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商运营与新媒体运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9年3、4月间,以3G为龙头、移动互联网为长尾、“三屏合一”端到端为特色的电信全业务商战拉开大幕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和NGB的行业战略指向下,广电不可能只作为一名旁观者
1 电信:向3G和移动互联网进发
08年电信大重组、09年初3G牌照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大战彻底开闸,拼速度、比套餐、端到端成为三大典型特征! 首先。是速度和套餐资费的比拼。
4月3日,中国电信在全国120个城市全面推出3G商用业务,主打无线宽带上网。在包时长、不限流量,接人速率优于中国移动TD-HSDPA,整合3G/IPTV/WiFi/固话,固网宽带等应用的策略下,铺天盖地的“天翼”品牌广告,开始变现为用户量净增长。
面对中国电信的来势汹汹,中国移动在北京迅速投放80元/月的不限流量、时长上网套餐――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其次,除了速度和资费套餐。同样激烈的竞争还在“端到端”――定制上网本和智能手机。成为运营商推广3G及全业务应用的重要阵地。
4月15日,中移动宣布与17家国内外PC厂商联合推出29款TD定制“G3上网本”,最高上网费补贴达1400元,台;在江苏,电信CDMA定制上网本早就摆进营业厅,价格3000元左右;中国联通虽肯定也要推出WCDMA定制上网本,但毕竟在时间上已落下风,只能通过引入苹果3G版iPhone的噱头来造势。
其实,在国外通信市场,运营商对终端产品,业务定制与渠道的控制一直是主流;在国内,移动通信初期也是遵循这个路子,但市场的迅速崛起使大量手机终端厂商得以一度占据主动。去年以来,受困于全球金融危机,从手机到电脑厂商都希望能“抱上”运营商的“粗腿”,借助其强大的运营实力,多卖智能手机和上网本。综观全球,惟一的异数恐怕只有苹果,因为其iPhone实在太牛,搭配上APP Store等在线应用,对运营商反客为主。
总体来看,在“两厢情愿”之下,中国电信市场重新跨入由运营商彻底垄断的“端到端”时代,也使“全业务”运营的技术和产品支撑形成无懈可击的产业链条。
第三。3G覆盖的普及和端到端控制。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电信全业务的“美妙长尾”。
移动互联网,字面可拆解为“移动+互联网”,但实质远不止如此!
“网络+终端+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业者对移动互联网的共识,即在走向固网与移动网融合(FMC)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固网业务的“移植”和“变形”,实现业务创新。
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运营商将越来越多的应用植入终端,建立“预使用”环境,牢牢黏住用户。在香港,电信运营商亦将YouTube、Flickr、Myspace、FaeeBook等热门社区网站植入定制手机终端;
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之二。是越来越多开放式应用平台的涌现,在苹果APP Store成功之后,Google、微软、雅虎纷纷跟进,国内的中移动也在打造自己的应用商店,还正式公测了139,eom网站,主打实名制社区交友。
第四,统一全业务子品牌的建立,为发展用户、圈住用户提供了现实的营销手段。
中国电信“天翼”、中国移动“G3”和中国联通即将面世的“沃・WO”,都是以3G为龙头,串联固网和移动网综合应用的全业务品牌架构。如电信“天翼”通过“WiFi+EVDO+1X”实现无线接入的无缝切换,并与固网宽带、IPTV构成“三屏合一”的综合业务环境;联通“沃・WO”主打九大应用,包括3G上网、IPTV、手机电视等。
统一的全业务子品牌策略,为发展用户、圈住用户提供了很多的现实营销手段。比如,发票的统一开据,就混淆了个人应用和商务应用界限,使很多个人及家庭全业务消费支出,得以通过手机费的形式实现报销。 最后。全业务竞争的“战略趋同”效应明显。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落脚点其实无他,都踏在“固网与移动网融合(FMC)”的台阶上,应用范围将“语音、数据、视音频内容(IPTV)、增值服务(SP/CP)及行业信息化”全部圈下,主要销售手段是不同应用环境和性质的产品服务打包,指向目标是成为新型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战略趋同必然导致恶性竞争,而广电亦可从中捕捉到难得机遇,如中移动向CMMB伸出橄榄枝、与泉州有线及新疆广电合作宽带接入等,都是已经出现的实例。
2 互联网“全业务”:移动化、视频化和社区化、新媒体发行
与电信和广电相比,无中心化的互联网不是一个端到端的封闭系统,用传统运营商语境的“全业务”概念套用其实不妥,暂且牵强附会。
抛开经济危机负面影响,互联网在最近两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发展将是最激动人心的――移动化、视频化和社区化、新媒体发行,是互联网的“全业务”递进之路。
首先。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虽然电信运营商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客观上为第三方独立网站的兴起带来机遇。
据《财富》杂志报道,美国手机友好型网站的数量在近一年中增长7倍。从15万家猛增至大约110万家。在中国,CNNIC调查显示,超过5000万网民主要使用手机上网。且增幅迅速。海量的用户基数和完善便捷的支付体系,肯定会催生出新的互联网商业奇迹。
其次。视频化与社区化的交错普及。
创造视频分享奇迹的YouTube、正版影视剧帝国HuLu、纵横付费音乐的iTunes和集聚原创草根音乐的MySpaee,是互联网应用走向视音频化的全球标志,并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批量复制。
这一轮视音频应用的,最大看点是社区化思维,即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实例化和商业化,传统“内容为王”的理念被颠覆。转变为“关系为王”――基于特定内容的身份认同和关系聚合,把握社区用户彼此的“偏好”和“行为”。最终进阶为真正的“精准营销”。
第三。App stor日创造“新媒体发行”财富。
苹果APP Store,专门出售可供iPhone/iPodTouch安装使用各类游戏、模拟程序(利用iPhone/iPod Touch特有的微电机加速系统MEMS,将其变成体温计、血压仪、钢琴键盘、测距仪等)。
绝大多数“应用”并非苹果制作。而由全世界网民,根据苹果提供的开放式、组件式应用开发程序包(SDK),按照统一规范,自行开发、上传、销售。一旦某款“应用”销售出去一份拷贝,则作者获税后收入的70%,苹果获税后收入的30%。
自2008年7月App Store正式推出之后,至2009年4月,全球网民开发的应用已超过3万个、下载总量 达10亿次;2009年的收入预计超过3,6亿美元;排名前10位的应用开发者,已获得9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
“2-vice'’是苹果的成功所在,即Service+Device,也是端到端的延伸!
显然,新媒体生意的核心是发行,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发行,而是打造新媒体发行平台,社区,提供SDK工具包或在线开发工具,用户在平台上创造内容、应用或广告,并激发付费,免费发行的活力与欲望。此时,平台,社区的拥有者,就拥有了最大的主动权――这是由新媒体规律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综上,互联网的“全业务”主要表现在――
典型的无中心组织结构,任何人都可以任何业务,任何业务也可以面对任何人,可谓天然就是“全业务”,区别不过是规模和商业价值;
互联网可以与电信、广电专网承载的业务进行自由适配,同时亦存在明显的业务分流,如IP通话、网络电视(非专网IPTV);从电信到广电,与其将无法(完全)控制的互联网视为对立面,不如将其作为“拿来主义”新武器。
3 厂电“全业务”:宏观轮廓初显、微观阳力重重
未来3年的广电数字化。有线整合与双向改造是两大基本特征,下一代广播网(NGB)与“部局合作”机制是战略指向,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是希望亮点,直播星与地面国标是必要辅助,广电明确对互联网的部分管理权是“杀手锏”――共同构成行业“全业务”运营前提。但注意,仅是“宏观行业”而非“微观企业”的前提!
有线网络整合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如江苏、贵州、广东等,掀起新一轮省网整合浪潮。通过统一体制的逐渐理顺,省网公司在区域政治和经济领域内的发言权增强,更有机会介入社会及行业信息化建设;而介入社会及行业信息化领域了,又反过来力促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打造与电信固网相仿的技术平台,带来更多行业外增量资本和收入,成为新的增长点。
科技部与广电总局于08年底签署基于下一代广播网的战略合作协议,则使广电网络运营商在信息化层面的“登堂入室”变得“名正言顺”。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亦会加速整个行业技术前瞻化、标准规范化和产业协同化进程――这恰恰是广电在过去10年的短板,也是行业大大落后于电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CMMB的意义有二:其一,广电头一次按“全国体制”组建运营主体、推进市场运营;其二,补足手持终端领域的移动应用空白,从移动通信市场的利润水平看,这是最大的金矿。但CMMB目前的最大不足,亦是没有回传通道,需配合移动通信回传信道完成交互业务。
直播星与地面国标,目前的影响和能量有限,但不可或缺,因为提供了广电“全业务”所需的必要覆盖手段。互联网方面,虽然没有国际带宽出口资源。但拥有对网络视音频的绝对否决权。亦占据部分主控权。
放眼广电整个行业,经过5年努力,尤其是2008年的突破,“从天到地”、“室内室外”、“由大至小”的数字电视网络传输覆盖体系已成规模。在宏观上行业已具备“全业务”的运营前提;而从公益到商业的不同属性,使产品服务包的组合在理论上并不逊于电信业。
但是,对微观企业(运营商)来说,实际的“全业务”运营很难迅速启动,原因有四――
不同传输通路的运营主体分立。除极个别的地方外(如杭州将多项数字电视新媒体业务交由单一主体运营),各地广电系统内不同运营主体均呈分立割据之势,屁股决定脑袋、芥蒂自然较深;
基础网络平台建设仅具雏形,双向化程度严重不足;
已开发产品线太短、服务应用市场化能力欠缺。如产品的组合打包,如何增加打包组合、针对不同组合如何进行子品牌树立与推广,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台网分离”后,本就不大的广电又被人为割裂成两个子系统,广电赖以起家和最具现实价值的内容、广告资源,网络运营商基本无法染指。
广电突围:全媒体之路
根植特色、构建端到端,竞合电信、借力互联网,形成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全媒体”优势,是广电“全业务”之路的要务所在
广电怎么做“全业务”?撒胡椒面是不行的,本来行业底子就薄,四面出击很可能“家徒四壁”,一定要分清重点、厘清层次、要务为先!
首先。“全业务”路线图(Roadmap)一定要根植于广电的行业和产品特色。即以视音频为根本,进行多维度延伸,形成“全媒体”战略体系。
如前文所述,广电系统本不大,又被人为割裂成“合(内容)”和“网(传输y’两个子系统,后者启动数字化5年来。基本无法染指前者的内容和广告资源,更谈不上有效借力。
但机会正在孕育中。
据广电总局于09年1月初的数据,“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预计总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695亿元,有线网络收入3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7%和13.3%。”
乍一看,广告收入无论基数还是增幅,都强于网络收入;但随着全面数字化的推进,网络收入的内涵与增长必然超过广告。就总量而言。笔者预计3年之后,二者有望比肩!这是因为,广告增长受制于时段总时长的天花板,还要面对新媒体对用户注意力的不断分流。此外,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将会有持续负面影响。
此消彼长之间,网络运营商其实变得越来越主动,而电视台,电台将会越来越被动。一个鲜明例证是,已有多家卫视频道与视频网站签署合作协议,正是电视台危机感日益增强所致。
业内整合、反向推进,对亟待展开“全业务”愿景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必须与电视台、电台、制作公司等大量内容资源拥有者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广电网络运营商将摆脱“单一媒介”的尴尬,重归“媒介+媒体”的正常规律,打造“全媒体”的运营竞争力!
全媒体的展现形式,即以融合业务系统和多功能融合终端为支撑,在打通数字电视网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集文字、图片、超文本、音频、视频、监控等为一体的多种媒体服务,打造权威的、全功能的全新媒体形态,实现娱乐和信息的综合服务及推荐交换。
融合、互通、互动,是“全媒体”呈现的三大前提,广播、点播、时移、电子商务和支付、社会信息化支撑、在线舆情调查……是可供展望的丰富的“全媒体”形态。
事实上,当“全媒体”体系框架切实构建起来后,与电信的竞合也就有了更强大的基础。
其次,“端到端”的产业链构造。亦是广电网络运营商走向“全媒体”的必然。必须加快进度!
广电的“端到端”,第一个务实的切入点是数字电视一体机,尤其是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如是,则可以 将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巨头和广电运营业最大的资产存量(有线)紧密结合,产生规模效应。
过去数年中,囿于条块分割和机卡分离的技术限制,有线一体机市场迟迟无法启动。但在今年,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4月14日,TCL在北京与歌华有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一”前向市场推出“大卡+小卡”的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此前,TCL已与广州、郑州、青岛等地有线运营商合作推广一体机。凭借强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只要合作运营商的网络所覆盖到的小区,TCL就会联合运营商一起推广,把产品与服务都直接推进到消费者家门口!
作为国内彩电业的龙头企业,TCL的举措具有相当强的示范效应,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彩电业,极容易会引发跟进浪潮。一旦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规模效应,对有线运营商来说,推进高清内容、开发增值业务,也都能具备紧密耦合产业链的协同支撑――这种格局,恰恰也是电信大大领先广电之处!
再次,抓住电信重组之后的“全业务”竞争格局。实施“竞合”战略,挺进竞争对手的缝隙市场。
广电的行业总量远逊于电信,但内部竞争也比电信弱很多。随着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竞争陷入白热化。广电运营商应善于出击、敢于合作,在不同地域与当地相对弱势的电信运营商结盟,共同开发。
至于对未来竞争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一味地“保”存量市场,是保也保不住的,只有在增量收益中打到外线去,才能确保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结盟战略,可以帮助广电拓宽客户与合作伙伴资源。在业务线的延展中丰富品牌内涵,在营销执行的过程中打造团队,最终获得多个缝隙(利基)市场的主导权――泉州“有线+移动”推出“有线通”,即为很好的案例。
最后,在借力互联网的过程中。除了成熟的和现金流业务,更重要是踏准“下一场舞会”的舞步。
如前文所述,视频化、社区化和新媒体发行,是互联网的“全业务”递进之路。视频化已是“大路货”,重点是从社区化切人,并真正关注视音频的新媒体发行。
围绕电视的社区概念,远比互联网的真实可靠,因为本地在册用户均为实名制,但同时丧失了神秘感和灵活度。借助互联网社区,基于视音频内容,实现跨地域的实名制用户关系聚合,就是对目前网络社区的升级!
关键词: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用户接入量;每用户平均收益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global 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 (MVNO) footprint is introduced. By dividing MVNOs into region and classification, e.g., discount, telecom, retail, media/entertainment, business/migrant, roaming and M2M, the landscape of each segment is described. MVNOs and traditional operators do not have a strictly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and the prosperity of virtual operators is driving the growth of traditional operators.
Key words: MVNO; MNO; connection volume; average revenue peruser (ARPU) value
截至2014年底,全球移动运营商(MNO)共托管了992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及运营商旗下260家子品牌公司。根据GSMA Intelligence数据报道,这代表相比2012年全球移动运营商托管的总移动服务供应商数量从1 036个增长到了1 252个。研究表明,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成熟市场中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且渗透率(基于连接数)已超过100%。全球2/3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来自于欧洲(585家),随后的是亚洲(129家)和美国(107家)。对比之下,非洲市场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还是属于婴儿期。该地区目前只有8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GSMA Intelligence协会将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划分成8个种类,它们分别是:折扣、电信、媒体/娱乐、零售、商务、迁移、漫游和机器对机器(M2M)服务。在2012年,“折扣”和“电信”类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是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类型。其占比为46%,而另外19%来自相邻的行业(如零售商、银行、电视/媒体组织),余下的34%聚焦于商务、迁移、漫游和M2M。随着运营商持续与知名品牌跨越电信业、媒体/娱乐和零售的合作,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用户连接规模。维珍移动,一家从固定宽带和数字电视发展起来的英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PosteMobile,一家意大利以邮递业务起家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截至2013年底,两者都有近300万的用户连接数。挪威和瑞士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分别为17家和16家,德国有122家虚拟网络运营商。从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每用户平均收益(ARPU)效果分析,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数量与该国家的ARPU值存在相关性。
1 虚拟运营商的分类
虚拟运营商可以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介绍按区域和目录类型划分的虚拟运营商发展情况。
1.1 区域划分
2012年,当时全球57个国家有812个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两年来这个数量增长了16%,共涉及69个国家。其中发展最显著的市场在巴西和土耳其,因为在这两个国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可以申请临时牌照。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推出的数量在2011年和2012年间下降了20%,直到2013年才恢复增长(注:分析只包括那些已经证实推出日期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总量的2/3左右)。
虽然欧洲地区的MNVO数量占全球的份额在2013年和2014年间从65%下降至61%,但是大多数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然位于欧洲。截至2014年5月底,美国地区的虚拟运营商数量显著增长49%至128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14%。同时期,亚洲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也提高到79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8%),而大洋洲仍然保持在53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6%)。非洲的虚拟运营商数量则从4家发展到了8家。额外的区域,即那些没有地理边界且目标客户群体为移动漫游和无特定市场的虚拟运营商。这些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全球10%份额,并自2012年以来数量没有变化。区域多元化虽然略有增加,但是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截至2014年5月底,排名前10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是德国122家、美国96家、英国76家、荷兰56家、法国51家、澳大利亚43家、丹麦43家、西班牙32家、波兰28家和比利时24家。在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然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区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的集合占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全球有12个市场只有一个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它们分别是阿根廷、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关岛、斐济、冰岛、印度、拉脱维亚卢森堡。
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国家仍然有限――只有不到世界三分之一的国家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主要原因在于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牌照的发放。有许可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主要适用于饱和的移动市场。在这些市场,运营商寻求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新顾客。在早期的69个国家中,相比全球平均水平的98%,托管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平均普及率为129%。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欧洲有较大的优势。因为该地区具有最高的地区普及率(141%)及较早支持并建立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缘故。然而,随着中国和巴西等一些国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增加,预计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所占的大份额比率将会在未来几年逐步减少。
1.2 目录划分
GSMA Intelligence已确定8个不同类别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即折扣、电信、媒体/娱乐、迁移、零售、商业、漫游和M2M。8个类别定义分别如下:
・折扣:以低成本服务为主旨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电信:提供一系列电信服务如固话及宽带互联网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媒体/娱乐:关联媒体和娱乐行业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迁移:主要提供国际语音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零售:与消费零售业相关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商务:主要为目标商务客户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漫游:通常针对国际旅行者,以多个国家MNO的漫游协议为基础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M2M:支持(嵌入式)机器对机器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此外还有一种跨所有上述8个类别的类别――仅数据(通过数据卡、加密狗或嵌入式设备提供数据服务,但不提供蜂窝语音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2012年,折扣是最突出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商业模式,占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1/4采用此模式。接着是占21%的电信类型。而邻近行业的分类,如零售,银行和媒体机构则占19%。剩下的34%为迁移、M2M和漫游。自2012年以来,8种类型中商业和媒体/娱乐增长基本持平,其他类型都出现了两位数增长。在这些类别中最高增长比例的是漫游(32%),其次是M2M(26%)、零售(24%)和折扣(22%)。同时,通过加密狗、便携本和嵌入式设备等方式仅提供数据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跨所有上述8类别)增加了34%到102家,占市场11%。
2 MVNO的用户接入数量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虽然媒体和零售类别分别只占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总数的8%和11%,但从用户连接数量上看两者的占比却非常大。媒体/娱乐业的维珍移动截至2013年底在英国本土的连接用户数为300万。在零售分类中,意大利的PosteMobile和COOPVoce拥有用户连接数分别为284万和48.5万。而法国的La Poste则有94.3万的连接数。因此,这些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均拥有前10的用户连接数。同时,电信和折扣类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了前20位的一半。这些类别中也包括虚拟运营商集团,如德国的Freenet和Drillisch电信。这两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由多个移动运营商托管,报告的连接数分别为1 329万和194万。
如上所述,商务和漫游类是瞄准机会市场的分类,并不列入前20之中。M2M分类属于专业范畴,其中的一个大玩家,Numerex,具有排名第3的连接数。Numerex研发了一些包括安全、政府、卫生、能源、金融服务和运输领域的M2M产品和服务。因此需要相应访问移动网络的能力。前20中迁移类的代表为德国的Turkcell和意大利的每日电讯。Turkcell的目标在德国本土,连接数据为40万。而每日电讯服务超过50万的用户,其中一半为居住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总计24.9万),这些人使用每日电讯的语音电话打给中国和香港。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角色有助于运营商提升用户连接数量。发展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移动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战略。基于2个原因:(1)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不同品牌获得更多的客户,以维持或增加成熟市场中移动运营商的市场份额。(2)通过出租自己的网络拓展业务细分,并产生额外的收入。例如,智利的Nextel公司最近在智利宣布打算推出一个预付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此举措使Nextel公司更具竞争力。该运营商的总裁,Estanislao解释说,“当前商业模式的重点在于聚焦高价值客户和当前的成本结构以确保高水平的服务质量、频谱容量和售后服务。这是一种盈利微薄的预付费市场。如果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监管获得批准,公司有意作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提供预付费服务同时继续经营自己的网络服务合同”。GSMA Intelligence已确定4个指标性的市场以展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推动运营商的用户连接数量增长方面的作用以及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模式受到的限制。
3 MVNO ARPU值影响的
研究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许多运营商富有吸引力。他们也越来越被国家监管机构看作是一种引入更大竞争市场而无需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工具。早期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牌照导致了我们今天在欧洲看到的高水平竞争。试图复制这种情况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巴西。
巴西主要是由四大控制了98%市场的运营商统治。尽管监管机构Anatel允许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2010年开始运营,到目前为止也仅有3家活跃的虚拟运营商:Anaconda Travel SIM、Datora电信和Porto Seguro。最近,Anatel为增加竞争已经修改了规则。其中一项新的规定将要求移动运营商明确在他们的网站上公布其向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收取的批发价格。
高比例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集中于“折扣”的分类。它们的存在能够对市场的价格和ARPU值带来显著影响。图1显示了欧洲北部、西部和南部这些成熟市场目前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与地区ARPU值之间的相关性。
其他因素也影响收入,2013年底挪威的ARPU值为44.76美元,瑞士为43.50美元。两地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分别为17和16家。前两者的ARPU值是德国的两倍(18.66美元),但德国地区有122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从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上看,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其领先作用已经存在于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平均ARPU值还在继续下降。2014年4月份,E-PLUS公司与WhatsApp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旨在有效地在德国地区服务于WhatsApp应用。E-PLUS负责销售以WhatsApp冠名的预付费SIM卡。即使客户没有足够的数据流量,他们使用该卡也可以无限制地访问WhatsApp。SIM卡的基本包为10欧元(或14美元)。但是支付额外的10欧元可以获得600积分,每积分可以兑换1 MB的数据流量、1 min语音或一条短信。据报道该地区90%的智能手机都安装了WhatsApp。这给E-PLUS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从竞争对手――运营商那挖掘顾客,同时帮助WhatsApp自身建立电信部门。
4 MVNO的演变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欧洲监管机构的鼓励。最近已经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被直接用作监管工具的例子。欧洲委员会(EC)希望利用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作为工具来维持市场竞争,如在运营商并购批准之前运用相关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接入条件可作为判断依据。在爱尔兰O2(Telefonica)合并之前,运营商按承诺应该出售高达30%合并公司的网络容量给两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为了收购德国E-PLUS获得欧盟EC的批准,Telefonica也同意类似的条件:可能会在德国建立3个新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随着市场的成熟,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对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也越来越受欢迎,如在中国,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次授予于2014年并且年底总数超过40家。然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整体市场的影响仍然可以忽略不计。
在中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大的进展是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名单,包括互联网的运营商如百度、阿里巴巴和手机厂商小米,以及联想和富士康。不过这些公司将如何利用其牌照仍有待观察。在每一种情况下,他们会看到一个虚拟运营商与他们的核心业务垂直整合的潜在利益以及整体移动客户生态系统发挥的更大作用。再比如,在欧洲已经看到第三方生态系统的运营商进入了虚拟运营商市场。WhatsApp在德国推出预付E-PLUS(合并O2之后)网络服务。被消费者视为运营商品牌可以给WhatsApp带来更大的杠杆:推出语音业务可进一步的创收。
报告显示,谷歌也了解到虚拟运营商整合的潜在利益并计划在美国推出基于Sprint和T-Mobile的网络服务。美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拥挤,不产生高水平的ARPU值。因此任何这样的举措可能是一个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谷歌把在固定宽带和Wi-Fi基础设施的补充投资作为驱动其互联网应用使用量的最终目标。整合谷歌的全球业务和客户基础,该公司可能会对移动运营商的业务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参考这种模式,其他大型生态系统运营商也会给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带来非对称业务模型的可能性。
5 结束语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数字内容产业跨媒体出版
一、数字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如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网等传播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新媒体的表现形态,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具有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特点。
二、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指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拥有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的专业内容提供商;提供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实力强大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
软件技术提供商是在整个产业链运作中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提供者和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为平台提供商提供网络支持,包括无线网络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数字广播网络运营商等。平台提供商提供内容呈现平台,为网络交易、分享等服务提供空间、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运营者。终端提供商指提供数字终端工具的厂商。
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处于内容提供商位置的传统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分。虽然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移动运营商也介入内容提供商的行列并且在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中显示出极大的强势,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么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
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和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内容传送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质和量上的要求。传统形式的内容形态不能简移到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形态上,需要针对不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形态特征设计相应的内容创意和制作流程。
因此,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产业应该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三、数字复合工程的开启将拉动传统出版产业的升级
复合出版,又称跨媒体复合出版,是指对内容文本经过一次编辑、加工、标记之后,既可以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态出版,又可以以游戏、卡通、动漫等方式呈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复合出版是未来出版的重要形式。
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在实现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大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将推动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复合出版将为内容产业注入丰富的高质量出版内容资源,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同时,数字复合还将为创意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平台。传统出版产业经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改造后,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将出版生产力和产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四、传统出版社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首先,要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数字出版在数字新媒体浪潮中更应称为数字内容管理或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出版单位这种具有内容生产特点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单纯生产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并不是毁灭性的冲击。相反,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逐渐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的基础上,传统出版商将更加趋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商就是要做好选题的原创性开发、内容的数字化管理,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提供可供多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其次,要做好数字内容管理。数字内容管理对出版单位而言,意味着对产品内容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今后的出版,出版单位将演变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Providers),进行复合出版,对内容一次加工完成,以不同媒体形式出版。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当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
最后,要加强出版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出版产业的纵向合作是指各个出版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内容资源的集合。数字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同行的恶意竞争,各个出版单位应时刻关注业内风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开发,切忌不切实际的跟风。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集成性,越是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越有优势。在纵向合作上就表现为出版社之间的重组、并购。出版产业的横向合作是指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拥有独自核心竞争力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出版企业与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终端运营商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与这些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编辑之友,2009.
数字内容管理与出版流程再造.
关键词 手机报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uzzle Faced with the Handset Newspaper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Wang Xuelian Wang Lei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Foreign Language,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Foreign Language,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
Abstrac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our country handset newspaper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handset newspaper's difficult position profession policy, profit pattern, content localization and marketing way faced, and analyzed the reasom ofthese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handset newspaper puzzle countermeasure
一、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②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③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3G多云转晴
在技术、业务等方面,国内运营商对待3G的态度越来越积极
毫无疑问,3G依然是2005年当之无愧的热点。从运营商的问卷调查 反馈来看,3G以及3G应用成为所有行业热点当中人气最旺的话题。虽然围绕3G的多个重大悬疑仍旧还在,比如3G牌照在中国的发放时间和发放方式都还未见踪影,但是,这项曾经引来无数争议的重大革命性技术身上的束缚已经逐渐散去。
2005年1月12日,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一改在中国3G问题上的暧昧态度。他正面表态,信息产业部将会适时提出中国发展3G的决策建议。王旭东的这一积极表态也极大地刺激了运营商对3G的热情。
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说,在经过过去几年的炒作之后,3G正在从过去的炒作阶段进入到现实的布局阶段。而在国外,连印度的运营商都已经拿到3G牌照开始做3G的运营,但没有3G运营经验,却始终是一直吵嚷着要走出国门的中国运营商的一个致命伤。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包括中国电信在内,中国运营商的老板都开始纷纷拿出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3G方略。
中国联通在CDMA 1X网络建成之后,现在正在全力利用自己在网络带宽方面的优势集中发展面向3G的增值业务,2005年初中国联通正式推出了面向3G的增值业务门户“UNI”,随后又推出了针对青年的客户品牌“UP”新势力。而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中国联通的移动流媒体、定位服务等业务也在积极运作。
作为目前运营商当中的绝对老大,中国移动在3G技术方面的态度非常值得玩味。在王建宙主政中国移动之后,2005年3月,他明确对外表达了中国移动的3G策略。虽然因为3G牌照没有发放,中国移动并没有公布其具体的资本开支计划,但是,中国移动希望采用WCDMA标准上马3G,而且直接投入最先进的3G技术的态度已经相当明确。
王晓初来到中国电信之后,最让人们激动的事情,就是明确了中国电信在3G方面的努力方向。不久前,王晓初对外表示希望能与中国网通一起购买中国联通两张移动网络当中的一张。在其他运营商当中,中国网通、铁通等运营商也在积极地做3G业务和技术方面的试验。
另外一个受人关注的热点是,中国本地的3G标准―TD-SCDMA技术在吸引了几大跨国公司的参与之后,在芯片、终端以及网络设备方面正在逐渐成熟,也已经开始了相关的业务运营试验,市场预测其在2005年6月将会实现商业化量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年的3G带来积极影响。
因为信息产业部高层以及运营商的积极态度,整个中国3G产业正在由炒作的热潮转变为实际的前期市场运作。在上海、广东、北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3G实验网络都已经开始运营。而一些瞄准3G技术的内容提供商和SP则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在3G业务方面的尝试。
对于设备商来说,来自行业决策层以及运营商方面对3G态度的积极好转,都意味着设备网络大采购有可能马上就要到来,对于那些苦熬了几年的设备公司来说,心情似乎可以稍微的放松一下了。
小灵通不那么灵了
在3G终于显现出持久的竞争力的时候,小灵通设备公司的脸上却是一股子说不出的苦涩
从对运营商的问卷调查当中,《互联网周刊》清楚地看到了运营商对小灵通的冷落,虽然现在小灵通业务依然在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创造现金流,但是这并没有换来运营商在小灵通网络上的大规模投入,关键是对于这项技术的前景,运营商们普遍地表现出悲观的态度。
坦白地说,为消费者和固网运营商带来极大利益的小灵通似乎一直都没有被人完全认可过,“过渡性技术”、“政策监管产生的怪物”等帽子,一直都沉重地戴在小灵通的头上。即使在小灵通的身份由非法而变为合法,被监管部门完全认可,小灵通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一项行将就木的技术。
从2004年以来,小灵通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其身份的完全被认可以及用户群体的迅速增长而变得简单化,而是越来越模糊。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用户群体一直飞速增长,中国电信一家2004年新增用户1660万户,增长了64.8%,总数达到了4220万户。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客户也在2004年上升了103%,增长到1507.3万户。
接近六千万客户群的小灵通因为与移动运营商移动网络的短信互发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的实现而价值大增。因此,运营商对小灵通依旧相当看重,特别是当下。今年世界电信日期间,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都围绕着小灵通的增值以及机卡分离业务做足了功夫。
但是,现实的运营商已经在迫不及待地准备3G时代的事情了。2005年3月,中国电信(0728.HK)董事长王晓初就已经明确表示,在2005年预算的558亿元人民币资本开支当中,小灵通投资所占比重会由去年的27%降至15%。节省的资金会用于投资宽带、数据及第二个IP骨干网络。而虽然去年一年在小灵通业务的推动下,中国网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但是中国网通为今后小灵通业务的预算资本并不太多,2005年及2006年的预算资本开支则分别为35~40亿元和20~25亿元。
这样的市场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以小灵通为重要利润来源的UT斯达康公司的业绩表现,自2004年年末以来,这家以小灵通起家创造了增长神话的公司成为了负面新闻的多发地带,诉讼、裁员以及业绩的大幅度下滑等阴影遮盖了昔日的光环。
虽然之前UT斯达康也已经通过海外市场进入手机行业,在CDMA、3G、宽带业务方面,UT斯达康也已经早有准备,但是,运营商订单的减少还是让UT斯达康很受伤。在惨重的利润下滑面前,UT斯达康总裁吴鹰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小灵通业务会掉的这么快”。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来说,小灵通已经没有价值了。在3G牌照到手之前,甚至在3G业务开始运营产生利润之前,小灵通仍旧具有相当大的价值,特别是时下基于小灵通网络的电信增值业务也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两家运营商还要从这项业务当中收入大量的真金白银,还要从小灵通业务上积累3G业务运营的经验。只不过重现小灵通大规模网络建设时代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
宽带应用将大行其道
运营商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从两千多万的宽带用户手中收取接入费用,宽带应用有可能为固网运营商带来梦寐以求的高增长
2005年的热点依然还是宽带。从运营商的问卷反馈当中,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对比单纯的宽带接入,运营商开始更加在意挖掘宽带应用的富矿。当初运营商发展内容业务是为了吸引用户更多地使用自己的宽带接入服务,而现在发展宽带内容业务对于两家固网运营商来说都意义非常。
中国电信(0728.HK)和中国网通(0906.HK)两家上市公司的宽带用户分别达到了1380万户和621.8万户,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如何提高宽带用户的ARPU值依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2004年,中国电信宽带业务的ARPU值为106元,中国网通宽带业务ARPU值为76元,其中贡献最大的还是接入业务,在内容应用方面则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2004年,中国网通已经将自己的宽带业务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来发展,而事实上也正是在宽带业务和小灵通业务的支撑下,中国网通在2004年才有了较大的利润增长。2004年,中国网通通过成立宽带联盟的方式聚合了一批内容提供商,共同推进宽带内容应用,其高层非常明确地指出,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宽带互联网的时代了。除了各通信公司的内容热线平台外,中国网通还在2004年成立天天在线发展宽带内容应用业务。
2005年初,中国网通重新整合了自己旗下的宽带资源,统一到CNC MAX的品牌下面。而根据中国网通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左风介绍,中国网通还将会逐渐推出一个规模庞大的宽带城市计划,以进一步开发利用自己手中的宽带资源。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其换岗之初便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他看来,对于现在的中国电信来说,除了申请移动牌照、争取全业务运营之外,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关系依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而中国电信需要做的就是使信息产业为文化产业服务,延伸宽带产业价值链。而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电信已经推出了互联星空的宽带内容平台,尝试介入宽带内容产品的运营、分发领域。
作为固网运营商来说,纯粹的固网业务在移动和VoIP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不断遭受蚕食之苦,不要说是业务增长,即使是要保持现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前景广阔的内容运营则让它们和它们的投资人看到与高增长结缘的希望,在此以前,移动平台与内容文化产业的结合已经让它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视频内容一直被认为是内容应用的一个重点,而现在电信网与数字电视的结合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大的发展潮流。当手机的平台逐渐被人们所利用的时候,宽带平台的价值也正在被运营商和内容产品提供商所充分认识。
从2004年以来IPTV就持续高温,这也吸引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注意。王晓初就明确地告诉各地电信公司要密切地注意IPTV技术、产业进展。在2004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以及各地的分公司都在尝试做IPTV业务方面的尝试。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运营商也已经推出了类似的服务,而由于广电部门的牌照限制,现在的运营商做IPTV项目多数是通过与上海文广以及央视网络等公司开展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但是不管怎样,只要能通过自己的收费平台控制内容产品的消费过程,运营商就有可能从这一过程当中实现自己的利益。
流媒体,3G急先锋
能够充分展示3G优势的流媒体业务,被认为是“3G时代最热门的应用”
在《互联网周刊》此次“中国电信供应商100佳”活动的问卷调查中,流媒体在“3G时代最热门应用”和“运营商重点投入项目”两项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多数电信人士的选择,这也说明流媒体的热点效应已经为业内人士所接受。3G网络最吸引用户的一点是提供高速无线数据服务,而能够充分展示3G带宽优势,表现形式丰富,应用广泛的增值应用―流媒体业务,俨然充当了开启3G大门的急先锋。
移动运营商首先在流媒体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05年伊始,中国移动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结缘流媒体―双方协定共同推出“手机电视”流媒体业务。此前,上海文广刚刚夺得国内首张经营“手机电视”的牌照。双方已经准备好在移动梦网平台上合作推出“手机电视”业务频道,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收看和下载两种方式,在手机上直接收看SMG旗下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集成的电视节目。双方还根据手机电视业务特点和受众特性联合推出“手机短剧”,内容包括只在手机上播放的手机短剧以及电视播出与手机播出深度结合的系列手机情景剧。
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与MTV在3G上的合作也是以流媒体业务为突破口。基于现有技术所达到的速率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如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全新的无线多媒体娱乐业务的需要。
中国联通在流媒体上的表现也颇为抢眼,其基于CDMA 1X网络的流媒体技术平台已经涵盖了移动电视电话会议、远程医疗、在线游戏等服务内容。半年前中国联通联手西伯尔科技共同推出的流媒体手机及随后开拍的国内首部“手机电视剧”,更是为联通挣足了眼球。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流媒体上的投入也毫不含糊。中国电信已计划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网络电视业务。负责此项业务的“互联星空”事业部总监刘志勇表示,流媒体视频业务将是2005年重点推广的内容,中国电信计划2005年在大部分城市开通网络电视。 据介绍,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上海等地开通了网络电视业务,更多地区则在积极测试当中,用户主要通过互联星空的平台使用该业务,主要的合作伙伴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络电视、中视北方以及上海文广集团(SMG)旗下的东方宽频,这些合作者为该项业务提供数十万小时的电视资料和每天新增的电视节目。
中国网通启动网络电视的步伐更是早于中国电信,早在2004年5月底,网通旗下的天天在线就拿到了国内的第一个经营网络视频播放的业务许可证。目前,网通与IDG(国际数据集团)、中视网络和北京电台合作,拿下了多个网络电视台的生意,并把2005年定为进入网络电视年。“中国网通集团正在构建基于北方十省的网络电视技术支撑平台,并计划成熟一省,开通一省。”中国网通天天在线的一位内部人士说。
技术的发展也为流媒体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美国Real Networks公司和微软公司作为全球流媒体的两大门派代表,过去几年来一直在流媒体技术标准上打得焦头烂额,同时也迅速推动了流媒体技术的完善,而随着MPEG-4等挑战者的进入,这一市场的竞争将逐步升级。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接受这一时代召唤,IPTV、数字化广播等新媒体之战已经提前打响。宽带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的互动性以及未来可见的发展,让网络运营商看到了发展视频服务的机会与美好前景,并趁机表达了从广电行业市场分一杯羹的期望,而广电企业则希望通过流媒体市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市场的价值,启动收费电视、互动电视市场。
增值业务持续升温
在运营商即将投入的重点业务中,增值业务位居首位
在运营商的心目当中,增值业务地位已经不容撼动,在小灵通增值平台价值显现、3G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增值业务未来的发展给市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周刊》围绕2005年中国电信市场热点所做的调查显示,在2005年最热门的应用中,增值业务仅次于处在爆炸期的宽带业务,与势头正猛的流媒体持平,而在运营商即将投入的重点业务中,对增值业务的选择更是高居首位。
业内普遍认为,3G时代电信运营的一个最重要的亮点会体现在增值业务的发展上。而视频内容等其他的增值业务内容也一直吊足了整个业界的胃口。2005年,随着3G牌照的即将到来,运营商纷纷在增值业务方面开展3G练兵。
中国联通迫切希望能够借助自己在网络带宽方面的优势一举树立自己在增值业务方面的地位,从而为未来的3G业务奠定基础。2005年1月,中国联通推出了自己新的增值平台“UNI”,并将其明确定位为面向3G的门户媒体。5月,中国联通同腾讯、TOM等20家SP成立UNI战略合作伙伴联盟,希望通过这些SP的参与共同培育市场。
三网融合正逐步挑战着传统的电信运营模式,成为电信运营的一把双刃剑。
赛迪顾问认为:融合革命将加速电信技术业务的移动化、宽带化、IP化及多媒体化发展,毋庸置疑,这将为电信运营商的技术纵深和业务拓展提供最有力的平台,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但同时,机遇的产生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新的运营理念、运营模式和运营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电信运营的健康发展既要以传统的电信业务为基础,又要充分依靠三网融合带来的新技术和新业务。面对新型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问世,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诸如P2P业务、网络视频电话以及互联网上日渐增多的各类多媒体社区等各种新业务的出现,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将成为能否健康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电信运营商必须学会向互联网运营商认真地学习。面对三网融合新趋势和互联网爆炸式的规模与业务增长,电信运营商想准确定位自己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就必须充分尊重同行,尊重游戏规则,与同业者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促进良好竞争,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重点关注】2010年C~BN展会期间,大洋公司将展出NovdWo&s新媒体解决方案,它是公司在国家“三网融合”大趋势下面向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用户推出的端到端新媒体解决方案,集视音频内容收集、存储管理、多渠道以及用户互动等功能予―体,由URC统一资源中心、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三大核心模块构成。
其中,URC统一资源中心是面向新媒体内容生产域的解决方案,主要完成内容规划、内容编辑、内容审查、内容编排、内容分发和用户认证授权等业务流程;网络电视台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视频直播、点播、虚拟频道、广告插播、观众互动、个人上传、视频播客等功能,可大大助力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有效提升其品牌影响力;手机电视解决方案则为运营商构建了一个基于手机的互动视频播出平台,能够以直播、点播等多种方式为手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充分满足其随时随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的需求。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3号馆3404)
【重点关注】CCBN期间,新奥特将展出新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平台(cIDP)。该平台结合新媒体内容采集、节目制作、集群转码、内容管理、频道集成、内容分发等应用需求。在江苏广电、歌华有线、重庆广电、上海文广、河南广电、贵州广电等新媒体平台设计建设基础上,新奥特成功打造覆盖数字电视、高清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与手机电视等业务的新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平台(CIDP)。CIDP基于新奥特SOA应用集成主干平台,在喜马拉雅非线性编辑系统“开放架构、深度耦合”基础上,支持TS流封装MPEG 2 Log Gop、H.264等高标清格式的采集、编目、制作、转码和自动技审,并实现生产计划管理、节目生产、内容管理、渠道分发、运营管理等系统的统一门户展现、业务整合、管理集成和运营自动化,从而提高新媒体内容生产、集成、管理和经营水平,满足各级运营商全媒体业务发展需求。
日电电子(中国)有限公司(2号馆2403)
【重点关注】在本届CCBN展会上,NEC将重点展出以下产品。
高清数字机顶盒方案:EMMA3SL/P(V,PD6132x)是一款H.264高清机顶盒芯片,此芯片集成了Tuner、数字音视频信号多格式解码功能以及加强的图像功能。
便携式影音设备系统芯片:EMMA Mobilel是一款高端多媒体处理芯片,集成了一颗高性能的“ARM1176JZF-S”、一颗高性能DSP核,以及画面压缩规格H.264功能模块。
超高性价比低功耗蓝光播放器解决方案――EMMA3PF3:该方案为综合前后端处理功能的单芯片方案,集成度更高;采用低功耗技术,正常工作功耗仅为2.0W;支持3D内容播放。
面向手机高端应用的智能缓存芯片――IntelligentBufferlC。
NEC USB3.0主控芯片――p PD720200,是NEC的世界第一款USB3.0主控芯片,最大传输速率为5Gbps,为目前USB2.0传输速率的lO倍。
全高清数模一体电视机方案―EMMA3TL,采用NEC电子最新的EMMA增强型多媒体架构,能播放以H.264或MPEG2编码的高清格式数字电视广播节目,可以直接驱动LCD屏,支持最高1080p输出,对应各地高清数字电视标准。
ConaxAS
(2号馆2303)
【重点关注】Conax公司作为有条件接收(CA)业内的领跑者,是一家全球性专业公司。在本届CCBN展会上,该公司将重点介绍其全球领先的为数字电视和内容分发所提供的内容保护方案,该解决方案与全球主流的机顶盒都通过了安全评估和相关集成。
其他展示亮点还包括:如何确保推送式视频点播和交互式业务的灵活性,同时获得最大的安全性。
爱迪德集团
(2号馆2501)
【重点关注】在本届CCBN展会上,爱迪德将展出CA软卡解决方案、中间件解决方案、运营支撑系统、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Cloakware安全保护解决方案。
CA软卡解决方案:爱迪德软卡客户端是一种用软件替代智能卡来保护数字电视内容的新型安全模块。该方案针对一些大规模数字业务的运营商对低成本、可更新条件接收方案的需求而设计。
中间件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向其用户提供互动业务,提高用户在使用业务时的灵活性。爱迪德中间件基于Java平台模式.允许运营商定制终端用户界面,可轻松实现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添加。
运营支撑系统:为全球范围内的付费媒体运营商提供可靠的用户管理和计费解决方案,使这些运营商们能够有效地进行多播业务管理。
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允许设备制造商、应用程序开发商、内容分发商和付费电视运营商对个人电脑、机顶盒、移动设备和媒体播放器上的软件和优质的媒体内容实施安全保护。
Gloakware安全保护解决方案:可为条件接收和数字版权管理实施者提供任何终端应用程序的安全保护技术,这些终端应用包括广播式付费电视、基于网络的内容传输以及软件安全保护。
广州市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3号馆3505)
【重点关注】作为业界领先的BOSS系统提供商,诚毅软件通过技术创新,响应低碳经济,倡导“绿色运营”.将为广大客户展示全新的业务运营支撑解决方案。
绿色运营旨在以诚毅软件完善的运营支撑解决方案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为广电行业建立简单、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业务运营平台――Maywikle BOSS,助广电运营商在低碳经济下,资源消耗更少、运营效率更高。以更低的成本拓展业务,使企业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
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8号馆8A101)
【重点关注】在本届展会上,同方吉兆主要展出发射机、机顶盒、广播电视场强覆盖路测仪、无线覆盖系统工程四大类产品。
发射机部分:新型数字风冷IKW电视发射机、内置液冷1KW数字电视发射机、5KW调频发射机、200W数字电视发射机、液冷1柜6机数字电视发射机。
机顶盒部分:交互型高清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交互增强型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
广播电视场强覆盖路测仪:路测仪内置GPS模块,用于实时收集场强仪的场强信息数据和GPS模块的地理位置数据,上传到PC机软件分析;可以满足在车载状态下的连续测试需求。
无线覆盖系统工程(成功案例):包括CMMB、地面国标以及调频方面的多个案例。
凌云光子技术集团
(2号馆2602)
【重点关注】在2010年CCBN展会上,凌云光电子将展示FTTx/H有线网改、实现跨越式发展解决方案和数字电视市到县1550nm干线传输、县乡村网建设解决方案,展出的产品系列有:
自主开发生产的LTRAN光传输平台全系列1550nm设备 及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型电信级G/EPON局端设备AN5516-01:为用户提供大容量、高速率和高带宽业务的接入服务,以及LTRAN TBNSnmp网络管理平台系统。
自主研发的TBN200网管型楼栋接收机:TBN200专门为广电FTTx光纤到楼网络量身打造。针对光节点到楼栋(或楼道),满足光节点覆盖50―100户,符合EOC插入需求的网络。
中国牮录集团有限公司
(7号馆7007)
【重点关注】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参加CCBN的主题为“高清・互动・新媒体・网络”,重点推荐产品包括:
有线高清双向数字终端产品系列:全面支持我国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整转,支持高清数字信号接收播放,支持VOD、电子支付、电视上网、VolP等诸多双向交互功能。
有线标清双向数字终端产品系列:全面支持我国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整转,支持标清数字信号接收播放.支持VOD、电子支付、电视上网、VolP等诸多双向交互功能。
功能扩展型公交机顶盒:全面支持CTFB信号移动接收,新一代产品将前几代产品的功能进行了优化整合。
数字电视服务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有效用于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前端系统增值运营,提供如分类文字、图片、视频广告、联网游戏、体感游戏等服务。并对内容进行安全保护。
蓝光离清网络下载终端:该系列产品是新一代数字家庭娱乐中心产品,具有蓝光光盘播放、硬盘播放以及网络下载三和一功能。
凌讯科技
(6号馆6205)
【重点关注】在2010年CCBN展会上,凌讯科技将携新―代国标地面数字电视产品及地面数字电视解决方案亮相,主要包括: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产品LGS-8G8X系列:在极大提高终端接收性能的同时,创新支持DVB-C。
地面数字电视相关解决方案:涵盖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机顶盒、车载、以及Pc等相关应用终端。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运营方案:为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运营商呈现适用于各类市场的运营方案,以及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建设解决方案。
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号馆1A503)
【重点关注】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推出了只有国际水平(国内先进)的智能化“N+1”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该系统设计理念先进,对多频道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与以前的“一主一备”方式和主备激励器方式相比,具有颠覆性的变化,是今后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零停播、成本低、智能化、可靠性高的优势,是收费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护身符。
美国英威(Envivio)公可
(3号馆3401)
【重点关注】在2010年CCBN展会上,英威公司重点展出下列产品及方案:
Envivio 4Caster C42:“三屏合一”视频编码器,可以从一个平台上向手机、电脑和标清,高清电视(SD/HDTV)屏幕推送直播和点播视频服务,因此不再需要为每种屏幕安装不同的头端设备。
Envivio 4Balancer:点播应用的负载均衡器,能够与Envivio 4Caster C4编码系统协同运行,完成所有“三屏合一”服务的同步编码工作。内容可以根据每种屏幕的不同编码设置进行编码,以满足不同屏幕类型的需求。4Balancer可以保存预设的配置,用于动态为每项编码任务配置编码器。
“三屏合一”解决方案:支持当前的主要标准,包括面向固定和移动电视应用的DTMB、面向移动电视的CMMB、AVS和H.264编码标准,可帮助运营商覆盖任何市场上的所有用户。
雷科通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运营商将接受
应用程序商店
长期以来,移动运营商一直对第三方介入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抱以不满和反对的态度。但2009年,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即第三方移动应用程序迅速增加,大部分运营商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允许自己的客户进入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
德勤预计,2009年移动电话用户将下载超过100亿个应用程序到自己的移动电话中。大部分应用程序可能来源于移动设备制造商、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和软件公司管理的网站。
“其实,运营商对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的担忧可能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的增加可能对运营商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勤在报告中评论说。
德勤认为,应用程序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并降低运营商的客户保有成本。运营商可以限制应用程序从一部手机向另一部手机的传送,还可以提供设备备份服务,这将构成运营商的另一项收入来源; 如果定期为用户的手机提供新功能,升级周期就可以延长,运营商的成本也会降低; 另外,除收取数据使用费外,运营商还可以从为第三方商店提供的服务中获取收入。例如,通过用户的手机账单收取应用程序下载费用,能够方便用户付费。
但同时该报告也指出,对一些运营商来讲,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可能会更有利,也可能让第三方承担部分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要评估开设应用程序商店的益处,应该考虑可能涉及的所有成本,包括从应用程序测试成本到店面接待成本、从结算成本到支持成本的各项费用。目前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应用软件都是以免费下载模式提供的,运营商还应该预计,这一免费大餐有朝一日变成收费项目可能带来的潜在收入。
移动电视将失宠
移动电视被称为是“第三块屏幕”,但持续的经济冲击可能会加速一些地区移动电视的暂时消亡。
德勤认为,移动电视面临着诸多不利的因素: 出于流动性降低以及对现金的重视,对现有3G基础设施的广播系统的投资(如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和移动电视系统)不太可能获得批准; 降低手机补贴可能意味着能够支持移动电视的高端手机进入市场的数量减少; 媒体部门收入降低意味着创意部门更不愿尝试新的媒体形式; 消费者信心下降可能使消费者不愿为其订购的移动产品的附加软件支付更多费用; 倾向于把手机作为试验形式的广告商可能会决定只把投资重点放在已经成功的媒体形式上……这些挑战可能使得全球新的移动电视服务部署变得微不足道。
“重大体育赛事是采纳新媒体形式的催化剂,但2008年移动电视的表现让人失望。2/3的观众通过电视观看北京奥运会,通过移动电视观看赛事的需求很小。” 德勤的相关人士表示。
[关键词] 手机媒体 盈利模式 前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除了作为日常人际传播通讯工具,其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功能也在与日俱增,已逐渐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在智能化手机不断演进中得以实现。同时,手机媒体的发展,也是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面的拓展及网络增值功能的丰富背景下逐步实现的。
一、手机媒体及其概念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它将面临信息匮乏的难题。”因此,手机媒体也成为新媒体(New Media)的重要成员,数字化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方向。相较传统媒体,手机媒体具有高度便捷性,它跨越了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改变了受众传统的静态接收模式,增加了受众自主选择和信息的新机制。国内已在尝试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新闻传播与出版活动,并积极实践手机的媒体化,“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方面,从政策上看,中国的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政策上受到国家的鼓励与保护。鼓励主要体现在,除传播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内容外,基本上不受其他约束,国家对于新媒体持鼓励的态度。国家对于3G网络建设和《电信法》的推进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基础产业环境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传播范围上,手机媒体发展迅速,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在2004 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保罗• 莱文森对手机发展做了非常乐观的分析,他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但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一直被分割开来,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短短几年,手机媒体已经从早期的简单文字短信传播的形式,向内容更丰富、表现力更强的多媒体形式过渡。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游戏等应用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受发展起步早晚,以及用户对应用产品的应用习惯不同等影响,手机媒体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手机报、手机小说等业务已经很好地普及,分别达到了39.6%和27.7%,但手机音频广播由于定位不够准确,资费上又缺乏优势,受到手机自带FM模块等应用模式的影响,业务发展一直缓慢。目前调研城市的用户普及率只有3.5%。其主要的业务优势来自于个性化的内容,如直接收听互联网广播等。手机视频受到互联网视频快速发展的影响,发展较快,在调研城市的普及率达到15.7%。手机视频用户使用的最大来源是互联网,大多数的互联网视频中提供了手机视频的下载功能。中国的手机电视业务最早于2004年由广东移动发起,经过几年的发展却进展缓慢,即使是在发达城市,其普及率仍然只有3.8%。而手机游戏大多还停留在单机层面,通过WAP网络联网的手机游戏尚未形成实际气候。
三、手机媒体盈利模式
目前,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数字媒体,在改变人们沟通联系手段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其新媒体属性的盈利模式,按盈利方式可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WAP信息服务模式盈利。(2)手机广告创收模式。(3)电子商务盈利模式。(4)手机媒体潜在价值与最新应用
1.WAP信息服务模式。
付费预读、手机报在日本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阅读形式。然而具体到国内,手机报的盈利尚不具备用户基础与成熟市场。较可行的盈利模式是用户在空闲时间自愿通过手机进入某个WAP站点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浏览网页的同时看到广告信息。可以按照用户浏览点击手机广告的量给予一定的奖励回报进行推广,诸如向用户赠送话费、积分或赠送流量等。该运营模式也可分为两大类:a)联合一些WAP网站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广告业务。b)运营商自己开设WAP移动商城开展手机广告业务。日本NTT DoCoMo公司技术交流机广告比较成功的典范。
2.手机广告创收模式
在国外,手机媒体发展水平较高,相应的手机媒体广告经营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国内外各大运营商中,还没有一种官方的、统一的运营模式,比较典型的有PUSH模式、嵌入模式。
首先,PUSH模式就是运营商向客户定时发送广告信息,或基于客户浏览广告后的互动行为进行回报的模式。该模式具体实施又分为单纯的信息PUSH和互动的信息PUSH两类。单纯的信息PUSH模式是运营商直接向其拥有的用户发送广告信息。此类广告容易引起用户反感,近年来的垃圾短信和垃圾彩信就是单纯的信息PUSH广告,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因而不适合移动运营商推广。互动的信息PUSH模式是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自主选择与移动运营商签约,同时约定在客户闲时由运营商向客户发送自己定制的广告信息。美国的Verizon Wireless和Sprint Nextel公司在开展手机广告业务初期就是采用该方式。
其二,嵌入模式则是将广告信息嵌入到手机终端或运营商拥有的增值业务中。手机终端嵌入主要是将广告业务与手机终端捆绑,或者将广告嵌入手机终端的在线小游戏中。纵观先已运营的各手机增值业务中,广告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内容式嵌入和客户端嵌入两大类。内容式嵌入方式就是在诸如手机报等增值业务内容中嵌入广告。用户定制带有广告的手机报免费,对个人用户最好是在手机报中嵌入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广告信息主要选择用户闲时发送。也可针对集团客户,在来电提醒、集团彩铃等增值业务中嵌入该公司的广告信息等。客户端嵌入方式就是在运营商运营的增值业务客户端上嵌入广告,运营方式多与MSN、QQ等客户端一致,实现手机广告的功能。全球著名的移动运营商Vodafone就是采用客户端嵌入广告的运营模式,推出与终端捆绑的手机广告业务,并且将手机广告作为其“移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发展。
3.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手机媒体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指满易功能,并以实现最终交易为目的的电子商务式手机广告。在该模式下,运营商可以建立交易平台或者联合一些购物网建立交易平台,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进入交易平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浏览网页的同时看到商品等广告信息,用户对中意的物品进行互动式交易,最终实现手机广告业务的交易,真正实现手机广告的效益。同时可融合使用现有的增值业务,从接触到手机广告业务到最终的交易过程,全程都可以通过现有的增值业务开展交易业务,这样在发展手机广告业务的同时,也促进了增值业务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手机广告的电子交易平台。初期“以广告信息为中心”,逐步壮大,最终实现“融合各种移动增值业务的购物娱乐圈”,实现各种业务的互通,综合使用现有的各种增值业务,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发一些新的附加业务。这样客户不仅可以获取产品信息,进行购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其他客户提供广告商品质量等信息。
4.手机媒体潜在价值与最新应用
挖掘手机媒体新应用,开展增值服务,获取经济效益,是手机媒体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手机媒体不仅拥有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无线互联网络的应用优势,还有着巨大的市场机遇。除了传播渠道本身介质的不同,手机媒体的显著特点在于个性化、分众化、定向化和互动性。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甚至是个人数字娱乐中心。在不远的未来,手机媒体化将开创营销蓝海,产生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掀起营销新革命,将运用到品牌塑造、市场促销、市场公关、客户关系管理等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手机媒体新应用则是手机音乐与手机游戏。
其一,手机音乐增值服务移动音乐,又叫无线音乐,就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下载音乐并在手机上播放的一类服务。手机铃声最早出现在日本,后来经过日本和韩国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手机厂商的大力推广,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增值服务。目前全球手机铃声销售额几乎占全球音乐市场的1/10。在西方许多国家,铃声音乐销售额已经超过音乐单曲光盘。而在中国,手机音乐增值服务随着年轻族群对手机彩铃、手机铃声的个性化需求的与日俱增,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容服务提供商(SP)抢滩这个新兴市场,以空中网、TOM无线、灵通网等为代表的手机音乐SP们,通过铃音下载、彩铃发送以及无线排行等形式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以及品牌忠诚度。
其二,顾名思义 ,手机游戏就是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的游戏。在美国,整个手机无线游戏业务的硬件、软件以及服务所带来的收人在2006年已达到40亿美元。虽然中国的手机游戏才刚刚起步, 但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RPG (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等手机游戏已赢得了掌上一组的拥趸。2006年,中国的手机游戏的付费用户有1,800万。虽然在市场规模与基础条件上都还不足以与日本、韩国市场相抗衡。但是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全国手机用户数量远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另外随着手机产品更新换代,将使用户的手机对手机游戏的支持更好,用户使用手机游戏会更方便,架起了用户与游戏的接入口。凭借着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特点,加之游戏作为休闲产品的特性,在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上方便许多。
四、手机媒体发展前景
在《媒体的未来》一书中,台湾学者温世仁、庄碗华曾指出“媒体传播的终极产品就是无线宽频网络加上大哥大影像电话,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取得各种资讯。”可见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捷,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就是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式传播工具,它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也不是互联网的补充,而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第五媒体”。
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随着手机技术迅速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受众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实现多媒体信息共享和人机交互功能。更为重要的是,3G 时代的到来将会为手机媒体的“大迸发”提供无限可能。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真正做到看新闻、听新闻。互联网可以看作手机媒体化过程中的资源基石和支撑。“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可以被认为是手机的副手”。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所有特征,成为一种小巧的特殊电脑。“终端制造商诺基亚公司最近在全球11个国家(包括中国、法国、印度、日本、美国等国)进行的一项深度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正热切期待移动多媒体电脑时代的到来,认为未来的手机应该成为一台移动多媒体电脑。”目前中国手机普及率已经超过47%,面对多样化的手机需求,面对手机超越语音和短信的基础功能,融合3G、数据传输、移动计算等多方面的业务功能,GPRS 手机、WiFi 等手机市场上已经启动了。“手机媒体”的催长剂和发展方向是3G,它代表了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随着3G 时代的来临,随着技术的完善、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将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至8 年,3G将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截止2009 年,3G 多媒体手机销量已超过3.8 亿部,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以及相关产业也将随之得到空前发展。手机媒体将逐步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并最终成为“第五媒体”。
诚然,短期内由于人们使用、阅读、收视习惯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手机媒体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媒体的绝对实力。手机媒体的发展还将面临主管部门政策调整、传统媒体争抢市场与目标受众、运营商利益权衡、技术创新与突破等众多问题,但其发展仍然值得期待。手机媒体的市场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服务运营商、内容供应商、传统媒体所看重,本文对其盈利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前景展望,而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与公益价值仍值得有识之士进一步研究与探寻。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2]方兴东.手机网必将超越互联网――移动梦网运行四年露出冰山一角[N].市场报,2005.2.4.
[3]匡文波.论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J]. 国际新闻界,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