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孩子思维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思维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思维教育

第1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孩子学习、模仿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第一任教师也就是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第一任优秀教师,营造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

那么,如何做好第一任优秀教师呢?

一、营造民主教养的教育氛围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应是民主教养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不任意干涉孩子的活动,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爱护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疏导和引导;父母严格要求孩子,但不苛求;遇事同孩子商量,但不把成人的意见强加给孩子。民主的教养态度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实践证明,营造民主教养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营造宁静和谐的情感氛围

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家庭气氛:一是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二是小吵不断,但有一定的感情依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气氛中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而气氛紧张的家庭,则使孩子长期在提心吊胆、极度不安中生活,形成忧郁、不信任感和情绪不安等性格特征。我们呼吁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千万控制自己的感情,检点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孩子作出楷模,努力营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未成年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用以模仿的榜样。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父母起着主导作用:一是要注意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对世事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平常的心态,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重与人和睦相处,尤其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影响。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性格。二是创造优美的文化环境。优美的文化环境并不是豪华的摆设,而是整洁、朴素,营造教育气氛。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父母要以身作则,喜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用勤学精神影响孩子。

四、营造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

第2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邵雍不仅在学问上很有成就,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方法。他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孩子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孩子发问。邵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天中午,邵雍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雍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邵雍却说:“不对。”然后,他启发儿子道:“如果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儿子想了一会儿说:“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邵雍又问:“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儿子回答:“是找大东西。”

邵雍又启发儿子道:“那么,什么能走的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这回,儿子肯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邵雍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向孩子发问,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如:回形针有些什么用途?如果让你去郊游,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等?可见,向孩子发问还要有一定的技巧。

第3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其实,让孩子屈服于父母的威严之下容易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何不试试降低“嗓门”。低声调教育孩子能让父母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因为,当你使用低声调和孩子讲话时,能让孩子感到他与父母处在平等地位上。并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孩子才能够消除顾虑,与父母交流其真实的想法,而父母就能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思想情况,对孩子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指导。

另一方面,父母的沉着、稳重,也会使孩子产生信任感,觉得你讲的话有必要听,听进去了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第4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他教育孩子的经验是:

    1、不浪费幼儿的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的语言,而不要把小猫说成“苗呜”。

    2、从小培养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

    3、锻炼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4、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有时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

    5、开阔视野。常带孩子到外边去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

    6、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第5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创新区域活动;农村自然资源

农村幼儿园和城市幼儿园相比,教学条件较差,教育理念落后。但农村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幼儿园孩子能够亲密接触大自然,教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为孩子带来别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孩子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

一、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开展创新幼儿园区域活动

农村幼儿园处于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孩子们能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幼儿园教师应当对农村自然环境进行积极利用,为孩子开创丰富多彩的创新区域活动。

例如,在操场的一角,为孩子开创“树勋新村”的区域活动,幼儿教师组幼儿生在这一区域玩沙子,用泥巴制作各种造型等,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同时幼儿也可以拔草、植树,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活动组织完成之后,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交流心得,为孩子灌输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此外,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在这一区域玩“娃娃家”游戏,一般而言“娃娃家”游戏带有一定故事情节,通过这一游戏,能够提升孩子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积极思考,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均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孩子们会从周围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让孩子在玩耍当中,获得相应生活技能和知识。例如,玩耍过程中,需要有“做菜”的情节,于是有的孩子便用草来代替,涉及到买东西的情节,孩子会自己制作小纸片作为钞票,孩子们会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游戏,从中学会与人相处的学问。

二、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动植物资源

《纲要》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因为部分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足够的资金给孩子购买玩具。这种情况下,农村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围废旧物品进行区域活动材料的搜集。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收集废旧物品,如矿泉水瓶、零食包装袋等。也可以把自己不能穿的衣服带到幼儿园的美工区。教师带领幼儿用这些材料,动手创作一些工艺品[1]。例如,利用矿泉水瓶和废旧布料,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花瓶,利用食品袋折叠千纸鹤,挂在教室的墙上。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提升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向孩子灌输环保意识,教育孩子,环境保护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在农村,大部分家庭都会养一些家禽,在野外,也会有很多鸟儿、虫儿。“神秘”的小动物具有特别的研究性。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到户外,用小瓶子装一些青蛙卵带回养殖区,幼儿用小本子记录青蛙卵的变化过程。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太多的汉字。因此,孩子可以记在本子上,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画下来,然后标注上日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爱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到操场上,观察小蚂蚁,有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今日要有大鱼到”,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蚂蚁是否成群搬家,并观察天气,对这一谚语进行验证。开展这种区域游戏,会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孩子从玩耍中学到更多的生活小常识,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经验,充分了解大自然。与此同时孩子可以自主观察小蚯蚓、小蜗牛等,并且将观察的结果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三、充分利用地方特产和文化资源

大部分农村,均存在较为浓厚的本土文化和相应产业,这是农村幼儿园专有的优势。青川县素有“山珍之最在青川”美称的黑木耳、香菇、七佛贡茶、唐家河野生蜂蜜、白龙湖银鱼、天麻等特色r产品质优味美。我们幼儿园根据这些特色,创建了‘‘青川印象”大区域,内又设了三个小区域,分别是特色小吃区,青川山珍区,美绣空间区,为幼儿园创新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特色资产,同时也具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一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孩子创造具有民俗特色的创新区域活动场所[2]。幼儿教师结合孩子的兴趣所在,选择受欢迎的区域活动,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组织孩子开展活动。幼儿园教师和孩子家长共同收集民俗文化资源,可以是带有民俗色彩的工艺品,将这些物件陈列在幼儿园中的展示区里,告诉 孩子这些东西代表的民俗特色以及来源和发展等。此外,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进行工艺品的制作。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戏曲和杂技等等,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对这些活动进行观摩,让本地孩子从小就对家乡文化充分了解,对优秀的家乡文化进行传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幼儿园开展创新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优势和文化环境优势,孩子们有机会亲密接触大自然和不同生物,幼儿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帮助孩子积累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就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维常规 常规 主体 个性

说起常规,作为幼教工作者并不陌生,但这里探讨的不是一种较为明显存在并以强制手段执行的规则。而是指在班级生活中隐蔽地存在着的“另类常规”――思维常规。首先我们来看三组镜头:

镜头一:

在活动《冬天到》中,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园内边散步边欣赏冬天的景色。回到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有关冬天的谈话活动。

老师:冬天到了,小朋友发现外面有什么变化?(一些孩子分别回答出“小树光秃秃的”“小草变黄了”等,老师分别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他们看得仔细。)

小涵:枇杷树什么时候结小枇杷啊?

老师:我问的是冬天的变化,不要说一些与问题没有关系的事。

镜头一中,小涵所提到的枇杷树一定是他看到过的,我们不妨问他冬天到了,他看到的那棵枇杷树变成什么样子了?现在有没有结果子,一定非常有趣。但是在老师的“只谈冬天变化”的规则下,幼儿必须按这一规则的要求去回答问题,否则就“跑题”。对于教师而言,问题的“答案”是早已预设,并包含在问题之中,不存在什么“节外生枝”的可能。这种“问什么回答什么”的“问题――答案”逻辑,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设定”的一个普遍常规,即使幼儿想说的话题有趣也不得不放弃。

镜头二:

美工角里,源源拿出一只蜡笔,聚精会神地作画,老师过去一看,老师:源源,你画的是什么?

源源:我画秋天啊,小猫和妈妈们围着枫树跳舞呢!

老师:枫叶一到秋天就变成红颜色了,你得换个颜色。还有小猫的耳朵没那么长,都快变兔子了。(老师找出了红蜡笔,并在他纸上示范了一个小猫头像。)

源源听了拿起红蜡笔,在背后重新画起来。

老师显得很开心:源源真乖!

在镜头二中,教师固有的思维起了很大作用。在教师的思维模式中,枫叶是红色的,猫耳朵是短的。当老师发现孩子思维与预设的思维习惯不一致时,教师就理所当然地将幼儿的思维引导到这一被视为“正确的轨道”上来。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常规,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幼儿必须遵守这种常规。

镜头三:

面对一些数学小练习,老师请小朋友回答,那个空的地方应该贴什么?

豆豆:贴两条鱼!因为小猫有两只,鱼一定要有两条,否则它们会打架的。

老师:你就知道打架,这个是找规律,坐下!

在镜头三中,豆豆天性使然的回答又哪里有错呢?泯灭孩子童心换来“一条鱼”,值得吗?教师只是简单地用规则“教”是远远不够,应注重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引导幼儿运用结构性数学材料,寻找、思考、发现材料中包含的数学概念,并从中揭示其规律。

老师所强调的“不要说与问题没有关系的事情”等规则,表面上是教育活动常规,实质上是思维规则。教师按计划引导孩子,往往事先就形成一套逻辑,于是要求幼儿的思维也顺着这个逻辑。可一旦思维受到这样的束缚,颠倒了孩子的“主”与老师的“从”。在“规矩”面前,教师是主导、主动的主体,而幼儿是客体,他们必须服从老师,遵从规则,从而处于从属的地位。

一、“跑题”跑出精彩,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经常会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偶发事件,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也是瞬间的,老师应有“动态生成”意识,敏捷地捕捉到各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适时调整教育教学进程,增添教学内容。

如每年十月幼儿园都会进行爱国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提出问题:“你知道我们国家叫什么名字吗?”香宇回答:“我是吴江七都人!我们家在太湖边,那里有大螃蟹……”看着他滔滔不绝地介绍,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听着,我不忍去打断。于是伸展出一个新主题“夸夸家乡”,由于是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发展出的主题,孩子们特别投入:在地图上兴奋地找自己的家乡、分享家乡特产……整个主题过程,孩子的参与性特别高,挖掘点也很深入。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孩子对日常规则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即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只有在他们参与下建立的常规才能真正被其接受。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使日常生活显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幼儿共同进入寻幽探微的境界。

二、尊重幼儿个性发展,鼓励艺术创造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里,它一跳就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瓶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时,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才能。在美育中提倡培养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幼儿个性,并给予幼儿充分想象的自由。

个性品质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艺术活动中首先要尊重这一阶段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每个孩子思维闪光点,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思维,帮助其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善待童心,自主探索数学

数学活动呈现出一个规则的、秩序的世界。这些秩序也是成人习以为常的逻辑反映,代表的是成人所认可的一类思维及行为的规范。在班级制度化生活中,幼儿经历着这种代表成人客观化、标准化、规则化的思维模式的“洗礼”,幼儿尚需客观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童心被困在一种常规与惯例所筑就的思维“迷宫”中,其童真在一点点地消逝。

如:在量的教学中,向幼儿提供材料不同、体积形状相同的物体和材料相同体积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幼儿比较。幼儿探索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物体就越重,反之就越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但重量却不相同”这一规律。当幼儿领会活动有困难时,教师也不应直接把结果提示给幼儿,应改变材料,比如从图片转换成实物,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并获取数学经验。教师“教”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给幼儿一个知识结果,而在于为他们提供学习环境、材料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环境。当然,教师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幼儿交往,但必须是在幼儿的水平上和他们平等相互作用。也只有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能获得主动的发展。

第7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我个人看法,很小的孩子教他数数、认字,并不在于教会数学和认字的知识,而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励和启发孩子的思维活动,培养孩子好学的习惯。一个三岁小孩能背十首八首唐诗,就感觉了不得,甚至家长误认为是天才,其实孩子再大一点,到了十岁背几首唐诗是很容易的事情。过去人们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智力教育,现在家长也开始重视智力教育,强调智力投资、智力训练,特别重视早期智力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早期智力教育并不等于知识教育。有些家长误认为早期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孩子识的字越多,背的唐诗越多就表示开发了孩子的智力,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知识和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是一件事情。一个人短时间内可能获得了很多知识,但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智力上有多么大的发展。对于我们很多家长来说,一定要把握知识和智力的相互关系。

    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脱离具体的知识,纯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智力越发展,获得的知识越多。但是,智力不等于知识,我们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判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

    有的家长很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看到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误认为孩子的智力超常,这些都是误区。智力超常与否,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确定,而主要看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看孩子其它智力要素,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判定。

    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谁不希望孩子聪明。但是,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

    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常为孩子的不礼貌,不体谅大人,任性,脾气暴躁而深感不安,也感到非常生气。一位爸爸给他的儿子买了不少世界名着,孩子感觉不顺心,就大闹,气得爸爸差点把电视机摔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需要有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发展有高度适应性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第8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幼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1~3岁。据我国优生优育部门调查,幼儿在2~3岁期间接受正规的眼部检查,可及时发现弱视、斜视等眼部疾病,易于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矫正、治疗。对1000例内斜视患儿实施手术后的结果表明:2岁以内实施矫正手术者,双眼恢复良好视力功能的达95%以上;3岁以后实施矫正手术者,均留下不同程度的视力功能损伤,有的甚至会留下终身残疾。因此,从孩子2岁起,我们就应定期带他到医院进行正规的眼部检查,并在平日的生活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用眼卫生。

虽说幼儿学说话受性别、发育程度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早晚之分,但如何把握孩子学说话的最佳时机,就要靠父母的细心摸索与观察了。幼儿语言发展可分口头语言发展与书面语言发展两种。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2~3岁,到了4~5岁,孩子便开始进入书面语言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当然,有些语言功能发育好的孩子也可能在八九个月大时就开始咿呀学语,到9~11个月大时已开始往外“蹦字儿”了,1岁后就能掌握5~12个词语了。正常情况下,孩子4岁以后,语言功能开始迅速发展,此时,他能掌握900~1000个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多与他对话,可引导他背唐诗、讲故事,还可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与数字。把握住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适时施教,可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背诵能力、对话能力等,并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大有裨益。

所谓思,在这里指人的思维能力,它是幼儿智力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它会在某一特定阶段达到发展高峰。对于小宝宝来说,1岁半左右是其思维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其进行增强想象力、记忆力的活动,抓住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有利时机适时施教。

第9篇:孩子思维教育范文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孩子随时随地都会提问:“我有两个眼睛,为什么没看见两个你呢?”“植物是从哪里知道现在到了它们变绿的时间呢?”“为什么每天早晨我都会醒来,哪怕没有人叫醒我呢……”有的问题在成人看来可能十分荒唐,甚至叫人无法回答,因此就认为这些问题一点都不重要,不予理睬或推脱敷衍。这是成人对待孩子提问常犯的一个错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孩子提问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些更深刻的东西――

孩子的问题没有不重要的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天真烂漫的孩子对宇宙、人生、周围的一切事物所萌发的种种困惑、疑问、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含有探索真理的童味,符合深奥的哲学原理。

丹丹问:“如果我八点钟睡觉,明天早上七点起床,我怎么断定时钟的短针只走了一圈呢?我是不是要整晚不睡,一直看着它呢?要是我望了望别处,哪怕是一会儿,短针也可能走了两圈。”她担心的是怎么才能通过观察到的时刻合理地推测到未观察到的时刻,这不是许多科学家在思考的问题吗?又如小乔与母亲的对话:“我肚子痛。”母亲说:“你躺下睡着后,痛就会消失的。” 小乔不解地问:“痛会上哪儿去了呢?”这不是对物质守恒的思考吗?看到这里,你还会小看孩子的思考和提问吗?

孩子提问往往有其内在目的

许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回答,其实,背后却常常有其内在的目的,要了解孩子,就必须注意孩子提问背后的心理需求。最简单常见的例子是:孩子见有人在吃雪糕,便问:“雪糕好吃吗?”我们都知道,此时孩子并不是想知道雪糕的味道如何,而是他自己想吃雪糕了。

窥探儿童认知发展机制

孩子提问的水平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提高的,而是与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思维的灵敏度以及学习的兴趣相联系的。提问是孩子认知发展要求的体现,与其知识和智力水平呈正比关系,知识面宽和智商高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而思维比较灵敏的孩子,往往会不断发现新问题。

一个5岁的孩子问道:“为什么偏偏在我想出去玩的时候,下起雨来呢?”透过这个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看出该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他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我想去玩,所以现在不许下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把自己的需要(出于主观感觉的需要,如出去玩)和现实情况(客观环境,如下雨)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至于常常把现实情景转换成自己的经历,并认为他们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这雨破坏他出去玩的计划)。了解了这一点,家长就知道自己的教育重点在哪里了――不是要解释雨并非刻意与他作对,而是调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