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企业舆情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舆情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舆情分析

第1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群 金融创新 经济发展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中企业集群的发展无疑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亮色和主要动力,其在缓解政府就业压力,活跃市场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更需要不断加大集群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为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

L市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一)区域内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近年来L市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目前省市级产业集群10个,省市级特色产业镇47个,具有一定规模非省市级产业集群26个,诸如平铝加工、钢管、轴承保持器、轴承、冷轧板、盐化工等一批产业集群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这些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

(二)L市集群企业融资困难矛盾突出

近年来,L市集群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势头,但在当前疲弱的经济形势下,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辖区内抽取了轴承生产、铝制品加工和冷轧钢板等三个集群特征明显的行业进行了调研。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企业自身因素。生产经营出现重大滑坡,经营现金流不能覆盖未提折旧的销售收入,各自为政,不能抱团发展,市场销售额明显下降。全国最大的轴承交易市场成交额全年仅110亿元,同比下降16.38%,出口额12亿元,同比减少18%,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企业经营现金流紧张,资金需求缺口较大,部分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困难。二是金融支持集群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随着经济下行程度的加深,银行大幅提高了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三是银行金融创新推出的少,抑制了集群企业融资品种和规模。

集群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集群企业融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经营规模、资本实力、管理水平、缺乏有效抵押物、缺乏信用中介的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集群企业融资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处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融资环境等方面选取23个主要影响因素。此23个因素具体如下:

集群企业融资效果(M1),企业规模(M2),资金财务状况(M3),企业经济效益(M4),企业成长与发展能力(M5),设备折旧度(M6),偿债能力(M7),领导者能力(M8),员工素质(M9),企业治理(M10),自身信用(M11),融资方式(M12),金融机构的数量(M13),金融机构服务质量(M14),金融产品创新(M15),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信贷额度(M16),信贷利率(M17),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态度(M18),法律法规(M19),政府宏观政策(M20),社会担保系统(M21),集群企业信用评估系统(M22),信息不对称(M23)。

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邻接矩阵A,判断每2个要素间是否存在二元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邻接矩阵A的元素ija定义为:根据各要素相互关系,得出邻接矩阵。

可达集R(im)是指在可达矩阵中is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前因集A(im)是指在可达矩阵中可到达im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R(im)∩A(im)=R(im)。根据可达矩阵S列出各要素的可达集R(im)、前因集A(im)以及共同集R(im)∩A(im),因素M1可达集等于它的可达集与前因集的交集,即R(M1)=R(M1)∩A(M1),要素M1作为层次结构模型的最高级,L1={M1};找出最高级M1后,根据R(im)∩A(im)得到:L2={M12,M13,M14,M16};L3={M15,M17,M18,M19,M21};L4={M11,M22,M23};L5={M2,M3,M4,M5,M6,M7,M9};L6={M10,M20};L7={M8}。

在进行层次划分以后,每级要素中可能有强连接要素存在,通过判断发现,在集群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集合中,强联通块存在于要素{M11,M22,M23}、{M2,M3,M4,M5,M6,M7}及{M3,M9}中。根据层级划分以和强连通块的划分建立多级梯阶结构模型图,得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此影响关系如下:

金融机构要素和融资方式是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最直接的因素。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会增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服务成本的下降,金融服务质量的上升,也为集群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得融资方式多样化。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会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过程的时间和成本。

法律法规、信用信息系统、信贷额度等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法律法规是对集群企业融资活动最基本的规范和保障,信贷利率、社会担保系统、集群企业自身信用、集群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信息对称程度、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的态度、金融产品的创新,都直接影响着集群企业的信贷额度。

集群企业自身要素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最根本因素。通过分析,可得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最根本要素分别为集群企业自身要素和国家政策,而政策因素相对而言是恒定不变的,集群企业自身因素相对而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决定集群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弱的最根本因素在于集群企业自身。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实践

(一)轴承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信用大联合体运作模式

某地地处L市西部,大小轴承企业 2000余户,基本以轴承锻件、轴承制造为主,集群特征明显。由于商业银行借贷准入门槛过高、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且担保条件较为苛刻,大部分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满足需求的金融支持。为了支持集群企业发展,进一步开拓业务,深入发掘市场潜力,某商业银行率先开发了大联保体整体授信业务。

大联保体就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体工商户或中小企业组成联保小组,通过缴存担保基金和签署大联保协议为联保体内成员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业务模式。通过大联体发起人、联保体成员可以较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利用发起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建大联保体变“零售”为“批发”,实现批量营销,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业务风险。

(二)L市浙江商会集群企业融资“一会一公司一联保体”运作模式

浙江投资企业商会L分会即“L浙江商会”是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法人社会团体,商会现有会员200余名。为了支持浙商集群企业发展,2012年,银行和浙江商会L分会紧密合作,由浙商成员出资成立专为会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L浙商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担保池”资金的监管方。加入担保联合体成员由商会成员自由组合,经商会推荐,报银行审批。所有贷款企业追加个人财产反担保措施,推荐人一并提供,且联合体内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如会员企业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或无法归还情况,由担保池资金代为偿还,银行债权债务转嫁入商会,确保会员在银行无不良信用记录,且由担保单位L浙商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负责5日内补齐担保池金额。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现实选择

要解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优势特点,扬长避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营销模式创新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要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市场目标、产品上下游供销链条、物流运行环节、服务外包合同需求、农商对接市场衔接以及产业转移市场趋向等特点,设计各具特色的单一产品或组合产品。要根据集群客户实际,制定可靠、简捷、可供选择的多种担保形式,提倡集群中小企业最高额抵押循环贷款,集群客户联保融资、商贷通、网贷通等多种经市场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融资担保方式。

(二)加强产品研发

1.团体贷款模式。根据L市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商业银行可考虑尤里斯教授创立的Grameen 银行经营模式,改变单一客户的营销方式,开展集群整体营销。把产业集群看成一个团体,对团体企业采取集中授信,如此,既能节约银行业务成本,又能满足适合集群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数量小、频率多的特点。团体内任一单一成员在联保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团体内每一个借款人需对其他人的贷款偿还负连带责任义务,每个成员注重对各成员的生产经营、历史信誉等资信状况进行审查,成员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有利于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样既可以解决单个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又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2.互助担保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模式。以某镇轴承加工企业集群为例,早在2009 年,该镇成立了以龙头企业为首,汇集近20家轴承企业的类似俱乐部制担保方式,服务于集群内中小企业。截至2012 年9月末,依托于该担保俱乐部共有4家商业银行向集群内多家中小企业累计办理融资100余笔,总计金额2.3亿元。

3.企业间融资机构模式。该模式是指建立基金,在中小企业集群内建立个体企业间的相互拆解的内部融资机构模式。内部融资机构采取会员制,各会员企业缴纳会费,形成小企业集群基金。基金建立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共同投资设立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为会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临时急需流动资金而提供互借贷,帮有紧急资金需求的企业度过难关。

4.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券。根据当前国家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政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功发行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借款主体还款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担保进一步增信的问题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成功发行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需要资本市场评级AA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担保;二是政府专项资金扶持。集合债券的发行离开政府的支持,参与各方会失去兴趣;三是企业能够承受的发债成本,目前发债成本大约在年息12%左右,成本过高,企业发债积极性就会下降。四是主承销商实力也是发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降低自身经营风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L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按照地理位置的划分龙头带动形成了本区域不同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了促进本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就有必要积极充分进行集群融资模式的制度创新,尽量避免劣势和风险因素,同时也要善于同机会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L市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文兵.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2

2.梁嘉骅.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华东经济管理产业经济,2007.4

3.刘长全.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与集群政策.经济研究参考,2009

4.蒋志芬.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与模式.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5.谢一颗.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现代商业,2009

第2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Nutch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347-01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以Google、百度等为代表的通用信息检索工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然而,企业更关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主题领域信息,因此也希望搜索引擎采集到的信息具有主题性、准确性、时效性,在当前Web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环境下,通用搜索引擎对于这些要求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2.总体架构分析

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是在通用搜索引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了企业竞争采集技术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器将选择性地搜寻那些与预先定义好的主题相关的页面。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情报信息采集器应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对企业关心的主题信息进行采集,本文根据实际需求。

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的体系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1)Spider是任何搜索引擎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通过各种Web协议自动采集URL所对应的页面内容。本文采用开源搜索引擎Nutch中的Crawler作为Spider对待采集队列中的URL进行采集。

(2)页面分析,对采集到的页面进行内容和链接抽取,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继承了Nutch插件机制,可根据采集的文件类型调用相应文件解析插件,如对于HTML、PDF、WORD分别调用HtmlParser、PdfParser、MSWordParser对页面内容进行解析和链接的抽取。

(3)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插件,系统中情报信息的加工、浏览、推荐等操作都是基于主题树方式,主题树中的不同节点代表着不同的情报类别,因此,应对采集到的页面基于主题树进行分类。将对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插件进行设计,通过该插件可对页面内容进行基于主题树的分类,并返回在分类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相似度值。

3.关键功能设计

众所周之,英文单词与单词之间以空格分割,而中文是以字为单位,中文文档中词与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标志[5]。把中文文档中的汉字序列分割成有意词的序列就是中文分词,中文分词是对中文文档进分类的基础和关键。Nutch提供了搜索引擎的全部工具,但是它本身并不支持中文分词,为了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能够对中文文档正确处理,因此,在对Nutch插件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中文分词插件,为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提供中文分词的支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插件,完成对主题信息和链接过滤。

3.1 中文分词功能

系统是在对Nutch插件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中文分词功能的。

Nutch将可扩展部分设计成为插件扩展点,每个扩展点对应Nutch中的一个抽象类,通过插件扩展Nutch时,须针对某个扩展点进行扩展,即扩展插件必须继承这个扩展点的抽象类,并对抽象类中方法进行实现,以完成新增功能[7]。Nutch在实际运行时,首先通过配置文件将所有注册的插件加载到内存中,当系统运行到某个扩展点时,通过工厂模式读取配置文件中插件属性值以获得此扩展点的所有插件,然后再根据处理的对象调用将此对象的实例化并进行处理。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的中文分词插件是通过对NutchAnalyzer扩展点进行扩展实现的。

若使中文分词插件能够正常工作还需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辅助工作:

(1)Nutch通过扩展NutchAnalyser实现对多语言分词支持,而插件languageidentifier是对文档进行语言标识,Nutch对文档进行分词时需根据文档的语言标识调用相应的语言分词插件。为使得中文分词插件在恰当时能被调用,应为系统加入中文语言标示。首先,通过插件languageidentifier的NGramProfile类可生成后缀名为ngp文件,为了使其能够对中文文档进行正确识别,该类的输入应为包含一定数量中文词汇的文本,经训练后生成zh.ngp文件。

(2)中文分词插件编译,通过编译工具对中文分词插件的进行编译,并将编译好的中文分词插件添加到系统开发构建路径中。

(3)中文分词插件注册,当对中文分词插件编译后还需通过修改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中的配置文件,将创建的插件加入到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中,即对配置文件中包含插件信息的属性所对应的参数值进行修改,加入语言标示插件和中文分词插件。

至此,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在对采集内容进行分析时,可调用语言标示插件获取文档类型,然后再根据文档类型调用相应的分词插件,若语言标示插件返回的文档类型为中文,系统将会自动调用中文分词插件对文档进行分词。基于本文采用了插件机制引入中文分词,因此系统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动态调整中文分词技术,从而实现动态分析插件的更替。

3.2 基于主题树的分类功能

本文中对于情报信息的加工和浏览都是基于主题树的,主题树中的不同节点代表着不同的情报类别,因此,应对采集到的页面内容需要进行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本文中基于主题树的分类策略首先是以root(主题树的根结点,当主题树为空时只有root节点)节点作为当前节点;然后判断当前节点是否有子节点,若有子节点,则将页面内容同当前节点的子节点对应的训练文本进行主题相似度计算并返回最大主题相似度值,否则,算法结束;将取得的最大主题相似度值的节点作为当前节点,并转到第二步。为了提高基于主题树分类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结合插件原理和机制,在系统中将主题树分类器也设计成了插件形式,实现了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插件.

5.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对情报信息采集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开源搜索引擎项目Nutch的框架结构、插件机制、语言支持等相关技术,实现了对互联网中企业竞争情报信息的自动采集。通过插件机制实现了企业情报采集器对中文的支持,通过基于主题树的分类插件实现了主题信息和页面链接的过滤,在此基础上系统中情报信息采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控制灵活的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采集器,完成了对采集信息内容的主题分类和URL主题相关性的预测,并成功地与系统进行了集成,实践表明采集器能够实现对互联网中主题相关的情报信息采集和发现。

第3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明确了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目前我国青年员工思想上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措施,对今后相关方面工作和研究的开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青年员工 思想教育 企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在我国的进步历程中,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与活力。在新时期的发展潮流下,新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让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势在必行。青年员工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动力,更是整个国家能够实现长远进步的必要保障,因而对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教育对于青年员工职业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让广大青年员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首先就要加强对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

一、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人们的道德素养和自身能力发展形式都是由其思想道德决定的,思想道德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存在着一定影响,但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绝对的,对于广大青年职工而言更是如此,青年员工普遍具有生机性和活力性的特点,因而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离不开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只有保证广大青年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营造出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加强对青年员工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尽管如此,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仍然不能松懈,为了保证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不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极端的思想影响,加强对他们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青年员工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对青年员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基本的礼仪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善恶美丑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对青年员工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加强青年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对其他员工的信任感,对企业的信任感,不断促进青年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先进个人的激励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建立和健全企业先进个人的评选机制,这对于促进青年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和文明的直观反映。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不仅要保证青年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还要采用评估和考核机制,定期选拔出表现优异和进步较大的青年员工,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外,还要在整个企业进行表彰,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投身到思想道德建设中和企业发展的工作中,同时这些先进代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也能够给广大青年员工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企业的网络平台和报刊等媒介,进行思想教育的宣传和先进典型的表彰,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员工的责任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优良的企业、优良的工作传统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的历史沉淀,是企业能够发展至今的精神动力和保障,无论时代如何演变,企业工作形式如何改革,这种由优良传统带来的精神力量都是不能被舍弃的。实际上,企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在原有工作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只有让广大青年员工认识并学会了这种优良的工作传统,才能更好地开展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取得更多成果,从而促进企业完善自身的建设,实现长远的发展。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让广大青年员工坚定工作责任感

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宣传的培训,让青年员工了解和认识到企业由产生到初具规模再到发展壮大的艰苦与光荣历程,从而树立自己对企业、对其他员工的责任意识。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也是开展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年员工责任感的形成,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点滴积累外,让他们对企业曾经的奋斗和拼搏历程进行了解也很有必要,认识到了过去的优秀青年员工为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身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导下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现场宣讲教育,培养青年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岗和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企业发展对广大青年员工提出的必然要求,要想使青年员工具备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采用对现场工作的宣传与讲解就是一个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可以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来给青年员工进行实地工作的示范和讲解,还可以将老员工曾经的工作经历分享给青年员工,这样就能让广大青年员工通过实践的途径,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以这些精神面貌投入到爱岗敬业的工作中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三、强化忠诚企业教育,提升青年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的教育是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保证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才能使整个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员工和企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忠诚心对于企业员工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对员工忠诚的教育要从青年员工阶段就开始重视和开展,让广大青年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家庭的壮大和繁荣以及自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这样才能保证在促进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提升企业基层环境建设水平,为青年员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尽管企业的基层环境是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却能够被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员工感受和体会到,对于青年员工的基层环境的建设更是如此,只有将青年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建设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工作氛围,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青年员工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将企业当做家庭一样看待,对企业更加忠诚,同时,提高了青年员工的工作环境质量,才能为广大青年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帮助青年员工实现自身价值

青年员工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而需要更多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这一点,要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位青年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加强青年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重要环节,可以开展一些专业能力和知识的竞赛,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在竞争的同时互相交流与合作,互相了解,增进感情,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员工予以奖励,并将其作为企业重要人才的培养对象,这样就能让青年职工的个人愿望得到极大满足,从而更加坚定了其奉献企业、发展企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邱少玲.如何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5).

第4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受众;接受心理;期待视野;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42-02

微电影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从初露端倪到风靡网络,微电影已经从草根文化走向网络主流文化,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传播工具和大众娱乐休闲工具,全民从此进入了“微时代”。

一个消费热点的兴起不仅是企业努力的结果,更有消费者的推动作用。作为接受者,受众本身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受众的心理需求、价值取向为微电影创作道路提供了方向,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进步。微电影的受众接受心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 基于期待视野与“完型压强”的审美接受

姚斯根据前人的理论基础,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把“前结构”概念发展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认为审美接受的期待视界离不开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实际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及受众在当下审美活动中的需求和心境等层次和要素,主要受以下要素影响:

其一,受众自身属性。受众类型的差异导致个体心理结构、文化倾向和接受习惯的差异,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的影响。比如小孩喜欢看动画片或者剧情简单、娱乐性强的作品,成年人更倾向探索片和艺术片;男性喜欢情节复杂、节奏较快、故事信息量大的作品,女性偏爱情节简单、节奏舒缓的作品。同一部作品,有的人理解也不一样。如2011年上线一周便红遍网络的《青春期》,80、90后认为它展现的是青春期男女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60后认为它真实不足、叛逆有余。

其二,受众的传统文化背景。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区域文化氛围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视角。纪录微电影《游走北京》用摄像机纪录了北漂一族在北京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为同一梦想奋斗的真实生活,获得了许多北京观众的认同。四川美食文化孕育了四川人的独特文化心理,产生了受众喜闻乐见的美食微电影《爱在四川》(美食篇),将三对海内外情侣浪漫有趣的爱情与四川小吃、火锅等美食和川剧变脸文化等元素巧妙结合,通过电影语言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好吃好玩的四川。

正是这些要素的有机整合,每个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接受活动,形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全方位地控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接受的意向、选择、建构和思考。

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期待视界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类似于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就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由于受到众多要素作用下审美经验的影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价值的判断和取舍使其无法接受自己经验以外的意象、意义及价值而将之“过滤”出去,进行“同化”建构。如微电影《眼睛,渴了》,情侣看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创业家看到的是青春与励志,广告商看到的是影片中广告的植入方法,摄影师看到的是拍摄技巧。审美主体选择、排异与定向,在审美对象中看到了自己的视界,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如果把审美期待视野看作是一个“完形”,那么“顺应”可以看作是审美主体“完形”的突破与建构,因为主体的能动性不仅体现为以先在的心理图式同化客体,而且也表现为主动地调节、变更原有图式以顺应客体,这就是期待视界中包含的与定向期待相反的、对立的创新期待。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个“完形”,创造一个新的“完形”。②完形压强产生的心理建构能力只有在创造性地建构审美意象的前提下发挥出来,个体的“完形”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突显出来。

如今微电影的大众化使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中,他们在观影时往往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希望自己适度地参与进去,发挥创造性。13分钟时长的法国微电影《调音师》,讲述一个调音师装作一个盲人重新观察世界,当他知道的太多后露出马脚,自掘坟墓。有网友对其悬疑迷惑的情节做出分析推理,激发了受众的创造参与欲望。有了一期网友对影片的评论,后期又出现对评论的评论,甚至有人翻译了《调音师》的剧本,有限的平台生成了无限的价值。《天堂午餐》是一个大学生用手机的拍摄功能制作的微电影,观众甚至参与剧情走向的讨论,和导演进行互动,结局让大家说了算。受众将自己的多元化视角、思考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网络传播能力尽力发挥出来,在“完形压强”的激发作用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演,满足了受众价值诉求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二、情感共鸣:艺术意象与生命情感的交响

艺术家创作作品要经历艺术形式的符号化过程,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创造形象化生成艺术作品,成为情感的载体,并以情感的形式向受众传达适合其所在时代主流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情趣。受众通过视听的方式接受艺术符号信息,当媒介所传递的图像、声音、语言等综合符号意象的有机融合体现出的节奏韵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和谐统一等因素符合人的生命形式,具有“映像生命的能力”(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艺术符号所蕴含的生命意蕴和力量才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激起人们生命的共振,产生强烈的共鸣,个体此时会在短时间内感到无比地欣喜,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力量、平静、美好的体验。

费尔巴哈说:“人是在对象上认识到他自己的:对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客观的‘我’。”③在观影中,观众能更直观地建立影像与自身之间的亲密关系,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影像变化而起伏,银幕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往往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通过演员的表演,观众仿佛亲身体验了身体的,俨然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或是英雄,在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作殊死搏斗;或是女主角,经历了重重苦难九死一生与心上人走在一起。此时,艺术意象已不仅仅停留在心之营构之象上,而是作为生命意象与受众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和谐的交响。

这种生命体验在微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影视界在挖掘市场潜力的时候,发现了出现在70、80后身上的孤独,已经工作了的70、80后一代,偶尔回忆起浪漫又激情的学生时代,就会“触碰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此前在国内热播的微电影《老男孩》,剧中主人公对杰克逊狂热地着迷,音乐、爱情、青春的逝去,给80后一代创造了只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平台。观众沉醉于彷佛是自己演绎的故事中,与主人公同欢笑,共哀苦。观后网友们纷纷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最近定档上映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中不难发现,70、80后的校园生活成为了一本社会回忆录,这类题材的情感与受众的内在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对过去的追忆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据悉《致青春》上映后有观众坐在影院痛哭流涕,久久不愿离开。

此外,个体有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认知对象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倾向,在社会心理学的效应理论中,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解释了这一现象。

人们在对人或事物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先获得的信息为依据来判断解释后来得到的信息,因此“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就是首因效应。有些微电影会推出预告片,观众从预告片中获得对该作品的“第一印象”,观看完整影片后,预告片的信息继续留存于大脑,一定程度上用于解释观看后的见解和感受。观众根据自己的好恶判断从认知对象的一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特征,形成整体印象是晕轮效应。有些消费者会根据豆瓣影评评分的高低来选择自己的观阅对象,并用来解释观看后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社会刻板印象效应的作用,认为高评分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受众在选择观阅对象时,有时会出现“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现象。独特性集体身份需求反映受众为了维持或者获得一种特别的群体身份而参与体验的行为心理,主要体现为从众、追风心理,从而形成对于该群体的认同感与群体身份的存在感。

微电影乘着时代浪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缺陷:受制作者技术的影响,微电影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监管的缺失导致向暴力、血腥、方面发展等等。如何使微电影在保持艺术魅力和创新功能的同时能规范化生产,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

微电影之所以“火”,不仅是作品的出色,更是越来越多的受众接受的结果。企业若想赢得市场,在营销手段上必须迎合大众心理,深入分析解读受众心理。但也应看到,迎合不等于一味媚俗,受众接受心理差异的背后还存在着一致的东西,使得艺术作品有了存在与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可能。然而正如一个人的心理难以被外人真切窥见和描述一样,受众接受的审美体验过程也是极其复杂、不易分析的,以上几方面的受众心理分析都只能是相对的、有限的,还需要以后不断的补充与完善。

[注 释]

①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电影评介》,2012年第8期,第42~44页。

②王妍、张大勇:《心理学与接受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第5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共青团工作;交流探讨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53-01

国有新建企业建设规模的在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各种设施先进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团员青年队伍思想异常活跃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新建企业共青团要切实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一、新建企业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识淡薄模糊。由于在新建企业中,团员青年队伍的组成大多是来自于学校分配来的学生和部分社会上招收的青年员工,他们从学校和社会走向企业,由于身份的转变,大多数团员青年失去了团组织的概念。在思想上总是认为只有学校里才有团员、才有团组织,而企业里只有员工,没有什么团不团的概念。自己只听从于所在部门的领导,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团组织的领导,直接导致在思想上对团组织的认识淡薄和模糊,这一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基层团干自身作用发挥不够。因新建企业里的基层团干,大多都是刚进入公司的员工,首先是在管理上经验缺乏,不知道怎样去干和应该干些什么,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团组织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督促,你说什么他才干什么,而且是被动的,好多工作都是在再三督促下完成的,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其次是在实际中存在想管不敢管、想干不敢干的思想,总是认为自己虽然是个基层团干,但实际上没一点权利,这也是客观事实。

(三)新建企业团委书记处于期限性的兼职或代管状态。因新建企业团员青年刚从事工作时间不长,在管理和工作中经验相对缺乏,又没有足够的平台去展示自身特长和才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难得到企业领导的信任和员工们的认同,所以组织暂时难以委以重任,怕胜任不了具体工作任务等,再加之新建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的精简性,往往都是一岗多能、一人多职,所以也就形成了团组织大多是兼职或代管的局面。

(四)新建企业团员青年思想活跃,注重现实利益,缺乏大局意识。由于新建企业的团员青年绝大部分都是80、90后,思想十分活跃,过于注重现实利益,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特强,再加之受企业和社会环境的一定影响,十分注重自我利益和自身需求。希望企业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希望拥有较高的物质收入和生活质量,崇尚时尚。

(五)共青团组织缺乏有效服务团员青年平台。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教育团结青年、参与监督、维护青年利益的职能。在服务团员青年方面,可以说团的职能覆盖了团员青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及成长、成才等诸多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局限性很大,除传统的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团员青年示范岗”、“安全监督岗”和“青工技术比武”等活动外,缺乏真正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激励团员青年岗位成才、凝聚团员青年献身企业建设和接受良好教育、培训的机制,使团的职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不能有效地服务团员青年,严重制约着团员青年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的发挥。

二、做好新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交流探讨

(一)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强化对企业团组织的认识。加强对新建企业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十分重要,因为新建企业的团员青年刚从学校的圈子里跳出来,从他们的思想上固化为只有学校才有共青团组织,而在企业里这一组织根本就不存在。比如:在建新煤化公司团委未成立前,从好多大学生嘴里说出:咱们矿上还有团员呀?那团组织是干什么的等等之类的话语。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企业团组织的概念十分模糊。为此,公司团委成立后,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团章、团史、佩戴团徽、召开团员青年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引导,强调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让其感悟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增强团员青年对企业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等,使团员青年在思想和认识上得到了很大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争取赢得企业领导重视和赋予团组织一定资金权。从企业领导角度来讲:应该清楚的看到新建企业青年人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认识到青年人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巨大力量和潜能,他们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只有赢得了青年,才能赢得企业的未来。

(三)丰富活动载体,营造团员青年顾大局,识大体的良好氛围。在传统团员青年活动当中,主要体现在“青年示范岗”、“青安监督岗”、“青年突击手”和“青年志愿者”等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性的活动,多多少少让团员青年感到有点单一、枯燥和厌烦的感觉,在思想上认为总是付出,少有汇报。另外,新建企业的团员青年,由于受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个人利益十分严重,在主导思想上没有利益驱动根本不愿意去做事、去干事、去服务,缺乏大局观念。所以,在新建企业要做好团组织工作,重点在于立足企业环境,找准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切入点。

(四)加快对团员青年骨干的培养,为团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新建企业,应加快对团员青年骨干的培养,使其尽快走向管理工作岗位,为推动团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做到思想上坚定,在行动上和言语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紧跟组织和时展的要求。二是要加强业务上的培养,加强团的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团工作管理和业务技能知识的能手,提升个人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三是要加强对工作热情的培养,使其对团工作充满热情和活力,真正把共青团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来,并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四是要加强全面培养。无论是从知识结构、知识面,兴趣爱好、写作和表达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等方面都要具有能够胜任工作的需要。

第6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微笑曲线是由宏基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其核心思想在于说明,一个企业的产业价值链附加值在研发和销售环节是远远高于其生产加工环节的。所以,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与附加价值之间的“U”型关系,即微笑曲线。(如图1)

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在业务工序的上游和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业务可以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从而获得高额的经济利润,而在产业价值链业务工序中的中游部分如组装产品等这些工序产生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因而利润也较低。产业和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块移动和定位,才能赢得良好经营效益与持续发展。在现今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累积了足够经验和能力之后,只有继续创新进取,向“微笑曲线”两端逐步升级,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及利润空间;对于产业结构而言,也需要调整才能取得更多的附加值,获取更多的利润,最终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

二、从微笑曲线的视角分析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

(一)遭遇反倾销现状分析

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至2006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共产生3044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经过最终裁决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有1941个,所占比重约为63.8%。

通过以上两个图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数量占遭遇反倾销调查并比重达到70%,已然成为世界反倾销的“重灾区”。由于目前反倾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运用的最多的贸易保护手段,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频繁遭受反倾销带给我国的危害使我们不得不采取种种措施。当然,我国遭遇国际反倾销的历史由来已久,原因诸多,尤其是例如国际上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体制问题和我国企业本身应诉不力的意识问题(据统计,在对华反倾销案件中,有一半案件,企业没有应诉,直接导致败诉。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企业自身能力和产业结构不完善以及对外贸易战略制约导致的内部原因,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一再遭受国外的不公平待遇。而“微笑曲线”理论恰恰是以附加值和利润高低来衡量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故结合微笑曲线,不难得到这些原因的分析:

(二)遭遇反倾销的内因分析

1. 企业本身深陷曲线底部泥潭

由于我国长期从事出口的企业大都采用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通称代工或贴牌生产制造)的方式,此方式明显处于微笑曲线链条的低端,而出口竞争企业在附加价值很低的情况下不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向上下游的高附加值空间移动,甚至依旧沿袭过去的价格策略,总是停留在低附加值区间竞相削价直至相互拆台,导致恶性循环。很容易成为国外反倾销诉讼的把柄。

2. 曲线底部下探影响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

由于产业组织结构规模小且过度分散导致使得产业集中度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使得在微笑曲线底部价值下探、附加值降低的今天,很多产业内缺少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利于贸易经济的发展,对行业协会的成立和运营也造成一定困难,这对我国的反倾销势必产生消极影响。

3.对外贸易战略阻碍进入高附加值区域

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全球反倾销的主要产品恰恰是我国出口较多、已经或正在遭遇反倾销的产品。如果说我国出口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还要假以时日,那么克服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劣势就显得刻不容缓了,这些高附加值的获得,不仅利于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还能取得反倾销诉讼的胜利的主动权。

长久以来,我国大多数产品依然局限于加工、装配、组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农副产品的加工、纺织服装以及加工装配行业等,这些环节都位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附加价值最低,利润最薄,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对附加值相对较高环节的参与。

依据“微笑曲线”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出现,微笑曲线的底端附加值出现越来越小的趋势,这说明仅仅凭借加工制造、凭借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使得企业获利越来越微薄,不仅最终利润拱手让于外国,还要遭受反倾销危害。下面针对以上几点原因,从增强我国企业本身的利润驱动及完善产业结构和贸易战略来提出改善措施,既提高产品质量增大产品附加值,又进一步减小反倾销损害。

三、我国企业减少反倾销损害的应对之策

(一)加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降低OEM产品的出口权重,获取曲线上端高附加值。

因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通称代工或贴牌生产制造)仅具有对产业低技术部分的加工能力,自身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要实现企业的创新升级就应该向ODM甚至OBM方向发展。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创造)与OEM相比,厂商涉及产业价值链上游的产品开发设计等高端价值活动,相应地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原始品牌制造)则可以整合整条价值链活动,根据自己的产品概念进行设计、制造、品牌经营、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相应地整体附加值更高。

对企业本身而言,企业技术战略要超越传统上所规定的产品和工艺上的研究开发。技术遍及企业的整个价值链,相关成本和歧异性是由整个价值链决定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从过去以资源和成本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和管理为主,谁在技术上拥有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市场处于优势地位。我国企业要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就应当在OEM的过程中,通对引进的设备、工艺进行摸索、探求、仿制和改进,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和初步研发能力,逐渐过渡到ODM,向微笑曲线的上游扩展。随着企业实力的进一步增加,企业可以向OBM发展,直至形成自己的自有品牌。所以在微笑曲线的上游,应增大对产品研发技术的投入,以进入上游高附加值利润空间,同时占有上游研发优势的企业应继续扩展企业价值链,争取形成高附加值的自有品牌。

(二)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的方式构建完整微笑曲线,增强产业竞争力。

集群即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当产业集群形成时,一个国家,无论在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游供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国际竞争的实力。而中国的制造业却有赖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而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产业集群最初也是从制造业中产生的, 并且也是各产业中最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生产方式。中国的制造业,无论从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来看,还是从产品的总体质量与档次来看,都与其他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时候“中国制造”带来的尴尬也是我国一直以来遭遇反倾销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需要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才能获得很强的竞争力。而产业内的合理分工是形成合理产业组织结构的基础。因为产业集群就是将完整的价值链在本地进行分解整合, 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共生网络。所以,为了增强产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具有完整微笑曲线的产业集群的出现,实现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销售和售后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的运作,并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三)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销售网络。

海外直接投资既可以学习国外最新的技术、管理、信息和营销经验,锻炼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又可以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和带动商品出口并且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构建企业的全球生产、研发和营销网络,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国际化销售网络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微笑曲线下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

利用海外投资反倾销的方式有几种,一是可以在东道国投资设立企业仍使用自己的品牌,但此举要求较高的资金支持整合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在与主要目标市场国家有贸易协定关系的第三国设立企业;三是在目标市场购买知名品牌。目前作为中国鞋业领军企业的奥康鞋业从全球营销网络入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化模式――双向借道。

作为中国鞋业行业第一个运用法律武器抗诉欧盟鞋类反倾销的企业,奥康先是于2003年与意大利名牌GEOX达成合作协议,GEOX将利用奥康的网络在中国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并把奥康作为生产基地,奥康则将借用GEOX在世界58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时至今年1月,奥康鞋业又与意大利鞋业巨头万利威德(VALLEVERDE)签约,协议表明:奥康集团取得了VALLEVERDE全球品牌经营权,其全球品牌营销全部由奥康负责运作,VALLEVERDE则提品研发资源,提供技术和法律方面的支持。此外,VALLEVERDE将协助奥康集团在其意大利总部成立产品研发中心。面对欧盟市场对中国鞋业长久以来的贸易壁垒,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产业制造与营销网络优势置换和整合,成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与规避反倾销的一种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遭遇国际反倾销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却也在不断增多。除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培养一批通晓反倾销业务的人才队伍及积极应诉等措施之外,一定要从屡遭反倾销的内因下手,微笑曲线理论说明了企业和产业为了获取附加值和利润,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并进一步改变外贸战略,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最终塑造民族品牌,从而减少反倾销对我国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余敏友.我国贸易摩擦的形势、原因和对策――以反倾销案件为中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1).

[2]毛蕴诗、戴勇.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年(12).

[3]卢进勇、郑玉冲.化解反倾销困局―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应对反倾销. [J].国际贸易2004年3期.

[4]王欣. 中小企业竞争性集群的出口竞争力研究――以晋江鞋业集群发展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第7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虚拟企业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

[分类号]G352 G203

1 虚拟企业和竞争情报系统

1.1 虚拟企业概述

1.1.1 虚拟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到目前为止,虚拟企业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理论界通常从组织形式、运行技术、运作方式三个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公司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暂时的、非固定的且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组织,以便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或最短的反应时间)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为了共同的利益,每个成员只做自己的专长工作,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行知识产权、技能和信息等资源的有偿共享。一旦产品或项目生命周期结束,则虚拟企业自动解散或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动态组合过程。

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①暂时性和动态性;②成员能力独特性及互补性;③企业形式虚拟性和成员经营实体性;④相互信任及合作竞争。

1.1.2 虚拟企业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 虚拟企业包括核心层(核心企业)和层(企业)两层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按照核心成员的数量与成员间的关系,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可分为联邦模式、星型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

联邦模式由若干骨干企业构成核心层,以项目产品或市场机遇为中心选择合作伙伴,形成层;星型模式又称有盟主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它与联邦模式的不同在于核心层只有一个企业盟主,其他合作伙伴则组成层;平行模式不存在盟主,没有核心层和层的区别,所有成员完全平等。现实中,联邦模式是最具一般意义的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建立一个共同的协调指挥委员会(AllianceSteering Committee,ASC)或类似机构来负责整个虚拟企业的构建、协调、决策等事宜。

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虚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目前研究认为,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知识/技能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网络平台、动态合同网络平台和文化信任平台。此外,运行机制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合作信任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决策监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1.1.3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及知识管理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大致分为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竞争情报三类。虚拟企业在运作中,通过识别、搜集、组织、共享、学习、应用、创新等循环过程产生大量高价值的知识。虚拟企业也应充分发掘知识的价值。一个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良好的沟通手段和学习氛围才有助于虚拟企业高效地管理知识。虚拟企业信息需求和知识管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

1.2 竞争情报系统

1.2.1 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研究员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竞争情报系统具有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开放系统、战略系统等方面的特点。

1.2.2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模式 常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包括分散式、集中式、重点式和独立式等。分散式竞争情报系统按照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和结构所建立;集中式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均交给一个情报中心统一完成;重点式是将接触情报最频繁的重点职能部门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而建立的一种竞争情报系统模式;独立式指设立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竞争情报部门来进行满足企业情报需求的工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特点来决定采用何种模式。

1.2.3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宏观环境下的变化信息,及早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能对市场作出早期预警,严密关注竞争对手动态信息,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以便于企业指定战略决策和调整经营方针。

1.3 竞争情报系统对于虚拟企业的重要意义

虚拟企业把不同地域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技术联系并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并通过信息的快速集成管理,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多样化的新产品,从而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情报系统成为虚拟企业实现信息快速集成的良好平台,有利于虚拟企业实现信息集成;有利于虚拟企业成员间良好的沟通,建立互信的友好氛围;有利于虚拟企业整合资源,迎接全球化竞争。

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2.1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虚拟企业各结盟企业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职能自主性和充分的自治性的特点,使得虚拟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是分布的、可重构的、可重用的、可扩充的,能快速地集成信息,因此提出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其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由对应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来实现,各个模块通过组合和协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功能完整、统一协调的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同时,各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仍能独立运行,为企业自身提供竞争情报支持。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模式见图3。

2.2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与传统竞争情报系统有显著的区别,其特点如下:①分布性。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分布的,逻辑上是集中的。②可重构性。虚拟企业成员是流动的、动态变化的,这要求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具有动态的快速可重构性能。③可扩充性。虚拟企业成员数量是不确定的,可扩充性保证了新成员融入虚拟企业集成信息环境中。④独立性。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自身是相对独立的,可独立运行。⑤动态性和开放性。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间应能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⑥安全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应更加注重核心资源的保密工作,应采用各种管理和技术上的措施,确保核心机密不被泄露。

2.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对虚拟企业的运行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快速获取各领域的核心竞争信息,传统企业不可能在收集信息时做到面面俱到,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性竞争情报系统使得企业全方位地获取各领域的信息成为可能;②利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快速集成信息,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为快速、高效的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便利,提高了虚拟企业的反应速度,减少了反应时间,增强了虚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各成员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以增强虚拟企业互信的合作氛围,合作打造更为牢固的基础。

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策略

3.1 构建原则

构建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除建设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原则(针对性、经济性、客观性)外,还应遵循以下特殊原则:①信息一致性。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应保证信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时整个系统中信息保持一致。信息一致性不仅包括信息内容的一致性,还包括信息交流共享方式的一致性,以便于信息共享。②平台交互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在构建各自的竞争情报系统时所使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各成员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满足各成员系统异构平台的交互需求。③信息安全性。由于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中拥有本企业的机密信息和数据,在各成员系统互连条件下,信息必然存在着泄露的巨大风险,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不仅要采用防火墙、存取控制、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保证信息安全,还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3.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2.1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常常在某一职能领域内(如生产、研发、设计、营销等)拥有核心能力,那么企业在核心职能领域方面必然拥有大量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此领域也必定是企业最关注、需求最迫切的信息源。由于各企业是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加入虚拟企业的,其核心能力必定是优先共享的资源,处于整个虚拟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正因为虚拟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散性,虚拟企业的成员在构建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重点式模式,在涉及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构建竞争情报系统,以突出企业优势,便于融入虚拟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和信息能力的集成。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集中式模式如图4所示:

3.2.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标准化虚拟企业要实现成员间及时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其信息平台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或通用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描述方法,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应用标准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集成异构的和分布的过程、数据和计算环境,以便各成员能够在不同的数据结构、过程及计算环境中进行协作。常用的标准化技术有:①XML(Extensible Marku 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基于XML的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可以使互联网上的各应用软件进行互操作,基于XML的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和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规范)可以使不同企业能以标准方式描述自己提供的服务和查询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②分布式对象(组件)技术,组件可以在位置透明、语言独立和平立的情况下互相发送消息,实现请求服务;目前主要的分布式互操作标准有Microsoft的OLE/COM/DCOM标准、SUN公司的Java RMI标准和OMG组织的CORBA标准。常用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框架包括SUN公司的J2EE平台和Microsoft公司的.NET平台。③Web服务,Web服务为程序到程序的交互提供支持,Web服务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SOAP、WSDL、UDDI。④中间件,中间件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跨硬件和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交互,支持标准的协议,互操作性强,可移植性好。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件。

3.2.3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安全性虚拟企业在利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时,也产生了各企业成员核心机密泄露的巨大风险。保证信息的安全,通常要从人和技术两个角度采取措施: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防范制度,并彻底贯彻执行;技术上应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来确保网络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等(见图5)。可以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防范技术等。同时,还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数字认证、PKI/CA等信息技术保证网络环境下的商务信息安全,确保企业间各种信息交流共享和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3.1 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对应于其运作的各关键职能部门,运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成为虚拟企业稳定运作的基本保证。因此,在构建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分散式模式,按照各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如设计、研发、制造、营销等)来建立。各成员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负责收集本职能领域的情报信息,同时又使虚拟企业运作中需要的有关本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竞争情报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中得以交流和共享,给予虚拟企业决策支持。基于分散模式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如图6所示:

3.3.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是在成员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基础上构建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各功能子模块就是各合作伙伴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由于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它们具有竞争情报系统的一般框架结构。但虚拟企业的分布性、不确定性、敏捷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独特的框架结构:

・网络平台。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网络平台具有分布性、范围广、异构性、复杂性等特点。虚拟企业各成员通常分布广泛,各成员通过Internet实现互连,此外,不同企业的网络构架和平台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系统信息集成的复杂性。

・ASC(协调指挥委员会)。由于虚拟企业组建的分布性及动态性,没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专职的虚拟企业情报中心,完全可以由ASC或在ASC中设置专人或小组负责。ASC在虚拟企业中的角色应该是虚拟企业的协调员、激励者、监督者、决策者及信息处理中心。此外,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三个子功能(收集、分析、服务),一般由组成ASC的核心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承担,各层企业将涉及自身核心能力领域的情报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核心层企业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核心层企业将收集来的各个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予以在成员间共享,及时有效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和竞争情报服务。同时,由于虚拟企业信息的共享性,其他合作伙伴也可将各成员共享的情报信息为己所用,使用各自的竞争情报分析和服务子系统为本企业服务。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扩大了情报收集来源,增强了情报信息的准确性,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如图7所示:

・网络安全模块。传统的竞争情报系统所面临的外部攻击或威胁相对较少。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由于直接连入因特网,各成员竞争情报系统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安全威胁。因此各合作伙伴需要为其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有效的安全模块,以确保企业内部核心机密信息的安全。

・开放的接口。系统需要有标准的、开放的接口,以便新成员的随时加入。

3.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运作机制 各成员本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单独为本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单独完成企业本身需要的信息项目,也可以与虚拟企业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共同的项目,提供信息支持。各企业成员之间通过标准化的、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实现各成员间信息无缝的交流与传递,为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全面有效的情报支持。

3.4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相关支撑技术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会随着虚拟企业的组建而组建、分解而分解、动态演化。可演化软件系统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①面向服务的构架(SOA),SOA是目前最具有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演化要求的柔性和松耦合特征的体系结构;②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技术作为现代企业实现过程管理与过程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企业的经营过程提供了一个从模型建立、管理到运行、分析的完整框架;③计算机协同工作,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建立了广泛的相互协作关系,为共同目标贡献本企业的力量,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也应具有广泛协作功能。

第8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枸杞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49—04

“十一五”时期青海省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发展思路,依托枸杞生产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枸杞市场,壮大枸杞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有效改善了枸杞主产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但是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林业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不匹配。根据青海省“十二五”时期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进行重点研究,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区域布局

依托光、热等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资源,近年来我国枸杞产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全国枸杞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1.98万hm2,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山西等省(区),全年枸杞产量约为16.6万t,其中,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和青海5省(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了92.77%(见表1)。

相比而言,宁夏枸杞生产的产业化水平最高,具有产业集群的雏形,产品研发与深加工能力最强,2010年宁夏规模以上的枸杞加工企业有27家,年加工转化率达到了20%,形成以干果为主,以枸杞酒、果汁、叶茶等50多种深加工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目前,宁夏枸杞产业的市场影响力最大,不仅拥有以枸杞为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体系,而且建有现代化的枸杞交易市场,特别是中宁县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价格的“晴雨表”。

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内蒙古枸杞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主要分布在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以及呼和浩特市等地,但其生产经营相对粗放,单产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后,不仅缺少枸杞加工企业,产品种类单一,而且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主要依靠宁夏中宁枸杞市场进行产品销售。新疆枸杞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精河县、乌苏县和沙湾县,其中精河县是新疆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2010年该县的枸杞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占新疆的45.5%,64.19%和73.81%,虽然该县的枸杞深加工产品逐渐多样化,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影响力不足。甘肃枸杞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银市和酒泉市等地,其中,位于白银市的靖远和景泰两县的枸杞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甘肃省的76.48%,98%和99%,因缺少优质枸杞品牌和产品深加工企业,甘肃枸杞产地更多地表现为原料输出地,产业链较短,难以获得高附加值。

(二)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

青海枸杞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传统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境内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近年来,位于海南州境内的共和盆地试种枸杞取得成功,这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2005--2010年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由2513.33hm2增加至13346.67hm2,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9.64%(见图1)。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青海省枸杞产业的产量和产值也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分别由2005年的0.1万t和0.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4万t和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达69.52%和90.37%,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户均增加收入超过6000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8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世纪80年代,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枸杞因获得国家“优质产品”称号而畅销海内外,但由于缺乏品牌保护,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品牌优势,而且新推出的品牌缺乏市场影响力,一品多牌现象突出,品牌的市场价值不高。目前,青海省有7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从事枸杞种植、产品研发及加工销售,产品由直销干果逐步扩大至涵括枸杞浓缩汁、枸杞茶、枸杞籽油、消渴降糖胶囊、枸杞多糖和降糖饼干等在内的饮料和医药保健食品,目前这些产品的销售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近年来因其绿色、生态品质逐渐拓展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二、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明晰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机遇与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以及规避威胁,是青海省枸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青海省枸杞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l-区位优势与土地资源优势

青海省枸杞的主产区具有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特点,使得青海枸杞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外形和品质。同时,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国内目前集中连片栽植枸杞的最大区域,而且未来10年至少拥有可开发50万亩土地资源种植枸杞的潜力,无疑将使青海省在全国种植枸杞具备规模优势。

2.品质优势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检测数据显示,青海枸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中蛋白质含量11.2%、脂肪含量6.6%、总糖含量52.4%,特别是枸杞多糖高达8.3%,达到优质枸杞的各项生物指标;同时,青海枸杞主产区大气、水源、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有机枸杞,2010年柴达木盆地有2万亩枸杞种植基地获得国际有机认证,4种枸杞产品和鲜果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 规模经济效应不足,缺乏市场影响力

青海枸杞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不足,在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等方面与其他省区均有较大差距,2010年青海省枸杞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相当于新疆的80.7%,66.67%%和88.5%;较宁夏枸杞产业而言差距更大,2010年青海省枸杞产业的种植面积约为宁夏的一半左右,而产量和产值仅为宁夏的1/5。同期,青海省枸杞出口量仅有0.1t,而新疆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出口量分别达到了22.15和1624t。

目前,青海省仅有少数几家生产企业有能力在保鲜、储藏、去除农药残留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研发投入,大部分企业仅仅是进行鲜果和干果的销售,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枸杞交易市场和市场营销体系,销售渠道比较单一,缺少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影响力较弱。

2 支撑枸杞产品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枸杞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青海省枸杞的主产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同时由于远离城镇,水源、餐饮、住宿、安全饮用水及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健全,加剧了枸杞采果期劳动力紧缺的程度,2010年柴达木地区枸杞种植和采摘用工的需求达到了84.67万个人工,支付劳务费用为5080.2万元,劳务费用占枸杞产业产值的比例达到了10.16%,这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次,青海枸杞产品生产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但是由于政府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科技创新不足和融资困难。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不健全,缺少行业自律组织,缺乏产品生产销售标准。

(三)机遇分析

1 政策支持

2009年12月,青海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2月,青海省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枸杞等林果产业,编制《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性担保与贴息贷款政策,规划安排一批枸杞生产重点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重点扶植枸杞产业发展。

2 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0年的54.2%和58.8%下降到2010年的35.7%和41.1%,而医疗保健消费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2.01%和3.25%上升至2010年的6.47%和7.44%。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食品消费不断下降,而医疗保健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医药保健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随着枸杞产品的营养与保健功能逐渐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以枸杞为原材料的医药保健品市场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这也昭示着青海省发展枸杞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挑战分析(threat)

1 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青海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枸杞产业的国内市场格局必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市场结构类型来看,当前国内枸杞产业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类型,不同省(区)之间的枸杞产品均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青海枸杞的收获季节,一部分外地客商到青海枸杞主产区大量收购枸杞进行贴牌销售,并且采用一些不正当竞争方式与青海枸杞产品竞争,以期削弱青海枸杞产业的市场影响力,而各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区枸杞产业的发展,纷纷将枸杞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剧了市场竞争。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医药保健品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呈萎缩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海枸杞产品出口的难度,并将加剧青海枸杞产品与其他省(区)枸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2 绿色无污染品质受到挑战

青海枸杞主产区或大片土地出租给私人种植,或维持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经营模式,客观上为枸杞的标准化生产和监督管理造成困难,甚至部分枸杞种植户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舍弃成本略高的生物农药与有机肥,通过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高产量和使用亚纳漂洗增添色泽以增加销售量,这样不仅导致了枸杞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而且严重影响了青海枸杞产业的声誉,不利于青海枸杞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通过对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挑战,这将为青海省枸杞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策略提供依据。

将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匹配,形成优势—机会策略(SO策略)、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优势—挑战策略(ST策略)和劣势—挑战策略(WI?策略)(见表2)。

1 优势—机会策略(SO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发挥自身发展枸杞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坚持绿色、有机发展道路,开发医药保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 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以广阔市场前景为着眼点,争取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影响力。

3 优势—挑战策略(ST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该始终依托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突出绿色生态品质,实施高端精品战略与差别化发展战略,化解产业发展的威胁因素。

4 劣势—挑战策略(WT策略)

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应充分借鉴其他省(区)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枸杞产业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科学规划,增强枸杞产业发展的后劲,努力减少劣势,应对挑战。

四、促进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依托资源与品质优势,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挥青海枸杞主产区的自然环境与土地优势,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突出青海枸杞的高原、绿色、有机特征,实施好枸杞种植的GAP认证、有机认证和绿色认证工作,在已有品牌中挑选市场认可度相对较高的品牌,制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广告宣传将其培育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既培养和提高了消费者对青海枸杞的忠诚度,又降低了消费者搜寻商品的成本和时间,增加潜在顾客,将青海枸杞的需求曲线向外推移,扩大市场需求。

(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青海枸杞产业由传统的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转变,逐步将青海枸杞产业引向集约型和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同时,在枸杞种植基地推行有机生产技术方式,从源头上消除因添加亚纳给青海枸杞品牌带来的污染和危害,保证青海枸杞产品的品质和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三)推动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

首先,青海枸杞生产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重点突破鲜果保鲜、包装、储藏、降低农药残留、生物农药开发等技术瓶颈,满足产品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和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伸产业链,开发以枸杞为原材料的营养与保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再次,以青海枸杞的优质品质为突破口,市场定位高端化、精品化,提供差异化产品。

第9篇:企业舆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后期教学;现场监测;折射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72-03

毕业学年是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键时段,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集大成重要环节。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时段或环节的教学活动。然而,每到毕业学年秋季期,地方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往往存在严重的课堂缺课、实习缺岗现象。为摸清应届毕业生到课的真实情况,我们连续4年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对所折射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监测对象

以随机选取的山东省4所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班为监测对象,其中理学5个专业次9个班,工学4个专业次5个班,医学9个专业次24个班,管理学2个专业次3个班,文学3专业次4个班,经济学2个专业次4个班。

二、监测方法

连续4年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办法选取监测对象,不事先告知所在院系、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监测时间为毕业学年秋季期的9-12月。之所以选择秋季期,因为历年情况表明该学期到课率最低。

三、监测结果

2012、2013、2014、2015年连续4年对随机选取的25个专业次的49个应届本科毕业班进行了66次现场课堂监测,结果表明缺课现象比较普遍,所有被监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班到课率平均为31.69%,见下表。

四、监测结果所折射问题分析

短暂的大学本科4年抑或5年,是青春年华最炫目的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增长学识才干、提高自身素养、奠定就业创业坚实基础的最理想阶段。在这稍纵即逝的大好光阴里,青年学子理应一鼓作气完成前期的通识教育课程、中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后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训,接受完整的大学学业教育。然而,受各种因素的交织干扰,本应完美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年学习由于课堂缺课率、实习缺岗率的高企成了不少学生的遗憾和学生所在大学的无奈与伤痛。

通过连续4年的现场监测发现,无论哪个本科专业毕业学年的秋季期都是学生缺课最集中的学期。本科毕业学年教学是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键阶段,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阶段有如此之多的学生缺课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分析和反省的,尤其是对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只有积极推进改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减少或消除干扰因素影响,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其对本科后期教学的冲击,保障其教学质量。

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反映了地方高校本科毕业学年教学的状况,那么从中折射出什么问题呢?

第一,复习考研成了学生此阶段的第一要务。毕业学年秋季期为考研学期,我们国家的考研通常在9月下旬开始网上预报名,10月网上正式报名,11月上旬现场确认,12月下旬打印准考证,12月底全国统一考试(初试),第2年3月初公布国家复试分数线,4月复试,5月上旬调剂完毕,5月下旬至6月录取。从预报名到复试、录取基本上为2个学期的时间。这两个学期恰恰为本科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绝大多数准备考研的学生自预报名那天起,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哪还有认真上课或实习的心情?少数不打算考研的学生也受从众心理与破窗效应的影响爱来不来。

第二,一切为了应付考试,非重要的课程能逃则逃。最后学年的考试强度本应较往年降低,但是由于往年的欠账如挂科补考、尚未通过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再加上毕业考试或毕业(设计)论文,另外还有职业证书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更加上研究生初、复试等等纷至沓来,这就无疑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考试压力。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再加上对某些课程缺少兴趣,不少学生有选择地听课或实习,这就形成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大四或大五现象”。

第三,因毕业求职而心神不安。从毕业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不少学生陆续为求职就业奔波,招聘会、见面会等山南海北一个接一个,这就必然影响到其课堂学习。

第四,思想放松,自律性减弱,后期疲沓现象明显。大学几年,不少学生由最初的感到新鲜好奇、刺激、紧张,遵规守纪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变得思想放松,自律性减弱,尤其是最后学年其总算熬到头的疲沓现象明显。

第五,在流动教室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产生羊群效应。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多,由于校舍等教学条件的相对有限,大多数学校不得不采取在流动教室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过去学生少、座位固定,谁缺课一目了然,现在不点名很难知道谁缺课,而课课点名也不现实。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你不来上课我也不来,这就是羊群效应。

第六,纪律约束有软肋。面对居高不下的缺课率、实习缺岗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往往感到很为难,一线教师感到很无奈,坚持上课或实习的学生感到很茫然。管理部门不管不行管严了也不行,法不责众,又碍于考研过线率和录取率、毕业一次性就业率等的考量,只好睁只眼闭只眼,这就在纪律监督上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