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的劣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政策监管
根据国务院直属部委机构的职能划分,国家将信息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分别交给工信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管理。由表1可以看出,在IPTV的监管方面,国家广电总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关于节目制作和运营方面的监管,对IPTV的发展影响重大,随时都有可能出台新的规定,影响整个IPTV的发展。
1999年,国务院就明确规定,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要“继续遵守电信部门与广播电视部门的分工”。按照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 2004年10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规定从事IP电视、手机电视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按照《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第39号令)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005年5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总局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规定从即日起对全国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单位进行清查,符合申请审批条件的需报送国家广电总局,未获批准的停止违规开办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开始整顿IPTV市场。
按照目前的政策要求,IPTV业务的经营需要办理四张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ICP证、移动增值业务许可证),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发放,提高了IPTV业务的准入门槛,同时政策的监管也在加强。
增强跨行业
合作运营
2005年,广电总局正式发文,将首张IPTV新牌照发给了上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电信及中国网通与上海文广合作,在广东、上海、辽宁等地进行了商业化运作; 2005年年初,长虹与中国电信签订IPTV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双方在IPTV领域的合作意向,展开从IPTV终端到渠道的全方位合作; 2006年,中国移动和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凤凰卫视)签署战略联盟协议,中国移动与凤凰卫视将在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在2005年年末,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就纷纷开始集中发力,开展IPTV相关的设备测试、网络建设招投标、业务试点与商业试运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国电信启动了5省市17个本地网的IPTV试点,中国网通也宣布将IPTV试点城市从1个扩展到20个。同时两家电信运营商也积极筹备与获得第二张IPTV牌照的央视国际进行合作。
在跨行业合作运营方面,电信与广电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技术先进,已有的网络设施完善,已形成全国性网络; 资金比较雄厚,有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各省公司拥有决策权; 宽带用户基础比较大,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拥有处理交互式媒体的丰富经验和运营经验。
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例如目前宽带技术存在速率低、带宽小、出线率不高等缺陷,无法满足大规模IPTV业务需要; 网络上支持组播协议的路由设备数量有限,开展直播业务复杂; 缺乏视频内容资源和媒体运营经验,没有取得IPTV牌照; 无法提供高度清晰图像的编解码格式。
与电信运营商相同,广电的优势在于: 其主管部门是IPTV的主要监管部门,可利用国家对数字电视普及的政策助力; 拥有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视频制作经验和媒体运营经验; 已有有线电视用户基数巨大,网络带宽资源丰富,很容易开展直播业务。劣势则在于: 现有的电视传输网络主要采用HFC网络,单向缺乏交互性; 基础传输网络没有形成,没有完整的省级运营网络,各地各自为战; 缺乏相关辅助内容和交互式内容的制作和运作经验; 现有业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比较单一等。
互联网视频
渐成气候
目前,互联网视频行业在我国正处于激烈竞合与规范化的阶段,市场格局未定,发展较早的视频网站对流量的吸引能力越来越强,但绝对的市场领导者仍尚未确立。更多的视频网站处于低层次的运营,知名度低、用户量少、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对视频用户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由于各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同质化程度高,兼之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变数,互联网视频运营商难以出现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网站,仍将维持目前的寡头竞争格局,但竞争形态已逐渐明朗化。
当前互联网视频运营商主要划分为四类企业: 视频分享网站、视频点播/直播类网站、P2P播放平台,以及视频搜索企业。内容提供商在互联网视频产业链中处于中上游,是视频行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视频网站的内容提供商有以下几大来源: 传统的电视台与影视公司、唱片公司,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或个人等,对视频网站来说,网民原创内容也是其视频内容来源的重要途径。目前,一部分传统媒体内容提供商开始涉足网络视频平台的组建与运营,视频制作公司也开始进入视频点播领域,内容提供商向视频运营商转化的一体化进程明显。
而目前电信运营商介入互联网视频业务领域的趋势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直接与电视广播媒体等主流内容提供商合作,利用电信运营商在网络方面的优势构建业务平台和应用,由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开展全方位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合作; 另一种是以中国电信为代表,与互联网视频运营商进行视频分享方面的合作,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资源、存储、以及已有的宽带用户资源,由视频运营商提供应用和内容,通过品牌层面的合作共同拓展互联网视频业务。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逐步介入,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更加增强,互联网视频作为重要的互联网业务将会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宽带用户的不断增加,视频质量将会不断提高、视频播放终端将会更加丰富,而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电视媒体的广泛合作,将使内容资源更加丰富。
新媒体整合成趋势
传统媒介将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主动或被动地谋求多媒体化经营,以求实现自身和依托于网络的各类新媒介之间的整合,这其中包含传统电视机构利用IPTV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视频多业务应用,传统报刊机构形成报业集团发展互联网网站经营。
新媒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网站,充分利用自身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发挥自身多媒体性、强互动性等先天性的长处,通过整合获得采访报道权,以及内容渠道上的突破,以摆脱传统媒介内容控制。
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趋势可以看出,目前媒体整合发展到了更深入的层面,即媒体的组织结构性融合,这种组织结构性的融合使同一个传媒公司或者集团旗下同时拥有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各类形式的媒体在统一的发展目标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容的共享,这些媒体平台之间能够分工协作,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获取利润。
组织结构性融合的实质是不同的媒体之间所有权的整合,不再仅仅是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整合后的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网络作为载体平台和发行平台,最终通过各类不同的多媒体终端设备呈现出来各种媒介形态。
[关键词]第五媒体;手机报;3G
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媒体是迄今整合了最多传播元素形式及内容的传播媒介。最初的手机实现了走路与说话同时进行。随着短信的推广,书信这一古老媒介成为了手机媒介的新内容;此外,手机由于其沟通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后的第五大媒体。手机报就是整合了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伴随着3G时代的来临,3G手机也将会实现数据、图像的实时传输,电视及电影最终也会被手机改造了。因此,手机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
一、当前手机报的发展环境
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和其他与手机相关的无线增值业务更是成为媒体和运营商的关注热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2月的《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手机报用户普及率达到39.6%。各大报业集团、报社为了抢占新兴的手机市场,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报,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已推出包括新闻、娱乐、体育、财经、健康、饮食等方面内容的手机报约1500种。同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报业成本压力逐渐加大,这让报业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来应对当前形势。面对这一局势,数字报业,尤其是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谁能在这一市场中拔得头筹,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控权。
二、手机报的优、劣势
每一种报纸都有核心的特点作为其经营和发行的基础和根基,手机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手机报作为新兴媒体,丰富了传统报道手段,并将成长为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和舆论阵地。
2005年第5期《南方新闻研究》所刊南方新闻网陈谷川的文章认为,“作为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的通讯终端,手机无疑是当今和未来的新闻传播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
手机报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电信运营商将报纸提供的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另一种是WAP网站类型,手机报订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目前,国内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彩信模式,并通过彩信向WAP延伸。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各类媒体的大战中,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也成功参与到“两会”新闻报道中。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特刊《两会手机报》,3月3日~3月12日第一时间连续直播两会盛况,图文并茂,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陈光裕介绍新华社手机短信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我们不是当成一个项目来做,而是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形式和手段来做。目前手机短信是一个新闻舆论阵地,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必须占领这个舆论阵地引导舆论”。
2.手机的小巧便携使手机报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便捷性、实时性和动态性。
时效性强,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身携带,所以,手机报编辑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刷和发行两大环节,而且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报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手机报可以像网站一样实现新闻的动态传播,用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随时关注其事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触新闻事件。
对手机媒体认识并将其信息传播功能运用得最早的,还得数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短信传播。2003年2月1日22时32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16分钟后,新浪网把这则新闻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万千客户,开创了国内手机传播新闻的先河。直到23时50分,央视一套插播了“哥伦比亚”号坠毁的新闻,比短信晚了一个多小时;而纸质媒体要在第二天才刊登此新闻,其速度绝非以时分秒计算,而是以“天”来算计的,优劣一望可知。
目前很多重要新闻都是由手机报抢先的,如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开闭幕及多枚金牌的诞生、西方金融危机及救市行动、中国促进内需举措、我派专机赴泰接遇险游客、重庆化解出租车罢运风波等等,手机报都几乎实现了在第一时间,几乎都抢在了其他纸介媒体的前头。由于它每天包括早、晚两报,在时效上不仅具备与其他日、晚报竞争的条件,而且因其省略了印刷、运输、发行等许多环节,信息的处理和更为便捷,真正做到了许多报纸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切实做到的新闻滚动。仅以2008年11月29日的手机报为例,早新闻发了《我国将派专机赴泰接同胞》,晚新闻紧跟着报了《首批滞泰旅客今抵沪》,这是其他任何一张报纸难以独立完成的。
3.手机报具有多媒体优势,能融合图文声像多种传播格式。
手机报所发送的新闻,不是短信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这样,用户不仅可以去看、去听,而且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新闻的多维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多媒体功能将会更加强大,为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虽然手机报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也存在不少劣势。这些劣势将会阻碍和延缓手机报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屏幕过小,阅读不方便。
手机自身的设计也制约着手机报的发展。目前手机屏幕一般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一份手机报的字数通常都在4000字左右。要想看完一份手机报,读者需要翻阅几十次,阅读起来十分麻烦。人们习惯于宽屏和浏览式阅读,对于狭窄视觉范围内的频繁翻页阅读,人们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2.为争取时效及取悦读者、吸引眼球,有些报道内容措辞不够严谨、缺少可信度。
手机报在有些时候,为了争取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会一些还并不确定信息,影响新闻的价值和媒体的可信度。如《二手房改革或将调整》、《传首富黄光裕被拘查》、《可能再被声押》、《成品油或降5角至8角》等文含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应当核准后再报为妥。
又比如在报道某些明星花边新闻时会使用一些有不良倾向的词语,《李嘉欣许晋亨完婚》一文中,连篇是“富家公子”、“价值七亿港元的大豪宅”、“婚宴开支超一亿港元”之类的词句,易产生负面影响。
3.手机报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手机报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新闻原创性较差,缺乏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内容绝大部分是报纸的翻版,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因此目前的手机报说到底只是一种报纸摘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纸。
三、趋势前瞻和预测
随着众多新媒体的“粉墨登场”,对于日益细分、更加专业化的受众群体而言,手机媒体也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增强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特别是未来3G的广泛应用,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3G网络主要是加强了对数据通信的支撑与管理。3G的建设将为移动无线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硬件平台。?在3G牌照发放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公布了2009年3G网络建设计划。预计2009年中国移动将投资588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约6万个,此举将使TD-SCDMA网络基站总数超过8万个,实现网络覆盖238个地级城市的业务热点区,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市将实现全覆盖。中国电信计划将于2009年3月底前在100个主要城市提供3G服务,7月将在全国开展3G服务。中国联通计划2009年上半年将在全国55个城市开展3G业务。
作为手机媒体中重要的一员,如何利用好3G的资源,进一步促进手机报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值得重视。
整合内容,开发订制手机。目前大多数手机报还只是把传统报纸或网站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但那些长篇深入报道的形式由于手机报屏幕较小,并不符合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因此目前手机报的内容除了时效性之外,内容本身并不足以吸引人。所以手机报的内容更应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以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清楚的意思,用户若想了解更详实更深度的信息可以链接信息之后提供的相关报纸和网站,形成手机报与传统报纸、网站的良性互动。3G网站型手机报可以使用户快速上网获取资讯,WAP版手机报上网造成的阅读不便随着3G时代的到来也将不再是问题。另外,为方便阅读,可以开发更有利于接收及浏览手机报的浏览器,并嵌入到手机上,作为手机报专门订制的手机投入到市场中。
细分受众,创新服务。手机报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读者群,必须建立独立的采编团队,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形成比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手机报决不能只是传统报纸概念的版,要从内容上创新,适应自身小屏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应根据定制用户和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信息,研究用户市场,细分用户群,收集用户对不同信息的喜好与需求,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精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让用户自己选择内容、版式、色彩,甚至发送时间等,不断满足读者增长的需求。新晨
开发形式多样的特色广告。多媒体广告日益增多。手机报广告的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它们可以根据广告创意需要进行任意的组合创作,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制作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广告。例如,可以做成图片方式的电子折扣券,供用户下载出示使用的消费凭证。也可以用户短信方式的互动地址,例如发送A到指定端口号,实现招募会员的目的。还可以设计一些例如参与好友转发等互动逻辑,达到激励用户的参与热情及实现病毒式营销的目的。手机报广告的表现形式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手机的特性,达成与用户的有效互动,达到区别于传统媒体方式更好的互动效果。
四、结语
虽然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已有几年时间,还在蹒跚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从技术到内容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随着技术的完善、政策的完善、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必将迎来飞跃发展的春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报将形成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个性化的服务,影响越来越多的用户,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而报纸出版业将因此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国际新闻界,2007,(3).
手机动画观看的最大优势就是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几乎人人都拥有手机,而未来市场,手机的功能向多样化、集成化发展,也就是说,电视手机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覆盖面广的广告就是产品经销商的绝佳选择。
手机动画最大的劣势就是它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给人提供优起的视听环境。
一种传媒方式要向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尽量规避自己的劣势,手机动画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良好的广告媒体。
关键词:手机动画形式 3G技术 手机电视 媒体营销链
动画作为一种媒体表现形式,已经出现在多种传媒之上:电视、电影、网络等,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一种更新的表现形式――手机动画。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为动画的表达与传播创造了更多的方式,同时,也在促进着动画的转变。不同的媒介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如何能够运用其优势来展现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是动画能否在这种媒介上立足的关键。
手机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已经伴随着中国手机的高速发展,出现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手机动画的形式有哪些?手机动画作为一种动画形式,它有什么特点?手机动画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如何?这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手机动画目前存在的形式
彩信。这是一种基于第二代手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机短信息方式。
手机彩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缩写为MMS,意为多媒体信息服务。它不同于短信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手机彩信在技术上也有别于手机短信,它是在GPRS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来传送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手机彩信业务可实现即时的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到互联网或互联网到手机终端的多媒体信息传送。
这种彩信业务在目前的中国是属于付费业务,也就是说传送彩信是需要一定费用的,而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彩信业务能够支持的动画方式通常也只有两种,一种是图片G1F格式的动画,这种格式的动画通常只有几秒钟,只是在一张图上有一些简单的图形变化,有时候会有一些简单的音效;一种是Flash,或者其他视频格式(AVI、WMA、MP4等)的视频动画,这种动画与GIF动画相比,时间可以延长到几分钟,而且有一段比较完整的动画剧情,音乐、音效、对白等都是可以存在的,但是由于传输技术的限制,一个彩信最多只能容纳几十秒的动画。
手机屏幕保护程序。手机屏幕保护程序是指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目的在于保护手机屏幕的一种画面变化。也应该可以列入手机动画的范畴,虽然它基本没有剧情,而且也只是一些图形变化的重复,但是,它具备动画的基本特征,而且目前手机屏幕保护程序有一些是属于收费的项目,专门存在一些手机屏保的动画制作人。
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剧情动画。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为这个动画的讨论,和中国目前刚刚推行的手机电视业务,还有手机3G业务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大部分人对于手机的新技术都很陌生,这些技术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研究和预测这一块动画的发展,无论对于手机运营商还是动画制作商来说,都有很直接的市场意义。
真正意义上的剧情动画区别于以上提及的手机动画的特征是,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动画,包括画面、人物、场景、剧情、音乐、音效等,而且它必须有足够长的演播时间,而且这种动画必须作为一种媒体方式独立存在,作为人们的一种选择。说得简单一点,就像现在的电视台播放的动画连续剧,或者是动画电影。
手机动画的特点分析
作为新媒体形式的手机动画,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有必要把彩信和屏保的动画和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动画分开来说。
彩信与屏幕保护。首先,彩信动画和屏保动画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称之为艺术。有些彩信业务是把用户发出的文字短信的文字,变成卡通的,并带有一定动画效果的文字;还有的彩信业务就是放一些祝福的卡通小短篇在网页上供用户选择,在节日的时候发送给用户,让平淡的短信“更有意思”,至于屏保,那就更不用说了,网站上下载的屏保一般都有一些主题供用户选择下载,只是让手机更加丰富而已。
这两种商业性质的手机动画依然会长久存在,而且他们的客户群是年轻人,由于它们,不具备成为一种艺术的能力,所以在此就不再详细分析了。
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动画。首先,真正意义上手机动画的特点是基于其商业性的,这是它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手机动画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动画,它的存在为手机运营商和动画制作商提供了共同盈利的机会,所以商业性是手机动画最重要的特点。
其次,它还具备了电视传媒的一个突出特点――随机性。通过手机选择播出内容和看电视一样,观众在浏览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频道的时候,他并没有一个主观意图,也并没有决定要去看什么不要去看什么,因此,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无论是动画还是电视剧,或者是栏目秀,它都要有一个确定的观看人群,而且要确信在切换频道的短短几秒钟之内,这个节目有把握吸引到一部分的人群继续观看。随着电视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电视方式,那就是点播。观众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单,随时选择他们喜欢观看的节目,这为电视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方式,对观众来说,这也是最人性化的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会伴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广泛的电视观看方式,所以,手机电视同样也会具有这种可选择性的特点。因为3G技术支持的手机动画是按照数据流量来做结算的,因此,无疑在3G上的手机动画是需要按照流量收费的,这更加凸显了手机动画选择性的特点,观众一定会选择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节目观看。
最后,作为手机传媒来说,还是要把目光聚焦于手机本身。手机的特点是,基本上人人拥有,人群覆盖面相当广,而手机本身轻便的特点要求它不能太大,也就是说屏幕小,不能达到非常优秀的视听效果,在人们有其他媒介观看的机会时,一般选择手机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说,手机传媒不是一种可以让人有非常好的视听享受的传媒,而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传媒工具。这是手机动画必须考虑的问题。人们在哪里有可能观看手机动画?不是在家里,也不是在电影院,最有可能的是在交通工具上或者是在等待的时候。
对于手机动画发展的预测
如果要说到手机动画,我们就先要分析一下手机电视,因为毕竟手机动画是手机电视的一种。目前中国的手机电视业务处于刚起步阶段,所以笔者就从日本的发
展来分析。
日本手机电视的发展。日本移动运营商、终端设备商和广电部门通力合作,推动了手机电视服务在市场培育期的稳步发展。自2006年4月手机电视服务正式推出半年之后,日本电视手机就售出160万台,约占手机用户总数的2%。截至2008年3月底,日本的电视手机已经累计售出近700万部。
日本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采取了协作的形式。其中,NTF DoCoMo分别与富士电视台、日本电视广播网展开合作,与其在通信及广播领域上建立起伙伴关系;而后于2006年4月与日本电视广播网共同设立“D.N.Dream Partners Limimd Liabil-itv Partnership”,在100亿日元的总投资额中,双方各出资50%。
而KDDI则是与朝日电视台展开合作。与朝日电视台合作之初,KDDIE(内容为主,选定音乐、购物、戏剧等3种类型,在手机电视播送节目的同时,设立相奖超链接,以刺激应用服务的销售。若收看的是资讯节目及邮购节目,消费者可以登录朝日电视台EZweb版之购物网站,进行商品订购;若为音乐节目,则消费者可从收视画面连上KDDI“LISMO”,“LISMO”会针对节目内容及听众,规划相关促销活动。至于戏剧节目,则引导消费者下载主题曲铃声。
日本运营商还十分注重与终端厂商的紧密合作(向厂家定制终端)。
日本运营商与终端厂商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相当成熟,手机电视为终端厂商带来了新的销售额,同时为运营商新的终端用户。
中国手机动画的发展预测。作为一种具有明显商业性的手机动画,能够盈利才会有人去做,而手机动画的盈利点在哪里,是手机动画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日本手机电视的成功不难看出,手机并不是一个观众欣赏作品的最佳方式,如果只是节目做得好,毫无意义。目前的手机电视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广告,它是连接客户与商人之间的纽带。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只有能给商人带来经济利益的广告,才有可能免费,甚至商人付费在媒体上播出,如果只是单纯的动画片,商人想靠动画片卖钱的话,那么这个动画片就只能做成收费的,才有可能盈利。就好像现在中国的动画产业,有人计算了中国动画片的投入与产出,得出了“中国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是完全亏本的”结论。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十几年前的日本,当第一批日本动画片进入中国电视台的时候,这些动画片是完全免费的。随之而来的周边产品却使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商业头脑。日本人只是把动画片作为他们商品的广告,他们的确是很认真地在做动画,但那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买他们的产品。所以,回到手机动画的话题上来,不要说手机动画,即使是手机电视,离开了商业性都难以生存。手机动画只有把自己作为产品的优秀广告,靠动画独特的魅力感动消费者,让消费者进一步去购买商品,才是手机动画的生存之道。
消费者手机电视运营商产品经销商手机动画制作者。这是一条关系链。产品经销商让手机动画制作者制作出动画广告,再利用手机电视运营商的平台播放出去,最后把产品信息发送到他们的消费群体中去。手机动画观看的最大优势就是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几乎人人都拥有手机,而未来市场,手机的功能向多样化、集成化发展,也就是说,电视手机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覆盖面广的广告就是产品经销商的绝佳选择。
如果我们放弃了产品经销商这个环节,变成了观众手机电视运营商手机动画制作者这条关系链的话,手机动画的缺点就会马上暴露出来。动画片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成本,而光赚回成本,动画制作者们就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又要在手机动画上播出,那么手机电视运营商必须有利可图,也就是说还要有一部分钱要被手机电视运营商扣去,这些钱从哪里来?当然只能是从观众身上来了。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下的手机动画是要收费的,当然同时它也许可以提供点播等服务。有两层利益链的收费一定是不可能低的,作为观众,他们要去考虑的问题是值与不值。手机动画最大的劣势就是它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给人提供优良的视听环境。试想,对于观众来说,谁会放弃在家中沙发上看点播的数字电视,或者在舒适的电影院嚼着爆米花看美国大片,而是付相同甚至更高的费用去看拿在手上都看不清楚的手机动画呢?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三网融合通过将互联网技术更多的运用于电视领域,促进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三网的融合发展.目前,三网融合的发展日趋成熟,它不仅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传媒产业的融合,也促进了传媒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传媒产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分析并结合报业经营这一具体实例,提出了传媒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三网融合;传媒产业;创新发展;报业
中图分类号:F49;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13-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201410378031)
1 引言
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数字电视网、宽带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系统通过技术改造,使其技术功能趋向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1]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2]因此可以说三网融合是将互联网技术更多的运用于电视领域,促进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三网的进一步融合.这一融合的实现是建立在互联网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功能基础上,三个产业间界限模糊,能够为用户或受众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服务,以促进互联网资源更高的共享程度,扩大受众范围,在为消费者带来福利的同时提升信息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三网融合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许多学者对三网融合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肖叶飞(2012)将三网融合的发展看成一条产业链,认为这条产业链是由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和受众等多部分共同组成.国家要加强三网融合的整合,力争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3]杨泽民(2012)提出为了优化三网融合的关系,有必要从立法、市场准入、行业标准和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管制,完善通信行业和传媒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4]胡世良(2011)指出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基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媒体融合视频,从而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5]张善轩(2010)指出政府监管、用户需求、网络技术及智能终端对三网融合有重要影响,这些软硬件因素都为三网融合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6]高玲(2014)认为三网融合是一场影响非常广泛的信息业革命,在三网融合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多种变化,并由此分析了三网融合对新媒体产生的深刻影响.[7]
2 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1997年4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在此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2001年3月15日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要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我国早就将三网融合列入“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2010年开始实施相关政策,至今试点城市由最初的15个增长到54个.三网融合在探索中渐进发展.我国三网融合确立的主要目标是: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8]
3 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媒介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角度来看,内容生产、套餐捆绑、内容销售这一原本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将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面临着重新组合.全新的产业链与之前的产业链相比更适应于现今的分众时代.其内容生产的独特性更高,套餐组合更为丰富,销售服务也更加精准.[9]媒介产品的套餐捆绑销售也使得用户通过一次购买即可获得多重享受.下面将从产业层面和产业业务两方面探讨三网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3.1 产业层面的影响
传媒产业链包括内容生产和内容销售两大环节.实施三网融合前,广电负责传媒产业内容生产和内容销售,而电信业仅涉及到传媒产业链的内容销售,并且其主要从事的是内容的多次销售.电信行业通过网络配合网络运营的相关业务,进行产业的内容销售.三网融合后,电信行业将有机会全面进入到传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不但涉及内容销售,还涉及内容生产.与此同时,在完成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工作之后,广电行业还会加大对互联网运营的力度,申请互联网的国际出口以扩大受众影响力.三网融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传媒产业的产业链条.传媒产业链中的内容销售由此变为多次销售,并依赖网络空间影响受众.众所周知,我国网民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而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民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且有追赶上总网民数量的趋势,预计到2016年移动互联网民数量和中国网民总数将基本持平.由于移动互联具有全媒体、便携性高、互动性好等特点,因此新媒体借助移动互联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的受众.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分流到新媒体产业,促进了网络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此时,依赖信息渠道的内容多次销售将会成为传媒产业链中增值的关键环节.而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在三网融合前各自独立运作,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二者之间不存在对等的正面竞争;三网融合后,两个行业的运营业务虽然依旧各有侧重,但业务中的重合点越来越多,带来的正面竞争更是前所未有的,并且业务重合所带来的竞争也是前所未有的.
3.2 业务层面的影响
随着三网融合的实施,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之间的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运营业务的融合也更加深入,行业创新的力度相对以前有了更强的力度.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在媒介进行大规模融合的同时受众也在不断的细化.因此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向多元化,在媒介融合力量的推动下新的业务也不断涌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内容的销售开始趋向于精准营销,商家通过精准营销规划出更便于销售、更详细、更清晰的市场版图,可以将用户需要的产品直达用户,媒介产品资源的利用也因此达到了极致,发挥出了其最大经济效益.三网融合虽将对整个传媒产业链造成影响,但首先会主要集中在网络视频业务上,尤其是互联网电视和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的赢利点是以内容为主的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广告的投放,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用户的数量的稳定以及增长.在网络视频业务平台的内容、渠道和终端三个环节中,对于广电行业,内容是优势,渠道即宽带互联网是劣势;对于电信,渠道是其优势,内容是其劣势.两相比较,电信可以通过购买或合作的方式,迅速改变其内容的劣势.而互联网络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广电行业想要迅速弥补其劣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与电信行业进行合作并加快网络建设.
3.3 以报业为例做具体分析
报业作为传媒产业的传统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网融合对其经营发展的影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分流受众
三网融合后,电信行业凭借其优质的天线和有线网络的基础机制进行产业内容的销售,这种销售方便快捷且效果显著.同时电信行业在技术支持下还可以实现选择性的内容销售,推动自身在网络传播中的竞争.电信凭借优质的硬件条件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配套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其受众人数并促进受众人数的稳定增长.
在这种条件下,大量消费图文信息的用户被分流,用户的消费习惯也被电信产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改变.而广电行业在三网融合的政策和市场推动下,会加快升级改造其网络设施,迅速推进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NGB)的建设.[10]广电通过NGB为用户提供高清电视、数字视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以及话音等.此外,三网融合创新推动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以拉动信息用户的消费,大大冲击以报纸为主的图文信息的消费数量.[11]
(2)降低传媒产业运营成本
三网融合前,电信行业最主要的业务是网络运营,通过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收取资费.而广电行业因为宽带用户极低,虽然也进行网络运营业务,但是其主要业务还是进行内容生产,产业链发展薄弱.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亿多宽带用户,但广电的宽带用户只有200多万,大约占2%;而在全球市场,广电的宽带份额平均达到30%左右.[12]三网融合后,广电行业主营业务注重从内容生产变为内容生产和网络运营,其发展空间巨大.网络运营市场也将从电信行业的垄断局面转变为相互竞争.在竞争条件下,网络资费必然呈下降趋势.互联网作为报业新媒体经营发展的主要平台,其运营成本也必然呈下降趋势.
4 传媒产业创新发展建议
首先要完善传媒产业发展链,适度引进外资.随着三网融合政策实施的深入,中国的主流传媒机构应发挥领头模范作用,加强产业内容的挖掘和产业内容的销售,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环节,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将内容进行多次销售并扩大受众影响范围,发挥传媒产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同时,要适度引进外资,升级技术、渠道和终端等信息资源,抓住信息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机遇,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在资本的推动下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又一次飞跃发展;其次要创新品牌发展,积极利用社会资本,吸纳社会资本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资金支撑.要利用创新不断发展新的传媒业新业务以此来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导权,提升传媒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注意完善三网融合工作的基础设施发展,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创造多方共赢的市场新格局.同时要加强网络管理和人才储备,规范行业标准.三网融合后,传媒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网络的传播,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显得至关重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制定出本行业和相关行业发展的标准有利于三网融合更深入的发展,也有利于通信行业和传媒行业的互相促进发展.而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和储备队伍,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激发人才工作热情,为三网融合的发展注入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援力量.最后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的补贴或者建立专项资金以支持三网融合的发展,将三网融合创造出的新技术或者服务纳入政府的年度采购计划中,用政策的经济效益支持三网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宏德.吐哈油田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J].信息系统工程,2014(7):23-24.
(2)王海武.浅谈三网融合的业务合作模式[J].中国电子商务,2010(5):56-57.
(3)肖叶飞.三网融合产业链重构与整合[J].中国有线电视,2012(1):7-10.
(4)杨泽民.三网融合:相互进入是主流[N].人民邮电,2012-1-31(003).
(5)胡世良.三网融合需打造良好的生态系统[J].中国新通信,2011,13(5):52-55.
(6)张善轩.三网融合进程中四力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0,30(4):2-7.
(7)高玲.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探究[J].艺术学伦理,2014(1):45-46.
(8)常凌种.三网融合,开启媒介融合大时代[J].新闻爱好者,2010(9):34-35.
(9)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14.
(10)潘新红.三网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0(7):87-88.
同奥运营销相比,“非”奥运营销要求企业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将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与奥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巧妙运用奥运资源,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奥运传播载体上寻求突破口
非奥运企业可以在奥运传播载体上寻求突破口,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体投放组合,一样可以在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奥运时间里,高频次、高密度地传播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促销信息。
2008年除了传统的报刊、广电媒体以外,户外液晶电视媒体也将备受关注。因奥运会对非赞助商的排他性条款,07年政府开始整顿各类户外媒体。特别是奥运城市,北京、青岛、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根据中天监测,大量的户外资源被拆除。而随着各类品牌客户对2008年市场营销预算的增加,优质的户外资源更显弥足珍贵。
作为公交移动电视领域的领跑者,世通华纳精心打造的全国公交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将为众多非奥运企业非奥运营销提供高效的传播载体。据CTR报告显示,公交车内电视媒体的日到达率为37%,在所有媒体形态中排名第四,基本与互联网持平。还处于上升期中的公交媒体将成为广告客户必争之地。
与传统户外媒体相比,世通华纳可以个性化定制客户的广告植入需求,比如冠名跟奥运相关的专题、快讯、人物专访等。相比传统电视,世通华纳的全国公交移动广告联播网的有效到达率要远高于传统电视。CTR的相关调研数据表明,与传统电视台黄金的3%―8%的收视率,及白天时段的收视率0.1%―0.5%相比,公交移动电视具有强制收看效果(即不可换台),在上下班高峰有效收视率达15%―25%。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喜欢观看公共交通上的电视节目以打发时间,另外与传统电视广告时段60%的流失率相比。数字电视广告时段流失率仅10%(即90%乘客广告时段依然在收看)。
世通华纳传媒优势联播网,结合了传统电视传播的优势,填补了人们在出行路途中的信息“空白”,从而创造了更强的广告到达和收视效果。而同时其千人成本仅为传统电视的1/10。
利用广告套餐 进行多形式的广告投放
奥运年,世通华纳锁定12大行业领先或独占品牌制订垄断套装策略,通过高覆盖、高频次、高密度的广告传播实现高品牌记忆度,采取宣传片、广告、冠名等软硬结合的多样化广告形式,让消费者理解品牌文化。另外,根据客户需求,世通华纳还可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其它广告植入形式,如:文字链广告、奥运倒计时角标、栏目冠名 、品牌文化专题、
世通华纳公交移动电视全国广告联播网目前已经成功覆盖30余个主流城市,5万辆以上公交车、8万块左右的显示屏。在世通华纳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的客户只需投入一份,就可获得超值的全平台广告投放。从贴片广告投放,到最个性化的奥运节目定做,面对2008年的奥运市场,世通华纳要做的不只是投放广告这么简单。
关键词:视频网站;媒介融合;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029.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53-02
一、视频网站兴起背景
(一)互联网的发展
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2.6%上升到63.2%。网络视频新增用户2500万,增幅达10.4%。艾瑞咨询提供的《2009年~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发展简报》显示2009年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8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169.9亿元,可以看出视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规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收视媒介的改变
网络及手机终端的发展,使电视媒体在媒介竞争中面临着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0年4月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的网络视频用户表示经常观看网络视频造成观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其中有23.7%的用户表示现在基本不使用电视收看电视台的节目,电视媒体为了适应数字化的冲击,要继续维持其持续的发展态势,纷纷涉足网络视频行业。
在电视行业内部,各家电视台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视频网络这一新兴领域,央视在新媒体中要继续维持其龙头地位,其他传媒广电集团也想抢占先机,纷纷成立电视台视频网站。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成立,湖南电视台的芒果TV,上海文广集团的上海网络电视台,浙江广电旗下的新蓝网相继开播,传统电视媒体大举进攻网络。
二、电视台网站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电视台网站的优势分析
1.品牌优势。由传统电视台派生出的网络电视因其依托原有广电传媒的优势,其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上海文广集团、浙江广电传媒等所拥有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其他媒体短时间无法比拟的。由于电视传媒的受众群体庞大,传播形式具有强制性、导向性,受众只能单方面地接受来自电视台发出的讯息,更加强化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2.内容优势。电视台网站在内容资源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免费独享母电视台的节目资源,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能够将这些资源放入网络上,供网民随时点播观看和电视台相同的栏目。中央电视台有45万小时的优秀历史影像资料,中国网络电视台汇集全国电视机构每天播出的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节目。湖南卫视的网络电视台芒果TV,收录了湖南台的大部分电视节目,网民可以在芒果TV上点播错过收看或者重复收看电视节目。配合电视台节目播出的同时,网络电视也在互联网上宣传造势。
3.资金技术、牌照、版权优势。依托电视传媒集团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电视台网站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阻力。2005 年5 月,上海文广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电视台网站几乎不存在版权上的纠纷,而且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还独占先机。例如2010年中央电视台拥有世界杯的唯一转播权,相应CNTV也成为在网络上转播世界杯的唯一正版转播商。在对于国家性或全民性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台网站的优势是其他民营分享网站所不能超越的。
(二)电视台网站的劣势分析
1.受众错位。根据艾瑞咨询2009年对中国在线视频用户年龄分布的调查来看,18~24岁用户比例最高,达到38.8%;其次是25~30 岁的用户,占19.6%。而从电视与网络受众年龄层的分析比较来看,网络受众年龄主要集中于15岁~35岁,其中20多岁的受众人数最多,但电视受众的年龄分布大体在40岁左右,而电视台网站的大部分内容则来自依托的电视台节目,这些节目的受众却是中年人,而中年人的上网程度偏低。对于上网频率较高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所喜欢的是赋有创新性的视频节目,但电视台网站却不能够提供。
2.互动性差。媒介需要建立起各个环节之中的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拓宽了互动性方面,通过电视台网络的建立,通过网上留言、发帖、社区群组交流的方式,网民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但电视台网络点击量相对较小,电视台长期树立的媒介威信,不适合网民的草根性特点,年轻人不会选择电视台网站这种媒介来进行互动交流,发表言论。网络中的言论往往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和讽刺性,尤其是对于官方的调侃,所以依托电视台的网络不会成为年轻人互动交流的平台。
3.内容照搬,体制机制陈旧。在仰仗内容资源优势的同时,这种优势也成为电视台网站的发展瓶颈。完全照搬电视台原有的节目资源,只进行粗略的划分,没有节目内容上更多的创新。电视台网站只是电视服务的延展,只是在没有准时看到电视节目的时候通过网络点播来重新观看节目,并没有体现网络媒体的特性。原有的内容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运用,造成一定程度上资源的浪费。电视台网站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国家和原电视台,缺乏市场规律的作用,缺少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没有竞争机制,更缺乏战略投资。
三、视频分享网站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视频分享网站的优势分析
1.分享互动性强。视频分享网站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互动性强。国内的第一个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根据百度《2007 视频搜索行业研究报告》,在专业视频分享网站排名中,土豆网占据了整个视频网站总体流量的22.18%,在所有类型视频分享网站中排名第一。以中国视频第一网站定位的优酷网,提供视频播放、视频、视频搜索等服务,TOP10 专业视频分享类网排名中优酷网流量份额占视频网站总体流量的13.92%,位列专业视频分享类网站排名第三。
2.从草根内容到综合视频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的内容特色是网友原创。优酷网提出“拍客文化”倡导“谁都能做拍客”的概念。优酷通过传播民间活动,培养拍客队伍,巩固受众群,扩大影响力,更是专注于报道、社会法制等电视新闻和专题,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入解读,完成了优酷网在资讯方面与传统主流媒体均等的地位,走上主流的位置。优酷网对自身的定义是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网发展的方向是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视频网站,并非是单纯以原创视频分享为业务重点,而是以覆盖新闻、娱乐、影视共享等各方面的全面性视频网站为发展方向。
(二)视频分享网站的劣势分析
1.版权纠纷。随着视频分享网站逐渐从原创视频分享业务转向覆盖多种视频资源的综合性视频网站的发展上,由于优质内容资源的匮乏,版权成为困扰视频网站发展的一个难题。在2010年12月,7名教授和知名学者的授课视频被上传到优酷网上,其版权所有者超星公司将优酷网诉至法院,要求索赔近千万。又如针对南非世界杯,优酷网和酷6网更是将这次争斗搬到了法庭上。由于没有版权的保障,造成了在视频内容传播过程中的纠纷,给视频网站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更不利于视频网站长期健康发展。
2.同质化问题。在内容资源上不占优势,势必会导致同质化的局面。根据《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电影、电视剧是网络视频用户最为喜爱的内容类型,分别以77%和70.5%的比例位居前列。娱乐八卦、综艺节目视频也占到38.7%,领先于中国视频市场的三个网站土豆、优酷、酷6的这三个内容编排与构成很相似,多以电视剧主打。在电视剧类型上,三家网站都以爱情剧为主打。
四、发展方向
(一)竞争
在竞争层面上,主要针对电视台网络,依托现有的品牌、内容、资金、技术和政策优势,将原有节目进行重新编排,设立不同于电视台运营的节目体制,有专门的网络节目编导、主持人。按照内容的不同,将电视台优质的节目进行重新剪辑包装。电视台网络要担负起媒介延伸的作用,对于地方卫视的网络电视台需要通过提升其竞争力,拓展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其母电视台的发展,更是在网络这一新媒体领域取得一定的优势,顺应媒体发展的需要。
民营视频网站意识到自身在内容资源上的不足和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极力寻求一条差异化道路。土豆网投资制作中国首部网络自制偶像剧《欢迎爱光临》,引入台湾偶像剧的模式化的制作流程,这部电视剧并不采取电视台播出的形式,而是在土豆网上每周播出两节。土豆网自制偶像剧的打造力求树立高质量、高水准的内容资源,消除人们印象中网络剧“山寨恶搞”或“粗制滥造”的形象。同样,优酷网联手中影集团推出的网络短片《11度青春》利用网络受众年轻化的特点,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反映年轻人的困惑和奋斗,也是优酷网丰富内容资源,走差异化道路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能够取得相关组织的同意批准,而民营视频网站在官方认可上始终不占优势,如能够取得同电视台网站的合作,在合作共赢中相互提升其竞争力,激活电视台网站体制和运营模式的同时,也解决民营视频网站在版权上的一些纠纷。
视频网站的发展呈现不同态势,电视台网站仰仗原有广电传媒集团的优势在进入视频行业时就独占先机,但其受众的错位,缺乏创新机制却成为发展的瓶颈,而民营视频网站则符合当下年轻人对视频的需要,互动性强,注重原创,但却面临着内容资源质量相对低下,同质化现象严重和版权纠纷等问题,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共建一种竞争和合作机制,相互利用其优势,规避劣势,将更加符合网民日益剧增的视频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亚兰.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台网站的发展―以凤凰网及金鹰网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汪文斌.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战略构想与实践[J].新闻战线,2010(2).
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始于2005年,之前主要以Wap的方式作为网络支撑。自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3G牌照以来,中国三大运营商加快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投资与建设步伐。志在以3G技术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品质,拓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争夺市场份额。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3.69亿人,环比增长7.6%,相比去年同期呈现72.3%增长速度;市场规模达到77.9亿元,同比增长93.8%,环比增长20.9%。同时全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也已超过10亿和40亿美元。
以上数据体现出庞大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和市场潜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质量提升、终端接入多样化和用户类型多元化。
2.1网络质量的提升
3G牌照发放后,国内三大运营商寄望于通过3G网络的速度优势,以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体验。纷纷致力于3G网络的规模化建设。为弥补3G信号的覆盖问题,采用2G、3G、Wi-Fi互补的方式,在全国多个地市开展无线城市建设项目;同时,三大运营商均涉足4G网络的测试与试点,为即将到来的4G高速移动互联网积极准备。
2.2终端接入的多样化
在终端方面,智能终端的飞快发展也大力推动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升级,从炙手可热的iPhone、新机不断的HTC到背水一战的NOKIA都暗示着未来的移动终端竞争,是OS的竞争,也是用户体验的竞争。
IOS、And roid、Windows Phone、Symbian、MeeGo等多种OS间的功能日益趋同,多点触摸、GPS定位、高清摄像、超大存储等硬件设备配置的日益趋同,缩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的差异。
并且所有的OS,无论是否开源,都不再局限于手机终端的使用,终端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搭载移动接入设备(SI M卡模块、Wi-Fi模块)的不同类型移动互联网终端,诸如: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电子阅读器、车载GPS等,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体验相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大大降低了由于设备局限引起的业务不连贯现象。
2.3用户类型的多元化
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资费门槛较低,手机终端的操作复杂度远远低于个人PC,各种文化层次、年龄层次、收入层次的用户都愿意使用该类业务;用户需求的存在,使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愿意为某类特定人群开发相应的业务,如商务人士适用的移动办公、年轻群体适用的移动多媒体、家庭主妇适用的本地商品价格对比等。业务类型的丰富又进一步促进用户规模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最终扩大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类型,为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3 移动互联网业务特征
移动互现网业务特征可以从业务运营和业务类型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3.1从业务运营角度分析
移动互联网最初只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典型业务包括互联网浏览等,但自从1999年NTT DoCoMo推出imode服务以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电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开展的模式,即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集成应用服务模式。随后,由于手机终端功能与系统的不断强大,出现了APPLE等以终端厂商为主导的应用商店型服务模式,使移动互联网更多地作为一个接入渠道,实现类似于互联网的应用功能。由此,业务运营地位的争夺在终端厂家、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之间展开了。
终端厂商,如APPLE、三星、NOKIA都推出了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环境获取商店中的应用,其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又可以通过多种网络环境运行和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方式基本摆脱了电信运营商网络的束缚,实现了业务运营的独立。
终端厂家的这种模式是国内电信运营商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电信运营商采用多种方式来干扰或影响这种商店消费式的运营模式,如自行推出应用商店(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与终端厂家合作定制(中国移动的“心机”)、引入机型合作分成(中国联通引入iPhone)等。
内容提供商除一直致力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老牌企业外,还出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涉足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现象,如Google不仅推出了And roid系统和终端,还建立了“电子市场”,最近开始提供基于云概念的Google+服务;Facebook、Twitter等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如此复杂的产业环境,如此多维的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如何发挥优势,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深思。
3.2从业务类型角度分析
3G网络普及,大大拓展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类型,从早期的Wap资讯类信息的获取,发展到Web形式的多方位业务类型,包括移动lM、移动支付、LBS、移动多媒体、Web浏览、NFC等。
根据服务类别,移动互联网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资讯类、社交类、娱乐类、支付类、服务类、商务类等,具体可参见表1:
Gettag公司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中呈现的一个信息,可说明目前全球手机用户最喜欢使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为:手机游戏、天气资讯、手机地图、社交网络、手机音乐、新闻资讯、娱乐资讯、手机订餐、手机视频。预计到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十大热门应用为:移动汇兑、LBS、移动搜索、移动浏览、移动健康监测、移动支付、NFC、移动广告、移动JM、移动音乐。
正如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于2011年2月提出的一个概念“SoLoMo'’一样,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的发展方向就是So
SociaI,社交;Lo――Local,本地位置;Mo――MobiIe,移动网络。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运营的切入点就是Mo,移动网络。
4 电信运营商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4.1优势
国内三大运营商经过近20年的运营与资源积累,在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呈现出以下优势:
(1)庞大的用户规模
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移动总用户数达到6.17亿,中国联通总用户数达到3.29亿,中国电信总用户数达到3.51亿。可见在移动通信市场,电信运营商品牌的影响力绝对处于强势的地位。据工信部的数据,到2011年4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9亿,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有9亿多的潜在用户数,这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稀缺的号码资源
号码资源是电信运营商独有的资源,虽然号码实名制还未正式展开,但至少目前的号码资源仍标识着用户在移动网络的身份,用户的基础信息、使用习惯、关系信息都通过手机终端这一媒介与号码资源进行了绑定,开展用户关系管理、用户数据挖掘的工作由于号码资源 的存在而变得简单。电信运营商如何保护、利用号码资源,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第一步,也是与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的筹码之一。
(3)雄厚的自有资金
国内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拥有雄厚的自有资金,在新技术新业务研发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在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中国移动斥资在全国成立了基地,包括广东互联网基地、浙江阅读基地、四川音乐基地、上海视频基地、辽宁位置基地、湖南电子商务基地、江苏游戏基地和福建手机动漫基地。各基地业务类型不同,业务领域研发重点不一,推出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各有特色,而这些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是无法实现的。
(4)成熟的网络覆盖
与国外电信运营商对比,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覆盖在规模上优势明显。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展的载体是移动通信网络,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优良网络的支撑。三大运营商成熟的大规模网络覆盖正是其运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关键。
4.2劣势
与国内外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相比,国内电信运营商存在着以下关键性的不足:
(1)没有专业运营团队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除了几个关键业务以独立的公司模式运营外,大多数业务都由各地市分公司分别运营,相互间信息沟通不够充分,客户体验由于区域的切换而差异明显。而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家由于其业务的专一性,大多设置了专门的运营团队开展业务运营,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行为,为改善业务体验提供基础数据。
这就是为什么电信运营商有优质的网络、优秀的业务,却得不到用户认可和应有收益的关键所在。
(2)缺乏核心内容源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自推出Wap服务以来,采用的是由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中国移动提供业务与网络的模式,这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但如今,随着Web访问形式的普及,内容提供商已有能力摆脱电信运营商,自行开展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间接使电信运营商优质内容源减少,提供的业务和资讯无法吸引中高端客户。
(3)创新业务响应慢
国内三大运营商规模庞大,且各省都有分公司,对于项目的投资均采用分级下达的模式,因此每个项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周期较长。而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的特点是创新、小巧、业务导入期短。当新的业务概念出现时,其他业务提供商可以很快将概念商业化,推出具体的产品;而电信运营商由于内部管理流程冗长,很可能错过最佳的业务进入期。
4.3发展建议
总结以上优势和劣势,笔者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提出几点建议:
(1)网络方面
移动互联网业务依赖高速的网络支撑,目前3G网络的覆盖率以中国电信最高,中国联通次之,中国移动最弱。三大运营商要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务必进一步提升3G网络的覆盖率与稳定性;同时,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4G网络商用,而我国4G网络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电信运营商应未雨绸缪、大力投入,积极参与4G网络的研究与测试,为未来4G商用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2)产业链方面
电信运营商应注重产业链的发展,加大与成熟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力度,并可考虑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让新的内容提供商参与自身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以提升对方的合作忠诚度。
更进一步来看,电信运营商应更具长远战略眼光,积极与产业链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将新技术、新概念引入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便主导未来产业链发展。
(3)号码与资费方面
电信运营商应充分利用号码资源,挖掘客户需求,建立从认证、查询、支付、评价一体化的客户账户管理;制定灵活的资费套餐,凸显出自身移动网络的优势与重要性。
【关键词】饥饿营销;SWOT分析;《英雄联盟》
0引言
当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开始采用饥饿营销策略。在电子产品领域,做的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当属苹果品牌。从2010年iPhone4的推出,到ipad2,再到iPhone6s,中国各地屡屡出现脱销现象。[1]腾讯公司也不甘落后,在其全球最火爆的客户端游戏《英雄联盟》之后,国服(国内的服务器)游戏也开启了饥饿营销模式。本文以饥饿营销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有517篇相关文献。经分析,前人对饥饿营销的研究集中在苹果和小米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仅23篇文献。本文将在整理归纳国内外学者在饥饿营销领域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饥饿营销理论和运用进行细致阐述,以期对国内企业采用此策略提供参考。
1“饥饿营销”理论概述
企业在运用“饥饿营销”策略之前,必须对其理论基础、心理基础、内涵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1.1理论基础
饥饿营销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即物品的效用不完全等同于其价值。[2]价值是指商品固有的物理属性,而效用则指消费者对某一商品和服务的满足感,是主观感受。
1.2心理基础
消费者购买动机不理性是企业成功运用“饥饿营销”策略的心理基础,如求新、求异、攀比和从众心理。[3]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往往喜欢追求新颖、奇特、与众不同的产品。
1.3内涵
在市场营销学中,有关“饥饿营销”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4]本文认为,“饥饿营销”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销售者为了获取主动地位,故意造成产品短缺,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击败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
1.4应用现状
在国内外,饥饿营销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例如电子产品销售、汽车销售、房地产销售等,都是成功运用这一营销策略的典型。以“苹果”手机为例,成本仅为150美元左右的iPhone4,市场却卖到500~800美元。2014年第四季度iPhone销量高达7300万台,同比增长43.1%。[5]
2“饥饿营销”案例分析———《英雄联盟》
2.1游戏介绍
《英雄联盟》英文名:LeagueofLegends,简称:LOL,是由美国RiotGames开发的3D大型竞技场战网游戏。2010年腾讯公司宣布成功该款游戏。[6]2.2《英雄联盟》运用“饥饿营销”的具体方法运用“饥饿营销”策略,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强力的宣传造势———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加价销售。
2.2.1强力的宣传造势
在《英雄联盟》打入中国市场初期,腾讯公司借助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媒体前的高曝光度对游戏进行大力宣传,并因其与另一款游戏DOTA的高度相似性引起玩家关注。[7]而在宣传中期,通过轰炸式的视频广告强调《英雄联盟》不等同于DOTA,而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扩大《英雄联盟》的优势。在后期的宣传中,游戏解说和比赛直播不断,并通过明星代言和品牌合作使其在不同领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最终在中国内地网游行业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游戏玩家。据统计,在2010年,《英雄联盟》的玩家数量仅30万左右,到2012年增至200万,而到2014年10月,《英雄联盟》国服在线人数直接突破750万。[6]
2.2.2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1)运营前期“,激活码”一码难求。早在2010年4月19日,《英雄联盟》官网就对外宣称开始发放激活码。但直到22日中午12点,国服技术测试才正式开启,并且仅有万分之一的玩家有幸首次体验游戏。在无数英雄迷们的期盼下,2010年12月8日,游戏官网终于开启内测活动。[7]但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获得内测激活码。(2)运营中期“,声望”限量邀请系统开启。为了避免英雄迷们过度饥饿,从2011年11月17日起,活跃用户可以邀请其他用户,但每人每天最多可发出5次邀请,以便严格控制玩家数量。(3)运营后期,“无限火力”模式限时开放。2014年4月1日,《英雄联盟》“无限火力”模式首次推出,深得广大英雄迷们喜爱。仅一周后,该模式被下架,许多玩家表示尚未玩尽兴。2015年4月1日,“无限火力”模式再度开启。仅开放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4月16日凌晨2点,此模式再次被关闭,使得每日2700多万的玩家再次陷入“饥饿”状态。[7]
2.2.3加价销售
游戏推广前期,大力的宣传活动已引起许多游戏玩家的浓厚兴趣,而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直没有机会试玩的潜在用户不得不想方设法以高价购买激活码,或者充值年费会员获得激活码。运营中期,声望邀请系统的开启拉拢了一大批英雄迷们的加入。在游戏发展后期,“无限火力”模式限时开放,吸引游戏玩家持续关注。截至2014年,《英雄联盟》营收总额已突破10亿美元,创网游营收新纪录。[8]2.2.4“饥饿营销”所取得的成果根据2011年腾讯公司的财报显示,《英雄联盟》的研发公司RiotGames为腾讯带来的营收仅4.13亿元,净亏损却达到8.21亿元。[8]但根据2014年10月24日官方最新数据表明,《英雄联盟》全球每月活跃玩家约6700万,是《Dota2》———它在多人竞技游戏领域最强大对手———的八倍有余。[9]可见,腾讯所取得的成功与其强有力的推广和适度饥饿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2.3SWOT分析———腾讯公司对饥饿营销策略的运用
SWOT分析法,是将与研究项目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和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y)、威胁因素(Threat)通过调查分析,依据矩阵的形态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10]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腾讯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为其制定良好的发展战略。
2.3.1竞争优势(Strength)
(1)产品创新能力强。腾讯是一个极具创新力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已超过150个。[11]但从腾讯QQ到各类游戏产品,相比自主创新,腾讯公司更擅长模仿创新。以《英雄联盟》为例,腾讯在模仿DOTA运营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扩大自身产品优势,逐步占领中国市场。(2)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截至2014年,腾讯的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大多数中国网民都在使用腾讯产品。[12]多样化的腾讯平台为网络游戏的宣传和推广带来巨大的优势。(3)稳定充沛的现金流。据调查,2013年,腾讯公司总收入为604.37亿元,盈利达191.94亿元;2014年,总收入为789.32亿元,盈利高达242.24亿元。[12]稳健而强大的营收能力保证了公司现金流的充沛,为“饥饿营销”策略的运用奠定厚实的基础。
2.3.2竞争劣势(Weakness)
(1)业务分散。目前,腾讯公司涉及业务非常广泛,如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网站、网络支付等多个方面。产品的多样化不仅容易引起内部产品竞争,而且使得后台数据体系更加复杂,不利于新业务的灵活发展。(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模仿创新曾是腾讯成功的关键,1999年2月10日,腾讯通过模仿ICQ,推出QQ99b0210;2003年8月,模仿联众,推出QQ游戏。[13]长期的模仿与借鉴不仅抹杀公司的创新力,而且会使越来越多的用户产生厌恶感,对其品牌造成损害。
2.3.3外部机会(Opportunity)
(1)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IT产业。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7.9%,相比去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网游用户达37716万人,占网民总体规模的58.1%。[14](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型网游的运行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服务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的系统性能也越来越高,使得大型网游运行速度越来越快。(3)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网民消费能力的进步。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越来越多的游戏玩家愿意为游戏付费。PC端网游用户的付费率已达48.3%,其中超过30%的用户月均付费在300元以上。[14]
2.3.4外部威胁(Threat)
(1)网游产业竞争激烈。这包括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新进入者威胁。截至2014年12月,用户规模排名前15的网游产品,腾讯占8款,网易占3款,盛大网络、搜狐畅游、世纪天成和完美世界各占1款。[14]并且,像是新浪公司近几年也涉足了网游。(2)替代品威胁。随着4G网络的发展、各类终端的普及和硬件系统日益优化,电视游戏与手机游戏的崛起给电脑游戏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我国电视游戏用户规模已超过1亿。
3“饥饿营销”策略实施条件分析
企业在运用“饥饿营销”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3.1不断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是基础
这包括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两方面。[15]现代社会,人们的质量意识越来越高,只有性价比高却又不可替代的产品,人们才会乐于去抢购。正因为《英雄联盟》具备其他游戏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不断加强产品革新,满足英雄迷们日益变化的挑战需求,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3.2合理选定目标市场,灵活应对[15]
一种产品在打入某一市场之前,要对市场前景进行全方位分析,采取合理的销售战略。另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供求变化、竞争对手产品诱惑等,企业要随时关注市场动向,灵活应变。《英雄联盟》刚打入中国市场时,形式并不乐观,但腾讯公司善于观察市场形态,借助与竞争产品的相似性对本游戏进行大力宣传,获取主动地位。
3.3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腾讯公司之所以能成功运用“饥饿营销”策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是关键。知名品牌对消费者加入排队等候队伍有很大的号召力。通过电视、网络、会、报纸和杂志等多种渠道对产品进行宣传造势,形成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从而引发公众热议,激发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4“饥饿”要适度《英雄联盟》
的成功很大原因取决于“饥饿营销”策略,利用激活码和限时开放模式吊足英雄迷们的胃口,激发他们的试玩欲望。但是不能过度“饥饿”,不能超过游戏玩家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如果这种“饥饿感”越来越大,反而会使得游戏玩家失去耐心,使其他竞争者有可乘之机。因此,腾讯公司应该明确饥饿感的度,建立一个完善的游戏体系控制这种饥饿感,促使其良性发展下去。
4小结
饥饿营销有利也有弊,一旦运用不当,便会适得其反。因此,企业在使用饥饿营销策略之前,必须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良好战略。同时注意以下四点:不断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是基础;合理选定目标市场,灵活应对;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饥饿”要适度。
【参考文献】
[1]赵杨“.饥饿”苹果中国“疯”———浅议苹果品牌饥饿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2(11).
[2]李振波“.饥饿营销”饿了谁—试论国际营销中的“饥饿营销”[J].商业现代化,2013(08).
[3]刘清华“.饥饿营销”的应用条件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
[4]饥饿营销.好搜百科
[5]分析师称14年四季度iPhone销量达7300万台
[6]张爱华,祝笛《.英雄联盟》的多元化模式与网游发展前景[J].科技传播,2014(02).
[7]知乎英雄联盟专区
[8]英雄联盟到底赚不赚钱重要吗?
[9]纽约时报:LOL活跃玩家数量是Dota2的八倍[EB]
[10]金丽丽,黄琦,田兵权.SWOT分析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经济,2007(02).
[11]黎巍.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01).
[12]盛远.腾讯游戏的战略分析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
[13]刘善仕,王卫平.基于模仿创新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实践构建———基于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7).
[14]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游戏市场发展状况
[关键词]手机出版 特点 发展现状
一、手机出版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于2005年在《手机出版:21世纪出版业的新机遇》对“手机出版”做出了首个概念解释:“手机出版,在世界上尚无人对其下过定义。笔者认为,随着上网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正在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终端设备,手机出版是网络出版的延伸与组成部分。”随后,匡教授在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曾对网络出版下的定义做出新的理解和延伸,并认为“所谓手机出版,就是以手机为媒介的出版行为,是网络出版的延伸。”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长王勤认为:手机出版就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的内容信息经过编辑加工后,以无线、有线接入或者以介质存储方式,和传播于移动终端的行为。
笔者认为,手机出版是另外一种网络出版形式,虽然说,手机技术在迎接3G时代到来的时刻,已经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在以后会更加紧密甚至达到技术的融合。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从出版这个行为上来说,手机与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出版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而手机出版则主要运用无线通讯技术,二者有不同的传输渠道和方式;从网络语言上说,手机出版主要是WML语言(日本的I-MODE手机用的是CHTML语言),互联网出版一般使用的是HTML语言。
总之,手机出版依然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并且将很多其他媒体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加工后,通过无线网络、有线互联网传播到手机或终端阅读器上,供读者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
二、手机出版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手机出版拥有全球巨大的客户潜力,因此发行数量也将会非常庞大,而且手机出版物现在引领的也是一种“娱乐化、快速化、浏览性”的阅读方式新潮流。
2.零纸张、零印刷、零运输成本的运营模式
传统出版业由于是纸质媒介,因而纸张成本、印刷成本、运输成本都很高,而手机出版物的发行及运营成本则因为其特殊性而大大降低了。通过手机这个载体,可以省去油墨纸张印刷等费用,且电子出版物可以直接到达用户手中,从而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的经销商、店铺等,极大地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
3.终端客户的定位更加精准
在手机出版中,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处在不同消费水平的人们会选择适应其身份的手机。同时,这些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习惯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因此,这就要求阅读人群要定位精准、内容设计要灵活科学。
4.手机出版渠道管理简单
传统出版的渠道合作及管理比较复杂,采用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零售、批发等,在进行渠道设计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出版企业各自的产品、结构、适销度、用途等不同特点来进行。而手机出版采用一站式的渠道管理,直接面对手机发行渠道商,无库存要求,回款周期较短。
5.手机出版物互动性强
手机出版物与读者有着更强的互动性。传统出版一般都是单向性的出版,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制约,与读者互动费时费力,往往很难搜集到精确的读者信息以及意见反馈;而手机出版则造就了一个星状网络,每一部手机都是这个星状网络的重要环节,从而能够实现对出版物销售的跟踪,对出版资源进行快速的收集,能够进行及时的读者调查,能够收到最新的读者书评和意见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对出版者和读者提供了双向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迅速的互动。
6.手机出版传输广泛、扩展性强、自由度大
手机出版的信息量大,而且调整起来不像传统出版那样受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制约限制,往往能够在内容上随时扩展、修改,而且只要有传输网络的地方,手机出版物就能够到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三、手机出版目前的发展状况
1.手机出版的传播形式
权威机构认为:手机作为第五媒体,承载业务内容的方式,仍是对其他媒体的延伸,从这个角度,将手机媒体业务划分为“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五种常用业务。
目前,我国的手机出版已经形成了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无线)音乐等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手机出版格局。
2.手机出版的模式
手机的出版目前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且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较为普遍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短信或彩信形式
这是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形式,优势在于便捷性,因为大多数手机用户已经养成了收发短信的习惯,短信小说只须一次订制,就可以定期接收,无需额外操作;劣势在于短信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信息类型也较为单一,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出版的需要。同时手机用户处于受众一方,难以将阅读感受进行反馈,手机媒体交互性的优点未能得以发挥。
(2) 通过WAP平台把互联网上的信息和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
和短信型相比,WAP型的优势首先在于可基本实现全文出版,其次是WAP网上能够承载的信息更为海量,用户选择空间更大,但目前网络带宽较窄,传输速度慢,手机屏幕又比较小,大大限制了WAP网的发展。对出版单位而言,可以通过分析WAP用户的消费纪录,了解产品的市场表现,从而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和产品线调整。
(3) 将信息用二维码进行编码,使二维码信息以彩信的形式在手机里存储、阅读、传播。
2008年3月28日,“中国手机出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是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移动多媒体出版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延伸信息服务。同时该平台为读者与出版社之间提供了及时、高效、便捷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了网上的图书交易、图书信息与内容的编辑和、图书信息检索及订阅、新书推荐、积分抽奖活动、网络调查、物流监控等出版各环节所需的必备功能,从而开展直接面对读者的双向互动营销,实现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的优势整合,使传统出版行业实现跨媒体经营成为可能。
与WAP网上有海量的电子书资源相比,二维码型突破了以往需要输入网址的上网方式,具有使用方便、上网快捷的优势,用户进入的是出版社的专属页面,目标指向明确,出版社可以借此全方位地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开展营销。劣势在于,目前能支持二维码扫描与解码功能的手机价格相对较高,普及率低。
(4) 在手机中嵌入阅读软件,使手机成为移动阅读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数字出版技术商北京方正阿帕比的移动阅读技术,方正阿帕比将手机书客户端阅读软件预装在诺基亚、多普达、康佳等多款手机上,用户就可以直接到阿帕比手机数字资源中心下载手机书。
预置型的优势在于,一旦阅读软件预装成功,而且用户养成了使用习惯,比通过WAP型浏览更加高效。这就好比网上聊天,通过电脑预装了即时通讯工具QQ或MSN后,聊天就更加方便快捷,用户体验优于通过论坛或聊天室聊天。劣势也在于对手机终端的硬件要求较高,普及率不易提高。
3.手机出版的发展
目前,手机出版的发展非常迅速。从国际上看,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发展期。2006年,日本手机图书出版额已达238亿日元(15.9亿人民币),据推测2007年将达到400亿日元(26.7亿人民币)。从国内看,2006年我国手机动漫市场规模达31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4300%。另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手机进行文学阅读的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近两年来手机文学读者年均增加80%左右。到2007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87亿户。这一庞大的用户群将使手机这一数字阅读终端群体数量不可避免地扩大。
并且,艾瑞咨询《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报告》分析认为,数字出版物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个人付费、集体付费和广告等营收渠道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手机出版物将成为近期数字出版行业的突破重点。
所以,手机出版势必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
四、手机出版面临的问题
虽然手机出版正在走近我们的生活,但由于诸多制约因素,手机出版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商业模式也还不成熟,产业规模并不如预计的那样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曾经指出,目前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观念、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数字版权、数字内容监管、标准化、阅读方式等问题以及技术壁垒,是制约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1.资费高
尽管中国移动不断下调相关费用,但相比日本来说,还是比较高。日本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包含上网包月费在内每月才需3000日元,极低的资费使得日本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了电脑上网的人数。而且,手机报纸的摘要可免费阅读,如欲全文阅读则只需每月加付200-300日元(由话费中扣除),仅相当于购买一张地铁票的钱。在我国,虽然很多用户有手机上网的需求,但上网费用之高阻碍了此项业务的发展步伐。此外,手机上网速度慢也影响了手机出版的发展,相关各方均期待3G时代的到来为其带来新的气象。
2.内容少
虽然我国手机出版目前既有单份传统媒体的品牌出版,也有内容出版商对内容资源的编辑整合,既有传统媒体,也有没有传统媒体依托的内容服务商,但内容建设仍是摆在手机出版面前的一大课题。当然,这也有深层的原因。
在我国,手机出版是电信运营商和SP的积极推动,但WAP网站内容比较贫乏,手机原创文学刚刚起步不成气候,传统媒体对手机出版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分成比例低,传统出版业并不积极。内容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SP的分成比例是3:7,而日本手机出版发达,除了手机上网后可以访问到足够丰富的内容,有重大影响力的10余家报纸都很看重手机出版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内容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SP的分成比例是7:3,内容提供商拿走了手机出版的绝大部分收益,电信运营商只得到9%,从而扶持了该产业的发展。
3.盗版易、监管难
我国对出版物实行的是审核制,但手机出版尤其是其中的原创文学出版是一种大众创作大众阅读的行为,5亿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出版者,如何在出版前对内容进行审核成为一大难题,手机出版中还可能出现侵犯知识版权的问题。由于侵权成本低、非常方便,而维权成本高、风险大,目前还没有良好的对策。
4.上网速度慢
手机上网速度慢,也影响了手机出版的发展。3G出现以前,我国的手机上网速度一般只有10~14kbps(千字节/每秒),甚至不如2000年前后我国推行ADSL时的普通互联网链接网速。3G在今年开始试运营后,手机上网速度将提高到100kbps(千字节/每秒)以上,一些基于手机的各类增值服务业务将出现井喷型增长。因此,各方面也都在期望3G时代的来临。
5.技术标准难统一
在数字出版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做大做强。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Adobe的PDF、知网的CAJ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电子书业没有行业通用的标准和格式。标准不一致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软件,这也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这是数字出版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手机出版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手机出版的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表示,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标准会很难有大的跨越和发展,“通过制定一套手机出版的标准体系,将推动手机出版的标准和管理。”因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担全国新闻出版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手机出版标准的制定:第一,制定一套手机出版的标准体系。第二,使用手机出版的成像格式标准。第三,制定手机出版的监管标准。
这些提议都是针对手机出版的监管难及内容少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还未有针对资费高、手机上网速度慢及技术标准统一方面等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因此,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六、结语
虽然,手机出版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依然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3G时代的到来为出版产业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相信3~5年后随着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出版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2]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勤专栏博客blog.省略/wangqin/.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
[5]出版参考,2008,6(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