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楼梦故事情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新红楼梦》主要由蒋梦婕、于小彤、杨洋、白冰、李沁、王龙华、姚笛等主演。该剧取材自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该剧的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另一条线索则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2、《新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一日,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经顽石苦求再三,二位仙人知不可强制,便将它“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答应将其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故事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主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另一条则是以贾家的兴衰为线索。
(来源:文章屋网 )
洋洋大观的《红楼梦》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每个人读,都读出自己追求的味道来。书中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酒”自然而然就出现过很多次。有心人逐页数来,“酒”出现了580次之多。
“酒”气如此浓烈,大约是作者对酒有着特殊偏爱的原因。曹雪芹号“梦阮”(或字梦阮),红学专家推测是凭了对魏晋名士阮籍格外仰慕,而阮籍则嗜酒如命。朋友诗中,咏及曹雪芹的生活,也可觅得“卖画钱来付酒家”“举家食粥酒常赊”等句。曹雪芹尝作戏语:“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以南酒浇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
于是,曹雪芹笔下的荣宁二府无酒不成席。无论是节日庆典、寿诞宴席,还是宝玉与姐妹们吟诗小酌,都离不开酒。书中与酒相关、靠酒推进的情节也有不少。
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的姑苏乡宦甄士隐,南柯一梦,引出了来到凡间的通灵宝玉,以窥天机注定的繁华悲凉之世态演变,前世今生因果之轮回……甄士隐的梦引出了通灵宝玉的宿命,而通灵宝玉的主人贾宝玉却在沉沉一梦中的酒宴上,欣赏了一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嫩寒锁梦因舂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中,饮酒是这个贵族之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到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可谓是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红楼第五回写了“万艳同杯”酒,那是用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醋、凤乳之曲酿制而成,其实也是点题之“酒”。第二十六回中写:“薛潘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碗。”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贾宝玉做生日,袭人等丫环专门准备了“一坛好绍兴酒”,为宝二爷助兴。上述几个是黄酒,所以公子少爷们海量豪饮。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写到了除夕夜“摆合欢宴”,正月初一全家饮用屠苏酒。第十六、六十二回两次写到了醇美醉人的惠泉酒。第十七、十八回写了金谷酒。第三十八回写了烧酒、酒、合欢花酒。喝烈性烧酒的那姑娘,却是林黛玉。第六十回写了西洋葡萄酒,“胭脂一般的汁子”。第七十八回写了桂花洒。第九十三回写到果子酒……
喝酒要有场面和气氖,为烘托气氛,还耍行酒令。《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雅俗共赏、种类众多的酒令。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月字流觞令、击鼓传花令、击鼓催诗令等等。《红楼梦》中的酒令新奇别致,对后世影响巨大。这在后来刊行的《酒令丛钞》和《红楼人镜》中有详细记载。
酒喝多了就要醉,曹雪芹在书中多处写了醉酒,但每一次醉酒的人物、场合都各不相同。他是将“醉”作为人物性格的一种展现,与人物的刻画、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种“醉态”就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贾雨村的醉,展示了他热中于功名利禄的狂态;刘姥姥醉后的言行,极力博取他人欢心;尤三姐的醉,却是佯醉,把“态”和“醉态”融在一起;史湘云的醉则成为后世无数画家笔下的醉娇人,“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红楼梦》中人几乎皆与酒有染,上自史太君贾母,下至丫鬓小厮,皆有饮酒的描写,就连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每次赴宴也多少抿两盅。大观园里,男人豪饮,女人海量,金陵十二钗个个能喝善饮,巾帼不让须眉,人生如酒,酒如人生……因此可以说,《红楼梦》是满纸酒香。如果把酒的内容去掉,许多精彩的场面将黯然失色,人物性格的烘托将留下极大缺憾,许多故事情节也将难以展开。
在《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细致地描写了贾雨村喝酒的整个过程:“先是浅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在中国人看来,有音乐,有明月,有诗歌,有朋友,畅饮自是当然事!
浮生如梦,人在梦中。
一.以导促读
《红楼梦》尽管接近白话文,但仍属半文半白,对于高中生而言,仍有许多文字不通之处,学生往往急于浏览,多数生字生词几乎放过,少有人放下书本拿出工具书来查阅汉字所表示的意思。另外《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庞杂,对于高中生来讲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整部书卷帙浩大,等学生读完整部书之后,情节人物早已模模糊糊,他们因为不明白其中很多的审美内涵,对于《红楼梦》的再次阅读则犹如噩梦。
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解读文本过程中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特别是从人性、文化、社会等属性出发,让书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化获得再生。《红楼梦》中人物的一生往往是分散于各个章回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归纳总结,往往会成一个片面阅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们可以梳理人物的事迹,将人物的全貌呈现给同学们,通过这些事情来了解人物的性格。如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黛玉的一生主要纠葛是与宝玉的爱情,当然可以从黛玉与宝玉的前世姻缘说起,那就是木石前盟,黛玉进贾府是与宝玉爱情的开端,之后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可谓一波三折,前段比较平静,后因宝钗的出现掀起波澜,随着关系的逐渐调和,又趋于安稳,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也日渐成熟,最后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下,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夭折了,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黛玉的性格,如黛玉的诗才及黛玉葬花这些都表现了黛玉的聪明及多愁善感。
《红楼梦》似一幅卷轴,人物的命运也早已被确定,特别像一些女孩子,如金陵十二钗及一些副册女孩子,往往通过判词以及曲词就可以知晓一二,学生往往因未看过全书,对于诗词中的内容也就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像这些人物命运的辅助材料也是我们解读的重点,如第一回中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遇见甄士隐抱着英莲,想要让甄士隐将英莲舍与他们,那甄士隐半生才得此女,如何舍得,僧人便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四句话是谶语,提前预示了情节的发展,英莲是在元宵节那日被拐走的,甄家又因葫芦庙走火而走向落魄,这里竟然还交待了英莲改名为菱(香菱),要嫁给雪(薛)姓,如果能够将这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适当分析,他们会茅塞顿开,也不会将诗词匆匆一览而过了。再如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明了袭人的性格以及最后的归宿,袭人最后嫁给了戏子琪官(蒋玉菡)的姻缘也是十分巧妙的,其实宝玉是其中的暗中的牵线人,这些可以给同学们扩展一下,以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红楼梦》的评论书籍颇多,有很多通俗读物,书中对人物的评价及情节的分析十分精妙透彻,在看了作者的分析之后再去阅读文本,犹如清水洗面,甘甜如饴,而阅读不同的评论,可能会对同一个人物有不同的评价,这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意味着对同一个人物的评价是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的,同学们在分析人物时也要注意角度的多元化、客观化,避免人物评价的绝对化。例如对薛宝钗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其心机十分重,特别是两个细节(1)滴翠亭外,宝钗听说了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因涉及小红私相授受的事情,宝钗为了避免生事和没趣,而将黛玉引到其中,有的人认为宝钗有意陷害黛玉,有人则认为宝钗乃是急中生智之举,彼此都有各自的理由。(2)金钏儿投井后,宝钗与王夫人的一席话,有人认为宝钗过于冷漠,而也有人认为宝钗是为了安慰王夫人,替王夫人排忧,另外,宝钗将自己的新衣让金钏儿穿去了,表现了宝钗对金钏儿的一份情意。同学们阅读了不同的评论会丰富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避免思维的单一。
此外,《红楼梦》被拍成了电视剧,大多情节忠实于原著。当然细节也获得了丰富。这些电影材料也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导引,让学生在情节上对作品有一个了解,因为电视剧更加会吸引学生,也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学生在看完电视剧之后会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进而有一种阅读的冲动。
二.以写促读
《红楼梦》回数众多,故事情节琐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则易将人物、情节记得混淆,另外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对于人物的理解往往易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学生的思维往往过于功利化,只希望快速将全书读完,犹如走马观花,《红楼梦》本是应该细细读慢慢品,书中的韵味才会呈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阅读形式呢,首先将书中的美呈现给学生,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导读”上,而第二个环节则应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寻找到文本的美,然后我手写我心,将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写出来。通过写来促进学生阅读,然后他们对作品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红楼梦》中可写的东西很多,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视角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题目,但囿于高中生知识的有限,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较小的视角去写,而不是寻找过于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些著名的情节,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晴雯撕扇”等,可以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如我们可以通过“湘云醉卧”的情节表现湘云的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同学们在阅读全书会知道,湘云喜欢女扮男装,性格也是十分豪爽,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细节补证,如湘云和宝玉一起烤鹿肉喝酒赋诗,通过这一系列情节的描写,便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了著名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去写 ,也可以给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如与文化有关的题目,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辅助,如《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红楼梦》中对茶文化也是十分考究的,有诸多礼仪,如第三回中,黛玉吃茶习惯与贾府不同也只好随俗,书中写道:“当日林如海教诲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方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再如,还有下为上敬茶,以及妾为主妇敬茶等,还有聘娶之茶,王熙凤曾奚落林黛玉,即喝了我们家的茶,就要给我们家作媳妇,弄得林黛玉十分害羞。除了茶文化,《红楼梦》中有诸多可以挖掘的方向,同学们除了在书中寻找材料以外,还要去找一些文化方面的书籍,进而丰富自己论证的材料,这样无形中会让同学们阅读很多书籍,有助于养成他们探究的习惯。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也值得去写一写,如草蛇灰线,伏笔铺垫等,《红楼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是先有伏笔的,然后过了一些章回再浮现出来,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如果没有一进大观园,王熙凤的热情接待,王熙凤没有过多地摆主子的架势,而且对刘姥姥这个经过世面的老人还是十分信任的,让她为巧姐取名字,然后才有了刘姥姥的二进三进大观园,特别是最后一次,王熙凤病重,将自己与巧姐的命运都托付给了刘姥姥,刘姥姥最后也没有忘记这份恩情,还是帮助了巧姐摆脱了苦海,也算是王熙凤的一件恩德得到了的回报。再如贾雨村初次寄宿的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在后来贾雨村补缺应天府的时候,小沙弥已经成为了门子,而那次正好是葫芦庙失火,而英莲当时也是那时走失的,而葫芦案的发生又将几个当年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后来贾雨村为了避免小沙弥将以前的事情讲出来,将其发派了出去,当然最后小沙弥也成为了一个官员,而贾雨村则落魄为犯人,可谓意味十足。
《红楼梦》中不仅故事写得妙,诗也写得十分美,如果能够将其诗词摘抄出来,也可独自成册,供人赏玩。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摘抄并模仿创作,未尝不是很好的教材,但也需要教师在诗的规范方面予以指导,或许对红楼的阅读又多了一份雅兴和诗意。如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钗的咏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又有一首:“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首,月浦空余禾黍香。”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黛玉作了三首咏菊诗,最后的李纨给出的评价是: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黛玉自己点评过于纤巧,而李纨又评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同学读了不仅学了作诗,又学了几招点评之法。
三.以论促读
一门学问离不开“论”,因为只有众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门学问才会变得丰富多元,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也是这样,高中生阶段有他们自己对《红楼梦》的认识角度,不同的学生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认识,让大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形成头脑风暴,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同学们对作品的讨论离不开文本本身,可以让学生从文本的几个要素出发,如人物形象、小说的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艺术手法等,但囿于高中生的文学功底,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及性格的论述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写一个人物的评论,然后随机抽取让他们来读,其他小组听然后发表意见,供发言小组参考,然后发言人员把自己的文章再次修改,反复几次最后定稿,最终将同学们的文章集结成册,供以后学习使用,再好的文章还可以发到校报校刊上,以激励同学们去论去写。
只有有好的论题,才会有有效的讨论,这需要有一定的高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同学们去讨论的问题来设置,让同学们有抓手,如可以试问:林黛玉的性格真的就是那么小性吗?薛宝钗的心机体现在什么地方?另外也可以让同学们关注一些自己不太注意的人物,如同为金陵十二钗的元春,因为她出场不是很多,所以往往为人所忽视,我们要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能力,让同学们从书中所给的材料去挖掘人物的形象及性格。如元春的出场是冷子兴介绍的,她是出生在大年初一,长相应该不错,不然不能被选入宫中。才情如何呢?这一点可以让同学们去挖掘一下,元春自己在省亲时说到:“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但她的才能真正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她省亲大观园以及元宵佳节赐灯谜以及品评诸姐妹的诗可以知晓一二,通过这些琐碎情节来判断一个人物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元春对于贾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实际上是林黛玉代作)的评价。《杏帘在望》如下: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全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将此首诗列为四首之冠。可见元春是辨析诗歌的好手,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前两联写景,一动一静,展现了一幅安静祥和之景,后两联歌颂盛世,再有就是元妃进入深宫真的幸福吗?她真的给贾家带来了荣华富贵吗?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讨论。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时的议论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才能突显人物独特的性格,此外,有些人物的关系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如黛玉和宝钗的性格比较。黛玉性格有些小性,又有善解人意的一面,如她小性方面有时说话尖酸刻薄,她善解人意方面是很少批评宝玉的不读书,当然黛玉有时也很莽撞,喜欢表现自己,如元妃省亲之时,她捉刀,竟枉用《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黛玉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如一回见宝玉未果,还遭到了晴雯的闭门羹,又听见宝玉与宝钗欢笑,心里十分心酸,写下了葬花吟。而宝钗与黛玉比起来,性格有豪爽的一面,当然也不乏人性的瑕疵,如滴翠亭小红一事,王夫人面前说金钏儿的事情,还有抄检大观园时她未将蘅芜苑留给湘云一事,都饱受批评。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生名著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2.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3.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
4.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1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5.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6.掌握阅读技巧
古往今来,许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人的文化气质。以读为本,还能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词汇、材料和技巧。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精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课内外衔接进行课外阅读效果最好,由于有教本作依托,延伸轨迹与衔接指向比较明确,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促进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相关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课外阅读选择的原则:从形式看,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一点的文章;从内容看,最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与年龄特点。
内容选定后,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6.1 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自己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关键词:红楼梦;体育文化;启示;
1.前言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先生以毕生精力所作,是中国小说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作为清朝风俗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也被提及多次。其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的休闲体育活动,如放风筝、下围棋,踢球、钓鱼等,既满足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又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体育文化特征。
2、《红楼梦》中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探析
2.1 寄托理想放晦气——放风筝
第七十四回:宝玉打发小丫头去取大鱼风筝,小丫头回说:“晴雯姑娘昨日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红楼梦》中说放风筝可以“放晦气”、“放走病根儿”,虽然是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但也不无道理。从现代休闲健身角度理解,放风筝的确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因为风筝都是在宽阔野外进行的,露天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自然景色优美。一方面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和各器官的功能水平,以达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放风筝活动本身具有游戏艺术欣赏的特点,对丰富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红楼梦里多处写到放风筝场景,既丰富了情节,也增加了人物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反映出放风筝活动在清代社会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2.2 生命哲学人人爱——下围棋
《红楼梦》中有二十多处写到围棋,是全书中描写次数最多的休闲体育项目。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之棋,就是围棋。其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且广泛地流传,为人们所喜爱。到了清代,“诸子争雄竞霸,累局不音千盘。”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出现了围棋“四大家”,并列于棋坛之巅。而这一时期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活的年代,他对围棋的多次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会下围棋,上至贾母,下至小厮。如《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写贾政与客人詹光下大棋,并且棋艺高超,闲闷时经常请客吃酒下棋,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他同詹光的对弈中,从前是对下,詹光输。如今让他两个子,他又输了,时常还要悔几着,不叫他悔他就急了。表面看来是写詹光,实际上是衬托贾政的高超棋艺。从古至今,围棋都是代表一种生命哲学,闲暇之时通过下棋可以娱乐消遣,陶冶情操,用一颗平常心来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2.3 封建专制毁足球——踢球
踢球,在我国古代称为“蹴鞠”。鞠是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踢以为戏乐。最早记载了蹴鞠活动的书是《战国策》。在汉代成为军事训练的一种手段,足球由娱乐活动变成为军事训练方法。至宋代从王室到民间都很盛行,如北宋时期的高球,由于球技高超而官运亨通。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越加强烈,统治者实行弱民政策,禁止人民练武和练身活动。尤其到了清代,有关史籍上对足球活动的记载,寥寥无几。像《红楼梦》这样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大全,也只有一次提到踢球,而且也只有一句即“可巧门上小厮,在甫路底下踢球。”况且这还是对城里孩子踢球的描写,更何况是乡下的孩子?蹴鞠的败落在此可见一斑。通过和红楼梦里其他休闲娱乐项目相比可知,蹴鞠具有对抗性强,身体竞争激烈的特点。这与我国传统的“和”文化及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弱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2.4 老少皆宜精神足——钓鱼
钓鱼活动,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就有在渭水边垂钓,最终被周文王求得的典故。钓鱼本身就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但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它的价值除了娱乐,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即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栖息地。《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中,描写了李绮、探春等人在藕香榭钓鱼,作者详细描写了他们的钓鱼过程。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平常百姓都热爱垂钓。一方面,从健身娱乐角度看,钓鱼活动的特点是陶冶情操,不费体力,锻炼人们的耐性,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健身活动之一。另一方面,钓鱼者通过不断的观察水面情况,调整鱼竿,这样也促进了大脑的思维,增强了记忆力。
2.5强身健体释闺闷——荡秋千
秋千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体育休闲活动项目。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以取“千秋”之意。荡秋千既可“摆疥”(医治疾病),又可以“释闺闷”。杜甫有诗云:“十年毗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悲哀。因为一方面根据封建礼教的禁锢,后宫女子及富贵人家的女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她们长期被拘束在后宫或闺阁之中,因此,渴望有一种能排遣她们心中郁闷的运动,而荡千秋时的热闹、刺激和放松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另一方面,女性天生的柔美又给荡秋千带来了特有的美感,如通过秋千来回摆动,悬在空中的人也锻炼了胆识。《红楼梦》中的第63回,宝玉的生日,宁国府的尤氏带着佩凤、偕鸳二妾过来游玩,二妾原是“娇憨女子”见了秋千也要打。宝玉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上,让我送。”吓得两个人都慌了,不敢荡得太高。作者借佩凤来写大观园中的秋千,虽然写的是她们在荡秋千,但从字里行间中也可看出,平日里大观园中荡秋千是常有的事。
3.结语
在清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曹公将古代休闲健身方法融于作品的人物活动中,即丰富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也揭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健身休闲的体育运动,为后人研究红楼梦的养生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休闲健身理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红楼梦》中预言叙事手法的运用
在《红楼梦》中,使用传统预言叙事手法的部分有很多,笔者就其主要的几个代表部分阐述如下:
1.1《红楼梦》在开篇运用两个神话故事来预言
宝黛爱情的悲剧。《红楼梦》开卷就给我们讲述了两个神话故事:一个是青埂峰下无材补天的顽石因听到一僧一道谈论红尘中荣华富贵,而动了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顽石在尘世历劫之后便返回青埂峰记下了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另一个是西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随其下凡造历幻缘,以泪水偿还其甘露的故事。从这两个神话故事,我们就可知,顽石即指代贾宝玉,并有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为此暗喻,而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则分指林黛玉与贾宝玉,而小说后面的描述也即是如此,林黛玉最后亦是在听闻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的消息中痛哭而香消玉殒,这也算是用泪水来偿还爱情了。而从这种预言型叙事方式中,我们也就对于曹雪芹的写作意图有很明显的认识了,那就是以宝黛恋情悲剧为主线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亡史。
1.2《红楼梦》运用了大量了诗词来进行预言叙事
《红楼梦》演绎的是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对这一故事的悲剧结局,作者在开卷第一回就反复作了暗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它暗示读者,《红楼梦》写的是一把辛酸泪,即这一故事的结局是悲剧。其他还有在红学界研究比较热的甄士隐的《好了歌》以及第五回以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上的图画、判词和红楼梦曲子,互为补充,预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性格与结局,还有之后黛玉、宝钗等人所做的诗词来对人物性格、命运、结局进行预示。
1.3 用梦境、谜语、谐音等手法了进行预言
叙事也是《红楼梦》之前小说叙事的一种传统。以下仅以)语为例来对此进行说明。以谶语作为预叙的一种方法在《红楼梦》之前的小说运用甚广。如唐传奇《裴航》中,樊夫人赠给裴航的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便属于此类预叙。又如《水浒传》第五回中写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长老送他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里就隐含了对鲁智深结局的一种预叙。因此,这种预言叙事方式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并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独创,应该是曹雪芹对于传统的一种沿袭。
2 继承预言型叙事手法的原因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之所以会出现《红楼梦》这座艺术高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受到前人小说、戏剧或者诗词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了。学术界关于论述曹雪芹受诸如《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小说戏剧的影响的文章也是俯拾即是。但这些论文大部分的关注点并没有放置在这种叙事方式上,而是从内容写人的笔法以及情节安排等上面。
其次,明清章回体小说是从宋元以来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的。话本小说则是唐传奇发展的一种结果。唐传奇出现之初一般是以故事情节的复杂及生动为吸引读者的手段,所以是很忌讳先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局,也同样忌讳预先告诉读者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目的是留有悬念,所以他们往往在故事开头是不会透露剧情的,而是步步推进剧情,以达到步步惊心的效果。但唐传奇发展到成熟以及后期,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因为很多的经典唐传奇作品的选材,本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民间故事或传说,而作者也由早期的说书人变成了文人创作。所以他们往往就不再忌讳提前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局了。如元稹的《崔莺莺传》及其他如《霍小玉传》、《补江总白猿传》、《非烟传》等。这些传奇小说往往在小说开头就会概述一番,或引用诗词,或引用民间谚语。而宋元话本小说则更是将这种传统沿袭了下来,并且还广泛的运用到小说当中。从前面所举三言二拍中的例证就可得知。学术界曾有对于章回体小说始祖《水浒传》及《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有过很大的争议,其中有一种说法还是很受现在学术界推崇的,即小说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而小说则是一个一个故事拼接而成。对于群体创作或者小说的拼接而言,一般在小说的前面就会出现了如同故事梗概性质的预言叙事。而同样对于《红楼梦》来说,也是存在拼接而成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红楼梦》虽不追求情节的大奇大巧,甚至有意识地淡化这种奇巧,但《红楼梦》的情节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及其艺术魅力,却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大大增强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红楼梦》讲究情节描写的艺术。《红楼梦》情节描写的艺术手法有多种,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用脂砚斋的话说就是“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所谓“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按我们的理解,是指在情节描写或人物塑造等方面,前面已有某种情节或描写,而后文又有类似的情节或描写,两者似有重复之嫌,但却并不雷同,且后文较前文又能另出新意,别开生面,前后对照,愈令人觉得各自生色不少。《红楼梦》中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就是“特犯不犯”、“犯不见犯”在情节描写上的表现,它也是与《红楼梦》的对称性特点相联系的(特别是情节的对称),是对称中的一种。比如《红楼梦》中不仅结构、情节讲究对称,就是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人物命名等也都讲究对称。对称,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我们在此不想探讨对称(关于对称,另文再述),还是让我们回到题目中来,看看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之具体表现吧。请看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元春归省并“游幸”大观园后,命姊妹们“各题一匾一诗”,又命宝玉将潇湘馆等四处“各赋五言律一首”,“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宝钗做完后看见宝玉所做诗中有“绿玉”二字,便提醒宝玉元妃不喜绿玉,让他再想一个字改了。宝玉一时想不起来,宝钗便说将“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听了便笑称宝钗为一字师。宝钗又怕他因说笑耽误工夫,便走开了。接着,黛玉也走至宝玉身边,问他可都有了,宝玉说才有了三首,于是黛玉便让他先抄录那三首,并说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这里,宝钗、黛玉二人都对宝玉十分关注,并都在暗中帮助宝玉,但二人的心理及其表现却并不相同。宝钗是以提醒的方式,其侧重点在于让宝玉注重人情事理,并于奚落、玩笑之中暗含着劝谏;而黛玉却只想着让宝玉如何去完成眼前的任务,只想着自己如何替宝玉去分忧解难,并不在意宝玉的诗写得如何。可见,同样是对宝玉的关心,她二人的侧重点不同,宝钗虽也怕宝玉耽延工夫,但却不会替他去做,这也表现了钗黛性格的不同及其与宝玉的亲密程度。宝钗和黛玉,可以说是一对时时处处加以对比描写的对称性人物,所谓“左黛右钗”、“两峰对峙”、“双水分流”云云,还是道出了《红楼梦》作者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所费去的一番对比苦心的。不信请看第五回,作者就是将钗黛对比着来写的:如今且说林贷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f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饱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这里既有明的对比,又有暗的对比,明的对比如: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黛玉恺郁不忿,宝钗浑然不觉。暗的对比如:宝钗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小’(头子们喜与宝钗去玩,不喜(或不敢)与黛玉去玩。以上是相异方面的比较,而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则是相同方面(同中有异)的比较。这里并非说黛玉品格不端,容貌不美,而是指当时她二人在人们心目中比较而言,宝钗更突出表现在“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上,而黛玉却是“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与宝钗是两种美。但在时人的心目中,则更喜欢宝钗所代表的那种美。这不仅是因为宝钗刚来,人们有种新鲜感,更主要的是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与传统看法在起作用。上面两例都可以说是回内对比,也可以称为近对,而不同回目中的对比远对,在钗黛身上更有着鲜明的表现。比如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与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即脂砚斋所谓“小恙梨香院”两段描写),就属于“特犯不犯”、“犯不见犯”的一种对比性描写。这两段描写从情景上来看,大致相同,就是细节描写,也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然而却又能写得意境迥然,各具特点,“两不相犯”(脂砚斋语)。从大的情景来说,都是宝玉去看望钗黛中的一位,而双方正在谈笑、融洽之时,另一位突然来到,使双方变成了不方。而双方谈笑的中心,也都是围绕着宝玉闻到了一股幽香之气这件事。但涉及具体描写,则又同中有异,比如同是写宝玉进门,第八回“小恙梨香院”是“掀帘一迈步进去”,而第十九回“玉生香”则是“揭起绣线软帘,进人里间”。
前者“掀帘”,动作较快,幅度也大些;后者“揭起”动作就显得慢些,幅度也相对小些。这两个动作的细微差异,表现了宝玉的心理:前者说明宝玉没有多想就进去了,也是由于才和薛姨妈说完话,急着进去,同时也表现了青年公子的一种生气;而后者则是由于“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惟恐惊吓着黛玉,所以动作就轻缓些。这说明宝玉对黛玉比对宝钗更用心思去体贴。同是门帘,也有不同:一个是“半旧的红软帘”,一个是“绣线软帘”。宝玉进屋内所见,也有不同:一个是“坐在炕上作针线”,一个是“睡在那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钗黛二人的各自特点。病后初愈便做女红,说明平时更是经常做了,而做女红是封建妇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从中也可看出宝钗对封建妇德有着主动遵从的一面。而黛玉的饭后睡觉,则表现了她精神短缺,体弱多病的特点。再如,同是写宝玉闻到香味,二人同样否认自己熏香,但宝钗却找到了来源,得到了答案:“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而黛玉则是:“连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宝钗所吃的冷香丸,是人工制造的,所以宝钗知道了香气的来源,找到了答案,但这香却只有宝钗才有;黛玉身上的“俗香”,是少女身上自然散发出的一种清香,是自然的产物,所以黛玉并不知道,同时,这也是许多少女都会有的,自然是“俗香”。又如,同样是宝玉正和钗黛中的一位在谈笑,同是“一语未了”,另一位便忽然来了,但二人来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小恙梨香院”是“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玉生香”则是“只见宝钗走来”。林黛玉是先听人说到了,后见到她的人;宝钗是见到她的人前并没有听到声音。黛玉说:“暖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说:“谁说典故呢?我也听听。”她们进来时说的话各自反映了她们的性格,也符合她们各自说话时的语境和她们各自的声口。关于钗黛二人的远对,我们再看一例。这就是第四十八回的黛玉论诗和第六十四回的宝钗论诗。按理说,前面已有了黛玉论诗,后面再写宝钗论诗,容易重复或雷同,但《红楼梦》的作者却能在两者的对比中各翻出新意,且前后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诗论”系统。请看黛玉是如何论的。当时香菱要和她学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接着,黛玉又给香菱开了应读书的单子,并让她读书时“细心揣摩”,不明白的就问。又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黛玉真可以说是一位十分高明的老师了,她所教的对象是初学者,但她却能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既深人浅出,又见解深刻、不同凡俗。
这里既有做诗的基本常识,又有做诗的方法,还有对诗歌理论的高明见解。我们现在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可以从黛玉这里汲取经验。比如黛玉所开的读书单子,仅王维、杜甫、李白三个人的诗,加起来就有五百来首,再加上陶渊明、应场、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人的诗,恐怕也不下六百余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果能将这六百余首诗都记下来(黛玉就问香菱“共记得多少首?”)再时常向人请教讲究,不明白的就问,“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黛玉的“教学”是讲究基本功的,正像高明的武师教人习武先练基本功,然后再学套路一样,学诗(不仅学诗)也应讲究基本功,这是最扎实的真功夫。与上面黛玉论诗相对照,宝钗论诗又能另出机抒。当她看了黛玉所做的《五美吟》后,便借题发挥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又举王安石、欧阳修二人的咏昭君句,认为“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其实,做学问也是一样,虽然某一选题前人已有论及,但只要能翻出新意,别开生面,同样可取。如果“随人脚踪走去”,人云亦云,终落第二义。可见,宝钗论诗,虽然不像黛玉论诗那样全面系统,但却抓住了做诗的要点,是在另一个层面上论诗,是对黛玉“诗论”中强调立意之重要性的进一步发挥。因为黛玉论诗针对的是初学者,所以要从最基本的谈,还要讲学习的方法,而宝钗论诗是诗人之间的探讨,所以仅就某一问题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钗黛二人论诗的对比性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诗歌美学思想,而且使作者强调的重点(即立意)也更加突出了。同时,黛玉论诗,宝钗也论诗;宝钗论画,黛玉则论琴(这虽在后四十回,但这种设计与前八十回还是相统一的),两两相对,互相映照,这既与钗黛往往是“两峰对峙”、“二水分流”的总体特点(排除“钗黛合一”的成分)相符合,也是全书情节对比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二
《红楼梦》情节描写的对比,往往是和人物形象的对比相联系以至相融合的。这固然是因为情节是由人物或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缘故,但用于对比的人物形象却并不是随便二人之间的对比,而是这两个人物形象之间本身就有可比性,他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即使是抛开具体情节,单纯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做一番对比,也是可以的。而《红楼梦》中情节描写的对比,妙就妙在不仅这两个情节可以对比,这两个人物可以对比,而且二者(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又能水融般地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感觉。不但如此,就是这两个可供对比的具体情节以及相互对比的人物形象,也是从整个故事或相对单元等大情节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是整个大情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如上面所举钗黛情节对比的例子就是如此。下面我们再举两例,以见《红楼梦》中睛节描写的对比艺术之妙。比如,同是宝玉的奶妈李婕婕将宝玉特意留下的吃的给拿走或吃了这件事,第八回和第十九回的描写就截然不同,这两回的情节描写可以说是对比着写的,但却能做到“特犯不犯”、“犯不见犯”。我们先看第八回:宝玉同黛玉从宝钗那里回来并见过贾母后,来至自己的卧室。晴雯先接出来,并笑着说宝玉,让他快把早起研的墨写完才罢。后来宝玉又想起早饭时在宁府特意为晴雯要的豆腐皮的包子,问晴雯吃了没有。晴雯说,“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接着茜雪捧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便问茜雪,茜雪说是李奶奶吃了,宝玉听了,便摔了茶杯,又要撵他乳母,亏袭人“解释劝阻”才了事。再看第十九回:宝玉从袭人家回来后,“命人去接袭人”。袭人回来,彼此相见。
“一时换衣卸妆。宝玉命取酥酪来,‘(鬓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遭塌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将这两段情节描写一对比,便可看出这两个情节中的主要“框架”是相犯的,比如二者都是宝玉从外面回来不久,问起他特意为他最喜爱的两位‘f鬓之一留下的她们各自喜爱吃的东西,却又偏偏都是让他的乳母给拿走或给吃了。但作者却能够写得“犯不见犯”、“重不见重”,比如第八回中宝玉发了火,而第十九回就没有发火。第八回宝玉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李奶妈不仅将宝玉留给晴雯的包子拿走了,而且又把宝玉留的枫露茶喝了,再加上宝玉当时又有些酒醉(在宝钗处喝酒时宝玉就因李奶妈相拦而心中不快,所以此时也有借题发挥之嫌),因此便气恼发火,摔了茶杯,要撵他乳母。并且,这两段情节描写不仅是整个故事情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故事情节是融为一体的,就是这两个情节本身也有着前因后果的关联(比如袭人在‘(鬓们说奶酪是李奶妈吃了而宝玉要说话时忙用话拦阻宝玉的话头,其远因就是前番宝玉曾为类似的事而生气摔杯,甚至要撵他乳母),而且又达到了在情节描写中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从而产生了一石二鸟、一击两鸣的艺术效果。例如,第八回这段情节,就写出了晴雯和袭人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晴雯心直口快,是有什么说什么,决无隐瞒、藏奸之人。这不仅表现出晴雯性格的爽朗、耿直,而且也表现了她的心实、没有心计,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心痴意傻,做事并不考虑会产生什么后果,只是率性而为,任情任性,以致得罪人处就多,因而那些奸险小人如王善保家的之流,也就能够趁势告倒了晴雯。当然,这些人能够告倒了晴雯的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像晴雯这种任性任情的品格,是与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要求相背离的,所以晴雯必不见容于当时社会的主流舆论,那么她的悲剧也就带有某种必然性了。而袭人来解释劝阻宝玉,则表现了她性格中息事宁人的特点。如果说这两段情节的对比描写,第八回是着重在晴雯的话,•那么第十九回则是着重在写袭人无疑了(妙就妙在第十九回情节也写了晴雯的性格,这两个情节在用笔墨上也是对称性的)。并且,通过第十九回的对比,将第八回已勾勒出大致轮廓的袭人形象又皱染了一遍,从而使袭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性格特点也更加突出了。
不信,我们略加分析便可见出。第十九回这段情节写袭人忙笑着拦住宝玉的话头,固然是因为有着前番宝玉因李奶妈拿走包子、吃了枫露茶而摔杯、要撵李奶妈的前因在起作用(因为,’宝玉才要说话”的语境前提是:上次李奶妈已把他留给晴雯的包子拿走了,又吃了他留着的茶,这次又把他留给袭人的奶酪吃了,实在令人着恼,所以,宝玉才要说而未说出的,必是气恼的话),但主要还是由袭人的性格决定的。袭人用善意的谎话来拦住宝玉的话头,是惟恐宝玉由此生事,更是怕宝玉生气。所以,此处不仅表现了袭人性格中息事宁人、“省事”的特点,而且也反映出她对宝玉的关心是诚心诚意的,是自觉的,这也正是她“服侍贾母,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这一特点的体现。总之,本来前后这两件事性质是一样的,是“相犯”的,但作者却写得同中见异,其结果又迥然有别,且通过这种同类事件,类似情节的对比描写,不仅叙述、描写了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进程,而且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时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这较之通过不同事件或情节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显得难度更大一些,因而也就更能见出作者的艺术功力之深厚。
三
金圣叹在贯华堂刊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十九回回前总评的开头称赞《水浒传》“此书笔力大过人处,每每在两篇相接连时,偏要写一样事,而又断断不使其间一笔相犯”。这与脂砚斋所说的“特犯不犯”,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已经使用这种“特犯不犯”的艺术手法了,然而,《水浒传》的这种“偏要写一样事”(即故意“相犯”),还仅仅是做到了“特犯不犯”—“断断不使其间一笔相犯”,可说是单纯的“特犯不犯”。而与之相比,《红楼梦》就要丰富、复杂得多了,《红楼梦》中不仅有与((水浒传》“不使其间一笔相犯”相同的“两两遥对,却无一笔相重,一事合掌”的单纯的“特犯不犯”(如第八回写了李媳婕,而第十六回又写了赵婚婕),还有与之不同的“犯不见犯”、“犯中不犯”。“特犯不犯”是“断断不使其间一笔相犯”、“无一笔相重,一事合掌”,归结起来还是“不犯”;而“犯不见犯”则进了一层,它是在“相犯”的前提下又能做到“不犯”,是“犯中不犯”。要做到这点也就更难,但((红楼梦》的作者却毫不费力地做到了。比如,第三回中写黛玉刚来贾府后去拜见两个母舅,本来,都是写黛玉去见舅舅已有重复之嫌,可作者又偏偏都写成没有见到,这就是“相犯”了。但在这“相犯”之中作者又写得迥然不犯:前者见贾赦没有见到是贾赦“暂且不忍相见”,是能见而没见;后者见贾政又没见到是贾政不在而不得相见,是不得见而没见。前者去见舅舅是由舅母领去的,后者不得见而返,是由舅母领回的,这又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再如前文我们所举的许多例子,既有黛玉论诗,又有宝钗论诗;既有宝玉为晴雯留她喜欢吃的东西,又有宝玉为袭人留她喜欢吃的东西,且又都让李婚婕给拿走或吃了.,等等,也都是这种同中有异,“犯不见犯”、“犯中不犯”的很好例证。其实,正如前文所说的,这种“特犯不犯”、“犯不见犯”的情节描写的对比艺术,只不过是《红楼梦》艺术特点之一的对称中的一种而已。对称是《红楼梦》的一大特点,也是曹雪芹有意追求的一种审美情趣。
一、《红楼梦》全面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文化
很多人都读过百科全书,在我看来,《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包罗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基本层面。《红楼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再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是读不尽的,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之所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和探讨的热情,是因为它包含大量的信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研读《红楼梦》,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它集中反映了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部小说所难以达到的高度。
二、《红楼梦》寓意丰富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拟人化,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某种深奥的生活哲理和教训。寓言不止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能读懂寓言深意的恐怕还是阅历丰富的成人。
《红楼梦》的故事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看小说的第一回,作者是这样写的:女娲当年炼五彩石补天,在大荒山无稽崖下面炼成了高十丈、方二十四丈的五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但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正好只剩下一块没用上,这一块顽石就被丢弃在青埂峰下,再也无人过问了。因为一念之差,才引出后来十九年的历史和一百二十回的故事。作者又在第一百一十七回中写宝玉与和尚的谈话:“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那里来的?”宝玉一时回答不上来。那和尚笑道:“你的来路还不知,便来问我。”宝玉本来颖悟,又经他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又听到那僧人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早该还我了。”我们怎样来看待这段话呢?不知道自己底细的人,并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是自己的一念之差。宝玉当听到那和尚所说的话,才知道这样不幸的生活是自己所造成的,而想逃避也由不得自己了,所以才有后面还玉的举动。
三、深刻揭示了人生和社会的悲剧
我们看故事总是习惯有一个完美的结果,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多以悲开始,以欢结束,由离开端,以合收束。从唐代的传奇开始到宋元明清时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也大都是以坏人得到惩罚、好人得到富贵、冤屈得到昭雪、夫妻得以团圆结尾,有一个读者期望的圆满结局。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极少有悲剧,更少有真正的悲剧。但《红楼梦》却不是如此。《红楼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悲剧性,这是它与中国其他大多数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它是由大观园中众姐妹的聚会开始,以众芳凋零、人去楼空、花落人亡为结局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几乎都是失意的。宝玉对生活彻底绝望出家做了和尚,黛玉在爱情上不能如愿,抱恨而亡;宝钗虽然得到了宝玉,但只一年就守了活寡;“凤辣子”在贾府曾一度大权独揽,威风八面,但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贾府虽曾一度蒙受浩荡皇恩,门庭显赫,“金银满箱笏满床”,到头来却落个“陋室空堂衰草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除主人公以外,凡是书中的人物与生活的欲望都是有联系的,都是以苦痛开始结束。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等人,看似神人,遥不可及,但又何尝没有生活的欲,何尝没有苦痛,而书中既不写他们对生活的欲,那么他们的苦痛就不便写明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再看我国传统文学,以皆大欢喜为宗旨,善人必让他有善终,而恶人必定得到惩罚,这也是我国戏剧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山水、建筑、植物、匾额楹联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这是红楼梦中贾元春游览大观园之后所题的诗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宝黛读西厢的桃林,黛玉葬花的花冢,湘云醉倒的芍药园,宝钗扑蝶的滴翠亭等,令人赏景追情,感念红楼中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仅反映了曹雪芹的造园思想,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造园艺术。
一个优秀的园林,是靠各种园林要素的合理搭配而成。下面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谈一下山水、建筑、植物、匾额楹联等各要素在红楼梦大观园中的运用。
1 山水要素
中国传统造园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画论》云:“水令人远,石令人古”,“胸中有山方能成水,意中有水方许作山”,“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刚”。山与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很早就积累了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构成了“山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我国悠久的古代造园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1山石
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描写,为此,又常称之为“假山”。《园冶》说:片山有致,寸石有情。秦汉的上林苑太液池,营造“一池三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
大观园中的假山的营造手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造园手法。第十七回: “开门进去,只见一代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远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是园林中障景的手法。“往前一望,见白石棱,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充分体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1.2水
与山石一样,水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山得水而媚。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
大观园的造园设计遵循了我国古典园林传统的理水原则。造园时从园子的东北角引进活水形成沁芳河,弯弯曲曲的绕大观园一圈,最后从东南角流出园外。在细处也充分考虑水元素形成的园林景观。“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缝之下……俯而视之,只见清溪泻玉,石磴穿云;紫菱洲、藕香榭一带也建有池塘渔港,第四十回写道,“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兴。”
正是山与水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遂建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大观园。
2、建筑
古典园林中,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建筑单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等周围环境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特色。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功能。
大观园不是一般的私家园林,而是为元妃省亲而建的,相当于皇家园林的一种。大观楼背靠大主山,为水所抱,俯瞰全园,巍峨壮观,豪华壮丽,“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轻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头”。形成主体建筑雄伟,四周建筑衬托的皇家园林格局。
滴翠亭“四面是游廊,盖在池中水上,向东是门,三面皆是雕镂子糊着纸”;如沁芳亭“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园中还有廖风轩、秋爽斋、潇湘馆、藕香榭等建筑。又融合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此外,大观园里还利用了舫、廊、桥等建筑形式,以及园门、漏窗的巧妙配置。园路设置合理,游玩便利。
3、植物
在《“造园”词义的阐述》一文中曾对“园”做过引证:“种果为园”;“园,所以种树木也”。植物是园林艺术构图的主要组成元素。植物四季变化的季相景观,植物本身的形态美、色彩美、风韵美的观赏特性及其景观作用是园林造景有生命的题材。
大观园的植物种类繁多,树木花卉有翠竹、梨树、芭蕉、杏花、桑树、榆树、桃树、垂柳、牡丹、芍药、蔷薇、藤萝、荷花等等,不胜枚举。潇湘馆里栽植湘妃竹,竹尾森森,竹叶斑斑,恰好代表了黛玉经常洒泪的特性;秋爽斋里种植芭蕉,代表了探春性情豪爽,才自精明的品性。正是因为这些植物,才使红楼梦的人物更加丰满,使大观园更加美丽。
4、匾额楹联
匾额多为长方形,横置门头、墙洞门或山石等上面,多为景点的名称或对景色的概括、赞美、通常是三字、四字。楹联字数不限,讲究平仄对仗和意境情趣。楹联要与匾额相配,题在门、厅、堂、亭、榭的墙石、楹柱上。匾额楹联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在园林中往往表达了造园或园主的思想感情,丰富了园林景观,唤起了观者的联想,增加了诗情画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就写到:“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大观园中的匾额、楹联极多,题写在不同的地点上,精炼准确,充满诗情画意。如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材题对额,”大观园山口处有一块“镜面白石”,后题上“曲径通幽处”;稻香村题在门口处的“石碣”上;题在酒幌上的是“浣葛山庄”。稻香村的是“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蘅芜院的是“吟成豆寇诗犹艳,睡足奢靡梦亦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匾额、楹联,才使得大观园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我们对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结语:园林中的上述要素,孤立起来看都不愧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体现了造园家的独具匠心和审美趣味。但是,这些要素质有根据不同的地势和环境完美、和谐的结合起来,色彩鲜明,景物突出,营造别致的意境,传达特定的感情,方称的上是园林胜景。正是因为这些景观要素在大观园中的完美结合,才使得大观园成为我国园林建造的艺术总结,代表了当时园林的最高成就。
参考数目:
[1] 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岳麓书社,2005年5月
[2] 郭毓玲 南方都市报 2002年01月
[3]彭凤. 四川园林的置石艺术. 中国园林[J],2003(2).
[4] 潘运告 宋人画论――中国书画论丛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10月
[3] 任明华,红楼园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5] 王晓俊 风景园林设计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1月
[6]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