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儿童思维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思维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思维教育

第1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 儿童美术;创新思维;培养

一、观察、再现,点燃创新火花

没有观察积累,我们的创作是空洞的,没有观察基础上的的想象也是盲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小学生的观察往往是随机的、盲目的,因此确定一定的命题,给出一定的观察范围,指出一定的观察方法,会使学生的观察有的放矢。

同样的事物,因着观察的角度或是心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果。有一次,当我以“雨”作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时,学生的作品显得精彩纷层:《雨中春色》小作者省略了雨的具体描绘,而用绿色调把握了雨中春色的整体感觉,那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雨中快乐的我》和《烦人的雨》是两个小作者不同心境下产生的观察视角的差异,如此真实而又生动;《雨精灵》和《是谁忘关水龙头》两幅作品都有一定的观察原型,加上了合理的想象,显现了童趣的诗意。《雨精灵》调皮雨精灵,好似小伞兵,从天降下来,钻进我发丝,滑落我脖颈,手拉手,肩并肩,从空中到水塘,旋转舞蹈乐不停。《是谁忘关水龙头》是谁忘关水龙头,命令雨兵落大地,送来闪电使人惊。我要关上水龙头,迎来太阳照大地。从几位小作者表现的雨中即景,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表现“雨”,因为运用不同的观察策略,而表现出不同的诗意。

有观察就会有记忆,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许多有趣的画面,去搜索一下,就能再一次挖掘趣味、再现趣味。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们一起运用“头脑风暴法”,将记忆中那些有趣的、感人的、烦恼的事件,围绕主题,提取分享,目的是激励学生善于观察与体验,启发画面构思与主题提炼。

二、感知、联想,发掘创新源泉

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其形象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和审美联想。由于儿童天性和好奇心,使他们在绘画时更容易产生各种联想,在绘画中展现的表现性恰好是艺术创作的前奏,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石。

在运用感知、联想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物象的基础上,能去掉物象的自然属性,联想到物象与其它事物的相通之处,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与发挥。如创作《想象中的蘑菇》绘画作品时,如果就通过看实物、作示范、启发学生想象思维远远不够,但如果采用感知、联想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多想多说,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

(1)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蘑菇,有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个个都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启示:外观造型,拟人化的变化)。

(2)在蘑菇城里,小朋友尽情地玩耍,捉迷藏、荡秋千、游泳……(启示:功能的变化)。

(3)有一天,蘑菇变得很大很大……(启示:夸张、假设的变化)。

在儿童美术创作中,更多运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散性思维感知,进行联想教学。如:由太阳想到月亮,月亮星星蓝天白云飞机轮船……

运用这种启发式联想教学,能使学生自由张开想象的翅膀,其作品超越空间观念,使儿童在快乐作出创新中不断地激发才华、完善自我。

三、欣赏、对比,培养创新思维

比较欣赏作为欣赏方法的一种,能充分诱导学生以敏锐的观察力的活跃的思维去比较分析作品之间的异同,其教学效果十分突出。欣赏比较的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形式各异,尽可能使之生动有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在审美欣赏比较中,想象力得以升华。

如讲评《房子和树》一课的作品时,我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比较,使学生懂得在表现房子和树木时,最好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房子的外观造型的变化,房子和树位置的安排,能表现出各种各样树的特点,再添加适当的周围环境,色彩的搭配等。让学生们认识到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美、更生动、更有趣,促进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去认识、掌握,找出作品之间的异同、优劣。使其在欣赏对比中,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延伸,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

四、写生,提高创新能力

儿童写生教学不被美术教师重视,不少人认为进行写生教学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甚至认为没这个必要。其实不然!为什么有些学生从一年级画到三年级,画出来的车子还是一个长方形与圆形有组合,长方形的下方加两个圆圈就是车子。从儿童第一天握笔作画开始,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写生”。创新不完全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法则,才能创造出富有美感的新形象来。

第2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传统的教育理念通常是把学生努力向“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培养,但是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理念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和养成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孜孜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中所应贯彻的核心理念。当前条件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既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勇敢、具有前瞻性的改革。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方法主要集中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结合人体的生理体征,注重对儿童右脑认知功能的开发。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为注重儿童左脑的开发,因为左脑的功能在于培养我们的逻辑和综合思维能力。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创造力的大小、有无,与右脑的开发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右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加重视分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认知功能的培养,这种在教学上的长期漠视导致了我国整体上儿童创造能力低下的现象。体育教学的优点不仅在于可以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更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体右脑功能的开发。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儿童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观察力、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出色的团队配合能力,这四个“力”集中表现为右脑认知功能的开发。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儿童右脑的开发。比如,多进行左脚带球比赛,左手打乒乓球比赛等,长期坚持下去,儿童的左脑和右脑的开发逐渐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能进而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2、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每个儿童的身心特点。我们常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儿童生而具有创造力,只是对它的开发程度不同罢了。每个人在受到家庭氛围、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扼杀那些不同个性儿童的创造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在尊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其不同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应当多鼓励儿童针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鼓励他们大胆想、大胆做,不要害怕犯错误。

3、多开展趣味性游戏,注重学与玩的有效结合。喜欢玩耍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使然,我们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相反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儿童的这一特征来加强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因此,广大体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和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比如:三人小组足球对抗赛,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配合能力,即便是简单的报数游戏也有利于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等,这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儿童在玩耍之余也逐渐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好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性格特征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儿童的身心尚处于发育的阶段,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从小学时期就开始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对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最终养成是十分关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呢?

1、创设激励、奖励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探索欲。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强烈的探索欲望。儿童时期由于身心还未发育成熟,对社会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个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而保护幼儿的探索欲最为关键的是要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对于儿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一项给定的任务时,我们要给予奖励,比如,可以说:“你好棒,下次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等等。而对于儿童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虽然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给予安慰和激励,比如,可以说:“没关系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2、开展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想象办。结合体育教学的优势,体育老师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借助老师极具感染力的表述激发起儿童的想象力。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把眼前的这片操场想像成大海,想象自己正在足球场上不停地奔跑着,想象进球之后的庆祝场景,等等。这些虚拟的情境不仅把死的教材变得活灵活现,而且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第3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儿童;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16-01

一、前言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启蒙和培养是目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始终贯穿有意识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近年来,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经逐步从基础课堂走向更加开放化的平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或引导性的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挖掘,成为各个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体育教学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将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体育活动对创造性思维的推动作用

体育活动一直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活动,体育课在校学生中具有相当高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体育教学融合起来,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真正做到有益身心的体育课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儿童思维的创造性。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中,除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的必要训练科目以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各种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游戏等。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组织时,应当注重体育游戏的穿插,并营造一种活动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体育游戏可以采用富有情节的设置来进行安排,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和气氛的渲染,将学生带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意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游戏的真实情景,提高体育锻炼的兴奋点。儿童的思维本身就具有相当强的发散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将场景想象的非常具体,可以将操场想象成为森林、太空、池塘等,令学生进行角色性的扮演。例如,森林里的各种动物之间的追逐,通过游戏来接触动物之间的习性与生物链上的先后关系等,学生们接触的情景越多,从中得到的知识也就越多,想象的空间也越大,从而一步步实现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过程。

2.适当的激励,刺激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进步。体育活动的另一方面魅力在于,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最初级的竞争,从中获取胜利,得到肯定与成就感上的满足。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荣誉感基础,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争取的信心,从而推动学生继续参与体育活动,跟随教师思维引导的步伐。从竞争激励的角度来看,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需要有较强的内心主动意识来驱动,对学生的鼓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肢体上的协调,同时可以深入学生的内心,从克服身体极限到树立坚强的意志,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周围的事物积极对待,善于思考,表现出思维的清晰性与独创性。

三、体育活动中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结合右脑的潜力开发来组织体育活动。众所周知,右脑是人创造能力的管理区域,很多人将右脑开发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从生理角度来看,这种方法不无道理。体育活动正好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这样的契机,通过体育活动全面锻炼的优势,对儿童的右脑机能进行一定的锻炼,促使学生在发展左右脑协调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右脑更多的锻炼,降低对左脑的过度依赖。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放松每天用来写字、吃饭的右半身躯体,强化左侧躯干的灵活性,从而刺激右脑区域积极运转。

2.注重观察力与求异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很多体育游戏中,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来发现其中的窍门,并最终赢得胜利。这一过程,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最基本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而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求异思维一种鼓励,发现问题之后能不能够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并达到最终赢得游戏的目的。观察力与求异能力的结合,很好的诠释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在这种体育活动中,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意识,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3.通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体育活动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体育活动带来的趣味性,体育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的开发,从中培养学生乐于动脑的习惯,而不是将体育教学当做单一的肢体运动来对待。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同的体验,一方面可以融入体育教学,更好的配合教师指令,另一方面通过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来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强化思维训练,使思维锻炼与身体锻炼同步完成。新时代的体育教学应当具有更加深远的教学意义,在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思维教学的重要辅助课程。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启蒙与引导,是小学教育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体育教育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的同时,也是一种间接化的思维训练过程,从体育活动而引发的好奇感与丰富的想象力,就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根本的来源。在体育活动中,不仅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与群体特性,还应当注重与儿童沟通的方式,从而形成与学生良好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思维活动的兴奋点。由此看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可以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层面训练的补充方式之一,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第4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尤其在儿童的心理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皮亚杰将儿童的心智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就是著名的“运演”学说。在此学说中,皮亚杰认为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发展都必须要经过此阶段。针对儿童思维发展模式而提出的新观点即是对儿童认识趋势的更深一步剖析,在此研究出更加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方式方法。儿童的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训练小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述来形象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述的意思、思想,这就是至关重要的沟通交流的能力。而小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仅仅通过书面理论及教育就能够完全掌握的,只有在实际的人与人交谈情景中,通过实际的语言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学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了解语言沟通的真谛。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长期没有与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步骤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链条模式,不是一系列的综合讲授,而是单一的各个学习。这样,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要的字母的学习,生字的学习、阅读理解的学习,以及最后语言组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正确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利于小学生对语言能力的学习与掌握。第二,教师在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所欠缺。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是采用老旧的“照本宣科”授课方式,而授课内容也基本上全都是书本上固有的案例知识,并没有鼓励学生去自学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呆板,这对于学生逻辑思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很大阻碍。第三,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师生沟通。新课标与旧的教学材料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特别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常地朗诵或者背诵相关课本知识,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但每项提问都要有重点和目的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堂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3以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实行的措施

3.1 丰富教学形式,打好拼音教学基础

发展儿童思维新论,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图片或ppt课件,更加直观地展示字母读法的口型和音调,引导学生模仿其读法和音调,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但当遇到比较相似相近或者易混淆的音韵时,老师要主动进行正确地引导,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读法和理解习惯。其次,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组织学生一起唱诵儿歌,念三字经和绕口令等韵律比较强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简单的成语接龙、看图识字、搭图拼字等方式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其将来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3.2 结合儿童思维发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既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又是人类语言沟通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好识字教学的基础培训和灵活运用。首先,要根据课程的主题,确立教学目的和思想。识字教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学习和掌握课程的生词生句,会背会写,最后还要通过造词用句等方法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从小正确认字用句和语言陈述的行为习惯。

其次,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教师也要摆脱旧的思维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要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活动来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把字形结构形似的放在一起,通过读音的差异来辨别出来;也可以给出学生一个单体字,引导和启发学生添加不同的笔画或者偏旁而写出不同的字。这种活动方式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效提升了他们识词辨句的思维能力。

3.3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

第5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儿童教育;趣味性;教育空间

一、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在当代社会,每一个国家都把儿童教育作为整个人民教育体系基础工作,投入大量的财政和时间来探索研究,怎样构建一个性格乐观向上、行为习惯良好、具备初步探索社会形态能力的下一代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儿童教育空间的设立与其他任何类型的公共建筑相差甚远,不少儿童教育环境空间质量差、活动场所狭小、活动设备短缺等,其空间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现在儿童教育空间中存在很多不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空间环境没有达到满足儿童对外界好奇的心理需求,不符合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空间建设,环境空间不能够充分的使用,空间环境的设计布置仅仅只对内墙壁进行简单的乏味修饰,不重视教育空间对儿童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塑造,环境空间所存在的固有物体和活动单元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国外的幼儿园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能力,努力去激发儿童的潜能,主要放在怎样塑造儿童性格等方面。国外儿童教育室内空间主要以淳朴、自然为主体,一切来源于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室内通过木质家具进行简单的空间划分,让空间更加容易灵活多变,或者与外廊进行虚分隔,空间顶层会创造一个灰色空间,可用来作为外廊,可以让室内与室外产生自然的过渡。在室内空间环境上,有足够可以供儿童活动的空间,没有固定化的装扮,但却让整个视觉充满了艺术化,室内空间环境对自然光进行充分利用,让整个空间给儿童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环境。

二、儿童对空间的认知

人的亲身感受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称为空间体验,它是以时间作为轴线所引起的知觉感受发生变化。儿童体验到空间,才会觉得它真实而具体的存在,因此这个空间会在儿童的记忆里存在,这个记忆可以让儿童随时回顾自己体验的空间,也因此使得空间认知能力得以发展。除了在设计中考虑儿童在空间中体验的感受,还要从量儿童心理角度出发来构建空间以及空间的附属物。心理学家是库尔特•考夫卡证明了儿童开始去体验一些有机整体在其环境是一个未经分化的世界中,认知也不是将联想片段整合而成的,而是通过整体的结构组织去理解和感化。他把获得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出了大多人对空间认知的普遍模式:在视觉认知中一种称之为闭合的现象是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此认知惯性可以将较为复杂多变的图形,转变为简单易于记忆和辨识的图形,由此可以让看到的模型简单化。综上所述,越是简单和规则的图形,越是容易让我们认知和记忆。所以在儿童环境空间设计中,我们应该去遵照所得到的认知理论去进行设计。

三、营造趣味性空间的设计思路

(一)赋予空间主题概念,加强空间导视功能

将整个儿童艺术教育空间室内环境赋予某种恰当的主题,让儿童自然而然的对整个空间充满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此空间环境中停留,并且让整个环境都贴近朴素、自然的感觉,所以室内大部分空间尽量采用木质材料和一些绿色植物来营造。儿童在空间中行走时,会对空间产生一种认知概念,此时就凸显了增强空间导视功能的重要性。空间导视如果做得足够好,既可以给儿童一种正确的空间认知概念,又可以通过导视的图标增加对知识的学习。

(二)突破狭小、封闭的活动单元模式

当前我国对于儿童教育室内空间组合设计大多数处理采用的是单元式封闭空间的活动模式。这种空间的设计局限了儿童活动范围,并且不利于儿童进行交流和学习。在空间设计上可以突破现有的封闭式单元,首先将儿童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进行扩大,使得每一个公共区域可以充分的得到使用;其次还可以增加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彼此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学习所得成果的场所。

(三)采用多变的空间组织形式

根据每个空间特有的功能性质,决定空间采用的组织形式。在公共交流空间上,可以从空间主题中提取灵感,采用与主题相关的元素对其进行设计,采取系列设计,让人们自然感受到这是共享空间用于彼此交流时使用;在具有功能附属的空间上,也同样采取与主题相关的系列设计,此空间设计主题可以更加细致化,可以形象生动表达出此空间具有的实际意义。这样不仅在功能划分上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视觉审美认知上也有概念性的装饰,让整个空间赋予更加具体而又抽象的意义。

(四)创设可移动、可打包的空间

在儿童教育空间中,如果一个空间只是满足仅有的一个功能要求,就让空间过于功能化了。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将空间进行象征性的虚拟分隔,使得固有空间更加灵活方便移动,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功能附属的空间形式。空间这样划分,第一可以增加空间的使用功能,第二方便老师灵活布置空间使其满足使用性质,第三增加儿童探索空间的好奇心,可以深入的认知空间形式。

(五)促进儿童社会往的空间设计

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交流空间大小的需求。儿童空间设计的大小,要依据这个空间要放置多少人数来进行空间划分,过分的密集和疏散都不适合儿童活动交流。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空间可以适当的压缩,空间在构成形式上要更加多样,用来满足较小年龄阶段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认知;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要尽量采用大的空间场所,用来满足他们的群体活动,辅助一些特别的小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杜德克.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张海丽主编.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

[4]汪莉园.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5]黎志涛.幼儿园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发展;错位;解决方法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三大体系,离开哪一个都不利于一个人的发展。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教育主体是家庭中的家长,教育对象就是家庭中的孩子。但是这不仅是三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将会影响着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展。如今,对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错位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成为本文的关键。

一、家庭教育的概述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或者是家庭中年长者或者父母在生活中对晚辈或者子女有意识教育影响的活动。对于这种影响来说,尤其是儿童阶段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还会教会孩子一定的知识和形成一定的人格。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会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

二、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错位现象的主要表现

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错位的表现主要是在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地位、作用的变化等。主要在以下几点上。①在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上。②在家庭教育的目标性上。③在家庭教育的作用上。④在家庭教育的功能上。如今的学校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功能也不断扩大,完全包含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对于孩子来说,过度依赖学校教育,而感受不到家庭教育带来的特殊功能。

三、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于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国家一些政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不但缓解了我国的人口压力,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也就不断产生了。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家长把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抱有特别高的期望,从小就进行培养,这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一般选拔的是高分者,所以对于孩子的评价就是唯分而论,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分数。

(2)社会变迁产生的一些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在不断转变。一般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的教育,受到外国一些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3)家长自身的一些原因。家庭教育在传统的思想之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家长对于孩子期望的目标非常高,所以从小就不顾孩子的反对,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完全忽略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再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还有就是有的家长为了一些事业、利益,完全忽视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完全让孩子去依赖学校的教育等等问题,对于家长自己的定位错误,就很难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了。

四、针对家庭教育错位现象解决的方法

针对错位现象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主要从这几点入手:

(1)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家庭教育。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来保护,这对于家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一直到现在才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庭教育真正走向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等。对于家庭教育的立法上,要更多的强调家长的责任,要约束家长一些不当的行为,让家长切实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相互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重要体系,每一个都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发展。

(3)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使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从家庭 教育中真正受益。一般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很少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家庭教育的问题。一个古语说过“一个好母亲,胜过一百所学校”。

五、结语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性质、内容和效果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及家庭的客观条件,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才能够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要全面提高青少年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好家庭错位问题,使我们的家长担负起家教的责任,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和建花.西方家庭教育研究概述――以法语文献为中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01).

[2]杨冰.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J].求知导刊,2015(15).

[3]张莉.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J].文教资料,2012(07).

第7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生成性思维 教育契机 教育智慧

“教育契机”是当今教育界讨论、研究时提名率较高的时髦词汇。从学者专家到一线教师,再到案例教学讨论中的幼师生们,侃侃而谈中动辄提到“教育契机”。于是,诸如此类“抓住教育契机”、“捕捉教育契机”等泛滥起来。究竟何谓教育契机,如何才能把握教育的切入点呢?

一、何谓教育契机

契机的拉丁文是momentum,意指运动、变化、推动力、一瞬间、原因、决定性因素、本质情况等,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枢纽或决定性环节。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使用该词指处在整体中的、与整体的其他部分密切联系着的环节。把握契机,即把握好事物发展或转化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环节,对顺利实现事物的质变、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依汉语词源解释,“契”是指灼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中国古代的“契”有合一的意思,常常将记载双方意思合一的字据称为“契”,教育之“契”,在于教师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相“合”;“机”是指事物的枢要、关键,有重要关系的环节,对于教学来说,“机”指学生思维的脉络和走向,教学之“机”有赖教者悉心捕捉认准学生思维的脉络和走向,为教育铺设成功之路。因此教育契机是指能对儿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或使教学过程发生转折的诸种要素的组合。这种组合要讲究一定的机缘,教育“机”应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思维需要的基础之上,是教师行为与学生思维“合”的产物。

教育契机不仅需要教师有洞察儿童发展水平的能力,而且对教师如何把握儿童的思维走势,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以及教师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育契机中蕴含着教师如何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并以适宜的方式抛还给孩子的教育智慧。教师教育智慧的光芒可以在教师如何把握教育契机上闪现。把握契机,不仅应看到这个行为或者事件的教育价值,而且应跟随着儿童的思维,衡量该教育内容和形式能否与儿童的思维发展和接受水平形成契合。

二、教育契机的教育机制

教育契机的把握需要从儿童个体特点和原有经验出发,重视儿童当下发展信息,更重视儿童的未来发展。

(一)儿童思维冲突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①孔子的这句名言对理解教育契机很有启发意义:教育对象应该心求发展,内心/认知上出现冲突,有需要解决冲突,有实现发展的希望。在教育对象“愤、悱”时给予指导,使其感到困惑,在其真正需要帮助时给予支持。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Piaget)认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恰恰正是儿童得以发展之“机”,通过顺应和同化等机制使儿童心理向更高一级的平衡发展。因此,儿童所处的内心冲突状态是发展、教育的前提,抓住教育契机关键是把握儿童的内心冲突和儿童的思维走势。教师的教应基于儿童解决其心理冲突的强烈期待,使儿童处于主体与外界存异的状态,产生积极的学习和发展的动机,构成儿童自主建构、补偿失调、解决冲突的内在要求。

(二)生成性思维。

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曾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1]生活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断流动和变化。面对鲜活的生活世界,只有面对人的现实存在本身,关注现实中丰富多变的问题状况,才能使生活本身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生成性思维“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2],从而对现行教育活动进行了解构与批判。

首先,生成性思维应理解教育的动态过程。生成性思维日益成为“现代哲学的最强音”[3],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需要理解教育过程的动态性,更加关注教育契机的确认和把握,更加注意教育过程中突现性价值的展现。无论是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兴趣,还是把“球”以适宜的方式抛还给儿童――调整教育教学,提供符合儿童需要的指导和教学,都需要生成性思维的关照,使教育既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又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要生成动态的师生互动,通过共同学习和建构有效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其次,教育契机是生成性思维关照的结果。教育契机蕴含于教育过程之中,生成性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属性,“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4]因此,教育契机是生成性思维关照下的产物。以生成性思维关照教育的过程,要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求儿童的“在场”、知识与人的“相遇”,凸显过程和情景的发展价值,强调儿童的经验、儿童的生活经历在过程中的参与。

总之,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师师互动中充满着待发现的教育契机,上述教育机制往往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教师应在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指引下,把握儿童的兴趣,抓住儿童的认知冲突和成长需要,使儿童的心理接受状态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相统合。在具体的“接球和抛球”情境中,结合儿童原有经验,通过师幼、幼幼互动的方式,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积极运用心理内部动作,构建儿童的思维和成长。

三、教育契机中的智慧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预设学习计划的场所,而且是一个师幼、同伴交往生活的动态环境。瑞吉欧教育强调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并以智慧的方式抛回给幼儿。师往作为人与人交往互动的一种,是复杂和多变的,其中蕴含着能进行生成的教育契机。教师应把握幼儿思维之“机”,教育方法应与幼儿的心理需要形成契合,彰显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语言点拨,孕育契机。

案例:孩子们正在自由练习拍球,明明对老师说:“老师,我能拍100下。”老师笑着伸出大拇指:“你真能干!试试能不能拍着球走。”明明笑着又去拍了。

由于孩子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环境的不同,孩子发展水平也表现出个体差异,教师首先应接纳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发展状态,其次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脚手架”。这种“脚手架”也可以是教师创造的教育契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上述案例中,儿童的展示行为反映出这个孩子现有水平:原地拍球已经很熟练,有自尊的需要,同时对拍球技能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教师的回应首先对其能力表示肯定和鼓励,为其“提供了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其自信心和自尊心”[5]。接着,老师又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新的目标――拍着球走。教师用直接指导的方式,引起其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在拍着球走的环节中,儿童也许会遇见一些内心的困惑和冲突,教师的点化就在于此,通过设置困难,使儿童产生迫切发展的心理冲突,在儿童或儿童与教师共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二)巧借冲突,抓住契机。

案例:早上起床时间,天天和闹闹在门口挤,争着站第一,互不相让。好胜的闹闹突然号啕大哭起来。我揽她靠在我身上,轻轻对她说:“昨晚上夹了手都没有哭,那多坚强啊!可今天反而哭了,为什么?”她抽噎着说:“我想得第一!”我说:“什么事都想得第一很好,唱歌好、跳舞好、弹琴好……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也要好,什么都好才是真正的第一。今天你虽然起床快,别人也没办法证明你们俩谁最早起床的,而且你们俩争抢位置本身就是不团结友爱了,所以得不了第一。”闹闹继续说道:“我想得第一。”我笑着对她说:“好的,明天张老师当裁判,看看你们两个谁第一,这个第一可不只看起床啊,要看你吃饭、做游戏、唱歌、英语、还有对小朋友好不好呢!”第二天早上,闹闹一见我就眉开眼笑地告诉我:“张老师,今天我要得第一名!喝牛奶我已经是第一名了!”

如今的孩子们已成为家庭的中心,他们在娇惯自己的父母面前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任性、自私等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生活在集体中,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时,争强好胜、霸道、自私等现象就明显暴露出来。有的孩子由于自己的争强没有成功,便陷入焦虑和苦恼之中,此时是教师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的关键时刻。教师的引导既帮助儿童脱离了苦恼的心理情境又使儿童对于他人,以及他人对自己对环境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具体到本案例,老师在看到孩子号啕大哭的场景时首先把他揽到怀中,轻轻地询问,并把昨天他坚强的一面展示出来,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并且获悉幼儿苦恼的原因。然后,老师针对“想当第一”的想法,进行了肯定,并继续对第一进行了界定,并不是仅仅起床快就能当第一的,第一包含了学习、生活多个方面,最后对儿童积极的表现给予了期待。事实表明,儿童在第二天的表现反映她已经部分内化了“第一”的概念,从各个方面开始注意自己表现,而不仅仅从“快”这一方面来看问题。透过本案例,也可发现,老师对儿童身体上的接触、情感上的拉近,都能使儿童在这种充满爱的气氛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的动机更强,效果更好。‘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对这一事实的体现”。[6]

(三)关注冲突,升华契机。

案例:中班,上午科学活动时间,王老师端了一缸金鱼来到教室,孩子们被漂亮的金鱼吸引过来,王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金鱼。”孩子们紧紧地围着金鱼缸,好奇地望着这个班里的新客人,小刚问:“金鱼咬不咬人啊?”于是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这时王老师说:“咱们先来看看金鱼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尾巴是什么样子?身子是什么样子?”孩子们还是继续讨论:“金鱼不咬人的。”“金鱼咬人,有一种食人鱼我在电视上看过。”……王老师听到孩子们的讨论,随之改变了问题:“刚才××提的问题很有意思。金鱼会不会咬人啊?”孩子们开是自发讨论起来,有的说鲨鱼咬人,有的说鲸鱼吃人,还有的总结说大鱼咬人。后来有个孩子说:“那我来试试。”于是在王老师的指挥下,他小心翼翼地将手指放在了鱼缸中,孩子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鱼缸里的金鱼在他的手指周围游来游去。王老师原本想让孩子们学习的图形改成了关于“金鱼咬不咬人”主题活动。

该活动是生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老师预设的教育活动与儿童的兴趣并不相符,老师及时发现了儿童的兴趣点:“金鱼咬不咬人”,继而发现了这个话题的教育活动是儿童能够接纳的。老师调整了教学计划,跟随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一个交流探索活动,通过实证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师流中,教师往往是主动的教育者、计划者,而幼儿多为被动的被教育者,服从者”[7],正因为这一种情形,教师才更应以“关怀、接纳、尊重儿童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索与表述”[8]。“金鱼咬不咬人”是老师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是一种生成性事件。受本质主义和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教育过程中是不允许出现有超出教学设计中规定的行为。然而,在后现代主义和生成性思维关照之下,这种生成性事件不是偶发的,而是必然存在的,不应受到歧视,对这种生成性事件应正视并加以利用。老师正是怀着这种信念,把“金鱼咬不咬人”看作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益教学资源,对儿童发起的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在生成性思维关照下的教育中,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可能会以无法预料的方式触动教师,这就促使教师及时分析儿童心理和思维需要,回应与之相契合的教育行动。教师“接球”和“抛球”的技术取决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实践经验,应在与孩子的交往生活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寓教育于师往中,不断学习提高其“接球”和“抛球”的水平。

注释:

①孔子.论语・述而第七.书海出版社,2001:76.朱熹批注:愤乃“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乃“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150.

[2][3]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48.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3.

[6]叶子.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95.

第8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 儿童美术 创新思维 培养

一、现代美术教育中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培养的必要性

(一)美术是什么。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颜料、画布、木条、金属、石头等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塑性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映画家客观及主观世界感受的艺术形式。美术的范围非常广,总的可以分为:观赏性美术和实用性美术。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

(二)儿童美术创意的特点。儿童美术虽属于美术范畴,可是儿童的年龄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儿童美术创意的独特特征。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特性之一。而创意是通过具体的创造活动和作品来表现的。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Victor Lowenfeld)指出:“创造性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是一项天生的直觉,它是我们解决和表现生活困难的主要直觉,儿童尚未学习如何去使用它以前,就懂得使用。”任何艺术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模仿,创新思维是指在艺术劳动中,发现一种新的方式处理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活动,创造出超越或高于原型的艺术作品。它的根本特征也就是在原有的事物活动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在对事物处理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进步和超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形势下人才观念的更新,培养儿童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使命显得更为迫切。

(三)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美术是一门讲究个性和特点的学科,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创新。一件美术作品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艺术成就,而艺术成就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世界上只有一个蒙娜丽莎,无论你模仿得多么逼真,它的成就也只属于达芬奇。作为艺术家要想达到一定高度,就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除了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技术技巧,还要有自己个性和新的思维、主张。只有将技巧和创新能力两者完美结合来完成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由此看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儿童掌握描绘事物的理论和技术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儿童的美术活动大多是建立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上的,故形成娱学结合的学习模式。作为我国发展态势良好的儿童美术教育形式,是有必要向国外借鉴及学习的。

二、传统美术教育中阻碍儿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如儿童的主体意识增强,但是,受长久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仍然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条件,对儿童传授不同的绘画技能训练和美术理论知识。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缺乏创新,抑制了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我国目前大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和“一言堂”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依照教材或是给儿童一幅画或一个素材,来教儿童如何画,为了使儿童更好的掌握某一绘画技巧,不断在课堂上进行重复演练。这样单一枯燥与儿童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受传统教育影响,我国的教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上面讲,儿童在下面听,教师处在教学的主置,儿童的思路需要跟着教师走,且教师所说的话一般是不容儿童质疑的。主要的授课形式就是教师画什么,儿童跟着画什么,而且必须要画的和教师一样或接近,否则就被认为是教学 “失败”。另外儿童所画的作品评价也是根据教师一个人的标准和眼光来评判,这种专制型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儿童用自己的行动去发现知识、质疑知识,缺乏探索和求异精神,不利于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是在教室中进行,让儿童画一些静物、道具,或者按老师要求依葫芦画瓢临摹一些作品。这些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已经滞后于当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跟不上新的美术思想和潮流。且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只是局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贴近大自然,儿童的思维也好像被带上了枷锁,很难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独特、新颖的作品,也会僵化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美术教育中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儿童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才会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那么首先在教学的内容上,应该选择有利于激发儿童求知欲、触动儿童好奇心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内容,然后运用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也就是说,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照本宣科,而是对整堂课进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让每位儿童都参与进来。基础绘画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让每位儿童都画出同样的画就显得毫无意义。比如:老师在给儿童上欣赏课或是介绍新的作品时,可以采取用视频介绍作品、放一些合适背景音乐,介绍完后让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刚介绍的作品与自己最了解的一个流派做比较,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教学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不但调动了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会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的探索求异精神。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是不可以复制的,同样,儿童的创新思维也不是老师能“手把手”教出来的,有时候,创意就在某一环境或某一个点上突然出现。这种出现需要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来滋生,所以只有老师与儿童达到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儿童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个性。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有时候还要突破权威,培养儿童大胆求异的精神。对知识提出质疑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质疑,不断探索,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另外,在作品评价方面要进行拓展,比如,先让儿童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意境,在实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然后o自己的创作成果打分。再让同学们用儿童自己的眼光,对各位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最后老师再作出全面评价,从学习态度、能力、绘画技巧、创新等各方面积极挖掘儿童的闪光点。适当、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儿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以后作品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扩大儿童的欣赏范围,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儿童的欣赏范围,开阔儿童的视野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和了解更多艺术形式、风格和流派,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作品,创新作品。不但要学习国内古典绘画,也要接受国外新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的海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美术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学科,而且是一门体现艺术、涉及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不但要学好美术理论知识,还要研究和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给美术领域带来的影响,为自己创新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形式,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们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还有欠缺。对于这些棘手问题,美术教育界已正在寻找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我们不能用一时之法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跟上潮流变化,用创新意识去解决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冯显荣)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魏勇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世琴.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2(24).

第9篇:儿童思维教育范文

我认为,李吉林老师从“意境说”中概括出了“真、美、情、思”四大特点,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课程模式,这是情境教育的理念精髓,是人本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继承着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挑战着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真——真实情境的感受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传统教育把树立教师的权威地位,培养学生唯上、唯书作为实现教育任务的前提。实践证明,情境教育所阐明的教育过程中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境教育认为,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为儿童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可以观、可以闻、可以触摸、可以与之对话的多彩的世界,将学科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的真实相沟通,这一切都会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因此,要追求教育与真实环境相融合,让儿童在感受“真”、领悟“真”中长大,以利于儿童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从“真”出发,由“真”去启迪“智”,去追求“美”,去崇尚“善”。

美——突出美育的功能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美育是教育的目标,不单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具体的工作。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是把美育看成贯穿在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目标,而是把它看成艺术教师的一项工作。美育是一种自由的形态,是润物细无声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并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教育中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自觉地进行美育。我们将美育的教育目标最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活动,就是在创造美的教育。李吉林老师深感教学中的美,以“美”作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土壤。认为美既能启智又能育德,既能冶情又能发辞,具有全方位的育人功能。她倡导以美摆脱各科教学的单纯工具性的抽象理性压力,以美感的笼罩,使各科教学的文化内涵得到顺乎自然的体现,工具性包容的知识和实践,镶嵌在浸润了文化艺术的、美的情境中。从而使知识变活了,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丰富而具神采。

情——教育过程的愉悦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过去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以结果的愉悦作为教育的最高追求。于是,教师和父母常把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几近残酷的压力,都归结为“为了孩子好”这种善良的愿望。而情境教育则不然,她高度重视教育的过程,特别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认为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形成学生持续发展的心理动因,才能使学生通过过程的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李吉林老师强调“情”是情境教育的命脉。当儿童在教师引领下,进入情境时,情感便链接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相互牵动着、影响着。她概括出的“以情为纽带”作为情境课程重要的操作要义之一,而又进一步明确了优化的情境必然会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产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观需求,感受学习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并在其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因为情感的作用,使教师的真情、期待、激励,衍化出学生的自信,使儿童的思维、想象、记忆等系列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这就将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综合地在课程中体现出来,实现了教育过程的愉悦。

思——重视形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使教育事业面对许多新的不适应,产生许多新的困惑,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又引起我们对原有规律的思考。于是对规律把握的过程也就伴随着对规律不断探索的过程。李吉林老师从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等现象带来的困惑出发,试图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由此感到教育理论的缺失。脑科学研究的进展为这种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她把思维作为脑科学成果在教育中应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研究试图把当前教学改革从忽视思维、脱离思维的学习理论及其影响中,回归到学习的基本命题即学习与思维上来。这项研究从两种思维的基本智能理论出发,特别以发展形象思维与教育关系的研究为重点,打破了长期以来思维研究强调单一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在这一基础上,又对思维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进行了探索。情境教育以“思”为核心,重视想象在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悟性方面的特殊作用,注意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让儿童把观察与思维、观察与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儿童凭借想象,加深情感体验,从而把启迪儿童的想象,作为发展儿童创造性的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