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杜甫的赠别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唐诗》;笛印象;抒情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110-02
由于廉价、便于携带、音色悠扬等特点,笛乐器被民间艺人、边塞战士广泛使用。在唐代,无论是风景秀丽的江边,还是在北风狂吹的沙漠,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笛音,这些笛音也牵动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成为他们笔下的诗歌题材。
《全唐诗》中出现笛意象的诗有500多首,题目中包含笛且内容与笛有关的有100多首,涉及诗人70多位。这些诗虽数量不多,但思想意蕴十分深刻,笛声响起,吹笛人听笛人都处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触景生情、闻声生情是唐代诗人们最容易产生情感的心理反映。张毅云:“作家音乐素养的提高,必然对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学美感与音乐抒情有着深刻的本质联系,它的节奏,旋律、能直接传达出各种不同情感的起伏变化。”①所以,唐代诗人们常借笛声传达复杂感情。
一、借笛声抒发政治失意、流放与贬谪的悲痛
仕途失意与贬谪、流放是唐代诗人们精神最受打击之事,他们常把这些坎坷之事借笛声传达出来。如丁仙芝的《剡溪馆闻笛》、王昌龄的《江上闻笛》、刘长卿的《罪所留系·每夜闻长州军笛声》,李白的《与使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是李白乾元元年(785),流放到夜郎经过武昌游黄鹤楼时所作。诗中的笛被描述成“玉笛”,这是对笛的一种美化。诗中笛声来自黄鹤楼,所奏曲为《梅花落》,落梅足起迁客之情,江城明明是五月而非冬天,诗人是借笛声来渲染凄凉的江城五月,在一片凄凉之中抒发自己被流放之后的失落。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说“此调解题云《梅花落》,本笛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是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给人感觉仿佛是梅花满城飘落。梅花是寒冬开放的,诗人听到笛中的梅花曲,仿佛心境像冬天一样寒冷。此时的诗人路至武昌,千里迢迢,望不见故园,笛声使诗产生了对仕途失意的消沉和处境的悲痛,也隐含怀才不遇的苦闷。
同样,李益在贬谪的路上,写下了因声生情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首句起咏笛“唤春归”,前缀以“寒山”二字,点出早春的气候特征。“唤”字形象生动,意新寄语,笛曲《折杨柳》②、《梅花落》中梅花杨柳均萌于春,所以诗人有此联想。第二句切入闻笛后的感触,而笛声的哀怨、迁客的心情,也都不言而喻了。三四两句以景结情。春到则雁群北飞,这本是候鸟的生活规律,然而在诗人眼里,则是群雁怕闲的呜咽的笛声,故“不待天明”尽数“北飞”,此二句景语里明显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彩,言外之意是雁群自在北飞,而自己身为迁客,无法北归,有人不如鸟之感。诗人以笛声为切入点,用边塞诗的手法描摹江南早春之景,抒南迁之怨。这正是李益久佐军戎、为文多军旅之思之故。阮籍在《乐论》中认为,乐之本始是天地之体,万物之性,曰:“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谈,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于是乐,此自然之首,乐之始也。”③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哀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则爱憎属我,而贤愚则宜属彼也。可以爱我而谓之怒而味哉?由此言之,则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④笛声本缭绕悠扬、悦耳动听,但是有了贬谪的消沉、心灵的伤痛,仿佛美妙的笛音也被染上了伤痛与悲凉之色。
二、借笛声寄思闺怨
闺怨是中国古代边塞诗歌的传统主题,所以常说,大凡闺怨写的多是思妇独处的怨恨。唐代的边塞长年战乱,不知有多少征夫都死于边事,家中只留下了独守空房、倚窗沉思、彻夜难眠的思妇。也有许多征夫,戍守边塞,数年不还,边塞与内地书信难通,相见不易,思妇愁苦无处诉说。所以诗人们常用诗歌来表达对思妇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他们写这类诗的时候,就常把笛声作为一个媒介。如杜甫的《秋笛》:“清商⑤欲尽奏,奏苦血沾衣。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不见秋风动,悲风稍稍飞。”诗的题目拟为“秋笛”并且用“奏”字,这已经告诉我们是在借笛音来写。《新唐书·志八》曰:“清乐者,南朝之旧乐也。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清商乐的基调是悲伤哀怨的,杜甫在诗中写道:“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因为许多征夫死于战争之中,而没有被战死的征夫也是流血伤残,家中等待的思妇们等到的是战死的骨灰,她们心中的悲伤和失望是诗人无法用言语来诉说的,所以借用笛音传达更为形象。李益的《闻笛》:“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诗中写每当黑夜到来时,思妇的心情就更加寂寞,但偏偏在这时清凉的笛音随风飘动,等待征夫的思妇不愿听这种曲调,但是也无奈,只好默默地走到枕边,这笛声更增添了她们的担忧与急切。但一切已经成为无法逃避的事实,笛吹了整整一夜,思妇也熬了一夜,到第二天天明时,一院的梅花都随着笛声落下。诗中的笛曲是《梅花落》,梅花是深冬之花,冬的到来,就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但是新年到来时,思妇们为自己丈夫担忧之心进一步加重,她们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团聚,因而就有了这么多的哀怨与伤痛。
三、以笛声传达思乡之情
《全唐诗》中有大量的思乡之诗,如望月思乡、观花思乡等,但是以笛声传达思乡之情又是一枝独秀。如杜甫的这首《吹笛》:“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吹笛是一个自然的举动,此举动来源于思乡之情的激发,诗中把笛与月结合,借月思乡、借音传情成为本诗的超越。《唐诗直解》中评解这首诗时说:“此言闻笛于风月之清朗之夜,既足以断肠,况风能使律吕相和,月侧起关山之感,是能肋其声之悲也。以此悲声而使胡骑闻之,定应北走,因听武陵曲想马援南征,情亦难堪矣。于是念切乡关,就笛曲而翻用之。言故园杨柳方已摇落,今何由而顿生耶?岂不令人添愁耶。”
用音乐来传达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情感传播的方式,其接受者是所有能听之而动的处在异乡的羁旅之人。在诗中,诗人由一人思乡之情上升到所有羁旅之人的怀乡之思。
四、用笛曲表达赠别之情
笛子通常是乐队中演奏高音主旋律与副旋律的乐器。张凤铸在《音响美学》中说:“声音的功能是无法估量的,音响的潜力是挖掘不尽的。”我们知道,音乐能怡情、传情、增情、悦性,壮人心志,净化灵魂,娱乐生活。古人是非常重感情的,唐代的笛曲大多是《梅花落》与《折杨柳》。唐人对杨柳情有独尊。《诗经·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折杨赠别是古人送别时的礼节,“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表现了对朋友与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笛曲《折杨柳》便由此而起。离别与送别对古人来说都是悲情,因而诗人们常把它与音乐接合起来,显得更加细腻和别致。
五、以笛声抒发国破之痛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陷入极度动荡时期,人民流离失所,处在这样破败不坎中的诗人们真是满目凄凉,饱叹身世,此时再美妙的笛音都成为亡国之音。郑谷的《长安感兴》就是这样:“徒劳悲伤乱,自古戒繁华。落日狐兔径,近年公相家。可悲闻玉笛,不见走香车。寂寞墙匡里,春阴挫杏花。”诗中虽然传来的是玉笛之音,但诗人因悲伤而无奈地去听,但又寻声去望,见到的却是被毁坏的墙宫与践踏的杏花。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从音乐感知的审美基础讲,人的听觉感受器感受到音乐声波的振动,并产生相应的主观感知效果,本身就与人的听觉感受器的自主选择有关。表面上是人耳被动的反映,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外在事物的适应与调整的选择,因而实质上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中庸》言:“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是说人没有接触外界事物,故自身的喜怒哀乐之情未能表露。也可以说没有笛这个声象,也讦不会有这些哀怨真情的流露与咏笛佳作的问世。
唐诗中的笛声,无论吹奏的是摧人泪下的《梅花落》还是眷恋不绝的《折杨柳》,诗人们确用它来表现蕴藏在心灵最深处的情思,不仅是我们从表面上听到的笛音,更深刻的是内心感情的转型。无论是在贬谪之途,还是在边塞,诗人们常把笛声写进他们的诗中升华主题,表现出的是一种审美情趣、一种品德和人格。
[注 释]
①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8页。
②古曲有两种《折杨柳》:一胡歌,及鼓角横吹曲;一叶声,如相和大曲之《折杨柳行》及清商曲之《月折杨柳歌》等。
③④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0页、第121页。
⑤《乐府诗集》卷4引《清商曲辞小序》中说:“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也。”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前言】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冬,当时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带湖。江西转运使郑汝谐(舜举)自信州受召入京,此首即是为其送行之作。古来临别送行的赠词,或情深意长,或缠绵悱恻,但此首除历叙友人间的真挚情感外,还饱含着对友人的热切期待。
【注释】
1.信守:信州太守。郑舜举:辛弃疾的朋友
2.湖海:指不恋故土,志在四方的人。《三国志·陈登传》载:许汜谓刘备:“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3.苍髯如戟:胡须坚硬如戟,形容男人相貌威武,有丈夫气概。《南史·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4.闻道:听说。
5.著意:专注,用心。
6.长策:好计谋,良策。
7.长安:指北宋故都汴梁。
8.凤凰:传说中的神鸟,百鸟之王。这里比喻奉诏的使者。
9.野梅官柳:杜甫《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10.蔗庵:郑舜举在信州的宅名。
11.杯中物:指酒。
[关键词]艺文类聚 鲍照 选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3-01
《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由欧阳询主编,武德七年(624年)成书。它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和其他类书相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事居其前,文列于后”,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全书约百余万言。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谙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而其中对于诗的收录,应该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纂者的文学趣味以及其文学主张,也就具备了文学批评的意义。可以把此选录当作一种古代文学批评的方式。而此书作为一种官修类书对诗歌选录就一定会在客观上影响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及文学审美观,同样,对某作者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那么在唐代的这本官修类书中,对文学作品中诗歌成就最高的鲍参军诗的选录是否有其特色呢?
《艺文类聚》选录宋代作者26人,诗197首,其中以鲍照居多(42首),从此统计当中即可看出《艺文类聚》编纂者对鲍照诗之青睐。而这42首在《艺文类聚》中的选录如下:
卷一•天部 月城西门廨中诗(节选)1首
卷三•岁时 学刘公干体(节选) 喜雨诗(节选) 秋日示休上人诗(全选) 冬至诗(节选) 登庐山诗(节选) 登庐山望石门(节选)6首
卷二十七•人部 诗拟古诗之二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节选) 行药至城东桥诗(节选) 赠傅都曹别(全选)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节选) 拟行路难之四(全选) 拟行路难之五(全选)6首
卷三十一•人部 赠顾墨曹(节选) 诗拟古诗之八(节选)2首
卷三十九•礼部 侍宴覆舟山诗(节选)1首
卷四十一•乐部 代结客少年场行(全选) 代出自蓟北门行(全选) 苦热行(全选)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全选) 代东武吟(全选) 代东门行(全选) 6首
卷四十二•乐部二 代陈思王京洛篇(节选) 代升天行(节选) 代陈思王白马篇(全选) 代放歌行(全选) 代淮南二首(全选) 5首
卷四十三•乐部三 代白曲二首(全选) 中兴歌 其二,其三,其五(全选)5首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咏史诗(全选)1首
卷五十六•杂文部二 谜字诗(全选) 数名诗(全选) 建除诗(全选)3首
卷六十•军器部 赠故人马子乔诗其六(全选)1首
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 过铜山掘黄精诗(节选)1首
卷八十八•木部上 山行见孤桐(全选)1首
卷九十•鸟部上 代雉朝飞(节选)1首
卷九十二•鸟部下 咏双燕诗二首其一(全选) 代空城雀(全选)2 首
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此。《艺文类聚》中对鲍照的诗、赋、骈文都有选录,从上面所列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被收入《艺文类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为全篇录入,如《代结客少年场行》《代出自蓟北门行》,其次就是节选,有些选录一两节,有些选录大部分,如《月城西门廨中诗》就只选了其中四句,而《代升天行》选了大部分。
《艺文类聚》由于其独创的体例整合了传统类书与选本的双重性质,因而具备了文学批评意义。对不同作家作品的选录,基本反映了选录者的文学趣味与文学主张。通过《艺文类聚》中对鲍照诗的选录情况的考察,这些被收入《艺文类聚》的作品中,可以分为山水诗、行旅诗、边塞诗、赠别诗、闺怨诗以及咏物诗六大类。其中,行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的数目占多数,而这些题材也代表着鲍照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不难看出《艺文类聚》的编撰者在选录时很注重诗人的创作技巧。所选录的诗中都最能体现鲍照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而“选录”本来就是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整合了选本性质的《艺文类聚》,自然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批评的意义,同时对鲍照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俊.鲍照乐府诗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胡文文.鲍照咏物诗说[J].沧桑,2008(01).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陈古成.孔芳:论鲍照的诗歌艺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是融合了无数前人的精华,又有所个人创造和丰富过程,来理解李商隐的诗歌的审美观和诗歌风格,体会诗的艺术形式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
李商隐诗歌风格和诗学审美观在晚唐时期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朱鹤龄《李义山集笺注·序》以“沉博绝丽”评价李商隐诗歌风格。邹尊兴《唐宋诗学论稿》以“兼百书,融殊流,勿隐于偏巧”评价李商隐的诗歌审美观。这种诗歌风格和诗学审美观是和他学习吸取前人的成果而加以创造分不开的。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是有其高远正确的指导思想的。他在《上崔华州书》中说:“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意分出其下哉。”他不同意诗文之道必出于孔子说法,以为除儒家经典之外,还有许多经典,而各种著作都有其独到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透露出他对优秀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的科学态度。在《献侍郎拒鹿公告》中说“我朝以来,此道盛,皆陷于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漱流,则尚枯搞寂寞之句,攀鳞附翼,则物于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恕刺居多,效沈宋则绮糜为其。”李商隐认为诗歌创作既不要“推李杜则恕刺居多”的偏于内容,专注指责时弊,忽视诗歌艺术美,又不要“效沈宋则绮糜为甚”的讲究艺术形式,过于追求格式词藻,忽视诗歌思想内容,而要“兼材”,思想和艺术形式并重。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履行的。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一直为我国古代诗人们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由于着眼的方面及大小不同,故各人从中取得的作用价值也颇为殊异。李商隐是对《诗经》中比、兴等修辞手段给予创造性发展的一位诗人。他把原来用于个别诗句的比、兴材料,扩大联缀为一组完整的形象,构成全篇诗歌艺术境界的基础,造成含蓄深远而叫人玩索不已的艺术效果。《流莺》一首诗中字面写的是流莺,实际上是诗人身世的自我表白。“流莺漂荡”,象征着诗人一生的漂泊无依。“巧嗽”有“意”,指文才兼抱负;“佳期”“未必”,喻理想难酬现。风寒露冷,暗示政治生活中的风波;千门万户,仿佛官僚集团间的分派。结尾点明自己与流莺同病相怜,在偌大的皇城里找不到一块栖身之地。整首诗句句是实写,句句有寓意,人和物完全交融为一体。“流莺”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比喻,而是一组包含着复杂意念情趣的生活形象,是一首完全的诗。
儒家思想给诗人的诗歌创作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在总结唐王朝盛衰演变的历史时,把问题的关键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把统治者个人的品质看作决定历史的根本,这种“贤人政治”的主张是直接来自儒家思想体系。在(赠送前刘王经映三十四韵》一诗,对唐王朝的复兴儒学大加赞扬,但另一方面他又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传统教条产生怀疑,大胆提出“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的质问,下笔做文章“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很有那么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这种矛盾和他生活的风雨飘摇年代,光凭儒家经书上那套陈腐的说教,不能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有关。
李商隐的世界观里也存有不少佛、老两家的影响。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说:“冥寞之间,杳忽之内,虚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将归生于形,归形于气,漠然其不识,浩然其无端,则虽有优喜悲欢,而亦勿用于其间矣。”把世界、人生的本源归结为一个“虚”字,认为万事万物从虚无中来,最终又回到虚无中去,这分明是佛、老哲学的要谛。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给他的作品盖上一层悲观主义的阴影,使它们失去早一时期唐代诗歌特有的那种明朗豪迈的风格,而染有浓厚的感伤、颓废情调。“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见《模花》诗)一片迟暮沦落之感,特别明显地渗透在他感怀身世的抒情诗里。
受《楚辞》及魏晋文人曹植、阮籍某些诗歌的影响,李商隐吸取了“曲折见意”、“回环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诗《回中牡丹》第二首中,一开头运用提笔振起全文,僻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她。其实早开早落,更觉愁人,而迟开未必可悲。“玉盘”句是花含雨,“锦瑟”句是雨打花,这该是多么愁楚!而牡丹既为雨所败,花事阑珊,万里阴履,顿非旧圃,一春生气,都有己成空。从牡丹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推向顶峰。而结尾却又峰回路转,出以反笔。
舞罢归来,美人回顾,好象粉态犹新。言外之意是今天的零落还不算什么,他年的摧残,将远甚今日。从时间上说,由“今朝”到他日。从地区说,由长安写到安定。从咏物说,由榴花引起牡丹。从牡丹零落的比譬和铺写说,有“玉盘”之泪和“锦瑟”之“弦”。从感慨的复杂迷茫说,由未必愁衬出更可愁,再从暂时的不算阑珊引出前途的更为凄瑟。李商隐用自擅长象征和隐喻手法,形成一种情思绵邀、深曲密丽的艺术风格,把“曲折见意”、“回环复沓”的手法发展到了极致。
李商隐以前的唐代诗人的风格,他都有所借鉴。他吸取前辈之长,像李白之飘逸,王昌龄之深闺、善于变化,刘禹锡之清新、曲折见意,高适、岑参之豪迈、高昂,甚至也吸收了“大历十才子”中部分诗人从平易中见精微的某些可取之处。如《海上》后来大量运用神话诗之始,《公子》开后来咏史以讽刺朝政之始。如《溺岸》冷眼描述而不着褒贬,《华岳上题西王母庙》一唱三叹、余味悠然。它们共同反映了诗人沉博绝丽的诗歌风格,风神摇曳、往复从容,淡宕韵味中表现了兀然岿然,不屈不媚的挺拔情调,精微的诗律,迷茫的意境,萦回曲折、绵邀的特色。
这里面有几位诗人,对李商隐影响极大。宋叶少蕴评说:“唐人学老杜,唯商隐一个而已。虽未尽造其妙,然精密华丽,亦自得其仿佛。”(《石林诗话》)朱自请说他:“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譬喻,实在事感时伤事之作。”(《经点常谈》)从李商隐诗的审美特征中,可以看到他对杜甫沉重,韩愈奇崛险特、光怪陆离,李贺的奇峭诡橘、绮丽以及“埋没意绪”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李商隐中期的诗作接受杜甫沉郁顿挫的传统,汲取其轩昂浑键的体势,而又吸收了中唐许浑诗律中圆熟挺拔的优长,写出了《安定城楼》和《过伊仆射旧宅》、《赠别前蔚州契芯使君》等诗。李商隐的后期,政治上受到更多的打击,家庭遭遇到更大的不幸,飘蓬流转,心情愈益消沉,因而表现在他的诗篇中的苍茫色彩就更为加深。他在桂管作幕一段时期的诗,吸引了韩愈风格中光怪陆离的色彩的一面。与此同时,他还汲取了杜甫《秦州杂诗》五律的苍茫凝重风格,加以融合。如“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酬令狐郎中见寄》),“虎箭惊肤毒,鱼钩刺骨”(《异俗》)等等,善于把远方景物的肖森情境和仕途堰赛的失意情怀交织起来,突出其晦冥肖瑟的一面。在樟州时,他更频频向往和摩挛杜甫的蜀中诗作,从而有助于积极师承杜甫的风格。如《筹笔骤》一诗表现了诗人学杜所达到的高峰。诗中开头二句,笔势雄超。眼前情景,突兀如见。极力推崇诸葛亮的不朽。即使风云千古,垂相的功业赫赫犹存。然而想有到的是三、四两句陡转,写后主之降、宕一闲笔,为诸葛亮无补蜀国的大业致慨。五句在肯定无愧于管乐之才后,忽又再一次转折,引出诸葛亮的失败。最后宕开笔势,从起句当前所见的筹笔释,推想到他年此地。千百年后,经过锦城的人们,一定还会因吟起《梁父》而心怀遗恨。抑扬转折中使人一唱三叹。何掉评《筹笔骚》云:“沉郁顿挫,绝似少陵。”(《义门读书记·李义山诗》)
1.鸳鸯
比喻不分离的情侣,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鸿雁
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字或“一”字秩序井然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相传古代蜀国郡主望帝,名叫杜宇,因被迫禅让给自己的臣子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化为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因杜鹃鸟口角鲜红,人们又附会出“杜鹃啼血”之说。古典诗词中的杜鹃往往和哀怨、思归有关,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写“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4.丁香
指愁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5.鹧鸪鸟
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难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7.乌鸦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渲染秋日萧瑟、肃杀的气氛。
8.黄鹂(黄莺)
它善于鸣叫,歌喉圆润,啼叫宛转,歌声优美动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因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9.燕子
春天的象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春泥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
11.折柳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是汉代的“惜别风俗”。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的高尚和纯洁。
1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梅花也同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4.松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作一个正直的人。
15.莲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纯洁的爱恋。
16.莲花
指纯洁高尚的情操。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17.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寄托了词人凄凉的秋思。
18.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9.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0.红豆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文中的优美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常考的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灵活运用的能力。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卡片制作等学习方法。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意蕴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进行归类整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铜雀春深锁二乔。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知汝远来应有意, 。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山河破碎风飘絮, 。
6.求之不得, 。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9.惶恐滩头说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归雁洛阳边。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学问, 。
7.共看明月应垂泪, 。
8.两岸猿声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驱犊返, 。
12. ,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
13.行到水穷处, 。
14.因思杜陵梦, 。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
6.《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7.《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
9.《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 , 。
12.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绪的两句诗是: , 。
1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 , 。
(二)比较默写。
1.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句是: , 。
2.李白《把酒问月》中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4.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8.《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义相反的语句是 , 。
10.《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
11.《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
2.《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
。
3.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
, 。
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能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家无期的处境是: ? 。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 ,
; , 。
8.《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
。
1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
。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
1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
。
13.《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著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
, 。
三、运用型默写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 , ”,那么,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
3.《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
。
4.2011年8月15日,卡马乔在中国男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男足主教练,可谓“ ,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最好的对联是: ,
。(用李商隐《无题》句)
6.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 , 。
7.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 , ”衍化而来。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9.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
10.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11.广州亚运会以《论语》所说“ ,
”迎来了亚洲各国的朋友。
四、开放型默写(除第5题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两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
(2)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6.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
(2)
(3)
8.美国NCC对问题的歪曲报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爱国名言、诗句或歌词。
(1)
(2)
9.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两句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1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一联诗句:
13.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联。
14.调动你的积累,从古诗词中撷取一联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
15.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1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7.请写出古诗文中体现农村和谐生活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8.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9.古诗词中常借“鸟”来写景抒情,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各写出两句。(课内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对待生死:
对待别离:
关键词: 意象 可感性 想象性 情感性 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课本中诗歌占有相当的比重:格律诗,新诗;短诗,长诗;叙事诗,抒情诗;中国诗,外国诗……所选均为古今中外诗歌之精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的记忆与分析,而常常忽视了诗歌意象的品味。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它由意与象两个方面构成。所谓“意”,是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所谓“象”,是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观所直接感受、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意”由“象”来负载,“象”由“意”来充实,二者合为一体便是“意象”。但二者并非是机械地相加或凑合,而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渗透、融合。比如我们读一首诗,首先接触到的是文字符号,潜藏于这些符号背后的内涵,渐渐地在读者心中逗引出一种审美情感,这种情感的发生正喻示着主客体之间、思想与形象之间、情与景之间的融合,也便是意象的生成过程。体味意象,由意象入手去品味诗歌,必能更好更精确地把握诗歌的底蕴。
一、通过意象的可感性品味诗歌
意象的可感性是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描摹的直接形象,它带给读者的是诗人感觉中的直接现实。诗人似乎在描摹实境,确是经过诗人改造,“因心造境”而得的虚境与幻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写得极其自然凝练,其意境、其情调是和谐完美的。这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前三句,并列着九个短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把这九个物象一个个地叠加联缀起来,并不让人感到突兀。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是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通过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因此,我们在欣赏这首词时,让人感觉到的并不是诗人在被动地照抄对象,而是诗人感情被物象渗透,物象直射出诗人的情感。这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交融,从而达到了一种物我同一、不分彼此的新的意境。
读者可以通过诗歌意象的这种可感性,进而领会品味诗歌的独特意境。然而,现行的诗歌教学,往往忽视了意象的可感性,不是带领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去品味,去涵泳,而是往往站在艺术世界以外的实用世界去看待诗歌,或致力于语音、语法、修辞等理性知识的分析,或作繁琐的、过细的考证。其结果是:你不说我倒觉得有味,你一讲我反而觉得索然。这正是现行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区。作为教师应根据诗歌这一特定的体裁特点,调动学生的审美知觉,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事物表象,与诗歌中的具体物象产生碰撞、交融,进而再造想象,进入到诗歌营构的艺术空间中,体验艺术化了的经验和生活,从而获得独特的美感。
二、通过意象的想象性品味诗歌
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就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或单纯的回忆表象。任何意象如果仅仅停在感性的描述性的层次上,不能与接受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便不是真正的审美意象。中国古诗中的许多意象便是借助想象力的作用,使主客体、创作者与接受者发生感情的交流与融合。如杜甫的诗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重九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身世之感受。猿鸣悲哀,飞鸟回旋,树木凋零,长江流逝,诗中的这种种意象,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的描述层次上,而是借助想象,将诗人的多种人生感慨与眼前的景物熔铸在一起了。
三、通过意象的情感性品味诗歌
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家作一幅画,便要体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某种情感;诗人写一首诗,便想表达自己的某种心境,这都是需要付出主体情感的。没有情感的意象只能是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也不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诗歌的意象往往是情感的物化形态。它通过拟物、比兴等手法将抽象的、不可见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通过这些被情感化了的物象更深入地体味诗意,体味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如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将玉门关外春风不度的苦寒气候与诗人的悲凉心境具象化为“杨柳”这一传统用来赠别的物象上,人生的感慨融会在字里行间。“杨柳”这一已被情感化了的意象便成了读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再如李白的《敬亭独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飞尽了,连孤零零的一抹白云也悠悠然似要到别处去,只有敬亭山解人心意,我看他不厌,他看我也不厌。山本无情感,本无性格,但诗人以他那清高拔俗,悠闲自在的情怀去看山,山似乎与诗人的心灵相通了,具有了情感,也在那里默默无语地欣赏着诗人。这里,诗人为表达自己的情感,便将情感物化为诗歌中的意象――敬亭山,敬亭山便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透过敬亭山这一意象,我们便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住诗人的心境。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唐诗;欣赏
Abstract:Formanyyears,translationactivityandculturalsenseareindispensablefromeachother.ThepoemsproducedinTangdynasty,aculturalrelicinChinesehistory,needstospreadandbeappreciatedbythewholeworld.ButtheculturaldifferencebetweentheWestandChinahassloweddownitsinfluenceandspeed.Therefore,toenhancethemutualunderstandingandcommunicationisthekeytoperfectthetranslationofpomesinTangdynasty,whichcanalsobetterwesterners’appreciationtoourancientculturalachievements.
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communication,poemsinTangDynasty,appreciation
一、“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A.Giles、W.J.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whiteninghairwouldbealonglongrope.”用alonglong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hundredmountainsandnobird,Athousandpathswithouta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hundrd”,“万”译为“A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theYangZhouRoadforthreemilesinthebreeze,Everypearl-screenisopen.Butthers’snoonelike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thespringwinduprollsthepearlywindowscreen,Herfaceoutshinesthoseonthesplendidthreemiles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windsofautumntheywaitnotforme,ButhurryonthitherwhereIwould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latereturningdoesnotangerme,Butthatanotherstealedyourheart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关键词:《世说新语》 典故 李白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一个有酒有故事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的名人隐士,逸闻帙事,文学思想都激发后世如李白、杜甫等文学创造的艺术甄陶。因此,本文以世说新语为例,论举李白诗中所用典故,一一爬梳李诗[1]创作时《世说新语》[2]对其的影响。
1.仕途失意化归后的通脱;《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句显用《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命室酌酒,四望皎然…….”中王子猷夜访戴安道之典故,以及“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秋山寄淮雪赠傅\》)等9首,写出名士率情任性的气度与通达豁朗的人生态度,或多或少倾诉其虽飘忽峥嵘的现实遇境亦超脱荣辱,乐观的生命气力与通脱。
2.山河梦碎,物是人非的喟叹。《世说新语・夙惠》中“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代原都长安,永嘉之乱南渡,此时晋元帝改都为金陵,才有了“不见长安”之叹,而唐因安史之乱与此情况相似。因此,李白引用此典,触景伤情而喟叹佞臣挡道,报国无门之殇。
3.壮志一身消解后的逃避心态。《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蓄妓……”此句被李白化用最多,包括“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忆东山二首之二》),“谢公自有东山枝,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等余9首。皆借用谢安东山养歌妓,聊娱作乐的同时也能入世做官为民解忧,其以谢自比,虽遭奸佞馋毁,离开长安,但仍怀济苍生的凌云心志。如“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然而总体来看,李白自比谢安,他因此也选择了一条逃避之路。
4.《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一时醉,径造高阳池。……”李白诗中“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襄阳歌》)“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江夏赠韦南陵冰》)“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秋浦歌十七首》)等等。魏晋时期是一个风度与酒秉存的时期,于此,李白诗是一个不尚离酒的特性,诗人用直率的笔调,勾勒出天真浪漫的醉汉形象,达到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生动活泼的一面。[3]
5.《世说新语・言语》中“澄以石虎为海鸥鸟”该句化用《列子・黄帝》中“鸥鹭忘机”的典故,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而李诗“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江上吟》)借物言志。
6.《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李诗“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赠宣州灵源寺》)“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别山僧》)用典此句。
7.《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恒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写到谢安与孙兴一行人到海上游玩,适遇风起浪涌,孙等人十分惶恐,但谢安兴致正高,神色悠然。时人敬佩其气量,认为他能够镇抚,安定国家。李诗“安石泛溟拢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则用此典。李白常以谢安自比,希望像其一样,能够有气魄济世安邦。同时,李白对谢澹然隐居也予以赞赏,表征在其诗“云游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则借用《世说新语・巧艺》“谢安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但恐不免耳”,谢安有隐居之志,无出仕之心。
8.《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载“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大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表现谢灵运隐居诚心诚意,不慕世俗之心。同时,李白有大量刻画谢灵运的诗句,虽不能直接指出其引用此典故,但是,从其诗的内容与表现来看,或多或少与此有联系,诚如:“谢公宿处今尚在,h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性格的形似,对谢的吟诵,更多的是对时代的不满和悲凉。
9.醉汉的眼光,自身的向往。《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江崩”为山涛评论嵇康人格高俊之句。李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则用典此句。李以醉汉眼光看世界,沉浸在潇洒与惬意之中。
10.壮志未酬,壮心不敌暮年。《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李诗“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用典世说新语,表现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然壮志未酬,似有美人迟暮之感。
11.时光流逝之悲凉。《世说新语・雅量》“恒公伏甲设馔……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表现谢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和品质,李诗“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东山吟》)以谢安自况。全诗贯穿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12.嗟予落魄江淮久,内心的解脱。《世说新语・容止》“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孙兴公评支道林威严的眼神里透露出直爽。“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僧伽歌》)用典此句,表现僧伽心意清净则外貌凌徇,为其“嗟予落魄江淮久”达到内心的通解和解脱。
13.为友人送行时的嘱托。《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句,李诗“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用典此句是给故人的嘱咐,为临行的好友指点当时王孙公子的喜好与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风气。
14.临别赠诗。《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被“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赠裴十四》)以晋之名士裴叔则喻裴十四,称赞裴十四容仪之俊美,颂美友人,引为知音。照见自我。
15.共同的志趣。《世说新语》“何平叔注《老子》……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李诗“著论穷天人”(《赠叁寥子》)表达共同的志趣。
16.《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没一相,千里命驾”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每当想念对方的时候,那怕是远隔千里,也要乘车前来相会,李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赠崔侍郎》)表达此理
17.处境的不顺。《世说新语・忿狷》“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蒲。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意思是桓温和袁彦道赌博,袁彦道掷五木的采数不合心意,就把五木扔掉。李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赠别从甥高五》)暗指自己穷途末路,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
18.《世说新语・赞誉》“孙兴公,许玄度公在白楼亭”李诗“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赠僧崖公》)描写僧崖公手持玉拂尘,修道高深。
19.《世说新语・赞誉》“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为来逼人。’李诗“微言注百川,信可听”(《赠僧崖公》),僧崖公精深微妙的言辞如水流注入百川,娓娓动听。是对其的赞誉。
20.《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因为恒公被母猴爱子心切所打动,悲悯母猴失子之痛,厌恶捕猿者的冷漠无情,所以下令罢免了那人。李诗“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赠武十七谔并序》)为“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21.人生不畅,宵小作对。《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李诗“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用典指总有宵小做对。
22.烦闷诵书吟诗予以排遣。《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据刘孝标注是指洛下书生咏音重浊。而这里李诗“闷为洛生咏”(《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指自己说心情烦闷时将诵书吟诗,加以排遣。
23.人生苦短的感叹。《世说新语・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李“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留别西河刘少府》)表达自己虽像流水萍踪,随波逐流,但仍享受享受美好清明的生活。
24.留别感慨。《世说新语・简傲》“谢中朗尝著白纶巾,肩舆径至扬州”李诗“时乘平肩舆,出入畏人知。”(《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引典此句,是其留别感慨。
25.留别之慨叹。《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自会稽经吴门,闻顾辟强有名园”李诗“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留别龚处士》)表达龚处士的栖闲隐居地,没有人世间的喧哗,竹径幽幽。
26.把酒食蟹赏景话乐事。《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李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及“蟹螯即金液”(《月下独酌其四》)一方面,李白和朋友们一面饮美酒,一面食蟹螯,话离别。另一方面,除了知己之事,还有国家的事,这一切好不惬意。
27.山川的壮阔美。《言语第二》“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曰:千岩竞秀,万合争流。”李诗“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送友人寻曰中山水》)可以看出李白对自然深深的挚爱,其笔下的山川也具有动感与质感。
28.对族弟的美好祝愿。《世说新语・假谲》“因下玉台镜一枚……”李诗“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表达李白对族弟的美好祝愿。
29.对北征的人赞美和祝愿。《雅量》“郗生可谓入幕宾也”李诗“入幕推英选”(《送梁昌公》)化用此典,表达对梁公的赞美,希望其能快捷频传。
30.对赴西京的二从弟的赞誉。《赞誉》“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诗“复羡二龙去”(《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表达对两位从弟的赞誉。
31.与友人的愉悦之境。《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起佳景清”李诗“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陪宋中丞》)表达此时的愉悦。
32.悼念亡友。《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奏《广陵散》”李诗则在“琴存人已没,谁传《广陵散》”中引用,借此来悼念亡友。
33.排忧解难之地。《任诞》“便令种竹,……王啸良久”李诗“爱竹啸名园”(《题金陵王》)表达此地能够消除郁闷和排解忧愁。
综上所述,李白是一个用典的大家,其实不仅旁征博引《史记》《太平广记》《诗经》,而且其天才型的文学才华将其变成了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玄言清谈,任情通脱,对李白诗及个人浪漫的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诗对《世说新语》用典也是一次对文化的再创造和继承,使得《世说新语》不仅仅局限在魏晋的特定时期,更对唐代,乃至今天的文化塑造有不断的生成力,因此,李白不仅是用典的高手,更是文化继承与创造的能手。
注释:
[1]本文引用李白诗歌时均引用[清]王琦注,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本文在引述《世说新语》时,如无特别注明,均引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