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第1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第1条为规范中小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中小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3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4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5条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不具备条件或不需要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帐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帐。

具体实行何种体制,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6条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技术职称、任免奖罚,应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执行。

第7条中小学校校办产业、勤工俭学项目的财务活动,由学校财务机构统一领导。

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

第8条预算是指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9条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合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中小学特点、学校收支状况、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

第10条预算编制原则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学校应当自求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11条预算编制办法

(一)收入预算,应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

(二)支出预算,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的编制,应在保证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项支出。

第12条预算编报审批程序

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提出预算建议方案,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分别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数。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13条预算执行和调整

中小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14条收入是指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15条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事业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公费医疗经费、住房改革经费等。上述财政补助收入,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不同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

(二)上级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即中小学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学费;借读学生缴纳的借读费;住宿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按照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等。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及时足额上缴,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经营收入,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中小学校附属独立核算的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社会捐赠,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第16条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17条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18条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二)建设性支出,即中小学校用于建筑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等新建、改扩建建筑设施发生的支出。

(三)经营支出,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中小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第19条中小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必须以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济收入配比。

第20条中小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21条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第22条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出,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

第23条结余是指中小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其余部分并入学校结余。

第24条中小学校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

第25条专用资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26条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奖教奖学基金等。

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职工福利基金是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医疗基金是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职工医疗开支的资金。

奖教奖学基金是接受社会捐赠,专门用于奖励教职工和学生的无须保留本金的资金。

中小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其他专用基金。

第27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资产管理

第28条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29条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30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暂付款项、借款、存货等。

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各类材料、燃料、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应收及暂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对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对存货应当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31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中小学校应根据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明细目录。

第32条固定资产的租赁,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向租赁者收取租赁费。租赁费计入经营收入。

第33条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计入修购基金。

第34条中小学校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第35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计入事业收入。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计入事业支出。

第36条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勤工俭学项目和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

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对其他单位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九章负债管理

第37条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38条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应付及暂存款、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

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当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

第39条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十章财务清算

第40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并时,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41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应当成立财务清算机构,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42条划转撤并的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事业经费指标。

(二)撤消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合并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单位或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43条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44条中小学校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45条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中小学收入及其支出、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专用基金变动的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46条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支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生均支出增减率等。

中小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二章财务监督

第47条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中小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第2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的理念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成败。为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为了老师的待遇稳步提高,我校本着保运转、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和“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财务政策,细化项目,分类核算。该用的钱不少用一分,不该花的钱不多花一分。该建设的工程按高标准建设,不建临时性工程项目。使开支的每一分钱都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有利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严格执行政策,完善理财机制

近几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XX县中小学财务报帐制及公用经费精细化管理办法》,严格执行《XX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案》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实行“校长负责,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从《方案》公布起,我们以核算点为主体,实行报帐制和公用经费精细化管理。校长是财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财务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三、实行预决算制度、执行月报帐制度。

根据《XX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案》,在每月初的4个工作日内,由分管财务的领导和学校报帐员到教管组审核、审计、报帐。由教管组核算点统一管理。每月底在学校办公室公布本月的收支,预算下月支出情况,实行了动态化管理。

每学期初,学校报帐员到核算点领取备用金,支付学校的零星开支。超出20__.00元的大额开支,先由学校写好支出的用途和预算书面申请报告,再经教管组会计审查、助理审批后方能实施。之后,报帐员将支出的原始凭证完善“三证”,到核算点办理直接支付手续。最后,由核算点将原始凭证连同批准的“审批文件”一同入账。实行了预决算制度。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为了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我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的原则,做到用前有预算,用时有监督,用后有公示,尤其是后勤帐的民主化管理,实行了随时发生,随时入帐,一月一清理,一月一做帐的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较为敏感的招待费和差旅费、培训费等费用的报销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如招待、差旅是为哪个项目服务的,费用就在哪个项目列支。)在学校基建、设备购置等工作中,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勤俭持家,严格按预算项目和收入进度,合理安排支出,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对教职工福利待遇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保持教职工待遇稳步提高。通过这一系列规定的实施,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支出混乱现象得到了遏制,切实推进了学校财务规范化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开、公平、民主、科学化的民主理财,科学管理的目标。

第3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食堂 财务管理 对策

一、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现状

(一)收入不规范

学生的餐费收取没有征求学生代表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由学校自行制定,收费标准随意性较大;个别学校存在虚增学生的餐费标准,缺乏透明度,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管理成本过高

学校存在乱摊成本的现象,将部分固定资产购置费、修缮费、教研活动费用、考察费用、招待费、教职工加班费、行政人员加班费、就餐补贴等,都摊入食堂的收支并计入成本,导致学校食堂管理成本虚增。

(三)成本不真实

食堂大宗食品未建立食品领用登记制度及出入库食品登记明细账。月末,食堂的成本是由上月库存数加上本月采购数减去本月库存数估算,较大地影响了食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票据使用不规范

食堂购入的米、油、肉、调料类等大宗物品采购时多数学校以自制的采购单作凭证入账,缺乏购物清单,原始发票“水分”含量较高。学校食堂伙食收入“以表代据”,未开具正规的收支发票,而是以班主任签名的明细表格作为收支凭证,给食堂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带来极度不变,严重地影响了食堂成本的真实性,容易滋生腐败。

(五)核算存虚假

部分学校食堂为了隐藏会计利润,任意虚提会计费用,在往来账户中隐藏会计利润,而后,又将资金借给学校事业账,成为学校主要经费来源;大部分学校的食堂会计账面均有利润,结余金额远远超过微利,导致会计数据虚假化。

二、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不断加强,也配合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方面的办法和制度。但学校食堂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领导财经法纪意识不强,对食堂财务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经营食堂则是学校的业余工作;学校经营食堂的目的是赚钱,是学校的一块“自留地”。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学校因编制和经费问题,财务人员缺乏,更换频繁,专业水平低,会计无证上岗现象屡屡发生。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学校缺乏食堂现金管理、实物管理等相关制度,学校食堂无明确的财务管理规定,导致食堂财务混乱,屡屡出现乱摊成本的现象。

(四)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有的学校没有定期实行财务公开,将食堂收支情况向学校师生和家长公开;有的学校没有将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兼任经办人;有的学校食堂货物采购虽有经办人、验收人等签字,但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分管校长、后勤部门负责人和食堂管理人员组成的食堂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制定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明确食堂管理人员职责,后勤和教育两手抓,这样才能管理好食堂,从而让家长放心,教师安心。

(二)加强培训,提高整体水平

组织中小学相关领导和食堂财务人员进行财经法规制度的培训,增强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财经法纪意识,提高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到位

按照《重庆市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学生食堂自查自纠清理工作,自查票据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列支是否合理、利润是否超标、管理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完善。对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力的措施,整改落实到位。

(四)加强管理,规范财务行为

按照《重庆市中小学食堂会计核算办法》科学建账,合理设置总账、明细账;坚持非营利性的原则,建立健全《食堂财务管理制度》《食堂财务核算制度》《物资采购制度》《食物保管制度》《实物盘点制度》《定价制度》等,控制食品价格,规范学校食堂财务收支行为。

(五)注重成本核算

中小学食堂成本核算应坚持以食堂的日常经营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各项直接支出为准,与食堂无关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一律不得在学校伙食账中列支,规范食堂成本核算。

学校食堂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伙食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的确定伙食成本结构比例。

加强采购、水电及燃料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合理使用好学生的每一笔伙食费用,实现食堂经营的高效率、公益性的目标。

(六)强化监督,及时整改到位

第4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浙政发〔*〕5号)精神,县政府决定,自*年起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确保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推进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实施范围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三、实施内容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全县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各级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所免资金由省财政全额承担。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1、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提高到小学生均230元/年、初中生均330元/年。*年以后根据国家、省、市的部署适时调整,逐步达到中央制定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

2、保障教师培训经费。根据省有关规定,县政府将通过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含生均公用经费的10%、省财政专项补助、县财政专项安排等),确保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3%给予保障。

3、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热饭(蒸饭)费,所免资金按各校寄宿制学生数由县财政足额拨付。

(三)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学生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子女、残疾学生免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住宿费;低收入家庭(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定标准以下的家庭)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因病、因灾造成临时困难的家庭学生免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

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由省、县政府按7:3的比例分别承担。

(四)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算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教育局按要求于当年6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及专项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填写《浙江省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报省财政厅、教育厅申请省专项补助资金。县政府根据财力、义务教育规模、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和项目管理。

[计算公式为:预算年度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上年末中小学校舍面积*单位造价/使用年限(单位造价在不低于700元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确定,使用年限暂定30年)]。

(五)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根据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国人部发〔*〕113号)精神,中小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将中小学教师合理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纳入财政统一发放范围,不留“缺口”。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奖励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并做到逐年有所提高。

四、实施步骤

(一)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浙江省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66号)要求,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

(二)*年,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范围,将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农村居民从年人均收入1500元提高到2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0元提高到4000元。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实行“校财县管”的财务管理办法。健全中小学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三)*—2010年逐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到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中央制定的基准定额。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扩大困难学生资助面。逐步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建立必要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协同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落实分担责任。县政府按规定的分担比例安排落实县本级应承担的资金。

(三)强化预算和资金管理。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各中小学以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在县财政预算中单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积极推进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县管”制度,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实行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四)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从*年春季开学起,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如有违反,将追究学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责任。

(五)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切实提高中小学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县城教师、大学生到乡(镇)学校支教制度。严格控制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数量和价格。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第5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但大多数学校校长往往只注重教学管理,忽视财务管理;此外,由于大多数学校校长不了解相关的财务制度,报账会计又慑于“校长负责制”而放弃原则,造成学校财务管理缺乏规范,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资金使用混乱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强化学校领导的财务意识、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已成为提高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的迫切问题。

一、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结算中心”监督力度不够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中小学财务制度》中的要求:不具备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集中统一管理财务活动,学校设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账。教育结算中心正是在这一政策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确实是一个相对科学的管理机制,但是,由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育结算中心不能直接涉入中小学内部的经济活动管理,因此,中小学资金使用较为自由,加之校务公开多流于形式,所以资金使用不合理现象频频出现。

会计结算中心人员对学校的财务行为只以服务为主,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缺乏监督,再加上会计结算中心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有的会计不能熟练掌握《会计法》、《审计法》等财会法规,在办理学校业务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经济活动要符合“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复核”等互相牵制的程序,不能向学校校长或报账员解释经济活动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因此要解决目前学校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结算中心的会计控制制度。

(二)学校缺乏预算管理

由于公办中小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很多学校形成“多给多用、少给少用、给多少用多少”的局面。所以,中小学校长基本上没有预算意识,收支没有计划,学校在财务管理上是走一步算一步,既不按拨款项目收入的性质用途坚持收支来源配比原则,也不按有关规定和具体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支出的具体项目。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中小学虽然不是企业,但也应像民办学校那样进行成本核算,公办中小学办学成本核算是指中小学获得性收入(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自主收费)除以学校在籍生所得到的生均开支。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学校的时候不仅要评价教育质量,还要评价学校的办学成本,从而得出学校的办学效益,从单一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过渡到评价学校办学效益,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必由之路。因为有了成本核算,学校才会产生预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学校的财务活动。

(三)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占据着中小学学校资产价值总额中的绝大部分,它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其具有安全和良好的使用状态,创造美好的环境,对教育教学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公办中小学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等。在学校领导的意识中,往往只将现金看作财务管理的对象,忽视对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动产的固定资产,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核算,购置时根本没有入账,形成大量账外资产,更谈不上报废、减少时调整相关资产项目;属不动产的房屋建筑物完工后,既没有办理竣工决算,也不进行验收就开始使用,没有及时增加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许多由于价值低、易损耗,够不上固定资产的物品,则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财产清查不定期;账项调整不及时、不准确。

总之,会计核算、管理不规范,导致固定资产价值在账面上无法真实反映,账实不符,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二、改进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

目前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会计制度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有的学校虽说有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按制度、按规章办事的不多,随意性较大。可见,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制订制度是重要的,但严格按制度办事更为重要。

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公办中小学和县区教育结算中心的内部管理的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报账员和集中结算会计员岗位职责制度和考核,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机构内部要做到钱、账分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建立收支审批和稽核制度,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公物入库验收和财产清查制度,明确校舍财产物资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遇到大笔开支,可召开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必要时,可召开教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支付情况

目前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账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账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当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最好遵循“由粗到细”的原则。

(二)合理预算严格执行

教育结算中心和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和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为中小学编制预算。预算编制应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事业性支出主要是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预算编制批准后,学校就应当控制各项支出,防止各项支出的损失浪费,要及时按有关规定设置经费控制账,并对其开支及时进行登录,防止超预算用款。同时学校应定期、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证预算顺利完成。中小学报账员必须承担预算管理的责任,校长要树立综合预算管理观念,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运行机制,使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预算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办学效益。

(三)重视资产管理防止隐性资产流失

针对固定资产建立如财产物资请购计划,审批、采购、领用、报废等制度。对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有计划,适时购进,保证供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校资产如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处于开放的、不断循环的周转之中,易损易失,有一定的管理难度。

因此,资产配置后,财务部门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配备专职实物保管员,负责各类校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建立固定资产等专用账簿,对资产进行入册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今买明丢。要在后勤部门内设立专管人员,每年对账物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层层控制,互相监督,责任到人,以保证教学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监督保障实施

光有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决目前学校财务管理中的混乱问题,关键是监督,以防有关规章制度变成“一纸空文”。对于学校财务监督的途径有两点:

一是校内的监督,即通过学校自身在实施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

第6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摘要: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是所有学校都需要的一种通用的“内部控制”程序,用这个程序方式来保护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个流程清单提供了年度、季度、每月及每周的关键性财务活动一览表。运用财务管理的规律管理好学校。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长 资金管理措施 财务管理流程 资金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

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是所有学校都需要的一种通用的“内部控制”程序,以此来保护财产免遭遗失、挪用或盗窃。其作用是为了实现下列三项重要的学校财务目标而设计的通用会计程序:防止学校教职员工出现盗窃或渎职的行为;保护学校资产;履行公众所期待的对公共资金财务管理的责任。

换句话说,内部控制程序应用于学校会计和账簿记录工作中,它可以保证财务报告是可信的,保证财产得到保护而免遭越权的使用。内部控制程序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以下功能:从学生和家长手中接受的资金,支付资金以还账,保护好收据簿和支票等重要的财务单据。

1.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规则

在讨论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之前,最好先理解教育经费的使用规则。除非按照省、市(区)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已经明文规定外,通常都要遵守这些规则。最重要的是教育自己学校教职员工谨记,学校活动资金的使用是受限制的,这些资金不属于个人所有,所以不能随便借出、借入,或者以校长看来合适的方式使用。例如:学校活动资金要用于筹集或分配这些资金时的预期目的,即专款专用。通过全体学生筹集到的学校活动资金,要让全体学生从中受益;鼓励学生干部在教师的监督下,管理由学生团体筹集到的资金;将活动资金用于当时筹集资金的在校学生身上;禁止有悖于教学大纲或危害学生安全的资金筹集计划;遵守合理的预算和会计程序、管理学校的活动资金。

2.内部控制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管理和实际运行中取得恰当的平衡。这里有一些关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原则。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以下特征:

合理性。管理成本不应当超过管理所带来的利益。谨记:要依据资金、时间,对全体教职员工的限制性规定(如过于复杂的购买手续)和教职员工意见等因素来考虑成本。

适时性。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运用管理才会有效。例如:无法平衡每月的会计报表就没有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就是迅速发现并纠正错误。

现实性。这个程序真的能提供一套保护措施吗?锁上储物柜,但是允许所有教职员工随便拿到钥匙,这并没有实现预想的管理目的。

实用性。保护学校的资产,需要将学校管理领导层和上级管理领导层的意图统一起来。在学校最有效的内部控制办法是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严密的体系,从校长开始,一直延伸到全体教职员工。当你质疑这个程序的实用时,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使用有效的评价制度,也可以从上级财务部门或学校内部审计师那里获取建议。

3.内部控制的三种类型

预防式控制是在错误或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出现之前而设计的避免其发生的措施。比如:一个有关预防式控制的方法,就是校长在购买物资或设备之前,审批订购单,预防式管理具有成本效益。

发现式控制是错误发生之后用来鉴别错误的措施。比如:为了发现不遵守规则的事情,校长每月要审核学校的会计月报表,这就是一种发现式控制,这种控制具有滞后性,与预防式控制相比,成本效益偏低。

纠正式控制是确保通过发现式控制查找出错误,以纠正的措施。比如:当校长发现银行对账单上的错误,及时地彻底查处此事,以确信这个错误得到解释和纠正。

4.通用的控制程序

作为校长,应把这些保护措施合理地使用,以保护学校的财产,免遭遗失和盗窃。通常做法如:在校长的办公系统里设立财务管理的规定,以限制教职员工获取进入财务体系的路径。

(1)创造环境

作为校长,应坚持贯彻以下指导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宣传这些思想的重要性,确定全体教职工评价和处理财务事件的基调:①保持高标准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比如就资金运作来说,不要妥协于不合理的标准,程序或政策。②遵守全体教职员工所期望的会计程序。如在应用中保持一致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少数会计才接受过正规的财会业务培训。③坚决聘用非常称职的会计和行政管理人员,避免过度信赖会计。如果会计能够全部控制或者拥有教职员工的完全信任,要有所警惕。基于过分信任的制度不算一个安全的制度。④确信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资金运作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设置与保持合理的控制措施,会导致学校或不诚实成员的结合体,并且引诱诚实的成员变得不诚实。

(2)行政管理控制

如果校长不付出努力以确保这些保护措施的贯彻执行,那么,内部保护措施在学校就没有价值。①如经常检查一下每月的会计财务月报表;如有可能,分担会计责任,以使任何一个人不能单独负责全部过程。(如填写支票,签署支票,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增加行政性的检查程序,增加事先不通知的内部审计或会计检查的次数。②校长应为财务单据建立一个专用的收件箱,以免夹杂在其他邮件中丢失。

5.限制性接近财务系统

通过频繁更换密码来限制电脑访问财务报告的路径。至少每隔90天更改一次财务管理系统的账户密码,并且绝对不要在桌子上、电脑磁盘里或者其他任务明显的位置上,保留你记下来的密码。将所有重要的电子数据、档案进行存档备份,并且放置在校外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存。

限制全体教职员工靠近会计室、保险箱、档案柜的钥匙和安全防护装置,当会计室的任一职员不在学校工作后,更换安全防护装置和锁头。把小型的保险箱锁在墙壁上。

6.现金收入的控制

现金收入――进入到学校的现金是最容易被滥用和偷盗的资产。对这部分资金控制措施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保障,使之能正确接收和记录资金,并及时存入银行(参照现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7.现金支出的控制

现金支出,即资金流出学校,是通过支票(实际支付)和非受理的零用现金的形式完成的(参照现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8.确定学校的真实余额

(1)检查每月会计财务报表。(2)每月不忘检查银行对账单。(3)把同一个月的银行余额结算和学校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4)了解学校真实的资金结算情况。学校的资金账户很典型地分为三类:

①上级拨入预算经费。拨入经费的总余额仅仅是用来经营学校的一般性资金,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惟一能确保学校拥有足够资金的方式,就是校长例行公事地执行这个检查程序。②学校预算外收入。纳入教育经费管理。③其他资金(代收代

管款项)。

拨入预算经费数一实际经费支出数=经费结余数

预算外收入数一预算外支出数:预算外结余数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应遵循基本的内部控制程序,对于始终如一地贯彻与管理学校资金是有帮助的。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保护措施会增加作为一名资金管理者的自信,并且占用较少的工作时间。请校长谨记,如果没有尽力确保保护措施得到贯彻执行,那么,再好的控制程序也是毫无用处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未必成方圆。”坚持推进落实这些保护措施,才是校长职责所在。

二、校长财务管理任务流程

校长在一个学年度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做那些事情呢?作为校长,对记账负有许多的责任。这个流程清单提供了年度、季度、每月及每周的关键性财务活动一览表,应把它与全年日程安排协调一致。

1.校长学年度期间财务活动安排

七月份(期末工作)

会见会计人员。并对他(她)的作用与职责进行考察。请他(她)回答下列问题,以对上半年学校财务获得大致的了解:

(1)我们学校是否有过期的支票和银钱收据?如果没有,何时将其销毁或上交财务档案室的?

(2)收据的盘存日志存放在哪里?

(3)为了确保按数字顺序开付收据且所有的三联单空白收据完好无损,你多长时间审查一次银钱收据?

(4)在我签字之前是否准备好细化到数量、价格和送货规程的订单?为新学年订购单?

(5)用于购买普通货物(如办公用品)的集体订购单,上面是否规定出购买的金额限度?

(6)你多长时间审查一次未结清的订购单?

(7)我们学校的财务报表与支票帐户和银行存款帐户与银行存款对帐单多长时间核对一次?(核对银行存款)

(8)在我不在的情况下,你代我签过字吗?

(9)所有支付给学校员工(如保安、合同制工人)的补偿费用是否由办公室审批?

(10)你多久核对一次零用现金?

(11)学校会计年度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有多少?

(12)你是否意识到我信赖你,并从你那里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

2.与熟悉情况的员工完成下列任务(如中层干部)

(1)审阅下学(期)年的学校预算。与会计人员或其他熟悉情况的员工利用2―3天的时间,建立每一帐户的收支计划。(内审学校预算)

(2)将资金登入到相应的帐户,以反应出项目预算。

(3)总务处室订立秋季办公用品订购单,以确保在教师返校之前收货。

(4)确保校长和会计及所有签发支票者均符合银行支票管理规定。

(5)总结上学期财务上的问题及成功之处。

(6)审阅最近的审计结果和建议,针对上学期制定的整改措施。

(7)与校长外出期间财务管理的校长助理碰头开会,明确规定他权限服务内所能批准的金额限度以及支出科目。在做出这些规定时应听取会计意见。

3.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与相关人员核对校办企业的合同,并对上一年度的所得利润进行核算。

(2)制定校办商店的经营计划,更新书面程序,向会计提出建议。

(3)确保教职工岗位手册中有关财务细目及时得到更新(开出的收据,订购单、信用卡、现金及时上交财会室)就产生的变动向会计提出建议。(保护流动资金的安全措施)

4.八月份(教师返校):

(1)召开教职工大会,并审阅员工岗位手册内与财务相关的那部分内容。讨论新会计程序或可能产生问题的地方。要求会计人员参加该会议。

(2)新学年之前确保教职员工都明白管理和动用学校资金所承担的财务责任,给他们提意见的机会。

(3)与学校工会组织共同讨论纪念日(如教师节)而购买纪念品的资金如何筹集和分配。

三、季度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9月30日、3月30日、6月30日)

1.如果支出的经费数额太大,与会计人员审核每一帐户的收支目标,用以修正原始预算计划(参照学校预算进行)。

2.会计年度结束前,与会计人员审查财务问题或日常(帐户负债),并做出相应帐户的调整和转账。(参照转账和调整帐户要求进行)。

3.审查含有支票帐户和存款帐户的银行存款对帐单,做到帐帐相符。

4.研究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般用尽上级财政拨给学校的拨款后,才能使用学校资金(如公用经费),学校资金余额可以转到下年度使用。

5.审查学校校办商店预定的提成比例。

四、年末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2月15日至12月25日)

1.审查年末帐户调整和转账的情况(参照记账的基本知识)

2.追踪未完成的并取消那些不需要的订单。

3.准备学年末的审计工作(参照审计检查)

4.对校办商店的存货进行实地盘存,审查额外供货已完成的订单的情况。

5.建立校长自己使用的新会计年度《财务管理审批日志薄》(记录日常审批的重要款项),《预算指标管理日志薄》(记录上级财务部门下达的拨款指标)。

五、月度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审阅银行对帐单。

2.将会计人员所做的月报表与银行对帐单做比较。

3.讨论会计可能遇到的财务或程序问题。

4.审查自己不在时所批准的项目(如订购单、支票、信用卡等)。

5.讨论会计人员对已下事务的看法:未结清的订购单:代收代管的财务帐户;帐户余额(如有没有帐户出现余额为负的意外的情形)。

六、周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审阅需要你批准的文件:

订购单;支票;教师实地考察费用申请表;财务报表。

2.要求会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组织者、教师不遵从收据或订购单支付程序的情况(如保管资金、收到书面批准之前采购)?

(2)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问题(如订购的货物已经收到而经办人员没有通知会计人员)?

(3)包括银行对帐单在内的所有财务报告,是不是最新的?

(4)有没有需要签字的支票和订购单?

(5)每日都要到银行存款吗?如果不是,存放在办公室有多少款项?存放的具置在哪儿?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

(6)图书管理员是否保留一份以日期或学生姓名为顺序记录的赔款清单?赔款以及清单是否每周都要呈交给会计室?

(7)教师收据是否按照数字顺序开付?交回所有剩余的三联单空白收据是否都留在收据簿里?

(8)所有需要校长签字的支票是否都附有单据证明资料(如供货商发票、收货单)?

(9)所有的支票包括空白支票有没有列出钱的用途?

(10)审计人员已审查的存款单有没有存档?

(11)所有支付给学校教职员工的服务(如合同制工人、保安)报酬是否通过学校办公室来处理相关事务?

(12)有没有需要讨论的亟待解决的事务(如尚未完成的早在一个月前实地考察旅行的财务报告)?

第7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概况

位于闽北山区的南平市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设区市,工业规模小,商业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全市人口304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71所,学生30.5万人,农村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南平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8.35%,比省均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1.64%还高出6.71%,可是人均财政对教育投入仅167元,比省人均教育投入261元还少94元。由此可见,南平市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南平市财政收入总量很小,目前我市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潜力有限,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主要是靠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当地政府出台收费政策。根据农村税改测算办法,据调查2000年至2002年三年平均每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0098万元,而主渠道投入为5846.35万元,主要是财政预算内拨款和农村教育费附加投入,此外还有乡村教育集资。我市前几年教育公用经费缺口大,而教育事业之所以能维持运转,主要靠当地政府出台各种收费项目(如:普九金、义教金等)和提高学生代办费收费标准。由于我市各县(市、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据调查各县(市、区)税改前三年平均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为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支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收费政策,或自立项目,或提高中小学课本、簿籍讲义、水电等代办费收费标准等办法,全市农村中小学2002年各项地方性收入为4543.19万元。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各县(市、区)财政足额安排了教职工的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实行国库统一支付,生均公用经费是按省定的最低标准减去“一费制”中的杂费后,即小学年生均30元,初中年生均50元,基本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如按校舍每年1.5%自然老化的比例计算每年新增危房达4万平方米以上,每年至少需投入2000万元改造资金,目前此项资金尚无固定的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取消了乡村教育集资,取消了所有的地方性收费,使原来靠地方政策性收费弥补(掩盖)的教育经费缺口显现出来,税改后政策性教育经费损失12808.59万元。其中:农村教育费附加2002年实征4224.43万元;农村教育集资2002年实征数4040.97万元;2002年地方政府出台和省定代办项目收费项目4543.19万元。税改后省税改办由于采用其他渠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所以安排给南平市的转移支付教育专款不足以弥补税改后教育减收资金,省上税改转移支付给我市教育专项经费和危房改造专项补助款与税改前教育经费投入相抵后,仍有较大的缺口。可见,目前的投入情况,与税改政策中要求的税改后教育经费投入不低于税改前水平, 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目标,即“一增三保”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面临的困难

1.以“县为主”新体制对县级财政收入总量影响不大,而教育负担却增加了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虽然减小了县内发展的不平衡,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县级财政同样十分有限,根本无法保障教育投入,对于县级财政来说,新的体制是县级财政与乡级财政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负担责任的调整,对县级财政收入总量影响不大,但却将原来由乡级政府承担的教育支出任务全部担负起来,从而加剧了教育经费供求矛盾。

2.县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与财政能力严重失衡

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后,财政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财政所占的比重增大,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所占比重逐年减小,许多县市财政成为“吃饭财政”、“赤字财政”。有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很弱,而财政责任却十分繁重,对财政困难的县来说是“用最柔弱的肩膀来挑最重的担子”(承担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目前,有的县(市)本级的财政收入不够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有的县(市)每年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所以县级政府财政责任与财政能力严重失衡,现行的财政体制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放到县级政府,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3.“两基”以来学校工程欠款无力偿还

据2003年调查统计,全市“两基”以来学校工程欠款达1.67亿元,有的工程是由工程队垫资兴建的,有的工程是向银行贷款建的,县、乡拿不出钱来还欠款,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因追讨欠款常引发事端,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4.危房改造配套资金难筹措

国家和福建省都十分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并补助危改专款,市、县政府十分珍惜这笔专款。但是中小学危房改造筹措配套资金很困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

5.改善办学条件步履维艰

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办学条件要求逐年提高,相对而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专用教室、信息技术教育等的必备设施普遍短缺;寄宿生生活用房紧缺、简陋,相当一部分学生还租住在农民家中;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维修校舍,也没有专项经费及时添置实验器材、图书。

四、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当前,按中央精神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就“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和现有条件,我认为首先必须建立以下五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1.   建立由县级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的保障机制

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是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县(市、区)政府要强化对教师工资的管理,实行县(市、区)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归县管和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的管理办法,按照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以及省统一规定的职务津贴和岗位补助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级国库按时足额发放,对地方出台的各类津贴补贴,教职工应与当地公务员一视同仁,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2.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的必需经费,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应不低于省定标准,并依法确保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县(市、区)政府应根据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学校的公用经费,该经费在扣除学校按省上规定向学生收取的杂费(不含济困助学部分)后,其余应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全市县级财政部门应统一设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经费使用应由县级教育部门提出使用方案在征得同级财政同意后下达执行。

中小学校向学生收取的杂费,必须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开支,不得用于平衡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得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也不得以任何理由统筹、调剂或截留(本市2006年春季开始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政策,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80%,县级财政承担20%,这项资金应及时足额到位)。

3.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应根据省上要求三年内完成现有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农村税费改革省上转移支付教育专款中,每年应划出不低于30%的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县级财政部门也要在预算中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对辖区内的校舍安全负责,做到早发现、早监控、早改造,并将中小学危房改造纳入农村“一事一议”范畴;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用于危房改造。争取与全省同步,用3年时间消除现存D级危房,并建立新增危房预警和正常改造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师生安全。要继续征足用好城镇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向企业征收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多渠道筹措危房改造教育经费,也可以通过村民自愿提供劳务等形式,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和修缮。

4.建立健全化解“普九”债务的有效机制

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重要的职责,也是各级党委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方面。要坚持农村义务教育走持续发展的道路,营造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各县(市、区)“普九”中形成的债务,制定具体的还债计划,根据财力安排偿还债务专项经费,以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5.建立健全中小学济困助学机制

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和解决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抓紧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县(市、区)政府要从财政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按规定从学生缴纳杂费中提取部分助学金,同时利用社会捐资、集资等设立专项济困助学基金,逐步帮助学校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课本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在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中,对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并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强化监督,保证运行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监督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执行起来,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看起来多部门监督,实际上没有固定的连续的监督,造成监督弱化,效果不明显。因此,我认为监督应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当细化义务教育法,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做到便于操作,应当由各级人大监督同级或下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由人大审批教育经费预算,由人大督查教育经费执行,也可以委托审计部门具体检查,但牵头和执法必须以人大的身份进行才有力度,每年定期评比并通报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及使用效益,把这项工作列入党政主要领导年度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刚化监督,使监督切实有效。

六、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1.要准确测算办学成本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就必须足额安排教育经费预算,要准确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就必须科学测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培养成本,确定了培养成本就能依据学生数计算一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经费需求,并以此纳入公共财政供给安排,也就可以根据各级财力状况合理分担教育培养经费。测定生均培养成本同时也是准确制定科学合理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生杂费标准的依据,只有确定了生均培养成本,才能解决“教育经费需多少,县级财政能给多少,省级财政能补多少(转移支付),该向学生收多少”的问题。

2.要分级承担教育经费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客观上遇到一些困难,我们不能回避而必须正视它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精神,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从“以县为主”向“教育管理以县为主,教育投入中央地方共担”的方向过渡,同时建议:(1)县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工资等人员经费;(2)省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校舍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如:计算机、多媒体、语音等大型批量教学设备)专项经费等;(3)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这样才能平衡公共财政负担,实现教育投入均衡,保障全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和促进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周复。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财会改革与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目标完成情况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城乡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加大对中心学校的考核力度,拟将出台《郊区中心学校管理职责》;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定了《郊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学校的管理。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做好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的学校接受工作,及时完成了铜山等四校教师工资核算工作,妥善解决碎石岭等三校落聘教师入编工作。

加大中小学校园基础建设的投入。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向市计委申报立项,千方百计为学校、为群众办实事。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基建改造力度,截止目前已投入约万元,先后完成大通中小学的台阶和护栏改造、五洲小学的厕所翻新、新建小学的围墙重建、和悦小学的危房撤除、铜山小学的教学楼维修、古松学校与八一学校的运动场新建、金华小学的道路拓宽等工程,马鞍小学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同时我局加大对学校教学及办公设施的置换与更新,全年累计共投入余万元,先后完成望江亭小学的微机室改造、店门口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八一与天峰学校的实验室器材配置等项目,还为所有学校配置了一台办公电脑,使我区学校基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今年秋季,完成杨村小学六年级和碎石岭学校整建制撤并,同时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等,初步规划出---年撤并、新建、保留学校计划。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今年秋季投入万元,为天峰学校建起微机室。至此,全区所有中心学校与初中的现代教育设施均达到省ⅱ级标准。区直属初中、各中心学校及部分完小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我局在郊区网站上建成“区域教育”网页,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教育系统的工作效率。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了责任、制度、机构“三落实”,无任何重特大事故。加强反、禁毒、法制教育,组织“四五”普法验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成立了郊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教研组;中小学法制教育开课率达,在校生犯罪率为。

全面引深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地发展。在新课程全面启动的第四年,把握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研讨,把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新课程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校本教研,不断引深新课程改革。

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德育工程建设。全区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为零,师生法制教育普及率达,中小学 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开课率达。望江亭小学获得省“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依法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改善薄弱学校的面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农村学校设备配备达二类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流失率为;初中在校生入学率达、巩固率达、流失率控制在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以上。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工作。全面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农村和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全开好课程。中小学体育开课率达,学校达标合格率以上。全区艺术教育开课率分别达以上,健康教育开课率达以上。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分别达、;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

完成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目标。严格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成立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制止违反省教育厅《中小学用书目录》购买和使用各种教辅资料的行为,严格执行“减负”规定,抓好素质教育导向、评价和社会环境建设。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加强对贫困学校的扶助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共投入.万元,使名贫困学校先后享受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各校也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全年共减免学杂费约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基础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工作是我区科教兴区战略的基础工作,是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确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我区教育布局点多线广、无品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确立了“抓好中心学校,推进均衡发展”为主线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关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上划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构建教育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区关工委的指导下,全区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充实完善了组织机构,定期举办讲座,举办了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实现了德育管理规范化。店门口小学、大通幼儿园获省级“家教名校”称号,古松小学获市级“家教名校”称号;八一学校和古松小学关工委获市级“五好关工委”称号。

()拓宽德育渠道,引深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纪念日开展了“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在全区开展了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竞赛、关爱女孩活动月、纪念胜利周年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月日,铜陵长江大桥正式成为我区第一个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月日,全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顺利召开,我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并作经验交流。我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月日我局组织全区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六月底,我局通过考评,决定授予章琴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陶顺发等名教师为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储芙蓉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其中董应爱等名教师被推荐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或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月日组织“安全在我心中”师德演讲比赛,同时推荐两名选手参加区工会“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月份将举办“第二届校长论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中小学毕业班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为全面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对小学三、四、六年级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调研检测。四月份,以全员考评和教学大奖赛为契机,从中选送名优秀教师参加了铜陵市教学大奖赛,成绩喜人:在全市教学大奖赛中人获一等奖(并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设计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月日在店门口小学,举办全区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比赛;月日在望江亭小学,组织召开郊区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了全区体育教育的蓬勃开展。月日,在全市首届文化艺术节青少年文艺专场调演中,我区有三个学校的节目参加表演,其中大通小学的武术《中国功夫》和望江亭小学的器乐联奏《三门峡畅想曲》获二等奖,铜山小学的戏曲歌舞《谁说女子不如男》获三等奖,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规范办学行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二月中旬,在全区校长工作会议上布置了年工作计划,为我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学籍管理,依法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还对全区中小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摸底 统计,为教育局今后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实行“一费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法制教育,全面推动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落实区四五普法计划。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组织教师学法用法考试,全区名教师顺利通过考试;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育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的意识;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调研与交流,不断探讨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本着“管教结合、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在本学期开学初建立了安全工作月报制度,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汛、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教育。二是在全区学校中进行了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对学校的汛期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三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确保学生的交通与饮食安全。四是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征文与演讲活动中,我区有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二)加快改革,创新理念,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区教育局以教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坚持教育创新,扎实教研,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发展。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结题,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立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学教研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听课计人次,组织中心备课组在古松学校举办研讨课,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望江亭小学上好观摩课,组织全区“教学开放日”活动。为了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和监督。今年中考,我区四所中学共有名学生考入市一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体育班。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强化两支队伍建设

落实责任,严格治理学校乱收费。一是认真执行省、市的收费政策,规范了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提供服务、及时结算、多退少补的原则,未发生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二是严格收费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严格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全部上缴区教育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严格收费公示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各学校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按规定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并自觉接受物价、教育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大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检查力度,今年秋季成立了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收费与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的监督;同时教育局在春、秋季开学工作检查的基础上,对各校(园)进行专项检查,使学校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我局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主持的通识与学科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暑期有名中小学教师参训)。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为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加强校长培训力度,先后派出名校长参加岗位任职和提高培训班;一方面加强学校和校长双目标考核,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暑期调整了所学校的领导班子。

(四)加强综治、*等工作,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三月份开展“反”警示教育活动,六月份配合区综治委完成*人员转化工作,八月份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调研,十一月份积极参加区综治委组织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确保我区校园的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创建“综治模范区”工作。

第9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本刊讯 最近,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教重点建设、评估考核等征求意见稿,《意见》强调,不论是综合性、行业性学校,还是本科、高职高专院校,都要建设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其中,《高教重点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区将安排专项经费轮动支持部分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或专业建设,推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同时强调各高校要按交融优化、集成创新、突出特色、引领发展的思路,瞄准自治区到2020年建成一批重点学科及学科群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幅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桂文)

我区今年将投1.28亿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本刊讯 1月31日,自治区召开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我区今年将投入1.28亿元(包括中央财政专项经费4500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预算8300万元),进一步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切实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而加强优质资源的开发应用,加强与各版本教材相对应的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开发,并扶持民族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库,逐步实现区级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我区还将加快建设“三通两平台”,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大力开展学科教师信息化应用,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能力。(桂文)

我区将邀请国内中小学名校来开“分店”

本刊讯 在近期召开的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今年的教育发展有“新思路、新亮点”,即我区将邀请国内中小学名校来开“分店”。据介绍,在发展中小学教育方面,我区正酝酿引进一些国内中小学品牌名校,如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中等,还有一些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民办中小学校,让这些学校以“连锁”的方式进入我区,目的是带动我区本土中小学教育的新发展,并促进我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不断提升。(桂文)

我区首批特岗教师开始学历升级

本刊讯 近期,我区各地农村学校的特岗教师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参加特岗教师硕士研究生专场考试,通过学习和考试,他们将成为广西首批获得教育学硕士的特岗教师。据悉,目前我区共有约160名特岗教师报名,其中129名通过资格审查,可以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文件,特岗教师“读研”的费用,由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参加报名的教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必须在签约农村学校服务期满(3年)并留任,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且最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并至少有1年是优秀。符合条件的特岗教师可以自愿报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并公示,培养学校组织复试,择优录取。(桂文)

教育部将联合新闻媒体启动“减负万里行”活动

据《广州日报》消息,针对学生负担重的现状,2013年,教育部将联合新闻媒体启动“减负万里行”活动,对各地各校教学情况和学生负担状况进行不预先打招呼的检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反对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还积极提倡构建“轻负高效”课堂,不赞成让学生做过多的作业,搞机械重复和反复训练,更不赞成拿大量作业来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教育部最近在官网公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要积极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与方式,还要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创造条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参与社区建设,完善与社区、有关企事业组织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聘任办法和任职要求。

教育部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据人民网消息,教育部网站最近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对硬笔书法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在毛笔书法学习方面,《纲要》要求小学3到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其中小学3到4年级要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5到6年级要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初中阶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高中阶段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

山东规定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每科可考3次

据《齐鲁晚报》消息,最近,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在每学年上、下学期结束前进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每个考试科目可以参加3次考试,离校两年内可以多次参加重考,成绩按高者计入学业成绩。学生参加重考应承担相应考试费用。《办法》规定,今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必修模块必考,选修模块选考,和全省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组织阅卷等方式。

河南大力推进校园安全建设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最近,河南省召开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各学校要组建学生上下学重点时段护导队,安排专人在校门口值班;学校要配备专职保安和必要的保卫器械,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城市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农村中心小学以及其他规模以上学校和幼儿园,重点部位要配备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校园监控室要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新建、扩建、改建的学校和幼儿园要将安全设施纳入建设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橱窗、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师生宣传火灾防范措施,普及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要有专人负责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夜间管理和安保工作。

河北石家庄规定残疾儿童将享受小学至高中全免费教育

据新华网消息,河北省石家庄市近期出台实施意见,将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将免除所有费用,城市低保家庭学生还将获得生活补助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也实行全免费教育,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向学前三年全免费教育延伸。该意见对石家庄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目标、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提出将向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500元。

据中新社消息,美国最近成立了“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旨在鼓励美国人留学中国,推动实现2014年10万美国人留学中国的目标。2010年,中美启动“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目的是为了加深中美民众之间的交流。据悉,“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是非营利、非政府组织,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发起全国性公关活动,鼓励美国人赴中国求学,同时寻找新的资源,为来自贫困社区的美国学生创造机会前往中国留学。在资金方面,2012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宣布出资100万美元,作为基金会启动资金,2013年1月,美国知名华裔企业家方李邦琴也宣布将捐出100万美元,扶持基金会运作。据美国国务院早前的报告显示,2010—2011学年,在海外学习的美国留学生人数约为27万人,其中留学英国的学生最多,留学中国的学生位居第五。

英国把理财课程列为中学必修课

据英国“中央社”消息,英国教育部规划,自2014年9月起,将理财相关知识列为该国中学必修课程。据初步规划,11-14岁的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金钱、预算规划的重要性、财务管理及学习多种金融产品与服务,学校同时将教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利率计算;15-16岁的学生将学习有关薪资、税务、信用、债务、财务风险及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据英国教育部的相关人员表示,财经教育对年轻人未来能独立理财十分重要,这是英国首次将理财课程列入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