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失真的原因和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核算是金融部门执行政策的“窗口”,起着“寒暑表”的作用。金融业务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会计核算进行反映,因而违反金融政策的行为,也都在会计核算上大做文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贷规模核算失真。一些行在贷款管理上采取“中间大、两头小”的办法,在年度中间不仅占满信贷规模,甚至成倍地超投放,有的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动用联行汇划在途资金移位补平,造成帐表不符的假象。二是信贷资产质量核算失真。对到期无力偿还的逾期贷款,无论有没有物资保证,均采用展期、换据等方式掩盖,不仅少收了逾期贷款加息,而且借据已不能反映原借款面貌。致使会计报表反映的累放、累收数虚增,造成正常贷款比率上升,逾期贷款比率下降和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等假象,掩盖了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风险的实际状况。三是负责存量核算失真。一些行通过联行转移存款,转移汇出汇款、压票、压汇等;还有的行动用存款或联行汇划在途资金扩大信贷投放,通过虚设帐户进行假平衡;还有的利用提前或滞后结帐制造派生存款等。四是资本金核算失真。一些二级机构用贷款或拆借资金充当资本金。五是拆借资金核算失真。拆借资金真帐假做,科目使用混乱,渠道反映扭曲,有的行把资金经过内部几个部门,几个科目转入收款单位帐户,绕着贷款规模走。六是收入、费用核算失真。一些行违反“利息核算办法”,为完成利润指标,随意提前或滞后计息时间,有的转移收入,应收利息长期不收也不列帐反映;有的虚列费用开支,业务费用开支帐户使用混乱,绕着有指标控制的帐户走,形成虚假利润。七是存款成本失真。一些行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私自抬高利率,有的预付利息、乱发奖金、纪念品;有的为逃避人行监督,在存单上写基准利率,而付息时,按存款时给储户承诺利率计息,有的搞两套帐等。
二、会计核算失真的危害
当前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它反映了整个金融秩序的状况,也反映了金融政令不畅和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核算失真将给金融工作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一是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造成危害。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执行情况,要依靠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来反映和考核,会计核算失真必将造成宏观调控和决策的失误,从而影响到制定政策、措施的效果,造成金融混乱。二是对金融事业稳健发展造成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会计核算失真,将会导致经营上的盲目性,加大信贷资产的风险性。三是对金融业的“三铁”信誉造成危害。失真的会计核算资料,掩盖了违规违纪行为,给套取银行信誉留下空隙,给经济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直接影响到国家财产和资产安全。
三、会计核算失真的原因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金融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特点和核算失真的危害认识不全面,在业务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金融机构受各种因素或自身利益的驱动,有章不循、违章不纠、屡纠屡犯,利用假的会计核算资料掩盖违规违纪行为。形成这种情况的起初大多是个别领导授意于基层,而基层再“发扬光大”愈演愈烈,久而久之变成冠冕的“变通”。
(二)受外部环境影响。一些金融机构在严惩超负荷经营的情况下,唯心的决策经营方略,在具体操作上,既要满足地方经济大发展,资金大投入的要求,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支持地方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又要竭力不闯“红灯”,千方百计使纵横都能“交差”。因而采取了各式各样的“绕道走”措施,这些措施已成为金融业公开的秘密,并在金融系统之间广泛传播、攀比、蔓延。在会计核算资料失真“有功”“受奖”,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完整、正确“吃亏”的思想影响下,时下,利用失真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违规违纪,竞成为考核干部能力,提拔晋级的附加条件,与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巨大反差。
(三)管理办法滞后。,有些金融业务的管理办法与现行政策和银行商业化经营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明显漏洞。现行贷款管理办法保留的展期,已在信贷管理上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违反规定一展再展,贷款长期不能收回,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环境的变化形成呆帐;现行会计科目及其归属要求不统一;城市信用社签发银行汇票的资金移存纪律和业务处理手续也无统一规定,致使资金管理出现明显漏洞。
(四)专业监督不力。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偏离制度规定,一些人对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认识模糊,加上复杂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严重削弱,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财会监督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会计成为只服务不监督的单纯核算型和“灵活”、“变通”的服务工具,不能准确、及时提供经营信息。
(五)查处不严。一些地方的金融查处,名曰贯彻了“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实事求是、宽严适度”的原则,但由于受关系、面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则往往是严查轻处、宁宽勿严,没有真正发挥查处的威慑作用,使一些违纪行为得以蔓延,屡禁不止。
四、核算失真的对策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广,危害严重,需要从宏观上和微观上综合采取措施。
(一)端正思想认识。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的实质是违章违纪,所以各级领导,一是要从自身做起,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操作行为的盲目性,提高执行《会计法》和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工作责任心。二是要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加强政策宣传,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增强原则性,减少随意性,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三是各金融系统从上到下要利用以会代训、专业培训等形式开展金融政策,以此统一思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金融事业的健康。
(二)改进金融管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是金融宏观调控政策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会计反映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就失去了生命力及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恢复和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及时、真实合法性。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应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经营机制。自觉遵守“会计准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会计人员执法守法,大胆履行职责,抵制违规违纪行为。一是要充分发挥内勤坐班主任作用,坚持每日对会计核算资料逐一进行审核把关,把差错和违规违纪的行为拒之业务发生之前。二是会计检查督导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检查、、评价、考核,发现,指明危害,限期纠正。三是把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纳入年度考核,一旦发现制假凭证,乱调科目,报假报表,采取一票否决,取消该单位一定时期全部津贴、浮动工资或评先资格,直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治理对策
一、引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不仅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是企业法人、国家机关、投资者等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关乎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命脉。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体现企事业单位的真实经济状况,掩盖了企事业单位的经济问题,丧失了会计信息原有的价值。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屡禁不止,成了一种社会常态。若是这种现象一直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原因、危害出发,主要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提出拙见。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和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包括原始资料失真、账面失真、报表失真,表现形式多样化。近几年的会计造假事件愈演愈烈,不乏著名企业牵涉其中,最后丧失了市场有利地位,甚至破产退出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会计信息造假的人员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和高层管理人员,造假金额也是逐年增长,动辄百万、千万,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受会计人员素质和环境多重影响。一是会计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许多会计人员打球、钻法律漏洞,会计信息失真但依然合法。其次,审计体制落后,缺乏专业审计人员,现有审计人员审计水平低,审计流程不透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缺乏有效监督,越来越泛滥。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低,缺乏会计监督的责任感,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三是有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抱着侥幸心理,利用会计人员做虚假账,导致企业收入虚假下降,漏缴国家税收。四是为骗取银行贷款或融资,伪造虚假会计信息,为企业发展谋取资金支持。总之,出于各种目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巨大,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会计信息事关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影响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政策,虚假会计信息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实情,不能客观反映实际的经济问题,无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造成市场经济的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导致社会信用危机,浪费有限的资源,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无法得以有效施展,经济发展受阻,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其次,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内部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虚假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败,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破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鉴于以上信息,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制止现在的乱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健全会计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制约作用会计法应该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每个把控环节都做出相应的法律条文解释,让每个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因素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并对违反法律法规者给予重罚,让会计从业者和操纵会计人员的幕后指使者望而止步。并且要大力宣传会计法,普法教育,会计实现法制化管理,并激发群众揭发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切实落实会计法的执行。2.加强监督,建立监督体系,鼓励社会监督
(1)内部监督
监督首先从内部监督做起,企事业单位认真执行会计法的各项准则,严格遵照程序,对会计信息做出客观的分析,不真实的信息要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及时汇报,对于信息造假者给予信用评分降分处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事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监督、监控,定时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防止源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定时轮换,预防集体作假。
(2)国家相关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责
税务、审计等部门应严格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各个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组成监督小组,轮流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大力打击,现金处罚,没收偷漏税款,并给予警告,对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绝不姑息,为企业的会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国家对中介会计事务所也要起到监督作用,加强对会计师监督,培养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不只对于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都是有益的。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的培训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既包括会计理论知识也包括职业道德修养,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包括恪守职业道德,尊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弄虚作假,不为私利违反会计法则,同时应培养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观念,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减少会计业务差错,提高警惕性。在会计工作中会导致误解从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这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学的研究,规范会计用语,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把一些模糊的会计用语逐步取代掉,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可以让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监督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在会计技术上可以利用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效率低下,差错频出的局面。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会计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4.利用媒体宣传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建立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利用媒体和公共社交网站大幅度宣传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危害,积极倡导健康的会计体制建设,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宣传诚信的力量,诚信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好处,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库,对于不诚信的会计人员在档案里记录,并参与业绩考核与奖金挂钩。加大诚实守信的教育,树立诚信的信念和精神。5.强调第三方中介会计事务所的作用会计事务作为第三方会计服务机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审计方面具有独立性,能客观地反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对会计工作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国家应该引导会计事务所在审计方面的正确价值观,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同时完善会计事务所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乱纪为客户造假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人数完全不能满足会计行业的需求,培养高级会计人员,提高我国审计工作的水平,加大审计的力度,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披露,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建立奖励制度,对于揭发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和企业给予物质的奖励和职位的升迁,倡导诚实守信的精神,维护诚实守信的社会信仰。
三、结束语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熟视无睹,有的人认为是理所当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去管理,那么行业必然难以健康发展,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会计信息失真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时应该认真查找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探讨,总结出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从而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受外部环境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加强会计法的完善与实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修养进行全面评估,建立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机制,宣传会计法,提高对会计法的依从性。鉴于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现象,对会计信息造假者和单位加大处罚力度,体现法律的威严。会计信息失真的杜绝要从源头做起,从源头抓,严厉打击造假发票行为,在审计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查发票的来源和真实性,从源头禁止造假行为。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提高思想的重视,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危害,给社会和自己带来的负面效应,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论事业还是企业单位,必须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在全社会树立会计信息造假可耻的正确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倡导诚实守信。失信的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只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才能绽放人生光彩,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国家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展争站.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2.赵春峰,曹红萍.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方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防范对策
会计信息应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而会计信息失真则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发生重大偏差,进而导致企业发展偏离管理者所设想的轨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极易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因此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供防范对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在当前的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疏忽或者利益驱使导致其编制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相关表格出现错误。就普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来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会计人员在进行原始记录的过程中其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并且会计要素的填写不全等,从源头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部分会计人员故意对原始凭证进行造假,在上交凭证的过程中也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不实;二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账目管理混乱造成的,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就是投资者,这两种身份很容易使得经营者将自身的个人财产与企业的公共资产交叉使用,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模糊;三是会计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弄虚作假,会计人员应经营者要求人为调整报表数字,导致数据与账簿存在一定的出入;四是会计人员为了调整企业的损益而在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多列或者少列成本,导致成本失真,还存在企业收入、费用、资产数据等失真的现象。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企业内部控制不足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也是所有者,其法律意识的淡薄、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侥幸心理的作祟,往往使得很多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胁迫会计人员违反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部分会计人员也因为不想失去工作岗位而遵从了企业经营者的要求,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2外部监督工作缺失
有效的监督管理能够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保障。在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中,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可能因企业经营者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失效;在国家监督方面,虽然国家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措施,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而难以对所有中小企业均开展强有力的监督;在社会监督方面,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也为中小企业,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因此也可能与其他中小企业在粉饰财务报表等方面达成默契,导致社会监督失去意义。
2.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生成并处理会计信息的主体,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有着关键性作用。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准严重不足,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自身疏忽或能力不足而导致数据出现错误。还有部分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在企业管理者的逼迫下做假账,并且对这种行为隐瞒不报,致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准确。
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3.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对于防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经营者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体系的组成应该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会计记录控制以及授权审批控制。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效性,需要健全各职能部门,并且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保证企业内部人员不会串通受贿。企业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杜绝任人唯亲现象,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
3.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外部监管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进行常规管理的方式,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会计人员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状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并且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的力度。税务部门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工作的相关规定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于违反会计制度的职员给予严惩,从而提升税务征管质量。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以社会监督体系为基础,因此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全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3.3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还是需要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基础。会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生成和处理会计信息的重要人物,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来说有着决定性作用。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再教育和定期培训的方式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企业还需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让会计人员能够保持诚信,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语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管理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为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7(02):134-136.
[2]孙玉芹,李军花.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1):122.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监管不力等客观因素,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现状,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的成因,并提出了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一)原始凭证失真。很多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形势,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还有的甚至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二)财务账目失真。有的企业不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表现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现象,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失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的失误。比如目前普遍的虚增利润,就会导致国民收入超量分配等不良后果。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许多经济问题,国家不能及时的制定政策解决,一旦问题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虚增成本,多列费用,截留收入是企业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每年损失巨额的税收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也阻碍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三)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资源浪费,信用危机
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把投资列入问题企业,导致了银行、广大投资者与股民的巨额损失,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用危机。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延缓了它们的发展。
(四)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能力
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这才能知道公司的现状,对公司的财务分析是建立在对公司会计资料分析基础上的。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失真的分析结果,企业以其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无疑是危险的。失真的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帐目上的漏洞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是相关的利益集团力量“均衡”的结果。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而我国的会计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我国的会计准则,法规的制定总是滞后于会计问题的出现,使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明确规定,不同的人对此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计量方法,给企业的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以可乘之机。
(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原因
企业外部的资源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源委托给企业经营人员经营管理,并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委托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是由人编制的,人通过向委托人提供会计信息来解除对委托人的受托责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
(三)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弱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现代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薄弱、观念弱化、监督手段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多,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另外,会计监督运行体制制约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四)外部会计监督失效方面的原因
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政府监督方法过于行政化,不注重市场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在巨大监督成本的制约下,无法解决信息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业务水平较低,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
有些不具备会计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业务不熟,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全面,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新晨
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完善和创新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利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检验准则体系,以确定哪些准则过时、哪些准则内容需改进、哪些问题准则尚未涉及,并按轻重缓急逐一解决。更重要的是,准则制定机构要允许和鼓励用户参与准则的制定,维护准则的中立性。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是我国的明显特色。
(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
(三)促进相关主体认真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素质不高是众多主体进行造假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
一、继续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会计人员的年检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落到实处,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着重介绍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第
二、加强学习并全面贯彻和实施新《会计法》。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企业教育者、注册会计师,还是一般会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掌握新《会计法》,提高法律素质,做到懂法守法。
关键词:失真;表现;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的真实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靠两方面来保证,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主要是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即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能否真实的反映客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客观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会计标准要想真正成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失真的依据,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即会计标准必须最大限度的逼近客观事实,能够成为客观的反映同类事物的参照。但是,作为一个人为制造的标准,其决定了它一定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其原因就在于客观事物转变为会计标准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是由有限认知性所造成的。只有在公开、透明、有效的会计信息下,管理者、投资者才能有机会做出符合单位或地区发展的正确决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不真实,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规范,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2、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
3、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二、会计信息失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现在生活中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危害,概括起来,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信息会误导经济行为。一份虚假的会计报表会误导投资者盲目投资同时也会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人员在个人欲望的驱动下或者在单位领导的授意、指使、强令下篡改数据,制造假信息,搞两本帐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
3、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或者是单位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会计信息透明度如此之低?我认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内部利益驱使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对个人而言,个别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操纵为自己谋利益,如有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等。对单位而言,会计管理不可能凌驾于单位管理活动之上,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甚至工作岗位都受领导的直接控制,因此,当领导干扰行为出现时,会计人员选择要么是被动接受或主动与领导合谋,要么是坚决排除干扰。在两种选择面前,会计人员面临着对自己责任、立场、人品、职业道德、甚至个人利益的艰难选择。
2、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内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及其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但是,这些部门由于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他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单位勾结在一起,共同造假。
3、内部控制制度松懈也是导致失真的原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对内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工作活动进行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然而,目前不少单位管理者中对内部控制制度工作还没引起重视,缺少必要的工作衔接手续,各个工作部门的权限不清,责任不明。
4、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的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的,其防治应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入手,对症下药,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预防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可以从思想道德、组织建设、义务教育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会计人员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2)熟悉法律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能正确领会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精神;(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从事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务事项,依法履行监督义务;(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5)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2、加强组织建设。加强组织建设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稽核制度、完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等,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3、加强义务教育和继续教育。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义务教育,使接受会计教育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尽快更新知识结构。如每年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随时掌握与行业内容相关的最新信息,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让他们熟悉新的法规、新的准则,并定期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4、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定期让会计人员进行交流。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实行委派制,可以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开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负责人,实行委派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一些有关系而低素质、低技能的人进入会计人员行列,使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5、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6、加强会计法律建设,加强社会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办理会计业务,加强对会计法规的宣传教育,并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总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经济效益,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立坤,刘国奇.会计信息的失真与求真[J].事业财务,2004,(2).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形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不做假帐”。是朱总理2001年4月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提写的校训。总理的题词切中当前经济生活的要害,对我国会计职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
会计信息失真即假帐,可分为两类:一是假帐真算,就是以假设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记录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如前一段时间暴光的“黎明股份”、“银广厦”的造假,就是从海关报关单的源头上造假。二是真帐假算,是指会计所用的记帐依据或原始凭证是真实的,在后期人为地采用了弄虚作假的手法,从而导致最终的财务报表数据失真。举个例子来说,企业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人为地设立两本帐,一本是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帐,一本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小金库帐,这就使得对外的财务报表不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貌,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
1、成本失真。主要是指采用不正当手段,增加或降低应计列之费用,人为地造成成本膨胀或压缩,最终改变盈亏之结局。
2、资产计价失真。主要是指企业资产帐面价值已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一是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补偿不足,大量资产流失或被吞噬,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二是由于在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环节存在一些主观假定的标准和方法,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使资产的计价发生人为的偏差,而严重背离客观实际。三是由于过于讲放权及自主,造成企业行为的“自由化”。如有的企业拒不接受国家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失控,最终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往来款项失真。主要指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长期不清。
4、经营成果失真。指企业弄虚作假,钻制度和政策的空子,虚列收入,乱挤成本、乱列费用,虚盈实亏或少报亏损,或者名为亏损,实为盈利。
5、审计监督失真。审计失真是指审计工作所出具的书面证明不具客观性、公允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审计监督作用。单位内部自查自审流于形式,社会审计讲人情,都会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报告及离任审计报告、工商注册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存在失真的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
4、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弱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和会计基础薄弱等内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二)企业监督体系尚未健全;
(三)人员素质无法满足要求。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矛盾和弊端在会计报告系统中的直接反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齐抓共管,多方出击,综合治理,铲除导致会计失真的内在根源,净化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环境。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依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加强各项会计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通过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无视法律尊严、谋取非法所得、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惩办,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第三,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治观念,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得企业领导和和广大会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并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启迪和教育,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守法的安全感、光荣感及违法的危害与后果,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第四,要认真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杜绝以法谋私,重塑执法者形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广泛的社会监督,防止极少数人钻法律的空子,以权代法,以权压法。
(二)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一种约束机制,实行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企业会计信息实行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对企业会计实施的监督;各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地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能拒绝、隐匿、谎报、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查出的问题要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社会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独立审计。实施社会监督,可以实行会计信息的社会评价,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上市公司除了要接受上述外部监督,还必须接受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以及投资者的监督,上市公司要按国家的法规及证券管理机构的规定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三)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组织和开展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作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可以规范化、制度化地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度,可以明确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可以明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可以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各项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领报、审核制度,可以为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等等。通过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会计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就可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与完整。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最关键的是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以满足新形势对会计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会计人要尽快实行六个转变。
(1) 在知识结构上,由“窄浅型”向“广深型”转变。
(2) 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
(3) 在 实际工作中,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4) 在日常工作中,由“繁琐型”向“科学型”转变。
(5) 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效益型”转变。
(6) 在工作职能上,由“反映型”向“决策型”转变。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所行使的极为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正确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过程及其结果,向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于进行科学决策和控制。就此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性乃是会计管理工作成败之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云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界(学术版)》2011年12期.
[2] 张福康,姚九斌;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3]王世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危害 防范
笔者在高速公路系统十余年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中感受到:会计信息必须保持真实性,没有真实性的会计信息不但没有价值,还会对单位、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和误导作用。因此,选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对其类型、成因、危害及防范对策进行探索。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常规变通型
在合理正常的支付行为发生时,没有取得合规、合法的会计票据凭证进行会计帐务处理,采取用其他合规票据变通入账的办法进行帐务处理。例如,在不能提供合规购货发票时,用车票、住宿票等属于差旅费性质的票据进行报销入账等。
究其原因:
(1)售货业主托辞没有正式发票或暂时没有正式发票。
(2)购货经办人对能否取得正式发票无所谓,认为购买了物美价廉的东西,是维护公司的利益。
(3)会计制度执行不力,会计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能。
(4)公司主管人员或高管人员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不认为这是违法会计制度。
(二)无意失真型
由于会计人员操作不专业、不细心,或操作后表面上看不形成任何不良后果而形成的信息失真。例如,二级科目之间记账串户但一级科目数据正确,也就是说总分帐平衡,表面上看不出帐务有错,不会对单位会计形成后果或危害,这类隐形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且不易被发现。
究其原因:
(1)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业务素质偏低。
(2)会计人员在操作时不专心,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会计应用软件不完善、不科学。
(4)会计岗位设置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会计复核。
(三)主观臆断型
单位主管或决策者为了达到某一考核目的,强令会计人员按其主观意志操作而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例如,某公司、企业领导在考核时想突出业绩,他可能安排会计人员将各项经营指标做到最佳限度,反映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完成得很好。
究其原因:
(1)单位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有漏洞可钻。
(2)主管人员或高管人员只注重自己任期内工作业绩的眼前利益,不重视公司的长远发展。
(3)会计人员成为个别领导达到一定考核目的的“御用工具”,没有切实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领导咋说就咋办”。
(四)风险隐患型
明知国家财经法规和单位财务制度,却刻意纵容、指使、参与违反相关规定的会计活动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就是违法行为,这是一种性质最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例如,某单位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大额现金,盘存时指使出纳员按照挪用的金额开具相关报单,造成检查时实际库存现金加上报单金额与账面现金库存相符的假象。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违法违规性质的风险隐患型会计信息失真。
究其原因:
(1)个别重要岗位的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存有“侥幸心理”违法乱纪。
(2)个别重要岗位的人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丧失了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
(3)内部监督管理与制约机制极不完善,岗位职责形同虚设,执行力缺失。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是对国家财经法纪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践踏。二是对公司、企业发展及决策容易起到误导作用。三是扰乱市场秩序,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四是容易诱发严重的经济犯罪。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一)常规变通型的防范对策及措施
(1)规范采购渠道,要到能提供正规采购发票的商家采购物品。
(2)如切实开具不了正规发票,要编制业务费用变通审批单,并将原始收据附在入账凭证后面备查。
(3)建立此类变通的记录台帐,以备内部检查审计及外部检查审计时提供真实资料或说明真实原因。
(4)加强会计审核、审批制度,减少和杜绝变通的随意性。
(二)无意失真型的防范对策及措施
(1)强化会计人员准入制度,准许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2)强化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财经法律法规培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
(3)强化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准确处理会计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内部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稽核,并引入外部审计。
(5)完善会计应用系统操作软件,并及时进行更新、升级和完善。
(三)主观臆断型的防范对策及措施
(1)完善单位考核机制,杜绝个别领导的短期行为,发现弄虚作假加倍扣除绩效。
(2)发挥会计人员监督作用,对个别领导的错误行为不能“唯马首是瞻”,要敢于纠正,并将会计人员的晋级及薪酬待遇与综合考评挂钩。
(四)风险隐患型的防范对策及措施
(1)强化会计人员准入制度。
(2)强化财经法律法规培训。
(3)强化会计专业技能培训。
(4)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使会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情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5)强化企业会计制度,重点加强监督制约机制,杜绝“一言堂”、“一支笔”, 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从根源上制止“”。
(6)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违反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根据情节予以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触犯法律的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严肃处理,不得纵容包庇。
参考文献:
[1]毛付银.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年12月.起止页码 6-9
【关键词】会计信息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日益受到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投资者的关注,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误导了资源的流向,而且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要求,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问题
(1)会计法律体系不完善性。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只是对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会计事项所作的总体上的一种规范,没有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事项的处理,另外,会计制度规定可以允许企业对会计事项做出主观判断,这些为企业会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有些企业利用“或有事项、会计估计和选用会计政策”,在收入、成本和费用的确认上,根据企业自身利益,有意增加或减少收入和费用,虚增或隐蔽当期利润。这些会计制度中允许的企业主观判断,客观上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空间。
(2)会计方法变化滞后性。一般来说,法律法规建设总是不同程度地滞后于经济活动和会计实际,这种滞后性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而我国对会计核算的规定又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当客观的会计环境变化后,会计方法却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会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工作在会计领域,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其职业道德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存在着不坚持原则、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对国家的新财务规则不熟悉;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做斗争的少,或者怕得罪上级部门或单位领导而委曲求全,篡改原始财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虚假。
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基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紧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使具体准则体现集会计业务的全面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制约性于一体,关键就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把《会计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在我国的会计工作中,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根本,《会计法》为主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基础的会计法制体系。形成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进一步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监督制度是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产生真实、可靠、可信会计信息的基本条件。所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协调、有效的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外部监督的体制机制。
(3)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一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就能为企业的所有者、主管经营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反之,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就难以处理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二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要防治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切实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筑牢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思想道德防线,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只有时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不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Abstract: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henomenon of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参考文献:
[1]陈琪.会计信息失真的伦理视角分析[J].江苏商论,2012,(10).
[2]周丽萍.试述当前财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状及整治对策.上海会计,2013,(4).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失真原因 对策
近年来,证券市场的虚假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中国的银广夏、黎明服饰及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的巨额会计造假事件,引发了会计行业信誉危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大部分人把会计信息失真归咎于会计人员,但实际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主体的经济信息与客观实际不符,包括主观造假和客观条件导致的信息失真。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土壤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构成。
(一)会计职业权利带来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职业本身是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同时又必然造成了会计职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职业可以凭借其直接接触经济业务记录流程的会计资料占据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其他相关主体又无法了解全部信息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可以以此进行利益的出租,并且具有很大的安全性和隐蔽性。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职业权利的根本,利益出租是会计职业失范的动因,安全性和隐蔽性为此创造了必备条件。
(二)会计规则的不完善
会计规则作为一种合约,制定不是纯技术的,而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多次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具有不完全性。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规则不可能制定得很详细完备,只能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会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规则的可选择性也加大了不完善的程度。此外,会计规则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会计规则的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空间,使会计失范的可能性增加。
(三)会计人员技术或品质存在问题
一方面,会计人员是业务的具体接触数据的人员,技术低下,面对庞杂的会计业务事项难免会出现错误。而会计人员的一个小失误可能会使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这也说明了会计人员无意的违背了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许多会计人员因为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故意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侵占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程序、会计规则、进行信息入口业务、相关人员等构成,该系统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部分或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息失真,产生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与会计信息失真等价,只要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就说明会计之道本身、会计之职、会计人员之德才中的某个环节存在问题。
(一)职业权利的失范
会计行业作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业,能否履行以职业权利为基础完成职业责任是衡量会计职业权利是否失范的标准之一。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逐渐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同时带动了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革新。市场经济现代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而我国会计理论水平和会计实践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能力还不够,停留在学习外国经验无法超越的阶段。单靠引进和模仿难以使会计行业的发展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道德水平也就下降,这也是导致外界广泛批评的深层原因。会计职业道德作为行业道德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会计理论的发展水平和潜力、会计在管理决策中发挥的真实作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会计行业自律和他律的状况等。
(二)会计规则的失范
会计规则作为一种合约,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满足许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不科学的会计规则本身就是会计职业的失范,而即使再合理的会计规则也无法同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全部要求,但这不能算作会计规则失范的标准,会计规则失范的衡量标准应以会计规则处理具体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当会计规则不适应核算和监督经济业务的要求时,就产生了会计规则的失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得力是造成会计规则难以有效执行,这也导致产生会计规则失范。
(三)会计人员的道德失范
会计作为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性有一定的要求,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不精,客观上难免会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会计职业的声誉,产生非主观的会计人员失范。因技术因素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相对因品质问题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要少的多,但绝对不能忽视。会计人员主动知法违法,钻制度的漏洞,为个人或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是另一类常见的会计人员道德失范,是进行道德失范治理的重要和难点。
三、减轻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
减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然需要根据引起失真的具体原因寻找对策。会计职业失范、规则失范、人员失范均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减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二是加快会计行业建设,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会计行业要从管理形式单一、业务范围单一走向科学管理、业务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要大力宣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力量,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四是建立品行记录卡,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品质。品行记录卡尽管只能说明“行”,未必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品”,但“行”比“品”更重要,它说明会计人员已经实际上做出了多少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和多少贡献。品行卡一般要可以用以作为报酬激励和声誉激励的依据,也是实现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的统一的较好方式激励会计人员主动提高技能和品行。
参考文献:
[1]陈长寿,杨仕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6.
[2]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