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 健全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已刻不容缓 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和谐健康的社会心理如何构建 生态恶化的社会心理根源探讨 社会心理脉动的晴雨表 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 构建临床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 “社会心理新闻” 论社会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及态势分析 增进群际和谐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解读 “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应对机制 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调节技术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可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初次接访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对来访群众做好来访接待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留存工作信息。在回访阶段,要建立群众心理档案,并对通过心理帮扶已化解矛盾的群众定期进行回访,进行跟踪心理疏导和调解,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做好跟踪稳控工作。
四、重视发挥心理专家及学者的作用,加强社会心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减少心理异常者和极端事件的不良影响
首先,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品质和技巧。而一个优秀的心理疏导工作者不但需要以下良好品质:清醒的自我意识、安全感强、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充沛的精力,而且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分析问题能力,具备系统的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理论知识。①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超越了物质生活,幸福感及幸福指数的评比就是一个动向。所以我们更要鼓励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学者注重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心理和心态更需要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其次,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期,上访和等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令一些地方政府疲于奔命。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从心理学角度讲,社会冷漠与敌视、急躁与盲动以及人际信任度低等不能说没有联系。如强拆诸事件的发生与扩散,不但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破坏了政府形象、冲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灾难心理干预应急预案,通过心理干预,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突发事件加强预防、及时介入、妥善解决。重大灾害后积极开展对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救援工作,对幸存者、遇难者及其家属等人群尽早地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人们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②
最后还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工作。对重点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不利于基层社会管理的部分疑难问题,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定期对无业可就、居无定所、生活困难、单亲离异、空巢老人、问题青少年、邻里纠纷、上访人员、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留守儿童等人员进行访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扎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到防线前移、工作在前,防止和减少因少数人的心理扭曲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及的发生。
五、实施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借助行政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构建心理服务体系或网络,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追求服务质量与效益
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作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必要辅助手段,固然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而且政府是主要负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排除社会成员个人、组织和团体的协同,即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使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更为有效灵活地进行。政府与相关事业单位的服务体系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普通群众的心理疏导需求,确保公益性。而经营性质的个人或组织则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满足少部分人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益。因此,构建全面广泛深入的心理服务体系或网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构建以家庭照料和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为衔接,以专业老年病医院为核心,专业化管理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重,下移,重点前移,逐步平衡城、乡老年的健康服务需求和质量,使城乡社区老人都能够获得就近、便捷、周到的健康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而不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建立和完善北京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区县老年病专科医院包括: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和社区中心等,共同组成北京市老年医疗专业服务体系。形成急症救治、疾病康复、长期照料、临终关怀、慢病防控、居家照料等医疗保健一条龙服务。形成老年病科、老年病专业医院、社区中心和家庭照料的良性互动健康服务模式。
1,北京老年医院向综合化发展,起到老年病科研教学的排头兵作用负责老年人的急重症救治、老年综合征、多病共存、多脏器功能损害、需要长期通气支持和急重症后期康复病人的全面治疗和护理:负责老年病临床治疗和康复研究:并负责老年医护人员临床培训和继续教育。
2,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主要负责老年人的急症救治。
3.区、县级老年病医院专业特色定位在老年病急性后期恢复、神经和精神康复、长期照料、老年精神病、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方面发展。建立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的多学科团队,对社区卫生和家庭医疗保健进行指导,对家庭照料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4,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体系建设的基础,负责老年病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病康复和家庭照料。社区全科医生加强老年病教育,开展家庭出诊、老年健康档案建立、老年评估和家庭照料等服务。
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 开展老年病培训。加强对老年病学科重视
老年病专科医生不同于全科医生和普通内科医生。老年病医生要具有内科医生以外的老年学、精神心理学、社会行为学、伦理学、环境学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知识。老年病医生关注的是老人而非仅仅疾病,为了保存病人的高品质生活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要具有综合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可老年病学科的地位,成立和发展老年病专业。在教学上分步骤开展全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老年病继续教育,老年病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科研上要整合各级科研机构,加强协作。
整合机构,规范就医流程。提高老年医疗水平要研究和制定家庭、社区、护理院、康复院、临终关怀院、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等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标准,包括生活起居条件、无障碍设施、家庭和社区康复标准、人员设备配备、诊疗规范、服务模式、就诊流程和统一出入院的标准,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提高老年医疗水平,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社会心理干预、长期照料、照料标准化(Benchmarks)、个案管理、老年急重症监护(ACEU)、老年神经和心肺康复、疼痛管理、睡眠管理、舒缓治疗和防止跌倒的研究和探索。
据美国医疗保险公司调查显示,在社区进行初诊评估,规范转诊到相应的怠医院、急性后期医院、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或者临终关怀院,从而病情好转的患者比随意选择医院就诊的患者感到满意,费用低且残疾率或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以此规范双向转诊,形成老年病专科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间的一体化合作模式。使综合医院腾出床位,集中精力致力于疑难杂症的治疗;专科医院发挥费用低廉、专业化操作水平的优势;而社区卫生机构在预防保健,健康档案建立与评估,急性后期康复和家庭照料中发挥作用。这种方式适合老人,而且医疗资源的整合会使群众得到更加经济、便捷、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老年健康评估标准
老年健康综合评估是一个多学科的诊断过程,通过确定老年病人在心理、社会、环境、医学和功能等方面状况以达到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制定综合计划的目的。由于老年人患病具有衰老、脏器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智能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理生理特点,造成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表现、隐伏性发作、易漏诊。同时,老年人常出现的抑郁症、营养不良、慢性肝肾功能障碍、骨质疏松、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和褥疮等合并症也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所以老年病的治疗不仅是痊愈的概念,而应是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机体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要开展老年人全面的综合评估,如:现病史和既往疾病史;体格检查;营养状况;精神健康方面:智能、行为、情感的评估;功能状态方面:日常生活能力、行为和社会活动功能状态,有无行走困难和跌倒等;社会和经济状况:家庭和收入状况;居住环境:可得到的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服务项目等。老年医学综合评估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结果;提高功能和生活质量:选择最佳的生活场所和最佳的保健环境:减少不需要的服务使用;安排长期照料管理。
建立老年数据管理中心
建立老年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使老年健康卡实现一卡通服务,开展预约挂号和网上咨询。对北京各个老年病医院和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的健康档案或诊疗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对老年人就诊过程和检查治疗状况全程监控,掌握各种数据资料,从而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未满足需求;临床分期模式;病耻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053-04
[Abstract] Schizophrenia patients have a lot of unmet needs such as early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 treatment of somatic diseases, social psychology suppor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better and to promot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o integrate the community lif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unmet need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has been reviewed.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Unmet needs; The clinical staging model; Stigm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疾病的慢性化及致残性,是最容易在社会和经济上被边缘化的人群之一,因此他们有着混杂的临床与社会需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包含了心理健康、躯体健康、亲密的社会关系、家庭支持、教育、就业以及良好生活等诸多方面,为了使他们能够获得、维持或恢复社会独立和有品质的生活,必须满足这些需求[1]。精神分裂症管理的过程中刺激了需求评价工具的发展与细化,随着测量工具对心理病理症状的描述和量化,需求的管理变得更加具体,这些工具的日常使用可以帮助决策患者的治疗并促进康复[2]。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在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还要注意他们躯体疾病的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大约有32.2%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得到有效的躯体健康防护[3],因此,躯体健康服务的欠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另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当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改善脱离住院环境之后,他们会面临着社区生活中的歧视、缺乏经济来源、没有稳定的住房及工作等诸多困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应满足社会心理需求、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评估工具
为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精神卫生从业人员需要借助有效的需求评估工具[4]。目前针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需求的评估工具有4种:MRC需求评估问卷(The MRC Needs for Care Assessment)[5]、需求等级评估量表(Ranking of Needs)[6]、卡迪纳尔需求评估问卷 (The Cardinal Needs Schedule)[7]、坎伯威尔需求评估问卷(The Camberwell Assessment of Need,CAN)[8],其中最常用的是坎伯威尔需求评估问卷。 CAN是由英国学者Phelan 等[8]为评价社区慢性精神疾病患者需求而开发的,它可以综合评价患者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是目前唯一从医务工作人员、照顾者、患者三方评价患者需求的问卷[9]。精神疾病患者的需求具有复杂性,需求评估工具搭建了识别问题、实施行动和评价服务之间的桥梁,是心理康复与精神服务计划制订、实施和评价的重要参考。这些需求评估工具除了对当前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外,还可以帮肋探索和定义新的未满足需求[10]。
2 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未满足的需求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精神症状的识别与治疗――临床分期模式的应用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当前的诊断系统缺乏准确性及治疗的有效性,因为在早期阶段精神症状是持续进展的可能还没有达到符合传统诊断标准的程度,为了克服当前诊断系统的局限性,临床分期模式(the clinical staging model)[11]这种新的诊断方法被发展并应用于临床。临床分期模式由Patrick [11]首先提出,指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地定义疾病进展,有目的地区分疾病进展中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模式注重提供早期有效的干预,防止疾病向更严重的阶段发展并促进患者康复甚至完全缓解,因此早期临床症状的识别是这个模式的重点。有研究显示,干预措施是否及时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治疗的反应性都密切相关[12]。临床分期模式将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时期:高危精神状态(the ultra-high risk stage)、首发精神病期(the first-episode psychosis stage)和早期精神病期(the critical period of early psychosis)。高危精神状态包括间断的或者轻微的阳性症状、遗传风险以及衰退症状[13]。对于高危状态的患者的一线治疗必须温和同时要包括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疗法等,如果有使用药物的必要,阿立哌唑是最佳的选择[11]。研究显示,高危精神状态患者中有40%即使接受了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在随访1年后仍进入到首发精神病期[14]。2005年出版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首发精神病期干预措施应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线治疗,在这一阶段,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都是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的根本措施。早期精神病期治疗的关键时期是被明确诊断后的2~5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治疗重点是稳定患者的人格、保留患者的社会功能,这个阶段应综合药物和社会心理的联合治疗模式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最大可能地降低复发的风险,减少疾病相关联的残疾以及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的躯体情况现状
尽管目前在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的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这些患者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躯体疾病,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物质滥用、不良生活嗜好(吸烟、饮酒等)和较差的营养、卫生状态等,这些因素都使得患者易于发生严重的合并症,如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感染性疾病[15]。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定的临床症状(如妄想、幻觉、认知功能障碍、阴性症状等)可能会损害患者躯体疾病症状的识别及主动求医并遵医嘱配合治疗的能力[10],进一步危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和一些躯体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风险极大,其中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最为常见,其他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等[16],研究显示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比应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更易出现代谢综合征[17]。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群出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更大,容易出现猝死。除了代谢性和心血管疾病,还应特别注意其他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的躯体问题,例如住院患者的肺炎[18]和肺结核[19]的发病率比非住院患者高很多。就目前精神科临床工作而言,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把主要精力用于分析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患者躯体疾病的评估能力可能由于疏于训练会有所下降[10],进而影响到患者躯体疾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的社会心理需求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包括就业、婚姻、受教育水平等,他们大部分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依赖于社区援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一项来自欧洲的调查显示: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中存在差别,在贫困、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更严重城市生活的患者有着更多的未满足的需求,其中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主要包括日常活动、工作和人际关系等。Narrow等[20]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病耻感而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拒绝接受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因害怕药物副反应暴露自己患病的事实而减药或停药,这些因病耻感所导致的治疗不配合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社会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
病耻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照顾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社会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持刻板消极态度认为精神患者会发生不可预期的暴力行为且精神患者能力下降难以胜任工作等,这种消极态度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倾向于认定自己是失败者[21],这不仅阻碍了他们及时接受治疗与康复,更妨碍了他们回归社会。此外,诸多研究己证实病耻感会延伸到患者的家庭成员,使他们产生“连带病耻感”[22]。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发作且发作的时间较长,一旦治疗不当还会使得病情加重,这就使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下,应激通常会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紧张、失落等心理困扰,使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易紧张疲劳、易激惹,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2.4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治与康复主要在社区中进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已经成为世界上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主要方法。国内的研究表明,让精神症状稳定后的患者到社区进行治疗、康复,明显减低住院率及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成效显著[23]。国外近年的研究表明,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方法营造适宜的社区生存空间,逐步保障其享有和普通社区公民一样的责任和权利是社会文明和精神医学的一大进步[24]。Dieterich等[25]的研究报道亦发现,强化社区关爱的服务模式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更加有效,不仅减少了住院率、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2.4.1 国外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推行“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主导模式是建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由精神科医生、内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及其他辅助人员组成专业治疗队伍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这一模式提供了连续性、规范化和专业性的服务,改善了由于缺乏有效干预,患者社区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情况,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了再次住院概率[26]。法国推行的分区管理模式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中心,凭借其技术优势,分片覆盖到社区,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精神服务。这种模式使专科医院和社区有机地联成一体,既满足了社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管理的需要,又提升了专科医务人员对社区患者的处置能力[27]。澳大利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将急性精神疾患治疗康复治疗与居住安置服务相衔接,由急症住院部、护理之家、支持性住宅和日间医院等各种医疗服务机构有机联系网络,建立医院―社区―患者的综合精神卫生体系。这一模式具有分工明确、服务多样和过程规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效率[28]。
2.4.2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 年代开始,中国在城乡逐步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七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八五”期间在全国64个市、县进行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工作,在“九五”规划中试点范围扩大到200个市县。自2009年起,中国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遍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并推出了针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阳光心园计划”[29]。
虽然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治疗缺口(treatment gap,TG),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欧洲人群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社区范围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缺口在35.5%和50.3%之间,其中也包括发达国家,这些患者生活在社区中却没有足够的治疗,使得他们的健康逐步恶化,迫使个人生活被长期限制,甚至终生住院。另外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对患有的疾病缺乏有效的认识,主动求治的愿望不强,回到社区后主动服药的自觉性也较差,易于出现症状反复,甚至发生肇事、肇祸事件,严重影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成效。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未满足的需求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还存在许多未满足的需求,这对从事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者和医疗工作者都是一大挑战,今后可以研究的方向有:①把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可识别进展阶段的神经疾病看待,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医疗和心理需求,因此应依据临床分期模式分别对待。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中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不仅应注重患者的精神健康,还要注意患者躯体疾病的识别,定期检查评估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躯体影响、通过个案管理人员及时监测患者疾病情况并促进患者接受相应躯体疾病的治疗、采用协作的治疗模式早期发现和治疗躯体疾病,适时阻止躯体疾病的进展以满足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躯体健康的需求。③社会心理方面的未满足需求是广泛的,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满足的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病耻感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应认真对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状况,帮助患者增强应对病耻感的能力,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对精神分裂症的照顾者可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互助支持、综合式的家庭干预的方式缓解他们病耻感所带来的心理负担。④为了规范精神分裂症社区综合治疗管理、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住院风险,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应进一步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加大对社区精神卫生建设的投入、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宽容的社区康复环境等来克服现阶段精神分裂症社区综合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Ernest S,Nagarajan G,Jacob KS. Assessment of need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study in Vellore,India [J]. Int J Soc Psychiatry,2013,59(8):752-756.
[2] Gilbody SM,House AO,Sheldon TA. Outcome measures and needs assessment tools for schizophrenia and related disorders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1):CD003081.
[3] Kohn R,Saxena S,Levav I,et al. The treatment gap in mental health care [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4,82(11): 858-866.
[4] Deeken JF,Taylor KL,Mangan P,et al. Care for the caregivers: a review of self-report instrument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burden,needs,and quality of life of informal caregivers [J].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3,26(4):922-953.
[5] Brewin CR,Wing JK,Mangen SP,et 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asuring needs in the long-term mentally ill: the MRC needs for care assessment [J]. Psychol Med,1987, 17(4):971-981.
[6] Waismann LC,Rowland LA. Ranking of needs: a new method of assessment for use with chronic psychiatric patients [J]. Acta Psychiatr Scand,1989,80(3):260-266.
[7] Marshall M,Hogg LI,Gath DH,et al. The Cardinal Needs Schedule―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RC Needs for Care Assessment Schedule [J]. Psychol Med,1995,25(3):605-617.
[8] Phelan M,Slade M,Thornicroft G,et al. The Camberwell Assessment of Need: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J]. Br J Psychiatry,1995,167(5): 589-595.
[9] 黄重梅,唐四元,孙玫,等.坎伯威尔需求评估问卷研究及应用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3(21):2502-2506.
[10] Torres-Gonzalez F,Ibanez-Casas I,Saldivia S,et al. Unmet need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4,10:97-110.
[11] McGorry PD. Staging in neuropsychiatry:a heuristic model for understanding,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J]. Neurotox Res,2010,18(3/4):244-255.
[12] Marshall M,Lewis S,Lockwood A,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and outcome in cohorts of first-episod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J]. 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9):975-983.
[13] 赵靖平,国效峰.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J].上海精神医学,2011(2):67-70.
[14] Riecher-Rossler A,Gschwandtner U,Aston J,et al. The Basel early-detection-of-psychosis (FEPSY)-study--design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J]. Acta Psychiatr Scand,2007,115(2): 114-125.
[15] Daumit GL,Pratt LA,Crum RM,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care visits for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 a national sample [J]. Gen Hosp Psychiatry,2002, 24(6): 391-395.
[16] Newcomer JW.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 J Clin Psychiatry,2007,68(Suppl 4):8-13.
[17] De Hert M,Schreurs V,Sweers K,et al. Typical and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ng-term incidence rat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first-episod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J]. Schizophr Res,2008,101(1/3):295-303.
[18] Copeland LA,Mortensen EM,Zeber JE,et al. Pulmonary disease among inpatient decedents:Impact of schizophrenia [J].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7,31(3):720-726.
[19] Lonnroth K,Jaramillo E,Williams BG,et al. Drivers of tuberculosis epidemics:the role of risk factors and social determinants [J]. Soc Sci Med,2009,68(12):2240-2246.
[20] Narrow WE,Regier DA,Norquist G,et al.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 by American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es [J].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0,35(4):147-155.
[21] Rusher JB,Phelan JC. Internalized stigma predicts erosion of morale among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J]. Psychiatry Res,2004,129:257-265.
[22] 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等.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17-919.
[23] 项玉涛,李文咏,高亮,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其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5):311.
[24] Peterson L,Jeppesen P,Thorup A,et al. A randomized multi- centre trial of integrated versus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 first episode of psychotic illness [J]. BNJ,2002,331(7517):602.
[25] Dieterich M,Irving CB,Park B,et al. Intensive case management for severe mental illness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10): CD007906.
[26] 季卫东,昌红芬,方文莉,等.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6):543-545.
[27] 邹义壮,Jacques D,Denis L,等.法国精神卫生的分区化服务模式[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4):247-248.
[28] 于保荣,王维夫,李友卫,等.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及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9):641-644.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档案 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认为,心理学不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发掘的科学。本文旨在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不仅要关注特殊“问题学生”,更要关注普通学生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开发。
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理论模式的引入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积极心理学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等治标不治本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学提出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与诠释,化解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最终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咨询心理、健康心理学等心理学研究分支,都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范式中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同样,构建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服务体系也可以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二、传统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误区
传统的学生心理档案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模式基础之上。所谓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消极心理学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的弥补,没有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潜能的发掘有效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中,通常引用的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字眼,而很少涉及“健康”、“勇气”和“爱”等字眼。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也不能增强个体自身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传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形同虚设。2004年以来,教育部要求直属高校秋季入学的所有大学新生都建立心理档案。到目前为止,全国很多高校都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学校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和心理量表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是有相当多的学校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做的检查,只要没有发生重大学生心理事故,学生做完检查后就无人问津了,更不用说科学管理。许多学校严重缺乏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师生比例不合理,大部分心理老师都是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兼职,使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慢,危机干预性不强。学生心理档案形同虚设,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流于形式。
传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重点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目前许多学校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学生心理档案聚焦在心理问题上。从而导致学生心理档案建设重点在少数特殊群体的学业问题、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绪情感问题、恋爱问题等方面。而真正关注大多数普通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开发方面严重不足。
传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存在消极暗示。近些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从大量的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结果中发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负面信息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望而生畏,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同起来。传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大多一次性收集数据,或者仅是简单的心理测量,缺乏动态更新和系统性。这样建立起来的心理档案很容易产生消极暗示,学生通常会误用心理档案给自己贴永久性“标签”;教师也常用静止的目光看待心理档案,不经意的消极暗示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思维,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档案建设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心理特征建立起来的、用以预测大学生心理行为并为实施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的动态管理系统。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不仅关心特殊“问题学生”,更关注普通学生积极品质和潜能开发。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档案建设明确了管理机构,制定了心理档案管理专门条例。心理档案管理机构的分工、收集、整理、借阅、保管等都有明确规定,心理档案管理严谨规范。心理档案与一般的学生档案相比,具有更严格的保密性,心理档案必须由专门的专业人员负责管理。除经本人同意和特殊情况外,其他人不得随意翻阅。专兼职心理老师配备比例也有明确规定,这样既保证了心理老师的专业素质,又便于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及时收集与处理。这样建立的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反馈快且危机干预性强,心理档案建设真正落在实处,不流于形式。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学生心理档案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潜能的发掘有效结合起来。对待特殊问题学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预防。所以当学生面对心理困扰时,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出在哪里,更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尽力促使其换位思考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的烦恼。积极鼓励他们勇于进取,树立信心,增强适应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缓解或消除各种心理困扰的同时培养其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尊重和接纳学生独特个性。每一位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所遭遇的生活事件等的不同,表现在智慧、能力、兴趣、需要、性格、自我观念及健康状态等方面就会有许多独特性。这些独特性的表现不仅能反映学生在智力、个性、健康、学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也能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只有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内在的潜力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心理档案关注学生的过去,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学生心理档案包括现在的表现、观念、体验,最终是一个活生生,富于动态更新的发展的学生心理档案。人的心理现象不是凝固的、静止的。心理档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指导和帮助学生,避免消极暗示。学生心理档案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封存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结语
传统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其结果是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更不能发展心理的积极层面,促进广大学生真正成人成才。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积极心理学则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建设富于动态更新的发展的学生心理档案服务体系,关注更多普通人积极品质的培养,尽管会遇到许多阻力,但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张高.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
[2]郭红波,张淑娜.浅析大学生心理档案服务体系的构建[J].兰台世界,2012,1.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就已存在,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就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章谦、张建明撰文指出,“在笼统的含义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丘海雄等研究者们则认为,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在创业政策方面,虽然政府放宽了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和培训指导服务等政策,但大部分在执行过程中无法落实。在内容与政策手段上没有对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进行特殊的政策设计,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下岗职工的就业政策延伸到大学生创业政策中。政府缺乏一套健全的支持创业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许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配套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反作用。
在创业教育方面,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普及程度上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集中于一些名牌大学和本科院校,其他高校很少去专门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局限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单一,以入门知识为主,缺乏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师资力量。重理论轻实践,脱离了专业教育,不能发挥专业课老师对创业项目的指导,合理规避大学生创业的风险。
在创业服务方面,投资人缺乏好的创业项目,而大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却找不到合作人。这种信息滞后甚至脱节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个完整的创业中介平台或者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对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尚无一家真正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信息平台,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群体的需求。大学生创业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我国的民间创业服务组织缺乏。社会没有提供诸如政策咨询、创业融资、市场营销等创业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盈利民间组织也不多,这无疑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大障碍。
三、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设立国家创业资金,完善小额贷款政策,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融资。设置创业保障制度,消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除了要规范细化创业政策,增强可操作性外,政府还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并利用已有的创业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需要创新和转型,改变之前的全面扶持,对创业项目择优激励。在政策转型的同时清除体制转型期间不利于创业的管理体制,要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独特性来制订政策,强化符合大学生特长的创业引导与创业服务。
高校应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一些企业家、咨询师、技术创新专家等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理论修养可以被引入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分层次进行,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创业职业。只有明确了不同层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才能科学地进行。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组织基础建设,通过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教育培新、科研实践等任务。重视中小企业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实习的机会,体验真实的运行环境,将校内创业理论与校外的创业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89-02
机制一词是后来人们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其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引入社会科学研究后,其含义是指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动力机制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力量的组构与运行的机制体系,这个体系由“力源”机制、“力度”机制、“力合”(合力)机制构成。构建社会化服务的动力机制体系,就是要把各种积极力量激励、整合、凝聚、强化起来,将人们的需要引导、规范为合理需要,通过激励手段、利益手段和文化手段,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体系。本文在借鉴志愿服务及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对自己调查数据的处理、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并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激励动机“力源”机制
开发动力源就是要激发人们的各种需要,并将这些需要引导、塑造为合理需要,利用激励手段、利益手段和文化手段实现科学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尊重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倡导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参与意识、激励动机是影响青年学生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通过诚实劳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作为组织者临床医学院的团委及学工办首先通过问卷、访谈,培训等方式了解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从访谈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利益动机,例如他们提到“责任感”、“帮助他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等;二是个人发展的动机,例如他们谈到可以将学到的专业技能、理论研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社会交往的能力。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后,我们知道了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动员和培训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整个志愿服务的进程中,针对他们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采取对应的激励方法,增强他们的心理满足程度,采用考核、评比、监督、奖惩等手段,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往与关怀。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在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架起相互友爱和相互帮助的桥梁,了解了服务对象的需要,更深入了解了社会需求。
二、均衡力度机制
和谐社会的要义是整个社会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的均衡有序发展。因而均衡是一种机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均衡也就是社会各种相互作用的协调、统筹、调适、配合,其关键是相互作用“度”的问题。所以,和谐社会的均衡力度机制是指从各个层面把握社会各种力量特别是把握原动力与启动力的相互作用度,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的问题。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结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是依托共青团组织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拓宽个人的生活圈子,深切体验社会和人生。大学生在参与志愿工作的过程中,除可以发挥一技之长外,更可以培养自我的组织领导才能,学习新知识及新技能,从中感受到工作的满足及成功感。本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社会而言: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个人而言:选择“帮助有需求的人”则是大学生志愿者对自己角色扮演的期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丰富生活体验并提供学习的机会,更多的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对服务对象而言:大学生志愿活动接受个人化服务,在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帮助大学生志愿者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增强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也建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无论对社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都达到了一种均衡。
三、同向合力机制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系统对外输出信息和能量。为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把各种积极力量同向组合、凝聚和激励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动力机制。本次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正是一个建构合力机制的系统过程。同时,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的观点,整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合力。在实践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实践的方式,了解社会需求,与社会产生了互动。到社会实践中领略先进的思想方法和现代化步伐,同时对社会问题作出反馈,把这些反馈和问题带回到校园中,带回到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消除了校园与社会的绝对界限。
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体系构建中的启示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多集中于一般青年志愿者行动,而对属于特殊青年群体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研究是以临床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义务导诊服务活动,医疗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服务动力机制研究。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增强了校园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化建设,建立了综合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实现了志愿者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机制。为践行导诊礼仪规范化,特聘请专业礼仪老师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礼仪培训和指导,使大学生志愿者较好地掌握了活动职责。例如:在劝烟过程中,志愿者灵活机动,耐心劝导,采取诸多人性化措施,给每位吸烟者发糖,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便利了活动的开展。在实践活动中,精神饱满的志愿者不仅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也得到了医生,护士们的好评与肯定。
首先,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体系。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不仅具有“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还构建起科学规范服务管理模式,实现有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有固定的志愿服务体系。本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加了自我和社会的双重资本,在志愿服务动机方面,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互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的利他体现在对志愿精神的呼应,即自愿地体现个人爱心,不为报酬地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完善;而利己体现在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兴趣倾向,锻炼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要使大学生愿者服务活动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在坚持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考虑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内在合理需求,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获得双赢。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把灌输性的知识转化成为自主感悟的思想,从而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把思想道德教育变成自我素质的升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使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心理更加成熟。在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专门针对志愿者心理培训的力度。有组织的集中型培训与分散型培训结合起来;将普遍性培训与个别性培训相结合;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充满活力。志愿者行动是热心社会服务的公益事业,他们坚持民主原则,尊重援助对象,并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的服务活动事实上是个人需求与现实所提供的机会的契合,是大学生志愿者体验公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中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更加速了社会心理的成熟。
最后,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对社会化的再认识,使大学生志愿者认识到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在面对一些难沟通的问题时,要具有识别优劣、选择、借鉴、吸收意见的能力,从而完善自我,推动志愿者社会化进程的良性发展。可见,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认识,随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普及开来,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组织和行动逐渐加以完善。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教育性的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付诸实践,从中得到升华,进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更加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动力机制,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综合平台,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平台上施展才华。
参考文献:
[1]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丁元竹.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4]谭建光,凌冲,朱莉玲.现代都市志愿者心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
[5]刘敏.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新西部:下半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6]丁元竹.志愿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为贯彻落实《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各项建设任务,以可实施及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库尔勒市公共服务设施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能力为目标,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配套能有库尔勒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以《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为前提,库尔勒市规划局决定编制《库尔勒市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以深化和细化库尔勒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好的完成库尔勒市总体规划的建设。本次重点对行政办公设、商业、文体、社区等规划内容做论述。
1.公共服务设施简介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 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公共服务设施是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为所有市民公平的提供日常公共活动的场所。他不是城市的地标,而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场所,它反映着市民普遍的精神面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是实现和谐社会、为城市注入活力的实体之一,也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是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展现城市涵养、体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有效手段。
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背景
库尔勒市在南疆各市县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已走到了前列,库尔勒市注重对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准则,从总体规划到各专项规划均走在各县市的前列,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面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随着库尔勒市区建设的成熟,老城区在不断的改造更新,南市区和开发区组团的开发和建设也在不断跟进,库尔勒市区以它强大的辐射能力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然而库尔勒市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公益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随着城市的建设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过度集中和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这些暴露的问题都制约了库尔勒市区整体建设的品质的提升。
3.规划重点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其公益性和经营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两大类。组织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政府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基础性的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在现阶段,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宗教等领域。
本次规划涉及以上介绍的7个领域: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2个领域以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5个领域。其中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5个领域为本次规划的主要领域。
4.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原则
1、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根据国家及有关城市公共设施设置的规范标准,结合库尔勒实际,分市级、片区级、居住区三级,拟订库尔勒市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作为规划新建的参考依据。其中,建筑、用地及服务规模为一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作出相应的调整。
2、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公共设施是直接与人民的福利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公共设施的定性、定量、定位选择,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素为第一基准。
强化城市职能。完善城市中心体系,尤其要强化城市主中心,以增强市区的凝聚力与辐射力,从而巩固和提高城市的区域地位。
区域布局均衡。从全局与区域的角度,处理好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关系,在突出城市中心的同时,以就近服务的原则也注重次级中心及非中心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兼顾城市与市民的双重利益。
内部结构协调。在缓和市民必需公共设施供需矛盾的基础上,逐步将重点放在加强现状更为薄弱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质量全面提高。一方面健全服务体系、扩大供给容量,另一方面提升服务档次、提高使用效率,使公共设施真正“物有所值”,避免沦为纯粹的“门面工程”,甚至挪作它用。
5.规划公共中心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在沿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主、三次(1+2)、多点”的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与完善公共中心空间。
规划将形成:“三中心三片区”的格局,三个中心即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开发区创业文化中心;三片区为城市的三个组团。
1、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
本次规划延续现状城市格局,将老城中心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即为城市的行政商业中心,规划以现有的巴州州委及州政府所在地、库尔勒市委等行政单位为主体,沿石化大道和梨香路等区域集中建设行政办公用地,并同时延续发展已形成的老城区的中心商业。
2、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
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位于南市区组团内以北。库尔勒市政府已搬迁至南市区,同时库尔勒市区作为市域内的中心,南疆的中心,要承担并满足周边城镇对大型文化、商务设施的需要,规划在南市区的商务文化中心将会建成复合型商务中心,主要包括文化、办公、商业、娱乐、体育等大型设施,即以演艺广场为中心,集中布置一定规模的复合型商务、文化中心,它能够承办一些大型的活动。同时,南市区组团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之一,新增用地较多,大量的房产快速开发导致南市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规划根据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要求在该区设置职能中心,就近服务居民。因此,该区级中心的建立将成为南市区组团的居民服务新中心。
3、开发区创业文化中心
位于开发区内,开发区以发展二三类工业为主,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另一新区,沿石化大道两侧形成该区的中心。
4、三片区
三个片区为老城区组团、南市区组团、开发区组团。
6.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市级:共形成两个市级行政中心,为老城行政中心和南市区行政中心。
区级:共形成一处区级行政中心,为开发区内的行政中心,老城组团、南市区组团不再单独设置片区中心。
居住区级:居住区级的行政办公设施为各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对位于城市新区的新城辖区的基层设施用地做到规划先行,建设严格遵照规划实施。
7.商业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商业设施由三部分组成:商业服务设施、市场、物流基地。
1、商业服务设施: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
2、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其它专业市场。
3、物流基地
8.文体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规划建立健全市、居住区、社区三级,即市级、区级、社区级的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
公共文化设施人均(常住人口和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用地面积指标为0.7平方米。其中,市级文化设施用地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0.25平方米,区级文化设施用地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0.25平方米,居住区级(镇级)以下文化设施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5平方米。
根据人口预测,2030年全市人口90万人,按以上指标计算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应不小于63公顷,其中市级文化设施用地应控制在18公顷。
本次规划文化设施用地为163公顷,占总用地的1.2%。
9.社区建设分级及布局
城市社区的划分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结构,既要考虑内部功能配置、组织的完整性,又要合理地超前预测和避免重复建设,体现有效利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各方面关系,体现区域整体效应。这就要求社区布局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完成,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人群规模和行政管理的特点,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从而在经济功能、社会心理和社区管理上有利于社区的结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布局规划按照街道和社区两级配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结合各街道办事处设置。
社区布局规划中社区名称除现有社区外,均以暂定编号为名称,正式名称以社区正式成立批准文件命名为准。规划至2030年规划社区81个,其中天山辖区9个,萨依巴格辖区21个,团结辖区8个,建设辖区8个,新城辖区27个。
10. 实施措施与建议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由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用地定额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文化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降低其用地指标。
(2)建立规划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定期征集并及时掌握可能对建设规划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及相关数据,以便及时依法调整规划,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3)保障体系:通过思想保障,大力宣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要意义,达到“全民共识、领导先行”的效果,使得公共服务的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立法保障,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促使设施建设的畅通无阻和井然有序;通过经济保障,增加资金投入,畅通融资渠道。
关键词:读者认知;高校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57-02
读者对图书馆所提供信息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图书馆开展各项信息服务的效果,而影响读者吸收和利用信息的因素包括读者认知过程、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等。
图书馆开展各项信息服务应从读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出发,遵循读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分析读者个体的认知心理特点及影响读者认知心理的因素,为读者提供易消化、接收、理解、急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信息服务的最终目标。
1 高校图书馆读者认知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在校学生和老师,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取舍和要求,将读者划分为三种类型,学习型读者,研究型读者,娱乐型读者,每一种类型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
1.1 学习型读者的认知特点
学习型读者使用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是为了系统学习、掌握某一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形成较稳定的知识体系,他们希望通过阅读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这类读者的认知特点如下:
一是对某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急需补充相关领域的知识来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
二是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求知欲较强,有较强信息接收能力。
三是学习能力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四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五是由于对所学知识处于全面掌握阶段,创新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
1.2 研究型读者的认知特点
研究型读者对图书馆各类信息的需求也不再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他们要求图书馆提供某一领域内容新颖、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前沿课题信息,以寻求解决实际科研中所遇到的难题或探索新的课题。研究型读者的认知特点如下:
一是读者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认知较完善。
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寻求本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或新的突破。
三是认知结构较为完善、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四是获取信息更加主动积极。
五是对信息的质量要求高。
1.3 娱乐型读者的认知特点
娱乐型读者到图书馆的目的不再是寻求某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或前沿知识,他们对图书的取舍有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图书的选择和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要求,借阅书刊是为了调节生活压力或打发时间,满足于图书对自身精神文化的洗礼和从中得到的艺术熏陶。娱乐型读者的认知特点如下:
一是认知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认知内容的多样性。
三是认知毫无目标性。四是认知内容娱乐性。
2 影响高校图书馆读者认知的因素
人的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和许多人交往,而人由于个性差异和具体社会情境等的影响,其心理活动的表现是极其复杂的,这给人的社会认知造成一定的障碍,但尽管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千差万别,但都有其共性。影响人的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认知对象、社会情境、认知者本身的特点等因素。通过对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高校读者认知的因素包括认知对象(图书馆提供的环境、资源等),社会情境(校园文化),认知者本身(知识结构、专业发展)。
2.1 图书馆环境对读者认知的影响
图书馆环境是影响读者认知阅读中最为基础的要素,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读者是否选择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场所进行学习。图书馆环境是指读者在图书馆所感受的情况和条件,包括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环境、服务读者环境、资源。
①图书馆软硬件环境是影响读者感觉认知的重要因素,感觉的好坏将影响读者选择学习的场所。图书馆软硬件环境指图书馆所提供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环境,空间环境包括阅览室的布局、光线、通风、色调、温度、湿度。合适的布置有利于提升读者认识学习的舒适度和学习效果,从读者认知的感觉层次增强吸引力。硬件设施环境包括宽敞的图书馆场所和舒适的阅览桌椅、通畅的网络、免费Wifi覆盖、便捷的文献检索服务等。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是保障读者学习的基本条件,方便读者使用各类信息,有利于提升读者学习积极性,增强读者感知度,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
②读者服务环境是提升读者认知度的基本要素,充满人文关怀的读者服务有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激发读者学习热情和满意度,有利于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升自我认知。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是图书馆与读者进行最基本、最直接、最频繁接触的一种服务方式,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它展示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流通管理主要指图书馆便于读者借阅图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科学的开放制度,合理的借阅规则,便捷的借阅、人文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认识,从而影响读者借阅兴趣。其中开放制度、借阅规则以及便捷的借阅等制度是读者方便、快捷获取各类资源的有力保障,对读者获取新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而馆员则为读者在借阅服务中提供友好的、人性化的互动交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以满足其求知的需求,激发读者借阅积极性。
③读者到图书馆的目的就是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提升个人认知水平,因此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是满足读者提升认知的基础。丰富的、高质量的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有利于读者获取其所需信息以提升认知水平,而馆藏信息资源较少或质量低直接影响读者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益,读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的信息来提升自我认知,若图书馆不改变馆藏资源结构以满足读者认知需求,将失去图书馆对读者应有的吸引力。
2.2 社会情境对高校读者认知的影响
社会情境是指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个人所处的社会情境直接影响其心理,人的认知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社会情境的变化影响人的认知心理和表现。高校读者认知除了家庭情景、环境对读者外,校园内的各种情景对读者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校园学习氛围、同学间的关系、宿舍成员的学习氛围、老师的引导、所学专业的就业率、图书馆资源、所在学院在全校的影响力等都影响高校读者的认知热情和动力,最终影响其认知能力。
2.3 读者自身对其认知的影响
读者自身的认知决定其认知需求,主要包括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知主体积极性,认知喜好等。由于认知者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将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变得复杂化。
认知主体对事物的认知积极性决定了认知者对外界事物刺激的选择,从而影响其对外界事物关注。认知主体的认知喜好直接决定其对事物的选择性认知,容易形成认知偏见从而影响认知者心理。
3 构建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为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需结合读者的认知结构特点,探索能满足读者认知需求的图书馆服务。
3.1 构建宜阅的环境
宜阅的图书馆环境能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效益,增强读者满意度,提升读者阅读积极性和保持最佳的认知状态。宜阅的图书馆服务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资源、人性化服务环境。其中硬件环境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场所,能有效提升读者阅读的舒适度和认知效益,激发读者认知热情。
包括图书馆馆舍及设施,要求拥有安静的周边环境,方便的地理位置,宽敞的阅览室,协调的色彩布局,舒适的阅览座椅,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照明、温度、湿度,先进的服务设备及无障碍服务设施。图书馆资源是读者认知学习的基础,能否满足读者的各种认知需求直接决定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取舍,这使得图书馆构建能满足读者的资源环境成为必要。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合理的馆藏结构,能及时提供读者所需要最新情报信息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构建起图书馆资源环境。构建人性化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能让读者身心愉悦地获取各类信息并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认知影响力。人性化服务环境包括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一切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目的, 尊重读者隐私,为读者营造一个安静、典雅、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 让读者在舒适、轻松、愉悦、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大大提升学习效益,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图书的利用率。
同时构建良好的馆员服务环境,让馆员感受到人文关怀,充分的尊重和鼓励馆员在服务中发挥其自主性、个性化的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2 构建多层次信息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读者分为学习型读者、研究性读者和娱乐型读者,由于其认知结构的差异,不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同,高校图书馆应立足于本馆资源为读者构建多层次的文献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提升读者认知影响力。如西南大学图书馆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将文献归类整理,将大众化、娱乐化、专业基础类文献存放在图书馆1~4楼供娱乐型读者使用,将专业较强的文献存放在5~8楼以满足学习型读者的信息需求,8楼以上集中各种学科动态、研究性较强的文献信息成为研究型读者的最爱,从读者认知结构的角度配置合适的文献信息内容,构建多层次的文献,极大地提升了文献的使用效益和读者认知满意度。
上海交大图书馆则从服务的角度满足不同认知的读者需求,为娱乐型读者准备了“名片欣赏”、“鲜悦Living Library”等服务项目,为学习型读者准备了“数据库培训”“ 科技查新”, 为研究型读者准备了“学科发展态势分析”“定题服务”。
3.3 构建“爱阅读”的服务文化
2015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构建“我爱阅读”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对读者认知影响,通过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形成全校读者“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的良性互动。
如新余学院图书馆为提升读者认知开展了“真人图书馆”和“国学堂”活动以及“我爱阅读”系列评奖活动,吸引广大读者重拾阅读,爱上阅读。上海交大图书馆则以“阅读,让校园更美丽”活动以书展、书评、沙龙、讲座、影展为主体,举办了盛大的包括展、读、评、说在内的以推动校园阅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为主旨的阅读活动。充分调动读者认知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林文瑞.论影响人的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J].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
(4).
[2] 冯婵婵,贾霞.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与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11(31).
关键词:视觉设计;技术路线;公众价值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026-03
On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Public Value of the Visual Design
MAO Shu(The Art Design Department of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529000, China)
Abstract :The scale and depth of city visual design is the value manifestation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ve civilization, which is also the outcome of advance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city’s concern to public life style and quality. How to us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modern technology better and combine it with the visual design; how to try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ve capacity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design; how to let visual sign serve the people and the society better through modern art design language so as as to meet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of modern lif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how the city visual design serves the public lif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visual hardware system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visual design and the technical route it adopts, explains the applied range and prospect which sign design faces according to the manner of technical route, emphasizes the technical approach of visual design as the core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visual design, in the end concludes that city sign design can serve the society better and embody its public value far and wide through art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utcome of modern new technology.
Key words :visual design; technical route; public value
Internet :.cn
2011年我国有50%人口成为城市居民,政府也在这一年把新一代网络建设“物联网”作为今后几年国家发展重点,视觉设计的技术路线和公众价值在这一国家发展规划中所处的位置,就是如何解决视觉设计依赖于“物联网”手段来实现其技术路线和公众价值。
关注公共信息引导和公众视觉服务这些关键节点,并有效做好视觉服务设计工作,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的重点课题。相对于视觉设计来说技术路线配合视觉形态设计应更具有空间及城市形态的视觉表现力,同时科技成果的运用和空间形态贴心设计让我们能更好的关爱居民社会心理健康和生活便利。所采用方法是在合理高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将艺术设计的灵性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创造一种有视觉文化和技术应用环境的视觉设计价值体现,目的是既能使生活感到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设计构成满足公共服务系统的良性发展。
一、视觉设计的形态构成
公共视觉服务设计主要依托的表现形态着重体现在视觉设计的构成形态中,其所需要绑定的技术方式和技术手段以及所要达到的公众价值,均需要通过视觉设计的各种不同表现方式的形态来构成。
视觉服务设计是视觉设计的主体分支,视觉设计的形态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由其重要,其主要表现在静止形态、动态形态和新型媒体表现形态,对应公共服务设计形态及其形态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视觉服务设计形态构成我们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存在于城市大空间环境下的物理形态;其二,存在于网络条件下的信息交换形态;其三,依附于物理体系之上的艺术设计语言表现形态。为了满足公共建设服务于大众这一根本原则,在有一个美的外型和视觉效果的同时应反映出导识形态工程特征,它有结构、材料、质量、速度、运动、时间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在现今第三代网络成熟应用条件下,公共视觉服务设计更应承载新的内涵。从事这项工作的设计师不仅应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还应是对其它学科均有所了解的设计师,它的终极目的是在人们接受到视觉图形享受后获得功能上的服务,让人们看到一个传播点就如同欣赏一件观赏性极强的艺术品同时,又得到现代公共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公共视觉服务设计成为和谐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视觉表现的精神特征。
二、视觉设计的技术路线
公共视觉服务设计包括“设”与“计”,其设计也是从这两点入手,设计方法主要以三维空间为主,平面设计为辅,需要运用的材料和工艺方法可以说囊括了现在一切可用材料和先进的工艺方法。
设计的技术路线可以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工程两部分来谈,在软件建设上首先要接触到的是物联网,物联网的前期成果是三网合一,我国的三网合一技术和运用走向成熟,有很多的地方已经开始进行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用,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综合媒体查询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对视觉设计而言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收和发送的技术端,行走在城市间的公众可以使用节点平台直接进入信息端,也可用自带的数据设备如智能手机来实现与节点的信息对讲。应用于公共视觉服务设计的物联网应用端口不同于其它领域,它首先是公共平台智能道路交通管理体系的人性化升级版,并对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居民有一个友好的界面和信息表述方式,这方面内容很多我们需要分层进行实现。就软件建设而言,现在社会的信息量极大,而服务人群面积广泛、层次丰富,所以公共服务系统所存在的信息量也大,表现的东西也多,视觉设计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云”技术。
硬件工程可以从光与电的运用入手,从视觉设计角度来看“光”是自然物体形态表现最根本的来源手段,“光”在带来缤纷多彩世界的同时也为视觉设计增添了无穷尽的素材,尤其在今天“光”的发光体系和表现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LED的技术发明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有电脑程序设计并控制的各种形式的新型显示屏幕更是丰富多彩,这些都通过“声”“光”“电”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群。“光”的集中表现在各种可视频的应用,各种发光体的应用,同时还能让光充当照明和景观之用,让“光”真正有生命有活力,使之成为服务大众、提升生活的一个重要媒介。
在分析视觉设计技术路线时我们要说存在于公共服务系统之间的视觉设计美从何处来,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运用的材料,材料在自然科学领域构成了一大学科,今天的科技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材料技术的进步,现今的科学技术创新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就是材料技术的革命,我们很看重材料技术所带来的新成果和与之对应的新工艺。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视觉设计体系,虽然其终极表现方式是直接服务于综合人群的信息综合体,但它的形成是要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完成的,我们所常用的几种材料,比如说结构铝板材料,表面处理的氟碳漆材料,带有纳米表层处理的玻璃材料,有影像反光的贴膜材料等一切都蕴含着大容量的科技成分,现在最新的PVC材料、记忆陶瓷材料,还有弧形LED发光材料等等,都构成了我们工程的基础常用材料。
再如琉璃材料和水晶材料表面看上去就是良好的外层材料,所固有的特性是其它材料所难以达到的。软纤维材料在充分借助粘合剂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前提下也能设计出不一样的作品,它的视觉效果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软的纤维品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就像我们的服装一样。PVC材料或者说合成橡胶材料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显,因为他的艳丽造型便利成型简单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结构。我们常说材料的运用需要扬长避短,每一种材料都不是万能的,但每一种材料都有其它材料所不能取代的特性,如何能更好的发挥这些长处把它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之中,这也是衡量一个设计师水平高低的标准。设计的过程是因材造势,而不是因势造材。
当然我们更希望随着材料科技的突破与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新型材料,作为我们视觉体系的工程之用。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不同的新型材料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根本的变化,比如说有纳米涂层的玻璃,它会有良好的自洁功能,这样就能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舒适和稳定的效果,因为我们都清楚,当玻璃受到污染的时候之后直接的影响就是它的可观赏性,类似的例子很多。在我看来,工程技术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重于艺术形式设计的,就视觉设计而言更是如此。
三、视觉设计的公众价值取向
视觉设计的公众价值取向在哪里?“视觉设计”首先要建立公共环境引导与信息服务体系,应构造公共平台和谐生活的具体架构,同时还应体现出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生活。其运用范围可以说涉及到公共环境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还是走在大街上,亦或乘坐在交通工具内,或在广场上休闲散步,或在商场中购物消费等生活行为都无不需要公共视觉设计对我们的帮助与服务,社会残障人群及老人与儿童群体更是对视觉设计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其公众价值取向的第一点。
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来分析存在于公共服务系统中的“动”与“静”的关系,这里说到的“动”与“静”对应于公共环境的“动”与“静”,相对于在公共环境中运动的交通系统和人流,我们的视觉设计体系是静止的,如果我们以交通点为视点来看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又是运动着的是有位移的,移动视点透过系统来观察环境物体,这就形成了三点位移,由于位移的角度不同和速度大小的变化,那么展现在观察者眼中的是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是我们在做视觉设计时所必然要抓住的物理现象,因为这种物理现象,能产生出奇妙的物理效果,并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功能。公共服务的特性表现在行为流与物质流高度上,这种状况主要集中在人群流、物质流、思想行为流、信息流上。故而,在此环境下“视觉设计”就是从社会学与人类学角度来分析公共环境对人群心理状态的作用,来剖析历史和民族的文化特性,并结合现代科技成果来服务于人的现代生活。这也构成了视觉设计的价值取向。
今天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物联网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技术与艺术设计嫁接,我认可乔布斯所说:“创造者必须拥有艺术家的心灵,科学家的大脑。”我们可以大胆的展望,物联网时期的到来首先就是科技服务生活的革命,它的服务层次以及触角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生活在公共环境中的人群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呵护与关怀。作为公共环境综合体系的视觉设计服务系统更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终端和信息点,这样的体系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公共服务中体会到,今天的我们需要走到公共环境需求的前列,将综合信息轨道并入我们的视觉设计体系之中。
结语
“视觉设计”是社会形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想说明的问题是,如果需要贴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把良好的视觉设计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展现在公众面前,这也是一个社会对“视觉设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的体现,当然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在视觉设计领域贡献大小的分水岭。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离不开一个好的视觉设计服务体系,同时更离不开现代科技和最新技术为人们所带来的心理愉悦与技术美感,这也成就了“视觉设计”在社会服务邻域的价值体现。这也是我们在这里强调的“视觉设计”所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和他应有的公众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欣,何倩琪,王天宇.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车位网设计研究[J].美苑,2014(02).
[2] 辛艺华,涂乐.社会转型与公共视觉信息沟通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3] 王君洁.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9).
[4] 刘新祥.氟碳漆在城市视觉导识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02).
[5] 张锡.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9).
[6] 臧勇,汤洪泉.公共空间中信息导识设计的识别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