不关系群众,又不涉及利益。媒体应以有限资源,去解决、反映真正关系群众利益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

2、理智对待受众需求。作为传播者的传媒与作为接受者的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传”与“受”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关系,所以我们既反对“媒体中心论”,也反对“受众中心论”。对于受众的需求,媒体应加以引导,而不能屈从于受众。家长里短似的民生内容,如果说起初还能够让受众感觉到亲切,但时间长了,受众就会觉得民生新闻有点像个“长舌妇”,对民生新闻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却适得其反,可谓出力不讨好,所以,不要低估受众的需求。

3、新闻报道忌浮于表层。民生新闻的定位虽然不在于调查性、深入性报道,但其报道的新闻也不应止于表层。从“小”见“大”,从寻常小事中挖掘一些不寻常的意义,这样的报道不仅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也更具影响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借用“小民生”和“大民生”这样两个理念来寻求一些对策。

我们把民生新闻分成大民生新闻和小民生新闻。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须臾而不能离的生活参考;所谓的大民生,则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同时还包含从民生角度对这些政策走势的解读和诠释。目前,中国最大的国计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构建也是关乎全民的最大的民生。因此,我们在报道与受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题材时,完全可以从民生角度出发,找到结合点,解读那些未必同民生直接相关,但确实关乎百姓的大民生。这样既可以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民生内容又不至于“俗化”;既能贴近百姓的小民生,为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难题,又能从大民生的高度引导受众,让百姓关注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大民生,并进而可以借助民生媒体参与讨论,让百姓的呼声能够被真正地倾听,对党和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受众差异化

针对存在的受众结构性失衡问题,民生新闻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注意城乡报道的平衡。作为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要扩大报道范围,分散部分人力深入田间地头,把镜头对准农村,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关注农业的发展,全面真实地展示农村概况,让更多人了解农民的所盼所思所需所求、乡村的巨大变化及农民的生存状况,为政府了解农村搭建桥梁,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

2、注意市区周边与边远乡村报道的平衡。城市周边地区借助城市优势发展较快,现有的民生新闻报道较多;但边远乡村远离城市,在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流通等方面明显落后,给信息采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民生新闻报道很少。民生新闻要增强对边远乡村的报道,要求民生新闻工作者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深入边远农村,深入群众,扎实采访,让更多人了解边远乡村的贫穷落后与发展变化,让党和政府及更多人参与到边远乡村的发展中来,把整个农村真正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中的和谐农村。

与内容差异化相对应,民生新闻不应该搁置农民的呼声,而应当把农民作为受众的一大中心。通过研究农民收视特点、文化心理,并结合各地农村发展现状,办一档农民喜欢,又能切实服务于农民的新闻栏目。

三、从内容竞争到品牌竞争

媒介品牌是指媒体(频道)名称,节目标志,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包装,节目结构,观众认同等的总和,是媒体的无形资产。电视品牌浓缩了媒体精神、节目个性品质和观众的忠诚和偏好。

品牌竞争是媒介注意力竞争的新举措。注意力竞争是媒介竞争的实质,但由于信息产品自身的特性以及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同质化现象,加剧了受众消费行为的随意性,而消费行为的随意性直接冲击的就是注意力竞争市场。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媒介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1、频道作为品牌。首先,从台标、台标系统的包装打造民生频道的品牌形象。其次,频道通过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和系列大型报道活动建立品牌形象。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提出了“以活动带节目,以节目带队伍;以活动树品牌,以品牌促效应”的基本思路。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关注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发了100多条新闻、十几个新闻专题,拍了一部纪录片《可可西里守护神》,其中,新闻短消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出现断流》获得了中国新闻一等奖,实现了效果最大化;在中法文化年期间,他们主办了“塞纳河的婚礼”将影响扩大到境外。

2、栏目作为品牌。栏目名称要与众不同,恰当表现节目的特定宗旨。此外,栏目片头、片花等要与栏目的风格吻合,体现品牌意识。随着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的大量涌现,也随之产生了一大批深得观众喜爱的民生新闻主持人。比如原《南京零距离》的光头主持人孟非引起的所谓“孟非现象”,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这些主持人准确地把握了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并使自身定位与栏目定位相统一,以“亲民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品牌是一种标准,是品质的保证。只有那些轻松而不轻浮、通俗而不庸俗的主持人,才有可能树立起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要想在民生新闻节目“说新闻”的口语大战中脱颖而出,民生新闻主持人就要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韵味十足的表达方式、视角独特的语言着力点和见解独到的思想内涵,使自己成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标志。作为节目品牌的主持人,一方面要以其“拟人际传播”的亲近性,来增强观众的收视愉悦,树立起节目在观众中的美誉度;另一方面 还要以“见多识广”、“颇有见地”、个性鲜明的朋友形象,来取得观众的收视信任,树立起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通过迎合猎奇心理而吸引到的观众,往往并不稳定,并不忠实。

构建和谐社会为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民生新闻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不仅需要传媒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上做出努力,也需要不断的传媒实践。民生新闻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章平.战略传媒:分析框架的经典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6.

[2]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05:59-61.

[3]郑保卫.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新闻与写作,2007,02.

[4]王起钧,王庆华.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6,06.

[5]任慧静,张晓锋.传媒与和谐社会研究述评.新闻界,2006,06:51-52.

[6]张良君,赵新云.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界,2006,03:80.

[7]赵智敏.试析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民生大参考》为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45-47.

[8]韩雅琴.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做哪些自我调适.视听界,2006,1:36-37.

第3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封建社会

古歌舞时代

戏曲时代

第4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摘要】本文从詹姆斯·凯瑞“仪式观”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指出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民生的同时,需要通过将“报道范式”升华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共享仪式”,变告知为对话模式,共享地方文化记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推动社会大众在民生报道中的参与性,完成公民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

关键词 民生新闻 传播仪式 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一、民生新闻概述

1、民生新闻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新兴的新闻报道种类。韩泽指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种“新闻类型”。而孟建、刘华宾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社会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另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是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陆晔、苏菲强调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程前、陈杭则指出,民生新闻不应该再作为新闻题材的一种,也不单纯是一种固定的节目形态或新闻体裁,而应该是一种“报道风格”追求与手法运用。

2、作为报道范式的民生新闻

以上观点,都阐释了民生新闻的内涵所在。当前,民生新闻并非一种单纯的新闻体裁、类型或报道风格,而是一种采用民生内容新闻题材、平民视角报道立场、民本意识价值取向、民众话语报道方式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范式。它从媒体的人文关怀出发,以平民视角和民本思想为基点,传播和评述普通百姓的情感、欲望、意志,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传播“仪式观”概述

1、传统的“传递观”

詹姆斯·凯瑞认为,社会公共话语下存在两种不同的传播观: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我们对传播的基本理解,是基于“传递”这一观念上的,即“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

从传统新闻报道范式来看,新闻传播是被动的“传”与“受”,一种单向信息传递模式。

2、传播的“仪式观”

凯瑞指出,描述和解释世界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即传播的“仪式”观。它并不在于信息的获取,而在于报纸的呈现和介入在建构读者的生活与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时,读者从最初的旁观者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讯息传播的功能效果问题。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其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其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从“仪式观”来看,新闻传播是一种“互动式”参与过程,一种社会系统信息传播模式。

三、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

1、民生新闻的报道现状

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实践处于转型的关键点上。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报道,囿于其单向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近几年其发展呈现出滞缓的态势。一方面,民生新闻出现乱象,暴力凶杀、两性情感等“黄色新闻”充斥荧屏,受到社会广泛批评;另一方面,民生报道缺乏读者互动与内容创新,受众关注度、参与度大幅减弱。

2、当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报道碎片化。新闻报道局限于呈现受众关心的问题,缺少对整体社会民生的关注,无法呈现社会民生的整体状貌。

分析肤浅。报道往往只表术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表面现象,缺乏对事件内在联系的分析,对于事物本质意义上的深度透视上力度不够。

过于媚俗。报道一味迎合受众眼球,追求耸人听闻的离奇事件,多报道黄色、暴力等猎奇性新闻,报道趋于庸俗、低俗、媚俗。

同质化严重。不同地域的媒体在民生报道的题材选择上趋同,同一地域的不同媒体对同一民生事件的报道角度趋同,新闻表达单一化,损害了受众的表达权、知情权。

四、从“仪式观”角度看民生新闻

1、作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民生新闻呈现的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从新闻报道的镜像中考量自身的生活,通过电视画面的“拟态环境”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民生新闻呈现的是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也经常采用方言、地方栏目等市民最能接受的报道方式,因而能呈现出“原生态”的民生状况。这些琐碎平凡的报道虽然有较大的相似性,谈不上包含多少信息,有多大新闻价值,但却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状态,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更能够体现日常生活的新闻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不断塑造和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很多信息我们都从博客、微博、微信那里最先了解到。媒体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大众传播下的民生新闻可以更好地呈现现场,拓展信息服务,并能加强新闻事件的互动,发掘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增加新闻与受众直接沟通的机会,影响百姓生活方式,塑造现代人的人文精神。

2、塑造市民文化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国家、社群、民族等都是通过具体象征物(如旗帜、民族服装、仪式等)想象出来的,而这一想象与大众传媒的传播有很大关系。

大众传媒以某种与人有着天然联系的“象征物”为传播符号,唤起人们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与认同,形成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是传播构建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地域里,传播是他们借此传递信息“符号”从而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共识”这一说法,而共识是在传播互动中得到体现的。民生新闻通过再现社会生活场景,将不同时空的人们联系起来。由新闻媒体创造的这种“想象”激发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基础。

五、“仪式观”下民生新闻的改进方式

1、从告知到对话的仪式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民生新闻,需要深入报道各类社会现实,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然而,在传统报道范式下,民生新闻深入了解社会文化不足,民生报道局限于“告知”受众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报道与生活实际不甚相符,另一方面报道方式脱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理念。

社会转型期的民生新闻,需要逐渐转变成一种文化传播的“对话仪式”,召唤和联系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心理。首先,在新闻选题策划上,要充分征求受众的意见,讨论市民们想听的话题,例如进行现场活动讲座、开辟民生讨论专栏等,充分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对话。其次,在新闻编辑和选择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市民的生活、语言特色,合理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用市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描述新闻事实。最后,在民生新闻的采集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社会基层的民生生活,关注社会民生的现状,真心帮助人们排忧解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活资讯、致富资讯等。

2、共享地方文化记忆

在文化共同体中,风俗和习俗是基础性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共同文化的记忆和认同。电视民生新闻有大量对风俗、习俗的报道,一方面,弘扬了本土文化,另一方面,文化记忆的接近性可以唤醒区域内的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记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基础是人们对新闻中出现的“象征物”的“想象”,而这些“象征物”恰是一个地区风俗、习俗的载体,是构成地区文化记忆的独特符号。民生新闻则需要运用这种象征的手法,将社会物象、事件内化为语言符号,来表达信息传递意义。

另外,电视民生新闻使用方言播报也有助于激发人们共享文化记忆,如湖北经视播放的武汉方言剧《经视人家》、节目主持人蔡一的方言节目《咵天》等,虽然目前对于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尚存争议,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方言是外化的文化记忆,是一种共同的地区语言,可以直接激发个体对所属共同体的“想象”。

3、加强舆论监督

针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困境,业界和学界认为需要将“小民生”引向“大民生”,也有人提出将“民生新闻”转型为“公共新闻”。而党的十指出,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就“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现实问题做了具体阐述。我们看到,这五类民生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同时舆论监督和引导的深度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社会公众对于“高考制度改革”、“基本工资上调”、“环境污染治理”等民生新闻的参与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仪式观指出,出于仪式下人们的归属需要,社会整体间的疏离感不可能持久,归属需要和认同需要必然促使人们产生一种对社会性、公开性、聚合性的渴望。因此,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情况的同时,它仍然需要报道一些生活中的阴暗、消极、负面的影响,实现对社会新闻的监督。通过民生新闻的舆论影响,加强社会对新闻的监督,对社会恶劣事件进行有效反映与治理,可以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反映社会民主的意愿,反映社会价值观念,从而最终实现文化认同观的聚集形成,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②马静,《从“仪式观”视角谈民生新闻如何突破发展瓶颈》[J].《新闻世界》,2014(11)

③李学东,《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J]《. 新闻实践》,2005(7)

④苏凯乐,《城市民生新闻的采编原则》[J]《. 新闻爱好者》,2008(10)

⑤黄一钢,《电视民生新闻怎样寻求突破》[J]《. 新闻实践》,2006(4)

第5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公民素质;提升途径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公民意识正在逐步觉醒,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建立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但由于当前社会发展的低水平和低层次,我们还不能全方位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培育。当前,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来促进公民社会的培育,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思路。特别要强调的是,通过公民素质的提升,将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力,使之形成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更上新台阶。

一、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

civil society在中国学术界分别有三种不同的译名,分别是公民社会、民间社会或市民社会,但三个不同的中文译文并非完全同义。其中,“市民社会”因为其来自经典著作的中译本,称为civil society的最常见译名。但其在传统的语境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贬义的色彩,很多学者更是将其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民间社会”多见于历史学家对中国近代民间组织的研究成果中,具有中性化色彩且常被边缘化。“公民社会”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对civil society的最新译名,其突出了civil society的政治学含义,强调公民对国家权力的积极参与和制约,是具有褒义色彩的并广受学者喜欢的中文译名。至于三者的具体差别,本文不作赘述。

由于公民社会强调国家和社会间相对的“二元性质”,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针对公民社会的培育宏观上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并辅以微观层面的制度约束。这样一来就存在“多重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

当然,与其将公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对立绝对化,不如将侧重点放在公民社会非政治色彩的获得上。将“公民社会”内涵因素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以及对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理性释放,都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其中,提高公民素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途径。

二、培育公民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完美契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使公民置身其中充分享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并在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更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在这一点上,培育公民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的理念上是完全契合的。

公民社会中因公民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出其本身就包含了诸多和谐的因素。即一个健全的和谐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社会,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

第一,培育公民社会,使得人与社会和谐成为一种可能。我国在市场化生存模式下,社会利益出现分化,不和谐因素增多。公平正义在某些领域不同程度的失衡,人们在社会利益关系的理解和分配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偏颇和失范。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形成真正的理解和信任。要想建成和谐社会,就要努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多维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公民社会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利益关系的协调。特别是通过培养现代公民素质来充分体现公民社会精神,使公民在法治的基础上,兼顾道德与幸福,理性与情感,最终升华到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第二,提升公民素质也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公民社会的培育一方面有利于公民个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但也会催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毒瘤,进而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对自然进行破坏性的掠夺。公民素质必须在大自然的屡次报复中有所提高,深刻意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有序发展,才能做到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会破坏自然本身的平衡,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角度提升公民素质,合力促进和谐社会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批判反思的过程,同样在这一过程中更适宜公民社会的培养。那么从哪些角度出发来提升公民的素质,来推动社会自我批判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长期以来,公民道德一直作为一种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社会力量存在,在维护政治稳定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个别地方和领域拜金享乐普遍存在,个人主义也出现了极端化的倾向,加之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现象不同程度的抬头,人们的视听被混淆,传统道德的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新风尚已成为民心所向,必须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只是依靠教育的力量就显得势单力薄了。所以要整合教育资源和法律资源,更要辅以必要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将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精神深入贯穿其中,才能更加鲜明地将引导和约束结合起来,将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做好。

其次,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制化认知程度和“公共理性”水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该让公民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需要遵循的公共生活原则,自觉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不断拓展的产物。同时要将制度的全面创新提到新的认知高度,这是强化公共理性的强有力手段。而讲到法制化认知,其主要的承担者和受益者都是公民,需要所有公民的积极学习和参与。公民法治意识的高扬,更有利于开创公德主导的时代。这种“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对他人人格及合法利益的尊重,就是对公民“权利”的最大尊重,最终有助于调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这也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

最后,深入发掘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和谐社会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更需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粹的滋养。而这种濡养不能只限于外在,更多的是要从内在的目的出发,使公民社会的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即介于世俗和宗教之间,体现了现实和理想的结合,更是理性精神的最好体现。它用国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人的内在德性和道德心理,但又具有超越现实的一面。“按照儒家学说,善与美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而完成于生活实践,包括个人的德性修养。”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特质,应用于当下的社会生活,可以很好的弥合人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进步间的差距。更能缓和公民社会思想引入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从根本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提升公民素质、培养公民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归根究底就是培养公民的一种公共“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后果的高度负责,更是公民对社会价值功能的体现。公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民主法治的实施,人与人诚信友善的相处,安定有序的生活创造了可能,更能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强大内驱力。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122.

[2] 马俊峰,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J].人文杂志,2006(1)23.

【作者简介】

第6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的日益扩大包括皮影在内的传统手工艺文化,遭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和破坏。我们应该怎样让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重新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娱乐方式,这不得不让我们进行反思。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挖掘皮影潜在的艺术价值应用到当今的艺术形式。

一、皮影艺术的生存现状

社会生活的改变,直接改变了传统手工艺所生存的土壤,下面就从如下几点分析:

1、现代文明冲击,受众基础缺失

我们可以从那些怀旧的、童年的、访谈的文字中,想象还原一下,传统的皮影以及影戏的存在场景:“从村里到镇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每天繁忙的农活,已经让人们筋疲力尽。而乡村的生活又是非常单调,除了老人们讲古,就是飞长流短。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样的生活。除了过年,或者老太爷过生的时候,会请一台大戏在村里祠堂那里唱几天,成了全村的节日。在其他时间,如果一个走江湖的班子――不论皮影,不论剧社,不论说书都将给沉闷而无趣的生活带来新鲜的刺激。甚至,在他们离开村庄之后很久,村里人还会津津乐道那个快乐的夜晚。”

如上,我们可以清晰的从那些怀旧的文字中还原出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1)恶劣的交通条件:限制了人们的出行、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一村、一地,没有时间、机会接触到其他的新鲜事物。(2)艰苦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走不出去,那就请进来”,连这也只是一些财力雄厚的地主家才能办到的事情,而普通人只能等待,奢望。(3)贫乏的文化生活:除了讲古、飞长流短之外,乡村的生活场景普遍乏善可陈,使人们对任何一点新鲜的、外面的事物,都充满了浓烈的兴趣,正是乡村的、分散的、贫穷的传统中国,成为了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那些艺人们通过走村串户的流动,得到了广大乡村的欢迎,也使这些文化形式得以代代相传。

然而,在“”前后的几十年里,传统文化无一例外地被强行压制、贬低,连传统的生活都在暴风骤雨中巨变,传统文化自然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绝境。从“”中走出来的人们,传统的血脉被打断了,关注的事物被改变了,面对的生活被现代了。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方面,各种电子媒介的普及,如收音机、电视机、影院等,每天都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世界,每天都有新鲜的声色刺激。相比之下,以人为介质的传统文化,在信息量、刺激性上面远远落后了,失去观众的时刻就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时,相对窘迫的艺人生活,也使年轻人情愿选择出门打工,而不是传承那些需要时间、耐心和智慧的技能。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管道、娱乐方式中,传统文化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消费者基础,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2、忽视生存状态,政府关注较少

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同时,如果能继续存在下去,来自外部的资金扶持便是必不可少,否则,就会是自然消亡。但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基本上完全忽视了传统文化这块,只有几个有限的品种、有限的人员得到扶持,其他草根状态的民间文化基本上是自生自灭,皮影、尤其是四川皮影这个知名度低、知晓者少的品种,面临着没有观众、后继无人的窘迫境地,只在一些自娱自乐的老人群体中得以保留。

3、形式单一,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在一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提供什么,观众就会消费什么。基本上,提供者全面掌控着人们的娱乐方式。而这点正是传统乡村中国的特点,也决定了很多民间文化不思进取、也不需要进取的惰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拜师、尊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弊病,也导致民间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敢革新、不敢改良,只有遗传,没有变异,只有复制,没有改变。

而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信息化,多元化,观众选择的自主性空前强大,因此,古老的、陈旧的传统文化形式,除了他与众不同的形式感而得到部分人的偶尔关注外,其他艺术价值早已淡出了人们的关注空间,传统的影戏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而新的适合影戏的生存方式又还没有形成。

二、皮影艺术的市场契机

在企图使传统文化得到复活的同时,我们应首先应看到社会文化中出现的新状况,判断传统文化所能切入的市场机会。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村更加凋敝,更加失去了消费能力。文化消费的市场基本集中在城市,乡村的文化消费能力基本为零。因此,传统文化首先面临的就是:消费群的转换。

2、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已经有相对充裕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欲望,而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之初,只是为了消费物质本身,现代人在消费物质的同时,也在消费着物质背后所赋予的文化气质、文化故事。如今,工厂化、批量化的产品,已越来越失去了独特性,仅具备物理属性,缺乏精神的、文化的符码。

3、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形式感、画面感以及仪式感,与目前大一统、工业化产品的设计与包装风格,存在巨大的差别。皮影及其他传统文化所凝聚的传统审美情趣,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从而,具有与现代商业相嫁接、融合的可能。

三、皮影艺术的改良和应用设计研究

由于皮影戏本身,仅仅是一种公共文化资源,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才得以组织进行的活动,而其他商业、个人的使用,都是对皮影的局部、片段地使用。另外皮影的重生可能,必定建立在城市人、年轻人的现代需求偏好上、接触方式上。因此,对皮影艺术的重生进行如下思考和衍生:

1、形的提炼与传播:传统皮影的制作过程,就是一次形式的再制作过程,通过对皮影的形式感、线条构成等重新做一次梳理、提炼,构造出一个线\面、素\彩、繁\简的体系,便于人们的使用、借用、移用。体系化、系统化地通过大众传播,增大皮影在各种媒体上的接触点,而不要仅仅被矮化、理解为装饰品。

(1)以影戏为蓝本制作FLASH动画、制作QQ或是其他网络表情,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可参考兔斯基、流氓兔等卡通形象的推广传播。

(2)把形象进行简化构成,提炼相关元素进行直线化、块面化、符号化地处理,从而设计出拼图玩具,也可设计、印刷成为儿童的涂色游戏书。

(3)由于皮影的线条原因,实际上可以通过现代电脑雕刻技术大批量加工生产,通过对材质及精度的控制,静态的皮影道具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赠品、高级礼品、旅游纪念品等。

(4)联动政府相关部门,使皮影的形式感能够在一些公共建筑、公共雕塑上出现,以庞大的体量冲击大众视觉,从而扩大皮影本身艺术形式感的传播。

以上方式重点在于扩大皮影自身形式语言的普及面,提高熟悉度,努力使其成为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通用符码之一,使皮影这一传统的文化形态、文化形式得以复活。

2、形式的提炼与传播:皮影本身过去的演出方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客观上导致了传统皮影传承难度。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皮影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临场发挥的、演出者实时控制的――动画片。因此,只要不拘泥于传统的表演形式,完全可以通过动漫产业、创意产业的合作制作动画片,而把具体的皮影道具产品作为动漫周边商品出现。或者,简化皮影的使用过程、优化皮影的结构内容,大量设计、制作部分皮影道具,发放到各个社区,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也从另一个方面使皮影的形式感得到传播。

3、文化的提炼与传播:如前所述,皮影本身,原本就是普通的、民间的、草根的表演形式之一,演出过程不易模仿和抄袭,因此,在部分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场景中,在我生活的城市成都,如顺兴老茶馆、锦里这类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场所,通过演出、展示等手段,传播出高品质皮影的形象,制作高品质、精细化的礼品装产品,再附以相应的文化推广手册,能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点,与前述的“大批量工厂化生产”之间,是高端与低端、豪华与通俗、正品与山寨的互补关系,由不同群体自主消费不同产品。在普遍接受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从高档到低档的产品链,从而在工艺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中国老人的精神生活总体来说是贫乏的,年轻人都在忙碌工作陪老人的时间也较少,开设影戏茶馆,为他们休息、娱乐、交流提供场所,他们可以坐在茶馆里,在熟悉的锣鼓声中回忆往昔的生活。一杯茶,一出戏,加之低廉的消费将会赢得他们的青睐。

4、表演形式的设计改良:其实,皮影表演艺术作为一个已经逝去的事物,也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娱乐功能。而最初所表演的故事,也因为内容的陈旧过时而失去了生存土壤。过去皮影的剧本主要是戏曲,古典名著为主,有的还多为地方戏,很多观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反应皮影“听不懂”,原因就是这门独特的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分别与当地的戏种相结合,表演中运用了不同的方言。当然这些经典的东西永远需要传承,而我们也可以尝试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改良,创编一些现代剧、儿童剧,神话剧,动画故事,以及配合幼儿、小学教材的“课本剧”,在演唱上也不仅限于戏曲,如果在表演时加以字幕就更好了,那么由此所诞生的影人的形象也应随之改变,可根据剧情设计出相应的卡通的造型,现代人物的造型等,不再只是戏剧人物,这样或许能更好的把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让更多的人喜欢和欣赏,在现代社会有它的一席之地不再成为压在箱底的艺术。

第7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一、关于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水平提高30%。具体标准按照略高于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确定。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190元、220元、240元、260元、290元的,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不含代缴的社会保险费)分别按155元、180元、195元、210元、235元执行。对1999年6月底前已经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下岗职工,从7月1日起按新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对1999年7月1日以后进入中心的下岗职工,要在签订协议后按新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要加强中心为下岗职工代缴社会保险费的工作,缴费标准相应提高30%,具体数额由各市地自行确定。今年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所需资金,市地属及其以下国有企业,在坚持地方解决的同时,省财政给予补助。省属国有企业,属于财政承担的部分由省财政解决。

二、关于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金水平提高30%。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豫政办〔1999〕39号)规定,我省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已作过调整,按照〔1999〕69号《通知》要求,应在这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中相应冲减。调整冲减后的失业保险金新标准统一按提高后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执行。按原标准发放的,要将失业保险金的差额部分及时补发给失业人员。对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所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要比照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和领取失业保险金新标准的50%计发。

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各地要认真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的市地统筹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力度,增强基金支撑能力,确保失业人员按新标准及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

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及其基本生活保障费标准,严格按规定及时足额向中心拨付失业保险基金,不得无故拖拨、欠拨、少拨。对欠缴失业保险费的国有企业,要边清欠边划拨。暂时确实无力缴纳的,要制订出分期缴款计划,逐步补缴。同时,各地要切实做好进中心下岗职工的参保缴费工作,并对其参保缴费情况予以单列统计。

三、关于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从1999年7月1日起,已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镇,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0%,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时要注意做好保障标准提高后扩大保障面的工作,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都纳入保障范围。

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所需资金,省财政将根据各地1999年6月份的实有保障对象人数及实际保障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四、关于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1999年7月1日起,对1999年6月30日以前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等条件,并已办理或确认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增加养老金。

1、企业离休人员及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工人的调整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大体相当,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标准增加养老金。

2、企业退休人员,按其工龄长短与其养老金水平确定养老金增加额度。

3、企业退职人员,按每人每月25元增加退职生活费。

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所需资金,由省财政给以适当补助,不足部分从养老基金中解决。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可按上述规定标准,为本企业离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所需费用由本企业负担。

五、关于一次性补发拖欠的基本养老金各市地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要一次性补发。补发拖欠数额以各市地1999年6月份“拖欠养老金月报表”上报数据为准。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核拨。在省财政一次性补助之后仍有拖欠的,由各地自筹资金补发。统筹项目之外的拖欠,由企业视情况补发,不得从基金中支付。

六、关于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和管理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等一系列清费减负的措施,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为增加职工收入创造了条件。各市地和有关部门要遵循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效益提高职工工资的机制。企业职工工资由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状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凡已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企业,应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协商,并经职代会通过,确定职工工资的增长幅度。凡实行工效挂钩的国有企业,今年增加的工资,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可核入工效挂钩基数或计入成本。在考核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时,对企业调整基本工资增加的工资可视同实现利润。要严格国有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管理,凡今年不能安排增加职工工资的国有企业,其经营者也不能给自己增加工资。具体增资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工资标准来实现,省劳动厅可制定新的等级工资和岗技工资参考标准。

第8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企业职工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

    近几年来,我省一些企业在改制和兼并破产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对部分职工采取“买断工龄”或一次性安置的办法,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后,解除了劳动关系。为使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职工能够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职工原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后,要继续参加养老保险。原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的职工被其他单位招用后,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现行规定缴费。原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职工未再就业的,由职工本人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的缴费办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即以当期上年度所在市、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18%的比例缴费。以后,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为由终止职工养老保险关系。

    二、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前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的,由企业补缴;个人欠费的,由个人补缴。若企业已经解体,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职工个人自愿的,由被“买断工龄”职工以本人当期缴费工资为基数,在补缴个人欠费(含利息)的同时,补缴单位的欠费(含利息)。

    三、原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前连续缴费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按照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计发基本养老金。职工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后未再缴费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满15年的,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陕政发〔1998〕28号)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不执行原办法),其中职工平均工资以最早中断缴费的上年度本市、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准。

    四、原被“买断工龄”或被一次性安置职工有档案管理或托管单位的,接续养老保险工作或为其办理退休手续,由档案管理或托管单位按规定程序申报办理;无档案管理或托管单位的,由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申报办理。

第9篇:民生建设的意义范文

“民生新闻”节目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节目形式,节目素材来源于日常百姓生活,报道重点主要针对于百姓民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遇到的棘手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百姓与政府部门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普通百姓家庭,民生新闻更成为每天必然关注的电视节目。民生新闻节目以其实用性、时效性以及贴近生活等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类电视节目。

本文就根据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度高的现实情况,分析节目采编人员的素质与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提出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采编人员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近些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新闻点,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事件只看到了表面,无法深度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实质内容,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1.2 缺乏实地调查,脱离实际

有一些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主观臆断进行新闻报道,或者热衷于关系新闻,根据知情人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断,脱离实际,不能真正反映 现实民生问题,丧失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意义。

1.3 团队配合缺乏默契,凝聚力不足

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相互配合的精神。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配合意识,队伍内部分工不明确,甚至有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节目队伍的正常建设发展。

2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意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话题。

2.1 培养采编人员的新闻意识

目前,新闻节目的采编队伍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向,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执行力不足,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新老结合,由富有工作经验的资深采编人员带领年轻队伍进行新闻采访以及稿件写作、节目编排,“老记者可以和年轻记者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带对子,直接向他们传授经验”,[1]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留意身边的敏感事件,常怀发现之心。另外,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做到发现好新闻,挖掘背后是深远意义。

2.2 注重调查取证

民生新闻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件,因此真实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采编人员脱离实际,只根据主观臆断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而进行报道,那就失去了民生节目本身的意义。因此,采编人员要进行调查走访,针对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进行暗访、蹲点守候,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最原始的一手资料,让大家了解实情,将最完整的信息报道出来。

2.3 完善采编人员培训机制

新闻单位要注重对采编人员的培训、考核,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针对各个岗位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分类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把讲座教学与采编人员的走转改工作实践相结合”,[2]通过视频教学、模拟实践等形式对采编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行培养,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使民生新闻更加富有吸引力、亲和力。

3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团队建设

团队精神是互相协作、互相服务的集中体现,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良好的团队建设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是提高节目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1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团队内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一线采访到稿件编写,从视频制作到后期合成,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期节目的制作,以达到最好效果,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追责到人。

3.2 团队内部要相互沟通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因此,整体内部的相互沟通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化解甚至避免相互之间的误会、分歧、矛盾,避免过于自我的决策,使得配合更默契,队员的凝聚力更强,关系更融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提高节目质量。

3.3 竞争奖惩机制

在团队内部可以实行竞争机制,激发成员的工作动力,相互比拼,发扬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公开透明化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避免那种为了提高自我成绩而刻意隐瞒新闻线索、信息无法共享的恶性竞争局面。对于工作突出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刺激其他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迎头赶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4 结论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民生的产物之一,对于关注百姓生活、促进民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实行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使得整个团队更加敬业,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把控能力,从小事出发,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程度,发挥媒体对大众舆论的引导能力,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