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第1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设计与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科研工作在社会中逐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而来的经费管理逐渐成为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都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作出了相应的要求。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我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在不断改善科研管理基础条件的同时,其学校科研水平和质量也将大幅度提升。

一、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的设计

(一)项目管理与校级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分为纵向项目管理与横向项目管理。纵向项目管理是指从国家以及政府等地拨款资助的研究项目。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在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纵向项目,在获得政府批准立项后,才会纳入本学校科研管理流程。横向项目则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项目,其纳入科研管理流程与纵向项目管理流程相同。校级项目管理流程虽然与纵向项目管理类似,但在纵向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申办流程,学校采用填写申报书的方式,通过专家评审并邀请本学校专家开展评审工作,批准后将直接纳入到校内立项登记[1]。

(二)科研经费管理

在现代高校中,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高校经费管理人员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登记,并对到款经费进行确认、管理,针对各校本身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性需求,设计相应的流程:项目经费管理部门结合项目的不同类型以及学校的政策设置各类经费的预算分配比例,学校财务系统将最新到款信息同步到科研系统中,校内科研人员可以采取在线认领项目经费的方式领取科研经费,院科研秘书确保在线认领项目经费的准确性,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执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等,最后学校实现了科研项目立项、经费转账审批、预算指标分配以及项目决算等科研业务流程。

二、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经费的预算与支出标准不够科学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从学校的实际具体情况出发,更要从国家相关政策的客观方面分析。从学校和个人主观而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必然受到编制人员对预算的认识以及科目的理解等影响。根据调查显示,现代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与支出标准不够科学,主要由于学校内部分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预算的重要性与严肃性认识的不够充分以及校内部分负责人缺乏对科研预算编制充分的了解,从国家政策客观角度而言,国家现行财务开支标准的调整时常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目前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高校会计体系无法适应,必然导致现代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在应用中存在问题[2]。

(二)科研经费拨款和项目结账的管理不够完善

在科研经费拨款和项目结账等方面,虽然近些年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但是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拨款依然存在问题。部分高校科研项目首批财政拨款资金到账滞后项目起始日期较长,致使学校科研项目由于实施周期被挤压而影响项目完成的质量。另外,学校科研项目管理也存在不结账的现象,由于学校在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缺乏对科研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未充分关注后续支出的内容,科研项目结题与结账脱节,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3]。

(三)投入科研经费机制与信息平台不够健全

就目前国家投入科研经费方式而言,多数政府部门是按照项目类型确定科研经费的资助程度,并没有对其按照项目研究的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等因素进行区分。就学校科研主管部门而言,其对经费预算执行实效重视的程度不够,并没有将校内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与预算执行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评估。另外,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科研项目信息共享的平台,由此导致政府各级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致使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与信息平台不够健全。

三、完善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实行分类、动态的科学管理

完善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问题,首先要对科研经费预算实行动态、分类的科学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高校应理清科研经费项目分类,对科研项目预算实行分类、动态的科学管理。高校应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科研项目预算与会计核算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两者进行绑定,实现科研支出的规范化控制;运用财务软件的预算管理功能,对项目经费实行支出科目预算指标额度控制,在网络平台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对照表,促使项目负责人自觉按预算用款;在网络平台建立科研经费信息管理模块,整合科研项目信息、财务收支信息等资料,实现科研与财务部门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双方信息的及时沟通,解决长期以来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便于对科研活动从预算申报到结题整个过程的动态全程跟踪,方便项目负责人查询和各类统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4]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结题与结账的管理

完善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的管理十分重要。国发[2014]11号文件中在第五点第十八条改进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项目在研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且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好的,项目结余资金按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并将使用情况报项目主管部门;未通过验收和整改后通过验收的项目,或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差的,结余资金按原渠道收回。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中,应建立“项目是否结题”“项目是否结账”标示,并根据项目审计报告关注项目后续支出的时间、内容及范围。高校财务在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暂付款的管理,根据科研预算设立明细科研暂付款科目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额度控制的范畴,做到预算、决算的执行进度与项目资金变动相关联,解决科研项目长期以来存在的预算额度不足无法冲账或结题调账的现象。

(三)建立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统筹管理模式

完善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建立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统筹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国发[2014]11号文件在第五点第十七条完善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间接费用用于补偿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间接费用的内部管理办法。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的不同类型、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统筹考虑间接费用在学校、项目承担院系、项目课题组之间的分配,制定合理的比例分配政策,使学校、院系的公共投入得到合理的补偿,又能调动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高校通过建立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统筹管理模式,既解决了学校投入科研成本的补偿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线科研人员承担纵向项目的绩效支出问题,体现其人才价值,激发人员活力。

四、结语

科研管理作为学校以及国家十分重视的研究型活动,其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的设计以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我国各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的重视程度,结合国务院2014年11号文件、2014年64号文件的精神,针对高校实际情况完善现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磊宏,陈成.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S1):451-457.

[2]姜红,祝合良.协同创新 研以致用 积极推动高校科研发展――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5,01(05):72-74.

[3]贾明春,张鲜华.高校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对审计工作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3,11(03):28-33.

第2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文章标题: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竞职演讲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岗位竞聘演讲稿

摆正位置,不为索取

今天参与竞聘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这一职务,非常荣幸。我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我也十分热爱这项工作,愿意为医院领导分忧,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力量。竞聘院感科科长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条件:一是对两院院感工作基本熟悉。首先,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从结核病医院到传染病医院从事院感工作近一年,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工作程序、工作职责、标准制度、工作重点等都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其次,多次经过专门的医疗机构培训,先后参加了成都市组织的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技[本文转载自-]术及质量控制培训、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培训、禽流感防治知识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培训,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HIV/AIDS护理项目培训,除此以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使用指南》等院感方面的相关书籍,同时还受医院委派到华西医科大学进修、到总医院胃镜室,第九人民医院院感科等单位参观见习,对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等基本理论以及目前世界和国内医院院感方面的相关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工作实践中,我尽心尽责,从未出现过差错,较好地完成了医院赋予的各项任务;参加培训学习,能较好地结合本职工作,举一反三,认真听讲,虚心请教,每次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习结业证书和学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我具备了院感科长的基本素质;二是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医院院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涉及医院多个科室,同时它关系每一个医患人员的生命,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没有一定专业知识,没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是不可能做好院感管理工作的。我自从1987年卫校毕业后,从事医疗护理工作已经17年了,先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在综合性医院内儿科、妇外科、手术室、产房和传染科从事过护理工作。1999年底因工作需要调到结核病医院,先后在一、二病区工作,去年又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对医院不同的科室怎么样搞好护理,怎么样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我的工作经历告诉大家,我具备了一定的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经验。三是我有一定的综合协调办事和文字工作能力。我从学校毕业后,当过护士、护士组长、护士长,现在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积极努力的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在从事护理工作期间,能很好的处理医护、医患之间的关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能团结好同事,使其各尽所长,发挥优势,顺利地开展工作。在两院从事院感科工作期间,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积极主动协调好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医院与上级机关、与各相关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厂(商)家的关系,及时通报情况,反馈信息。为了切实规范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秩序,使大家做到有章可循,我先后起草了《结核病防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核病防识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参与了非碘应急预案的修订。在这期间,能较好地摆正位置,当好参谋,对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指示及时传达贯彻,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通过多次与省、市、区CDC和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工作接触,了解机关办事部门工作程序,与之建立了良好地工作关系,办事渠道畅通。因此,我具备了从事院感管理工作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四是我热爱院感管理工作。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和了解,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竞聘院感管理科长,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医院、为医患人员服务,我深深感到一个医院其院感管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

如果这次我能当选为院感科长,将积极协助医院领导做好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具体打算:一是随着国债项目的启动,西部一座现代化的传染病大楼将矗立于静居寺18#,院感科应着手新楼正规秩序的建立,我们的院感工作一定要比其他医院做得好,应在医院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带好头,做出样板。同时这也是时展的需[本文转载自-]要;二是随着欧盟援建项目污水处理场的建立,加强院感管理新理论、新设备,特别污水处理的工作原理、设备构造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确保新建污水处理场正常运行;三是积极为供应室改造提供建议准备资料,争取将现有设备(还氧乙烷)投入运行。四指定一

第3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层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示范单位现场会,上午组织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区的村、油库、区的应急指挥中心和玉岩中学,刚才庆彪同志介绍了有关工程建设情况,市政府向第一批49个示范单位授了牌,区政府、黄埔区穗东街、增城市中新镇、南沙区黄阁镇乌洲村、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第47中学等6个单位代表全市49个示范单位作了发言,各有特点,都做得很好,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推进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这个会在区召开,说明区在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方面做得好。区长刚才的讲话给我们很多启发。区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认识很到位,而且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刚才石区长讲,第一,应急工作是大事,而且是心头大事,一定要把这个大事处理好,才有精力做其他工作;第二,应急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而且是要什么给什么,这个非常重要。当然,有的同志说,区钱多可以这样做。其实,这个钱每个区可以出得起,这个钱并不多。而且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不够也有钱不够的做法,关键是把这套机制、体系建立起来。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区才做得很好。刚才小华同志介绍了他们的做法。所以,怎么评估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做得不好与不好的因素是什么呢?很简单,做得好,是因为领导重视;做得不好,是因为领导不重视。大家回去要给主要领导汇报,有些地方确实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呢?我刚才讲了,关键是领导不重视。

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我代表市在会上介绍了开展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其他兄弟城市的好评。省政府正在推广我们的做法和经验。我们不要被其他兄弟城市迎头赶上。我们在宣传自己的经验,但我们的兄弟城市佛山和肇庆也有一些好的做法,我们不要被赶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为进一步规范“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规程,市应急办牵头会同有关单位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单位标准》,并以市府办公厅的名义颁发。今天召开的现场会,主要目的就是总结经验,进一步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前段时间,市应急办还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到各区、县级市进行了调研。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区、县级市都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各显神通,找差距、补不足、争先进,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五个一”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基层是预防、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主体,也是第一关口。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在基层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实践表明,应急管理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通常能有效地实施预警和应急处置,以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比如,东风日产公司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编写了应急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努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有效地防范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相反,如果基层预警缺位,应急保障不足,就会在灾难突发时难于应对,最终遭受惨重损失。因此,基层应急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全市基层应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基层应急工作怎么抓,抓什么,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统一模式可套,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因此,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就是希望通过这五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作为典型、作为样板,给其他单位树立榜样,以此来全面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五个一”工程的重要意义,抓好典型,带动全面。

二、进一步营造“五个一”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过前一段时间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各地的示范单位基本上都能按照《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单位标准》要求,建立了制度,制订了预案,完善了机制,组建了队伍,配备了装备,但也发现个别单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宣传工作不到位,氛围不够。有的墙上没有应急工作的宣传栏,没有主要应急预案的操作方式,没有应急工作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还有的甚至连应急办的牌子都没有挂。这样我们就很难把应急管理工作融会到日常工作中去,就很可能在出事时才去找联系人、找应急预案。今天上午大家参观的这些单位,工作都做得比较好。各区(县级市)回去以后要对照进行整改,树立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兵形象,为即将举行的亚运会增光添彩。

三、进一步提升“五个一”工程示范单位的水平

社会在发展变化,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应急管理理念、预案、装备等都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是示范单位的标准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进行修订、调整,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拓展示范标准新内涵,尤其是在硬件标准建设上下功夫。各区(县级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提高街(镇)、社区(村)、企业、学校的示范标准。如区从一开始起点就高,要求所有街(镇)、社区(村)应急管理工作按照标准全面推进,不再确定具体的示范单位,全面提高基层应急管理水平;二是要对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同时,市应急办和各区(县级市)应急办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示范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也要摘牌;三是各示范单位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推动我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增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的交流

实施“五个一”示范单位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试点、通过典型,探索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指导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各个示范单位各有千秋,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黄埔区穗东街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家访居民群众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准确地掌握街道实际情况,做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少出”的目标。黄埔油库、第47中学、玉岩中学的应急预案、科普宣教、应急演练等工作都抓得很到位。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今天的现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多多交流,取长补短。但这不够,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交流面。现在全省都在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很多兄弟城市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深圳、珠海都做的不错。市应急办要组织基层的同志去观摩学习,把好的做法带回来。各个区(县级市)之间、各个示范单位之间也应该相互走动,相互学习,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基层应急 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五、进一步掀起“五个一”工程建设的

这次现场会上,给各示范单位正式授牌,标志着我市应急管理“五个一”示范单位全部确立,也标志着我市“五个一”工程建设从创建阶段进入总结推广阶段。各示范单位要认识到自己是市的示范单位,代表着的形象,一定要珍惜荣誉,高标准要求自己。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并推广示范单位经验,在全市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真正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全面推动我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六、进一步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市应急办成立后,就着手编制了我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深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十一五”工作已接近尾声,要切实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评估工作,认真梳理,看看完成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列入下一个五年计划。要组织力量认真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盘子中。各区、县级市也要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七、进一步做好亚运会应急保障

第4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的意识

党的十以来,、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提出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思想、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一)深化宣贯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研究、编发学习教材等方式,把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坚持舆论导向,组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同志,撰写发表学习体会文章。开展面向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应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注重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中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加强应急管理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网评员和评论员制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

(二)开展警示教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编印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和吸取因处置不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的教训,认真查找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工作。制作宣传警示教育资料,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重点对象,广泛组织实施,确保应急处置警示教育效果。

(三)强化理论创新,积极引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积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有重点地确立一批理论研究创新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加大与党校、行政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理论创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将汇聚各方面理论创新成果,并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推动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法规政策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积极推动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坚持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教训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实践,搞好顶层设计,细化法律制度,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指导下修改完善条例,适时组织现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做好立法审议保障工作。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和标准建设框架。指导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选择1-2个不同领域的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全国高危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

(二)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实践,加强属地监管,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内容,加大惩处力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以规章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演练、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资产监管等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完善企业应急管理违法违规信息库,公开向社会曝光一批非法违法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年内,应急指挥中心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指导意见,组织部分地区开展1-2次应急管理工作互查互检活动,推动执法检查落实。

(三)深化应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煤矿、危险化学品、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规定,积极参与全国煤矿隐患大排查活动,督促煤矿按标准配备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实现所有煤矿应急管理措施全覆盖。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建立国家、地区、行业领域协同联动机制,筹划组织应急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暗查暗访活动,保持持续推进的有利态势。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应急管理工作职能

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一)深化应急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在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框架内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考核权重。在地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体制内加强省级、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总结推广广东大亚湾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经验,围绕提高指挥协调、救援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应急管理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调联动,探索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应急服务新模式。

(二)编制“十三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落实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全面总结评估。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认真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三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政策措施。组织中央企业研究提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战略发展意义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

(三)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三同时”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围绕提高安全生产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能力,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和各类应急救援基地、队伍的装备配置标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将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同时”建设的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四、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进基层、进企业、进班组

坚持重防范、抓治本,创新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大力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指挥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覆盖。

(一)推动应急管理人员分层级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强省、市、县、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应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应急能力。加强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和考核规章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培训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应急指挥中心将分期组织省级和重点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部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赴国外参加专项培训。

(二)深化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依法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广泛运用模拟仿真、实战化演练等新技术改进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应急指挥中心将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的要求组织开展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并对省级矿山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矿山救援大队的培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面向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技能培训。大力开展生产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全民应急意识。依法推动企业落实对从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要求,突出重点岗位和班组、车间等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强化应急演练工作,不断增强应急准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救援”功能,优化预案编制,严格管理制度,推进实战化演练,真正把应急预案落实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严格规范应急预案分级属地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着力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政府和企业、以及行业领域间应急预案的有机衔接,确保应急预案专业、简明、标准、实用。总结推广中石化集团天津分公司、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经验。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行业领域完成预案优化工作,实现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应急处置卡全覆盖。修订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二)抓好应急预案落实。大力推动应急预案向应急实践转化工作,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所明确的指挥机构、责任分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制度,并及时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将应急预案工作纳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范围。举办应急预案培训班,提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三)组织实施以基层为重点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活动。坚持面向基层、贴近实战、注重实效抓好应急演练,切实发挥应急演练在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完善准备、锻炼队伍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应急演练规章制度,建立政府和企业应急演练定期上报机制,推动企业实现应急演练制度化、经常化、全员化。加强应急演练基础研究,推动开展由第三方评估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示范性应急演练工作。

六、狠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与灾难

坚持科学施救、安全施救,优化队伍布局,强化科技支撑,落实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要求,完善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主、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铁路、高压电网、粮食仓储和远洋油气开采等领域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突出油气输送管道应急保障体系和长江流域及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事故灾难心理辅导专家志愿者队伍。加快推进国家化学品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将会同安徽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依托社会志愿者和相关资源建设应急救援队伍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两批“四个一批”项目管理,组织推荐第三批“四个一批”项目申报,编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攻坚目录,征集、推广和遴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积极推进省、市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强化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通信设备功能。组织实施基于云服务的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联动与智能决策系统建设项目,开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应用及建设趋势研究。

第5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基于胜任特征的工作分析,以优秀员工工作绩效为导向,研究工作职位上绩效优秀的员工的特征及行为表现,结合这些人的特征行为来定义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为组织内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清晰具体的标准;通过比较不同绩效水平员工的关键行为表现,提炼出影响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建立高绩效水平的工作行为标准,有助于提升员工绩效,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相比传统的“人—岗”匹配理论,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工作分析不仅将组织文化、价值观以及发展战略密切关联,而且将“人—岗—组织”相匹配视为组织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而增进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岗位、组织三者的全方位匹配。此外,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应急物流管理岗位工作说明书,是针对在岗位或工作任务达到优秀绩效的胜任素质特征的描述。因此,需要认真审核和修订“应急物流管理岗位描述”和“应急物流管理工作说明书”,并将修订的工作说明书和实际应急物流管理工作比较,修改并最终确定所有内容。

(二)建立基于素质模型的人才选聘体系

应急物流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信息收集、全面思考、冲突管理能力、影响力、团队合作、领导力、沟通能力、成就导向、主动性、自信的胜任素质要素,且对每种胜任素质都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和说明。在应用应急物流管理人才胜任素质模型选聘的过程中,主考官需要密切结合胜任素质模型中对每一项胜任素质的准确界定及具体的行为要求,不仅关注学历、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更要关注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以及动机等深层次的更具选拔价值的素质要素。对于应急物流管理者应具备的潜在素质,如反应能力、决策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责任心等,还需借助面试的手段。为了尽量保证面试的客观性以及与岗位的相关性,面试题目应围绕应急物流管理者的胜任素质进行设计,依据访谈资料开境性问题或者行为性问题,构成结构化面试的题目。应聘者根据其以往工作经验来作答,以便逐项考察应聘者的素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和质量。

(三)建立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胜任素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胜任素质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并且能有效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传统的绩效考核通常依据岗位分析来确认关键绩效指标(KPI),在确定应急物流管理岗位绩效标准的过程中以及利用绩效结果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估,最终评估结果往往缺乏准确性和公平性。应急物流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更多、更高、更深。因此,胜任素质模型在绩效管理的应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立足于我国应急物流工作的特点,依据应急物流管理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一般来说,该体系应由与应急物流管理者的日常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业绩完成情况、能力素质等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构成。因此要求应急物流管理者的工作必须与组织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应急物流管理者不偏离组织发展轨道,充分利用组织有限资源创造更高的绩效。该体系还明确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普通者之间的差别,还并将这些差别具体体现在应急物流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如此,该体系还为组织提供了对比员工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工作行为表现的机会,以便上级更好评定现有的应急物流管理者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以及今后员工工作表现的发展趋势,以便针对不同被考评者的考评结果,采取不同手段(培训、内部调岗、晋升、淘汰)。应急物流人才本人也可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与优秀绩效工作者的差异,从而促使员工本人自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冲破职业生涯的障碍,进而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

(四)建立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培训体系

组织行为学和工效学强调“人岗匹配”,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工作分析提出了“人与组织”相匹配。组织内员工既要符合特定工作环境和岗位的要求,也要使个体特质和组织特征相配。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培训,首先要对胜任素质结构进行区分,对现有及后备管理人才的胜任素质潜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特质、工作行为特点和发展需要,并找出胜任素质能力的差距,然后根据不同的的结构层次和培训难易度,设计符合个人特征和组织发展需求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计划的实施来提高个体和组织胜任素质。此外还要做好人员培训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评价,以便对培训状况及时反馈和改进,尽量优化培训效果,使员工的胜任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最大限度使员工的胜任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有效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依据胜任素质的定价支付报酬

第6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立足事故预防、强化应急管理、完善体制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进一步提高救援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而努力。

*年主要工作目标是:事故救援方面: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对事故救援的现场指导和资源协调调度,进一步提高事故救援整体效果。应急预案方面:进一步健全覆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管理,强化预案演练,提高预案质量,发挥预案作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省、市(地)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实现所有省(区、市)建立应急指挥机构、70%的市(地)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各级应急指挥机构间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部际协调应急机制,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体系建设方面:矿山、危险化学品国家级基地项目立项,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项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法制建设方面: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条例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

*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共47项):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制定推进方案,交流工作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年实现所有省(区、市)和70%的市(地)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重点县和重点企业设有专门机构。

2.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间以及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与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和国家救援基地、骨干救援队伍间的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传递和通报机制,切实做到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施救有效。

3.理顺和建立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责权统一、有利管理、有利指挥、有利施救的体制机制;强化基地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装备储备、培训演练等功能,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协调联动能力;制定国家投入形成的矿山、危化品基地资产管理办法,以资产管理为纽带,强化基地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4.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部门协调机制,对有关部门之间应急协调配合的内容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调功能,加强信息通报、工作交流、情况沟通和支持合作,增强合力,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同时,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充分发挥联络员的作用。

5.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部门与气象、海洋、地震等相关部门协同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和救援机制;加强值守应急,及时掌握重特大险情信息和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为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事故灾难提供保障。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与矿山等专业中心的工作机制。

7.加强医疗救护与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矿山事故、化学事故医疗救护网络,形成快速响应、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医疗救护体系。

二、加强预案管理,提升预案质量,完善预案体系

1.通过落实责任、逐级推动、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导等措施,进一步健全针对各类事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推广预案管理典型经验,深化预案管理。

2.加强预案的报备、审查和协调工作,贯彻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3.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审标准,规范预案管理程序,完善预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预案数据库,提高预案管理水平。

4.加强预案宣传、培训,编制预案简明手册和预案管理教程,使各级应急管理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真正了解预案、掌握预案。努力推进预案常态化管理。

5.按照“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推广好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适时修订预案。切实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的目的,以提高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和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果,减少因盲目施救扩大事故。

三、落实“*”规划,推动科技进步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明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抓紧国家级矿山、危化、排水基地立项和建设工作;组织对57个国家级基地进行中期评估;组织编制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各地及基地所在企业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搞好配套建设,全面提高区域作战能力。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实现建设目标。

2.各地及骨干救援队伍所在的企业,要加强本地本单位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标准,按照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骨干队伍规划意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加快步伐、早日达标。

3.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组织编制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重点解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问题。以市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国家、省、市(地)三级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4.按照《“*”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针对煤矿瓦斯事故救援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的特点,选择国家级救援基地,制定建设标准,启动两个方面救援基地示范项目建设。

5.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

四、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搞好事故救援和预防工作

1.进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工作。要做到快响应、早出动,强化组织指挥,依靠专家决策,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有力有效施救,尽力减少损失。要加强事故救援指导协调工作,对较大以上事故要跟踪了解救援情况,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调动资源和派员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组织各类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和特殊作用,积极投入到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当中,除参加本企业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配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到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参与排查治理隐患。

3.制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明确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职责;选择重点区域,在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基础上,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互联互通,在监测监控基础上建立预警体系。

4.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工作的通知(安委办[*]1号)文件精神,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隐患排查、除险加固和隐患治理工作。

5.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工作机制,赋予其职责,明确检查内容、标准、程序和奖惩制度,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装备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重点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6.积极参与各类安全检查和督查,在检查督查中注意发现总结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积极参加事故调查,在调查中了解有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五、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1.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班中增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面向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普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

2.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出台的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和促进;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宣贯,在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体现应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3.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和制度建设,着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调研起草工作,研究制定《国家矿山救援基地建设标准》、《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标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管理办法》、《国家投入的应急救援资产管理办法》等与条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法规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4.组织开展对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管理物资装备、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等方面情况的专项检查督查,通过检查督查,促进工作。

5.会同有关部门着手调研制定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员劳动保障制度、政府应急准备金制度、企业救援队伍提供社会服务、预防性检查等相关工作经济补偿办法和企业、社会物资用于应急救援的补偿办法等应急管理有关经济政策,为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6.贯彻落实《突出事件应对法》和《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建立应急救援奖励基金,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激励机制。

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整体水平

1.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两个负责制”,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监督,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总体工作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推进。

2.掌握社会应急资源,以市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各种应急资源数据库、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专家库、事故救援案例库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数据库、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及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业务建设,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3.建立事故救援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及时对参与救援的每起事故尤其是较大以上事故的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定期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对矿山、危化、海上搜救、隧道施工等事故救援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总结、分析和评估,找出规律和特点,注重用经验指导工作,用教训推动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做好年度事故救援工作总结评估和事故趋势分析工作。

4.强化应急救援队伍资质管理,做好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工作。通过资质认定,促进素质提高;出台和完善标准,推进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提升各类救援队伍尤其是中小队伍的标准化水平。

5.推动矿山和危化等高危行业的企业按要求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各地在工业园区和企业集中地区建立专业救援队伍,与国家级基地和骨干队伍共同形成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组织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与没有专职队伍的危化品企业签订救援服务协议,确保一旦发生事故,都有救援保障。

6.努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镇、进村屯、进企业、进学校;落实基层乡(镇)、村和中小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确保有人管,又会管、管得好。

7.办好第七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选拔优秀救援队伍参加第六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先进经验,提高我国矿山应急救援工作水平。

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宣教形式,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办好应急指挥中心网站和《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动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开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刊、专版、专栏和摄制专题节目,编印知识读本、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

2.以宣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各种媒体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主要制度;分层次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法》研讨班、讲座会。

3.认真搜集总结和宣传报道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路和典型示范作用。

4.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完善应急救援培训大纲,组织编写应急救援培训教材,分级分类开展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指挥员培训,组织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骨干力量赴发达国家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

八、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队伍自身建设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内涵,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易发期”我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特点,认真探寻和把握规律,强化理论创新,指导工作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原则为统领,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和政治思想水平;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实践锻炼,提高业务素质。

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形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4.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忧患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养成勤勉敬业、雷厉风行、尊重科学、敢打硬仗的作风。

5.搞好评优表彰工作。认真做好*、*年度事故救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类救援队伍及其指战员的选树、表彰工作,以弘扬正气、鼓舞士气。

第7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紧迫感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园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应急管理工作局面,同时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绿色通道标志明显,每班配有紧急疏散图。工作人员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幼儿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园各方面的总体形势较好。全园围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的有关要求,着力抓了各方面的工作:中心园根据大王教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幼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园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园所园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我们还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应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园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应急预案的制订还不够全面、系统,所制定的预案不够全面,或不够实用。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对近几年来应急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努力促使我园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氛围

我园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了老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幼儿园常年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社区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我园积极将安全宣传工作送入社区,利用门口宣传栏、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还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对家长、周围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平安和谐氛围。由于宣传教育深得人心,全员教职工、幼儿、家长、社区居民法制、安全观念大大加强。切实抓好了学习培训。我园的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组织了学习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普及,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三、加强安全检查,抓住重点,切实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到了实处,及时整治整改。

幼儿园经常联系镇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执法大队、卫生院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园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园所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且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社区反映,及时整改。但请有关领导协助解决园所外的小卖部。

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认真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切实把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和依法应对的水平。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握好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事故灾难,如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卫生传染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也叫,如、恐怖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前期工作很重要,但按照《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二是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目标,努力控制了的的发生,在矛盾纠纷刚刚显现的时候,就平息消除。第三,把握了应对管理的“四个特点”。一是时间的紧迫性。二是协作的服从性。三是措施的非常规性。四是处置的强制性。第四,把握好了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三条原则”。一是要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软处理放在首位、硬手段适用恰当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高度警惕、高度敏锐的原则。

二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理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我园分别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比较成功、效果很好。通过必要的应急演练,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四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我园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研判、处置、和评估工作。其次,我园向政府部门直报重大事故、事件信息的同时,要及时报镇教育办,确保园所获知信息不落后于政府部门。

第8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其大型的工程量和较长工期特点造成了大跨度管理现象,分散了施工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力量,忽视了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给电力施工建设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国家为保障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安全质量事故依然频繁发生,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电力施工建设项目处理不当,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能否顺利完成生产工作,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目前电力施工现场仍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冒险施工

电力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人员违章现象、冒险施工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工作以及施工人员自恃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中未出现过比较大的问题,便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具体要求在落实时未按照一定的章程来做。更有甚者不仅忽视规章制度还随意更改施工工作内容和措施。新工作人员参加工作,要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领,因此,新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沿袭老同志的工作习惯,违章行为也学来了,形成习惯性的违章作业。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凭借自己有工作经验,即使明知道是违章行为,还是会不听他人劝阻,冒险施工,简化施工工序、不按规定步骤进行工作。例如进行登杆作业时全过程不系安全带、安全帽不,直接进行装设地线作业而省略了必要的验电程序等,这些违章行为都会给电力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 电力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电力施工建设工程工作任务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我国电力施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跨省市、跨地域的施工队伍,基本上所有的基层劳动力均是农民工。施工队为了节省开支大批雇佣农民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其安全操作意识薄弱,而大部分施工队未能对其展开必要的培训,更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施工队伍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硬性要求进行施工,往往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渣工程”,给电力施工后期的运营工作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施工队伍,为了得到工程招标而不择手段,盲目压低竞价价格,施工过程又为了弥补低价竞价价格而损失的利润,往往会盲目压缩工期,甚至提前竣工,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施工过程频频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3、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3.1 提高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根本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保证国家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这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保证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电力施工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幸福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企业的经济和壮大才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顺利发展。

3.2 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方案

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力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施工的基础和保障,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思想体现在工作人员职责分明、施工以预防为主、把握施工重点、保障施工工期。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法律法规,明确不同部门、工作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中有关的职能,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制。施工过程注重管理资源上投资,通过制定精密的安全策划和预防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制定危险以及施工关键点的安保计划,改善施工现场缺乏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的现象,从源头抓起,实施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施工现场制定应急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意外的情况,做到在发生意外时将工作人员的伤害程度减到最低,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紧急救冶和护理。应急方案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并综合考虑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制定的主要应急方案。具体应包括应对火灾事故处理应急、化学材料应急、机械设备故障应急、食品中毒现象应急以及人员伤亡事故应急等。

3.3 加强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电力施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注重控制个人的违章违规行为,有关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注意要确保安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知识与较强的专业技能,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发挥其监督指导功能,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各种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并对相应的违章行为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认真检查任何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工作环节,并对各种存在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地改善,彻底消除电力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高效、高质量完成电力施工项目。对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的劳动阶层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保证其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施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底层工作人员的劳动素质。

5、总结

电力施工项目建设危险系数较高,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在所难免。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首要的工作任务,能够保障电力施工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必须保证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到位,尽量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现代化生产对于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随着时展和进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和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引进并学习最新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观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章程,切实做好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易众.论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9(3):61-62.

第9篇: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范文

5、站务管理、站内费用支出、生活区内务管理都严格按照《2007年度收费管理目标考核标准》顺利完成任务,达到工作目标。

二、2007年重点开展的五大工作和措施。

1.安全管理工作。

xx站所处的地理位置重要及周边环境复杂,上半年的广场改造和搬迁,广场闲杂人员拾废票及客车在站场附近上下客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严重,防盗、防抢、防破坏、防事故的“四防”工作形势也比较严峻,再加上xx站车流量大,路费收入多,上级部门对xx站的安全保卫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安全保卫一刻不敢松懈。

①、站长作为安全责任人,亲自抓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开展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制订整治北出拾废票者的措施,整改安全隐患。发挥安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保卫工作能力,定期对广场消防器材、警报系统、桥下空间和生活区宿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②、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解决,第一是重点解决闲杂人员穿行广场工作区的问题。其次是增设广场夜间照明射灯和高音喇叭,消除监控楼下的治安隐患;第三是明确列出站场工作区的重点安全保卫时间段和重点部位。

③、贯彻“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安全工作方针,出版安全生产宣传栏,组织员工参加管理处安全知识培训。积极响应全国“安全生产日”的活动号召,制订了“xx站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灭火演习,层层分解安全保卫工作职责,做到“安全保卫,人人有责”。

2.稽查管理工作。

年初广场搬迁,设备刚安装,设备性能不稳定。通过设备技术手段进行监督管理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上车流量大幅度增大,广场车道设备不足,我站北行出口人工收费运作,人工收费技术监督成为空白,再加上新收费员增加,稽查管理任务极其繁重,成为站场管理的重点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年xx站未发现有严重违纪行为。

①、站长亲自抓稽查工作,以查“三个重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事件)为主要方式,以《营运部稽查管理规程》为依据,把稽查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落实稽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稽查运作办法,务求及时发现和堵塞违纪行为的发生。

②、选派原则性较强,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主管分管稽查的日常管理工作,把“钱、票、卡”的规范运作列为稽点项目,督促各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设备技术薄弱之处进行人力补充,弥补设备的缺陷。

③、建立重点稽查工作档案,将重点稽查对象信息分类归档,长期跟踪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重视对收费差错的分析,及时找出差错上的原因,帮助收费员提高业务水平。