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隐含的一些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随着招生人数、师资设备、基建规模等不断扩大,民办教学资源的拮据性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基建规模、试验设备、优质师资配置等硬件领域,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办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对民办学历教育的认,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简单认识,这也从生源的数量上和广泛性得到印证。随着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民办教学资源的拮据性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基建规模、试验设备、优质师资配置等硬件领域,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日渐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意识差、执行力不严

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预算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财务管理的方向盘,学校各项经费收支应按部门预算来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意识差或者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不及时,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资金使用上,有些校领导预算意识不强,甚至根本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而是随意拍脑袋、批条子,造成预算的随意性、投机性,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的现象;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缺乏全校一盘棋观念,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或者对于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完全从本部门的情况考虑,很少顾及校内其他部门,这样就容易造成互相攀比,挫伤了一些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部分学院甚至不经协商批准随意增加和调整预算项目,擅自扩大预算经费支出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混淆开支渠道。由于没有建立预算考评及预算激励机制,节约的预算经费没有奖励,超支又要求追加,预算执行存在随意性,削弱了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使高校财务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二)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由于体制原因,民办高校基本没有财政拨款,不能像公办院校那样依赖国家“等、靠、要”,只能靠教育市场自己造血,所实现的教育收入项目单一,主要是靠学费收入;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以及积极进取等方面危机感较强。同样,由于体制原因,民办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没有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缺乏投资约束机制,造成了部分高校一方面办学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却又低下。

财务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少数民办高校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还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不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教育成本。比如,个别学院对外联合办学,缺乏财务核算和规范透明的合作协议,存在严重的财务漏洞;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在购入资产时在教育支出中进行一次性列支等。种种现象表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不能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反映民办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层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三)财务信息前瞻性不强、分析能力不高,指导性不强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上,应该对学校重大决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学校领导进行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高校财务工作范畴仍然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只能提供有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的解释。工作流程侧重事后监督,相对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应该重视记账、算账、审 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同时也要拿出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工作,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财务顾问服务;加快会计信息电算化建设,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目前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前瞻性不强、分析力不高、指导性不强的弊病。像学校融资筹资能力、负债能力测算、经济效益分析、办学成本测算以及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经济预测等财务信息向学校领导提供反映的不多,不利于学校领导运用财务信息进行工作决策。

(四)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民办高校要尽快监督建立内部制约机制。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民办学校应设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其成员由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董事长受董事会制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校长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受董事会制约。 这种组织管理体制可防止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弊端。现在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的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作为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二级实体财务部门,很难从中协调上下的关系;其次,由于小团体思想作怪,个别基层二级单位亏损了向学校伸手要钱,盈利了向学校少交钱甚至于不交钱,更有甚者其会计资料严重失实,无法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这都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资金的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难实现

许多学校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无不与单位内部控制内容、范围不全面、内部控制执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没有达到《会计法》规定的内部控制的要求有关,《会计法》强调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而单位内部监督是基础。基础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就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忽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违规资金运作现象。(2)内部控制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仅凭校长拍脑袋决策,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3)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学校虽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4)监督主体错位。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民办高校实施会计监督的主体往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承担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双重任务。而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是与其所属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当学校利益与所属部门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只维护部门利益,靠各部门的会计监督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改革方案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上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层面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首先高校领导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实行董事长或校长负责制。现行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是专家、教授、学者等,他们不仅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还有行政任务、社会活动等,要做到事必躬亲来负起会计责任显然是不可能的。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财务、基建、后勤等部门以及各院、系所掌握的经费或者管辖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财务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量和核算难度随之加大。各院系除了财务部门统管的部分预算资金外,大都拥有相当数量自收自支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奖励、福利、招待等开支,往往隐蔽性很大,难以控制。那么,优化改革的方案在哪里?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重建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使高校向理性的经济人转变,为高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要切实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 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规范的财务管理机构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民办学校应设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其成员由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 等人员组成,董事长受董事会制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校长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受董事会制约。 这种组织管理体制可防止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弊端。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构,各民办学校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按照《会计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专业的财会人员,所有财会人员应持证上岗,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执行力

按照民办高校发展计划、民办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的有关决策准确地编制年度预算,按照董事会批准的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高校财务制度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编报等进行重新规范,确保部门预算改革措施在高校的贯彻实施,有效防止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两张皮”现象的再发生。每年12月上旬各个部门编制下年度预算并讨论通过后财务部门12月底编制全校财务预算,加强立财务预算管理意识,避免预算滞后,徒走形式。预算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变更。做好预算跟踪、预算评估,在流程上避免预算失控。

(三)强化民办高校成本效益观

民办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必须强制要求民办高校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民办高校发展预测、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民办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民办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民办高校成本核算不仅是完善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客观需要,也是民办高校开展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民办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做高层优质财政顾问

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是财务数据的核算,忽视了对学校重大决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供积极建议。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应该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同时也要拿出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财会人员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定性的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下一步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如分析学生人均教育成本,可通过与本校历年的人均教育成本、与其他学校的人均教育成本比较,以及人均教育成本的专业结构变化,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等因素来进行分析,以求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通过分析节约或浪费的具体程度等,为以后的财务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工作,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财务顾问服务。

(五)理顺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各个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和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经校领导集体研究确定并明文颁布,一经确立,不得随意变更。其次明确高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财务处要参与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决策,凡学校的重大开支、校内有关部门代表学校签署涉及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和其他文件,均应征求财务处的意见,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处负责组织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没有财务处的委托或同意均不能向学生收费。财务处成立服务小组,分片包干到各个院校科室,在提供对接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各个部门的财务监管。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

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财务内部控制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有关信息和一定的控制手段,对民办学校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调节,使之按照既定的财务目标运行,最终完成或超 额完成财务计划的过程,即:事中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财务人员日常大量的工作就是进行财务控制。财务控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监督检查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以及教职工的营私舞弊行为,及时提请学校领导处理。另一方面就是控制财务计划的实施情况,财务人员根据学校下达给各部门、各责任人的财务计划,运用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的方法,即划分责任单位,明确责任目标,进行责任核算,实施责任奖惩,将学校的各处(科)室或各责任人划分为责任单位,分别建账核算,定期编制财务计划完成情况表,反映各责任部门、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供学校领导实施考核、奖惩,全年决算,年底兑现。在财务控制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偏离计划过大等特殊情况,还应及时查明原因,提请学校领导及时采取补救等措施加以调整,确保财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七)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第2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高校内部控制 财务预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47-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性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活动已呈现新的特点;经济活动多样化,筹集经费渠道多元化,经费矛盾更加突出。高校财务管理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是每个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1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新不及时,财务管理目标尚欠明确,加之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观念比较保守,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环节,只是履行了本岗位的职责,并没有真正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其实质的作用。

(2)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故而账物不符现象屡屡发生。近些年来,部分高校的由于校区合并或者校区搬迁,导致的一些固定资产进行重组和合并,这其中的账务并没有出现在资产账目中。

(3)高校的日常工作中,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很好的得到实行,故而导致的资产流失很严重,资产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高校的经济业务也日趋复杂化。但是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财务工作也将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4)财务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首先,财务预算的编制不够科学和准确。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资金供求矛盾较大,再加上往年入不敷出的赤字滚动,各项经费不能及时准确到位,收不抵支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覆盖面不广,不能够全面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高校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其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较差。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往往在预算下达后,对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不能及时地进行跟踪分析,出现了乱批示、乱支出、超预算现象。具体表现在:有些领导未按预算使用资金,随意批准经费;有些部门大手大脚花钱,未到年度中期就把全年经费花完。然后,以不给追加经费就无法开展工作等原因要挟财务部门;或者千方百计巧立名目,要求追加经费,以致预算支出出现缺口,学校财力无法承受。有些项目急需花钱却没钱花,有些项目不需花钱却被挪作他用,严重削弱了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各部门忙于追加资金,争夺资金。资金利用率极低。

2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深化,转变理财的观念;同时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大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必须要调整其财务管理的模式,要适应现在高校办学的多样化,经济的市场化等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以校领导为主体,各个分级领导和财务部门对接的管理体制。

(2)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筹措资金,提供最大的财力保证,使得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一个新台阶。要时刻树立风险的意识,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一直以来,高校的资金就比较紧缺,故筹措资金是高校面临的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在学校的学生收费管理工作中,要及时的回笼资金。在学校的日常开支中,要懂得适当的支出,尽量不支出或少支出,甚或是争取财政的支持或者社会的捐助来完成一些工作。

(3)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上,要以资金的管理为中心,最终实现资金的价值最大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学校资金运作的效益。虽然财务管理工作要时刻围绕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要能很好的掌握资金的活动情况,以至发挥资金的最大利用率。

(4)在高校的经费管理中,要把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融入其中。这样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对高校的经费进行了综合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对其进行审计,也是从根本上建立健全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要求岗位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岗位职责设置合理的同时,也要对岗位的设置合理明确,不能有重叠,不能有职责不明晰情况发生。在制定岗位职责的同时,要以“任务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到部门”这样的原则,同时要制定财务内部检查制度和考核标准,要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要实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对财务工作的每一项环节要做到事前检查,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全过程,而且这种监督要做到经常化和习惯化,最终保证财务工作的合理有序高效的进行。

(5)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建立一个整体机制,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采购等。从入校开始把关,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勿乱采购。对于学校资产刻意毁坏、侵占、挪用的个人和部门,要予以严肃的处理,对其责任人要严厉的处分。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按照制度的内容来对其进行不等的处罚,最终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6)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要依照内部控制制度来施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是对学校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管理控制,而且也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严格监督学校的各项经济业务能够顺序的,按计划的完成,以此保证学校的管理稳中有进。

(7)合理编制预算,对预算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高校在编制预算时,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对预算指标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评价。收入预算既要贯彻积极稳妥的原则,又要坚持资金来源多样化,使自筹收入尽可能地逐步增长。支出预算要充分体现学校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以学校大局为主,结合财力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尽量加大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力度,为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预算监控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预算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年度工作和学校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经济责任制度,将组织预算外收入、控制预算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广“零基预算”,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使预算更趋公平、合理、透明。

参考文献

[1] 段敬东.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增刊,2003(6).

[2] 徐建光.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4).

[3] 于淑琴.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规范财务收支行为[J].财会研究,2006(2).

[4] 王静梅,查慧园.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财务战略选择[J].财会月刊,2010(2).

[5] 吴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池州师专学报,2005(1).

[6] 王静.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管理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6(2).

[7] 陈玉安.对高校财务管理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设想[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6).

[8] 符福存.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第3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控

一、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控制不得力,预算管理成摆设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差的特点导致其财务预算控制十分困难。因此,实务中很多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预算进行控制,或者由于预算编制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而根本无法按照原定预算执行。同时,由于各财产保险主体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不同公司预算考核侧重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对规模的考核,有的侧重于对效益考核,这些考核指标的不统一,既不利于监管部门统一评价与监管,也不利于对自身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估。

2.核算结果不真实,报表数据不可信

(1)收入费用不匹配,核算结果不真实

由于财产保险是先收保费、后承担责任,费用发生期间与保单责任期间并不完全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现行核算制度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当期发生的手续费、业务管理费、税费及保险保障基金等均按保单生效时间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而剔除首日费用后的保费收入则需按照权责发生制在整个保险责任期进行分摊,这就造成了当期确认的收入与费用不配比,在公司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由于费用确认时间的前置、保费收入的后摊,会导致其核算利润率低于实际水平;而当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萎缩时,由于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水平大幅度降低,但仍享受着前期保费收入的分摊,可能会导致核算利润率远高于实际水平,造成核算结果不真实,进而影响经营决策。

(2)费用列支不真实,贴票现象严重

近年来,费用列支不真实、贴票套取费用成为财产保险公司行业内的公开秘密,各地保险监管机关也往往把费用真实性、数据真实性作为其历次对中小财产保险公司检查的重点,检查中也发现大量费用不真实的现象。

出现费用报销不真实、贴票套取费用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机构对保费收入打折比例又作了限制,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客户往往通过虚构项目贴票的方式报销部分费用出来贿赂投保人或经办人,造成费用列支不真实;②监管机关对部分业务手续费实行了限高,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往往承诺给予保险机构超高手续费,而超高部分的手续费往往只能通过虚列费用的方式解决;③部分优秀业务人员月度业务绩效工资过高,导致其缴纳个人所得税也高,因此部分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往往采用所谓的变通办法,将其应得的部分业务绩效工资,采用虚列费用的方式支付予以解决;④通过虚列费用套取用于发放单位职工的奖金及其他活动经费等。

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常见的虚列费用方式有:①在工资科目下,通过虚列业务绩效工资的方式,套取资金用于支付手续费和其他费用;②在业务及管理费科目下,通过虚列人员、虚增人员绩效等方式,套取劳务和派遣人员费用用于其他用途;③以“出单费”、“风险管控基金”等名义虚列业务及管理费,用以冲减对应保单的应收保费;④虚列咨询费、会议费、修理费、燃油费、差旅费、通讯费、电子设备运转、房租水电费、日常办公耗材费费等方式套取资金用于其他用途。⑤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虚开手续费发票套取费用用于职工福利及其他用途。

这些费用的虚列,造成核算结果的不真实,一方面存在很高的纳税风险,另一方面也给财务预算及费用管控造成很大困难,同时也严重误导了会计报表使用者。

3.风险管控不到位,财务管理风险大

(1)部分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保费规模指标,虚签保单,虚挂应收保费,虚计保费收入,造成资产和收入的虚增;

(2)部分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通过虚假注销保单,一方面冲减应收保费,降低其未能收回保费责任,另一方面在实际收到保费时放入“小金库”作为分支机构活动经费;

(3)通过虚假批单,虚假批减或批退部分保费给客户或留在分支机构作为其他经费使用;

(4)通过虚假赔案套取资金,即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或理赔人员与被保险人串通,通过虚构赔案、扩大赔款支付金额等方式套取公司资金,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针对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关于预算控制的问题

针对中小财产保险公司预算控制不得力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管理体系

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整体效益不佳、市场环境有待规范的情况下,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要想求生存,就必须在业务数量上不断开拓,在业务品质上进行有效的预算调控,就需要建立以承保利润(考虑未到期准备金和未决赔款估损情况下)为中心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分险种、分险别、分渠道进行全方位预算管理。

(2)建立全面的考核和分析评价机制

要使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得以有效地控制,必需成立专门的部门组织实施,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公司财务预算指标的达成。首先,公司需设一个常设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财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进行讨论研究和评审。其次,要建立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的审核评价机制。由公司内审部门对预算的编制、修改、调整程序的合规性、工作质量、执行效果进行审核评价并对预算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第4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财务;问题;对策;

一、 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监管必然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高等院校为吸引更多学生,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在校园增大基础投入、增加硬件设施的同时,基本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呈现出基础设施多元化、基建资金规模庞大、资金运用周期和回收期长的特点。在此种情形下,如何运用经济前景预测以及项目经营目标规划理论知识,促进基建资金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可以在工程基建资金的频繁流转中加强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与基建投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项目和谐有序发展。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管理的约束力, 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 确保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始终处在最优控制状态。因而,加强高校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核算和监督, 提高财务人员全面素质, 是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另外,加强高校基建资金管理,对于有效防范内部腐败行为,促进校园的廉政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二、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建财务核算不规范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在准确无误地计量工程成本, 核算费用, 才能正确地对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在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上存在有建账不规范和科目设置不规范的主要问题。高校基本建设投资不论是基础设施或一般项目均应以独立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2001年后改为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为依据进行财务核算,事实上,由于高校财务人员对基建过程中对很多基建会计制度不熟悉,导致了科目设置严重不健全,核算不规范,没有能够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进行记录,在实际的核算中,高校财务人员很容易混淆资产性投入与经营性支出,从而将建设投资规模的真实性和建设成本的完整性,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部分项目报建程序不规范

由于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特点, 一些高校不知正确程序, 违反基建程序报建, 部分单位甚至采取“先斩后奏”的形式。工程建成后缺乏必须的投资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使工程不能及时组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或交付使用未组织竣工验收和进行决算审查。有些企业在必要的基本建设程序中违规操作, 造成设计勘探与施工同时进行或超计划、超面积项目。基于企业或个人利益, 未按规定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没认真审核基建经济活动的必要文件,出现合同不完备、未按期办理竣工结算等情况, 致使项目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三)建设项目超概预算现象严重

由于很多项目在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高校领导没有能够积极地配合基建准备工作的开展。且由于高校对建设的经验不足,对需要的设计预算考虑不周,对将会发生的各种问题没有能够有足够的弹性预算,因此造成了基建程序缓慢的开展。加上编制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较低,投资弹性较大, 增大了工程建设成本,造成超计划拨付工程款。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基建项目投资成本居高不下, 计划外和超概算项目发生比较多, 国有企业投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基建财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某些财务人员原来未从事过基建财务工作, 对基建知识和相关核算业务比较陌生, 仅凭借以往会计经验进行基建帐务核算, 直到工程竣工决算时才发现平时核算分类与概算项目划分不匹配, 实际上丧失了基建财务的日常监督职能。甚至有个别建设单位在利益驱使下违规私设“账外账”、“小金库”。同时建设单位专门配备的基建人员少, 加之人员流动变化频繁, 工作缺乏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基建管理职能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基建项目建设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以及管理的规范性。

三、适应高校基础建设财务的监管体系

(一)加强财务各种重点环节管理,着重强化资金约束监管机制

1、支付工程款环节。基建会计人员在支付工程进度款,应按照基建投资的各种计划,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各项支付,按照合同条款,做到付款手续完备。在项目无法到达进度,或者合同无效的情况、以及收款方名称与施工单位的财务专用章不一致的,财务人员都要拒绝支付。不少施工单位在实施承包地时候才用转包的形式,承包者不一定就是施工单位的经理,甚至有冒任该项目经理的名义进行刻制公章、开设银行账户,对建设单位开据名目为预收工程款的收据,结算基建款项。而施工单位实际上并没有对该承包者进行授权,这类行为是不符合国家的各种政策和规定,甚至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各种收款方的各种授权资料,并严格管理各种相关票据,才可以进行结算。

2、工程尾款支付环节。按国家规定, 建设单位必须至少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清算。财务人员需要在确认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并办理清楚工程尾款证明之后,财务人员才能够支付剩余款项,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及实施进度的按时完工。

3、年终结算环节。很多基建项目由于投资过大,工期过长。例如一些高校的教学楼建设等,每年都会涉及到很多年终结算的工作,因此基建会计人员需要每年都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各项的详细分析工作,年度项目计划如何,执行情况如何、投入产出比、待摊费用如何等。并与同类项目比较, 找出实际与计划的差异以及产生偏差的原因等。通过分析, 总结经验,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为下年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4、基建项目竣工决算环节。基建竣工决算是对项目建设的全面总结。竣工决算环节将规划、基建、财务等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 各部门按程序对竣工决算准备资料核对签字, 做好各项清理工作。主要是各种资料的归档、剩余资产的清点,财务各种款项的处理。并且债权 债务的清偿, 做到账帐、账证、账实、账表相符。在项目竣工的时候,财务人员需要严格清理合同的规定、各种报告的确认,并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预算、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有关的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其他有关资料等。

(二)立足于稳健管理原则,开设专门帐户,以便加强对高校基建资金的监控和管理高等院校要有效管理各个单位资金的使用,资金必须按规定专户存储,控制资金支出,实行“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原则,高校作为甲方所有应支付的工程资金均应存入工程资金专户, 各施工单位在款项支付过程中,尽量使用转账结算,避免大额现金的使用,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施工单位大额现金的使用,减少利用现金转移或挪用工程资金的机会,在工程竣工验收前不得随意转移工程资金;同时,为便于管理,各承包单位的账户应集中开在一两家银行,杜绝多头开户现象。

(三)加强财务管理机构建设,提高基建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机构建设,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投资管理。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而且要不断掌握运用现代校园管理的基本知识,以较高的素质保证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基建会计人员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要完善知识结构, 掌握如政策、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把财务工作逐步转向对投资全过程的决策、控制、核算、反映和监督。其次,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财务部门要按照《会计法》和新准则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提高基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规范会计日常核算和管理,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第5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国内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1)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虽说很多中小企业涉及了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但是很多都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因为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和会计监督人员是企业高管聘任的,他们的福利薪水利益都由企业管理者说了算,这就使得他们的监督行为按照领导的意思进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行为只是走过场而已,而并非根据真正依照会计法规执行。企业外部的财务会计监督队伍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构成,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虽说需要通过专业的业务理论考试,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们在法制观念和综合素质上仍然不太合格。

(2)缺乏高素质的财会管理人员

现阶段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队伍并不庞大,各个企业又具有不同的业务实况其中,一些岗位没有安设相关人员,往往是一人兼任多职,不能做到有效的内部牵制;一些财会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也有所欠缺,不能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聘用了兼职来做到财会,他们只需进行记账与报账等工作,对税检部门也只是应付了事。如上所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欠缺,会影响到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质量,最终会导致预测不够科学,引起决策不够合理,使得监督缺乏公正了。

(3)财务会计管理机制有所欠缺

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方面还有所欠缺,因为机制所限,会计人员的数量太少,导致这些会计人员的工作只能围绕账务计算与账务记录开展,最后才把上述账务的具体情况报给外部,以便外部更好的监督,更好发挥财务会计的本来应发挥的功能。

(4)会计工作出现了严重的造假和违规行为

因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上述种种的弊端,最终使得企业财会人员出现了严重的违法和乱纪现象。部分企业无视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大肆的开展乱调账目和非法筹资等不合理分配行为,甚至为了偷税漏税,进行财务记账造假,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并且,上述的邪恶风气还比较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原因研究

综合来看,国内的中小企业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首先是社会原因所致。因为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欠科学,并没有起到监督和指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而是让企业财务会计随心所欲,最终使得违法者有空子可钻。其次是企业内部的因素所致。企业缺乏相关的财会管理人才,部分会计人员没有掌握好现代化的新技术,最终导致企业的财会会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有一大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因素,就是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而体制和人员这两大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企业在财会方面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无法有效的吸引资深的会计人员,即使聘请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也难以长久的留住他们。所以,亟需对当前的相关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以便真正做好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

二、强化国内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成立监督会计工作的权力机构--监督局

要做到会计造假行为的有效控制,必须凭借外部的力量监督好会计财务工作。国家可以设置一些常设机构--比方说会计监督局等,以便专司企业的经济财务会计监督工作。此机构主要就是为了审核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准确和公正;并且定期对财会工作进行检查,确认相关工作没有违法乱纪;并更好的引导企业开展财会管理。会计监督局直接对国务院负责,并于国内的省市县分别设立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当中的从业人员编入公务员的行列。

2.构建“管理型”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

传统的财务会计具有明显的核算型特点,往往是秋后算账型。财会人员往往是针对企业在一段时间里的活动和经营状况牵涉到的账务开展的计算和报告,被动性比较明显。一言以蔽之,这个时期企业财会工作主要就是事后核算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和财务成果,并不用开展财务预测和决策。今后应该推行 “管理型”财务会计模式,将财会工作主要精力放于科学管理方面,即通过使用科学先进的财会管理方法将财务会计行为加以有效的管理,使得企业决策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实际开展起来更有效,实施经营更加科学,确保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6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及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益,促进高校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管理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了一定程度提升,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

1.政治素质有待增强

高等学校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的重任,而财务无疑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从国家强盛、民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执行国家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又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树立全局观念和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从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出发,维护财经纪律,遵守国家法规,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然而,就目前财务管理人员政治素质的实际状况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一些财务管理人员还没有认识到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历史作用,漠视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应有的政治责任感。

2.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容易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尤其是随着高校筹资能力与数量的扩大,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监督的领域日益增加, 所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大公无私、廉洁奉公、铁面无私,才能自觉地抵御工作中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敢于监督财务管理中的各种违规现象。然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日益变得多样化。这种情况也给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开始抛弃了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听之任之,对师生服务态度恶劣,甚至有个别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因此,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调整,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3.业务素质有待优化

高校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项专业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随着高校投入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向多元化筹资模式转变,高校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主要包括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金融系统的资金投入、股份制形式的资金投入、收费、社会捐赠、科研经费等[4]。此外,高校科研、教学投入力度日益增大,高校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些都意味着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管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说来,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上要达到专业性、复杂性、创造性的要求。专业性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掌握财务成本管理、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等方面的知识。复合性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创造性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善于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创造,根据高校的财务环境和条件,采取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的效益。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已有所提高,但与高校财务管理环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财务管理技能不过硬;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能力不高;有些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专业性、复合性与创造性还比较低,不能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的效益。

4.能力素质有待改善

日趋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强的要求。管理是一种时效性很高的活动,财务决策失误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风险决策与危机决策能力,以有效应对环境的快速变化。而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对于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以及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组织能力强、协调到位,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与信息科技联系日益紧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与网络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中,一些人缺乏准确预测能力、及时决策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不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要求,一些人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与网络应用能力。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策略

高校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可以概括为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财务人员自身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财务人员通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职称等级考试、学历教育等方式,能够不断拓宽自己的理论知识;财务人员通过参加财务管理各个岗位的工作,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技能;财务人员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不断总结将实践技能提炼为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总结、积累和提高,使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1.注重培养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财务人员应具备的首要的和根本的素质。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熟悉法规、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做好服务、保守秘密等。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高校在其发展和建设中,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筹集的办学资金不断增加,预算支出规模相应增加,财务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财务管理日常工作比较琐碎、繁杂,财务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财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业务、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和忠于本职工作,珍惜工作岗位,努力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乐于服务、甘于奉献,努力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高校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执行国家财经法纪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财务人员应重点加强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现金管理条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税收法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政府采购法、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学校财务管理实际相结合,与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相结合,以使自己能够依照各项政策法规处理经济业务,依法把关守口;配合学校积极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政策法规知识,树立依法办理经济业务的法制观念。

诚实守信、客观公正。高校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与钱财打交道,需要诚实经办各种款项收支,对内对外交往中注重守信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以更好地为学校决策和管理服务。

做好服务、保守秘密。高校财务人员在服务工作中,服务对象包括广大教职工、学生和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外单位。因此,工作中应以对服务对象高度负责的态度,平等、热情地服务,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自觉履行保密的法定义务,保守学校的商业秘密,不得擅自泄露教职工、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得私自泄露学校的经济信息,也不得利用知悉的秘密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2.加强实践,提升业务素质

(1)财务核算能力

财务核算能力是指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能力。高校财务人员除了应掌握会计学原理、预算会计、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财务管理学和财务软件基本操作等基础知识,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熟练用于记账、算账和报账。注意将高校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学校的管理实际和经济业务相结合,掌握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范围、所核算资金的内涵及特点;掌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教育系统支出功能分类预算科目设置、教育系统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结构和科目核算内容;掌握年末结账账务处理方法、收支结余分析方法、报表编制原理及分析;学校为适应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而采取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熟悉预算编制与分配、成本核算、支出绩效评价、资金筹集、风险评价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财务核算能力。

(2)计算机运用能力

高校财务人员,不仅应掌握财务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更要注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财务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财务系统初始化、系统参数设置、财务软件维护等运用知识的积累,学习在使用软件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中,掌握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满足其需求;在大量繁杂的财务数据中,掌握采用何种方法快速而准确地选取所需数据以满足使用需要;掌握如何实现外部已有数据转换接入财务系统成为系统可使用数据;初步掌握网络知识的应用和维护;学习应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财务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统计,编制财务报表和决策有用信息。

(3)表达和协调能力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编制和报送各类报表、拟订学校内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撰写财务工作计划和总结、将实践中认识和体会总结上升为理论等,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到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银行等办理各项经济业务,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在学校内部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涉及到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涉及到教职工和学生接受服务的感受,也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表达和协调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让财务人员在理解、解释、执行政策等方面得到积极的配合和支持。

(4)外语运用能力

随着高校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经济业务中涉及使用外语记载的票据,需要财务人员既能读懂票据载明的经济业务内容,又能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外国留学生到财务办理收费和其他经济业务,也需要财务人员能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学校融资过程中,如申请外国政府贷款,也可能涉及填写外文申请资料等。因此,高校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外语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适应财务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业务。

(5)实践技能

财务人员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财务工作中,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多记、多看、多做、多想,注重业务知识和业务处理方法的积累;通过不断积累单笔简单业务处理的方法,学习多笔复杂业务的处理,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从事一项工作,无论该项工作是否枯燥和简单,应有把工作干通干精的决心,避免频繁轮岗使自己对所从事的工作一知半解;加强对行业特点、学校办学宏观和微观环境、机构设置、管理特色、基础信息和人员情况等信息的学习和积累,了解经济业务的发展和变化,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6)提供决策参考

财务人员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最根本的是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财务人员提供决策参考,是各项素质和各项能力的综合,是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财务人员需要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财经法规和实践技能,综合运用财务核算能力、表达和协调能力、分析学校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建议,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以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需要财务人员坚持不懈地努力。高校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卿文洁: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改进措施[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第7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管理中,忽视了财务管理,同时财务管理的思想比较僵化,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使中小企业的管理只限于在生产经营管理上,而没有使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中小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断的暴漏出来,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是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一般在规模上比较小,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生产成本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比较低。就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税费负担重,中小企业税费占企业总成本的30%以上;二是融资难,融资贵,银行借贷覆盖率小企业仅为20%,且融资成本高;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但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明显受益;四是国际市场低迷,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订单大幅减少;五是拖欠中小企业的货款,也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六是劳动力、能源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处在非常艰难的经营状态。在这所有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资金短缺,同时自身的财务管理也存在着问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不能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运用价值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大多是民营企业,生产的规模普遍比较小,这些企业往往就由几个人或者是一个人进行控制,在决策上往往具有随意性,对财务管理的知识也比较缺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了中小企业内部出现职责不分的现象,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局面,而且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控制制度的实施,财务监控不严。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使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影响其发展;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老板都有着血缘关系或者是地缘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在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得不到发挥,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二)资金比较短缺,融资的能力比较薄弱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融资能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内援融资之外,就是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股票这几种方式进行融资,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即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一般贷款的数量比较少,主要由于自身的生产规模小,财务管理的水平比较低,致使存在很大的风险,导致了很多银行不愿意向他们发放贷款。对于中小发放债券,由于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有待考察,致使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投入更多的钱。最后在股票上市方面,由于股票上市的要求比较高,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公司的要求,因此也得不到资金。

(三)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上比较小,导致了一些企业老板混淆了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常常把这两种工作相结合起来,财务管理的工作全部交由会计人员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老板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也比较缺乏,没有专业的财务知识,也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混乱,降低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计人员通常管理财务工作,没有设置专有的财务管理部门。这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是不同的,他们在财务管理理念上比较落后,没有创新精神,以及积极探索的能力,即使有的中小企业设置有财务管理机构,但是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以及思想道德有待提高。在进行账目的登记时,容易迫于领导的权威,为了生活,出现做假帐的现象。因此,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

(五)没有明确的财务规划目标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这一种现象:片面追求比较热门的产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也没有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认为自身的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低,转型比较容易,因此,出现频繁的转型。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领导没有科学的财务目标,也没有进行详细合理的战略规划,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在生产的过程中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破产。

二、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现象,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的上问题,需要政府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共同努力,改变目前存在现状。

(一)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是通过财务控制以及财务治理这两方面进行创新。对财务控制的创新主要是运用实时的财务控制方法,包含有:财务预算、财务结算以及财务的业绩评价等,从而对财务实现全程的监控;设立多道的财务防线,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对财务管理的创新主要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内部制度,在财产的管理以及记录中必须分开进行,对财产的记录以及检查不能交给同一个人负责,应该实行岗位牵制制度,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

(二)政府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为了中小企业能够迅速的摆脱目前存在的问题,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国家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因此,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应该通过稳定融资机制来给予适当的支持。例如: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基金会,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以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政府在管理上实行资金的封闭管理,集中资金的力量,从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5];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而引导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在客观上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的扶持。

(三)拓展融资渠道,多种融资方式

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中小企业的资金力量。一方面,通过政府给予一定的法律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方式;另一方面还需要中小企业自身拓展融资渠道,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也可以进行直接融资或者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来源。

(四)树立现代型的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杜绝家族管理的模式,在财务的管理上应该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明确其分工,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运用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统一管理。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领导应该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使财务人员在拥有专业的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有基本的道德素质。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有尽职尽责的精神,同时还应该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中小企业内部应该实行激励机制,对于在财务管理中表现好的财务人员进行嘉奖,对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违法相关法律规定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这样一来,就能够激励财务人员积极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中小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加强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基础保障,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逢博,裴更生,高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84-685

[2]马元兴.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嬗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8(12):237-238

[3]范文雨.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解读[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0(5):482-483

第8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的得到完善。在逐渐完善的经济主体中,中小企业在逐渐激烈的竞争中,暴露出来的财务管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现状,接着介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中小企业的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进而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缓慢,企业的存活年限也在逐渐的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逐渐的降低。这些都归因于: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很难与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接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本文就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现状如:资金管理不严等。进行简单的描述。然后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最后希望中小企业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只有在了解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之后,才有可能提出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下面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1、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分离,采用个人负全责模式, 面临市场压力大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处于自己融资,自己管理的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企业灵活多变可以充分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十分的随意,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中小企业都采用个人负完全责任的经营方式,在这种经营方式下,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完全依靠个人企业所有者个人的能力,这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经营失败的概率。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中小企业一般都进入近似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经营中企业的利润很小,由于企业都很容易进入,所以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2、管理灵活多变,创建成本和运营成本低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变动性。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在市场出现变故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的进入或者退出某个行业,合理的分配企业的资源和劳动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亏损。中小企业在创建初始需要的资本较少,并且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的周转资金也比较少。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少,资金来源一般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富,和少量的贷款。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也是比较少的,而且金额较小,期限较短,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也是比较小的,否则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优势比如:生产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生产经营的方式比较灵活等等,但是也存在这很多的问题比如:融资困难、生产的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等等。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的严重。在某些时候由于账目的混乱,造成无法及时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下面介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对于财务也没有很好的规划

在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中,企业发展的方向不明确。许多中小企业都是投资于目前盈利比较大的行业,当自己投资生产好产品后可能已经不能盈利了。中小企业就是利用他们经营成本小,转行比较快等优势,又转向下一个行业,这就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难,很难形成统一的账目并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2、融资比较困难,资金短缺。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他们的注册资金较少,所以在银行贷款也就比较少。再加上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发行债券向公众筹集资金,这就造成了资金的短缺,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3、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和相应的制度,缺乏风险应对意识

在一些中小企业中根本就没有财务管理制度,都是经营者直接管理公司的财务,更有时候私人财产和公司的财产不加以区分,这就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我国的中小企业都很难预见自己在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财务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时,中小企业只能选择破产倒闭。

三、如何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中小企业面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来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下面针对我们上面提出的关于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要有长远的眼光,合理的定位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财务管理的目标

中小企业要善于研究国家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工资的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可以在自己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的目标。

2、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形式的或者里面的财务工作人员都是自己的亲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人才,提高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中小企业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而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应该努力的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只有提高自己资金的利用效率,才可能为中小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找出新的道路;并且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中小企业才有可能增加融资的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这样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的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4、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加强风险意识

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改革目前不适合的财务制度,加强对于固定资产和日常用品的使用登记和管理等等。努力的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加强自己面对风险的意识,并且加强企业内部关于风险的应对措施。中小企业应该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系统的建立与应对风险的系统结合起来,强化自己企业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来临。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能够放眼国际形势的发展,并且能够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式。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做好了财务管理工作企业才有可能顺利的经营发展。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晓娟.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中国电子商务.2010(5):56-60.

[2]蒋晓宁.完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探析.民营科技.2010.6.1(6):25-31.

[3]谭爱强.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济师.2011.2.1(4):1-9.

第9篇: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建扩招,自筹资金出现严重短缺,贷款金额不断增多,风险加大。“银校合作”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高校的走出了资金困境。但是,财务管理不到位,导致盲目贷款,甚至超过高校的还款能力,使高校资金流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目前,高校预算编制大多沿用增量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就是在去年预算基础上适当考虑当前情况,增加或减少今年的预算数。增量预算操作简单,但是如果以前的年度预算编制不合理,新的预算就会受到影响。同时,高校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不够,预算经费的匡算及拨付只有少数人员了解,不利于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感。此外,高校预算一直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预算执行效果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资金的使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战略管理的重心所在。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但是财务管理改革相对滞后,不能适应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权责不明确,工作模式滞后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学校重业务,轻管理;重国家投入,轻自身管理;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另外,受传统观念制约,高校财务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记账、算账、报账,过多强调服务职能,忽视管理职能,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以至于不能有效地评估高校整体和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高校财务管理随意性较强

“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是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但很多高校却没有落实到位。一些高校会计工作不被重视,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部分高校民主理财制度未能得到落实,财务开支无计划,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相互牵制的财务管理岗位之间缺位、越位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金开支和投向不合理以及不应有的浪费。

(三)内部控制薄弱,责任不分明

高校内部控制没有得到领导及教职工的重视,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制度太笼统,不具体,不详细,岗位责任不明确,没有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的原则,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或有的制度制定虽然详细明确,但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存在漏洞,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很容易给学校和国家造成损失。

(四)会计信息失真

高校财务管理落后,会计信息失真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①不健全的高校财务信息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②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基础存在缺陷,会计信息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活动情况;③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有意造假。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损害高校的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各院系收入差距较大

不仅各高校间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同一所高校下属院系之间收入同样存在差异。部分高校施行院、系二级管理,致使高校内各部门资金管理混乱,进一步拉大了部门间收入的差距,加大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高校财务管理出现这些问题,其具体原因在于: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规章落实较差

许多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对内对外提供的有关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而轻视了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同时,忽视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特别是对二级单位资产管理不深入,流失现象突出。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的编制要求细化、具体化,而有些学校的预算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其他收入中可支配的部分。有些高校的预算相关预算编列规则没有按照《预算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制定,致使存在硬性缺陷,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校内各部门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做出正确、完整的评价。部分高校简单的把预算看成就是对上级财务款项的分配使用,把高校仍定位在抽象的事业单位的位置上,缺乏经营理念。

(三)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审计质量不高

目前对高等院校行使审计监督职责的审计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审计机关、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学校资产有偿使用考核制度不完善,重投入,轻考核,不计或少计学校投入资产的折旧费或占用费,使得资产保值增值率低,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列制度存在漏洞,有些学校甚至存在着无章票据随意报销,设账外账和私设账号,转移国有资产等行为。由于国家对这些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审计工作难以完成。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很多人员都是临时从各系部抽调的,比如有些高校审计处工作人员不够,在对二级财务部门进行审计时,主要是从校财务处及另外的二级财务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审计小组进行审计,但是,由于内审人员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①针对高校财会人员,进行的包括《会计法》、《税法》等财会法规和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从理论上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②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建设,增强其法制观念,大力提高财务人员个人素质。③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采取季度业务考核,年终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奖惩。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进行时时监管,明确奖罚体制,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积极性。④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于特殊岗位可以通过引进专职人才来达到扩充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目的。⑤建立稳定的高校财会队伍,保持学校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二)量入为出,避免浪费

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是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要进一步完善高校账务制度,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学校内部的具体财务政策规定。运用政策和规章制度,协调与控制学校全部资金活动,调动各方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使资金达到最佳效益和效益。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预算。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增强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资产合理流动制度,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同时,通过投资、出租、出借、调拨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物尽其用,提高有效利用率。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确认、计量、计算、记录、分类、汇总等环节,积极通过开展对社会的有偿服务、发展校办产业、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完善学生收费制度等途径筹措办学经费,使高校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活跃,机动财力不断增加。建立、完善资产配置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调拨、出借、出租、投资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杜绝挥霍浪费现象。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对积极增收节支、将相关收入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学院、科室单位,在考核时给予适当加分,在年底评优、奖金、资源配给等方面给予一定体现。

(三)严格预算制度

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亦受制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和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变革进程。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就必须从根本上完善财务预算的制定、执行、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制度,时时监控预算完成情况,实现预算编列的科学化、制度化;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监督,重视财务预算的作用,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健全预算规程,完善监督机制;从制度入手提高自上而下对预算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四)建立合理财务管理体系

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建立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分析(信息处理)能力。财务分析评价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为了跟上学校现有的财务管理要求,学校要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的事后算账,转变为做好全面、及时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这些经济活动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应对相应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分析。努力开拓会计电算化更加广阔的领域,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预测、控制和财务管理,用科学方法指导财务工作实践,加速会计电算化进程,是我们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