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林科技职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1-03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基于《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课程后,对所学的课内容进行综合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所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高职类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高职类学生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农业职业院校由于本身性质在学生培养方面也有着自身特性,是以突出实践能力为主。随着各大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的增加,有限的教师资源必然会使教学质量下降,“教”与“学”之间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方面
1.教学目标形式上明确,内容上不明确且认识不足。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涉及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课程设计及野外实习等,理论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其中课程设计为核心内容,一般包含街旁绿地、小游园、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小型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城市广场、小型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园、城市公园等11个专项设计。由于师资和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也相应的缩减,且各个教师在选择专项设计内容也不一致。现有教学体系的内容知识面过于狭窄,课程设计过于传统化,对社会问题、材料和方法上的技术进步缺乏关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
2.教师教学与实践脱节。目前各大高校内的专业教师来源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而一旦进入高校后,教师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更少,更多的只是通过教科书或者网络来补充自身的知识库,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速度将会慢慢与行业发展的速度、动向不相匹配。而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涌现速度非常快,基本每3~5年就可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专业教师在教学初期尚能利用研究生学习阶段或者企业一线工作阶段所接触的行业前沿知识,但随着行业发展周期的不断推进,也会慢慢与社会实践脱轨,直接导致了学生面向社会后专业知识滞后、适应能力欠缺、竞争力下降的现象。
3.教学团队组成相对较为单一。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之息息相关的课程包括文学、色彩、园林过程制图、树木学、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测量、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美学等,而高职院校由于其师资力量有限,好多专任教师都是身兼数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很容易造成同一个教师教授的几门课程内容雷同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4.课程教学存在认识误区。高职类教育突出对技能型实践人才的培养,这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得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从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被用人单位所青睐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已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同时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高职学生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的想法,将来面向社会后真正能从事方案设计的并不多,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更多培养的是人云亦云的绘图员、抄图员,而不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这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初期的确能快速适应市场,但一旦缺乏创造性、思维相对禁锢的惯性思维出现与蔓延后,在中远期竞争中被赶超乃至被超越将不可避免,对学生从业后的长远发展将会相当不利。
5.过度依赖外聘教师。为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在专业实践方面的缺陷,高职院校内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为部分专业课教师,为学生讲授目前行业、专业动向,将一线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中学到了不少较为实用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知识的传授也区别于理论知识,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这也出现了学院过度依赖外聘教师的情况。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是一把双刃剑,要协调好这之间的问题。
(二)“学”方面
1.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方面还是按照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学进度完成作业,缺乏主观能动性,要深知园林规划设计涉及环境行为、建筑、城市规划、艺术、文学等方方面面。只有主动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自己的设计才有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毫无逻辑的平面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有各种途径方便学习,如查阅网络、参观各类型展览馆和公园等。
2.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需要时刻了解行业动向、专业发展趋势,结合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实践,进而达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目的。而由于资源有限,目前学生能接触专业、行业前沿、了解新事物的机会并不多,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创造力不够。
3.缺少创造性思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资料、信息来源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与专业老师,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外界反复刺激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思维的主动性和提出质疑的批判性精神。在教学中,只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做”,而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我应该怎么做”。在这种反复刺激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盲目、机械的反应过程,并在无形中固化了学生的惯性思维,学生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从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1]。
4.轻实践,重理论。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必须很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项目,不论是实际项目的真题还是虚拟设计的“假题”,其实质都是某一项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利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质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需要通过图纸的形式表达。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与完善的培养体系
我们招收的学生在接触本课程之前对园林行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园林规划设计的各项步骤、要求,将来能从事哪些行业,园林规划设计的社会形势等方面,属于切实的门外汉,所以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将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熟悉、掌握。
(二)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与“学”的互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储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三)专业特色结合学生活动
高校与高中及其之前的教育培养方式与目的截然不同,高校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安排也不再是单一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各项社团、文体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我系自2010年组织的大学生艺术节活动很好的将专业特色与学生活动结合到一起,其中的画展、插花展、小花园设计展等通过一系列的评比、展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在学院层面也进一步展示了我系学生的风采。
(四)加强团队合作,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园林规划设计由于其专业涉及的综合性、工作量的庞大性,在实际项目中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提倡团队精神,创造团队学习的氛围。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两方面,教师团队要尽量融合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工程、工程预决算等多专业的教师人才,在教学知识体系的传授方面力求全面;学生团队是将同一年级的学生以不以学生意志为转移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协调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增强凝聚力,考核各位同学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或者满意的团队内如何与他人协作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前准备与适应,缩短学生与社会适应的时间周期。
(五)工学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实践、实际项目的机会非常少,学院通过外聘教师“引进来”为学生带来了一股行业清风,使学生告别了单纯的理论学习,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时就需要“走出去”,而且是有针对性的“走出去”。“走出去”既包括学生赴学院长期专业合作单位或由外聘教师所带来的便利资源单位学习实践,也包括学校教师经常赴企业接触目前行业一线的发展动向,让教师、学生带着平时教学、学习中发现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到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六)充分利用农业类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着重的就是“园林”二字,而有“园”有“林”,势必就离不开植物,而农业类院校在植物这一门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根据地方特性配置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并从植物生长习性、造型、色彩等各方面着重加强,好的植物造景设计可以直接决定一件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而这方面恰恰又是艺术类、建筑类院校所欠缺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农业类这一优势,将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示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园林规划设计这一领域的专长。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模式
(一)实训化工厂
我院在校内为学生实训创造条件,根据之前培养体系中认识、了解、熟悉、掌握四个步骤,分别建成不同的实训化工厂,包括园林场景微缩模型展台、园林材料展示平台、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室、园林规划设计场景制作平台,让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可以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增长自身职业技能。
(二)创新考核模式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依据课程特点,学生考试采用技能考核的方法,考前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方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设计水平评定成绩,真实、有效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该课程的考核采用“实验考核+实训项目操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教学纪律和实验教学作业等内容为主,占总成绩的40%;实训项目操作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占总成绩的60%。通过实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进入企业可直接上岗的目的[2]。
(三)系统化项目实践
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拉练,通过给定学生一块2.5m×1.8m场地,让其进行设计,并付诸于实施,通过设计文本、施工图纸、材料预算、材料采购、实际施工、竣工验收、综合评比等七个步骤,同时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最后的综合考评。
场地尺寸的选择针对性强:(1)景观设计讲究小空间、大景观;(2)高职高专学生将来面向社会从事的工作主要以场地的整合为主;(3)场地过大不利于学生的施工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仅仅是引导作用,并不会影响学生思路,学生以团队形式出现,可以锻炼学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这项系统化项目实践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实践表明,通过锻炼,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位同学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与社会实践直接接轨的能力。
(四)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比赛
中国有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学生在经过在学校几年的学习也比较迫切想知道自己目前的水平究竟达到何种水平,此时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让学生通过参加省、市等各级别的设计竞赛,与各兄弟院校、兄弟院系之间的学生进行专业比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竞赛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取长补短,填补自身教学、学习中的盲区,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我院园林专业开办于2006年,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经过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各位老师不断的改革与实践,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已成为园林科技系核心课程。毕业生学生深受企业欢迎,近3年来,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在与兄弟院校的竞争中逐渐确立自身的优势。我院学生在2010年江苏省首届枫彩·缤纷杯彩色植物景观艺术设计大赛上在与近300件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学生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在2012年江苏省高职院校园林景观设计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等。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直接上岗,完成项目设计与指导施工,受到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01,(2):1-5.
[2]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11):59-62.
[3]杨学成,林云,徐正春.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3):67-70.
[4]郭列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54-56.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完成“养活中国”的大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农业科技的推广人才、研究人才及实用人才等。在此结合工作,主要论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任,不断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来创造出新成果,能够起到农业实践和科技理论之间的连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1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
1.1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农林类高效、科研单位是培养农业推广科技人才的主体。但是,现实的数据却不是这样。经过统计,全国的农林院校中,农业学生仅为全部人数的15%左右。对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农林高校来说,专业类别在不断增加。但是,往往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的选择范围却很小,仅能在领域内选择。所以,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数目比较多,但实际的领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问题。
1.2农业推广艰苦行业中人才培养困境
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过程中,体现出各个领域间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规模差距。同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指标基本是分配的,这样就几乎没有自由度的控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而对于在职研究生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一般技术性、专业性、传统农业领域的报考人数较少;而“软科学”范畴,则比较受到青睐,录取人数也比较多。
1.3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源职业背景已经逐渐淡化,经过分析,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相关的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他们担任干部也具有较高的比例,其中涉及到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情况比较少。经过统计分析,当前科技人才的硕士研究生中,大约科技人员占到1/3,教师一般大都具有职业教育学院的背景,而真正来自于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情况却不多。
2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
2.1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
对于在职人员的培训,大部分都是受利益的驱动。对于相关的办学单位来说,往往存在着很松的入门要求,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科目的具体考试,一般要求培养单位完成内容考核即可。这样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非常低,不利于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存在着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混学历、混文凭的情况,也出现了大量报考农村区域与发展等情况,而没有涉及到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所以,应该要求国家予以充足的经费支持,保证能够实现正常培养的支出,还应从政策方面鼓励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农林牧渔等传统农学专业,保证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2.2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在职人员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进校不离岗”,这种情况下最大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往往基层农业人员很难找到必要的充足时间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集中时间来学习。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能够有效开展培养活动,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来制定中长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规划。可以根据条件,鼓励人才培养单位下基层开展办班培训工作,采用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规模化培养。
2.3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
随着大学的扩展,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大量的农林高校合并进入综合大学。同时,没有改名的农林高校往往转向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早就远远超出了农业专业的范畴,造成农林高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农林高校招生难且就业难,在恶性循环下,人才引进也有一定的难度;②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应保证农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应充分利用好农林高校的发展机会。
2.4逐步丰富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类型
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表明,社会正在出现快速的行业分化现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行业关联度越来越高的现状,能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进一步拓展空间,比如增设相关的畜牧硕士、专业化农业推广博士等学位,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需求,还能依托大学建立更好的农业推广发展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紧密联系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保证产学研的快速推动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实现当代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岩,张正河.农业科技推广主体间差异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9-2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加,对于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无疑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不仅是学校的焦点,更是社会关注的核心。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校企合作”为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这一供求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订单式”培养或“订单”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
1 高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分类
目前校企合作方式呈多元化发展,各大高校也在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来促进高校建设。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大致分为:企业设立奖学金,资助育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深入学习;创建企业班,联合培养;社会实践,合作交流;校企文化融合,丰富生活。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业形式为例,着重分析以下两点:
1.1 企业设立奖助学金,走进课堂,资助育人
就动物科技学院而言,学院积极寻求社会资助,创新校企联合新模式,2014年大中型企业在学院设立12项奖助学金,奖励人数达189人,总计达30.2万元,占我院本科生+研究生总人数的12.34%。另外,农林高校学生来自农村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较多,生活和学习压力巨大,全年共发放各类困难补助累计2.845万元,资助学生132人次,占全院学生的8.6%。
同时,学院邀请企业高管进班级开展讲座、职业规划团体辅导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坚定专业自信。本年度,共邀请中国禾丰牧业集团西北区总监金宏宇、品控部主任冯鹏刚,杨凌迪高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山,扬翔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曜华、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彦来,新希望六和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助理李淑朋等企业高管进入班级开展座谈、团体辅导12场次。
企业在高校对应学院、专业设立企业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林高校学子,奖学金设立中要求:有企业实习经历的学子优先,有意进入企业工作的学子优先。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择业时,相应企业成了大家的首选。同时企业高管走进课堂,开设讲座,辅导学生,对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帮助毕业生答疑解惑,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也对优秀企业家有了相应的认识,能够促进毕业生就业,也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开辟了新方向。
1.2 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开设企业班,深入学习
年内共计有200余人次同学利用暑假分赴广西扬翔、杨凌本香、山东荣达、禾丰等10家就业实习基地进行暑期职场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适应职业环境,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院分别与扬翔集团、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和集团创办“扬翔班”、“正大班”和“六和班”等3个企业班,共邀请21名企业管理干部来校培训,同时共有240余学生赴企业接受培训、实习和实践;组织企业班同学利用暑假分赴企业进行暑期职场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适应职业环境,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与教学相结合,实践与教学相长。
实习基地的建立,企业班的开设为高校学子提供了提前进入企业学习的机会,深入感受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安排一定的工作,检查学员完成情况,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
2 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如今,高等教育已逐渐走向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正在直面激烈的人才竞争。在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局下,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更难。
2.1 社会需求变化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幅增加,然而,农林院校毕业生由于专业限制,农林业专业的特殊性更是使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2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复杂多变
如今大学生性格中较为缺失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异品质。另外,农林院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生家庭贫困,生活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大学生活难以适应造成大学四年不能充实度过,以至于毕业时未能达到就业单位的要求。
纵观农林高校毕业生,学生都希望找到轻松但又待遇丰厚的工作,在择业时,毕业生递交简历时集中在知名企业,尤其是工资高的企业吸引力巨大。农林院校生源地大多数在农村,家庭贫困使得他们心中只在乎待遇而忽视了其他条件。择业时,毕业生相互攀比,只在乎用人单位的名气,为了满足攀比虚荣心,大家忽视了最为适合自己的单位。
2.3 社会环境相互影响,择业困难重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来自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个人五个方向的影响相互牵引,制约着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3 校企合作对农林院校就业情况影响
校企合作模式越来越丰富,各大高校也在相继探索新颖、有效的合作方式,以确保更多的毕业生顺利就业。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给农林高校就业带来了如下机遇:
3.1 对毕业生而言
对于校企合作带来的好处,毕业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企业在校建立企业奖助学金,给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优异学子一定的帮助,对于农林院校的学生而言,这一笔收入是对于家庭最大的帮助。
其次,企业建立企业班、设立教学实习基地、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给农林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在校学习和提前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企业高管和企业优秀专家人家定期来校授课,学子带着疑惑进入企业,让学生和企业人员面对面交流,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体制。
最后,无论是企业冠名或者企业赞助给学生文化活动,都让该企业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可以资助学生活动的企业定是资金雄厚,发展前途无量的企业。
总之,对于毕业生本身而言,校企合作,给高校学生提供了就业契机,对于本身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农林院校更是机不可失。
3.2 对学校而言
学校作为校企合作中的媒介,是学生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校企合作从宏观上来讲,不仅促进学校就业教育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更加大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给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了解学生的,学校掌握的信息不仅是表面,更是深层次的。用人单位在校招聘,如果有学校推荐的学生,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所以,学校在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对企业发展而言
企业作为第三方吸收人才,他们投入了不仅是资金,也是一份信任和考验。虽然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他们也将是最终的受益者,相当于企业将实习培训提前到了学校,不仅节约了入职后培训的时间和金钱,也将是企业考察学生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高等农林院校竞争力分析
(一)办学资源竞争力分析
首先,不少农林类院校存在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现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农林类院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些学校甚至分散办学,几经搬迁,导致欠账太多,影响了发展。
当前,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学费,而农林类院校学费标准普遍偏低,尤其是农学、植物保护学、动物医学等学科,学费标准往往只有4000元/年左右。由于不少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不少农林类高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在3000元左右,部分省份甚至更低,由此造成了农林类高校现代装备水平低,基础设施难以改善,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逐步拉大了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差距。农林类高校以农业、农村为服务对象,研究成果难以有偿转让,研究周期长,导致高校创收能力差,在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方面的收入显著落后于其他类型的高校。
此外,农林类院校也承担着资金上的政策性亏损。例如,在此类院校中均设有专业奖学金,而这部分款项并非政府专项拨款,而是被包含于高校教育事业费中,由此形成了占有相当比重的农林类院校政策性亏损。
(二)高校地位竞争力分析
由于社会对农林类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农林类院校在发展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农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社会地位。其中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传统观念,农业在我国被视为低等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不发达,而农业科技工作要深入基层,十分辛苦,加之农业科研往往周期较长,不易出科研成果,这均导致农林类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不少农林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说明农林类院校还没能很好地落实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专业结构的设置上,种植、养殖类专业性过强,比重过大,多年不变的传统专业也没有随着现实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导致毕业生的结构失衡。农林类专业区域性很强,只有充分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教育体系和科研方向,才能保持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农业人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二、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当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农林类院校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选择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自身定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农林类高校只有明确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国的农业已经逐步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推进,由此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人才的质量上和层次上均有广泛的、多样性的需求[3]。农林类院校只有使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契合用人市场的现实需要,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实力。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需要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教学型大学。前者的优势在于理论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后者则应注重于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同时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由此可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为农林类高等院校准确定位,是克服盲目攀比、模式趋同,并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重点农业大学,已经拥有相当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应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而更多的农林类院校则拥有较长办学历史和较好的办学条件,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4];还有一部分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综合实力稍弱,例如各地市的农业职技学院等,则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培养农林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上面。此外,应逐步构建多元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统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竞争实力。
(二)寻求特色发展
农林类院校应该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寻求特色,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
首先,农林类院校应以农为本,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提高竞争实力。农林类院校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寻求和构建与农业产业的最佳结合点,致力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林类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核心所在。
以农业为出发点来构建自身的特色和办学模式,是农林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一是要确立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层次和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正视自身的传统积淀和办学优势,确立独树一帜的特色办学理念;二是要构建有特色的学科与专业,摒弃贪多求全的传统发展观念,以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准,根据所在区域特定的环境和经济条件,因时制宜地确定主攻方向,开辟独特的发展领域,填补地方农林业发展空白,集中优势力量去发展有前途的学科和专业,着力发展农科专业的强项。三是要构建富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摒弃盲目攀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长,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四是要加快学科专业调整的步伐,增强学科设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和更新,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其次,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农林类院校也可以向非农方向延伸,向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的方向发展,以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将单科性封闭式的格局逐步扩展为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农业与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互动,拓宽专业口径,着力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逐步向环境资源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人文和信息化科学渗透,实现特色化基础上的综合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三)拓宽投资渠道
目前,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是较难实现农林类院校快速发展的,因此应该改变单纯依靠国家办教育的理念,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打破单一的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强农林类院校的发展实力。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这是农林类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是院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农林类院校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信息系统以及高水平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
其次,应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和科研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这样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农林类院校吸引社会资金,提升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利用效率。因此,农林类院校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投资政策,通过规范化的渠道和环节,在引进资金的基础上保证投资人的权益。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育补偿投资、股份制合作、企业捐助以及技术互换投资等。此外,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合资合作办学。争取国外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努力方向。
(四)创新招生就业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林类院校应该基于自身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解决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行动研究,但因研究设计合理,研究过程规范、谨慎、科学,因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代表性。
1.职业指导课程内容体系由4个维度构成,4个维度构成4个教学模块,即职业生涯模块、创业指导模块、就业指导模块、走进职场模块。
2.学管理有利于《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模块化、少学时、多课头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关键词】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技术教师;技术教材;培训示范基地;优惠政策;学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短缺,加之,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奇缺,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长治久安。要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奇缺的问题,使农民安居乐业,关键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农民一旦掌握了解决幸福生存并致富的本领,他们大多数就会安心于农村、农业的发展和聚居,而不用外出奔波打工,这就需要好的农业实用技术学校、教师、教材和优惠的政策,技校层次为好,而无需花太多的钱去取得太高的学历文凭,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中专、大学生往往很难安心长期务农,只要少数大学生就够了!这也许正如研究生学历人员,不可能安心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那样。为此,我们研究出如下几点构想及可行的建议:
1. 我国应该在重点的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大力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近年来,农村、林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中专教育有了一定发展,然而技校层次的教育几乎没有,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普及不力,制约着农村、林区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在每个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如:养鱼、种蘑菇、木耳、经济农作物和植树、果树种植等,学员达到技校水平就可以了,文化程度太高了的农民,往往就难以长期务农!只要通过学习,农民能够解决幸福生存并富家,生源就不用愁。
2. 组织、培养、选拔、聘用农业实用技术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农林等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选配、聘用和进修工作。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农村、林区实用职业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师资的主要基地,各主管部门应使它们积极承担相关师资的培养任务。各省、市应有计划地选择一、二所条件较好的本科高等农林院校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系、专业或班,取得经验后,再根据需要扩展。另外,从社会上聘任专、兼职教师,是农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解决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资短缺矛盾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及农林、科技等部门应积极支持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抽调部分适宜做教学工作的科技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凡到县以下(含县城)学校任兼职教师的,工资(含津贴、奖金等)由原单位照发,各地可根据经济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调到学校任专职教师的,应享受同级或高1~2级的教师待遇。要特别注意组织、聘用一些有某一专长的老农民和致富能人担任临时教授!建立并依靠以县、乡、村为单位建立“三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信息库。
3. 组织编写农业实用技术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员获得农业科学知识的载体和提高实践技能的主要工具 ,它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 ,系统而简明扼要地表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农业实用技术内容。扫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 ,又要体现职业性、实用性。编写时 ,除了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外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着眼,适合应用的原则;贴近学员,便于自学的原则;围绕目标,突出主题的原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则;螺旋上升,反复巩固原则;紧贴实际,题材丰富原则。要特别注意把一些典型农民的致富经验编写成为实用案例或教材加以推广。教材一定要重实践部分,简化理论部分。
4. 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要建有标准化、规模化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多个,教学研究之用。使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充分发挥基地的规模效益,最好能够形成基地连大户,大户带散户,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产业化。也可以安排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合一建设,但初投资就大大得多。
5. 给予农业实用技术学校、基地免税等优惠政策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基地及人才开发培训经费应由地方政府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中,统筹考虑,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合的多途径融资机制。要拓宽经费来源途径,通过县级补助一点、老板赞助一点、农民交纳一点、基地自负一点的办法大力筹措培训经费,保证学校教得起、基地办得起、企业拿得起、农民学得起;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省、地区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来抓,落实专门的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办好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农校和有品牌的产业化培训基地建设。要整合部门资源,把凡是涉及到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资金捆绑起来,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专款专用,克服部门各自为阵、培训“撒胡椒面”的现象。
6. 招收初中以上毕业生和具有相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
应主要招收应届或往届普通全日制农林初中毕业生及有二年以上农林生产实践经验的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等,年龄在50岁以下,其具体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以及学制,可以暂由学校制定,报主管机构批准。
7. 学员毕业后要给予其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便利条件
鼓励和支持各类毕业实用人才申请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技术试验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依靠科技创业致富,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服务,保护其合法收入,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鼓励和支持他们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科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在审批、办证和贷款等方面,应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和支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证书制度。取得资格证书的实用技术人才可优先参加有关培训,优先得到项目、技术和资金支持。获得资格证书作为选拔农村优秀实用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强化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激励机制。适当放宽农民技术职称的申报条件,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农民技术职称,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实际技能考核为主,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技校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初、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
8. 科学对待、引导“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加快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内部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这是美国近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些有农务经验的城市人口,返归农村,将工业技术用于农业,必然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一些鼓励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科学发展逆城市化现象,有助于我国农村向新型城市化方向发展;可以解决部分拥在城里无所事事的就业问题;可以培养锻炼一大批热爱农民,城乡结合的市民;它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对于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凡城市居民愿意到郊区、农村居住的,本人申请,经过当地派出所、居委会审查批准,可以迁移户口,接受当地同意接受后,可以享受当地农民待遇,譬如:一亩三分地种植等;在农村造自己住的房;可以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分红、征地补偿、回迁安置房等收益。要特别支持、鼓励城市居民到郊区、农村居住并投资、带技术、项目到当地建设、开发,带领村民致富,譬如:食用蘑菇、木耳和魔芋及四季葡萄的种植;中草药人参、党参、、金银花等的大批种植;新型玩具生产厂;生物保健药品生产厂;农土特产品加工厂等等,发挥他们的特长。
9. 与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活动
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生产与生活并重,有立法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措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足够的经费保证,并且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发达国家农民已基本扫除文盲,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如美国大部分农场主是农学院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5.9%,高中毕业生占74.8%。有些国家农民的收入比工人高得多,如:美国和日本的农民。应该向他们学习相关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林高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209-02
校企合作的主体是校方、企方,但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功能也不容小觑。除此之外,法律法规制度、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管理机制与体制、经济发展走势等,也共同构成了影响校企合作的外部动因。农林高校的校企合作也同样依赖于这些因素的合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制约。
一、农林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校企合作是经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实践证明的有效模式之一,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必由之路。但同时,除了高校自身的机制建设外,校企合作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的各类因素、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特别是农林院校的校企合作,其面向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而是要着眼国家的农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大局,在良好的政策导引下,逐步步入健康有序的合作道路。
归纳来说,影响农林高校校企合作和拓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的影响
社会文化历史传承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群体的行为和价值导向,所以任何一个群体、组织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而德国的校企合作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是与其德意志民族传统、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以及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密切关联。悠久的行会传统使学徒培训的企业负责制一直保持在德国企业自我负责的精神与相应的制度中;由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培植的国家援助主义一方面充分保证企业在开展高等教育上的决定权,一方面固守了国家在教育中的责任而行使必要的宏观调控权力。而具体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儒家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秉承理论重于实践、学而优则仕,从而造成了普遍大众对农业现代化的漠然和不关注,无形中制约了农林院校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从每年高校招生的情况来看,全国农林类高校的招生普遍不被看好和重视。在这样的传统影响下,极大地遏制了农林类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形成和落实,不利于学生校企合作的实现。
(二)法律法规制度的影响
政府对于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定、等管理职能来实现的。也只有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或行业组织、学生四个主体都实现有保障的合作和共赢。在一个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必然有先进、完备的立法来做支撑,并依靠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高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发展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校企合作最成功的典范――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四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对于各方的责权利均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相比较其他国家,德国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中,配套规定更是得力和完备。出台了如《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合作考试条例》等。此外,如美、日、英、法、等国家的政府也都相继通过立法、财政或税收手段鼓励企业参与到教育中,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具体到我国,尽管也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现实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在相关法规执行监督方面更是处于匮乏状态。
(三)行业组织利益的影响
行业组织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要求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行业成员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同时,亦是行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者和协调者,行业成员通过行业组织,实现了其与政府之间博弈的组织化和理性化,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行业成员因个人博弈带来的弱势化和非理性的缺点。德国的“双元制”,即通过发挥行业组织的沟通、协调、引导和规范职能,建立起一种更适应德国发展的现代学徒制。现今德国例如手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承担着企业内部员工上岗许可、培训、考试和监督等义务。同时,也承担着企业与高校间校企合作情况的组织和监督工作。而长时间以来,我国没有产生如此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体,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缺乏对行业内部、企业的教育培训、学生到企实习等的协调和管理,并且在校企间开展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力。
(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参与到学校教育的积极程度。举例来说,技术密集型企业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关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相比较而言,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教育中的积极性也比劳动密集型企业要高。随着科技进步,企业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取代了以单纯增长物质或金钱财富的生产方式,代之以灵活性更强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产业,这就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及掌握多项实践技能,这从结果上增加了企业对于高端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需求。所以说,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校企合作的进程。
二、校企合作的两种驱动类型
高等院校、企业、政府和市场四者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条件,校企合作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会有差别,从驱动力来源分,可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政府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主要是由校企外部的国家政策和政府管理、监督行为来驱动的,也就是说,以政府主导为主,自发合作为辅。高等院校的经费、设备和材料等都由国家统一配置和发放。农林高等院校因其农林专业的特点,一般不需要担心毕业生的就业对口问题。但是,由于农林高校往往也开设一些综合性的专业,例如会计专业、中文专业等。无论是农口专业,还是综合专业,一般只需按照政府的指令计划来培养人才,而不必过多地考虑市场的需求。这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和促进,由此可见,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状态下,校企合作与否并不威胁到校企双方的生存与发展,其合作动力和深度也更显不足。
(二)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基础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不赖以市场是无法取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以致双方都必须主动转变模式去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林高校和企业双方内在利益需要而获得自发的、可持续动力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为“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转变,也转变了关于人才质量的检验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就业为最主要检验手段的人才质量观。农林高校在遵循国家人才培养宏观方针的基础上,开始主动找寻与行业组织、企业的合作,依据行业组织对员工的一般需求和特别需要来培养学生,以确保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而企业未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处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也日益意识到与高校合作的必要性,提前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参与到农林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领域中,专门培养对企业适应性强、有强烈企业荣誉感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有利于企业适格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预先选拔,从学生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实现双赢。
三、农林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构建
农林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间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从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构建,能有效保障合作的长期性、稳定性。
(一)动力机制构建
对于企业来说,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最强目的,强烈的利益驱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最有效的驱动力量。而对于高校来说,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出更适格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其二者的结合点是优秀、适格的人才。
因此,对于农林高等院校,要自主构建校企合作的意向,找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主动以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来评价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高校要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可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突破、创新”为主线,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培养和造就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企业,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自发动力,为企业在合作中获得的近期和远期利益作预期规划。例如:获得优秀毕业生的预期挑选权利、重点学生着重培养权利,等等。从长远来看,校企合作还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和终审教育提供优良的实施基地。并且,校企合作产生的优质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创新人才,企业也可预先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先权。从这些角度来说,企业可以从校企合作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企业转型为快速增长的成长型、学习型企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约束机制构建
现今,被证明约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有效举措是:将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激励性政策与不履行高等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制度化、成文化。制度中明确对企业应承担的校企合作义务和责任加以规定,并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对于未能履行高等教育合作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利益惩罚措施,从法律上高度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力。
同时,还应加强对行业组织的监管职能,构建行业组织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下,让行业性组织参与企业的管理。建立起企业、高校和政府的中间环节协调机构,为三者校企合作提供桥梁和纽带作用,向企业和高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等,在行业内营造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良好合作机制和氛围。
【参考文献】
[1]阳征保,肖淑葵.略论区域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J].经济师,2006,(2).
[2]周万平,姚圣洪.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09(07).
[3]韩伟平.论校企合作双赢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9(18).
【关键词】园艺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6-01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农林计划”)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关键点有: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目标定位,怎么培养即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的设计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其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园艺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艺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本训练,能胜任园艺产品(主要为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生产、经营、管理、贸易、旅游观光等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管理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设计的蓝图。园艺专业在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依托于行业、企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养过程模式,培养方案要科学设置基础课程体系,夯实学科基础,以适应宽口径培养的要求,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注重更新观念,努力将专业领域内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内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打造特色专业教育,鼓励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使学生尽早确立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园艺职业岗位能力对接,通过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平台,让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理论知识到生产实践的转化,更养成了行业生产的标准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在实训中引人入企业的绩效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课程体系
应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各类实验室、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拓宽实践渠道和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理论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
1.基础技能:由第二到第四学期的基础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在此实践环节,通过认知型实验与实习、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园艺基础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责任感。
2.专业技能:由第五到第六学期的专业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具备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的栽培、育种、植物营养和施肥、商品化生产、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技能。
3.综合应用能力:由第七到第八学期的综合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等,使学生具备园艺产品商品化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适应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养护管理、小区绿化美化、插花与盆景制作、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岗位。
工作需要。
4.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学生科研立项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涉及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两个方面。专业教师方面,建设以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校内岗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到企业现场实践以及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企业教师聘用方面,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聘请企业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共同进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同时监督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各个企业的便利条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加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实践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根据企业实际为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设计的选题及其实施、完成等环节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进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全面基本训练;企业导师配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卓越农林人才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
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并将生产实践经验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1)对在企业进行专门性生产实践培养的教师,在生产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生产实践中成果显著的教师,在配套研究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参加“一对一”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考虑计算一定工作量。
3)对实践技能型教师的评价应该着重考察评价生产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实践技能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心真正转向生产实际。
4)对参加“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等方面均给予单独的激励政策。
六、结束语
当今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所以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立足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要,突出“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传保.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1:39-40.
[2]岳建芬.花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2012.23:172-173.
“且做东风一枝梅,引得百芳斗艳开”。德胜农林的创始人孙红川曾为林业科技干部,以往的工作经验让他意识到应该利用专业知识带领群众走出种植误区,使种植业这项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1998年末德胜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面临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困难,仅靠东拼西凑的30万元起家。孙红川瞄准他最擅长的果树专业,在诸多专家的支持下,先后从中国科学院、河北农大、北京市林果研究所引进了梨、桃、李、杏、樱桃等150多个新品种,其中,处于国家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品种有30多个。他们将这些优良品种定植到公司进行栽培、试验和示范。
当时的德胜农林是个地地道道的百果园,春节时温室里的杏花、桃花已争相盛开。一年的春夏秋三季,无论何时,在德胜都能尝到新鲜的新品种水果。然而红火热闹的景象并没有给德胜带来更好的发展和可观的利润,相反,几年下来公司面临巨额的亏空,到2004年,公司债务高达140多万元。公司外红内空,面临生死存亡,能维持下来全靠核桃项目上的一点点希望。
孙红川及他的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清楚得认识到公司不是试验场、不是科研所,德胜农林也不是观光园,更不是在作秀。没有利润、不能赚钱的公司无法长久立足,要寻求发展必须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并且能够迅速积累资金壮大自己。最终他们把主导产业锁定为核桃产业。
核桃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林业局已把核桃作为木本油料植物在全国大力推广。但当时我国在核桃产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嫁接技术不过关、品种混乱、没有主导品种等。而且中国的核桃产业是零星种植,分户管理,经营核桃的公司很多,品牌也不少,但都是各自为战,没有一个机构能把核桃种植户组织起来,也没有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知名品牌。核桃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反而让孙红川看到了整个核桃市场的需求和潜力,看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核桃嫁接技术却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核桃只有在温室内嫁接才能成活,但这种嫁接方法,成本高、成活率低、苗弱、繁殖率低。园艺专家郗荣庭教授在核桃室外嫁接方面已研究了多年,在郗老研究的基础上,德胜农林又连续进行了3年的实验,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核桃室外嫁接成活不稳定的难关,使其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同时,通过对核桃的引种、选育、优中选优,最后清香核桃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主打品种。清香核桃是从日本引进的优良品种,具有健壮的长势、广泛的适应性、出众的丰产性、美观的坚果外形和优异的种仁品质,是优质商品核桃生产的理想品种,在我国核桃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且,清香核桃壳薄味香,适宜人们直接食用,坚果市场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另一类核桃因壳厚也被他们选定,即当时在北京、天津市场上异常火爆的麻艺核桃(俗称麻核桃)。麻核桃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产量很少,然而随着文玩核桃市场的兴起,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麻核桃的价值。孙红川在引种薄壳品种的同时也搜集、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麻核桃资源。麻核桃作为一种文,有它的把玩和收藏的价值,一对上等麻核桃的价值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而现代科学也证明了把玩核桃对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和预防中风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把玩核桃逐渐成为趣味保健的一种,发展成一种时尚。把玩核桃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是可随身携带的保健佳品。通过市场调查,孙红川发现,在全国大中城市只要有古玩市场就有麻核桃出售,顾客群也逐渐年轻化,可以说麻核桃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看准了市场方向,重新选定公司定位,确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孙红川带领员工果断把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一万多株各种各样的果树全部刨掉,百果园是孙红川和手下员工一手培育出来的,但为了德胜更好的发展,从百果园到核桃王国是德胜走向成功的重要蜕变。
如今,德胜公司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最专业的清香核桃繁育基地,年生产清香核桃苗400万株,并以严格的质量分级、专业的苗木包装、鲜明的品牌标识和周到的售后服务,深受广大客户青睐。公司在苗木推广的同时已在省内外发展清香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40个,建立清香核桃生产基地10多万亩,涉及10000多农户。麻核桃生产现在也初具规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麻核桃生产基地,产品畅销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市场。
关键词:高校校报;农林类高校;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77-02
虽然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网络乃至时髦的微博、微信在当今各大高校的宣传阵营中横行,但是高校校报因为它的多重功能,一直处在不能取代也无法取代的地位。
一、高校校报的基本功能
高校校报一般是由各高校党委宣传部主办,代表各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喉舌的机关报,高校校报的传播主导者是各高校党委,传播对象是高校的师生、家长、主管部门及其他关心高校发展的社会大众。分析高校校报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会发现,高校校报的受众不是特定的受众群,受传者接受信息是十分随意自由的,而不是有强制性的,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一般难以得到受众及时并且完整的反馈。
作为高校校报这样的大众传播主体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1],它产生于高校内部,通常情况下,校报工作者的人事关系属于高校内部成员,部门组成和高校其他各部门一样都从属于高校组织架构,各高校负责给予校报的工作运转资金,同时高校宣传部门和高校党委还负责对每一期校报的传播内容进行监督审查,审查的原因一是由于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喉舌,二是校报还有很大一部分阅读受众是高校的外部公众,校报代表着高校的形象,所以每期校报都要经过严格的内容审查。与此同时,高校校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和科技信息传播等方面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人类的传播活动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人内传播等类型,因此可以说,各个高校的校报都是集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播载体。传播学中,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赖特提出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及提供娱乐等功能。其中,赖特的“社会化”与拉斯韦尔的“社会遗产传承”所指的功能一样,都是对学校教育功能以及校园新闻事件的一种记录和传承。组织传播是通过信息的交互将信息各部分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保证终极组织目标的实现,它既能有效连接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又成为与外部信息交流的桥梁。高校校报的宣传形式、宣传目的和宣传内容绝大多数体现了组织传播的特点[2]。
作为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相互影响作用之下的高校校报,它的功能就表现为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两种传播类型功能的“交集”。
二、高校校报的综合功能
众所周知,高校的四大功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高校的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其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以校报为载体,把学校发展的各方信息进行传播,让师生了解学校发展的时时动态,从而使学校的师生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认同感。据统计,几乎所有高校的校报的传播内容都印证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比如各高校的校报在新年伊始都会刊登该校新一年的工作安排和学校办公会议、科技会议和论坛等活动的重要内容,这说明校报关注的不仅仅是校园的时事新闻,还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有着引领作用,校报影响着师生员工关注的新闻角度。
同时,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形象塑造,校报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各高校校报一般由高校党委主管,校报信息的交流范围除了本校师生,还影响到很多的外部公众,如该高校所在政府机构、该校毕业的校友、兄弟院校的宣传部门、该校就读的学生家长等,一般各高校都会免费邮寄赠送[3]。高校校报对外部公众的传播能够极大提升校友、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士对该校的了解,以校报为传播媒介,对于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对多个高校校报的调查发现,报纸内容的选择大多是以宣传价值的大小为信息选择的标准。这就显示出各高校党委在进行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时,都是以校报是否能塑造高校良好形象作为宣传的重要前提。
纵观各高校校报,笔者发现高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共信息的,基本都会通过校报这个平台,通过高校校报这一官方媒介,统一进行信息,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三、农林类高校校报的特别功能
以农林类高校校报的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报在农业新闻传播中来说,除了有统一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农业院校校报还有一个根本宗旨就是为国家的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把最新最快最前沿的农业科技知识带给广大农民朋友。虽然对于农林类高校宣传部门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是一群非职业的传播者,但却是最直接接触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群新闻工作者,由于宣传报道的线索主要来自校报工作人员接触的日常信息,因此他们需要多下基层,经常与田间地头和实验室里的农业科研人员接触,认真听取每一场农业科技报告和会议,时刻关注国家颁布的农业相关政策,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做好农业科技新闻的传播。
如何才能更加做好农业新闻传播?这需要传播者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广泛的知识面,在宣传报道中力戒“专家腔”“知识腔”,要勤下基层,多跑乡村,多和当地的农民交流,甚至生活在一起,深刻体验生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非农林水学科背景的传播者要注重多学习以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的百科知识,多了解这些专业的知识领域和专业基础知识,比如作物栽培、作物遗传、生物技术和农业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作为传播者,还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
农林高校校报中的农业科技报道通常有农业科技人物类和农业技术推广类两种。农业新闻和其他新闻类型一样,本质是信息,具备一切新闻的特征,除此,农业新闻报道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农业新闻要有高度的求真性、明显的季节性、突出的地域性还有通俗易懂的理解性等,这些都是农业新闻的鲜明特征,需要传播者在宣传时注意把握[4]。
农业科技人物类报道是指对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科研人员的报道。这些科技人物既有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理论工作者,也有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者,他们以农业科研为主要任务,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农业科研能力,是农业科研活动的主体和攻坚队。在宣传报道中要注意典型人物是以其精神感染人,对于农业科技人物的报道不能过于拔高或过于谦虚的贬低,要实事求是的选用不同的细节,从多方面突出主人公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可贵的品质,让人物鲜活起来。
每一个在农业科研中取得进展的专家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背后有无数感人的故事。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报为例,在校报宣传中对小麦专家李振声、王辉等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宣传,让读者明白了一个成功的小麦品种背后饱含了多少艰辛与不易。还有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一系列宣传,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他们的报道,能向社会彰显一种科学的精神和气质,对于鼓舞农业科研工作,激励学生学农、爱农,弘扬社会风气,彰显社会正能量都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类报道是用新闻的形式向某一地区的农民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可推广的农业科研结果、先进的典型等。这种形式常常与依靠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农业推广体系结合起来。农业科技推广不仅要求农民明白、理解,产生认同感,还要求农民能够准确掌握农业技术、成果、经验等,实质也就是用新闻的力量改变农民的原有态度,原有生产方式,形成支持新生事物的新态度。从传播内容来看,以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为主,从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用农业科学技术改变农村生产方式。因此,对于农业科技推广类报道宜采用典型示范的形式,侧重知识的精确普及,报道中要说明农业技术使用范围,各种技术指标,应用前景、增产幅度、注意事项等,以便农民朋友学习采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特色就是构筑一条政府推动下的“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进村入户快捷通道,成功突破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与校报长期以来对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技术的深入宣传是密不可分的。校报的一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农业科技信息前沿也为社会媒体的宣传提供了来自基层的生动素材,很多社会媒体,比如《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等科技类报纸刊登的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报道最早都是刊发在学校的校报中,比如对白水苹果、眉县猕猴桃、阎良甜瓜等农业科技发展的信息报道最早都刊登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报上,农业科技信息通过校报这一媒介渠道走向更为广泛的宣传平台,使得农业新闻传播走得更远,发挥更大的效力,为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比如该校推广试验示范站巡礼报道系列,校报一线工作者就用细腻的笔触,深入基层的采访素材,向受众刻画出了科技致富的一幅幅画面,这些又通过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让全国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受众了解了该校的农业推广工作。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林高校校报的发展始终要立足于“农”,用不同的宣传报道形式,拓展报道的前瞻性,在农业人物报道、农业技术推广报道上下功夫,注重特色竞争,开拓校报崭新的传播局面。除了农业专业学术的全方位报道,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的积极因素实现全面转型,使农林类高校校报真正成为传播农业知识、提供农耕文化的有效载体,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舜.高校校报: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交集[J].新闻知识,2012(7).
[2] 张娜民.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刍议[J].当代传播,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