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司法所自查报告范文

司法所自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司法所自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司法所自查报告范文

针对部分村民存在的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我镇大力开展法治教育、道德建设共进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邀请专业讲师分批次为各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中小学校长等进行普法讲座和宣传,邀请兄弟乡镇优秀民调员为各村综治小区长传授调解经验和技巧,有效提升了农村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矛盾纠纷的水平。二是完善各村《村规民约》,经村代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具有严肃效力的村级管理制度,村级事务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三是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每村评出3%的户为幸福家庭并挂牌表彰。同时,在六个试点村树立“善行功德榜”,评选出“互助”“勤俭”、“孝顺”、“敬业”、“诚信”等五类道德模范,通过树立道德标杆,逐步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和社会环境,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充分意识到平安建设的重要性,把宣传作为综治平安工作的基础和经常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对各项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组织普法宣传、启动“四个覆盖”工作机制等宣传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单18140份,宣传手册228册,悬挂条幅120条,张贴海报60份。

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法委重要指示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镇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密切配合,紧紧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发动广大群众,深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收缴、销毁了一大批非法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整治、消除了一大批涉爆涉枪涉刀安全隐患,严厉查处了一大批涉爆涉枪涉刀案件。共缴获枪支17把,弹珠130颗,军用子弹11发。

第2篇:司法所自查报告范文

一、队伍建设抓规范

搞好司法行政工作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思想上纯的干警队伍,为此同志协助局长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班子建设上,为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她总是在执行制度时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同时严格要求一般人员,此举调动了全体干警的积极性。过去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上不积极、学习上不主动、服务上不严谨等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二是在思想建设上,她和全局人员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一道互相交流、分组讨论,找出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写心得体会、写自查报告,使全局人员都能够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勤政为民地行使权力。三是在制度建设上,全局人员几经讨论,完善了《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奖惩制度》,并重新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普法宣传制度》、《法律服务考核办法》、《行政执法检查办法》等,并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二、法律宣传求实效

法制宣传教育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头戏,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前导性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是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几年来,同志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积极协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的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分层次,因人施教。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主要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召开法制建设研讨会、组织收看法制录相、送阅法制宣传资料的方法。把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研读法律与观看录相,自觉学习与组织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四有三带头”。即:时间上有保证,学习上有组织,培训上有安排,效果上有考核;带头宣传、带头辅导、带头实践。县各级领导干部现在已养成了见缝插针学法、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提高了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对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主要采取在岗自学和集中培训的办法,要求每个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达到专业法精、基本法懂、相关法通。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主要采取上法制课,让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现身说法,观看法制文艺演出的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橱窗、专栏法制文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大密度的宣传。如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法在您身边》专题栏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二是大动作,营造氛围。为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同志协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大造声势。一是举办“专业法规”和“综治”宣传月(周)活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都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图板集中展出,形成整体效应。二是配合有关单位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举办法律知识考试,检验了广大干群学法用法成果。四是组建流动法律咨询组和普法讲师团深入到乡镇和机关、工厂、学校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宣传法律,为群众排忧,为政府解难。

三、奉献服务做表率

作为司法局分管办公室的主管领导,局里的大小事情千头万绪。在同志的努力下,局里的日常工作井井有条。为了做好工作,同志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而把休息的时间留给其他的同志们。辛勤的努力使司法局工作蒸蒸日上。在“创先争优”和“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年”两项活动中,她更是积极参加,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大家转变作风,积极工作,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为“三年振兴、五年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两项活动深入开展,司法局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树立了司法行政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建设和谐,平安、法治做出了贡献。

四、人民调解讲创新

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带领基层股全体干警,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在全县建立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和优势。这项机制对人民调解等非诉调解协议进行诉前司法确认,赋予其法律强制执行力,及时化解了民间纠纷,减少了矛盾激化,既使矛盾纠纷从根本上真正得到解决,又使当事人不走诉讼之路;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纠纷解决成本,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节约了紧缺的司法资源。仅年1—5月份,县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就排查调处各类案件5364件,调解成功5257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五、安置帮教重延伸

第3篇:司法所自查报告范文

—20__年11月12日在__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

__县人大常委会法制民政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主任会议委托,作《__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县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开展执法检查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执法检查经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特别是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种利益矛盾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群众通常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商事审判工作便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予以高度重视,将此类问题列入二oo八年常委会议题,并在今天的会议上听取了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唐 勇《关于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专项汇报》。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去年以来我县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按照《监督法》和《陕西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要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决定开展执法检查,成立由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的四个执法检查组,分赴城关、毛坝、高桥、洄水、蒿坪、红椿等六个片区召开评议会,开展工作视察、问卷调查。在评议会前,各乡(镇)人大对本乡(镇)有关案件办理情况进行了解,组织人大代表、干部、群众座谈,形成评议材料,参加片区评议会。县政法委、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有关领导,有关人大代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群众代表、案件当事人等分别参加评议。县人大办下发了执法检查通知。法制民政工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执法检查方案,提出了执法检查要紧紧围绕公正效率这一主题,确定了检查的十个重点内容,抽调有关法律骨干组成了问题核实组,深入县人民法院对评议中揭摆出来的案件、“三类”(上诉、抗诉、申诉)案件的处理、办案责任制的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等情况进行调查。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将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方案在电视、网站上予以公告后,干部、群众和有关案件当事人纷纷提供情况,执法检查组掌握了大量信息。县人民法院按照要求,同步开展了自查并报送了结果,邀请有关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进行座谈,注重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专项工作汇报做了准备。从而使执法检查工作真正在全县各地深入开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对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评价。

近一年来,县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通过判决、调解和执行1000多件民商事案件,尽最大可能地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为稳定社会、构建和谐、促进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特点有:一是加强了队伍管理和教育,转变了干警的工作作风;二是加强了法官的素质建设,执法水平有所提高;三是抓业务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有效应对了繁重的工作局面;四是抓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效能;五是抓基层基础建设,基层法庭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六是接受监督意识有了增强。

三、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召开评议会、工作视察、问卷调查、人民群众反映、重点问题核实和法院自查报告等方面情况汇总,集中反映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是公正与效率方面的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少数法官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差,处理案件草率,粗心大意,有些案件出现纰漏较多,影响了法官整体执法水平。

2、个别法官心术不正,执法理念发生偏差,特权思想严重,在办案中有吃请和收受好处等不正当行为,诉讼负担明减暗增,败坏了法官的声誉,影响了法官的形象。

3、部分法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水平低,不思进取,四平八稳,凭“经验”办事,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审判工作的需要,办案质量较差。

4、有的法官执法随意性大,证据采信有偏袒,裁判案件有不公、执行案件乱表态,有执法不严、畏难情绪,工作没到位,措施没跟上,钻法律空子,规避“执行难”,久拖不执行、执行不 到位问题存在。

5、制度缺位导致监督不力。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实不全面、不彻底。县法院制

度虽建的不少,但案件监督机制不完善,案件把关制度不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未建立,未起到应有的警示和惩戒作用。

6、司法保障不到位。法官的职级待遇落实的不够好,特别是内设机构职级不明确,一定程度上未真正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法律援助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援助保障不够,“打官司难、“告状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对法院的工作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执法检查中,重点抽查了县人民法院办理的民间借贷、特殊侵权、遗产继承、附带民事诉讼和执行等几类案件,并将这些案件进行了逐案分析,提出了纠正建议,特将这几件案例材料附后,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一并审议。

四、分析问题原因

县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在公正与效率方面出了问题,使司法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打了折扣,溯根求源,存在这些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缘于法律规定。民商事案件主体双方属于平等地位,法律规定除特殊情况外,采取“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也就是没有证据就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实际中,有些当事人缺乏法制观念,平常不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当需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缺乏必要证据,法院判案凭证据,没有证据,法院就不能支持诉讼主张。这样,即或有理却无据,导致有冤得不到伸,而判决结果令当事人不服。

2、缘于诉讼制度。法院属于诉讼环节的最后阶段,特殊的诉讼地位赋予法官一定的权限,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又较大,掌管案件裁判大权的法官极易滋生特权思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难免受法官意志左右,在裁判幅度上出现失衡,导致裁判不公问题虽禁不绝。

3、缘于案件复杂。近年来,民商事案件呈急遽上升趋势,种类繁多,案情复杂,需要适用法律法规宽泛,甚至还有涉及法学原理、公序良俗处理问题的案件,加上法官办案力量不足,受办案时限限制,仓促上案、疲于应付、准备不足、处理问题草率,难免出现办案质量低下、执法不严的问题。

4、缘于队伍结构。现行法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未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专而不专”现象客观存在,只是在法院工作岗位上边工作边探索,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问题突出。整体法官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有些法官进取心差,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马虎、懒惰,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对基本案情没有吃透,加之在处理案件时渗杂人为因素,使一些本不复杂的案件也会出现久拖不决、裁判不公、甚至错案的问题。

5、缘于制度缺位。县人民法院虽出台了不少制度,类似《廉政保证金制度》等对增强法官的责任意识、廉政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办案责任制度不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未建立,遏制错案的发生惩戒不够,客观上出现漏洞,容易钻制度缺位的空子。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实不全面,普遍反映基层法庭基本坚持了这一制度,反响较好,而近年来县法院机关却没有很好落实这一制度,一方面使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陪审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未在审判工作很好地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监督缺位、缺失,几起有各种问题的典型案件正是出现在这些地方。

6、缘于执法环境。由于诸多原因,法官的政治待遇落实的不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县委、人大、政府虽尽最大可能的改善了法官工作、生活条件,着力提高法官的政治、经济待遇,在有政策规定的情况下率先在全市提高办案经费,着实为审判工作解决了不少困难,调动了法官一定的工作积极性,但法院内设机构副科级职级未落实。

五、几点建议

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县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现本着帮助法院进一步规范执法、着力解决问题、切实改进工作、树立良好形象、维护法院权威的目的,对县人民法院今后的审判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要切实加强法官队伍建设。要在提高政治素质上下功夫,要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统一执法思想,在认识上要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办案、为谁服务”的问题,要让“政治上信得过、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专业上很精通”的法官担重任、挑大梁,要把审判权牢牢掌握在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法官手上,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提高业务素质上下功夫,要出台更为优惠配套的政策,进一步激发法官忠于事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工作激情。大兴学习之风,要把昂扬向上的竞争机制引入队伍管理之中,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法官充分展示才华和用武之地,真正形成法官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努力使审判工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