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内控管理意识不到位及能力欠缺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不论是决策层还是管理层都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这主要与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形式有一定的关系,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承担的是进行社会公益服务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工作,因而一直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忽视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以处理日常账务和整理财务收支报表为主,在资金的使用规划和绩效评价意识和能力问题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普遍存在财务预测能力、财务决策能力、财务计划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较弱的问题。
(二)制度建设和使用的规范性问题
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不到位、执行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也就无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到位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使得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缺乏保障。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在年终的时候会出现收支、资产及债权债务不能够真实反映到账面上的情况,会出现收支不符,资产不真实、不及时,债权债务不如实反映等情况的发生,甚至有部分的资金流向不明,这是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是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改革和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问题
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覆盖了一个会计核算年度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管理、过程控制、决算分析、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和资金运行的全部环节。内控制度应当从财务收入环节就开始介入,并结合所需要运行的项目进行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然后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程的监管,最后在项目完成后对资金的收支结余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并积极研究可优化工作流程的方式,积攒工作经验。然而,现阶段有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注重于中期的管理以及后期的统计工作,缺乏对前期项目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预算问题与资金运行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如果不注重不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就会导致资金的运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优化建设方案
(一)注重提升管理意识和能力
在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控制度方面,首先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让他们明确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对内控制度进行优化改革。而这还涉及对员工内控管理能力的提升问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可以邀请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员工传输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工作经验。同时在整体培训课程完成之后,事业单位应当针对员工所学的内容,对他们进行考核,考察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是否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而财务管理工作由于涉及大量的资金收支问题,因此,还需要保证员工的个人工作素质符合管理工作的要求,避免发生以权谋私,损害公共经济利益的情况。在这方面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并应当将教育内容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此外,为了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事业单位还应当积极制定人才引进的制度,鼓励社会上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积极投身于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二)制定科学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单位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分配好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并设置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人员直接负责资金流通工作的现象。在这方面,要对单位部门进行一定的调整,增设财务管理内控监管部门。对财政业务与内控制度实施进行独立评价和考核,详细了解业务与制度情况,及时结合项目的运行情况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整改措施,消除财务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的成本最小化及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只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全面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步运行。同时,在监管机制和考核制度的制定方面,事业单位还要注重对员工工作行为方面的约束管理。比如,可以从建立责任监督机制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好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并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考核,根据出现的问题直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制度建设和执行得好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此外,监管机制和考核制度的制定应当符合我国在经济管理方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条例,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稳步运行。
(三)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和有效应用
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过程当中,基于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有许多事业单位将网络管理软件及系统应用在了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优化了内控制度的监管方式,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还需要意识到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会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还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并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定期进行升级。这还需要保证相关技术人员具备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意识,以此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四)资金预算及风险管控工作
资金预算以及风险管控工作是资金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当重视起这两个环节的重要性,将其落实到项目运行的实际过程当中。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相应的财务管理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问题,对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区分问题等等。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规范并统一财务报表的格式,并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记录每一笔收支的数目、来源以及实际用途。严格对预算报表进行审核,提升预算数据质量。并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调节机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节约开支意识,建构预算进度跟踪、结果分析、评价制度。从而有效确保资金预算工作的高效完成。而对于资金的风险管理方面,应当将相应的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当中,比如投资、购买贵重设备时必须要提前制定好风险的预测方案,并且提出解决风险问题的措施,建立风险预警的控制系统,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使得事业单位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运转。
三、结语
目前我国各个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自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以及管理环节的不健全等方面。事业单位必须要能够意识到建设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注重于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积极展开思想教育以及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而对于监管制度方面,除了需要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建设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之外,还应当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监管的形式。此外,还要从资金预算和风险管控的环节,建设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冯炳营,冯炳纯.试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中国商论,2018(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191
1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务制度执行力不够,资金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
财政部为了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相继出台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但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使得相关财务制度的执行力被大幅度削减,财务制度在单位财务核算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财务制度执行效能降低,必然导致制度本身的作用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财务核算工作中,产生了不规范的资金核算现象。
12经费开支标准不完善,核算和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
经费开支标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因素,如绩效工资、福利标准以及某些公务开支标准的制定没有充分结合当前的市场化因素,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另外,在执行中没有明确的办法来对标准划分的依据进行规定,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使得最终的财务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节。
13监督手段单一,出现财务核算问题无法及时纠正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监督工作在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单位自行核算完成。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自行核算时所用的监督手段都较为单一,即财务监督部门通过审计对单位的财务进行核对和查实。另外,财务监督工作往往没有从财务核算工作中独立出来,存在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监督其自身工作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监督的执行力。另外,一旦出现账面不符等问题时,由于监督手段的单一,无法及时划分责任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就不能够及时地从根本上纠正问题,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14财务核算电算化基础薄弱,缺乏复合型人才
相比于我国现代企业的电算化技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电算化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电算化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软件较落后,在处理账务和分析数据时不能保证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给财务核算中基础性的工作如报表汇总、数据查询和传输带来不便。另外,电算化技术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同时涉及电算化技术的软件、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面对行政单位日益庞杂的资金管理项目和内容,这样的基础及配备很难胜任其发展,难免会影响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强化财务核算工作的若干策略思考
21加强财务核算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资金核算体系
为了更好地执行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而完善资金核算体系,单位自身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内控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几点来主抓财务核算内控制度建设:首先,单位上下要加强对财务内部核算制度的重视程度,要将与内控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公示等途径及时地普及到职工中去。其次,要切实加强各项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将制度切实应用在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实行适用于本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办法。包括对经费收支、账目、人员等方面的管理,要确保按照制度和办法来执行。再者,要针对财务核算工作建立现代化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岗位设置清楚、科学、合理,各岗位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确保职责明晰,杜绝兼岗问题,奖惩有据,增强内控措施的实施效力和监督效力。
【关键词】财务;控制;问题与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控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的关注。很多单位也对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是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用的是财政资金,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工作效率,亟须进行内控建设。
1.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领导的内控意识淡薄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行政事业内控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领导的内控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1.1.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单位使用的是财政资金,资金完了再申请,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抱着有与没有无所谓的态度。
1.1.2对财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与控制(或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负责人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多数单位的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导致没有形成科学的预算和决策,资金存在浪费现象。
1.1.3对经费支出缺乏控制意识
许多单位目前尚未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对不少经费支出采用实报实销制度,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会计人员就要实施报销。
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人员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等。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1.2.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但还有部分单位,由于编制少、经费紧张等原因, 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而是由其他人员兼职。因此,这部分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欠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2.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单位还没有单独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而且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工作中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但不完整。部分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相关制度已不适合当前工作。
1.2.3印鉴保管上的漏洞较多
应该说这是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疏漏。有的单位将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还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会计一人保管,出纳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出纳分设、支票印鉴分管”的基本财务制度。
1.3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
部分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3.1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
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签字。有的发票只有一个总额,没有具体明细和清单。还有使用假发票,虚列支出,套取资金。
1.3.2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实际使用着的某些固定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固定资产台账,管理与使用脱节。有些还能使用的资产过早报废,形成浪费。大多数没有财产定期盘点制度。
1.4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
业务流程和控制方法体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控制的目的。部分单位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方法体系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4.1岗位设置不规范,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
关键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牵制制度的重中之中。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关键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部分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
1.4.2授权审批的金额界限不明,授权审批制度有待改进
授权审批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它要求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要有明确的授权审批主体、授权审批金额权限和审批流程。但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单位都是长期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没有形成审批制度。这虽与单位规模较小的特征相适应,但有可能影响财务控制的实际效果,并使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2.1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
2.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因此,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必须重视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强化会计工作基础,需要财政机关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并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的工作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2.3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 财务规则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行为的规范性,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事业单位持久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12年2月7日第68号部令,对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7年起实施)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今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强化了监督职能,这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我国财政部门适时性地对旧有规则进行了修订,从而能够加强财务工作的可行性与规范性,强化预算管理,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生产与健康发展。
二、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989年前,我国都没有形成一套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那时事业单位所依据的财务标准与制度,都是与行政单位的财务体制相融合的,或是以行政单位的有关标准作为依据来执行的。直到1989年1月,财政部才首次颁发了有关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若干规定,随后又相继颁布了诸多辅助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自收自支单位财管制度,由此,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与制度得到了初步构建。
1996年10月5日,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于转年的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则一经颁布就逐步实施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践工作中来,它健全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建设,加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性与规范性,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努力迈进,同时也保障了事业单位的持久发展。但伴随时展与社会进步,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要求。所以,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质量,强化财务运行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及时、适时地对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修订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是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优点与特点
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财政体制的改革成果相辅相成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各项财政改革相继展开,包含有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等,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影响着单位预算、收支、资产、财务核算手段与方法等诸多环节的工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各项财政改革逐渐趋于稳定,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各项改革的成果进行了最为全面与深刻的体现,它创新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内容,充实了财务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促进着事业单位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
2、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强化了财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精细性
现如今,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也被逐渐应用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方面,这既给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它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于财务信息是单位进行政策制定与预算管控最为主要的依据,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而新的财务规则中遵循的是大收大支综合预算管理理念,这有效完善了预算测算依据,强化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控制,很好地反映出了决算与预算的完整性。同时新规则也加强了财务制度方面的建设,保障了财务工作规范性,实现了资产的有效合理配置,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强化了财务控制与监督。
3、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制定会计制度提供支持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正在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工作。而新修订的财务规则给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分别提供出不同的制度供以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事业单位进一步的会计制度制定提供了支持。
四、相对旧有规则,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产生的主要变化
比较而言,新旧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在文字以及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近五十余条规定的变化,同时还增添了二十条左右的内容,概况地讲,新规则首先弥补与健全了原规则使用过程中的部分缺陷,其次能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的成果与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连结起来,最后重点强调了财务控制、绩效考核以及资产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具体而言,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职能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当中,一共增添了一章四条“财务监督”的内容,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内容、监督制度以及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其中第59条对财务监督具体方式进行了明确,即事业单位应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的方式展开工作;第60条明确了信息公开、建立监督依据等方面内容,即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经济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保障信息公开的合规性与合法性。
2、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开支标准与开支范围
关键词:财务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27.01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新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建设活动中不断地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完善,在事业单位中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中的财政改革。就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新状况,将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是当前时期的主要任务。
1在事业单位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就信息化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的程度来看,会计电算化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会计核算为目的,主要通过这两项工作来完成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出现了,简单的两项工作根本无法将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全貌完全、确切的描述出来,而事业单位中的宏观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好,有待完善。主要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现代管理思想缺乏,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个好的想法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迅速解决关键问题。就现代的财务管理这个问题来说,信息化并没有很好的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对信息化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成本效益性问题没得到重视,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的信息化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这就给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带来了麻烦,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缺乏整体性。
1.2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信息系统也不健全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和财务软件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统一的要求和一些系统的规划是达不到的,再加上财务管理体制本身所拥有的机制问题,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特点,没有相对完善的、系统化的处理会计信息的系统,这就使得财务会计的有效信息没有得到最大成都的利用和整合大打折扣了。
1.3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缺乏
新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实施,不然需要与此相关的管理人才的出现,但是对于具有着特殊属性的事业单位来说,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来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和不断地创造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的思维意识在管理层中相当缺乏。同时,高素质管理人才也比较匮乏,相比之下死板、墨守陈规的管理员工比较多,因此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的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解决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措施
2.1目标的设立
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信息化的引入,只有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将原有的的就财务管理模式焕然一新,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只有信息化才能将财务管理实现整体的实施、监督、控制,将财务管理活动变得全面、具体,最终实现财务的动态监管和有效监管。
2.2详细措施
(1)以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进行推进。
任何制度的推进都需要思想的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进也是如此,而科学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清晰的管理思维才能理顺管理关系,才能有助于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行实施。
(2)建立集成式的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一、从实际需要出发,以信息化要求为基础,对原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业务重组,建立一套标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第二、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明确,确定会计信息化系统所建立的具体内容。第三、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以及设立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信息的安全使用。第四、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使各单位能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娴熟的会计信息管理化人才。
3总结
事业单位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的完成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财务管理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把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不断完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集成式转变,更好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蕾.简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5):23.32.
关键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正在面向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其生产环境、竞争环境、经营环境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而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研究,提升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能力。在2012年1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制度进行详细规定,本文将以《新制度》为背景,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核算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一、新修订下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1、专用资金发生变化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专用资金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即职工福利基金、折旧基金、无形资产基金和其他基金。在《新制度》下,四者的使用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将从职工福利基金、折旧基金两方面分析其中的变化。
(1)职工福利基金
《新制度》保留了传统制度中职工福利基金,但基金的计算方法、开支范围都有了明显变化,其中的关键就是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该项资金将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待遇与集体福利设施等建设。通过该项措施,详细规定了现阶段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与使用,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减轻员工后顾之忧。
(2)折旧基金
在原有制度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修购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按照相关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与固定资产使用费等资金形式共同形成的基金。新会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的两个重要来源:按固定资产原值1%计提的修理费和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保留了原有制度中的折旧基金,名称也由原来的修购基金改为折旧基金。
新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修理费可直接计入单位“研制费用”、“管理费用”,而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需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缴国库。
2、结转、结余的变化
新制度对单位结余部分内容做出了调整,一是将原来的“结余”划分为了“结转”和“结余”两部分,提出了分类管理的要求;二是根据资金的性质重新界定了“事业结转结余”、“经营结转结余”、“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范围,并明确了各项结转结余的关系。科学的划分了结存资金,有利于加强结存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3、财政补助收入的变化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为国防建设开展科研业务活动而从国家财政部门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又有开展有偿服务和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的经营性收入,因此应对不同类型的收入采用不同的确认方式。
在新制度中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内容发生了变化,新《制度》财政补助收入核算内容除包括事业费、离退休经费、国防军工大型科研设施维护补助等原有内容,还增加了科研专项经费、基本建设投资经费、住房改革经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军工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等,扩大了核算范围。并且强调了“同级”财政部门,只确认来自于同级财政部门的财政拨款。
4、应付职工薪酬的变化
新会计制度修订取消了原制度设置的“应付工资”科目,新设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全面反映职工从单位取得薪酬的情况,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职工福利费、职工社会保险费、住房改革支出等,更加全面、准确地核算单位人工成本。职工福利费据实开支是本次会计制度修订的一个新的制度安排,改变了过去先提后用,专款专用的管理要求,具体开支额度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4%。
二、新制度改革下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核算的适应性分析
1、做好资产清理工作
《新制度》推广的要点,就是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重新进行核实,做好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全面盘查,重新理清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做好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工作。针对事业单位很多账实不符的特点,相关部门要成立清查小组进行全面资产清查,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加快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在新制度的影响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结转、结余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受结余划分的影响,军工事业单位的结余资金的性质不断改变,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控制工作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
总体而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满足新制度的基本要求,反映出专用资金,结余、结转与财政补助收入基本变化情况。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对单位内住房改革经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一系列进行规划、设计、预测、分析。最后,制度建设必须符合新制度中职工薪酬的变化。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从资金控制开始,对单位内各项资金开支进行总结,并将相关资料输送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最终提升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
结束语:
在《新制度》中,会计制度管理与核算成为影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市场经济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管理部门而言,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强化市场分析对会计制度与核算的影响,不断改革、大胆实践,以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变革,使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能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其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单位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胜,于丽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基金赤字的制度涵义及改进建议[J].财会观察,2012(2):69-71
[2]文静.新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4):29-32
一、组织机构控制方面
执行情况在组织机构控制方面,设财务股(会计、出纳)、办公室、综合业务股、政策法规和基金监管股,通过制度建设做为组织机构控制的基础,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对每项业务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业务办理流程》,对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限时办理制度,做到业务限时办结,权责关系明确;严格实施授权管理,按照规定分配权限,信息系统管理明确;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职工之间相互监督、秉公办事,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执行,做到了有章可循,为内部控制的整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运行控制情况
在业务运行控制方面,注重突出基金业务的财务支出、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执行,同时,认真学习整理上级部门关于业务规范管理方面的文件或操作步骤,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严格操作规范,实行程序控制,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均按上级要求的规定执行。
三、项目财务控制情况
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注意思想建设,认真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人员依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财务记录,会计记录按照规定的要素完整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会计报表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会计档案按照要求及时整理归档,印章管理符合要求,账户开设符合规定,做到帐帐、帐表、账实相符,会计核算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计科目设置符合财务会记制度要求。
四、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经常不定期的围绕基金收支、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项目资金监管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等各方面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维护项目安全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五、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建立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
(二)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够完善。自实施内部规范管理以来,着重各项业务制度建设,没有将内部制度建设很好地过渡到内部控制建设上来,个别制度虽然建立了,但对系列业务业务流程缺乏牵制、制约关系,个别制度存在牵制、制约关系,却没有随着业务发展而及时更新,而且,没有形成一套整体职责权限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体系,缺乏有力的整体监控。
六、下步工作打算
将继续按照财经纪律的要求和步骤,以这次检查为契机,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工作抓出成效,确保我县医保事业的平稳运行。
(一)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大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提升经办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单位。
(二)进一步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财务制度不断改革的形势下,既要重视业务发展,又要重视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规范管理,又要重视责任追究,认真推行单位内控机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社会职能部门,担负着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的责任,有义务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处理财务管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仅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与科学的配置,更能优化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各级财政下拨,资金来源稳定。事业单位在政府的扶持下推动各级各类事业发展,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为社会事业服务,由于政府的扶持,事业单位一般不会出现破产、单位转让等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与企业相比较,事业单位担负的社会责任更多,将最大限度的为社会事业服务作为目标,实现事业单位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尽可能追求高的政府资金的收益净资产与高的资金管理效率,努力降低机会成本,维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尽量减少失业率,即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精准
财务预算作为反映一个工作年内所有财务收支综合性的计划的重要依据,对各项计划指标进行协调,促进单位资金合理分配。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造成财政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差距,对单位财务造成损失。具体来说,首先是改革意识不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缺乏预算执行的分析,预算管理编制落后,导致脱离了预算管理。有些单位仅有预算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制度,执行制度意识弱,并未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其次是缺乏预算监督职能,多数事业单位在经费支出方面缺少长期有效监督机制,预算控制监督执行力弱,导致工作人员对经费支出的要求有所放松,使得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
2.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1)法律意识弱。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会计法律意识弱,会计岗位之间未遵从岗位分离制度,审计部门执法不严,违规现象严重,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其学习国家法规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2)文化水平存在差距。财务人员文化水平存在差距,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差异。由于专业知识水平不同,财务人员对财务改革以及财务制度的理解层次不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
3.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未能形成严谨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并且相关财务负责人不够重视内部会计业务与资金的控制,使得内部资金管理失控,大量资金浪费,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对事业单位而言,单位改革中涉及的资金流动等问题,由于缺少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会使得单位面临财政资金运转风险,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十分有必要。
四、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1.加强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进行编制预算工作有助于事业单位资金的合理配置。在执行财务预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预算,遇到特殊情况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努力提高资金使用力度。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执行的力度,事业单位还应重视其内部体系的完善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保证预算的严格执行。
2.提高财务人员教育和管理水平
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应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观念,以便更好地应对变革以及由变革引起的财务影响,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适应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次是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职业修养,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应拥有专业的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最后应提高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财务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事业单位应为财务人员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缩小财务人员之间得到差距,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加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负责人应督促会计部门加强规章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对单位财务人员形成约束。
(1)建立支出标准等相应的调整制度。将现有的财务管理资源作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标准,根据过去的支出记录与支出现状,对支出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保留可微调的额度空间,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可制定不同的标准来合理规划,避免出现支出浪费或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
(2)健全考核与审批制度。事业单位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带领财务人员进行落实,共同遵守制度,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公开单位财务内容,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考核与审批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财务制度的权威性,使得事业单位资金得到合理配置。
五、结语
事业单位的经费由政府直接下拨,风险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事业单位已取得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够精准、财务人员素质低、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几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公路养护 财务人员 职业道德
1前言
随着佛山市三水区公路系统分类改革与优化整合顺利完成,区公路局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将逐步过渡为行政管理机关。三水区公路局实行财政统筹的财务管理模式,纳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管理,而其财政来源于佛山市公路局、三水区地方公路财政与广三高速公路公司。在公路管养中心尚未完全独立核算的情况下,三水区公路局系统将存在多种财政来源模式即区财政统发、市局计划划拨、地方公路财政划拨与广三高速公路公司养护资金四种资金来源。面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生产经费与公路养护生产任务,管养中心因现有管理架构与相关财务人员技能与水平尚不能完全胜任独立核算与管理。
2目前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2.1基层公路养护单位财务人员配备不齐全
管养中心及其下属基层养护单位生产任务繁重,未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缺乏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的专职财务人员,难以科学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2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综合能力水平、独立财务业务素质不强
管养中心下属基层养护所财务人员只能算是报账员、统计员或者核算人员,其未经过专业的财务工作技能培训,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业务综合能力不强。随着养护生产经济业务的大幅度扩展与财务各种新规则,基层养护单位因人员配备的不全与专业技能的不足,造成财务人员不熟悉相关财务制度与规则,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2.3主管单位与基层养护单位财务部门沟通力度不够
改革后,公路局机关已不再负责具体公路养护生产的实施工作,对基层养护单位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协调沟通欠缺与有效指导不足。
2.4基层财务从业人员独立意识不够强
管养中心财务没有正式独立运作,其财务经费依然保持原有管理模式,基层财务从业人员对坚持规范制度独立意识不够强,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和影响,易造成违规操作带来的财务安全风险。
2.5基层财务人员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
基层养护单位尚未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各岗位工作人员生产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一个样,财务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与奉献精神。
3有效加强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3.1加大职业道德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基层养护单位要充分认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班组学习日”加强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利用办公网络、公路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模式加大财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在公路养护行业倡导诚信、正气的职业道德修养,坚持内部自我监督、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动监督相结合,分析交通建设行业典型案例,加强财务监督警示作用,营造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3.2加强职业道德岗位培训,打造技能过硬专职财务队伍
基层养护单位要充分作好人员培训计划,将养护所报账统计人员纳入财务人员队伍,采取单位出资让相关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限定时间能未能取得上岗证的人员,应该调离财务岗位。将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纳入工作年度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邀请相关相关高校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定制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计划。亦可利用基层班组会议、学习日来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学习与培训。
基层养护中心、所、队应结合工作实践,除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以外,还应加强财务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把财务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财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事业单位财务职业规范、流程与制度,打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队伍。
3.3强化财务岗位建设,规范内业基础工作
基层养护单位应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建设与内部管理,签订财务层级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做到权责分明,探索账务内部公开机制,定期核查、整理、归纳业务相关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保证财务内业资料真实、准确与完整。
3.4加强上级部门对基层养护单位业务指导与外部监督审计工作,建立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基层养护单位应该加强向上级主管单位财务部门沟通、学习与请教,缩短改革带来的模糊真空期,确保财务手续交接完整与经济业务的连贯性,不断完善内务财务制度建设,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上级主管部门要有效加强对下级养护单位与部门的业务指导,落实主动监督机制,有效督促基层养护单位财务人员按规章、按流程办事。
3.5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负责人职业道德水平
公路养护单位相关负责人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单位整体开展财务工作的诚信与有效性与否,加强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也应当自觉投入诚信教育学习,熟悉相关经济业务的财务规章、制度,制订单位与部门相关工作制度时需要全面结合相关财务制度来执行制度,推动行业整体职业道德工作建设。
3.6保持财务人员队伍稳健发展
财务人员的频繁更替不利于财务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甚至会影响正常养护经济工作。公路养护单位尽快推行绩效考核工资制度,提高财务人员职位上升与培训空间,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福利待遇,维持财务人员队伍的稳定,维护基层养护单位内部稳定。
4结束语
财务经济工作的诚信与准确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关乎着公路基层养护内部稳定与从业人员廉洁建设。加强公路养护基层财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爱岗敬业、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岗位建设,全面建立规范、合理的经济工作秩序,营造良好财务从业氛围,更好的服务公路养护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晓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
[2]张冬瑜.浅谈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商情,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