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扭曲的规则范文

扭曲的规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扭曲的规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扭曲的规则

第1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彩超;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04-02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sis of mamm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1 since July through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all patients had breast mammography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Results:mammography in 30 cases of mass or nodule, focal glandular density increased in 15 cases, 4 cases of glandular structure, unilateral breast plump, volume increases, the subcutaneous fat thin in 1 cases. With malignant calcification in 23 cases, with skin thickening or depression in 8 cases, with the nipple subsidence in 7 cases, combined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15 cases, other signs, lobulated and spiculated margins, ipsilateral vascular thickening twis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ak or hypoechoic masses or nodules in 43 cases, mixed echogenic mass in 7 cases, which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blood flow signal.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ER and (or) PR (+) in 29 cases, C-erbB2 was positive in 33 c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Ki-67 in 10%-90%35 patients, the positive rate of Ki-67 in

【Keyword】breast cancer molybdenum targe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mmunohistochemistry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乳腺癌50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9.18 岁;发病部位:左侧 21例,右侧29例;位于外上象限30例,内上象限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后方3例,表现为单侧饱满、体积增大、皮下脂肪变薄1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钼靶头尾为(CC)和内外斜位(MLO)摄影及彩超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乳腺钼靶X线机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

1.3 诊断分析标准 由有经验的主治及(或)副主任医师调节窗宽、窗位,放大图像,仔细分析乳腺钼靶的DR影像,诊断注意观察的外形、、皮肤、腺体结构、导管、血管、腋窝淋巴结等改变。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推荐的BI-RADS分级标准,将乳腺癌X线表现分为常见征象、特殊征象和合并征象。其中,常见征象有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对肿块形态、边缘和密度等情况进行描述。对钙化的形状、颗粒大小、数量及分布等进行详细分析,并记录有无结构扭曲紊乱、异常血管等其他征象。

2 结果

2.1 X线表现 肿块或结节者30例,局部腺体密度增高15例,腺体结构扭曲4例,表现为单侧饱满、体积增大、皮下脂肪变薄1例。其中,位于外上象限30例,内上象限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后方3例,伴恶性钙化23例,伴皮肤增厚或凹陷8例,伴下陷7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15例。

2.2 彩超表现 弱或低回声团块或结节43例,混合性回声团块7例,其内可见不同程度血流信号,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多不规则或呈蟹足样改变。

2.3 免疫组化 ER及(或)PR(+)29例,C-erbB2阳性33例,Ki-67阳性率10%-90%35例,Ki-67阳性率

3 讨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由异型导管上皮或甲型上皮细胞发展而来,其钼靶片上可见表现为钙化、肿块、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或结构扭曲伴钙化等。肿块可呈分叶状、小分叶状,可见毛刺,周边亦可见不规则透明区,肿块密度多见等密度及高密度,或测得小于临床的肿块病变。钙化出现率较高,钙化形态可呈针尖状、细小沙粒状、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布可呈簇状、沿乳导管走行呈段性分布。皮肤增厚,移位,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

乳腺钼靶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癌准确率最高的方法,不仅可以对临床期肿瘤做出明确诊断,对微小癌、原位癌也可以发现病变,明确部位,确定性质 。乳腺癌钼靶影像学征象可以分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

3.1 主要征象 肿块或结节,恶性微小钙化,结构扭曲。肿块或结节,一般指瘤体的影像。恶性微小钙化,包括泥沙样钙化、小杆状钙化、分叉状钙化、针尖状钙化等。结构扭曲,是指腺体失去正常形态,由一点发出的放射状改变或脂肪与正常乳腺实质之间的界面扭曲。

3.1.1 肿块或结节:钼靶片出现肿块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依据。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肿块或者结节,本组病例有30例可见肿块或结节,占总数的60% ,乳腺癌好发于外上象限,本组有30例,占总数的60%。由于触诊时肿块包括了癌周围的水肿、炎性浸润和纤维化部分,所以钼靶所见的肿块影一般小于临床医师触诊大小,这是钼靶征象诊断乳腺癌的主要特征之一。肿块或结节边缘出现毛刺、分叶、透亮水肿环等伴随征象。毛刺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表现,也有些是小导管和周围结缔组织的增生,肿瘤供应血管增多等;肿块分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可为多个癌灶重叠,也可为癌细胞增殖过快,瘤体部分生长速度不平衡;肿块周围透亮水肿环常见于临床触及肿块明显大于钼靶所见肿块,是由于瘤体周围炎性渗出或局部组织水肿增加了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间隙。此征象般是良性肿瘤的表现,乳腺癌钼靶仅出现此征象可能是由于瘤体包膜较完整,生长均衡,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

3.1.2 钙化:恶性微小钙化是乳腺癌比较常见的特征性征象,发生率相对较高,本组23例,占46% 。乳腺癌钙化有3个特征:(1)数量多,每平方厘米多于5个;(2)颗粒小,直径小于0.5mm ;(3)密度淡 。

由于病灶局部营养不良、坏死,分解出大量磷酸根,同时局部钙离子增加,碱性磷酸酶增加,导致磷酸钙盐沉着。据Ahmed对乳腺癌钙化研究发现,钙化在腺样管腔内,由成团癌细胞引起;呈针尖样,是由上皮细胞顶浆分泌钙盐,乳腺癌钙化常见泥沙样或粉末状,多发生于肿瘤的腺泡内;线状、短杆状钙化则多发生于导管内;而圆形、卵圆形或团簇样钙化多发生于肿瘤坏死区。恶性钙化特征表现两种形式:细小多形性钙化(颗粒点状钙化)和线样分支状钙化(铸形钙化)。颗粒点状钙化较不定形钙化更可疑,大小形态不一,直径常小于0.5mm,线样分支状钙化:表现细而不规则线样,常不连续,癌性钙化直径10~500μm,不超过1000μm。一般直径常小于0.5mm,形态为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多角形,线状或叉状,有的可成丛成簇,且分布不规则。特征性恶性钙化在对不见肿块的隐匿性癌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

3.1.3 结构扭曲(结构紊乱):是指正常结构被扭曲但无明确的肿块可见,包括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缩,或者在实质的边缘扭曲,是较易被忽视的主要征象。结构扭曲也可以是一种伴随征象,可为肿块、不对称致密或钙化的伴随征象,如果没有局部手术和外伤史,结构紊乱可能是恶性征象,其表现局部结构紊乱的致密片影,呈星芒征,四周放射状,有时可合并钙化,毛刺影。应与对侧乳腺比较,发现双乳不对称性改变均应仔细观察。

3.2 次要征象(1)局灶性不对称致密,由于乳腺癌瘤体密度高于周围腺体密度,癌细胞浸润生长排列密集,使单位体积的细胞数增加,当被致密腺体组织掩盖时即表现为局灶性不对称致密。但此征象约70% 为腺体增生,30% 为乳腺癌,因此需结合临床触诊并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争取发现肿块,短期复诊,做好随访。如有其他乳腺癌钼靶征象则有利于做出诊断。(2)皮肤增厚内陷及皮下脂肪层浑浊,肿瘤直接侵犯或皮下淋巴管阻塞致肿瘤表面的小区域皮肤水肿,同时皮下脂肪层的浸润牵拉使皮肤内陷,厚皮征仅能在皮肤切线位时被发现。本组病例中钼靶片有8例显示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浑浊出现几率相对较高。(3)内陷,当肿块发生在乳晕区或附近时,因乳腺癌朝方向浸润,牵拉使回缩,当重度内陷时,形成漏斗征。本组内陷7例。(4)异常血管征,乳腺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并促进肿瘤毛细血管生长,肿瘤血管是乳腺癌生长、浸润、转移的基础。钼靶片病灶区域血管异常增多或与健侧血管直径之比>1.4以上,即为异常血管征,常见于中晚期乳腺癌。本组有5例(10%)患者可见局部血管增多、增粗。

3.3 免疫组化 (1)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2)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所以C-erbB2表达阳性预后稍差。可以用内分泌治疗不过要配合其他治疗比较好。(3)Ki-67:通常与肿瘤增长的速度有关,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化学治疗。前两个是决定能不能内分泌治疗的指标,只要有一个阳性就可以应用.

综上所述,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在某些方面尚存在局限性,即使在最佳的摄影和诊断条件下,仍有5% ~15%乳腺癌因各种原因而呈假阴性表现。尽管如此,乳腺钼靶x线检查至今仍是诊断乳腺疾患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乳腺影像检查主要以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主,MRI和CT检查因各自的成像优势,成为x线及彩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正确认识各种乳腺癌钼靶主要和次要征象,结合彩超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重要价值。同时应加强对乳腺癌免疫组化结果的认识,以明确其意义及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肖健存,张武.乳腺癌的治疗与进展.肿瘤防治杂志,2002,9:482.484.

[2] 肖勤,柳光宇,顾雅佳,等.5307名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66.1270.

[3]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40.

[4] 胡永升主编.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o1.37.顾雅佳,王玖华,涂小予,等.

[5] 何之彦,陈海曦,姚戈虹,等.乳腺钙化的X线影像评价.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332.

第2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钼靶X线摄影;钙化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72-01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的恶性增生,但局限于导管的基底膜内,未侵犯间质。如能及时治疗,10年后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仅为1%-2%[1],但多数患者缺乏临床症状,而由影像学检查发现。本文搜集我院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原位癌44例,回顾性分析其乳腺钼靶X线表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1.4岁,左乳24例,右乳20例。临床可触及肿块者16例,溢液患者5例,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胀痛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芬兰PLANMED公司乳腺钼靶机,常规摄双侧乳腺轴位(CC位)及侧斜位(MLO位)摄片,采用美国柯达公司的CR850处理系统,柯达专用乳腺IP板,柯达8150激光打印机。

1.2 诊断方法:X线征象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第4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的标准[2],对每个病变作完整的分类和限定。包括:①乳腺分型:致密型、多量腺体型、少量腺体型和脂肪型;②钙化的数量、大小、形态及分布;肿块大小、密度、边缘;有否局灶性致密、结构扭曲及其他改变。综合以上X 线征象得出最后的分级评价,即: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的(0级),阴性(1级),良性发现(2级),可能是良性发现、需短期随访(2级),可疑异常(4级)和高度怀疑恶性病变、需临床积极采取措施(5级),已经确诊为恶性的(6级)。

2 结果

2.1 BI-RADS评级: 本组0级3例,3级7例,4级15例,5级19例,4-6级阳性评价34例,0-3级阴性评价10例。本组44例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27%(34/44)。

2.2 X线表现:44例中,脂肪型乳腺7例,少量腺体型15例,多量腺体型19例,致密型3例。微小钙化35例,占病例总数的79.5%,其中单纯钙化16例,肿块伴钙化13例,结构扭曲伴钙化6例;钙化的形态:颗粒状19例,线样分支状7例,线样分支伴颗粒状9例;簇状分布22例,线形分布5例,节段形分布8例。单纯肿块影8例,占病例总数的18.2%, 其中2 例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类似良性肿块,大小与临床触诊相当;另外6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出现毛刺,密度不均匀、小于临床触诊。1 例为单纯结构扭曲,占病例总数2.27%。典型病例的X线征象见下图(1-4)。所有病例均未见大导管征象,所有腋下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

图1 单纯钙化型 乳腺内可见区段分布的多形性钙化

图2 肿块伴钙化型 乳腺内见不规则形肿物伴簇状分布的颗粒状钙化

图3 单纯肿物型 乳腺内见类圆形肿块,边缘出现毛刺

图4 单纯结构扭曲型 乳腺内局部腺体结构扭曲,未见肿块,

3 讨论

DICS是局限于乳腺导管基底膜内的恶性上皮细胞增值性病变,属于非浸润性癌,如早期发现,预后很好。 就DCIS本身而言,20年的相对生存率可达97%[3],因此DCIS的早期检出是非常重要的。

钙化是DCIS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由于导管原位癌中央发生不规则的坏死引起钙盐在导管内沉积,或者由肿瘤细胞分泌钙质形成的。可为局灶性或播散性,大小、形态不一。病理上分为粉刺型和非粉刺型,非粉刺型预后好于粉刺型[4]。本组35例表现为以恶性钙化为主要征象,其中颗粒状19例,线样分支状7例,线样分支伴颗粒状9例。由于线样分支状钙化较易出现在高核级、粉刺型的DCIS中,而单纯颗粒状钙化较易出现在低核级、非粉刺型的DCIS中[4],因此可以提示:线样分支状钙化表现者,预后较差,局部复发率较高,颗粒状钙化者则预后较好,若同时包含2 种钙化表现的,预后则介于两者之间。文献报道,钙化的数量对于提示乳腺癌的价值较小,而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则更有价值[5]。导管原位癌的钙化分布特点是呈簇状、线性、分支形或段性分布。如累及导管,则表现为钙化沿乳导管向方向延伸分布;如累及较小导管系统,则呈小叶间或小叶内小导管分支形分布。在同一象限内出现分散分布的多个小簇状钙化时,也提示DCIS的可能,说明病灶是多灶的,是沿着一个导管束发展的。本组有22例钙化呈簇状分布, 其中6例呈散在的多个小簇状,但位于同一象限,提示肿瘤来源于1个导管束。5例呈线形分布;8例钙化呈“V”字形分布,尖端指向;此2种钙化的分布对诊断DCIS 颇具特征性。但是并非所有DCIS均会出现钙化,DCIS还可出现非钙化的的结节影、乳腺腺体局限性结构扭曲等其他征象。

DCIS中软组织肿块多较小(通常直径小于2cm),可欠规整,密度稍高或等同于腺体密度,边缘模糊、毛糙,可见微小突起,部分可出现微小毛刺。本组中8例出现肿块,其中4例肿物边缘见长短不等毛刺,2例呈浸润性边缘,其余2例肿物与良性肿物不易鉴别。

局部结构扭曲病理基础为癌细胞的生长引起周围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反应,并使脂肪与正常乳腺实质间的界面扭曲、紊乱、变形,X线特点为局限性纤维组织聚拢、变直、基质结构紊乱,具体肿块影显示不清。本组仅见1例。因局部纤维化、慢性炎症、放射状瘢痕或活检手术后瘢痕亦能产生正常脂肪实质界面的扭曲,所以要注意鉴别。

溢液患者,应借助乳腺导管造影查明溢液病因。本组5例血性溢液患者,均进行乳腺导管造影。2例导管内见不规则充盈缺损、显影中断,1例导管壁破坏呈虫蚀样,另2例为内壁凹凸不平,管腔狭窄,走形僵硬。因此导管内如显示多发性小充盈缺损影,管壁破坏呈虫蚀样,走形僵硬可提示DCIS。

因乳腺导管原位癌X 线表现多以钙化为主(本文79.5%),乳腺钼靶摄片以其对微小钙化及潜钙化的高敏感性,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在无钙化的病灶中,结节与致密的腺体组织重叠易漏诊,有些边缘清晰地结节易误诊为良性,因此还需与B超及MRI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Burstein HJ,Polyak K,Wrong JS,et al.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N Engl J Med,2004,350(14):1430-1441

[2] 刘慧芳.乳腺影像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9:466-467.

[3] 刘慧芳.乳腺影像诊断必读册[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1-102.

第3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关键词】肺脓肿;X线;影像诊断

为了探讨不典型肺脓肿的影像学特点,笔者对35例该病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不典型肺脓肿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25~69岁;病灶位于右肺22例,左肺13例。本组有发热病史者15例,诊治期间仍有低热等感染症状者11例,咳脓痰史者12例,痰中带血丝者9例。白细胞正常者8例,白细胞升高者11例。

2 结 果

35例不典型肺脓肿的X线表现包括:(1)病灶内部结构征象:孤立团块影19例,不规则浸润影16例。不典型肺脓肿的局限融解或小空洞征像,不规则浸润型明显多于孤立团块型,而空气支气管征也以不规则浸润型多见。(2)病灶边缘状况:不典型肺脓肿的孤立团块型边缘多数清楚,而不规则浸润型全部表现为边缘模糊。边缘粗长索条影和局部充血征两者均较多见。此外,7例孤立团块型可见不典型分叶征。(3)病灶周围肺野及邻近胸膜改变:周围局限浸润片影和胸膜增厚粘连均较多见,且均为不规则浸润型出现率高,孤立团块型周围肺野清晰也较多见。

3 讨 论

典型的急性肺脓肿以空洞液平及周围大片状浸润,慢性肺脓肿以厚壁或多房空洞并肺组织纤维化为特点。但部分肺脓肿病例,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和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等原因,缺乏上述特点。不典型肺脓肿的病理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慢性肺脓肿之引流支气管因纤维组织牵拉扭曲而闭塞,液化物质不能排出,随着病程的延长,周围炎性改变逐渐吸收,纤维化改变渐趋明显,故表现为边缘较清,密度较均的孤立团块状病灶;(2)慢性肺部炎症以局限性肺内化脓性改变为主体,形成一定大小的脓腔,再加上周围炎性改变合并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有别于一般的肺部慢性炎症和机化性肺炎的边缘欠清,不规则浸润型影;(3)少部分缓慢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病灶边缘基本清楚,病灶中心刚出现坏死液化而脓腔尚未形成,也主要表现为孤立的团块状病灶。由于病理成因不同、病期不同,相应的影像表现也不相同。由于部分不典型肺脓肿患者有低热、反复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病史,再加上病灶主要表现为孤立团块状或无液平之偏心不规则空洞。因此,往往需要分别与周围型肺癌和肺结核进行鉴别,尤其是老年患者[1]。笔者通过分析本组35例不典型肺脓肿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发现该病除表现为上述的孤立团块型和不规则浸润型两种不同形态外,还具有以下影像特点:(1)偏心或中心性局限融解或小空洞。其病理基础为脓腔形成。本组此征出现频度孤立团块影19例,不规则浸润影16例,且多数为偏心性。(2)局部充血征。系化脓性炎症局部供血血管不同程度增粗扭曲所构成,此征系肺部化脓性病变的有价值征象。(3)病灶边缘粗长索条影,即纤维组织增生。(4)病灶周围局限浸润片影,少部分病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5)邻近胸膜增厚粘连典型,为炎症波及所致。所以,局限融解和脓腔形成是诊断不典型肺脓肿的重要征象,尽管有时仅表现为局限小空洞,与肺结核之空洞非常相似,但上述第2~5点则明确提示该病灶为炎症性病变。由此可见,确定局限融解和脓腔形成及上述第2~5点中的任何2点或2点以上影像特点,即可提示肺脓肿的诊断。此外,不典型肺脓肿的病程变化较肺结核相对为短,抗炎治疗短期内有效等特点可以进一步帮助鉴别,临床多次检验痰结核菌阴性也是诊断肺脓肿的佐证。

总之,只有掌握不典型肺脓肿的X线影像特点,才能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发生。

第4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访欧前,刚校对完《梵高传》(译林出版社出版,美国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著)译稿。几年前,受浙江大学沈语冰先生之邀,合作翻译这本目前世界上最为详尽的梵高传记,历时数载,但也许是对梵高的膜拜,译稿虽已出手,心中却十分忐忑。译稿寄出后,感觉很疲惫,不仅是由于一种如影随形的在从事翻译时始终都会存在的缺憾感在作怪,同时还因为梵高人生的激烈挣扎,如同烙印般地刻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冲撞跃动,无法拂去。

漫步展厅,面对梵高真迹,震惊之余,梵高对生命的那种绝望,在心头再次奔袭而来。率真的性情、感情的受挫和生活的困顿,使得怡情悦性的传统题材无法吸引梵高的目光。梵高的作品毫无“美感”可言,他画布中的人物总是那些生活在他周围的矿工、农民和,这些阴郁的人物表情沧桑、痛苦和无奈,但借助梵高钟爱的暗色调,往往具有惊心动魄的生动。

梵高的风景,也并非简单地对外在世界的摹写,而仿佛全部都经过一种独特的浓烈情感的浸染,麦田、鸟窝和土豆都在传达梵高内心的紧张、焦虑和绝望。当然,梵高偶尔会选择传统题材,但这些也经常被扭曲、变形、比例失调,被打上他情绪的烙印。

梵高并非天生的丹青高手,不借助“校准框”,梵高就无法构图。即使有了校准框,栩栩如生的作品,对他而言,仍可望而不可即。为了取悦来为自己做模特的们,他虽然想尽办法要将她们画得美丽,真实一些,哪怕稍微不要那么扭曲,但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

梵高画面之中的世界不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和规整的世界,而是被一颗敏感的心灵投射出来的、个人化的、扭曲的世界,全部的审美期待都被彻底颠覆。浓烈的颜色、扭曲的线条和充满张力的画面,不停地冲击、考验和挑战观赏者的感知力。色彩的交织背后,一颗痛苦的心灵慢慢浮现在眼前,久久注视,痛苦仿佛会被传递到你的内心,打动、感染和征服你。

梵高曾试图模仿伦勃朗、哈尔斯和表妹夫莫夫等人的色彩、笔法和构图,借此改变自己的画风,然而,内心遭受太多重创的梵高终究无法跳脱对那些粗鄙的、幽暗的和一些令人不悦的题材的痴迷,画不出世人喜爱的画面。自我、倔强、沉迷的梵高,许是内心太过强大,外在世界的标准、指令和规则始终无法内化为他的标准、指令和规则,终其一生,都只能听取来自自己内心的声音,沉溺于自我的世界,无法自拔。

伦勃朗、哈尔斯、莫夫等人的笔法细腻、光线明暗合理、构图规整,在他们的画面上,满是瑰丽的海景、灵动的鸟兽、澄净的乡村、端庄的人物和华美的历史场景,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就带来的心灵震颤而言,这些显然无法匹敌梵高的作品,因为后者直指人心。技艺可以习得,但人性的真实、心灵的独特和天赋的灵性却无法复制。一直以来,对梵高的狂热,背后始终隐藏着一份对真实人性的赞美、喜爱和敬慕。在合译这本《梵高传》的过程中,我遭遇到的是一颗专注于自我、内心和真实的伟大灵魂,还阅读到了一场人性和技术的终极抗争。

第5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关键词】右上纵隔增宽 X线诊断

右上纵隔增宽的病变在平时工作中是较常见的,但不同的病变在X线表现上却极为相似,有时很难鉴别。本文收集了正位胸片上X线表现相似的无名动脉扭曲、奇叶、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共43例经追踪观察,经三甲医院MRI检查证和手术证实的无名动脉扭曲21例、奇叶9例、胸腺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进行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1例无名动脉扭曲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6岁,其中男12例,女9例,高血压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7例。9例奇叶,我院发现的均无明症状,通过CT薄层连续扫描追踪观察确诊。7例胸腺瘤患者中4例有重症肌无力,1例表现有严重贫血,3例临床表现有胸骨后疼痛和气急症状。6例神经源性肿瘤中4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2例有胸闷,肩背部不适。

以上病例均在KE―200型X线诊断机上摄取胸部正位片,发现右侧纵隔增宽,部分患者追踪观察数年无明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和年龄偏大确诊为无名动脉扭曲。有些病例我院确诊困难转往三甲医院检查、手术治疗病理切片确诊。

2 结果

收集到的21例无名动脉扭曲,9例奇叶,7例胸腺瘤和6例神经源性肿瘤均表现为纵隔在侧不同程度增宽,无名动脉扭曲X主要表现为突向右侧肺野的弧形阴影,呈半园形,下端与主动脉弓相连,且与纵隔交界呈钝角。9例奇叶患者中有3例因为发炎引起症状发现,6例因为常规体检发现,无明显自觉症状。7例胸腺瘤和6例神经源性肿瘤皆因出现临床症状检查发现右上纵隔增宽,X线正位胸片均表现为右上纵隔增宽。

3 讨论

右上纵隔增宽的病因有很多,在X线上平片上有时很相似,在诊断上给医生带来很多困难,下面仅就笔者收集到的无名动脉扭曲、奇叶、胸腺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讨论,供同道参考。

3.1 病理基础与影像表现

3.1.1 无名动脉扭曲 无名动脉约在第二肋软骨上缘水平起自主动脉弓的右侧,在气管前方向上外行,在颈根部分叉,且被颈根部软组织固定,正常无名动脉长达5厘米,不参与后纵隔边缘的形成。正位胸片上右上纵隔有突出的阴影,呈半圆形或半锥形,下端与主动脉弓相连,且与纵隔界呈钝角,阴影的外缘及下缘清晰光滑,但上部向颈部延伸并逐渐变淡、消失。透视下可见该阴影有轻微搏动,与主动脉搏动方向一致,吞咽时不随气管上移,该阴影下缘与主动脉弓的连接关系始终不变。有时可见新月形动脉壁钙化影。

3.1.2 奇叶 奇叶约占人口的0.4―1%,是胚胎发育时奇静脉异常移行,将右肺上叶于肺尖处分隔成为两个部分,并使局部的壁层和脏层胸膜随之而陷入,上肺叶的内侧部分即为奇叶,其大小随奇静脉的位置而异。奇副裂在正位片上为一弧形条状阴影,呈纵行走向,凸面向上,止于肺门上方,终端呈一倒置的逗点状。奇叶本身并不引起任何临床表现,但因奇静脉游离于肺中,当它呈轴位时易误认为肺内结节。奇叶炎症可由于其边缘在叶间胸膜而呈边缘清楚的致密影,可被误认为肺内或纵隔肿块。CT扫描可以显示奇静脉于较高的位置引流入左头臂静脉与右侧头臂静脉汇合附近的上腔静脉或甚至直接汇入右头臂静脉,右肺内见弓状粗条状致密影,代表奇静脉弓,连续几个层面可以显示其下方与奇静脉相延续,奇静脉弓上方CT可显示奇叶与右上叶之间有叶间胸膜存在。

3.1.3 胸腺瘤 胸腺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病理上将其肿瘤细胞分为淋巴细胞、上皮样、淋巴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等4种,其发生率相似。良恶性很难区分,常根据肿瘤是否侵犯到胸腺的包膜以外而把胸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非侵袭性胸腺瘤在CT上表现为直径1cm~10cm的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多位于血管前纵隔间隙内,密度不均匀,最易受侵犯的器官是气管,大动脉和静脉、纵隔的心包。从CT上可把侵袭性胸腺瘤分为3期:第一期包膜完整,和非侵袭性很难鉴别;第二期肿瘤穿过包膜至纵隔脂肪内;第三期肿瘤向周围器官侵入性生长,并有沿胸膜的远处转移。

3.1.4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位于后纵隔,30%为恶性,在病理上可分为:起源于周围神经的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节瘤、成神经细胞和成交感神经细胞瘤;起源于副神经节的副神经节瘤和化学感受器组织瘤,可为良性或恶性。在X光平片上各种神经源性肿瘤的表现相似,表现为突向肺野之半圆形肿块,与纵隔呈钝角相交。CT上显示更加清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的实质性肿块。

第6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取样和切片的制备取材时间在力竭运动组末次运动结束后,清醒、空腹状态下,乌拉坦腹腔麻醉,迅速取一侧胫骨前肌,置于2.5%戊二醛固定,用于制作电镜超薄切片。取另外一侧置于液氮保存,用于免疫印迹。组织取材后,从对照组、力竭E0、E24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的骨骼肌标本,立刻投入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2h以上,磷酸缓冲液清洗后在1%的锇酸溶液中固定1h,然后按常规电镜样本制备方法脱水、渗透、包埋、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定性观察组织细胞核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变化以及肌纤维超微结构损伤程度。

1.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电泳仪型号为DYY-6C,来自北京六一仪器厂,电泳槽型号为Mini-垂直165-8000,来自BIO-RAD公司,转移槽型号为VE-186,来自Tanon公司,实验过程严格按照标准的westernblot程序进行。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数据以标准差形式表示“X±S”,各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为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为极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大鼠骨骼肌在大负荷运动后以及恢复期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显示:大鼠安静状态下,清晰可见大鼠骨骼肌肌丝完整,Z线并无断裂或是扭曲,细胞器外膜完整,内质网、线粒体均完整,并无受损。通过放大电镜倍数,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大鼠安静状态下,骨组织内肌原纤维排列整齐,z线、H带、界线清晰,组织内各类细胞器均外膜完整,内部的基质均正常。(图1)大鼠在大负荷运动后即刻组E0(图2)显示大鼠骨骼肌内肌原纤维排列不整齐,开始紊乱,z线开始扭曲,有溶解的趋势,肌间隙开始增宽。通过放大电镜倍数后,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肌原纤维排列紊乱,z线扭曲,有的甚至发生溶解,H带、I带、M线都已经消失,无法辨别,周围的细胞器外层膜模糊不清,肌间隙增宽,并出现空泡化。力竭运动后24h(E24组)电镜下显示骨骼肌内部改变,肌原纤维完全紊乱,处于扭曲的状态,同时空泡化很严重,z线模糊,溶解。放大电镜倍数显示大鼠的肌原纤维紊乱,z线溶解,消失,周围的细胞器空泡化增多。(图3)

2.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变化,其中安静组内的PCNA含量很少,而在力竭运动组E12-E72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显示此时大鼠内由于损伤导致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的增加,大鼠内自体修复过程在E24达到峰值(P<0.01)。(表1,图4)

3分析与讨论

3.1大负荷运动及恢复期间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是竞技体育中常见问题,为了更加直观的观察与研究,目前多以动物活体实验为主,探讨骨骼肌微损伤直观研究以及自体修复过程。Newham研究表明,肌肉牵拉练习后,可见肌节结构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纤维变性,巨噬细胞浸润等组织学改变。崔玉鹏等研究大鼠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后比目鱼肌Z线变化的结果表明,肌纤维A带拉长,H带结构不清楚,Z线流、Z线局灶性溶解、断裂和消失,同时观察到线粒体和肌质网等细胞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扩张。金其贯等让大鼠进行200min的下坡跑离心运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大鼠股四头肌的超微结构出现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局部Z线不规则,变细,肌丝排列混杂卷曲。离心运动后24h,大鼠股四头肌出现肌原纤维排列紊乱,扭曲,且具有轻度溶解、断裂现象;Z线不规则,可见Z线流,呈锯齿状,局部Z线消失;T小管和肌浆网模糊不清。本实验研究发现,安静对照组中的肌原纤维内I/H带、z线、细胞器等未发生改变,呈正常的超微结构特征。力竭运动组中的E24组,出现I/H带模糊、肌原纤维完全紊乱、处于扭曲的状态、同时空泡化很严重、z线也紊乱、线粒体内的嵴密集程度减少。本实验与多数学者微损伤的研究结果相符,从力学角度来说,游泳运动模型相对于跑台运动模型,骨骼肌的内部机械损伤刺激缓和些,因此,电镜下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与跑台模型相比轻微些。

3.2大负荷运动及恢复期间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Forrest等研究认为大强度运动后,随着自由基的增多,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质被过氧化后,进一步攻击位于核小体之间的组蛋白成分,导致碱基修饰、碱基丢失、单链和双链DNA的断裂、DNA交链而造成DNA损伤,引起细胞凋亡,造成骨骼肌细胞的微损伤。顾荣瑞等研究发现一次性力竭运动使大鼠股四头肌红肌自由基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股四头肌红肌生物膜的完整性丧失及损害,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疲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与蛋白因子结合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由于其特殊的三聚体保守结构,不仅参与DNA复制过程同时也可与各类蛋白相互作用,达到DNA修复作用。在DNA复制过程中,PCNA作为重要的调控者,协调各个步骤有序的进行,使得不同蛋白质的结合和解离依次进行,从而确保了遗传干细胞的迅速增殖时,将遗传基因准确的正确的传递给子细胞。Parrllla和Friedrieh研究发现PCNA参与DNA的修复过程的作用以及参与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已证明PCNA能够与检验点蛋白Radg和Husl相互作用,而Radg,Husl与Radl形成一个称为9-1-1环状复合体,将多种修复相关蛋白引导到损伤部位,因此PCNA可能在这个复合体中协调细胞周期阻滞与DNA损伤修复两个功能的转换。本实验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即刻和恢复12、24、48、72小时大鼠骨骼肌PCNA表达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在力竭运动的E24组表达最为明显,表明7天力竭游泳运动导致大鼠骨骼肌出现微损伤,PCNA作为DNA的修复的参与者,发挥其特殊的生物学效应促进大鼠组织损伤修复。PCNA多作为医学领域中与肿瘤、肺癌等癌症疾病的分型、发展、分化程度有关,而将运动与PCNA的相关联的报道很少,本实验只是探讨初期,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4结束语

第7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去年我就提出了“制度性操纵”一词,但各路专家似乎并未意识到“制度性操纵”的严重性。这也难怪,因为“制度性操纵”本身的特征就是极具隐蔽性,尤其是“当市场交易机制中隐藏错误”而导致市场“无意识操纵”,并因长期存在而已经形成市场习惯之时,问题就更显得“无意识”。

对于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的问题发现比较容易,而交易机制是每天人们都在用,似乎早已约定俗成的规则,很难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严重错误,其实这才是最最基础性的问题。

中国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后者的市场交易机制是数百年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交易双方经历长期的讨价还价、矛盾冲突,最终达成了相对公平的机制。但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所有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市场交易规则都是人为强行设置的,而在设置过程中,难免产生倾向,这种倾向显然会导致“不公平”的后果。这正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成熟、经常发生扭曲的关键所在。

所以,中国要想使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立法,而是梳理、检讨、纠正比法律制度更为基础的制度——市场交易机制。否则,有法难依、有法不依的事件会永远持续下去。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股市的交易机制叫做“按照时间优先、价格优先原则电脑自动撮合的交易制度”。在如此单一的交易制度之下,所有机构投资者都需要面对散户进行交易,这样的交易制度自然构成了机构投资者必须“震仓洗筹、拉高出货”的市场现象。

机构“震仓洗筹、拉高出货”算不算操纵?如此交易是否存在一个大户买卖却伤害所有股东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这样的交易制度是不是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定价?

纽约股票交易所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构建了做市商、经纪人、电脑自由撮合的不同交易层次,将不同交易主体分开进行;不同交易层次的交易费用不同,散户之间进行交易的成本高而且固定,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低而且可变;于是,在这样的交易机制下,机构进入散户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将被视为“不可理解的交易”,监管者一般认为,这样的交易具有操纵之嫌。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说中国的ipo市场。改来改去,说来说去都没有离开供求关系、法律制度等问题,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是市场交易机制出现

了错误,它使得市场出现了制度性操纵,更准确地说是“机制性操纵”。

比如一级市场询价,某股票发行价10元。但上市开盘首日集合竞价期间,10元发行价附近没人愿意卖出股票(谁都不肯10元买了10元再卖掉),于是价格在“严重有需求无供给”的情况下上涨,结果构成同一只股票在所有条件都没有变化前提下的巨大价格落差。这个价格落差,对一级市场投资构成了极大刺激,于是大量短线资金堆积一级市场,而造成一级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是中国新股价格虚高的关键所在。

第8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1、我国工业经济对于运行效率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

工业行业1994年至1997年间,普遍存在着资本深化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大量依靠资本,而不是技术的投入要素,来带动工业经济效率。通过对变异系数进行度量也可以发现,不同行业的生产率在增长上存在的差异,呈现出发散的趋势,并且行业间的技术创新差异及市场结构差异、行业所处外部环境差异等,都是导致行业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发散状态的原因[1]。第四,是技术的选择和进步。通过DEA计算法,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及分解项,即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等进行研究得出,对于技术的选择及进步关系将明显影响工业经济本身的运行效率。研究发现,我国的工业行业,1990年至1993年、1999年至2003年存在明显技术的进步。在这两个期间中,技术进步主要是得益于技术的效率发展与变化。而这其中,国企及垄断性的行业,技术进步表现的更为突出。然而技术效率当前的退化状况却令人担忧,竞争性的行业在技术效率上有明显改善,然而技术的进步却表现的并不理想。因此,这些都必将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第五,要素拥挤影响。通过生产前沿面的相关理论非参数估算方法,针对1992年至1998年间中国的经济转轨时,工业生产的要素静态的拥挤及动态的变化规律等,进行定量测算。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进一步的对生产要素的拥挤与工业经济生产率的演化影响展开研究。发现生产要素的拥挤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工业领域中,尤其是在高速发展及剧烈变革转轨时候,宏观经济的政策及调整产业结构,导致生产要素的拥挤现象非常明显,而要素的拥挤状态变化,正是影响转轨时期下我国工业经济的生产效率、生产率的增长水平重要因素之一。第六,规模因素影响。斯密曾经提出,大规模的生产对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斯密理论正是对规模效率的重要阐述。同时,规模效率的另一代表人物马歇尔,就论述过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依赖个别企业对于资源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内部的规模经济则依赖多个企业间的联合及合理分工。因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经济的规模巨大变化,对于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第七,制度变革的影响。当技术保持不变情况下时,对于制度的创新及变革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一套完整而有效制度体系将是制约经济运行效率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化后,我国工业开始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及合作中,利用外资及技术、管理思想等,都促使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变成长期增长趋势。而市场化下,通过资源的配置权,按照行政等级的规则,在分配时,遵守市场的交易规则,这有效解决了经济运行的动力因素,并为效率的增长提供有效的体制基础。而民营化下,是针对资本产权真正归属制度变革,破除国有垄断及产权多元化,也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效率[2]。最后,市场扭曲影响因素。以我国不同省市制造业实际情况为样本来看,通过DEA测算方法,可以证明要素市场的扭曲,是运行效率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研究中可以发现,产业组合技术效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损失等现象,若是消除掉产业组合技术的非效率,可以促使全国的制造业产值总量提高约30%。而各省市中产业效率情况,呈现明显梯度特点:东部地区的产业效率要高出中部,中部地区则高出西部。若消除掉要素市场的扭曲,对于运行效率的损失影响,在投入不变基础上,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将得出进一步提高。

2、结语

纵观全文,可以发现,在产权变化及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我国传统经济运行角度上看,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上,还是大量依赖高生产要素投入,走的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率,高能耗、低效益的增长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意识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是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本文除了立足技术角度以外,还对经济运行体制及市场扭曲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金维祥 单位:包钢(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

第9篇:扭曲的规则范文

内容提要: 特定的所得税措施会对自由贸易产生壁垒作用。在国际层面上,所得税的国际协调和贸易自由化是分别通过国际税收协定和WTO多边体制来实现的。不过,税收协定和WTO体制对于所得税壁垒的消除是不彻底的。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WTO体制和税收协定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协调。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经济学理论早就表明各国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但多数国家仍然对国际贸易施加限制,重商主义在21世纪依然活跃。[1]由于GATT/WTO下的关税减让谈判大大降低了关税的壁垒效应,各国转而采取较为隐蔽的非关税手段来实施贸易限制,[2]比如借助所得税措施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3]此时,一国的所得税措施也能够影响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具有与贸易措施类似的效应,而取得财政收益不再是其主要职能。[4]

在货物贸易领域,所得税措施可用以保护国产品或促进国产品的出口。一国在允许外国产品进口的同时,可以借助所得税措施来歧视外国产品,从而达到保护国产品的目的。[5]此外,所得税措施还可作为出口补贴的提供方式。如果政府减免了企业出口所得的税负,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基于非市场因素而得到提高,企业就具备了低于正常价值出口产品的可能。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得税措施可能被用来歧视外国服务提供者。一国可以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当地设立的商业机构征收更高的所得税,[6]也可以加重本国居民使用境外服务时的税收负担。[7]

此外,双重征税加重了货物贸易出口方和服务贸易提供者的负担。[8]由于多数国家普遍同时主张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这就产生了三种类型的双重征税:(1)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重叠导致的双重征税;(2)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重叠导致的双重征税;(3)来源地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重叠导致的双重征税。这些类型的双重征税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均有体现。[9]

就上述所得税措施来讲,尽管表面上可能对特定产业或群体有利益,[10]但从国际贸易的全局审视,其扭曲作用仍是非常显著的:首先,相关产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之下。一国的保护措施抑制了自由竞争,使得本应被淘汰的国内产业生存下来,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一国采取出口补贴促进出口时,进口国的产业也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之下。此外,一国采取的所得税措施会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为了弥补财政损失,该国可能提高对其他企业的征税,这对其他企业来讲也是不公的。[11]其次,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一国采取的歧视外国产品或服务的措施,也剥夺了本国消费者自由选择产品的权利。[12]出口补贴可以导致产品出口价格在进口国的降低,但产品在出口国的价格则因为没有补贴而相对较高。出口企业能够通过补贴弥补出口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损失,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害。[13]再次,对资源配置产生了扭曲作用。一国通过所得税提供出口补贴,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降低了经济效率。进口国也被迫重新配置资源,也会产生调整成本。[14]从全球角度讲,补贴也减少了总体世界福利。[15]最后,双重征税和税收歧视也与税收本身的原则相悖。双重征税使得跨国服务纳税人的税负比纳税能力相同但没有境外所得的纳税人更重,这与税收公平原则是相悖的。[16]双重征税也与税收中性原则不符,[17]因为服务提供者可能因此被迫取消对外投资的计划。税收歧视不仅使外国服务提供者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也具有规避服务进口国市场准入承诺的效应。尽管外国服务提供者被允许在当地提供服务,但税收歧视可能迫使外国服务提供者放弃市场准入机会。

因此,要实现货物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就需要通过国际机制来消除一国扭曲国际贸易的所得税措施。目前的国际机制是由WT0多边体制和税收协定来提供的。本文接下来将分别评析WTO体制和税收协定的作用及其不足之处。

二、WTO体制与所得税壁垒的消除

(一)现行规则

消除贸易壁垒和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是WTO的目标。[18]虽然WTO并非一个所得税多边体制,但其下列规则能够对其成员的所得税措施产生影响:

1.货物贸易规则

(1)国民待遇原则与税收歧视的消除

1994年GATT第3条是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该条禁止WTO成员通过国内税和规章来歧视进口产品。[19]由于国内税是对产品征收的,因此第3条第2款难以约束所得税。[20]但是,第4款关于国内规章的规定则可将所得税措施包括在内。正如专家组在FSC案中所指出的,第3条第4款的条文并未对该条款管辖的措施设置限定范围,并没有明确排除所得税措施的适用。[21]

WTO框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以下简称“《TRIMs协定》”)的相关条款也印证了所得税措施应受WTO规则的管辖。《TRIMs协定》第2条禁止WTO成员实施与1994年GATT第3条或第11条规定不符的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该协定的解释清单指出:与1994年GATT第3条第4款不符的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包括那些强制性或必须执行的措施,也包括为获取某种好处所必需的措施。由于该协定没有界定“优惠”的含义,所得税减免优惠也应包括在内。[22]但是,如果进口国通过税收优惠给予本国产品生产者补贴而不给予进口产品的生产者,并不违反国民待遇义务。[23]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补贴不受WTO规则的约束。如果WTO成员通过减免所得税方式提供了出口补贴,则为WTO规则所禁止。

(2)禁止提供出口补贴

《补贴与反补贴协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SCM)第3条明确禁止采用出口补贴。[24]在以税收方式提供补贴方面,《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1条第1款(a)项指出,放弃或不收取本应取得的政府财政收入是一种补贴。《补贴与反补贴协定》附件1(出口补贴的解释性清单)第5段列举的措施就包括“对T商企业已经缴纳或应缴纳的与出口有关的直接税的全部或部分免税、退税或递延”。

对于如何认定某种措施导致了“本应取得的政府财政收入的放弃”,专家组在美国的FSC案中进行了说明。专家组采用了“若无”(but for)标准,即假如FSC制度不存在时,被放弃的财政收入是否存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否会更高。[25]专家组认定FSC制度导致了本应取得的政府财政收入的放弃,构成了补贴。[26]专家组进一步认定FSC的补贴是与出口实绩相关的,构成了出口补贴。[27]因此,专家组裁定美国的做法违反了《补贴与反补贴协定》。[28]上诉机构支持了专家组的结论。[29]

2.服务贸易规则

GATS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对服务提供者的税收歧视。GATS第17条是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要求WT0成员在承诺开放的部门,应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不低于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因此,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歧视性所得税措施就在被禁止之列。需要指出的是,GATS下的国民待遇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而属于具体承诺的范围,WTO成员可在其承诺表中对国民待遇附加限制和条件。此外,如果一个WTO成员没有把有关服务部门列入承诺表,则该成员就没有在该服务部门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的义务。

与货物贸易规则不同的是,GATS没有类似于货物贸易的补贴规则。如果补贴没有被排除在具体承诺表中,那么就应在国内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同的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之间非歧视地给予。这与GATT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原因在于GATT国民待遇是基本原则,而GATS下属于具体承诺的谈判内容。[30]

(二)现行规则的局限性

上述WTO规则对于消除所得税贸易壁垒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有下列局限性:

1.税收歧视的消除并不彻底

在货物贸易领域,1994年GATT的国民待遇主要适用于消除针对外国产品的歧视性的流转税。尽管专家组在FSC案中认为所得税措施并没有被排除适用,但仍需WTO实践的检验和后续案例的支持。在服务贸易领域,GATS下的国民待遇属于具体承诺的范畴,难以提供全面的国民待遇。此外,GATS第14条还规定,与国民待遇不一致的所得税差别措施,只要差别待遇是为了保证对其他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平等或有效地课征所得税,就不构成对国民待遇义务的违背。也就是说,如果税收差别是基于居民和非居民的税负差异等因素产生的,并不违反国民待遇。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