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文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第1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2、深刻领悟文学经典的精、气、神是关键

第2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杨金才

杨金才教授的《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以下简称《美国》)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研究路径对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的作家作品进行阐释,堪称在新世纪国内学术界重释经典的一部力作。仔细研读、全面领会《美国》,我们会发现此专著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引领国内研究新风潮。

本专著是迄今国内第一部专题论述、系统研究美国文艺复兴文学的论著,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全面掌握此时期作家和作品,具有很强的理论导向。

自从马锡森1941年提出“美国文艺复兴”概念以来,西方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作品的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对此时期作家作品的研究热情持续升温,研究视角亦更加系统化和多元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关于此时期的作家作品的关注度的可持续性明显不足,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被公认的少数作品的个案性研究,尚未有系统性研究专著出版,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广大研究者对全面把握此时期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大多学者认为对这一时期的作家的评价早已盖棺定论,无法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此时期的美国文学虽然在研究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大多研究者又对其敬而远之,致使国内在美国文艺复兴文学方面并未形成系统性研究,亦未有专著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反映出国内学术界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而《美国》的出版无疑是一种对缺憾的弥补和对问题的矫正。本专著结构清晰,全书共分为七章。在第一章,作者着眼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出现的各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对美国民族文学形成过程中的主题意识和思想特征进行了系统建构,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宏观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继而,作者结合美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传统,尤其从西方知识分子对东方的臆想和文学构建等视角,甄取了爱默生、梭罗、玛格丽特·福勒、霍桑、麦尔维尔和惠特曼等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六位代表作家,分六章各自论述,各部分之间既浑然一体,又相对独立,既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从而勾勒出一幅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全景,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打破研究思维定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国内研究者在分析爱默生、梭罗、麦尔维尔、霍桑等文艺复兴经典作家时,时常因前人的研究而形成思维定势、丧失自己独立的思考。当美国文艺复兴被定格为超验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汇、融合而产生的文学现象时,大多研究者便将此时期的作家置于两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阐释;诚然,这种以此时期作家的共性为基础的研究是可行的,但研究者又往往过多强调宏观语境的影响,而忽视每个作家的具体个性,从而不能发掘新意。杨金才打破了前人研究成果造成的思维定势,并在充分挖掘文本含义和作者经历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针对大多数研究者强调梭罗是一位自然作家的评论,本书挖掘了梭罗思想转变的轨迹和作为社会改革家的历史地位,探究了梭罗的遁世和人世情怀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和财富,从而使对梭罗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论著中,作者有意打破传统研究中仅仅集中于作家的一部或两部经典作品进行探析的定势,而是以作家为主轴,结合多部作品探究作品所体现出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不同作者体现出的独特创作理念,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著作将国内极少提及的、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批评家玛格丽特·福勒纳入研究视野,分析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这将使国内研究者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性作家独统天下的印象得到改观。

站在当下意识形态的高度、以文化批评之维重释经典,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第3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许多与国际事务相关的工作机遇,这就需要不仅具有良好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更重要的还要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适当引入英美文学经典,也是促使学生快速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经典的必要性

文学经典是通常是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料宝库,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和智慧的沉淀。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美语言交流的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西方人文和习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符合众多大学生的心声。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时代要求,更是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要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毕业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英美文学经典十分必要。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英美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经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自己探索的激情不够,极大地局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深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阻碍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却往往忽视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理解,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自主探索、思考的动力与兴趣。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引导式教学

英美文学经典是对西方一个时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特征的反应。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经典的内涵,才能够对西方国家的习俗和文化有个深刻的理解,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虽然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一定的英美文学课程,但是由于现在大学英语课时有限,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理解性阅读,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理解也不够深层次。

(三)教学手段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英美文学教学,教师一般采取传统的板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加之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是讲解语言知识点,对于英美文学的深层次的赏析却是一笔带过。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

(一)确立教学目标,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基础

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的英语思维方式。

(二)明确教学内容,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广泛的材料

在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中的文学元素,以现有的教材为蓝本,要加强对英美文学的重视,除了教材本身内容外,教师也要对英美文学内容进行延伸、补充以及部分更替,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选取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研读短篇小说、背诵诗歌、朗读剧本、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再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英美作家,或是学生看过的一些译著,让学生进行课后泛读,加大阅读量,扩大词汇量。最后,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英美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练习。

(三)完善教学手段,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技术支持

现在很多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已经被拍成了电影,这就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娱乐性。随着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集合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优势,多信息、多形式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第4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英语专业阅读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明确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深度的书。据相关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的时间是少之又少,阅读经典文学的阅读时间更是少,还有大部分的同学了解经典文学是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想要学好英语这一门语言,就得充分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经典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浓缩和提炼,是这个国家的语言的精髓,它可以给读者在语言和文化上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拓宽读者的视野。因此,?⒍跃?典文学的阅读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专业英语学生英语阅读的阅读时间少、阅读质量差,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消费文化的影响

上个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了各种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潮,随即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问题。比如说产生了商业性强、娱乐性高的大众文化等,这些文化现象背后产生的快餐消费、批量生产,都对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对英语的阅读深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成了他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而对于经典文学的求知、审美却无人问津。还有娱乐方式,即使在空闲时间,学生们也忙着玩手机、刷微博,阅读方式在改变,每天在不断地进行快餐阅读,可能阅读量很大,但是阅读的深度远远达不到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要求。

2.外语教育的功用性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是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八级考试,获得一个证书。对于外语而言,本身就是一门功用性很强的学科,再加上市场的导向性,对外语的教育就忽视了对人文的修养和人文的关怀。在教学生,注重对记忆、背诵的教学模仿,轻视对人文知识的教学。另外,学生的动机也决定了他们没有时间去进行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每天对英语的学习就是刷题、背单词、背词组,不重视对英语的阅读。

3.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新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课的专业技能课,像听、说、读、写、译等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另外再加上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对于语言和文学留下的比例就很少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技能的方式主要是由听、说、读、写、译等这些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主,而语言知识,像阅读教学等为纲。因此,在英语专业学习中,忽略了对阅读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对经典阅读的深入。英语专业的课程的设置忽略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经典文学的阅读,勿略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

二、提高专业英语学科素养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大家的阅读积极主动性。对于学校,加大对经典阅读活动的投入,像提高经典文学读书的质量和数量,尤其是学校的图书馆,一定确保经典文学作品的质量,完善经典阅读的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学校领导以及教师要关心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现状,加大对课外的引导,经常举办一些对经典文学的阅读的活动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2.注重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本身英语就是一门功用性比较强的语言,对于英语的教育过于重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但是,对英语的教育要注重学科素养,注重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在英语教学中,将人文教育引入到课堂中去,重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经典文学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英国文化和风俗。对于专业英语的学生而言,人文素养有着自己特殊的内涵,除了要了解其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美学知识外,还要有英语思维能力,即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缜密的英语思维能力。

3.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

第5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魅力,在吸收并借鉴多元化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生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围绕新课标理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使其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1国学经典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一“大石块”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中,特别重视字的教学,集中识字是采取的主要方法。在儿童入学以后,需要花费大概一年的时间来认识两千多个汉字,并逐渐成“三、百、千”那套,即《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刚好有两千多个经常使用的字。再加上“三、百、千”有着整齐的音节、押韵,有利于儿童记诵。为此,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三、百、千”是重要的教材,并对学生进行集体识字。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国学境地呢成为第一“大石块”。主要是因为儒释道三家文化便是中国文化精髓,儒家文化是其中的主流。就经典而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典范性。国学经典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弟子规》、《孟子》、《论语》。就“经典”而言,它折射出民族的智慧与灵魂,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它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多样化的价值。可见,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可以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蒙童阶段,要更加注重孩子纯正无邪品质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具备良好的品德。在此基础上,读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气质,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自“”以来,传统文化逐渐失落,在新课标背景下,对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找回那些丢失的重要东西,重新构建全新的社会文明秩序。

2诗歌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二“大石块”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中,诗歌经典便是其中的第二“大石块”。有人说:中国文化属于诗性文化,而诗教便是中国教育的关键所在。在中国民间,五言绝句是孩子咿呀学语时候背诵的重要内容。《无言之美》是朱光潜的作品,其中提到对诗歌的认识,对于文学来说,诗词远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和散文相比,诗词所含的无言之美更加丰富。就散文而言,注重情感的流露,就诗词来说,更加注重含蓄、暗示,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来吸引读者,有着朦胧之美、意境之美。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想要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欣赏素养是首要前提。在此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诗词的重要性,为培养鉴赏无言之美素养提供利用的保障。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诗歌教学放在关键性位置。但在筛选小学诗歌的时候,需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中心,以现代诗歌为辅。结合小学生已有的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小学一、二年级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大概有80首;三、四年级重心放在唐诗上,大概有80首,五、六年级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比如,《古诗十九首》、《诗经》,也有80首。就现代诗歌来说,要把重心放在名家短篇上,要结合小学生已有水平,选取中、外名家的作品,比如,泰戈尔、冰心,大概有60篇。借助这些诗歌经典,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气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儿童文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三“大石块”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面向的是历史,而儿童文学经典则面向的是现代、儿童。就儿童文学经典来说,主要写给儿童的,充分了童趣、童心以及想象力,符合儿童各方面的特点。《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文中,说道:文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是一种精神与思想教育,更是一种美学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在学习不同类型文学作品中,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极大地提升,比如,创造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就儿童而言,是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哲学家等,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小学文学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此,需要结合儿童文学特点,合理划分,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绘本阅读,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以童话、儿童小说为主。此外,教师要全方位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各方面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名家名篇,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多鼓励他们自由、共享、亲子阅读,使其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体系,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完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围绕这“三块大石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增加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以此,促使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张海燕 段书平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第八小学 安徽省淮北市临涣镇石集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01:38-42.

[2]蔡佐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9:74-76.

第6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师范生;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

1前言

在新形势下由于受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绝大多数师范类高校还没有独立地开设儿童文学专业课程,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儿童文学却又是构成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尴尬对峙。新时期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儿童文学的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提升儿童阅读整体素养的要求下,师范类高校读者群的儿童文学教育素养的研究就成了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环节,本文在此进行探讨。

2新时期师范生阅读馆藏经典儿童文学角色担当素养现状

调查研究采用《师范类高校图书馆馆藏经典儿童文学图书书目阅读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文学教育类师范生,以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在校学生为例。问卷设计在现有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纸质馆藏儿童文学图书的基础上,以儿童文学发展史的大致脉络罗列出公认的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书目,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其中2016级发放100份,2015级发放200份,2014级发放300份,2013级发放400份。重点调查对象是大三、大四年级读者。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文学教育类师范生在经典儿童文学书目阅读上存在以下情况:(1)读者们儿童文学的阅读素养与成长环境有关当下在读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读者群其整体的儿童文学素养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年级低的读者其阅读过的儿童文学的书目数量更乐观,其家或就读的中小学坐落在城市则更明显些。年级越低的文学教育师范生因其与中小学衔接较紧,其阅读馆藏儿童经典书目的热情远大于年级高的读者。(2)读者对阅读学校图书馆馆藏的儿童文学图书整体缺乏热情调查显示在校文学教育师范生除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之外,其他80%以上的读者基本上不涉猎图书馆馆藏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认为此类图书不适合他们的审美,内容太浅等。在少数阅读图书馆馆藏儿童文学图书的读者中,还出现了性别差,其中女性读者远远高于男性。男性读者则更多愿意读网屏,极少关顾图书馆。(3)读者阅读学校图书馆馆藏的儿童文学图书偶遇成分较多调查显示读者对学校图书馆馆藏的儿童文学类图书表示不太满意,认为馆藏的儿童文学类图书不仅种类少,而且新生代作家的作品收录也少,认为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因儿童文学类图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在高校图书馆内大都或按年代、或按国籍、或按体裁杂糅到了别处,在图书馆内没有醒目的位置,大都不好找。为此读者极少会单独涉猎儿童文学图书,阅读儿童文学类的图书也就变成了读者们的偶遇。(4)读者多喜好阅读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调查显示在对学校图书馆所接触到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上,48%的读者认为外国的作品不错,中国的作品稍差一点,32%的读者认为都很吸引人,中国的作品不错,外国的作品稍差一点,20%的读者认为中国的作品不错,外国的作品稍差一点。总体上读者们多喜好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5)在校文学教育师范生的儿童文学阅读欠缺指导在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认识调查上,读者大都了解的是近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杨红樱、王一梅、沈石溪等。外国的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作家,如:安徒生、格林兄弟等。至于像叶圣陶、冰心、任溶溶等早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家,则表示不太清楚,个别的则表示有些印象。在调查阅读馆藏的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书目情况上,结果显示读者们整体上阅读外国的作品相对较多一些,其中《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位居榜首。但这些却是读者以前阅读的成果,在学校图书馆馆藏之中则并没有再涉猎。至于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起作用,高达70%以上的读者则表示没想过。在学习、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否借助过儿童文学的作用,90%的读者则表示没试过。(6)读者们的儿童文学阅读基本素养欠缺在调查儿童文学相关专业概念时,如儿童文学的体裁,60%以上的读者无概念,大都认为儿童文学等同于儿时阅读的童话,至于其他则没有关注,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存在,读者们大都都没有儿童文学图书阅读必要性的概念。

3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应对方法策略之我见

3.1百变思为先

要有有意识地改变新时期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读者群的儿童文学理念。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性地增设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兴趣学修讲座,帮助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认识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帮助和重要性,了解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密切联系。从思想上有意识地改变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读者群的儿童文学理念。

3.2阅读读为主

扩大新时期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读者群的量大面广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上应相应地扩充儿童文学类图书的种类、数量等,尽可能地改变儿童文学图书的排架格局,及时推介儿童文学新书,引领读者关注最新的儿童文学动态等,力求读者有儿童书目可读,好找。为文学教育类师范生读者群阅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提供可行性。

3.3指导导为辅

加强儿童文学经典阅读书目的指导。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在丰富自身馆藏儿童书目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力求加强对文学教育类师范生的儿童经典阅读书目的指导。但这种指导应是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导读者们阅读经典。为此馆员老师应主动参与馆藏经典儿童阅读书目的指导,营造好的阅读氛围。总之及时了解在校师范生读者群的儿童阅读教育状态是配合整个儿童文学阅读运动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通过此研究,以希能为如何提升读者群儿童文学的素养,为什么提升读者群儿童文学的素养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王泉根论儿童文学[M].北京:接力出版社,2008.

第7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该书共分为七个章节,作者首先对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和生产机制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新媒体对中国文学所造成的影响;其次,作者分别从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以及写作等科目教学角度出发,具体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之路,提出了诸多教学改进建议以及创新方法。该书理论框架清晰,兼顾原理阐述与方法论指导,充分厘清了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改革创新。书中指出,增强汉语言文学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新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方式以及语言环境等都发生了重要转变,这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既是迎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从积极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升级与革新。例如,通过新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可视化、可听化等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实现更为直观有效的课堂教学;此外,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还可实现跨时空教学、交流等诸多高效教学举措。从消极角度来看,新媒体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也造成了一定冲击,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网络新语言对规范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创新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流行元素,但从本质上看,网络语言规范性严重不足,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规范化语言应用产生了冲突。此外,网络文学也导致学生逐渐降低对经典文学阅读的积极性,这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新媒体虽然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多高效率的渠道,但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长远发展造成了阻碍。上述种种影响都使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形势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结合书中观点,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者应当认清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互动联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改革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言与网络文学,强化规范化语言学习以及推广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在“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课程中,教师需要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言。例如,教师在讲解某汉语知识时可以将网络流行语和规范用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语言结构、读音等专业角度剖析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之处,明确要求学生要规范用语,慎用网络语言。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文学史”等文学课程中,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重燃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选一本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并定期轮流进行课前分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否认网络文学的重要地位,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分辨网络文学中的精华与糟粕,使其自觉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第8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1]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4]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一棵树长得高出自己。”一棵树长得超出其他树木,在树林中很容易看到这种情景,但是一棵树超出其他树木很容易,却不可能高出它自身。人却不同,人可以高出他自己。一个矮个子的人,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很高大。反之,一个高个子的人也可能很矮小,因为人有精神和灵魂,人高出自身的部分就是精神和灵魂的部分,是更人性的部分。一个真正高大的人不是因其外形,而是因其精神与灵魂的深厚与博大。

面对功利主义、专业崇拜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近些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也日渐凸显出大学生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人文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超越物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任务是把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激发大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大学语文就应该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拓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还应是文明的摇篮,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大学教师的教育也不只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更是点燃学生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在各类教育中,知识传授无疑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但若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其中人文教育更难也更重要。因为人文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什么是真理,如何追寻真理;领悟什么是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尊重和爱惜生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人文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需要潜移默化和精神的领悟才可达到,所以要比其他教育的难度更大。落实到大学语文教育,其目的就不只是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智的开发与灵魂的启迪。大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生命热情,燃起学生拼搏的火焰。

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一样,一个人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这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只有三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包含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所以,提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轻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理解为“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教育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不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人只有具有了精神的完满才是社会的人的最终确证。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分高下的情况下,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前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知识讲解、情感启发、思想升华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5]高中语文通过中外文学优秀选篇的阅读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选文意义,掌握应有的知识点,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再重复中学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诉求,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上面来,承担起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

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大学语文选用经典文本不能只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应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然而,多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选篇当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选篇很少或没有,有的干脆就用“大学国文”作为大学语文。其实,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同样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圣经》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希伯来人在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无尽的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未来的企盼。在中世纪文学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的存在物”的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真切地感受到在宗教压抑和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活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有足够的外国经典文本,以拓宽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241.

[2] 冯大建,迟宝东. 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 蒋承勇. “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5]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第9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美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协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