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素质教育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目的

第1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提升。把音乐教育运用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还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加,人们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对培养学生情意素质、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起着促进的作用,音乐是一种十分具备感染力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视觉的感受就可以进行审美的观察,并逐渐产生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因此,把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为社会培养具备高尚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交响乐的时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可以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就音乐形象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构想和新的灵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方向,打破了过去局限性的定式思维状况,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还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例如在舞蹈编排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编排舞蹈,学生在编排舞蹈的时候,不断的从中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荣誉感。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应变能力变得极其重要,而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它教会大学生沟通的技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大学生参加各种音乐类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自主编排舞蹈参加演出等,而在舞蹈的编排中,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音乐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以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音乐社团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加有利于他们在踏入社会以后,接触到不同的人,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三)音乐教育可以对情意素质的培养

音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不管是欢快的音乐,还是压抑低沉的音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与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韵律产生相应的共鸣,从而有效的激发人们的情意素质,使人们的灵魂得到相应的升华。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运用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想要看学生在校园里面的学习以及踏入社会以后的工作是否成功,极大程度都是取决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音乐选修课,让学生的音乐的熏陶下,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情意素质,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了校园文化。

(四)音乐教育可以与“动”相结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很多内容都会和身体运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歌唱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把气息和全身各部分的器官配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调动内心真实的感受,用心去歌唱。例如,在演奏乐器的时候,不光需要学生两个手运用,还要配合全身的运用,在敲击乐器时配合自身的气息和体态来表达。由此可见,音乐对锻炼学生全身的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应多开展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运用,使学生的身体及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

(五)提高心理素质,冶炼情操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其主要目的不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儿童音乐素质,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学生心理承受水平,塑造乐观向上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适当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发挥个人优势和发展自身个性,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例如在演奏竖笛曲子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应变自如,能够熟练而有感情地表现乐曲,这时老师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个“优”。可是有的学生对谱子不熟,觉得一个音一个音连起来都很困难,这时老师一定要耐心听下去,不要表现出不耐烦。评分的时候手要松一点,尽量使学生满意,以免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另外,对于那些学习很努力,但效果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更要把手放宽,让学生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将来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应注重乐观教育,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岳雷. 谈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8) .

[2] 宋艳琼. 浅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0,(08) .

第2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一、处理好三类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教养目标、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教师在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处理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三类目标的关系时,应遵循“将智能发展目标放在首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养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目标”的原则。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指出:“在列举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把学生的发展(思维的、智力活动的)放在首位。”“一定的发展只能是特别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的结果,所以我们把用‘数学思维’这个名称统一起来的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特殊的首要目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认识、会做事、会做人”的合格公民。这无疑也要求我们将发展目标放诸首位。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编排的。这些知识是小学生将来作为劳动者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应以教养目标为主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

教学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目标是指《大纲》明确提出来了的教学要求。一般地说,教养性目标是显性的。隐性目标是指那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认真思考才能确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讲,智能发展目标和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目标是隐性的。处理好这两种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领会《大纲》精神,制订好显性目标;二是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的设计,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施教的三类素质教学目标就会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明确指挥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有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奇妙的幻方》(活动课)的教学的——

(1)老师讲解洛书神话,并给出彩图(图1)。

(2)学生就图1进行观察、发现,揭示出图2。

(3)学生观察图2,说出自己所发现的秘密,老师有选择地板书:

①这个图中有9个方格,每个小格中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分别是1、2、3、4、5、6、7、8、9;

附图{图}

②每行、每列、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

③5在正中央;

④每行、每列、对角线上,5两端的两个数之和都是10,……

(4)老师揭示课题,给出幻方、中心数等名称,并加以说明。

(5)老师拿走九宫格中的数,学生拿出学具尝试编幻方。老师巡视指导,并让5个学生将自己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6)学生评价结果,说说自己的编排方法。师生共同总结编排规律:先定中心数再配对最后定位。

(7)学生练习:①用2、3、4、5、6、7、8、9、10编幻方;②编一幻方和是27的幻方。

从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明确了三类目标,并很好地处理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认识幻方的特征,探求幻方的编排方法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教师对洛书神话的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表扬、激励性语言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在不断地发展、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感受到了洛书、幻方的奇妙美。

二、体现全面性、针对性、过程性和明确性

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使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根据第二要义,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智能发展目标和非智力因素目标;再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连续性和整体性,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还应有学期(年)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因此,全面性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发展和时间的积累两个维度去构建。(教学目标的二维平面结构如图3所示。)

附图{图}

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增强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一般来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具有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而智能发展目标和非智力因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在其最近发展区内确立教学目标。

过程性则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意结合教学过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路标”,它表现为具体的、特殊的、部分的价值。而教学目的是《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具有方向性,表现为终极的、普遍的、整体的价值。教学目的只有转化为具体的“路标”才能有效实施,否则很有可能变成空洞的口号。“路”是什么?“路”就是过程!一方面,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作为“路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结合教学过程,尤其是隐性目标的显性化更是如此。以上两方面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初步安排——教学目标——较完善的教学过程。

明确性一是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含义要明确。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才能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二是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外显,尽量使用操作性强、意思明确的语句,水平词的使用要准确,便于测控。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制定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认识。下面是有关“平均数问题”的教学目标设计,供读者对照参考。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能说明平均数就是把几个大小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方式变成大小相同的数后所得到的数;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求平均数就是“把几个大小不同的数合并成一个数再平分”的过程;能根据加法和除法的意义推出求平均数的公式;能根据有关数据直接运用公式求平均数;部分学生还能运用公式解思考题。

(2)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怎样将4个杯子里的水变得一样高”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和勇于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3)通过让学生说明平均数概念,总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和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3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结合;分析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有力途径,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助益作用,是一个学生基本素质中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优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是培养一个学生成才的必备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之一,那么我们将音乐教育有机的融合进素质教育的范畴,将二者结合,其发货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是不可替代的。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于当前的人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多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以说素质教育深入民心,那么我们怎样来解读素质教育呢?总的来说,素质是指人们与生俱来和后天经过社会培养的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结合体。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劳动素质、智能素质已经心里素质等等。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进行的二次本质加工,是一种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行为。是一种人们利用自身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年轻一代的身心教育和社会实践方式的传承和引导。目的是打开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注重加强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的作用与影响

(一)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育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影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情操。音乐艺术引起具有强烈感染力,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好的音乐缓缓的传进学生的内心,唤起美好的感觉,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教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操是十分关键的。

(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以个学生在多方面学科的整体能力以及将这些知识运用程度能力的表现,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在专业课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教育,使同学们在专业可以外的感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这其中,音乐艺术富有情趣,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极强,比如民俗、历史、文学、地理等等,都涵盖在音乐的歌词与旋律中,通过音乐的表达传递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们更加看重数、理、化等学科的分数,实际上这些科目的更需要阴雨而教育来辅助学习,以达到文化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身养性,在聆听音乐和分析音乐的时候,让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好的音乐与有意义的歌词,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开阔视野,让学生在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中得到喘息和放松;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气质得到显著提高,事实表明,人的气质是可塑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接触人群以及学习对象对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有不通程度的影响,音乐教育尤其个体差异,所以理解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魅力之所在,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与身心健康。而且有意与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效,但也遭遇着一些现实困境。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教育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趋于和谐,学生逐渐走出了被动接受者的局面,继而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然而,在面对这样一群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时,教师应当如何设定教学方针,以便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这是广大音乐教学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如若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音乐教学工作必然会陷入一种迷茫的境地。

为了破除音乐教学工作中的混沌处境,我们必须要正视困境、追根溯源,找寻到真正的“症结”,继而进行对症下药。在确定教学方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个理念,看似有一定的矛盾性,但实际上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共融的。无论是“个性化发展”还是“因材施教”,都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扬。正是由于学生已经站在教学活动中最为显著的位置,教师才会有的放矢地规划教学设计,致力于让学生的潜能和兴趣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此,本文以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为视点,试图探究“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发展基础教育,学校要从陈旧的应试教育改变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正确方向上来,这一战略的出台,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新时代人才都具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素质教育,都看到了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将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来作用与整体学生的教学当中,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演奏和音乐知识的死记硬背,刻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是肤浅的,我们要积极让学生参与实践,大力度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下将使学生在学习上劳逸结合,生活上轻松愉快,多学生素质的提高必定是事半功倍。

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还有很多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音乐教育的实际,大胆的创新,勇于抛弃陈旧的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积极的将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将其产生的效果及时的巩固与记录,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价值观为本质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第一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目标 体育教师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24-0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目前体育教育的主要旋律,重视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指出课程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正确深入地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这一新历史时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而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调枯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没有兴趣与激情。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带来的种种挑战。

一、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理解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推行,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方式诞生了,它将引起学校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对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功能转变

《纲要》首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改变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做人、学会如何生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了过去的注重专业教育,偏重自然科学知识与运动技能,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单一的课程结构①。新的体育课程更加重视人文性的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育教育不再是单方面重视实现“生物体育观”价值,更多的重视学生主体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因此,强调“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②。

(三)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使得课程内容新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新知识、新概念带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便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不再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教学的系统性,改变了过去课程内容的“繁、偏、难、旧”和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新课改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运用到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纲要》中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此外,还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完全改变了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式的学习现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上体育课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锻炼,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相关问题。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体育课程标准过分地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新课改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体能、技能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人性化,对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课改条件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更新、角色转变

随着200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试行,体育课程的隐越来越显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等③。这些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与课改不相符的旧观念。体育教师职业是教育舞台的重要角色。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体育教师担当多种角色④。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书的“教书匠”,他们是实施大纲的执行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以及课堂的仲裁者,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需要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变。体育教师不再是执行大纲的“教书匠”,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新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也只管照着教材去教,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角色,还要具有新的教学行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式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由于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新颖而又简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能力要提高

长期以来大多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陈旧,一直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了⑤。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应扩展教育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两种途径获得新知识,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和展开研究。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质疑、批判、创新的过程,教育科研是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⑥。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科研工作能力,将工作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从而真正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

(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⑦。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助于形成合作、帮助和学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行为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到挚爱和尊重学生,同时还要真诚地对待体育教学,以及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②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③周晓军.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80-83.

④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106-108.

⑤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09-1410.

⑥吴超,潘丽英.从教师看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75-77.

第5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或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较为可行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项目化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逐渐由起步走向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得素质教育校本化应运而生。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展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的问题,而有些学校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又不够紧密,这两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就是忽视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

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也能够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所谓校本课程项目化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该项目(课题)不仅涉及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同时还要求参与项目的所有学生共同协作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一、提出校本课程项目化的思考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们提出这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首先是基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样的认识引导着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我们发现个体不论是在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都是通过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一个接一个不同的项目或任务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在这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个体会用到不同的技能、知识以及经验。既然每个人今后的生活模式都基本如此,为什么不在个体接受学校教育时就为他们做好这样的准备呢?于是我们提出了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化的建议。

(二)对现存的校本课程模式的改进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学校在校本化的研究及开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了各自较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但是,现有的校本课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知识,轻“实践”

目前,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停留在“学科拓展”这样的思维模式上。于是,相应的校本课程往往采用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相关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教学模式进行。当然,这类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也会有实践环节,但我们所说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自主地运用知识、经验,协同合作完整地完成较复杂项目的能力,这是为学生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打基础的能力。因此,重知识、轻“实践”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

2、实践与知识结合不够紧密

也有不少学校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开发了一些专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生产生活技能的校本课程,不少学校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非常巧妙的设计。然而,这类校本课程的设计依然存在着与知识学习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进行这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与多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包括物理、化学以及语文、数学等,那么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会更为扎实,理论基础会更强,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3、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

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绝大多数校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沿袭学科教学的基本方式,更多时候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指导,学生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打基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设计一些“用”的课程,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灵活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增加一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项目式课程,从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项目化校本课程需要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的实施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因此需要在课程开发的每一步做好各种准备。

(一)提升参与者对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形式上讲属于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1],但是在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却离不开已有课程的支撑,这是项目化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开发以前,需要所有参与者充分认识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编写特点、实施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了解开设项目化校本课程的意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将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知识的合理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课程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校管理者要在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协调好参与者各项职责、程序的衔接。同时,学校应该注意课程开设的延续性,不能因为牵头组织者职务变化或工作调动而终止。而课程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程的开发需要征集众多项目,仅仅依靠几位课程开发者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形成课程的“项目库”。而根据项目编写的教材或课程指引则需要协调各科的老师共同参与,最后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们进行磨合……

总之,所有参与到项目化校本课程中来的人都要认识到合作的意义,都要重视与他人的沟通,才能使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并真正成为架设在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注重项目选择的多元化与实用性

开发项目化校本课程首要的问题是要有丰富的项目和课题以供教材编写,那么在选择项目之前我们不能无的放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开展课程编写的讨论或相应的问卷调查使学生将自己的期望、需求、兴趣充分表达出来。同时,由于学生的提议存在着盲目性与随意性,我们还需要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多层面、多视角的调查最终形成课程的“项目库”。

当然,课程中项目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于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学生群体的,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前就需要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以便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当的项目。另外,有些项目对工具、场地等的要求较高,也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酌情考虑替换方案。

(三)结合学科知识编写项目实施计划

这个部分是课程开发最核心的部分,“项目库”建立后需要对每个项目所蕴涵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且提炼出适合学生理解的部分,最终根据项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类型对“项目库”项目进行分类。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配合完成。

对于“项目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知识点分析,这个步骤应由不同学科老师进行集中讨论来确定。以“去郊游”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拟订“郊游计划书”,撰写“郊游笔记”等就涉及到语文知识尤其是写作的运用;郊游之前的费用筹措、经费分配等就会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活动的具体人员职责的分派等则涉及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组织合作能力的锻炼;倘若学生们想制作与郊游相关的视频、图片集等等,也许还会涉及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讨论可以发挥各科老师的特长,将项目中蕴涵的知识、技能充分地挖掘出来。

但是,仅仅把知识点罗列出来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同样的在“去郊游”项目里,低年级学生可能就偏重于写作、数学统计等方面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能就要对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训练。那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的知识点训练细分,从而确定同一项目在学生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使同一项目的学习循序渐进的进行,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更熟练。

通过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项目实施的步骤将每个项目的详细实施计划包括每个步骤涉及的知识点、训练科目等编辑成文,成为不同年级使用的校本课程参考材料。

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项目化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既涉及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涉及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就需要采用分组实施、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实现课程目标。

(一)分组实施

分组实施是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即在项目进行的整个环节学生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由于课程中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参与者共同协作完成,因此需要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和配合,通过磨合形成默契。同样以“去郊游”项目为例,由于整个过程包括策划、筹资、分工安排、活动组织、事后总结等等都非常烦琐,需要一位领导者来进行统筹,这就要小组成员共同协商选择组织的领导者,然后再由领导者来安排各项事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争吵、猜疑,也会有无奈、妥协,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多学科教师参与

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学科教师的参与是项目达到较优效果的重要支持。由于每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分解出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同时也会拟订不同年级的重点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亟需各科教师共同配合。当然,由于相同项目在不同年级所侧重的知识点不同,那么各科教师在配合过程中,不同年级的项目实施就由该侧重学科的教师牵头组织。

通过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课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同时能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学科协作也会促进教师的交流,增强学科互动,有助于扩大教师们的知识面,打破过去“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分界。

(三)实施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之初就需要各方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充分互动从而确定适合各年级使用的项目,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师生的有效互动来实现课程目标。那么在项目进行中师生如何互动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抛出课题引导学生们思考、互动。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逐渐地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出来,使他们对整个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教师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团体在实施项目中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及时地跟进,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技能等反思,并总结经验。

四、项目化校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的促进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论是项目的选择还是项目对应的知识点的分析,包括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团队分工合作,都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项目化校本课程中,学生是整个项目的运作者,他们主导着项目实施的方向和效果。当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尊重,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课本上查找相关知识,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来解决项目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项目化校本课程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更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独木难成林”,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金字塔尖的精英,我们更要培养的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人才。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强调以学生团队的形式来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并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

从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由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页.

参考文献:

[1]方建文,丁祖治,武宝瑞主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版.

[2] 叶澜,李家成,杨小微: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人民教育2005年第21期.

[3]李志宏主编:体验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6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牧式教育;品质追求;教育主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号】1005-6009(2017)18-0054-02

【作者简介】陆启威,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教科员,高级教师。

牧式教育是扎根于基础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在长期教改实验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积极的教育生态和教学行为。牧式教育最初由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孙永明校长提出,并在无锡市教科院专家组的充分论证和智力支持下试点推行。目前,牧式教育正处于深入的实施和探索阶段,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样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牧式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独特优势。

一、什么叫牧式教育?

牧式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这种教育思想的特质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教育考量和价值追求?这是接触和研究牧式教育时必须先弄清楚的问题,也是考量牧式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其实,认识和理解牧式教育并不难,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这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完全得益于牧场上放牧场景的启示和思考,也就是说,牧式教育是从牧民的放牧活动中汲取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将这些经验和做法结合教育学进行了审视和思考,最终形成了可用于教育教学上的思想观念,并运用这一理念进行创新实践。从这一点上看,牧式教育似乎与新课改理念及主体性教学并无二致。但是,牧式教育推行开放性学习是基于一定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牧”。“牧”就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组织系统,学生在这个组织系统内进行有规则的学习和生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牧式教育的品质诉求。在尊重个体需求、突出个性发展的同时,牧式教育更注重生命集体或共同体建设,它坚持集体智育背景下的个体发展原则,特别关注集体智育文化的打造,主张个体生命在集体智育下发展,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场域,力求为每一位学生培植一块蓬勃发展的教育生态。

二、牧式教育的逻辑原点在哪里?

牧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和价值,必须要找到它的发展原点,也就是牧式教育提出的最初动因。首先,牧式教育的提出得益于牧场上“放养”的启发。草原上的“放牧”是一种放养,它与圈养是根本对立的。放养给每一头牲口充分自由的时空,让每一头牲口都能够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自行活动、自我选择、自取所需。这给牧式教育的启示是,教学上教师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里永葆学习的本色和积极探究的欲望。其次,牧式教育学习和借鉴了“牧场”上的“场域规则”,即牧式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这种生态的重要保证就是“规则”。放养不是牧民信马由缰撒手不管,更不是一味地由着牲口的性子来,否则牧场就会变得混乱无序。牧场是一个有规则的生态场,只有每一头牲口都遵守牧场的规则,牧场才可能是和谐的、可再生的。同样,牧式教育需要建立自己的规则系统,并用规则系统构建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在牧式教育的共同体中,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遵守集体规则,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是集体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牧式教育汲取了牧民们放牧过程中的“全纳教育”思想。牧民们放牧牲口,他们讲究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不会让任何一头牲口掉队,而且每一头牲口都会生长得身形矫健、体格强壮。牧式教育也应坚持全面育人的观念,努力探索和寻求“全纳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办法,悉心关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力争把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三、牧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建构主义理论。牧式教育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个性化生长。它推行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建构,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自我尝试和探究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在实践操作上,牧式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性研究和开放式学习,教师只需提供学习场所和必要的学习资源,一切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都由学生自行决定和处理。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结合现有学习情景,依靠自身的经验与环境对话,并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

2.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质,都有走向幸福的可能。它致力于研究和发现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力争以各种积极的干预手段去唤醒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积极品质,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积极的心理活动进行学习和各种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与此相应的是,牧式教育首先从理论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都有积极向上的主观要求和心理需求,也都有与人为善、追求美好的品质,都有独立自主和与人交往的愿望,都有自我改进和渴望集体生活的诉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永葆美好的期待,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干预下求真向善、突破自我、主动发展,这是牧式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四、牧式教育有哪些基本主张?

1.给学习的基本条件,不给直接的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和探究,需要一定的资源和条件,但高明的教师不是把这些学习资源和条件直接摊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淘取”和选择。教师最多提供一些获取资源的途径和办法,绝不会让学生信手拈来。因为,资源的获取有时比应用资源更困难,也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给探究的不同视角,不给具体的解题思路。学生解决某个问题时难免会有困顿和疑惑,这时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给予的最好帮助是点拨,而非求解;是方向,而非思路。也就是说,教师给予的只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把学生从“死角”里拉出来,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至于究竟怎么解决问题,具体的探究过程和解题思路都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7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大学语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

与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公共课同样是为了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课时、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师经常苦恼于课程内容难以完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不够系统,教学吃力不讨好。如何掌握“理论够用为度”,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公共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选择合适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公共课改革是目前需要进行探讨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以高职旅游管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为例,探索高职公共课程教学如何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通过改革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培养陕西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宗旨。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提升人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理所应当地承担起这些使命和义务,而且不应该停留在一般公共课的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上。大学语文教学还更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母语水平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

现阶段,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以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地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二是探讨如何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三是作为语文课,如何加强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口头和书面写作能力的训练,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途径是大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服务地域的产业、行业、企业及文化结合起来,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探讨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抛砖引玉,为其他专业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打下基础,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使大语的教学不再游离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之外。在学生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发挥公共课特点,探索如何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素质优良,技能精湛,个性成长,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作为本文探讨实践的专业之一的旅游管理,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企业服务和经营管理一线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能从事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产品营销、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和设计规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要能适应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为区域旅游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生除必须具备从事旅游行业企业工作必须具备的旅游知识、素质、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具备较深厚该地域的文学、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口头、书面表达等能力。

陕西旅游的特色就是以周秦汉唐为主的历史古迹游,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来看,不管是导游还是景点讲解员培养方向,一名优秀的导游,绝不是把讲解词照搬给游客,而是要对景点的历史、地貌、风土人情有足够的了解和热爱,用准确生动,绘声绘色幽默诙谐的语言,甚至连带表情动作,带领游客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体验历史风云,感受时代风貌,才能吸引游客,才能真正让游客感受到景点的魅力,让游客有所收获。所以学生必须熟悉陕西地方历史文化古迹,不但知道现状,还应了解熟悉其渊源来历,能够引经据典地给游客讲解清楚其历史脉络,同时浓郁的地域人文风俗也是旅游的一大特色,学生也应该具备陕西地方民俗知识。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改革

1.大学语文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传统的观念认为:它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课程,以语言文学为核心,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其作用表现在,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知耻与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育开拓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传授。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发展,理解汉语言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方针和任务;了解中国文学数千年来的基本发展线索,掌握各时期、各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认识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优秀传统;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对作品的审美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类比、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触发创造性思维。

精神提升。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及其体现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优美而丰富的人性,培养爱心,追求真善美,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全面提升人文精神。

2.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改革

现行绝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厚重,篇目量大,内容繁复,追求经典。教学内容上指向性不明确,势必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高职大学语文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双重效果,这就必须在教材及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那么如何改革?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首先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订适应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二是编写适合该专业的自编教材和阅读材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编写针对这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自编教材和阅读材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要特色鲜明地体现大学语文对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素之一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该专业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的学习所要达到的与旅游相关的文学、历史、民俗、艺术等知识积累,提高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语言能力等。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编选、选择与陕西地方历史文化有关以及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意义的作品篇目,同时也要建议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教材和阅读材料的编写也是如此,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专业特色。与此相应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规划设计好教学内容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现阶段,整个社会趋向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对文学、艺术、哲学等人类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威胁和冲击。市场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大众消费文化、文化工业化、艺术商品化、泛审美化、文学边缘化等众多时尚、高频的词汇都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可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潮流影响到高等院校,其直接后果便是导致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已经很少见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学子们对艺术、思想和学术的浓厚兴趣,学生普遍对教师煞费苦心的学术讲座漠然待之,而对诸如明星的到访等各种世俗的价值趋向却是趋之若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作为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正日益受到冷落。在校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许多学生只是靠背笔记以应付考试,而不通过阅读来体味汉语言文学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意蕴,这样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应有的创造能力,又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了。在一个日趋物质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其语文诉求的弱化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如何起到增长学生人文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且不仅停留在多媒体运用等一些手段的改革上。

制订适应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适合该专业的自编教材和阅读材料,选择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并不是就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研读品味与本地域有关的而且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旅游管理专业,以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为载体,深入挖掘其中与陕西地域历史文化有关的作品,特别是在周秦汉唐作品研读和赏析中整理有关陕西历史文化的题材,甚至是点滴素材,关注其中的秦人秦事,感受那个时代的秦风秦韵,引导学生探讨陕西历史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演变的渊源和细节。在教学方法上,不一味停留在课堂上的作品讲解分析,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配合着进行陕西地区历史古迹考察,带领学生进行《诗经》、《史记》、唐诗等经典作品所涉及的陕西民风民俗以及各时代诗人作家在陕逸闻轶事以及长安古乐,渭南老腔,秦腔、皮影等地方戏曲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同时,说话、演讲、写作等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编、排、演等技能也得到了的锻练。又如,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可打破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单一模式,将艺术、文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作品的学习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参考文献:

[1]王二元:《大学语文修订版前言》。

[2]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第8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 智育思想 建构主义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一生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并提出了诸如“和谐教育”、“教师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诸多教育理论。在苏霍姆林斯基庞大的教育理论系统中,关于智力――思维发展的教育思想占据了核心地位[1]。与传统的智力教育理论不同,苏霍姆林斯基由于受到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其智育思想也表现出了某种建构特征。

一、建构主义智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传统智力教育深受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来探究心理活动规律,在他们看来,知识是对现实的一种客观反应,是封闭的、稳定的、可以从外部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学习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在传统的智力教育中,由于忽视主体的经验性和主体性,忽略学生内部智力发展水平和思维抽象,学生成为了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的客体,知识并未被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智力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提升。通过对传统智力教育理论的批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作为认知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则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认为:“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也不是在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知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紧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较复杂的结构。”[2]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被重构,学习就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概念或问题。建构主义另一理论派别――社会建构论的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他十分注重语言的意义,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在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3]。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尽管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在根本的观念上仍是一致的,都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先前的知识带进新情景中,如果有价值,就顺应那些知识结构。建构主义的这些主张也体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思想中。

二、苏霍姆林斯基智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建构特征

1.直观性与思维发展

认知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把个体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直至最后一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才脱离对具体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这充分说明了直观性也就是被儿童所感知观察到的事物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皮亚杰曾说过,“人类智力是一系列充满活力的认知结构,它帮助我们理解观察到的事物,而我们理解观察到的事物,反过来又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3]通过作用于具体事物,主体形成关于他的经验并形成“暂时的概念”。在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和事物时,我们要么把它纳入到原有的概念中去,要么形成一套新的概念使原有概念与之适应。这就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同化和顺应。在这一过程中,直观事物具有不可缺失的地位。

这些观点在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思维课”和直观性的论述中都有明确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大自然,以直观为基础去理解抽象,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他不仅关注关键知识本身,而且关注如何使学生获得这些关键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要努力扩充学生的智力背景的想法。智力背景包括给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直观性材料,它要求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及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套教学大纲的概念。所谓第一套教学大纲,就是指必须清晰地保存在孩子脑海中的关键知识与技能。他认为,只有将这些关键的概念和技能技巧熟练掌握之后,学生才有可能获得一般性的发展,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然而,如何才能顺利的掌握这些关键的知识和技能呢?苏霍姆林斯基反对灌输式的学习,因为那样只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故他又提出了“第二套教学大纲”。所谓第二套教学大纲,就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一套大纲而准备的智力背景。“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的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4]因为学生习得的知识,往往是经过演绎、概括后的抽象内容,这些抽象远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难以被他们所理解,假若仅靠死记硬背的手段,学生只能被动接收了这些概念却没有理解概念的意义。为此,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技能,补充相应的智力背景是极其重要的。这些智力背景包括了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也包括了相应的直观材料。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直观性的作用,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象思维向概念思维过渡”[4]。通过对直观性的感知,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抽象的内容,清楚明了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单单的记住一种“符号”。当然,思维的发展并不只是对直观和现象的感知,引导孩子“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联系,找因果关系”是更进一步的因素。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才是发展思维的关键。

2.劳动与智力发展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增长来自个体的建构,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达到心理的“平衡”。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就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运用自己的图式试图去改造实在客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运用的图式得当,个体会增强自己这种图式的预测性,也就是增强了这种图式的可行性,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使用如此的图式[3]。如果改造失败,个体便会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种新的图式去适应这个世界。在劳动中,学生不仅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物物之间的关系,选择何种方式改造也必然是学生运用自己图式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到哪些动作是可行的,哪些则是造成任务失败的因素,通过不断地改组自己的动作(自然也伴随着思维),来实现劳作的目标和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正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内化影响的。在劳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方式与社会建构主义的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来达到意义的协商等思想是一致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不仅指劳作,更重要的是要求“劳动与智力生活统一起来”,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起来,通过对实在的土地、农作物的改造和操作,既锻炼了体力又间接锻炼了智力的发展。他认为:“吸引那些思维缓慢而混乱的学生参加复杂的、动脑筋的劳动,以及对他们的劳动活动的长期观察,这一切都帮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思维形成的途径。”[4]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问题往往在于知识对他们而言过于抽象和形式化,他们无法在大脑中同时把握思维的不同方面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进行皮亚杰所说的运算),但在劳动中,事物以及事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并且可以通过操作而进行各种尝试。这样,他们更容易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也更容易发现(或者让教师们发现)他们的困难所在。

3.最近发展区与“交集点”

从经验建构的角度讲,交集点应该是新的有待解释的现象(或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的交集(即冲突)。这种交集或冲突,是诞生或掌握新观念的开始,或者说开拓了建构新观念的可能空间。激进建构主义者们要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促进学生智力(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生原有的观念引导他们理解教师或教材所呈现的信息,这些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完全是两码事。”[2]这种前概念与现有事实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显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也正是在这些冲突中学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也表达过此种建构思想。儿童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学概念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更深一层次的内容感到困惑、兴奋并试图做出解答,这样就实现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交集点”,也就是教材中各种因果关系交错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晦暗不明,那正是产生疑问之处,而对新知识的掌握,正是通过这些因果关系的梳理而完成的。“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察觉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4]交集点的形成,原因在于先前知识与后来呈现的知识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在儿童思维中没有清晰化、逻辑化,在教师指出矛盾所在的情况下,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解决疑问更积极地进行思维,从而有效地掌握关键知识。

4.语言与自动化阅读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语言符号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首先出现在心理间的层面上(社会),然后通过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内化到心理的层面上(个人)。没有语言中介,就不能实现内化,人也就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显然,语言承载了意义。

相似地,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了以语言为基础的自动化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朗读’的能力。”[4]在苏霍姆林斯基这里,朗读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它承载了意义,“在语言里,有2000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句子,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4]通过有意义的阅读,学生可以将材料中赋予的知识的意义内化到个体之中。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套大纲中包含更广的知识背景和一般的技能技巧,而自动化阅读便是一般的技能技巧之一。针对儿童不能正确地拼对单词,不能流利地读出一段话等阅读障碍现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自动化阅读,要求“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4]。这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把“读”与“思”结合起来,在视觉感知到阅读材料的同时,意识也伴随着出现,从而形成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甚至不需要将材料读完就能理解其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思想注重了学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鼓励主体在实践中、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去形成个体的经验;注重直观性在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注重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善于激发儿童的求知以及兴趣,在儿童认知产生冲突时及时加以引导;注重语言的发展,要求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促进思维的发展等,这些带有建构特点的智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学生智力与进行相关教学活动仍有较好的启示作用,为我们培养儿童智力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依据。

――――――――

参考文献

[1] 魏智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艳.程克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马丁・G・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第9篇: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知识 思维 实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65-02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1918-1970)在从事学校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以及世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再度审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知识”

对于什么是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将知识定义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①,这与将知识看作是“货物”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他认为如果教师将教学的目的理解为知识的“储备”,那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将不能进入周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应具有“生命力”和“积极性”,是进行深化学习的“决定性条件”,它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手段,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就越容易。

(二)关于“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所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②。概括来讲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他认为对于同样的范围与水平,“不同的孩子是以不同的方式达到这种水平和掌握这个范围的知识”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不同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发挥最大的潜力;第二,要关爱学生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后进生”,要想办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④换句话说,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学习得以进行下去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关于“教师”

对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第二,教师应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如果在从事教育工作初期,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应当交给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比例是十比一,那么,到了十五至二十年工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应当成为二十比一,三十比一,五十比一”,⑤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来充实自己,不能仅满足于对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而是要努力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艺术家和诗人”。第三,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记好教学日志,因为它是教学灵感和创造性的源泉。

(四)关于“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总结了知识为什么不能顺利进入周转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对所学的知识点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识记真理或规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成为真理和规律性的“驾驭者”。

(五)关于“劳动”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体现了“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劳动发展着人的智力,教人逻辑连贯地思维”⑥,劳动的过程就是将概念转化为具体,再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关联,“深入了解各种事实和现实之间无法直接观察的依从关系”⑦,通过不同的“劳动”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笔者认为,他所提出的“劳动”是实践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六)关于“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⑧,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评价归结为分数。教师应该将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物,在评价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职业学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主体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识记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教师机械地将理论化、系统化、抽象化的真理和规律表述出来,而学生则沦为受害者。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他们经历过中考的失败,存在厌学心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学习愿望,其本质是教学“主体性”的缺失。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人文关怀的过程。现有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主体”的体验。

(二)知识与实践脱节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学校教育的重点是技能的培养,应该鼓励学生“从做中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将知识与实践脱离开来的现象,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还没来得及检验已学规律,老师已经开始讲下一节内容,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满脑子装的都是无意义的原理和规律。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忽略了实践对于发展学生智慧和思维的重要性。

(三)评价手段单一

每次教育教学改革都会提到评价手段的改革,但改革理念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笔者接触职业学校学生的时间不到一年,但是在与他们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还是“分数”,这对于在中学时期处于班级底层的他们而言,不仅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更是一种不公正的评判标准。

三、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职业学校教学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无意识中对自己的学生存在偏见,与他们心目中“好学生形象”是相违背的。但良好的教学是在教师关爱学生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满足每一位学生特长发展需要作为目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自尊,让学生“因意识到我主宰着知识而产生智力自豪感”⑩,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维护学生的自尊,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利保障。

(二)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参与适合的“劳动”来激发大脑中“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 ,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开放性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实验、探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性。同时,职业学校在入学前就确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这对于对专业毫无概念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在入学后应该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汲取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职业学校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基于实践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三)改变评价制度

依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过于注重“分数”的评价制度,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的目的上,要摒弃评价是为了甄别和选拔的想法,要将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体现对学生自尊的关怀。其次,在评价手段上,要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变化的过程进行动态描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最后,在评价标准上,应该体现多维度、多侧面,分层分级,体现个性化。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⑧⑩(苏)B•A•Cyxomjnhcknn(著),周蕖,王义高(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8,21,22,28,90,90,52,73.

④是什么改变着他――兼谈读“苏”《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有感[EB/OL]. blog.省略/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666&blogId=874,2009.5.18.

⑨(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