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统筹规划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筹规划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筹规划研究

第1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土地规划;统筹关系;水资源规划;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科学合理

0 前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承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式是严峻的。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水资源规划,达到供需平衡,并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供水是势在必行之路。但是从水资源规划起点出发,必须兼顾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规划,虽然这三者在概念上不同,但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水资源论证是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规划的基础,同时又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规划为目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格局。

1 水资源规划中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统筹思路

在进行水资源利用规划的同时,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影响因素。水资源规划需要兼顾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因为水资源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水资源规划是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基础;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也要兼顾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为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服务,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是否合理取决于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要互补互利,坚持以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指导水资源规划,坚持以水资源规划为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基础。首先,规划协调性。在进行水资源规划的同时,不能片面强调水资源规划,也不能只着重于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二者之间不能彼此独立,在规划发展中必须注重二者的协调关系。其次,规划整体性。在规划过程中盲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做好整体规划,也要兼顾局部规划。最后,规划可行性。规划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规划的可行性,使规划制定的方案能够落实到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中去,为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2 水资源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统筹方法

由于以上规划由不同行政部门执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都存在一定差距,在现有体制中,各主管部门往往不能就各自规划进行相互借鉴和交流。对于这一现状,首先必须建立一种可行体制,对各部门规划进行结合,形成全方位、整体协调的规划体系。该规划体系能够基于整体利益,立足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广泛征求各利益主体意见后的综合协调;也能够加强规划实施效果,避免规划过程中,各放相互脱节,各自为战的现象。对于在规划中出现的交叉、矛盾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和调整,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实现提高规划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与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就是各方的供需矛盾。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看,城乡发展和土地规划必须服从水资源规划,结合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调控工程的分布,实现城乡发展中产业调整以及土地规划布局的合理控制。最后,正确处理水资源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即为了满足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水资源规划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制定;而在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水资源规划。

3 完善制度,统筹规划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水资源法,其内容包括: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域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治理与管理;水利工程的建设、保护盒管理、水事纠纷的处理;防汛抗洪等。相较之下,比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更有保障性。但在现有制度下,各主管行政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各行其是,行政指令措施无法有效统一,造成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所以,要统筹规划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基础。首先,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针对目前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实施制度,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确立相关法律地位;其次,打破行政主导地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为统筹战略打好基础。最后,建立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效应,这样才能切如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全面的、及时的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总而言之,水资源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规划之间关系密切,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论在发展思路还是发展途径上,都要进行有效改革,将几方之间的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兼顾全局,统筹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确保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2]鲁春阳.城市规划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04).

[3]陈银蓉,梅昀,汪如民,赵冬.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1).

[4]王素萍,杜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与协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2).

[5]曹荣林.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J].经济地理,2001(05).

[6]萧昌东.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若干思考[J].规划师,2000(03).

第2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重庆,都市区北部核心区,给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将重庆发展改革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赋予了重庆在全国及区域发展中诸多重要的只能与定位。2010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着眼于构建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将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作为两江新区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区必然也加重分担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职责,要求供水等基础设施着眼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以实现区域市政设施优化布局、共建共享、互利互惠为目标,提高供水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两江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区域概况

1.1区位现状

重庆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位于重庆两江新区范围内,所辖范围主要为江北区(部分)、北部新区、渝北区(部分)用地,主要包括两江新区除龙盛、蔡家、水土三个组团以外的全部建设用地(即观音桥组团、人和组团、空港组团、悦来组团、礼嘉组团、唐家沱组团局部6个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1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289万人。

两江新区内部山水纵横、南北切割,龙王洞山余脉、铁山坪、铜锣山和龙岗山等走廊将新区划分成若干南北向联系强、东西向联系弱、各具特色的带状槽谷。其中,观音桥、人和和唐家沱集中分布于高程大约在200~250米的中部槽谷内。该地区大部分为现状建成区,已经做过基础平场处理。悦来和礼嘉集中分布于高程大约在250~350米的西部带状槽谷内。该地区用地相对破碎,但水系资源丰富。空港北部分布在两个不同的槽谷中,海拔高程分布在400米左右。槽谷的用地条件相对平坦、完整,境内均有二级水系流经。

1.2供水设施现状

目前整个北部片区的饮水水源主要依靠嘉陵江、长江及部分现状水库取水。其中江北大部分地区、北部新区、两路部分地区水源取自嘉陵江,黑石子、寸滩、唐家沱等地区取自长江,两路老城部分地区取自新桥水库。

规划区内主要建有梁沱、两路、江北、长安茶园、东渝、悦来等城市水厂6个,实际供水能力75.86万立方米/日,给水服务人口约180万人;供水管网已覆盖主要建成区,另有渝北王家、木耳等地区有小规模乡镇水厂供水,2011年城区实际人均综合日用水量为421升/人・日。

现状公用水厂情况一览表

水厂

名称 位置 规划

规模

(万立方米/日) 水源 出厂

水质 11年高峰日供水量

(万立方米/日) 水厂占

地面积

(平方米) 供水

范围

梁沱 江北农场 36 嘉陵江 优 42.8 100000 江北区、渝北区、北部新区

江北 中建村 6.5 嘉陵江 优 6.11 9597 观音桥、董家溪、猫儿石、华新街、五里店、CBD和溉澜溪

茶园 钢锋后村 5.0 嘉陵江 优 3.39 5732.3

两路 互助村 7.0 新桥水库 优 8.06 12522 渝北城区

悦来 悦来 120 嘉陵江 优 11 600000 悦来、两路空港、礼嘉、黄茅坪

东渝 西南合成制药―黑石子 5.0 长江 优 4.5 18666.8 黑石子、白沙沱、唐家沱太平冲

合计 174.5 75.86

2规划目标、原则

2.1规划目标

按照城乡统筹的城市发展理念,构建两江水源、周边水库水源相互应急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2.2规划原则

1. 面向区域发展,统筹城乡供水设施

加强与已编各项专项规划的统筹协调,从有利于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的角度对供水设施进行空间布局、统一安排,用以指导两江新区核心地区建设发展对供水设施的配置要求。

2.技术经济合理,留有发展空间

在充分考虑和分析各种用地规划、自然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为理念,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力争做到既满足规划、规范及开发建设要求,技术上合理;又能节约投资,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考虑未来不可预见因素,还留有一定的接纳能力。

3.推行循环经济,节约土地资源

规划在满足城镇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行循环经济,鼓励节约用水,对于工业用水应逐步提高循环率,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基础上开展中水回用,供水设施布局要和城市发展相结合,节约用地。

4.安全可靠并重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供水安全,特别是水源水质要有长期的稳定的优良水质,同时城市的供水系统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5.分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

近期实施方案与总体规划相协调,按远景发展规模控制,留有适当余地。

3用水量预测

3.1用水量预测方法

1、单位分类用地用水量指标法

预测最高日需水量为152-284.5万立方米/日。(2011年总规用水量指标)

2、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预测最高日需水量为 144.5-217.1万立方米/日。(人均用水量500升/人•日)

3、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预测研究范围内最高日需水量为202.4-242.9万立方米/日。(45-120立方米/公顷)

4、水量增长趋势法

预测研究范围内最高日需水量为211万立方米/日。(6.0%增长率)

根据以上几种方法预测及互校,经综合分析,至规划期末,预测主城北部片区核心区最高日需水量为199~220万立方米/日。

3.2供水量平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主城北部片区核心区规划用水量预测为200-222万立方米/日,将总用水量预测以各水厂为单位进行水量分配预测,各水厂供水水量平衡结果如下:

北部片区核心区水厂规划水量平衡预测表

单位:(立方米/日)

水厂名称 用水量预测(低水平) 用水量预测(高水平) 备注

两路水厂 50000 70000 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

悦来水厂 1100000 1195000

梁沱水厂 360000 360000

江茶水厂 0 0

寸滩水厂 450000 555000

小计 1910000 2100000

东渝水厂 90000 100000 东渝自来水有限公司

合计 2050000 2270000

4规划内容

4.1水厂总体布局

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各组团的需用水量和水资源情况,按照国家节能降耗、提高水质及集约用地等要求,经综合平衡,将北部片区核心区城市水厂按远期、远景方案分阶段布局。考虑北部片区核心区现状供水设施状况,远期主要布置悦来、梁沱、两路、牛头岩、江北、江北茶园、寸滩、东渝等8座城市水厂,规划城市水厂按总供水能力达234万立方米/日控制。待规划远景,考虑整合城市水厂资源向集约化、大型化发展及高标准水质处理需求,将北部片区核心区逐步调整为以悦来、梁沱、寸滩为主供水厂,牛头岩、东渝为辅,两路应急,取消江茶水厂的供水格局,同时考虑城市发展的一些不确定性,规划城市水厂用地按总供水能力236万立方米/日控制。

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水厂规划一览表(远景)

序号 名称 位置 规模

(万立方米/日) 用地面积

(公顷) 主要服务范围 备注

1 悦来水厂 悦来 120 60 悦来、鹿山、北部新区、两路、农业园、机场、空港 保留总规规模

2 梁沱水厂 江北农场 36 13.4 江北上游地区、北部新区(局部) 保留总规规模

3 江北水厂 大兴村 0 1.2 ―― 逐步关闭

4 茶园水厂 长安 0 1.0 ―― 逐步关闭

5 东渝水厂 黑石子 10 5 黑石子、唐家沱沿江及铁山坪地带 保留总规规模

6 寸滩水厂 寸滩 60 14.6 五里店、江北城、寸滩、唐家沱、石坪 扩建

7 牛头岩水厂 木耳 (10) 4.0 木耳镇以北地区 保留总规规模

8 两路水厂 两路北 0 6 ―― 改为应急

合计 226 105.2

备注 牛头岩水厂供水区域不在规划方位内,水量不计入合计中。

4.2供水分区规划

根据北部片区核心区用水现状及自然地形高差,远期8座城市水厂供区规划如下:

表6 3 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水厂供区规划一览表(远期)

序号 水厂

名称 规划规模

(万立方米/日) 主要服务范围 供区服务面积

(平方公里)

1 悦 来 120 悦来、鹿山、北部新区、两路、农业园、木耳、空港保税区 234

2 梁 沱 36 江北上游、北部新区 60.7

3 江北+茶园 6+5 五里店、江北城 13.9

4 寸 滩 40 寸滩、唐家沱、石坪、江北城 68

5 两 路 7 两路老城区、空港工业园区 13.1

6 牛头岩 (10) 木耳镇以北地区(不在规划范围) ――

7 东渝 10 黑石子、唐家沱沿江、铁山坪 23

合计 224 412.7

表6 4 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水厂供区规划一览表(远景)

序号 水厂

名称 规划规模

(万立方米/日) 主要服务范围 供区服务面积

(平方公里)

1 悦 来 120 悦来、鹿山、北部新区、两路、农业园、木耳、空港保税区 247.1

2 梁 沱 36 江北区嘉陵江上游地区、北部新区 60.7

3 寸 滩 60 寸滩、唐家沱、石坪、江北城/五里店 81.9

4 牛头岩 (10) 木耳镇以北地区(不在规划范围) ――

5 东渝 10 黑石子、唐家沱沿江、铁山坪 23

合计 226 412.7

水厂规划供区分析图(远期)

水厂规划供区分析图(远景)

5结语

为了推动重庆市主城北部片区核心地区的建设,创造宜居、安全的人居环境,提高和加强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总体供水能力,开展编制了《重庆主城区北部片区核心区供水专项规划(2012-2020)》。规划制订了近期建设计划,并分近远期进行了投资估算;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着重于两江水源互调、供水体系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完善北部核心片区城市功能,促进该片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

第3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略性。战略性是指全局性和长期性,包括重大前沿技术领域、对多数行业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领域等。二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新技术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已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领域和重点方向,在推进和落实上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战略,切忌短期行为。应根据技术和市场成熟度,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和储备一批。在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前景明朗的领域,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技术路线尚未稳定,处于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领域,需鼓励创新创业企业,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产业化和市场需求前景的技术或者重点支持培育可商业化的技术,为发展未来的新兴产业做准备。

二是以掌握核心技术与培育市场为突破口。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研发投入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许多还是低端制造。因此,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工夫。

三是提高市场的可接受性。技术突破和工程化不等于发展产业。前者是解决技术可行性等问题,而发展产业则要求经济可行和被市场接受。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但应是阶段性的。要看到,仅靠政府补贴政策的行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唯有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提高竞争力,真正为市场所接受。

四是注意发展质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比较优势、技术和产业基础,选择与本地产业关联作用较大的新兴领域,集中力量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群,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真正带动区域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不确定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许多重点新兴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初期,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经验可循,我们不能再依靠模仿和跟踪发达国家的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一是技术发展路线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创新活跃,技术更新快。如,液晶显示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从5代线升到8.5代乃至更高,一项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二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小、商业模式不确定,还可能与现有的产品和技术竞争,市场成长慢。因此,初期大规模投资效益不一定好。三是产业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配套条件不成熟,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健全。政策、标准等制度变化,可能对产业发展形成不稳定因素。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重点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相结合。一方面,应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和完善与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战略规划,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政策,支持和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产业发展需要转方式调结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从全局人手,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有效监管,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具体到操作层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要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规划,配套发展。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加强相关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各环节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标准、制度和政策的统筹规划。如,发展风电与配套电源和电网建设统筹规划;发展电动汽车与充电系统、电池技术和汽车技术统筹规划;装备制造国产化要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标准、检测体系统筹规划等。

第二,要持续支持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和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建立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从需求出发倒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加大示范工程的投入。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联合体,建立国家支持和企业分担的投入模式,通过合理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

第三,建立以真实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机制。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建立全寿命期内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根据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确定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先顺序和优惠政策。

第四,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鼓励需求的政策,为新兴产业开拓市场创造良好条件。切实落实消费型增值税,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政策,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通过税收、金融等政策,鼓励采购首台套或首批次重大技术装备。

第五,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公平支持各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政府通过制定能耗、安全、环保等标准,建立市场准入门槛,由市场选择新兴产业的技术方向。其次,要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和税收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

第4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中等城市;规划布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尤其是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中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现状

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在建设中,要注意切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要注意认真进行现场勘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了解明确群众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情况和当前建设的满意度,围绕群众并以经济情况为基础的相应的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而当前我国在此问题上主要采用的是“一主两副一轴”的空间结构的布局,以城市的建筑中心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实现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优化,努力形成功能综合的公共服务设施结构。同时在中心广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文体服务中心、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公园、特色商业街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对于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整合方面,主要是以部分区域进行有机的整合,例如对于某一集中兴建的开发区进行单一模式的有效整合,但这种建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在布局和规划中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统一,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地针对某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集中的建设,其力度和规模之大让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从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来看,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和科学性,这是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筹规划

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往往定位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的发展,而对于全局缺乏统筹规划,在规划布局方面的统筹力度不够。在规划部门也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共设施配置指标上产生分歧时,没有明确的制度予以支撑,而规划部门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力度不大,造成区域分散、各为一体,从而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不能实现定点定向突破,不能有效发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聚焦效应,实现规划布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

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要切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认真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精细化水平,要细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将教育、体育、养老、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协调起来。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对公共设施规划布局中的质量和科学发展方面的定位和规范性建设上,不能有效实现对公共设施自身的内部功能结构、建筑质量和建筑风格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无法保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发展。尤其在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上没有有机的融合机制,不能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中的公平公正。

(三)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问题,由于中等城市发展速度较慢,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而政府工作纷繁复杂,要切实保障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的及时和有效地投入实非易事。尤其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要充分满足群众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的实际需求,但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体的布局上看,开发商的公共服务设施只是拘泥于开发区域的规划,而从城市整体的规划和人文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断层。从公共服务设施的长远发展来看,公共服务设施的所有权问题也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三、解决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问题的对策

切实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建设中的问题的,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统筹规划

要实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有效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调度能力,将公共服务资源规划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有机协调起来,平衡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科学规划布局,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度空间预留,给经济社会发展下的未来公共服务需求留足建设和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域特色和风俗民情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不居中,要注意明确考察当地群众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在规模结构上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超前性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管理工作的加强,要侧重于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水平。

(二)提升精细化水平

有效提升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精细化水平,要完善配置原则,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开放性特点,探索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建设融入人性化和科学化理念,认真考虑群众的工作、生活中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要以便利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要求,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精细化水平。

(三)创新融资和建设模式

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资金支持,要创新融资和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的融资渠道,引领各方面的公益资金或个人资金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扶持,通过进一步明确投资、建设和产权体系,实现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府和企业资金的有效整合,有效完善规范高效的公共设施融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和统筹规划。

总之,在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建设和发展中,政府日益重视社会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将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水平和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地域和群众的需求,逐步实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宋洁尘、刘洋.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2(01):82-84.

第5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勘查技术;探究方法

1地质勘查技术概论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是根据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国防建设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地质勘查目的的不同,分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地质勘查工作[1]。地质勘查技术的提升不仅是有关地质工作的基础与要求,它同样也是社会发展基础要求与根基。在遵从地质勘查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地质勘探方法进行勘探,发掘更加广阔的地质勘探技术空间。地质勘查是包含多方面并涉及多种行业的基础性技术,根据所涉及的不同领域或不同的目需求,勘查工作大致也可以分成矿产、水文以及工程等地质的勘查等,在多种领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其重要性强,涉及行业技术深、广,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在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探究。

2地质勘查技术的基本原则

当前在我国的国内地质勘查一般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地质勘查,一种是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的地质勘查。各种地质勘查的方式方法可能具有区别,但是无论运用何种勘查方法,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根据原则进行勘查,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工作。

2.1统筹规划原则

地质勘查工作属于重要的、大型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进行哪一种类的地质勘查工作都涉及到一个行业的发展与安危问题,都需要做好每一个项目活动的统筹管理,进行一系列的项目规划,环节设计工作,在统筹工作中完成对今后可能涉及环节的各种处理办法和应对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目标和实施过程规划并严格按照统筹结果进行实施。地质勘查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政策进行实施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地质勘查,二是统筹环境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三是统筹国内矿产地质勘查和对外开放,四是统筹各类规划区的地质工作[2]。根据统筹规划结果进行地质勘查,保证环节实施的合理合法。

2.2科技创新原则

遵循科技创新原则,提升地质勘查技术的现代化。更好的地质勘查技术能够确保勘查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地质勘查工作,节约成本,为行业提供更加安全的基础环境。在科技创新原则的前提下,培养更加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加大技术创新能力,拓展地质勘查人才培养范围,努力营造更加广阔的行业前景。

2.3合理分布原则

地质勘探技术一个重要的服务方向是矿业的发展问题,针对找矿问题的原则来说,我们要遵循合理分配原则。矿业的地质勘查也不能过于集中,需要奥率我国的地质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将找矿勘察地区布局的有关内容实行科学分配。

2.4领域拓展结合重点突出原则

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必然带领着行业地质问题的区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拓展地质勘查涉及的区域,拓展勘查的深度和广度。在拓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实际中也要配合实际,突出重点,发展集中于一定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3地质勘查技术的一般方法

地质勘探技术的使用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根据总体方法进行实行,原则作为框架,方法进行指导,才能有效并高效的开展地质勘查活动。地质勘查技术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地质方法,一种是数字法,两种方法之下可分为多种详细的实行方法,例如全球定位法、遥感地质法、地质填图法、重力勘测法、数学地质法、甚低频电磁法和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等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是属于数字法的范畴。下文将介绍其中几种重要的方法。

3.1遥感地质法

使用遥感地质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是自从遥感技术兴起后逐渐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遥感平台的传感器远距离的接收地面物质发射、反射、反映的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再由一系列分析装置对电磁波进行翻译、分析,从而达到对目标地区地质详细勘查的目的。由于遥感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能够高效快速的完成对大面积、困难地形等地质的勘查工作,所以遥感地质法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测方法,其优点不仅是能够完成一般方法不能完成的不易勘测地段的勘测,更能节省大量的实施成本预算。但使用遥感地质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前期技术等成本投入较大,不易操作等。遥感地质法总体成功率以及完成效果,过程等都比较具备优势,所以此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中,对地质勘查技术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也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的一种基本技术方法。此方法通过各种基础的测量方法对勘查地进行调查、测量等,从而制定有效、可用的具备完备条件的比例尺的地图,便于工作人员从早期到工作周期的后期进行调用,地图或地址资料长期保存,能够有效进行工作调用。这种基础性方法有利于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地质问题进行勘查工作,比例尺地图和地质图等的制作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变更,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其比较简单的操作方法便于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施,但效率和准确性都有待考量。

3.3重力勘测技术

重力勘测技术建立基础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基于重力原理,使用一定的专业设备对目标地域进行重力勘测,根据不同地段的重力异常或反射的不同数据得出一系列重力标准,只要不同的岩层或地质状况有所不同,则便能用这种方法进行勘查,测量出所测地质岩石的不同密度或不同的反映数据,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工作。重力勘测技术操作简单,能够让工作人员对目标地域的地段形成广泛的工作认知,对所测地区的隐藏地址情况进行掌握。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使工作人员对目标区域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在进行详细工作之前形成对区域的总体印象。缺点是无法得出更加详细的数据资料,不能进行持续的工作跟进。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查技术对于行业发展更为关键。地质勘查遵循统筹规划、科技创新等原则,通过遥感地质法、地质填图法等方法,能够加强地质勘查的准确性和深度广度。

作者:张润峰 单位: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一队

参考文献:

第6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河流;统筹管理;措施

水是循环的,从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城市里的水将是孤立的。只有从统筹治理、协调推进的角度出发,河流才会在健康与人水和谐中流动。城镇水系作为人工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关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如果只孤立地着眼于单个水问题的解决,有时只能使整体水环境陷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河流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与城镇的园林绿化紧密相联,才能真正形成城镇水系统的良性运转[1-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需求拓展,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治污,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引入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即从初期的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土墙逐步开始建设亲水平台,保持景观水位;之后开始从引入生态堤的理念,采用简单的护脚防冲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水系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规划、河道的保护、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涉水、临水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生产项目规划布局进行防洪评估、水资源论证和环保评估,减少对城市河流的人为干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对河流进行治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建设管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运用了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统筹规划”,政府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配置社会资源。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公平竞争招投标,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3]。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水在被开发之后可以成为商品,水的自然属性与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来优化河流治理的生产效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园林绿化、拆迁安置、土地开发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样不能失去政府的监管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对河流治理的监管职权,强制性地保护城市水系生态和防污治污设施用地。

2协调管理

对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关于治污“代价”的议论。因此,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仅是流经城市的部分,还应该将上游和下游作为治理重点,只有全流域的环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质保持健康。许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将目标确定为“一湾清水,两岸绿荫”,结果在“两岸绿荫”之间却是“一湾浑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过度砍伐森林、开荒种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洪涝灾害频发;随意筑坝、建库将河流分割成“连塘河”,改变了河水的时空分布,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渐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关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统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为彻底治理水污染,需要从江河源头抓起,全面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需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经济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流域内的区域协调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项很现实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是共同探讨流域治理的基础和约束遵守条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使用统一法规,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尴尬状态。在全流域内开展城市群流域环境质量联合监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环境监测联合体,实施流域各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利用,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对于流域新建工程项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联审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设的污染项目,上游部门将不得随意批准。流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制药、造纸、电镀等严重水污染项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涤用品生产项目,已建的限期转产或关闭;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魏萍,刘李刚.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万育生,张继群,姜广斌.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J].中国水利,2005(7):16-20.

第7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一、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过去三十多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带有增量的鲜明特征,往往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今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越来越小,第二次转型与改革更多涉及包括政府体制在内的存量制度变革,涉及全面的利益关系调整和利益博弈,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第一次转型与改革。

克服部门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在政府转型成为改革关键和重点的时候,由部门自行设计方案推进改革,难以保证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十二五”时期加快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改革的“重头戏”,将涉及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这些改革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超越部门利益的改革方案,真正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推进公益机构改革。

克服地方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未来5年,改革将更多地触及地方利益。比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央政府要控制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可能会使得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这些问题必然涉及中央地方财税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需要在中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解决。

克服行业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我们能够逐步看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为此国家出台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新36条。但其真正落实,涉及打破行政垄断,涉及包括铁路、航空、邮政、电信等多个行业的利益调整,涉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定背景下,更多的国有经济将从与民争利的领域退出,更多的国有经济将配置在公益性领域。只有在中央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下,才能切实推进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国企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

二、全面改革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是中央对新阶段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推进全面改革,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选择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和改革路径,形成改革的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战略目标相对明确,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人均国民收入翻番等。新阶段的改革不仅仅涉及经济体制、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的指标,还涉及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这些领域都需要有明确的体制目标和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确定改革的主攻方向。在新阶段的改革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都相当重要,但却不能等量齐观。新阶段的改革中,地方的探索仍相当重要,但在改革触及政府自身转型的情况下,更需要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把握全面改革的主要矛盾,可以带动全局,使改革全盘皆活。

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到底先从哪里破题?后续的改革如何跟进?现在来看,在整个改革设计上有一个抓住时机、确定优先顺序的问题;在各领域内部改革上,同样也有一个抓住时机、确定优先顺序的问题。

三、改革的重点突破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需要按照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要求,在重点领域中寻求突破。发展方式和重点领域的改革都带有结构性改革的鲜明特征,都需要把握改革的关联性和配套性增强的现实需求,进而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规划。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涵盖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整体性建构。这样的改革,单靠在地方层面的探索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建立就业优先的体制机制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就业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体制问题,既涉及产业结构中扶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也涉及所有制结构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样的改革决定了只进行某一个领域的改革很难奏效。

“让农民工成为历史”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推进2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未来5―10年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重大课题。农民工市民化涉及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

四、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时期既是改革的历史转折期,也是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进改革,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制定理性务实的改革路线图。

第8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无锡创新精神;五大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3-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无锡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个基本的战略部署,就是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

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潜力在农村。就区域来看,无锡农村包括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锡山、惠山、滨湖、新区等4个城郊区;有59个镇、1061个村;户籍人口16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万人。无锡农村地域总面积3007.6平方公里,占全市的62.8%;耕地面积228万亩。农村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是无锡全市的“大多数”。无锡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虽然仅有2.2%,但几乎承担了城市全部的生态环境、生活保障等功能,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农村既是今后无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所在,也是希望和潜力之所在。

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差距和难点也在农村。尽管近年来无锡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2004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已达到5021亿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超过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5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相比,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仍然在扩大。可以说,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演进,无锡农村与城市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距离在拉大。农业建设滞后、农村生产退后、农民生活落后,农村与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1.45,到2000年,这一比例扩大到1:1.65,2004年则达到1:1.88。这一核心指标,从一个侧面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农村与城市在发展上日益拉大的差距,生动地表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本和关键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离不开“三农”稳定发展这个重要基础,离不开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共进,必定应该是努力建设一个城乡利益关系和谐、发展布局和谐、生态环境和谐、制度体系和谐、文明素质和谐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实现“两个率先”的大目标,根本之策和关键之举是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的迅速发展,无锡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具备了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特别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农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完全有可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上先行一步,率先示范。从无锡来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以创新精神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第一,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建设。把规划编制作为实施统筹战略的龙头,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筹布局,扩散城市能量,集合农村资源。一是城乡结合统筹规划。打破“市、县级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科学编制并不断深化、完善体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一中心、二副中心、十二城镇组团”的“1212”三级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总分结合统筹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好城乡统筹的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三个集中”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区域范围,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三是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着手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第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发展的目标,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与生态湖滨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现代商贸中心、国内外旅游胜地・促进三个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一是努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农业发展融入到生态湖滨型城市建设之中,全面实施《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工作意见》,加快建设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唯琼四季阳光生态园等一批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加大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的工作力度,促进农业布局进一步调优、水平进一步提升、功能进一步显现。二是努力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工业企业“进区入园”,增强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三是努力构建三产发展新格局。加快重点镇片区商业中心和一般镇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构建城区、片区、社区城乡一体、功能错位的商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中心和长江港口物流园区,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大环太湖乡镇生态休闲游、阳山水蜜桃观光农业游、吴地民俗文化游和荡口水乡古镇风貌游等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介力度,开发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第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设。城乡政策的不平等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根本原因。要立足城乡统筹,结合地区实际,积极搭建城乡平等、和谐的政策平台和制度框架,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一要加大政策配套力度。要制定并不断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农村政策,破除传统思维定势,突破部门利益束缚,切实做好各项政策的配套细化工作,真正把上级的政策落实到位。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在积极做好对上争取支持的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政策,真正使政策向“三农”工作倾斜。三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激励农村基层和广大干群的创新创造,探索新

的建设机制和推进办法。要突出制定和深化完善有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股份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增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

第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富民体系建设。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继续做好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同时,以贯彻实施“富民工程”为主线,在完善保障、实施帮扶、创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增长。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在低保、医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以土地换社保逐步到位、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加快推进的基础上,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大力推进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纯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一方面,继续组织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强力度的帮扶,加快贫困村脱贫转化。到今年底,全市103个经济薄弱村累计脱贫转化比例将超过50%,明年将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低收入农户,组织实施“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努力使农村低收入户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三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推进“三大合作”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增收活力,创新增收机制。今年基本完成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村的改革任务,累计完成改革村增加到230个左右。明年力争使村级可支配收入超150万元的村全部改革到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加快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今年底,每个乡镇建成市级“四有”示范组织2个,全市将建成100个以上。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预计今年使全市农民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并取得收益的比例达到30%。

第9篇:统筹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 师资队伍 人才统筹规划 人才有效使用 教师培训体系

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和国际关注的热点,工程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体现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符合全球化需要的工程师有54万,中国只有16万,然而2009年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的工程师就有210万,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师连总数的1/10都不到。由此可见,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工程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一、我国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由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与之相关的方面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其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我国各高校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高薪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高额的科研经费和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招揽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但这种“外引内培”的理念依然无法解决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师资队伍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对人才引进工作的统筹规划,过于重视引进人才,缺少人力成本分析及人才的有效使用。当前各高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及在高校间的竞争优势,提供各种优厚条件招揽高层次人才。这些政策措施在体现高校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和肯定人才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误区,即引进能力越强、知名度越大、层次越高的人才,越能提高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各高校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往往缺少人力成本投资风险的预先分析及对引进人才进行有效使用的后续安排,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2.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具体说来,即缺乏规模性、系统性、持续性。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师资培训的特点表现为:规模的零散性、培训内容的随意性、培训时间的不连续性[1]。首先,由于大多数高校存在缺编状况,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而对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各院校每年仅有少数教师通过筛选去国内外知名大学或大型企业进行访问或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提高。其次,虽然许多高校明确规定把企业实践经验作为工科教师的一项考核内容,但对企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培训形式比较散乱。再次,学校往往比较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但缺少后续的、长远的及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因而对教师的培训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的构建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需要在“外引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引进人才的统筹规划和有效使用,构建具有规模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教师培训体系。

1.鉴于高层次人才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带动学科发展和扩大学校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已成为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人才引进并非只是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才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发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因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要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规划,对人才的引进要预先做好统筹规划。在充分分析现有师资队伍数量、结构、素质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于学校建设和专业发展所需人才有比较准确和清晰的定位,并以此引进和招聘所需人才,可以在人才引进的工作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打破依靠筛选简历和他人介绍等被动引进人才的局面。

其次,依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引进人才,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使引进的人才得到有效使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有效使用人才,减少人才流失的关键在于使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使人才的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展现。如果引进人才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则会大大降低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尤其是重要岗位出现的人职不匹配现象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发展规划;如果引进人才能力远远超出岗位需求,则容易使人才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心里落差较大,造成人才的流失率较高[2]。根据对北京市高校近5年引进人才的一项调查研究[3],由于人才引进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未处理妥当,有接近一半的人萌生过辞职念头或已离职,因而引进人才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价值的有效利用。

2.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体现在培训机制的规模性、系统性和持续性三方面。由于高校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而难以在一段时间内专门深入到企业从事生产实践和积累项目经验,并且师资队伍中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也极不均衡。如何保证在完成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让大多数教师获得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机会呢?各院校需要把教师的企业基层实践经验作为师资培训的一项制度性内容。学校根据每年制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留出一定百分比的名额,提供教师进入公司或企业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的带薪实践假期,因而每年都有部分教师进入企业了解本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学校规定教师职称的晋升必须有半年的企业实践经历,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实践培训的执行力。

师资培训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上。具体说来,就是挖掘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不同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制订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方案。“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以后,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均衡,然而长于教学、精于科研、强于实践的教师也应鼓励其优势和特点的发挥,将其培养为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做到突出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偏重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往往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相反,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却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因而需要制订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培训方案。针对偏重理论和科研的教师,主要通过增加教师基层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加强与对口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的机会;二是教师在企业中从事的项目开发或者技术应用内容必须要有详细的流程和成果报告,避免基层实践流于形式。

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社会知识与技术更新的加快也对教师“终身制学习”提出了要求,使师资队伍的持续性建设成为必然。有关研究表明,工科院校教师的知识和技术在毕业后几年内将需要更新,是行业中最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师资培训获得“继续教育”的职业[4]。各院校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和积累教学经验,会举办讲座、教学竞赛、培训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但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往往缺少对教师培训的长远规划。

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师实践培训体系[5],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依次提高:第一阶段通过指导与实践双管齐下的培训方式,使青年教师在企业实践培训中作为助手,为经验丰富的教师分担部分项目工程与技术开发,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带动下,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第二阶段是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与飞跃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在与企业协商好专利权归属与利益分配的前提下,通过参与企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第三阶段是形成师资队伍的团体凝聚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与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实现教师质量工程建设质的飞跃的关键与核心。无论是建设精品课程教师团队还是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都需要建立以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具有团体文化内涵,相互协作又富有凝聚力的师资队伍。

三、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工程人才的培养、教材的建设、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需要针对现有“外引内培”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统筹规划和系统培训,建设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师资队伍,以保障工程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基于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我国“双师型”教师系统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0):20-22.

[2]李福华.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93-97.

[3]李晓婷.高校人才使用现状与思考——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的调查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26-31.

[4]张玲,杜青.师资队伍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