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1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地位,作用,终身体育意识,大学体育,全面发展

引言:体育教学在大学教育中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体育教学在当今社会的大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更是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素质教育手段的重要方法。

一、概论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就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中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完成下列的具体任务: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养成学生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促进学生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走、跑、跳跃、投掷、攀援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活动大多在室外进行,锻炼学生习于寒暑,能登山、泅水,以增强他们适应自然环境、抵抗疾病、克服困难的能力。②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爱好体育活动,懂得怎样锻炼身体,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对有发展条件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业余运动训练,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③结合体育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等精神文明的教育。要教育学生认识体育对个人、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启发其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大大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校体育对于美育也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学校体育还是一项高尚的娱乐休闲活动,是学生们辛苦的学习之余较为享受的娱乐方式。

二、 高校体育与学校体育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种,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是专门针对17~19岁入学的大学生,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已接近成年人,体力的发展已达到本人的最高水平,体育的任务是要使他们的体力得到充分发展,并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根据所学专业和将来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加强某些身体活动技能的锻炼作,熟练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

中国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与中小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教材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强调“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把田径作为重点教材。女生规定学习篮球和排球,男生在篮球、排球和足球中必须选择两项。②规定了男女分班上课,对病弱学生开设保健课或医疗体育课。③没有具体划分年级要求,各校自行编订教学进度。

中国高等学校普通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体育课是一门基础课,并列为考试和考查科目。根据学生的运动成绩、学习态度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情况,评定学生体育课的成绩。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出版了田径、女子体操、男子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游泳、滑冰和体育理论知识等体育教学参考书。

三、 高校体育的作用

高校体育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

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受条件限制和升学的压力,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明显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进入高校后,体育设施与环境虽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又面临着考研、就业的人生转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使人才竞争更趋激烈,其表现首先是智力和专业技术的竞争,这种重眼前利益的社会导向使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健康以求高分。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依据,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良好发育,从而提高学生以身心和谐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质量的评价与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培养合格新型复合人才的目的。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对抗性,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学校体育还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体育运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中,学生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打下基础。

高校体育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点:(1)是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结构机能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2)使学生具备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与良好习惯。 (3)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其机体活动能力和素质多方面发展。(4)锻炼坚强意志与养成热烈情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与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汪元榜,对构建和谐体育教学的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06

2.中国知网收录 《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2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45—0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数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合格人才。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现实相联系,教师要传授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的应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政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及学会创造等这些基本能力上。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要在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提倡师生平等、生生交流,使师生间真正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并以此推动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必须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努力实现教学过程零缺陷。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的角度看,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政治教师积极唤醒、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政治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唯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关注非智力因素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与能力之外的能与智力活动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具体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品质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动力作用,即促使人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二是定型作用,即把人的某种认识或行为组织情况固定化。三是补偿作用,即弥补智力和能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情感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创造能力则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五、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教育才能摆脱应试和升学率的影响。个性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个性作为人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的。个性作为学生的一种形象标签,是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的。只要教师能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个性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学生就会健康活泼的发展。

第3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48-01

初中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初中体育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提出了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初中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初中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1 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1.2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1.3 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1.4 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洽,同时还能从身体的各种运动中体会到人体的自然美。

2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2.1 注重基础性教育。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2.2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第4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因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而包括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众多自然学科又是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医学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属性。人是医学的研究对象,而人生存在社会之中,其身体状况同其精神活动及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也是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由此分析,人文科学也是医学的重要属性。

2.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1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基础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的人。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三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也指出,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受教育者不仅应具有科学知识,更要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当代教育的大方向,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当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在这一模式下的医学发展,要求医学生达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医学生只有具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为既有较高的诊疗技术,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顺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2.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严峻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但受多种条件所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首先,医学学制短,人文课程设制不足。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精神卫生顾问会议的建议,医学教育计划中社会人文、心理学、行为医学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0%。国外,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而我国只占8%左右[2]。其次,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较差。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多从高中阶段的理科班录取,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攻读数理化为主,人文知识的总体水平相对薄弱,而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课任务繁重,难以在大学期间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再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过于偏重于自然科学,重专业,重功利,轻基础,轻素质,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仍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以致在教育活动中主观性地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探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显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不相适应的。但人文素质教育又是高等医学教育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笔者针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思想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者是引导者,引路人。在教育工作中,他们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医学教育者首先应对医学有正确的认识。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是两者的融合统一。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陈旧观念,重视它的人文科学地位,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教育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理解社会,热爱祖国,成长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3.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英语、政治等多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法律、法规教育。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以往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并不被重视,以致当前有不少医护工作者缺乏相关知识,法律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维护患者、自身和医院的利益,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可适当增加一些与医学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考查教育效果。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医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各种较为灵活的形式,如知识讲座,或邀请校外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开扩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与生动。

第5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为了进一步加强完善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对师生面对面访谈的方法了解了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现状,并得出应当从加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的体育评价体系和方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意识;提高和培养教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增加开设特色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加强完善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对策研究

1.前言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的主题,在素质教育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育则是实现这种教育的主要手段。从现代体育观的角度来看,体育教育划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不同的阶段。学校体育是推进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是学生培养体育能力、形成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而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既可以丰富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又可以根据贵州师范学院特点分析对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2.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它的提出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一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桥梁和手段,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应当至少包括以下4方面的主要内容:

2.1身体健康素质

健康的身体主要是指人体生理各系统、器官发育正常且功能性强,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害,能适应各种生活、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并能以精力充沛和顽强的意志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等工作。

2.2心理素质

主要是指良好的气质、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冷静处世、思维敏捷并富于创造力等,这一层面的素质需与文化层面的素质协调且同步发展,既对其有辐射作用,又是它的积淀,制约着人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3文化思想素质

这一素质能鲜明的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教养程度。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素养等。

2.4终身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3.现状与对策分析

3.1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3.1.1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在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论学生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要遵循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必须按照上级或校、系、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学生智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这种片面追求统一谐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1.2教学目标以达标为目的

在贵州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考核方式仍然以技术评定和达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体育教学也只是单纯的传授技术和竞技达标训练,几乎不涉及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仍处在学什么考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教育阶段,调动不起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让接受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3.1.3重视程度不足

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体育工作者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够。一方面领导不重视,在人员招聘过程中把关不严引入教师本身素质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教师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不重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加之公共体育教学氛围不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恶性循环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3.1.4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单调的教学形式

贵州师范学院的体育课程教授,把竞技项目课程列为重点内容,以健康、娱乐为主的非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几乎没有开设。教学内容,几乎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同。加之,教师对公共体育重教学视度不够,教学形式仅仅停留在讲解和简单的动作示范上,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智力与才能的开发。学生对体育与教学“身顺而心违”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体育课产生了轻视感与厌恶情绪。这种体育教学,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地位,并且很难实现以增进健康,全面发展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目标。

3.2对策分析

3.2.1加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6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关键字: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引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可提出的概念,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学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综合素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阵地,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体育教学中蕴含着非常多的素质教育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1.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是一个焦点问题。在教育界中,很多高校都在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寻找培养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方,人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在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从本质上看,体育教学可以使人拥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人心灵更加美好。从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看,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互动协作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中具有实践性和参与性。

2.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所以应尽快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对于高校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大学生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染,这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3.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3.1高校体育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道德素质包含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与道德修养,是人们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水平的反映,它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和道德水平。对于大学生来说,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而体育运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和文化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有效的的规划大学生行为。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道德素质和体育教学整合起来,如公平、公正、公开和务实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竞争,既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学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

3.2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对于人的各个器官的机能在肌肉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经常表现在人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当中,而在体育方面表现得更多。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都遵照将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宗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很好,据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这个趋势也对我们的大学生体育教育敲了一个警钟。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身体素质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它对人们生活、工作、劳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而体育教学课堂上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机会之一,需要教师有效的把握住大学体育课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健康水平。不同体育项目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如篮球可以训练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素质、健美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柔韧性、长跑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等,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课程,让学生选择合适他们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对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有非常有利的。

3.3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扩大起来的,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有先天的和后天的。而体育教学是后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做专门性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坚定成功的信念。如在球类课上,组使学生进行比赛,参与双方学生的目的都是赢得比赛,所以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去拼搏,而在这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敏捷思维、合理的战术、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过程中,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心理素质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并有所提升。

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已经从单一的增强体质转变为向竞技、教育、生活、娱乐等多功能融合的教育发展。而大学处在身体发育的最后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教育,既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又能增强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伟平.论高校健康体育观的树立与终身体育[J].教育与职业,2010,2.

[2] 秦建.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8.

第7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1.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高校体育从业者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勤于思索,大胆尝试,争取更好地发挥体育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服综合素质服务,造就时代所需的有用之才。可以说,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改变落后现状,提高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契机。

2.素质教育与跨世纪人才规格

2.1社会及人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际教育界认为,以K(Knowledge知识)、A(Ability能力)、Q(Quality素质)作为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全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综合需要,反映了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一个时代特征。《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进程的加快,高校教育将告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日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反映了教育发展中的规律,受教育界特别是体育教育界的重视。

2.2对现状的反思。

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生产力的作用越显重要。在一些高校中大约有80%的学生不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差。事实证明我国大学生在入校、学习及工作阶段的体质状况及对健康的认识均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处于理论上重视而实际上忽视这样一种落差极大的态势,在全面发展的三育中无一席之地。顺应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贯彻,是体育教学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捷径。

3.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3.1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2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

4.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以终身体育为目标方向。

首先应当更新观念,使体育教学与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与增强体质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它为进一步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奠定了基础。

4.1.1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

在新的技术革命全面发展时期,社会分工精细,节奏加快,压力骤增,体育能力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只有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

4.1.2以促使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

体育教学活动要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功能及规律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心理效益、娱乐效益、审美效益等。整体过程需要学生身心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统一发展。

4.1.3以终身体育为方向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某种运动项目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与行为。不断适应社会,着眼未来,健康的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载体,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

4.2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2.1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

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要用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培训教师,使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接受素质教育观念,认识其重要性,了解其深刻内涵,从而造就一大批顺应素质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师群体。不断提高对体育教师在晋升职称时的综合素质要求,促使教师全面钻研努力,提高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4.2.2重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学以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着重从学生角度审视体育教学,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角度规范体育教学,使学生一方面按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努力使自身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最终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体育人才。

4.3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3.1综合使用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成为一种多边互动行为,这既增加了学习中的交流渠道,又增加了学习交流的方法。体育教学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而体育教学方法是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单独出现都难以培养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把现代的教学方法引入体育教学方法的组合中,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注意方法综合、配合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组合方案,强化教学效果。

4.3.2教学组织形式应体现多样化特点

素质教育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因此素质教育观下的体育教学组织既强调教学情境的合作性,又强调教学形式的个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应体现多样化的特点。

5.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依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即将来临的21世纪培养了有用之才。教学改革形式上由“体育教学”转变为“体育教育”,在教学内容由“体育技能传习”转变为“体育文化传承”,也就是既教给学生体育的人文思想、科学思想和技术原理,又向他们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在体育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水准。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3-35.

第8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幼儿舞蹈;审美价值;艺术魅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11-01

在幼儿教育中,舞蹈作为培养幼儿审美价值的重要课程,是一种肢体语言,也是人们情感外放的一种表现。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和艺术感,这也是舞蹈的魅力所在。我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幼儿舞蹈能够让幼儿受到舞蹈艺术的熏陶,逐渐具备较好的审美观念,获得审美的基本能力,对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舞蹈对幼儿审美价值的影响

(一)幼儿舞蹈锻炼幼儿的心理素质。舞蹈是用身体为工具,利用肢体变化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能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灵动。舞蹈作品表达出的情感是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共鸣,引起观众或愉快、或悲伤、或振奋、或激昂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使人得到一种心理的慰藉[1]。幼儿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舞蹈表演能够锻炼幼儿的心理素质。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舞蹈教育是一种运动,通过适当的舞蹈游戏、舞蹈训练,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四肢的协调性,在增强幼儿体魄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其对舞蹈的热情,不断挖掘其潜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舞蹈教育属于艺术范畴,在艺术熏陶下,培养儿童艺术气质。

(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舞蹈教学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艺术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在舞蹈教学中,能够通过训练让幼儿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一定艺术的内涵与审美,培养其对美的观念,提高其审美能力。舞蹈教学能够通过幼儿的想象与感悟去发现舞蹈动作的内涵,从而促使幼儿展开联想,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幼儿舞蹈多为群体舞蹈,能够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促使幼儿互帮互助、相互包容,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

二、舞蹈艺术魅力培养路径

幼儿时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在此时受到的教育影响会越来越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启蒙教育。舞蹈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一)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幼儿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视幼儿对舞蹈的积极性,通过游戏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让幼儿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促使幼儿主动参与舞蹈教学[2]。幼儿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分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例如记忆舞蹈动作游戏,教师做出几个舞蹈动作,看谁记住的最多。通过将这种简单的小游戏加入课堂教学,能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对舞蹈教学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对舞蹈教学的积极性。幼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其有意记忆与青少年相比更加短暂,如何提高幼儿对舞蹈动作的记忆时间是现代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舞蹈动作分析,能够提高幼儿对舞蹈的积极性[3]。例如在学习踢腿动作时,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再通过多媒体先展示踢腿的全过程,再将动作进行分解,然后让幼儿进行展示,加深幼儿对踢腿动作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演示一些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能够提升幼儿对舞蹈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舞蹈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加强舞蹈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同时能够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升。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各种舞蹈活动,提高幼儿对舞蹈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舞蹈比赛,从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一些广告、MV和动画舞蹈,让幼儿进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能够应用于舞蹈教学中,例如动画片中的舞蹈、广告舞蹈都能够作为舞蹈素材。幼儿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喜欢看动画片,进而主动学动画片中的人物表演。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画写下来,教师可以进行动画舞蹈教学,有助于加深幼儿对其的印象。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举行舞蹈比赛,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艺术涵养。

三、结束语

幼儿舞蹈是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舞蹈教育不但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促进道德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冷英嘉.从幼儿舞蹈之全新审美看幼儿舞蹈教育[J].北方音乐,2013,23(12):88-89.

[2]余璐.浅谈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J].金卡工程,2014,13(10):204-205.

[3]岳娜.试论幼儿舞蹈教学与艺术潜能开发[J].劳动保障世界,2016,(6):68-69.

第9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极具远见的重要战略决策,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中学教育中起着强健学生体魄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中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体育老师倍加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探讨下这一问题。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的体育发展方面起着主要作用。素质教育对中学体育方面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老师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体育老师的素质。这就要求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首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观出发,建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的观念,最后体育老师不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渊博的多科知识和多种技能。因此,体育教师除对所教学科能融会贯通外,还应该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必须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等。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关键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和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具有顽强拼搏、团结进取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靠教学中结合体育课程的内容传授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点睛式地揭示教学的真谛,使学生在锻炼体魄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协同行动、遵守纪律的习惯和风气,必须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来实现;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遵守规则等良好品德,必须通过教学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培养学生们勇敢果断、机制敏锐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离不开田径、球类及体操等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

三、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阶段地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求,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教材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不同的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求得到更大的教学效果。例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因为学生感到枯燥、劳累、艰苦。因此,在教学的前几节课时,可采用与球类运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球,或在跑动中运带足球,或进行足球比赛,这些运动项目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四、实施素质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在以往体育课的教学中,老师教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没有自我表达的机会,长久以往学生便会产生消积接受的思想。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还要看老师,教师只有转变了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了当今社会体育老师所处的角色和地位,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老师可通过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做到活学;通过示范做法,引导学生善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师生之间高效的教学关系,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课堂教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五、加强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因此,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擅长的体育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对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示范和总结。

对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练习的组织形式,可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打破原来的年级和班级限制,重新分组。各兴趣小组可由体育特长生负责,包括提供指导、示范、选择练习难度与练习场地等。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可以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提高交际范围,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