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导尿病人的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导尿病人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导尿病人的护理

第1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脑损伤;导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48-02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167例患者均为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的患者,男95例,女77例,平均年龄49岁。神志清楚69例,烦躁64例。神志清楚均未导尿,烦躁有15例导尿,昏迷者全部导尿。

2 方法

2.1 健康指导:因患者烦躁或昏迷,应向家属介绍导尿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导尿的过程,并得到家属的配合与理解,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2.2 预防感染: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导尿后每天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近外阴端两次[1],大便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也可将消毒敷料持续置尿道外口。患者每天补液量应可维持每天尿量不少于2000ml,每周更换导尿管,每日更换集尿袋,有血迹和絮状物随时更换,定时排空集尿袋。导尿管与集尿袋应连接紧密。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弯曲,打折,受压,堵塞情况发生。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尿量,若发现尿液有浑浊,沉淀请示医生给予膀胱冲洗,用0.9氯化钠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滴入膀胱并保留20min。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集尿袋固定与床的侧面低于膀胱15-20cm处,避免挤压尿袋,以免尿液逆流。

2.3 预防尿道损伤:护士熟悉尿道解剖特点,选择粗细适宜的尿管充分尿管后插入,如遇尿管插入不畅切忌粗暴操作,应查找原因,烦躁患者应让陪护加强理,防治患者自己拔出导尿管,昏迷患者翻身时应保护导尿管,防止导尿后因拔尿管损伤尿道。

2.4 避免脱管的护理:插管后向气囊内注入适量15-20ml为数位的灭菌注射用水[2],男7-10ml,女10-15ml,将引流管从患者腿下穿过,固定集尿袋时将引流袋留有足够长度,避免翻身时牵拉引流管造成脱管。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适当约束,以免将导尿管拔出。

2.5 置管方法:女性患者见尿液流出后再进入4-5cm,,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才能向气囊内注水。成年男性尿道长约16-22cm,且粗细不一有三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外口尿道膜部),两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3]。尿道长度因个体差异,疾病影响而不同,如男性过长以及前列腺增生可使尿道延长,如气囊导尿管置入不到位,气囊未完全达到膀胱三角区,此时注入液体气囊充盈可使尿道过度扩张,压迫和撕裂。因此男性置入气囊导尿管至气囊入口与引流接口分叉处再注液更安全。

2.6 膀胱功能的训练:采用间歇的方法,遵医嘱适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昏迷患者根据输液量多少酌情2-4h一次,每次前压迫膀胱建立患者排尿反射,维持膀胱肌肉张力。静脉点滴20甘露醇后半小时一次,因该药物属高渗性脱水药,使脑组织间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液再由肾脏排出,使尿量增多。

2.7 拔管时机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4]。拔出尿管前将消毒后的开塞露注入膀胱内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促进排尿,并能解除尿道括约肌水肿。

2.8 拔管后处理:采用热敷按摩膀胱区的方法促进排尿。清醒患者屏风遮挡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通过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利用条件反射促进排尿。安慰患者,缓解急躁情绪。对于不习惯卧位排尿的患者,情况允许也可扶患者坐起排尿。

3 小结

脑外伤病人一般都需要长期导尿,采取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损伤及尿道感染,并为拔除导尿管后病人能自行排尿创造条件,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静. 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9

[2] 汤国娇,魏清风.术前留置双腔导尿管囊腔内最佳注水量的探讨.护理进修杂志,2010,25(8):678-679

[3] 朱玉民.气囊导尿不同注液量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37

第2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各种并发症,如失明、足坏疽、肾功能衰竭、心肌 梗死等,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糖尿病并发 症临床研究证实,强化治疗能大幅度降低1 型糖尿病视网膜、肾 脏、神经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或延缓其发展。这一结论也适 用于2 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 段。我院2002年1 月引进美国MiniMed508型胰岛素泵,为26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强化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病人26 例,男14 例,女12 例,年龄26 岁~73 岁,平均年龄约48 岁,2 型糖尿病20 例,1 型糖尿病6 例,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酮症酸中毒(D KA) 2 例,其中1 例同 时合并急性阑尾炎。10 例病人拟行外科手术,其中6 例为外科 术前准备时首次发现血糖高,1 例右下肢足坏疽Ⅳ级拟行截肢 术,1 例左下肢足及小腿肚坏疽Ⅱ级,有多发性脓肿及窦道形 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脓性分泌物较多。其他病人不同程度 合并有视网膜、肾脏、神经病变。空腹血糖14. 3 mmol/ L~34. 5 mmol / L ,平均21 . 3mmol / L 。所有病人均为短期带泵,时间2 d~8 d ,平均4. 6 d 。 1. 2 治疗效果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后,全部病例血糖 均迅速下降,控制在较理想状态。手术病人待手术时间及术后 恢复时间明显缩短,D KA 病人尿酮体转阴及二氧化碳结合率达 正常时间缩短,糖尿病足坏疽Ⅱ级的病人避免了截肢,缩短了康 复时间。

2护理

2. 1置泵前护理

2. 1. 1病人的选择 :凡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均可使用,尤其是已经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仍不稳定且病人认识到高血糖的 危害并渴望把血糖控制好者[2 ] ,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懂得糖尿病 的知识,情绪较稳定,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的病人;由于用泵的 费用较高,故病人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2. 1. 2健康教育:置泵前应取得病人的同意,应向病人及其家 属详细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及方法,解除顾虑, 以便更好的配合。特别需要告诉他们,泵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其 治疗效果需要病人密切的配合,同时要控制饮食和稳定情绪。 病人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记录血糖监测日记,以便自 己逐渐掌握饮食、活动量、胰岛素三者的关系,这样可更好的控 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 1. 3 卫生准备置泵前嘱病人沐浴、更衣,不能沐浴者要给 予床上擦浴,特别是注射部位的清洁,以防感染。 2. 1. 4 胰岛素的准备选用短效胰岛素,最好是笔芯胰岛素 (300 U/ 3 ml) ,将胰岛素提前2 h~6 h 置于室温下,以免胰岛素 受热产生气泡,影响储液管及输注装置排气。同时注意检查胰 岛素的生产日期。

2置泵时的护理

2. 2. 1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下腹部为注射部位,避开沿着腰 围、腰带周围及距脐5 cm 区域内。更换注射部位时应与上一次 相隔2 cm 以上。对需要带泵做手术的病人,应选择距手术部位 较远,皮下脂肪较厚,避开关节,不影响手术和病人活动的区域 为宜。 2. 2. 2 调试胰岛素泵用储药器抽取所需胰岛素,连接输注装 置,排尽空气,调好胰岛素的基础释放量,检查调试泵是否能正 常工作。 2. 2. 3 注射用2 %碘酒和75 %酒精消毒待干,范围8 cm~ 10 cm。将软管置式插头放置于持针器上,左手提捏皮肤,右手 垂直进针,轻轻转动90 度拔出持针器和辅针,贴好护皮膜。

2. 3置泵后的护理

2. 3. 1确定基础注射率使用泵治疗的最初几天,应限制病人 的活动量,以使更准确地确定基础输注率。病人住院期间的饮 食尽可能与日常饮食一致,要教会病人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计算, 以便病人更自由安排膳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并与胰岛素剂量 相适合。

2. 3. 2泵的固定及管理置泵后,泵应安置在安全稳妥的地 方,防止输药管打折而影响胰岛素的输入。若泵安置在上肢时, 避免在置管的肢体上监测血压,以免袖带反复充气影响胰岛素 的泵入。经常检查泵的运行情况,注意是否有输注装置滴漏、针 头堵塞、导管打折、胰岛素药室走空等,及时发现与处理,以防胰 岛素不能正常输入使血糖升高而发生D KA。护理人员要识别 各种报警,能对各种报警做出适宜反应和采取措施。

2. 3. 3严密观察血糖装泵后的最初3 d~4 d ,重要的是监测 病人三餐前后、睡前和凌晨(03 :00) 的血糖水平,以供医生及时 调整胰岛素泵的剂量,特别是监测睡前和凌晨血糖,可以减少病 人夜间低血糖的次数。以后可以根据病情逐渐减少测血糖的次数。

第3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摘要】 目的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方法及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住我内分泌科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并结合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胰岛素泵的使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良好而稳定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平均控制在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控制在9.3mmol/L,同时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特别是做好胰岛素泵的护理,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观察与护理

胰岛素泵(CSII)模拟胰岛B细胞分泌模式,持续24小时释放,有效地抑制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及高峰延迟的不足,基础率可补充患者基础分泌率低下,餐前大剂量的设置可以纠正早时相缺乏,使患者血糖达到正常[1]。因此,胰岛素泵治疗是目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一种较科学较先进的手段,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科自2006年使用美敦力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90例胰岛素泵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90例,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1型糖尿病(DM) 9例,2型糖尿病 81例;合并酮症18例,合并糖尿病足8例,合并高血压11例;全部病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病程0~25年。所有患者均要求糖尿病饮食,体力活动相对固定,并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带泵时间平均6天。

2护理

2.1患者的选择

适用于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多次胰岛素治疗血糖仍不稳定,血糖波动大,频繁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生活不规律,追求高质量生活,且患者认识到高血糖的危害并渴望把血糖控制好者,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者。

2.2置泵前的教育

2.2.1心理护理:由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是国内逐渐开展的新技术,大多数患对于这种新的治疗方法缺乏了解,较易产生紧张、焦虑 疑虑心理。主要表现为:①担心使用胰岛素会出现依赖。②怀疑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③带泵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以及发生故障会引发危险。④ 害怕疼痛。本组病例中15例担心血糖控制不好,12例担心带泵会引起生活不便或发生故障不知如何处理,5例担心置泵疼痛,8例担心出现依赖。我们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相关护理及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讲明泵安装后的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2]。同时以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为例子进行讲解,并让其进行交流,努力消除心理的负性情绪[3]。

2.2.2了解患者病史,讲明胰岛素泵的特点,配合医师共同制定理想的血糖标准、个体化的饮食计划。置泵前嘱患者沐浴,更换衣服,有皮肤病者治愈后才能置泵。

2.3置泵

2.3.1置针部位选择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部位更换:其他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外侧、上臂。

2.3.2 (1)首先将赖脯胰岛素(优必乐R笔芯)从冰箱里取出核对有效期,在室温中摆放30分钟以上,以免胰岛素遇热后溢出,在泵容器中产生气泡,阻塞输注装置。(2)调试胰岛素泵,遵医嘱设胰岛素基础释放量和餐前追加量。将药液安装进泵的储药器内,安装可分离式输注导管,排气完毕。(3)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选择脐部脐周2 cm以外两侧为穿刺点。避开皮损及皮肤炎症。避开患者沿腰带周围4— 5 cm皮肤区域,用75% 的乙醇消毒皮肤,待自然风干,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将针头即快速刺入皮下,用3M透气贴膜固定针头,将输注导管妥善固定,并注明置入时间,避免弯曲打折,将泵拴在腰带上或挂在胸前。连续强化治疗5~7 天后,改用常规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拔针方法与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相同。

2.4置泵后护理

2.4.1泵放置指导平时将泵放于衣服的口袋中或拴在腰带上。特殊检查时应注意避免将泵直接置于x线下,应使用快速分离器将泵取下,检查完后再接上。

2.4.2血糖观察 置泵前后3—7天每日监测血糖8次(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晚l0点及凌晨3点),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一lO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6—9mmol/L,视为治疗达标。血糖稳定后测三餐前和三餐后血糖。置泵期间注意发生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1—3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应密切监测睡前和凌晨3点的血糖。做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指导患者适量加餐,并让患者掌握自救方法,确保患者安全。本组中82例于置泵后7 天内无出现低血糖反应,其中8例餐后血糖曾低于3.1 mmol/L,经进食饼干及输注糖水及时得到纠正。置泵前一日患者空腹血糖7.9~18.5 mmol/L,平均空腹血糖为11.5±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6~34.2 mmol/L,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为19.7±9.3mmol/l。摘泵当日空腹血糖4.2~8.1 mmol/L,平均空腹血糖为5.3±2.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4~10.3 mmol/L,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为7.2±2.0mmol/l。

2.4.3局部皮肤护理置泵后应每日检查输注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水疱、硬结、针头脱出及贴膜过敏现象等,一般情况下3—5天更换一次输注部位和输注导管 ,在同一部位埋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危险,还会降低胰岛素的吸收和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新穿刺点距上一次穿刺点应相隔2~3cm以上,如有局部不适应给予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在本组90例患者中,发生输注部位疼痛的有6例,主要表现为行走、弯腰时刺痛。1例为持续性痛;皮肤瘙痒、红点者5例;针眼处发红、硬结者8例,通过更换注射部位,红肿处用安尔碘消毒得到解决。

2.4.4胰岛素泵的观察 (1)每班护士密切观察泵运转情况和胰岛素的剩余量,交接班时仔细查看输注管路有无打折、接头处有无松脱等[4]。尤其在晨起、睡前和任何血糖升高时更应仔细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2)胰岛素泵专职护士每天检查泵的各种参数的准确性并根据医嘱进行调试。(3)告知患者泵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报警,泵发出声音及时报告护士,给予准确处理,保证胰岛素的持续泵入。(4)每次追加餐前大剂量时要待胰岛素输注完成后护士再离开,以免发生输注无效。(5)使用中泵最常见警报是“无法输注”,可能的原因是软管堵塞、折管、泵内胰岛索余量不足。 (6)使用中胰岛素泵导管放置在相对恒温的环境中,以免温差过大,导致胰岛素失活。

2.4.5胰岛素泵的管理胰岛素泵避免接触强大的电磁场,如需做放射检查要将泵取下。(2)目前不能完全排除移动电话对胰岛素泵干扰的可能性,使用电话时必须与泵保持10cm以上距离。平时可将泵放于衣服的口袋中或装进盒里拴在腰带上,也可用泵随皮带扣挂在身上。睡觉时可放于睡衣口袋里、枕头下面、枕套里面或夹在毯子或床单上,严防摔到地上。洗澡时可使用快速分离器将泵脱开,但不应>1小时,沐浴完毕应立即装上[5]。避免将泵沉入水底,也不应将泵置于气温>45℃或

2.4.6饮食及运动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保持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且需定时定量,一定要强调不能认为安装泵后就不需要控制饮食,每次餐前追加大剂量后按时间要求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带泵后患者由于担心穿刺针和导管而不敢活动,此时要打消患者顾虑,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泵管脱出。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及饮食运动护理,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效果。

3 .小结

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常常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很不稳定。胰岛素泵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泵操作程序,准确调试各项参数,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细心观察患者病情、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实施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低血糖的风险也更低,最大程度的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达标[7]。

参考文献

[1]封东来,黄斌,何孝华,等.胰岛素泵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2:26-27.

[2]吴玉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48.149.

[3]王静,王洁.168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索泵治疗的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5):84.86.

[4]王丽萍,董正惠,何丽.胰岛索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7):988.989. 185

[5]崔卫玲.赖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1):1007.

第4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1 临床资料

GDM患者17例,年龄为24~38岁,孕龄18~38周,入院时空腹血糖7.6~14.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4~24.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0.068~0.144;治疗后空腹血糖4.0~6.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5.4~10.5 mmol/L,(HbA1c)0.054~0.078。入院后采用采用美国MiniMed712胰岛素泵, 输注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带泵治疗时间为14~28 d。带泵后于每天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点用罗康全血糖仪测血糖。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胰岛素泵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装泵前存在一定疑虑及担忧[2],特别是GDM患者,担心胰岛素泵治疗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活不便、发生低血糖反应以及输注管路堵塞等问题。我们通过小册子、宣传栏、口头讲解等方式向患者宣传糖尿病基本知识、胰岛素泵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报警的识别及处理等问题,使她们了解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优越性、安全性和方便性,逐步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

2.2 置泵前护理 置泵前要求患者沐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将门冬胰岛素提前1~2 h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检查机器性能,遵医嘱设定每日胰岛素总量、基础用量等各项参数。GDM患者由于腹壁张力高,一般选择大腿外侧或上臂外侧的皮肤为穿刺点。排气后在无菌操作下使用专用注针器将针芯及外套管垂直快速刺入皮下,以透明无菌贴膜固定后拔出针芯。

2.3 置泵后护理 患者带泵后于每天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点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根据患者孕周、体重、饮食习惯及所需营养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鼓励患者适量运动,使血糖尽快达到理想控制水平。每班检查胰岛素泵的胰岛素剩余量、电池电量、胰岛素设定量是否准确按时输注、查看输注导管与储药器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液、导管有无打折、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局部贴膜有无卷边等情况,如有及时处理,并将交班内容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中。5~7 d更换输注管路及输注部位,防止皮肤感染。孕妇穿着宽松,一般不系腰带,建议患者在贴身内衣上或单独缝制胰岛素泵专用布袋,将胰岛素泵放入专用布袋中。

3 小结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GDM的最有效的方式。妊娠期间胎儿需要大量营养供给,GDM患者的饮食控制不如普通糖尿病患者严格,运动也受限制,同时胎盘又分泌大量有胰岛素抵抗作用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导致患者血糖难以控制。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的生理分泌,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追加或减少胰岛素用量,使胰岛素在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需求。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仅减少了低血糖发生和胰岛素用量,更主要的是GDM患者的血糖可以快速得到控制,缩短住院时间,保证胎儿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第5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护理干预;术后出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02-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目前BPH较常采用的手术方法首选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近50年,具有解剖标志清晰、术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时间短等优点[1]。但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术后出血仍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心理带了一定的不安和影响。临床上我们针对常见的引起出血的诱因,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的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00人。年龄在57岁-87岁,平均70.5岁。病程在病程1年-17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45例,内分泌系统疾病2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所有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血糖、血压控制稳定。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人。两组在病情、年龄、一般情况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对症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医护基础上,由专门的护理人员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干预。BPH多为老年人,病程较长,多年来承受排便困难的折磨且对本病认识不全面,一般对排尿有恐惧不安的心理。这种心理常易致术后发生膀胱痉挛,且膀胱痉挛时不能正确对待,导致TURP术后出血。故在护理期间,应采用真挚、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耐心通俗的讲解BPH的发病机制、TURP的操作过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的使其放松,告诉其如何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讲解术后出血患者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并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增加患者对痊愈的渴望和信心。②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术后对预防术后出血的意义。术后过不应坐起过早,不要过多过快的翻身,不可用力咳嗽,避免坐、蹲时间过长[2-3]。术后当天取平卧位,下肢外展15-30°。臀部下面放置软枕,小幅度轻轻翻身,并尽量减少翻身活动。术后1-3天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在30°左右。平时避免久坐、久蹲,减少腹压过高引起的出血。如果改变则要加快膀胱冲洗液速度。术后5-7天便可拔出尿管,但仍需静卧3天为宜以防电凝焦痂脱落导致出血。如出现排尿困难应及时放置尿管。排便时指导患者坐于排便架上,嘱其尽量减少腹部用力,减少出血。尤其排便时避免双下肢用力,否则会造成盆底肌肉剪切力会导致出血发生[4]。

1.3评价指标将两组TUPR术后患者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出血程度评价:无:尿色正常,无出血;轻度:冲洗液为浅鲜红色,稀薄透亮;中度:冲洗液色深红,但无血块;重度:冲洗液浓鲜红色,伴有血块、膀胱刺激征明显。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治疗组中术后无、轻度、中度、重度出血者分别为36例、10例、3例、1例;对照组无、轻度、中度、重度出血者分别为19例、15例、10例、6例,两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TURP是治疗BPH的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后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BPH多为老年人,病程较长,多年来承受排便困难的折磨,医护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的恐惧不安和羞涩的心理。临床查房时应尊重老人隐私,言语亲切,帮助患者创造一个干净的外形,使其产生安全和信任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放松心情,配合医疗活动。这些细节应观察于整个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中。TURP于术后24小时内最易发生出血,故在这个时间段加强查房,耐心讲解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细节并积极预防泌尿系感染,同时讲解如何正确用力排便及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冲洗液引流畅通。如果出现出血时及时处理。

本临床观察中:针对不同因素对于TURP术后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结果发现在轻、中、重度出血的发生人数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申丽娜[5]临床报道相似,提示本护理方法有效。综上所述:多种原因会造成TURP术后出血,针对这些常见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的程度,临床上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3-359.

[2]杨素敏,孙淑銮.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出血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17(7:18.

[3]周辉,周志耀,郑世广,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BFH疗效的初步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6(2:250.

第6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导尿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镇痛与非镇痛导尿术后尿管舒适度进行比较,观察刺激症状、操作难易、疼痛率,术后尿管舒适度的比较。结果:无痛导尿与非无痛导尿比较有显著差异,镇痛导尿病人尿管舒适度明显高于非镇痛病人。结论:无痛导尿术是安全舒适的护理操作,适合于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

【关键词】无痛导尿术;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护理

导尿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为了使导尿术对病人机体影响损伤最小化,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对导尿管材料、消毒液、、表面麻醉技术进行了改进,已取得一定效果[1]。尤其是鉴于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的特殊性,本文就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采用无痛导尿与非无痛导尿对机体影响进行调查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6例患者均来自河南省中医院男科门诊,年龄59~82岁,平均71岁,病程3~12年,初次尿潴留者62例,占72.1%;发生2~3次尿潴留者15例,占17.4%;发生3次以上者9例,占10.5%;发生2次及2次以上尿潴留、曾做过导尿者20例,占83.3%;经药物及物理疗法得以缓解者4例,占16.7%。随机分为无痛导尿组(观察组)与非无痛导尿组(对照组)。

2 方法

观察组:首先向患者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嘱患者取仰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尿道口,常规消毒,铺巾,石蜡油充分尿道管全长及尿道外口,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捏头并上提,使尿道第一弯曲变直,右手取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5ml,由尿道外口注入尿道,再取1块无菌纱布按摩尿道球部1~2min,再抽取5~10ml无菌石蜡油由尿道外口注入,右手握持血管钳推压导尿道,导尿管进入膀胱后将全长导尿管插入尿道。并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见尿后再往气囊注入10~20ml生理盐水,然后将导尿管缓慢往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

对照组:常规消毒下,石蜡油气囊导尿管后插入导尿管。

3 导尿前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针对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应强调把尊重和关心放在首位,语气和态度和蔼,多与病人交流,进行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知识,使病人解除对疾病的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保证导尿术顺利进行。

3.2 有计划的护理操作:避免反复多次的不良刺激,留置尿管后要妥善固定,防止病人躁动时自行拔出导尿管。嘱病人翻身时,保持尿管和身体同步,可减轻尿管刺激引起不适。

3.3 鼓励病人导尿后白天增加饮水量,保证2000~3000ml的饮水量[2],从而起到自然冲洗,减轻导尿管刺激的作用。

4 结果

根据0~4数学疼痛缓解分级标准:0度,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2度,中度缓解;3度,明显缓解;4度,完全缓解。两组病例均在操作过程中评定效果,其疼痛情况见表1。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无痛导尿术在操作和护理中比较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临床推广。

5 讨论

无痛导尿的优点:导尿成功率高、减轻疼痛,因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对导尿存在顾虑,此时行导尿术,由于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时情绪反应也放大了这一刺激,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大,尿管通过困难,这样只有反复试插才能使尿管通过麻醉后尿道括约肌松弛,尿管很容易通过,从而减轻了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反复刺激,减轻了疼痛。特别是有过导尿的病人,再次导尿易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对各种刺激高度敏感。因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和触觉清醒状态下行导尿管置入的病人,导尿时可表现出膀胱痉挛和耻骨上区、膀胱三角区受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麻醉后病人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所以导尿时无疼痛的感觉,更加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经临床实践表明,无痛导尿术不仅减轻了导尿时对机体的损伤,使导尿操作顺利,而且提高了术后病人留置尿管的舒适度,它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护理操作技术,它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3]。由于导尿操作的刺激,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使尿管通过困难,特别是前列腺增生病人,由于男性解剖特点,反复插试容易引起尿道出血、水肿,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4],甚至有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曾因留置尿管后发生阿-斯综合征猝死[5]。我们应该改变旧的传统导尿观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时机,在病人中尽量开展无痛性操作,减少不良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蒋建设,潘伟民,丁淑君等.女性患者侧卧位导尿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1):48~49.

[2] 旷昕,黄艳.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吗啡间断给药和PCA方式术后镇痛的比较[J].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3):56.

[3]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

[4] 李仲廉.疼痛的基础理论[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第7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留置导尿;心理调查;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5-01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所引起,采用此类麻醉的患者术前均要常规留置尿管[1] 。一方面便于手术中和手术后观察病情,另一方面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因此,外科手术患者都面临着导尿的心理压力和导尿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又是影响手术的因素。为了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心理和生理,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15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手术病人150例,其中全身麻醉40例,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隙麻醉(简称联合麻醉)110例,女性65例,男性85例,年龄19岁~75岁,其中女性中有20例是再次导尿,男性中有23例是再次导尿。

1.2方法

1.2.1对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初次导尿;是否愿意接受导尿;具体原因。

1.2.2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1.2.3 采取干预措施,对150例接受麻醉后导尿的患者在术后再进行问卷调查。

1.2.4干预措施。

传统的导尿方法使患者产生疼痛、血压、心率的变化等,这些不良反应使患者拒绝导尿。我们通过对150例患者的初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我们对患者介绍了麻醉后导尿的优势及具体过程,选择麻醉后导尿,使尿道黏膜对尿管的刺激敏感性降低,疼痛减轻,可使尿管顺利通过尿道狭窄部,防止尿道黏膜损伤而引起血尿[2]。患者都表示愿意尝试麻醉后导尿,于是,在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与医师沟通,做好麻醉后导尿的准备,并选择麻醉10min后导尿[3]。再次导尿患者都愿意接受麻醉后导尿。

2 研究结果

2.1 初次导尿的107例患者中有32%的患者愿意接受导尿,其中女性患者占20%,男性占12%。

2.2 再次导尿的43例患者中有12%的患者愿意接受导尿,其中女性占10%,男性占2%。

2.3 初次导尿患者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①缺乏留置导尿知识②为了配合手术可以忍耐。

2.4 再次导尿患者不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①疼痛②术前清醒状态下导尿后引起的全身不适,如恐惧、紧张、疼痛,不可避免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化。③术后拔尿管困难,易引起尿路感染。

2.5 调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全部接受麻醉后导尿。

3 讨论

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在未麻醉的情况下,给患者导尿,可引起患者膀胱痉挛及耻骨上区、膀胱三角区受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4],尤其是男性患者,疼痛感尤为明显,这种疼痛引起患者的强烈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5],而且手术

和术前准备本身都会对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而焦虑和恐惧心理作为应激原可使随意肌紧张[6],此时导尿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尿道阻力增大,从而加大了尿道的机械性损伤,使尿道黏膜受损。选择在麻醉给药10min后导尿,麻醉深度已能抑制导尿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常用的全身和麻醉辅助药多可抑制心血管功能,引起血压下降[7],此时导尿刺激不引起血压上升,反而下降,说明时机合适。麻醉后给患者导尿,支配膀胱的神经反射受阻,疼痛感减轻甚至消失,消除了诱发尿道痉挛的因素,表现为肌肉松弛,尿道阻力消失。此时插管顺利,无痛觉、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同时也避免了重复插管带来的尿道机械性损伤。开展手术病人麻醉后留置尿管,既降低病人对插尿管的应激反应,防止因留置导尿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又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8]。研究表明,术前在未麻醉时导尿,患者由于焦虑、恐惧,加上疼痛的刺激,可引起心率、血压的变化和尿道黏膜的损伤;而在麻醉后插管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刺激,以及相关的各种应激反应。因此,手术患者麻醉后留置尿管是可以推广应用的。

4 结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强调以人为本,护理对象为人,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需求。因此,护理操作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必须尊重患者的意愿,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手术病人麻醉后,留置导尿是患者的心声,也是护理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

[2] 张晋萍.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时间的选择[J].护理研究2004,18(7B): 128021281.

[3] 许全梅. 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选择[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3月第9卷第9期 ChinJMisdiagn,Mar2009Vol9No.9

[4] 赵宝昌,崔秀兰.疼痛学[M].3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32.

[5] 张惠,邢海云,杨淑敏,等.导尿时机选择对全麻病人心率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1999,14(2):75.

[6] 赵明宏,王春香,贺玉霞,等.盆腔手术导尿时机选择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2-43.

第8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用于老年男性留置导尿的效果。方法 将78例需留置导尿的老年男性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插管前尿道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方法插管。观察两组病人插管时疼痛程度和一次插管成功。结果 实验组病人疼痛轻、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对照组比较差。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男性导尿可减轻病人疼痛,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关键词】男性;留置导尿;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留置导尿可解除病人尿潴留,为全身麻醉手术前的准备,也能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为了提高病人的留置尿管时的舒适度,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科从2004年2月至于2008年7月,对78例中老年男性病人实施留置导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病人中均为男性,年龄51~73岁,平均62岁。将78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均采用一次性导尿包中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方法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先将少量胶浆涂于尿道外口,约1min后将胶浆插入尿道外口,轻轻挤压胶浆波纹管试瓶,将胶浆缓缓注入尿道,约2min后提起,纠正前尿道弯曲,轻柔地将尿管插入尿道,见有尿液流出后继续将导尿管插入膀胱,直至导尿管尾端分叉处达到尿道外口,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15ml,缓慢回拉导尿管至有助力为止,使气囊位于膀胱颈部。

1.2.2 对照组方法按留置导尿的常规操作步骤实施,即用液状石蜡棉球导尿管后插入。

1.2.3 观察指标两组均在插管时观察病人疼痛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病人疼痛程度参考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为无疼痛或稍感不适;Ⅰ级为轻微疼痛,可以忍受;Ⅱ级为明显疼痛,仍可忍受;Ⅲ级为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

1.2.4 注意事项对于严重方式传到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者禁用;控制好剂量,对于年龄愈大的患者剂量越小,常为2~3ml,最大剂量不超过5ml。超量可引起心厥或心跳骤停[1,2]。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在留置导尿术中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 例(%)

组别例数0级 Ⅰ级Ⅱ级Ⅲ级

实验组39 6(14.63) 25(65.85) 6(14.63) 2(4.88)

对照组39 2(4.88) 13(34.15) 17(43.90) 7(17.07)

注:P

2.2 两组留置导尿术中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插管成功39例,一次成功率95.12%;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33例,一次成功率80.49%。

3 讨 论

由于中老患者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情况,给导尿术的操作更增加了难度,加之病人紧张恐惧,疼痛刺激,给病人造成一定痛苦。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导尿时,液状石蜡只能起到作用,如果反复插管还易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加重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给病人造成较大的痛苦。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为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主要成分是盐酸利多卡因,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同时也有作用,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与不适,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医疗与护理的舒适度。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中老年男性留置导尿中,既减轻了病人疼痛,提高了一次插管的成功率,避免了反复插管导致的尿道粘膜损伤,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9篇:导尿病人的护理范文

【摘要】目前前列腺增生 困惑着许多40至80岁的男性,因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 前列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如果

没有严重的症状出现,一般不需要手术,当病人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多于2次以上,而且还必须有明显的尿动力学梗阻的证据,才具备手术指证。而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尿道周围的中央区,电切的目的是:切除增生的 中央区组织,留下或多或少的外周组织,我院于2010年对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 采取了电切术,术前术后我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认真评估,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后,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手术前的护理1:病人入院后对医院环境很陌生,因此要护送病人去相关科室做必要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粪便三大常规,定血型,查心电图及胸透。2:采集尿培养标本送检验科,为病人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3:护送病人做B超是比不可少的,它可测出前列腺增大的程度,膀胱逼尿肌有无增厚及憩室,双侧输尿管有无扩张,肾脏有无积水,更重要的是能准确测量出剩余尿量。4:常规备皮剃去,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5:了解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做抗生素皮肤试验。

手术后的护理:各种手术的术前护理是基础,术后护理是关键,前列腺增生等离子电切术后也不例外,且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