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固定资产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解决方案

第1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1、海辰传播机构信息化建设,海辰OA的功能修改,逐步完善业务、人力行政、财务等流程,使信息平台支撑公司的制度执行;

2、ERS系统前期自行开发,后续工作外包给开发商,与开发商的技术对接及进度跟进,测试修改程序,以及数据迁移工作;

3、MOSS系统解决方案的定制,并根据海辰自身特性,做出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周期,计划将OA个别功能集成开发至MOSS中;

4、配合公司的种子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5、海辰机房高温预警解决方案;

6、保障总部、分支机构网络安全运维,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恢复;

7、上海分公司办公地址搬迁,网络、电话综合布线规划及工程实施;

8、企业域名续费及备案工作;

9、部门人员流动,做好人员及时补充,避免工作衔接疏漏可能造成的工作停滞;

10、协助公司制作绿色办公宣传报,协调海辰十周年庆活动筹备工作。

二、开发组工作

(一)ERS系统开发工作:

1、开发商修改的ERS程序并进行测试,将错误整理成文档,提交给开发商继续修改,循序渐进地进行这些工作。

2、不断跟进开发商修改的进度,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3、分析ERS数据库和MP数据库,并整理数据库中各个数据表的结构表。

4、开发程序迁移的程序,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程序。

5、分析ERS数据库和MP数据库中各个表之间的关系,按照ERS数据库的结构,将MP数据库中的数据统一整理出来,时间截止到20XX年5月31日。

(二)遇到的问题:

1、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新系统中部分功能不符合驿若工作人员使用要求,与驿若和开发商共同分析提出修改意见。

2、整理出的错误数据,在修订后仍然还会存在问题,与驿若人员沟通,重新修改。

3、因旧系统中数据量庞大,尤其是新闻、广告的数据有上百万条,整理出来的数据经驿若公司修订后,导入新系统中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将近二十多万条数据不能导入到新系统中去。将新闻数据按照每个Excel中放10000条数据整理出来,通过程序调试找出错误,提交驿若公司重新修订,再导入到新数据库中。

(三)经验积累:

1、对数据迁移的方法有了一定认识,总结出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新数据的结构整理数据。

2、整理出来的数据,必须制定修订的标准,并对修订数据的人员进行培训。

3、需求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与开发商沟通分析问题需要提高方式方法,并针对需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网络组工作

(一)服务器安全运维管理

1、服务器安全运维,提高安全级别,病毒防御能力提升,系统优化;

2、服务器及数据、程序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灾难恢复;

3、机房高温预警解决方案,并实施;

4、处理驿若OA服务器损坏事宜,OA系统迁移工作,重新向开发商申请机器码及序列号。

(二)网络安全运维及系统运维

1、保障海辰、驿若网络安全运维,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恢复;

2、海辰、驿若OA及企业邮箱用户增删,流程、表单的修改;

3、海辰、驿若员工电脑每日维护工作;

4、MOSS系统解决方案的定制,并根据海辰自身特性,做出规划实施方案,实施周期,计划将OA个别功能集成开发至MOSS中,并进行演示系统搭建;

5、邮件系统管理维护,邮件发送错误报告分析及时解决;

6、闲置、报废电脑配件合理分配利用,有效节约成本;

7、机房频繁断电,请物业配合进行电力改造,技术部连续值夜班维护、服务器等设备;

8、驿若各部门网络综合布线调整;

9、海辰前台装修,协助各部门工位调整,网络、电话线路重新部署,保障正常有序办公;

10、上海分公司办公地址搬迁,网络、电话综合布线规划及工程实施;

11、其他电子设备的调试和维护。

(三)电话、电话程控机维护

1、海辰、驿若电话程控机管理维护,电话终端维护;

2、解决驿若总机拨入拨出经常占线问题,将张总直拨加入程控机,开通程控机端口,并咨询网通关于开通中继线路的方法及相关费用;

3、驿若程控机来电录音,解决来电转接无声音问题。

(四)遇到的问题

1、尽心尽力去解决问题,但有时得不到理解;

2、执行力仍需加强;

3、部门协作不到位。

(五)经验积累

与其他部门同事沟通能力有待提高,需提升部门单元工作能力,使每一个人的执行力,对工作规划、执行、总结能力应加强。与其他部门同事沟通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争取其他同事的理解和支持。

四、部门管理、电子类固定资产管理及其他工作:

1、电子固定资产日常更新;

2、每月制作《固定资产月报表》;

3、验收、分类、编号、登记、封存保管、调配、借入借出固定资产表登记;

4、IT技术部每周会议纪要,日常工作汇报,工作中的问题及下周工作计划整理;

第2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本文所研究的资产管理系统是集资产管理、资产分析的信息系统,因此在模块设计时不仅结合了电信行业的特点,同时还结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决策分析系统特点进行设计。系统整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

(1)生产类资产管理模块:电信行业企业一般具有多种生产类资产,且每种资产均具有不同的任务,包括:新建、扩容、减容、维修、替换、搬迁、巡检,以及工单删除、工单EXCEL上传、工单归档等功能。因此在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时可考虑包括的模块有包括:新建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扩容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减容工程管理子模块、工程维修工单、资产替换工单、资产搬迁工单、资产巡检工单。

(2)管理类资产管理模块:管理类资产在电信行业所站的比重较大,且所占的资本额也较大。其分布于每个公司所辖区域的各个区县,对企业来说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但从对这些资产管理的角度可以设计以下模块对资产进行管理。这些模块可包括:资产台帐管理、资产调拨管理、资产盘点管理、资产折旧预测分析、资产考核统计报表、资产报废管理。实施统一的流程来对企业的管理类资产进行管理。

(3)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低值易耗台账包括营业部自购、机关部室(综合部)统购和营业厅新建台账。营业部自购或综合部统购台账:营业部、综合部收货人收到送货单后登记台账,并打印低值易耗领用单,使用部门的领用人领用签字。营业厅新建台账:营业厅责任人启动整理低值易耗清单上报营业本部,营业部低值易耗管理登记台账。根据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内容可将系统模块设计为以下部分:低值易耗台帐、低值易耗盘点、低值易耗处置、低值易耗维护、领用出库。

(4)数据挖掘模块数据挖掘分析主要是用于资产分析,资产分析主要针对账实相符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固定资产余额与投入比、固定资产应用结果分析、固定资产调拨统计、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固定资产新增信息统计等。

(5)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对资产管理系统运转所需的相关管理,其中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基础数据维护、菜单配置和工作流配置等的管理。资产分类信息维护,以数据字典的方式,维护系统中设备分类数据;用户管理,定义能够使用资产管理系统的用户,以及各用户访问系统的具体权限;工作流程维护,工作流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系统使用的工作流程引擎进行的系统流程设置。

2、电信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

(1)根据资产账实不符的分析,结合资产管理系统,实施工作总体思路分为五个层面处理:对现有账实信息匹配、可能去向追查、地市间调拨资产匹配、优化资产匹配关系处理和核销账实不符资产。根据提高资产账实相符率工作五步法,每类资产要经过调研分析、责任落实、现场盘查、资产匹配和优化处理等过程达到资产账实相符。

(2)根据本次解决方案目标,不仅要提高资产账实相符率,而且要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操作持续保持资产账实相符。结合各类资产处理过程,形成地市基线方案,可分为六个阶段完成解决方案目标:业务宣传、调研分析、责任落实、现场盘查、资产匹配、优化处理。

1)业务宣传:业务宣传阶段主要包括对资产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宣讲业务考核指标与评分标准、制定实施计划、组建地市项目团队。

2)调研分析:调研分析阶段主要是收集数据、解除报废资产匹配关系和核对权证资料等工作处理。

3)责任落实:由于资产账的部分信息不够规范,造成资产实物与帐无法匹配。责任落实阶段主要是对已收集的实物信息与资产账进行匹配。主要包括工程物资确认、租赁资产确认、原始凭证查阅、追踪个人保管资产、建立父资产、生成标签、建立实物台帐、资产匹配和分析未盘点资产去向。

4)现场盘查:现场盘查是根据资产分布地点,盘点资产设备。固定资产存放地点通常可分为七类:办公楼、营业部、营业厅、仓库、机房、基站地点和网优地点。

5)资产匹配:主要是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的资产匹配功能,实现资产账实相符。根据资产匹配原则,首先匹配新增资产,确保新增资产达到完全账实相符。6)优化处理:主要是指资产与实物匹配关系合理后,提出资产报废建议,最后完成资产同步,达到账实信息相符,ERP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一致。

3、小结

第3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针对用户的需求,德国曼近日推出了高效金融解决方案,这一最新的金融服务能够为打算购买卡车的用户提供理想而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使用户的计划快速有效地得以实现,一站式的服务会解决用户的所有需要,而德国曼汽车多年的金融经验也能更好地了解用户所需。

据了解,德国曼汽车金融服务的优势可以归结为专业、快速、高效。具体来说,第一是节省流动资本。众所周知,保证金或者预付月供作为押金直接全款购买设备会大量占用用户的流动资金,使其立即成为不断贬值的固定资产,直接影响了用户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德国曼汽车金融服务采用金融信贷方式购置设备则可以节约资金,从而为新的商业机会或不可预见的资金需求提供保障。

第二是简化预算管理。专门设计的还款支付方案可以使用户更准确地安排设备投资计划,帮助用户简化预算,这对于季节性比较强的业务尤为有利,贷款合同签署后利率固定,在加息周期内可帮助用户节省利息成本。

第三是提升财务灵活性。德国曼汽车金融服务方案专门为用户量身定制,从而根据用户的现金流计划来确保开支符合预算。可提供每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案,使每个月的月供固定,方便用户每月可以以固定金额还款。

第四是保险条款优惠。保险条款方面不指定保险公司,方便用户自主选择,节省成本。

第五是方便快捷。申请材料可以通过在线提交,可随时查询更新进度。审批周期短,为用户节约宝贵时间。

德国曼金融信贷产品的特点是,贷款将以车辆抵押做担保(车辆抵押是指客户在车管所办好抵押登记后,将抵押登记证放在德国曼作为抵押凭证),所有的贷款都要求上第三者责任险和全险,保险政策将德国曼汽车金融作为第一受益人。

在信贷审核及方案方面,德国曼汽车金融服务也给出了详细的要求。在信贷审核要素方面,包括财务报表(收入、利润、经营现金流、应收款、负债)、其他业务数据(银行对账单、日记账、过秤单、发车记录)、个人从业经验及信用记录、企业其他资产(车辆、生产设备、是否融资)、运输资格证、长期稳定的运输合同、公司管理措施(GPS、规范管理、安全监控、维修成本)、新购车辆运营计划和收支测算等。

第4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人才队伍管理

随着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中国改革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促发了对我国的医院制度改革的推进。其中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决定着医院管理的适应性,科学性和预测性。因此,医院应该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快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制。

一、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医院财务部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与影响,仍然采用比较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注重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缺乏有效的医院资金管理制度,没有科学的资金规划,有限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有的医院中资金而轻实物,出现了账务混乱,帐实不清的情况,因而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医院在将来的财务管理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以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算和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

2.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不严格、不科学、财务经费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落实度不够、财权财力分散等现象。

财务预算对医院的经济运行需要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在医院药品采购方面和使用方面进行科学理性的预算,使药品采购量与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成正比例,资金占用得当,与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相符合,保证医院的有效运转,不会导致资金浪费,存货过剩。对医院固定资产的预算要精准,实施差额预算管理,合理运用国家经济补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预算编制,使医院预算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预算过程中,医院的员工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不能背离预算的安排。最终将原本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行为的财务预算提升为医院全局性管理行为,财务预算的执行形成制度性的安排。

3.有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合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平时只注重单位的日常经费,忽视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消耗、毁损、转让、出售、报废等没有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医院在日常营运下应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医院固定资产的预算与使用,做到固定资产账务清晰,使用得当。

4.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制度不完善,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首先医院的科技队伍不够强大,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对先进医疗技术的专研不够深入,没有放眼于医学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队伍中,有部分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科主干,抵挡不住公司、企业给出的丰厚待遇和优厚的物质条件的诱惑,使得经验丰富的单位骨干和年轻学历高的重要人才思想不够稳定,无法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担,造成医院人才流失后继乏人,学科骨干空挡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针对现在医院管理的解决方案

1.加强医院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理财意识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医院管理者应该本着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及时跟新经济形势下的新的医院理财观念,积极的参与到医院管理中来,在全院职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带领医院工作人员将医院的发展放眼于更加长远的未来。

2.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与发展

财务人员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应该充分的将医院的财务状况与医院的实际运转情况相结合,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做到专业知识与新的管理经营理念相结合,促进医院的低成本、高效益。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做到财管人员执政上岗,充分了解医院运转情况,并且拥有较高的法律规范意识、掌握法律常识,以促进医院财务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杜绝医院财务上的随意性。医院财务人员还应及时的向管理人员传输新的理财观点与新的管理观念,让管理人员接受于思想上,实施于行动上,提高医院发展前景。

3.医院应全面建设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实行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将固定资产信息化,方便对固定资产的全盘清点

完善资产核算科目,体现资产真实价值。建立健全三帐一卡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流量与存量的管理。制定合理制定,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固定资产有效管理。

4.作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应该根据医疗市场的竞争情况,充分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风险程度,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进行综合评定,合理分配医务人员的工资与奖金。医院还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学习,接受新的医疗技术,提高技术质量,增强医院软实力。对职工进行物质奖励与其他激励手段相结合,提高医务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对于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批评是应注意火候,确保做到信任、尊重、理解职工。在医院管理中,充分运用管理学中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积极性,还能够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灵芝.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9

第5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闭路电视摄像机出现后,公司可以减少安保人员,并利用集中系统进行综合监控。这提高了安全部署的效率,但不足以满足设施管理持续改进的要求。最近,安防行业将技术升级的优势应用于企业监控。通过使用IP摄像机等基于网络的设备,企业能够提供更加便于使用的程序,提高效率。

相比传统的闭路摄像机,IP摄像机可以集成软件包,实现人脸检测、语音识别,以及不间断记录等功能。

IP摄像机的其他优势,包括入侵报警电子邮件提醒或摄像头安全警报系统,使写字楼与商业楼宇不需要配备安保人员。访问者可以通过视频对话获得访问许可。如果有入侵,系统会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并可远程控制。此外,以太网供电(PoE)的IP摄像机在部署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它不需要一个电源插座,可以安装在任何有网络插座的地方。

IP摄像机的成功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基础设施的功能性与稳定性。IP摄像机的部署需要满足电源与数据传输的要求。目前有两种常用的IP摄像机供电方式 :传统直流供电和PoE供电。

对传统直流供电的IP摄像机而言,带转换器的电源插座或集中供电至摄像机是必须的。此外,电力电缆、电源插座、转换器和电源需要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大规模维修。现代IP摄像机采用PoE供电,减少了额外布线,但成本可能会更高。

IP摄像机通过铜缆传输图像,因此,数据传输受到限制。IP摄像机的所有传输线需要连接至集合点。尤其重要的是,要指定一个高带宽的布线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输量和图像稳定性,同时,确保不超过允许的最大电缆长度,以输出最佳质量的图像。IP摄像机系统的成本超过了传输图像所需的基础设施布线的成本。因此,建议使用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

IP摄像机系统所有控制功能集中是有效应对突况的关键。建议将监测和控制设施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区域,这样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安全和物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通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在设计阶段就确定所有IP摄像机和传感器的布线路径。一个安全的路径和电缆传输系统至关重要,它可以保证一致操作。安全可靠的线槽系统可以尽量避免电缆暴露在外,保证了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

作为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全球领导者,泛达提供集成解决方案,既可以增强企业的IP网络并降低成本,又可以更好地管理战略决策所需的数据。作为技术理念的领导者,泛达不断致力于企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将逻辑网络系统与物理基础设施统一起来。泛达提供多种基础设施布线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对IP摄像机数据传输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被归类为不同的层级,提供极好的投资回报。

为了部署一个有效的安全系统,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可靠的布线基础设施。泛达针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提供相对应的高带宽布线系统:TX5500 5e类铜缆解决方案,是小型办公环境的理想选择;对于中小型企业,泛达提供TX6000 6类铜缆解决方案,以满足对额外数据带宽的需求;对于大型企业,泛达提供TX6A 6A类铜缆解决方案,不仅满足当前所有应用程序的带宽要求,还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第6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化的优越性。一项面向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突破经营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不过,因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经营资金紧张等问题,所以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低成本,易操作的一体化产品。

近日,惠普搭配自己的PC整机产品推出了一套。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与中小企业的诉求颇为契合。该方案提供了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管理,财务管理、供求信息管理以及大量常用办公软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专门对这套解决方案进行了试用,以便广大中小企业用户能够对其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

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为核心

在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当中,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块是核心组件。该模块包含了客户端和控制台两个部分,前者主要用于单个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数据备份等操作,能帮助终端计算机进行体检,时刻保持健康状态。在客户端程序中,还囊括了“酷越全程无忧”和“酷越全程关怀”两个重要组件。“酷越全程无忧”侧重于维护本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数据恢复。“酷越全程关怀”则是一种在线IT远程维护支持。当企业用户遇到无法处理的IT故障时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向在线工程师求助。不过,这种方式只能解决软件类故障,对于硬件问题则仍然需要惠普的售后工程师提供支持。

控制台部分是通过。酷越中小企业安全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计算机的安全巡检,资产管理,网络行为管理、数据备份等,能让企业经营者或者IT经理轻松实现对终端计算机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维护效率。“酷越中小企业安全中心”采用的是授权管理模式,初始提供了5个授权点数,中小企业可以为5台内网计算机提供授权,从而完成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各项操作。

整合第三方产品提供多项管理服务

除了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块外,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提供的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供求信息管理等其实都是通过整合第三方产品来实现的。在这些第三方产品列表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

1 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聆通客服专家

呼叫中心在传统印象中一直都是大型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专用手段,中小企业因为初次投入大,设备维护难等问题而难以建立。不过,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中集成的“聆通客服专家”却是一款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集电话总机,呼叫中心,客户预约,客户服务,客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CRM管理系统。中小企业无须前期投资,就可以用租用和托管的方式建立呼叫中心等一系列完整的CRM管理系统。

2 企业财务管理――学者财务软件

成熟的企业需要完善的财务报表系统,而这恰恰是很多新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所欠缺的。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学者财务软件“,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财务管理模块,能够满足企业对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等业务的各种管理需求。

3 企业供求信息管瑾――供求通

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在相关介绍中采用“金算盘eERP系统”作为企业供求信息管理模块,不过我们拿到的版本中集成的却是基于中国供求网的“供求通”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在线查询,搜索供求信息,有助于中小企业发掘客户。

4 企业信息化应用――金山系列软件

金山推出的一系列免费软件一直都是中小企业降低软件成本,规避盗版风险的备选方案之一。而在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附赠软件名单中,我们看到了金山WPS,金山毒霸、金山词霸等一系列软件,满足了中小企业对文档处理、安全杀毒,外文翻译等的需求。另外,快播播放器和FTP软件FileZilla也出现在了附赠软件名单中。

第7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资产交易; 租凭准则; 融资租赁

一、案例背景

S公司是由中国的Z公司和美国一家大型公司以及沙特一家大型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于2007年3月30日注册成立,合资经营期限30年,2007年6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S公司成立后,Z公司在F省的产品销售由S公司,S公司也是F省境内同类产品最大的供应商,管理和经营大约800个网点和18座仓库,现有员工近万人。

Z公司是中国一家由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公司,也是世界500强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

2007年2月25日,S公司与Z公司签订了《资产收购协议》,约定S公司收购Z公司位于F省境内的350座经营网点(以下简称网点)资产,由于这些网点的土地属历史遗留的划拨地或授权经营地,不具备直接收购条件,因此协议约定收购的资产仅包括网点地面上的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以下简称房产)以及设备,针对土地双方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约定在合资经营期限内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租赁。收购资产以2006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进行了评估,评估后确定的交易总价值为人民币20亿元,其中设备价值1亿元,房产3亿元,评估增值(商誉)16亿元。根据资产收购协议,S公司与Z公司于2007年7月办理完毕收购资产的款项支付及实物交接手续并由S公司合法经营这些网点(经营证照齐全),S公司于2007年7月将该部分资产计入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并计提折旧(或摊销),协议约定合约双方应在合资控制日后的24个月内取得或变更房产证等资产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至2009年7月,S公司收购的350座网点的房产仍无法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资产收购协议不能得到彻底履行,交易无法完成。

由于2007年7月交易双方已经完成了房产的实物移交和收购款项的收付,S公司自2007年7月以来,对这部分收购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按照会计准则计提折旧。运营两年间,S公司已对网点房产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形象改造或改扩建,导致该类资产价值的部分报废和部分追加,其中报废的资产损失已税前列支,追加的资产也已计提折旧。作为资产转让方的Z公司于2007年7月将转让出的网点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由于转让行为遇到法律障碍,该项经济业务处于不确定状态,故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及确认相关的资产转让损益,尚未缴交与该资产转让相关的税费。

二、案例解决思路

由于现行法律的限制,上述不含土地收购的网点资产无法实现产权转让,变更交易模式不可避免。为消除S公司及Z公司潜在的会计处理风险及税务风险,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双方现有资产结构及财务状况的影响。Z公司及S公司财务人员在有关中介机构的配合下,征得股东各方的同意后,确定了制订方案的几项基本原则:(1)经营网点稳定性原则,即方案要保证S公司在合营期内继续以合法有效的方式经营该350座网点,并保持该350座网点的土地租赁协议不变并继续履行;(2)利益公平原则,即尽管交易模式发生改变但尽量做到不损害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方案制订的重要假设是尽力维持原资产收购协议中约定的价格不变;(3)会计和税务成本最小化原则,即在控制双方税务风险和税费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实现会计账务调整最小;(4)合法性原则,即方案的制订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框架,不得与现有法律法规相抵触;(5)可操作性原则,即方案须简单、明了,易于被各方所接受,并且符合通行的做法,便于实施和操作。

遵从上述既定原则,经各方积极讨论,最后确定采用租赁的交易方式,并使该项租赁满足融资租赁的要求,会计处理上采用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

三、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由于该350座网点资产按照当初的资产收购协议及资产评估报告分为三部分,即设备、房产和评估增值(商誉),而且这三部分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涉税处理也是不同的,所以方案设计针对这三部分“量体裁衣”。

(一)设备

由于设备转让无法律限制,新交易方案中设备继续执行原资产收购协议的约定,由Z公司转让给S公司。

会计处理的可行性:S公司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沿用原来的会计处理方法;Z公司作转让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即可。

(二)房产

改变原交易模式,即由收购改为租赁。由S公司向Z公司收购房产改为向其长期租赁,但租赁条款设计上满足会计及税务上对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会计及税务处理上按融资租赁的原则进行处理。

会计处理的可行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所谓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满足五项标准之一的,应认定为融资租赁。本案的房产租赁至少符合其中的两项标准,即第(三)项: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75%以上)和第(四)项: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因此,会计上无疑可处理为融资租赁。

S公司作为房产的承租人将融资租入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和计提折旧,对现有的会计处理不需做大的调整,使账务处理具有连续性。Z公司将该部分房产在会计处理上作固定资产清理,缴纳相关税费后确认清理收益或损失。由于该部分房产的权属仍保留在Z公司,Z公司应对该房产在表外设立备查账记录和反映资产的状态和价值等信息,待租赁期满后,按协议约定的租赁标的返还价值确定方式重新计入表内资产。

(三) 评估增值

350座不含土地收购的网点有形资产(设备和房产)的评估价值为4亿元,交易作价20亿元,溢价16亿元,该溢价是由收购网点资产进而让渡网点的某些经营权利而产生的。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网点的经营权允许转让。

新方案下会计处理中评估增值作为Z公司向S公司让渡该350座网点的30年经营权(无形资产)来处理。

上述方案报经公司决策层和股东方审批后,于2011年初开始实施,按照方案的思路由律师拟定相关法律文件,最后以双方签署的《资产收购协议》补充协议的形式使方案得到了圆满实施。至2011年4月底,双方的财务、税务事项基本处理完毕,财务会计处理得到审计机构的高度认可,税务处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比执行原来的资产收购协议还节约了不少税收成本。Z公司及S公司财务人员为各方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案例的启示

(一)特殊交易事项下会计处理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确认和计量某项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时,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基本上都明确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将承租人租赁的资产分为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企业应按实际利率(而非票面利率)核算摊余成本和各期利息费用,并要求将一些初始成本极少甚至无初始成本的衍生金融工具也纳入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等。

本案例中,在受现行法律所限,原来资产转让协议无法完全履行的前提下,为了维护合资各方的利益,保证S公司继续以合法有效的方式使用该部分房产,保证原合资协议的有效性及S公司经营性资产的持续稳定性,不改变原合资协议及资产收购协议的实质性内容,创造性地在既有的会计准则框架内找到了以租赁替代资产转让的处理方法,圆满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二)会计职能转变——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谋作用凸显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谓“反映”,就是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固定的规则(即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等)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通俗地说就是如实地记账、算账和出报表,提供财务信息给决策者及其他各方利益相关者。可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活动自身就是多变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就像本次不含土地收购的网点资产问题在2007年2月签署资产收购协议时是合法的,在2007年7月合资控制日进行的会计处理也是合规的,可是在2007年10月尚未办理产权证时,新的法律出台了,新法律对收购行为产生的障碍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需要各方股东理解,更需要合约双方去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次案例证明财务部门提出的财务专业意见最终成为了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导性意见。从中也不难看出,会计职能正在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利益核算向利益调节转变。

(三)跳出会计看会计——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

本案例中以普通租赁合同的法律形式将房产租赁在会计和税务上处理为融资租赁的做法,既是会计上“实质重于形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会计思路的创新,是采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典范。

“跳出会计看会计”,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跳出去想一想,尝试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把大的方面理清了,大的路径找对了,再用咱们“与生俱来”的准确与精细把方案进行完善,必将收获更为精彩的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8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会计处理 拆撤费用 IAS 16

《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均对资产在其使用年限结束时将可能发生的拆撤等处置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将其称为“拆撤成本”,我国也称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资产取得成本的初始计量中包含该拆撤费用,这值得商榷。

一、拆撤费用的有关规定

(一)IAS 16关于拆撤费用的规定

IAS 16第49条规定:“当一项资产的购买使企业在该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需花费重要的拆卸、搬运或重组费用时,这些费用应在资产的使用年限结束后采用以下方法确认为费用:(1)在确定该资产的残值时减去估计的拆撤费用,从而提高每年的折旧费。由此产生的任何负的账面金额,应确认为一项负债;(2)当在确定残值时,如果没有减去估计费用,可将这种费用在资产使用年限内确认为一项单独的费用,从而可以在该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为这些费用提足负债准备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与应用(修订版)》还规定:“包含在资产初始确认成本中的还应有估计的最终资产拆卸成本(‘拆撤成本’),即应将这些估计的最终成本计入资产成本,对应的贷方计入负债类账户。”

(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拆撤费用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中也做出规定:“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如此解释并举例:“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油气资产、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二、案例解析

例1:某企业2012年12月31日资料如下:资产总计60 000万元。负债合计30 000万元(不包含港口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2012年12月31日建成一座深水港口,达到预期工作状态。因吞吐量很大,长年运行,船舶油污等会对水体和近海生物形成污染,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企业应在该港口及其设施在使用期满后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该港口建造成本共10 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 年,预计弃置费用为1 000万元。假定折现率(即为实际利率)为1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

解析:

(1)计算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根据题意,该港口在确定其初始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

2013 年1月1日,弃置费用的现值=1 000×(P/F,10%,10)=1 000×0.3855=385.5(万元)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 000+385.5=10 385.5(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3 855 000

贷:在建工程 100 000 000

预计负债 3 855 000

(2)计算第1年应负担的利息(按实际利率法计算)=385.5×10%=38.55(万元)

应计提的折旧(按直线法计算)=10 385.5/10=1 038.55(万元)

因确认弃置费用而多计提的折旧=385.5/10=38.55(万元)

不含预计负债的资产负债率=30 000/60 000×100%=50%

含预计负债的资产负债率=(30 000+385.5+38.55)/(60 000+385.5-38.55)×100%=30 424.05/ 60 346.95×100%=50.42%(注:为了更好地说明因为弃置费用确认而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的因素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故不考虑计提折旧而减少的资产总额的影响)

借:财务费用 385 500

贷:预计负债 385 500

借:对应科目 10 385 500

贷:累计折旧 10 385 500

(3)计算第2年应负担的利息(按实际利率法计算)=(385.5+38.55)×10%=42.405(万元)

含预计负债的资产负债率=(30 000+385.5+38.55+ 42.405)/(60 000+385.5-38.55×2)×100%=30 466.455/60 308.4×100%=50.52%

借:财务费用 424 050

贷:预计负债 424 050

借:固定资产 10 385 500

贷:累计折旧 10 385 500

(4)以后会计年度的会计处理和计算从略。

三、值得商榷之处

(一)拆撤成本(或弃置费用)依赖估计,可靠性不足

资产在其使用年限结束时可能发生的拆撤成本,需要在资产取得时进行确认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计量,因为这时距离使用年限期满还有很长时间,比如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油气资产、矿山等)。要估计这么长时间后的价值,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这里至少得解决两个“点”:

1.估算的基点。估算的基点是指站在什么时点来对拆撤成本进行估计。这又存在两个可供选择的方面:一是站在现时也即资产取得时,以当前的物价水平来衡量得到相应的价值量,很明显,以现时的物价水准来估测数十年后的资产成本,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即使形成了某个数值,该数值的可靠性有多高,暂且不论,这个成本是算拆撤时的还是现在的呢?若是作为现时的结果,那么就不适合作为评定拆撤时的状况,自然也不应该用于计量,并且,这样一个评价今后的现时价值是否还需要折现呢?非常难以判定。二是站在将来资产结束时那个时点,以那时的物价水平来衡量得到所需的价值量,问题是,数十年后的物价水平是如何,恐怕没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2.折现率的确定。同样地,折现率的确定也存在现时的和将来的两种情况,无论是采用现时的利率、风险等,还是采用将来的利率、风险等,都是一件令人为难的事情,即便是运用现时情况下的指标,已经足够麻烦且估计成分很高,未来的指标更难以判断。

因此,拆撤成本的得出完全源于估计和职业判断,其可靠性不足,既然是一个可靠性很差的数值,再如何相关意义不大。再说,可靠性与相关性是相互依存的,可靠性过低必然相关性不高。

(二)拆撤成本(或弃置费用)存在于资产结束后,缺失相关性

IAS 16规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应由其购买价格,包括进口税和不能退回的购买税,以及任何使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的直接可归属成本所组成。”我国准则是趋同于美国准则和国际准则的,因而也作了类似的规定。意思就是,只有在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我国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点前所发生的费用才可能被计入该资产的初始成本,换句话说,在这个时点之后的费用是不应该计入资产的初始成本的,毫无疑问,拆撤成本是在资产结束这个时点之后很久以后的事情,况且拆撤成本的发生与不发生对该项资产的预期工作状态没有丝毫影响,无论发生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原来可用现在依旧可用,原来没达到预期工作状态现在一样没达到,是没有任何相关性的。

所以,拆撤成本的性质类似场地整理费用,是在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许久之后到结束时发生的,与该资产显然缺失相关性。

(三)拆撤成本(或弃置费用)与后续再建资产既具相关性也具可靠性

拆撤成本与所拆撤资产没有相关性,计量也缺乏可靠性手段,反而是与在建资产存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方面,毕竟在新建资产时需要拆撤原来资产和空间,正如房屋建造前所需的场地平整。显然,将之归属于后者更为合理,而IAS 16也确实有场地整理费用属于资产初始计量时的直接可归属成本的规定,资产的拆撤成本正是场地整理费用之内的费用。可靠性方面,本来就是当场拆撤,拆撤完后便再行建造,都是即时发生的成本,无须估计和职业判断,也无须折现率,可靠性极强。

(四)拆撤成本预先计入资产成本不符合资产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中给出的“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过去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并且可以期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我国准则是趋同于国际准则和美国准则的产物,也对资产作了类似的定义。

拆撤成本发生于资产结束之时,此时的资产已经不可能再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更不可能“期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所以说,拆撤成本说是一种费用更具合理性(如我国称其“弃置费用”),它的付出,不是为所拆撤资产形成“期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也不像改良支出那样可以拓展其生产力或延长使用期限,而是具备费用的特性,不会形成有形的资产。因而预先进入资产成本会使得该资产不符合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但若是将其归属于后续资产,便无此问题。

(五)歪曲了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还能力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超强。如果按照准则的规定,将资产的拆撤成本一方面计入资产的初始成本,一方面又列进预计负债,则会大大影响预计负债额,使得资产负债率上升,如例1中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50%上升到50.42%,并且会随着计算预计负债应负担的利息在逐年变化,即例中由第1年末的50.42%上升到50.52%。通常,资产的弃置费用是比较高的,并且对于那些资产比重大的企业而言,拆撤成本累加起来也颇为可观,因此,一个企业可能长期外债很少甚至没有,却因为确认了拆撤成本,而使得资产负债率呈现较大的变化,显然这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一个不能较好反映事实的数值或处理方法,难以令人信服其相关性。

(六)净残值的估计受不受拆撤成本的影响

通常,资产净残值是在职业判断和估计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占资产价值的比例。在资产的成本中包含了拆撤成本之后,净残值是否也将拆撤成本这部分包含在内呢?这点在准则之中并没有加以明确,从字面理解应该包含在内,然而拆撤成本的构成不同于实质性的资产,不大可能存在实质性的残余,再将其予以计算净残值不符合情理,也存在重复计算的嫌疑。如果不将拆撤成本包含在内计算,一同构成资产价值的内容,有的纳入计算,有的却不纳入计算,不符合逻辑。

(七)实际实施资产拆撤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在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必定要对该资产进行事实上的拆撤处理,但准则中对拆撤成本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1.处置净损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在资产使用年限到期时,要进行清理,结转处理净损益。如果像其他未包含拆撤成本的资产一样结转进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显然不妥,原因是其已经考虑过拆撤的情况,并且也将其进行了资本化。

2.“预计负债”应当如何结转完毕。按照对准则的理解,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拆撤成本自然是冲减“预计负债”,如借记“预计负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所发生的拆撤成本总额大于或等于“预计负债”,自然没问题,可以顺利结转完成,倘若所发生的拆撤成本总额小于“预计负债”,剩余的“预计负债”部分应当怎样处理呢?是冲减原已计入资产的拆撤成本,还是冲减“财务费用”,毕竟“预计负债”应负担的利息是计入了该科目,或者是作为“营业外收入”,因为通常情况下资产的清理净损益是归集在“营业外收支”下的,因而,此时会计处理当如何具体操作,未见相应明示。虽然在当前通货膨胀情况下,这种实际发生的支出数小于预先的准备数的情况所出现的概率较小,然而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则可能出现该现象。在现实中只要是存在可能的,理论上就应当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用于拆撤的新购资产如何处理。如果对于所发生的拆撤成本借记“预计负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那么当新资产购进后,如何确认该资产?如果按通常购进业务处理,则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此处不能如此处理,因为该资产是为了拆撤而购置的,理应体现于因拆撤成本而产生的该笔“预计负债”。

四、解决方案

应该如何确认资产拆撤成本?即确认的时点和确认的具体处理方式。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改变确认时点,也可以变更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一)将拆撤成本延至实际发生时确认(即改变确认时点)

由于拆撤过程处于相应资产的结束阶段,所需要的费用也在此阶段内产生,而准则中约束资产初始成本确认的条件为购置和达到预期工作状态(我国准则作“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时,显然,拆撤成本是不符合准则规定计入资产成本条件的,并且准则对于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正处于拆撤清理过程,即将完成使命,它已经不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拆撤成本之于所需拆撤的资产而言,是不相关的、不合条件的、无经济效益的,将其计入资产成本是不合理、不符合准则规定的。

相对而言,拆撤成本对于拆撤完成后重新购建的资产却是相关的、是符合准则对资产的定义的。(1)拆撤原有资产,正是为后续资产可以购建的资产提供场地,是必需的前期支出,构成其初始成本理所当然,满足相关性要求。(2)拆撤过程和所有支出自然是处于后续资产“达到预期工作状态”之前的,符合相关性原则。(3)新购建的资产当然是能够“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否则没必要购建,所以符合资产的定义。

总之,拆撤成本归属于后续资产成本之中更加合理,关系顺畅,即将其延至实际支出时再行确认。

(二)使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归集的方式(即变更处理方法)

若是非要将拆撤成本按准则要求预先准备着,可以将之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而后再进行逐年摊销。此举虽然不能解决相关性、可靠性、符合资产定义及资产负债率的问题,但至少会计处理比较顺畅,比较容易接受。(1)拆撤成本预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而非确认为资产成本。(2)在所拆撤资产使用年限内逐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3)“预计负债”及其各年应负担利息的处理一如准则规定。(4)拆撤完毕,倘若出现实际所需费用小于预先准备的“预计负债”,证明当初估计有误,摊销过度,余额冲减“管理费用”。(5)为拆撤所需购入的资产,作双分录处理,一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一笔借记“预计负债”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三)适用范围

改变确认时点的方案适用于现有资产拆撤后将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购建资产的情形,否则无法将拆撤成本向后递延,如将旧厂房拆除建设新厂房;变更处理方法的方案适用于所有拆撤成本,但最好是用于现有资产拆撤后不在该基础上购建新资产只是恢复原貌和生态环境等的情形,譬如油气田储量开采完毕或已不适合开采,将油气井填平,种植树木花草,恢复生态。

参考文献:

1.罕尼・梵・格鲁宁、达利尔・斯科特,斯莫尼特・特布伦彻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用指南》第六版(最新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拜瑞・J・爱普斯顿、艾巴斯・阿里・莫扎著,曲晓辉、李宗彦等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编.《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10年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第9篇:固定资产解决方案范文

(一)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基本处于盲目状态,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部分医院在医院资产管理上的意识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医疗等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不够,资产管理的交接措施不规范等。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不健全,缺乏制约,没有明确工作人员及各部门的责任,在分级管理上常出现脱节现象,缺乏管理和维修,新设备购进未及时入账记录,导致出现账账不符、帐实不符等现象。有些医院为加强自身竞争力,盲目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不考虑设备的实用性,造成高投入低回报或高投入无回报的现象,导致资金大量浪费,同时固定资产使用缺乏协调、统一的机制,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出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等现象。另外,因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未按正常程序进行人为报废,导致固定资产流入账外资产,造成医院固定资产流失。还有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落后,很少采用信息化管理,而是采用手工登记,管理效率较低。

(二)职能管理部门分工模糊,职责不清

大多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由财务科负责,未设立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临床各个科室是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因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健全,而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等不及时记录,不按时盘点,无法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账物不清、账目不明,难以责任到人。大部分医院重视医疗设备的购置而忽视保管,致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降低,出现浪费现象。另外,由于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管理力度。另外相关部门中的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对资产管理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管理能力缺乏,导致出现工作混乱情况。

(三)缺乏严格的审计制度

审计部门专业人员较少,多数是由其他部门人员担任,或直接和财务部门合并,造成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不了解,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或账外使用现象,固定资产的审计工作发挥不到应有作用。

二、解决方案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医院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应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转变医院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观念,将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向全体职工宣传,提高有关人员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院长及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机构,负责医院资产管理的指导及监督工作)、使用部门、后勤部门以及会计审计部门,采用分级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责任,使固定资产管理有序进行。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结构

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效率性、经济合理性、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管理等内容纳入各科室绩效考核中,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实施。建立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对管理不善、违规操作的人员,根据绩效考核制度对其进行惩罚,同时对责任性强、资产管理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以不断提高各科室和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机体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组织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三)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审计制度

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应首先了解医院现有固定资产。在清查过程中,需做到账物相符,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按照名称、规格进行分类,设置专门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对财务收支状况、科室经济分配等进行审计检查,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固定资产管理不断完善。

(四)完善资产管理细则

在采购医院固定资产时,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并公开招标,给予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可行性报告,管理机构需仔细审核后批准,才可采购,避免盲目引进先进设备,而造成浪费现象。对固定资产应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固定资产保管档案,严格出入库单制,对资产的借用、领用、调用等经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凭单领取,对资产的购置、调入进行登记,对资产的增减及转移进行详细记录。成立固定资产维护机构,由其对使用率高的设备如呼吸机等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和调配。定期清点固定资产,对出现盘盈盘亏现象,应将原因查明,并责任到人,做出相应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需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上报财政部门,进行报废处理。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应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方便快捷。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