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第1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思考

自古以来,讲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的同时,由诚信缺失引发的经济犯罪也是屡见不鲜。会计行业作为经济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侵袭。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企业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时重要的参考信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基本要求,在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条件下,它才能起到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作用,才能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帮助。所以说,诚信不仅是美德,也是会计行业、会计人员之根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在某些不正当利益的吸引下,一些会计从业者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阐述了会计诚信现况及其成因,并提出建议。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诺,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会计诚信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企业管理层,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承诺和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会计人员来讲,诚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立业之本,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1.追求私利,监守自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欲望的膨胀导致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度膨胀。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故意伪造、编造、隐匿会计资料,虚构主营业务,虚构巨额利润,欺骗众多的投资者,致使投资者因相信其提供的失实会计信息而损失惨重。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常面临与职业道德相冲突的情况,存在主动作假和被动作假的现象。有些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参与伪造、编造、隐匿会计资料,关键时刻往往容易出现企业负责人要求会计人员按其意愿做账,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为了自己和单位的私利,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2.态度不端正,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缺乏敬业精神。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知识老化,其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也使会计人员无意中加大了会计风险,在工作中态度马虎,业务素质低下,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薄弱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不高、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主动或被动参与制假,是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会计职业道德下滑的成因

1.在现代企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投资者只能授权经营者来进行管理,其本身只享受公司的经营成果,并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或是财务上的状况,均以实际管理者向投资人汇报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经常会采取财务上的造假行为,从而导致失信。

2.利益驱动,会计人员缺乏自律。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许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因为个人的贪念,禁不住外界的物质诱惑铤而走险,或是为了物质的利益,或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而进行会计造假。会计人员正确观念的缺失,法制意识的淡薄,都是促成此局面的原因。

3.对会计诚信缺失打击力度不够,失信成本低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一些会计造假者在被发现造假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或处罚力度较低,使其在违法过程中没有过多的顾虑。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一些企业和个人,面对并不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认为有机可乘,有空可钻,加大了其违法的可能。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社会监督体系还未健全,各监督部门还没有形成高效的监督检查系统。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

1.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起组织和推动本地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的作用,改革和完善会计职业组织自律机制,有效发挥自律机制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通过会计职业组织实施职业道德约束的做法和经验,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职。对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件由会计职业组织进行处罚。

3.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持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在组织报名时,应对参加报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对有不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记录的,应取消其报名资格。

4.社会各界应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重视和加强各级组织、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更好地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5.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良好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树立,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监督。“银广夏”等会计造假案被发现,媒体的追踪报道功不可没。强化舆论监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要以新闻媒体为阵地,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促进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深入人心。要在全社会会计人员中倡导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职业道德意识,引导会计人员加强职业修养,弘扬正气。

参考文献:

[1] 同宇.会计诚信缺失全面剖析[J].财会研究,2009,(6).

[2] 锁杰.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市场周刊,

2008,(7).

[3] 仲锦烨.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主要途径[J].中国商

界,2010,(7).

第2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Abstract: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raditional morality, China's enterprises have the tradition of "Founding integrity, to letters from people"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Confucius said: "people without faith, I wonder, could it?" In the eyes of Chinese people, the credibility of value and status is clearly showed.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has become th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unting principle, no credibility, there is no accounting. We must take the credibility as the lifeline of accounting work.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China, Mr. Pan Xulun noted:" Establishing credibility is the basis of accounting work." Integrit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our lives.

关键词: 会计诚信;会计人员;会计制度

Key words: accounting integrity;accounting personnel;account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68-02

0 引言

会计诚信已被广泛关注,从中国的银广厦事件,到美国的安达信事件,无一例外的对会计诚信产生了质疑。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信用缺失已不由分说地摆在每一个会计人员面前。诚信是诚实,守信。诚实,是一个符合内在的思维,不要说谎。信用,是说到就要做到。会计诚信是什么呢?财政部会计司在《我国会计管理改革的历程与面临的任务》中提到“全面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实施会计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可见,诚信,已成为全社会的话题。

1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1.1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人民和平相处的保证,是维护公共社会生活秩序稳定的关键,是维护人民整体利益的核心。在我国,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特殊表现。同时又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体现社会道德的要求。

1.2 会计诚信问题是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客观表现。会计工作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和监督才能起到对经济生活反映和管理监督的作用。所以,如实反映正确的核算可以说是决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的基本准则,至少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1.3 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会计诚信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平竞争,竞争的聚集点是服务质量和产品性能。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服务和产品质量获优,并建立起社会信用信誉。许多会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靠的是从业人员的强烈质量和信誉意识。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人们追求利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在会计工作舞弊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会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来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因此影响贷款工作或投资意向,影响税收上缴和其他经济利益。在大股东利益和国家利益及其他小股东,债权人利益发生冲突的状况下,会对公司管理者施加压力,粉饰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且单位的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工作的进行,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为最终目的而选择做假账,并提供虚假的陈述。在我国,当前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买方市场,对审计成本的质量和上市公司进行的“合作”,出具了虚假财务报告,以达到实现“双丰收”。正是这些利益关系的复杂才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原因。

2.2 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的监督机制不到位、不健全。从内部监督机制可以看出,对一些会计的主体,以及会计的行为缺乏制度的透明度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会计主体虽然确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也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

2.3 会计制度的缺陷和漏洞。会计制度的漏洞,会计准则的实施条件,提供了虚假会计信息的扩展。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原则给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二是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范围越来越宽,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选择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有力的会计政策。三是会计工作是需要会计人员主观的判断力的,这又为会计人员出具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工作中的便利条件,同一个经济问题,会计的工作人员可能出现不同的选择处理方法,给出不同的估价。四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提供了会计舞弊的机会。五是会计人员没有独立的空间与地位。

3 重塑会计诚信的几点思考

从会计工作到会计欺诈行为,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会计的本身问题,它也涉及到社会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去寻找良好的会计信用治理的方法也是多角度,多渠道的。

3.1 真诚为动机,明晰的产权制度要求。一般来说,产权是一个人的约束事实,由于产权清晰是能够鼓励人们自觉的追求长期的发展利益的,并能够保证假话的收入少于真话的收入。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中,环境和条件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由此,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秩序,道德规范和法律,就没有信用可谈。获得长期利益的关键是人们必须维护好自身的声誉。鉴于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以激励长期利益的追求为企业管理者,最终促进诚信经营,然后重建会计信用。

3.2 完善法律体系,要在完善法律体系上下功夫。改变之前补偿处罚规则,使处罚力度达到事前威慑的效果。加大处罚力度。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对于不安分,不守信的人要处罚让他付出更高的代价,只要他不诚信一次,让他没有第二次翻本的机会。应着重从构建地方性法规和信用制度建设入手,抓紧出台信用信息征集、互联沟通、信息公开等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适时颁布适合省情的“企事业单位信用信息采集与披露”、“个人信用评定”、“单位信用评级”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加强监督,惩治失信行为。

3.3 净化社会环境,使公民以诚信作为选择的合理意识。信贷危机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猖獗。要解决会计诚信问题,不仅要对会计从业人员,对全体公民也要进行全面信用意识教育,使每一名公民以诚信意识作为理性的选择,实现一体化。在这里,教育者必须先学习,尤其是政府和公务员,其示范往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快社会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系统的建立,向社会公布,使诚信由“良心主导”走向“基于规范”,使信用成为社会与企业的无形资产,以最大程度减少失信的生活空间。

3.4 要加强外部监管,尤其是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管力度。会计诚信的良性发展也是外部监管多部门联动的结果。审计部门是会计工作监督的体系之一,它基于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能,并在会计信用的重塑方面承担着巨大责任。

4 结论

总之,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会计职业信誉诚信,重塑诚实守信的会计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一种新形象,才能确保我们的会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会计诚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项怀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第3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诚信 原因 内涵 决策 和谐

一、国内外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

远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做为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其基本意义是指讲信用,言行一致;会计诚信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根据实事求是、务实的原则来做好本职工作,其表达了会计这个行业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其基本要求是会计人员要按企业的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等要求,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经济状况如实的展现给大众,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亏状况,向社会提供最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数据信息,从而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要很好的做到会计诚信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树立好应有的会计信誉,不提供失真的会计数据信息,也不借工作之便谋取不义之财。

(一)中国会计诚信的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和法律规章不够完善,也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发生了很多会计诚信危机的问题。由于国内外大量的“问题”公司被曝光,这一现象对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也由于这些现象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同时也对会计的整个管理要求提出了极其严峻的考验。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恰好是相反的,中国会计诚信的危机也随之变得更为严重。其主要表现在:

现行会计法规尚不完善,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擅自调整,以获取私利。这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相关政策以及关联交易价格等规章制度,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会计人员还会私自处理不同时期的会计财务信息,导致了偷税漏税行为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国外会计诚信的现状

就以美国作为例子,自从出现了安然公司会计造假案之后,接着又出现了世通公司等重大会计造假的事件,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之最,这一现象也深深地震撼了世人的心灵。这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好的影响。

二、会计的概念、职能及作用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就是以会计凭证作为最主要的依据,以货币作为最主要的计量单位,将提高本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为最主要的奋斗的目标,应用最专业的方法对各种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资金及成本的管理提供有利的数据信息及解决的途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会计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所具备的一项功能,他是由会计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会计具备两个基本的职能,一是会计的核算职能;二是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会计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验证了会计这个行业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大方向来说,它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完整而准确的信息;从小方向来说它加强了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

三、会计失信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

企业向来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奋斗目标,使得其单位领导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得到银行和其他经融信贷机构的信任,从而得到所需资金。

(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

由于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偏低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从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言:我国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遵守职业道德,为经济利益所诱惑,也在道德观念上出现了偏差、甚至沦丧,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第二,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来看: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从未经过专业的培训。

(三)会计政策的宽松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留下了余地

会计信息总是被其使用者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选择最有利于他们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就提供了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等九种方法可供选择。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通货膨胀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采取使用后进先出的方法核算出发出的存货成本,这样就会使得当期产品的销售成本略有偏高,但是其期末存货成本则会略微偏低,进而使得本期的经济利润也会随之偏低;而在同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使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话,对利润的影响就将会相反的效果。

四、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如果会计工作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按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和实际的数据做账,其将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它要求参与市场的各个经济主体都要遵循诚信的原则,从而顺利的建立和维持和谐稳定的经济关系。如果市场的关键主体都采取使用不诚信的手段,使得大量的会计资料也变得虚假,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收入,还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的严重失真,最终导致国家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同时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将受到不可以测的严重影响。

(2)导致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企业掩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原因原都是将国家或集体的资产占为个人所有。从而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了有形资产的大量流失;二是导致社会的大量无形资产的外流和损失。

(二)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法治和最具规范的经济,就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诚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会计数据信息,这将会影响那些经济决策者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从而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建设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过程中,会计诚信是最为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一环。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会计诚信方面的有效建设。会计的职业道德其实就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做到诚实和守信用这一关键的职业道德,其中诚实守信也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要求他们不随便弄虚作假,不随便泄露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治理整顿会计失信的对策

(一)治理会计失信促进诚信建设需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

诚信是整个社会的一种工作准则,它包含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既有自然人个人的经济行为,又有法人组织的经济行为,也是形成每个会计人员相互依存的关键纽带,从加强会计诚信的宣传教育对象上来讲,最主要是教育人群,它就是指单位的领导及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单位领导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诚信方面进行教育,而且其教育应该把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技能训练等最具专业方面的知识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使会计工作人员及单位领导熟悉掌握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达到依法办事的理想状态。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职能是治理会计失信的重要措施

哲学曾经有说过,内因是事务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决定着事务发展的动态,而外因同样也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外因可能还能占据统领地位代替内因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虽然会计诚信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计人员的素质略微偏低,同时还缺少职业道德理念,甚至为利益所诱惑等内部因素所导致的,但是法律法规等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会计诚信的最终缺失,其对会计诚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健.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2]苏丹.会计诚信探析[J]商业经济, 2009,(5).

[3]阎达五等.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J].会计研究,2002,(9).

[4]严荣.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5]薛秀芳.浅谈重塑会计诚信[J].时代经贸:中下旬.2009,(6).

[6]高云凤.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资讯,2008,(1).

[7]迟清波.论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

[8]卢敏.强化会计诚信建设任重道远[J].审计与理财,2007,(6).

[9]刘丽莉.建立会计信誉的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9).

[10]刘少军.会计诚信浅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2).

[11]张元龙.浅析诚信会计的建设[J].山西财税,2008,(10).

[12]卢丽娟.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9).

第4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分析

1.引言

俗话说诚信是发展的基础,而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不仅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会计诚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想要使经济秩序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诚信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面临当今社会的各种诱惑,会计诚信有所缺失。对我们来说,探寻和认识诚信缺失以及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务之急的一大问题。

2.国内外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现状分析

2.1缺乏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了解

对于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很多人都不大了解,其实如今很多的事业单位都存在同样一种制度,那就是“家长制管理”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控制并不重视,因此忽略了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甚至在不了解的基础上还会存在很多会计控制的认识误区。不少人都将会计控制认为是以固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文件形式呈现给大家,是对单位中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上级领导的权力限制和控制。而从这些不难发现,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的控制有很大的漏洞和不足。

2.2财务会计的处理程序不规范

对于会计的工作规范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而其中也包括各种财务处理的相关程序和严格的制度。在工作规范制度中包括了以下几点:一,会计的审核以及凭证办理的程序和格式规定;二,会计科目所包括的不同设置以及应用;三,会计对于帐单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的管理;四,相关会计报表的不同要求和对于会计核算以及预算的一些基础方法。而对于这些规定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是十分混乱的,尤其是对于拥有一定决策权的干部都比较集中,从而造成了会计工作无法正常规范的进行。

3.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原因

3.1会计诚信意识淡薄

其实造成会计诚信缺失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公民意识淡薄,当然也包括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不断的摸索前进,因此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很多人对于会计诚信缺失的认识不到位,这也导致了公民缺乏诚信意识,忽略了诚信对于会计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会计从业人员谋求私利

虽说会计行业是一种规范性很强的行业,但是在其中不乏一些擅自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牟利甚至是进行更大程度的贪赃从业人员。除此之外,对于会计这一行业来说,一般的会计从业人员都会在权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缺乏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也使得很多的会计人员甘愿冒险一博,以求获得更多的利益,使会计诚信严重缺失。

4.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对策

想要使会计诚信缺失得到弥补,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对于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其实会计信息的虚假才是造成诚信缺失的关键,因此应当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使其虚假信息无法得以施展。而在这一基础上要先建立相关的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则,使会计的所有信息达到最大化的真实性。想要彻底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不仅要在制度和准则上进行规范,更要在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上进行规范。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可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相关课程的培训,使其不仅要在会计统计的技术上又所突破,更要在会计职业道德上有所进步,以避免诚信缺失越来越严重。

4.1诚信教育

会计诚信不仅关系着会计行业的发展,也关系着从业人员的社会实践与成果。而会计诚心在会计人员从业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的“诚信”二字,更有很深刻的内在含义。第一层的含义就是要诚信待人,忠于工作,遵守会计规章;第二层的含义则是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经得住诱惑,在工作上不参假,一切以事实为原则;第三层含义则是把握好工作的尺度,在保持工作的原则上捍卫会计诚信的基石;第四层的含义就是要坚持诚信原则,加强诚信教育,以保证会计诚信度有所提高。[4]

4.2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想要保持会计诚信的原则,一定要把握好会计制度的管理,对于不完善的制度要即使进行完善,避免会计制度的漏洞出现。尤其是在极具诱惑的环境下,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一定要在会计制度上严格把关。如今很多的管理制度都无法顾及全面,以至于造成了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诚信缺失。而对于这些制度的不足之处应该加以强化,以避免更多的漏洞出现。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是避免会计诚信缺失的关键所在。

4.3加强从业人员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提高会计诚信度,降低会计诚信的缺失不仅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从业人员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要对已经就业的从业人员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与道德思想水平。以保证从业人员都能以一种健康的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还可开展一些相关的继续教育活动,以保证从业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提高整体的会计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4.4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

以上说到要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其实不仅如此还要针对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进行多方面的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使从业人员不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更了解对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5]

4.4.1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

依照相关部门的关于增强会计诚信,降低会计诚信缺失的整顿和规范工作秩序的通知,可以了解到,加强会计诚信思想,认真贯彻工作秩序的规定,以保证实事求是,不做假,保证会计行业的正常发展,以此维护会计工作的相关秩序和提高会计诚信度。

4.4.2要按照“不做假账”的要求,依法做好会计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和相关的会计行业的单位来说,要依据我国的《会计法》进行严格的统一个管理。做到遵纪守法,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工作和操作,做到不做假帐,以事实为先。可以对于不同态度的工作人员和单位进行奖惩,对于会计诚信度提高有所帮助的则可进行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做假甚至是营私舞弊的则要严格处罚,以求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4.4.3精心组织,切实把“会计诚信建设年”活动推向深入

对于会计诚信的缺失要进行多方面的建设,才能重新树立起会计诚信度。不妨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可以以宣传单的形式或者知识竟答的形式来宣传会计诚信的重要性,还可将相关的诚信度以及会计的职业道德加入到相关的考试中去,以加强人们对于会计诚信度的重视,使缺失变成完美。[6]

5.结语

诚信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否的关键,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会计诚信的重视和回归都有很大的意义存在,而会计诚信缺失这一问题终将被诚信所替代。而会计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关键,更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正确面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以此来成就最完美的会计工作制度,提高会计诚信度。(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会计行业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郭晴,刘源,杨秋实.基于会计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的思考[A].WuhanUniversity,2012:3.

[3]曾萍,陈卫旗.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的系统思考[J].江苏商论,2006,02:120-122.

[4]王颖.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73-75.

第5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会计诚信;重要性及意义;危害;原因;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会计诚信”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诚”就是会计人员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爱会计岗位,精益求精的做好会计工作。“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做假账,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总之维护会计诚信,提高会计诚信水平,建设会计诚信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诚信问题形成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就会成为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一般是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掌控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拥有较完备的信息内容,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能根据会计的最终产品会计报表及附注来获得不完备、不真实的少量信息,这就可能促使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产生诚信危机。

2.企业治理结构和会计规范体制不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

在我国,管理当局成为国有企业实际上的控制者,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是以各利益相关者为核心,而是以管理者当局利益为核心导致管理者直接操控企业的行为发生,管理者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以骗取荣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为会计诚信缺失带来了相关的经济利益。当企业的财务行为和会计制度发生矛盾时,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会片面强调搞活经营,放松了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备,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监督内容的不完备,致使法律监督力度不够,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时的伸缩性等,为企业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业务知识贫乏

在一些单位部分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偏离,在利益面前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不能实事求是,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还有些财务人员对领导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信心,认为反正不关系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我国的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的人很少,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偏低,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工作中频于应付差事,记账不合规范,账账不符,报表凑数的情况时有发生。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

4.利益驱动,成本效益失衡

会计人员之所以甘冒风险造假,其根本原因就是会计造假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会计人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作用下,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骗取外部投资等,人为的操纵企业的收入、成本等相关业务,虚构企业的利润,掩盖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二、关于加强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

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广泛宣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经常印发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材料,开展诚信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确实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财会人员自身还应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学习、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和新的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做到守法、守约,以信为本。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重新树立会计诚信。使每一名会计人员形成依法办事,自觉守法的习惯。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不失去原则,不谋求私利,坚持依法办事。

2.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

从会计的法制建设来看,首先明确规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标准,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唯一责任人。对违反法规的责任人除了经济处罚外要有相对应的刑事责任,使造假的利益小于其造假的成本,彻底切断造假的源头。其次对企业的监管部门也要追究其不作为的法律责任问题。过去企业都有上级部门,企业出了任何问题上级都会受牵连。上级对企业的监管都是预防性的,逐级监管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假冒伪劣会计信息的生产很困难。现在,上级没有了,监管的责任转移到综合部门。综合部门只管“灭火”不管“防火”。只有假冒伪劣会计信息生产出来,已经上市,已经出事了或媒体曝光了,这些部门才开始行动。真正出事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但没有规定监管部门监督不力,追究责任的条款,预防性的监管责任没有责任人。在制定处罚条款时也应切实考虑监管部门监督不力的责任,将其与其切身的利益联系起来。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多个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减少会计人员因领导操纵而造假的可能性,优化会计环境。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的、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能有效的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的同时也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解决会计信息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内控制度。

4.加强注册会计、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法律体系来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行为。加强法律和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从根源上消除会计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完善审计委托制度。让注册会计师独立于企业,与企业领导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注册会计师在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不能同时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设计、记账、纳税或其他影响独立性的服务。三是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改进审计方法,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建立在对企业的环境和经营的活动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和分析性测试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总之,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诚信更是每个会计人员理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来确保会计行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参考文献: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03).

第6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经济人;道德人;道德判断;自利道德动机;公益道德动机

一、引言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四个素质:“服务责任心、正直、客观和能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其发表的《职业会计师道德手册》中规定了所有职业会计师必须遵守道德守则,公平、诚实并超脱于利益冲突;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于1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独立、公正以及客观要求注册会计师摒弃绝对自私的商业观和时刻牢记社会公众利益,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期望与要求,也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自身道德素质的一个设定。

诚信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什么原因致使注册会计师作出这种不道德行为?根据本文所涉猎的研究文献,制度问题是学者们寻求到的第一个原因。具体而言,第一,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并且缺乏高质量审计报告需求,这使得审计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遇到挑战。第二,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者的合一使得审计委托关系被扭曲,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第三,会计师事务所的有限责任使得注册会计师风险和收益不相称。第四,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注册会计师的违约成本较低。除此之外,张鸣,王俊秋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及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缺陷、公司治理的缺陷也是诚信缺失的原因。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因此仅从制度层面来分析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审计的诚信危机问题。考虑到注册会计师个体因素,学者们从“人”的立场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定制度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经济人立场可能是导致审计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来说,事务所具有“经济人”天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诚信的收益与不讲诚信状态下获得的收益相同,事务所自然选择诚信而不选择失信。基于注册会计师的理性经济人立场,要解决审计诚信危机,很多学者认为需要从制约“人”的利益机制出发,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如通过法律规定将诚信的外部性收益和成本内部化,让作假者承担作假成本。

那么,注册会计师是否仅仅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其是否存在自我道德约束?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的实质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主体,但他同时也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表明,人性中也具有同情心、正义感和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同时,同情心也会左右人们的行为。在国外,学者们已经在审计师行为研究中引入了道德理论。我国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叶陈刚通过对323位注册会计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注册会计师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保证职业中的独立性,但此认知却与“要与客户搞好关系”的现实相矛盾。这说明,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也存在道德立场,但是其道德立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叶陈刚认为,“乱世用重典”反而使得独立审计的失信度越来越严重,在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环境时还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教育。苏孜也认为应该构建以审计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吴建友则提出了面临道德困境时基于认知的道德决策五要素模型,以作为对现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缺失部分的补充。具体包括:获得理解、辨识影响、判断备选方案、分析其他因素和做最终决策。根据该模型,在判断备选方案前注册会计师需辨识各备选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在行为目标上,经济人逐利,而道德人逐义;行为动机上,经济人利己而道德人利他;行为约束方面,经济人主要是他律而道德人则是自律。正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具有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双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其道德观念来促进其自发的道德行为,而不仅仅是通过利益机制来进行约束;但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利己倾向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决策。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道德行为决策模式,探讨如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

二、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为决策模型的几个基本问题界定

Rest提出一个四阶段的道德行为模型:识别道德问题、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参考Rest的模型,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也基本遵循这个逻辑,但我们将引入环境因素。在分析注册会计师的决策模式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应把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是职业团体为减少注册会计师个体进行道德判断的困难和不同个人可能出现的偏差而制定的一个普遍化的原则规范。职业道德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具有自愿性和强制性。这说明,职业道德准则可以也应当作为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的标准。假定注册会计师将遵守道德准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则隐含着两个潜在假设:所有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都是一致的;并且审计师主观上愿意遵循道德准则,运用道德准则规避风险。随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在道德判断时不可避免会出现职业道德准则空白或是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相对模糊的地方(可能是一些非结构性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原则性的职业道德准则来解决。但是这同时意味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可能会受到个体道德水平的影响。例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形式上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但由于实质上独立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恪守其内心的独立和客观,而这种独立和客观没有办法通过具体的条款条例来指导注册会计师,因此,是否遵循内心的独立和客观,以及内心独立和客观的程度取决于不同个体的道德水平(主要是个体对道德判断标准的把握)。

另一方面,由于审计期望差的存在,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观念与公众期望值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比如,审计抽样方法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但同时也意味着审计的固有风险。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审计抽样则可能是注册会计师的原罪。然而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抽样方法的使用并不涉及到道德问题。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往往容易陷入道德困境。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对道德判断标准的把握影响其道德判断能力(包括其走出道德困境的能力),而对判断标准的把握受到个体道德水平的影响,并受到行业环境的制约。如当注册会计师没办法直接依赖道德准则进行判断时,其可能会进行同行讨论或是参考同行业的做法,即“如果行业中的人都是这样做的,那我也不会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道德的。”

2.注册会计师一定会遵循道德判断的结果吗?――基于道

德动机的分析

在Rest提出的模型中,个体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并不一定导致道德行为,在真正的道德行动发生前还必须建立道德动机。经济主体在建立道德动机时可能同时具备自利的道德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这一点建立在个体同时具备经济人与道德人属性基础上。较之自利的经济动机,公益的道德动机处于弱势地位,它取决于主体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和主体对道德规则的恪守。这表明,环境因素在道德动机中被视为一个重要变量。那么,个体什么时候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什么时候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本文认为,这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环境相关。

3.道德动机中的环境因素

个体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动机。如吴建友所界定的环境因素包括注册会计师工作环境和组织环境。本文主要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制度环境来界定环境因素:包括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法律法规和监管模式、被审计者的公司治理水平等。本文分析认为,制度环境对注册会计师建立道德动机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其行为的成本收益上。收益可分为道德收益与不道德收益:当大部分人的人都不讲道德,那么讲道德的人将会获得道德行为的额外收益(这种收益可能在长期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来);反之,当大部分的人都讲道德,那么不讲道德的人将会获得不道德行为的额外收益。此外,成本也可区分为道德行为的成本和不道德行为的成本。道德行为的成本主要是不道德行为所取得的收益以及道德行为的损失,如失去客户。不道德行为的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显性的制度惩罚成本,即注册会计师违背道德准则和相关法律后,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惩罚;隐性的成本,主要指注册会计师不道德行为带来的长期信誉损失。

我们认为,当环境因素使得个体判断出道德行为的收益大于行为的成本时,个体会通过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来促成道德行为;当道德行为的收益小于成本的时候,道德水平较高的个体将会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从而促成道德行为,相反,道德水平较低的个体则可能没有办法建立起道德动机。

三、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应该遵循这样一个逻辑:问题识别、道德判断、收益成本衡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其中,收益成本衡量代表注册会计师对于当前环境的判断,两种道德动机的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决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最终产生道德行为。

首先,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即问题识别,进而才能进行道德判断。其次,衡量行为的成本收益。最后,注册会计师通过建立道德动机并最终决策是否选择道德行为。如下图所示四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行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亚当斯密认为,自利是主导的,而利他是次要的,因此,当行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优先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这种自利的道德动机最终使得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

2.第二种情况,行为是道德的但收益小于成本。此时自利的道德动机将不会产生,而公益的道德动机是“纯粹真正的他利”,公益道德动机的建立将使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公益道德动机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一个内在的道德约束机制。

3.第三种情况,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收益大于成本。此时,显然不能通过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使注册会计师摒弃不道德行为,只能通过公益道德动机来促使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

4.第四种情况,行为是不道德的且行为收益小于成本。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出于自利的道德动机,注册会计师不会选择不道德行为。

从上述四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和第四种为最佳的境况。对于第二或第三种情况,公益道德动机的建立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基于此,本文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促使其更多的选择道德行为:其一,通过制度安排(即改变环境变量)来改善成本收益,使第二种情况成为第一种,第三种情况变为第四种;其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鼓励其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

四、关于改善注册会计师诚信危机问题的思考

上文对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就如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思考:

1.激励道德行为,关键是帮助注册会计师建立起公益的道德动机,即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上的道德同一性给予了我们启示。道德同一性的作用机理是人们通过思考我想要成为什么人来达到道德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据此得出合理假设,当个人集中于公益道德时,这种集中将激励他的道德行为。因此,激发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同一性可能会是一个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为决策的手段。那么,如何激发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同一性?笔者认为,可通过树立行业榜样,帮助注册会计师形成正确的道德标杆,从而激发其道德同一性,提高其道德水平。

第7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范式透视曹荣庆(11)

关于药价虚高症的思考童珂(16)

对我国水路交通投融资政策的思考邵瑞庆(20)

公共财政分析指标体系研究董建华(23)

企业所得税分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云贵(28)

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税制杨荣学(31)

农村税费改革调查与税制改革建议马强(35)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熊友安杨银华(39)

美、英国库现金管理模式比较与差异析源马洪范(42)

应建立“政府采购专家库”马善记(48)

减负不等于增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卢金增刘昌秋(F003)

论财政安全周洪瑾(1)

科学把握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程丽君(6)

浅谈入后的财政分配关系调整刘福德(9)

透视部门预算改革中的问题袁星侯陈峻梅(11)

对乡镇隐性财政赤字的探讨徐晓红(14)

财政管理企业方式转变的研究费玉平达培炎(16)

建立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的原则框架及我国的立场与对策(18)

改革征管模式创新管理理念--郴州市汝城县规范农税征管的有益探索谢革非蓝为华(27)

创业资本退出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郭瑞祥(30)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发展方向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谢玉爽(34)

简析债务重组后应计利息的会计处理张天强(37)

浅谈虚拟公司的特点及会计主体假设施绵绵(40)

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几点认识刘洪林王清民等(42)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比较研究冯巧玲王宏道(44)

社会保障不是“养懒汉”马善记(48)

推进公司制农业发展的财政对策胡颐马善记(1)

英国的独立董事制度邓菊秋(6)

美国总统提交的2003财政年度预算的特点李欣(11)

朱之鑫:盘点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15)

2003年中国经济将开始新一轮起飞(16)

恩格尔系数降幅近年明显加快(17)

2003年的税制改革(18)

对“三条警戒线”的思考(20)

社会信用问题关乎中国经济全局(20)

10万亿与1万亿鲁宁(22)

利率浮动第一步西贝(23)

陈年存折与银行信誉希北(24)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研究宫淑玫(1)

借鉴与研究:公共支出管理中的预算审计欧文汉(8)

浅论政府预算透明度徐利(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与思考吴小明(17)

论养老保险“财政兜底”粱争平李敏(21)

关于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比较研究与启示陈罡林晖(25)

构建财务总监与监事会相结合的财务监督体系陈芳(30)

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应从财会基础建设抓起赵建国(32)

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基金管理的思考崔惠玉张威(35)

关于发行市政债券可能性的LOGIT模型分析包全永(40)

对赣州市个人所得税征管情况的调查彭志华鄢小荣(43)

新乡市行业协会的调查与建议郭永萍(47)

2003年中国税收制度与政策的重要调整刘佐(1)

财政困难县乡走出困境的调研报告(9)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刘水金梅新阳郑维新刘学武徐志军吴伟君(14)

“十一五”时期我国地区的基本情况和比较分析余天心王石生(18)

今年将加快国债市场的统一步伐(22)

国资委将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央企业(22)

公益类科研“国家队”改革提速(23)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23)

银监会将给国内银行评级(24)

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庞大已成经济安全“头号杀手”(24)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北京市政府税收减免、征管新举措(F003)

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调查与思考(1)

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余丽生冯健(6)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思考张园园何永梅(11)

地方政府为本地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的理性思考王凤翔陈柳钦(14)

乐山市第三产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分析李佳(20)

对扩大地方政府财力规模的思考魏祯(25)

构建生态环境税收体系的对策思路吴厚德(27)

浅谈我国绿色税收政策李玉红(31)

试论教育考试机构的成本管理林钢(33)

教育事业分类技术标准研究赵新峰宋立根(37)

金融租赁业的国际经验比较及借鉴张如石崔岩(40)

英国债券本息分离市场概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徐静(47)

公共财政、国有资产预算与公共风险防范贾康(1)HtTp://

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研究及我国的路径选择毕海(5)

试论公共财政模式下的“三财”之道李森(9)

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归类郭磊于政红郭磊于政红(13)

人本会计初探王海兵(18)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邹洪坤邹银群邹洪坤邹银群(22)

论诚信财政刘汉屏舒成(24)

谈谈统计信息失真顽症的根治杨伟韩立坚杨伟韩立坚(30)

县域经济发展与分税制财政体制分析陈祖涛吴兴德张克海邹德智黄其明李君(33)

日本财政法项中新王朝才(39)

瑞典辅助养老金制度及其运作分析周志凯(45)

许毅教授从事财经工作及研究65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1)

一位财经理论家的榜样力量陈宝森(3)

高瞻远瞩高位平出高情远志高寿永青余爱水(5)

要念好“深新实”三字经——与河北省财政厅科研所同志们谈财政科研工作齐守印(7)

现实路径的选择——创新财政科研机制问题的研究黎旭东(10)

制假售假原因的经济学探析与国际打假经验借鉴牟岩(13)

国外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经验与借鉴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石英华(18)

中央企业明年起上缴收益广力(摘)任芳(24)

有利润的企业并不一定创造价值西贝(摘)任芳(24)

审计报告警示政府应当削权西贝(摘)(F0003)

“命案招标制”早该废止希北(摘)南可(F0003)

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改革助燃自主创新之火——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

尽快建立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宋立根(5)

牧区退牧还草的公共财政支持王向阳(9)

关于税务筹划几个问题的思考张学诞(13)

中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杨震(17)

国有股退出与政府规制王仕生(20)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张丽博张亚博(23)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在大别山区担任10年镇党委书记的实践反思张新光(26)

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及调解对策郝志中(31)

解放医生:由职业到执业由单位人到社会人——解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困局的突破口黎旭东(34)

加强制度约束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单位逃保问题值得关注纪燕渠(37)

浅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政府职能定位赵建新王东生(42)

浅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张勤芬(46)

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研究张亚博(1)

财政执法监督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陈素娥(7)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认识和建议李学军(10)

关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郭宏震(14)

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县域经济发展蔡红英(17)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分析马向荣(22)

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政府支出取向的探讨吕颖(27)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浅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彭军(31)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对策梁沛宜(34)

财政应确保农村低保制度的提供王桂娟(38)

新农村建设:规范农村民间融资王向阳(41)

第8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财务人员身处企业工作的核心地位,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不仅仅是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与会计人员受到的教育有关。中等职业技师学院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中级、初级会计人员,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一、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材有《基础会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整个教材都是对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只有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最后一章的内容才是会计职业道德,但是学生要在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内容,所以在很多学校,都没有对这门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去专门研究,而是为考证当作一门专业理论去要求学生记忆即可。这种做法只是满足了学生的考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学计划联系在一起。如果在校学习阶段,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没有对职业精神的理解,让学生在就业以后能够自发地遵守职业道德,是不切实际的。

2.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单调

中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局限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中,而且仅仅只有一章内容,在教材里,只是对相关的会计道德条例做简单的阐述,理论性强,也不易理解,没有鲜活的案例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同时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实施分层教学,没有因材施教,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活动在老师反复说教的情境下进行,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书本,满足考证需要。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上岗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

3.教师轻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忽视学习

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时,用人单位着重会计资格证书,忽略员工的自身素质,所以专业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和关注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的提高,只要学生能够通过资格证书的考试就是对教学工作的最大肯定,就会获得领导和学生的好评。因为教材的空洞和无趣,及就业压力,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和钻研就停留在对条例的熟记上,没有强烈的动机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就不可能对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做假账的会计人员恰恰是会计专业中的精英,技能高但职业道德欠缺,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技术过硬同时要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中等职业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师在授课时也要处处时时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就业后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针对如何应对中等职业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虽说是重要的专业课,但是其中会计职业道德所占只有一章,所以在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中,都将重点放在熟记知识和做习题上。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各个专业课的讲解过程中,努力开发教材潜力,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针对学生在学习和实操过程容易出现马虎以及抄袭等问题,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提高技能的重要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还有在考核学生的方式上要灵活多变,不能仅仅重视卷面分数,要更多地考查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技能。

2.开阔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首先在会计专业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到班级讲述在工作中遇到的关于会计人员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事例,以及一些贪污作弊人员所受到的法律制裁。还有建立各个学生的德育档案,记录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诚信。还可以召开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必要性的班会,通过辩论、总结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其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避免纸上谈兵,要求学生把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整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决学校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财会专业教师的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担起重任,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薛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J],2012.

第9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诚信 会计学原理 案例教学法 传媒 互联网

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事件和的银广夏、ST猴王、三九药业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承担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者中不乏会计界的高级人才,有的甚至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却用来钻的空子,为满足一己的私欲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最直接的联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专业。会计是一种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容基总理2001年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振聋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标;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二者只有并举,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

不可否认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他律,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虽然安然事件终结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自律不重要,相反,这恰恰是因为自律做得不够。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

二、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会计学原理就是会计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会计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会计一般原则之中,而会计一般原则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学效果确实值得怀疑。会计的基本原则于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根据披露的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不象近年来这样猖獗,所引起的危害也没有如今这样严重,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暴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呼吁诚信,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即时将会计一般原则与账务处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并且真正地理解会计一般原则,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在账务处理中正确地运用一般原则。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学生普遍反映在该门课程时,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如果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会计的基础理论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透彻理解,更别说如何运用诚信原则了。这就恰恰需要教师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会计信息正是对会计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一般原则。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传授的是学习会计的,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淘汰,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格和理念。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教材远远不及处于时代前沿的各种传媒。首先,书本上的知识,五年十年之后就需要更新。马克思说过,“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真理变成谬误,这在领域尚不鲜见,更何况社会科学领域。如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崭新的衍生工具不断涌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会计理论的根基——四项基本假设一律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历史成本假设,在信息失真的时代,账面完全成了某些的数字游戏。如何识别会计要素、如何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会计信息来进行正确的决策,这在书本之中决没有现成或统一的答案。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核算。作为时代的喉舌,传媒所传递的无疑是与时代同步的信息,这一点,是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其次,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如果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将很快被遗忘。学无止境,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所学的知识不过是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在一生的时光中运用大学所学的方法论可以去探索无穷无尽的知识。再者,书本上的知识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授,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通过书本之外的各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和报道带来的震撼和有时候比理论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毫无疑问,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的引导在职业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担负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二)、革新教学方式。

1、 跳出会计学会计,跳出会计教会计。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需要利用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很难想象一家制造业的会计人员不懂得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也很难指望该企业的会计主管不懂得不同材料的差异却能做好成本控制。会计学不光可以联系财政、金融、贸易等经济类学科来教,而且还可以涉及、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就职业道德而言,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尤其适宜穿插哲学的教育,除了在会计学中运用方法论、实事求是等哲学思想之外,还有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德的塑造。我们的学生应该树立严谨的职业人格,日后一旦选择会计职业,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应以诚信作为做人之标准,把诚信视同生命一样珍贵,宁可不干,也不违背良知。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首先就要明白,会计就是责任,只要干了会计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2、 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一般运用于会计专业的高年级专业课程当中,因为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才能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因为教学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初学者,传统上很少运用案例法,然而,会计学原理又是一门最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尤其是对于会计一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案例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只能靠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适合于初学者分析的案例。所谓“适合”就是指明显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或者在重大方面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例如2001年7月网易在纳斯达克的停牌风波就是源于网易在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包含了未提供实质的广告合同收入以及一些根据美国会计准则不能确认的易货交易的收入累计420万美元,导致网易调整后的净收入减少53.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如果未销售产品或提供相应服务,预收的收入即便是已经收现也只能确认为负债而不能计入收入,网易显然是违背了这一原则。我们并不需要很细致地向学生解释和剖析网易的具体收入内容和详细方法,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理解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教学效果显然比让他死记硬背权责发生制的定义好得多。类似的案例其实不胜枚举,象《广州日报》这样大众化的报刊,其财经新闻版经常有相关报道,更不用说众多的专业刊物了。

3、 在教学中倡导实证的精神。

虽然说规范研究或者实证研究基本上属于研究范畴,但是在教学中倡导研究精神,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精神,其实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的广义上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规范研究主要回答“应该如何”的,而实证研究主要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我们的会计教学其实类似于推广规范研究的成果,将漫长中出来的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免于经历实证研究的艰辛过程。然而,正是因为一味地接受,学生几乎丧失了判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在适当的时点以适当的金额来处理会计事项,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职业判断,然而由于学生在大学中缺乏思考分析能力的锻炼,又几乎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很容易让私欲和个人利益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尤其是实证研究,旨在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职业精神,有助于他们日后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

4、 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

在会计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中级和高级教育可以针对具体准则的命题进行辩论,而初级教育可以针对会计一般原则的命题开展辩论。学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和思考当中,尤其是对传统提出挑战的命题,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例如我曾经让学生就的广告费开展过辩论。一般原则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传统上将广告费归入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示在利润表内,然而,广告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广告费用无疑会与企业未来各年的销售收入相关,为什么不能资本化为商标这种无形资产呢?学生通过激烈辩论,不仅深刻理解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一基本原则,而且进一步认识了资产、费用这些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事项中的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之争可谓俯拾皆是,学生今天对广告费的属性进行了辩论,明天就将对企业的各种实际支出做出资本化亦或费用化的抉择。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任重道远。

5、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信息沟通。

课堂上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多为单向交流,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除了课后争分夺秒的问问题,一学期一次的期末,以及可以抄袭标准答案的课后练习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反馈渠道。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在任何大众化网站上申请一个免费信箱是一种最快捷和简便的做法。我曾经在21cn上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在教会计学原理的班级公布账号和密码,其作用相当于一个班级留言板。任何时候都可以将我认为值得向学生推荐的文章转贴上去,学生浏览之后同样以邮件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触,参加讨论。平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布置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财经网站上关于如何识别虚假会计信息,如何完善监管体制,如何正确运用一般原则一类的文章数不胜数,向学生推荐如全景网、财会世界、天润财经、会计资讯网等权威的专业网站,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会计资讯,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方面的最新资讯。电脑的普及极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改革评价体系。

会计学原理的评价体系是由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由于前述的种种革新的教学方式,便产生了诸多革新的评价方法。

1、 平时成绩。

传统上,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说,出勤率高的同学不一定认真听课,认真听课的同学或许理解能力不强,而出勤率不高的同学也许是因为已经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知识而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至于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全可以从书上或其他同学处找到标准答案,这样得来的平时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如果设立了班级信箱,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言的水平考核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教师在案例的选题以及向学生推荐的文章中增加职业道德类的选择,学生必然会增加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职业判断的能力。

2、 期末考试。

会计学原理期末试卷的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以及综合等。名词解释和简答所占的分值一般占到20至30分,这其实是一个不适当的比例。专业名词的定义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在试题库建设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尤其是针对一般原则的题目。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账务核算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一般原则,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诚信兴企,失信败企。不仅对于会计行业,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无庸置疑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 《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张朝宓、苏文兵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