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高职教学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学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教学管理培训

第1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Abstract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business requirements of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are consistent, as the training base for high-end accounting personne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and ideas, will focus on the calculation of variab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enable students to firmly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stitute o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ful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ultivate.

Key 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teaching reform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职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在综合应用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会计等多种专业知识以后,其教学侧重点从核算逐渐转变为了管理和决策,与当今业内对人才的需求相符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对于管理以及决策方面职能的重视,提高了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率,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就是开发和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日常经营业务的水平以及运行效率上得到很大提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比较好的管理及决策能力,高校的作用正是培养这些高端人才。然而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比较陈旧,过于重视核算和软件操作,而忽略了管理和决策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切实培养出既精通会计与财务知识,又具备良好管理决策能力的综合型高端人才。

1 强调管理和决策能力培养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产生的影响

1.1 扩大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范围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是核算,重点是记录会计信息,一般只将财务相关模块的内容(例如工资模块、总账系统、报表模块等)在课堂上讲授。目前高校一般都将ERP系统软件安装在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完成记账、转账、对账以及自动生成报表等操作,并自动计算常用的财务指标,让经济会计处理变得更加自动化并提高信息报告的实时性,降低教学中手工操作的占比,使“决策”、“控制”等工作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范围,将管理和决策等包含其中。

1.2 使会计电算化流程融合在经营业务流程中

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经营业务和会计工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流程,在教学中学生也只是单纯地记账,并没有对会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思考。当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管理和决策为重点以后,就可以更好地将这二者融为一体了,从而有效共享资源。同时在企业整体管理系统中融入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起到协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作用。

1.3 提升学生对综合技能的重视程度

在侧重于管理和决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学生会更主动地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税法等专业知识,能将会计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还要对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熟练操作各种会计信息系统。在关注会计信息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影响决策的会计信息有所关注并且正确使用,同时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认识到开发和应用会计系统应该满足企业的具体情况,从而将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在组织层面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而不是单纯地进行会计核算。

2 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明确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非常迅速,会计专业在电算化教学方面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很大改革,引入了各种ERP软件、会计教学软件、电算化考试软件、会计核算软件等,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但是教学理念并没有更新,还只是认为电算化会计是用来代替手工记账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强大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可以替代人工,所以学生在电算化教学中只要掌握财务软件操作即可,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但是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如今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会操作财务软件、知道如何进行核算,还要拥有良好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这就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机会去操作这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还要让学生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潜藏的先进管理思想。

2.2 完善课程内容,进行仿真业务流程资料的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对输入和输出财务数据等进行实践,还要同步进行财务模块、生产模块、供销存模块等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扩充电算化课程内容使其更加完善。

除此之外,电算化教学中基本使用的都是同样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知识面的扩展,对学生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来说甚至有所阻碍。所以电算化教学应该适当扩充内容,将各种企业的经济业务都包含进来,例如各类金融机构、零售企业、保险公司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管理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异同。

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对学生去校外基地参观或者去参加实习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会计岗位自身比较特殊,所以这种实习活动并不受企业欢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仿真会计工作环境的建设,开展“模拟沙盘实训”,模仿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制定相关的规则,进行开放性业务资料的编写,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扮演企业内的不同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财务和业务方面的工作,还要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沙盘模拟实训”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由教师将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找出来,整理编制成为案例,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或者在课堂上发表,或者安排每位学生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编写并在课堂上发表,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分享,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同时对其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行培养,真正实现“学中做”。

2.3 强化对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良好的电算化软件以及网络环境可以帮助会计管理职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不仅要熟练操作总账系统以及报表系统等,还要学习其他子系统,例如工资、固定资产、决策分析等,将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以及管理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来分析、预测并且控制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设备以及财力资源等,利用网络信息的连接作用产生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减少库存量,在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将会计管理方面的职能发挥出来。所以在选择会计电算化课程中使用的教学软件的时候,要从类型和功能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为这会对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情况也是高校对该课程重视程度的一个体现,例如高校如果只使用了最基础的电算化核算功能软件,那么在建设会计信息化方面也处于初级阶段,而高校使用的是比较成熟的ERP教学软件,并且能将其全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的话,通常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第2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使得我国的社会生产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于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了相关教育的发展。事实上,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外聘教师制度的构建,继而以此为基础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并实现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最终带动了相关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生产、发展输出了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1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向社会输出质量较高的技术性人才,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于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但事实上,外聘兼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外聘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事实上,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社会的生产提供质量较高的技术性人才,其往往聘请在校研究生或者社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研究生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沟通,继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其次,就是在职的社会技术人员的授课时间难以与学校正常的教学时间吻合,继而导致相关的教学活动难以高效的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为了推动相关教学任务的有序完成,忽视了对考核以及教学督导制度的构建,继而使得外聘兼职教师缺乏归属感,从而使得兼职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

1.2外聘兼职教师普遍缺乏责任感

在高职院校外聘在职社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实时间的限制以及受时外聘教师教学态度的散漫,使得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调课的情况,并最终对高职院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聘请的在校研究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以及其教学目的的不纯(抱着锻炼或勤工俭学的目的),使得相关的教学效果低下,学生不能从中学习到相关的技能,继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及相关技能的提升。

1.3外聘兼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事实上,高职院校在外聘社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技术人员都属于其单位中的技术骨干,因而,会因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而无法专心进行相关的教学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个别高职院校为了推动相关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逐渐聘请已经退休的老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授课。事实上,老技术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术,但是其对于新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得相关的教学内容过于老旧,不利于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而这一状况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外聘兼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相关的教学效果低下,不利于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

2加强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教育的状况,加强了对于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D变外聘教师管理理念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相关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相关部门逐渐加强对于外聘教师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各大高职院校普遍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进行外聘教师的管理。这种状况的出现,就严重打压了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相关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教学任务的实现。基于此,就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外聘教师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外聘教师发展空间的注重,并通过开办教研、说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外聘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事实上,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相关教学任务的实现,推动学生以及外聘教师的共同发展。

2.2构建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在打造外聘教师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状况,对外聘教师的聘请、任用、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管理,并由此构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事实上,高职院校采取上述的措施能够加强对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分工的明确,从而使得外聘教师的任用和管理有了更可靠的依据。总的来说,这一措施的落实增强外聘教师的归属感,并对教师的教学以及相关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并最终带动相关教学任务的完成。

2.3构建多级别、多层次的管理体系

事实上,高职院校在进行外聘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教学管理部门与人事处、督导处等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问题。基于此,就使得相关部门加强对于多级别、多层次管理体系的构建。仍旧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状况,逐步完善对于外聘教师的管理体制,并最终构建起了多级别、多层次的管理体系。

事实上,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能够搞笑的促进对于该校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任务的划分和明确,从而推动了相关管理的有序进行。该校在该种管理体系之下,明确聘教师的遴选和相P任职材料的收集、审核均有各系部负责外,而外聘兼职教师任职资格的审批工作则是教务处进行相关的管理。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在建设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逐渐构造起多级别、多层次的管理体系,能够推动相关的使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继而在此基础上带动了有关部门对于外聘教师管理效率的提高,最终由此推动相关教学任务的实现。

2.4加强对外聘教师的培训

在学期初,高职院校应对新进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务管理培训,使他们了解院系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与教务管理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引导和规范教学活动行为;定期举办高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培养兼职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思想;组织他们参加教学公开课和观摩课,从而使兼职教师熟悉高职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召开专兼职教师经验交流会,鼓励兼职教师参加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的申报,委派兼职教师参加高职教学研讨会、教师培训会等,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方法。

3加强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前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事实上,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在加强对于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促进职业教育特色等作用。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3.1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特色

在实际的高职教育过程中,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的外聘,能够以此为基础,为实际的校园教学注入强烈的职业信息。

事实上,外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不断的推动最新技术、规范等相关信息的讲解,并将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经验传授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继而推动了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以及职业意识的强化。除此之外,外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相关的实践案例进行讲学,继而带动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

3.2有利于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事实上,高职院校加强对于一线工人的外聘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能够借助相关外聘教师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加强对于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了解。而这一状况的出现,恰好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于社会、市场的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了解,继而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推动相关部门对于课程以及专业的调整,从而促进新专业的开发以及课程内容的优化,实现对于适应性、针对性较强的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并最终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外聘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职教育必然获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霞.加强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策略略谈[J].经营管理者,2014,(32):240-241.

[2]陈雪梅.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7.

[3]张书华.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舞台,2011,(12):278-279.

第3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教师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参考文献

第4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计和教材的选用不够严谨新形势下,酒店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知识扎实、能力要求细化的特点。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准确定位,部分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酒店管理者。培养高级酒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从业务方面来看,高级酒店管理者要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的经历,培训者的眼光和阅历要有足够的说服力,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很缺乏这种教师。从时间上来看,在校三年短暂的时间,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岗位精英,已经是不错的成就。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将酒店的管理人员分成五个层次:基层服务人员、初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

依目前的教学和实践水平来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初级管理人员及基层服务人员上,扎扎实实培养一至五级员工。从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选用来看,课程的种类繁杂,很多课程的开设,不是取决于能力的需要,而是取决于现有教材的状况,照本宣科难以避免。不少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甚至存在着因教师设课的现象。就单个课程来看,尽管我们开发了很多教材,也翻译了部分国外优秀的教材,但敢于采用国外优秀教材的教师仍不多。国内大部分的教材在专业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框架体系不统一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由于受到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很难达到很高的职业水准。大多数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由教研室来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主任的行业水准。每个学校都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自己设计课程、自己指定考核标准,看似都取得了相当的专业开发的成果。

学生走出校园以后用人单位的反映是:动手能力差。学生的直接反馈是:所学与行业严重脱节。即使有的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聘请了相关专家,这样的专家是否代表当今酒店管理行业的最高行业水准,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我国的酒店管理集团的管理水平与国际管理集团之间还有着相当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差距明显。

3.教师是制约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现阶段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实际的从业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建设工程,缺乏行业和政府的宏观支持很难深入开展。这主要与现行的学校的质量评估体系强调的通常是学历与专业技术职称有关。而对于企业经历的指标要求则比较虚,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方面对于教师的企业背景,并没有给予待遇方面的重视,导致这一相当重要的指标,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从事酒店管理的人才学历普遍偏低,许多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酒店管理人才,由于学历因素的制约,很难有机会到高职院校任教。即使将来可以放开,但高职院校按学历和技术职称提供待遇的模式很难吸引具有丰富酒店管理经验,但无职称、学历低的高级管理人才来校任教。

4.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岗位技能培养,实践环节薄弱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等方面依然沿袭传统本科院校的做法,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实践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实践课该上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形式进行评价,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

实习基地的建设受到资金、技术、规则等因素的制约,建设的效果是否符合国家培训认证体系的标准,有没有通过相关行业的评审验收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岗位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相脱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如果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标准严格按照技能证书的考核标准

(确切地说应该是行业标准)执行的话,取得学历证书就意味着技能的掌握。而我国现行的做法是,学历教育由教育部负责,酒店管理职业技能证书是由旅游局颁发,导致教学计划很难贴近行业要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设想1.管理与教学体制的创新———“双证合一”行业的发展要求完善酒店管理体制。从概念上来讲,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大多数院校都隶属于旅游管理方向。而在国外,酒店业是接待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职酒店业的飞速发展,其规模、数量以及专业化的程度,都要求我们成立独立的酒店管理、认证和教学培训系统。现代酒店,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上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外方管理酒店,其市场销售份额中旅游散客与团队仅占市场的20%左右,绝大部分是会务和商务散客。饭店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也应做相应调整,酒店管理专业应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培养体系,而不只是几门旅游专业课程的更改。技能证书的考评应与学历相结合,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浪费。参考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体系,获得学历证书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避免出现餐饮资格证、酒店英语合格证、客房资格证等“多头”现象的出现。

岗位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应当“双证合一”。

2.开发标准化的酒店管理教学包产品现代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高速扩张,但酒店的服务质量却相对稳定,靠的就是服务的标准与程序。把“培训当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喜来登日常的工作格言之一。酒店高质量服务水准得益于培训的规范和统一,这里我们不多探讨培训体制如何形成,就培训的规范性来看,国际品牌的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训包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行业标准化出发,需要社会专家组的参与、政府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有相应的由政府牵头的专家评估组的鉴定。酒店管理培训包要跟上酒店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确定有效的生命周期。

建立酒店培训包的目的:可以集中财力和物力,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止盲目单干,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行业水准。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有效地解决行业教学的规范化问题,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管理人才。3.教材建设要围绕能力目标块,教学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高职院校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的形式不应仅仅以课本为主,应该是依照某项工作流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料的综合,如教材中应规定场地的选择、资料的准备、操作过程的模块的控制、每个模块的时间安排等,教材应建立在能力模块的基础之上。例如,酒店前台收银员这一环节,传统教材把它划归为“饭店前厅管理”这一章,只是一个概念的阐述。至于收银员必备的能力模块,如外币知识、退房、收银员的报告等并未涉及,每个能力模块的具体工作标准与程序,如退房工作的具体操作标准与程序,也没有明确的阐述,而这些恰恰是将来学生工作中如何操作所必需的。以“退房”为例,我校教学安排如下表:

教学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酒店管理操作性较强,必须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以实训、现场教学的形式加以演示。如对客人服务的教学可以通过录像正误的辨析和关键因素的扫描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

同时,酒店管理的标准化,取决于程序的严格控制,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的稍加演示,实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演练为主,提高学生对管理流程认知和对管理标准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实行学生自评、小组考评和教师评价三方相结合的考评体制,做到公平、公正、客观。4.建立服务行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加快合格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制约优秀酒店管理人才来高职院校任教的障碍之一就是高职院校按学历和技术职称提供待遇的模式,尤其是后者。目前,酒店乃至整个服务行业缺乏相应的技术职称评定体系,相当部分的酒店管理人员尽管有着较高的职位和多年的酒店管理经验,但高职院校没有相应的转评体系与之对应。国家相关部门应尽早建立起服务行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高职院校也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出发,在评定体系还不完善情况下,进行政策倾斜。针对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科班出身的现象,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势在必行。教育相关部门应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保障,组织和邀请行业相关专家通过多种形式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

同时高职院校应通过有效途径,把教师输送到一流的酒店实地兼职,加深对培训包的理解,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对行业的认知、解决学生的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从而有效解决“订单式”培养中要求和效果相脱节的问题。

5.加强与跨国连锁酒店集团的合作,确保高质量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酒店管理专业的日趋成熟,校企合作日益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阶段的校企合作还只停留在小集团或单个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由于单个企业和小集团对毕业生的消化能力有限,学校与之共同开发教学计划和请酒店管理人员辅助教学的可能性不大。校企合作的目标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跨国连锁酒店集团可以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完整的培训。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持续稳定的特

参考文献:

[1]冯伟国.澳大利亚TAFE制度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2).

[2]吴军卫,赵炜,何立萍.酒店管理专业“订单教育”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05,(10).

[3]刘艳华.旅游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S1.

[4]周丽洁.对培养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的基本思路[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4,(5).

[5]在竞争与发展中创新高职教育论坛[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6]孙天福.“订单教育”刍议[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7]冯伟国,徐静谬.高职能力培养目标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第5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堂管理

0 引言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教学管理较行政班级的管理工作要复杂得多,而英语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和管理工作也成为了顺利开展分级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课堂管理对于教学的促进和维护作用不容小视,而教师对课堂掌控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所学知识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从提高自身素养的角度出发,与时俱进,研究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

1 分级教学课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自2011年《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后,由于打破了原有行政班级的班制,并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级为提高班和基础班。科学分级教学缺乏自然班的班级凝聚力,在分层课堂的管理中逐渐显现以下问题。

1.1 提高班的尖子生难以管理

在提高班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好、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并因此旷课或者上课不认真,更有甚者干扰到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维护。

1.2 基础班的大多数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基本为零,故造成了班级缺乏竞争力和学习动力的局面

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导致迟到、早退、旷课、讲话、睡觉、玩手机等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频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极低;于是英语教师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助地上演独角戏。长此以往,教授基础班《大学英语》课程的部分英语教师便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开始采用简单粗暴的消极与否定式命令和威胁等语言达成课堂管理要求和预期目标。

1.3 英语教师缺乏灵活机动的课堂管理技巧

在本院英语教研室中,教龄三年以上的老师占英语教师总数的88.9%,教龄五年以上的比例也高达74.1%,但年轻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主动与英语教学相关人士交流的问题依旧存在。

2 针对问题英语教师可采取的措施

2.1 教师应具有管理为教育之初的概念

课堂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取决于教师不断地及时进行总结和自我提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需要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知识的不断接收与运用。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的技能水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加强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新老教师可结成对子以实现传帮带,刚入职或教龄在3年以下的新教师应尊重同行教师,在听课制度中真正虚心吸取老教师的优点以改善自己课堂的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课后及时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总结并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借助网络的正面作用来解决;同时积极向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虚心请教,进行教学管理方面相关论文和课题上的学术交流。

2.2 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班级中,教师应做到:

2.2.1 与学生共同建立并维持明确、可行的课堂规则

在课堂规则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因其学习态度与需求等都将影响规则的制定。而在将学生的需求融于规则时,教师需注意学生的分类和对于需求正负向之间的平衡。如本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个别热门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这类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自主要求等因素都需要在制定课堂规则的过程中考虑到。提高班学生总体上能进行自我管理,故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应多采用“what to do”来引导并对良好行为及时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而不是一味强调“what not to do”;针对基础班学生自觉性差、对学习兴趣和信心都不足的现象,教师应尽量避免过于严格的消极管理和惩罚机制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抵触,转而多运用启发、鼓励和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接纳课堂规则并主动遵守。

2.2.2 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保证课堂管理效果

非课堂教学活动是课堂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最终是为了在教师说明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标准后,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课下的自学钻研能力。

①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目标和内容。提高班的教学重难点侧重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培训,而基础班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螺旋式学习、递进和实操。

②如讲授法、谈论法的语言传递式教学方法,结合研究法类的引导探究方式等,并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尝试践履型课堂、课后作业;基础班则应从更为生活化口语化的角度入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模仿、归纳总结、复习巩固和及时检测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引入正规,在作业布置方面避免繁琐无效的抄写,转为使用习得型的练习题和不定期摸底测验(口头为主,书面为辅)。

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时刻体现课程教学流程的主线,做到教学的开展方案清晰明了,综合考虑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使用媒介、课程时间等多方因素。针对本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情况,英语教研室教师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以编写有个人教学风格的教案的同时每半个月大学英语教师集中1-2次集思广益,相互取长补短以解决教学方案中的难题。

④在基础班整体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先以口头、书面或实操的方式对学生已知和未知进行预判;接下来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地向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此过程中应考虑到基础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简化教学语言,加强非语言表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初始时用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点引出教学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方向;在保证学生能够接受新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适量的实例、练习(基础班学生对语言的阅读能力较弱,可在操练时多采用浅显的图片)通过教师的仪表教态和教学语言来帮助其消化吸收,并进行必要的纠正以确保教学效果。

2.3 师生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师生关系是在教与学的过程里看似无关紧要却最难把握和处理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不仅会干扰课堂教学,还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本院招收尽管是16-18岁的学生,但由于在初高中学习中不被班主任或老师重视,所以进入大学后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肯定。

教师如何表达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期望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管理。对于提高班中少数不听话的学生,教师应放下戒备,通过聊天、访谈、写信或询问其同学的形式了解学生不满情绪的由来;面对基础班大多数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更应该考虑到学生被接纳、重视的需求,首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观察和分类,说话做到有理、有节、有度;在面对个别学生的公然挑衅时,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合理地进行语言表述,尽量避免该过程中多余的肢体语言。

2.4 及时有效地处理课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个别特立独行的学生,应针对其性格特点予以个别引导。教师需依据各级别学生的学习和性格特点,在课堂管理中尽力保证民主平等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学以致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辅助课堂管理。课堂管理一方面来自教师“不知该怎么管”或“不想管”、“不敢管”等原因,因此教师应首先克服这样的失衡心态而专心研究课堂管理的艺术并借以实践;而另一方面造成课堂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存在用不当行为获取老师和同学注意力的哗众取宠心理或反对权威的独立人格逆反心理;也不排除教学环境的人数、光线、温度、上课时间等因素。结合本院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教师在遇到课堂行为问题时应首先找到该行为形成的深层原因,尽量采用激励优良行为的方式来抑制不良课堂行为,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本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如有1-2节或5-6节(即下午1-2节)出现的大面积迟到和课上不听讲现象,教师可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取得联系以联合督促学生,并对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避免问题行为的强化。

3 针对问题校方可采取的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在对于本校教师的管理上有着越来越大的权利并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对本校教师进行定期的课堂管理培训就隶属其中。学院应按照办校宗旨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对所输出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灵活机动地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英语教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理论讲座、课堂管理实战展示课,开辟教师间能互相交流的“网上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在鼓励教师间良性竞争并积极引进教师优秀人才储备的前提下,留给教研室充分的教研与教学自由,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自我学习提高的动力。

同时课堂管理也对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出了要求。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声音、颜色、室内的光线明暗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各方面因素。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堂管理的基础。同样,班级的规模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师生间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互动,关系更为融洽。本院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过程中,两级(提高级和基础级)除少数班为50人左右,其他每班的人数均在60-70人。提高班目前基本采用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基础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缺少大量的课上练习实践,然而一次大学英语课(2节课)仅有的90分钟无法保证教师引导每个学生进行必需的课堂实践和纠正活动。因此,建议校方在不影响现授其他课程教学的情况下,考虑引进足量的英语教师并将分级教学每班的人数降至30-40人。

4 小结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正逐步成为我国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要求、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无缝衔接的教育改革趋势。其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更新和变革,诸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原理、教材和教学管理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对分级教学的保障,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不断转换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帮助解决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周燕.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3]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4]刘建东.浅谈提高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6(9)中.

[5]孙南南.美国分级阅读教育体系探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

第6篇:高职教学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药学 实习 存在的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被认为是现行的中等职业类学校“2+1”的教学体制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现阶段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专业实习阶段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学生的实习心态没有及时转变、部分实习单位的诚信有所缺乏、实习基地的建设不足、实习生的权益难以保障等几个方面。在提高学生专业实习质量方面,我们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建立并及时完善学生实习制度,借助于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扶持条件,共同做好学生的专业实习工作。

本文就近几年来作者单位的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针对我校近几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并寻求可解决的方式。

一、我校药学专业近几年毕业实习情况

近几年来,我校入学人数大增,从2004年的847人增加至1128人,增幅为33.18%。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的主要方向为:医药制药企业(药厂)、医药经营企业(医药公司,社会个体药房,连锁药房)、药品使用单位(医院药房、社区服务中心)等。见下表

二、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实习环节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转换自己的心态

岗位化职业技能实训[1]是学生把理论转化为技能的主要途径,但一直以来学校都以校内课堂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顶岗实习”加强校外岗位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学生职业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是提前解决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向行业工作能力转化的瓶颈,也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主要是在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去到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磨炼,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本专业工作的流程,成为熟练的技术人才,而单位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才到岗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分担实习单位的大量的实际工作,学生实习结束后,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签就业合同。就企业而言,实习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企业,企业考查学生工作能力的一个过程,实习结束,如果双方都满意,那就会达成选择意向,在空间和时间上,抢占就业先机。

(二)实习的管理过于宽松

学生在医药制药企业或医药经营企业实习,这个过程从根本上说还是职业院校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必不可少,尽管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条例,并要求相关辅导员或班主任必须定期走进实习单位检查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但还是有部分老师或其他部门对实习的认识不到位,出现检查过于流程化或监督管理过于宽松的情况。

实习单位的管理亦有不同,据以往数据统计显示,相对制度化管理的企业在员工管理上更为严格,而没有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企业则在这方面略显不足,实习单位的严格管理与学校的定期检查应紧密结合起来。

(三)实习基地的现状对学生实习存在一定的影响

有些实习挂钩单位为了追求利益,节约开支,在实习过程中往往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把实习期变成盘剥期,而在学生的实习期将结束之际,有的实习单位找不同的借口辞退实习学生,以规避实习生转正后将带来的高额成本。部分单位还是严格按照规定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也有一部分的单位缺乏对实习生必要的业务指导,部分实习单位并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实习生管理培训制度,对实习生采取任其自由发展的培养态度。

另一方面,良好实习场所的欠缺、实习基地建设困难仍是中职学生专业实习面临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实习及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鉴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社会上能够提供实习岗位的实习单位却没有明显增加,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还是面临数量上的不足。

三、采取积极措施,探索保障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实习质量提高的对策

(一)在常规教学中,注意转变学生实习观念

对于实习,学生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调整好实习心态,端正实习态度。首先,思想上要引起重视,通过《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教育学生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有及早的认识与规划,自己要培养“生存危机”意识,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其次,在校期间应该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掌握行业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加学生会团委等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接触社会及行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再次,多渠道寻找实习机会,不再单纯依赖学校、老师,而应该主动与合适的用人单位联系,努力争取实习机会,更要善于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

(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强化实习考核方案

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规范建立实习档案,统计实习数据,建立并健全学生实习班主任管理制度,专业教学部参与学生实习管理中来,教学部选派专业教师跟踪学生专业实习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及解决,完善学生实习信息反馈制度,安排学生定时返校集体汇报实习情况,紧密关注学生实习期间的变化,尤其是我校女生比较多的情况下,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定时返校制度,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工作。

(三)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效实习合作机制

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多与实习单位加强联系,可探索性地建立相应的学生实习管理小组,由学生在就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管理自己,相互督促,相互学习,这将有效地紧密跟踪每一位学生。同时,实习单位应定期将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向学校反馈,并适时与学校指导教师沟通,以保障企业生产运作与学生实习的正常、有效进行。

(四)紧跟政府政策,注意保障实习生的权益

我国已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出台了专门的政策,在双向选择机制和供过于求以及大中专学生扩招的大背景下,现阶段职业类院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相对弱势,甚至有些不法企业忽略中职学生实习的权益,我们的学生实习管理应紧跟并善于利用政府政策,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实习政策,规范实习教育活动,保障学生的各种权利,以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的实习计划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在某些方面加以磨合,不断地总结发现新的问题并妥善处理好,以更好的保障学生实习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徐林.解决学生结构性失业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实习培训基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112-113

[2]张勇.学生的实习权益保障及制度构建[J] .教育评论, 2007 (6). 233-234

[3]张元林.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J].辽宁高职学报,2009(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