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源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蔬菜标准园区创建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我区蔬菜产业化进程,通过集成技术、集成项目、集中投入、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加菜农收入。
二、目标任务
联盟有机蔬菜标准园的产品达到国家有机蔬菜标准,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获得国家有机蔬菜产品认证证书,树立有机蔬菜品牌,基地亩产量4.5吨,亩产值10000元,节本15%,增效40%。
三、建设内容
(一)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种植
按照有机蔬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本标准园建设在交通便利,气候独特,环境无污的区界水乡联盟村委会。水源独立,所有灌溉水都来自于三座人放天养的水库,没有污染,符合有机蔬菜水质标准。土壤条件好,沙质土,肥沃,土壤有害物残留经检测符合有机蔬菜土壤条件质量标准。基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完成园田化平整,加强水利基础设施,排灌方便,修一座水库和加固一座水库,硬化环基地道路5.1公里,建沼气池86个,沤肥池80个,小蓄水池50个,反季节蔬菜生产和育苗钢架大棚100个。本园总体规划3000亩,首期建设1000亩,整个基地做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
(二)严格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
本标准蔬菜园已按照国家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制定严格的有机蔬菜生产栽培技术规程,有机叶菜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有机豆类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有机瓜菜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有机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其他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以及有机蔬菜基地田间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制定有机蔬菜基地土壤培肥计划,提倡使用农家肥和绿肥,购买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逐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引进蔬菜品种,推广蔬菜良种,制定有机蔬菜种苗供应计划,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应用大棚集中育苗生产技术,保障有机蔬菜种苗自供充足。推广示范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采用地膜、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的避雨栽培技术,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的综合防治病虫害措施,使农药使用量减少60%以上,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推广使用太阳能灭虫灯和黄色粘虫板杀虫技术,降低害虫基数,按10亩/盏密度安装110盏太阳能频振式灭虫灯。推广使用矿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物质防治病虫害,如硫磺、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植霉素、农杭120、苏云金杆菌、印楝素、枯草芽孢杆菌、鱼藤桐等。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生产检查、跟踪审查、培训、客户投诉、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完善投入品管理体系,建立有机蔬菜生产田间农事操作记录档案,强化蔬菜产品检测检验,逐步形成有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行标准化体系生产。
(三)产销衍接,实行商品化处理
为搞好有机蔬菜销售,实现有机蔬菜商品化,制定有机蔬菜产后处理规程。对有机蔬菜产后的清洗、分级、去杂、包装、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作出规定,进一步提高有机蔬菜的商品性。去杂要去除老叶、黄叶、病叶、病果等,清洗要清洁无污的水进行。分级要根据蔬菜产品的特性,按外观、大小、好次等质量标准进行。包装采取统一规定、统一制作的包装盒进行,贮藏和运输按规程操作。有机蔬菜销售采取两种有效方式,使有机蔬菜实行100%商品化。一种方式是大户和带动菜农生产的蔬菜品种,实行订单生产,进行外销,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主栽种为毛豆、甜玉米、西兰花。另一种方式是由专业合作社组织菜农生产销售,主供本市城镇居民消费,在城区设立直销店和超市代销点直销,对大的餐饮店和食堂进行配送。
(四)注册认证,实施品牌化销售
加大区有机蔬菜品牌建设,加快有机蔬菜认证步伐。在现有机转换期认证的基础上,力争年通过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和获证书。通过向工商部门申报,获得区有机蔬菜注册商标。统一制作有机蔬菜销售包装盒和包装袋,使用区有机蔬菜标识和商标,扩大有机蔬菜品牌效应,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使有机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100%按有机品牌出售。
(五)建设载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成立市区界水联盟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把180户有机蔬菜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18个互助组,在生产中互帮互助互监。二是引进强有力的企业作为载体,引进广州市番禺区绿色农产品发展公司承建有机蔬菜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菜农生产。以合作社或企业为载体,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购买投入品、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土壤培肥、100%实行订单生产。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联盟有机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区长徐文泊任组长,区委常委农工部部长章丽萍、区政府副区长熊涛、区政协副主席蔬菜办主任傅勇学副组长,相关单位有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界水联盟有机蔬菜的指挥、协调工作,为本标准园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2.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园区的菜农、合作社成员外出参观学习、现场观摩、亲身感受吸纳外地先进经验。组织召开群众大会、群众座谈会,统一菜农认识。采取宣传牌、宣传单、宣传栏、电视、报纸、宣传车、横幅、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区联盟有机蔬菜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为本园区的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3.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成立区联盟有机蔬标准园创建菜技术服务组,成员由华南农大专家、区蔬菜办技术人员、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组成。建立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一是聘请华南农大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专家教授为技术支撑。二是区蔬菜办技术人员为技术贯彻。三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为技术落实。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园校联姻,专家入园,邀请华南农大等高校的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加密菜农培训,加强现场指导,为有机蔬菜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4.加大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联盟有机蔬菜标准园建设资金投入。一是区财政预算经费。二是积极争取并整合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三是有机蔬菜合作社菜农自筹。四是引进外地强有力企业投资承建等等。
关键词:采空区、墩台式支撑法、可行性论证
某焦化电联产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工程拟建规模为年产铸造型焦96万吨及化、电联产工程。
建设工程的厂房砖混结构采取条形基础,钢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焦炉等大型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各拟建(构)筑物基础埋深2.5~7m,基底平均压力60~250KPa。
1.工程地质体特征
按其工程地质性质,厂区内岩土体可分为如下五种工程地质体。
(1)土体
主要为厂区地表第四系中更新统松散土体,成份为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厚度一般为4.50~60.00m,平均厚度为26.43m。
(2)强风化岩体
属侏罗系直罗组地层,主要分布于土体之下,新鲜基岩之上。风化带厚度一般在基岩顶面以下9~12m,平均厚度约10m。风化岩体质量指标RQD一般仅有50.5~53%。其饱和抗压强度一般8.6MPa,顺层抗剪强度0.9~1.2MPa,垂直抗剪强度3.1~11.30MPa。
(3)软硬互层岩体
属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薄层粉砂岩、砂岩,是煤系地层的主要岩组。为典型的层状结构,产状近水平。岩石遇水易发生泥化、崩解、碎裂。水稳定性泥岩较差、砂岩较好。该组岩石软化系数一般小于0.7,饱和抗压强度一般17.4~72MPa之间。
(4)坚硬砂岩体
属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细中粒砂岩,以泥质胶结为主,少量为钙质胶结。它们多为煤层间接顶、底板。软化系数一般0.67~0.81,在难、易软化临界值左右,饱和抗压强度一般大于32.8MPa。
(5)煤岩
主采煤层,层状结构,其饱和抗压强度为6.6~38.2MPa,平均17.9MPa,顺层抗剪强度1.2~2.7MPa,垂直抗剪强度3.1MPa。
2.采空区基本特征
拟建厂区位于煤矿采空区正上方,局部位于未开采的煤矿之上。煤矿目前正在开采之中,采空区体积约500000m3。
该煤矿属于低瓦斯煤矿,煤层近水平,赋存稳定,开采条件极其优越。煤层埋深80-196m,平均埋深100m,厚度3.2-3.8m。顶底板岩石为软硬兼互层岩体。
该煤矿硐口位于沟谷中,采用水平巷道机械运输,房柱式开采。煤矿的运输主巷道从场地东南角呈东南-西北穿过。巷道宽3~3.5m,高3~4m,巷道维护较好。采房规格不一,以采四留四――采七留八为主,目前正在开采区采用采七留八方法开采。采空区保安煤柱大小不一,主要断面为4×4m~8×8m。
该煤矿采空区的面积较大,分布不规则,但由于该煤矿采用房柱式开采,井下保安煤柱维护较好,所以采空区目前基本稳定。
3.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3.1 特殊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具有诱发采空区发生塌陷变的可能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此处无大断层及构造破碎带,不存在古滑坡体等不良地质体。但随着保安煤柱和采空区顶板岩体的风化和浸水软化,发生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将直接危及地表工厂的安全。
3.2 煤柱的稳定性评价
对于房柱开采的煤矿采空区,煤柱的稳定性是保证其采空区稳定的主要决定因素;煤柱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煤柱应力和煤柱强度,当煤柱应力超过煤柱强度时,煤柱将会失稳破坏。可用安全系数来评判煤柱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一般应在1.5~2.0之间。
煤柱支撑的总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为煤柱支撑的总荷载;
、 分别为煤柱的长和宽;
、 分别为煤柱两侧采出的长和宽;
为覆岩平均重力密度;
H为覆岩厚度;
煤柱强度:准确的测定煤柱的强度是很困难的,最好的方法是进行现场测试。在无法进行现场测试时,一般情况下采用煤柱计算公式计算,如欧伯特-德沃/王(Oert-Dvall/Wang)公式、荷兰德(Holland)公式等,通常多采用欧伯特-德沃/王(Oert-Dvall/Wang)公式。
欧伯特-德沃/王(Oert-Dvall/Wang)公式:式中:为煤柱强度;
现场临界立方体煤柱单轴抗压强度;
W,h分别为煤柱的宽度和高度;
经过计算可得,最不利状态下煤柱的稳定在0.93~1.16之间,煤柱的稳定系数未达到1.5~2.0,即场地未达到稳定状态,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处理。
4.治理方案比选
采空区的治理方案主要可选用的治理方案有墩台式支撑、注浆充填、煤矸石或矿渣充填三种方案。三种方案优缺点分析如下。
4.1墩台式支撑法
(1)墩台式支撑法治理原理:在采空区内砌筑浆砌石墩台,对采空区顶板提供直接支撑,由浆砌石墩台、保安煤柱、采空区顶板共同承受上部岩土体和拟建工程的荷载。
(2)优点:
①浆砌石墩台强度高,直接作用于顶板,治理效果最好,采空区塌陷得到彻底根治。治理后地表不存在基础沉降或仅有极小的沉降量,可以满足拟建工程对基础沉降量的严格要求。
②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施工,便于操作。
③治理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2)缺点:
①浆砌石施工,以人工作业为主,施工速度较慢。
②仅适用于采空区未塌陷,或局部塌落的矿井。
4.2注浆法
(1)注浆法治理原理: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法。采用钻机造孔,将细粒充填材料与水的混合料浆液用注浆泵在压力作用下注入地下,使之在采空区固结为结石体,用以支撑上覆岩层。常用充填材料有: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粉煤灰;水泥、粘土,等等。
(2)优点:
①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进度快。
②充填材料可因地制宜选取,灵活多样。
③地表作业,施工安全方便。
(2)缺点:
①存在一定的沉降量,仅适用于对基础沉降量要求不严的一般建(构)筑物和场地。
②治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③各种充填材料具有一定的适用特点,应用受其应用特点和效果限制。细石混凝土适应面较广;砂浆适用于已经塌陷和较小的采空区;水泥、粉煤灰适用于一般建(构)筑物和场地;水泥、粘土适用于的裂缝封堵和一般的地下空穴。
4.3固体充填法
(1)固体充填支撑法治理原理:因地制宜选用固体渣料,采用机械运输采空区充填,利用其自重和机械压实。充填体直接支撑顶板,承担煤柱和顶板的剩余应力,以控制顶板和覆岩变形和塌陷,以保证采空区上方场地及建筑物的安全。
(2)优点:
①成本最低,经济效益高。
②充填材料为废弃物,治理采空区同时对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经济环保。
(3)缺点:
①充填体上部的压实施工困难,压实度控制难度较大。
②治理效果较差,有一定的沉降量,适用于上部建筑物对基础沉降要求宽松的工程。
4.4方案比选
治理方案直接工程费经济分析对照表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对比,墩台支撑治理方案最佳。通过治理可满足拟建工厂对基础和沉降量的要求,也能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同时,治理费用也最为经济。也达到了治理工程“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经济合理”的目的。
5.结论
通过对采空区多种治理方案优缺点和治理费用的比选,认为墩台式支撑治理方案,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经济合理,是本治理工程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树德 廖红建 王秀丽 土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杨位光 地基及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 孙超.薄景山.孙有为 采空区沉陷研究历史及现状 [期刊论文]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4)
[4] 刘科伟.李夕兵.宫凤强.刘希灵.王卫华 基于CALS及Surpac-FLAC3D耦合技术的复杂空区稳定性分析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9)
[5] 杨为民.向灵芝.李铁军 邯郸-涉县段高速公路沿线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的定量预测 [期刊论文]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一、全年工作回望
(一)全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二)以质量求生存,以成果促发展,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年初以来,全所上下进一步认清了发展形势,明晰了发展思路,确立了以勘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并切实做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着力在质量上下功夫,取得实效。
(三)矿权运作取得新成效
各二级单位在取得地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千方百计进行矿权运作,努力使地质工作成果切实转化为单位实际权益,使地质找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全面融入国土资源建设主战场,为政府提供服务有新拓展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工业弱小县、三产不足县、财政穷县,有耕地面积42万亩,辖21个乡镇,
40余万人口,财政供养人员15434人。境内既无铁路,也无国道,交通不便,矿产资源稀缺,
200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2005年进入国家“三奖一补”政策奖补笼子。
目前,我县财政局机关内设16个股室,直属4个事业单位(分别为工资发放中心、非税局、乡镇财政管理局、会计核算中心),总人数为120人;下辖21个乡镇财政所,1个城区契税征收所,1个煤炭税费统征办,总人数为104人。全县财政系统总人数为224人。
二、近年来我县财政运行基本情况
(一)2006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1、收入基本情况。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514万元,与上年比增加2716万元,增长30.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30万元,与上年比增加1030万元,增长18.07%,为预算的104.47%。从财政总收入的征管部门来看,国税部门入库599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2.1%,占了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地税部门入库219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9.1%;财政部门入库332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8.8%。财政总收入中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014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8.06%;一般预算收入中累计完成地方税收收入5356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9.58%。
2、支出基本情况。2006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32065万元,比上年增长36.79%,为预算的123.09%。其中工资支出12360万元,公用、专用经费支出5005万元,上级专项指标款支出8591万元,其他支出4909万元,消化老赤支出1300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2006年我县一般预算收入673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169万元,全年收入总计为3389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3206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45万元,支出总计为33310万元,净结余58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33310万元的财政总支出中,资金来源于上级补助收入为27169万元,比重为81.6%,由此可见,我县财政是一个典型的依赖上级财政补助的“体制性吃饭型”财政。
(二)200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局密切配合税务征管部门,多措并举,大力培植财源,强化财税征管,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截止6月底,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9090万元,为年初预算收入任务的68.71%,比上年同期增加2640万元,增长40.93%,财政总收入提前两个月过半,主要是工业冶炼提供的增值税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6万元,增长13.9%,提前一个月完成过半任务。我们主要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优方案,完善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县乡财政体制,对乡镇实行“两增一减一加强”措施,充分调动乡镇抓收入征管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竹山等七个乡镇提前一个月实现财税“双过半”。二是奖罚兑现,做大税源。在年初财税工作会上,严格兑现了纳税大户奖、县领导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奖、财源建设领导小组财政任务超收奖、财源建设工作组风险激励奖和招商引资奖。三是严明责任,严格征管。进一步分解细化收入任务,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税种、每项税源及每个征收人员,并严格考核。四是科学调度,均衡入库。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理念,按月通报收入入库进度,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局面。
2、支出完成情况。1-6月份,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以“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向三农、向民生福祉、向重点项目倾斜”为基本原则,在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只按国标工资标准发放、公用经费人平只安排500元/年的极低财政保障水平下,通过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加强资金调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各类消费性支出、紧紧依靠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勉强维持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正常运转。1-6月份,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302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5.12%,同比增长34.17%,主要因公务员调资引起支出增长。
三、我县当前主体财源构成情况
当前,支撑我县财政收入的主体骨干财源主要有:1、工业冶炼、电力和建材。其中,冶炼业200年创税收1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200年完成税收4244万元,比上年增加2644万元,今年政策方面如无大的变化,预计可创税收6000万元。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0年,我县首次出现了3家年纳税超过500万元的本土工业企业;200年,鸿达福利冶炼和辉阁福利贵金属两家企业年纳税收率先突破1000万元,分别达1239万元、1815万元。2、农业烤烟。烤烟业200年创税收1494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
200年创税收1550万元,比上年增加56万元。3、基建行业。基建行业大概年创税收500万元(营业税)。4、上级补助收入。200年上级下拨我县的补助收入总计为1.3亿元,200年为1.76亿元,其中,中、省一般性转移支付6403万元、中央“三奖一补”补资金16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23万元和659万元。
四、近两年公共财政基本建设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启动,参合农民人数为282243人,参合率达80.4%。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新农合基金来源为:农民缴费1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地方财政补助20元。我县是省扶贫困县,地方财政中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为13:4:3,目前地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均已按规定到位(其中县财政到位资金84.67万元)。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改革全面铺开。我县于200年在渡口、关王、平背三个乡镇启动了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200年在全县全面推行,200年又实现了提标扩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不含五保户)6995人,实行分类施保,其中:一类对象2799人,二类对象4196人;农村低保标准为:一类对象30元/月.人,二类对象20元/月.人。全年共需农村低保资金202万元,除上级下达的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外,其余大部分由县财政预算安排。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全面实施。在200年春季开学时,我县4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学校收费实行“一费制”,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目前,已拨付新机制保障经费427万元,占应拨金额的100%。所有义务阶段农村中小学都试编了细化的分校预算,并经县人大审议通过。
(四)县乡财政体制、管理方式不断完善。200年相继实施了“乡财县管乡用”、
村账乡代管”改革,对乡镇财政坚持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五权”不变的原则,实行集中核算、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加强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强涉农补贴发放,200年我县涉农补助项目大部分纳入信息化发放系统,共发放各项补贴及救灾资金1920万元,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农民。
(五)非税收入征缴模式进一步健全。200年年初,我县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对执收执法单位所有收费收入全部进入非税征缴结算专户管理,进一步规范收入收缴秩序,拓宽了收入增长面。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0上半年,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随着各项政策性支出的日益增多,我县财政运转仍然步履维艰,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一)收入质量偏低。主要表现为:一是收入总量偏低。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入库形势虽然较好,但财政收入总量也只有7931万元,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下半年收入形势十分严峻,估计全年13230万元的计划任务难以完成。二是人均财力太少。1-6月,一般预算收入虽已完成了4473万元,但提供的县本级可用财力仅为3500万元,仅可保证我县现有财政供养人员两个月的工资发放。
(二)收支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工资性津补贴财政尚无力负担。目前,我县干部工资只发了基本工资部份,按政策规定可以发放的津补贴尚未纳入县财政预算,全县广大干部职要求发放的呼声高涨,财政支出压力巨增。按政策要求,公务员实行统一津补贴,市里规定县里的统一调控线最高为15500元/年,现我县也正在拟定方案,经初步测算,若发放这些津补贴年需22494万元。也就是说,如果考虑发放津贴,今年的收支缺口将高达2.25亿元。二是单位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低,运转困难。由于财力有限,我县财政安排给各单位的公用经费都是按编人平500元/年来计算的。从现有的物价水平来看,这个标准很难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转。三是政策刚性增支压力大。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度的加大,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人民得到了实惠,但也加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级财政新增支出84.67万元,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财政已支出350万元,预计还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加上S212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县本级配套支出达8000万元以上。
(三)缺乏稳定支柱财源。近年来,我们在财源建设上作了不少努力,但仍未形成稳定支柱财源。农产品除粮食、生猪和食用菌、烤烟外,其它均未形成规模,且大部分属于低效弱质产业,取消屠宰税、农业税与特产税后,真正创税型农业项目少之又少。加之,农业税收支柱产业烤烟业因受到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增收的基础也不稳固。工业产品单一,这几年我县工业税收主要来自工业冶炼,而冶炼又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压缩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同时,受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县内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在缩小,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大幅增长的难度大。工业化的落后造成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不牢。第三产业尚未形成优势,新兴财源不多。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绝大部分乡镇没有骨干企业。
财政局局长 张世平
(2008年8月19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02年县本级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2002年我县的财政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十三届六次人代会确定的财政各项工作目标基础上,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入手,充分行使了各项财政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县本级预算收支平衡。
2002年县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7,001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0.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11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1.1%,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594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0%,同比增加3%;营业税完成705万元,剔出鹤大路因素,与上年持平;农业税完成2,449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31%,同比增长14%。上划收入2,49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0.7%。
2002年县本级财政总支出12,67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0%。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4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84%,同比增长24%;教育事业费支出6,379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2%,同比增长3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49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329%,增长22%;行政管理费支出1,09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47%,同比增长16%;公检法司支出1,195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5%,同比增长7%。
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02年县本级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
2002年,县政府为完成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大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县政府把实施财源建设工程和狠抓收入征管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抓紧抓实。一是加强了对财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 县2002年财源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积极向上申报立项,省确定我县2002年财源建设项目6个,下拨财源建设资金664万元,有力支持了财源建设项目的早日启动和达产达效。二是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税行为,全年追缴入库资金52万元;针对我县农业税税额较大和农业严重受灾的情况,我们据实将户征额和减免额测算到户,把纳税通知书发放到户,经过近40天的集中征收,全年农业税收入库2,449万元,同时农民负担减轻23.8%以上。三是树立全面组织收入的思想,我们加强了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它各项收入的征管,全年预算外资金收入实现1,662.7万元,投入城市基本建设等公益性支出375万元,基本解决了预算内紧、预算外松的不合理现象。四是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多方筹集保工资、保稳定以及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资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去省市汇报,争取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补贴等资金共计1,196万元,省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983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对保证预算收支平衡,促进县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保证工资发放。2002年我们对国家2001年相继出台的两次大的工资调整政策进行了兑现,致使当年保工资的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预算年度内安排人员工资支出11,087万元,实现了县乡干部职工工资统一标准、足额到位。一是将工资按时发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预算安排还是预算执行都放在首要位置,给予了优先保证,在工资发放之前,不得安排任何支出。二是切实抓住县、乡机构改革的难得机遇,利用统发工资这一有效手段,坚决清理了一部分超编人员,辞退临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压力。三是积极向省财政争取借款。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三、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构筑公共财政框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2002年我县重点推进了三项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进一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县全面推开,全额拨款行政事业性现已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其次是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采购项目从材料印刷扩展到了大型会议接待、微机等办公用品采购、房屋修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项目。2002年我县的政府采购项目支出共计502.5万元,发生采购次数34次,从市场价格和采购价格比较,节支94.1万元,节支率达到15.8%。二是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我们把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发了有关取消各单位收入账户、加强票据管理、“收支两条线”检查等三个文件,彻底改变了个别部门“谁收费,谁所有,谁支配”的错误认识,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切实落到了实处。三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全面贯彻中央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合理确定了农业税计税要素,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严格按程序下发了纳税通知书,并将减免指标及时落到各农户,农民的缴税积极性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农民负担切实得到了减轻。
关键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问题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150-02
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就是指实现财政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也需要保证相同程度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我国的财政状况。现就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促进财政经济循环发展的对策。
一、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简述
对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理解,目前支持三种观点。
其一,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是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财政收入能够有效的满足财政支出,这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和支出平衡是非常有利的。
其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是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全国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要快。
其三,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是指财政建设支出约占财政总支出的四成。
从以上三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理解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财政与经济是辩证统一关系。为了促进我国财政经济可以长期稳定、协调的发展,应当积极努力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发展。
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的问题分析
面对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对财政经济良性循环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有效的解决和处理问题,促使财政经济协调发展。目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财政资金管理不足
有效的财政资金管理可以提高财政经济水平。财政资金管理上还有不足,表现在:
其一,财政资金投资决策不合理。正确的财政资金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资金。但这要求制定合理的财政资金投资决策,以此来合理的开展经济项目,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财政资金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因为投资项目资料掌握不全、政府对投资项目了解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所制定的投资决策中存在资金投入规划不合理、资金控制不科学等问题,容易导致财政资金浪费。
其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存在问题。因为当前财政绩效管理制度位级不够、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资金绩效标准不科学、资金绩效高低差距较大、资金绩效评价不准确等,这使得财政资金绩效不真实、不准确、不合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财政资金损失。
第三,资金管理粗放,体制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预算编制不科学、专项资金界定模糊不清、财政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当前资金管理粗放的表现。在财政管理体制上,还有责权、事权、财权划分不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财政奖励补贴资金管理有较大的随意性,后续监督管理手段跟不上。这些都会影响到当地的财政经济发展。
(二)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
就当前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财政资金支出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多数地区还属于“吃饭财政”,没有多余资金搞经济建设。一些地区用于教科文卫等基础性、保障民生类的财政资金较少,难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预算约束不足,促使财政资金未能真正用到实处;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完全纳入预算管理;一些地方负债较重,还本付息资金在一点程度上影响预算支出安排,财政资金非常紧张。上述都对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税收政策调整不到位。在当前我国税收政策存在调整不到位、不合理的情况,造成企业承担的税负不均衡、不平等。有的企业税负严重,也有企业享受地方自己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收入返还等,不利于市场化统一发展;税收征管还有不足等。税收政策还不完善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企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其二,区域经济布局的不合理。在我国很多地区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建设项目“一哄而上”。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而是从眼前的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重复投资,短时间内集中上马大批同质项目,企业肆意的进行生产建设活动。一旦市场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当地经济立马受到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收入均衡稳定性。
其三,财源基础薄弱,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当前我国存在财源基础薄弱问题,很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并且当地没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带动当地经济,促使当地经济难以发展,相应的当地创税能力较低;很多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二三产业因多方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发展起来;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拓展目标难以实现,直接影响了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研究
对于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一)加快财源建设
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财源的建设,这也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其一,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应当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经济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以此来指明财政经济发展的方向,促进财源建设良好落实。 其二,综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地区当前经济现状,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方案,统筹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其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产业升级。积极地培植外向型财源,合理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积极拓宽外贸领域。 其四,做强工业项目,培植工业产业。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托资源优势,培植适合当地开发的工业项目,提升当地工业产业,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做好产业升级,实现集群化发展的工业格局。
(二)积极健全财政法规制度
为了促进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应当制定健全的财政法律制度,以便对财政经济进行有效的约束,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健全财政法规制度的构建,重点在财政预算方面存在分税制、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方面下功夫。改变现存的财经法规制度比较分散,部分财经法规政策的出台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立法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等问题。
(三)完善财政部门的相关职能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积极促进财政经济循环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是深化认识,认清形势,适应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职能转变,逐步解决财政面临的实际问题,使财政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改革的迫切需要相适应。二是完善财政职能,强化财政管理内容。财政工作必须坚决服从扩大人民群众内需和民生的大局,确保政府投入“三农”等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三是建立财政支出评价体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规定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非生产性的支出,确保民生类支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建立统一规范工资津补贴的发放标准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效益。
(四)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
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严格控制税收的减免做到应收尽收,以保证财政收入的有效性。首先是对当前财税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财税部门应加强立法进度,实现税收征收合理化、规范化。最后,,科学、合理的实施税收管理工作,严格监督和控制税收工作,保证财政收入的真实性。
面对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财政资金管理有不足、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情况。应当通过加快财源建设、积极健全财政法规制度、完善财政部门的相关职能、加强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等措施来解决财政经济良性循环问题,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艳霞.关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4(17).
[2] 白 静.促进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1(3).
1、实施行政管控
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我镇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有效的推进机制,抓好跟踪问责。按照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和资源不流失。所有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都接受县级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搞好监测评估
搞好项目监测评估是项目建设成功的保障,我们根据项目建设,国家、省有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建立项目全过程的监测制度,将每块地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落到地形图上,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定期监督退耕还林成果中项目的各阶段实施进展、项目质量、资金使用及动态变化情况等;及时对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每年将监测评估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为各级领导决策、改进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更有效地推进工程的实施进程,全面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成效。
3、建立互监督制度
退耕还林工程是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退耕农户是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体,项目建设中要维护广大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充分尊重退耕农户意愿,并认真听取广大退耕农户意见,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尽量覆盖更多的退耕户。正确引导退耕户参与项目建设,及时解决农户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井田制的做法,我们吸纳退耕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检查验收、资金支付、政策兑现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定期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与资金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退耕农户的监督。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 株洲
2010年,湖南省在全省推行“省直管县”改革,此次改革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体制重建,株洲市醴陵市、攸县、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均列入其中。改革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对各级财政收支、经济造成哪些影响,存在哪些问题,株洲国库展开了专题调研。
一、“省直管县”基本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基本情况
此次,株洲市纳入改革的5个县,2009年,人口总量282.59万人,gdp总量502.41亿元、财政总收入34.14亿元,分别占株洲市人口、 gdp、财政收入总量的73.82%、49.06%、31%,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低于株洲市平均水平8972元、1669元。5县中株洲县、茶陵 县、炎陵县gdp总量在全省122个县(市)区 (不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中分别位列66位、70位、112位,属落后贫困县。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
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省直管县”财税体制改革和收入分享改革两个方面。
1、“省直管县”财税体制改革。与浙江、湖北、吉林等各省相似,即对财政体制的制定、转移支付和专款的分配、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财 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部实行省对县直接对接,地级市与县(市)在财政管理体制上相互独立,同时保留了市对县市财政业务指导、工作衔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
2、收入分享改革。包括分享税种及基数核定。分享税种可以概括为“两分两调两放”6个字。“两分”即分享增值税、营业税。将除湖南中烟公司和华菱集团的增 值税继续作为省级收入以外,其他行业增值税地方25%部分,改为省与市县按25:75分享;将除高速公路和铁路建安营业税及属于省级的铁路运营营业税继续 作为省级收入外,其他省属企业营业税与原属市县营业税,改为省与市县25:75分享;“两调”,即调整所得税、资源税分享范围。将原属省级的省电力公司、 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财信控股等企业所得税地方40%部分下划市县,按省与市县30:70比例分享,并改变跨市县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实行总分支机构按比 例缴纳。将资源税原省与市州按50:50比例分享调整为省与市县按25:75;“两放”,即下放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将原省市县按50:50比例 分享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下放市县,增量部分省财政不参与分享。二是核定基数。以2009年1-10月的实际完成数加后两个月推算数,作为增值税、 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新下放的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基数。
二、改革取得成效
(一)省与县对接,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提高
改革前,除了大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少数专项转移支付直接分配到县市,其余都需要通过市级财政再分配,使得一些上级往来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县。改革后,县 财政的资金调度由省财政直接划拨到县,减少了划拨资金的中间环节,各种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基本能够按时间进度划拨到位。5-7月,改革5县共计接收上级往 来资金8.1亿元,同比增长11.42%,若剔除“两税”返还数,实际增长244.68%。上级转移资金到位及时,县财政对公共领域投入明显增强,对支持 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5-7月,改革5县办理财政支出13.69亿元,增长36.92%,占到1-7月支出总额的45.08%,其 中: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农村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2010年二季度,5县农民人均收入3970元,同比 增长15.7%,较2009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增收538元。
(二)部分税种下放,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加
改革后,市不再参与县税收分成,省将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额下放给县(市),同时把原省与县五五分成的资源税再下放25%给县市,株洲市县级一般 预算收入增长。5-7月,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7.94亿元,同比增长51.52%,月平均入库5.98亿元,较改革前月平均多收1.88亿元,增长 45.85%。1-7月,县级一般预算收入34.42亿元,同比增长30.87%(见表1),其中: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同比分别增长 83.89%、44.89%、72.39%。
(三)省级财力壮大,省级财政调控能力增强
此次改革,将增值税地方25%部分,地方营业税改为省与市县25:75共享,虽然在已实行改革的省份中最低,但依然大幅度提高了湖南省省级收入份额。 1-7月,株洲市共计上划省级收入5.55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长70.15%(见表1),较2009年同期上升68个百分点。其中,5-7 月,省级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入库0.65亿元、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0%、752.94%,共计增收1.83亿元,占到1-7月省级增收额的 56.13%。省级财力增加,按照改革精神,省将把增量资金更多投入到欠发达县市,这将对实现我省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四)省、市双指导,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提升
改革后,省里的很多会议、培训班直接开到县级,使县里了解各种财政信息更及时、更全面,对各种财政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到位;同时保留了区市对县市财政业 务指导、工作衔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市里的重要会议、重大改革县级财政也都参与。省与市双重领导与帮助,大大提高了县级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对提升5县财政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目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市县收入质量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此次改革省将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下放给县市,将增值税地方25%部分、营业税作为省与县(市)共享收入,这种“分享主体税种,下放土地管理税种”方 式,导致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契税征管、非税收入的挖潜、土地交易市场的盘活等,使地方收入质量进一步下滑,同时更加依赖于房地产市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压力 加大。1-7月,株洲市地方税收收入24.0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5.36%,较2009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其中:市、县级增值税、 营业税12.2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的23.03%,较2009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金收入7.7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4.52%,较2009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多增6亿元。二季度,5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3.78 亿元,增长60.2%,较2009年同期上升8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3亿元,同比仅增7.8%。
(二)部分县市财力减弱,改革促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
省直管改革,减少了管理层次,目的是增加县级财力,扩大县级管理权限,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县市财力不增反降,改革促经济发展作 用不明显。截止7月末,5县中株洲县、茶陵县、攸县财政库存余额同比分别下降51.6%、19.62%、13.88%,共计减少1.3亿元。2010年二 季度,5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53亿元,同比增长14.8%,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7.56%,较2009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增幅较株 洲市总水平低0.7个百分点,较2009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1、部分改革配套措施未实施,省对县扶持有限。改革后,省级财政管理单元由原来的14个增加至93个,管理幅度是改革前的6.42倍,管理单位剧增,管理 事务增加,加上改革涉及面广,很多改革配套管理措施目前尚未落实,部分县可自主支配财力减少。一是全省“两税”返还暂停。仅此一项5县共计较2009年减 收5900万元,下降39.33%;二是按新体制核算1-4月县级600万净调入资金8月仍未到位;三是省对县支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改革后,省直拨 资金效率提高,但转移资金绝大部分是专项的转移支付,只是在原来设区市应得的大蛋糕里,由省里直接拨付给县,并没有把蛋糕加大。
2、市帮扶县积极性削减,贫困县获上级扶持减弱。改革后,虽然省明确提出鼓励市级继续对县市给予支持和补助,株洲市政府也表示将继续按照2009年标准给 予县支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各项改革配套方案不明朗时,市对县支持进度有所放缓。如,2009年,株洲市政府提出“农民用水,政府买单”农村水费改 革,当年市财政对5县补助农村水费改革支出1020万元。改革后,截止7月底,市财政对县农村水费改革补助支出为0。
3、收入基数重新核对,部分县市收益受损。“省直管县”改革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是核定收入基数,是以2009年前10个月的实际完成数加后两个月收入数 (后两个月收入测算数按前10个月月平均收入的1.24倍计算)确定改革后的收入依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的拨付指数。这一方案显然不利于2009年基数较低 县市。如,茶陵县属于老少边穷县, 以采掘、建材、冶炼、铸造为四大支柱产业。在前两年,茶陵县受冰灾、金融危机、落实环保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关、停了一些冶炼、造纸企业,再加上落实各项优 惠政策办理退库,增值税等主体税种连年减少,2009年增值税减收35.48%,尤其港澳和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减少幅度较大,分别达44.15%和 56.56%。以2009年增值税减收35.48%的基数核定改革后的增值税收入数,增量部分则进行调整,基数核定后,茶陵将减少收入900万元。
(三)市级调控能力减弱,市本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近年来,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株洲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债务规模大幅扩大,偿债压力明显加大,2010年市本级需偿还政府债务规模达 33.35亿元。旧体制下,市本级不但掌控了自身财力,同时库存中还包含着中央、省对县转移支付资金的一部分及县上缴收入,市财政可调剂资金较充裕。改革 后,省直接对县拨付资金,县不再向市上缴收入,部分税种分享比例变化,市财政掌控资金减少,资金调剂能力明显减弱,收支矛盾突出。截止7月末,市本级一般 预算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8.75%,较2009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28.75亿元,增长81.7%,较2009年同期上升60 个百分点,市本级库存余额6.1亿元,同比下降47.27%,较年初减少9.8亿元。
四、相关建议
(一)加快“省直管县”体制建设步伐
一是建立健全省、市、县财政网络体系建设。以做到省、市、县既实现数据共享,确保工作联系和沟通顺畅,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尽快完善改革配 套政策。财政体制变化、收入分享改变,各项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体制要求,必须尽快完善、出台新的配套政策方案,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三是优化支出结构,落 实对困难地区的扶持政策,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基层财政的可支配财力,解决县乡财力不足问题;四是完善市、县、区激励机制,安排一部分资金,把资 金与地级市管理省直管县的工作成绩结合起来,安排一部分资金,把奖金与省直管县自力更生、落实各项省级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激励制度的设计,鼓励地级市与改 革县(市)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帮助县(市)级政府发展经济,鼓励县(市)级自力更生、自我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五是逐步实现完全“省直管县”。 建立完全的省直管县体制,既包括财政方面的省直管县,也包括社会事务和干部人事方面的省直管县,因为只有把事权划分清楚了,才能调整和规范省与县的收支关 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从根本上保证省直管县的持续健康有序运行,避免由于财权、事权不统一,而造成的内部运转的不协调。
(二)以改革为契机,做大做强县级财力
一是县财政积极对上衔接,全力争取支持。“省直管县”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县级政府要把握这一利好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 持,增加地方财政力。在省直管扁平化管理体制下,省级管理幅度过宽可能产生辐射递减以及在体制改革过渡可能产生衔接不畅等问题,地方政府应超前计划,积极 研究省委、政府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把握上级动向,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加强对上衔接,积极推介县域特色资源和产业,努力引入省级资金和优质项 目,以此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税收增长;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财税征管工作力度,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正常收入和清理欠税一起抓,税收、基金一起 抓,实施全方位监管,确保实现的财政收入全部清缴入库;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体制,将原属省级的电力、石化、冶金、有色四大行业增值税,重点工程营业 税、金融保险税以及其他省属企业营业税下划。地方政府要抓住这一重点,优化投资环境,集中全力引进一批骨干税源企业,同时加快金融业发展,在良性互动中, 以获取更多税收。
(三)紧密市区联系,促进市区财源建设
改革后,各市区要重新定位设区市功能,要突出“经济区域”原则,打破市区界限,切实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市区财源建设。一是大力培植区级财源, 形成多层次、多产业、多所有制、多区域的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点,以保证区级财政正常运转和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同时区经济要主动融入市经济发展圈范围, 不搞重复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二是市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以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来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城乡结合,条块结合,内外结合 来组织开展各地经济活动,特别是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要注意城乡统筹兼顾,形成辐射市区以外乡村的交通网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三是依托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利用三市合力,引进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地方财源建设。
参考文献:
[1]2010,《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收入管理和基数核定办法》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都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财政政策若要对此释放更多的潜力和空间,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依托制度的内生机制和动力,强化和优化政策的调控作用,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总结本国经验,结合
把握公共导向,不断深化公共财政建设
作为适应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变革,公共财政建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理念和步骤上的契合。坚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治本之举”之一,同时也是为财政政策发挥“有意为之”的能动性所提供的系统支撑。在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方面,近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公共产品和服务逐步提质、丰富在内的成绩。但是,公共财政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所要求的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所肩负的适应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使命,需要继续深化财政转型,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共财政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有机部分,而且需要其产生更大的作用力,以自身的改革和完善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进步,也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公共财政建设中,不仅要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还要在更深层面上,发掘公共财政的创新空间。
其一是要充分认识公共财政在合理处理和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关系方面的作用。把“以财行政”的范围控制在市场难以作为的方面,真正履行政府应做之事、应为之举。通过财政制度的规范和政策的引导,把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主导经济的可能降到最小,从而避免或改变那种官员主导、权力推进、拼资源拼项目的投资驱动型经济粗放增长模式。
其二、要深刻领会公共财政与以民主法治为特征的政治文明的互动意义。现代意义的公开、完整、透明的财政预算,从其编制、审议、批准到执行,需要有一整套体现合理有效的权力制衡、民意表达、规范严密的决策及监督机制的制度安排。如果这种规范的公共选择制度安排,最终能够在公共财政的决策和管理运行中稳定地成型,或者说通过公共财政建设的深化促进了这种制度安排的建立和推广,那无疑将是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核心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更深层次和更具全局意义的贡献。同时,其综合效应将顺理成章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正面推动作用——无疑,权力制衡和公众监督的制度化是防止政府偏离职能、过度干预经济和促使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于集约式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和长效机制。
积极改进和落实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
现行“分税制”已在适应市场经济、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使其实质内容在省以下得到贯彻,已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十一五”规划关于“减少行政层级”和“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的明确要求,今后要积极推进减少财政层次的“扁平化”改革,对省以下四个层级通过“乡财县管”和“省管县”的改革试验,力求实行扁平化与实质性分税。以此为基础,清晰合理界定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央、省、市县三大不同层级的事权,进而合理配置税基,使地方政府的支柱性财源调整到省级的营业税和市县级来自不动产保有环节的物业税(房地产税)上,从而在财源制度安排上抑制和消除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粗放增长的速度偏好,割断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与粗放式经济增长的直接利益关系,从而在体制上消除地方投资过热和结构失调的内在冲动。改革的着力点包括:
由粗到细,清晰、合理地界定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关键是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的投资权,进而逐步形成全套的事权明细单,规范支出责任。
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结合税制改革及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等措施,按照财政收入的属性并兼顾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合理配置税基、税权与收费权,促使地方政府专心致志于优化辖区公共服务与投资环境,促进统一市场形成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规范地形成各级预算,完善和加强转移支付。由中央、省、市县三级政权明晰各自事权、合理配置财权(税基),推进到规范地形成三级完整、透明、在公众参与之下事前决定、批准生效后严格执行的预算,同时改进完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增加“因素法”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进一步规范专项补助资金分配办法(对到期项目及补助数额小、体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意图不明显的项目要逐步予以取消;交叉重复的项目要重新清理,合并归类;对年度之间补助数额不变且长期固定的项目,列入中央对地方的体制性补助;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立的项目要将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实行规范管理)。同时,规范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充分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缓解基层困难和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按照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奖代补的原则,在增加财政奖补项目和资金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财政支农、节支、精简机构的潜力和积极性。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特别注重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县乡综合改革和“省直管县”改革试验,努力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缓解基层困难,在切实体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力、以责任定财力、财力支出向基层倾斜原则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由“花钱养机构养人”向“以钱养事(政府采购)”的制度创新,切实加强和优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
改革公共收入制度
这一领域制度创新的出发点,是重在以公共收入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弱化地方政府盲目追求产值、追求流转税收增长的扭曲式激励机制。只有使地方政府职能的重点和其支柱性财源的培养相互吻合并形成良性循环,才能适应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调整的导向,从内在动力机制上消除其扩大投资、办企业的利益冲动和仅着眼于短期从土地一级市场获取收入的扭曲式“土地财政”依赖,内生地使地方政府行为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充当地方经济活动主角的不正常状况,必须从财力相关制度规范上切断不规范政府行为发生的源头。其要点包括:
调整流转税税率和结构,适当降低流转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首先是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加快生产型增值税(即对企业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予抵扣)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企业抵扣投资所建厂房及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的步伐;其次是适当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品和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完善消费税税率结构,引导生产和消费结构。
开征物业税(不动产税),将其培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财源。力求尽快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在清理整顿房地产收费的基础上,合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包括外资企业房地产税),建立统一的物业税,把其税基放在不动产的保有环节。
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和征收管理。首先要大力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将政府性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透明地接受人大和公众的监督,实现真正严格的硬预算约束。与此相应,要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实质性贯彻“收支两条线”原则,完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收模式,保证政策法规规定的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防止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政府非税收入。
规范土地收入管理。严格按照2006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适当时机,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统筹管理级次,调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成比例,建立全国土地收益储备基金,专项用于中长期的国土开发、整治等开支和稳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期生产、生活问题。要切实贯彻土地“占补平衡”政策,遏制当届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避免“寅吃卯粮”。未来应该通过出台物业税等措施,厘清土地租、税、费的关系,适当淡化土地出让金的地位。
构建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配套的税费规范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理念,需要配套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综合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税收、收费政策,适当集中和再分配一部分经济利益,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导向和行为。现阶段,可行的举措包括:
改革和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的价、税、费制度。要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为方向,尽快全面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矿业权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应将矿产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两者之中性质相同的租金收入合并,租税分离,重新组合,各归其位。
发展建立以资源储量和级差收益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要改进矿产资源税费的计征方式,在有条件的矿山将现行按产量计征办法改为按储量计征办法,或按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率确定不同的税收标准,以促进资源开采率、回采率的提高。另外,应将目前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还可根据不同矿产资源的级差收益,实行差别化的税率和收费标准。
应当考虑从资源产品价格中适当提取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修复基金。专款专用于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环境恢复和资源枯竭时的连片改造、产业转移。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没有纳入现行征税范围的资源品,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将现有的某些资源性收费并入资源税。
合理调整矿产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方法。适当增加资源税中央分享部分,以利中央有财力实施跨省区的国土整治规划和资源合理开发方案。
改进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税收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同时改进生态补偿收费制度,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的价格机制以及有效的惩罚措施。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上,实施“绿色导向激励”,鼓励投资、生产和消费等不同环节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积极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种的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