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高职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教学方法

第1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色;教学方法

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和不断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而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应当积极探索,全面地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工具,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有用人才。下面本人就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肤浅的思考。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高职教育的教学要具有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二、高职教育教学对象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但实际录取分数较低,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为三百分左右,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有很高的个人目标,也付出过努力,而由于高考失利,未能如愿,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主动性不够。

(三)自卑心理较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更加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四)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较差。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以自我为中心的生长环境,由于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任课教师反映,高职学生上课请假、缺课的现象较为严重。

三、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高职教学必须转变以讲为中心的观念,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做文章。把“讲”作为启发、引导、组织和鼓励学生的“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自行设计,主动实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在于答疑解难,剖析谬误,这样,不仅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极大地提高。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使他们互相结合,取长补短,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适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四种教学方法简介

(一)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讨论式教学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在小组或全班范围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它既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信息交流,而是讨论集体成员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很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交流的信息多,能适应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因为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讨论中既各抒己见,又可以在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时进行比较。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深入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新观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现场教学具有现场、事实、实践者、学生和教师五个要素。现场教学法的根本特征体现在现场成为课堂、事实成为教材、实践者成为教师、学员成为主体、教员成为主导,边讲边做直观性强,可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四)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类实际案例为内容,通过讲解、评析和学生讨论,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与扩散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由于教学案例往往涉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新问题,教师课前要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理论知识加以梳理、完善,对可能出现的观点预先设答,这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很有促进作用。案例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且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注意,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践行理论的观念和意识。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找到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把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一定能培养出适应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娴.《改进高职教学方法探析》

[2]吴静.《高职学生特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第2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一、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学方法改革始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讨论过程中,深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课堂教学方法还是有诸多亟待改进方面。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

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职院校受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但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在走,教师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传输教学”,即“传递―接受”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使命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的弊端。年复一年,教学内容依旧,教学方法如故。广为倡导的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协同式教学(学生参与式自主学习)等在实践中难以落实或者运用不当。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思维不活跃,课堂气氛沉闷,潜能得不到发挥,创造力被扼杀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落实不够

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相比较以前的以教师及书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的传输教学来说,现今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对此,由于不少教师本身带有某些“先天不足”,比如: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理论水平低、能力欠缺等;或者是未勤于学习和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把握不准,不能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深化、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只流于形式。教学方法改革进展缓慢,没有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适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方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满堂灌的模式,进行“以岗位素能培养为中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营销专业为例,理论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践课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教学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课程采取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同时融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角色转换式、团队竞赛式等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准职业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调查显示,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有针对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习兴趣、发挥非智力因素,增进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三、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期待

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教师不应该只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而应变为学习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着;应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好教、易教,而是为了好学、爱学,要兼顾人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效果。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本身是一种创新过程,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革。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为中心,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绩效与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等。此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还要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二)立足课堂,积极做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并不容易。教师要着力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问题情景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科学的、“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重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积极做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在教的方面,重视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从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的方面着重研究如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积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自主探究,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注重实用性。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及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此外,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以讲座方式的教学学习活动,选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提供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第3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学生,不管是在接受能力,还是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都相对较弱,所以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水平、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努力研究教学方法,要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和有效的施教方法,做到教学得法。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些对职业学校学生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此,结合一次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来进行分析。

1 案例分析

1.1 课前首先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具体的能力、知识、态度3方面的课堂要求

1.1.1 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注意以下4点

(1)听:耐心倾听教师或同学讲课,不随便插话。提高学生的听课能力与素质。

(2)讲:自主讲解或模仿教师讲一个主要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问: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4)答:能够回答问题要点,力求简练、通顺。锻炼学生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安排各教学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1.1.2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以下2点

(1)用OnMouseOver事件触发Show-Hide Layers行为。

(2)用时间轴动态触发Show-Hide Layers行为。

1.1.3 在学习态度方面,要求学生注意以下4点

(1)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2)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3)善于动脑、学会学习。

(4)主动认真、完成作业。

这些要求既包含了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包含了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笔者采取的方法是用肯定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你们是很有潜力的,我相信大家都能够做到最好。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自尊、自爱意识,教师的肯定对他们是很重要的,他们一定会尽量做到最好。

1.2 复习提问相关知识,导入新知识

提问与新知识有关的相关知识点,让大家思考回答,从而引入新知识点。

1.3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方法

本次课的新知识点是Show-Hide Layers(显示―隐藏图层)行为的使用。为了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新知识点将从一个有趣的游戏开始讲起。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看游戏的同时,阐述该游戏的制作原理,引出新知识点:该游戏就是由OnMouseOver事件触发Show-Hide Layers行为完成的,然后,引导大家自己动手制作该游戏。

1.4 分析学生差异,分类推进,使优、差生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通过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差异进行分析,各层次的学生大致呈正态分布,如图1所示。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与较差的学生均占少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无几,属于中等生。

为了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讲课进度以中等生为基准,提前学会并完成任务的优秀生,发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帮助那些较为落后的学生,以他们相通相近的语言加以指点,使那些较为落后的学生都能够学会相关知识,按时完成任务,找到“表现自己”的领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显示“自我”的存在,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发展中的人,教育就是帮助,帮助学生成功,教育就是激励,激励学生奋进。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对每名学生的教育。为了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笔者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使人人有达标“体验成功”的可能;其次要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笔者会经常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交流,经常用肯定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以“好”“不错”“进步很大”“很好”等给予评定,尤其是那些 “后进”的学生,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用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以及拍拍他的肩或头,表示对他的赞许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关注、被尊重,使他们打开眼界认识自己,树立自信。这样“促后进赶先进,使先进求上进”,就会使全体学生都获得进步。

1.5 巧妙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笔者的提问主要是抓住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问题较为鲜明,难易适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每提一个问题或做一个演示,都尽量让学生听懂,看准,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时间,鼓励学生说,组织学生讨论或争论,培养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扩充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

在学习了主要知识点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之后,笔者进一步为学生演示该知识点的其他几种应用效果,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最终学会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学会”可使学生得到鼓舞,而“会学”则会使他们乐在其中。

1.7 辨析错题

有时利用学生的错题这一“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分析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1.8 总结

通过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规律揭示,画龙点睛地把完整的知识脉络教给学生,使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再次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好”“不错”“进步很大”“大家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等给予评定,鼓励学生以后继续努力。

第4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实训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多,例如,广告、装潢设计等领域都需要用到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机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解决相关专业的设计问题时,灵活使用计算机平面软件。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时,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多种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概述

1.1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内容

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平面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础性条件,使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更加顺利。具体来说,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基本理论知识。平面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例如造型设计基础的概念、造型设计基础的意义等。在对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进行正式学习之前,了解相关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掌握;其二,基础知识的讲解。涉及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平面构图、色彩构成等,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图形和色彩等形成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

1.2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

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离不开“物”与“图”的转换,其是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础性强。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其整个课程的安排都以强化基础为主。由此可见,基础性强是其最主要的代表。其二,综合性强。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之前其对于平面设计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学习得相对比较松散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美术知识链条,不能对之后的平面设计学习进行支撑。因此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在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上下功夫,尤其侧重各类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在进行“物”与“图”的转化过程中,通过素描、色彩等多种方法的应用,使得各项知识形成联系。

2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的“物”

2.1“物”的选择

上文我们提到从“物”到“图”的转换是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平面设计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对物的选择给予一定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物的选择面相对比较宽泛,其既可以包括自然景物、建筑房屋,也可以包括具有生命力的人物花鸟、世间百态。因此在对“物”的选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从静物、人物、景物三个方面入手。由于物的选择面相对较广,因此在选择物的过程中,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师一般都会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针对教材安排的实际需要,展开相关目标物的选择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物”的选择过程中,应注重“物”对学生的影响,要通过“物”的选择,让学生意识到高职平面设计与以往美术绘画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实物,同时还要对其社会属性、实际功能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2.2“物”的表现

不同的“物”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就像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两片相似的叶子一样,在进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因此学生在对“物”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物”的整体构图。“物”的整体构图是“物”的基本轮廓,其是学生对物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是进行平面设计的第一步;其次,对“物”展开细节描述。细节是判别同一类物之间不同的关键点,因此细节的描绘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同一个“物”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素描表现、雕塑表现、摄影表现等。虽然这些表现方式都可以将“物”展示出来,但是不同的表现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环节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3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虽然计算机平面设计已经在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但部分学校在平面设计的课程中还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所学的知识仅局限在创建文件和操作基本软件上,或者个别学生会做几个简单的例题。

3.2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导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主动性,缺乏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3教学案例与实际不同步,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缺乏实践性,这样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灵活应用。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应该巧妙地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4实训和教学的脱节

计算机平面软件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的技能课程,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部分院校的一些教师毕业后未在具体单位进行实践操作,而是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在这种缺乏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环境下,学生即使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步骤后,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只是通过操作步骤和制作效果来体现实训成绩。缺乏创造力的实训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4高职教育中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4.1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结合教学大纲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软件的要点。

4.2完善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原来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4.3重视实训作业的设计,加强实训教学的环节

教师可以布置实训作业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计算机平面设计实训作业,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充分体现出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布置实训作业的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企业案例为基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设计出更有实用价值的实训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实训作业、获得成功后,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而言,实践性要比他的理论知识更有意义。根据社会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对目前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有了一定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更加重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增加实践经验,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实训教学的关键不是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通过操作步骤体验到运用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也使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被有效地利用。

4.4增加与校企的合作机会,将校外专业的实训基地有效利用

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是建立在开发和提高学生的适应力的基础上的,一起利用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共同为学生制订一种有实质性办学模式的方案,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都满意的办学模式。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加强和广告公司的沟通,这也是除了教学体制课程之外的另一条有效途径。这样在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5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应做出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更新,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6结语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对“物”进行绘画与临摹并将具体的“物”转换为图形,是高职平面设计造型教学的基础。为了帮助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对所学专业进行认识与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师一般对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十分地重视,通过加强学生从“物”到“图”的转换能力,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升。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以及广告设计行业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趋势,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源.浅谈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4(4).

[2]韦运玲.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及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3).

[3]沈涵.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9).

[4]韦恒文.从“物”到“图”的转换———谈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0(5).

[5]孙立伟.案例教学在高职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创新设计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

第5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财经税收专业 课程教学

税收作为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最重要的方面,一直受到各类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的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税收法规制度,正确进行各种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对涉税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乃至采用合法手段减轻企业税负,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等等,是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财经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税收知识的相对欠缺是很多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通病。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在财经类专业中增开了税收方面的课程,继《税法》或《国家税收》之外,《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纳税理论与实务》等也屡屡被纳入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之中。然而,这些课程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安排,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1.税收类课程设置存在两种趋向

1.1 相关课程开设不足

有些院校仅仅只开设一门《国家税收》或《税务会计》课程。从市场上通行的教材来看,《税务会计》涉及的知识模块通常是税费计算与涉税事项会计处理,而《国家税收》则仅涉及税费计算知识模块。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相关专业所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学生税收知识欠缺现象依然突出。

1.2 相关课程开设过滥

许多院校不管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或是税收或财政专业,均在《国家税收》或《税法》之外加开《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等课程,实行一刀切,而没有深入把握各门课程的内涵。课程定位不准,造成不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叠,功能互相混淆。

2.课程内容体系

纵观当前税收类教材,无论是《税法》、《国家税收》,还是《税务会计》、《纳税理论与实务》,抑或是《税务筹划》,其内容编排体系大多是按税种分列,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也多局限于按税种讲授。这样安排,讲求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对宏观的《税法》或《国家税收》教材来说也许没问题,对研究型的本科、研究生学习来说也是适宜的,但对于要从事企业财务工作的高职学生而言,其实有着致命的缺陷。现实工作中,企业发生的各类涉税事项往往不只涉及单个税种,如购销产品就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或者资源税等,房地产销售业务,会涉及到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不同的涉税事项可能还要进行不同的所得税纳税调整,这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税收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计算、申报及会计处理,而学生在以分税种的模式学习税收知识后,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遇到这样复杂的涉税问题往往不能作出圆满的处理。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单个税种的涉税处理都掌握得较好,可一遇到综合性的题目就丢三落四,在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为背景的会计综合实训中要完成所有纳税申报就更难了。用人单位屡屡反映学生涉税处理能力较差,课程内容体系的编排问题不能不说是一大影响因素。

3.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面向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并重,两者互相融合,交替进行。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税收类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偏弱的现象,实践课时很少,更没有系统科学的对应实训教材,有的学校课程计划里甚至根本就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有的学校实践条件简陋,实践形式单一。比如《国家税收》课程,其实践课可能就是象征性地填几张纳税申报表,时间既短,内容也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学校把《税务会计》的实践课与《财务会计》合并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当中,手工会计模拟在实验室进行,共用一套财务会计资料,完全没有突出税务会计应集中训练的内容,以上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许多院校税收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至于《税务筹划》,出现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还是近几年的事,其理论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实践教学更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此外,笔者在对财经专业高职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学生因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电子报税软件,当工作中需要利用报税软件进行网上申报时产生极度不适应感。事实上,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也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由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实践教学形式亟待改进。

3.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其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税务会计》、《国家税收》及《税务筹划》等税收类课程实践性极强,更应广泛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设计适当的工作任务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模块的学习中,应在实践课中为学生提供多税种纳税人企业的、包含了各项涉税业务在内的资料,将其细化成具有独立工作任务的多个小单元,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判断,正确进行税费计算并填制相应的纳税申报表。同时,在企业普遍实行电子报税的今天,税务会计课还必须增加模拟电子报税的训练,购买仿真电子报税软件,建立电子报税实训室,由学生独立完成电子报税业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电子报税的流程,增强动手能力,缩短就业适岗期。对《税务筹划》的教学,应将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和企业作为主要实践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2 深入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6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中涉及的制造技术领域的三大模块:工程材料、毛坯制造、切削加工,已发展成为集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机械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一科的综合技术,对培养和造就21世纪所需要的机械设计、制造的人才有着重大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也较单一,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且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概念多、难理解,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工程实践应用,教师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因为知识点过于繁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失去对本课程的兴趣。在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以及与同事、学生交流的心得,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教学环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缺乏兴趣,根本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的具体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式,重视该课程的学习。

虽然该课程知识点比较繁杂,但这些方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这些内容贯穿起来,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认识。比如: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以汽车为例,要把汽车生产出来就必须先制造零件,而要制造零件就必须以“零件的材料选择―毛坯成形―切削加工”为主线,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课程中每一部分所起的作用与生产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对课程的重视。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以具体零件为例,让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把零件的生产过程介绍出来。

在讲述每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法,先把该章在生产所起的作用、地位讲清楚,然后讲具体的操作方法,课后及时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加强学生的理解。

1.2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

学科的基础理论是构成该学科的基石,基本理论是我们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指南针,基本理论越扎实,我们的视野就越宽,思路就越广,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机械制造基础也不例外。学生掌握了机械制造基础的基础理论知识,就可以把握机械制造基础的骨架。比如:要想获得一个合格的铸件,学生首先要懂得合金的铸造性能(流动性、收缩等),以及液态金属的充填过程和铸件的成型原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才能进行铸件的工艺设计,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铸件的质量。

1.3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意识地采取提问、讨论等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对某些重要知识点,教师可适时采用课堂练习结合点评、课后作业结合课堂讨论和教师分析等方法提升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1.4重视知识的获取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成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要想跟上时代,就必须终身学习,同时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高的知识水平,就必须自己通过计算机或其他书籍来获取,所以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在讲铁碳相图时,教师不仅要讲铁碳相图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而且要讲铁碳相图的获得方法,即科学实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1.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机械制造基础》不仅包含大量插图,而且有很多具体的生产过程和实践,教师如果采用传统讲授的方法,既不利于师生沟通,又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借助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则可以大量节约时间,同时提高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而且教学效果生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述铸造过程时,教师可把企业的生产过程做成录像,这样既直观又形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与实践的联系性。

2.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2.1重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提供足够的实习、实验、设计等实践条件;少做验证性的实验,增强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开放性。除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机床种类,初步了解这些机床的结构、运动、工艺范围等,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市场和社会所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师要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方式,改变传统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训相结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突出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的可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加强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3.结语

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材料选用与可待续发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3).

第7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 数学 教学方法 探讨

数学课程,是各个高职院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存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却是屡见不鲜,比如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材少,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氛围不活跃等等。那么各个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学生身心特点,推进教学改革

1.1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的成功不在于有多会讲,而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入手,深入的了解学生。 对于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教师要将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导致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特点和数学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深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不会因自身条件差而有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

1.2建立数学考核评分制度

考核是一种约束手段,就像班级里建立的素质教育考核制度一样,数学课程也应该建立一个考核评估制度。课程考核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数学学习的方向标,指引自己如何走,如何提高数学成绩。这种科学的考核标准主要是平日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的,通过全面的综合的要求,使学生努力约束自己,刻苦学习,进行比拼,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模式,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写数学总结也是考核评估中的重要一部分,主要可以包括学生在数学知识、错题、方法克服困难等方面的感悟和体验,这种数学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对学生提高自信心,建立学习目标也有很大帮助。

2.开展生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1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只是教师一味的讲课,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举一反三的事例,对每个题型都让学生自己动手举出反例,让学生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的方式,联系自己的实际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加强学习效果。另外,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数学实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丰富,气氛更加活跃,提高对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2.2突破传统,采用多媒体教学

“枯燥乏味,古板难懂”一直是高职数学的代名词,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纯的在很黑板上手写,比如讲极限,需要在黑板上画许许多多表格和图形,老师讲的辛苦,同学听得一头雾水,想把两两极限作比较时,发现上一个图已经没有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我们,把两个极限图放到一个页面当中作比较,进行动画演示,形象的展示画图完成过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极限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传统,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能很好地辅助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高职数学,使高职数学内容更加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增加课堂丰富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解决了传统的高职数学抽象难懂的现状,推动了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和演进。

2.3加入实例,渗透数学文化

在中华五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构成了科学史上最亮丽的风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可以结合本课程讲述数学的发展历史,改变学生们对高职数学学习燥无味的印象.例如讲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教师可以生动的插入一段关于这个公式的两个创始人的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莱布尼茨共同创立了微积分,牛顿还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莱布尼茨的博学多才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在数学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与牛顿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通过对这些故事文化的渗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加强了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当今社会。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的结合,突出重点、进度减慢、方法灵活,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衰华清.高职数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田.职业与教育,2013,(12).

[2]张顺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

[3]杨晓春.关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 2013, (14).

第8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一、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

当今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因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制约,在今天的高职课堂中仍然存在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操作,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教书”,忽视“教学生”

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教材内容陈旧,存在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而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依然扮演书本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有的仅仅是知识点掌握少一些而已,学科本位的思想十分严重,在教学中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和重视学习能力的获得。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强调以能力需要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来确定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以达到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三)重视“讲授”,忽视“实操”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层层推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不同教师个体身上各尽不同。部分教师的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无法应对当前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不愿意花时间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仅把实践教学作为辅助手段。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操动手能力的针对性指导。也有部分教师采用所谓的项目任务教学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也不免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仍以讲授为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有悖于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随着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师对自身进行深刻的自省与认识,才能有改革的动力,才能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自省

(一)教学责任意识淡漠

谈到教学方法的变革似乎与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追究根源,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阻力在于教师教学责任意识淡薄。目前高职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对于教学方法的学习,尤其是当前涌现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教师对此仅仅停留在认知表层,有的甚至还不明白是何意,仅以自己的理解摸着石头过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有时茫然不知所措,摈弃了所有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一味苦苦追寻着所谓的新方法、新手段。跟着感觉走,至于为什么改,怎样改,没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或是认识模糊。抓住教学改革机遇大胆实践诚然是可取的,但还没有认真研究方法就开始实践,没有明确方法的实践必然以损害学生利益为代价。高职院校中也有部分教师把改革停留在纸上谈兵,因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意味着教师改变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制下很多教师没有为此付出努力,采取实际的改革措施的行动。还有部分教师群体对于教学方法改革不屑一顾,丝毫没有触及他们内心的责任意识,依然缺乏改革的热情与愿望,信奉着固有的教学理念,故步自封在既有的教学世界中。仅仅把改革的美好前景作为一种良好的愿望敬而远之。任何逃避和畏惧都是对自我的否定,都是教学责任意识淡漠的表现。

(二)工具主义思维的影响

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理性主义分析精神得到不断地强化。精细的区分化、可操作的控制性、直接有效的思维传统逐渐凝结为一种思维方式,固化为一种理论范式,并渗透到文化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在教学领域中这种技术工具思维方式无所不在,诚然,工具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任何事物只要成为工具,就需要运用得得心应手,就需要为操纵者服务。一方面它保证了教学的效率,但在追求教学模式化的同时,教师的自主性不会得到充分发展,创造性更无从谈起。一切本着实用,简单快捷的原则其结果必然是故步自封,忽视了高职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动态性特点。高职教学领域中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盲目的照搬照套,或是东施效颦,导致在运用中失去了既有的本真,教师看似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其实早已又重新走入了新的规范化、标准化教学之中。受教学条件、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及实践水平能力等种种限制,有些理想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杜威、陶行知的教学体系中有其生存的根基,不去研究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精髓、试用环境、长处与不足等因素,这种囫囵吞枣式的解读与应用又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悲剧。

(三)专业实践能力缺失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创设岗位工作情境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无疑提出了挑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硕士研究生。高等院校培养的教师或倾向于理论传授或倾向于学术研究,实践操作能力明显缺失。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还不完善,一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课程教学改革培训的机会,而培训机会为少数的所谓骨干教师所独占,打消了多数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是部分教师参加了培训但获得的有些仅是皮毛的东西,不善于结合自身特点及教学实际情况提高教学。致使许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达不到目前高职教学改革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

(一)以学生发展为理念,增强教学责任意识

以学生为本,为每一位学生的明天负责是教师的使命。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背景下,研究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对教学责任的明晰认识,没有对内心职业道德的唤醒,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则需一个更长的过程。因为一名教师不明确自己的教学责任范围、不知道教学失责所给学生们带来的后果,是难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明天负责。依据教学学术理论,从责任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学活动中,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反思自己,那么教师就会正确理解教学和教学责任,以积极、合理的教学责任意识指导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到教师对现有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进程的安排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高职教育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基本目标。高职教师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兴趣等,需要教师付出时间与精力潜心研究教学,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摒弃故步自封的教学状态,以富于个性化的创新借鉴取代囫囵吞枣的生搬硬套,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转变思维方式,创造性学习

人的思维方式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嵌入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中,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说到底是改进自己对现有教学实践问题的看法,并不因为某种教学模式或某位专家的意志来改造,而是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包括个人惯有的教学风格、教学条件、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来提高教学能力,发展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探讨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各种新鲜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基于工作系统化的课程建设等等。这些方法无论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再创造还是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对于高职教师来说都需要思维的重新审视与借鉴。正如杜威所说“:如果获得的技能没有经过思维,就不了解使用技能的目的。因此这种技能使一个人受常规习惯的支配和别人权威的控制,这些指挥人们的人虽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是他们成事的方法并不特别审慎②。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改革将更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高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切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的需要,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创造性设计与使用,既因“法”而异,又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异。今天的教师需要努力寻求创新性教学,逐步走出狭隘的视域,摆脱工具主义的束缚,尝试建立以关照学生主体发展的新的人文关怀的教学方法体系。

(三)关照实践教学,加强在职培训力度

第9篇:高职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

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数学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心,这是高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能力?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图像、声音、动画方式使原本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在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采用这种手段教学,学生会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理论知识后,教育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和计算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教学,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位优秀教师外在的形象魅力、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等,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以智慧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征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因钦佩你而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与学生保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以激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感到教师关心自己、注意自己,感觉到受尊重、有自信,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聊天,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只要努力人人皆可成才。采用多层次激励,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数学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日积月累,在课堂上不能简单模仿,还要掌握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勤奋复习,把握知识的联系性。同时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结构特点,弄清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把握好学习节奏,训练思维速度;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课堂练习,培养测试分析能力;抓解题指导,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了解掌握数学知识体系,注重教材知识筛选运用

高职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衔接比较紧密,任何一个知识的疏漏都会影响后面学习。高职与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相关联,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若丢弃与高中相关知识直接讲解高职知识,学生很难听懂。因此,教师要做好高中知识与高职知识的衔接工作,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高中有关知识的复习,更要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为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注重灵活性,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大纲。高职院校分设好多专业,不同专业所用知识不同。高职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专业对数学教材灵活处理:保持主体内容不变,尊重数学知识系统性,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整或内容增补,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使调整的数学内容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这样,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专业数学教学大纲,基本适应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增添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实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标。

五、注重因材施教,抓好数学课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