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优等生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等生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等生培养计划

第1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语文优等生培养与管理;竞争机制;自主学习

语文教师不断改善高中语文优等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在全校中可以加强对优等生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学生通过良性竞争相互提高语文成绩,最后要告知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和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早发现,早培养,加强对于语文的重视

培养尖子生应该从高一抓起,刚刚经历中考进入高中的孩子们对于高中的一切都感到熟悉又新鲜,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还停留在初中的层面,记忆力强,但注意力不能集中,贪玩,所以对于各个学科的认识和学习还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老师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也应由讲授式变为启发式,保持记忆力,并开发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虽然对于母语我们拥有相应的语言天赋,但语文的学习同其他学科一样,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同样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修成尖子生。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老师需要时常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免出现复习倒向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的现象。语文学习中,往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所以端正学生特别是优等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语文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重视并将其学好。

二、学习语文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抓住学生的眼球是培养优等生的重要条件

高中一张考试卷子,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积累,思维的灵敏以及情感的表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结合课文引经据典,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多为学生积累知识,更要在课堂练习中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听;学生不想听,老师没法讲的恶性循环,急需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听讲说教联系在一起,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探索积累,在轻松愉快中度过。而不是老师一直死板讲课,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处在一味接受,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并不会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学习无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不能说,只是听老师从头讲到尾,那么这节课将会没有一丝收获。老师要认清楚学习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开发,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大脑开动起来,老师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通过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出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教学教学,“教”与“学”相辅相成方能称之为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是要把控学生学习的课程与想法,而是要控制整体课堂的节奏,保持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纪律。

三、对优等生进行集中训练竞赛,形成竞争氛围,鼓励学生

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类似于目前我国各类高中的分班机制,从高一到高三,在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将优等生选组成班级,使优等生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可以得到一定提升。一般情况下,优等生与优等生之间差距不大,只能通过少数拔高题及稳定的发挥来体现分数差值,这个时候,竞赛就显得尤为重要,竞赛分数高,高考分数高,这是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的一句话,所以很多家长老师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抓赛前辅导,创竞赛佳绩,不断督促学生学习,促进高考优等生团体的形成。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目前有很多老师打着在外办辅导班,提高学生成绩的旗号收取高额补课费,老师开办辅导班可以收费,但应该在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合理收费,并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参考书,如何自主学习并细心做好学生的赛前心理建设。辅导要求,通过参加辅导进而加强对学习的喜爱,对优等生团体形成及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帮助学生进行自己检测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制定计划

优等生的培养要从平时抓起,在平时考试中,就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知识素材的积累,一些经典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及延伸。2.答题严谨,步骤规范,适当抒情。3.适当提高答题速度,留给自己检查及构思作文的时间。4.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作文,不要吝惜时间构思,要知道,有时候优等生与优等生的差距就在作文的几分。个人觉得优等生需要准备错题本,笔记本以及日记本,错题本记录错题,时常回顾自己的失误与不足;笔记本日常积累所学习到的知识;日记本记录自己一天的心情,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好。强化优等生对于语文的认识,通过量变的不断积累引起质变,使其语文成绩更上一层楼。老师需要了解每个优等生的情况,善于做但是总得不到满分的大题,统计并分析每次训练及大考中各个优等生的失误,做好记录,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失误,应经常布置练习,强化训练,提高成绩。

五、结束语

对语文优等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知识的传输,课下更是要时常为他们认真做好科目辅导,为语文各项知识的积累打下坚实基础。不要因为擅长语文而变得漫不经心,需要端正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以免特长被埋没,在学习中引入竞赛机制,多组织各班语文优等生进行竞赛训练,形成竞争氛围,努力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在竞争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促进优等生团队形成,提高整体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对于学校来说,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就是对学校最大的信任。而对于老师来说,教好每一个学生更是我们崇高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2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因材施教齐头并进聋校班级管理之我见

聋哑学生由于听不见、说不出,很少同外界交流;而且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长与他们也缺少沟通、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要让孩子们个个乐学上进,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从“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中等生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注重优等生的强化工作和服务意识”三方面齐头并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往往自尊心很强,自信心较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感情上与中间者和先进者有些疏远,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对其他人筑起一道防线,持有一种怀疑与不信任的态度,比其他学生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自暴自弃。作为老师必须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隔阂,做好转化工作。

一要倾注爱心,走进后进生的心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联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后进生在各方面更渴望老师的爱。为了叩开后进生的心灵之窗,我用心呵护他们:引导存在自卑心理的孩子融入集体;和脾气浮燥的孩子谈心;给敏感脆弱的孩子安全感;时时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在教学中处处给予照顾,课后有针对性地补习等等。促使他们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比如,向杰同学脾气暴躁,一次他和最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感到很委屈、很难受,为表明朋友间的友谊,他竟然跑到四楼窗口要跳楼。我赶紧找到向杰同学进行疏导:首先安慰他,对他的哭诉表示同情;接着和他谈起父母为医治他的病到处打工的艰辛;然后教育他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时间自会证明一切,绝不可以让一时的冲突化作一生的悔恨……经过我的一番劝说,向杰同学当即承认自己跳楼的做法是冲动的、不理智的,并答应以后遇事先冷静思考,还连声对我说了好几个“谢谢”。就这样,通过对孩子长期的关爱,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要多些耐心,促进后进生成长。聋哑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容易自卑,脾气比较倔强、任性。有些孩子,你教他的,他不爱学;没教他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他早会了。有的孩子不但不受教,还会对着干。作为班主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坚持不懈地教导、关心和爱护他们,努力找准每个后进生的症结所在,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说服教育,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时间长了,他们的错误少了,脾气也就温和许多。

三要搭建舞台,展现后进生的亮点。后进生在某些方面虽然较弱,但也各有自己的特长。我总是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找回自信。比如,龙呈辉同学成绩较差,但她在文艺方面表现很突出,我充分利用她的这一优势,安排她担当班级的文艺委员,放手让她编排“六一”、“元旦”等活动节目,通过多次锻炼,她终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找到自我。覃金明同学书法很好,我常叫他帮我写词卡、写大字课文、办班刊。就这样,通过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找回自信心。

二、加强中等生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中等生是班级学生的一个大群体,人数较多,他们大多养成了一种随大流的思想,理想不高、追求不远,在班级中既不愿冒尖,又不想落后;但他们又存在着很大的潜能。因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势在必行。

一是通过树立榜样,激发上进心。要想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断进取。这些中等生也有自己的目标,只是不明确、不稳定,他们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容易妥协。我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海伦凯勒、张海迪等名人身残志不残的感人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奋斗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竞争意识。中等生数量较多,他们的好坏程度影响整个班级。为了提高其整体素质,我利用每星期的班会活动、大课间活动、文体活动等时间,设立目标、设计活动,要求中等生自行组织,开展不同的竞赛活动。如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的竞赛、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赛、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赛等,通过“比、学、赶、超”等形式,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优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学会了活动的组织、筹划,还常常在活动后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既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又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进步显著。

三、注重优等生的强化工作和服务意识

优等生是班里的领头雁。对优等生进行强化,培养他们抗挫折、抗失败的能力,发挥其特长,树立他们以班级服务为荣的意识,与同学互扶互助,有助于使师生生活在一种互相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加强优等生的强化工作。首先,要提高优等生抗挫折能力。优等生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失败也是难免的。我在每一次考试或活动后都会要求他们总结出“我失败的是什么,我成功的是什么,我今后要注意的是什么”等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意识到一次成功不足喜、一次失败不可怕,从而明白“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真谛;让他们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有与挫折抗争的勇气和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其次,还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扩大学生视野,多读、多看其他学校或名人的优秀之处。要让学生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尽。

二要让优等生树立“服务”的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班级建设出力。工作中,我奉行“班集体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我时常教育学生要珍惜集体荣誉,树立为班级服务意识。在班里开展“我为班级出份力”、“争做优秀小主人”等活动,取得良好的实效。例如委任他们为课代表,向同学传授学习心得,担当困难习题咨询解答的顾问者等等。其次,我要求以优带差,携手共进。由于后进生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跟不上步伐,优等生对他们通常比较冷漠,认为他们“笨”。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举行一帮一、以优带差的活动,让老师和同学、同学与同学形成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每周我都开座谈会,让他们谈成绩、谈失误,定目标、定计划,让每个同学都各尽所能,携手共进。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育人工程,班主任必须耐心、细致、深入、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汉芳主编《班级管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概论》, 华夏出版社;

[3]彭剑飞主编《班主任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3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字】中等生 优等生 潜力待开发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真实写照。教师的关爱是春雨,滋润着学生们渴望知识的心田!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都不会相同,所以,各人的长处、缺点也会不一样,于是我们人为的划分出了优等生,中等生,潜力待开发生。

事实上,优等生不会很多、潜力待开发生也不会占多数,而与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这些中性词相关的中等生则应当是一个班集体,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主体!而在学校的实际教学中:中等生虽然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却处于被老师遗忘的边缘!

笔者一直在考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归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体制和不合理、不健全的教育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最现实的是首先考虑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度、国家考试考核的标准,并将此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毋庸讳言,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优等生不仅是作为教育者向上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而且同时是学校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教学实力、师资力量,因为社会首先关注的也是学校有多少学生考上名牌,因此,天之骄子的“优等生”能够得到高度的关注,甚至一些特殊的待遇,而中等生显然不具有这种优势。潜力待开发生同优秀生一样重要,只不过,教师对他们的担忧多过期望,怕他们的学习、表现会给班级拖后腿,影响班级或者学校的各种检验、测评,因此学校、教师也就不得不把他们的转化作为重点。而在班级里“前不见得高分,后不见拉后腿”的中等生,既不能与优等生一比高低,也不愿滑入潜力待开发生的行列,所以总是默默无闻,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学校、教师对他们既无很高期望也无过分担忧,其发展速度的缓慢难以满足一些教育者“耗时少,见效快”的功利思想,从而使得教育者缺乏精神“动力”;中等生因而得不到教师关注。

其次,对于中等生,教育者难以找到其“闪光点”和“阴暗面”给予表扬或批评。大部分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平时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的优缺点,个性特征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教师很难在公共场合针对性的给予表扬或鼓励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也难以使用有效的批评手段使他们吸取教训,促进其发展。他们既不像潜力待开发生那样,时不时搞出些闹剧让教师头痛,也不像优秀生那样成绩出色又做事讨人欢心,处处为老师赢荣誉,时时为学校添光彩。于是,他们又站在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为被疏忽的群体。

再次,教育者对中等生的发展相对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最关注的是“扶优补差”问题,在“结对子,一帮一”时也很少把中等生的发展列入教育计划之内,对中等生也不是很留意。现实里,对教育者来说,印象最清楚的一般都是那些令其自豪的优秀生或者是令其头痛的潜力待开发生,而对中等生印象则普遍比较模糊。主要原因是中等生的数量较多,转化难度教大,短时间内更难以有显著的成效,教育者、管理者始终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转化办法和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奖励制度,更不用说是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我国尚未普及小班教学,班级人数较多,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即使对此有所察觉,对这个问题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抓两头,放中间”!

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努力:

首先,制定有效的发展计划,改进完善评价方法。呼吁国家应当将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大改革的力度,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尽量的缩短,因为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学生即要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考核,其压力之大是不难想象的。作为占学生绝大多数的中等生的发展、转化更应有目标、有计划,管理者教育者应首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习活动。针对中等生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发展计划,要使得中等生明确这个计划是班集体的计划,它是受老师和全班同学关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班级个体的交流过程中,为实现计划和赢得老师同学的赞许而不懈地努力。另外还要及时地对发展对象进行跟踪调查,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合理地采用“进步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中等生,不吝啬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通过多方面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让他感受到温暖。

其次,做到“法要责众,奖不避众”,当发现“阴暗面”和“闪光点”及时做出相应批评和表扬,不能因为问题的普遍性和中等生数量多而忽略。“中等生”的转化确实要比优秀生和潜力待开发生的转化来得困难些,困难在于他们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找不准下手的地方。因此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和中等生接触、交流,细心观察,全面、准确地认识每个中等生的发展特点,找出他们的共有的和特有的“闪光点”和“阴暗面”,及时的给予肯定和批评,促使其良好的发展。

第4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班集体建设 中等生 班级管理

一、教师的无心之过,中等生的尴尬

所谓的“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以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教学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具体说来,中等生是泛指在优生与后进生之间的那些学生。中等生,是被老师了解最肤浅的一个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常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优”转“后”上,要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并管理好成绩比较差、表现比较恶劣的学生。但是,班主任往往不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庞大的团体――中等生。中等生往往占整个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但是,这样的一个团体,却会因为其不突出的表现而得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重视,甚至是经常被忽视。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班主任经常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否更上一层楼,而对成绩不好、平时表现恶劣的学生,班主任也会费尽心思去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有所提高。“抓两头,带中间”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策略,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一不当心就将“带中间”变成“带而不管,带而不问”。对于这些中等生来说,他们因为所受到的关心和关注少于“两头”的学生,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对周围的事物持观望态度,把自己当作班集体中的“局外人”;希望不被老师批评,也无所谓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

二、关注中等生的重要性

1.中等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1)他们的心态虽然比较平和,不偏激,但是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大部分的中等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就会逐渐减弱,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心境。(2)由于不被关注,将可能使其做事缺乏自信,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也会降低学习和活动的效率,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缺少果断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克服困难。(3)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缺乏自信,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得做事不如别人完美。这对培养中等生的能力有消极的影响。中等生的可塑性强,这导致他们一旦选择消极的态度,就很容易成为“差生”。由于以上种种情况,中等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陷入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内向,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长久下去,会使班集体的气氛沉闷,缺乏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2.积极方面的影响。(1)中等生一般学习认真,做事细心,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班级中遵守班级纪律,不捣蛋、不搞破坏,愿意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中等生也都想要被老师认可,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来争取老师的承认和关注。(2)中等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犯错误,即使犯错误也能及时改正。(3)中等生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和大家友好相处,调节班级内部的气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中等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优等生转化,防止他们分化为后进生。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引导,对整个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怎样关注中等生

1.给予更多呵护,重视心理调整。一般情况下,中等生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教师只关注优等生,而自己即使成绩好,有特长,教师也看不到,从而逐渐丧失好胜心,保持平庸的状态。中等生又因为比较遵规守纪,不惹是生非,很少给教师找麻烦,所以他们平时课下与老师的接触不多,心里有事也不找老师。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随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步入优等生行列的信念。爱的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带有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那心灵的深处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2.给予更多鼓励,重视目标激励。找到其闪光点,抓住每一次转化契机。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将自身原有的才能和天赋充分发挥出来,并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班主任要增强中等生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特别强调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是班级进步的中坚力量,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鼓励犹如阳光”。获得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多种潜能和情感便会激发出来。引导他们制订争先创优、赶超优等生的进步计划,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加入优等生行列。

3.给予更多机会,重视活动参与。长期的不被关注,使部分中等生即使有着较强的为班级建设的愿望,也不愿意做“出头鸟”,甘愿在班级中默默无闻。有事分摊则做,无事则湮没于人群。为此,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给中等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舞台。例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轮流换的形式,让中等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监督他人、自我监督的氛围;让中等生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的和谐发展。还可以通过自己组织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自演、自导,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小型竞赛活动,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4.给予更多认可,重视激发创新。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只注重于优等生,却往往忽视了一大批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这是可悲的。”中等生由于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往往处于中立的地位,缺乏创新意识,“跟随大部队走”,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让中等生更加不能确定自我。因此,要激发中等生的创新思维,设置情境让中等生积极创新,对自己、社会、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与认识,进而促进中等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大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的关爱要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让中等生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达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使中等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学困生 合作学习英语 有效性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群体”。渐渐地,他们也失去了对合作学习的兴趣,最终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线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优化组合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的前提

为了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然后根据差异将学生分为A(学困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2人,每组共6人。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名(如Sunshine Group,Star Group,Flower Group等),各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并定好各组员的角色、任务。针对不同的合作任务,组员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任务。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运用be going to 结构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小组下周一至下周五的运动计划并写成计划书时,首先让两名学困生共同搜集运动项目的表达方式及其图片,并让其中一名优等生当组长并作记录员。接着,让另一名优等生先介绍下周一的运动计划。We a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next Monday.然后,让组内的其他四名成员分别介绍下周二至五的运动计划。之后,组长记录完毕后,再作总的表述。最后,组内各成员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整理好,写成书面计划书。通过这样的优化组合,学困生能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合作角色,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

2. 讲究策略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的关键

知识掌握方面往往是学困生的弱势,要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讲究策略。

2.1建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爱和尊重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渴望进步和成功。然而学困生有一颗非常容易受伤的心,老师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学困生着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必不可少。如在上课过程中,对容易解答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他回答正确,应及时表扬。教师能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学困生就会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

2.2恰当设计简单而有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2.1接龙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做接龙游戏(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算一算哪组得分最高)。简单的游戏能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每个学困生都为自己组能得第一而努力。游戏既娱乐又巩固新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困生集体荣誉感。

2.2.2调查报告

利用调查报告来激发学困生与人交往的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学以致用,让每一个学困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拓展话题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爱表现的性格特征,达到相互交流个人信息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般疑问句“Do you like…?”的问、答句后,可设计一个调查报告。各小组成员先拿表格找任意一位同学做调查,小组综合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各组员分别报告一种水果。小组长作记录,并作最后总结。个别难于表达句子,组内成员或教师适时加以协助。

3. 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力保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及时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困生带来莫大的激励、唤醒与鼓舞。给学困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这才是最成功的评价。因此建立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学困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可以通过与他人对比,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更快地学好英语。

在小组合作学习英语中,通过优化组合、讲究策略、建立合理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三个主要途径,学困生逐渐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6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第一:情法相融,激励教育。

“情”(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法”(规章制度)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了班主任抓学生就紧,班主任放学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但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而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和随意。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学生犯了错误就应该依法办事,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情感沟通。我班有一个因年级之间打架受处分的男同学,他年龄小,思想单纯,讲义气,受到处分之后,我明显看出他情绪很是低落,我马上找到他,心平气和的与他谈心,首先对他犯的错误进行教育,指出了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犯错误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继而我又提到,一次的错误不能代表什么,关键是怎么看待错误,更重要的是如何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以此提醒自己,三思而行,切记不可意气用事,我还和他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让他的学习生活更有目标,激励他早日解除处分。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很听我的话,有时也会有些小毛病,但是我的及时说教与鼓励,在他身上会起到很大作用。所以班级管理中的“情”,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用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以保障“法”的贯彻执行。

第二:寻找优点,适时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班有一个男生,其貌不扬、学习基础差、行为散漫、迟到旷课现象比较严重。运动会之前让自己班学生设计本班班牌时,我班最初的设计是很难拿得出手,他看到后说:“给我十五分钟把它搞定”。同学听到他的话都不相信他能行,其实我也有些怀疑,但在此时也只能让他试试,结果真的让人大吃一惊,在他的精心设计下,我们的班牌真是焕然一新,体委也风趣的说:“这回我脸上可有光了”。当即我就对他表扬了一番,夸他在绘画手工方面很有天赋,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同时为人忠厚的他也总是有求必应,我又提到人品得到大家的认可。要是在学习上再有些进步会更好一些,说到这他有些惭愧的笑了说:“其实我也想学,但是真学不进去,而且都听不懂。”我对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做,没有学不会知识,做不成的事。”他很重的点了点头说:“那我试试。”此后,有时我会看到有同学主动帮忙,看着他写作业,提醒他别睡觉,和他一起背复习题。一直到毕业他改掉了原有的不良习惯,学习也有很大进步。

第三:重视优等,特别教育。

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经常关注那些调皮的学生,从而很容易忽视优等生,职业中专的优等生不同以其他性质学校的优等生,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听话的、守纪律不惹事的学生,但是作为职业中专的班主任,要注意发现、防止优等生可能存在的弱点。在对优等生教育中,班主任应该注意全面的完善优等生,不仅学习优秀,在做人做事方面更应优秀。职业中专培养的学生不仅应成绩好,更应能力强。我班有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女孩子,成绩很好,平时也不愿意和他人沟通,连课堂提问时,同学们都会提示老师不要叫,一会该哭了。我发现了他这弊端,曾多次主动找她谈心,但是当我一和她讲话时,她的眼里就闪着泪花,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把她送到校服务队去,一个月后真的很有成效,她会主动找我来谈话,有些事也会主动找我来帮忙,也愿意主动关心班级集体,后来我又推荐其参加学生会,现在的她不仅成绩仍旧很好,而且和同学、老师的感情也很好,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也得到老师的好评,

第四:自我调整,自省教育。

自我情绪调整对年轻教师是更为重要的,我虽然不是初当班主任,但是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还很差,有的时候火气还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发脾气,弄得自己也很难堪,而且这样批评学生,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班主任的威严,口服心不服。进而破罐子破摔,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把老师当敌人,更谈不上尊重老师,这样往往就形成了严重的师生对立。现在回想自己的冲动,真是太不应该,我们教育学生不要冲动,自己却因为气愤而意气用事,自己生着气,学生还没教育好。所以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激化矛盾冲突,可以在自己和学生都平静的时候,再来调节冲突。所以班主任应该有很强的情绪自控力,这也是班主任成熟的表现。

第7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传统的学生干部队伍体系包括班级干部、团学干部、社团干部以及其他一些学生组织的骨干、这样的管理机制在选拔培养了适合岗位的学生干部后,的确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较大弊端,传统的管理机制会导致在部门和人员设定完成后,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同学失去锻炼机会,或者是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限制,这就使得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率降低,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在原有的纵向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项目管理思想,将学生干部队伍的原有编制减少,保留骨干力量,然后通过选拔的方式成立项目小组,选拔的对象建议面向全校学生,然后由相应的老师负责指导,最后由原有的学生干部队伍中保留下来的骨干进行常态化管理,做到学生干部队伍的纵横化建设机制。学生干部队伍纵横化机制的思想是借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矩形阵组织结构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把学生中的专项人才和传统的学生干部结合起来,有利于做到活动专业性和管理型的互补,使活动更好地开展,但由于每次招募人员花费精力较大,更适用于大型活动,或在高校建立相应的人才库,以便于选拔工作的进行。

二、全面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我们通常人为地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优等生不需要管理者去管理,会自发的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习成绩优秀,中等生大多都是学习成绩平平,但工作能力较强,学生干部大多来源于这部分学生,因此中等生的管理不在此篇幅中赘述,差等生则一般是最让管理者头疼的一群人,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也不强,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通常是这批人。通过这几类人的特点,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能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一)促进优等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常较为忽视优等生的管理,因为这群学生在管理者的思想中属于自觉性较强,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政策规定的一类人,因此很少会有管理者对其投入较大的精力。其实,优等生通常只是个人优秀,属于自我管理型,很少有优等生会去主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这类学生较多抱有“只扫门前雪”的心态,作为学生管理的工作者,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的员工发展理论,应该充分关注到这类学生的这一特点,给这些优等生布置一定量的工作,或要求他们和需要帮助的同学结对,以增强他们的团队责任感,帮助这些同学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不能因为优等生的优,就对他们放松要求,进行偏袒,和其他同学采用双重标准,这样不仅不利于优等生的自身发展,降低这类同学的抗压和受挫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发现差等生的闪光之处

既然有优等生,相应的也会有差等生,学生管理工作者一般会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这些差等生身上,抓纪律,抓考勤,抓宿舍,抓晚归等,主要管理的内容都涉及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上来说,每个员工都有闪光之处,这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是可以借鉴的。要让学生转变,根本上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上化被动为主动,将“老师要我做”转变成“我自己想做”,这就需要管理者发现差等生身上的闪光点,对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肯定,并以该闪光点带动其他方面。比如某同学在行为规范上欠缺,但在人文艺术上十分出色,辅导员或其他学生工作者可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其长处进行表扬,而后提出要求,使学生在心态上发生改变。同时,管理者自身也应该多思考,多挖掘差等生之差背后的原因,究竟是差等生本身习惯的问题,还是存在其他客观原因,并针对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帮助差等生进步。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团队建设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应用

班级作为高校这个组织中的最基本构成单元,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中的班级不同于高中、初中、小学,高校学生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截然不同。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班级运行规律,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才能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当前,“90后”的人群已是高校学生的主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状态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思维和决策,另一方面又往往对各种问题缺乏必要的处理能力。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背景、素质差异,但由于主流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集体生活的意识,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甚至存在着自私、冷漠等心理方面的问题。1.班级制度化管理模式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方法等的总称。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化管理应用到高校的班级管理中,就是富有每个班自身特色的班级规章制度。虽然学校层面、学院层面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大多较为宽泛,缺乏细节性、具体性的内容。班级的规章制度则应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特色,建立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班级同学全员参与,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在全班表决通过,以增加其神圣性及民主性,这样的制定方式对于日后的班级管理具有良性作用,为符合当代学生特质,班级规章制度也可用例如“班级公约”、“集体守则”或其他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名称代替。在班级中,规章制度一旦订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及时反馈。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闭环,从计划到组织到领导到控制,然后根据新的反馈内容制定新一轮的计划,继而进入一个新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前文提到的学生干部队伍就承担着管理职能,他们在班级规章制度订立后就必须严格执行,对于违反规定的同学,照章处理,他们是制度的执行者、维护者,同时他们也需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带领班级同学及时修正,以保证整个班级秩序的正常维持。2.以目标管理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这一思想引入班级管理中,恰好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进行自我人生规划,妥善运用大学时间。目标管理思想的一大特点在于员工参与,这与前文制度化管理中全员参与的思想不谋而合。其次,目标管理的第二大特点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这与目前高校提倡自我管理模式异曲同工,通过目标的自我制定,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学生作为目标管理的实施者,不断修正自己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但目标管理也存在缺陷,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它更适用于自律性较强的同学,而自律性一般及较差同学则需要来自学生干部以及老师的帮助和监督。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班级管理者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培养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课程的体系结构、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每门学科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对就业形势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带领学生开展自我规划的制定。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分学期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活学习规划,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管理者每学期根据个人目标进行激励和参照,另一方面,若目标制定者发现目标有不完善处,可及时在下一学期进行修订。班级中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相应的目标后,班级目标也可制定,目标可以有多种导向,如学习成绩、班级氛围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的应用

在高校中,学生在第一课堂(即班级)之外最多的就是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之中,如何在各类活动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将这些课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充分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发挥活动中个体的潜能,达到人尽其能,物尽其力,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最终实现各项活动的目标。在第二课堂中,直接将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措施进行运用,如企业文化建设转变成社团文化建设、企业组织设计简化为课外活动项目小组成员设计、各活动中人员的配置与培训、个人潜能开发、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奖惩标准等。1.第二课堂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每年,学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志愿者团队、社团、科学创新活动小组等等。这些团队每年都会针对新生组织招新,为组织补充增加活力。目前学生活动团队招新的主要流程为一问一答,考官个人的想法往往主导了面试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受到个人能力或者首映效应的影响,面试者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应试者的突出才能和潜质。针对此情况,我们可以将面试量化,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面试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以减少各种偏误造成的影响,选出适合的成员,这样就能在团队的招新阶段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通过自身从事的工作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第二课堂中并没有如自己预想的一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充分说明高校中的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发和培训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以社团为例,很多时候社团成员只是简单的执行者,而不是活动的组织者,大多数社团成员实际上并没有机会参与活动组织管理的全过程,而社团的负责人们往往凭借自己过往的经验,仅仅注重追求社团活动的效果,而很少有意识地对干事进行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换言之,现在的第二课堂中的种种团队只关注了活动本身,而忽略了活动中的主体,人。大多数时候学生活动团队在大量的重复过去的工作,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也因为他们对人的开发和培训不够,从而导致整个团队停滞不前。笔者认为,在学生团队中应当大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开发和培训体制,在新成员加入时,可以对其就团队宗旨和内部文化进行宣讲,以使其了解团队的历史、目标和工作模式。应充分调动新进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确自身的责任,每一个成员都应共同参与团队的建设,每个成员都是团队的管理者,成员之间应当平等相处。此外,应在内部提倡平等协作与自由竞争,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刺激成员的上进,为每个成员发挥与提升能力提供同等机会,个人在团队中的发展完全由其发挥的作用决定,这样的操作方法不仅能增强成员工作的动力,更使成员有归属感和成就感。2.第二课堂中的组织内部建设第二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团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人员流动较大。学生在初入团队时往往较有激情,但在经过一年以后,热情退却,大多数同学会选择离开,仅剩一小部分同学会继续留在团队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些人才就会流失。因此,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中的人力资源能量,就要革新学生活动团队的机制,组织和人员的配置方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思想,主动精简人员,将边缘化人物剥离,或通过轮岗的方式来吸引团队成员兴趣并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团队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第8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则学生也许将会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这一本该达到的智力或能力水平(其结果是培养出“高分低能”或“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为此,我们的“实验・导学・创新”课题根据学科和学生实际提出了“加大实验力度,突出导学特色,实现创新目标”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导学”策略的步骤可归纳为:分段指导循环示范训练合作提高相对独立或独立操作。

一、分段指导

分段指导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分阶段培养。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用好教材。②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

二、循环示范训练

循环示范训练就是先给学生以可模仿的素材,使学生懂得该怎么做,采用有效方法(如合作学习等)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促进学习能力的正迁移。

三、合作提高

合作提高是指通过师生间的多向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差异资源”,达到共同增长知识水平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具体教学中,合作提高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导学”过程。我们常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提高中的受益方不仅仅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上教师也是受益方。因为优等生在辅导中、差生时不仅自己要懂得有关知识,还要能理清思路,讲得通俗易懂,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优等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等是十分有益的,而教师在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四、相对独立或独立操作

第9篇:优等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等生;了解;关爱

“老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给了差生,希望的眼神又全停留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我们这些中等生真的很寂寞。有时候,我会有个傻傻的想法:每当我坐在孤独寂寞的角落里望着老师与差生耐心地谈心时,我真嫉妒他们!有时我甚至想,如果可以我也想去违反学校的纪律,老师也就会找我去聊聊天,那时我一定会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是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学生写的名为《假如我是一个差生》中的一个段落。

诚然,每到年头岁末时,对优等生,班主任扬扬洒洒一串优点,对差等生,班主任零零总总一堆不足,而对于中等生,优点不突出,缺点又不明显,反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

现在传统教育把学生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所谓差等生也就是目前人们所讲的后进生、学困生。其表现一种为学习成绩差,与其他学生差距极大,一种表现为思想表现及行为习惯差,常违反纪律、思想消极等。优生则相反。处于两极位置的优生和差生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前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所倚重的力量;后者则直接的影响到班级的“治安”状况。尽管说处于这两极的学生居于少数,但他们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前途,故大部分教师、班主任都把他们当作主要工作来抓。而两者之间的学生即中等生,是班级中的主要力量,占班级的绝大部分。

担任班主任多年,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数班主任是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把工作重点放在尖子生和差生身上,而为数众多的中等生就这样进入了许多老师意识的盲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中等生占班级多数,因为左右不讨好,常受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冷落。同时又不被那些“差生”接纳,他们一般有两个转变趋势:一是通过良好教育的指导,往优等生靠拢;一是自我放纵受不良影响,滑向后进生。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清楚地了解中等生,关注他们的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班主任要了解中等生的心理特征

“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等生”在心理上的优缺点,容易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这种心理容易导致自卑、害怕,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班主任要掌握教育教学方法

1.给予同等的关注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在关注“两头”学生的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上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位同学。

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中等生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2.赏识优点,培养自信

很多中等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行。因此帮助中等生树立信心,是改变他们的关键。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老师应给予中等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创造机会,让他们成功的表现自己、不断的“闪”出“光”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表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真诚的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3.创造机会,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枝独秀不是春,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心与心的交流将会有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爱与爱的交融将会让孩子更加可爱,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和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情和爱同样慷慨地献给每一位中等生,我相信,中等生在老师爱的阳光雨露中,定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自信而茁壮地成长。让我们把关注的眼神,灿烂的微笑,亲切地问候,由衷的赞美一齐投向那个“不该被忽视的群体”,让那里也成为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工作实用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杨同根.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指导.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黄强等.职业培训心理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