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精神范文

阅读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精神

第1篇:阅读精神范文

有一个童话故事叫《孤独的小螃蟹》,主要讲了小螃蟹和小青蟹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玩耍、晒太阳。可是有一天,小青蟹离开了小螃蟹。小螃蟹陷入了无法排遣的孤独中,只好整天敲着一只可乐罐。但是小螃蟹并没有完全在孤独中封闭自己,在孤独与思念中,他还帮狮子剪了一个新发型,用自己的大钳子救了小乌龟。而最后,小青蟹也回来了,他们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前几天,在孩子们的读书交流会上,我就带着他们站在多种角度欣赏和解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把读本当成乐谱,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演绎,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文本的阅读空间,更经历了一次神奇的精神历险。

一、 在歌曲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蕴

故事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慢慢的,小螃蟹觉得,他能用鼓声说出心里想说、可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话了。再后来,这鼓声就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只鼓,一只会快乐、会悲伤的可乐罐鼓。

咚咚咚,咚咚咚……

这鼓声,好像是这静静的大地在说着什么,好像是这淡淡的月亮在说着什么,好像是这凉凉的风在说着什么……

这段语言文字优美抒情,缓缓流淌的是一种奇妙的情绪,有一点淡淡的哀伤,带着一点凉凉的意味,是小螃蟹无法言说的孤独,也是他对小青蟹深切的思念。如何让学生体验这种情绪呢?我是这样做的:

出示这段文字,并指名读。

师: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生:小螃蟹非常孤独,他只好用鼓声赶走孤独。可是这鼓声反而衬得他更孤独。

生:小螃蟹很难过,他在想念他的好朋友小青蟹。

……

师:在淡淡的月光下,有一只孤独的小螃蟹,他不停地敲打着一只可乐罐,咚咚咚,咚咚咚……风凉凉地吹着,大地静静地听着,你听懂了这鼓声吗?你知道小螃蟹在说什么?

生:小青蟹,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我现在是多么孤独呀!

生:小青蟹,你快点回来,让我给你敲鼓吧!

……

师:让我们用歌曲唱出小螃蟹想说可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话吧!

这时,我播放了张信哲演唱的歌曲《白月光》,同时把歌词出示了出来,请看:

白月光

——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

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

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

在心上却不在身旁

擦不当时的泪光

路太长追不回原谅

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

想遗忘又忍不住回想

像流亡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绑

无法释放

——

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

越圆满越觉得孤单

擦不干回忆里的泪光

路太长怎么补偿

——

想隐藏却在生长

歌曲忧伤而缠绵,配合着张信哲略带阴柔的声音,深切地传递出月光下小螃蟹那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思念。我发觉,有的女孩子的眼睛湿润了。音乐缓缓地流淌着,渐渐的,渐渐的,大家似乎就是那只孤独的小螃蟹,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悲凉的情绪中……孩子们在歌曲中体验着语言文字的意蕴,又在这种意蕴中经历着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历险。

二、 在话题中讨论出儿童的哲学

在交流中,我还抛出了一些话题让孩子一起讨论。这种讨论不仅使他们领悟到作品多元的内涵,更有效地把阅读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富有儿童色彩的哲学。请看:

话题一:小青蟹和小螃蟹生活得那么幸福,她为什么要出走?她后来又为什么要回来?

孩子们经过讨论明白了,小青蟹的出走是她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想去看一看,这只是一种成长的经历。而她终于回来,是因为家永远是所有人的牵挂,家里有童年的伙伴,更有童年的回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走出家的牵挂。

话题二:小螃蟹是怎样走出孤独的?

通过这个话题的讨论,孩子们明白了,人一旦陷入孤独,决不能封闭自己,可以通过帮助别人走出这种孤独。在孤独中,在帮助别人的道路上,我们慢慢地长大了,而不经意间,我们苦苦追寻的幸福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就像小青蟹终于又回到了小螃蟹的身边一样,又一起幸福地晒太阳了。

三、 在多种角度的解读中经历神奇的精神历险

在故事交流的最后,我们又站在多种的角度解读了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神奇的精神历险。请看:

1. 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站在多种角度去解读。同学们,如果我们站在友情的角度去读这个故事,你觉得小螃蟹和小青蟹分别象征着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小螃蟹象征着关爱朋友的人,小青蟹象征着被关爱的人。友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没有友情的人生是孤独的。

2. 站在爱情的角度读这个故事,你觉得小螃蟹和小青蟹分别象征着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小螃蟹象征着全身心爱着别人的人,小青蟹象征着被爱的人。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事情,是幸福的根本。两个相爱的人能在一起是尘世间最大的幸福,没有爱情的人生同样是孤独和寂寞的。

3. 站在追求理想的角度读这个故事,你觉得小螃蟹和小青蟹分别象征着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小螃蟹象征着全身心追求理想的人,小青蟹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人生在世,要有所追求,要为美好的理想不断地奋斗和追寻。没有理想的人生将永远是乏味的,是孤独和寂寞的。

这种多角度的解读,不仅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更让他们的精神和情感经历了一次次重重的冲击,他们在这种冲击中思索、在思索中领略着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第2篇:阅读精神范文

一、创设情境鼓励发散

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心理素质入手,积极创设情境,加强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训练,由传统的封闭型静态化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型的动态化、议论模式教学转变,这是改革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创设一种无顾虑、愿意发言、喜欢与老师、同学交流见解,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情境和境地;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真正引入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在知识上、感情上进行传递和交流,特别要注意形成学生自己积极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参与知识的发展和创造的局面。

1、让学生讲

阅读教学的开始,应让学生先去读、思、讲。讲让学生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找出疑难,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难。在此基础上进行散发性汇报。先通过大脑思维,把初读结果归纳,用口头表达出个人的不同见解,这个过程既是自学、想象、表达综合能力的训练、又是发散求异思维训练。初读时主要汇报对词语、结构及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自我探索效果,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讲不同看法,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对学生所答,只要有一点道理,就给予肯定,使他们感到动脑筋的乐趣,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后的兴奋。

2、让学生议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议,是学生主体活动活跃的表现形式,议论能力培养过程也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要不怕乱,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发问。

通常议论的形式,我是以读来过渡到议的,开头由两人的交头接耳过渡到三三两两的议论,由三三两两的议论到全班性的议论,整个议论提倡是自觉的,所谓自觉是指学生由读生思,思而想议,议中求异,议而求解。在议论的过程中,教师是不把自己的观点或答案强加于学生身上,也不忙于“集中”。议论的内容多种多样,这是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1)围绕课后的问题议,如《奴隶英雄》,斯巴达克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根据。(2)围绕中心议:如《我的战友》,为什么说是一位伟大的战士?(3)围绕重点训练项目议:如《草原》,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3、由教师引

每次培养学生讲、议时,教师都先要注意引导确立探索目标,有机地安排发散,集中过程,关键时刻——学生呈现出求知心理状态时,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排除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或指点线索。例如,我在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在仙台》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之后由学生汇报过程中讲了开头是鲁迅先生在仙台受到的是“物以稀为贵”的优待,接进行引疑:“课文在物以稀为贵后,为什么扯到白菜上去了?”鼓励学生思维的散发,有的学生说:“这是用实际东西说明”。有的说:“这是前面概括讲,后面用具体说明的表现手法。”此时我进一步导:“从白菜、芦荟这一部分能看到物以稀为贵。”有的说:“还有一层,地点不一样,一个是北京到浙江;一个是从福建到北京,地方特产也物以稀为贵。”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在学生汇报课文后半部分写了藤野先生几件小事后,我以引疑:这部分与前部分的物以稀为贵又有什么联系呢?有的说:“前面是交待了当时的情况背景。”有的说:“还是用对比的方法写藤野先生真正关心鲁迅。”有的说:“前面鲁迅受到日本职员物以稀为贵的优待是假的,吃的并不好,藤野先生关心鲁迅才是真的,进一步说明了物以稀为贵的意义。”有的还说:“第一段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它,就突不出藤野先生的品质。”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角度打开了,同时也有了浓度。此时我才小结:“大家都说得很正确,我们思考问题要注意事物的前后联系。”是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且也教给思维的方法。

二、不求统一鼓励求异

第3篇:阅读精神范文

关键词:幼儿阅读教育;游戏精神;幼儿教育策略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学前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场景和游戏活动中进行。从年龄分段来看,幼儿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好奇心也比较强;从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最佳时期;从教育关系来看,保证儿童心智健康健全成长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游戏是促进儿童心智发育发展的最佳方式。

一、游戏对幼儿阅读教育的作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够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使儿童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积极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将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幼儿的发展权”。[1]在新一轮课改中,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强调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推断,游戏与儿童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①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各类探索性活动。儿童天然的好奇心理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全新的释放,同时在游戏中借助于自身的想象力构建认知系统;②从社会性角度来看,游戏可以实现儿童社会性的需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假象性活动可以实现人际交往的雏形构建,共同游戏可以满足幼儿交往的基本需求,从而形成基础性的社会观;③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游戏能够实现儿童自我肯定的心理诉求,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我满足,建立起自信心,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3]

二、当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智力开发为导向的早期教育理念诱导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待发生了改变,合法的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逐步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幼儿教育出现了游戏教育理论研究逐年增加,幼儿的游戏活动逐年减少的现象。幼儿教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取向为中心,以各类“特长教育”为辅助手段,儿童在幼儿学习阶段过早的变成了任务客体,知识灌输的对象,游戏的价值被人为的忽视。从教育现状来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主要原因有:家长层面的功利性导向、幼教课程结构性障碍、权威化的教学模式。[4]1.家长的功利性导向。现在的家长多数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教育很重视,普遍性的拔高幼儿教育,单一的将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幼儿掌握的知识变成了家长互相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违背了幼儿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2.幼教阅读课程结构性障碍。当前的幼儿阅读教育课程多是预先设计好,对幼儿游戏空间、时间、材料考虑不足,限制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的阅读角就是单一的小学化阅读模式,一张课桌几张椅子,忽视了幼儿本体在阅读中的体验感,另外一点,当前幼儿教育阅读课程存在较大的结构性障碍,多数阅读以视读为中心,而幼儿阅读尤其是早期幼儿阅读教育需要的是听读,许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在展开阅读课程时模式单一,从而在开发幼儿阅读能力上存在结构性障碍。3.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幼儿阅读教育中,教师承担的是知识媒介,语言是最主要的手段,而当前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规则养成和纪律化成为幼儿教学的首要选择,在权威化的师严压力下,孩子的游戏性阅读本能从源头已被扼杀。许多教师为了课堂秩序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流畅,会制止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此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看上去课堂秩序井然,小朋友也很守纪律,但扼杀了孩童阅读的自由想象力和交互感。

三、幼儿阅读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教育家张宗麟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富有游戏性。[5]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来看幼儿教育实践,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推广游戏精神的重塑:1.根据幼儿接受特点设计游戏内容。张宗麟认为,幼儿游戏的前提是“儿童是儿童”,各种作业能出于游戏的态度,则生气勃勃,儿童乐为[6]。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接受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内容。首先游戏活动内容应该模仿和反映现实生活,还要能够在模仿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加工和重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性和愉悦性的统一。2.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环境。阅读游戏教育是否最终取得良好效果还取决于游戏环境,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能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器具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保证各类器具的放置符合幼儿的审美,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游戏空间环境的布置要有灵活性,注重安全性的同时,还要能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环境设计,充分发挥环境的心理影响,第三,阅读内容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符合预先布置的环境,只有环境和内容相吻合,幼儿在游戏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3.根据幼儿兴趣特点设计游戏形式。在阅读游戏教育过程中,游戏形式是否合适影响幼儿的参与性,良好的游戏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游戏活动和幼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幼儿对游戏理解存在差异,在游戏形式上要注重设计,为幼儿主动参与、讨论提供契机,通过听,说,演等多种形式让孩童接受阅读,而不是单一的文本化阅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阅读教育中的意义

翟晓云认为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口语,甚至身体动作等综合手段来理解对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刺激视觉器官的符号信息,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内容,通过感知、观察、思维、联想等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即心理图像)的一种认知过程。[7]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阅读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以把握幼儿心理特征为主线展开的一项教育活动。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儿童主体性发展被接受的基础上,好游戏是幼儿天性,因此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经验、思想、健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深远影响。陈鹤琴认为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其长远的影响在于发展儿童的身心、促进儿童感知力的发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兴趣,强化学习,才是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8]综观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我想知道、形式自由、我能干什么”,表现在具体活动中,就是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在幼儿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注重游戏精神,有利于在阅读教育中促进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注重幼儿阅读教育中的游戏实践,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幼儿在游戏化的阅读教育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思维,让孩子在自己思维的想象空间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可以选取篇幅短小,语言简朴朗朗上口,适于幼儿吟诵的传统经典文本。例如选取李白的《静夜思》作为幼儿阅读的材料时,可以辅助一些视听材料,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化的表演。2.重塑游戏精神,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控力。幼儿天性活泼,在成长过程中,游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在阅读教育环节,通过游戏精神重塑,可以让孩子自由尽情的发挥个性释放自我,充分调动孩子玩中学,比如选择优秀的文本《我是好帮手》,教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引导幼儿“看看谁最棒”,也可以让幼儿相互评优,将教育和优秀合二为一,在满足孩子的游戏天性的同时,循序渐进,既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能增强孩子的自控力,从而发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成长过程中提供更有效的自我观照。游戏在幼儿阅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教育活动中,要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离不开游戏精神的重塑。陈鹤琴先生强调活动单元的教学主要着重于室外活动,但课外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能够发展儿童的身心、促进儿童感知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如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孩童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EB/OL].(1990-9-30)[2011-03-19].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1-08-01).

[3]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杨其勇,张杰,沈雪松.回归幼儿教育“诗意化”特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9).

[5]张沪.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张沪.张宗麟幼教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因素[J].幼儿教育,1992(5).

第4篇:阅读精神范文

一.固有定论优先,现行感悟滞后

受选文及教参的影响,小说教学的终端结果最具有预定性,从情节、手法到形象、主题,口径相当的一致。教学不受这些“构架、说法”的影响显然不现实,而刻意回避这些“构架、说法”也无道理。问题是,“固有定论”优先的意识,往往会使小说的教学情同卫星游太空,一切皆按设计好了的远地点和近地点来运行。

最直接的影响是,小说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扛着竹竿进巷子――直来直去”,以省力、省事的明白“告知”替代费神、费力的引导“寻知”,文本探寻、现行感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拿着帽子看人物,带着结论看情节,顺着样子看环境,看似小说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实际上却是所得甚微,因为“一切”皆是现成的、原有的或参考书上的。

二.表象分解到位,深度开掘乏力

把小说阅读与教学的方式以及文本重点与难点的设置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叙述类文体或文本,“表象分解”到位,“深度开掘”乏力。满足于“不知到已知”,或缺的是“浅知向深知”的推进。

受普遍的、习惯的心理影响,对小说的阅读偏重于知晓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认可人物形象的善恶美丑。要么只拿小说的各个要素来图解或切分小说文本,有的是一个个的“形貌”,缺的是一层层的“神韵”;要么通过“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缺的是文本的精髓点拨,小说的阅读教学以另一种方式止步于深度开掘之前。

三.共性同一主导,个性生发陪衬

忽略小说文本生来就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让几十位学生齐步走向同一个目标,其影响已不单是小说文本读解不够深切的问题,箝制的是学生精神的发散、思维的创新。

理性阐释主导下的小说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带着走向“共性同一”的潜意识,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难以容忍非主流的个性化阅读。为体现某种理念而进行的所谓多元化的对话教学,多为装饰或陪衬而已。面对传统或经典的小说文本,个性生发得有价值有特色的小说阅读教学,远不及其他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必须让小说阅读鉴赏教学冲决精神的专制,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小说认知力度

加大小说认知的力度,要在对知识层面和艺术层面深入了解的同时,一步步地融知识与艺术为一体,并将其渗透于小说阅读教学之中。

通常情况下,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以及各要素内在表现与特点等知识方面的了解还是较为清楚的。至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关系变化而生成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就要依点觅踪经一番探寻方可得知。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中有关“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动人性”、“环境的呈现性”,无一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大这一方面的认知力度,有益于提升小说文本综合阅读的水平。

小说的中心是人物形象,小说的灵魂是主题思想。人物典型而又鲜活,主题却复杂而又内敛。因此,如何由形象层面到达精神层面,将文本的语言解读升华为艺术的欣赏乃至艺术的鉴赏,就需要加大对形成小说艺术之“美”的方法、技巧、风格、特点等的认知。并且,还需要懂得如何才算真正深入到了小说环境之中,如何才算真正触摸到了小说人物的思想,如何才算真正捕捉到了小说文本的灵魂。

二.讲求小说寻知梯度

小说阅读教学,讲求的是对小说文本的欣赏。在小说欣赏的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小说文本,其潜在的美感力量和美学作用是逐步释放和发挥出来的。以感性习得为主,既符合小说文本语言的特点,也符合阅读主体自身的特点。但感性所得毕竟不是终极目标和最高层次,注重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层进梯度势在必行。

感知、领悟、体验、品味的推进,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进程中不应当只是一个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更应当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小说的阅读教学,更多的应当是一个对文本中人为的空白和未定的因素逐步加以填补、充实、升华、完善的再创造的过程。只能亦步亦趋,不可一蹴而及。

小说中隐藏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一方面,阅读教学欲寻知小说文本的内蕴难以下手;另一方面,小说文本也提供了探寻内蕴的一个个窗口。最为普遍的梯度设计就是按人物、情节、环境,或单一或综合地分点布项;再就是循着叙事的脉络,结合叙事的角度、叙事的背景、叙事的时空,由表入里地向深度阅读开掘。

三.深化小说感悟程度

在不以教师分析讲解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体验,并最终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心悦,就必须深化小说阅读教学感悟的程度。这里的“度”,包含有历史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即关乎社会和人生两大方面。因为小说人物形似与神肖高度统一,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能够更为充分、深刻、生动地反映出社会和人生的真实面貌和本质规律。

含蓄和含混的文学话语使小说文本更多了几许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不同类型的小说又会在小说构成要素的不同方面展示出“对不可表现之物的表现”。小说阅读教学的“起讫”,就是要从小说自身的形式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走向小说文本的内涵并最终感悟小说文本的意义。当然,这里的“意义”,包括直接经语言解读即可了解的“思想”,还有必须经品读鉴赏方能神会的“意味”。

多种要素交互与整合所形成的叙事趣向,使小说的文本适时地体现出那种多元的表象。由表及里地来深化小说感悟的程度,就要抓住各类小说不同的叙述策略和风格,其中围绕叙述所发生或叙述延伸所引发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小说的单一到多元,平行与交错,表象及深层。这种对小说文本由感性的“领悟”到理性的“阐释”,只要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就可以多方位地做深度的发掘,包括历史的、哲学的等多种人文角度的解读。

四.调控小说探究向度

小说大多具有多义的特点,但这种多义性又不是完全的或无所不包的,其存现状况与创造小说意义的那个时代的那位作者有关,这是探究小说意义必须关注的一大向度。

对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不可各个要素平均发力。譬如:人物小说,应侧重人物的个性分析来探究社会与人生;情节小说,应抓住情节的曲折变化来探究深刻的意蕴。至于那些以刻画心灵、心理或表现虚幻、魔幻为主的小说,在时空或虚实等方面更需要把好探究其旨的方向。

多元解读最适用于小说阅读教学,也最容易贻害小说阅读教学。一方面,多元解读彻底打破了小说阅读教学中的“精神专制”,即不再受现成的、定论的说法的束缚,思想和精神的解放激活了更自觉的阅读情趣和思维;另一方面,随着小说阅读教学趋向探究,为体现多元多义而做的阐释很容易出现脱离文本结构和形象体系的自说自话,甚至误把极端和另类当作多元解读的一种境界。因此,实施多元解读一定要指向小说文本,理应有据,据应文见。

第5篇:阅读精神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所没有书香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学校,一个不是浸润在书香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如果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只是读过了12本语文书,或者连带几本教辅书的话,那这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好不到哪去,一辈子的阅读兴趣就没有树立起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这里,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黄山奇石》《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写景的文章,可向学生推荐一大批描写景色的优秀文章,同时开展“我做小导游”的口语交际活动,“祖国山河多壮丽”的手抄报展示活动等,让学生在大量的群文阅读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有乐趣的活动,是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价值。在教学五年级“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同时,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不同文体的文章,扩展阅读面,同时开展“我心中那份沉沉的爱”的征文活动,并在班级墙报或班报上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示。还可以几个班级共同写征文,年级竞赛,互相读对方的作品,激发学生心底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写完之后,可以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展示这些作品,让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沟通亲子关系。

这些做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群文阅读、撰写感受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阅读习惯就在这一次一次的活动中逐步养成。

二、授之以渔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引导学生爱读,更要让学生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益。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说的是课内严格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爱好读书。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要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强化基本阅读方法的训练,如逐字、逐句精研细读,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把教材变为学材。还可以浏览,明确大意,择需而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边批注边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用不同符号进行标注,在学习课文时如果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我除了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多时候让他们动手查字典,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现在大部分孩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都会主动的查阅字词典。

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作阅读笔记,读与思共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有一些学生认为做阅读笔记很麻烦,不愿去做,可以用激励的办法,例如在讲到五年级“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时,笔者将自己阅读积累本和读报剪贴本拿来,把积累到的有关故事讲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是那样的认真,有很多同学都说:“看,老师的笔记记了那么厚一本。”此后,教师并没有给他们讲,你们应该由坚持做笔记的习惯,笔者发现有很多原来不爱做笔记的孩子也在认真地积累了。

除了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还应该让家长多多配合。可以召开了专项全体家长会,现在很多家庭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在家中是不容易看进去书的,更别说很多家庭都没有基本像样的童书了,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在家中如何指导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匹配哪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并且让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从实际效果看来,这样的做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创设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每组有一名同学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晨或下午到校后,可以自由进行课外阅读,每周都应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例如,四年级的寒假笔者布置全体学生利用假期读完《三国演义》,开学后,就假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总结,并开展了《三国演义知多少》的知识竞赛,通过活动不仅仅检查了假期阅读的效果,同时也对个别没有认真读完的同学是一个促进,甚至还有好多同学都表示要再把《三国演义》读一遍。到了四年级的暑假,又布置学生阅读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绿野仙踪》,这一次的阅读效果比起还寒假来更好了。

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除了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荐外,我还把自己的书带到了班里,学生在借阅的时候明白了应该看哪些内容的书,也纷纷去购买类似的书籍。

四、鼓励坚持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课外阅读对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阅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阅读的方法,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带领学生大量地进行阅读、阅读有价值的作品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让阅读打开学生的精神之窗,带领学生徜徉于书的海洋,让他们在其中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第6篇:阅读精神范文

一、摆正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培根说:“阅读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源于阅读材料所包罗的语言、思想、情感。可以说,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部分,而思想情感则是由基础知识升华而获得的结晶。我们从阅读活动中就会汲取到大部分语文知识养料。所以,阅读活动的展开尤其重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举足轻重。可能短时间内,不能看到阅读活动的巨大作用,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活动,长此以往的坚持,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阅读摆在重要的位置之上。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方式,要遵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考虑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提升自己,实现阅读价值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读书日设定,选取一课时或两课时进行读书。教师可让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书籍进行阅读,不分体裁和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或篇章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向其他学生推荐为什么认为该书好,好在哪里。学生以课堂为平台,纷纷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出来,其他学生源于好奇心也会课下找来读。这样,阅读的整体氛围有所改善,一些以前不爱读书的学生也爱上读书了。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化了对喜欢书目的理解,又涉猎了其他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书目,增长了见识,拓展了阅读面。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璧合一

课内阅读篇章只是广袤文学天地里的冰山一角,从这一角切入,学生看到可能只是有代表性的万分之一个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站在文学城堡之外的一个过客,还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丰富精髓。当然,道德修养、审美水平、人生经验更不能通过包含万分之一知识的课内阅读材料被牢固的建构起来。因此,学生不能只偏重课内阅读的给养,还要兼顾课外阅读,形成一个阅读量的积累,然后再由量到质,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水平,增强学生人生经验的积淀。在这里,课外阅读活动是要为课内阅读活动服务的,教师要保证无论是教师提出的篇章、书目,还是学生提出的都必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深入或延伸总结,目的是为了拓展、巩固课内阅读。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课内阅读所涉及的作者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或是进行同题材作品联系,让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文学阅读量的积累。

例如,学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教师要让其进行联想,搜集一些同题材的文章,如《谏太宗十思书》《季氏将伐颛臾》。在比较阅读之后,要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中心,让学生说说其他篇章与这篇相比,在语言结构及所谈论的为王之道上的区别及共性。教师要把联系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回想和总结,回想的过程是再次阅读回味的过程,总结则是再次巩固的过程,做到这两点之后,学生建立了牢固的阅读知识网,这对今后的学习百益而无一害。

三、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向来就是一体的,从读中学语言的运用、学表达的生成、学结构的布置、学情感思想的吞吐和放置。没有读,写也将无从着手。在一定程度上,读是写的基础。有些人读的多,语言、情感积淀的多,自然下笔有千言。所以,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精彩的写,写最能验证读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要使其呈现有效性,就必须与习作练习相结合,或让学生为教材涉及的篇章写续篇,或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总之要使读与写结合,互相巩固,相互验证。

例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描绘了一个个人物,其中最深刻的便是祥林嫂,祥林嫂这一形象的遭遇是悲苦的,我们看清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但她自身的性格又使我们同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这篇小说来写读后感,说说自己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分析。还可以改编小说,试想,如果祥林嫂换一种性格,她的命运会怎样?另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续写,想象一下以后的鲁镇中的人们,想一想文中的“我”。读与写相结合,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也抓住这一练笔的好时机,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7篇:阅读精神范文

而在海子20年的接受史中,他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恐怕非《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莫属。最直接的原因,当然与此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有关。在中国当代,这似乎是作家作品被经典化的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也正日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现象:即使是就新诗诞生以来的整个新诗史而言,此诗也称得上是目前为止被解读得最多的一首。围绕着此诗的解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一种解读甚至认为此诗与酗酒有关[3]。对此诗的解读,主要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此诗乐观向上,写的是对平凡、安逸的生活的向往,另一种认为此诗是绝望的,是诗人决绝人世的告白。在我看来,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代表了当代社会不同的精神向度,并折射出了复杂的文化镜像。柏拉图曾经有个著名的关于镜子的比喻,这个比喻是用来指责诗人对所反映的对象的不忠实的,认为他们只是用自己的镜子虚构了镜中的日月山川,并没有反映实体。[4]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借用这个镜喻来考察文学阅读,会发现握镜子的手已经由作家改到读者的手中。读者拿着自己的镜子来映照他所阅读的作品,照出的是读者自己的形象和思想。这样,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诗阅读为乐观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的人,就会把此诗列为“小资必读”,并认为是所谓的“励志”之作;而把此诗看成是诗人决绝人世的告白的,就会认为此诗感情消极,不宜作为中学课文提供给中学生阅读(往往是中学教育者)。[5]

学者潘知常对海子的诗的美学意义有很精彩的阐释,但在谈及海子最好的诗时,认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海子心灵犹豫时写的诗,是一首“很有生活情调的诗”,但不是海子最好的诗。[6]我同意不将此诗列为海子最好的诗,但对将此诗视为“很有生活情调”的说法持保留态度。潘知常的本意是批判世人对海子的诗的世俗化庸俗化阅读,却又不慎落入世俗阅读的陷阱当中。在我看来,这首诗因其形式特点既容易被一般公众世俗化地加以阅读,但又恰恰存在着与“世俗”不调和的因素。全诗如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原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抒情短诗有很强的谣曲风格,就语调而言,有较强的吟唱性。这首诗反复地以“从明天起”起句,也是抒情谣曲的一个重要特点。我认为,目前在公众中流行的认为此诗温暖、乐观向上的见解,恰恰也是此诗的语调与表达方式本身带来的一种必然效果。在写于1986年8月的一则日记中,海子本人批评过诗歌对意象的过分关注与歌唱性。他说:“中国当前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同时,他也认为“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7]这些言论本身,体现出了海子非常了不起的诗歌直觉。前者称得上是对“朦胧诗”以来依赖于意象写作的倾向的反叛,后者则体现了海子对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批判。然而就这一首短诗而言,我认为,海子本人也并没有很好地以自己的写作达成他已经认识到的对中国现代诗来说极为重要的东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诗的歌唱性和极易被辨识的对意象的关注,易于沦为海子本人反对的某类诗的牺牲品。但正是在这儿,这首诗得到了世俗公众的喜爱。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反对媚俗的诗人却以这首诗在无意间沉入于媚俗的泥潭当中。

当然,造就这种阅读效果的,最终还是与当代文化的语境和阅读者有关。通过细致的阅读,我发现,这首诗的解读还存在着不为一般读者注意的另外两个方面。首先,细究之下,这里的“从明天起”颇有意味。如果诗人说是“从今天起”,诗的情感基调其实会有很大的改变。明天是还没有来到的期待中的时间,诗人反复说“从明天起”其实是给诗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想象(乌托邦)色彩。这种想象因其愿望的平实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我们以一种情感上的感染与震撼。也正是这种想象的氛围,使“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日常事物与日常景象成了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所谓的诗意的事物与世界。进一步讲,不太为一般读者所注意的是,在海子那儿,这种“从明天起”的设想是具有某种宗教氛围的末世论性质的。与这种设定相对应的恰恰是对“从今天起”这种世俗的现在时间观念的拒绝。其次,这首诗还隐含另一与世俗相对立的概念,即“我”与“你们”(“陌生人”)的对立。这是陈超在论及这首诗时指出的,他认为这首诗“既道出了自己勉力说服自己去认同基本世俗生活,做个‘幸福的人’(不过有些像是‘喂马劈柴’的梭罗的中国版),但又在更鲜明地将‘我’与‘你们’(即复数的‘陌生人’)严格区分开。”[8]我认为理解诗中的这一点与“从明天起”这一时间概念同样重要,它们共同的东西,都是诗中的“自我”(一般称为抒情主人公)对世俗的东西的距离感。就这个意义而言,我宁愿将这首诗的主题理解为,以宣称拥抱爱的方式来哀悼爱的失去与不可能。

要理解上述这种隐含在诗中的精神内涵,更重要的是应当将这首诗返回到海子诗的整体的精神背景中来理解。这种精神背景应当是以海子诗歌的整体为基础的。而且,在我看来,海子诗歌整体的精神背景更多地存在于他关于史诗写作的设想与实践当中。这样,《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抒情短诗就应当被理解为作为整体的诗人海子的一次叹息,一次小小的心灵的颤动。而一般公众的阅读,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一首小诗与诗人诗作整体的精神关联。因此,在我看来,对理解《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抒情短诗至关重要的,是体现在海子全部诗歌中(尤其是1986年之后)的自我形象及作为这个形象内涵的精神背景。毫无疑问,由于作者有意无意的塑造,一种特定的语言与形式追求会表述出一种特定的艺术主体。体现在海子诗中的艺术主体,即自我形象,在我看来,即是他自己所说的受难的父性的“诗歌王子”形象。这个形象的来源,存在于海子的史诗写作当中。与那种高度评价海子的史诗写作的态度不同,臧棣曾经说:“海子更看重他的长诗,把他的那些抒情短诗看成是长诗写作间歇的小品,一种片段。这一点,我和他不同,我的看法是,海子的长诗其实反倒是他的抒情短诗的碎片。”[9]不将臧棣的这段话的主旨看成是对海子的史诗写作的贬低,而是看成如何理解史诗写作与抒情短诗写作的关系的话,我觉得更具智性。在我看来,海子史诗写作的设想与抱负,至少是理解他抒情短诗写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参照背景,离开这种参照背景,海子的抒情短诗的内涵极易变得单薄。换言之,海子的抒情短诗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是由他的史诗背景构成的。

正是在史诗中,海子塑造了他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并赋予其特定的精神内涵。海子诗中的自我形象塑造,尤其鲜明地体现于他的《太阳》系列史诗中。在《太阳・弥赛亚》一诗的开头,海子写道:

让我再回到昨天

诗神降临的夜晚

雨雪正下在大海上

从天而降,1982

我年刚十八,胸怀憧憬

背着一个受伤的陌生人

去寻找天堂,去寻找生命

却来到这里,来到这个夜晚

1988年11月21日诗神降临

从这儿,我们不难辩明其中明显可辨的个人自传与史诗的结合(时间标识与个人经历及年岁的对应关系)的性质。弥赛亚这一形象,在基督教中指救世主,即耶酥基督。有意思的是,海子在这首诗中将十八岁的“我”喻为背负着受伤的陌生人(应指弥赛亚)的英雄,这个自喻的诗歌形象,是史诗中几乎并列于创世者的英雄形象,就像他在诗中所言“1985年,我和他和太阳/三人遇见并参加了宇宙的诞生”[10]。这个形象在海子的诗歌与文章中有着“诗歌王子”、“太阳”、“弥赛亚”等各种称呼,宗教的、哲学的、诗歌的精神在这儿是融为一体的。海子史诗中的这种宏大的叙述方式与宏大的精神抱负,在今天极易被读为浅薄的空泛的东西,但在海子那儿,却是一种实在的精神愿景。海子借此着力塑造的是父性的英雄(诗人)形象。海子明确地主张在诗歌写作中抛弃东方文人的母性(月亮)形象,转而推崇父性诗人(强者)。1986年,在为史诗《太阳・断头篇》写的代后记《动作》中,他明确地说:“如果说我以前写的是‘她’,人类之母,诗经中的‘伊人’,一种北方的土地和水,寂静的劳作,那么,现在,我要写‘他’,一个大男人,人类之父,我要写楚辞中的‘东皇太一’,甚至奥义书中的‘大梵’,但归根到底,他只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和我一样。”[11]这样的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自我形象,及其背后的宗教与精神内涵,是当之无愧的80年代的思想和精神的表达者。[12]当然,究其根本,在海子的神话设想中,这样父性的失败的英雄形象,也是诗人形象。这样的诗人,与那个失败的英雄一样,他反对的是普通的“趣味”,他要直接关注生命本身的痛苦。海子曾经明确地表达过对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的痛恨,他说:“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13]不难看出,海子的诗歌写作是有着巨大的精神抱负的。他的所谓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反对文人与世俗趣味的精神的自新之路。也是海子,曾经这样说:“诗人必须有力量把自己从大众中救出来,从散文中救出来,因为写诗并不是简单的喝水,望月亮,谈情说爱,寻死觅活。重要的是意识到地层的断裂和移动,人的一致和隔离。诗人必须有孤军奋战的勇气。”[14]海子心目中“真诗”与“大诗”,是那种与大众的、散文的东西格格不入的诗,这样的诗,因此不是简单的谈情说爱的诗,而是触及生命存在本身的诗。在我看来,海子在这儿触及的是现代诗之所以成为现代诗的最为本质的东西。

就由海子的史诗所建立起来的这种宏大的精神背景而言,海子的抒情短诗确实称得上是作者的一声轻叹,一次呼吸,尽管也会反映作者全部的心性,但这种反映就一首小诗而言是局部的,而那种见木不见林的阅读,由于对更大范围的弥漫于海子全部作品中的精神氛围的有意无意的忽视,就极易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样的诗读为表达乐观向上的情感的世俗之作。换言之,在这种阅读中所失去的,是对海子所有的诗特有的、一种带有着宏大深远的特定的精神抱负的自我形象的体认。也就是说,这种自我形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被当代社会所篡改了。显然,这是阅读所体现出来的片面性。而将这种片面化当作诗歌的全部,或者说不上是一种故意的曲解,但确实体现出了当代文化的一种“症状”:平面化与碎片化。正是在这儿,海子这样一个反对趣味的诗人,成了当代世俗文化中“趣味”的牺牲品。

阅读海子的诗(尤其是史诗),我不止一次想到当代画家丁方的油画。他们的作品,有着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精神上的共生关系。同样作为苦难意识与悲剧性感受的探寻、承担与表达者,海子与丁方都在作品中以具有宗教性质的对生命的关怀,表达出了最具个人性的凝重的精神风景。陈剑澜在论丁方的绘画的专文中,使用了“精神的窄门”这一短语[15],它也同样适用于海子在诗中表达出的必然的悲剧性:宏大的精神面对的门总是狭窄的。

注释:

[1]据此书2009年4月第2次印刷的版权页,此书短短一月间已经加印一次,印数达14000册。此前出版的《海子诗全编》也由西川编辑,1997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据说前后两版,印数达一万余册。

[2]西川:《出版说明》,《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3]秦晓宇:《海子:胡汉合流的民族诗学》,《新诗评论》(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7页。

[4]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9页。

[5]参见冷霜:《:一首诗的阅读史》,

.cn/cul/news/2009/03-27/1621928.shtml

[6]参见潘知常:《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7] 《海子诗全集》,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8页。

[8] 陈超:《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海子论》,《文化与诗学》(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9]臧棣:《海子:寻找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汉诗》(第5辑),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10]海子:《太阳・弥赛亚》,《海子诗全集》,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933-942页。

[11]海子:《动作》,《海子诗全集》,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4页。

[12]对此,可参见潘知常《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一文中关于海子的相关论述。

[13]海子:《诗学:一份提纲》,《海子诗全集》,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7页。

[14]海子:《动作》,《海子诗全集》,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7页。

[15]参见陈剑澜:《精神的窄门――丁方艺术断想》,《艺术评论》2009年第12期。

第8篇:阅读精神范文

【关键词】儿童;精神成长;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47-02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设绘本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高水准的图和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表达等认知能力。同时,绘本故事所蕴含的情感、事理,也会给儿童带来心灵的愉悦,让儿童获得精神层面的成长,并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基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绘本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以儿童的精神成长为立足点,使他们在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与绘本进行精神对话,促进其精神的丰盈、灵魂的净化和人格素养的提升。

一、绘本阅读对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绘本中的图画生动形象,内涵丰富,通过图画来叙述故事,表达情感体验。对于儿童而言,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情感的熏染和精神的浸润。笔者认为,绘本阅读对于儿童的精神成长具有如下意义:

1.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儿童对自然生活的理解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儿童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等认知以及语言、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发展。此外,绘本中丰富的自然生活资源还可以增进儿童对自然生活的理解,丰富其对自然生活的整体认知。

2.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丰富儿童对自身生活的体验

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浸润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教育,丰富儿童对自身生活的体验。事实上,阅读故事就是儿童经历别人所经历过的事情,这种经历的理解和内化需要儿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儿童在绘本阅读中获得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又会促进其对自然生活的理解。

3.激活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

普希金说过,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儿童在进行绘本阅读时,不仅有相关认知的参与,同时还伴随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如愉悦、兴奋、难过、失落、同情等,这些情感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绘本内涵的理解和解读,还能培养儿童豁达乐观、进取向上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而推动儿童的精神成长,丰盈儿童的心灵。

二、基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1.在敏锐观察中全面感知.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

绘本中的图画具有丰富的内涵,一册好绘本,必须在限定的篇幅内把故事讲得清晰明了。绘本的画者要善于运用分镜头语言,控制好故事的叙述节奏,同时,绘本的封面、扉页、正文、封底的设计均应有独具匠心的意蕴,只有这样,才值得教师带领儿童细细品味。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逃家小兔》中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W生阅读绘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图面中的人、物、场景,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所描述的内容,理解绘本的含义。如绘本中有一页是兔妈妈在河里用胡萝卜钓小兔子,画面中没有一个字,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兔妈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她又想用什么办法抓住小兔子呢?”这样,通过有效引导,孩子们就会尝试用稚嫩的言语表达这幅画面。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你从画面中还看出了什么?妈妈去钓的是小鳟鱼,可她为什么用胡萝卜去钓呢?”实践证明,敏锐地观察使学生对绘本的图画有更全面的感知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绘本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促使学生真正进入绘本情境中,进而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浸润。

2.在大胆想象中进行自我构建,深入理解绘本内涵

绘本与纯文字故事相比,纯文字故事需要儿童借助较强的想象力去理解文本,而绘本阅读对儿童想象力的要求没有纯文字故事高,它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因为每一个儿童的生活经历不同,因此,在阅读绘本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对绘本的不同理解,引导他们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事实上,想象的过程就是学生依托画面进行绘本内容自我建构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猜想,而非抑制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贝丝・修姗的《小兔子等月亮》是一则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话。故事内容为:当月亮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小兔子去问小花、湖水、小路时,都没有得到它想要听到的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兔子还可能去问谁呢?它们又会怎样回答小兔子呢?”由此,学生就会进入绘本情境中,进行大胆想象,学习创造性地表达,在想象和表达过程中丰富和深入自己对绘本内涵的理解。再如,教师还可以借助绘本中的图画,启发学生想象:“当小兔子睡着了,梦见月亮时,它会和月亮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拓展性想象,就为儿童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及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3.置身情境中探究思考,积蓄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将儿童带进绘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儿童置身其中,从而帮助他们丰富对故事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通过悬念设置、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深入地意义解读,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学生对绘本的深入探究还会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涤荡学生的心灵,促进其精神成长。

艾兹拉・杰克・季兹在《彼得的椅子》中讲述了一个男孩的自我成长故事。当爸爸把彼得睡过的摇篮、高脚椅漆成粉红色给妹妹用时,彼得感到不安,担心父母不再爱他。于是他带着蓝椅子、狗和一些点心等离开了家,走到房子的外面。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彼得发现自己想坐那把小椅子时,才发现自己坐不进去了,他太大了。此时,小彼得会怎么想呢?”接着,教师可将学生带进耐人寻味的画面中,他们会发现,画面上的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尴尬万分的彼得身上。让人哑然失笑的是,廊柱上的玩具绿鳄鱼也探着头注视着彼得。再如,在彼得对爸爸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给苏西坐吧!”这页画面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从这句话中,你觉得小彼得有怎样的变化呢?从画面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细心的学生还会发现,彼得在爸爸的怀里,而妹妹在妈妈的怀抱里,正舞动着一只小手。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学生领悟到那是妹妹在感谢哥哥呢!这样,教师就引导学生在无声的画面中进行感悟和体验,让学生树立分享、合作等品质,为学生打开了阅读的另一扇窗户,也为学生的精神成长积蓄了力量。

4.在“读写绘”中延伸绘本,丰盈儿童的精神世界

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写绘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图画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在模仿与续写、创作、绘画日记等创新表达形式中促进儿童精神世界的丰盈,由此了解儿童在心理、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成长。

第9篇:阅读精神范文

摘要:文章梳理了首届广西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获奖案例的推广目

>>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探究 基于大学生阅读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策 从大学生阅读目的视角推广高校图书馆阅读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浅议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推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策略探究 试论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探讨 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新途径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措施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品牌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城镇全民阅读推广策略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为大学精神?其实质是什么?[EB/OL].[2011-11-05]..

[3]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EB/OL].[2012-08-11]..

[4]吴,肖容梅.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5]姚显霞.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与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145.

[6]郑伟青.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以“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8):112.

[7]张淼.基于网站建设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及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