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素质教育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措施

第1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素质教育 措施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措施落实素质教育。

一、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初中学生由于初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要学好它,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学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一门很有趣味的科目,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把物理知识融入生活,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非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讲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学后,在乘坐电梯时用心感受一下,体会电梯上升和下降时身体的感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超重和失重,并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这样的课外作业,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物理教学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验。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过程的进行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把演示实验改变一下,改为并进式的学生实验。首先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想与浮力有关的因素,然后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始终在一旁观察,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

三、展示物理的美,激发学生对科学美的向往

物理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其实,初中物理学科中,蕴含着多姿多彩的美育素材,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雨后天边出现的那一道弯弯的色彩绚丽的美丽彩虹;冬季,松树的枝条上呈现的洁白雾凇;沙漠里,虚无缥缈的、如蓬莱仙境的海市蜃楼……这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景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把它们的原理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与科学之美。物理现象中,电荷有正和负,磁有南极和北极,核有裂变和聚变,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这些无不展现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无不激起学生对科学美的崇高向往,使学生内心树立对科学精神的执著追求。

四、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不断发展的对终身都起作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包括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最新的物理科技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产生的负面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鼓励学生依靠科技的进步,解决面临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教学声的现象时,通过讲述物理原理,让学生明白神奇的回声是建筑师的杰作,使学生相信科学不迷信。

五、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2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音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28-01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比较肤浅。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听课模式,使得学生仅仅是一味地记录和识记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仅仅是肤浅的理解,理解的层次仅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这样的层面。很明显,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音乐课时安排少,流于形式。在初中的音乐课程学习中,通常学校一周才安排一节音乐课,甚至有的到了初三因为升学的压力就索性取消了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得音乐的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种对于音乐课程的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的态度。这些都不利于音乐课程作用的发挥,没有起到陶冶学生精神情操和提升音乐素养的作用,影响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步伐。

(3)音乐教学内容少。由于学校对于音乐课程安排少,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进行深入的知识讲授也很难产生连续性的效果,不利于音乐课程教学效果的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工作不积极、懈怠的情绪,不利于音乐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

(4)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采用讲授、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降低。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认为音乐学科的学习是无关紧要的,就不会重视音乐的学习,当然特长生例外。

(5)音乐教学硬件设备欠缺。由于音乐学科教学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在教学的硬件配备上自然也是不足的。音乐的教学离不开各种乐器的使用和展示,仅仅凭借教师的描述是无法取代实际接触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于音乐的学习和好奇心日渐衰退,影响着学生以后对音乐进一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具体措施

(1)学校要加强音乐学科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学校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程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硬件设备上要不断地完善,配齐教学必需的音乐器材,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要适当增加音乐课程课时的安排,强化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重视对音乐学科的素质教学功能,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推动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中要经常地变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不定期的与同行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在讲授《草原放歌》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的方式,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得学生在演唱《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是我家》等这样的歌曲时产生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鉴赏力。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多媒体的引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改变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例如,教师在教授鉴赏课程《清凉的泉水》时,教师就要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马头琴的演奏,使学生在听觉、视觉和感官等各种器官的协调下融入音乐的意境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而且多媒体凭借其画面和动画视频的展示,能给学生带来冲击感,使学生感受音乐具有的巨大魅力,结合教师的讲解体会到音乐背后的深刻内涵,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4)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要通过搜集素材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学生会感到学习音乐课程也是一种享受,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财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音乐不仅有利于愉悦身心,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的教学阶段中要重视对音乐的教学。由于音乐的教学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自身知识,将学生带到实践中,充分带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音乐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学海英.农村初中音乐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音乐天地,2015(06).

[2]李亚茹.初中音乐教育中问题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D].河北大学,2011.

第3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素质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17-01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教兴国",培养一代"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有知识、有能力、懂礼貌、会生活"的新人,这一问题的解决已迫于眉睫。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社会、家庭对人才观的错误认识,对教学质量的片面理解,造成学生心理负面压力,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甚至制约人才的培养。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要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有效的途径。通过研究,改革生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别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现阶段文化科学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1.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现代的教育质量观是"卓越教育",既求公平又求效率,所以基础教育的重心应从少数"重点校"转向大批"薄弱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应成为我们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径。应试教育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放弃整体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效率。素质教育的价值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少数的精英可以引进,但整个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1.2 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1.3 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学教师的努力,只有高素质的生物学教师,才能使生物学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因此,提高生物学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2.1 增强生物学教师的事业心。加强师德修养,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当一个教师踏上讲台的时候,面对着的是学生的需求,背靠着的则是时代的、社会的重托,因此要求教师的爱不能停留于"母爱",而应当是一种凝聚着该时代的社会要求的更高尚更博大的"教育爱"。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2.2 重视继续教育。教师进修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生物学教师要熟悉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熟悉当前高科技领域内生物学研究的成果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具有现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及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等。第二是大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授课质量,花大力气解决好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问题。第三是培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教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教师就可以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课堂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实验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

第4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教师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应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高分低能现象大量存在。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写不出。这种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无法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努力呢?

1.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主要放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传统的英语教学应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高分低能现象大量存在。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写不出。这种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无法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英语在生活、生产和其它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2.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英语语言素质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主要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它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话语能力,它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得体性。为了培养上述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2.1英语和汉语的关系。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以往教师在英语课堂里使用汉语太多,再加上课下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有些学生不得不使用汉语语音去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例如把“thank you”标注为“山口”。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尽量使用英语,但必要时使用汉语。

适当使用汉语是必要的,进行适当的汉英对比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宜过多。

2.2听读和说写的关系。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四者的功能各不相同,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的输出,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做保证。因此,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高中大纲规定:"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

3.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这一要求,实际上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日常英语教学当中。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国,而且也担负着宣传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外部世界。一方面要防止唯我独尊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西方颓废文化的侵蚀,决不可盲目推崇。

4.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教师对语言教学规律吃不透、拿不准,“用英语教学英语”尚不能熟练驾驭,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素质再教育的提高势在必行。

4.1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4.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师素质,一方面需要组织加强培训,通过学历进修和非学历进修,继续再教育培训等来完成,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研究教育法、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学习了解认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用现代最新语言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得以完成。

第5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校来说,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吸引了很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但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使一些学生重新获得自信,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进行人文教育正符合这一初衷。

人文教育不仅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不仅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合乎要求的公民。

如果说技工类学生的专业不合格是“残次品”,那么,人文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进行人文教育首先是学生的需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岗位对人的要求变化很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因此,技工学生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人文教育也是企业界的需求。企业招聘时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二、技工院校的教育特点和教育理念制约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首先,技工教育特色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性因素。由于技工类院校培养的是适应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工人,围绕此培养目标,技工教育凸现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因而理论教学时间相对要短,实训实习时间比较长,虽说是两年学制,但在校的时间加起来最多有一年半。这就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时间上的矛盾,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存在着诸多误区,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因素和原因。1.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存在误区。存在着功利倾向,过分强调实用性,只注重对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技工教育当成了某种特定职业的专业知识培训,而没有看成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对“够用”原则的理解上存在误区。以强化动手能力为借口,曲解“够用”原则,对人文基础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砍减,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底气,使学生发展的后劲不足。3.存在着把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误区。习惯于把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课程称作人文素质教育课,似乎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而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

三、积极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互融合。 把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体系,提高人文课的教学质量。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利用学院多学科、专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座、实习等,强化热爱职业的教育,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更为重要,爱岗才能敬业,敬业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尽力去做。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灌溉作用。技工院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与结构,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对人文基础课要保证必要的课时,不得随意砍减。当然,由于技工教育的特点,理论教学时间比较短,如果我们硬性要求在必修计划内再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学习本科院校的经验,增设人文素质课的选修门类,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气质修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除了具备广博坚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能力,从而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提升了人文素质。

第6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职体育;素质教育;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素质,是指人的社会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作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决策。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决定了体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多得的独特功能。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下面笔者就此分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参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学习、锻炼的方法。

1.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它是促使学生自觉探索的一种动力,是成功的诱因。对高职学生来说,具体的情节和生动的形式是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引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的活动应轻松、有趣味,具有游戏的性质,适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运动乐趣为主,寓教于趣,以趣激志。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技术动作分解、减速,进行动作分析、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突破时空制约,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参与欲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爱好和强烈的愿望,才能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实践。

2.要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地被接受,才能被转化为脑思考、口表达,诱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与尝试,掌握新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自主性,并给予学生以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在享受运作乐趣的过程中,真正体味运动的意义。

二、抓好课堂常规,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体现在多方面的,无处不在。教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教学课,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

1.教学准备部分进行思想教育渗透。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复杂而繁琐,教师要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进入状态,这时可利用相关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如队列练习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教育。

2.针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渗透。高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如田径、形体、球类、拓展训练和民族体育等,教师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渗透思想教育教育。例如,篮球3对3教学比赛,学生的兴趣极高,各个都跃跃欲试。教师就要适当加入德育渗透,提示学生,犯规时要举手示意,有跌倒的同学要主动上前搀扶,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体现团结友爱精神,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教学结束阶段加大思想教育渗透。每堂课的尾声时是学生身体的疲劳期,恰似是思想教育渗透的最佳时机。利用对教学环境清理、体育器材入库等机会,对学生实施主动意识、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三、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技能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但是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提供方法,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通过上体育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有的这些素质,在体育课中都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第7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现状 措施

众多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经历过三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力得到解放,开创了机器代替人工的时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帮助人类摆脱了黑暗的束缚,更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新能源,而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推动人类彻底进入信息时代,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算机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领域的典型代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采集与交流工具,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计算机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高职计算机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也对职业类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但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存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等职业类院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职业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也开始进行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我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填鸭式教学方式

虽然应试教育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当今大多数的职业高校中依旧残留着不小的影响,填鸭式教学就是应试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代表,教学研究表明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材学习方面大多围绕某一专业知识展开,就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涉及明显减少,单一的学习种类原本就容易导致学生疲倦心理的产生,如果教师再采用填鸭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大水漫灌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受挫,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理论忽视实践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型人才,但在高职院校现行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理论教学中教师虽然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表面上来看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理论教学所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可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在毕业后只会“坐而论道”,不会“起而行之”。

(三)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在选择进入计算机专业时都存在不同的理由,在我看来可以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学生本身精通计算机,有着深厚的专业基础,第二类学生是因为看好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广,第三类是对计算机专业有兴趣的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差异较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忽略学生基础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会倍感吃力。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二、改革措施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看来要想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用引导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于职业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实现填鸭式教学到引导式教学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引导者,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动笔更学会动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难点所在,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所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实践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将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一段时期内所讲的理论知识为依据,给学生下达具体的操作任务,如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检测出自己的不足。

(三)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教学

第8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关键词】 口腔治疗;交叉感染;感染因素;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04-01

口腔治疗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治疗,治疗过程中,诊疗器械会因与患者的血液、唾液直接接触而被污染,并成为一种重要疾病或病毒的传播媒介。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乙肝病毒等疾病,极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被传播,造成交叉感染。而医生是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最直接的人,可见,病毒和疾病可以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以及患者和患者之间传播,导致交叉感染。因此,要减少交叉感染,提高预防和控制,一定要切断传播途径。

1 口腔治疗导致发生交叉感染的因素

1.1 有的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操作不规范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相应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操守,一个人的责任心以及职业操守直接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当中。同样,口腔治疗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能否达到要求,直接关系着诊疗环境的卫生、诊疗器械的灭菌等,一旦懈怠,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1.2 感染源复杂且不明确 进行口腔诊治的患者,一般来院前不会进行其他的身体健康检查,我们无法明确这些口腔患者是否携带艾滋病、结核、乙肝病毒等传染性疾病,这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借助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发生交叉感染。

1.3 医务人员保护手卫生意识淡薄 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所有操作都是经过医务人员的双手来执行,并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分泌物直接接触,是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医务人员如果没有注重双手的卫生,不进行正确的洗手消毒,则极易造成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成为危害患者的重要因素。

1.4 医疗器械消毒不规范 在口腔治疗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唾液、分泌物是各种诊疗器械,如果器械不卫生就进行使用,没有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或者清洗不及时、不彻底,将会残留患者的血液、唾液或者分泌物所携带的细菌蛋白,特别是在水气枪头、洁牙机柄、高速涡轮机、工作尖等器械的消毒,如果做得不彻底,口腔治疗中极易导致交叉感染。

1.5 医疗垃圾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在治疗当中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垃圾,以及一些感染性医疗废物都是病原菌携带体,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处理,或者收集不全,管理不彻底,将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1.6 口腔诊室的环境卫生不达标 口腔患者主要集中在门诊诊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飞沫、唾液及血液,如治牙时去腐质、备洞以及洁牙、喷砂时的粉尘飞沫、血液都会造成诊室内的空气污染,许多病毒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传染,而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口腔诊室的合格率仅仅为61%,这严重威胁着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

2 预防措施

2.1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齐备器械,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从基础上抓交叉感染控制。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与措施。加强对器械物品的消毒管理;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并坚持进行使用中浓度的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2.2 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意识,加强自身素质提高 对全体医务人员要进行素质教育,宣传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职业责任与义务,提高责任心,规范操作,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2.3 加强清洗消毒医疗器械管理 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每治疗一个患者,医务人员都要将口腔器械进行消毒,采用浓度为0.2%的速灭净溶液进行1-2小时浸泡,用清水洗干净,擦干,塑封包好之后放入高压蒸汽锅进行灭菌处理,121℃下持续30分钟,真正做到一人一机一用,做好非一次性器械的消毒。

2.4 加强消毒隔离 在检查治疗前,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应用0.5%氯己定液漱口,使污染程度减少,从而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加强对治疗室的空气检测以及物品的消毒 诊疗室、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h。治疗台面、椅、凳等用0.2%速灭净溶液擦拭2次/d。手机、水枪、汽枪以及根管治疗针每次用完后认真清洗,扩管针放入0.2%速灭净溶液中浸泡消毒,然后清水冲净晾干,再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口腔科疾病的治疗操作,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2.6 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 在口腔治疗操作中,注意手的清洗、消毒。常规戴口罩、帽子,操作完后做到一患者一洗手,然后再在0.2%速灭净溶液中消毒。

3 总 结

口腔疾病诊治中常会触及唾液和血液,它们可直接污染各种口腔设备、器械、材料、物品、模型、义齿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当牙钻、洁牙机及三用枪停止作用时形成负压所导致的回吸及牙钻、洁牙机在口腔中高速旋转产生的飞沫和气雾可对空气造成污染,这使细菌和病毒进入口、眼、鼻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造成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主要是要加强控制交叉感染的管理,避免接触血液、唾液和分泌物,限制血液、唾液和分泌物的扩散;医务人员要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口腔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诊室空气的洁净等。减少口腔治疗中的交叉感染因素,提高口腔治疗水平,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做好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淑娟,于淑艳,刘晓云.口腔诊疗中交叉感染的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141-2142.

[2] 吴晓磊,靳祥堂.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3220-3221.

第9篇:素质教育措施范文

论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回顾成人教育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是数量和规模上的外向型发展,真正内涵意义上的深层次、高水平的良性运转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对于一所地方性高校来讲,怎么合理利用资源,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成人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重要因素,学员自身的素质是内因,外因则是教师对学员的辅导过程。有学者研究分析指出:生源市场竞争激烈是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学校自身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从学员、学校和教育环境等角度看,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从生源质量来看,成人教育在经历了几年招生高峰的辉煌期后,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录取分数线也一再降低,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多数还是沿袭以往的方式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应用,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学效果不佳。生源素质的下降给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由于培养模式陈旧、管理手段滞后等,使得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从学员的学习过程来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工学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面授的出勤率越来越低,许多学员的自学几乎成为空白。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员工,他们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工作及家务,还要挤出时间上课、学习、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挤压下,经常会顾此而失彼,在学习时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学习动机上看,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求职、提工资对学历的要求而被迫参加学习,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混文凭的思想较严重,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只图考试能蒙混过关,所以平时上课心不在焉,考试临时抱佛脚。

从学校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看,虽然学校也意识到成人教育要不断创新,各校也采取了一些改革的措施,比如对一些不合时宜的专业做了调整,探讨考试改革,乃至在办学过程中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等等。但比起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讲,成人教育的教育改革仍很滞后。由于质量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成人教育声誉下降。

此外,成人教育的质量问题还受到一系列非教育本身的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在努力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阻力。“一些高校不惜以牺牲教育的尊严和教育的质量为代价,甚至搞虚假宣传”。目前的成人教育缺乏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办学环境,主要表现就是生源的恶性竞争。在普通高等教育连续几年扩大招生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市场面临着萎缩和竞争加剧的态势。于是各院校都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绝招”、“怪招”,特别是一些学校甚至是知名大学的办学点,完全把质量抛在脑后,以各种手段笼络甚至是诱骗考生。比如,一些学校雇用社会人员“拉人”入学,公开承诺降分录取、保证考试人人及格、可以少参加或者不参加面授等,一些办学点在面授过程中,不顾条件就地办学、大量压缩面授课时、甚至不同专业并班教学等情况也常常出现。有的学校甚至把办学规范的学校当作恐吓考生的武器,攻击那些学校管理太严、面授时间太长、考试太难等。

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规范办学的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你要保证面授课时,学生就抱怨时间太长加剧工学矛盾;你要加强考试管理,人家就说你的毕业证太难拿;你要要求自学,他就说增加了他的负担……于是,哪里的管理松散,哪里的考试简单就成为考生选择的目标。这就必然造成规范办学者被动、违纪违规者逍遥的局面。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尝试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对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过程质量,而且可以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管面临着重重压力和不利的竞争环境,但我们还是应该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措施,切实巩固和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的检查与督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管理活动。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针对成人教育面授时间短,教育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这就要求担任函授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广泛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充分了解所授课程,将所有内容高度浓缩,在短期内传授给学生。教学是个互动过程,必须有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函授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双向交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观。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高度重视对面授期间的教学检查,一是聘请了学校督导组的专家和有关成人教育的领导直接进课堂听课,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听取学员的意见和要求,并向任课教师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是由成教管理人员或班主任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到课情况,坚持每日点名制度,确保出勤率。

(二)严把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关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实践内容和函授生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针对学员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重视、消极对待的态度,我们安排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写作,严格从开题报告到写作提纲、研究方法与步骤、调查统计与分析等各个环节加以把关,同时为学生提供资料上的便利、实验方面的条件,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如我校开办成人教育以来,我们就一直坚持本、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制度,凡是答辩不合格的,一律不发毕业证书。

(三)强化自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

自学是否到位是成人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把教师对函授生的自学情况检查当作必须的教学环节纳入对教师和学员的考核。教师除按规定给学员上导读课外,必须提供自学指导并布置足够数量的练习,使学生每周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员在面授前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针对自学的测试,并且按20%的比例计入学员的成绩。这个措施,保证了学员在自学过程中,主动与教师沟通,并不断丰富着“函授”的内涵。许多学员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如发E—mail,获得教师的辅导,大大提高自学质量。

(四)建立试卷库,实施“准教考分离”制度

考试是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措施,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保证试卷的质量,防止教师讲什么考什么的倾向,我们建立了“试卷库”,规定每门课程必须保证留存5套试题供选择,每次考试后都必须进行及时的补充。对于公共课程和需要补考的专业课程,则直接由成教管理部门组织教学和考试,以避免个别教师经不住学员的纠缠而降低要求。这项“准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为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教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重视学术熏陶,提升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