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教育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整体效果。一张画整体效果表现的好,在于作画时牢牢树立整体观念,形画的准确与否也在于整体观念知否强烈。整体观念是指思想认识上,要明确画画是一个由点线面明暗塑造的各种各样的形体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关系协调的的整体。一个物体的形虽然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但是局部整体的正确是建立在整个形体比例、位置正确基础上的。单个物体正确与准确又是建立在画面物象关系的总体正确基础上的。作画的每一环节以及处理画面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应从整体出发,服从整体,是在确立整体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树立整体观念,作画时才能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常见的用以具体把握事物细节特征和发展动向的主体性知觉活动。学生不会观察写生对象,也就不会观察自己的画面,绘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十分重要,它决定作品的优劣和学习的进步幅度,整个画画的过程就是改变中学生据不观察的习惯,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过程。人的眼睛在观察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观察范围,这就是视域,按照观察活动的双重性分析,视域具备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双重对立统一关系,即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之分。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方法。也就是从整体出发在保持整体感的前提仔细观察。例如,我们看一个人,由于观察的心理习惯,首先被其五官相貌及体型所吸引,这就区分了主次,眼睛在顺带看一些其他的局部细节,留下的是整体特征的印象,这便接近绘画的整体观察。但作画时仅停留此还是不够的,如此人的耳朵可能没注意到,脚上的鞋子可能没看清,以及衣纹特点没注意等。而在画此人的时候都要画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局部也要观察得到,而这些局部表现到何种程度视主体表现的如何而定。
三、掌握比较的作画方法
观察意味着比较,画画中的比较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间的特征比较
通常一组静物中会有一个大的主体物,旁边有其他小的主体物,如一个矮陶罐旁边有个啤酒瓶,常见的苹果的造型跟梨的造型、橘子的造型有什么不一样。初学者看到的往往都是圆的,怎样让他们区分出具体的细微差别,一个立着的苹果跟一个躺着的苹果有什么不同,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呈现在画面上的又是不一样的盒子。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仔细思考揣摩。
2.比例位置的比较
一幅完整的素描静物既要考虑到每个物体的大小比例,同一大小的物体前后空间不同呈现在画面上近大远小的关系。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应注意立体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视变化中的比例关系。要致意在相互比较中抓住物像的比关系,特别是大的、整体形象的比例关系,而不应停留在局部去过分计较烦琐细节的比例。初学绘画可借助工具测量的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准确,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应逐步抛弃这种方法,着重凭感觉、眼力,*比较,训练观察能力的准确。
3.明暗色调的比较
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光源的强弱,距离光源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会使物像呈现不同的明暗。光是物体明暗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物体明暗变化的外在因素在一定的光线下,明暗变化是由形体的机构起伏、转折而产生的。因此,明暗在任何时候都只属于特定的形体结构,回明暗的调子变化也就是在表现结构的起伏转折变化。结构是内在的、本质的因素,明暗是外在的,表象的形式;形体结构需要通过明暗来表现,而明暗关系中又处处体现着内在的形体起伏和结构变化。。
4.虚实关系的比较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政治课;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特别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更是为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成为许许多多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完善中学政治课教学。
一、要明确认识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极其重要性
中学生所处于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行为习惯、性格特质,品格意识、思维方式的形成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不太稳定,所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思想的毒害,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具有阶级性、思想性、社会实践性、价值引领性和现实超越性的课程,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领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传播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其阶级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有效地抵制不良信息给学生造成误导,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任务目标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也倡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时期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就理解为“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强化学生对主流价值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些作为公民所共有的基本道德和文化素养,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注重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无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培养人的现代公民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基础教育改革已近推行了许多年,但是在现今应试教育事实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各个方面依然面临众多问题。
(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情感价值的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强调工具理性,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关注,只是一味的关注于和考试相关的知识的强制灌输,要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台上空泛的讲授,要么是学生在课下极不情愿地背诵着枯燥的书本知识。这样一味的追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机械的记忆,而完全忽视了情感价值和道德体验等实际内容。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可怕的后果,比如某些成绩好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些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
(二)教学模式单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互动关系。而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的时候强调的都是教师主导下的那种不科学的“灌输”。思想政治课教师高高在上,自己说的天昏地暗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不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接受,只是一味的用教师的权威强迫学生要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完全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规律的。
(三)课堂教学多是空洞的理论,而忽视生活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从来都不是一门和现实生活毫不相关学科,恰恰相反,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而在大多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总是得不到重视,这一方面导致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也不易理解。很难使他们引起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违背了课程“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基本理念,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实践活动。
三、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角,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主体性,同时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又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双方共处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另外,要做到“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与生活相统一,即所谓的“生活体证理论,理论提升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才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时代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要求我们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从传统灌输式教育变成为启迪式教育,从定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性的学习”。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等,这个过程中要在坚持教师主导性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和学生互动,同时引到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角。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氛围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下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认识,指导学生以后的实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 学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意义
追溯中外教育史,“钟摆”现象似乎是热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们不可规避的事实。学生作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时隐时现,看不见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时下,我们的社会、教育部门等都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学生主体性体现是课改的实质和关键。
2 告别传统教育的必然
传统教育是看不见人的教育,我国自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强调“双基”, 希望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讲解到位,线索明晰的知识结构是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诵、默写、复制到卷子上都不成问题。
无学生的课程内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无人的教育致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句空谈。警醒于人才培养的缺失,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正在发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温情,以数字和符号演绎的知识点才具有意义。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个大写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3 新课改的根本体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无人的现象而展开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手段,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的重点,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指向,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会促进课程以人为本的走向。
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体现,影响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自始至终显现。在课程编制环节,我们倡导集体审议,其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是学生也以编制者的身份建言献策,但大多时候,学生和其他编制者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是借助课程内容完成的;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中,新课改主张三维课程目标,而这需借助课程内容实现,没有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的如何完美都将落空;课程实施是课程内容的实际展开,新课改倡导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打破n程、教师、学生线性的关系,改为两两交叉互动的关系,如果要保证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成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给予学生一席之地,否则学生发出的声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实际效果的手段,课程评价在逐渐地走向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之路,这也是与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相一致的,只有课程内容中有了学生,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才可见学生。
4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主要特征
4.1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不要单纯追求学科的逻辑顺序,而是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只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体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结合,才能发挥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在人的发展中基石的作用。艰深、晦涩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外在于学生的,我们不能寄予用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科结构的内化,这无疑是用糖衣裹着炮弹的做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彼此关注促进了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内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总之,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其最近发展区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价值。
4.2 课程内容的拓展性
课程内容的形成在从形式到实质地对学生发生作用时,学生的知识意义的个人建构是关键。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外,还要整合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习得知识的网状结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走出狭隘的线性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教师仍纠缠在原学科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点的顺序,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前后贯通。所以,我们在化学课上听到的只是化学术语,在物理课上听到的只是物理语言,在数学课上听到的就只是数学声音,等等。学生的学习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满足单一学科兴趣的同时,令学生费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有价值的问题却少得可怜。
4.3 课程内容的研究性
课程内容并不是静态的、符号性的,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点。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的一部分应给学生留有研究的空间,适当引入前沿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前沿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研究问题的观点、态度和方法,谋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及时更新内容,把握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弱课程育人的滞后性,使今天的课程更好地体现超前性。课程内容中非预设的一部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调动起来,通过质疑和阐述个人观点,学生的研究意识、习惯、能力也发展起来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课程是研究性的课程,当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内容面前时,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及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倡导交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再教给学生问题,可我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基础教育的学生“没有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是“没有问题”,长期的无问题式教育,致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习惯了默认,也习惯了沉默。高等教育的问题要在基础教育中解决,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特点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
5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策略
5.1 改变传统的知识观,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等同于知识、等同于知识的载体形式――教材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本体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讨论知识的,它是就知识论知识的;而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钟启泉在2007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这样界定知识:“知识是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课程内容的形成如果走本体论知识的路线,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就是线性的、严密的、逻辑性强的僵化的知识体系,这就像枷锁一样束缚了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了课程内容设计者在进行内容设计时也会从三个来源进行权衡,其一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较之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在预设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也是最难把握的。
只有观念先行一步,改变本体论的知识观,确立主体论的知识观,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的逻辑顺序永远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顺序,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显现。同时,主体论的知识观也是动态的知识观,师生面对的课程内容均是不确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师生也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是师生行使设计者的权责所在,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会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狭小的课堂注定演绎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师在预习和复习指导时也是简单布置学生去看看课文,牢记段落大意,或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等等。这恰恰从反面夸大了预设的课程内容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去做的不应单纯是从文外获得问题,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发现问题,问外探讨答案,甚至是没有定论的,这才是预习和复习要做的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做一些问题卡片等的习惯,课后查找资料,再进一步补充、验证。有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课程内容,无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将把学生带到无限的知识殿堂中去。
5.3 交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除了强调学生做得多之外,学生还要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在说的过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维的技能,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同样是学生作为课程内容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经验是课程内容之一,经验的历程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也不提倡学生说得太多,对学生的经验并不予以关注,而经验体系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经验进行关注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沉默是教育的悲哀,学生就文本展开的质疑、讨论是师生平等的体现。话语权从教师手中转到学生手中,有助于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完成知识的个人意义建构时,在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言语时,知识就生动了。
[关键词]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
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
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三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素质教育;主动性;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n and Quality Education
Huang Yao
(Baise Electrical&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Baise5330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been widely popular,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by the progres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and explored how to help students learn computer education initiative,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us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Keywords:Quality education;Initiative;Comprehensive quality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各个领域都可看到计算机的身影,但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缺乏却给这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困扰,市场的需求为职校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现在职校生的生源水平普遍出现下降趋势。很多毕业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对现在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蕴于平常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编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
编制教材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趋势,也要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同时也要对教材的基础性、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方法要阐述准确;在内容和使用的环境上体现先进性、应用性。使学生既能学到全面、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够反映其最新的发展与应用,掌握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研究方法,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服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时状况,有较好的层次差别和针对性。不仅设有主教材,还要有相应的辅助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包、教学网站等,构成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始必学部分和提高部分,这样及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也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满足立志于升学深造的学生与毕业后从事技能型职业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计算机教学往往以教师课堂传授为主,学生与教师缺少交流互动,学生动手能力往往很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要学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之下找出解决办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在学习中的探究,创新能力。
(二)自主---协作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更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与发展。
1.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学生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获得帮助的关系,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跟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项目教学法往往通过情景设置、操作示范、独立探索、确定项目、协作学习、学习评价等6步来完成。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学生独立思考,研究讨论努力完成工程项目。
三、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由愿意为共同的目的、教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想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大家彼此信任、形成合力、取长补短,营造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能够带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团队会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将来工作的需要,实事求是地为学生作出规划,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能承担本领域中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任务。
青年教师课堂上的主力军,但目前状况是青年教师过多,骨干教师少,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教学任务繁重,并且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经验急待提高和积累。因此教学团队的老教师可以承载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老教师应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对听课中发现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具体点评,比如,讲课的目的性要明确,课堂气氛要活跃,课堂语言表达要清晰,语速要适中等等;青年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反复听课、实践、调整和品悟,在短期内使自己教学方法走向成熟,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四、注重信息道德
很多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比较淡薄,信息知识欠缺,虽然对信息技术持有肯定态度,但这种态度并没有上升到自觉的程度,还没有把对信息的需求、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转化为有意识的行动,并且信息道德不够好,绝大多数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达不到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制定计划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作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它计算机犯罪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洁身自好,加强自制能力。对于易受网络上不道德思想干扰的学生,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对他们耐心说服,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五、结论: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为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需要全体职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蕴含素质教育于平常的教学中,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具有能立足社会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兰.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与教育部职教司刘杰副处长对话[J].计算机教育,2004,(11):6-7
一、以身作则,用榜样诱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是学生中较为完善的偶像”,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学生只有不断地看到优秀的美德在自己敬爱的老师身上出现时,才会信服、才会仿效。常言到:“道理能说服人,而榜样能激发人”,只要从身边的琐事做起就能达到以小见大,推而广之的效果。
如:当你走在教室中发现地面上的一片纸屑、一块果皮、讲桌上的一抹粉尘,你弯腰拾起和擦掉粉尘,这时不用任何语言学生就能对你刮目相看;再如,关掉别人因疏忽而没关的水龙头,能节约水资源;还有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植树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劳动,并以“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为主题开展讨论,最终的收效,不言而喻。类似这样的教学点滴如天上的繁星不尽计数,我相信,寓教于乐、美化环境的教育最终会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蓝天。
二、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环保教育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化学教材在注重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能体现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进行有关“酸雨”的教学时,重点讲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业的酸性气体(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上的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结合我国各省多“酸雨”可使水质恶化、毒害水生物及鱼类、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通过对“酸雨”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设想采取那些措施减少和防止“酸雨”现象的发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等都可能产生,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污水乱流、毒气乱冒的现象很容易发生,这是教师“现身说法”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时机。
1.用最少量药品,获取最佳效果,减少废物的生成,提高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能增加直观感性认识,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清晰的实验现象,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物质,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要力求用最少的药品,获取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废气、物。例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对于硫粉的取用量必须限制,取太少不能观察现象,取量太多就易产生较多有毒的SO2气体,此实验如果直接进行,SO2气体必然会扩散到实验室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假如我们对这一现象不加重视,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养成对环境漠视的态度,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应明确他告诉学生为避免环境污染,做这个实验时应在瓶底先放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达到吸收有毒气体SO2之目的。
2.正确处理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以减少废弃物,对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绝不能随意乱丢,造成环境污染。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物可做钾的焰色反应,或用于花、草、树木的良好肥料,从而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第二课堂中的环保教育
通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活动在环保第一线,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处。如在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后我们组织学生对雨水、工厂废水、民用废水的pH测定后进行比较。得出被污染的水很难净化。又如我们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每个家庭、学校、城市街道进行排污调查。针对我县白色污染的主要品种、产生量、有哪些危害、如何清运、对本地生态有什么影响、回收价值如何、回收情况如何等进行重点调查。让学生以“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为题写出书面报告上交。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再如到我县域内的焦化厂、化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过程的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在生活中收集废电池,垃圾要分类,煤炭不露天堆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的洗衣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五、结合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来进行环保教育
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中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所认识,但对为什么会发生污染,怎样减少污染知之不足,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补上环保教育这一课。
我们在介绍CO2的危害时。强调大气中如果CO2的含量过高,可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CO2在空气中含量占0.03%是安全的。若CO2占到10%,就会使人畜失去知觉。若CO2含量增加到20%,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瘫痪,几分钟就会窒息死亡。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一是采取防止措施,减少人为排放;二是要大力种树,种花靠绿色植物来净化空气。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SO2、HF2、NH3、Cl2等。因此,在城市里大搞绿化建设,多种植花草树木,是抵御CO2污染的有力措施。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以教学秩序的维护者自居,学生自主性被严重压制,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也非常被动。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学管理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和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来说,高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评价,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科学进行教学内容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利因素,打造教育合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情景教学、课外教学实践突破传统的校园教学的界限,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培养其学习主体意识。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等级式、扁平式教学管理结构,是长期以来高中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学生处于教学管理金字塔的最底层,其兴趣和要求常常不受重视。教学的高级管理者与基础管理者、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相对僵硬的状态。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也习惯了各自为政、不过多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育界一致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完善,也是优化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鉴于此,高中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学生情感和心里需求,尊重学生人格,不以权压人、以威欺人,允许学生犯错,不歧视每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具体到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但要能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帮助还要有度,如学生能自己完成的任务或学生通过努力去完成且对学生有所帮助的任务,教师就不要插手;学生力所不及或根本就没有想到、无从下手的地方,教师要适时引导,确保学生能在教师帮助下提高自我认知和监控能力。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学生管理 课程改革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辉.E-Learning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特性;创新教育
由于办学性质和指导方向不同,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较普通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长期以来,受到一些社会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不少在职教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授课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偏差,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悖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良倾向。突出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一直认为,语文是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各级各类升学考试或晋升考评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不愿服务于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二是一些工作在职业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根据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忽略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思维和授课方式,将偏难的或实际用处不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这些不良倾向,影响极大,后果严重。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趋势,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立足于职教和学生的实际,突出职业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特殊功能。
一、明确职业教育目标,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职业中学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学习基础差、兴趣低的实情,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在学好基本实用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这样,语文教学在学生专业技术科目学习中的辅作用才能够突显出来。
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语文学习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科目提供借鉴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联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程度,研究、制定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使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性、启发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技巧,有意识地在学习自己专业技术课程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从而使语文学习方法能够为专业课程学习所借鉴。具体来讲主要有:
1 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作为课堂组织者一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创设情境,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思维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目标明确但没有也不需要有固定答案的训练题,这是课堂中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定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还可以用情境激趣、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开展以听说训练为手段、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
许多职业中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扎实,致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在公开场合不能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目的。因此,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听说训练。这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由此,语文教学的工具得以充分发挥。
四、注重写字、写作练习,培养、提高书写能力和从业技能,为职业技术人才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职业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低下,写出的汉字不规范,甚至令人无法辨识,写字速度很慢。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写字训练;对书写能力进行考核分级,纳入学习成绩或技能考核标准;举行各种书法竞赛活动等等。这样,才能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并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应该明确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和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专业课程的角度,积极挖掘教材中应用文体写作的实用性内容,或者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一些适合学生从业需要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技能。
五、倡导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为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文化素质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