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素质教育的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的概述

第1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中学教师;数学;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适应时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学生为宗旨。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已不再仅仅关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而更加注重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规律对教学不断总结思考、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多设计趣味性较强、与生活接近的内容。课改下的新教材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知识更趋于直观、有趣,使学生入门便能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思维随兴趣应用而生,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引入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在厨房中妈妈问女儿1月份水费和天然气费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在一些复习题中列出各种银行标志找出属于对称图形的有哪些,既可以掌握一些数学内容,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在新课改下进一步研究新教材,认真探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科学地驾驶课堂,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预习、复习、课后作业也注意让学生多观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兴趣,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身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独特的见解和广阔的思路等。为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注意突出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而且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教育功能已成为时展赋予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今,多媒体已经进入中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不可缺的得力助手。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几何概念的形象化、具体化在传统几何教学中的教具中无法体现。而多媒体可以使几何图形变得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用几何画板演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使直线转动,并动态的显示圆的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很直观地看到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很容易得出直线与圆相离的条件,直线与圆相交的条件,相切的条件。如讲述证明题时,可以展示学生的答案,从而可以一起找出它们中的不足,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渲染气氛、创造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五、师要成为研究者

我们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国心理学家戈特费里德海纳特说:“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试想,如果教师不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又怎能培养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呢?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只能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才能得到这种能力。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教师有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提到研究者,有人认为深不可测,是专业人员或学者的事。其实这样理解很片面,我们说的研究者应该是对问题的一种态度。教师只有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教学和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发展自己,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素质型的人才。这种态度对教育专业化意义重大,能使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创新,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迫切、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钻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黄向真:《中学素质教育探讨》海天出版社2000年7月

第2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一、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品质。

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概括性,即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舍弃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抽取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出新的结论。数学的概括性的特点尤为突出。在新课改理念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在形成概念,引入命题时,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体会,引导学生先形成实感,再进一步加深领悟概括出概念或命题。然而,就数学的内容而言,我们不但要坚持传统的逻辑思维,如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人才是时代的要求,而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表现为培养数学的重新发现能力。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说:“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成果是论证推理,即证明。但是这个证明是通过合情推理,通过猜想而发现的。”数学发现能力的培养要借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归纳猜想、类比联想能力的提高。无论是猜想还是联想它们又以直觉思维、美感思维和形象思维等非逻辑思维为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联系生产实际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每一章的开头,均配有一副寓意深刻的图画,暗示本章内容及应用。教材中通过纵横交错的道路图,引出相交线和平行线;通过钢架桥和高压输电塔图,引出三角形等。教学中要充分揭示课本中插图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从图中抽象出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了解新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还在每章节都配有适当数量的联系实际应用题。如几何中,学习射线、线段后,要求学生说明“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的道理;学习角知识后,要求学生计算钟表的两脚的夹角,画一些优美图案等。代数中,特别突出的是在每学完一类方程(或方程组)之后,总配有列方程(或组)解应用题。为此,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使用这些题目,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强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进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论证推理能力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是数学学科固有的,是数学的灵魂,它在数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数学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数学家米山园藏指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纵观数学史,凡有所成就的数学家,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有良好的素质。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曾多次提出对中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有:化归(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及类比思想等。应掌握的数学方法有: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及待定系数法等。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应用数学思想对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渗透化归思想和方程思想,另一方面还要以方程思想占有主线,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多种其他数学思想的渗透。因为在方程思想中,同时还交织着多种其他的数学思想,如:换元思想,消元思想,降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等,可见内涵及其丰富。若此时在抓方程思想的教学,定能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是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3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结构下,大学的扩招导致了填报普通高中人数的上升。中考使成绩差不多过得去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而剩下中考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招生对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中考成绩不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考的文化课总成绩不足百分。这样看来,绝大部分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储备偏低的问题,而数学更是学生成绩严重偏低的一部分。

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由这样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要求是以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科体系的学习,也就是说相对于普通高中降低了数学学习难度,强化了学习的目的性。虽然数学教学的难度有所减轻,但中职数学教育依然存在着数学教育共有的特点。也就是说,中职数学依然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思考才能得到学习,这也就是很多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数学,甚至于放弃数学的原因。

一、中职数学教学所面临的状况

(一)学生中的消极因素

上面我们提到过,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知识储备严重偏低的问题,这会对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知识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中职学校“一切面向就业”的教学理念和僵板固定的教学方法又会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在经历了中考的选拔后,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内心会产生“没有光明前途的”的心理,会有一定的自卑感。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是被淘汰下来的,无论怎么奋斗也都没有意义。在生活中这些学生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常常为前途担忧,但又不做任何努力,这样的消极情绪会极大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本来基础薄弱的学生上课跟不上课堂的节奏,越是听不懂也就越是不想听,导致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容易出现厌学、怕学,乃至逃学的状况。

其次,中职教育就是为学生就业而进行的教育,学生较早的就会去培养职业素质。这样一来,很多学生的学习重心会倾向于固定的专业,自然而然学习的热情也会倾注在上面。这就是所谓的重专业,轻基础。很多学生对数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而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不够热情,在参加数学活动时也是敷衍的态度,这样的心理也是不宜于数学学习的。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内容有很强烈的厌恶心理,对死板僵硬的数学教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这样的学生存在的共同特点表现在没有养成日常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不坚定,遇到挫折困难就回头,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会越来越弱,甚至会厌恶数学。

(二)教师方面的消极因素

现阶段担任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师大多都是早期毕业于数学专业的专职数学教师,而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普高数学教学,不用过多的侧重于数学本身的研究,它的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适用和职业基本需求上。毕业于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师并不熟悉专业课程,这对教师把握中职数学的专业适用程度和职业需求程度造成一定困难。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多习惯于使用“填鸭式”教学,针对一个问题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忽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重视结论轻视过程。学生多是被动接受,不能感受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有: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监督,不能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的基本定理、公式、定义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深刻的理解结论;学生找不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结果往往工夫到了而效果没到。

二、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提高的几点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每一次完美的课堂教学都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的。那么,为了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哪些方面的完善呢?

首先,教师在教授数学的时候,应尽可能让被教授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学生一旦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便有助于帮助他们保持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创造出让学生成功的可能性。由于每个学生存在个体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设计出有梯度的教学内容,为每一名同学设计出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均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而这则有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提高。

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但如果授课教师充满了幽默风趣,学生便容易被教师感染,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这里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表现在幽默风趣上。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一个充满朝气、精神焕发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授课效果绝对会远远超过一个暮气沉沉的教师。这就是个人魅力对学生的感染,把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的每一步上,认真研究教学中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语言的表达,都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要做到与班级内的学生和谐愉快的相处。在学校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学生对某一学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而这种热情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学生从客观上觉得该学科很重要而去学习,往往都是因为学生很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老师,想要从任课老师那里获得认同。由此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能够推动学生学习的。中职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真诚帮助学生,加深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

(二)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方法便是数学教学的“器”所在。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反馈法的应用。所谓反馈,就是将学习结果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的结果包括很多方面,如对知识的掌握数量,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考试成绩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反馈就是令学生“谈考色变”的考试了。很明显,反馈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够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用的不好,则会使学生被一次又一次打击,不再拥有学习的热枕。那么,用好反馈教学法需要把握住以下两个方面。

反馈要做到立竿见影,及时有效。有关的实验证明过,反馈会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每天反馈的效果要胜于每周反馈的效果。尤其是在每次的测验、考试之后,学生对他们的成绩处在一个迫切关注的程度上。让学生及时得到自己有关考试的信息,会加强他们成功的快乐或者对失败的思考。这需要教师不能拖延,最好就是当堂做,当堂批。成绩较好的给予表扬,成绩稍差一点的也能及时辅导,

反馈的信息也要保证全面具体。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对学生在考试上的反馈只有“对”或“错”来进行概括。这样的做法只是方便了教师,却不能使学生得到教师想要的反馈。教师需要依照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而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多放大学生闪光出彩的一面,对学生一点点的进步都要予以关注和赞扬。一定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反馈效果。

第4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大学数学 教法 改革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使学生单纯地掌握一些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之中,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通过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使学生有能力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标,数学基础课教学是核心和关键。大学数学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等。如何在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更有利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教学改革和探讨,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

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思维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选择一些难易适当的内容,让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揣摩、论证,发现问题、提出见解、讨论交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枯燥的大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方面效果非常好。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可以督促教师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二、问答教学与辩驳教学相结合

大学数学课堂不应当是平铺直叙毫无悬念的,而应当是跌宕起伏悬念四起的。教师要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答情景,用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意见,提出质疑,自由辩驳,用问答和辩驳相结合的方法,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例如,在讲授高等代数时,会涉及到n维向量空间V上的线性变换可对角化充分必要条件是V可分解成的特征子空间的直和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个问题交待之后,不急于讲授下面的内容,而是提出问题,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于不可对角化的线形变换,它的矩阵的最简单形式是什么?用问题带动课堂教学进行,引导学生分析特征子空间的特征,由此,自然地引出不变子空间这一概念。通过问答与辩驳,使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序,教学内容充满魅力,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三、科学研究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科学研究是一名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的数学教师,科研能力是衡量其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参与科学研究,同时注重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和推动科研工作。有了科学研究的参与经历和研究过程,教师才能积累宝贵的研究经验,才能在授课时讲出独到的观点和思想,才会站在高端的层次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深入挖掘和分析,才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方向,才会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最终,才会带动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近些年来,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一些学科的教学当中。针对高等数学的特点,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融入必须要做到适时和适量,尽可能地达到两者的优势互补。

例如,高等数学中的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一般对这部分内容采用人工作图的方式来说明和演示,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借助作图的工具简单,导致作图费时、费力,对图形的结构、变化趋势等表达得很不清楚,加大了教师讲授的难度。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三维图形来执行动态的转动、变化等操作,清晰而直观地演示出抽象的变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简单易懂的图文并茂、数形结合、声像结合的的教学环境。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减小了教学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五、通俗化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的案例来揭示数学蕴含的深奥本质,使抽象的数学理论简明化、通俗化,使晦涩、复杂的数学问题生动易懂、贴近生活。案例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它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融人其中,能使数学的实用性鲜明地体现出来。因此,通俗化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方法的结合利用就非常必要。

首先,老师根据授课内容精心安排出恰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根据案例归纳、概括出数学概念;最后,通过应用深化对概念地理解和掌握。通过此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各种重要的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银行存款利率问题、贷款问题、函数最值问题、各种几何体用料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等有很多实际的案例,我们要精选或设计一些有专业背景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交给学生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技巧,学生在教室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对学生素质的锻炼和深层次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数学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它的基础性地位也决定了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它学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出能力强、知识功底厚、综合素质高、符合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如何提高高校数学教学质量、怎样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价值的课题,需要所有数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充分了解、充分把握当今教育对象,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目的是不但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更要以学科特点为背景扎扎实实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以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收到最佳效果,也只有这样,数学教育才能培养既有能力又有思想的合格公民,这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兰.素质教育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创业月刊, 2004,(9).

[2]赵海青.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

第5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数学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实施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勉励的机遇与考验。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序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力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注重社会实践

“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2、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

3、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一。

4、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三、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1、解放思想,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本质要求,为我国教育大计着想,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需要考虑,摒弃短期考试效益的影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到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重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联,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课外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家庭作业的安排,教师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家长在理解和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来自于课堂,更应来自于实际生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自主高效”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觉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课程。

第6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我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2010-2020)》,在这份新时期的指导文件中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和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以后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工作,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多年来,在全民享受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都非常重视。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的对象、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变化,或者说有些是过去没有加以重视的,需要弥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每一位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本学科的素质教育如何实施进行探讨,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真正地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首先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因此,发展和提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习和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指引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言,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数学教育的性质、数学教育的未来、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提出新的和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案不断提出,创新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一些文献就中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表达了这样一些思想,即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要考虑素质教育的人文需求,要跳出仅仅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的旧框框,应从整个教学系统以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融合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说明,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意味着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摆到塑造一代人的系统工程之中,必须着眼于各科教学的协调来加强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和“育”的融合,“教”乃传授学生知识,“育”乃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即教书育人。

二、改变评价体制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估方法,改变评价体制,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抛弃评估学生单纯依赖学习成绩的误区,多角度、全方面来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全面发展,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真正地培养出素质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成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质量。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这时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要求来培养教师的,即从学识和品德两方面来说明一名优秀教师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学高为师”指教师学科知识丰富,要求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例如,熟悉教材中每一章节什么是基本要求,什么是中等要求,什么是较高要求;哪些知识点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哪些锻炼抽象思维;哪些内容适合用图片、模型来讲解,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与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学注重过程,而不局限于教学内容本身。教学过程旁征博引、语言风趣,用简单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用复杂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延伸来展现知识的魅力,给学生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和更新,这包括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数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目前在素质教育方面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和创新,在与有经验的教师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实践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组织好教学。“德高为范”是指教师本人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爱护和关心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幸福的,注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成功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内心和谐的良好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各个层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不管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大相径庭。首先,现代化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大多都涉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细、更新,大多数知识还很抽象,甚至是微观世界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一张嘴加上一支粉笔,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接受这些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就非常难,往往是教师讲了很长时间,学生仍然一脸迷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便能很好地克服这个困难。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喜欢这门学科。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从产生至今已迅速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主要原因。

第7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 《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赛促教的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索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的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以创业教育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浅议高职院校观赏树木教学与实践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 园林观赏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以能力为目标的《Dreamweaver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卓越检测师”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以开发内化教学法为目标的“教”与“学”改革 刍议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观赏树木的整形修剪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与思考 以培养“研究性思维”为目标的“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贾红文,贾海红.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45-46.

[3]顾英.园林专业实验课程的项目式模块化构建及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12,(3):94-97.

[4]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5]魏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江苏高教,2011,(2):135-136.

第8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教育 教学改革

中学教育是人才塑造的重要阶段,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身心养成。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1]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今后的前进空间进行相对精准的、不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后,运用教育、环境氛围等因素对于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将有利用价值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同时完善其精神修养。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代社会,寻求途径提升初中生的质素已经被相关的教育单位摆在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初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契机。

二、初中素质教育的弊病

(一)理念滞后

身处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中,初中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其主要显现在三个部分:

1.课本内容老化

目前的初中课本知识和观念比较的落后,没有与时俱进的内容,在创新这一部分没有突破;

2.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部分的老师还是把自己看做课堂的主体,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一味的概述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这一重要信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求知意识,不能一直在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3.学习空间封闭

多半的初中工作人员都只关注到学校里面的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没有和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结合到一起,这样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空间,极大的压抑了学生本身的成长。

(二)教学手段滞后

从前的教学手段都是将课堂的内容作为整节课要理顺的思路,没有额外的辅助方式,缺乏互动讨论的教学是不全面的,也不会是高效的,长时间这样进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意识以及合作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此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过程中,出于应试的考虑,多数老师只是着眼于教学大纲里面的既定内容,没有多做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理解知识也就只是为了考试,不够全面深刻。同时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关注考试的科目,所以对其他科目的时间进行缩短甚至停课,学生没有放松身心的音乐、也缺乏美术陶冶,综合能力明显不足。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理念积极化

如果想要在教学改革中有好的发展,一定要从观念上进行突破。首先一定是老师摆正自己在教学中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即学生才是教学中心,要时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实践能力;还有就是转换以概述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要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创新意识,积极的面对学习的过程。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以及浓郁的校园文化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旦老师与学生拥有了有益于综合教育的教学环境,初中的教学改革才能有发挥空间,有所成效。至于具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在教学硬件以及软实力都要进行投入,校容和校貌、教学设备、规章制度、校风建设、价值观等等,都要抓起来。

(三)教学模式突破

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单一为了应对考试,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初中是思维模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受益终身的教学培养。可以从两部分做突破,一是重视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随着时展,教学的资源不再是单一的课本、习题册,而是更多地依靠高科技、新型的媒体设备,一些课本里面的知识由于内容陈旧已经没有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适应学生的求知需要。而与之相关的很多内容通过网络平台都可以找到,教师可以多尝试一些视频资源也可以采用播放演讲等方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兴奋意识,愿意跟随教师的节奏,这样课堂氛围良好,效果自然也会满意。二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性、学习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课程的细化,不能单一教学模式,要划出层次:基础-延伸-自主探索,充分将教材中的内容吃透,最后能让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所领会到的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喂食”。[2]

(四)提升师资实力

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起着指引和组织的重要意义,教师教学理解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打造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保障教学改革的稳健落实。学校的教师如果有家庭困难的,学校一定要协助解决,譬如工资的调整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教师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心态下,才能全情投入。因为都是相互的,教师精神饱满学生自然也会被带动,同时要多制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进修学习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年轻的教师学习新的知识相对比较快,而且还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再讲解给学生,这样最新鲜的元素融合进课堂,一定会为教学增色许多。同时让一些年长的老教师学习新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手段,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让老教师能够适应现代课堂的需求也不至于被时代淘汰。除此之外还要对全校的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这样避免了一些教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心理。及时发现问题以此保证教学最优化。[3]

(五)健全教学评估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初中的教学改革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勇敢的突破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观,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要综合德智体美劳全面进行考量,要做到客观综合的评估。[4]

结语:

素质教育是在不断的探索、落实以及改革中前进的,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其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初中教育无论是对于基本的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时代所需,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何绍勇.打造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高端平台[J].教育科学论坛,2012(06).

[2]王旭彤.找寻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最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02).

第9篇:素质教育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改革下,小学语文课程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情趣、增加学生的感情体验,更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概述

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指在我国大的教育指导方针下,着重全面进行综合性地培养学生,使其能够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综合性人才,从学生素质教育做起,进而能够在全民族范围内提高整体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创新的教学观念

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思想和方式的影响,导致了现在教师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教学方式和模式较陈旧,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得不到有效应用和体现,仍旧是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学方式陈旧、匮乏,不能够吸引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最需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的中心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并且在现实中需要有效做到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尊重学生差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