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1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麻疹;护理;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14-02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麻疹减毒活疫苗普及接种后本地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局部小流行。本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小儿麻疹患者65例,合理的护理取得良了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36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岁10例(15.38%),2~5岁46例(70.77%),6~11岁9例(13.85%)。

1.2 传播途径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的小儿。麻疹患者从出疹前5 d到出疹后5 d,均具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 d。患儿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时由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的手传播[1]。潜伏期一般为6~18 d,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可达39~40℃,症状类似重感冒,眼部发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灰白色似针尖样斑点(又称柯氏斑koplik’s spots),症状严重时可见出血性皮疹,合并粘膜出血及肺炎,当血液循环衰竭时皮疹不能透出,甚至不能隐退,可危及生命。在皮疹出透之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逐渐消退,遗留浅褐素斑,有糠麸样脱屑,2~4周可全部消退。

1.3护理方法

1.3.1 高热护理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0℃以上,部分可并发高热惊厥。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监测体温,高热病儿可用小量退热剂,忌用乙醇浴、冷敷,以免影响出疹,导致并发症。高热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但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不利于皮疹的出现,故应监测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向家属解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高热伴有烦躁不安、谵妄者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及时通知医师病情变化。

1.3.2皮肤护理在保暖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腹泻病儿注意臀部清洁,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观察皮疹形态、出疹顺序及消退情况,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判断病情的转归。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依耳后-发际边缘-面部-躯干-四肢的顺序遍及全身,并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后留有脱屑、色素沉着[2]。

1.3.3 环境条件病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保持安静可使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患儿有畏光症状时,病房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刺激眼睛。房间应用紫外线消毒。对疑似麻疹和麻疹患儿均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由于环境护理措施得当,本院未发生1例交叉感染事故。

1.3.4五官的护理常用生理盐水洗净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可服用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超声波雾化吸入,使用抗菌药物,减轻咽喉部症状,防止发生咽炎。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0.9%NaCl溶液含漱。

1.3.5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能量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无需忌口。随体温降低、病情好转,渐渐恢复正常饮食。

1.3.6 心理护理 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理操作娴熟,可以使婴幼儿及家长配合,顺利完成各种治疗,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摆脱紧张、恐惧心理,为患儿创造一个最佳的治疗环境,患儿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机体早日康复[1]。

1.3.7密切观察病情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出疹期间出现高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及肺部细湿音等为并发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尚可致心力衰竭[2];患儿出现声嘶、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为并发喉炎的表现;患儿出现抽搐、嗜睡、脑膜刺激征等为脑炎的表现。如出现上述表现应予相应处理[3]。

1.3.8 预防感染的传播对病儿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 d,有并发症延至出疹后10 d,接触过患儿的易感儿隔离21 d。病室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病儿衣被及玩具暴晒2 h,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预防继发感染[4]。

2结果

经过细致、全面护理,40例麻疹患儿全部治愈。

3讨论

由于麻疹传染性较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家长介绍麻疹的流行特点、病程、隔离时间、早期症状、并发症和预后,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中治疗护理。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防止继发感染[5]。麻疹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合并症者仅需对症治疗,故合理的护理对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6]。

[参考文献]

[1]樊兰英.麻疹173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37.

[2]张凤驰,康洪华,马丽艳,等.228例成人麻疹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22.

[3]鲁侠.小儿麻疹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55.

[4]童秀珍.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2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荨麻疹;生活质量;细胞因子;个性化护理

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皮肤瘙痒及风团等症状,因为个体机能的差异,一些患者还会伴有腹痛、呕吐以及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认为,日光的刺激及过敏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大于70%的荨麻疹患者病因仍无法准确找出,且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1天内,相关临床表现会相继消失。但该病具有较强的反复发作的特性,加之临床多采用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长期的反复发作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给予荨麻疹患者遵医嘱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IgE等相关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荨麻疹患者,随机抽取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叉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纳入标准[2]:①患者皮肤均存在不同程度风团及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②均符合皮肤病临床诊断标准;③本次研究所有操作与相关内容均经患者本人、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②存在免疫功能缺陷;③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18~47)岁,平均(32.49±2.36)岁,病程5个月~3年10个月,平均(1.47±0.52)年;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19~47)岁,平均(32.73±2.41)岁,病程7个月~4年1个月,平均(1.53±0.58)年。两组病程等基本变量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结果及不同临床表现特征,给予相应的遵医嘱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为:通过交流或向家属进行询问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及以往病史等,制定出相应护理计划后,告知家属,彼此之间做好治疗期间的护理配合工作。荨麻疹致病原因较为多样,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的致病原因,一对一向其介绍自身荨麻疹的治疗措施及护理知识,如因食物所致荨麻疹的患者,提醒患者禁止摄入相关食物或刺激性食物等,如因接触相关刺激物质所致荨麻疹的患者,告知避免再次接触等,同时针对患者个体化的饮食习惯,合理制定出相应的饮食计划等。联合家属结合制定出的方案,以和谐的口吻,对患者进行激励,来调节其负面情绪。对存在皮损的患者,护理人员提醒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出现感染等现象的发生。在患者出院后,可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患者个体化的差异及相关预后情况的不同,制定出合理的家庭护理措施,如规定每日营养食物的摄入量,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出相应的家庭护理计划等。

1.3评估方法

[3]根据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O-LI-74),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三个方面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干预前后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血,对IL-4、IL-5及IgE的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本研究中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整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数据统计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佳,组间有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L-5及IgE的相关细胞因子各项数据统计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IL-5及IgE的相关细胞因子各项数据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更优,组间有差异(P<0.05),见表2。

第3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儿童;麻疹合并重型肺炎;病症观察;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73-02

麻疹是一种儿童时期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红色丘斑疹、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粘膜斑等等。麻疹的并发症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有肺炎、喉炎、心肌炎等,其中,肺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本次调查将某医院自2010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麻疹合并肺炎儿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统计和讨论,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某医院就诊的患有麻疹合并肺炎的儿童80例。所有患儿的年龄大约在3个月-8岁之间;女性患儿36例,男性患儿44例。在麻疹疫苗接种方面,有35例患儿具备明确的接种史,有27例患儿没有接种过任何麻疹疫苗,有18例患儿的疫苗接种史不明确。经过临床症状表现的判断以及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证实,80例患儿均患有麻疹合并肺炎。

1.2 方法 对80例麻疹合并重型肺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在住院之后,均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并主要对包括呼吸道症状、降温等进行处理和治疗。

1.3 观察标准

1.3.1 治愈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斑丘疹等)完全消失,并且保持4周以没有出现复发迹象。

1.3.2 显效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1.3.3 有效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

1.3.4 无效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不明显。

1.3.5 总有效=有效+显效+治愈。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3.0软件对0例麻疹合并重型肺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当P

2 结 果

2.1 特点分析 80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都存在全身斑丘疹、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其中,全身出现斑丘疹症状的有43例,咳嗽症状有56例,发热症状的有80例。比较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治疗,80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有74例痊愈,6例明显好转,无死亡率。其中,发热症状全部消失,咳嗽症状有53例治疗效果明显,斑丘疹症状有41例治疗效果明显,其总治愈率分别为100%,94.64%,95.35%。比较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观察

3.1 加强基础护理

3.1.1 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通常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3℃,湿度保持在50%-60%。切忌过冷过热。

3.1.2 加强五官护理

3.1.2.1 眼 由于麻疹患者的眼部症状相对明显(临床表现为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等),再加上眼部时常会由于分泌物的干结而出现眼睑粘着,导致患儿在用手搓揉眼部时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必须注重对患儿眼部的护理。同时使用2%-4%硼酸或者生理盐水对患儿眼部进行每日的定时冲洗,并用金霉素眼膏进行涂抹。

3.1.2.2 耳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短,位置低平,当患儿咳嗽时,极容易将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呛入到鼓室中,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因此,必须要加强患儿耳部的护理。通常是采取侧卧的进行喂食,在服药时不能捏鼻强喂,并注意保持患儿外耳部位的干燥和清洁。当引发中耳炎时,护理人员可以用3%的双氧水对外耳道进行反复的冲洗,并用棉签擦拭干净,然后在滴入0.25%的氯霉素液。

3.1.2.3 鼻 麻疹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常常会干痂导致鼻道的阻塞,影响到患儿的呼吸和通气,导致鼻窦、鼻腔以及中耳的感染、化脓。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随时注意对患儿鼻腔分泌物的清除,保持患儿鼻道的畅通。当鼻塞症状较为严重时,可以想鼻腔内滴入0.5%-1%的麻黄素。

3.1.3 由于患儿在高热后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营养低下等症状,且口腔中的致病菌会迅速的繁殖,诱发各种口腔炎的产生。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工作。通常是用生理盐水、2%苏打水或1B5000呋喃西林对患儿进行漱口,漱口次数一般是每天3-4次。并用甘油、石蜡油等对口唇进行涂抹保护,出现口腔溃疡症状的,可以用冰硼散进行涂覆。

3.2 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

3.2.1 注意呼吸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要注意患儿呼吸节律、频率等的改变情况,当呼吸出现过快或过慢现象时,就表示有可能出现呼吸的衰竭症状。

3.2.2 注意体温变化的情况 在患儿出疹期间,护理人员要保持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以防止患儿因高热出现惊厥。同时,可以通过利用湿温毛巾等对患儿额部进行敷盖,已达到物理降温的目的。切记用冰袋、酒精、药物等进行降温,以免患儿因体温骤降而引起虚脱,影响到皮疹的透发。

3.2.3 注意心率变化的情况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麻疹患儿的、烦燥、气急、面色苍白、紫绀等情况,并及时的查明原因,以避免因心率过快导致心力衰竭现象的发生。

3.2.4 注意皮疹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儿皮疹的分布、色泽、透出和隐退等现象的变化情况。当皮疹颜色呈红紫暗色或艳红色时,就容易导致肺炎或喉炎等并发症的产生;当皮疹的颜色呈黑斑、色黄或色淡症状时,就表示患儿的病情出现加重趋势;当皮疹出现在耳廊部位时,表示预后效果理想;当皮疹呈现突然的色褪或隐退,并同时伴有皮肤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表示肺炎症状出现迅速的恶化或者是患者循环系统的衰竭,这时就必须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 讨 论

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的临床症状多是发热、丘斑疹、上呼吸道炎、结膜炎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对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和降低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因此,应该将护理干预在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柳珍.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90-91.

[2] 朱洪琪,郭晶平.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0(04):1225-1226.

[3] 赵元桂.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14(09):1622-1623.

第4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掌握传染病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教育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确立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明确传染护理学范畴实施健康教育的对象正常人群的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健康病原携带及门诊慢性传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了解法定的35种传染病;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季节性、年龄特点等流行病学因素;掌握预防的主要原则。如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儿童计划免疫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从而降低人群发病率;21世纪对我国人民构成威胁的艾滋病高发于性乱、静脉吸毒的人群,主要是通过控制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达到预防的目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患者是传染源之一,家属可能是易感者,消毒隔离是防止疾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传染源的隔离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另外,及时采取主动或被动免疫的措施是预防易感者发病或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如麻疹接触者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或丙种球蛋白,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者注射丙种球蛋白,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家庭积聚性,其家属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疾病的特点、发展过程及转归,使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必然利于疾病康复;对于慢性化的疾病如乙型肝炎应宣传大多数可康复,消除患者对乙型肝炎的恐怖心理及目前社会宣传的误区。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某些传染病如伤寒、菌痢等具有恢复期携带状态,出院后的消毒隔离仍然是必然的,可转慢性化乙型病毒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等出院后的定期复查,是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措施。健康病原携带者及门诊慢性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染病大多为急性疾病,慢性化及健康携带者主要见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及HIV携带者,及早发现携带者,及时控制传染源是目前减少爱滋病在我国传播的重要措施。另外乙型肝炎携带者多为免疫耐受,抗病毒治疗徒劳无益,定期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升高时及时治疗是防止患者病情发展的最有效措施。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说明其预后仅少数转化为肝炎肝硬变,消除其思想顾虑,合理饮食及适当休息,定期复查,活动期抗病毒治疗,可促进康复。

第5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幼儿急疹

流行指数: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烧疹子,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1周岁以内宝宝患病多。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以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39℃~40℃或更高,初期发热时宝宝精神反应较好,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医生根据热退疹出很容易就判断出幼儿急疹。皮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出疹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幼儿急疹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很少见。

护理要点

1 宝宝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所以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 在发病期间。宝宝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

3 由于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散失,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物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 当宝宝高

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病的婴幼儿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如果发高热,要及时就医,及早请医生诊断。

麻疹

流行指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持续在39℃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此期约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一般在发热第3~5天,患儿开始出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到手掌、脚底。

出疹期体温可达40℃,同时全身症状加重。咳嗽加剧,两眼红肿。皮疹出齐后,体温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如无并发症,体温会在发热后3~5日逐渐降至正常,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脱屑,并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逐渐淡化至最后完全消失。

麻疹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如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并伴有出疹外其他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1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 及时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如有漏种,要在1个月内咨询保健医师。

3 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宝宝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护理要点

1 宝宝出了麻疹,应安静卧床休息。

2 室内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注意勿使宝宝着凉。

3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在恢复期少吃油腻的食品。

4 在发疹期间,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汗湿后及时洗澡,换干净内衣。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8月龄,18~24月龄复种一次。

避免接触麻疹患者。但若患过麻疹可获得终生免疫。

风疹

流行指数: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5岁宝宝,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从母体内获得的抗体保护),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

风疹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是皮肤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风疹的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

护理要点

1 让宝宝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 宝宝居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空气要新鲜湿润,温度适宜,每天中午开窗20~30分钟,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宝宝。

3 剪短宝宝指甲,避免抓破皮肤。

预防措施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宝宝接种的麻风腮三联疫苗,对风疹有良好预防效果。

风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一周内部带有传染性。因此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接触。

3 准妈妈在孕早期尤其要注意预防,因为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最好的方法是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

手足口病

流行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数由EV71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症、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功能障碍等。

护理要点

1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宝宝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疱疹结痂。

2 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 宝宝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成等刺激性食物。

4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柔软。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5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可采用多喝温水,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事物。

家长接触宝宝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

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干净,以防细菌感染。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水痘

流行指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

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从发病前一天到全部皮疹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水痘有1~2周潜伏期,出疹前24小时宝宝表现低烧、食欲不振、轻咳等“感冒”症状,随后皮肤“长痘”,其特点是:皮疹多见于头部和躯干,头发间也可找到,四肢较少,瘙痒。皮疹最初为红色椭圆形小斑丘疹,约8~8小时内变成表浅的水疱疹,疱壁薄,很易破裂,水痘直径2~3毫米,绕以红晕,24小时内疱疹以清亮转为云雾状,3~4天后疱疹开始结痂,然后痂干而逐渐脱落,不留疤痕。整个病程约为2~3周。在一个水痘患儿身上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家长是很容易识别的。

水痘不会留有后遗症。患过一次水痘可终身免疫。

护理要点

1 宝宝患了水痘应在家隔离至全身皮疹结痂为止。

2 让宝宝休息少动,吃些绿豆汤、稀饭、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睡眠时间。

3 宝宝要剪短指甲,以免搔痒时抓伤皮肤留下疤痕。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4 发烧时禁服阿司匹林等退烧药,病程中绝对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是因为激素会引起全身播散性水疱或出血性皮疹,高烧持续不退,易并发肺炎甚至脑炎,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第6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CT 增强 不良反应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新引进美国通用公司(GE)Hispeed DXI型螺旋CT机以来,共行CT增强扫描人数245例,占总数的2.01%。增强扫描的患者中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110例,优维显80例,无1例发生异常反应;55例患者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245例患者中有1例试敏反应阳性,9例发生变态反应,约占0.05%,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例。

扫描前的准备:认真审查患者申请单,明确扫描部位,做好碘过敏试验,常规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阴性者方可接受检查。要详细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做好应用造影剂的解释工作,使患者配合。在冬季造影剂可加温至30℃,以提高临床耐受性和减低黏稠度。碘试敏阴性的患者,运用造影剂前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后方可进行。用药前做好查对工作,如发现有药物变质、过期、有杂质的绝对不能使用,及时更换注射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检查前的心理护理:不良的心理反应有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1]。由于紧张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的改变,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试验结果的观察。因此要做到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情绪稳定,了解检查的程序,配合好检查。通过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社会及家庭生活背景,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帮助。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相关禁忌证,并制定完善的抢救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检查时的护理:①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点以靠近心脏为好。为了方便扫描,笔者常选用患者上臂桡静脉或肘静脉为穿刺部位,在注射前5~10分钟,缓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防止变态反应[2],再接注射器推注5ml造影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溢漏现象,如果无异常再按常规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②对行螺旋CT扫描者一定要掌握好注射速度和剂量。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放慢注射速度。

变态反应的观察及处理:①轻度过敏的患者8例,有的出现面色潮红、打喷嚏,有的恶心头晕、全身发热,并有少量散在荨麻疹,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感。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并继续做好解释工作。恶心症状很快消失,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有荨麻疹者可给予扑尔敏口服,一般荨麻疹在30分钟左右消失。②中度过敏患者1例,患者除恶心呕吐外,出现心慌、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支气管痉挛、发音困难、呛咳等,出现上述症状时立即终止注射,吸氧,并建立一组静脉通路,输入0.9%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入壶,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同时观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并对症治疗给予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口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经过治疗,症状在1小时左右消失,观察2小时,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结果

根据临床增强扫描经验总结,扫描前注射地塞米松使碘过敏反应明显降低,选择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无明显并发症。经过我们抢救的碘过敏反应的患者,都能很快好转、恢复。由于对本例中度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适当,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后放心离院。

讨论

CT增强扫描是用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CT造影剂后,利用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鉴别及定性诊断颇有帮助[3]。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9-289.

第7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构建了一套护理安全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流程,培养护士知法、懂法、守法,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良的服务,有效地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树立了新一代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对患者认真做好宣教及告之工作以提高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11ndll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采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装有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连续拍片记录荧光素在眼底血循环中的动态情况,以便了解眼底的微循环结构以及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可以查到用检眼镜查不到的细微病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在提高眼底病诊断的可靠性及制定眼底病的激光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该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尽管荧光素钠至今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染料药物,但注射后仍可能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荧光素钠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明确指出可能发生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心脏停博、心肌梗死、肺水肿和脑梗死等过敏反应。因此,FFA是眼科具有潜在风险的检查之一,有效地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将近半年的观察,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共接受FFA100例,其中女性 63例,男性37例,年龄7-82岁,平均年龄49.5岁。

1.2方法

1.2.1首先对100例行FFA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总结出影响FFA患者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

1.2.1.1药物自身的风险

荧光素钠是一类诊断用药,一般机体对荧光素有较好的耐受性,少数有轻微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个别病例会发生休克死亡的严重并发症[1]。注射该药物本身存在潜在的过敏反应的风险。

1.2.1.2病人自身的风险

多数患者都希望做完检查就走,不愿意在造影室停留较长时间。如果发生迟发的过敏反应而不能得到及时的观察、处理,就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1.2.1.3药物渗漏的风险

注射部位的药液外渗可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和注射侧手臂的钝痛。个别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检查过程在暗室环境中不易观察,患者反应迟钝等均可导致药物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2.1.4剩余药物处理不当的风险

一支荧光素钠的剂量是5ML,一般情况一个病人只用3.5ML,个别护士对未使用完的剩余药液不按医疗废物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1.2.2总结FFA护理工作配合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以上风险的发生。

1.2.2.1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签FFA同意书

荧光素钠是一类诊断用药,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极个别病例会引起休克死亡的危险。因此,应做好造影检查前的评估。造影检查前,常规检查生命体征,详细询问过敏史及过去史。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有哮喘史和其他过敏性疾病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检查前应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中和检查后潜在的风险,让患者和家属能够充分理解配合,签造影检查同意书后再进行检查。

1.2.2.2建立患者造影资料的登记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脉搏、有无药物过敏史、联系电话等)及使用药物情况(造影药物的批号、有效期、注射药物的剂量、有无不良反应等)应做好详细的登记,便于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时有证据对照;也便于患者发生迟发反应时能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更便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和查询相关信息。

1.2.2.3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强化护士学法、用法意识,让法规制度监控PPA操作规范,坚持依法护理;强化护士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注射前再次询问药物过敏史,一定要掌握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是在推注药物后的10~30s或给药后半小时内,此时应保留静脉通道,以备抢救时用,同时应配备氧气及急救药品和仪器,而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配合检查,并严密观察患者反应。

1.2.2.4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荧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便于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避免慌乱,尽一切努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2.2.5检查后及时观察,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检查完毕,嘱患者休息,观察30min,如无异常,方可离去。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注射后可有一过性的皮肤、巩膜、小便发黄,为荧光素的染料特性所致,此药通过肾脏排泄,嘱多饮白开水可促进药物排泄,24-48h后即可自行消退,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恐惧心理。

1.2.2.6严防药物渗漏

加强护士三基三严训练,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护士长经常督促、指导,在人员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责任心强、操作熟练的护士参与检查配合,取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确保穿刺成功后,再注射药物,注射过程中仍须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液体渗漏,一旦出现药物渗漏,立即停止注射,同时做好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随访。

1.2.2.7认真做好剩余药液的终末处理

组织护士学习经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增强护士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认识,并对未使用完的剩余药液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原则进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2 结果

本组检查后2例出现全身荨麻疹,1例出现恶心、呕吐,以上病例经及时发现、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结论

由于注射荧光素钠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FFA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半年的实践证明:检查前精心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和熟练配合,检查后正确及时的观察、处理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关键。

第8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 目的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诱因进行观察,且对其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 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所接收并诊治的7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发病的诱因。结果 该研究诱因中,32例上呼吸道感染(42.11%),19例消化道感染(25.0%),8例腮腺炎(10.53%),4例麻疹(5.26%),另有13例不明原因(17.11%);经护理治疗后,有59例患者治愈(77.63%),9例患者好转(11.84%),8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而死亡(10.53%)。 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诱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腮腺炎以及麻疹等等。依据该疾病的发病诱因,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且强化综合护理措施,例如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诱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77-03

所谓的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VM) ,指的就是因流感病毒、ECHO(埃可)、柯萨奇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等,所引发的一种心肌弥散性亦或者是局限性炎症病变,其包含急性病变与慢性病变[1]。一旦患有病毒性心肌炎,且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那么将导致心肌发生永久性的损伤,进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治疗意义。该研究为了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诱因,以便为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有力的参考,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7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及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所颁布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有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2例,女44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6.3±2.5)岁,病程为11~51 d,平均病程为(23.4±6.7)d;临床表现为咽痛、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腹痛、呕吐、胸痛胸闷、出汗、晕厥以及气促等。心电图检查显示:51例室性早搏,9例房性早搏,42例窦性心动过速,19例窦性心动过缓,69例ST-T发生变化,5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5例心肌酶谱CK-MB上升,55例患者的CK-MB/CK在6%以上。另外有7例患者,其心脏彩超显示心脏扩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研究自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调查表,对该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调查的内容的主要有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表现(咳嗽、流涕、咽痛、晕厥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等)以及患病前的感染史等等。

1.2.2 治疗方法 ①针对急性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直至热消退之后的3~4周,心脏扩大恢复到正常状况,此时方可下床进行活动。恢复期,同样应当对其活动进行限制,在病情得以稳定之后,方可适度加大活动量。对于病情比较严重,且心脏扩大的患者,需卧床休息6个月,假使心脏并未出现显著缩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卧床休息的时间。

②抗氧自由基与营养心肌,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E等[3]。

③对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400 mg/kg,1次/d,持续使用3 d。

④在病程早期,对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例如病毒唑;对于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给予敏感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

⑤针对重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添加0.4~0.5 mg/kg的地塞米松,1次/d,持续治疗1个疗程,即14 d。

⑥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纠正等等。

1.2.3 护理方法

①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对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例如乏力、呕吐、胸闷胸痛、发热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对于心律失常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当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心电监护。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例如四肢末梢发凉、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以及躁动不安等,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告知临床医生。

②休息指导。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减轻心脏负荷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重要意义,使其意识到过量的体力活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心脏的负荷,对心肌的恢复十分不利。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尤其是急性期,不管临床症状表现的是轻或者重,都必须卧床休息4周以上;伴有心脏扩大或者是心力衰竭的患者,更应当卧床休息,时间在6个月以上。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天性好动,无法长时间的安静下来,此时,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当采取各种方法,例如讲故事、听广播、看书等,以使患儿保持安静,进而得到充分的休息。

③用药护理。对于病毒性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胸闷以及气促等的患者,应当予以供氧,在对患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特点、性能以及不良反应等[4];对于焦躁不安的患者,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及时安慰、安抚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可给予镇静剂;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输液速度进行控制,以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

④饮食护理。由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而其胃肠蠕动比较慢,消化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在其饮食上应当注意营养搭配。患儿应当多食用一些容易消化,且脂肪低、维生素高、热量高以及蛋白高,特别是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苹果等[5]。饮食上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则,忌食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为了确保患者的大便畅通,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应给患者食用一些如香蕉等润肠的蔬果。另外,倘若患者的心功能不全,那么应当对其摄入的水分、食盐等加以限制。

⑤心理护理。众所周知,心脏是人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器官,因而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家属,往往会害怕留下后遗症,进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恐惧、烦躁以及焦躁不安等。而家属在照顾患儿的过程中,其负面情绪会对患儿造成影响,进而对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带来一定的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言语,耐心的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对其心理进行疏导,同时,向患者家属说明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是可以治愈的,为加强其可信度,可列举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给患者家属,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接受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⑥预防感染。经研究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所以,防范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6]。因而,应当为患者打造良好、舒适的病室环境,即应当保持病室的安静,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流通,以确保病室内空气的新鲜;定期对病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对病室内的地面进行消毒擦拭,2次/d,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出现。

⑦出院指导。患儿在出院之后,应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不可进行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在病情有所改善时,可回学校上学。在疾病流行期间,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在公共场所,以减少与呼吸道感染者的接触,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之下,可适量服用一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7]。另外,需定期回院,大约每1~3个月,复诊1次;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回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治疗。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该组7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发病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2.11%,其次是消化道感染19例(25.0%),另外还有腮腺炎8例(10.53%)、麻疹4例(5.26%)。见表1。

2.2 治疗情况分析

经治疗与护理后,有59例患者治愈(77.63%),9例患者好转(11.84%),8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而死亡(10.53%)。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儿科疾病,其指的就是因感染病毒,而引发的心肌弥漫性(局限性)炎症病变,是一种感染性的心肌疾病。在病毒流行期或者是感染期,极易引发心肌炎。当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普遍认为的观点是:因病毒直接入侵心肌细胞,亦或者是病毒触发了机体自身的免疫,进而对心肌细胞造成了损伤。而引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典型,在该次研究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就有42.11%(32/76)的患者其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消化道感染25.0%。该研究结果与廖楚云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其研究中有55.5%为上呼吸道感染(15/27),29.6%为消化道感染(8/27)。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与方案,临床治疗一般是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即对心肌炎症、病毒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都可痊愈,但是还有少部分的患者,在急性期由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亦或者是心力衰竭等,最终导致死亡的发生[8]。在该研究中,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59例患者治愈,好转9例,同时有8例死亡,该数据再一次上述观点。因此,加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与有效护理,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

4 结语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小儿心脏病,一些患有该病的患者可能会引发扩张性心肌病。通过该研究发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诱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腮腺炎以及麻疹等。依据该疾病的发病诱因,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且强化综合护理措施,例如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休息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志琴,马卉,丁其兰,等.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81-3782.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 中华儿科杂志,2000(37): 75.

[3] 田晓梅,张今朝.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59.

[4] 王玥玲,彭宗生,孟宪文,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9):1172-1173.

[5] 高秀芹.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人性化护理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8例[J].中国药业,2014,23(3):88-89.

[6] 王体欢.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46-47.

[7] 张冰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6):65-66.

第9篇: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 发热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5-01

作为疾病的一种信号,发热在反映人体病情演变情况,能够作为诊断和判断疗效的参考依据。发热也是传染病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情况下一般发热不需要采取特别降温措施,但一旦患者体温超过40℃,并伴有头痛、惊厥以及意识障碍情况,应适当进行降温护理。护理工作者应掌握传染病的发热规律,并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认真贯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传染病患者发热护理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传染病发热类型分类

发热是传染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一般可将其发热原因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病毒性感染发热;另一种为细菌性感染发热。由于感染病的种类不同,其热型和发热程度及发热时间均有所差异。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一是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多在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出现。

二是间歇热,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三是驰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和重症肺结核等。四是波状热,体温可39℃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五是回归热,临床表现为体温急骤上升到39℃以上,多由蜱传回归热螺旋体引发。六是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发热无特定规律,多种疾病均可造成不规律热现象。

2 不同传染病患者发热的护理措施

2.1 伤寒及副伤寒发热护理。在稽留热阶段,如果患者体温不高于40℃,可不做降温处理,因为发热是细菌以及内毒素造成的,一般降温方法不能有效控制高热。应特别注意在患者发病第三周时,由于已进入溃疡形成期,有出息肠穿孔的情况的可能,应坚决禁止腹部冷敷降温以及冰盐水灌肠降温。

2.2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护理。对于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患者可采取头部冷敷降温的方法,如果患者高温持续不退,也采用在患者颈部和大血管冰袋降温的方法,应避免急剧的降温方式。禁止使用解热药物,防止对热型判断的干扰,加重皮肤出血现象。如果必须使用药物降温应进行严格的观察护理,应坚决避免患者排汗过多导致的体液丢失以及体温骤降问题。

2.3 麻疹患者发热护理。在患者出疹期不应采取冷敷以及冬眠药物,此时进行退热不利于患者体内毒素的排出。对于体温超高患者,可采用小剂量清热解毒药和温水灌肠进行退热,不应采取酒精退热和冷敷退热。患者体温突然下降到38℃以下,同时伴有皮疹颜色变化,则患者可能出现病情转重,用特别予以注意。

3 传染病发热同性护理措施

3.1 休息。由于发热患者的代谢增加,体能消耗较多,会造成患者体质虚弱。此时充分休息能够可以使患者代谢在较低水平维持。对于高热传染病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

3.2 饮食。患者发热期间,应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易消化的流质食品,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补充患者营养。

3.3 口腔护理。传染病发热患者由于唾液分泌量有所减少,多会出现口腔粘膜干燥情况,由于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引起口腔炎以及口腔溃疡,临床护理上应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3.4 皮肤护理。传染病发热患者在退热过程时,常常伴有大量出汗现象,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

3.5 生活护理。注意调节病房内的室温和湿度,以更加适宜的环境,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时要指导患者正确穿衣和盖被,保暖和散热兼顾,同时注意室内室温湿度调节。

4 结论

传染病的发热,一般均为患者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脊质造成的内源性致热原做导致的,造成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变高,在当实际体温高高于调定点时,患者会有出汗,血管扩张现象。如果实际体温低于调定点,则患者会出现寒战、发抖、血管收缩等现象。发热作为是很多传染病的共同特点,其发热时间和发热类型以及发热程度各不相同,应在护理中注意观察,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秋梅.做好发热护理的体会[J].泰山卫生,2003,(04)

[2]任玉红.发热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29)

[3]聂海英.社区老年人中医康复护理的功能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