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概论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安全管理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安全管理概论

第1篇:公共安全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条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基础设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将基础设施划分物质性基础设施(physical infrastructure)和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物质性基础设施包含交通通讯及供水供暖供热等物质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包括科教文化、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因此,从这一划分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涵盖了交通、通讯、水电供给、科教文卫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此外,也可以将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整体性、不可贸易性及公共物品性或准公共物品性等特点,它们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城市基础设施

将基础设施按所在地域可以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国情及地区的差异,各国及地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基础设施同样也可以划分为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及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或城市物质性基础设施)。

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行政管理、科技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社会公共福利服务等设施。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内容丰富,各国不尽相同,总的来看,笔者认为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应至少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如表1)。

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本论文所要分析探讨的也主要是指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由表1可见,城市基础设施是由六个独立运作、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城市基础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并监督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的生产、建设和运营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分工管理。

3、安全及公共安全

从古至今,都有关于安全的论述,如汉朝焦赣的《易林·小畜之无妄》中:“道里夷易,安全无恙”;宋朝范仲淹在《答赵元昊书》中有:“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等,这里的安全都是指没有危险、平安的意思。在古代,安全还有“保护、保全”的意思,如苏轼在《徐州谢上表》中写道:“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现代汉语对安全的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英语中,安全对应的有safety和security,都包含有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一种状态。另外,安全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认为“安全,在客观的意义上,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在主观的意义上,表明不存在这样的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实际上是说,客观方面的安全是指外界的现状,主观方面的安全是指社会安全状况在人们心理上的感受,即安全感。

鉴于此,笔者也认为: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因此,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根据对安全的含义的界定和理解,我们可以对公共安全进行含义界定。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即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及公私财产等处于免于危险或不受威胁的状态,或将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的状态。

4、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

要理解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有必要先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了解。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灾害等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复杂动态的空间地域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及其人员、财产、城市生命线等重要系统的安全,是城市依法有序开展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以及进行生产和经营等所必需的良好的内部秩序和外部环境的保证。由此可见,城市公共安全反映了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资源供给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城市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影响。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就是通过调整危险源、防护保卫目标、应急救援力量和设施三者的地理布局,减小危险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灾害发生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的目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是城市问题和安全问题的耦合,涉及到城市经济社会一切领域,如公共卫生、城市基础设施、通讯、环境、商品供应、社会稳定、灾害防控等。

第2篇:公共安全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安全教育管理 意义 措施

安全是一所高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学习进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基本条件,是有志学子立志成才、厚积薄发的前提。一所高校,特别是一所民办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本身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不安定因素,在目前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还十分脆弱的情况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况,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倡导诚信办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

民办高校与其他国办高校一样,是社会生活中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领域,既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前沿阵地。同时,民办高校又有其特殊性。

首先,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低。我国民办高校自改革开放后陆续创建,筚路蓝缕,成就斐然。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规模发展迅速,加上家长(家族)式管理或个人权威魅力型管理占据主导地位,大学文化尚难以形成,而实际上造成了外强中虚的实情,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民办高校要“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安全稳定将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不容忽视。目前来看,尽管各民办高校均有了长足发展,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家长和考生将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列为第二选择或无奈之举。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文化成绩偏低、适应社会能力强、思想活跃、交际广泛。客观上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再次,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民办高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当地社情复杂、管理无序,往往是社会游民和闲散人员的聚居地,加上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较好、性格外向,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和对象。

因此,民办高校要把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学校稳定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和内容。深入研究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民办高校中的反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控制局势的能力,努力把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营造民办高校和谐团结、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安全意识的形成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由一般教学、科研机构,变为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民办高校为了能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将学校办成了多功能、立体化、开放型的“小社会”,甚至有专家提出“开一个专业办一份产业”的伟大构想。这些客观上给民办高校的安全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只有保证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了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使得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为国家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大学生安全重在预防,重在自我防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切实加强了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细心保管好自己的财务而不给贪心者以可乘之机;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冷静处理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而不至于两败俱伤;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慎重交友、谨言慎行而非鲁莽行事;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有效地预防来自他人和社会的伤害、才能意识到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重要,才能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会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客观上将会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对民办高校而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安心生活的重要保障,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保技能、端正安保态度、树立安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办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首先,独生子女的先天“优越性”弱化了安全防范。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多数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与人与事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书本和他人,结果就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安排无序、隐藏危险,贵重物品随处乱扔,哥们义气,不计后果,甚至认为一些危险案例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校园内的治安案件多数是由于本人保管不慎而将贵重物品丢失或者意气用事发生冲突而引起的。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社会接触面广,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安全管理带来困难。俗话说,上帝抑制了你的一面就会送给你另外的一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EQ(情商)较高,社会活动广、朋友多、成分杂。往往是校内问题和矛盾会在校外解决而出现失控的局面。

再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也应加强。高校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高峰期和变革期,离开了父母、师长避风港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人生,学业、生活、择业、交友、恋爱、婚姻……正是出于这样的人生转折点上。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四名同学的事件再一次提醒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及高校稳定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四项措施和内容

高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毕业学生就业率等方面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实安全教育内容,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是必须的,也是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

院校领导应经常研究,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学生管理、教学、后勤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辅导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应直接面对学生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安全管理死角,进而形成高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安保现象。

(一)教学质量是根本

据调查,除外部因素外,就学生本身而言,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安全隐患往往出现在自身的心理方面,事故率也多属个体行为。而普通院校及录取线偏低的院校学生安全隐患更多见于自控能力的不足,多表现为和关联事件。作为仅有十余年发展历史的民办普通高校多数属于后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将学生的重心拉到学习上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社会认可度,从而逐步改善生源结构,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二)立体教育是关键

治安保卫部门在高校中,其实只是常设的安全管理机构,它本身就存在不可逾越的局限性,让它来担任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无疑是难以胜任的。所以,从更大的层面上说,安全教育需要学生管理部门和所在的系、院、社会共同承担、常抓不懈,形成安全教育的日常化、专项化和网络化。构建一个上下齐抓共管、由点到线再到面、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只有这样安全教育才能全面到位。

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在高校的课堂里,既可以利用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军事训练、形势政策、卫生与健康、实习与实验等课程对学生教授安全知识和技能,也可以由专任教师结合专业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教育,是高校得天独厚的条件。

要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监管水平,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及时抢占网络阵地,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

(三)心理疏导是切入点

当前的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中小学重智育轻德育、“一好遮百丑”的培养模式,年龄差距的加大(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彼此民族习惯的差异,互联网信息的泛滥和良莠并存、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害,特别是高校扩招和办学模式多样所显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考验着学生的道德水平、安全意识和世界观。

因此,要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对通过测试已经了解到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要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分析心理障碍存在的根源,适时做好心理调试,以走出心理误区,减轻心灵的重负。要帮助学生“减压”并消除心理挫折,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注重培养与学生的亲和力,使校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健康向上的奋进精神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亲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与冲突。

(四)加大投入是保险箱

教育经费不足、设施投入不够是民办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保障高校安全,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所谓花钱买平安,就是这个道理。在现阶段,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如高校围墙、公寓低层的防护窗等仍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达标、消防设施的配套齐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日臻完善,要建立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现代化。

总之,抓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生活、教学、科研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新挑战,停留在过程化、表面化的管理教育方法不能适应今天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探索高校安全管理教育的本质规律,建立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科学体系,才是确保高校安全和培养有较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金星.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定位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2]夏保成.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第3篇:公共安全管理概论范文

1高校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现状

资料表明,美国高校实验室早就全面实行安全准入制度,所有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本实验室、本场所应知应会,经考核合格,签订安全承诺书后,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方可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英国相关高校均设置了强制性及非强制性的安全课程,学生均需接受学校安排的安全训练,考试合格后进入实验室。

在我国,对于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等安全工作新理念的提出,许多国内高校也意识到了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的重要性并开始试点运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例如,清华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硕士、博士研究生范围内开设“实验室安全学”必修课未拿到课程学分的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浙江大学编写了实验室安全教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从基础安全知识和专业安全知识两方面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考核合格后,发放实验室安全准入证。目前尚未发现高职在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方面的实践。

2高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立

2.1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作为一个规范体系,其主要内容应为实验室安全准入材料汇编、学习培训考核和签订安全承诺书。实验室安全准入材料汇编应包含公共安全知识、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安全应知应会、实验室危险性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实验室应急预案等。学习培训考核则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达到真正掌握安全知识的目的。

2.2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的形式

调查了国内部分高校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施形式后,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具体实施。

一是实行集中培训、笔试、发放实验室准入证的模式;二是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行网络自学、网上实名考试、网上认证的模式。三是通过课程教育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即将实验实训室安全应知应会纳入学分教育、纳入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前的必修课内容。四是采取集中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实行安全准入制。

2.3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需要注意的环节

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材料汇编是准入制度的核心,组织部门必须对材料汇编进行充分的讨论,定稿要请相关专家审核、把关,保证材料准确无误,另外学校还应根据自身实际,吸取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可行性上多下功夫,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使方案冗杂而不能长久推行。

3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的实践经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以农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化学类实验实训室较多。实验实训室内普遍使用种类繁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易制等)以及钢瓶等压力容器,部门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潜在的危险源数量较大。

3.1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

为了拓宽安全教育途径,我院组织开发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初步实现了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和考核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该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是学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及考试系统是学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2院、系、实验实训室三级安全培训

为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我院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院、系、实验实训室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主要的安全教育形式包括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制作安全宣传展板、开设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等。

3.3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的自主学习功能

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主要分2部分:一部分是各类安全教育材料,该系统中含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材料供学生自学,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标志、事故案例等方面内容;另一部分是实验室技术安全自学和考试软件,内置有1000余道涉及化学类、生物医学类、电气类、机械类、建筑类、消防类、辐射类、通识类等不同类别的试题(包括分类必考题),供学生参考学习。

3.4提高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施效果

我院通过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施行,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及良好的效果。在实验室安全准入实践中,也发现有几方面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①需要不断丰富、充实安全教育素材,不断扩充题库内容;

②需要扩大实验室安全准入范围,安全准入不应仅针对学生,还应覆盖到进入实验实训室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等;

③需要打破安全考核的时间界限,使安全准入规范化、常态化;

④需要发挥系部、教工、学生3方面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4系统实施效果及推广价值

我院将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以及新教工入职教育,作为落实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必经程序。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平稳,实施效果良好。新生、新教工入校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截至目前,已在全校范围内组织7000余名学生参加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考试通过率为99.6%,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率明显降低。该系统在一些兄弟院校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东方学院就实验实训室安全考试系统建设来我院进行学习、调研和交流。我院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系统主要有如下特点:①强化了实验实训室教育的效果。学生在网络考试之前,必须充分地学习化学危险品、生物医药、机械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通过考试。这样的安全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相比是一种强化训练,印象深刻、效果显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意识。②优化了安全教育的方式。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相比,网络化学习的时间更自由,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内容更丰富、充实,学习更深入。系统中“模拟自测”模拟了网上实际考试,学生可以在任何联网的电脑上反复模拟练习,可以充分保证学习效果。另外,以网络化方式教学使考试更加趣味化,考试题目全部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考生登录后只需用电脑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即可完成考试,简便易行。考卷根据设定的抽题规则随机抽取试题,所以即使同一时间、同一个班级的考试,每人面对的安全试题均不完全一样,有利于防范作弊。③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率,节约了教学资源。学生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系统以网络化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省去了教师的许多工作,减少了教室的使用,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率,在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学校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