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残疾小学生帮扶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抓契机突出特点
赣州市有残疾人56.1万,约占总人口的6.34%。近年来,我们抓住“民生工程”契机,坚持创新工作方式,以全省目标考评第一名,获“全省残联系统2008年度目标考评先进单位”称号。主要工作特点是:
1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改善残疾人生存环境。
以民生工程为契机,将康复纳入社区,训练进入家庭,使康复逐步从医疗转移到训练,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并在社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实现了社区康复与卫生服务接轨,2008年18654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认真落实政府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集中和分散就业结合多渠道安排就业,就业率接近69.6%。争取上级资金,扶持7个农村种养示范基地,带动75名周边残疾人自脱贫致富。多方筹措资金50多万元救助贫困残疾学生。积极争取把贫困残疾人优先列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对象,使残疾人享受“一对一”帮扶。全市近40万残疾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享受者和参与者。截至2008年底,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1050户,补助资金522.5万元。
2 着力抓软硬件建设,保障残疾人权益。
打破“一视同仁”模式,在医疗康复、就业培训、接受教育、生产生活救助、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重新起草《赣州市残疾人优惠政策》。即将提请政府批准执行。18个县(市、区)将无障碍列入城市道路规划,在新建公共建筑物中建立无障碍设施,绝大部分县(市、区)广播电台开辟专题节目。各级残联法律援助中心(站)查处侵害残疾人权益案件。
3 强化帮扶救助措施,缓解残疾人危困。
配合教育部门以特教学校为主,“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辅,确保学龄残疾少年儿童“有学可上、上得起学、学有所成”。2008年救助215名残疾中小学生和29名残疾大学生,为特教学校200名学生提供彩票公益金助学款13.125万元,发放助学金45万元。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将扶贫解困纳入政府扶贫计划,形成社会化扶贫工作体系,2008年扶助16272人。坚持“残联买单、残疾人免费”方式,2008年举办培训班59期,培训3985人。与有关部门协商,做到“三个优化”,全市城市低保38100人,农村低保49941人,“一对一”结对救助985户,均大大高于健全人所占比例。建立康复服务管理和用品用具供应网络,全市免费发放辅助器具10500件。贫困残疾人救助由集中向常年转变、单向向综合转变、被动向主动转变,形成政府与社会结合救助合力。
二、促发展工作瓶颈
1 残疾人就业难度较大。
《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一年多,愿意或主动安排残疾人的单位甚少,安排工作的大部分残疾人工资标准低于一般职工收入。章贡区对100名残疾人问卷调查,30%以上对现有收入不满,近一半女性对“女性残疾人是否遇到更大困难”持肯定态度。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就业请求往往以“再研究研究”为由不了了之;公务员录用中,由于“身体健康”条件迫使残疾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受限。不少单位在改制中先辞退残疾人。
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城区不少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人行道台阶过高、通道过窄,无障碍设施被临时改做他用,居住小区基本上未设无障碍设施。因财力有限,有的县无障碍设施起步晚、起点低。
3 残疾人维权意识薄弱。
对100名残疾人调查,发生就业纠纷时,37%的人向残联求助,43%的人选择自认倒霉,打算与用工单位争辩的5%,其他13%,提出向法院的只有2%。可见,残疾人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三、抓契机破瓶颈方略
1 花力气营造事业氛围。
以残疾人节日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报纸有文”,使残疾人法律法规深入人心。通过撰写文章,出版图书、影像制品和公益广告宣传人道主义。将扶残助残美德和人道主义思想列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内容,将“扶残助残”美德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争取党委、政府重视,使更多优秀残疾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通过电视访谈、报纸刊物、做报告宣传优秀残疾人典型,让全社会更加理解、关心残疾人。
2 下工夫改善生存环境。
努力将残疾人扶贫解困纳入各级政府扶贫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协助相关部门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化扶贫工作体系。残联要继续争取危房改造资金,采取当地政府配套,个人自筹、部门减免办法,并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切实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对现有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促进相关部门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通过盲文、手语、字幕等技术,推进信息无障碍。各级残联成立法律援助站,切实做好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化公共设施、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及其他文化场所,结合“文化助残”,以“科技助残”、
“扶残助学”等形式,以社区、乡镇为单位向残协送文化产品。
3 尽全力推进康复就业。
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设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康复队伍建设,依托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组织供应助视器,推广低视力康复技术,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治,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健全聋儿康复网络,实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开展听力语言教师职称评定,将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残联买单、残疾人免费”形式,扩大培训领域,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超比例安排就业,对拒不执行规定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促进残疾人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以民生工程为契机开发公益性岗位,多向残疾人倾斜。
活动期间,自治区团委会同宁夏青联、宁夏学联、自治区少工委、宁夏青年企业家协会、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宁夏志愿者协会等,由书记班子带队、机关全体干部参与,分成慰问组,历时20多天,深入全区80多个乡镇、社区、企业、学校一线,对进城务工青年、城乡贫困家庭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移民新村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等困难青少年群体和坚守在基层一线的青年职工、西部计划志愿者、春运志愿者等青年群体代表进行了走访慰问。市、县两级团组织也同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自治区团委层面:深入自治区团委扶贫联系点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为15户贫困学生家庭送去慰问金7500元,为50户贫困家庭送去价值2.5万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会同宁夏青联,开展了“下基层、送法律、解民忧”活动,向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河沿村捐赠青少年法制宣传经费等3万元,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与河沿村结成基层法律服务对子。参加活动的法律工作者为现场的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并为该镇残疾青少年、留守儿童等送去价值5万元的爱心大礼包。组织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团委、宁夏路桥公司开展了“情暖青春?路桥有爱”系列慰问活动,为银川火车站候车大厅、银川市北京路与凤凰街交叉口女子岗亭、银川北匝道收费站、永宁运管所等铁路青年职工、执勤交警、高速公路收费班组青年职工、运管青年职工送去价值7万元的手机充值卡、米面油等慰问品。会同宁夏学联、自治区少工委,深入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地学校、社区、农村,走访70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中学生、少先队员,送去慰问金3.5万元。会同宁夏青企协,走访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7个村(社区)的城乡困难青少年、返乡务工青年140户,送去价值7万元的慰问品。会同宁夏青基会,走进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小学和黄夷小学、宁夏红太阳爱心园、石嘴山市阳光启智康复中心、中卫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地,为家庭贫困小学生、残疾儿童送去1.5万元慰问金及价值2.5万元的字典、电视机等。会同宁夏志愿者协会,通过共青团官方微博、微信、宁夏志愿者网等媒体,招募志愿者,组成服务队,在火车站、汽车站、高度公路收费站(服务区)、飞机场等地,设置服务台,广泛开展了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宁夏顺风车志愿服务队通过短信、WEB网站、手机网站和手机APP等4种参与方式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开车回家有空座”“春运买票有困难”的车主、乘客穿针引线,让顺风车成为继铁路、民航、公路之外的第4种回家方式。组织宁夏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写春联300余副,免费赠送给春运期间途径银川火车站的旅客,让他们带着温情踏上归途。
团市委层面:银川市开展了“守望家乡・青春建功――2015共青团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农村群众表演了丰富精彩的节目,送去春联等新年礼品,同时设置便民服务点,为农民朋友们开展了义诊活动。石嘴山市开展了“微善之家”暖冬行动,为结对帮扶的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燕宝小学和惠农区燕子墩乡燕子墩学校的孩子们送去爱心手套515套。联合市妇联、红十字会为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送去价值4.5万元的新春大礼包150个、御寒棉衣46件。吴忠市深入全市各乡镇(社区),看望慰问了“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示范项目”受助贫困青少年60余名。固原市针对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服刑人员等困难群众,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和学校开展慰问活动,为382户贫困青少年家庭送去价值40.5万余元的米面油、棉被等。中卫市联合市青联、学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希望工程公益服务中心、中卫市爱心车队为沙坡头区152名家庭贫困青少年、10名贫困老党员和农村贫困户、3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10名优秀义工和志愿者、5名大病儿童送去了12.5万元的慰问金等。
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党的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年度。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突出宣传教育、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流动人口创新管理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措施,夯实基础,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3%以上,工作目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和5.5‰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有所改善,文明执法取得新成效,免费节育技术服务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机制更加完善,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帮扶计生贫困户3-5户,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力争年人口和计划生工作上档升位。
一、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
坚持实行党政计生综合考核,一是继续强化人口和计生目标考核。计划生育单项考核,计生专干目标考核三条线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坚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调整配齐配强各村(居)计生专干,二是加强基层计生专干队伍建设。根据村(居)换届选举情况。并进行业务技能培训2次以上。按上级政策落实村计生专干报酬待遇,实行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明细任务考核制度,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违法生育出生人口控制,三是狠抓后进村的转化。实行领导干部划片联系,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计生办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要按照党委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做好所联系村的督促指导工作,切实扭转工作被动局面。
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和更新。深入开展“千里送服务”活动,四是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扎实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依托流动党支部完善人口计生信息员聘请、宣传服务、药具发放、维权和信息反馈制度。村(居)干部、联络员实行点对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以动态管理为基础,强化孕检证明的及时信息反馈和村(居)民自治处理执行的力度。
共同掌握全镇出生人口信息和建立违法生育的及时信息反馈制度,五是加大部门配合力度。计生办要与派出所、卫生院实行资源共享。中、小学要开设人口知识讲座,强化对中小学生人口知识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强化各部门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
二、优化舆论环境,强化宣传教育。
紧紧围绕符合育龄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一是找准宣传定位。抓好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和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元旦春节期间抓住农民工返乡以公开信的形式将现行计生政策、奖扶制度、违法惩处等内容发到广大返乡的育龄夫妇手中;发挥各乐队的作用,搭建人口计生宣传平台,深入各村居扎实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文化活动;建立人口文化阵地,各村(居)委政务公开栏设立人口计生宣传橱窗、张贴人口墙报、书写人口计生标语,打造人口文化大院;继续开展计生赶场面对面活动,创新活动方式。
启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二是突出宣传重点: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宣传重点。强化国策意识、人均观念,全社会形成“现行生育政策不改变,计生国策不动摇”舆论氛围,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使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基础知识为更多的育龄群众掌握,使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具备雏形,从根本上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生育观。
三、推进依法管理,深化文明执法。
加强计生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能力,完善行政执法基础账册。二是发挥计生执法队的作用,深入村居常年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各村重点查处典型违法生育案例,以点带面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三是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各村(居)必须完成当年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打60%以上,历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40%以上的目标任务。四是注重征收方法措施,做到三个结合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本地征收查处与异地征收查处相结合,自愿缴纳与法院强制执行相结合。五是坚持行政执法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做到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确保行政执法秩序的稳定。
四、提高服务能力,强化优质服务。
确保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服务率达85%以上,一是认真落实“惠民计划”认真坚持抓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免费检查。切实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认真开展不孕不育咨询诊疗工作。
对全镇育龄妇女安环节手术坚持手术费全免费的惠民政策,二是切实加强避孕节育免费技术服务工作。引导群众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节育措施,确保避孕节育率、药具应用率和覆盖率均达92%以上,药具无质量问题。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三是认真开展上门服务。坚持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技术服务、优生优育、计生政策法规宣传、药具发放等服务一律实行上门服务。
规范计划生育基础工作。计生办做到六类十卷三上墙”村居做到一册两卷两上墙”四是按“八位一体”标准强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中心阵地建设。
五、落实奖扶政策,强化利益导向。
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作程序和制度,一是认真抓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政策的落实。严把奖扶对象的调查公示关,确保准确无误;
对确认审批为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的扶助对象按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发放扶助金。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积极开展“圆梦行动”资助计生贫困家庭独生女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就学。三是认真落实农村独女升市内高校加分政策。
纳入镇扶贫总体计划,四是大力帮扶计生贫困户。全年帮扶3户以上重点计生贫困户。从帮信息、帮技术、帮项目、帮物资入手,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__镇总人口x万人,共有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20__年财政收入x万元。辖区内现有普通完中x所,教师x人,学生x人;有x所完小,教学点x个,x所幼儿园,小学生x人,教师x人(含幼儿公办教师x人)。学校布局合理,基本能适应我镇初等义务教育的需要。对我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进行全面的自评,具体情况如下:
㈠领导职责
1、确立地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镇教育工作的目标,我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镇政府工作计划,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个”优先:即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制定年度经费计划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研究具体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我们把落实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教育办实事、组织协调各部门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和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并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教育的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保障。如:镇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定点包干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了镇党委督查机制,全面开展督政督学工作,建立了教育工作执行情况、通报制度,从而增强镇、村两级及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
2、履行职责。镇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在制定__镇“十五”、“十一五”规划中把教育的发展纳入规划中并出台了奖教奖学及村两委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和决定,确保了义务教育政策得到落实。如:结合我镇人口出生及经济发展情况,就近就便推进了小学布局调整,将x、x、x等较远山村的学校撤并到x和x小学,借城市道路建设之机异地新建更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x小学,既优化了教育资源,又适应义务教育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为推动__镇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镇村组织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功能,实施“三教”统筹,服务“三农”,把加强劳动专业技术培训作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二)经费投入与管理
为了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投入,同时规范了经费管理,使经费用在刀刃上。
1、根据区财政文件规定,对全区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区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从未出现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
2、预算外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全部及时足额拨付,并用于学校教育。20__—20__年,镇财政对教育总投入预算内支出合计x万元,预算外支出累计投入x万元。
3、保证了“两免一补”资金。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全面推进公示督导、责任追究、教育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经费。“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上级下拨的“两免一补”及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4、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开展多形式的助学活动,镇政府和学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体系,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采取学校减免、社会捐助等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助。我镇适龄少年儿童无一例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发展。
(三)办学条件
1、为确保教育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学校布局合理、班生规模适中,文化户口、综合报表健全;建立了文化技术学校,
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材料齐全,实现了劳动力的适时转移。2、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视学校管理与维护,更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整改与建设。对学校安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档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有关会议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个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学校及人员身上,限期整改,确保了学校安全。
3、调动村级办学积极性。镇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会,协调解决学校实际困难,20__、20__年村级社会投资x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__心系家镇教育事业于x年x月x日委托其女儿将节俭下来的x万元捐赠给__中心小学建食堂。从20__年度起__村对属__村籍的在校小学生课本费、本子费、保险费全部由村负责支付。镇、__村及x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更换学生课桌椅。
3、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近三年__镇为__十中解决综合楼及教工宿舍、学生公寓及谢洋小学欠款,镇财政实际支付x万元;同时为x小学解决操场历史遗留问题,每年由镇财政支付x元。多次召开镇村学校协调会,解决x幼儿园、__中心园的遗留问题,为x小学食堂建设积极筹资x万多元。
(四)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坚持把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一是完善校长负责制度。择优聘任了德才兼备的村小学校长,中小学校长都按要求参加各级举办的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提高培训班。二是规范教师编制管理。根据小学生源和边远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在上级下达的编制总额内,调整了各完小教职工编制。三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岗位培训,中小学专任教师全部参加岗位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规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围。
2、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我镇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重点整治,对辖区中小学和所有的幼儿园不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同时对辖区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镇综治办、__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积极开展“以法护航,关爱青少年”活动,深入学校与师生座谈,上法制课,进行以案释法,并到学校上法制课,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镇妇联对在校家庭贫困女童实行扶助。镇将教育工作纳入对村及镇干部的目标考核当中,形成大家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3、认真对待区级教育工作督导检查,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及时组织开展镇级教育工作督查,并完善了检查机制。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
制定并下发村两委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制对辍学学生实施跟踪管理,由学校摸底建档,镇政府发出复学通知,下村干部入户动员,教师分类指导教育,保证进得来留得住。教育事业发展指标得到落实,各项表、册、卡健全,义务教育档案完备,并实行滚动跟踪管理,通过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我们扎实把好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关,建立了“三残”人员档案,我镇 “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保障了我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初中辍学率控制在x%
3、农村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到教学场所、培训措施、培训经费、教学制度和培训活动四到位。文技校备有兼职老师,有教材教案,有教学管理制度,并作出了每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总结,有学员花名册、签到表等有关资料,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加大劳动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不仅促进劳动力转移,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力推进产业的调整。
(七)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1、设立奖教奖学制度。镇每年教师节评选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镇对__中学中考、高考实行奖励,各村对各完小教师实行奖教。根据学校及教师在同类校的评分结果实行奖励,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经济条件好的村对本村学生中考、高考进行奖励如赤水村对学习好的本镇学生,镇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2、建立扶贫助困制度。协调关系,采取社会的帮扶、采取与贫困生结对子等措施,解决他们的学习费用来源;努力贯彻“两免一补”政策,让所有的贫困生都能继续上学。
二、存在问题
我镇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很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是由于镇、村财有限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学校建设和发展经费比较短缺。
2、要实现“教育强区”目标,任务艰巨。从教育工作督导评做复查的情况看,“办学条件”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等各项指标得分率不高。因此,实现 “教育强区”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区委、区政府确定的20__年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三、“督导评估”验收后的奋斗目标
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教育督导评估后,我们将更加扎实地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力争在短时期内使我镇的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继续巩固成果,确保“督导评估”各项指标不反弹,大力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和抓好学龄前幼儿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真正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教育督导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方法,增强责任,把本镇教育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建设教育强镇而努力奋斗。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200〕xx号《三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精神,促进城乡之间、镇村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镇教育的整体水平,现就进一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意义
义务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奠基工程。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教育需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当前我镇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村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战略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力争办好每所学校,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大体相当的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全镇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全镇教育和谐发展目标
教育和谐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和97%以上,巩固率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三残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0%以上,初中升高中比例达85%以上,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同时,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培训网络,基本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主要措施
1、进一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确保城乡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县、镇财政将切实承担起辖区内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努力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薄弱学校,努力改善它们的办学条件。
2、进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县政府将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市、县政府出台的各种津贴、补贴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努力实现全县城乡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福利待遇水平。
3、进一建立和完善完善帮扶机制,不断推进各类学生群体间的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要切实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工作;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新时期“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要内容,优先保证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关爱心理、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各学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心理、行为有偏差以及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4、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不断推进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开展校际帮扶活动,努力在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边远地学校力所能及的支持,改变一些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面貌,逐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到2010年,力争全镇所有学校均成为合格学校。
5、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学校,满足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争取到2010年,全镇完成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做到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班额合适,并达到安全、卫生及绿化美化标准,使全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都达到较高水平。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坚决遏制择校风。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不得将公办学校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
6、进一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实施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在全面完成学校改水改厕任务的基础上,努力改善中、小学寄宿学生的食宿条件,到2010年,镇初中、中心小学校学生均宿舍建筑面积、食堂建筑面积不低于省定标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食宿改造工程建设经费主要由县财政安排,辅之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等办法,多渠道进行筹措,建设资金按财政有关规定实行项目管理。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大力推广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合理配置校医,加强校医队伍建设。
7、进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将其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到2010年,全镇中、小学校全部建立计算机教室,进一步完善“校校通”工程。加快多媒体教室装备步伐,并利用3—5年时间完成“校校通”向“班班通”的转变。在逐步完善“农远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建设覆盖全镇的教育资源库网络,充分发挥省、市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开设面向农村的网络学校、网络家教和网络教研,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8、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机制,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各学校必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中小学违规补课和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对违反有关“减负”规定,屡禁不止,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校,要追究有关领导和教师的责任。镇中心小学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对村学校的指导上来,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村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
9、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断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质保量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要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积极选送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参加省级、市级培训及脱产培训,壮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坚力量。要逐步把培训的重点从学历补偿转到教师专业成长上来,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帮助农村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改善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10、进一步探索实施轮岗制度,逐步实现教师和校长在学校之间的正常性轮岗,使好的教学经验和办学经验迅速推广到薄弱学校去。逐步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镇中心小学教师到村基点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镇中心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必须有在村基点小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积极引导鼓励外地优秀教师和取得教师资格后的大学毕业生到我镇中、小学任教,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努力实现学校师资均衡。
11、进一步实施名师资源共享工程。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必须定期到村基点学校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采取名师与村骨干教师结对,村骨干教师脱产“跟岗学习”等方式,帮助村基点学校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制作名师示范课、优质课光盘,分发到各村基点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6、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齐心协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县政府将建立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制订本辖区总体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本辖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精心组织实施。
12、进一步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督查制度。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逐步健全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间差距进行监测评价,并及时通报。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各级、各部门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督导评估工作,对教育发展卓有成效的村、学校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责任、完成任务不好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各村(居)、场镇单位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来抓,把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本着“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统筹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你来做,我来卖――三明市残疾人就业记
有才艺的残疾人,不少,可残疾人想靠才艺挣钱,不易。在三明,两者有了完美结合。
途径是爱心商店。爱心商店就在三明市最繁华的三优街上,装修得很温馨,有档次,是市残联办的专门销售残疾人个人书画、雕刻、剪纸、手工编织等手工艺制品的商店,目前有100多个品种。
爱心商店用公办民助方式。市残联负责店面及联系残疾人作品。店面160多平米,租金一年9万多,其他像水电费啊,人员工资啊都有承包人负担。残疾人作品先自己定底价,店里再酌情加3%至5%。市残联理事长吴功亮说,很多残疾人有手艺,但做出来东西卖不出去,残联开办爱心商店,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好方法,很多残疾人想做却做不了的事由残联做了。吴理说,这种方法正准备推广。
商店工作人员介绍,商品来源有3个途径:福利企业产品、特教学校学生作品、分散的残疾人作品。有些残疾人家住山里,来往不方便,残联会安排人直接到家里取。有些残疾人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烦残联,就看邻居有到市里的,顺便捎过来。听到这里,我有些感动,不光是残疾人工作者用心良苦,还有三明人对残疾人的友善相助。
爱心商店只是三明市“爱在三明,就业我帮你”活动的一小部分,此外还有“十百千”帮扶计划:重点扶持10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实施百名残疾人创业行动计划,鼓励残疾人带头创业,发动县乡干部一帮一、多帮一地解决残疾人就业或者帮助增加收入。吴理说,这项活动今年才开始,已涌现一些典型。梅列区有个肢残人叫崔社会,自主创业,为了让他的企业做大做强,残联在政治上帮扶他,积极帮他贷款,甚至在他扩大厂房选址时帮他出谋划策。崔社会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亿多,缴税460多万。对于广大普通残疾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开公司办企业,而是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爱心商店”和“十百千”是个平台,残疾人生活有了盼头,精神就会饱满,这一切体会最深的是残疾人自己。
你快乐,我负责――三明市福乐家园记
三明是山区市,山地占总面积8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来到三明你会陶醉于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捂不住的绿色,特别是层层冒出的嫩竹笋,让像我这样的北方人惊喜不已。
惊喜之余的是感动:三明市虽为山区市,残疾人工作却一点不落后。这两年连续承担创建“全国残疾人工心城市”和“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使命。单看残疾人托养工作,你就会知道这两项使命为什么会花落三明。
三明残疾人托养方式有两种,城区以智力和精神残疾为对象,农村以老年残疾人为重点。不管农村城市,托养机构有统一牌子,给一笔经费,定一套制度,有联络员和康复员,康教结合。2007年三明率先在全省创办智力残疾就业培训庇护所,后来为响应省里统一安排改称“福乐家园”。
福乐家园全省也就20多家,三明就有7家,分布在市区及6个县。市区的这个福乐家园目前有20多个智力残疾人,是民办公助的非盈利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依靠残联支持及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鼎力相助,从原来的100平方米活动场所,发展成1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家园。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要产生造血功能,让智力残疾人真正成为有用的人。他们从简单的手工艺品加工做起,用玛瑙翡翠等加工成简单手工艺品,并以“德得生”为名注册品牌商标。加工的产品,政府帮助推销到民族宗教机构,拿到寺庙去卖,另外就是义工来卖,据说一晚上能卖出1000多块钱。他们还在筹划一个农场,他们的理念是,要让残疾人尽量过上健全人的生活,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劳动融入到社会中去。
采访时,福乐家园的孩子正在吃饭,大家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聊,有一个男孩子不说话,只埋头吃饭,有人来了也只抬头看一眼,脸上没任何表情。我们问工作人员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他们说,这是刚来的,这种现象很正常,很多孩子刚来都是这样,不愿意与人交流,对外界很冷漠,可过段时间,他们就会变得开朗热闹起来。苏丹妮,来自三明市区,23岁,来福乐家园近两年了,你可能无法想象她刚来时候是什么样子。家园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长期关在家里,丹妮对所有的人都很敌视,生气了还把饭直接倒在地上。可就是她,看到记者后张罗同伴们赶紧吃饭,吃完饭又领着同伴给我们跳舞,那劲头真不像是残疾人。
这里生活的智力残疾人很忙,他们要加工手工饰品“挣钱”,还要参加活动和各种训练,比如唱歌、跳舞。绘画,还有摆弄花花草草种植花卉盆景。比如今天看到记者,他们匆匆吃完饭,叽叽喳喳地嚷着要给我们跳舞。
这里的孩子很快乐,因为他们的生活有充满爱心的人负责。
我专业,我怕谁――永安送康按摩医院记
循着桂花清香,几经曲折我们来到陈燕的“送康”按摩医院。门前一株桂花开得正热闹,就像陈燕按摩院,香气也醉人。
我们去得不巧,陈燕妈妈说,她出去玩了,赶紧打电话要她回来,等待时间里,我们了解了一些她的信息。
陈燕30岁,先天性黄斑变性,从小视力极差,9岁那年医生预言她将完全失明。尽管如此,陈燕依然进入普通学校读书,眼睛看不清黑板,困难可想而知。可她是个刻苦的孩子,看不清黑板就用心听,课后再抄同学笔记;做作业她让爸爸给她念题目;考试请老师念考题;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到12点多。陈燕以优异成绩读完初中和中专,付出比一般孩子多得多,说到这些陈妈妈难以抑制心疼的泪水。
中专毕业面临就业,一家人一筹莫展。一天陈燕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友》栏目讲述一个山西盲人用按摩技术自立的故事,就跟家人说要去学按摩,妈妈担心她受不了苦,陈燕说,别人能学我就能学。这个倔强的女孩就到省康复中心学习按摩,在那里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毕业后两人相伴到厦门、晋江打工,2001年俩人回永安办起按摩院。
说话问陈燕回来了,这是个清纯也有些瘦弱的女孩,不了解情况还真不相信她就是按摩院老板。听说我们是中国残联记者,陈燕有些激动,她说太感谢残联了,需要什么手续只要跟市残联一说,就有人帮着办,在残联帮助下,各种繁复的手续很快办齐全了。
证件办齐了,房子也有了,客源却成了问题。陈燕的店开在居民小区,因为要保证居民安全,小区大门每天关得特早,大部分客人都是晚些时候来。陈燕跟丈夫一起坐在小区门口,客人来了就给带上去,带上来一个就留住一个,夫妻俩凭着过硬技术和良好服务,硬是把生意干得红
红火火,现在每天能有20到30人,夏天旺季还要更多。就像门前那株桂花,你总能闻到它的香气,这香气慢慢散开,溢到周围很多人心里。
按摩院现在有8名技师、10张按摩床,陈燕跟员工一样每天从早到晚工作,真担心她瘦弱的身体受不了体力劳动,可她说习惯了,不觉得累。采访中我一直有个顾虑,因为来的路上我们看到很多按摩店,装修相当高档,陈燕所在的小区楼下就有两家,而她的按摩院是在小区,还在三楼,不好找不说,很多客人也不愿意走远路啊。可陈燕一点不担心,她说,我们这是专业的,技术好,服务也好,真正想做按摩的人不会在乎多走一点路。
陈燕的自信是有根据的,2002年,她带领伙伴在全国首届保健按摩技能邀请赛上,夺得团体一等奖,让我们看奖牌时她有些害羞。我不禁想这是怎样一个女子呢?看似柔弱的外表,掩藏的是一种倔强性格,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心。
你看病,我买单――永安市光明行动记
永安是座依山傍水绿意盎然的城市,地处江畔,江似燕形,故名燕城,所以永安市标是一群腾飞的燕子,而永安残疾人事业也像燕子一样充满活力和希望,永安视力残疾人更是在活力和希望中从黑暗走向光明。
关于光明的意义和感受,大湖镇罗旭春老人有着最为真切的感受。罗奶奶今年104岁,身体挺硬朗,好几年前得了白内障,生活一下子由光明陷入黑暗,那个不适应啊,用罗奶奶的话说:“还不如一生下来就看不见呢,这眼睛亮了一辈子,临了又看不见了!”今年3月,罗奶奶听说残联能给免费做手术,就让家人带她找到残联,随后老人被安排到永安市光明医院接受手术。手术很成功,罗奶奶高兴得老泪纵横,现在老人最大的快乐就是跟儿孙一起看看电视。
在永安市,像这样重见光明的人每年都有,而从2007年开展“光明行动”以来,每年重见光明的有三四百人。
永安现有各类残疾人2.53万人,视力残疾人2187人。每年市残联都争取通过各种渠道,联合社会爱心单位,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解除眼疾。2004年,市残联联合市慈善总会及光明医院,搞了献爱心活动,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做手术,那年做了15例。2007年永安接到省里开展“光明行动”任务,有配套资金和相应政策,这下名正言顺了,做起工作也更有干劲了。由市残联牵头,财政局、卫生局3家配合,开了协调会,定了三明市第二医院、永安市立医院,以及永安光明医院为定点医院。残联负责发动摸底查找患者,卫生部门主要负责技术力量及3家医院和医保中心协调,财政部门出钱。患者自己选择医院,残联跟医院签协议,商定实施“光明行动”做法。永安“光明行动”大框架就搭起来了。
几年过去,有成绩有经验,“光明行动”成了永安市残联常规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每年4月10日至17日为白内障无障碍市宣传周。3至4月对全市白内障患者筛查,并按属地管理建立档案。对于无人照看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残联协调村里派人护理。
“光明行动”开展3年,每年都做到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复明一例,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超出部分资金由市财政来出,3年来完成手术1200多例。2008年永安市被中国残联定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确是实至名归。
有了光明行动,那些被白内障困扰的贫困残疾人深感幸福,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真好”,这样一个看似通俗的词,记者最能体会其中含义!
两条线,网格细――尤溪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记
尤溪县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东西宽约88公里,南北长约72公里。虽有“闽中明珠”、“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等美誉,但残疾人工作的开展并非轻而易举。不过尤溪基层残疾人组织,已像张大网覆盖了城乡每个角落,残疾人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坂面乡是离尤溪县城较近的乡。在这里我们清晰感受到残联基层组织的两条线。一条是残联,有乡残联、村残协,残协主席由村主任兼任,只干活不拿钱,县残联理事长王其活说,有钱就给,没钱也不会影响积极性。再下面有专职委员。另一条线是康复,乡残联依托乡卫生院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残联提供用品用具,实际工作由医院医护人员来做。康复指导站依托村卫生所建立康复站。坂面乡20多个村子,每村都有联络员和康复员,很多康复员是村里赤脚医生,了解残疾人实际情况,基本康复都可以做。还有乡镇助残志愿者,乡里副科级领导都是志愿者,要带头扶植1至2个残疾人。他们把乡小学校也拉进来,大多小学生都有固定帮助的残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方便了残疾人,也培养了学生扶残助残意识。
坂面乡是尤溪县的缩影。全县15个乡镇都有这样两条线、三级网络,这是个庞大的基层组织网络,“横到边,纵到底”。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本着“做有故事的教育 办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一直努力着,奋斗着,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现对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各项指标就我校管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登封市徐庄镇王屯小学位于徐庄镇王屯村,**年搬迁至现在校址,学校辐射1个行政村,服务辖区人口约2440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学校属于非寄宿制学校。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180名学生。9名教职工。全部走读。学校严格按施教区招生、实行免试入学,一年级新生招收6周岁的适龄儿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操作规范,办理及时,一人一号,籍随人走。无辍学学生。 学生考勤制度健全,每天统计学生到校、上课信息,并及时通报。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帮扶制度。依法接受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学校依托登封市教体局党建“五个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等理想信念教育。例如,每天唱爱国歌曲、每月看一部爱国电影、每学期进行一次德育基地实践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天诵读《弟子规》等多种形式宣传,营造包容、理解、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醒目位置及教室中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熟记于心、外化于行。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途径和要求,推动德育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我校体育课由唐宗杰老师兼职上,保证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每年九月份,我校按要求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上报率100%,及格率85%以上。登封市教体局指定登封市人民医院每年对学生组织一次体检,学生的视力、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达标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建立学生健康和身体素质档案,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分别不超过6小时。按时上下课,确保学生课间及课后自由活动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保证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教室内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黑板等设施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生坐姿端正,眼保健操规范、认真,近视新发率低。我校没有专业的体音美教师,缺乏艺术教学使用的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体育课由数学老师兼职上,我校的音乐课、美术课和书法课是通过“互加计划---彩虹花和阅课”进行网络直播学习,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例如,聘请登封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赵铁头老先生为我校上快板课,成立了快板社团,快板词都是自编原创,分别歌颂我校的变化和家乡的变化!
我校充分利用我镇综合实践基地---敬老院以及红色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与劳动或社会实践相关的作业,完成质量高。 另外,校园内师生使用普通话。学校对教师的衣着、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将教师从教行为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过程管理。学校注重廉洁教育,教师中无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无有偿家教现象。每学期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教体局每两年安排一次教师体检。对于生活上确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扶和适当救济。我校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每学期组织梳理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研训活动,有计划、有行动,老师参与度高。每学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配备符合规定。每学期组织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每学年组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每年添置适合教师阅读的经典书刊,每学期安排一两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教育技能和普通话、汉字书写等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年针对全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应用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我校每年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专项培训经费达到5%。 我校开齐开足国家义务教育规定课程。教辅资料选用河南省定的“一科一辅”,并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坚持课表公示制度,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学校教师加强学情分析,尊重学生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探索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与学的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每学期召开1次教学质量分析,且形成分析报告。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作业布置坚持“精选、批改、讲评”原则,不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实施分层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当的作业量、作业级别,不断向更高层次挑战。每学期市教研室统一考试一次,考试成绩不公开排名,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资产台账完备,及时维护保养,保障教育教学需要。我校图书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学校为所有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鼓励家长购买医疗保险。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措施得力,无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学校门口、教学楼、操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学校门卫值班室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并与属地接警中心联网。每学期开学前开展校舍及其它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改进措施。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每学期至少各开展2次防溺水和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制订详实的活动方案,环节齐全,有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有活动总结。 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校园绿化面积达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和教室内,布置图书角并且定期更新图书,设置阅读场所,引导学生阅读,增强校园文化气息。对照学校章程,审查、修订、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
认真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按要求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有学校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在校园内及学校网站的醒目位置设置信息公告栏,及时公开校务信息。学校通过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学校开放日等方式,畅通学校校长与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沟通联系,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改进工作、化解矛盾。学校少先队、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开展有计划、有阵地、有实效。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在学校治理中参与度高。 总之,我校始终坚持“培养良好习惯,办学生乐学、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树立了“文明健康、勤奋争先”的校风,“爱生、严谨、扎实、创新”的教风;“乐学、好问、会学、多思”的学风;并把“改变,做更好的自己”作为校训。“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跟什么样的老师学习,我就做这样的老师”,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校会继续秉承“做有故事的教育 办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重要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任务,拿出与贫困重点县同样的力度,尽锐出战、持续攻坚,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解难点,高质量推进全区扶贫脱贫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可以用“34533”来概括:
第一个“3”,即突出“三项”举措,高站位部署推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将扶贫脱贫工作纳入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289”重点工程,出台了《区2019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1个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全区脱贫工作质量。二是周密部署推进。今年以来,先后通过三级干部大会、区委常委(扩大)会、扶贫领导小组会、政府常务会、政府办公会、约谈会、擂台赛、调度会、过堂会、现场观摩会和业务培训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多次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安排、指导、督促、调度和推进,扶贫脱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计划,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切实强化了各级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同时,结合全区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区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投入170万元,给17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安排办公场所、配齐办公设备,全面提升乡镇扶贫工作站的履职能力。
“4”,即打出“四张”特色牌,高标准抓实整改
为确保国家和省市扶贫考核、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问题按时高标准整改到位,立足工作实际,打出了“四张”特色牌,即“一访二赛两查三行动”:
“一访”,即开展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聚焦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区17个乡镇党委书记,集中一周时间,对363个村所有贫困户进行遍访,面对面了解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宣讲国家扶贫惠民政策,增进干群感情,使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赛”,即每月举办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擂台赛”。每月举办一次脱贫攻坚擂台赛,围绕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脱贫会议精神、“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扶贫、问题整改、贫困退出等内容,安排若干个政策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或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擂台比武,通过公开亮相,形成了你追我赶、拼搏进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
“两查”,即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和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为确保帮扶活动实效,区通过召开动员会,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帮扶责任人之间开展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乡镇之间开展扶贫工作推磨互查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一是帮扶责任人推磨互查。集中五天时间,由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带领本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以推磨互查形式,深入被查单位和所帮扶村,按照每名帮扶责任人走访检查1-2户的形式,对全区1946个贫困户进行入户互查。重点围绕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帮扶情况、资料台帐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互查,并按照“谁查谁负责”的原则,分别填写《入户走访表》、《台帐资料检查清单》和《问题清单》并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二是乡镇之间推磨互查。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带队组成检查组,带领本乡镇不少于6名熟悉扶贫业务干部,深入被查乡镇,采取“问、查、看、访”等方式(即:问乡村干部扶贫政策掌握情况、查扶贫站室建设和扶贫档案资料、看村“两室”建设和村庄环境卫生、访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和帮扶责任人满意度),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互查活动,做到村村到、户户到。
“三行动”,即:户容户貌整治行动。制定印发了《市区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整治重点和实施步骤,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户容户貌整治行动,确保贫困户家中干净整洁、文明卫生。中秋节走访慰问集中行动。为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所有帮扶责任人于中秋节前,深入帮扶贫困户家中,宣讲政策、帮办实事、完善档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问题清零行动。以帮扶责任人所在部门为单位,针对上级考核、巡视、督查和审计等发现问题的整改清零情况,进行再次推磨互查,真正确保问题清零结果真实到位。
“5”,即坚持“五个突出”,高质量推进工作
(一)突出“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总投资4200余万元谋划实施了37个农业产业和7个股份合作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使8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公益岗位和入股受益实现增收,人均年最低增收5200余元。二是抓好经营主体建设和服务培训。在全区17个乡镇建设了50多个产业扶贫示范点,带领贫困户创业和就业。组织农技人员入户发放产业扶贫政策明白纸,各农业区域站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全部走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扶贫产业的积极性。累计开展集中培训22次,培训贫困户1789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三是抓好惠农政策向产业扶贫倾斜。在刘营、刘汉2个乡镇实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对所有农户免费进行植保防治和玉米旋耕作业。结合作为优质粮主产区的实际情况,继续利用节水小麦项目和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打造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带动贫困群众节本增收。目前,全区有1292户贫困户种植了强筋小麦或节水小麦,138户贫困户从事蔬菜产业,63户贫困户从事养殖业,22户贫困户从事林果业,21户从事手工业,12户从事光伏产业,以点带面推进扶贫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推进旅游扶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27户贫困户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惠及贫困人口110人,人均年增收1063元。五是加大电商扶贫。开展了10期电商知识培训,参加人员346人次。1人上岗魔豆妈妈物流“云客服”岗位,月增收1000元。11人在香环虎头鞋厂就业,月增收1600元。
(二)突出“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
一是扎实开展免费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职中等3家定点培训机构深入全区各个乡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引导性培训17期,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31人次。二是积极组织劳务洽谈和走访跟踪服务,多途径帮扶就业。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劳务人才洽谈会和秋季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70余人参加,发放企业用工手册和就业扶贫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了进户“送岗位、送政策”行动,由乡村干部按月逐户走访贫困户,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人社”、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和就业帮扶活动。三是夯实基础数据,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明确各乡镇人社服务所所长为本乡镇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开展跟踪服务,填报《省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全程跟踪服务卡》,按月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变化、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情况录入省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台账数据库,动态掌握全区贫困劳动力的各项就业信息。四是积极推进“千企帮千户”志愿帮扶行动。通过制定方案、现场观摩、每月调度、督导检查等措施,全区共招募志愿帮扶企业1155家,帮助1153名贫困人员通过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志愿企业通过修缮房屋、助学助医、慰问等形式,累计出资74.7万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2427人实现了就业并稳定增收,其中,区内就业1550人,区外就业877人。
(三)突出“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群众应享尽享得实惠
1、在健康扶贫上。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区17个乡镇卫生院均达到至少具备1名全科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标准,并配置X光机、生化分析仪、心电图等医疗设备;全区363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国医堂”6个,其余卫生院均有中医服务专区。二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水平。由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合组建363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平均每村一个,已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服务率达到100%,并按时履约续约,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三是提升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水平。对贫困人口罹患25种大病的,以区一院为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截至目前,全区共集中救治贫困大病患者131人。四是提升贫困人口慢性病监测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对贫困人口中患有慢性病的,及时办理慢性病手册,让其在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享受门诊治疗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共办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1631人。五是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所有公立医院全部设立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累计有5895人次贫困群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普惠率达100%。六是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效。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在显眼位置通过展牌展板、墙体标语、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各乡镇卫生院每月进村入户宣讲健康扶贫政策;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制作张贴了《健康扶贫政策一览表》,提高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
2、在教育扶贫上。一是聚焦控辍保学,建立劝返机制。把每年3月、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未按期返校学生及时开展劝返工作。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投资4600余万元,对12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投资约500万元,对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改造;投资470余万元,启动建设了3所公办幼儿园。三是实施营养改善,增强学生体质。制定了《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织,通过会议调度和现场观摩,9月1日,全区245所农村小学的76000余名在校学生顺利吃上“营养餐”。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健全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9年9月份向农村薄弱地区中小学下派32名优秀支教教师,目前已全部到岗任教。五是加快特色发展,提升中职教育。对区实验中学进行了改建,加快其优质特色发展。依托职教中心,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目前,已培训1320人。六是严格落实政策,扎实开展资助。以“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结果全告知”为目标,确保学前教育(一年幼儿减免保教费和部分餐费)、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和普通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三免一助”(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和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全覆盖。2019年春秋两季,全区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688名(学前201名、小学1117名、初中969名、高中271名、中职130名),发放资金159万余元;普通高中“三免”137人,免除资金37.94万元;中职“两免”152人,免除资金6.08万元。落实雨露计划政策157人、23.55万元。目前,各项资金已按时、足额、全部发放到了学生手中,有效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3、在安全住房上,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精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二是强化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对申请危房改造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贫困身份进行确认。三是派出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其唯一住房危险程度达到C级的,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危险程度达到D级的,对房屋进行原址翻建。四是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补助对象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截至目前,2019-2020年度全区危房改造任务117户全面完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C级7户、D级4户),并按照C级户均补助7000元、D级户均补助21000元的标准全部补助到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率达到100%。
4、在安全饮水上。一是水质检测。对全区1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全部抽取水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是全面落实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明确并公示运行管理责任人、供水服务电话。健全完善了区级运行管理办法,严格水质保障,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培训,重点对饮水安全扶贫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在每个行政村显眼位置张贴饮水安全公示牌,将负责人姓名电话和水利局监督电话信息公示于众,确保贫困群众饮用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均达标。
(四)突出“帮扶扶持”,凝聚强大扶贫工作合力
一是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坚持由区级领导牵头,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认真落实“一帮一”帮扶责任,坚持“三日一网”(每月一个走贫日、两个月一个交流日、每季度一个恳谈日,全区一个扶贫心愿网)机制,扎实开展入户帮扶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全区扶贫干部培训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参训人员3000余名,各级扶贫干部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国家考核等问题整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帮扶责任人之间、乡镇之间推磨互查活动和“扶贫月、户户行”、中秋贫困户慰问访谈等活动,使结对帮扶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二是金融信贷扶持。通过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风险防控等措施,由区级财政拿出200万元,支持金融扶贫扎实开展,其中,195万元作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万元作为贴息资金。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2万元,用于支持40个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种植、手加工等产业实现增收。三是精准防贫救助。通过招投标,与太平洋财险签订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区财政拿出36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区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全区农村人口72万人)。针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类人员,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开展精准防贫救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防贫救助258人,支付防贫保险金190.75万元,人均获取防贫救助资金达7300余元(其中,曲陌乡西旧寨村的非贫低收入户贾焱锴救助金额最多,其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花费587515.31元,自费268010.1元,通过精准防贫救助,为其支付防贫保险金181209.09元),真正从源头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和“拦水坝”。同时,对已救助人员明确专人结对帮扶,落实后续帮扶措施,确保防贫效果巩固不反弹。四是低保兜底保障。按照《关于推进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民〔2019〕19号)要求,对全区分类施保,集中时间推进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开展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全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享受低保政策2657人,人均每月领取低保金227元。享受特困供养政策32人,每人每年领取特困供养保障金6600元。
(五)突出“基础提升”,大力推进路网电网建设
1、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借助政府代建购买服务的历史机遇,实施了农村路网改造工程(一期工程)项目。共包括140条路段,总里程190.85公里,涉及16个乡镇,总投资约3亿元。相继完成洺李线、永河线、107国道、永峰线整修和赵辛线改建项目。总投资4.12亿元的旅发大会道路整修、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目前,营运客车共284辆,行政建制村通车率达到100%。建成充电桩35个,候车亭、招呼牌58个,四级站、公交枢纽和客运站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19年底客运站投入使用。
2、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攻坚。总投资9110.15万元,完成单体工程160个,涉及180余村;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2.82公里,0.4千伏线路191.81公里;新建配变284台,新增容量56.8兆伏安,实现了户均容量2.09千伏安。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生活用电问题,改善全区困难群众生活用电环境,实现了17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用电保障100%。
第二个“3”,即强化“三项”保障,高水平确保实效
1、资金保障。明确规定资金投入“两优先一增加”,今年全区总投入专项资金4535万元,其中多方筹集区级扶贫专项配套资金230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6.7%,达到并超过2019年省定扶贫资金投入目标数额2260万元,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2、机制保障。一是调度机制。建立了调度过堂机制,区级领导干部到分包乡镇对帮扶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进行调度“过堂”。坚持定期举行脱贫攻坚“擂台赛”,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扶贫工作责任感。二是帮扶机制。全区1946名帮扶干部每月走访慰问雷打不动,有事帮忙、无事慰问,解决问题,联络感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网络,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三是督导机制。将扶贫脱贫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大督查首要工作任务,区大督查办联合区纠“”办和区委政府督查室,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良性督查机制。
3、纪律保障。针对全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大提升和乡村干部作风大整顿行动,进一步深化全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通报的通报、该调整的调整,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个“3”,就是“三个效果”:
一是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区达到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938户7515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9.6%。中国农网、经济日报、长城网、《扶贫杂志》等媒体分别刊发《区产业扶贫新路径:“互联网+共享农业”》《区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和《市区“四个突出”抓实脱贫攻坚》等信息,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报道。12月2日,省委副书记赵一德在调研指导工作时,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干部“一帮一”、“千企帮千户”、产业扶贫、帮扶“连心牌”等给予高度赞赏。9月12日,市委副书记薛永纯对扶贫工作进行视察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区1946名干部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贫困户保持电话、微信等常态化联系,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信赖和对干部的信任,干部和群众真正成了“亲戚”。
春节慰问活动总结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区计生委安排,我街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了慰问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双慰问”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一)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
我街计生办在春节前夕,积极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向一年来辛勤工作计生主任们进行了慰问,大家畅所欲言,总结一年来取得成绩及对今后计生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对今后做好计生工作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座谈会受到了很好效果。
各社区计生协会召开由协会会员、楼门长、志愿者参加新年茶话会,对一年来协会工作给予肯定,并感谢协会会员对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大家纷纷表示在新一年里,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好人口计生基础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我街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更好,并对协会会员进行了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增强了协会凝聚力,拉近了我们与协会会员距离,对协会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二)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慰问困难家庭活动
我街各社区计生协会充分利用春节有利时机,结合 “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与民政、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入户走访社区计生困难家庭、单亲困难家庭,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等,送去了党和政府温暖。共慰问困难家庭700余户,其中计划生育伤残家庭2户、单亲家庭150余户、低保边缘户320余户、新生儿独生子女家庭50余户,送去了米、面、油,吊钱、福字、对联、计划生育宣传品、儿童小围嘴等,并带去区政府对困难家庭关怀及慰问。
春节慰问活动总结2
遵照市慈善协会元月十九号会议精神,分会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依照《安康市慈善协会关于第十二届(20xx年),春节向城乡特困户送温暖联合慈善爱心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动员会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会员、志愿者积极性。号召倡议大家积极开展安老抚孤、扶贫济困、爱心救助等公益活动,短时间内,分会协同慈善协会三十七小组共同完成市慈善协会配发的任务,同时自筹资金壹万零伍拾元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并将各项活动及时上网公布,做到公开透明,随时接受上级领导、全体会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每项慈善活动规范、阳光,力争更多慈心善士的支持和参与。具体活动汇报如下:
一、元月20日分会会长李建国带领小组会员冒着雨雪前往汉滨区北山最边远地区紫荆小学、沙坝小学,慰问贫困孤儿小学生十一名,给他们送去春节慰问金,并鼓励同学们要爱惜身体,好好学习,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二、元月21日分会组织人员前往汉滨区石转镇慰问贫困家庭五户,并送上粮、油及慰问现金,把春节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他们手里。同时祝福春节愉快,努力发展生产,勤劳农耕,来年日子越过越好。
三、元月22日分会部分成员前往吉河高山碳沟村九十四岁长寿老人,向老人送去棉被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祝福老人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四、元月23日分会成员又分别去向汉滨区田坝、五里、共进镇出发,看望生活在那里的贫困户,并送去粮油、现金。
五、元月24至25日分会安排走访城区贫困户对残疾及患癌症病患者困难户送去粮油及慰问金。
六、元月26日,分会专程对城区大南街李晓霞特困户进行看望慰问。一月前李晓霞家中发生火灾,丈夫被活活烧死,留下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及正在上学的孩子,火灾将家中烧的一贫如洗,面对现状,分会特别组织会员进行安慰帮扶,及时送上生活用品粮、油、棉被、等及慰问金等,并鼓励他们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分会将继续予以关注和帮扶。
七、元月27、28两天分会特邀安康知名书法家举行迎春节义写春联活动,义写春联300余幅,受到社区民众好评。
八、关注贫困地区孤儿,向四川省甘孜洲德格县藏区贫困孤儿汇去慰问金两千五佰元并带去春节的问候。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使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关怀。慈善协会的温暖、关爱。许多人发来短信感谢信及、表达感激之情。充分扩展慈善协会的影响,树立慈善志愿者良好爱心的形象。
截止目前共慰问困难户26户,慰问资金10050元。春节前后分会会员自发组织的各种慰问活动仍在继续进行。
春节慰问活动总结3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开展好xx年春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xx县委十届五次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措施。医院领导十分重视春节送温暖活动,医院领导召开会议,专门对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进行了布置,做到了思想统一、要求明确、任务落实。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根据xx县总工会《关于开展xx年春节送温暖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领导召开了专门会议,为开展的系列活动作了具体布置和安排,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务必落实慰问活动。
一是爱心到病房。在春节来临之际,医院相关领导及工会主席一行来到住院病房看望、慰问病人,为肝癌、白血病、尿毒症等因病致贫的困难病人送去春节慰问金,祝愿他们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另外,在初一早晨,医院还为因病不能回家过春节的住院病人每床位准备了两份热气腾腾的饺子,让他们在住院的时候仍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祥和。
二是针对全院职工及时足额发放过节费500元。
三是拨出春节慰问专款,对除夕及大年初一的值班人员,医院领导做了相应的安排,除夕晚上、初一早晨领导准备进行慰问活动,慰问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个人,为辛苦了一年的他们送上慰问金及新年祝福的话语,除夕、初一还为值班人员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喜庆中迎接春节的到来。
四是春节前对本院外地职工进行一次摸底排查统计活动,为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春节的外地职工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安排相关领导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