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互联网运营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运营的前景

第1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2010年年初,摩根斯坦利的一项报告称,“上世纪60年代是大型机时代,70年代是小型机时代,80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90年代是桌面互联网时代,本世纪将进入第五季,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第5个新技术发展周期。”

从字面上看,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虽其本质上仍是互联网,但由于整合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而被视为互联网的“升级版本”――下一代互联网,即Web3.0。在移动互联网中,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硬件制造商则将应用捆绑在移动终端中。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大好处便是实现了从“互联网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到“人在哪里,互联网就在哪里”的转变。

世界知名风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分析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个方面,包括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加速向移动网络发展、移动网络使用时长增加、移动广告成长迅速,但遭遇成长烦恼、移动商务改变购买行为、虚拟物品及应用内商务出现等。传奇风投、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曾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他提出的“SOLOMO”概念,即“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见图1)因描述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而广为人知。①

图1:约翰・杜尔提出的SOLOMO概念

移动互联网自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来看,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务)、移动SNS、手机浏览器、手机游戏、无线音乐、移动阅读、移动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内,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力。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还因其具有“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潜力而引起广告业界人士普遍关注。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前景可期

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接收终端除智能手机外,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终端,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并不完全等于手机广告。尽管如此,由于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中普及程度最高,所以以下有关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预测均以智能手机为重点:

尼尔森移动业务研究(Nielsen Mobile report)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移动广告量增长14.3%,全美手机使用者对移动广告记忆率高达89%,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可见手机广告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随着智能型手机数量的不断增长,未来的移动广告市场会非常大,前景看好。而长时间通过手机上网与进行在线社交活动的族群,会是品牌广告主锁定的广告目标群。各机构对移动互联广告(手机广告)市场规模的预测虽不尽相同,但都描绘出一张诱人的“大饼”。2010年,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率先开动,向“大饼”下手。

2010年1月,苹果公司以2.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并利用其平台创建移动广告网络iAd。同年5月,美国监管机构正式批准谷歌收购互联网广告平台公司AdMob的交易,在这笔交易中,谷歌出价7.5亿美元将AdMob收入囊中,以对抗苹果的iAd。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风气之先者”,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的举动具有“标杆”意义。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成为移动互联网在经历了2000年~2006年的“早期市场萌发阶段”和2007年~2009年的“市场迅速起步阶段”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也拉近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现实”与“想象”的距离,使行业追随者更确信“是时候释放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所具有的分裂媒体行业的力量了”。

虽然总的来看,目前移动互联网对传媒广告市场生态的搅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强劲的生长潜力,可以预期的是,不管是苹果公司让开发人员把复杂、互动的广告整合入他们为苹果应用软件商店(App Store)开发的软件中,还是谷歌公司着重在移动网页上提供广告,都会搅动全球广告行业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简介

在AdMob的示范作用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在全球快速普及,中国亦不例外。2010年,中国不少原来以Wap广告平台起家的公司,或者传统的广告公司纷纷将发展战略延展至移动互联网广告,以AdMob为模板,推动中国大陆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元年。目前来看,中国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移动广告平台主要有AdMob、亿动智通、易传媒、架势、哇棒、微云、百分通联、VPON等。这些移动平台的一般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一般运营模式

说明:本图参考了艾瑞咨询、果合:《iResearch&果合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1)》相关内容,省略.省略)对国内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8家移动广告平台2011年7月份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②结果发现,以热门度指标(热门度是指某广告平台的展示量在芒果总展示量中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该平台被开发者接受并使用的程度)衡量,Admob(26.1%)、亿动智通(16.8%)、安沃(12.8%)居前三位。(见图3)

图3: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热门度统计(2011年7月)

以填充率(填充率是指App 向广告平台请求广告和实际展示广告数量之间的比率,是影响开发者收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广告平台是否有足够广告客户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亿动智通(92%)位居第一梯队,微云(79%)、多盟(75%)、百分联通(72%)、AdMob(30%)位居第二梯队,有米(64%)、安沃(63%)位于第三梯队(见图4)。

图4: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填充率统计(2011年7月)

以点击率(点击率是指广告被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之间的比率,是反映广告平台技术实力和广告投放精准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安沃(4%)位居第一,以LBS 为特色的移动广告平台Vpon(3.6%)位居第二,有米和多盟则以2.9%的点击率并列第3 名(见图5)。

图5: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点击率统计(2011年7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展望

移动互联网广告虽然与传统广告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仍未脱离“广告”的基本范畴,其存在的前提仍是广告主需要购买触达产品/服务/品牌目标消费者的机会,以获得竞争优势。广告主对传统广告的需求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延展至移动互联网,仅仅是随动消费者媒介接触行为的结果。并且这种随动场景早已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演变过程中一次次演练过。广告随动媒体形态演变不断“开疆拓土”的趋势不会止于移动互联网广告――就像不曾止于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一样。虽然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左右其发展步伐与发展方向,但我们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展望:

(一)移动互联网广告顺应时展潮流,优势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WOOBOO在一份报告中将手机广告(移动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加以对比,认为前者在到达率、随身性、互动性、专注性等方面不仅优于印刷类媒体、广播、电视,而且还优于传统互联网广告(见表1)。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哈伊姆认为用户点击移动广告的频率是PC广告的5~8倍;美国一家调研机构报告称,位置相关的广告能够有效提高广告点击率,甚至达到50%)、转化率(尼尔森报告指出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投放精准度、效果监测精度等亦均优于互联网广告……基于以上优势,移动互联网广告有着光明的市场前景。艾瑞的《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也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2亿元逐年增至2015年的245亿元,2011年与2012年的增速均超过100%(见图6)。

表1:手机广告与传媒媒体广告比较③

(二)谁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产业链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有望择机而入,整合现有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成为市场“掠食者”。

参照中国团购网站的发展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活跃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资质。甚至可以说,一些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成长为广告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其出生只是为了率先实践这种运营模式,等到其他大公司看到其成长潜力时,再“待价而沽”(就像AdMob纳入谷歌囊中那样)。这些活跃的市场先行者虽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味道,却也会在为早期的市场培育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给创业者带来不菲的回报。

从美国的经验看,谷歌与苹果已分别控制AdMob与iAd,成为美国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的“执牛耳者”。与单纯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相比,谷歌与苹果的优势除规模庞大、资金充裕外,还在于谷歌已从事互联网广告N多年,积累起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互联网广告运营经验以及巨大的流量,而苹果则拥有由无数“果粉”组成的忠诚用户及运营App Store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参照,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目前涌现的众多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有可能将来会被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择机整合掉。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因拥有雄厚资金而具有“赢者通吃”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对广告领域内关键资源的掌控使其有能力将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迅速推进。

1.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

运营商所拥有的渠道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掌握无线接入并拥有上网资费定价权。移动互联网由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基础渠道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上网资费实际上是用户利用运营商通路所支付的费用,是制约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及移动互联网广告商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国运营商寡头垄断的情势,上网资费的定价权掌握在运营商手中。

其次,建立起拥有大量且直接的App资源并兼具渠道特征的应用商店。效仿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分别是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简称MM,2009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2010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和联通的沃商城(2010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三家应用商店亦仿效苹果APP Store的做法,以允许应用开发者在应用中内嵌广告的形式,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广告活动中来。

以传统产业相比,如果无线接入类似传统产业的“运输道路”,应用商店则类似沃尔玛之类提供“一站式”购物的商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时掌控“运输道路”与“一站式”购物商场的运营商有能力成为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掠食者”。

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拥有流量/用户优势

从1999年起算,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已有十多年互联网广告经营经验,其间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兴起,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很有可能会将原有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拓展至移动广告领域。与其他可能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掠食者”相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更具优势的资源在于利用搜索、社交媒体、影视娱乐、音乐、视频、游戏等聚集起的大量用户/流量。如果说,传统媒体依靠内容凝聚收视率、发行量并将收视率、发行量转化为广告收入,那么,移动互联网广告则依靠应用服务凝聚流量并将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拥有的用户/流量越多,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掠食的机会就越大。

3.传统媒体:拥有信息内容及广告主资源优势

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广告领域内“摸爬滚打”的时间更久,既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又直接生产新闻、娱乐等内容信息。并且,在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收入仍远远大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有足够多的时间将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延展至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

(三)争取广告主的认可与信任仍是移动互联网广告业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关键

从1999年到2009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从零发展到200亿元用了10年时间。这10年既是广告从业者摸索新广告形式、重新了解消费者的10年,更是让广告主逐渐认识、认可互联网广告的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亦需要尽快争取广告主的认可。

1.开发更多富有亲和力的广告形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包括:图片、文字、插播广告、html5、重力感应广告等。点击后的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尽管这些形式已较传统互联网广告丰富了许多,但是广告主的期待更高。更易用、与目标消费者相关性更高、更有趣、更能吸引用户参与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有待开发。

2.尽快确定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找到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广播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互联网的出现没有消除传统媒体广告,顺应新技术潮流而生的移动互联网广告亦不会取代旧有的广告形式,只会丰富已有广告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要想尽快站稳“脚跟”,就必须找到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并探索出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注释:

①【美】马特・默菲(Matt Murphy),玛丽・米克(Mary Meeker):《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百度文库

②以下关于热门度、填充率、点击率的数据与图表均引自《芒果2011年7月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百度文库

③⑤哇棒(北京)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哇棒手机广告平台介绍(最新)》,百度文库

第2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创新

一、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截止2011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突破9亿,达到9.2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8051万户,庞大的手机市场及3G井喷式的增长,反应了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作为一个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找到适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因此,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推进盈利模式创新关系到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关系到进入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成败。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

二、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1、交叉补贴模式

交叉补贴模式是一种以某一基础性产品实行免费或低价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量的增长,而相关产品则实行收费的一种模式。吉列的“剃刀和刀片”的模式就是传统行业的交叉补贴模式的典型案例。“终端+应用”、“免费+收费”的盈利模式是移动互联网交叉补贴模式中最常见的模式,在运营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2、内容付费模式

智能手机、iPad和电子阅读器在内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正在给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内容付费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用户为使用应用和内容而付费。虽然内容付费是一个趋势,但是就目前中国互联网领域来说,无论是新闻媒体、电子邮件等均是免费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3、前向+后向模式

谷歌盈利模式面向用户实行免费,而对第三方广告主则收取广告收入,这种模式涉及最终用户、谷歌和第三方广告主三方市场,这种模式成为“前向+后向”的收费模式,又称为三方市场模式,经济学家把这种模式又称为“双边模式”。中国电信推出的号码百事通盈利模式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面对广大的用户只是收取低廉的电话费或者免电话费,其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合作伙伴提供的广告费等收入。

4、平台分成模式

生活中,很多企业经营着平台,如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视讯业务,运营商搭建了视讯平台,内容由合作伙伴提供,运营商直接向广告商和用户收费,并按照有利于提升平台价值的分成比例支付给内容提供商,这种模式称为平台分成模式。

5、广告模式

无论是雅虎、新浪的“门户模式”,还是谷歌、百度的“搜索模式”,都是广告模式的体现。移动广告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式的网络广告,它由移动通信网承载,具有网络媒体的一切特征,同时比互联网更具有优势,因为移动性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由于移动互联网手机与用户存在唯一性特征,通过一定的号码识别技术可实现信息的准确推送,因此,基于手机媒体的移动广告一般可实现更高的精准投放。

6、劳动交换模式

在劳动交换模式中,用户并不需要为自己所享用的服务支付任何费用,但其参与的活动(如有关对商品使用的评论、内容搜集、信息整理等)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网络外部性,从而以其他多种创造性途径为服务提供者做出贡献,这些贡献通常可带来产品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产品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互惠共赢。

三、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创新策略

1、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内容。移动互联网也许可以从接入费和通信费中弥补成本、实现少量盈利,但要真正获利,还需要有市场的、针对性强的“内容产品”。综观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无非是广告盈利和服务内容盈利两大类。企业要以提高客户体验为中心,要加强业务创新,满足客户差异化、多元化、碎片化需求,以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培养用户内容付费习惯。

2、正确的客户定位。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大量信息资源的有效访问和随处漫游的个人通信,这样,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群必然同传统互联网客户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多的是时尚消费人群。移动互联网发展道路呈现“时尚消费带动——大众消费普及——商务应用价值凸显”的特点。

3、搞好流量经营,以巨大的流量兑现广告价值。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靠传输数据流量收费只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利润池中很小的一部分,主体收入是在智能终端销售和应用服务以及第三方收费上,这主要是靠“用户流量”来拉动的,这也是进入移动互联网企业做好流量经营的重点。只有做大流量才能真正提高流量的广告价值,才能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拓展盈利渠道。

4、设计合理的资费方案。合理的资费方案必将有力撬动用户消费。给用户设计合理的低资费,其前提是不会造成对资源无法控制的滥用、不会冲击网络的正常运营。

5、整合价值链,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一个合作共赢、健康有序的产业价值链是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必要基础。这就涉及价值链整合问题。移动运营商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加强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合作,包括与内容服务商、终端商、软件开发商,创新应用,不断普及移动智能终端;要采用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调动整个价值链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共创繁荣”。

第3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全球已经是第一位了,我国互联网用户达6亿多,普及率45.8%;网络经济已经达到6000多亿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万7千亿人民币;在全球的十大网站当中我国占有三个――百度、腾讯、搜狐。另外我国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是25小时,大概每天3个多小时,所以中国互联网发展应该说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对人类,对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现有网络仍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国应尽快抓紧在未来网络领域的研究和规划,积极探索新的网络架构,快速解决问题。

现有网络架构面临挑战

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这里面就谈两个挑战,谈两个挑战,对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挑战面前,我们怎么去发展我们的网络,设计我们的网络。

第一个挑战就是传统网络结构的不灵活导致了不太适应现在新业务的需求,使得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而整个价值链也产生一些问题。

第二个挑战就是互联网流量飞速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难以适应未来海量流量增长的需求。

我国腾讯微信用户已经达到6亿,每个月活跃的用户达到大概是3.5亿多,平均每年增长125%。OTT业务发展如此迅速与互联网不按流量收费这种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运营商都在做OTT业务,而忽视基础网络。运营商现有的网络无法承受暴增的网络流量,信息冗余传输严重,新业务的发展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信令风暴也给运营商网络带来冲击,为了保证语音等通信,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投入超过100亿元扩容信令网,但即便如此,网络的负荷基本达到90%。移动网是很方便的,但为了机器间通信还要再建网络,这些都是网络结构不灵活带来的不合理。

应构建差异服务能力网络体系

互联网之所以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最本质的是跟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关。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模式是对固定的用户提供服务,OTT出来以后,因为不收费,就把互联网、传统运营商用户完全吸引到OTT的业务。OTT业务出来以后,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出在运营商身上。当运营商出不了那么多羊毛时,最重要的一个解决思路就是OTT的业务会面临着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据调查,85%的用户,他们都认为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他们愿意额外交费。下面这些数据,都是因为网络的延迟对收入,对流量带来的一些影响:亚马逊的网络延迟每增加0.4秒,全年的损失达到16亿;雅虎每增加400毫秒的延迟,就可以增加9%的流量。

我们运输系统有普通的马路,大家因为堵塞建了高速公路,我们火车为了速度更快有了高铁,为了便宜有海运,为了能够更快我们有飞机。但我们的网络有没有这样的服务呢?

互联网就像普通马路一样,不按流量收费是合理的,因为你提供不了类似于高铁、飞机、高速公路更好的服务,这也就体现了差异性的服务的需求。我国应该探索新的网络架构,构建具有差异能力的未来网络体系,这样可以使电信运营商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计算、存储、传输等网络资源灵活调度,构建具有不同服务能力的虚拟网络,进而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链。

高通曾经根据2011年全球互联网流量是2010年的一倍这一现象,预测未来十年互联网流量将是现在的1000倍。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如果不久的将来真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架构,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这样一个挑战?光SDN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国内网络的情况看,运营商每年带宽的扩容,不管是电信还是联通都是翻番,而且本地网和长途网都是90%以上的利用率,我国互联网非健康状况的情况下是80%多,真正健康的状况只有百分之十几。

未来网络要简单、开放、可扩展,要高效灵活地调用网络信息的资源,能够比较高效灵活的使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且要与现在的互联网兼容――再好的架构如果不能与现在互联网资源兼容、融合,也难以适应未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提出服务定制网络,通过SCN这样的未来网络架构来解决当前面临的以上两大挑战。SCN的核心在于,基于网络控制与数据交换分离,可以灵活构建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虚拟网络;信息内容可以有序调度,内容贴近用户部署,并解决信息重复传输的问题。这个网络架构,既可以解决现网面临的问题,如OTT业务冲击、网络架构不灵活等,又符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建网络强国需掌握核心技术

未来网络已经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和巨大的产业前景,是各国战略竞争制高点,目前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都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

美国上个月在争论在重新立法,立法重新讨论网络中立法的争论,争论本质是不知道是该站在运营商这边还是服务商这边。现在普遍担心的是现在网络提供商提供不了普遍的、更好的服务质量,担心你不是提高了服务质量,而是利用了服务质量――不降低质量就要给钱。美国最后FCC决定运营商网络不能降低你的服务质量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你就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允许运营商额外收费。然而现在的运营商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提供不了这种差异性的服务。这就是为什么要网络变革,为什么要解决现在网络的挑战最根本的原因。

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国互联网面临严峻的不安全风险。我国互联网一直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监视和攻击,安全运行存在严重隐患,国家安全也受到威胁。

当前,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悉,美国在未来网络方面已投入超过3亿美元,参与单位超过100家,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顶尖机构。欧盟从2006-2013年投入了20亿欧元研究未来网络,支持100多个项目,部署未来网络的计划。

我国未来网络相关研究基本与国外同步,并且国务院已正式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1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南京)未来网络创新中心,并与国际未来网络知名研究机构GENI(美国)、OneLab(欧盟)签署合作协议。2013年2月,以SDN、云服务等为内容的未来网络被正式立项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年12月20日在国家工信部领导下,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牵头,协同三大运营商、CCTV、华为、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36家单位组建了我国首个全国性的未来网络产业联盟――“中国未来网络产业创新联盟”,挂靠于通信标准化协会。2013年8月,我国首个未来网络实验网在南京开通。目前,已开发出组网体系架构、关键设备和系统。

第4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一、趋势篇:2016上半年薪酬涨幅高于去年同期

互联网行业值得从业者托付,6月薪资同比涨幅超过当月CPI同比涨幅

2016年春夏季,除2月外,其余五个月的行业总体平均薪酬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6月份年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5%,这一水平高于当月“CPI”的同比涨幅。

从业者们要保持清醒,盲目跟风容易损害自身的利益

另外,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对于坊间传说的“金三银四”,其利益更多是归于企业主:三四月薪酬水平明显要低于前后几个月(2月因为春节,不做比较)。这更多体现出市场的一种供需变化:由于这两个月有大量求职者供企业主选择,体现出“供过于求”致使“价格降低”的市场规律。

“北京”、“杭州”薪酬增长最为迅猛,“广州”出现下跌局面

各省级行政区的互联网从业者薪酬水平差异较大,“北上深杭”是互联网行业的主阵地,从业者所得到的回报也较为丰厚,这其中以“北京”、“杭州”增长最为迅猛。作为另一重镇的“广州”,其今年的薪酬水平出现了负增长。

各职位薪酬同比普遍上涨,设计类职位原地踏步

二、职位篇:不同职位薪酬涨跌不同同一职位地域差异大

设计类职位薪酬普遍与去年持平,广州与杭州出现下跌局面

进入2016年后,设计类职位薪酬水平从1月份的高位迅速下滑,在春节过后持续走低,并且5、6月均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该职位在“天使轮公司”与“上市公司”的薪酬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从年资角度来看,问题更加明显,除“3-5年”资历的设计职位之外,其他年资职位的薪酬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地域分布上看,北京的设计类职位薪酬上涨幅度与其他类职位基本相当,出现薪酬缩水的地区主要在“杭州”与“广州”。

运营类职位增长稳健,北京、上海与杭州则大幅提升

运营类职位薪酬水平在今年6月份的增速明显下降,且“十年以上”年资的职位薪酬水平今年较去年有大幅的下滑。

市场销售薪酬水平稳重有升,全国分布差异不大

市场类职位在“C轮”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待遇缩水,而在“D轮及以上”类企业提升幅度较大,达到了29.46%。另外,中等年资(3-10年)的从业者们薪酬水平较去年相比,提升幅度有限。此类职位的薪酬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平均,北京与杭州较去年相比,其总体薪酬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职能薪酬提升较大,2016年备受重视

“D轮及以上”企业职能类职位的薪酬水平提升幅度较大,仅略低于市场类职位。“D轮及以上”企业在今年十分重视职能类与市场销售类优秀人才的招募。

技术类职位薪酬和经验正相关,越老越值钱

技术类职位薪酬的增长幅度较产品类职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的区别在于:技术类职位“越老越值钱”与去年“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标准相比,技术类岗位并无明显差别,此类从业者需要扎实地的丰富自身的经验

“北上深杭”产品经理的薪酬水平大幅提升

创业初期企业的产品经理的薪酬水平上涨的幅度不高。从年资的角度来看,行业内“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标准有所下降,同时,比去年更注重“3-5年”资历产品经理的招募。“北上深杭”产品经理的薪酬水平大幅提升,提升幅度远非前文几类职位可比。

三、前景篇:不同职位薪酬前景大不同入行需谨慎

产品类职位前期涨幅高,后期稍显疲态

产品类职位的涨薪幅度较为平均,而且在前期,其幅度要比其他类职位高出很多,所以在中等年资(3-5年)的阶段,其薪酬水平可以秒杀其他各类职位。也正是因为“平均”,相应的,后期增长稍显“疲态”。

技术类职位前期涨薪幅度略低于产品类职位,后期上升潜力巨大

技术类职位在职业生涯前期的涨薪幅度略低于产品类职位,但是在后期仍然拥有巨大的上升潜力,在“10年以上”年资这个级别一举突破了36K月薪的水平,为各类职位中最高。

运营、市场销售、职能前期需度过很长一段“低薪事多”的“吃苦阶段”

运营、市场销售、职能三大类职位的薪酬前景较为相似,加之职位特点,从业者们都需要在职业生涯前期度过很长一段“低薪事多”的“吃苦阶段”。

这其中,又以职能类职位的“吃苦”程度最高,不仅“应届生”起薪低,而且“涨薪幅度”又小,在年资“3-5年”是薪酬水平还不过“万元”。

但熬过这一阶段后,这三类“十年以上”年资的高级职位也都能拿到与“产品”不相上下的薪酬水平。

设计类职位的薪酬前景“不温不火”

设计类职位的薪酬前景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作为与“技术”相似,都需要很强专业性的职位,此类职位的薪酬前景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职业生涯中前期,仅稍强于市场销售和运营类职位,后期又大幅落后于后两者。

综上可以看出,每类职位都有其特有的薪酬成长体系,再一次提醒:选择要保持冷静与专注,盲目将损害自身利益。

四、探索篇:应届毕业生薪资水平情况

主要城市应届毕业生薪酬水平

第5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为了分析研究互联网行业的就业形势,智联招聘统计了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IT服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6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招聘职位信息,希望能够真实反映出互联网行业的薪酬数据和用人需求,为企业的人才招聘和求职者提供有效参考。

一、 互联网行业用工薪酬概况

从2016年下半年智联招聘平台在线职位招聘薪酬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9495元,在所有行业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

1.互联网行业招聘薪酬平均为每月9495元,网络游戏最高薪

网络游戏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2347元,其次是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平均招聘薪酬为10063元,在互联网行业的6个细分行业中,平均招聘薪酬相对较低的是计算机软件行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694元。

从全国34个主要城市的在线职位招聘信息来看,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网行业招聘薪酬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北京的互联网行业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13737元,上海以11596元的平均水平位列第二,深圳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188元,略高于广东9668元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对互联网中高端优秀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企业以高薪为主要手段抢夺人才,因此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2.“后来者”战胜“老大哥” 小微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

在互联网行业中,虽然以高薪酬福利而著称的多为中型或大型知名互联网企业,但从不同规模企业的在线职位薪酬数据来看,平均招聘薪酬最高的反而是小微企业。具体来看,企业规模在20~99人之间的小型企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9986元,其次是企业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9873元。薪酬最低的是企业规模在1000~9999人之间的大型企业,为9264元。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互联网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大都为创业公司,处于开拓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急需优秀人才支撑公司业务的飞速发展,但因为雇主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会通过提高招聘薪资的手段和知名IT公司争夺优秀人才。而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对招聘人才的迫切程度相对较低,会利用发展前景、文化价值观、培养教育体系等薪资以外的手段吸引人才。

二、 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招聘现状

从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信息来看,在技术、销售、市场、运营、设计、职能6大类基础职位当中,技术类职位的薪酬水平最高,平均招聘薪酬为每月10313元。

1.技术类职位招聘薪酬最高,销售类人才相对最稀缺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技术开发、安全维护,其职位的招聘薪酬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相对薪酬水平最低的是IT运维/技术支持职位。

除了技术类职位之外,销售类职位以每月9965元的平均招聘薪酬位列第二,市场类职位的招聘薪酬水平也接近万元。近年来,我国市场一方面迎来宏观经济走势的下行趋稳,另一方面也迎来“双创”浪潮的不断高涨,互联网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销售和市场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仅次于技术类职位。具体来看,除了销售管理属于中级管理职位,所以薪酬水平较高之外,市场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均高于销售类职位,这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性,行业内的新兴企业日新月异导致竞争不断加剧,因而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公关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销售类职位的招聘数量远远多于市场类职位,并且销售类初级职位的薪酬水平较低,因此导致平均招聘薪酬有所降低。

在互联网行业的6大类基础职位当中,薪酬水平相对较低的是职能类职位,平均招聘薪酬为7320元,其中行政/后勤/文秘的平均招聘薪酬最低,仅为5743元。但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的律师/法务/法规的平均薪酬为11509元,在所有职位类别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从供需总量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中招聘需求最高的是技术类职位,占行业招聘总量的30.5%。从求职者供给情况来看,技术类职位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最多,占总量的58.5%,这一方面意味着与行业需求基本匹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中技术类职位的求职者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与招聘需求形成较大反差的主要有销售类职位和运营类职位,其中运营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15.5%,但收到的简历投递数量仅占总量的9.5%,而销售类职位的招聘需求占行业总量的27.2%,但简历投递数量占比仅为7%。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行业,技术类人才的供给相对充足,互联网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留住技术类人才,并吸引更多优秀的销售和运营人才的跨界加入。

2.互联网行业十大高薪职位

从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薪酬来看,管理类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其中IT管理/项目协调、销售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协调职位的平均薪酬分别为16469元、12958元和11874元,这些高级职位对人才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学历水平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平均薪酬水平相对较高。此外,律师/法务/合规、公关/媒介、咨询/顾问/调研/数据分析、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硬件开发等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也都在万元以上,充分体现出了互联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

三、 互联网行业供需与流动变化

和其他传统服务业或实体产业的跳槽意愿相比,互联网行业的期望求职者并非仅仅来自于行业内部。

1.互联网行业需求最高的是技术型和销售型人才

从不同职位类别的招聘信息来看,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最高的职位类别是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和销售业务,招聘总量远远超过其他职位类别,这说明目前互联网行业对软件及互联网技术人才的招聘需求依旧占据主要地位,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对销售人才的招聘需求仅次于技术人才。除此之外,产品经理、技术支持类职位也位列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职位榜单,行政职能类岗位由于人才流动性较大、可替代性较强,招聘需求也相对较大。

2.多行业人才流入互联网,跨界已成气候

作为近年来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之一,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力量,并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跨界发展。智联招聘统计分析了2016年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得出了期望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IT服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6个细分行业的求职者来源分布情况。

第6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与医疗健康事业的融合越来月紧密,移动医疗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体现出深远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了移动医疗在国内的几种应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移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移动医疗 移动互联网 发展前景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医疗事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移动医疗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移动医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移动医疗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移动医疗用户的医疗健康服务业务的快速扩展,移动医疗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简单的信息展示逐渐向复杂的成熟型业务转型,升级。“‘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更是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医疗事业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跨界融合,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更是深远。

一、移动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移动医疗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当前,移动医疗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B2B模式是一种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应用模式,它除了包括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还能为医务人员提供的医学知识库及医学工具等。而B2C模式主要在求医问诊、远程会诊等方面应用较多,也可应用于病情的咨询和病后随访等。近年来,移动医疗在国外的发展非常兴旺,且发展也日趋成熟,渗透的领域不断拓展,在急性中风、皮肤病治疗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随着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深入,移动商业在其带动下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健康指导等方面。总的来说,移动医疗在国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种应用也在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中不断拓展及深入。

二、移动医疗在国内的主要应用形式

(一)综合服务类

综合服务应用形式主要是指基于各种交流平台发展起来的便捷式就医平台及就医服务。其主要是通过手机应用终端,实现医院及病患之间就医指导与健康咨询平台的搭建,为客户提供预约挂号、预约支付、就诊提醒等在线智能医疗服务项目,便捷及“一站式”服务是其主要特点。综合服务类型应用一般是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由于能够为客气提供“一站式”的移动综合医疗服务,因此在移动医院、医事通方面的应用比较突出。

(二)医患交互类

该应用是相应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的整合应用,主要为客户提供远程的医疗咨询,在家庭医生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可是实现实时的医疗咨询与随访服务,春雷医生、“好大夫”等都是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应用例子。春雷医生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邀请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进行网上实名坐诊,实现数据库和优秀医疗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移动医疗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好大夫在线平台”,经过7年的运行和发展,患者和医生数量都在不在增加,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一个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转诊、预约加号等服务的医患沟通平台。

(三)信息化服务类

信息化服务类应用主要是指各种为医务人员提供用药查询、医学文献查询等帮助的信息数据库及网站。比如丁香园用药助手,就非常便于人员进行药品说明书、用药指南等查询;而杏树林网站推出的“医学文献”“医口袋”“病历夹”等APP也主要是为医务人员服务,倡导通过手机应用,进行查房方式的变革,实现移动查房方式的转型。

三、移动医疗发展前景探究

(一)移动医疗用领域的拓宽

随着移动医疗在医疗事业中优势的不断凸显,移动医疗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入,其应用不仅包括常见的病情监控、医学咨询、远程问诊等,还涉及电子病例查询、用药指导、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等领域,并且应用的领域还在迅速的扩展中。而随着社会经济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移动医疗的服务重心也在不断变化,逐渐从之前的患者疾病治疗向大众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与预防转变,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定制医疗服务,将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个潮流。

(二)运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由于移动医疗是基于互联网、信息等技术进行的一场医疗模式的变革,因此,运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随着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应用技术及模式也逐渐成熟,但是毕竟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对医疗传感器、采集仪等设备的改进等,以及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技术的提高,对移动医疗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应该不断加强移动医疗相关支撑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促进移动医疗向更深入发展。

总而言之,移动医疗在医疗事业中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其优势也在不断的得到凸显,发展情景非常广阔。因此,应该对移动医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让其在医疗事业中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促进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斌冠,龙玲.“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医疗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西医学,2015(9).

第7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互联网电视未来几年预测

一个需要区别的概念是,这里所指的OTTTV互联网电视涵盖一切通过公共互联网以流媒体视频方式提供的视频服务,收视终端包括智能电视、各种OTT机顶盒和电脑以及手机、手持终端屏幕。包括了国内的视频网站向电脑以及手机、手持终端屏幕和OTT模式向电视屏幕提供的服务,此外就是国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持有方和电视机厂商合作的互联网电视。其实国内电视机屏幕上OTT视频服务还处于萌芽状态,视频网站尚没有获得向电视机屏幕提供OTT服务的资格,各种OTT机顶盒也还处于没有规范状态。国外的OTTTV主要是独立的OTT视频服务提供商以及视频网站向电视机和电脑屏幕提供的OTT视频服务。

从以上饼图可以看出,该研究机构预测中国互联网电视收入将从2010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亿美元,收入增长27倍。可以肯定的是,国内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将是中国互联网收入的主要构成之一,该机构预测到2016年全球互联网电视广告收入将达到总收入的46%,但是,根据艾瑞的数据,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达到19.4亿元,2010年的广告收入是23.6亿元,艾瑞预计2013年将增长到108.6亿元,艾瑞的数据远远高于国外,个人认为艾瑞的数据更为准确,到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电视收入将远远超过13.8亿美元。

国内互联网电视的订户还是零,南方传媒、CNTV等牌照方国有广电机构即将开始正式运营互联网电视,在未来数年之内订户一定会取得一定的增长,但是不会太乐观,优朋和南方传媒计划2年内发展1000万用户的目标难以实现。用户规模上不去,用户的订购费也就不会太可观。但是国有OTT运营商的广告收入应该会有突破。

视频网站谋求进入电视之路还充满荆棘,未来数年之内究竟是怎样的情形难以预料。但是智能电视机出货量的大幅增长是一个利好消息,属于消费电子的智能电视和PAD等并不属于广电监管机构管理。如果政策不放开,智能终端将是视频网站做OTT的一个突破口。并因此为广告收入带来新空间,订户收入仍旧是难以预测。

第8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上世纪70、80年代,当计算机还是不为个人使用的国家科研设备时,靠卖硬件,IBM成了IT产业的王者; 10年后,当PC成为了IT产业的关键词后,微软又取代了IBM的霸主地位; 又过了10年,互联网的崛起成就了谷歌等网络公司的霸业; 从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的2010年再往后眺望10年,未来的IT产业又将是什么样子?IT产业的中心会转向中国吗? PC是否真的会被淘汰,运营商和PC巨头的风光能否再续,谁将成为的新“王者”?

5月27日~28日,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各国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软件、游戏、终端厂商、电信运营商等,以及政府代表、行业组织和学术精英,将近千余人,齐聚中国北京参加了“GMIC2010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而全球IT产业将在移动互联网时生怎样的变革正是他们讨论的焦点。

我们还需要PC吗?

“在此我想提个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不用PC了,就用移动设备解决我所有的IT需求。”在GMIC2010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天使投资人雷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10年内手机将取代PC地位”。这一“雷人”的言论,立即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甚至一些忙于手头工作的老外都放下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赶忙塞上翻译耳机仔细地听起来。

事实上,雷军有这样“雷人”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5年前,雷军还在互联网领域凭借金山、卓越冲浪时就开始思考,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热”的,那么下一个热点是什么?“当时我认为一定是移动互联网。”雷军自信满满地说,由于看好移动互联网,所以他较早投资了优视科技和乐讯,如今这两个公司已分别成为最大用量的手机浏览器和最大注册人数的手机社区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在雷军看来,他5年前的预言就要在亚洲、在中国成为现实。如今,全球每年销售12亿部手机,而且高档手机甚至比一部笔记本电脑还要贵。过去,用手机很难做到的功能,在如今的iPhone、iPad、AndriodPhone上都能做到了,甚至还有很多新奇的体验和应用,是以前我们所不能想象的。“iPad为什么伟大,一个月就卖出100万台,连山寨机都跟着这么火?原因就在于iPad可以取代PC完成大家99%的IT工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 雷军毫不掩饰对iPad的赞许,他认为,未来手机的CPU计算能力会接近甚至超过PC的计算能力,加之通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资费的进一步下降,手机会变成真正的计算中心,而PC的概念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看好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的还有原NTT Docomo高级副总裁、i-mode发明人夏野刚。他指出,在3G较早起步的日本,1999年之前还很少有人能理解一部只能做声音业务的移动电话还能做什么,但是五年之后,很多人已经无法离开移动互联网。夏野刚认为,随着显示屏的增大,各种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入,以及电池电量的增加,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运营商可能被边缘化

在与会专家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在应用、体验、商业模式上会涌现大量的创新,甚至产业格局也可能发生变革。而其中面临挑战最大的就要数运营商了。

夏野刚就指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特点,过去是电信运营商领导创新,而现在互联网企业也正在不断领先的创新技术。为此,据夏野刚透露,日本运营商曾经一度想阻止互联网巨头进入这个领域,但现在这个围墙被推倒了,运营商不得不跟互联网企业合作,向互联网企业学习。

在中国,这样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由于iPhone和Andriod的受宠,苹果和谷歌的商业模式、运作模式受到了运营商的深度关注,以致催生了OPhone、移动MM等运营商新业务。连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都夸奖,“山寨手机的成本控制值得学习”。

而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也坦言,运营商从一个传统的语音传递、信息传递作为主要业务的时代,向信息聚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将面临很大的竞争挑战。“我们是传统的网络运营商,我们的竞争优势在网络层面,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运算资源、操作系统、终端上有很多优势,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改善,会面临用户体验的问题。” 黄晓庆感慨道,“聚合时代就是用户体验的时代,掌握用户的体验就具有了聚合的能力。不管诺基亚、谷歌还是微软,也都在这个领域努力。运营商如果没有聚合能力,用户一定会跑到他们那边去。”

“现在运营商不断利用电子计费等系统提升自己的价值链,而苹果则使用他们的应用商店提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在夏野刚看来,互联网企业除了基础网络不能进入运营商的地盘外,在整个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都与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对于苹果而言,它不仅有iPhone还有iTV、iPad产品族; 而Google更多的是在Android平台上进行价值链拓展。”

“如果不为客户着想,那你扮演的就不是很重要的角色,一定会被边缘化。”一位与会代表说。

移动互联是谁的未来?

“我觉得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对全球市场非常重要,技术方面中国也有很多创新。”在本次大会上,与会者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未来的全球IT产业中心已达成共识。

“中国的发展机遇将会更大,过去互联网用户只有9%在亚洲,现在50%在中国,未来移动互联网用户比重还会加大,而且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已经在欧美等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软银移动高级执行副总裁松本彻三对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景非常看好。

而优视科技CEO俞永福更是坚信未来的IT产业“王者”一定诞生在中国。

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IT产业的第一个王朝,关键词是硬件,王者是IBM。在这10年里,中国的IT产业才刚刚起步。20世纪最后10年进入了IT产业的第二个王朝,关键词是软件,这个王朝的王者从全球来看是微软。从这个时代起,中国公司开始抓住全球机遇,在第二个王朝里中国的联想抓住了个人计算机发展的10年,成为了中国的王者。

第9篇:互联网运营的前景范文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 “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这样评价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将进入后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的特点在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架构以及合作模式,使其更加集中化、智能化、服务化,同时无线接入能力的提高,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其实,仅仅三年前的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才确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由此,2009年成为我国的3G元年,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也正式形成,并随着3G网络的搭建和快速运营而声名鹊起。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超过PC互联网用户

根据百度的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从2010年7月开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就开始超过PC互联网用户,并且这个趋势越发明显,移动互联网已经强势崛起(如下图)。互联网初期迅猛发展的时代,催生了无数创建性的应用和创业神话,移动互联网的真正到来,必将同样造就信息传播的再次提速与行业发展大变迁。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业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吴基传强调,后互联网时期,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国有企业构成的小三角之间的竞争,而是呈现出在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运营商和走向服务的IT设备商所构成的大三角综合信息服务中的博弈。这三股力量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各不相同,运营商的发展策略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将最好的互联网服务引入到手机上;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策略是将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终端厂商的发展策略是围绕终端打造综合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但是,“在这样一个更大的竞争中,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优势、运营经验优势、用户规模优势等都将受到新的挤压,而在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开发平台、新兴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在体制、机制和应对市场变化灵活性方面,电信运营商还落后于互联网运营商以及IT、软件和设备厂商。”

(三)作为终端厂商的苹果公司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系列在全球的终端厂商中掀起了一股移动互联网革新浪潮。我们都知道,iPhone售价并不高,但一般都与运营商签署比较苛刻的合作协议——要求对方提供高比例的收入分成(20%-30%)以及高额的终端补贴,并坚持通过在线商店向用户出售iPhone应用程序,苹果从运营商手中分走一笔可观的收入。以AT&T为例,签署iPhone服务协议的新用户,苹果每月可从每位协议用户中抽取高达11美元的分成,这开创了通信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苹果公司的三个云平台App Store、iTurn、iBook分别引领被视为未来移动互联网三大主流模式的应用商店、移动音乐以及移动阅读,从而立身于产品应用领导者的地位,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标杆。

(四)开放、自由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多入口竞争成为可能

目前,包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这三股移动互联网产业角逐力量的发展策略和路径虽各不相同,但最终竞争的焦点都在于把控用户第一接触点——入口。而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为王”更使得多入口竞争成为可能,于是整个产业链形成了抢占入口的激烈竞争。

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业务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而且,在运营方式转变不及时,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情况下,更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电信运营商能否顺应潮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转型,是其在后互联网时代重新洗牌中能否胜出的关键。

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分析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面对互联网公司产品的不断创新,信息网络的不断拓展,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三大运营商早已摆脱“通道”与“内容”的理论之争,纷纷表示,采取开放的心态与行动、充分利用网络和客户资源优势、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不断加强集约化、专业化和电子渠道的建设,加快探索新形势下的产品发展模式和营销策略,争取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保持主动和优势。

(一)以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先构建“3G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

高速宽带对用户的诱惑,以及在此之上,正在探索的互联网内容服务新模式对电信运营商的威胁无疑是致命的。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 HSPA下行理论数据为16.8 Mbps,TD-HSDPA数据卡上网下载速度达2.8Mbps;中国电信CDMA2000/Rel.A下行理论数据为9.6 Mbps,CDMA-1X最高速率达153.6 kb/s,平均速度在70~110 kb/s左右,EVDO上网卡上网速率达到3.1Mbps;中国联通W C D M A / H S P A 技术的下行理论数据为14.4 Mbps,上行为5.76Mps。最近,谷歌公司在美国堪萨斯城推出了首个光纤宽带网络,其网速可以高达1G,比目前运营商规模商用的最高网速要快上百倍。谷歌此举也被视为互联网企业进军基础电信业的信号。

众所周知,传统话音业务将来会是免费的,Skype和目前的网络虚拟课堂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应主要靠内容作为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点。高速宽带为互联网新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移动互联网赖以蓬勃发展的基础。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建设、带宽优化仍然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第一要务,我国三大运营商都正在加紧推进“光进铜退 ”工程,以进一步提高带宽和速率。因此,加快推进网络建设是运营商的重要使命,也将一直是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工作。

(二)创新终端发展策略,竞相重塑移动互联网新优势

引入iPhone手机是中国联通最成功的终端策略,中国联通走了一条依靠明星手机提升用户质量的终端之路,3G时代成为联通扭转品牌形象的分水岭。为实现与苹果合作,中国联通作出了不少让步,包括给予一定补贴、包销一定数量的iPhone、内置苹果在线软件商店等。但从长远来看,吃小亏是会占大便宜的:早在2009年的美国,第一季度移动业务收入平均仅增长3%,但与苹果合作的AT&T公司却增长了9.6%,其主要原因就是苹果iPhone手机及其业务的应用;过去两年,iPhone手机帮助AT&T公司从其他运营商处抢到了约300万高端用户,这部分iPhone用户对同期AT&T公司移动业务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达到60%左右。“识时务者为俊杰”,新的形势下需要新的产业链定位,中国联通此举无疑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正确举措。今年以来,中国联通聚焦精品高端手机的同时力推1000元以下大屏幕智能手机,使得中国联通的终端策略游刃有余。

中国移动的TD终端“3+1方案”,即TD手机、TD上网卡、内置TD上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加上TD无线座机,多管齐下,加强了对手机终端的布局和拓展。同时,从TD-SCDMA到LTE,从Windows Mobile到Android,从APP Store(在网上下载大量的应用)到Ovi Store,再到 Mobile Market,中国移动携手TD产业联盟——大唐、中兴、华为、爱立信、诺西、阿尔卡特─朗讯等众多知名厂商,积极推进TDD技术产业链和产品开发的进展。中国电信则利用固网基础、天翼手机、CDMA上网卡、WiFi技术,在天翼套餐中增加了C+W(CDMA+WiFi) 手机上网模式,也充分发挥终端优势在移动互联网之路上争取主动。

(三)加强内容、应用多样化,不断膨胀增值服务“长尾效应”

内容、应用等增值服务快速膨胀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网络的增值离不开众多个人和内容开发商(包括传统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参与。比如,建立增值的免费、无线网络社群和城市,打造合作开放的移动搜索平台,这将有助于持续增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黏性,培养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手机搜索的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家庭消费服务正在快速发展,如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推出“移动之家”业务,广泛开展智能家庭业务应用;中国联通也推出数字家庭、3G地图、家庭在线、MMS多媒体和视频电话等家庭业务。另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互动式”富农信息科技网平台,开拓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化,都成为运营商探索移动互联网新应用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