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学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教学;创新能力;教育创新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经验。但有关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讨,使之不断完善。要大胆地进行实践和尝试,使高等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地向前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 高职教学的现状
1 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过少,且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过于空洞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成分比较复杂。他们不单单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高中学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三校(职高、中专、技校)的学生。这就在学生上课时的教材选择上有很大的要求。原有的高职教材只适应三校的学生,对于高中为起点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而由于三校生在其高中期间已经学过一部分的专业课程,因此,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往往也会造成“一头重”的现象发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原有的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上,许多专业的教学计划难免过于教条,且重复课程很多,有时候甚至出现不同的专业上同一门专业课的情况,或者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只可以学本专业的知识,对于外专业的知识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这样也就给许多有天赋的学生减少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2 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本本主义”比较严重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的时候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不管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管其是否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并且不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就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3 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授课方式陈旧单一
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还很少,什么样的教师适合高职教学,还在探讨之中。就过去,大多数的高职教育教师都是本科教师在兼职教学,上课的时候也是用要求本科学生一样来要求高职的学生。许多教师采取的都是讲学的形式来讲授高职的课程,其教学工作还在遵循过去传统的模式,很少与学生互动;再有,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到的都是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的书本上的东西,看到的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迹,完全没有新意。
二、创新高职教学模式的思考
1 树立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大系统教育观
一是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的彻底更新。要从社会整体需求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造成部分分数较低的考生被录取,不过,从整体角度审度,分数高的考生仍然占80%以上,若对20%的“差生”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确保整体水平。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原有非扩招考生的质量水平,而且还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潮流。而要从整个社会对不断提高国民素质需求的要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就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衡量高职教育的质量。因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质量标准也应有所差异。对高职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学科理论是否必需、够用,而且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
二是高职教育投入观念的根本转变。高职教育要扩大办学规模,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集资入股”、“借船下海”、“引凤筑巢”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筹资,把规模搞上去,尤其是后勤设施建设,要全部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使教育系统结构化,以增强教育功能,提倡和坚决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彻底解决高职教育的“瓶颈”问题。然后再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教学设备、实训实习基地的改善和建设以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规模、效益、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高职教育教学条件评价标准的重新构筑。发展高职教育不能只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学条件上做文章,而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大系统的教育资源,作为评价高职教学手段的重要参数。这样才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2 倡导实践性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是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明确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指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注意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性与协调性,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适度弱化理论教学的比例。同时,专业教学在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实践实训场地和设施设备。在高职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应针对各职业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加工设备、辅助仪器等进行职业岗位模块化教学,增强学生对各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将各行业的先进、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按照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师自身定位,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专职职业能力证书;使在校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为强化实践性教学奠定基础。
3 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由于单纯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加上许多以三校为起点的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知识已详尽地掌握,在课堂上过多的进行讲解,他们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强项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就要在实践方面有所加强,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着重在实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并且要开展合适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社会调查等,以此来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把他自己有
用的信息给大家,促使大家一道进步。
4 创新高职教学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一是要冲破传统实验教学观念的樊篱。推行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大惯性施加外力。这种外力除高职院校的校外因素外,主要由内部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合力而产生。这种合力的分力来自很多方面。其中领导重视是推行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推行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才能得到人、财、物的保证。专家和学者是推行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对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认同和支持,在人们对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表示认同和支持方面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是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主体,没有主体的支持和配合,这种实验教学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实验教师是推行高职实验教学的主力军,只有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才能顺利推行,才能达到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付正祥(1969-),男,重庆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育;邱梅(1962-),女,四川都江堰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类课程教学。(四川都江堰61183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85-02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完善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有价值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涌现。在此,我们结合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与整个教学团队的研究和总结,归纳出高职教学模式形成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明确指导思想,理清教育思路
首先,我们在宏观上需要明确高职教育是“为什么”、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
1.为什么(Why)。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会用、会做、会学。
2.做什么(What)。根据专业定位和就业方向,将高职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规划出有效教学时间内的教学内容。
3.怎么做(How)。这是方法问题,具体是指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内容都得以高效实现,让教学的软硬件资源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努力造就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大化。
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三个层面的事情:政策、制度和技术层面。政策层面,主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度层面,则是根据教学政策,制定完善的、具有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和教学规则,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的软环境。在技术层面,关键是加强管理、督促、检查及考核,保证教学环节的高效执行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上述思路及部分建议,归纳简化如图1所示。
二、科学的教学流程
由上述思想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培养过程进行合理规划。教学流程的完善设计与精细分解,决定着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图2为高职教学流程模型以及流程各环节中应着重考虑的要点。从图2中可看出,用人市场的需求信息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案制定的依据。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的完美对接,是保证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完成分解职业岗位群,合理设计教育方案,精选课程体系,搞好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划设计。
职业岗位的分解,是从行业当前(或未来)的分类和应用方向入手,分析行业各应用方向上的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列出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需的普遍能力和特别技术要求,为制订教学计划打下基础。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规划过程如图3所示。
从长期来看,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否准确,职业岗位群的分解是否精细,教学规划是否科学,决定了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而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又要反过来指导和促进教学规划和教学过程的完善,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循环上升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平台
如前所述,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人文修养,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为此,在教学规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以高职环境专业为例,其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
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规划的执行过程,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效果是关键。
1.优化理论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要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关键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上充分借助多媒体、实物等直观场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避免教师过分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的参与度和接受度。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重点是做好预备工作(计划、安排和组织),让学生充分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和方法,并在实训或实习要求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到训练操作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3.优化好课外时间。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研讨性作业题目或问题,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去查阅资料或寻找实践现场,最后组织讨论、评价。这种训练可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规划,合理组织,遵循规律,讲求方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高职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伴随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时多运用信息技术,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课堂教学中,这种模式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教与学的角色发生转变,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高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主要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把原先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模式转变为传授知识时有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堂上完成,而作业的完成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可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次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不用太过于依赖教师,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更热爱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内容。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高职教育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在没有依赖教师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时,有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而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索可以帮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学会与他人共同围绕同一话题进行交流和沟通,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在共同讨论参与中,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同伴提出的解决策略,进而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有助于挖掘学生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式学习课堂知识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学生处理课后作业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教师,学习时间明显缩短,促进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按照教师的吩咐做作业和学习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高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在课前实行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需要提前准备好,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学生搜集好关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资料,之后教师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如果是偏理论性质的课程,教师就可以网上下载一些视频,将学生带到知识情境中。如果是偏实践性质的课堂,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自己录制一个演示的短片,供课堂上教学生如何操作。在演示短片中不要涉及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人和事,不能影响学生注意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高职院校中许多学生多为住校生,对网络并不陌生,这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复习知识和学习知识,直至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学懂学透,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当然,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把课程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项目,之后将这些项目分为几个关联的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这些关联的工作任务中所需的学习资料进行制作,制作好之后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自主下载学习,从而节约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在课中实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不是教学视频,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地位依旧存在,只是由原来知识的演讲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角,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次数增加,还可以自由地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导学生。这时学生就要及时汇总自己疑问的地方,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来,让教师给予解答。教师在接到问题时,也可以专门成立协作小组,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直至问题被解决,如果这些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答,就可以请教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统一讲解。在课中实行“翻转课堂”,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有答疑、汇报和评价三个环节。答疑环节主要是学生提出疑问,之后小组之间讨论问题,解决不了的找教师解答。汇报环节是小组内部集中讨论之后总结汇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环节是小组内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这三个环节全部完成之后,“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完成。
(三)在课后实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课后实行,主要是教师根据课堂中的问题加以梳理和规整,将这些课堂内容制作成视频或短片形式分享给学生,通过云盘的强大空间传递给学生,把这些珍贵的内容长期保存后,供后期有相类似问题进行查阅。对于那些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可以帮助其下载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及时弥补所学知识的不足,实现班集体的共同进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上传到云空间的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及时巩固知识,学会归纳出重难点,与其他学生开展讨论,更好地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总之,伴随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行,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在高职教育中实行“翻转课堂”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也大大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打破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接受知识的困难,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真正实现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传授基础知识,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主体 教学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新的职业教育背景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必然的。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的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职业行动能力和严谨精细、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这些仅靠教师的讲解和说教是无法培养出来的。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二、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国内。国内学者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协同教学”、“合作学习”等实验研究。自从教高〔2006〕16号文件颁布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出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但都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指导性的标准和规范。
2.国外。国外的教学模式研究从美国的杜威到布鲁纳,到以奥苏伯尔为代表的意义接受教学模式、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教学模式、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等。近年来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颇热,“关键能力”培训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影响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将学习指导纳入教学任务。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繁杂的理论知识融于具体工作任务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学会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总结、评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任务
1.接受任务,分析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列出咨询单,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任务的收集工作。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制订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
3.团队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实施方案,并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质询,发现问题,讨论修改,进一步优化方案。
4.在方案和学习工作单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并填写工作记录单。
5.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完成答疑纠错和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学习内容。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
教师通过企业调研、职业分析、岗位任务分析,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把需要学习的知识融于工作任务中,实现行动体系的构建,完成对整个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每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1.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任务书等形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教师要为学生收集信息、制订和优化方案提供帮助,告诉学生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展示方案的方式、方法。
3.检查与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纠错答疑,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鞭策,找出缺点与不足,对每个学习任务涉及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拓展。
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方法
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多样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几年来课程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教师为主导。引导文、关键词卡片法、纠错答疑法、归纳总结法、适时激励法等。
2.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可视化法、展示答辩法等。
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困难
1.硬件条件。可以通过虚拟实训、生产原理性实训等方式加以弥补。
2.教师自身能力。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理实兼通,还要会设计、善实施,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以保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顺利实施。
4.小容量教学。教教师所带学生不能太多,否则实施会非常困难,教学进度慢,教学过程无法控制,教学效果也会不好。
5.课程设计深度。每次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案、助学材料、任务单、咨询单、考评单等教学文件有待完善;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还需更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
总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探索与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 大工程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Great project view" under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of Inquiry
FAN Shuhong
(Yangzhou Industr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 In the "big project concept" concep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into 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truth, the re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o achieve employment-oriented, industry-based, features a modern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ining and political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strong, solid theory, practical skills and strong, mental health, senior technical talents.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concept of large projects
1 教学模式的演变
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到了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解、质疑、问答、练习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并把观察等直观活动纳入教学活动体系之中,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20世纪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要达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和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人才培养。
2 “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
“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基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为思路,按实际工作情境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材;建设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训场所;在职场化的情境中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2)教学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现代工程教育为特色,坚持以大工程观为指导,将现代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文化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3)教学基本程序:职业行动领域开发学习领域与情境确定学习领域与情境的实现学习效果的评价。
(4)辅助系统: 任务驱动的教材;多媒体课件;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训场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5)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宜,学生适应实际岗位的时间短;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6)在运用这种模式时的建议:通过职业行动领域调研、开发,编写出任务驱动的教材。任务驱动的教材要达到体现实际性、典型性、适应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场经验。
“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特点:
(1)统一性的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专业知识与社会人文知识统一;个人素养与职业素质统一,造就一个适应于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本校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外,能在化工、制药、建材、冶金、食品、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能进行常见分析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的检修与性能检定,对分析实验室有一定管理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能力、经营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国防知识能力、较强的文学及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同时应具备道德素养好、职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团队意识强的非技术性素质。
(2)固定化与不定式的统一体现:所有专业(下转第22页)(上接第20页)理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但如何进行知识的整合、集成和扩展,并应用这些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也是“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立了多学科整合系统,整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行了通识教育重组完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以“教”为主向重“学、做、研”为主的转变:“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为主体,①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按实际工作情境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材;建设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训场所;在职场化的情境中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开拓渠道、创造条件打造了一支能胜任现代职教的双师队伍;以董事会为载体,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以创新制度为保障,促进教改工作长期稳定推进,学生通过实训训练、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企业 项目化教学 教学工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Teaching Enterprises Teaching
Model to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N Xue[1], HAN Xingmin[2]
([1]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2] Heilongjiang Polytechnic,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do one specific mode of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vocational improvement. A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ask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a special operations unit of the school, teaching business has become one i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an effective way of educating people. Our teach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ere is a problem the whole true enough contact with customers and the community is not adequately four aspects. Adequate teaching and learn foreign enterprises teaching model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business.
Key words teaching enterprise;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plant; teaching mode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重视。与教师的理论讲授或者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相比较,“做中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技能,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行业企业实践才是掌握实操技能的最好方式,而现实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践仅仅提供给毕业班的学生,在校生很少有较充分的企业实践机会。因此,教学企业就应运而生了。所谓教学企业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及任务等引进学校,或将教学功能融入企业,所形成的以人才培养为经营目标之一的、真实或模拟的特殊运营单位。教学企业在学术环境中建立了一个社会环境,可以以教学为主,但更应该全面向真实企业靠拢并兼顾教学目标。
1 国外教学企业的典型教学模式
1.1 印度尼西亚教学工厂的六步教学模式
印尼学者 Dadang Hidayat Martawijaya 在第一届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大会(2010)上提出:教学工厂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做中学的经验,从而接近实际工作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学生在职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同时,Dadang Hidayat Martawijaya还提出了教学工厂六步教学模式。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对于增强学生工作的持久度,提高学生软硬件能力,增强学习动机、责任感、职业道德有很大帮助。
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教学工厂将真实的工业环境引入校园,使学生更加了解行业现状。通过将校园管理转变为工业管理,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反馈定单。教学方案的实施分为接待客户、订单分析、订单准备、执行订单、质量检测和呈递产品六个主要环节(如图1)。
图1 教学工厂六步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六步教学模式包括三个因素:学生扮演工人的角色,承担工人的工作和责任; 教师作为顾问、评审员、协助者,同时他们还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负责的人;定单提供者可以是行业企业、个人。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提供定单。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项目中涉及到的沟通技能,并提供有效沟通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机械、机器加速度、计算时间、价格和工作安全。作为工人,学生需接受定单,并且在接受定单期间必须注意有效的沟通方式、良好的语气、表情和身体语言。此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描述与该订单机械的性能及有关内容。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定单分析,让他们充分了解生产该定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执行定单有了充分的信心。在实践阶段,学生需按照工作安全标准布置准备工作、按照标准作业程序(SOP)执行工作程序、评估产品价值、计算时间、进行尺寸测量、精确度水平检测和功能检测,同时将产品与定单要求进行对比,期间可向教师咨询。在产品制作完成之后,学生要进行产品的呈递,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建议,并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在评估阶段,教师要作为顾问或评审员的角色对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教学工厂六步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包括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及计划、管理、协调等能力;软技能包括情绪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信、冷静以及正直等等。在教学工厂中,通过一系列理论框架单元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训练,学习者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此外,在教学工厂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机器的互动,获得了直接的工作经验,学生的潜在能力也得到了综合发展,包括个人、社会、学术以及职业能力。
1.2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工厂的教学模式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工厂成立于1994年,初始资金来源于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拨款的技术再投资项目。经过10年的发展,该学习工厂将设计、生产、商业现实综合到工程学课程体系中,产生了多达五百万美元的价值,全部用于动手实践学习活动和项目,为120个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提供了400多个跨学科的创意性综合设计项目,为8000多个学生提供了真实社会的教育经验,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学期,机械、工业、生物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电子工程等专业均通过学习工厂提供的设备参与到行业企业项目中。学生组成多学科团队与专业教师和项目指导教师共同解决真实的开放式问题,通过完成企业客户提供的项目,提高技能、增加常识、增强判断力。商务专业的学生为刚刚起步的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创建商业计划,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则为企业提供IT相关的建议,如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等。此外,学习工厂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采用基于实践的工程学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设计、生产、商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和学校提供真实世界的挑战。
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工厂中,指导教师通常指导5~7个项目。教学任务由指导教师所在的院系制定,项目任务由学习工厂厂长和项目协作者(企业)共同协商。一个项目组通常由4~5名学生组成,具体人数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调整。小组各个成员有不同的项目责任,如:联络人负责与企业沟通和协调;会议记录人负责会议记录;日志维护人负责维护团队工作日志;预算人负责记录团队的项目支出;计划监督人负责更新统计图,保证团队按计划实施项目。各系的创意性综合设计项目稍有不同,但主要过程为:
第1周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共同了解项目,并与其他指导教师一同给学生分组。分组时,指导教师会尽量考虑学生的爱好。第2周给各小组分配任务;小组成员与企业沟通,安排实地考察。第2~4周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考察,提炼项目要求和可交付的产品,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方案。第5周小组成员准备工作说明书,校订,征求企业意见。第7~9周收集数据,CAD建模,塑模,分析。第10~11周详细说明报告,校订,征求企业意见。第11~12周呈送初始塑模以供检查。第12~14周设计,制造,测试,确认。第14~15周准备最终报告、海报、总结,参加设计展。 通过以上过程,学生在学习工厂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加一般常识,增强判断能力;学习与各种动机和各种教育水平的人共同工作,加强对其他学科的认识;从自身的错误中不断学习。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工厂最重要的创新是由学生向外界客户提供开放式的多学科设计项目。在这个包括设计工作室、团队会议区和生产工具等的开放性学习工厂中,各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计、塑模、生产和测试工具等设计项目、进行竞赛或实践一个真实的工程,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将实践融入课程中。
2 国外教学企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期,校企合作办学、产教结合育人以及教学做一体教学的具体模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全人教育这一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企业的教学模式。
首先,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教学企业摆脱管理松散、财务混乱的校办工厂的形象,让教学尽可能处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在这种环境中完成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改善师生的态度和心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高效技术创新打下基础。第二,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同等重要。经过多次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的高职毕业生应更加注意纪律性和责任感,需要具备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多数学生在毕业生访谈中也提到在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企业中,教师应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与客户交流,并合理安排和规划工作。这样,学生能够和专业的职业因素有密切的接触,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缩小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第三,教学企业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加强与政府、行业和社会企业的合作,使学校与社会、教学与行业以及课程与工作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使教师和学生可以体验到实时实际的项目,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受益于最新的技术。如果能够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教学企业将成为面向市场、服务社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教育实体。最后,教学企业不应该仅仅作为实习场所而存在,也应该具备一种理念。教学企业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企业中(下转第9页)(上接第6页)的项目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为教职员专业培训提供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企业应是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具有伸缩性的教学系统,旨在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分析和创新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就基本能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院校编号12-21;专业编号12-21-02
参考文献
[1] Sema E. Alptekin, Reza Pouraghabagher, Patricia McQuaid, and Dan Waldorf. Teaching Factory[J].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2001(6):1-8.
[2] John S. Lamancusa,Jose L. Zayas,Allen L. Soyster,Lueny MorellJens Jorgensen. The Learning Factory: Industry-Partnered Active Learning[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8.4(15):1-15.
[3] 侯肖霞.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下的双轨系统教学模式[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9-31.
摘要:动物生理课程是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教学实习、开展设计性实验、期末考核以及更新换代实验设备、网络教学等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职;动物生理;课程改革
动物生理是研究动物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石,同时也是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我院动物生理课程的教学对象覆盖面较广,涉及全院的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方向达30余个,每年学生达2000余人。近几年来,我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本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我院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作一初步总结。
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21世纪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能出色地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又能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我院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强调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实验教学无可替代的地位。
开展实验设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验证性实验过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少。因此,我们把实验设计引入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各组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具体操作,不但学会了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而且也经历了一次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加强了开拓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果要求学生上课前都要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学习。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学院资源,采用投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演示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讲解仪器使用的规程和方法,教学形式形象生动,图文并茂,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的基本技术和实验方法,提高了实验效果。
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环境要推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与技术水平应与时俱进。我院实验条件一直处于农林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2003年淘汰了记纹鼓,购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开发的8套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这套系统不但能进行实时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还能进行网络多媒体的播放。装备精良的教学条件,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在理论课讲授结束以后,为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动物生理实验的技能训练,内容尽可能包括所有学到的动物。学生每5~10人组成一组,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这使得学生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内容理解透彻并且记忆牢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表现为四种趋势,即高等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科技、经济的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较之以往有所增加,而现时的人才培养又要求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因此课时比以往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新的教学内容又难以补充。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本着理论与实践、前期课程与后期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畜牧业的结构特点,我们编制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以符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且能促使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学一些动物生理学领域中的新发现与新成果,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效果。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可以系统地介绍动物各器官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等基本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要使每堂动物生理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多数学生在初次接触动物生理课时都会被众多的名词、机理搞得晕头转向,常常觉得厌烦而缺乏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把实践教学提到首位,进一步充实教学环节,并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的不同特点,用图片、动画等直观地解释该生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了让“生物电现象”一节便于理解,我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图片、动画加以解释,这是因为图片、动画比较直观,易于记忆、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另外,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应用诱导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诱导式教学法,是使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相结合,并适当联系畜牧兽医生产实践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学以致用是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和社会实际情况,在讲授动物生理知识的同时,努力将知识面拓宽,以便讲课时可以灵活地将内容引申到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中去,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讲授反刍动物的前胃时,结合牛的采食特点以及胃在体内的位置关系,可以联系到临床上的常发病——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瘤胃臌气等疾病。同临床实践与畜牧生产的紧密结合,避免了空洞理论带给学生的厌学心理,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也使学生了解到本门课程在专业课中的位置及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自觉性。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整个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等,由于它们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直接、迅速地表现各种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我院也一直处于高职院校的前列。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动物生理教学网站,并将自制的《动物生理》多媒体课件等与本课程相关信息到该网站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网站既可以供本校学生复习之用,也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还可以供教师下载后使用,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的效果。我们的多媒体课件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格式,下载后可以按照教师自己的教学需要和个人爱好进行调整,做到重点突出,同时配有形象化的图形和动画,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习知识。此外,它还具有信息量大,使用灵活,图像直观、生动实用性强等特点,而且通过电脑技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以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
改革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任何教学活动都要进行考核,但考核不是目的,是提高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就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总成绩采用“5+5”的模式,即在总评分中平时成绩(作业、测验、实验报告、考勤等)占总成绩的5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任何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与动画等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印象深刻,基本掌握了动物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及其规律等主要内容,达到了教学要求,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们经过近几年来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教学实习、开展设计性实验、期末考核、更新换代实验设备、网络教学等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物生理已成为我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动手训练多,兴趣浓,收获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秀平,张桂蓉.从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看教师的“导学”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
[2]毛慕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5):11-12.
[3]林佩璜.导学法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吴伟建.准确把握医学高职教育生理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要[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20-21.
关键词:高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33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以能力为本位。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欧美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高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构建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哪种模式,都是成立由企业广泛参与的行指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有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1.1 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含理论课程内的实践教学环节)
(1)侧重实践技能培养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相对于本科学科教育更加突出了实践技能培养,将理论课程内的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加大,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后来,为了更加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又将专业课程中的部分实践教学环节重构为若干个系统的、单独的实践课程。
(2)理实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众多高职院校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教、学、做一体。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成效,突出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术的系统性。
1.2 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单独设计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
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教育部层次倡导的、提出最高、应用最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构建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工学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又分为:
(1)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通常校企签订合作协议书,按照协议书要求学生在最后的半个学期或1个学期到企业参加生产性实习,由企业配备指导教师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鉴定。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以顶岗实习带就业,是已经录用或拟录用的学生提前到企业实践上班。(2)工学交替,轮岗实习模式。这种模式常见于土建工程施工领域和机械、电子产品生产线。第一,在土建工程施工领域,企业用工存在特定的施工期,学生在春夏施工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周期,单独设置一个现场实践的教学学期。第二,在机械、电子产品生产线,因为企业用工量大,因此学生按照年级或班级为序,轮流的到企业车间进行生产性实习。(3)引企入校模式。引企入校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厂房,由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在学校内设定校中厂,由企业提供部分实践岗位来给高职教育提供学生实训、实习机会。相对于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模式,这种引企入校模式更具有机动性。(4)前校后厂模式。一些学校在校内自行成立了生产性企业对外服务,由专业教师带领专业学生通过生产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且带薪实习,解决学生的经济负担之外,为学校节约了耗材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相对前面所述的校企合作模式而言,前校后厂模式不受企业限制,更具有自主性。
2 高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构建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个人认为:教无定法,因此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能够以公式、定理的形式存在,可以套用到所有的课程当中,也不一定适用于一门课程从头到尾的全部教学过程当中。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该根据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课程、课堂的特点灵活选择。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下: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针对所讲授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结合实践的采用一些生动的案例,能够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技能。形式上可以采用口述举例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模拟设置故障、情景的方式来实施案例教学。具体实施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讨论、试验当中,强调学生的互动参与。
(2)兴趣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设计教学环节。具体的实施中,以《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为例,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为若干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制作类、设计类教学单元,让学生通过任务单元的学习可以在校内进行小型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角色扮演法。例如英语课程,教学讲求听说读写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说英语、听英语、写英语,通过仿真的角色扮演训练,使得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4)成果教学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需要不断的成果收获才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例如在《建筑工程计量与造价》课堂,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工程造价数学建模与数学分析,让学生通过汇报、评比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5)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任务为驱动,将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为若干个行动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进而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通常还设计有学生用的任务单或工作页。个人认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适用于行动导向教学法。
3 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也初步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晖,程忠国,鄢维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设置探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莫轻兵.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2(11).
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实践教学模式建构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生和构想的一种过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方法普遍为归纳法,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方法。虽然实践教学模式建构途径与建构方法有一定的区别,但都遵循一种建构原则,即思想理念引领性原则。思想理念是对人们言行提供指导的一种观念,是行动纲领和未来目标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模式建构和选择中应有先进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符合,具有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中包括人才对职业教育态度及认识,也包含了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认同,是对职业教育今后发展方向的优化[2]。其次,呼应发展动态性原则,由于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动态的和多元化的,而这种特征是基于经济与教育动态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从经济发展需要来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是一种动态过程,只有具备动态特征,才能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不断更新,才能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发展需求,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才能与时俱进,?c企业发展理念相契合。而从教学模式发展过程来看,是一种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理念的发展与变化得到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
二、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选择
实践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学习资源,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未来的就业发展至关重要,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对实践教学模式选择中应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来进行科学选择。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来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选择,实践教学过程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最终追求,是实践教育教学实施的灵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在对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和实训过程中,和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应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在对专业技能培训中,针对不同的技巧和技能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式选择中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量,确保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3]。其次,在实践教学模式选择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不论采用哪一种实践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性质来明确,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技能应作出不同选择。如针对机加工专业,应将其核心技能进行分解,采用单元化和模块化教学模式,而对于商业类专业学生而言则可以采用自主创业的教学模式[4]。最后,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还要依据教学物质条件,教学模式选择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实际情况及实习条件等,对于和学校具有紧密联系的院校,可以选择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或是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对于一些具有优越实习条件的院校则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实际生产车间中,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两位一体性,实现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