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

第1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完善对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单位的财务会计改革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及变化。因为起步较早,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理论较为完善,但是因为事业单位的特点,导致其改革步伐较为落后。实际上,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制并没有完全创建,并且引入政府会计的概念较晚,所以事业的那位财务会计工作改革和研究较为重要。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在不断的完善,事业单位具体的职能也在此背景下被重新界定,合理解决越位和缺位的关系,是现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改革的重点内容。并且财务会计工作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事业单位要认知到现代社会背景下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将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进行会计工作的开展,从而为事业单位单位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中只有小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案例工作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遇到问题,比如会计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清晰及人员素质薄弱等问题,没有将财务会计的全部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开展并不理想,因为人才的因素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体制大部分都相同,没有自身单位的特点,从而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现状,其主要问题包括:1.预算编制问题。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只是使用简单的增量预算进行编制,虽然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或者是对于预算编制不重视,只是将预算编制看做形式化过程,具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心态,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项目及资金没有认真审核。除了预算编制步骤中存在问题,其他部分还存在不满足规定的现象,比如单位某些部门没有根据规定在单位资金中纳入预算外资金,将其他收入隐瞒;在使用资金过程中没有根据预算,导致预算超支。从而可以看出单位并没有重视预算的重要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较为随意,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持续开展存在影响[1]。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首先,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内部审核监督工作不完善;其次,会计岗位及人员的配置不合理,没有根据规定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或者使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此类人员缺乏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单位人员职责不明显,人员兼职较多;另外,会计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审核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包部分单位没有内审机构,已经创建的内审机构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更多的还是不遵守规章制度;最后,违反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部分单位收费没有根据规定,违反专款专用的规定。3.会计人员素质问题。部分会计人员没有接受会计理论知识培训,虽然我国大力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但是还是有部分人员的学历及水平较低,没有接受正规培训。部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是不重视全新业务知识及全新会计法规的学习,降低自身工作标准[2]。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问题完善对策

1.创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要想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顺利,事业单位就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果单位没有规定及约束,那么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账实不符合的问题也会不断发展。所以,就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严格根据程序及制度工作,事业单位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创建完善的资产管理控制制度,要提高监管力度。首先,创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实现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保存。因为固定资产资金占用较多,所以要根据审批程序进行处理。并且功能为设置要使用不相容岗位制度,避免由于一个人包办出现问题。2.加强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首先,重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如果人员没有会计证,那么就是其离开岗位。使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人事、财政等部门定期创办的会计专业技术及人员上岗证考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相关部门要定期创办针对性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活动,如果出台全新的制度及法规,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能够掌握全新的会计知识;最后,提高会计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单位和相关部门人员使用有效措施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格。3.重视财务会计工作。单位要清楚财务会计是单位内部管理需求,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单位收集基本信息的主要内容。单位的发展决策要根据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会计报告实现,并且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会计会针对单位内部管理需求实现信息的收集,从而为单位财务报告提供详细的信息,避免单位财务信息的泄露,保障了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明确财务会计工作的职责,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3]。

三、结语

现代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要求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并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的流畅性,从而提高单位综合管理能力。要想实现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相关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完成工作。

作者:张凤英 单位: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参考文献:

[1]苏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264-264.

第2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1.1改善会计工作的效率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在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求的同时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传统的手工做账转变为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账目,利用计算机来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传输,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通过将信息化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使会计工作更贴近企业管理的需求。

1.2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其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对信息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利用。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来说,信息化技术促使内部控制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应用信息化进行管理之后,内部控制的重点开始从对财务人员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的控制。针对系统控制的审验要比对财务人员控制的考核难得多,这就提高了对评估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评估人员不但要掌握一般的工作常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力。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对问题进行研究判定,做出客观正确的评判。总体来说,内部控制主要分为对财务人员与计算机信息两部分的控制。首先,财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如果在现代化会计信息管理中,企业缺少约束标准,就难以有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其次是网络设备,信息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企业内部控制的数据输入、输出到完成核算这一整套流程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做好企业信息化管理不能只从单一方面进行,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影响。

1.3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在之前的企业管理中,企业和各部门都经常面临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能够解决,而有些问题因为设备、技术或人员能力因素而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当今互联网广泛应用,方便了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财务部门在收集和整理会计信息时,可采用在线管理的方式,对企业或子公司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利用计算机在线传输功能快速提供有关证明、账簿及报表等财务资料,有效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2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对策

2.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尚处于开发和普及阶段,企业及其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尚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就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尽可能地将会计信息化工作贯彻到企业的日常业务工作中去,要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和企业相关经营业务相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利润要求也愈加严格,因此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做出全面的计划并有效实施。

2.2构建良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

作为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部门之一,会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对企业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管理都有重要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可以使企业内部的运营高速、高效,且为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支持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建设优秀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企业要紧跟时展步伐,淘汰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推行先进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办法。企业要以培养财务人员为首要任务,加快会计信息化的普及速度,逐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2.4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由于我国信息化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普及起步较晚,与一些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无论是企业构建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达不到外企的规格与标准。因此,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首先要从技能方法上寻找突破口,淘汰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积极引用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5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

第3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相关国家政策的鼓励,民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顺应这一潮流,也开始茁壮成长,为经济增长、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只是较为乐观的一个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和缺陷,开始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1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受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民营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集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组织,企业老板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极为明显,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了解并不多,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风险管控、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等多种概念理解不清晰,所以企业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和监控不严格,甚至有部分会计信息失真,也不能建立起健全的审计部门,或者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制度意识,对相关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第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部分漏洞,不够细致和严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第三,即使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制度,但是对于制度的落实并不关注,执行力不足,制度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第四,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缺失,对于资产的管理力度不足。

1.3资金筹措能力较差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抵押难、担保难,对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资金筹措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未能制作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民营企业难以审查财务信息;其二,企业负债过多,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融资信誉降低,融资难度加大;其三,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国家未设立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不大,也有部分银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热情度不够,也在一方面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

1.4投资管理能力不强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投资的随意性较大,对投资方向的把握度不够,缺乏科学性;同时缺乏战略性的规划,更多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另外,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多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贷款,为了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会尽可能快的收回成本,在规模扩张上一般考虑得较少。

1.5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家族操作方式较为常见,因此监督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多数的企业并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甚至会将审计视为内部经济检查,容易引起职工情绪,影响员工结构的稳定性,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威,也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自主经营权。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已设置对应的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的权力并未作出特殊的规定,难以保证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导致审计部门的设计也多是流于形式。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决策模式较为单一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的老板控制着主要的财务,独断专行色彩较为浓厚,因为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公司大多数的资产基本掌控在老板手中,因此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多是由老板单独决策的,这样集权式的经营模式在财务管理极为集中,这样财务内容比较单一,更多将财务管理局限于财务控制之上,但是控制力度又不够,具体体现为决策审核程序不规范、预算体系不够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监控,控制不够全面,面对突发状况不能提出及时有效的改善。

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起始阶段人员多是内部招聘,因此公司会有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职于公司,对于他们所谓的外人不够信任,尤其是财务这种重要的岗位多会安排亲戚就任,选择他们认为放心的人,但是这样人员的从业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很难留住有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即使管理者想要做好财务的管理,但是也力不从心,不具备能够管理的能力。

2.3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管理者更多的是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决策,这样决策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强,方便快捷,但是决策的方式较为草率和粗糙,对相关信息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的收集,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而且相关财务人员的参与度不足,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4财务管理方式不先进

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核算,对于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信息收集以及财务系统的建立还没有完善。

3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3.1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该体系作为中介机构,不得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以承担服务职能为主,不得增加民营企业的额外操作成本,尽可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基金会,通过向金融机构或者民营企业的人员收取会费,对基金实行封闭式的管理,给予民营企业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

3.2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机遇,企业可能会蒙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规模化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定资金管理责任制。同时企业在筹资上也要做好合理的规划,确保合理的筹资结构,在适当的负债能力下来筹措资金,不可急功近利,贸然增加投资风险,并将资金投入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都考虑其中,核算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控制好资金的分流情况,防止资金的无端流失。第二,健全财务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防止人员的投机主义和寻租现象产生,防止人员外流和技术断层现象的产生。第三,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将危险防患于未然,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学会收集多方信息和情报,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将异常消灭于萌芽之中。

3.3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极为重要,而资金管理又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忽视,因此必须将财务管理更好地内化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并在各个职能部门中得到落实。另外企业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离开资金,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对资金的周转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将资金管控到位、认识到位,从而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

3.4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

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审计与监督,一方面在财务流程上不可马虎,做到规范标准,对于一些重要的经营活动或者企业决策,都应该将财务管理纳入其中,应用科学的财务处理流程来对项目或者决策进行评估,并把好资金的审核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有健全的财务体系和财务制度来做好支持,尤其是内部审计,应用审计职能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化解危机,通过提升整个团队的财务管理水平来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3.5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多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内部领导腐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制作假账、弄虚作假、伪造事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这些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由于人员素质较低才导致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刻不容缓,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和内部监督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当然加强人员素质建设,首要条件就是从领导做起,领导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只有领导起到了带头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具备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源上改变企业的财务混乱局面。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筹措能力较差、投资管理能力不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决策模式较为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决策缺乏科学性等原因决定的,需要从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来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建明 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张晓勇.山西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赵岩.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

[4]张桂红.民营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法.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

[6]邹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7]石锋.初探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

第4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03-02

1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众多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并得以发展壮大。这些企业总的特点,具体来看就是:

(1)生产规模偏小。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资本规模有限,资源有限等导致了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而且由于没有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就造成了很难形成规模较大的企业的现状。

(2)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总数占到全国企业的90%以上。并且,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

(3)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由于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因此造就了中小民营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的优势,大约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促进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投资较少,收益回收较快,其经营体制十分灵活多变。

(5)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大多为家族治理。普遍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大多操控在家族成员手里,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外来经理层人员,有些企业的外来经理人员很难做出独立的决策。

(6)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大多数民营企业产权单一或者产权不清晰。产权单一,体现在家族持股比例很高,而且几乎没有外界的参股投资;产权不清晰表现在财产关系的共有性,使得家族成员之间的共有式产权不清晰。

2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

中小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加以解决,势必会成为制约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总体来看,遇到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点:

(1)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各种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不过效果仍十分不理想,问题还十分突出。此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自身融资能力不强,信用水平不是很高,对于资金的需求频率高,但是每次需求量有限,这些无形中就增加融资的成本,使得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内部制度不健全。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表现在不重视制度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人才建设与储备落后、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均不健全、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随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人才缺乏,风险控制不力,管理不规范,缺乏凝聚力等问题。

(3)大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低下,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始终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在与大型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模仿,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般只能维持微弱的加工制造收入和较低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足。创新能力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念、制度、技术、管理。观念创新不足在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的观念落后,惧怕风险,拒绝创新。制度创新包括组织结构的创新和组织运作规则的创新和建立。上文中已经提到中小企业大多还未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构及未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这些就表现为制度创新的不足。技术创新不足表现在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品牌。管理创新的不足表现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缺乏与不健全和不能很好的协调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方面。

(4)缺乏战略意识,没有良好的战略规划,盲目扩张。缺乏战略意识和规划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顾眼前和短期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利益,这样就很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久的生存与发展,而且管理与应付风险的能力也会很差。企业盲目扩张表现在,不顾自身的条件与状况,一味的求大,用规模扩张来代替能力的扩张。这样最终只会导致企业资源分散、竞争能力低下和经验管理的不规范。

3 对于目前所遇到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以上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探寻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会发现主要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及后续发展的动力缺乏。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通过构建以下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指这种成长性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衡量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可持续性。主要的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股利分配状况。具体衡量标准见表1。

各个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以上构建的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来检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的应用,在有关文献中,已有表述,由于本文重点在于找出解决提高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4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中小企业自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企业自身要树立多元融资的意识,要充分利用现代资本市场上,提供的融资的便利性,搞好资本运作,提升自身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对于融通来的资金要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为此,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转变增长模式,放弃那种单纯谋求规模上增长的求大思想,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与制度。健全的制度是有效利用资金的保障,为此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的水平。

(2)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才缺乏,风险控制不力,管理不规范,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制度是一个企业健康有序运行的保障。

(3)培植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存活下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竞争力。如果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早晚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被市场无情的淘汰。从这点来看,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也符合生物进化论的优胜劣汰的理论。培养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对企业的准确定位,只有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紧密的结合起来,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与能力,做企业最擅长做的事情,这样企业才能培植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资源能力及优势机会的分析,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当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也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制定企业战略的人才,力争准确的定位企业的经营方向。为此,企业还要加强人才建设。

(4)加大创新力度,加强研发投入。创新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创新,企业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创新要求转变思路,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随时更新自己不合时宜的思想,也就是要与时俱进。此外,创新还表现为技术上的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研发投入,重视研发。比如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是企业拥有发展的后劲与动力。

(5)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长久发展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也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企业要发展,文化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张乃心.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商界,2010,(10).

[2]谢朝阳.浅议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3]文昌玲,张钢.创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11).

[4]张杰,赵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1).

第5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行政部门 财务 管理机制 措施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财政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不断改革和加强。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时间尚短,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疏忽,引发了一系列财务问题,造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混乱,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严重阻碍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加速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明确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固有的观念占主要因素,大多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财务核算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各部门间相互比对不实,财务控制能力较弱。单位岗位设定不规范,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存在违背会计准则的情况,使得财务管理核算和预算存在严重背离实际情况的问题。部分单位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重视,执行力大打折扣,使得财务管理只流于形式。

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财务处理不及时清算造成呆坏账。将资金划拨给其他单位或者以赊销方式出售,造成空账,很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在内部财务管理中,由于单位内部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不够明确,私自使用票据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许多坐收坐支、白条抵库等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

(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血液不能补充,使得财务管理僵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经济发展。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许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健全,不能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财观念。而新加入的人员接受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缺乏基本经验,管理意识模糊,很难进行正确的财务管理。使得新老财务人员在思想上产生分歧,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效率。

(三)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由于大多数都是在内部进行,许多制度不够透明化,这给监督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岗位设置不够明确,使得许多人身兼数职,遇到问题相互推卸,阻碍了监督管理的开展。内部财务计划和预算审批程序不够明确,不能有效达到先审批后审核的执行标准。尽管单位设立监督审核机构,但是内部人员相互利益裙带关系使得审核名存实亡。乱支滥用现象滋生,缺乏约束和管理,造成,损害国家利益。

二、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让财务管理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组织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以及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准则和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坚决纠正和彻底堵绝。要在领导层普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增强财务管理的能力。其次,可以进行绩效考核制度,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在思想上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观念,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理论基础不足人员进行培训。再次,组织进行新财务管理方法的学习和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全面实行信息化、规范化、统一化管理模式。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制定适合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水平,要尽量通俗易懂,细节明确。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应从内部入手,保证职能充分履行,并且各职位职责权限分离,建立相互制约,相互依托的竞争机制。制度的建立不仅在综合管理方面,更应该细化到每个岗位,比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程序制度,资产清查制度等。要做到财务管理的每个步骤都记录保存,按规章办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

制度的制定不仅是在单位内部进行,同时也要有外部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制度,是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对规范内部财务审计的推动力。财政部门通过考核、检查、监督等形式严格贯彻执行既定制度,对各职位进行定期总结汇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合法、透明。对预算编制单位执行的全过程要进行监管,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经济的有效增长。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遏制事业单位腐败和强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制度和管理责任,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真正用自己的心和热情去参与到工作中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有效利用,提高事业单位处理问题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姬慧玲.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务分析,2011

第6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工程签证;管理;问题;环节;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以外及施工图预算中没有包含的而现场又实际发生的施工内容,如地下障碍物的拆除或恢复,人力不可抗拒灾害造成的损害,措施性工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施工现场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等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工期、损失等变化等都牵扯到签证的问题。

2.现场签证的几个重要环节

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堵塞“漏洞”,把现场签证费用缩小到最小限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

①现场签证必须是书面形式,手续要齐全。

②凡是定额内有规定的项目不得签证。

③现场签证必须有发、承包主体(业主、施工、监理)代表签字,对于签证价格较大或量较大材料单价,必须加盖公章。

④现场签证的内容、数量、项目、原因、部位、日期、结算方式、结算单价等要明确。做什么填什么,要明确使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几何尺寸、细部尺寸、数量,经发承包主体代表签证核实,价款的结算方式、单价的确定应明确商定,且单价要合理。

⑤现场签证一定要及时,在施工中随时发生随时进行签证,一次一签证,一事一签证,及时处理。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以保存第二手的原始资料。

3.目前现场签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设与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1)应当签证的未签证。有很多业主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施工中经常改动一些部位,既无设计变更,也不办现场签证,到结算时,往往发生补签证困难,引起纠纷。

(2)驻工地代表,业务素质差,对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应签证的项目随意签证,或者遇到问题尚未核实,就马马虎虎随意签证;该签证的只口头承诺,不及时办理。

(3)不太熟悉施工管理。施工现场的签证工作既不负责也不认真。

(4)有的签证单由施工单位填写,既不调查,也不审查,只管签字等等,致使工程结算时无法核实。

(5)在签证工作中搞不正之风,“上供”就签,不“上供”就刁难。

(6)监理单位对建材验收不够认真。部分材料验收质保书、合格证、规格、型号与要求不一致时,现场监理人员也验收通过。

3.2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1)巧立名目,有意扭曲建筑经济政策规定的界限含义,钻建设单位代表不熟悉规定的“空子”,争得签证;或者随意增加构造层次,属于管理不善的也办理签证。

(2)以少报多,无中生有,高估冒算,甚至个别人员以行贿手段,骗取签证。

(3)在施工中对其有利的办理签证,对其不利的不及时办理签证,不实事求是,结算时,互相扯皮。

(4)有些施工单位不清楚哪些费用需要签证,缺乏签证的意识。

(5)有些承包商故意把完成工程量的时间往后推,在签证日期上做文章,以获得不合理的利润。

3.3计价人员存在的问题

(1)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现场业主代表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造价控制管理意识,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某工程现场查看屋面卷材防水材料时,设计图纸要求厚度为2mm,而实际厚度小于1mm。

(2)现场计价签证人员对定额、费用组成缺乏了解,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措施费,这是不允许的。

(3)同一工程内容签证重复。此类签证,尤其在修改或挖运土方的工程中较为多见。

4.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的对策

4.1落实签证责任

(1)建立甲方驻工地代表与乙方代表对等的签证负责制。必须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甲乙双方代表应认真对待现场签证工作,提高责任感,遇到问题双方协商,及时签证,及时处理。

(3)为了及时办理好增减预算和经济签证,有效控制工程结算造价,发生在哪方,由哪方办理签证,各方的专人负责归口汇总,使现场签证工作成为一项正常制度。

4.2确定有力措施

组织措施。建立机构,制定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监督和控制人员任务和职责,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业主项目管理班子应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方面进行跟踪管理。

技术措施。提高甲乙双方的管理水平,对现场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定额学习,使之既熟悉现场情况,又熟悉经济法规,实事求是地办理签证,能有效控制工程结算造价。

经济措施。工程实际造价与合同造价产生差额的各类签证,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复杂,要切实把握好有关定额、文件规定,尤其要严格控制签证范围和内容。

合同措施。甲乙双方代表应认真对待现场签证工作,建立合同交底记录制度,让每一个参与施工项目的技术、供应、预算、财务等管理人员了解合同,必要时,划清甲乙双方的经济技术责任,便于实际工作中运用。

4.3增强意识与防范风险

(1)注意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因没有及时进行现场签证,采取事后补签证的方法,容易造成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

(2)注意现场签证的“合法性”。对涉及结构施工图纸,特别是结构中含隐蔽工程内容的,在没有设计单位变更确认的情况下,须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手续。

(3)注意现场签证与施工合同的“一致性”。签证重点是对现场施工活动真实情况的记录,凡与合同及投标报价中明确规定内容相违背的签证,一律是无效签证。

(4)注意现场签证的“规范性”。现场签证一般需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签字,才能生效,缺少任何一方的签证,都属于不规范的签证,不能作为结算审计的依据。

(5)注意现场签证的“真实性”。有些施工单位中标后,往往采取欺骗手段,获得一些违反规定的签证。审计部门有必要深人现场核查了解,对签证的质量及施工环境进行现场查证。

5.结语

现场签证一般都是随时发生随时签,竣工或年终一并结算,有着时过境迁不易查证的特点。因此易成为那些受利益驱动的工程人员的“盘中餐”。合理杜绝虚假签证和不合理的签证,规范现场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培A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评估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朝霞.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J].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

第7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一)Y公司简介Y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拥有资产总额高达20个亿,在职职员接近3万人,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佼佼者。Y企业是最强的行业技术实力、最大的生产规模、最先进生产工艺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并于2009年年底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宿迁市第一家国内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02304,简称“洋河股份”。

(二)Y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1.Y公司财务管理现状(1)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的评价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Y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并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Y公司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保护公司财产安全,完善内控制度,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状况Y公司作为上市企业,早已建立较为健全的财务制度,为企业运营保驾护航。但制度建立并不是目的,实行并取得功效则为实质要求。Y企业的管理层亦明知这一点,在财务制度执行方面甚是重视,可谓严谨之至。但实行需要企业各层人员贯彻落实,部门间相互配合才得以实现。特别像Y企业这样从生产到销售多种环节的企业,更是要求严格。2.Y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1)从以上的定量分析中很容易看到Y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来,企业资金运用结构较为合理,偿债能力较强,不易造成财务风险。盈利能力也趋于稳定,企业稳中求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企业存货周转不到位,增加企业存货成本,影响企业资产运营能力,最终以使企业发展能力随之变动,易发生财务风险。(2)从定性分析中可以看出Y公司不论在财务管理环境到财务制度的建立都严格按国家的制度要求实行,没有什么瑕疵,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制度实行中,Y公司遇到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企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还是不太强。若是已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则可以很好做到人人的配合协作。(3)财务状况可以用杜邦分析体系或者财务数据体现,而财务风险伴随着财务活动产生,衡量财务风险大小亦不可小觑。Y企业制订了一系列财务制度却没有一个可以衡量财务风险的体系,这样规避或者控制财务风险才全凭借个人经验。但是个人检验毕竟是一种主观的行为,并不能做到客观到位,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做到财务风险管理。

二、Y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指的是发生财务亏损的不确定性。而财务风险意识就是要客观的认识到这种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建立起危机发生时的相应措施。Y企业如若从财务人员到各个岗位的人员没有人或者只有少部分人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刻作用,那么在认识上便会存在局限,影响企业经营策略的推进。并且财务风险是复杂的,多样的。因此控制财务风险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联动。Y企业只有树立了全员的风险意识,才能更好地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得以控制财务风险。意识的树立需要系统的教育,Y企业可以多举办财务风险管理的讲座,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岗位培训,积极宣扬优秀者的行为等方式来让企业的从业人员有财务风险意识,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扎实的堡垒。

(二)提高企业销售量和健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盈利的根本来源。存货的控制连接着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存货的周转率不高,即使企业的销售不到位。在生产能力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销售能力不高,则很容易导致企业存货滞留,占用企业资金,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Y企业存货的周转率低下,也说明Y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造成企业更多财务损失。因此提高Y企业销售量和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便可以很好的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加强存货控制Y企业可以先完善自己的存货控制制度,其次要落实所指定的制度。往往诸多企业都是在落实制度方面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要责任落实都每个人,每个员工或者每类员工都有相应的责任。表现优异的进行奖励,并大肆去表扬,使其起到表率作用。相信这样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的销售业绩,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建立财务风险衡量指标风险衡量指标,顾名思义,就是一系列用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指标。不同行业运营中会导致不同的财务风险,不同财务风险在不同企业中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Y企业若是需要更好地控制本企业的财务风险,则需要根据企业的目前状况,建立适合本企业实行的财务风险衡量指标。建立风险衡量指标,Y企业首先要客观的衡量先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围观经济形势。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年也是接下来几十年不会改变的宏观经济现状,而Y企业首先自身是一个上市的企业,那么宏观形势对经营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宏观经济应该加重比例。其次市场的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的威胁,大众消费的偏好都是建立衡量指标的要素,总结这些要素,再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建立起适合企业的风险衡量指标。这样,企业在作出巨大财务决策时,便可以依此指标来衡量其中可能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从而控制其中的风险,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

三、结论

第8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急诊科就诊的患者病情急、病种多、情况杂,对急诊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

1 对语言的要求

急诊患者刚入院时,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恐惧和不安,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理解患者,特别是对一些情绪化的患者要多加注意,主动为其提供服务,与患者或其家属交谈,语言必须礼貌规范,注意语言形式的美感。语言是一种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他是人与人间之间进行感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作为一名称职的急诊科护士,不但有精湛的技术。广博的学识,还要熟悉。了解所接触的每位患者,给予恰当的语言交流,使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业务水平的要求

2.1 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护士应该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基本功,做到熟中生巧,静脉输液一针见血,并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抢救患者时做到紧张有序、准确、熟练完成。

2.2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急诊科的护士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才能提高分诊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合理安排就诊。熟练掌握本院及本科室所开展的项目,熟悉各项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常规,以便正确指导患者做检查。在对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观察和判断,判定出正确的护理对策与措施,帮助患者减少痛苦的发生。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医嘱时,要以坚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遇到遗嘱有怀疑,要问清楚再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中,才能使患者体会到护理的细微之处、科学之处。急诊护士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应巧妙穿插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3 增强法制观念

急诊服务对象特殊,遇到问题灵活处理,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必须运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法、知法、守法、懂法,保护和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样也保护自己的合法地位。护士在为患者做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及卫生宣教等工作要本着对患者极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要考虑到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患者享有自主权、隐私权,把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去。书写护理文书严格规范,内容科学真实,禁止涂改。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4 加强护士的自身修养,提高服务意识

急诊科护理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仪表、言谈、举止、礼仪上训练有序,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规范服务行为,使患者感受到高的质量和好的医疗服务的完美结合。急诊护理工作应该对患者有高度的热诚,爱护与尊重。对护理工作严肃认真,充满自信乐观,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第9篇:财务遇到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字: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规范 税收征纳 存在的区别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39-02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已经基本实现。然而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一些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税务管理工作方面,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工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巨大差异对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工作。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相适宜,要满足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求。当今社会,事业单位的形式和经济管理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营管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这些都要求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只有把财务会计工作规范落实到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去,才能使企业单位掌握准确的信息,保证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财务规范行事,披露有效客观的财务信息,杜绝虚假信息内容,这样事业单位才能不断发展,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也能有效展开。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关系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联系

(一)相互依存

税收征纳的依据是财务会计提供的,没有财务会计的提供,税收征纳无法进行。只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工作才能给税收征纳提供有效的依据。财务会计对税务业务进行核算时,也要遵循相应的税收规范。所以,税收征纳与财务会计规范相互依存。

(二)调整范围交叉性

税收规范调节征纳关系中相关的法律关系。作为税收征纳中主体的纳税人在会计规范法律关系中也具有主体地位。会计在进行相关会计事务中,要执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也要考虑税收规范。因此,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规范调整范围具有交叉性。

(三)一致的整体目标

税收征纳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是国家采取一定措施,通过税收的形式征得,然后补给国家财政,以促进国家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会计规范通过对会计核算等相关流程的规范,公开公正地展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把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等,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促进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社会的稳步发展。所以,他们有着一致的整体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存在着区别

(一)资产处理的方法与核算基础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在进行计价、摊销和计提折旧时,都应该符合税法所规定的标准。然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在对不同资产进行实际处理时没有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理时。

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存在差别。税法认为,房屋、运输工具、机器、建筑物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如果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则属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即使不属于生产经营的,也是固定资产。根据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房屋、专用设备、一般设备、陈列品、图书、文物、建筑物,如果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使用过程不会使原来的物质形态发生改变,并且单位价值符合一定的标准的资产是固定资产。在价值标准方面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对于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单位价值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的规定不同。根据税法的要求,非营利组织如果按照财务会计规范在提取修购基金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所得税,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不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则规定,在计提修购资金时,可以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比例计算,并在“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栏中列支,认为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关于维修费用,税法认为,如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超过标准的,要将维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中,不直接在税前扣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要求,可以将固定资产的维修费计入“事业支出”“成本费用”等账户中去。

在处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时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税法的要求,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支出时不得在税前扣除所得税,认为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在“事业支出”等账户中直接列出购置固定资产的支持。

在处理无形资产时,税法认为,如果无形资产的成本在受益期内,可以运用直线摊销、平均摊销。与此不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认为,一次性摊销购入或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将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等。如果单位采用内部成本核算,则应在受益期内进行摊销的基础上分期计入“经营支出”。

(二)成本费用扣除规定的不同

税法规定,事业单位在费用扣除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对于直接列支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的所得额时不能直接扣除。已扣除职工福利费的,在计算中对于医疗基金也不能直接扣除,这是企业与事业单位都在运用的标准。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职工福利费用等的扣除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其计提标准要低于税法,直接以事业支出的形式处理。

(三)收支确认遵循的原则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要根据权责发生机制来处理发生的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要根据收付实现制来进行。这将导致有的工作在开展和确认时出现差异。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大多情况下通过使用非经营性收支业务的确认方式去进行经营性收支业务,为的是使会计工作简化,但在进行会计记账和操作时会使用收付实现制。

(四)法律关系不同

税法关系是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受税法规定的约束。税法关系中的两大主体包括接替国家负责税收征纳管理的各级税务部门和合法的纳税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虽然权利的双方应该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两大主体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这是税法关系的一个典型特点。财务会计的法律关系是在进行社会工作和事务管理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会计存在着平等主体和不平等主体两种主体。平等主体是指会计事务办理者,即一些相关的个体、集团。平等主体间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是正常交易的经济关系。不平等主体指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他们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会计关系中以平等主体关系为主。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工作更具公证性。

(五)立法前提不同

税收征纳是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国家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实施,是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政治权利是它立法的前提。与税收征纳不同,财务会计规范的立法前提是业利,并以此保障不同会计主体的权益。它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是国家的整体管理,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没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管理,它把业主的权利作为前提。

(六)具体目的不同

税收征纳时,需要财务会计准确地把需要归入纳税款范围的收入和所得以及具体的需要交纳的税金算出来。财务会计在测算时,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科学地选择出会计处理内容,并得出唯一的计算结果,实现相对单一的目标。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规范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内容,帮助外部利益者规避风险,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财务会计规范的目标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仅仅限于规范会计的行为。

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对策

实践表明,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依然存在着差别,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有关税务工作时,对所得税的计算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和管理工作。很多事业单位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会面临应得税收入和非应得税收入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的费用划分时,需要对不同的收入费用对应的费用合理划分,以便于应缴纳税款的所得税更加准确。这种计算方法,增加了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不按税法规定进行会计规范工作,从而不能获得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计算的税收所得额。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遇到问题,为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发展,必须重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完善财务工作规范,制定与税法相一致的财务会计规范。从而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协调。其次,加强事业单位的税务会计体系建设。税务会计隶属于财务会计,他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工作,通过对税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保证税收征纳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他们之间的较大差异已经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财务会计工作的漏洞偷税漏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一致,最终保证我国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吉星,刘鹏.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5)80-81+84

[2] 董佳舜,李宏伟.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36-37

[3] 刘植才,刘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07(8)67-69

[4] 韩拴英,穆艳芳.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