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第1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一、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制度安排

 

1、在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监管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显示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重心在不断下移。在中央的宏观统筹指导下,逐步把管理职业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给予了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我们当前要做的是,就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地方政府与职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管理。

 

2、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部门管理职能

 

针对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多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职业教育的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促进企业的利益驱动。通过对企业进行专项补助或者提供长期贷款的形式给与企业扶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增强学校活力的内部管理体制安排

 

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建立高效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需要作必要的制度安排。

 

1、减少内部管理中间环节,建立两级管理体制

 

建立职业学校两级内部管理体制,可以减少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的中间环节,解决由于管理层次过多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内部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学校的内部责任明确,办事能直接找的责任人。使得任务的落实能力比较强,能有效提高职校的内部管理效率。

 

2、建立专业法人制度

 

建立“专业法人制度”可以明确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权利,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使得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促使学校专业与产业的结合。

 

3、构建多元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制度

 

在董事会制度下,董事会可以监督职业学校校长的行为,促使校长管理好职业学校。

 

三、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

 

目前来说,首先应该对《职业教育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从法律上明确各个参与职业教育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防止互相之间推脱责任。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体现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员所必须要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在法律的规定下,校企之间签订契约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事业组织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校企双方应该在法律规定下,本着意识自治、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契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校企双方的合法利益,同时约束双方的不利行为,保证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从实践中看,学校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同职业学校骨干人员一起组成委员会,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咨询意见,出谋划策,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

 

3、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中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行业组织具有对本行业的企业进行组织与监督管理的职能。

 

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制度

 

(1)拓宽师资培养培训渠道,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2)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倡导终身学习。

 

(3)落实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落实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要把到企业实践作为提高职教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

 

2、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

 

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针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高级技能的人才,适当降低学历标准,让这些拥有高级技能的人才能够加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来。采用教师资格年审制度,定期考核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符合教师资格标准。

 

六、小结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与学校关系问题,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部门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监管。针对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机制问题,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组织机构;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在法律规定下,签订校企之间的契约;职业学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为校企合作服务的运行机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制度,充分调动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

 

作者:赵立铭 来源:知识文库

第2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职业教育 新型农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科技进步

[作者简介]姜明文(1979- ),男,山东嘉祥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驻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俞启定(1948- ),男,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 100875)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JZD0028,项目主持人:俞启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05-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大批农业人才的造就,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实践证明,包含农村初等、中等、高等、成人等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历来争议较多,主要有过程论、制度论、配置论、可持续发展论、转变论、一体论等①,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农业现代化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现代化,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狭义的农业现代化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即农业本身的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我们认为,农业现代化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特征:首先是“大农业”的现代化。所谓“大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即“绿色农业”,还包括海上种养殖的“蓝色农业”和实用菌种植的“白色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包括林、牧、副、渔业;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生产形式,还包括诸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形式;不仅包括产中,还包括农药、化肥生产等产前服务和收购、储藏、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大农业”的现代化就是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升级,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推进“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健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产业体系。其次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成果、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武装农业。主要体现为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安全;摒弃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广现代精耕细作,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的轨道上来。再次是农业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即要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农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实现经营市场化,同时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使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各部门、环节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联系起来,走开放式经营道路,实现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等等。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部依赖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增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如农产品质量堪忧、农业产业安全形势严峻、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有三个基本内部依赖:

1.依赖于大批新型农民的高质量培养。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才能让其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运用农业科技成果,才能使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使农民具备提升产业素质的能力,掌握推进经营方式转变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只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民,才能把我国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现代农业发展才有持续推进的源头活水。

第3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4-02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鲁昕部长解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个基本特征和必须进行的三个重点领域改革,值得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既能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又适销对路,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4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后两部法令确立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

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的地位得以确立,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一些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00年1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培养模式的特征,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份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此后,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4年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即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要求的提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提出了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分三批开展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例如采取“订单式”培养计划、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表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下,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又无处可寻。今年国家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现有办学水平的大好时机,高等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必经之路。从发展上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1978―1983年,以计划体制外放开为主要特征,即只限于各类集体和个体经济的企业和部门的需求。第二阶段:1983―1992年,以体制内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动为主要特征,1984年全面启动,企业承包责任制、劳动合同制及工资制度改革等,使体制内的劳动力开始向体制外流动。第三阶段:1993―1997年,以中央明确确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双轨制为主要特征,1993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政府首次用劳动力市场的提法,此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同时并存。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阶段,各地1998年开始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解决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问题,2002年底各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撤销,“下岗”与“失业”并轨,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加强了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各省市(区、县)基本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逐渐形成了以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现阶段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以下几类就业机构构成: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类民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各类民办的职业介绍所;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劳动力供需交流会;社区劳动服务部门;专门的职业介绍网站。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就业中介组织和网站大量存在,但没有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系统,没有对供求信息进行系统整合,虽然自2011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外公布《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为政府调控劳动力需求、指导就业和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为国家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的角度讲,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探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很难做到人才结构在宏观上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平衡的前提。

1.政府着力建设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建设公信力强的劳动力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反馈;为国家或地方劳动力资源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如实、充分传递。

2.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正向互动关系。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其毕业生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就业岗位,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生产经营者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要求,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需求方更加迫切招进适于产业发展的劳动者,他们会提出人员数量、结构、技能、素质等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在嫁接供需双方进行招聘等活动的同时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分析和预测,经过三年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在人员的数量、结构、技能、素质需求相吻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水平、目标与产业岗位需求协调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形成正向互动,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达到教育―就业间的促进关系。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采用“跟动”模式。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都会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采用“跟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模式。“跟动”模式的特点,一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通过专业设置使高职教育不断满足服务客体的特定需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市场,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特征,由劳动力市场导向替换学校资源导向,从而使专业设置的过程成为调整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并迅速顺应需求,就保证了专业设置的正确方向和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二是以行业为依托,专业设置必须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兼顾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学校寻找相应的行业依托,以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三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以劳动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灵活性,但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求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专业的设置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条件支撑,只有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才能保证投入的有效,保证教育效益的实现,因此在新专业开发中,要极为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在稳定中求适应,用专业基础的稳定去支持专业方向的灵活,用专业方向的灵活来保证专业基础的稳定。

总之,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瞄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走向,面对市场需求办学。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以前瞻求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是衡量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最重要意义在于克服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自身的僵化、刚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后果,为省域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场域,从而探寻激发省域职业教育活力的科学路径。

一、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评价的维度、应然状态及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活力的根本

1. 办学主体

省域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是通过举办、管理、运行和评价等活动参与省域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相关组织和个体,主要有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它们是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是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解决职业教育由谁设立、谁来投资、为谁所有、谁来办学、谁来管的问题。它体现的是省域职业教育、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权力如何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办学主体的协同是省域职业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根本。

2. 应然状态:办学主体多元性

多元办学主体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首先,区域经济成分的日趋多样化,区域人民大众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使得过去单一的办学主体已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培训的多元诉求。其次,一元主体办学体制使职业教育内部竞争不足,不利于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再次,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趋于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资源配置方式由以前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变。总之,经济的转型发展在客观上需要省域职业教育走多元发展道路,在多元主体协同中彰显自身的活力,并以此为动力提质增效,而多元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则在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及多元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它隐性传达了职业教育兼收并蓄、多元整合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能力。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独特之处,也是省域职业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

3. 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主要回答两方面问题,一是办学主体有什么的问题,二是这些主体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怎么样摆布的问题。影响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因素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职业教育投资、兴办、管理、评价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否多元;二是多元主体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地位的平等性。目前,省域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主体来源单一,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权利、义务没有明确,在法律上的地位得不到承认;二是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职业教育不能与公办职业教育取得同等地位,在职称评定、人事评聘等方面民办职业教育合法、平等参与的保障机制得不到落实,民营机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兴办职业教育主动性不强,社会力量作为办学主体相对薄弱,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比例过少。

(二)发展模式的适配性:活力的形态

1. 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样态、结构形态与运行机制,详细来说,是职业教育结构形态与运行机制所呈现的样态以及维持这种样态所采取的运行方式,主要回答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态和样态问题,即以何种形式办职业教育的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重在回答发展模式的特征与内容,而不仅仅是回答办学模式都有什么的问题,依据办学主体不同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划分实际上混淆职教模式与类型、狭义与广义的区别。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职业院校层面。这里所要探讨的是中观层面的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它指某一区域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突出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省域职业教育体系在结构与运行机制方面的形态与特征。

2. 应然状态:发展模式适配性

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经济协同发展角度来说,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协同体现的省域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办学内容),省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其他级别职业教育关系(办学体系),与省域职业教育公办、民办及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与类型)等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动态性。从协同论来说,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影响最大,它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结构、模式与水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变化,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要随之进行适时调整,与之高度耦合。总之,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的形态与表现形式,它主要体现了职业教育对省域经济发展的灵活适应能力,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应然状态是能够动态适应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或者说,省域职业教育发展形态能够适时匹配省域产业发展变化。

3. 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有什么样的办学内容以怎么样的形式办怎样入学、有什么样的体系结构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所呈现的状态,因此发展模式包括办学内容、办学模式、办学体系和办学结构、就学通道等方面要素。从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关系来说,经济发展由政策要素驱动型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经历从被动供给型模式向创新自主开放型模式进行转变。二者的主要矛盾是被动适应发展模式与自主匹配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主要冲突表现在:在办学内容上,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对接,缺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与调整总是滞后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办学形式上,多样性不够,不能满足社会人员技能培养与提升的需要;在职业教育结构与类型方面,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技术结构不对称,不能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高移化的需要;在招生模式与结构上,招生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和均等化的需求,招生结构与区域经济的需求结构不对称,不利于实现人才供需平衡。因此,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适配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与贯通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需要;二是与省域经济协同发展入口,招生结构与形式(就学通道)是否能够适应区域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多样性、终身化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办学内容即专业结构是否与产业结构调整适时匹配,即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具有动态性;四是办学模式与经济多元发展的匹配度。

(三)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活力的保障

1. 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回答职业教育怎么样经营和治理的问题。从大职教观出发,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是以政府、职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所构建的新型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企业治理观为指导,保证职业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一套系统、完整的组织与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广义层面的外部治理结构和狭义层面的内部治理结构:前者体现的是职业院校、职教机构与社会的关系;后者指职业院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等)的关系。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是省域职业教育外部治理结构,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制度规范的总和,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制度保证。

2. 应然状态: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的完善性现代职业院校治理源于现代企业治理,本质上是在公司法人资产的委托制下规范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随着社会化发展程度的日益增强,完全依靠产权所有来经营和管理职业教育、单纯地依靠产权主体来对职业教育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有一系列完善的能够规范不同利益相关者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来最大化地实现职业教育效益最优化效果,减少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干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自我发展与调控能力增强。简言之,需要完善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来保障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3. 影响因素

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是职业教育发展保障,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增强,现行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与理想化的系统治理的形成冲突。突出表现在:一是职业院校作办学自主权的受限、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不足,尤其是在职业院校校长选聘、专业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二是制度体系不完备,产教融合制度、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缺失,条块分割式管理缺少互动,多头管理、体系不畅、统筹不力;三是依赖政府行政指令调控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市场作用不明显。因此,从外部治理角度来说省域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省域职业教育投资保障的力度;二是省域职业院校发展权利的保障力度;三是省域职业教育发展制度保障的力度。

综上,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说,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表现在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发展模式的适配性、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对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评价,应从办学主体、发展模式、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即活力的主体、活力的形态及活力的保障三个维度进行,即从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能力、适应区域发展的生命力及自我调整和发展的治理能力进行,

二、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评价的体系

在本研究中,笔者运用美国学者萨蒂教授的AHP 层次分析法将影响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要素进行层次分析,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不同层次的结构,尽可能具体化到可测量目标上,使这种分析尽可能客观评价出职业教育教育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并且更具有可操作性。据此,将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灵活性要素分为三层,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是目标层;影响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的要素是办学主体、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这三个维度是准则层;影响准则层的因素有办学投入多元性、职业院校办学权利的自主性等9 个子因素,这为第三层方案层,如表1 所示。层次分析法AHP 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权重、总结一致性检测等步骤,因篇幅关系,本文仅研究用因素分析构建层次结构。

(一)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指标分析与观测

1. 办学主体多元性

反映办学主体来源的多元性,是办学体制的核心。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公办职业院校所占比例、民办职业院校所占比例、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比例是重要的评价点。

2. 办学主体平等性

反映多元办学主体在办学权利上的平等度。公办职业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发展需要具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制度保障[8],本指标主要反映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基金奖励等方式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或个人参与职业教育、兴办职业教育的力度。通过政府补贴民办职业教育资金所占比例来进行观测。

(二)发展模式的适配性指标分析与观测

1. 职业教育接续培养的贯通性

反映省域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架构开放、立交、协调度,即中高职贯通、高职与应用本科贯通、本科与硕士的衔接等等,我国现有的职教体系并未体现本科以后的衔接,因此,相关招生部门提供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比例、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将作为衡量与参考的依据。

2. 招生考试的分类性

反映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均等化、大众化的程度。推进分类招考,建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是职业教育招生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方案》指出,2017 年,通过录取的学生数达到当年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60%以上。注册入学学生所占比例和分类考试方式录取学生比例将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3. 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性

主要反映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结构、规模、水平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程度[9]。《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将建立专业设置预警和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这里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专业设置结构,可通过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省支柱产业的覆盖率来衡量;二是专业调整动态适应性,是否与产业结构调整适时匹配,通过省域辽宁职业院校专业新增率和专业退出率来衡量。

4. 办学模式多样性

办学模式是地区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形成的一种样式和表现,办学模式具有时代性,随着职教理念理新及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本指标反映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程度。具体指办学类型、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程度,将集团化办学覆盖程度、混合所有制所占比例、中外合作办学比例、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作为评价的观测点。

(三)治理结构的完善性指标分析与观测

1. 经费投入保障有效性

主要评价现有的资金管理体制对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的保障度,我国职业教育资金的主要渠道是财政投入,可从投资的规模、结构、方式、效益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在资金的规模上,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可作为参考依据,通过与其他类型教育比较以反映政府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在资金结构和方式上,用中职和高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各占比例以反映投入结构的均衡性与分类性;在资金的效益上,利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资金所占比体现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的利用率与绩效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2000 元标准,这将作为指标设置的依据与数据要求。

2. 职业院校发展权利的自主性

主要评价职业院校按照自我意愿、自我控制和推进发展、创新的能力,考量省域职业教育自主权的下放程度。实现职业院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下放职业院校发展自主权和促进院校自我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意见》指出要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从招生、人事、财政分配自主权和职业院校自我发展能力几方面进行评价:在招生自主权上,将全省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占当年招生的比例作为评价要点;在人事自主权上,以全省职业院校自主招聘教师比例作为评价观测点;在财政自主权上,将全省职业院校绩效分配在分配中所占比例作为观测指标;在自我发展能力上,将院校自我经营创收(社会服务)资金作为量化的指标。

3. 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完善性

主要考量职业教育发展制度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度,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与结构调整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核心,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强劲的动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 年)》指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管理和运行的基本制度体系,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区域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理想状态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制度内容的健全与完备性,判断是否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出台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意见、办法,可将职业教育制度更新率、新增率作为评价指标;二是制度的结构合理性,考量现有的职业教育制度结构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职教发展活力;三是制度效果上执行力的强度,评价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评价指标应用注意问题及展望

(一)评价方式以定量评价为主,运用动态数据

进行监测

本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统一,绝大部分指标以定量方式进行,体现可测性;制度结构合理性与执行力指标难以量化,将以定性评价方式进行。在应用中应注意一定时空性,选取一定时间范围内(至少三年)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利于把握省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灵活协调度的现状与趋势。

(二)评价对象选择

本评价指标体系以省域范围内职业教育为评价对象,是大职教观下的职业教育,并不适用于对某一个职业院校的发展活力的评价,以自评为评价方法。本指标体系同样适用于市域范围内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的评价,可以运用其将不同市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灵活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

第5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一、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

 

在文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综合,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与过程。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文化现象背后的、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1]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思维方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成熟度以及偏向的重要尺度,是精神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而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从构成来看,职业教育制度价值取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价值主体的取向。职业教育的价值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类价值主体,这三类价值主体的体现情况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制度主体的价值取向。如果个人的价值主体占主导地位,那么职业教育制度的主体价值就是个人本位;如果国家主体、集体主体占主导地位,那么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主体就是社会本位。

 

当然,某一国家某一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主体往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的统一。二是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当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确定后,就会选择一定的内容来实现主体的价值取向。三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设定[3]。

 

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代表政府行使权力的制度主体的价值选择的过程。价值有元价值、隐价值和显价值之分,元价值是主体最深层、最高层的价值,反映了相关主体关于职业教育的理想和愿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公正、公平、合法、有效、以人为本等理想标准;隐价值是相关主体个人真实而具体的价值表现形式,是制度相关主体在思考、决策和行动中所秉持的、“习而不察”的价值观,对教育制度的制定、执行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显价值是教育制度表现出的外显的、人人皆知的价值观。教育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代表政府行使权力的制度主体的元价值、隐价值和显价值彼此冲突、斗争、妥协、选择的过程,经过三种价值观的博弈,制度主体的价值取向最终以整合后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职业教育制度制定主体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方向。对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主体而言,不管这个制定主体的团队如何强大、团队成员的选择如何科学、团队成员在制定制度时的态度多么端正,也不论制定职业教育制度的过程多么科学合理,由于团队成员即制定职业教育制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在一定时代与一定区域长大的一些人,那么这些人必定要受到该国文化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文化信念等。

 

而这些一旦形成,对人以后的价值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样,职业教育制度制定主体在制定职业教育制度时,其从小生活的文化氛围及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对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任何职业教育制度在制定之初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左的。此时,作为职业教育制定主体的价值选择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该国职业教育制度的走向。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美国人善于抽象思维;中国人是曲线式思维,美国人是直线式思维;中国人偏重整体性认识,美国人偏重个体性认识;中国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美国人的概念具有精确性,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我国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不管是制度制定的主体还是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主体(如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甚至是更广的人民大众,基本上都有很强的“权威化”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使个体的价值选择让位于国家和集体的价值选择。因此,导致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职业教育制度重视实用主义,以人为本位,注重个体价值的发挥。而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为本位,注重的是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更关注制度的社会功能,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服务,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需要和发展。不过随着国家的大力倡导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制度也开始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人”,对人的关注力度逐步增强,试图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兼顾二者的需要。

 

二、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态

 

文化与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制度形态,不同的制度形态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的不同。同样高效的制度必定是与文化相适应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也必定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制度与文化不能协调发展时,要么是在制度的强制下倡导新的文化,如每次大政治变革后的文化倡导,要么是在文化的压力下改革制度,而改革后的制度能否生存发展下去,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文化的适应程度高度相关。如清朝末期的实业教育运动,在当时的情况下,发展实业教育的目的是好的,其制度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为什么实业教育运动却最终失败了,成为了“失业”教育?当然,实业教育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的制约,也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但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改革不彻底、制度实行所需条件不具备等与文化相关的条件不具备所致[4]。

 

可以说,某种职业教育制度形态能否产生与发展,跟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职业教育制度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当文化发生变化时,这种制度也必须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文化的需要。如随着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发达和行会的建立,使技艺学习和技能培训成为必需,英国学徒制职业培训便应运而生。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英国中世纪后期的学徒培训出现了三个发展趋势:一是从行会的规章管理向国家法令管理过渡,二是从纯粹的技艺学习向最低的读写算学习过渡,三是师徒关系从父子亲情向雇佣帮工转变[5]。之后,学徒制式的职业教育被制度化的学校职业教育取代,但学徒制因其具有学校职业教育无法传授的知识与内容,因此在经过历史巨大变迁后,英国的学徒制又与学校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英国独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6]。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影响着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制度形态,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等,这些职业教育制度形态各具特色,而且有其植根的文化土壤。这些在其发源地国家成效显著的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如果离开其产生的文化基础,则成效甚微。如我国先后学习借鉴过日本、美国、苏联、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根基,导致移植过来的制度成效不佳。

 

在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制度的学习很容易,只要借鉴其制度文本,按照本国的情况适当变化即可。但是在产生国成效非常显著的制度,移植到了借鉴的国家后,却很难产生出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借鉴国缺乏制度生成的文化,缺乏制度根植的文化土壤,同样也缺乏制度实施所需要的文化氛围。

 

三、文化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效度

 

一项制度制定后,能发挥多大作用,跟该项制度与文化的适应程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连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采取多项措施,如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职教法修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以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努力下,我国的职业教育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与普通教育平分秋色)、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质量日益提高等,但是这些成效与预期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还不强,选择职业教育不是人民大众的自主、自愿行为等。同为职业教育,为什么在德国等国家比较受欢迎,而在我国却遭受歧视?除了职业教育制度的激励与引导不够、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等原因外,关键在于文化传统的制约与影响。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在我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官本位”等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已经牢牢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中,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潜意识。国内很多相关的实证研究都表明,职业学校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选择职业学校的,多是因为学业成绩不良被拒于普通高中之外或是想通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而曲线上大学的无奈选择,只有22.8%的学生是因为自己适合职业教育而选择职业学校的[7]。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是“次等”教育。这种鄙薄职业教育、看不起职业教育的思想不仅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潜意识,而且也是职业教育领导阶层尤其是职业教育制度制定主体的潜意识。由此才会出现普通教育的资源配置普遍高于同阶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改一补”等对职业教育发展不利的制度和措施。

 

职业教育制度的效度除了受职业教育制度自身的品质和科学性影响之外,还取决于执行者的执行力度。由于职业教育制度大多是在未被社会大众认可的情况下制定的,导致制度的执行效度不高。再加上制度执行主体的价值错位,必然导致制度失真,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出现了失真和扭曲。职业教育制度执行主体的价值错位使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出现了表面化、仪式化、程序化的问题,执行时简单应付,导致部分职业教育制度成了文本的颁布,成为一种摆设。

 

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效度不高既造成了教育制度资源的浪费,也阻断了教育制度与教育现实进行对话的渠道,使之丧失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纠偏的机会。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制度执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持续与实践进行对话、相互发现与批判并最终取得彼此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化解冲突与不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制度的品质,增强职业教育制度对现实的理解深度和干预力度,从而使教育制度在生动的执行中变得有效。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扭曲,使职业教育制度的自我反思能力困乏,影响了职业教育制度的效度[9]。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超越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能够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塑造力、穿透力、牵引力、辐射力,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新的跨越。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主题,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10]。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实施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加强文化传承、文化转型、文化创新,为职业教育制度的科学制定与高效实施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观念和理论基础。

第6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现代性;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特征;体系

作者简介:张淼(1979-),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辽宁省产业结构变迁中职业教育变革机制研究”(编号:W2014156),主持人:张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13-04

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认为,教育改革有多种层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中观层面的教育改革,并且因为任何宏观的教育改革都要落实到学校上,而微观的改革也必须在学校层面上进行,所以学校制度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中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1]。可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之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至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整体深化意义重大。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但只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方向性的政策指导。随后引发了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框架及建设路径的学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虽然对职业学校制度的建设有着借鉴意义,但缺乏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特殊性视角下的专门研究。2014年,国务院颁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意味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走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特有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成为亟需在理论上回答的问题,这是探讨如何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

(一)现代

什么是现代?首先,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时间上的概念,比如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以后的发展史。其次,现代是一种发展水平的描述,比如工业现代化。第三,现代是一种特征的呈现,是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为推动力,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体行为方式,进而呈现出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价值诉求及行为特征的代名词,即现代性。这应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的应有之义。

(二)制度

诺斯认为,所谓制度是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们设定用来约束人们行为互动的规则。也有学者认为,制度是由当时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法律、规章等构成的一组约束个人社会行为因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2]。这里应把握制度的两点特征,一是依据并反映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二是对主体间的互动行为的约束。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基于以上对制度的理解,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职业学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协调各种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规范体系。它应是对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特殊主体间行为进行的规范,不同于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并与二者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为思想指导,通过制定规范体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并促进职业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的过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制度,呈现出若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分析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的利益主体构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与学校相对应的政府、社会(企业行业);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应该是围绕这些主体而设置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设置应折射出现代社会发展转型中总的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即理性、民主、平等及人文主义[3]。实际上,教育制度通常更直接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同时也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型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经验,都是在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开始构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达成构建完备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一)尊重理性、民主化特征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人有追求平等、获得充分发展的权利。社会也更尊重人的理性及个人需求,提供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渠道。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也应以这一基本社会价值诉求为其基本价值导向,为建设民主社会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制度设计中更注重“人”的存在,保护不同主体的民利。

(二)国家统筹、法制化特征

民主社会的重要社会制度就是法制,依法治国也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治国方略。如何协调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统筹、法制化推进是共同的国际经验。尤其是对学校法人地位的确认与保护、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办学自、规范政府的责权范围、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各国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中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竞争机制、市场化特征

现代经济体制的转型,主要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是引入竞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职业教育是一种需要与产业经济密切对接的教育类型,要求尽可能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同时必须发挥职业学校办学的主体能动性。因而“市场机制”的引入是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包括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

(四)鼓励创新、人本化特征

对于理性的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关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以往社会价值取向占主导的职业教育领域,我们也看到了日趋明显的人本化特征。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人价值的回归,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素质要求正在发生根本转变的体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上,而且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更体现在应用技术领域,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无论从人才成长规律还是人才成长环境都更注重从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备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终身教育理念都是这一价值诉求的表现。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

基于以上的特征分析,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系列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的有效协调各主体行为及关系的制度体系。

(一)简政放权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存在政出多门、行政越权等多重问题。要想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理顺政府行政权力关系及范围,实施简政放权。英国学者尼夫(Neave,G.)在分析重构教育与政府关系、教育与社会关系时指出,要“努力将一种特殊形式的由外部界定的‘竞争伦理’作为学校的、因而也是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4]这似乎一语道破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基础。

首先,要以法制确定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明确划分政府及学校的权利责任关系。做到政府不该管的不管,学校该管的能管。一方面政府统一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来进行规划和管理,规范管理组织、方法、程序;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摆脱等靠要的固有思维,积极建立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灵活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以适应主体性办学要求。

其次,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管理与改革,在政府和学校之间起到制衡、协调、规约的作用,尤其是建立行业企业积极并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办学、课程、教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二)国家统筹、法治推进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校企合作制度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协调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不同于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同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它是协调职业学校与外部主体关系的特殊制度,同时与前两种制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与机制,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最有力保障。国际经验表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靠国家统筹、三方机构协调、法治保障。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尝试多元的办学和投资体制

我国长期形成了政府办职业教育的单一体制,束缚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是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的。国际经验一再揭示,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但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是要依靠激发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活力的。这就意味着,除了国家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布局、规模以及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审核之外,职业教育的办学更多是要靠社会靠学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的办法,实行多元主体办学体制,同时尊重投资主体的权益,谁投资谁办学,建立股份制办学模式。一方面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目前我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四)民主决策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大部分沿袭普通教育的科层管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仿效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学校则仿效大学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职业教育的特性上看,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均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应用和实效的教育,要求对市场、职业的发展具有快速灵活的应答能力。对市场和职业发展最有发言权的人是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因此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建立扁平化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决策的组织架构及机制,保障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专业意见的充分表达及采纳。这也是应对市场化竞争的最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专家委员会评议制度,建立评聘灵活、自由流动的人事制度,是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

(五)完备灵活的职业学校课程制度

所谓课程制度,是学校共同遵守的、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5]。职业学校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课程方案、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工作。现代职业学校的课程制度必须在课程方案设计与开发阶段就秉承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宗旨,以及人本的价值理念。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式,设计多种人才成长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成长,更关注其对未来职业的参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照。德国的学习领域的课程制度改革理念及实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蓝本。

(六)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在日益复杂的教学活动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引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规范。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制度,就是要引导师生价值观转变的基础上,展开人本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自由、教学平等、教学宽容。

教学自由,意味着要充分尊重教师教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自由。教学制度的设计要注意标准和自由度的把握,既要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同时给教师充分的专业教学自,毕竟培养创新型的学生需要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制度也要基于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发展权。

教学平等,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是教学活动认识的主体、权责主体,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传统刻板、僵化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合作、民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6]。现代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应促进这种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生成。

教学宽容,宽容品质应是现代教学制度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现代教学制度所追求的人的个性发展的核心价值将打破目前学校教育只关注人类集体发展的一元论教学模式,充分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个性现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7]。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必须关照到学生的独特性,提供多元灵活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基础上的专业发展。

我国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成现代化社会的情况下,适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转型中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实施的制度创新。因而,必须在建设中注意适应性及发展性结合的原则。要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同时要放眼未来,发挥制度先进性对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引领作用。当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还会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包括财务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后勤制度等,但是其基本价值导向是不变的,遵循则是正确的,否则就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出现阻碍、停滞甚至倒退。

参考文献:

[1]王丽.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J]. 中国教育学刊,2012(2):90.

[2]樊刚.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3.

[3]张淼.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进程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

[4]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2.

第7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作本位 评估

应英国威尔士斯拉格.赛莫德学院(Coleg y Cymoedd)邀请,我们一行人赴英国参加了“以工作为本位”评估体系的学习和培训。本次学习培训在英国威尔士的Coleg y Cymoedd学院完成。

在学习培训期间,我们通过参观Coleg y Cymoedd学院、走进课堂听课、跟随学校评估人员实地评估等方式,比较充分的了解到了英国的职业教育特点,并被英国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制度所吸引。

一、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特点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Modern Apprenticeship);遍布全国的职业教育中心(Centres of Vocational Excellence)和先进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NQVs & GNQVs)。

其中,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是英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他为14岁至26岁的青年提供了一种边学习、边工作,既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又获得一定工作报酬的学习方式。学员们可以在当地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机构网站上检索提供现代学徒制学习岗位的企业目录,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向企业提出学徒申请。企业通过考试和面试等程序接受学徒申请后会和学员签订为期18―24个月的学徒合同,并为学员设计符合个人能力发展的学习计划,同时要求学员在当地选择一家优秀职业教育中心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学员在完成所有课程后可以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的考试获得NVQ3或者GNVQ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证书的学员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通过招生考试重新回到普通高等院校完成学位教育。这一教学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是以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式。

而英国的国家职业教育认证体系(NVQs & GNVQ)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最成功、最具特色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它根据接受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分为六个等级,英国政府通过教育法案明确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相应等级的普通学历证书具有同等地位,等值互通。任何获得NVQ3以上职业资格认证的青年都可以凭此参加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试,从而继续完成高等学历教育。这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建立了立交桥,为青年人成长成材提供了更加广泛、灵活的选择。每年有很多14―26岁青年考取NVQ3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他们中有些青年人升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完成大学学业,其余的青年人都可以顺利就业,并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欢迎。

二、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给我的感受及启示

(一)兴趣是最大的老师

在参观Coleg y Cymoedd学院时,我们随机走进一些课堂,看到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听课、记笔记;走进阅览室,看到学生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有上网查资料的,有低声讨论方案的,有的正在向组员阐述自己观点等等;走进实训场地,看到学生们在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走完Coleg y Cymoedd学院的教学楼,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学习都是主动的、自愿的,我们没有看到睡觉、玩手机等开小差的学生。我暗自惊讶于同为十多岁的孩子们的认真与投入。我们事后了解到,孩子们能做到这些,全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在英国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的无奈选择,而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而选择了职业学校的相应专业,这完全不同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类型。

这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的一句箴言:能够改变你的命运,让你成为富翁的唯一出路,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对学习永远都保持热忱。而目前,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生源类型,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一年级新生尽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好一门课的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分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教师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去。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改革,实现所学及所需

Coleg y Cymoedd学院的教学突出其实用性,我们看到: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精心设计他们的作品;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做糕点;美容美发专业的学生在互相设计或修剪发型等等,相应的教室被装修成设计室、厨房、美容室、美发厅等。更为实用的是学校的美容美发厅可以对外营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顾客进行发型设计及操作;学院开设了对外营业的餐厅,从服务生到厨师均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些都有利于实现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零距离接轨。

而我们的部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有所脱轨,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不同工种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所学及所需,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帮助学生成长

英国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一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及文化课程学习,第二年受雇于企业,成为企业的员工。企业委托学校或评估机构对学徒进行评估,整个评估过程近两年;第三年学生以“4+1”方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即每周4天在企业,1天在学校。“评估”作为整个“学徒制”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其费用由英国政府承担。

第8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理念基础

职教与大专院校教师培养的学生都是国家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这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就对传统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到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的人才?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帮助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的中坚力量呢?

知识一般被分为2大类,其中一类是理论知识,另一类就是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是指与情境无关的固定知识,但实际上要想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指导人们工作的可能是实践性知识,而不一定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要想做好工作,会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结合在工作中总结的实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工作过程知识,这种有指导性的知识恰恰是所有专业的从业人员最为需要的。

怎么能够学会实践性的知识呢?首先就是建立实践学习的共同体,而汽车职业教育就是将汽车专业的学生带入到汽车专业实践共同体当中来。汽车专业的学生开始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最、最边缘的活动,然后逐步进行拓展,通过参与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职业领域工作的任务大部分是没有标准的答案,比如说维修保养汽车,可能会有多种解决的方式,有的方式可能速度快,但质量可能略有下降;有的方式可能质量很突出,但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完成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任务,千万不要希望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后,他们就会去解决任何问题了,这是不可行的。在这种不具备所有知识的情形中来学习,就引申出现代职业教育最具先进性的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而学校里并没有真实的工作情境,这就引出了学徒制,只有“现代学徒制”才可以提供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真正工作和学习情境,因为只有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锻炼,学生才能真正走入到实践当中去。而“现代学徒制”正是提供这种学习情境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指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部也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突破。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

很多职教与大专院校都认为“现代学徒制”非常适用,自身应该开展这一项目。但职教与大专院校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合格的“现代学徒制”呢?首先,需要使学徒(学生)获得“职业资格”,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核鉴定。接下来是培养学徒(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针对职业工作任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是“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过去的学徒制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而现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更需要综合职业能力,甚至是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

对于职业能力的层次要求首先应当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职教与大专院校所培养的人员可以满足岗位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过程性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工作过程、生产流程导向等。最后一个就是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非常的重要,每一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那样就需要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在学校里无法培养的。而全面的解决方案,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是传统教育制度无法实现的。

因此学徒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学校培养学生认同感的能力非常有限,在企业中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职业道德,要想促进职业道德的发展,首先要对企业有认同感。实证研究表明,学徒制是最能够促进职业道德发展的方式。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目的

建立“现代学徒制”有一系列的目标:首先是能够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其次是降低青年人“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减少青年失业。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生涯发展道路。

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恰恰也是青年失业率低的国家(图1)。一个国家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局面,青年失业犯罪率就会攀升,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因为它可以算做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手段。建立“现代学徒制”为什么能够降低失业率呢?因为它降低了2个“门槛”,这也是职业教育重要的“门槛”理论(图2)。要从学校直接进入企业的“门槛”特别的高,不小心就会被“绊倒”,“绊倒”后就会失业。而通过“现代学徒制”,从学校进入“现代学徒制”的“门槛”较低,之后“现代学徒制”进入企业的“门槛”也较低。

所以说,“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职教与大专院校按照职教体系的要求培养符合职教要求的学生,必须得通过“校企合作”才有可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条件

要想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应当有稳定、统一的(培训)职业名称;开放的和发展性的职业内涵;有通畅的职业发展的途径;有学校与企业的多种合作形式。比如说“双元制”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国内前后的“双元制”与德国等国并行的“双元制”相比可能没有那么突出的功效,但“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是需要保存下来的。

同时,还应当提供较宽的职业基础教育,并满足若干具体岗位的要求(T型人才)。因为实习生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他们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技术工人,是企业的特殊员工(培训生),应与培训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时间、内容组织和培训津贴等事宜。培训企业可以获得收益。千万不要以为国外的企业负责人道德非常高尚,就是要花钱让员工去培训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是可以获得收益的,只有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企业才会欣然接受。

“现代学徒制”的管理特征

第9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范文

>>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建立类似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度的着力点及路径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变革动因与最新举措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微变革” 中德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 现代学徒制浅析与启示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路径研究 江苏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推行的路径研究 由校企合作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实现路径探析与思考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发展轨迹与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困境与实现路径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障碍与制度创新 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思考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当前主要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探索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为何国际上受青睐[N].中国教育报,2014-09-29(6).

[3]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4]李佐军.引领经济新常态 走向好的新常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