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制度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四化”模型;制度;建设
1 构建制度体系模型
制度是用来约定在经营管理中某一类业务事项应按照怎样的法律依据、上级要求、内部规定来组织开展的“条款规定”。流程是用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工作应按照怎样的内部程序来完成的办事“路线图”。表单不同于表格,人们定义为解决每个流程及节点的顺序化“操作标准”,而表格是承载办理过程信息的“记录载体”。有了基于制度规定的记录载体、路线图和操作标准每一项工作的就可以顺利开展,这是“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而“流程表单化”是将流程节点中的每一个审批的环节主体和客体所要掌握的工作标准、审核要求采用表格方式顺序化的列出标准文本,在操作中不需要再查阅制度文本、不需要再依靠头脑中的经验。“表单信息化”是将所有的纸质载体上的见面式办公室方式,通过OA系统和信息系统开发变成流程化的不见面的办公方式,提高一定时间、空间内的办公效率。制度并不能完全覆盖并解决日常管理工作的所有情况,流程图能够全面覆盖到所有工作的点和面,因此流程和表单来源于制度规定,但是又不局限于制度内容,通过制度+流程图+流程表单+OA流程的方式实现日常管理工作规则的全面覆盖。结合OA系统的开发,我们形成了适用于自身实际的“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建设模式,并通过实践,走通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之间逐层递进、循环优化的顺序关系。阶段性的做法有:
1.1 管理制度化
以制度规范建设,用宣贯强化推进。研究制定《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对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规范,《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制度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制度编制的四项基本原则。发挥集体智慧,会签制度文本。形成了能够兼顾效率与规范的制度文本意见征集方式――制度文本会签,以保证制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1.2 制度流程化
确定了以制度现行目录为方向,形成了便于工作查询的流程图汇编体系;不断调整转变流程管理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服务管理为主的流程建设理念。在流程编制阶段提出了“服务基层事务、简化办事程序”的原则,在流程审核阶段提出了“换位、实践、简化”的审定理念,在实践中思考流程的合理性与复杂性。
1.3 流程表单化
确立了流程体系建立的第三阶段内容,即“流程表单化”,研究制定《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明确流程表单的定义、作用及具体做法,形成了以“流程表格”和“操作标准单”两种载体组成的流程表单化建设体系。
1.4 表单信息化
确立了流程体系建立的第三阶段内容,即“流程表单化”,研究制定《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明确流程表单的定义、作用及具体做法,形成了以“流程表格”和“操作标准单”两种载体组成的流程表单化建设体系。
2 规划制度体系分类图
为有序推进基于“四化”模型的制度文本建设工作,我们开展部门职能梳理工作,厘清职责界限,以职能体系为基础规划制度体系,绘制制度体系分类图,并将分类图的应用作为工作重点。主要是从认识层面逐步统一制度体系及制度体系图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展示图,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工具图,价值在于对制度建设工作状态动态反映,工作方向的指引,其功能:一是具备对制度体系完备性的查漏补缺,是否还存在无章可循的制度空白;二是具备直管反映现行制度的执行起点、使用期限,择机选择性的进行评价修订;三是可以与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制度进行对接梳理,确保自身制度与上级策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制度目录,制定有重点分阶段的制度建设计划,促进制度建设规划的落地,整理现有目录,将集团公司现行制度目录和上报制度编制计划的通知一并,各单位可对标制度分类图,查找制度的空白点和缺失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本单位的制度、流程、表单、OA等工作的建设计划,最终汇总形成较为系统的年度制度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加强了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提高了建设推进步伐的计划性。
3 建立制度评价机制
建立以执行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是形成制度体系建设管理闭环的重要一环。对于制度来说,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难度大、复杂性高的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形成了以流程数据应用为主要依据的制度评价程序。
3.1 制度评价程序
制度评价程序的提出经历了试点、研讨、修正、小范围试运行、正式推广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电子院制度建设办公室通过与人事、财务、监审、资产等部门沟通讨论,吸取了效能监察、财务审计、人力调研等方面的业务经验,形成了包括自查、协商评价、意见采纳、出具评价意见书等阶段在内的评价程序。
3.2 制度评价体系
制度评价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宏观评价,即利用制度体系“四化”模型的成熟度评价,对制度的完整性进行概括性评价;二是微观评价,即利用多维度要素构成的评价表单对制度进行细节分析,结合信息平台积累意见进行条款合理性进行结论性评价;三是数据检验,即利用OA流程中的积累数据,分析制度规定在操作执行中的时效性、审批节点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对制度的可操作性进行修正性评价。通过这三个维度建立起制度评价的成熟度评价模型,与制度体系建设的“四化”模型相对应的,从而构成涵盖制度文本、制度流程、制度表单以及制度信息化等方面的制度评价体系。评价表单体系包含制度评价过程所使用的一系列表单,其中主要包括制度评价自查表、制度评价意见表、流程数据统计分析表、评价意见采纳情况表等四大部分。
关键词: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经营管理
作者简介:尹蓉(1983-),女,北京人,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经济师。(北京 100031)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215-0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是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秉承“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工作理念,建设协同贯通的规章制度体系,探索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是现代电力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而规章制度建设并没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对如何通过加强规章制度过程管控,夯实企业经营管理基础,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讨。
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现行的公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上级单位及公司管理制度等,对公司各专业工作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但从公司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逐步研究解决。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
现行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以逐步增加和补充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导致部分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管理制度体系结构、内容分类不合理。部分管理制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现象。
2.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
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职能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订立制度,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规章制度表面上看面面俱到,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
3.规章制度缺乏稳定性
稳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使人们养成近乎本能的遵循习惯。可以大大减少规章制度的执行成本。但伴随着各部门经营管理人员的交替,规章制度会随着个人的管理风格而不断改变,从而对制度的稳定性提出挑战。
4.规章制度缺乏适应性
规章制度必须随着多变的环境及时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多项基础制度难以与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也无法与企业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规章制度体系与管理机制,是公司适应外部市场化经营环境和建立现代企业规范化内控体系的需要,也是适应企业内部制度化依法运营的需要,在企业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成为公司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依法治企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适应法律环境变化的客观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日益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市场交易主体,面临的法律环境日趋复杂,违法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天然垄断的企业属性,也决定了来自政府监管和社会媒体的关注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同时,劳动、安全、环保等纠纷也因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日趋规范而呈上升趋势。要规避潜在风险,首先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细节管理,即通过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去扼制各种法律风险的发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法规环境,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主动适应系统体制改革的先行要求
华能系统以电力为主,综合发展,这预示着公司在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应结合公司实际,率先进行规章制度的排查与梳理工作,逐步探索尝试对公司规章制度进行顶层设计,为下一步管理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稳健经营,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公司发展迅猛,迫切需要完善分层次的管理机制,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框架,通过不同管理层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使各级职能定位准确和管理模式规范、健全。正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经营机制和扎实的管理基础作为支撑,公司难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因此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将成为公司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4.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有效手段
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市场反应实时、内部协作快速、信息交互及时准确,达到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公司原有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各专业管理体系产生背景不同、控制对象不同、设立体系目标不同,暴露了多套体系各自为政致使职责权限交叉和混淆、应付审核等多种问题和矛盾。鉴于此,公司应建立统一规范制度体系,将各管理体系的管理活动纳入整体考虑,符合系统管理的观点,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且能真正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5.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落实战略规划的主要抓手
规章制度体系是保障其将已有资源优势、能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实现战略“落地”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承载着公司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体现了公司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是伴随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对于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基础性和长远性作用。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
1.构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原则
(1)科学合法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且要与华能集团规章和相关规定相衔接。要结合公司功能定位和管理实际,切实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简约易行,有利于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2)协调性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以公司战略目标为核心,综合考虑内部各组织及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各环节、各层次的规章制度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局面。规章制度要对各个层级的管理者的职能、权力、利益和责任给予合理的界定,实现责权利对应,真正体现激励制约作用。
(3)稳定与适应原则。公司规章制度既要把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予以延续,以保持稳定,又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式,以适应企业实际。
(4)精简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防止内容交叉、冲突,结构多而细,前后制度效力不一致等影响管理效率的现象,要坚持有用、管用、能用的原则,力求项目少,质量精,简洁易行。
(5)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原则。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即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即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构建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2.构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
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它的建立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实现从“调研起草”“审核会签”“审议签发”“宣贯培训”“执行落实”“评估反馈”“修订完善”的闭环管理。
(1)建立规章制度的效力等级体系。目前公司规章制度没有依重要程度和效力等级划分的体系,难以保证公司确立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公司规章制度中得以正确体现,无法通过效力等级的约束保证不同层次之间制度的一致性。没有公司基本制度和一般制度的划分,更使公司制度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无法解决一旦在制度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给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缺乏体系划分,一些涉及公司重要制度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总经理办公会)的审核,而以部门(专业)制度形式下发,在与之相关的制度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造成难以贯彻执行。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规章制度按效力等级依次排列为公司章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公司一般管理制度。结合上述规定并通过对国家立法制度的研究,符合公司目前管理实际的制度体系应由公司章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各部门(专业)管理制度三级组成,重要程度和效力等级由高到低,下一等级的制度在原则和内容要求上均不得违背上一等级制度的规定。通过规章制度效力等级的建立,改变公司目前重要管理事项制度的如法人治理规则、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基本管理制度,与差旅费报销、办公用品管理等一些细小具体管理事项的规定混杂的问题。
(2)建立分专业的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制度。目前规章制度的管理不仅仅是起草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经理部的事情,实际上涉及到很多部门,单纯依靠非专业部门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规章制度的管理效能。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均不同程度承担着公司管理职能,而每一项管理职能的行使均应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因此应以专业管理职能的划分为主要依据,再按照某项专业管理内在规律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制度的逻辑结构,验证制度建设的状况并指导制度的动态管理,减少制度制发的随意性。应建立分专业的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并把委员会作为各专业规章制度审核的最高权力机构,研究制定各专业规章制度建设规划,梳理本专业制度体系逻辑结构,查找规章制度管理漏洞与空白,并就一些重要的专业制度进行定期会审。
(3)建立规章制度计划管理与清理汇编制度。公司目前制度建设的计划性较差,职能部门不了解本专业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不清楚现有的规章制度哪些有待完善,哪些制度需要及时拟定,往往只重视制度的新订,忽略制度的修改和废止。久而久之,只立不修,造成同一管理事项有多项制度规范,相互交叉重复甚至矛盾;只立不废,造成制度效力混乱,这些都给制度的执行带来困难,执行人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应建立规章制度年度计划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建设列入部门年度计划工作,在统筹规划下一年重点工作的同时制定配套制度的立、改、废计划,使规章制度建设成为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应对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清理,编制制度汇编,一方面解决“试行”制度转正的问题,将一些经过一定时间试行的制度变成正式制度,另一方面对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进行及时修订或废止,并在此基础上定期编制公司制度汇编,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知悉公司现存规章制度情况。
多年来,公司历来重视企业管理工作,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则,营造机制,规范管理,逐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020年,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旨在梳理和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制度规范与业务流程,搭建全公司规范、有效、合理、科学,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内部控制平台,以确保企业在合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部内容体现在公司新版《管理制度汇编》中,本汇编是在遵循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总结公司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及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管理经验的沉淀和提炼。以此内控体系的建设为开端,将先进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理念融为一体,在推动公司业务标准化、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能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奠定基础。
新版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共收入内控制度43个,为保证这些制度的统一性和关联性,避免出现执行上的矛盾,现将汇编评审版印发作进一步的评审。这次评审的主要目的,首先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所负责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和汇编中的其它相关制度条款的对接情况进行再次完善;同时,也要在保证全公司制度流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它相关制度,特别是与本职能工作紧密相关的制度,进行再次审阅和修订。修订时,请在原制度上直接进行修改,要求字迹清晰、标注规范。
本制度汇编为评审版,内容中可能存在个别文字字体不统一,排版格式不规范等情况,将由综合管理部在正式印发前统一修改。
本次评审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部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了此项工作。在接到流转评审的制度后,都在第一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制度的修改,并传递给下一个部门进行评审。
总结情况如上,敬请批评。
一、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使决策科学化 具体表现在:
(1)GW集团企业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要求,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通过召开定期和临时“三会”,有效地防范了决策风险,提高了决策质量。2010年7月,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后,按照《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合同》和《公司章程》的要求,成立了新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时在《董事会》下成立了战略、审计、提名和薪酬、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审查、论证公司发展战略、内控和风险管理、法人治理结构、薪酬及考核等重大事项。明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控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明确将投资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以及人力资源风险的防范工作分解到各专门委员会,使公司逐步建立全面、全员、全方位的风险管控体系。
(2)公司成立八年来,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立与调整始终坚持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统一。特别是在2007年底,为了更好地实施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翼并重的战略,公司对本部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设计和调整,将本部由实行单一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改变为“职能部门+事业部”的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上,采用“小”职能“大”事业的原则,在职责确定上,采用“粗”职能“细”事业的原则,强化公司五大产业经营发展的力度,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和集团管控的全面实现。
(二)完善会议议事规则,使决策与监督程序化、执行规范化
具体表现在:
(1)为确保决策有效、公开、透明,防止武断和独断行为,公司相继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规则》等,确保决策严格按《公司章程》和内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随着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又修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下制定了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监事会下制定了三个具体的工作规则、办法和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决策和监督程序。
(2)通过定期召开总经理办公会、总经理工作会、部门工作例会、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年度经济研讨会、年度工作会和职代会等各种会议,坚决贯彻和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及时掌握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决策执行程序化。
(三)不断更新管理制度,使执行法制化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将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制度体系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经营、计划、财务、安全、人资等方面的制度,并随时根据公司管理的需要进行修订。特别是2009年,公司提出要“努力建立一套体系完整、制度科学、运转有效,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功能管理体系”,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旨在规范公司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GW集团企业综合管理大纲》,为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确立了指导原则和实施依据。并据此完成了公司制度体系建设中一、二、三、四层级制度的审查、修改、起草和补充。2011年,随着公司企业性质、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公司把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变化与内控体系建设模式结合起来,按照财政部等等五部委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GW集团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成立了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领导机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四名公司副职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开展组织学习,制定方案和论证,分步推进和试点,整体总结验收等方式方法,推进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四)突出经营管理重点,使执行精细化 具体表现在:
(1)抓责任落实工作。公司将围绕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这一重点,严肃执行在年度工作会议上签订的各项责任书,分层级组织,分阶段实施,按照计划目标落实责任,按照责任进行督导,按照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抓综合计划工作。公司确定了由经营班子各分管领导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采取月度通报情况、季度检查分析、年终考核兑现等多种方式对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督导检查,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了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
(3)抓财务管理工作。坚持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管理的准确性和资金的收益能力,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强化预算刚性管理,实现财务预算由事后分析向事前控制、实时监控、执行分析的管理循环的转变,以适应公司发展新阶段对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4)抓队伍建设工作。规范领导干部推荐、选拔、竞聘、考察、任用和考核等工作流程,以作风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业绩考核为导向,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总之,GW集团企业将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夯实基本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强化运行机制的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公司特色,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
二、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创新点
(一)管理理念创新 GW集团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执行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战略的制定,机构的设立,制度的拟定和管理手段并不是一尘不变、自始至终的,而是根据实际宏观政策和微观经营在不断的调整、更新和补充,不断地在努力探索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和实施机制。
(二)管理体制创新 GW集团企业经过八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立项、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科研开发、资产整合、股权管理、对外投资均严格按照调查研究、准备议案、科学论证、集体决策的程序进行,使公司的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风险能控、可控、在控。
(三)管理组织创新 通过近四年的实践运转情况来看,GW集团企业实行的“职能部门+事业部”的管理模式是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各职能部门是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决策和执行的参谋办事机构,统筹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总体上侧重于宏观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各事业部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对公司各大产发展和项目生产经营的执行机构,对各产业自项目前期道工程建设以及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总体上侧重于微观管理和程序化管理。
(四)管理方法创新 GW集团企业始终坚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内部控制管理和执行的方法,通过利用信息化内部控制作为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综合计划、财务预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人资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管理内容,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效果与启示
(一)实施效果 在逐年规范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框架内,GW集团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制度科学、运转有效,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功能管理体系,形成了“电为核心、双翼齐飞、强本固基、东进西出”的战略方针,形成了火电、风电、煤炭、太阳能、机械制造五大产业,形成了煤炭-火力发电、风机设备制造-风力发电、硅材料制造-太阳能发电三条以发电为主的产业链。截至到2010年底,GW集团企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全面实现,拥有分、子公司27家,参股公司8家。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利润总额近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12亿元,净资产近50亿元。与“十五”末的指标相比,公司火电权益总装机容量增长4.3倍,资产总额增长4.4倍,净资产增长4.56倍,销售收入增长11倍,利润总额增长20.5倍,公司取得了有好又快、跨越式的长足发展。
(二)经验借鉴 结合GW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1)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更加关注于企业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从一个企业发展来看,战略目标尤为重要,它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方向,企业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进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也不例外,要使内部控制可以从战略高度关注企业的长远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2)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应适应每个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体制的要求,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相结合,要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的特点,要紧跟企业发展战略,紧贴企业文化精神,紧绕企业各大产业,真正做到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生产经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实现在企业运行全过程中都留有内部控制的痕迹。
(3)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加快。很多企业都有“漂亮”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其信息与沟通和监控要素的欠缺,往往是“好看不好用”。信息流动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设施,对内部控制体系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解决好信息保障问题,尽可能地将控制措施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实现自动控制。因此,要加强引导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管工作建立在良好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
(4)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改变过去认为控制规范仅仅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层面上的思想,要树立内部控制是企业综合风险控制的意识,它包括企业组织机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力资源、资金、采购、销售等21项业务和事项,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企业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伊始就要坚决防止这种错误思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李敏:《发电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冯华:《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模式的理论探讨》,《财会研究》2010年第3期。
[5]葛文玲:《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模式设计》,《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1期。
[6]吕维川:《浅析企业集团财务系统内控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第5期。
[7]傅铮:《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期。
[8]刘然:《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6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内控体系建设目标―合规为基础,提升为根本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以保障和促进业务发展的效果和效率为目标,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为根本,实现从合规经营到提升效率的优化升级。所谓“合规”,就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升”即在实现“合规”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将逐步实现内控的合规性、可操作性及标准化。“合规性”为第一阶段目标,即构建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监管机构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可操作性”为第二阶段目标,即构建与业务、产品、流程、系统变化想适应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为第三阶段目标,即统一定义内部控制体系的语言和标准,实现关键业务条线的标准化运行,提升内控水平。
2.内控体系建设过程―分阶段、分层级”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公司分阶段、分层级的开展。
首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应停留在针对现状进行查漏补缺的阶段,还应结合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趋势、同行业领先实践、国际国内的监管要求,具有前瞻性地建立一套完善、适应公司持续发展、灵活且可落地执行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以及运行保障机制,以切实满足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其次,内部控制规范只有得到切实落实,才能实现公司的“长治久安”。必须切实将内部控制规范通过制度规范融入流程和操作、通过业务系统的升级和建设将内部控制嵌入系统,最终将内控执行落到实处,以真正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段、工具的建设与提升。
第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保持常态化、持续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必须结合未来业务发展步伐,循序渐进地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最终形成动态监控、持续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通过持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与提升工作,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股东回报。
3.全方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全员、全过程”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实现“三全控制”―“全面、全员、全过程”。
全面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
首先,应制定覆盖全业务面的内部控制规范与流程。
全面控制建设应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开展,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制可依、有据可循。涉及的规范和流程应涵盖公司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在建立内部控制规范时,还应考虑到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与国内外内控制度的要求,在设计制度与流程时坚持严谨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其次,建立以风险类别为主线,以关键业务和管理领域为维度的风险库。
企业的风险成因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通常来自经济、法律、政治、社会、同业竞争和科学技术等;内部风险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技术能力、管理基础和风险事件等。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应识别公司经营中的各项风险点,记录风险信息,根据风险的来源,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后果确定固有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形成覆盖公司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数据库。
此外,还应建立内部控制监控预警体系,对各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分析、预警、报告。定期对风险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以适应新的业务领域,并对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不断建设与改进。
4.全员控制
深入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更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多方配合。
首先要培养员工的全局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持续的内控制度及标准宣导,树立规范的职业道德操守,确保所有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岗位职责。通过长期教育提高全员防风险、防隐患、堵漏洞的工作意识,能够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联系,主动防范风险并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将静态的制度和流程用活用到位,避免内部控制成为摆设,从而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要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权限。
内部控制是一套制度、一班人马以及一系列相应行为的动态组合。如何将这一整套的活动细化到流程,责任到岗位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一门不可小觑的技巧和艺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首先将每个业务流程按部门责任分工,再在部门内将各个流程和控制点细化到岗位,并界定明确的岗位职责。部门内部应指定内控管理员,通常以部门主管或业务骨干为主力,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应规范审批权限和流程,切实有效地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三是建立内控考核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
考核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励,一个是惩罚。内外兼修,压力与动力并存,才能真正为内控落地“保驾护航”。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审计、内控检查等,对内控标准的执行、内控的评估、缺陷的整改进行考核评价,推动执行工作的落实到位,并通过问责、通报、警示函等方式促进内部控制持续改进。另一方面,企业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可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还可与职务升降挂钩。
5.全过程控制
对企业来说,内部控制不应是静态的控制,而是动态管理。内部控制仅做到全面、全员还不够,还必须做到全过程控制,不能只是单一的事后检查控制,还要实行事前、事中的动态控制,为企业构筑起三道防线。
一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由业务部门执行,由此构成企业安全运营的第一道防线。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事先公司制定好的业务制度与流程进行运营,保证业务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执行期间,业务部门要时刻把控风险,通过了解情况、收集整理资料、掌控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二是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由内控部门及合规部门执行,由此构成企业安全运营的第二道防线。内控及合规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业务部门,共同管理风险,监测业务流程中的控制点、监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定期审视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做到及时指导、及时检查、及时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更正,确保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 科技企业 孵化体系 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其成活率比别的企业要低,所以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健全配套的社会服务环境是其成长的关键。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创业孵化体系,是营造这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和企业之间在发展科技产业方面的有机联系与合作,通过强化企业孵化器集中社会资源和创业服务的功能,整合科技产业化所需要的相关资源,有利于促进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逐年增长,发展迅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是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最快的时期。能够追溯到的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孵化器数量的连续统计是1991年。从1991年~2005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到2005年底,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而孵化场地面积和在孵企业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2005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主要指标如表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统计资料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而且近年来又发展了一批形式多样、适应各类主体创新创业需要的、富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如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孵化领域,除原有的科技部门和高新区外,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跨国公司以及教育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等其它相关部门都参与了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办或合办了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现了从政府单一投资到社会各界多元化投资的转变。2000年以来,我国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蓬勃发展,一批专门面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农业、环保等技术领域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兴建并陆续投入运营。从2001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先后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澳地利和新加坡等国设立了7个海外科技创业园,为科技型企业到境外创业与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建立海外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在新世纪取得的新突破。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为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高校等通过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创业资源组织网络,构筑起了在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资源之间联系的平台,建立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向在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本和市场信息等资源。
总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已从过去的综合孵化器向现在多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发展;由政府单一投资建立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向政府、大学、研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独立或合作建立的社会公益性、盈利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只在国内发展,开始向国外拓展;由只建立单纯的孵化机构向建立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官、产、学、研、资、介、贸等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发展。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在近二十年的建设历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孵化器不断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主体的政府色彩过于浓厚,缺乏有效的赢利模式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大学、科研机构或国有企业,即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虽然有介入,但数量还不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对于企业孵化器,政府还给予其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孵化器的收入以房屋租赁、物业服务和政府资助为主,占总收入80%以上,商务服务收入、投资收入所占的比例较小。这种收入来源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不少孵化器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支出的情况,是受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各类服务功能没有良好发育的制约。这也正是多数企业孵化器不能市场化运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情况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否则不利于孵化器的更大发展,更不利于孵化产业的形成。企业孵化器本身没有有效的赢利模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合理的收入结构,就没有滚动发展的基础,缺乏造血功能,而政府的支持又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2.孵化器的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兴建之初对硬件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对入孵企业提供了优惠的房租。但是,对于创业企业所急需的管理增值服务和投资增值服务却没有提供或者是没有能力提供,没有充分体现孵化的作用,服务内容大多数停留在低附加值水平上。尽管我国孵化器的硬件设施建设比较齐全,但是由于忽视了软件体系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提供在孵企业所急需的投融资、科技服务、法律与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等关键性资源,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单调。这不仅限制了在孵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孵化器取得较高的收入。
3.对在孵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具有对在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通过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开拓各种融资渠道,满足在孵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在孵企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很有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机制和赢利机制。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多是以政府的科技创新基金、专项孵化基金和火炬计划基金投入为主,缺乏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投资形式的单一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孵企业的发展。而且,现阶段很多企业孵化器由于其建设定位、运营机制等问题的影响,都存在着财源不足、资金紧缺的问题,对在孵企业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孵化器作用的发挥。
此外,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扶持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对企业孵化器的支持还没有形成社会合力,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坚持孵化体系建设的网络化,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构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关键是满足在孵企业对资金、技术和市场这三大资源服务需求。高科技早期项目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融资难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如果解决了技术和市场的问题,在孵企业就可能有效度过创业初期的融资难关,完成中试和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是孵化资源网络化调配的过程。科技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其具有各自的服务特色和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促进各类企业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企业孵化器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要积极鼓励各企业孵化器联合建立行业协会,通过这种行业协会来协调企业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同时扩大会员面,将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吸引到协会来,使协会成为真正的孵化资源配置平台。
2.通过政策鼓励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
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发展需要制度建设,最有力的推动者仍然是政府部门。国家有关部门应专门研究、制定有关扶持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即使在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美国,也仍然有约50%的企业孵化器享受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或其它政府机构的各种补贴。我国可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性扶持政策,协调好在孵企业、孵化器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创办企业孵化器,又要鼓励孵化器提高孵化水平和孵化能力,更要鼓励在孵企业创新发展和及早毕业。入世后,政府的各种补贴也要受到WTO有关规则的制约。不可申诉补贴(即“绿灯补贴”)是政府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需要而采取的普遍性补贴,并对国际贸易不直接造成消极影响,因而不受WTO有关规则的限制。由于企业孵化器不直接与贸易发生关系,因此对通过认定的企业孵化器在一定时间内实行减免营业税,同时利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采取税收返还,也当属绿灯补贴,应当充分利用。
3.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填补市场空白
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企业孵化器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重点解决市场化融资中的瓶颈。政府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资助动机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要把目前的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移到风险补偿为主的资助方式上来,把政府资助作为引子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增加对在孵企业的资本投入。企业孵化器不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对在孵企业而言,孵化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对资金的供给方面而言,孵化器应通过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判断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咨询意见,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4.实行“官助民办”的民间促进机制
实行“官助民办”的民间促进机制,即由政府以政策、项目和少量资金进行引导,吸引、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进入企业孵化器建设市场。政府可以向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孵化器的建设和在孵企业的发展,并引导全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政府对跟进的民间资本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减免、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全程配套支持,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建设。
5.区分不同情况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改革
在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同时,尤其要抓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改革。对现有企业孵化器的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按照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分别改为非营利性孵化器、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和公司制孵化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企业孵化器改革的方向是成为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原有的企业孵化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具备风险投资管理条件,可以结合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实现对入孵企业的投资和孵化两种手段有效结合,成为投资性质的孵化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孵化器改革的方向是成为非营利性孵化器,主要承担部分社会公益职能,由政府提供支持,国家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具体运作上体现企业化特征。实行公司制是大多数企业孵化器的改革方向。按照公司制的要求,企业孵化器吸收多种投资主体,组成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各投资主体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明晰产权结构,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孵化器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公司机制运行。
参考文献:
[1]颜振军:中国企业孵化器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孙大海等:科技企业孵化器面面观[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王黎明:论孵化器的目标、功能与发展制约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5,(1)
[4]周寄中等:孵化企业:动力学过程与资源配置[J].管理科学学报,2000,3(4)
[5]李志能:关于创新系统和新创企业孵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情况(包括“反麻痹、保双零”相关工作)
1.根据公司现有岗位实际情况,年初编制下发了公司《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经过半年的实施,并结合集团公司5月的尽职督察提出的问题和广西公司的相关要求,及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7月19日通过安委会的审议并已。
2.提前策划,于3月19日编制下发了《关于开展“反思想麻痹、反侥幸心理、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开展了宣传教育、检查整改、反麻痹讨论和反麻痹安全日等系列活动,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纠正工作作风、慎醒麻痹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7月22日,编制下发了《 关于开展班组“反麻痹”安全活动的通知》,组织生产一线员工开展了一次“反麻痹”自我反思活动,并要求每位员工撰写个人思想汇报和整改措施,并在活动中进行表态发言。
4.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公司“反麻痹、保双零”活动方案的相关要求。为提高桂林区域公司“两票”管理水平,公司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两票三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区域各公司开展了“两票”讨论会和“两票”专项检查,同时积极参与“两票”的修订工作,组织区域公司对广西公司两票管理办法进行讨论,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并上报广西公司。广西公司两票管理办法定稿后已及时组织修订完善了桂林区域两票管理标准。同时对集团公司5月份现场检查发现的“两票”问题,已会同项目公司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了处理,对责任人进行了考核。目前,各风电场“两票”填写得到了规范,大幅提高了两票的合格率。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情况
1.根据广西公司《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修订完善了桂林分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通过安委会的审议并已。
2.按照集团公司尽职督察要求,修订完成了桂林分公司全员岗位责任制,通过安委会的审议并已。
3.根据广西公司《“两票”管理规定》,修订完善了桂林区域《“两票”管理标准》,已提交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和各项目公司进行审核,本月底执行。
4.组织修订了福家田风电场巡检记录,优化完善了巡检项目,提高了现场on-call人员的日常巡检质量。下一步准备在其他风电场进行推广应用。
5.组织完成桂林分公司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对初稿进行校核,后续经讨论、定稿、审议后,计划8月份实施。
(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实施情况
1.桂林分公司现场一线员工多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为了尽快提高现场一线员工的工作技能,由HSE部牵头,组织三个生产部门于年初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生产运行人员岗位能力培训的通知》,明确了2019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及内容,并将培训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月并严格执行。按照计划和现场实际需要,先后在各风电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24次,对入职新员工培训10次,根据季性变化对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2次,较好完成了培训工作任务,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按集团公司尽职督察要求,修订完善了公司培训计划内容,将三类人员、管理人员的再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同时开展了实操技能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应急能力培训和“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
(四)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情况
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根据广西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实际需要,桂林分公司年初制定了2019年“两措”费用使用计划,并将费用细化到月,预算总费用为43.3万元。其中“三标”体系建设30万,应急预案评审备案10万,“安全生产月”活动是1.5万,员工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是1.8万。
目前,按照计划对公司消防灭火器、消防栓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补充,同时购置安全帽、反光背心等用品、用具费用1.8万;“安全生产月”活动购买25项反措书籍及宣传资料1.48万。签订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合同9万,计划8月底前完成相关评审、备案工作。签订“三标一体化”体系贯标合同30万,计划10底前完成贯标工作。
(五)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1.加强日常的安全巡视检查。结合培训工作,每周到一个风电场开展一次培训和现场检查工作,及时检查现场及“两票”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2.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开展了节后、春季安全大检查、防台防汛、防小动物等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共查处安全隐患101项。
3.按照桂林区域党委的要求,组织开展了桂林区域公司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联查联排活动,抽调项目各公司安全生产骨干人员,对各公司生产运营以及在建项目开展了系统性检查,以“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方式进行,共查处安全隐患93项,并按“五定”原则督促完成整改。
(六)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年初下发《关于开展桂林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成立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组人员的职责,细化了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工,组织召开了专题会,完成了对制度、预案的修编工作。建立了应急指挥室,下发了应急处置卡。
2.加强应预案的演练。年初制订下发了2019—2020年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按计划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上半年按计划共完成了5个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检验了通讯设备联络的有效性及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强化员工的应急培训。组织员工开展了应急预案的学习及考试,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完成了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自查整改工作,补充完善了应急用品,同时以笔试结合现场拷问的形式开展员工应急能力的日常考试。
4.开展汛期值班。印刷下发了防汛应急值班记录本,明确了值班日程安排和责任分工。
(七)生产安全事件报告情况
1.对6月9日金紫山到桂林集控通讯中断未及时报告事件,对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并要求在部门内进行“说清楚”。
2.组织开展了经验反馈。同时上半年的经验反馈汇编已在编制过程中,月底前完成。
3.建立了生产安全事件报告台账,督促并要求发生安全事故事件和设备故障时要及时上报。
二、本单位及本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亮点
(一)开展“两票”管理专项提升活动
公司HSE部于2月13日下发《关于开展“两票三制”专项治理的通知》(桂林安环函〔2019〕2号),组织区域各公司开展了“两票”专项治理活动。2月21日组织桂林区域各公司召开“两票”专题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达成8项共识,规范并统一了填写内容。按照活动计划,2—4月份共开展“两票”专项检查3次,并于4月21日召开“两票”治理总结会,对“两票”执行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具体规划。
按照广西公司要求,5月10日组织区域各公司讨论“两票”制度执行情况,形成后评估报告,指出“两票”在现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广西公司提出了后续执行过程中相关建设性意见。
通过开展“两票”专项治理活动和一系列管理措施,各风电场“两票”管理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班组“三基”建设和公司安全生产打下了基础。
(二)组织区域各公司开展安全生产联查联排活动
按照桂林区域公司2019年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党委的要求,为实现“主轴驱动、区域协同,构建安全生产新格局”的目标,由桂林分公司HSE部牵头,于3月25日至月30日在桂林区域各公司范围内开展了2019年春季安全大检查联查联排活动。本次活动各单位积极响应,抽调了生产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骨干组成检查小组,对生产和工程建设现场进行深入检查,共查出93项不符合项,并按“五定”原则要求落实了整改。同时,通过开展联查联排活动,为各公司创造一个相互沟通学习的平台,在活动中查找问题,发现不足,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打造“桂北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创造了良好氛围。
(三)编制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成立时间晚,桂林区域公司年初才完成职责划分。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公司各层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履职到位,公司HSE部在学习借鉴集团内部先进单位良好实践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内容覆盖公司现有各岗位,安全保证体系、监督体系、支持体系的职责进一步得到明确,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四)启动了全员岗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工作。
编写下发了关于开展《桂林分公司全员岗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通知,启动了清单编制工作。计划10月底前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一)本人存在哪些履职不到位的情况
1.安全知识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内容比较单一。
2.内业管理缺乏主动性,资料台帐管理不全。
3.安全检查深度不够、技术含量低,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得以全面查处。事故隐患整改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4.对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奖罚力度不够,不能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5.监管精细化程度不够。局部检查多,全面监督少;表面检查多,深入分析少;查细小问题多,查大系统、大隐患少;查静态问题多,查动态问题少(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操作等)。
6.抓工作落实不够彻底,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以讲促学,不断丰富自已的业务知识和提高培训水平。
2.改正工作作风,工作精细化,加强风险预控和隐患分级管理,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严格按“五定”原则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3.敢于“唱黑脸”,进一步加大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和考核力度。
(二)本单位目前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是何原因。
1.生产一线员工多为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综合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原因:工作经验不足。
2.部分员工麻痹思想未完全根除,仍存在思想松懈和侥幸心理,相同的“三违”问题重复出现。
原因:培训不够,考核不严,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采取形式多样和员工普遍认同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培训实效性。同时加强学习效果的考评,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持续深入开展“反麻痹,保双零”活动,进行全员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岗位负责制,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思想麻痹、心存侥幸就会酿成事故”和“违章就是违法、严重违章就是犯罪”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对策
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1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2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在当今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这就为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添加了动力。
2.3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在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通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
2.4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股东大会就成了大股东会议,由大股东说了算,这样就很难保证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3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3.1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这给了诚信供给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这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对供给者的监督,以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2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目的在于抑制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供给者,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同时,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3.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建立诚信档案
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应包括: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指导,以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为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应当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把优秀的和不良的都记入诚信档案,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保证做好各项工作。
3.4注重会计文化建设,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会计诚信的根本。会计文化主要指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上,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此外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
3.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企业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总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所有会计人员只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一定会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有机统一的会计诚信环境,摆脱目前所面临的会计诚信危机。
参考文献
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企业档案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因为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互相补充、促进的。
(一)企业改革需要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无论是转变经营机制,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档案为企业调整组织和产业结构,对外经济合作、清产核资.进入市场成为具有独立法人权力竞争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企业档案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将阻碍其发展。作为企业科技信息管理的组成部分,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着手进行改革.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
(三)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为民众、为企事业服务,档案管理制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二、结合实际,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科学规范开展档案工作、加强企业信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因为制度是基础保证和根本保障,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应包含档案工作规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业务规范和重点档案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档案工作规章包括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及文件形成归档责任制度、档案工作规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办法、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档案管理制度具体又涵盖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等制度内容;档案业务规范则又囊括了档案整理规范、档案分类方案、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特殊载体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全宗管理办法等内容;而重点档案工作制度则包含了军工电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工作协作组工作规则等等。
笔者所在的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是2014年在总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加快安全电子产业发展”的号召下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海康集团组建而成的安全电子产业子集团,公司建立伊始,公司领导就十分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中电海康档案管理办公室更是积极配合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档案工作的特点难点,在贯彻公司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的前提下,档案工作人员勤做功课,积极调研,认真完成《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其中包含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等规范,奠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初步在制度建设和执行环节层面上打造了闭环管理平台。随后各专兼职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相继出台《文书档案管理细则》、《会计档案管理细则》、《科研档案管理细则》《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细则》等等制度规范,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工作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很快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后续我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从强化企业档案资源建设角度出发,积极学习、研究先进企业的档案资源建设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公司发展要求的企业档案资源建设制度,推进公司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企业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制度》、《档案资源建设达标升级考核测评办法》等制度,最终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现代档案管理制度,夯实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三、如何优化创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一)制度创新战略――走实用化之路
没有永久不变的制度,只要是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就是好制度。制度创新的成果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档案馆看来有效可行的制度,未必在基层单位档案室能顺利推广和应用。档案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本单位的当前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度创新着眼点在于组织内部。机制与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机制是由制度内化而来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运行规律,这是档案管理机制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管理创新战略――走复合化管理模式之路
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推进组织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档案形成的规范性和档案利用的广泛性,将使档案和档案工作走出档案室,走向组织管理的每个角落,使档案事业成为组织内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事业。搞档案工作信息化也好,搞档案数字化也好,千万不能忽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我们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步推进,采用复合化管理模式。复合化档案管理模式是档案载体多元化,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如何有机结合保存的模式,有利于档案管理发展的良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