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校园安全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安全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安全建设方案

第1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一、“三防”标准

(一)人防力量

本机构由李司南负责安全工作。

(二)物防设施

防护装备:(可任选其一)

防护盾牌  副、橡胶警棍  支、安全钢叉  套

(三)技防设施

机构内部的视频监控安装   个。

二、配置时间

年   月

三、工作要求

1.统一协调指导,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制定预防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必要时立即启动应急行动,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3.建立健全安全各种制度完善档案,做到由“制”可依,有“制”必依,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4.经常对师生进行安全和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

5.在机构显著位置、楼梯等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性标志,提醒师生珍爱生命,关注安全。

第2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安全专业;师资建设;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杨春海(1977-),男,甘肃高台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袁荣鑫(1962-),男,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1-02

当前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基本稳定,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种类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有一股上升的势头,仅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1-3]

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思想认识的欠缺,有专业技术的缺失,同时也有管理层面的松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专业安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匹配。

随着工业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即发生事故的类型都与当地工业企业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企业集中的地域,频发事故一般多为火灾爆炸、泄露中毒、高温烫伤等事故,制造业集中的地区,频发事故多为粉尘危害、噪声污染、人机安全事故等。

无论何种事故,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程度也有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但是,对于我国培养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安全专业的分布特色,还无法完全满足地方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的新建安全专业,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4]安全专业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适合目前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更要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

我国安全专业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一个从“立足学校特色专业”向“大安全”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其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安全科学领域对“大安全”方向发展的极力推崇,但是是不是所有发展安全科学专业的院校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去挤这个“独木桥”?笔者并非完全赞同。

从其他专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大多是从刚开始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的一个方向逐步拓宽,逐步发展,再拓宽,再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从一个“点”,逐步壮大,最后形成能够在全国有影响的院校,安全专业也不例外。[5]在地方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初期,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解、师资力量、资源积累,还是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都还不完备。一般大多情况下是依据某些特色专业,以此基础为依托,建立相应特色专业的安全学科,例如,依托机械专业建立安全专业,一般在专业设置的基础课大多为机械安全,依托化工专业的安全专业,一般的专业基础课大多为化工安全课程,矿业工程建立的安全专业课,大多以矿业安全课为专业基础,这是安全专业建设初期的通用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务实,走得都比较“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逐步转向了向“大”而“全”发展的方向,最后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其原有特色安全专业有一定程度的淡化,但是最高端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依然是在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

形成这种发展规律有其必然的原因:

第一,对安全学科的本征认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学科起步较晚,各专业建设负责人只能从本身擅长的知识结构和对安全科学的认知来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第二,学科建设队伍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加深对安全学科的理解和认知,然后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强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横向科研项目还是纵向科研项目,“半路出家”的教师获得几率相对较小,这就给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阻力。

第三,在试图不断拓宽学科专业方向的过程中简单化增加了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而相应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力量的转向相对滞后,使大多“半路出家”的教师授课压力加大,同时也使学生课程量负担过重,在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由于专业建设在原有特色基础上拓宽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是学校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就给拓展初期的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五,目前发行的教材没有跟上“大安全”的时代要求。由于安全科学专业起步较晚,教材起初都带有相当的特色专业特点,这就使得“大安全”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意愿很难被满足。

第六,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以特色安全专业为主,使得学校培养愿望与就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意愿产生了错位,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惑,目前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工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均工作于各种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其工作环境大多存在有粉尘、噪音、振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腐蚀等危险源。据统计,我国约有5O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职业病的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因此,无论是对自身职业卫生保护来说,还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而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较高的安全理念,无疑意义重大。

虽然大多数企业工厂都配有专职的安全人员,由于我国安全建设领域的不足,很多的专职安全人员受自身素质所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很难将安全隐患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危险源辨别能力和安全技术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第一现场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

此外,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成长,一部分可能会进入企业工厂的领导岗位,如果具备了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安全隐患意识,那么必定会改善整个企业、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为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职业卫生环境以及国际声誉作出极大的贡献。

三、地方工科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如师资、实验室条件、地方资源,稳扎稳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优势资源,首先建设出特色的安全专业方向。

二是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及早做好长远规划,包括师资力量配置、师资的进修培养等。

三是平衡好“特色安全”和“大安全”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把培养适应所有行业的安全人才作为目标,否则往往会使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不精,感觉什么东西都能干,结果做每一样事情都费力[6],无法满足企业用人期望值。

四是建好学科团队是关键。学科带头人要具备站在学科前沿带领一个群体不断取得学术成果的能力和水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发展,在学术上要有成就,在工作作风上要刻苦、认真,管理上要科学民主,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就会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师资梯队,就有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就有了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

五是认真做好学科培养方案的论证,这一点尤为重要。培养方案的形成,关系到教师教学科研的重心,关系到学生对安全专业的“认识特色”,培养方案制定得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机会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弯路。

六是重视实践环节。特别是初建专业,本来实践环节就非常薄弱,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都“眼高手低”,只是掌握了一些“死”的感念和理论而已,毕业后很难胜任实际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同时也会限制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可行性的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承担着学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改革的实验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科生存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学科队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鲜明且有优势的特色,符合学校学科规划目标(往往以服务地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同时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巨大的凝聚力;能及时加强对外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和行业方向。在合适的阶段适时进行进修培养,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培育出令人喜爱的果实。

2.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有了合理的学科队伍,必定会发挥每个师资的力量和优势,因此,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是培养方案应根据学科队伍的发展、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以及地域经济特点及时进行修正。

3.重视课程实验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多开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实际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相对比较先进,因此需要实验课程的实验仪器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试验过程中尽可能缩小分组人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

4.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习尽量选择具有普遍安全问题的工厂(单位)和地域经济特色的企业单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有针对性将一些科研问题作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以特色为依托并逐步向外拓宽

这个过程不可急躁,但又不可不做,逐步加强安全专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只有这样安全工程专业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6.加强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

安全学科内涵丰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不断自学进化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内涵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包括能力素养的培养,因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特殊的新建热门专业,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专业建设初期,这一点尤其要注意,这涉及到一个专业面对社会考验能否满意通过的问题,也涉及到学科建设长远的发展前景问题。

7.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与力量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建立长效、良性的与企业互惠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政府、研究所、企业、公司等资源与技术,全方位促进学科的积极建设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互惠互利,既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又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三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Z].2012-10-15.

[2]殷文韬,傅贵,袁沙沙,等.2001—2012年我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41-147.

[3]李亚斌,邓永军.企业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

2003,(3):40-41.

[4]李晓群.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9):39-40.

第3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一、痛定思痛:地震校舍悲剧根源何在?

震后反思,各界普遍关注校舍大量垮塌的根源。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地震中有建筑物完全垮塌或部分垮塌的中小学校有42所,校舍垮塌面积199万平方米。如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都江堰聚源中学、都江堰新建小学等学校建筑都存在质量疑点。富新二小教学楼在10秒钟之内完全垮塌,127名小学生被定格在镜框中,这栋教学楼是五福镇19个村所有楼房中唯一垮塌的一栋。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半幢教学楼在地震中垮塌,死难师生239人,但在该建筑后面,同年建设的城关幼儿园却安然无恙,距该校百米之遥的北街小学的建筑物也未倒塌。据了解,上述垮塌的校舍都存在混凝土内用铁丝、预制板钢筋太细、墙与梁柱间无抗震构造等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

2008年5月下旬,四川省建设厅曾出具了一份关于“5・12”汶川大地震校舍大面积垮塌的专项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①建筑设防标准低。②地震烈度太大。③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也有人士认为,其深层次原因在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建设由乡镇自筹资金,建筑投资太少,建成了一批“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竣工验收)校舍。笔者以为,症结绝不在此。经费短缺不应成为质量低劣的理由,更不应将责任简单地推向“体制”或管理缺陷。

二、国际共识:夺去人生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

1、国际先例教训深刻

汶川大震悲剧使人想起了1988年前苏联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的大地震。1988年12月7日,前苏联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北部发生里氏7级地震,震中8度,震源深度10千米,共造成24972人死亡,其中学生近6000人。破坏和损失最严重的是亚美尼亚第二大城市列宁纳坎(人口29万),该城80%的住房、学校、厂房倒塌。据国际社会的分析,这次灾害带给我们的严重教训主要是:

(1)部分建筑物未达质量标准

地震中不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低层建筑物没倒塌,而新建的高层建筑物却倒塌了,其原因主要是后者存在质量低劣的问题。

(2)地震危险区未制定防灾措施,未开展应急宣传教育

此前,前苏联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完成的有关地震危险性区划已明确说明该地区有发生6.1~7.0级地震的危险性。但1985年风险图被交给亚美尼亚以及与其毗邻的格鲁吉亚有关官员后,却一直无人关注此事,更没有人采取相应的行动。当地公众没有接受过任何防灾教育、做过任何防灾准备。

(3)救灾抢险的技术与装备严重不足

亚美尼亚地震后救援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几乎没有任何工具,更没有先进的科学开挖方法,救援人员只能赤手空拳地挖瓦砾堆,延误了救人的宝贵时间。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张:“减灾始于学校”

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建筑安全纳入针对成员国的教育计划中。1993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将主题定为“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其分析报告《抗御自然灾害》强调:夺去学生生命的不是地震,而是倒塌的建筑。

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在巴黎总部发起“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以促进各国将减灾内容编入普通学校的教学大纲。但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33个国家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有这些内容。2007年10月10日是第18个国际减灾日,其口号仍是“减灾始于学校”。可见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对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视程度。

3、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提出学校安全建设原则

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在2004年发表的题为《在地震中保护学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要减少学龄孩子在地震中的风险。2005年7月21日,OECD再次新闻公告,提出为保护学校安全,应遵循如下7项安全建设原则:①要根据灾害风险等级,建立清晰且可衡量的学校抗震安全目标。②要确定地震的危险度水平,在可能的情况下分析并绘制地震灾难地图。③提前制定对学校建筑抗震要求的目标或期望,希望学校建筑不仅具有抗震能力,而且损害要有限,要能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成为避难求助中心。④学校新建必须首先考虑其安全性,尤其要及时纠正学校在抗震方面的问题。⑤要持续建立学校安全行动计划,并持续不断地丰富与调整。⑥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学校安全,要既有缓解地震灾害的战略,也有针对其他灾害的措施。⑦保障促进学校安全的多种政策的长期性,保障投资的落实等。

三、全面推进校园安全减灾的对策建议

面对制定校园重建规划的要求以及建设“震不垮”的校园的目标及呼声,笔者以为,必须从工程性对策和非工程性对策两方面人手,推进校园安全减灾工作。

1、有关校园安全的工程性对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此次地震中,夺去师生生命的是低劣的建筑物,而非地震本身。因此,要有效预防地震灾害的发生,就要使学校建筑物成为最可信赖的避难所。

(1)提高学校建筑的抗震标准

具体建议包括:①强化抗震的整体性。即一方面使用现浇板,另一方面用好构造柱和圈梁。如果汶川地区的房屋在震前全部加上了构造柱和圈梁,就绝不会有如此惨剧发生。②抵制预制板的大量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使用预制板盖房子就如同搭积木。由于抗震性能差,所以,预制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已被称做“棺材板”,但直到2000年左右,它在我国大城市还有旺盛的市场。③学校要设法避免抗震的“先天缺陷”。比如:教室、活动室房间大;为了追求采光效果,窗户大,墙面少。再如:采用单面、外廊的走廊设计,楼板多由柱子支撑,如果教室两边都是走廊,那么就只剩下教室前后两面墙抗震,两边柱子的作用会很弱。

与汶川地震相似,台湾地区1999年“9・21”大地震曾造成全岛近千所学校严重受损,当时调查发

现,全岛95%的校舍不符合抗震要求。现在,在台湾地区,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已大为提高,一般要比民居高出至少25%。

(2)争取将学校建成公共避难场所

设计界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将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类是国家特别重要的建筑。对于学校建筑,我们除了要确定它的抗震设防标准外,还要确定建筑物等级。但标准不能无限提高,定多高才适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策问题。现在,中国的城市避难场所多设在公园或城市广场,如果能申请将学校确定为灾难后的公共避难所,那么它的抗震设防标准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学校就有希望赢得更多的条件和资金,提高校园的安全性。

在这方面,日本静冈县的做法值得关注。日本静冈县地震预防计划始于1976年。他们认为,在地震灾害应对中,学校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①开展灾害预防教育。静冈县不仅在中小学开设常规的防灾课程,还将每月的第一天定为“安全检查日”,教师与学生检查安全设施和用具,增强对抗震安全的认识。⑦充当训练场所。每年9月1日是该县法定的抗灾演习训练日,每个学生每年有3次~5次训练机会。③充当撤离中心。静冈县设立了372个撤离中心,其中有176所小学、75所初中和13所高中。学校的建筑物和体育馆被加固,用于接收伤员等。他们特别强化了学校设施中生命线系统的建设,如保证供水、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学校有一个有效的医疗急救系统等。

要实现把学校建成地区应急避难场所这样一个高目标,我们必须做到:①在这个区域中找出威胁学校安全的风险要素。②透彻研究安全学校建设的目标,如技术标准、设防水平、管理体制等。③要明确并保障安全校园建设的最基本的经费。笔者曾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提出建议,将学校作为一个区域中的“特别保护区”,重建校园必须由国家甲级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以确保校园建筑单位的高规格、高资质。④满足安全校园建设在信息化等诸方面的特殊安全要求等。

2、有关校园安全的非工程性对策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启示还在于,我们已往进行的灾难教育局限性太大,不仅没有进行巨灾教育,更没有做过最大危险准备下校园坍塌模拟后的必要演练。为此笔者建议:

(1)校园安全建设要抓隐患,利用案例进行教育

校园的不安全因素极为复杂,既有学校建筑设施的不安全因素,也有社会的不安全因素;既有校园内存在的事故隐患,也有周边社区事故对校园安全的威胁。总结灾害教训,研究校园安全建设中的细节很重要。如学校是否制定了有关校园安全的愿景?校园的色彩安全吗?教室、图书室、厕所的容量和拥挤程度如何,如遇紧急情况,学生是否有安全保障?学校内的安全标志完备吗?每个学生是否知道自己校园的避难场地及应急逃生路线?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调动社会上的志愿者队伍?学校是否坚持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综合应急事件安全演练?

“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的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灾难也许是最好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将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融入课堂,让亲历大地震的师生将自己的所感所闻告诉全国的中小学生,那么,我们的防灾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将是一个极有价值的非工程性防灾对策。另外,可以将相关内容充实到每年3月进行的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中。

(2)校园安全文化教育应尽快到位

2005年6月16日,公安部正式公布“八条措施”,以维护学校和幼儿园的周边安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强调,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但笔者以为,系统化的校园安全文化教育并未到位。如缺乏校园安全文化教育的教材,现行的各类读本仅仅是一种应急式的小册子,虽有应急效应,但不系统、不完善。所以,应尽快组织专家编制有巨灾背景、有沉痛记忆的防灾教材,编制城市灾害及综合减灾类的安全文化教育教材。采取灵活生动的教育方式,使科学减灾自护的演练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

第4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1、环沪护城河维稳安保工作:街道重点人员21名,全区最多,我们严格落实一对一的管控方案,在会关键节点保证对重点人行踪的监控。

2、市政法委陈斌书记到街道政法中心调研时指出: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综治干部队伍和一个崭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确实不容易,是全市的一个亮点,解决矛盾纠纷,做好维稳工作就要靠软硬件设施建设,街道党工委重视程度很高,希望街道综治干部再接再厉,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好当前上海安全维稳工作,为实现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3、创新外口管理工作:和街道关工委、团委、计生共同成立了流动儿童之家,为流动的花朵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骨干组成的平安护卫队,协助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4、我们对街道现有可能引起群众性事件的5起纠纷长期进行不予余力地调解,经过多方的协调努力,城市名人花园工程、国司办公大楼工程这两起纠纷已解决。

5、1月以来我们协助基层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8件;阻止群众急访事件1起,成功调处纠纷67件。

6、在辖区十个社区内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中轴,大力开展了无毒社区、零犯罪社区等主题平安建设;加强了社区综合治理十位一体建设;充实了社区义务巡防队伍,规范了社区的治安巡防制度,完善了物防技防设施。

7、政法中心上半年接受各类参观团18批次,其中专程学习司法所和街道调解中心建设10批次。

8、与派出所互相配合将区里挂牌的濠北路沿线整治作为今年平安建设的中心工作,加大破案的奖惩力度,不断提高破案率,使存在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治安情况明显改善。

9、司法所上半年举办法律宣讲54次,受教育人数达到4672人,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法律进工地、法律进商户等法律宣传活动,以优异的表现迎接上级领导的五.五普法检查。

10、社工中心对街道现有刑释解教人员75人均实现了帮扶对接,矫正对象46人加强管理教育,促使其积极改造,平安地度过矫正考验期。社工中心在新桥中学创新性地成立了青春导航工作室,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法制宣传、个案帮教等社工专业化的服务。

11、组织各社区开展了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活动,向学生传授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配合了学校的安全建设;针对泛滥问题,综治办开展了6.26参与禁毒斗争,共建和谐社会禁毒宣誓及法律宣传活动,教育青少年远离。610办以迎、反、促和谐反邪宣传为契机,从现实生活个案中剖析了的本质特征和危害,并以鲜明的对比手法阐明了崇尚科学的积极作用,给前来接收教育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5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25-02

“自习教室别留贵重物品、篮球场上别带宝贝电脑、奶茶店里看好手机钱包、食堂饭卡现金别随意乱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各大高校将迎来新生报到和老生返校两大“热潮”。2014年9月1日南京市鼓楼区各高校学生新学期报到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学期礼物”:一幅生动活泼、造型卡通的《校园安全防范地图》,以帮助广大学生更生动、更直观、更深入树立安全观念。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比如校内学生的违法犯罪事件,校外的寻衅滋事、偷盗、诈骗等侵害,校园车祸危害,校园火灾、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生理和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事件等等,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的社会问题。校园安全是整个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1]。校园安全直接关系着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高等学校的发展是以生命安全为前提的,应尊重生命,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除了新学期的《校园安全防范地图》等措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的长治久安?

一、风险识别:预防为主,提前控制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社会中的种种影响安全的事件也会在大学校园里上演,因此,要保障大学校园的安全,必须要对安全风险有准确的识别,从而做到预防为主,提前控制。目前常见的校园安全风险有以下几大类:自然灾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火灾隐患、防病安全、心理健康、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和意外事故。对安全风险的管理,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预防。比如在不同的场所,图书馆、宿舍、教室、食堂门口安装摄像头,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在特殊的时间段特别加强安全防范,如大学新生报到前、报到时、大学生放寒暑假前后、毕业生离校前后等;在不同的阶段提前防范,比如军训期间、大学生毕业实现期间、大学生在校期间;在不同的活动开展前后重点预防,比如运动会期间、大型校园集会活动期间;在各部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贯彻安全意识,比如各学院的安全教育月活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只有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工作,时时提醒,处处提醒,增强大学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到对风险的提前识别,降低校园风险,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责任制度

实现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要的保障是制度方面的,只有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责任制度,才能做好预期、评估、预防、准备和应对工作。

第一,要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有多部,比如《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对校园安全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这些条文缺乏可操作性,执行效果并不好。因此,除了遵循已有的法律法规外,高校应建立适合自身管理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另外有研究者指出要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法制,比如启动《校园安全法》立法,恢复建立校园警察制度,完善校长安全责任制,这都是值得借鉴的[2]。如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院校,有多所校区,为了实现多校区的安全管理,针对安全管理条例中比较零散、缺少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进,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学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条例》。

第二,要明确责任制度。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明确责任制度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责任明确,才能有效开展部门间的合作,才能切实将部门协调机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问责管理。对各部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权限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边、责任到人”的管理态势。如扬州大学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适合自己学校的责任制度。有明确的安全保卫机构,组建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保卫队伍,并对其工作职责、权限和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三、数字管理:合理安装校园电子监控系统

校园安防问题日益突出,在传统的人防、物防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技防,即通过安装校园电子监控系统来保障平安校园的建设。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供安全保障。

第一,通过电子门禁系统,实施出入控制。在学校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进行出入控制,有效阻止外来人员的侵入,以保障师生安全。比如外来人员必须通过门口的监视器和对讲机进行身份确认后,才可能进入。除此之外,为了学校管理方面的需要,有时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老师对迟到的学生进行监控和记录。

第二,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加强行为控制。一方面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可以了解校园内的状况,处理突发事件,规范学生的行为。比如上课铃响后有的学生依然逗留在走廊。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后,可以去了解情况督促学生进入课堂听课。另一方面当人们知道自己处于监控系统下后,会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行为规范。学生了解学校的某些地方安装有摄像头后,会有意识地做一些符合规范的行为,少一些不良行为。

第三,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举证违规行为。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很多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愿意主动承认,如果有视频监控系统恰好拍下这一事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学生也无法狡辩。这样可以避免错判误判,也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

鉴于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在以上方面的便利,很多高校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物资投入,在学校的某些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

四、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重视生命教育

学生的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如何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呢,加强安全教育,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得格外重要。

第一,安全在本意上就是保全生命,安全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安全意识,呵护生命。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尤其是人身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只有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可能去追求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创设的是一种安全,祥和,有秩序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由安全需要向自我实现需要的过渡。教育与人类其他社会领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需要一个从外在环境到内在心灵的恒常秩序[3]。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实现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安全教育,比如重视安全教育人员专业化建设,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等[4]。

第二,重视生命教育需要激发学生自身潜能,让学生看到生命的美和自身的积极力量。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消解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使命,即发挥人的潜力,寻求生命的意义,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5]。关键是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能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这些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正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6]。因此,学校安全教育还应重视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激发生命的活力,发挥潜能。

五、行动措施:部署综合决策,实施紧急应对

李晓明的研究中指出高校常见的校园危机事件有意外性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冲突性校园暴力事件、群体性行动事件、异常心理和精神疾病引起的破坏性事件[7]。面对这些常见的校园危机甚至是突发事件,高校应具备相应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实施紧急应对的能力。高校应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对高校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做好应急预案,一旦紧急事件发生,各个级别的负责部分与人员应密切配合,度过危机。比如,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各部分应通力合作,首先应获取尽可能多的真实信息,将危机警报发放给各部门负责人,由事故管理小组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危机蔓延,同时对身心受到危害的学生开展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快捷的反应能力是高校校园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任何安全保障体系都不可能完全杜绝危机事件的发生,一旦危机事件发生,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如果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最高效的危机干预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使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秩序。要保障校园危机事件的顺利解决,首先职责部门要有安全责任意识,平时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其次做好行动预案,平时不断演习,提高紧急事件应对能力。

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既要提前预防,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有法可依,又要加强管理,实现合理管理与教育,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刻做出紧急应对。只有预防、管理、应对全面部署,才能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志勇.英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4):48-52.

[2]任国友.治理校园安全事件的长效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33-38.

[3]邢永富.“校园安全”问题的教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6-68.

[4]朱海波.高校安全教育长效化实现路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2):67-70.

[5]陈晓娟,任俊,马甜语.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2):487-489.

第6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一、我校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

1、预防为主,突出重点。

2、从严管理,落实责任。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通过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的有效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我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制。

2、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3、制定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4、向全校师生发出《共创安全文明校园》的倡议书。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5、从上学期至今先后三次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安全教育法制讲座。

6、与双台子区工商管理所和城管大队清查了校园周边环境。7、曾多次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周一升旗时向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演讲。

8利用看录象片的形式进行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放火、防水、防毒等安全教育

三、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制度保证

我校十分重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支部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同时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制定各部门,各科室管理制度、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行值日制度,做好记录,坚持落实校长责任制,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全校师生了解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我校特点,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运用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环境,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如119消防日宣传活动、3.29安全教育日活动等,在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又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和教育。

3、加强与社区联系沟通,学校经常会同*、社区居委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我校的检查,及时主动地反映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支持和配合。同时加强工作协调,定期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密切协作,加强配合,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周边无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校园周边尤其校门出入通秩序良好。

4、确保全校师生的全面安全

学校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及时准确地掌握本校和周边治安方面出现的新的情况,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消除学校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

四、具体责任情况

1、由后勤处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坚固,加强管理。及学校短期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2、由后勤处牵头,政教处配合加强消防安全。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触电等类别的事故隐患。更新消防设施,加大投入。

3、政教处负责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影视片,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4、教务处负责加强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对教育教学中危险性游戏、体育活动、实验操作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以及学生擅自中途离开教室、学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加强管理。

5、由政教处牵头,团委配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6、由后勤处牵头,政教处配合制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避免各种可能导致事故隐患隐患。

7、由政教处,教务处配合对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制定门卫安全事故责任。因门卫职责履行不到位导致学生私自外出可能引起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隐患。

8、政教处联系*、工商、卫生等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安隐患进行联合整治。

9、各部门协同校长对学校的各个重点部门进行检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通过检查,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整改,对各项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建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现在校园的整体环境良好,确保了校园的安全。

我校无食物中毒、校舍倒塌、楼梯踩踏、火灾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治安安全稳定,校内规划合理、标识完备,教学、其它公共活动场管理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对校园各项管理很满意。

我校目前急需解决问题:

1、整体电路老化。

第7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安全文化;文化建设;管理策略

一、安全文化和高校安全文化

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始祖。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对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报告中,该报告提到“苏联核安全体制存在重大的安全文化的问题”。1991年出版的《安全文化》报告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我国自1991年开始引进、研究和推广安全文化,相继成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参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中安全文化的定义[2],论文将高校安全文化定义为被高校全体师生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按照文化的结构层次,高校安全文化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组成。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是将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哲学和安全价值等要素内化到全体师生的意识中,最终转化为全体师生遵章守矩的自觉行动。安全文化是高校安全管理的灵魂,高校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文化深刻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高校安全文化是校园和谐稳定、师生工作学习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坚持统筹发展,将安全文化投入视为一种战略投入,这对高校建立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G大学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针对G大学安全管理的实际现状,结合PDCA的管理模式,借鉴《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国际标准的核心内容,从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师生安全行为和安全设备设施等维度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发放采取“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展开。本次发放学生卷305份,有效问卷305份;发放教师卷73份,有效问卷73份。重点调查数据的分析情况如表1、表2所示:结合表1、表2对于重点调查数据的统计,以下从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和安全设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高校安全发展理念方面,G大学的大部分学生在高校安全理念方面有较好的认知,这和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宣讲有直接关系。但教师对于高校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愿景了解程度为一般,这和教师较少参与学校定期的安全培训有关。学校对于安全管理的宣传,主要有校内宣传栏、学校网站、电子屏幕、专题培训等方式。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方面,G大学的学生对于学校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不了解,但对于安全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较为熟悉,该问题主要源于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整改落实较为熟悉。教师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有较多诉求,这源于教师的自身认知和专业水平。师生对于学校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都有较好评价,这说明学校在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高校师生安全行为方面,G大学的学生对安全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较多地归结为安全意识不强,超过一半的教师也认为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安全行为,降低校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目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有安全知识竞赛、专项应急演练等。在高校安全设备设施方面,G大学的师生都认为学校在安全设备设施方面投入合理、运行状态良好,这说明学校在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学生关注更多的是信息安全建设,这与目前社会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关联。较多的教师认为学校安全设备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也是信息化时代的管理诉求。

三、G大学安全文化发展阶段分析

依据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通过对上述调查问题的分析,结合实地的调研访谈结果可知,G大学有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各层级对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思想认识,但师生安全文化意识和安全行为仍然是被动接受,因此G大学的安全文化发展处于依赖严格监督阶段,并逐步进入独立自主管理阶段。此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管理特征:1.管理承诺各管理层从上到下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并表现较好。学校各管理层对安全管理十分重视,近年来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体系。2.合法合规全体师生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但自主性仍不足,对于校内的安全管理处于按章行事的水平。3.制度流程学校已建立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但师生的执行往往是被动的。[3]师生对于安全的执行程度限于遵守已有的各项安全制度,但对于安全制度的持续改进未有进一步的认识。4.目标绩效学校各级的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通过不断强调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制订具体的安全目标和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保证安全绩效的达成。学校日常重视安全宣传,制度化的监督巡查也有较好的执行。5.全员参与学校把安全视为一种组织价值,除了关注高校本身的安全绩效,同时对相关方进行安全管理,包括外来人员、承包商等。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师生对于校园安全的参与意识,通过提交改进方案,及时评比、奖励等方式为安全文化建设注入动力。6.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受训的对象包括全体师生、承包商等。培训目的在于培养全体师生的安全技巧和应急能力,不断改进自我安全行为。

四、G大学安全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G大学的安全文化发展处于依赖严格监督阶段,为了提升G大学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结合高校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从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和安全设备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1.安全系统理念学校领导做出表率,让各二级院系、职能处室、教研室和全体师生感受到学校领导层对安全承诺的自觉实践。学校领导在制订整体发展规划时,对安全发展应予以考虑,保证安全文化的资源投入。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安全培训,配合校领导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应更偏向人性化,以人为本,拒绝条条框框,从高校师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更好的安全文化制度,切实保证高校师生的安全。2.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对全体师生建立校内、校外相应的安全责任,明确各自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后,统一实施。高校应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程序,通过组织相关领域的安全专家,识别涉及高校的各类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判断风险可控性,制订风险措施,编制高校安全风险注册表,并对安全风险变更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师生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全面推进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设。3.师生安全行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可通过安全教育、安全会议、安全培训、安全演练、安全月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有效的沟通方式,确保高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方,以及各级管理者与师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全体师生主动上报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环境,高校安全责任部门及时处理和反馈。对于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宣传,通过树立安全模范和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4.安全设备设施制订高校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设备设施的责任人。对于校园建筑物、教学设施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尤其应关注高校实验室安全,对于国内外已发生的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事故横展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高校的新建、改建、扩建设施应重点关注,保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安全技术要求,实现高校安全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

五、结语

安全作为高校一切活动实施的首要前提与基础,安全与稳定是高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高校安全研究的意义重大。安全文化是高校安全管理的灵魂,高校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文化则深刻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高校安全文化是校园和谐稳定、师生工作学习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安全文化和高校安全文化的特点,对G大学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提出G大学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策略。高校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将安全文化投入视为一种战略投入,这对高校建立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以瑾,刘博智,孙梦捷,等.大数据透视两会热点把脉“后疫情时代”教育走向:2020全国两会教育舆情分析报告[N].中国教育报,2020-05-30(3).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第8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安全检查汇报材料范文(一)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中的重点,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安全校园,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按照县局和中心校要求,我校对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严重的安全形势,在学校及学校周边范围内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我校所做的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校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

1、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预防学生集体受伤害事件的发生)

2、从严管理,落实责任。(重点是加强值班力量)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我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1、成立以校长为首安全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制。

2、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3、制定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多次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周一升旗和课间操时向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讲话。

5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放火、防水、防毒疾病防疫等安全教育

三、 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制度保证

我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形成了校委会班子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同时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要求一定是合法证件)、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制定各科室管理制度、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行值日制度,做好记录,坚持落实校长责任制,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积极开展安全活动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全校师生了解安全的意义和要求,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我校特点,深入广泛地进行防伤害、交通安全、防疫、防火、防雷击等安全教育,以及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强与镇政府综治办和派出所联系沟通,共同筹建警校联办。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周边无安全隐患;校园周边尤其校门出入通秩序良好。

4、加强校门口值班力量,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

学校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及时准确地掌握本校和周边治安方面出现的新的情况,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消除学校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

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值班制度。

二要广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三要健全联动协作机制,主动与镇政府、派出所、行政村、工商等部门联系,通报学校周边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严格落实值日、值班、巡逻制度,严把校门关,强化学生进出校门管理,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的正常秩序。

五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等载体,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的舆论氛围。

5、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名教职员工和每个家长都是疫情信息的第一报告人,及时发现疫情苗头,迅速开展防控工作。保证室内外通风透气、落实班主任进行晨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教室办公室等重要场所要天天消毒,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 具体责任情况

1、由后勤处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坚固,加强管理。

2、后勤处加强消防安全。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触电等类别的事故隐患。更新消防设施,加大投入。

3、团支部负责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影视片,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4、教务处负责加强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对教育教学中危险性游戏、体育活动、实验操作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以及学生擅自中途离开教室、学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加强管理。

5、由教导处牵头,团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6、教务处对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

7、各室协同校长对学校的各个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8、安全办制定好安全演练方案如疏散逃生等,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整改,对各项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建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现在校园的整体环境良好,确保了校园的安全。

目前、我校无食物中毒、校舍倒塌、楼梯踩踏、火灾、手足口病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治安安全稳定,

我校目前急需解决问题:

1、整体电路老化。

2、消防设备还没建全

综上所述,我校在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要求和精神,发动全体师生,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扎实工作,无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了我校各方面的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安全检查汇报材料范文(二)根据区教育局统一部署,20**年7月16日,我们对邵营中心校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我们从8:00开始,先后检查了四九中学、邵营中学和四九小学,近年来,这几所学校在抓好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安全工作,每一所学校都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班主任、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详尽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邵营中学,制定有安全工作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升学考试工作安全预案、中考理化实验安全预案、中考体育加试工作应急预案、H1N1流感应急预案。可见他们平时工作的认真、扎实。

从检查学校看,安全教育都落实到实处,三所学校都进行了“每天五分钟安全教育”,特别是四九小学,不但举行了这类教育,还较好的保存了资料,每一个班每天的安全教育内容都清晰可见。并有“安全教育日”活动计划、小结,“防溺水安全教育日”活动计划、小结、图片。五月份安全演练日、安全培训日活动记录、图片、总结。

暑期防溺水教育是暑假安全工作的重点,邵营中心校根据区局的统一部署,每一个学校都引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强调了防溺水教育与安全,特别是四九小学还要求学生“八防一不进”即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电、防雷击、防食物中毒、防狂犬病、防高温中暑、不进网吧。并把校内池塘用铁栅栏隔离开来。

检查发现,四九中学、邵营中学对毕业班住校生工作要求较严,每天有教师值夜班,学生宿舍不允许用热得快、煤气炉、煤炉,以防患于未然。

四九中学、邵营中学每个科室都有灭火器,每一层楼,每一个楼梯口都有应急灯,这一点,我认为是邵营中心校的亮点,值得推广与学习。

所查学校都没有食堂,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所查学校没有鉴定中的危房,更不存在D类危房使用情况。

各校假期值班工作分工明确,值班记录详实。

存在问题:

一、资料不够完善,需进一步整理归档。

二、四九中学老教学楼四楼后墙靠顶处有较大裂缝,应鉴定维修后再使用。

三、邵营中学教师住宅区无厕所,邵营中学又离街太近,逢集时有人攀爬墙头,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四、四九小学雕塑底座裂缝较大,建议利用假期维修加固。

安全检查汇报材料范文(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安全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强化自查、自管力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各自分工负责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强化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制度》、《校舍及财务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使具体行为人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操作,对存有不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求专人控管,做好预防工作。务必做到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政教处和值周领导对每天的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如安全巡逻记录、消防安全记录、来客登记单、值班记录等,保存了第一手资料;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分部门、分处室管理好自己的人和物,形成了“安全工作四级管理体系”,明确了职责分工,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层层把关。

二、对学生安全教育情况。

自2月19日开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救自护常识的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出黑板报、班主任主题班会等形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渗透;学校还制定了相关制度来保障学生安全工作的落实。校长和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班主任和家长密切配合,层层把关,切实保障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另外,班主任间周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作业 。

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为了进一步健全学安全保卫制度,使学校治安得以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加强了与镇派出所的警民共建工作,使得学校周边200米以内无游戏室、台球室,网吧。

四、安全检查情况

1、 用电方面的安全检查

主要对学校内宿舍、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及校园的一切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查电线有无裸露,有无私拉乱接;各配电箱是否上锁;电源是否完好。通过检查,发现用电设施安全正常。

2、对学校建筑物、及生活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设施安全检查进程中,对学校建筑物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危墙以及其它安全隐患等现象存在。同时,定期对各类设施进行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9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浙江省缙云县教育局,浙江缙云321400)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职能管理者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基础设施配置不足、消防安全出口不畅通、消防技术安全不规范等,并探讨了加强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即提高消防安全认识,加强领导;对重点消防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加大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

关键词 :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意识;消防设施建设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56

中图分类号:X92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20—02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陈伟强(1977— ),男,浙江缙云人。浙江省缙云县教育局,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校园基本建设,校舍管理。

中小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场所,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肩负着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的重任。但由于中小学校是人员密集区,人口密度大、校园活动多、学生的日常活动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所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然后探讨了加强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最后进行了总结。

一、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教育、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净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公安消防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校的消防基础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校园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一到冬季,火灾隐患更显突出,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部分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消防意识不强,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办学,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导致学生在面对火灾等一些消防安全事故时常常不知所措。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难以达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

(二)部分中小学校的消防基础设施配置不足,特别是校园内的一些老旧建筑,由于建造时间长,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其消防规范不达标,后期又并未进行及时整改,如消防水源缺乏、楼房的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道不通畅等。一些乡镇学校由于办学资金所限甚至根本没有配置任何消防器材。由于经费的问题,更有不少学校的消防设施缺乏养护,不能有效使用,形同虚设的问题也大有存在。

(三)部分中小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出于防盗或是方便学生管理方面的需要,经常在学生休息期间将消防疏散楼梯、消防疏散通道或消防安全出口封堵、锁闭或是占用,从而导致消防疏散通道、消防安全出口不畅通。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处设置铁栅栏和在学生公寓楼房间的外窗加装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铁栅栏,这样的设置或改装极易形成消防隐患,一旦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公寓楼等的消防疏散楼梯、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安全出口的宽度和数量达不到消防规范要求,特别是校园内的一些老旧建筑,跟规范要求更是相距甚远;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牌缺少、损坏后没及时更新或是标识出现错误;消防安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位置、场所和配置要求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应急照明灯出现损坏或者失效等一系列消防安全配置问题也广泛存在。

二、加强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中小学校应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领导,由该小组具体负责全校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和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各项与消防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而确保中小学校的校园消防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在校园内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组织部分有特长的教师收集消防安全教育视频资料,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写消防安全知识普及读物,可以通过“消防安全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消防部门联合开展消防教育工作,让师生真正认识到消防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使用常用的消防器材。

(二)对重点消防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地方教育局组织召开由各中小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参与的会议,对重点消防安全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消防安全的组织部署工作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且明确职责范围,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关于具体的工作流程,各中小学校应首先进行自查整改,摸清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所在,根据自身能力进行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然后组织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检查验收。为了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坚决杜绝堵塞消防疏散通道和锁闭消防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首先要保证消防疏散设施的完好和消防安全出口的畅通。在中小学校的校园内应当采用广播、书面、多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告之本校师生消防安全出口的位置、消防紧急疏散通道和消防安全疏散的线路,并形成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在各相关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结束后,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及时总结自查整改和检查验收的工作情况,排除火灾隐患,并交流一些好的做法和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推动整个区域内的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消防设施

各中小学校要落实日常消防工作经费,确保基础消防设施的基本开支和消防设施的维护。对于部分老旧建筑,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消防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安全出口的畅通。对于新建的教学楼和公寓楼,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条文规定进行设计和建设,并且明确专人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管理与维护。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将逃生自救知识和防火安全常识纳入到社会公益宣传的内容中,利用社会力量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从而不断地增强全体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在中小学校的校园内,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消防安全工作。如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在学生公寓内可能广泛存在使用高功率用电器的情况,对此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各种途径的教育活动中要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三、结语

认真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既是中小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维护中小学校校园安全与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要加大消防安全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对于具体消防安全问题和重点消防安全隐患要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治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尽最大力量避免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最后,要通过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达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浅谈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高教论坛,2005(4).

[2]卢启华.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3]景臣,俞峰.关于中小学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J].学校管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