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行政执法的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识记世界市场的定义和主要类型
2、了解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3、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也与世界市场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树立整体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解疑,老师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美两国有关人士预言:21世纪经济将来没有国界。他们认为当今世界企业经营将寻求超越国界的最佳生产方式和资金的最佳运行方式。资金、技术和产品很容易越过国界在国家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只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有目共睹的例证就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这就是世界市场呈现的一个新特点之一。那么什么是世界市场呢?它是怎样形成的?呈现出一些什么新的特点?请大家自读教材第一框。
教师用投影展示导学提纲:
1、什么是世界市场?它有哪些类型?
2、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3、世界市场有哪些新特点?
(讲授新课)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板书)
1、世界市场的定义、类型(板书)
由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即可: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世界市场分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类型。
2、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板书)
这个问题由学生自学后回答,老师归纳为三句话:
(1)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它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2)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直接原因)
(3)产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3、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板书)
由学生归纳为五个方面,教师逐一分析:
(1)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板书)
教师举例:美国波音747型飞机约有450万个不同零部件,全部自己生产是不合算的,因此波音公司把占飞机重量70%、造价50%的零部件承包给了美国和其他六个国家的16000多公司生产。这个例子说明国际间在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的经济合作方式的加强,出现了许多国际贸易的新形式(如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加工贸易等)。
(2)商品结构复杂化(板书)
投影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回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市场疲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动荡性加大,竞争更趋激烈。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加大,正成为最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贸易规模最大和最有发展后劲的商品。
问: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划书。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板书)
所谓区域集团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形成贸易集团。目的是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部世界的竞争。目前,世界有三个较大的区域性集团:
第一,欧洲区
第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三,东亚经济圈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指导学生讨论分析热点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大拼争——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00余家已在中国落户,这些跨国公司中的多数都已在中国盈利甚至是利润丰厚;这些庞然大物不仅与中国的企业展开竞争,而且它们之间也在不同的行业中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寡头竞争”是当今国际经济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随着WTO的日益逼近,跨国公司在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中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分析点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它使我国得到了税收,部分劳动者得到了就业,消费者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学会了如何强化管理和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失去了部分市场,利润和发展机会,导致部分劳动者失业。
(5)市场竞争激烈化(板书)
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投资的重点转向第三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各国为了争夺世界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例如:日本由“产在日本,卖在欧洲”转向“产在欧美,卖在欧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A、产业革命、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
D、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2、2000年12月25日出版的《瞭望》周刊载文指出,经济全球化有许多突出表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跨国公司的运行超越了国界。这表明跨国公司()
A、是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每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
B、在世界贸易中和各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D、是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的大企业
二、辩析:
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家进驻中国。有人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1、D2、D
二、
(1)二战后,世界各国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资金、技术、人员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自由,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就是在这种趋势下进入中国的。
现将《文教行政及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实行效益考核责任制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专项资金实行效益考核责任制,是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依照执行。
文教行政及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实行效益考核责任制暂行办法
第一条 总则
为加强对社会文教行政及社会保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
凡由市本级财政部门核拨给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单项在一定数额(具体项目数额由财政部门确定)以上的社会文教行政及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和专项补助,均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
凡向财政部门申请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均应就用款理由、计划规模、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事项写出专项申请报告,属年度预算安排的,由主管部门在编报年度预算时一并申报,属临时追加的,由主管部门专项申报,要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办事业的方针,对属于多渠道集资合办的项目在申报前,须先落实其他资金来源。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审批
市本级财政部门对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应根据工作任务,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统筹安排,在审批时应对申请项目的内容、计划规模、实施条件、项目概算、完成日期、预期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综合评估,按照“集中资金,重点使用”的原则予以审定,审定后和主管部门或用款单位签订“专项资金使用合同书”并下达专项资金预算通知书。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一)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专款专用,用款单位要单独立项核算,因特殊情况需改变资金用途的,应书面报请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管理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合同书”的要求,会同主管部门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项目完成后,用款单位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支出情况和使用效益的文字报告,财政部门应会同主管部门对已完成的项目按合同规定及时进行效益考核和验收,当年不能完成的项目,其资金可结转下年续续使用。
第六条 奖惩办法
(一)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效益考核及项目验收认为完全符合合同要求后,对凡由于加强财务管理,使专项资金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用款单位予以适当奖励,奖励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具体办法如下:
1.专项资金数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以奖代补资金的比例不超过专项资金的10%。
2.专项资金数额100万元以下的,固定奖励(补助)不超过10万元。
3.以奖代补的资金可继续做为事业发展所需资金。
(二)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项目金额超支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弥补,对虚报冒领,挪用专项资金和由于主观原因造成项目拖期或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财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暂停审批专项资金,同时根据《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第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元认知策略;学习档案评价;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44-04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选择注意以及认知活动的自我评价,有学者称之为“对认知的认知”。Malley等学者认为元认知策略对提高语言学习效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很难评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因而会迷失未来学习方向。如何有效培养语言学习者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并没有统一模式。本文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建立“学习档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并分析基于学习档案评价的外语元认知学习策略综合训练的有效性。
一、学习档案的内涵
学习档案评价(portfolio ass- essment),源自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针对艺术领域倡导、实施的“零点计划”。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广受美国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学习档案有目的收集和保存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成果,述说他们的努力学习、取得进步和成就的故事,依据标准选择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促进自我反思,使学生有效地监控、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进程。调查发现,70.1%被调查的高职学生把学习档案袋等同于学习成绩记录册或学习作业的收藏夹。显然,他们对学习档案的教学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
二、教学实验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某高职院校145名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其中男70人,女75人)参与一年的策略培养取向的学习档案评价教学试验。学生来自汽车、物流、文秘和应用英语等不同专业,年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兴趣接近,英语学习策略水平低。实验前几乎无人有过学习档案评价经历,对学习档案感到好奇,期待通过教师指导能更快地提高英语水平。
(二)研究问题
学习档案对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受试对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融于学习档案教学的态度和评价;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是否对英语学习成绩有影响。
(三)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英语学习档案资料分析和学生访谈等方法。问卷包括学习档案含义和元认知策略两部分。第一部分以A、B、C、D选择形式完成。第二部分共有25个问题,以里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完成,包含五类元认知策略,是综合相关专家对元认知策略的分类以及研究文献,并结合研究者的教学经验自行编制而成。所有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均有详细记录,并对学习档案建立初期的学生档案会议以及结束后的档案展示交流和反思性学习报告的全过程进行录像,研究者同部分受试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多方面汇集信息用于定性分析,进一步佐证定量研究数据的有效性。
(四)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周实施问卷调查,主要涵盖学生对学习档案的态度和对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了解,根据受试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确定要重点训练的学习策略。第二周,学习档案培训。具体步骤:确立学习档案的内容、目标和原则;描述元认知学习策略、示范举例说明;应用典型的学习档案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其优势与不足。第三周,根据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受试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建立策略取向的个人学习档案袋,把策略训练融入到学习档案的任务和作业中,记录学生的进步与表现。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第一次学习档案会议,组织观看优秀学习档案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语言学习档案。
第二阶段:通过观察、问卷、访谈、学习日志等多种方式调查学生对学习档案的感受与进展情况。基于各种反馈信息,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逐步优化个人学习档案。此阶段,每个学期举行三次学习档案会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和经验,及时暗示学生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每个学期末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学习档案,分享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收集、观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并给学生反馈。
第三阶段:实验最后一周受试再次填写学习档案和学习策略问卷。然后,整合各种研究数据,多方位评估该学习档案对发展学生元认知学习能力的有效性,并将此作为学习档案评价模式向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学习档案的构建要素
从受试高职生的实际出发,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学习档案内容构建为六大模块:注意模块、计划模块、调整模块、监近代模块、选择模块和反思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又涵盖不同项目,每个项目有相对应的学习内容。见图1。
注意模块包括词汇、句型、英语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认知。这些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紧密相连,如好词、好句收集等。以上作业都有一定的数量规定,要求每个学习单元每名学生都应收集有用词句放入学习档案。此类作业一般占学期总分的15%。
计划模块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计划的安排,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外阅读计划和小组探究性学习项目的学习方案等。此类作业一般占学期总分的10%。
尊敬的局领导:
市社区矫正执法监控指挥中心的建立是在特定的现实条件下,为了解决社区矫正刑事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的创新性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是根据市政府和市编办的有关批复意见组建成立运行至今。其在工作中采取的“社区矫正综合评审制度”、开发度假区社区矫正刑事执行审批垂直管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方法卓有成效的解决了一批现实问题,收到了实效;前期运行相关工作报告等得到领导和有关单位的认可;按照市司法局统一工作部署已于2017年10月31日完成搬迁,并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但保留“市社区矫正执法监控指挥中心”的原有工作构架和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情况,以及省司法厅《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评分标准(2016年)》,现制定市社区矫正执法监控指挥中心调整方案如下:
一、相关职能要求及现在情况
1、社矫指挥中心需具备:报到登记、宣告、刑罚执行、指挥控制、心理矫治、教育培训、档案管理、检察警联、远程探视功能等功能;根据功能设置报到登记室、宣告室、刑罚执行室、教育培训室、指挥控制室、心理矫治室、档案室、检察室、警联室等。
2、社矫指挥中心现有报到登记室、宣告室、心理矫治室、指挥控制室、刑罚执行室、检察室。
3、社矫指挥中心现承担职能和工作任务为:社区矫正应急指挥、特殊案件处置、社区矫正执法巡查、社区矫正场所建设试点及迎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协调、社区矫正集中宣告、社区矫正心理干预、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协调等九大职能。
4、根据2013年建立社矫指挥中心的方案,社区矫正管理处和社矫指挥中心的分工为:社区矫正管理处承担日常行政工作和刑事执法审批等工作,具体业务如社区矫正应急指挥、特殊案件处置、社区矫正执法巡查、社区矫正场所建设试点及迎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协调、社区矫正集中宣告、社区矫正心理干预等工作由社矫指挥中心承担,实现本级职能的细化分担,降低执法风险。
二、调整意见
社矫指挥中心现有报到登记室、宣告室、心理矫治室、指挥控制室、刑罚执行室、检察室,共五间办公室缩减为三间办公室。具体为:撤销报到登记室,保留宣告室、心理矫治室、指挥控制室,刑罚执行室与检察室合并办公。
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
附: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评分标准(2016年)
社区矫正管理处
二0二0年四月二日
附件:
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评分标准
(2016年)
一、得分项(170分:标准分140分,加分30分)
(一)总体规划(17分)
1、中心具备报到登记、宣告、刑罚执行、指挥控制、心理矫治、教育培训、档案管理、检察警联、远程探视功能(9分)。
2、统一风格样式、统一制度、统一挂牌(3分)。
3、配有上墙制度、流程图、标语等(3分)。
4、安全、整洁,有条不紊(2分)。
(二)各功能室设置(84分,加21分)
1、报到登记室(9分,加3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报到登记台;②人像信息采集、录入设备(摄像头);③文书信息扫描、录入设备(加分);④指纹信息采集、录入设备(加分)。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社区矫正流程图;②安置帮教流程图;③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公示;④社区矫正执法公开栏;⑤以人为本、回归社会(标语);⑥社区服刑人员指导手册(加分)。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信息录入完整、准确;②按规定时间转派司法所。
2、宣告室(19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主背景板;②工作人员宣告席;③社区服刑人员隔离栏;④旁听席(警戒线)。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宣告规定;②宣告流程;③接受矫正、服从管理(标语)。
(3)工作规范(每项各2分):①入矫解矫宣告提级;②宣告人员符合标准;③宣告流程固定;④宣告词统一;⑤宣告文书齐全;⑥宣告台账规范。
3、刑罚执行室(9分,加分4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执法记录仪;②警用防护器械(加分);③整装镜(加分);④急救用品(加分)。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纪律规定;②分项工作流程图;③脱管处置工作流程图;④执法着装用品管理规定。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实施分类管理;②重新犯罪率低于规定标准;③脱管追逃措施得当,每月跟进;④病情复查按时开展;⑤调查评估采信率达60%以上(加分)。
4、教育培训室(3分,加分5)
(1)设施设备(每项各加1分):①讲台(黑板);②课桌椅;③教学设备(幻灯、音响)。
(2)制度建设(每项各加1分):①集中教育制度;②法律法规节选。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全面落实入矫教育;②按月制定学习教育计划;③未成年人分开进行。
5、指挥控制室(16分,加2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电子显示屏;②操作计算机;③LED显示屏(加分);④中心内部监控设备(加分)。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指挥控制中心管理制度;②指挥控制中心值班制度;③应急预案;④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分布图。
(3)工作规范(每项各2分):①工作日按规定值班;②按季度开展动态分析;③越界、逾期未解矫处理不超过1天;④定位手机监管率达70%以上;⑤重点管控对象定位监管率达90%以上。
6、心理矫治室(9分,加3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沙发(座椅);②操作电脑(安装测评软件);③沙盘。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心理矫治室管理制度;②心理咨询师公示;③励志标语(图片);④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加分)。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心理测评率达100%;②心理咨询师1名;③固定心理咨询师多于1人(加分);④开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预约(加分);⑤建立心理矫治档案。
7、档案室(9分,加3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档案柜;②档案盒;③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设施(加分);④装订机(加分)。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档案管理制度;②档案保密制度。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建立执行档案;②建立人员名册;③档案存放(装订)规范;④档案内容(标注信息)规范;⑤档案查阅规范;⑥统一存放解除(终止)矫正档案(加分)。
8、检察室、警联室(4分,加1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基本办公设施。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检察人员公示;②社区矫正检察制度;③公安民警公示(加分)。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建立相关工作痕迹。
9、远程探视室(6分)
(1)设施设备(每项各1分):①探视设备;②背景板。
(2)制度建设(每项各1分):①远程探视流程图;②远程探视纪律。
(3)工作规范(每项各1分):①制作远程探视宣传单;②探视成功率达60%以上。
(三)组织机构(18分,加4分)
1、机构单列(每项2分):①机构单列;②职数单列;③专职人员编制单列。
2、成立执法大队(每项加2分):①经编办批准;②挂牌。
3、成立领导小组(每项2分):①领导小组成立文件;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③联席会议工作台账齐全。
4、成立两委会(每项2分):①两委会成立文件;②工作机制符合规范要求;③两委会台账记录规范。
(四)经费、人员保障(21分,加5+分)
1、预算情况(4分):①纳入当年县级财政预算(如经费统筹纳入司法行政经费,司法局明确社区矫正经费划拨的可得3分)。
2、人头经费保障(加5分):①按照社区服刑人员数核定,每人不低于1500元,达不到1500元的酌情扣分,每增加500元累加1分。
3、中心公职人员数(2分):①人数3人,每增加一人累加1分。
4、中心辅助人员数(1分):①人数2人(聘用期一年以上),每增加一人累加1分。
5、培训情况(每项2分):①开展上岗前培训;②全员培训每年2次,每增加一次累加1分;③年人均培训次数1次,每增加1次累加1分;④开展岗位练兵。
6、执法着装用品管理(每项2分):①台账底数清楚(一人一号建档);②管理严格(出台相关管理文件);③使用规范(建立调整、回收、清理机制)。
二、扣分项
未达到标准的不得分或适当扣分,扣分区间按照0.5分计算。
一、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存在哪些法律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比较统一的观点大概包括: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综合性的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契约关系。在这些法律关系中,我比较赞同综合性法律关系的观点,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在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内部管理关系等。
(一)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政关系,是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所形成的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并有权行使行政权,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对等,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原本不享有行政权力,但在实际运行中,为了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关法律法规授权高校享有一定的行政权,这类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位管理条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高校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教育行政权时,其身份属于行政法上的被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这时,高校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行政权力,产生的法律责任由高校自己独立承担。
在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具有管理权、指挥权、教育权和依法为学生服务的职责,学生则享有辩论权、陈述权、听证权、知情权及救济权等,同时承担着服从、接受等法律义务。高校和学生在权利义务上不对等,作为高校享有更多的权力,学生则承担着比较多的义务,高校和学生之间形成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服务与被服务的法律关系。
(二)高校与大学生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行政法本文由收集整理律关系,其内容主要是围绕教育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高校享有的教育行政权以及和教育行政权相关的行政权力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招录权、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权力、发放报到证书的权力、对学生的处分权、奖励权、学费的减、免、缓交权以及依照国家政策的各种困难补助权、奖学金的评定及发放权、评优选干的权力,还包括组织安排考试的权力,决定补考、免考、缓考、重修、留级等权力,决定延迟毕业的权力等。这些权力既是一种权力又是一种职责,学校必须依法、合理行使这些权力和职责,才能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高校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大学生处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更多的是履行接受和服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陈述权、辩论权、知情权、救济权、听证权和举证权、委托权等权利。
二、行政法律关系中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高校享有更多的行政权力,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大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现行救济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很容易被侵犯,而且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救济,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在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中,高校作为管理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有权制定政策,作出决定。在实际管理中,学生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寻求法律救济,忍气吞声、息事宁人。有一部分人告到了法院,法院不受理。此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诉制度在制度的设计上存在缺陷,难以令人信服,当学生受到取消入学资格、开除学籍或其他处分处理决定时,很少有人选择通过申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作出许多决定时缺乏透明度,往往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缺少调查、讨论、听证和公告等民主程序。这些问题的存在,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行政法律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不知道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自我保护,对学校的处理结果纵然不能接受,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忍气吞声,被动接受。
其次,学生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学生认为状告学校不仁不义,同时还有畏惧心理,认为学校处于强势地位,告也会失败。
第三,现行申诉制度存在缺陷。试举一例说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学生管理规定》)中第六十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这条虽然规定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但对于组成人员的比例、人数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对于委员会的表决处理形式,表决方式、各部分组成人员的地位、遵循的原则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种情况极易造成领导一言堂,其他人只是点缀和陪衬,很难有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
第四,对高校行政行为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成为法律救济的瓶颈。这也是目前造成大学生权利保护困难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高校做出的行政行为有两类: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有对学生的招收录取行为、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行为等,而内部行政行为包括对学生的处分及处理行为,考试管理、学籍管理行为,奖励行为及其他行为。学生对外部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救济。而对于内部行政行为,只能通过申诉解决,不能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学生管理规定》也作了这样的规定。
转贴于
第五,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各地执法不一。现行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中对于高校的行政行为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造成各地法院执法不一致。同样的案件,有些地方的法院受理,有些不予受理,给学生维权造成一定障碍。
三、行政法律规范中大学生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积极维权的思想
首先,对在校大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法律知识结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其次,熟悉自己在大学阶段的角色和地位。大学生身份是学生,是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是其根本任务。同时,大学生的身份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在其考入大学以后,户籍转入学校,农村户籍变为城镇居民户籍,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资格,以前为国家干部身份,现在在就业、公务员招考、各类国家资格考试等方面都有学历和文凭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综合的,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内部管理关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应分清属于哪种法律关系,自己具有哪些合法权益。最后,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当遇到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时,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协商、调解、申诉、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强化教育服务功能
首先,严格依本文由收集整理法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教育行政权,提高行政管理能力。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在教育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形式、时限及步骤行使行政权力,保证做出的行政管理行为合法、合理,严禁滥用职权、越权行政。其次,强化教育服务功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社会效果。作为教育机构,高校应做好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起服务学生、为学生负责的意识和教育理念。第三,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狠抓业务,加强培训,严格要求,科学考核,实行绩效管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保证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质量。第四,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监督机制,增强责任意识。高校应建立独立规范的教学、管理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制定相应的过错追究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行政管理效果。
(三)修改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有关机构和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
首先,明确规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学生代表、教工代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人数,组成人员中各部分人员所占的比例及产生的方式。处理申诉的原则以及处理学生申诉的具体程序,具体包括各部分人员在处理申诉中的地位、意见或观点的效力,拟被处分学生的陈述和辩解权利、行使的方式,表决的方式等。其次,将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诉的处理程序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处理申诉的机构,机构的人员组成,处理申诉的步骤与方式,处理结论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如何答复等。
大学是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的摇篮和锻造民族精英的熔炉,而德育又是大学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内涵。社会主义大学,不但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而且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把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就必须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有反映。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在认识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思路上,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性教育和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的先进性教育;在方法上,要坚持各项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在渠道上,要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筹中小学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统筹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要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兼职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课教师队伍、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者队伍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题。一是解决特困学生的学费问题,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三是加强心理辅导,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和知心朋友。
高等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高等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活动。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的运作即是一种执法权力的行使,有权力必有制约,只有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才能确保权力在规定的范围内和预定的轨道上运行,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越轨。[1]高等教育行政监督是指有关行政机关对高教行政主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活动。它就是对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的一种法律制约机制。为防止有关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滥用执法权力,促使其合法、高效地实施执法活动,必须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这既是保证行政执法在高等教育中真正落实的关键,也是完善的高等教育行政执法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的制度
从我国法律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的现实状况来看,作为高校行政执法监督的制度主要包括:
1.高等教育执政执法责任制度。高教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是高等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为了履行法定职能、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任务,通过对法律职责的层层分解,将这些任务落实到相关工作部门和个人,从而制定出来的内部管理制度。它是在实行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转换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执法力度的强有力措施。它为推进高教行政管理法制化进程、依法促进和保障高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2.高等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专门性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个体及教育行政相对人,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申诉理由,请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2]。高教申诉制度包括高校教师申诉制度和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它是保护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行政救济制度。
3.高等教育行政复议制度。高教行政复议是指高教行政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申请,请求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制度。它的性质是一种行政救济机制,是为相对人提出的一种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违法或不当行为侵犯的救济制度。[3]
4.高等教育行政诉讼制度。高教行政诉讼制度是指高教行政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被诉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裁决,以保证教育行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缺陷
为了保障高等教育法律的实施,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我国目前的法律实施监督体制包括: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以及党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体制严密,但运作起来往往有差距。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监察法》配套法律、法规的缺位,使高教行政执法监督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新修改的《行政监察法》虽然填补了对行政权力监督方面的空白,进一步促进了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水平,但是配套的实施条例、细则尚未修改,对高教行政执法的监督更是缺乏针对性。高等教育执法监督总体上讲,起步较慢,有的监督实施问题目前尚在研究、探索和试验过程中,因而,高教执法监督立法是整个高教法制中的薄弱环节。迄今,全国和地方性完整单项的高等教育执法监督的程序法仍是空白,而执法监督的内容大多数分散在以实体法为主的教育法规之中。执法监督的程序法规不构成体系,这就削弱了教育执法监督的力度,影响改善和强化对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的有效检查。
2.一些高教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地位低,权威性差。例如,从目前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内部职能划分看,教育督导应当是担负教育执法监督职能的。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督导也应有同样的监督职能。但由于对教育督导职能规定模糊且是部门规章,年限又早,缺少必要的约束力、影响力,所以,我们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督导实际上并没有定位于教育执法监督上,或者着力点并没有放在这上面。由于教育督导定位和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职能过于分散,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在实际工作中也就难免混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
3.高教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尚未切实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了教师、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监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等一整套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但各项制度的监督主体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等不够明确和具体等问题,他们彼此间又缺乏联系和沟通。
4.社会监督的力度不够。社会监督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非国家机关往往对教育执法的执行没有过多的关注,并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致使社会监督落实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
四、健全执法监督体制,强化高教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
为了保证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法治教,保证《宪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能真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运作监督保障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和完善人大的监督。各级人大是我国的监督机关,但人大要实施有效监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形式的运用是否恰当、充分。以往地方人大监督常常显得软弱无力。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好地行使监督权,都在努力追求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深度与力度,探求更加有效的监督形式。如评议监督,这给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主渠道得到了拓宽,监督职能也得到了强化。因此,要强化人大的监督权,树立国家权力监督的权威性,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大的监督机制。
2.强化内部监督。教育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能否自觉依法办事和严格执法,不仅仅取决于教育执法人员的思想觉悟,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教育执法部门内部监督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执法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执法职业道德,增强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自觉性。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错案追究制”,使不严格执行教育法律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加强监察、审计监督。监察、审计部门同属政府行政机构序列。在建立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机制中,要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再次,尤其要强调高校内部对管理工作者工作的监督,确保一线教师地位的提高,保护学生权利的救济途径畅通。
3.加强群众监督。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因此,高等教育行政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采取多种形式将负责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在实践中切实适用,以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加积极地宣传高校的良好形象。接受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体的监督,是我们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催化剂,也是减少高校教育纠纷,避免被司法审查的良好手段之一。
【关键词】辅导员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09-1.5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以期通过博客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传播价值理念,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辅导员博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辅导员博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高校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辅导员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辅导员传达的信息,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而且这种沟通模式的效果会因时间、学生人数的限制而大打折扣。而博客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交互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想要传达的信息,以日志、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回复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环境转换成平等的“网友”关系。辅导员与学生可以在博客中敞开心扉、自由交流,而不用太受时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博客,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辅导员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到辅导员是生活在学生周围、跟学生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的“益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板着脸训人的“严师”。同时,博客也为辅导员开辟了详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窗口,便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做好学生工作。
(二)辅导员博客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远没有达到1∶200的标准,许多辅导员一个人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繁杂的事务牵扯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精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进程。而学分制的普及也导致学生自然班概念的弱化,导致“辅导员―学生干部―宣传栏及口头通知―学生”这一传统工作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博客的即时传播功能则可以实现“辅导员―学生”的直接传达。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及时将各类管理规定、通知、文件等信息实时公布,学生上网就能浏览阅读,获取各类动态信息,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留言咨询并得到回复、解决。如此,辅导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辅导员博客可以有效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高校会不定期举行辅导员交流活动。传统的交流方式往往以座谈、开会、讨论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严重,而且一般仅限于高校内部之间交流,校际之间的交流则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先进学生工作经验的传播和借鉴。而博客的资源共享性和交流异步性特点则能克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经验和教训在博客上公布,其他辅导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学习,有问题可以在线留言;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不受地点的限制,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博客而丰富起来。多渠道的沟通可以使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得到有效传承,避免年轻辅导员走弯路,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二、如何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
辅导员博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博客的教育引导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博客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把握教育艺术,将深刻的教育意义融入到博客之中。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内容新颖、立意明确的博客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浏览辅导员博客。要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应在“求短、求实;求新、求活”几个方面下功夫。
求短求实,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内容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网络快餐时代,冗长的文章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微博”能够短时间内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其内容精练、简短,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效果,一些通知性内容简练,直接列出即可;而一些个人感悟则可在文采、意境方面下功夫,使之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求新求活,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生动活泼、易于接受。一些名人的博客点击量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的博客有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很多辅导员发现某些文章、资料质量比较高,觉得可以给学生看,则直接将其复制过来,殊不知,网上信息很多,学生可以从多渠道得到相同的信息,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化,可以多发表一些点评类的内容,通过一些活灵活现的例子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另外,博客内容要力求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博客的吸引力。
(二)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
提高辅导员博客实践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博客的交互,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辅导员博客不能仅满足于被学生浏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种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与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对博客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同学生平等、耐心地交流;也可以在博客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广泛地进行讨论。辅导员博客内容只有经过学生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本人也会在学生的不断探讨与辩论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提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在学生的言论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还要注意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经常去浏览其他辅导员的博客,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
辅导员博客不仅是辅导员个人展示个性、抒发感想的舞台,更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服务功能的前沿阵地。因此,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辅导员博客的质量和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机制,形成学校评价、院系主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将辅导员博客的运行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并适时进行评比表彰。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辅导员博客系统备案,有关负责人应定期登陆辅导员博客,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维护较好、运行正常、学生反响比较热烈的辅导员博客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对形式单薄、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辅导员博客予以提醒和改进。
另外,要完善辅导员博客激励机制。除对优秀辅导员博客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外,调动辅导员主动建设维护好博客的积极性才是最关键的。很多辅导员因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博客质量不高,学生不感兴趣,进而又影响到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废,这是值得引起学校重视的。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撰写博文进行指导,成立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支持,从辅导员开始撰写博客开始便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保证质量,提高吸引力,增强辅导员主动维护博客的积极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积极探索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文化现象,精心打造优秀辅导员博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对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华.博客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9-21.
[2]何雪梅.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1):194-197.
[3]薛徽,房志明,郑中兴.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途径探索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71-73.
[4]王家红.人文关怀视野下的辅导员博客[J].当代教育论坛,2010(2).
1 创建一个优秀的钢琴教研室首先要选择一个优秀的教研室主任。
优秀的教研室主任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钢琴理论水平要高,二是钢琴的业务水平要强。
我们铜仁学院音乐系钢琴教研室主任的任命只需要一个条件,只要有副教授职称就可以了。要想创建一个合格的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决不能随便任命,铜仁学院音乐系要发展提高壮大不能只靠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及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而每一个教研室的创建工作更为重要。一个好的钢琴教研室的创建除了有正规的硬件设施(电脑)来为管理服务,有音响资料和图书资料钢琴等,来为教师提供教学帮助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外,核心是要有一个优秀的教研室主任,教研主任是一个非行政职务的职务,与村长一样无行政级别,村长是选举产生的全村的领头羊,虽然无行政级别的待遇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研室主任最有条件实行选举制。优秀的教研主任不但要求理论水平要高,能带动全组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在钢琴的演奏水平与教学水平上也应该有很高的造诣,能经常与全组的教师交流切磋钢琴技术与教学水平。如果这个钢琴教研室主任是一个只有副教授的职称在教学中既不能弹伴奏又不能示范(中高级水平)更不能独奏的钢琴老师或者钢琴业务水平在整个钢琴教研组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的老师来担任,在工作中只能是安排本组的教师上什么课、安排那一位教师上上公开课、期末时安排一下监考老师的名单等等教学事情外。那么这个教研室主任肯定是不合格的,是不能胜任的。起码不能服众。一名合格的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敢做一些能为提高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而积极争取的事情,如外出进修学习,组织全组的教师外出学习欣赏高水平的钢琴音乐会,在请什么样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或者开展讲座的问题上要有主动权,要先与全组的专业教师商量讨论后上报系领导争取经费和安排开展活动的时间,而不是由系领导去联系专家教授来开展教学或者讲座,这既不专业又不科学,因为系领导是音乐教师不假,但是他们不一定是钢琴教师,既然不是钢琴教师,他们对钢琴的教学,对钢琴的研究与钢琴教师相比较专业性是有不同的,甚至是片面的看待钢琴教学的。这就要求钢琴教研室主任与系领导的正确沟通了,决不能被动的随便接受由上而下的分配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这会伤害打击全组钢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科研创作的积极性的。
2 目前我系钢琴教学存在着乱象教学现象需要钢琴教研室统一来规范。
我系的钢琴教学出现一种各自为政的教学现象,首先是钢琴教材不统一,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教程》共分4分册。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哈农》钢琴练指法,《拜尔》,《车尔尼599》,《车尔尼849》,《车尔尼299》。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的,也是共分4册。以上教材存在着教学内容的重叠性,显得很多余。其次是教间分配不同与效果的不同。集体课的时间分配在单位时间内最少,效果最差,人均授课分配材使用的起步教程也不同,有的是用《拜尔》教程来起步,有的是用《车尔尼599》教程来起步。甚至也有用《小汤姆森》作为起步教材。再次是教学形式的不同,有集体课,教学器材是电子钢琴,有小组课,在钢琴房上课,个别课(主修课)是给一个人上课的。最后是时不足两分钟。小组其次,人均授课分配只有12分钟。个别课最好,可以达到50分钟。这些对于是有着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是不规范的,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一年的学费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一年比一年多。教学大纲中有规定,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声乐课与钢琴课都是必修课,而且还是一人一周一节课的配置,由于师资的不足,不可能一人一周一节课的安排,但是至少一开始就是小组课的安排才行,否则,学费的收取上是有不同的,集体课的学费要少于小组课的学费,而小组课的学费要少于个别的学费才行,这才是比较公平收费标准与教学配置,学生对这些教学情况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艺术专业的学费比其他专业的学费高,而他们却没有得到高学费所带来的高中了的教学服务。这些都是需要钢琴教研室来统一安排与规范的。
3 钢琴教师之间存在着畸形的教学攀比心里需要教研室来平衡。
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想提升自己名誉,或者想保住自己的名誉存在着畸形的教学攀比心里,这种教学攀比不是正规的,良性的教学竞争。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拿学生来做实验品,让学生放弃最基础的基本功的练习,直接拿一些高出学生实际水平许多的练习曲或者乐曲给学生练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就练习一条练习曲和一条乐曲,目的就是用来考试。一些基础教程与教材成了摆设,拔苗助长的危害性相当大,学生会把这种学习的方法认为正确的方法,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把这种方法传下去。受误导学生一代传一代,学生受到的误导不像医疗事故那么明显,短时间内不容易被发现,潜伏期相当长,这就是十年可以树木,百年才能树人的原因。教学就是一把双刃剑,教好了,对老师有利,对学生有利。教不好,老师的名誉不好听,更重要的是毁了学生。
4 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选择钢琴主修老师。
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开始有主修专业课了,钢琴专业是其中的主修课之一。生源是从大学二年级中按比例选出来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将在今后的钢琴课的学习中上单独的小课。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学生却不能选择自己的主修老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所有的钢琴老师都能上主修课,尽管有的老师在钢琴曲子的示范上稍微有点欠缺,但是在曲子的讲解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不能老是一两个老师来是主修课,这对学生来说不是很妥当,因为对于一个钢琴的主修学生来说他能成为一名钢琴主修生与他的原来的钢琴老师是的培养是绝对分不开,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教学方法,特别教学风格都是比较适合这名学生的,新的钢琴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就不一定适合我们主修生,更重要的是新的钢琴老师对主修学生的特点是在短时间里是不了解的,彼此都需要好长时间来相会磨合的。对于原来的钢琴老师也不公平,无论是在教学的成果上,还是在师生之间长期以来所建立感情上,都说不过去,多少对于以前的钢琴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是一种考验,这需要我们钢琴教研组来做一个调研的。
5 钢琴考评制度从考评教师到考试内容比较单一需要教研组一起来提高和完善。
钢琴考试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须考试科目,但是我系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考试从考评教师到考评内容都比较单一。首先,考评教师是包班制考试,谁教那一班,谁就考试那一班。一般情况是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老师上课,各上一半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两个老师来考。这样考试的质量水分很重,教师之间很配合,谁也不得罪谁,谁也不为难谁,学生能过就过,不能过的都是指导老师提出来不让过的,主要是平时在上课中爱旷课不练琴的学生。其次是考评内容比较简单,还不如社会上的钢琴考级规范,钢琴考级的内容还分基本练习部分,练习曲部分,复调部分,乐曲部分。而我们的音乐专业的学生的钢琴考试内容就是一首练习曲和乐曲就完了。考试内容没有充分体现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这样的考评内容和考评制度都有待于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汤姆生简易钢琴教材
[2]哈农手指练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