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第1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制度,放在任何环境之中,都体现出一种刚性,也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变化。因此,当文化与制度有机结合时,制度在原有的特征基础上,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显得更有内涵与特色,不再那么具有刚性。制度文化凝聚了社会主体的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方面的智慧,并通过社会实践的延续被世代相传,从而成为人类群体的璀璨成就。大学制度文化除具备制度文化的属性外,同时还具备了地域、环境、人群等特点。大学制度文化在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在内的精神成果和学校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当下,国内高校,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岁月的洗礼后,所沉淀出的那种代表性精神、文化,已传承、作用了数代学生。这是非常宝贵的,应继续传承及发扬,恰恰是大学制度文化健康发展的原始动力,利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

大学制度文化具有行为规范、思想导向、人文关怀的功能。首先,大学制度文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起着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内心已形成一种压力,制约着他们的思想、言行,渗透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道德要求。其次,不同国度、区域的大学制度文化彰显不同的色彩。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关联党与国家、社会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师生的政治方向、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受到了政治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对师生的发展走向指明了正确道路,有利于高尚的思想品格形成。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个人失误。最后,绿色健康的高校学制度文化服务于人,作用于人,造福于人。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开拓创造性,满足人在环境中的缺失性需求,体显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发展相符的思想行为倾向,彰显人性至上的人文关怀。所以,大学制度文化给师生传递出人性的呵护与关爱,激发师生的潜在动能,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建设。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1.优良的校园文化形成,前提保障是大学制度建设。首要的关键因素是人。毕竟,这一切是围绕人这个中心运转的,离开了人,制度、文化便成为虚幻。因此,制度在制定之前,必然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建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制度。所遵循的主旨就是:根据学校学生的普遍特性和学科特色来调研、分析,从而进行设置;并始终抓住制度所折射出的功能和内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管理、实践等活动,让逐个的人在活动中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达到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的格局。自然而然,这种格局将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并不断扩大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又一点一滴地积淀,最终凝炼出一种精神,一种新文化,被世人认可,得以宣扬和传承。例如,《大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度,从思想到行为,都有效地为校园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及整体建设提供重要而有利的保障,为学校教育理念、管理模式、道德培养在人的发展中逐渐渗入开辟了道路。由此得出,两者既相互依存,又不可分割。大学制度文化为校园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提供了保障,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突破口;校园文化赋予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精神和灵魂,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

2.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从属关系。研究两者的关系,是为了建立先进的文化,推动学校发展,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级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各支流建设而独立实现,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局部建设,从属于校园文化建设,彼此之间存在从属关系。两者具有明显差异,不能直接把它作为校园文化的诠释,这显然不科学。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源于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涵盖诸多方面,终究彰显学校发展的主流及特色。高校制度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支流中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如教职员工、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校外的交流学习,校内商家的管理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通含其内。毕竟,制度的建立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对校园行为、精神、环境等文化的形成及建设发挥着间接或直接的作用;并通过对制度的修善,使人在思维模式、语言构造、行为习惯、价值导向领域发生改变,促使校园环境的文化意识形态出现新气象。所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影响着、促进着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等文化建设,并彰显了它独特的重要性。同时,为培养符合时展所需求的人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系统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3.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制度改革创新的反向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处于一种动态发展,是根据大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变化的,充分掌握好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行相匹配的可行性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换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如同修房盖楼一样,少不了添砖铺瓦、筑墙造门,需要从不同的面去浇筑、去完善。因为,校园文化的构造本身错综复杂,组成的枝节繁多,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我们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开展建设,这样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在时展中的质量,才能保障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出。

第2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第3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支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高校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大学精神为指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因民办高校社会化办学的因素,造成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战略规划和制度保障,精力和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重形式轻内涵,内容仅限于组织文体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方面;缺乏鲜明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急切近利色彩,有的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追逐社会流行文化。基于此,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二)行为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从办学基础和较短的办学历史出发,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上升到“质量立校”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没有建立起以富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教育、规范和激励全体师生,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规范体系。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职能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人为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导致校园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三)统一的校园风貌体系尚未建立,物质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虽然起步晚,但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方面还是下了力气的。当然,这与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有关,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才能体现出功效。所以民办高校认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地盖大楼、公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漂亮美丽,这种理念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从而使得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发挥不足。

(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尚存在误区,文化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民办高校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院校依然存在着各类歧视和偏见。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升学观念的影响,孩子就读民办院校仍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以上因素造成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家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政策实施后,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建设稳定、健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建设特色大学文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必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

一是要提高决策层的认识。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大学文化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研究和继承办学的文化和传统。通过编研校史、开展校史教育、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等,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而使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共建机制。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提高精神文化水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的集合。要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合理的梦想,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交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交集,逐步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小气候”与“软环境”。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环境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熏陶着学生。通过思想观念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生活之中,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三)以教学、科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品位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层次;同时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以报刊为载体,集聚校园文化底蕴。

(四)继承和发扬民办高校举办人的精神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长(举办人)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能够积淀成可贵的大学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姜维之先生之于西安培华学院,丁祖诒先生之于西安翻译学院,任万钧先生之于西京学院,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的人格化象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事实也表明,民办高校校长(举办人)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创校者们顽强的坚守个人信仰,矢志不渝地从事所钟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是艰苦创业的楷模,廉洁自律的良师,卓越的民办教育家。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都整个地化为了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并产生一种有持续性的校园生活、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特质。

(五)发挥民办高校校长的领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基层实践经验、教学阅历等,都担任其他重要的社会职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改革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长期在高校工作,对师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学校在主体方面长期保持相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并得以系统地贯彻实施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干家,是拥有系统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理论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有很完美体现。他们都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经常撰文探讨办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又各具特色的系统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六)建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新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民办高校应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入、融合企业文化,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做法一是促进学校和企业文化的交流,扩大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载体;二是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共同育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三是实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实行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带到企业,同时实现学生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对企业的感观认识,以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三、培育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培育方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探索。

(一)领导治校思想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点

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培植不能令其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主动培育。要尊重民办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推进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尊重学校传统与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升华办学理念,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思路;要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积极引领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学校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西安培华学院确立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它主要体现了三个内涵:一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教育;二是教育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教育;三是教育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升华。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关键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来筑牢大学精神的塔基。要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让学校成为培育名师和大家的土壤。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要努力建设宽松、严谨的校园文化,这种理想的文化氛围给人提供包容的、良性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引导教师自由治学,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

民办高校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善。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使教育丧失公益性,依附资本,丧失独立性。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意义更大。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一章八制”的建立,保障大学作为“精神殿堂”的地位,保护大学促进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大学制度的价值理性,通过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用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此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才是体现文化价值和通向深化大学精神的蹊径。总之,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改善校园文化现状,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培育大学精神,全面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精神刍议[J].民办教育研究,2008,(10).

[2]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张伟东,吴华.以校园文化引领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程立峰.对当前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9).

[5]张瑜.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

第4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组织文化;制度化;价值观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建设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发展基础工作中拥有重要地位,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生群体能力、思想、认识等基础方面建设的核心。

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以云师大商学院为例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主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随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结构的日益完善,组织文化建设受到了更多关注。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在学院党委领导、院团委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群众组织。每学期开始,学生会都会召集新老委员针对上一年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定目标和主题,以讨论会的形式商讨组织先进性的发展方向制定学期发展目标;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及时了解新老委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委员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会委员形成集体意识,创建商学院学生委员会团队精神;每年第一学期在院内举办“青春飞扬”系列迎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学生会的学习交流是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在文化建设上的主要内容,他们立足商学院特色积极开展到兄弟院校的联谊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二、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并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对这种组织的“软控制”不重视,只关心活动的开展,导致了委员被动局面的出现。

(一)委员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低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会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委员中出现了一种你推我靠的现象,甚至出现人手的不足,这与学生会拥有众多委员是不相称的。许多委员都以“有课”、“英语学习”等借口来推脱任务,致使部长的工作难于开展。

(二)委员思想动荡频繁,易受指导老师更替的影响

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比较灵活,教师的更替也比较频繁,每当指导老师更替之时,学生会内部思想动荡严重,委员们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部长们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委员为自己是否可以适应新指导老师的工作而烦恼,这样必然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三)学生会委员的自身建设欠佳

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差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会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从而形成了学生会在学生中的口碑不一。

(四)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的本质

组织制度的执行受到了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代表组织文化的一些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制度没有针对组织和委员的特点来制定是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进行管理的制度化是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会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建设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体现制度化功能

制度化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助于组织成员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规范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对组织成员工作的考核与评估;有助于各级部门和个人对自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自评等。

(二)加强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制度化建设

1、制定学生会制度的前期准备。学生会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组织价值观,能够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要从系统上把握学生会文化的制度化。制度化是学生会文化形成的一个环节,科学地确立学生会委员及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科学地制定制度。制定制度首先要从全面修订现有管理制度入手,要以民主程序来制定制度,要循序渐进,要将学生会的长远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必须体现义务、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制度制定后的保证实施。除了制度要制定的科学、公正、严谨外,还要重视学生会的“执行文化”。决策层要大力支持、模范执行,中间层要正确引导、大力推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度化对独立学院学生会的针对性

制度的科学制定有助于塑造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的文化素质,引起各个方面力量的关注、支持。合理的制度化可以加速独立学院学生会文化的形成进程。制度化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会内部的日常管理和共同信念的形成。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及制度化管理,能够在充分保障日常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会的自身情况,实现委员的共同价值观。同时在对外形象塑造和自身素质提高方面,都会取得较好的成效,进而使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自身实力得到加强,以至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永远健康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江.初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及逻辑[J].高教探索,2005(6).

第5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首先,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相结合。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无处不在的场域氛围,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普遍性特征,二是个体性特征。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使命的和谐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紧紧跟随我国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要研究本校文化的发展历史,提炼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特征,形成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建设局面。

第二,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建设和发展文化,不能丢弃传统,但也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一方面,要辨别梳理,发掘本校文化的历史内涵,选择性地传承;另一方面,要追随时代步伐,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积极赋予其时代内涵。

第三,借鉴吸收与自主传播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和欣赏各种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强化大学在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中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向世界自主传播民族文化,努力摆脱中国餐馆开遍世界、文化却走不出去的尴尬和困境。

第四,国际视野和本土立场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强文化全球意识,开阔文化国际视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各个研究领域和学科的本土话语权,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对异质文化做出自主选择,嫁接异质文化于本土文化,而不是让本土文化全盘西化。

第五,普遍繁荣与突出引领相结合。一方面,鼓励一切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强化大学的文化反思能力和文化价值引领能力,着力创新文化的知识载体,创造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第六,科学知识与人文熏陶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倡导以求真务实为导向、开拓创新为灵魂的科学研究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师生以真善美为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师生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将人文熏陶渗透于科学知识教育全过程。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完成六个任务

首先,回归大学文化使命,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大学为什么存在,大学如何存在,大学角色定位在什么方向,这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回归大学文化使命,坚守大学的文化角色,强调大学的文化自觉,以此构建先进有效、求真务实的大学理念,是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核心所在。

第二,构建“文化堡垒与园林学府相统一”的校园环境体系。将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与大学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重视校园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

第三,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在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配套奖惩激励、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等机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第四,构建“自由多样”“、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把“育人”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心位置,使大学教育目的在人、价值在人,着眼在人,服务在人,要把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视为自己的永恒追求;要创设大学共同愿景,培育民族归属感,唤醒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植根,实现文化复兴;要不断开拓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学生从不同途径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能力。

第五,构建“知识和文化并举”、“求量和求质并存”的科研体系。要使大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走出仅被视为既定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的习得之囹圄,克服当前大学知识教育中过度功利化和商业化的倾向,把独立的学术思想、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等融入知识教育体系;发展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增加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大学文化学科的合法合理化;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同时,要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把质量作为科研的生命线加以认知和落实。

第六,构建“服务站与象牙塔功能协调发展”的大学社会服务体系。要深化对于大学社会服务内涵的理解,力求在“象牙塔”与“服务站”之间寻求平衡,在大学和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不仅要追求对当下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更要着眼于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

三、结语

第6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1.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与高校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如广东的制造业比较发达,而且处在一个产业转型时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也越来越精细化了。但我们的一些理工科高校及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仍然是用传统的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来培养学生,而且为了应对扩招后生均占有教育资源的减少,许多高校采取统一培养、大班教学这种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比较单一,这种企业生产和产业转型需要的精细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粗放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应需要的人才这一“悖论”现象。教师教育方面也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回应不够,甚至滞后的问题。据《金融时报》报道麦金赛咨询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教育模式影响中国产业转型,缺乏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已经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该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它建议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制度的改造和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涉及到高校的内外部关系,具体而言就是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和高校内部的诸关系。如何建立起体现科学、民主、法治、人文精神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探索的问题。大学的现代制度建设,首先要在外部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依法使高校真正成为能够面向社会自办学的法人实体,同时高校自身也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高校内部关系则要通过制度改造与创新,充分体现民主的精神,确保学术自由,并平衡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现法治精神的就是学校章程,尽管法律上早就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章程,但广东许多高校没有自己的章程。

3. 办学效率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大一统”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大学的传统,大学办学对效率这一概念一直是比较淡漠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计成本,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产出,而没有去探究是用多少投入取得这样的产出;二是计量模糊,尽管教育中的许多成本(投入)、成果(产出)是不太容易或不适宜去计量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做任何的计量。缺少效率意识的结果导致了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一方面经费紧张,另一方面浪费严重的现象。如有调查表明,高校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的不到20%,这还不包括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所以,要切实建立起高校办学效率的考核指标、监控和问责机制。

第7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精神建设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51-02

近年来,大学精神建设逐步被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所认识。但是,由于建校短暂缺乏传承,底蕴淡薄,大学精神建设在民办高校是比较迫切的。因此,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进展状况,分析其已有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探讨针对性举措,对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精神建设的涵义及内容

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1]。大学精神的形成需要从多方面付出努力,通过各种举措促进大学精神形成。这些举措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第一,大学自身的价值追求,包括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第二,保障实现大学价值建立的制度体系和物质基础,包括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校园景象等;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师生良好的气质、思维和行动方式。

2 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建设上存在的不足

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研究。在吉林省选取6所民办高校,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760份;选取30人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在对大学精神的了解程度上,选择“非常了解”的教师为18%,学生为11.6%;而选择“完全没听过”的比例为20.1%,其中教师相对比例为8.9%,学生相对比例为25.5%。可见,在大学精神的认知度上不足,学校应注重“大学精神”的普及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进而内化为意念,指导教与学等行动。其次,大学精神建设滞后于学校发展。该研究调查了师生对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有50.3%的师生认为“大学精神不够清晰明确”,认为“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的占40.2%,认为“重视专业教育较多,人文教育不足”的为36.5%。

3 J学校大学精神建设实践分析

J校是一所民办艺术类院校,创建于2000年,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12 000多人。学校现有10个学院,24个本科专业,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先后被u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泛亚太地区动漫教育机构十强”等称号。

作为一所民办艺术类院校,J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既紧密适应于社会需要,又志在高远,不断超越,办学目标和方针逐步明确,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突出,大学精神初步形成。

3.1 明确办学责任和办学理念,确立大学精神

J校紧密贴合社会需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较为明确的办学特色,这为塑造大学精神提供了良好前提。J校确立“自尊、自强、创新、创造”为校训,把“传承创新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以“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作为办学宗旨,把“创新、创造、创优、创业”作为核心文化,追求形成“同舟共济、敬业爱校、勤奋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厚德、笃学、博采、尚美”的校风。校训、校风和办学责任是大学精神建设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J校对于大学精神的形成,给予了足够重视。

3.2 完善学校制度,保障大学精神的形成

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建设的保障,其形成及师生的认可有利于促进师生员工形成良好向上的价值观。首先,J校确立了“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文化底蕴足、创新能力强、艺术修养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了“全平台”实践教学特色培养模式和多元教学、精准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师德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并重,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充分基础;其次,根据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指向,J校创新构建大部制机制,全面深化二级管理,强化教学管理,建督导绩效考评体系,深化办学特色,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后,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

3.3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精神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快大学精神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J校注重大学文化的积淀,通过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的宣传与落实,推动“讲品格、讲责任、讲学问、讲艺术”教风和“学做人、学做事、会学习、会思考”学风的形成。其次,形成校园文化体系,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戏剧节、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最后,J校积极打造精品社团队伍,不断提高社团品位和艺术水准,对师生产生了良好影响。同时,学校大力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沉降式广场,绿化美化和独具特色的雕塑等人文景观建设,打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而大量风格建筑和专业特色展厅表现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对师生产生熏陶。

4 总结与反思

根据大学精神的本质涵义与建设举措,结合上述分析,可见J校的大学精神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学校对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和学校文化给予很大重视,学校的管理不断加强,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但是,大学精神一方面要符合学校自身特质,一方面需要很多的投入和积淀,J校大学精神建设无疑还需要很多努力。例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深刻、隽永而又易让人铭记,持续的投入和悠远的历史积淀,使这些名校的精神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这是值得很多高校学习的。民办高校历史短、底蕴浅,和社会、市场联系紧密,更需要超越功利,明确方向,长期投入,踏实行动。

5 结语

大学首先要做到“有精神”,还要这种精神符合时代、社会和自身需要。大学精神建设需要制度化保障,需要各个多方面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工作。民办高校是应市场需要而生,往往在学校建设上出现功利化问题,更需要把脚踏实地和志存高远结合起来,明确学校的责任和方向,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而非仅仅满足于就业指标。同时,建校短暂缺乏传承,也客观上导致大学的氛围和底蕴淡薄,使大学精神建设存在一定欠缺,需要足够重视和投入。

参考文献

[1] 管怀鎏.浅议大学精神及其培育原则[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11):4-5.

[2] 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6.

[3] 杨东平.大学的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353.

第8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一、高校学风的概念

学风,是求学之风,是授业之风,更是求道、悟道之风,它是每一所高校的灵魂和气魄,也是其立校的奠基石。在《大学》中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更是强调了“作新民”即每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断增强自我创新意识是高校学风的本质体现。因此,高校学风作为大学精神的一部分,是体现高校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因子,它概括了高校的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治学精神。

二、高校学风问题及其表现

(一)学习涣散

根据对呈贡大学城1684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的匿名访问及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中缺席、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考试挂科等问题仍较普遍,尤其是上课玩手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较为严重。

(二)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以在高校快速滋生蔓延,并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屏障。王雯姝、杜晶波通过调查,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有作业抄袭、随意拼凑实验数据、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四个方面的表现。刘娟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业、论文抄袭;编造、篡改研宄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考试作弊。胡超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除了考试作弊、抄袭论文和其他同学成果现象严重、钱权学术三方面外,随意署名、一稿多投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易宁、丁小华在对高校学生学风状况抽样调查中发现,能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38.2%,只有46.3%的学生认为好或较好。王雯姝、杜晶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6.1%的学生明确表示“清楚学术道德的涵义”,八成以上学生对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

(三)缺乏创新力

在当今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很重要,但通过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高校学生创新力缺失的表现:第一、缺乏创新动机和创新热情。不少大学生虽然希望改变现状,但没有非创性不可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常常缺乏行动;第二、过分依赖网络及他人。遇到问题,首先多数学生都会求助于网络或他人,不愿动脑;第三、缺乏创新所需的兴趣、洞察力和毅力。现在不少大学生仍沉静于自己的世界里,能顺利毕业就好,对创造新事物普遍缺乏兴趣,做事也常常虎头蛇尾,缺乏恒心。同时创新的敏锐度也十分欠缺。

三、高校学风问题产生的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 大学生盲目的专业选择。根据调查显示,76.8%的选人在选择专业时,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选择专业比较盲目。但在大学里要调换专业有有各种限制,导致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又无可奈何,得过且过地混过大学时光,学习风气比较糟糕。

2. 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在进入大学前,多数学生对大学都有比较乐观的预期。从管理比较严格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的学生很容易放纵自己,玩物尚志,本末倒置,将学习抛之脑后。

(二)高校原因

1. 学风教育建设不完善。根据上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席、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仍十分普遍,在一些学生看来,考试舞弊、作业抄袭是可以理解的。调查也发现,72.3%的高校学生认为高校学教育风和宣传比较欠缺。高校学风建设不科学的表现在:一、对学术道德和规范不够重视。因此学生也忽视学术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性;第二、高校对学术、学习氛围的营造不够。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就很难培养学术兴趣。

2. 高校教师“不务正业”。如今不少高校教师为了完成学术任务和办公绩效,而轻视了教学工作,这就是“不务正业”。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课件从来不更新,多年一直沿用;还有半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态度很随意,不够严肃认真。同时,在新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在金钱至上、财富至上的影响下,出现了注重物质、轻视精神,只重效益、不重奉献的观念,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3. 高校教学制度相对滞后。不少高校针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改善相应的教学制度。高校教学目标不鲜明,没有特色和针对性。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匹配,没有充分地利用校园文化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的考评只片面地看结果而不重过程,高校旨在竞争中获得生源,盲目增设了不少热门专业,不管自身是否具备配套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这就很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开设的课程不合理,对学生的成绩也不严谨,这些都给学生学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4. 高校学生群体的“副作用”。据调查显示,29.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用功学习的原因是受学长和同伴影响。有四层的大学新生很信任高年级学生的话,不如说,进入大学时学长传递的是“大学就是混个文凭”的观念后,有四层的学生会选择混日子。除此之外,大学的宿舍群体及班级群体对对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大学中不发积极刻苦学习的群体,但也有不少消极怠慢的群体,他们互相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学风的建设。

(三)其他原因

1. 家庭教育的限制。有人说,“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真正的人,”而不少家长成绩至上的观念一直没有转变,导致了不少学生只在期末考试前花上十天办过月来突击复习,只有考试不挂科就万事大吉了。除此之外,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不及时了解、开导并解决孩子从高中的依赖一下子就到大学的独立心理适应压力。结果不少大学生,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状态,学习状态一直不佳。

2. 社会大环境风气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风气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下社会风气的影响。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法国、日本、犹太人少得多。现在社会大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副浮躁、唯利是图、财富至上的景象。各行各业都忙着挣钱,没有心思学习,总体的社会学习风气并不理想。

四、高校学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风教育,完善教学制度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高校应多举办各种高水平的学习交流会、学习经验分享会、学习沙龙、学术讲座,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高校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高校应建立规范的教学制度,加强对教师及学生的管理,完善并执行教师及学生的考勤制度。此外外,加强师生互评相互监督的教学理制度,并严格检查督导,切实保证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注重教务管理队伍的培养,积极促进高校间的相互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让学生明白行行出状元,学习不止是书本的学习,还是德智体美的学习,及实践经验的学习。除此之外,应该对学生入学资格、补考、免修,毕业资格等严格把关。

(二)注重班风建设,打造学习型班级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宿舍是班级的组成要素,学生又是宿舍的组成要素。要充分发挥各舍长及各班委的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团结互助、温馨的班级学习风气。同时,积极打造班级明星活动,如素质拓展训练、春游野炊等,培养班级学生间的协作精神从而提升同学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学风氛围。

(三)发挥教师及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启迪者。一个教师的灵魂就是要有师德,高校应加强教风建设和师德培养。高校应强化教师的爱国教育,反对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使高校教师在经济大潮中,恪守师德,作出表率。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狠抓教学质量,一方面,应加强自身学习,只有博学多识,才能传授学生更多知识和智慧,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用好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实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讨论,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伙伴,他们最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监督和教育中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促进班级学生培养良好的宿舍风气和班级学习风气。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和整体水平,对全校师生的远大抱负、奋斗目标、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要真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应该做到:一、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服务的;二、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及其他学生组织的作用,大量开展能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艺术品味、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三、除了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还应重视学校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建设,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明。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确保高校学风建设的高效进行,就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科学研究和咨询中心的建设。避免或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高校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拥有轻松愉悦积极的心态,才能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若想培养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第9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现代大学制度;难点

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主要指步入21世纪以来),大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全面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而地方本科院校则主要是指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面向地方经济的大学或学院。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因此,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在地方本科院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人才输出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现状

2011年我国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除外)共有820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约占1/3,在引领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急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和完善作用明显。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时主要目标为:实行自行管理、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环境的竞争性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性。这些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高校在定位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地方和时代特征,以使在国外流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能够有机地和国内特色相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需求。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容,由于各个大学的具体条件上的差异,建设的重点也不同,但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使大学的领导与决策体制明晰化(即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机制),二是要使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合理化(即基层管理以学术性的教授会作为决策机构,院长或系主任执行履行职能),三是要使大学的章程制度规范化(即以条文的形式明确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及内部治理结构)。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难点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时的指导思想,都是针对各自院校中存在的重要制度问题,以先进的理念作指导,来改良及创新,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难点问题。

1、大学自治程度低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说,落实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至关重要,而大学自的确立正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大学要想像企业一样有创新、有特色,就注定不能是同一个模式的,而现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评估,注定要让全国的大学都变成同一个模式。

政府与大学的理是,政府给予大学相当高程度上的自治。这样,如果政府做好了,大学会通过大学的传播功能提供支持并辐射及传播政府的意愿;而反过来,如果政府做得不好,大学也可以给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从而使大学真正成为政府的社会智囊团,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可实际上,对于很多不恰当的政府政策和措施,学者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会选择沉默,必定会给国家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术自由氛围差

大学,其主要功能就是发现、生产和传播知识。而知识,这一大学中的必备要素,具有特殊的性质,它是由一种不确定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所产生出来的,而这种思维活动所受的限制越少,其活动力越强,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所以,如果大学要想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即生产出更多的知识,必须提高学术自由的氛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拥有一流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大学,才能在世界上成长成真正的强国。

可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内,不同的学科、专业、甚至课程,出于自身的利益,人为地制造出了很多不平等,比如对重点学科及精品课程的评选及资金支持,使得不同学科、专业甚至课程的学者也在以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成熟度为标准来评价自己的重要地位,并且以此来影响所在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这些等级制度影响了学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影响了我国的学术环境,并最终影响了学术自由的形成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

3、去“行政化”难度大

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中,第二个难点是如何消除大学内部的行政级别。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大学的行政化,主要表现是以行政权利来运作一切,以行政命令来主导一切,以权力大小来决定一切。

在每所大学的内部都设有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学者,可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其成员则主要是各院系的领导、甚至于学校的校长。因此而导致的结果就是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从而使得很多学者以当官当作首要目标,学术则放在次要地位,千方百计要进入管理者的行列。

因此,行政化导致了大学缺乏活力,限制了大学的生产力。行政权力应该是为保障学术权力而设置的,如果行政权力的存在影响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必然要求大学的去“行政化”。

4、非盈利性难把握

教育产业是公益性的,学校组织应该是非盈利性的。大学要进行现代制度改革,是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但并不是说市场化就是把学校变成私立的,也不是说要建立以营利为目标的学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以更合适的、更符合企业制度的方式来规范政府与高校的交易及行为,使高校能够更好地生产、创造和传播知识。

有人提出“学校的企业化”,要把学校改造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治理机制,这对于部分营利性学校来说是可以的,但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这是不对的,是不能鼓励的。还有些学校办产业,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学校可以选择和地方企业合作,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但不适合自办企业。

5、服务社会职能弱

现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的工作和成绩中,除了地方急需人才的培养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之外,很多都是个人行为,比如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科普活动,政策咨询,成果鉴定,规划制定,艺术服务,司法指导,心理治疗,社会调查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由于主要是个人行为,所以缺乏规模,从而会使得地方政府、企业认为本地的高校缺乏服务于本地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教学任务和职称压力之外,主要原因是机制问题。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会设置针对地方特色的各种研究所,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各研究所都是虚设,并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研究所成员仍以自己所在的行政机构如院、系为主;学校中也没有专门针对科研人员的奖金分配方案;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不能用来置换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而且麻烦的是,校企合作项目如果一旦与教学工作产生时间上的冲突,申请调课的流程非常官僚化。

三、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确立地方本科院校法人主体资格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因为法人主体地位缺失,政府管得太多、太严,只有使大学成为真正的独立主体,自主地处理内外部事情,才能使大学真正自治,发挥学者们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术的自由。

2、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活动处处应体现其学术性,而学术能力的高低会从根本上决定大学的发展潜力。应该在大学中培育独立的大学精神,给各种学术思想以自由、使学者是的学术心态更纯净,形成求实的学术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

3、吸收社会评价力量

一直以来,政府都是高等院校唯一的评价主体,其评价过程和结果带有很强的行政性,地方本科院校要面向社会,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力量,吸引社会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总之,地方高等院校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必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地方高校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急需体制创新的时刻,必须要以现代大学制度作保障,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崔艳丽.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原则、路径与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04).

[2] 袁本涛.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2(04).

[3] 徐同文.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06).

[4] 李道先.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J].高等教育管理.2012(6).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地方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2100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